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价值范畴的涵义是抽象劳动。读了林子力先生在其新著《论新型等价交换》(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简称《交换》)中提出的对这种涵义进行更衡的设想后,觉得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请林先生及理论界的同志们指正。
林先生认为:“马克思没有划分抽象劳动的不同形态”(《交换》第33页)。于是,《交换》将抽象劳动的形态划分为“三层抽象”。第一层抽象,“舍去劳动的种的差异,都看作同等的劳动来评定它的量”;第二层抽象,“把复杂劳动和熟练劳动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第三层抽象,“把使用先进生产手段的劳动折合为倍加的使用落后物质条件的劳动”。(《交换》第31页,第32页)
林先生划分抽象劳动的不同形态,是为了从理论上解决马克思“没有解决的不同质的劳动怎么能够实现直接交换的问题”(《交换》第27页)。林先生认为,必须扬弃马克思设想的带有空想色彩的“劳动证书”式的交换方式,“去寻求实现等量劳动交换的非直接的,即通过市场的途径”。(《交换》第21页)
虽然林先生没有指明,但我认为,林先生所说的马克思没有解决的不同质的“劳动交换”不是指“商品交换”,而是指“劳动力交换”。因为《交换》并没有对的商品交换原理提出异议,林先生涉及的不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的交换方式,而是“生产者的劳动”的交换方式,是劳动力的交换方式。
商品交换与劳动力交换的关系是和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相对应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范畴,不是劳动力价值范畴;如果商品价值的涵义和劳动力价值的涵义有所不同的话,那么,在弄清楚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之前,林先生关于更新商品价值涵义来解决劳动力交换问题的想法就显得不太合理了。如果用将劳动概念划分为“三层抽象”的方法更新的“价值范畴”来解决劳动力的交换问题的话,那么与传统的价值范畴兼容的商品交换原理就会受到损坏。
我把《交换》中的“劳动交换”理解成“商品交换”或“劳动力交换”,并用“商品价值”和“劳动力价值”来分别对应;这是否有悖林先生的原意?换句话说,有没有直接与“劳动交换”对应的“劳动价值”呢?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的序言中写到:“有价值的,不是劳动。劳动当作由造价值的活动,不能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正和重不能有什么特殊的重量,热不能有什么特殊的温度,电不能有什么特殊的电流强度一样”。可见,与“劳动交换”相对应的“劳动价值”是不存在的。“劳动交换”可指“商品交换”,亦可指“劳动力交换”;但是,如果同时泛指这两种交换,就会在研究中造成一定的混乱。
其实,只要弄清楚商品与劳动力的区别和商品交换与劳动力交换的区别以及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区别,就有可能对价值范畴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从理论上解决林先生想要解决的劳动力的交换问题。
《资本论》认为,劳动力是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的特殊性有两条;首先,劳动力商品能够生产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而一般商品只能够生产出等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这就是说,劳动力商品是“可变资本”,而一般商品是“不变资本”。其次,劳动力商品是一种只具有使用价值的价值,而一般商品则是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的价值;这就是说,劳动力商带是一种不参加商品交换的商品。《资本论》确立的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是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根本区别。这种商品与劳动力商品的根本区别,决定了商品交多与劳动力交换的区别和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区别,也决定了传统的价值范畴在社会发展史中的局限性。
马克思写道:“劳动力的价值,实际就是维持一个有劳动力的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论》第1卷第161页)我们知道,汽车的价值并不等于它的生活资料——汽油的价值。那么为什么劳动力的价值却等于其生活资料的价值呢?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生产方式中,一般商品可以以任何一件商品为等价形态,劳动力只能以其生活资料为特殊的“等价形态”;一般商品可以以任何一件商品为交换形态,劳动力只能以其生活资料为交换形态。这就是说,除了换取生活资料外,劳动力是一种不参加商品交换的“商品”。
商品价值的尺度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是社会劳动充分交换的结果,所以,如果劳动力是不参加商品交换的“商品”。那么劳动力也就不能在商品交换的运动过程中感受社会必要劳动的变化。因此,作为劳动力的特殊的“等价形态”的生活资料就会由于不适应商品价值尺度的变化而成为劳动力的不等价形态。劳动力和这种不等价形态的“等价”关系最初是由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劳资雇佣关系决定的,这种本应通过但又不能通过商品交换亲解除的关系,使那时的劳动力价值呈现出一般商品价值不具备的二重性,即相对于生产力的劳动力价值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劳动力价值”。前者是由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后者是由生活资料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前者是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后者是维持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前者是凝结在劳动力中的抽象的人类社会劳动,是劳动力价值,是劳动力交换的尺度;后者是资本维持与劳动力的雇佣关系的手段,是劳动力报酬,是劳动力买卖的尺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消除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和劳动力价值的二重性的前提。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力报酬和劳动力交换取代劳动力买卖,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向传统的价值范畴提出自挑战。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它的对象和它的手段”。“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资本论》第1卷第172页、第171页)可见,劳动过程分为“劳动本身”、“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劳动手段只在劳动过程中与劳动本身发生关系,但劳动手段不是劳动本身。的传统观念将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手段排除在劳动本身之外,传统的价值范畴所确认的抽象劳动,是不包括劳动手段在内的纯粹的劳动力的活动;也就是说,劳动本身相当于劳动力本身。劳动的抽象相当于劳动力的抽象。
以劳动力抽象为劳动抽象的价值范畴是不变与可变资本理论的基础。在社会分工尚未充分发达和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劳动手段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法十分简陋,劳动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劳动力的活动过程。劳动者主要是靠自己的技能,而不是靠掌握的工具来进行“手工劳动”。“手工劳动”的分工特点是“重人不重物”,劳动者可以选择不同劳动工具来进行劳动。劳动者与劳动手段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劳动手段只是劳动力这个创造价值的“可变资本”和劳动对象的“中介”,只参与劳动、不属于劳动的劳动手段是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不变资本”。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劳动手段的能动性大大加强了;过去那种以劳动力为主以劳动手段为辅的“手工劳动”逐渐被以劳动手段为主以劳动力为辅的“机器劳动”所代替。“手艺人”越来越少,“操作工”越来越多。配套机器把劳动过程变为简单和重复的操作,使劳动力沦为劳动手段的附属品。“机器劳动”的分工特点是“重物不重人”,劳动工具使用毫无劳动技能的童工和女工,剥夺了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使劳动力与劳动手段的关系处于激烈冲突的“对立”之中;劳动者破坏劳动工具的卢达运动就是这种“对立”关系的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力与劳动手段的关系逐渐达到了“统一”。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中,专门的人才必需掌握专门的工具才能进行“专业劳动”。“专业劳动”的分工特点是“重物又重人”,劳动力与劳动工具和劳动方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孤立的劳动力或孤立的劳动手段都是无法进行马克思所说的那种作为“劳动本身”的“有目的的活动”的。
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力与劳动手段从“手工劳动”的“独立”关系到“机器劳动”的“对立”关系、再到“专业劳动”的“统一”关系的发展过程,也应该是抽象劳动概念从“劳动力的抽象”到“劳动手段的抽象”、再到“劳动结合的抽象”这“三种抽象”概念的演变过程。如果劳动手段永远是不能创造价值的“不变资本”,那么以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劳动手段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念也就永远不会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
篇2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劳动价值
一
关于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经济学,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一直争论不休。我国经济学界在近2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争论,基本上达成了三项共识: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物,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商品,因而也就不具有价值;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其中个体私营 企业 仍然实行雇佣劳动制度,“三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在这些企业中的职工仍然是雇佣劳动者,其劳动力仍是商品并具有价值;第三,在雇佣劳动制度下,职工的劳动力是商品,其价值是指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其使用价值是指职工能从事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它能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并转移旧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它能创造新价值,其超过劳动力价值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我认为,以上三个共识是符合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因此必须坚持。
第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 自然 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问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不是指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那种本能的活动,当然也不包括牛耕田、马拉车等活动。
第二,恩格斯指出:“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反杜林论》)也就是说,不是用来交换的物品就没有必要借助于价值,也就是无所谓价值。因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 政治 经济学批判大纲》),不构成这样的关系,也就无所谓价值。
第三,马克思用他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说明商品具有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当然也是理解他的劳动力价值理论的“枢纽”。
第四,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是用“劳动商品”、“劳动价值”来表述的,基本上因袭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提法,但是后来感到这种提法有错误,从逻辑上说是陷入“循环论证”,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特别是按这种提法,就不能论证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马克思提出“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劳动力是指人类劳动的能力,是一种“潜在形态”,劳动是指人类劳动力的“流动状态”,价值则是人类劳动的“凝固状态”,于是形成了 科学 的劳动力商品价值论。恩格斯后来指出:劳动力与劳动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不同,“这里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第五,关于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决定,马克思指出: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决定一样,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决定的,具体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和必要的学习和培训费用,其货币表现形式叫做工资,但工资只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转化形式而已。(参见《资本论》第1卷第6篇)
二
根据以上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关柏春同志在《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发表的《劳动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一文中的有些观点似有可商榷之处:第一,作为经济学范畴,劳动和劳动力应当如何定义?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马克思的定义和论述是否科学?为什么?第二,关文中的“个人劳动;货币工资”的表述公式,与马克思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的表述有何不同?为什么?第三,关文中指出:“有些人以劳动商品的特殊性为由否认劳动具有价值,并用土地有价格而无价值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但不能由此证明“劳动具有价值”就是正确的,因为劳动和土地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第四,关文提出:“所有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都是有价值的,而劳动本身却没有价值,岂不怪哉?”当然,按照关文对“劳动”的理解,这的确是令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劳动是指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它处于“流动状态”,尚未凝结成为价值,只有凝结在产品中去的时候,这个劳动产品当然具有价值,这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五,关文强调:“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没有价值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没有作为商品这种社会现实的前提的,离开了这种社会现实就不能说劳动没有价值了。”如果这个表态是真实的话,那么前面讲的五条“共识”也就不存在什么分歧了。问题在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如何认识呢?
篇3
1.温故启新式
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例如,在上《经济常识》中"劳动力成为商品"一节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商品,以及商品的二因素,说的都是普通商品、一般商品。我们已经知道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旁动产品,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这里,可以先提问,后总结,也可用设问以引导学生共同回忆、复习)。那么,什么叫劳动力?劳动力也能成为商品吗?如果能,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劳动力成为商品,当然也应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什么呢?与一般商品相比,有何特点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用这样的导语,从旧知层层推进到新知,学生接受、掌握的难度就小多了。
2.悬念诱思式
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
例如,在《哲学常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目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先给学生简要地讲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吗?(短暂停顿,观察学生表情)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此一段简短的导语,可以诱导、"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3.情境切入式
即教师从课前班级的某种具体情境入手,则某个(些)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或变化、班级刚开展过的某种活动等等,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随机应变,灵活自然地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点拨,然后迅速地切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例如,在一次上《师德常识》中"个人离不开集体"一目时,刚上课,一支横卧在讲台上的粉笔被风一吹,顺着桌面掉到地上,跌断了。我们没有忽视这个细节,觉得它是切入这节课教学主题的一个很好的情境。于是,就将跌断的粉笔从地上捡起来,又拿了一盒粉笔(纸包的),沿着刚才那支粉笔下滑跌落的路线,把它轻轻推下讲台,拾起来让同学们仔细查看,竟无一支跌断。这时候,便说了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刚才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你们思考过它说明了什么吗?能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有限的,而由多个乃至无数个个人所组成的集体的力量则是强大的、无限的!你们说呢?(学生们会意地笑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这种由具体情境切入教学主题的教学导语,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其效果当然也比较好。
4.提问吸引式
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来。这是一种较常见的教学导语类型。它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问巩固旧知,强化对旧知记忆和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问,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学生及时作出注意、思维等心理的自我调整,把学生分散、无序的思维转移、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我校每学年举行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重大活动期间,或者像前两年的"迎评估"、"迎国检"期间,学生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多是当时学校、班级、寝室里等发生的事情。这段时间的政治课教学,我们便经常使用提问吸引式的教学导语。
篇4
论文摘要:研究与开发表现为创造新价值的复杂劳动;在新商品价值中占有很大比重;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并应用生产,可提高劳动成产率。从微观看,研发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比。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创造的商品价值凝结在数量更多的商品中单位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同时转移了更多的旧价值从宏观看,只有商品的总产量更快增长,总价值量才会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史商品总量和价值总量均增加。分析研发商品迅速贬值、价格垄断。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复杂等特征叠可以提出实现其价值的途径。
本文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与开发劳动的价值创造以及影响价值创造的因素。分析研究与开发商品的价值构成及价值的决定,论述研发商品价值的价值特殊性及其价值的实现。
一、研究与开发劳动的界定及内涵
(一)研发劳动的界定
研究与开发是R&D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的中文译词,在科技统计中又称为“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研究与开发是指为了增加知识存量(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存量的创造性应用所进行的系统性的、创造性的工作。它具备四种基本要素:创造性、新颖性、科学方法的应用、新知识的产生。
研究与开发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基础研究是一种获取新知识的试验或理论工作,主要目的是获取现象和事实下内涵的基本原理和自然规律,不以任何特定的应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也是一种为了获取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但是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
试验发展是一种具有实质性改进的系统性工作。它主要利用研究或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知识,用于生产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置,建立新的工艺过程和系统,提供新的服务,或者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改进。
从上述概念可知,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研发劳动者可以主动适应人类需要改造自然,创造人类财富,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二)研究与开发劳动的价值创造
研究与开发包括人们对新知识的生产以及系统地、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的劳动,属于马克思提到的“科学劳动”的范畴。马克思对“科学劳动”这个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表述。他认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具有巨大生产效率的动因的力量,这种动因的高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可见,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的直接劳动的部分逐渐减少,成为从属要素;商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即源于科学劳动。
综上,研究与开发劳动既包括对科学的发现、发明、创造,也包括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是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二、研究与开发劳动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复杂程度是价值创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复杂的劳动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从影响价值创造的因素来看,价值由C, V和m构成,影响研究与开发劳动价值创造的因素必然体现在v和m之中。
第一,研究与开发劳动表现为复杂劳动,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脑力劳动,比简单劳动、社会的平均劳动更复杂和高级的复杂劳动。这种劳动的劳动力(科学劳动者)比普通劳动力需要更高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因此具有更高的价值。科学劳动力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养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三是科学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知识生产劳动力为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知识的创新、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比普通劳动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相关专业能力的训练,需要投人大量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一个普通的知识生产劳动者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至其大学毕业,一般需要16年;加之为使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能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工作而进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至少需要22年。多年的教育和胡}练费用,除了学费等个人费用的支出,还有必要的机器、设备、工具等物质条件的消耗,以及从事知识生产的科研活动的费用。科学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是形成知识生产劳动力价值的重要部分,使知识生产劳动力价值区别于一般劳动力价值,知识生产劳动力价值大大高于普通劳动力价值。
第二,研究与开发劳动可以创造新价值,而且在新价值中占有很大比重。研究与开发劳动除了转移一般生产资料的价值,还可以转移积累的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先进技术设备的价值。在新创造的商品价值中,由直接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对地减少。商品中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增加,意味着研究与开发这种生产劳动创造的价值增加。
研发劳动是复杂劳动,是一种经过培训的劳动或熟练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研发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内能物化为更多的价值,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量。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发劳动创造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多创造的价值量凝结在更多数量的商品中,所以单位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量比以前降低。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意味着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转移了更多的固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和科学知识的价值,使得转移的价值相对增加。因此,在单位商品价值量中,新创造的价值量减少,转移来的价值量增加。
研究与开发劳动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推动巨大的自然力和一切自然资源,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知识生产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体现在更多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中。构成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与开发商品的价值构成及决定
研究与开发等知识生产劳动作为参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生产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研究与开发逐渐发展为独立于物质产品生产的新的产业,以脑力劳动为内容,以知识为载体的产品也具有价值。这种商品的价值包括C从事研发劳动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建筑、实验室设备等硬件的价值),还包括VC研发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和m(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此外,还应包括社会世代积累下来的,以非劳动产品的形式存在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被人们无偿地加以利用并参加生产过程,如同自然力一样。科学知识虽然是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但潜在于人脑或文字中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人类劳动才能表现出来。
研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从微观来看,设V。为研发商品的单位价值量,V为单位时间价值量,‘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定单位时间价值量不变,则:
可见,研发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商品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劳动生产率提高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劳动力这种商品也是如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V,使生产的相对剩余价值提高。
研发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同样的时间内能物化为更多的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发劳动创造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多创造的价值量凝结在更多数量的商品中,所以单位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量比以前降低。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意味着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转移了更多的固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和科学知识的价值,使得转移的价值相对增加。因此,在单位商品价值量中,新创造的价值量减少,转移来的价值量增加。
从某种研发商品的生产部门来看,设VQ为某种研发商品的价值总量,则:
为研发资本的有机构成,为剩余价值率。假定使用活劳动的量不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一定量的活劳动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所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提高;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研发商品中单位劳动力价值量下降,所以只有在研发商品的总产量有更快的增长时,研发商品的总价值量才会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生产的商品总量增加,价值总量也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量都大幅度增加。
四、研发商品价值的价值特殊性及其实现
(一)迅速贬值的特性
研发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具有迅速贬值的特性。由前所述,研发的新产品因为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先进性,使得市场对其需求大于供给,使得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以高价出售。更多的生产商因有利可图而增加该商品的供给。随着技术的普及,原来的技术丧失新颖性,逐渐过时。市场对于成熟技术生产的产品的需求趋于饱和。市场对技术更新、质量更好商品的需求促使企业研发技术更新颖的产品,一旦创新产品出现于市场,原有产品由此过时和贬值,不再有使用价值和市场需求,从而产品中物化的价值也由此自然消失。
研发商品迅速贬值的特性,要求加大研发力度和研发产品的不断创新。对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资具有风险性。因此,具有技术新颖性的研发商品往往定价很高。另一方面,研发活动的新颖性、创造性而导致的高收益性,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争相在研发活动中领先,开发出技术领先的新产品,不断创造市场的“结构性稀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垄断价格获得超额利润。
(二)一定条件下的价格垄断性
价值规律制约着研发商品的市场价格的运动,研发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其价值为中心而波动。研发商品的价值虽然是一种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但实际上仍然是以个别价值为基础,将某种研发商品的个别价值规定为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研发商品的劳动是创新性的劳动,在此之前没有其他人成功地生产出产品,因此某种研发的新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确定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凝结在研发商品中的个别劳动就成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商品的市场价值由首创研发的少数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来决定。出现价格高于其价值的情况,使得研发商品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价值规律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前提下实现的,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是同质的;各种资源在厂商和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买者和卖者对价格等信息的掌握是对称的。而研发商品的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常表现出垄断竞争或者垄断的特点。假定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供求是影响知识商品价值决定的主要因素。某些应用专有技术开发的新商品,因技术的独占而导致提供的商品在短期内无替代品,供给量过小,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以致超过其价值,这时,研发商品的企业按这种垄断价格出售商品,获得超额利润。专利权可视为保护研发商品的价格垄断,以及开发新产品的厂商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手段。随着专利权期满,专有技术为社会公知以及公用,更多的厂商(技术追随者)投人这种商品的生产,增加商品供给量。技术追随者通过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模仿,逐渐生产出廉价的替代品,冲破了研发首创者的价格垄断。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使得研发商品的市场价格向其价值回归。
(三)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复杂性
篇5
知识的衔接需要串缀,教学内容的进入需要入口,学生兴趣的产生需要激发……因此为课堂教学设计一个
好的导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结合自身政治课教学的实践,就这一话题做一探索。
一、温故知新式。
指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对以前所学旧知识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
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故而安排这种
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保持着与旧知识的联系,而不会使学生感觉突兀、陌生,
使新旧知识之间联接得自然、顺畅。例如,在讲 "劳动力成为商品"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语:"
同学们,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商品",以及"商品的二因素",说的都是普通商品、一般商品。我们
已经知道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那么,什么叫劳动力?
劳动力也能成为商品吗?如果能,那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劳动力成为商品,当然也应具有使用价
值和价值,可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什么呢?与一般商品相比,有何特点?……这些问题正
是这节课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运用这样的导语,课堂教学就从旧知识自然过渡、推进到新知识上来
了,学生接受、掌握起新知识来难度也就小多了。
二、设置悬念式。
指教师课前通过设置一、两个与教学相关的悬念,来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在教学中,学生积
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而设置这种悬念性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精神,激发
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
态。例如,在进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先给学生简要地
讲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
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是否自相矛盾?究竟是
怎么回事?大家能回答吗?(短暂停顿,观察学生表情)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矛盾的普
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如此一段简短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
解。
三、时政引路式。
主要是抓住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把教学内容与之联系起来 ,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
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 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如讲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时,笔者声情并
茂地讲了 乌鲁木齐"七·五" 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精心策划组织的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的时事。这一导入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强烈爱
国情感,对 分子企图分裂祖国的行径表示了无比的愤慨。
四、提问启思式。
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这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问起到巩固旧知识,强化对旧知识
的记忆、理解,以及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问,适当地给学生施加一定压力
,使学生及时作出注意、思维等心理方面的自我调整,变分散、无序的思维为集中、专一的思维方式,参
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例如:在我校每学年举行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重大活动期间,或者像前两
年的"迎评估"、"迎省检"期间,学生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多是当时学校、班级、寝室里等发生的事情。此段
时间的政治课教学,我便以学生关心的问题为话题,经常使用提问启思式的教学导语。
五、情景导入式。
是指备课时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与教
学相关的情景上来,为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角色打下基础。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在教学实践中,我
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手段显示逼真的图画视频, 播放动听感人的音乐,引领学生身临其境,深入历史与未
来,使学生在丰富的媒体刺激下兴趣大增。如我在讲"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时,让学生生观看战争
、难民、贫困等景象,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境,自己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基于感性体验,无论
是讨论、发表个人观点还是对教学主题的探究,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这与以往只是干巴巴地讲授的教
学效果明显不同。又如,在讲股票、债券和保险时,我用一家人的对话做课堂教学的引子,展开教学。讲
的是某家庭现有10万元的闲置资金。老妈说:"存到银行里吧";老爸说:"不行,利息太低了,用来买国债
或用来投资买股票吧"; 媳妇连忙说:"不行,太冒险了,还是自己存着吧。" 一家人为此争论不休……这
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假如你也有10万元闲置资金,你会怎么办? 这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接
下来讲投资理财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作用也各不相同,难以一概而论。
究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计、运用何种类型的教学导语,我始终认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坚
篇6
关键词: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模式;心理契约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33-02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指劳动者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社会组织为了实现劳动过程,在劳动条件的形成以及劳资双方相关事务处理所采取的标准形式。很多学者对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作出了研究。刘迪香认为,从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角度,应当将现行的劳动关系、雇佣关系二元法律模式调整为一元模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编审刘晴认为,劳资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彼此作为“合作伙伴”的人力资源管理调节模式,是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首都师范大学教师田松青从我国渐进式的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现实性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最适宜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国家统合模式和个别调整模式的结合。陈微波认为,我国要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面临制度障碍,应建立具有实质内涵的集体谈判制度,完善工人工资定期增长机制。石秀印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权威人格与权威制、丛林逻辑三位一体的权威模式依然在市场体制中延展,干扰了自平衡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的建立。林嘉认为劳动合同中的个体自治实际上是雇主单方主导的,应强调团体自治和国家强制,以协调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安全的利益。但这些探讨对具体地区具体行业的劳动关系模式鲜有论及。
一、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模式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黑龙江省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无差别的个体劳动者的“预期工资”取决于“市场机会”;由于劳动力的让渡的迫切性、不可储藏性和专用性,劳动者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私营企业由于个体的利己心和特殊利益带来了“工业革命初期中典型的剥削关系,对立和结构性的对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对劳动力内在素质要求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转变,劳动关系调节模式正处在变化之中,并伴随企业所在行业不同而不同。
在传统的中低端制造行业中,私营企业所有者拥有资本和经营才能,还拥有出于集体权力需要的管理权力,劳动者只以个人形式出现;同时,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者分散的状态也必然使他们在市场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具体的企业管理中,资本仍会按照其本性,追逐利益最大化和各个层面的灵活性,劳动力被滥支配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劳动关系紧张。但是,自2004年以来,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工资逐渐上涨,企业招工难的出现使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的行为有所改变:劳动者的地位在劳动关系中有所上升,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都有所改善。
新兴的高端制造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高素质劳动力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企业目标的实现依赖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客观上也具有妥协和提供高福利及职业发展机会的能力。劳动者与企业之间更有可能在经济契约和具体劳动中形成的心理契约中达成大体的一致,使劳动关系维持大体平衡。
在建筑行业中,由于不同劳动者的岗位和技能的不同,劳动关系也存在着不同。关键岗位和技能高的劳动者工资、待遇相对好,职业发展空间大,与雇主的关系较和谐;但是,从事普通工作的农民工和包工头以及建筑公司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同时,由于转包现象使建筑行业中的劳动保护不足,劳动报酬权利受到侵犯,易形成不规范的、紧张的劳动关系。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劳动者能力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也广泛地自发组织起来,几个人、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组成一“伙儿”,有一两个带头人主张“伙儿”的权力。例如:粉刷外墙的队按照粉刷的米数一天一算账,拖延两天工时费就停工走人;而工期是有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雇佣方就会主动的保证工时费。
二、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模式的特点
(一)劳动力的人力属性让位于商品属性
由于黑龙江省传统的中低端制造类私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多数私营企业客观上没有足够实力来提高员工福利;在行业中,由于不对称的权力,劳动力的商品地位、劳动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私营企业自身增长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组织管理中,往往将雇员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式,而忽视了劳动者作为人自身的需要。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制约企业的发展。
(二)心理契约的分歧性
在黑龙江省传统的中低端制造行业中,由于私营企业的规模较小,雇员多来自于进城务工的亲戚和同乡,在口头和书面契约无法事先详细、准确地约定需要完成哪些具体工作以及付出何种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双方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理解与期望受到个人经历和特点、劳动者与企业主要负责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和周围文化氛围的影响。这些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由于个人认知性和感受性的不同而导致双方之间关于工作公平的认知上的分歧,进而导致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和破裂,这在黑龙江省私营企业的初期发展中是很常见的。
(三)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基于黑龙江省建筑类私营企业在冬季无法户外作业和建筑行业的生产特点,黑龙江省建筑类私营企业与其他行业的私营企业相比具有自身独特之处。
1.劳动关系存续的短期性
在黑龙江省的冬季,普通建筑工人是不工作的,劳动关系的短期性,导致大多数普通工人对于与用人单位建立合法劳动关系采取忽视态度,大多数人对“打工”一词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劳动关系。直接导致了普通工人对劳动关系处理具有随意性和建筑类私营企业多是事实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主体的间接性
与一般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直接建立劳动关系不同的是,建筑类私营企业的普通劳动者往往由包工头招用,这在工程层层转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包工头的介入,原本直接的双边关系被分解成了环环相扣的连环关系,但介入劳动关系中的包工头仅仅充当了发包方的管理人员或者人而已,使劳动关系显得不那么直观。
3.劳动关系的主导权悄然变化
近十年来,黑龙江省建筑类私营企业中,岗位具体劳动中劳动关系的主导权已经发生了悄然变化。作为就业变化的一种过渡现象,不同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的“非正规就业”和“临时就业”大量存在,雇工与不合法的雇主发生的劳动力供给与付酬关系普遍存在。笔者到哈西某建筑工地进行了访问,发现建筑领域从业人员的工资已大大提升(如图1),普通从业人员都有意外伤害险。例如;从哈尔滨江边购买3立方米的一车中沙到哈西的建筑工地,费用是150—180元,但是把这3立方米沙子运到3楼,需要450—480元。人力成本约是中沙打捞、出售和运送成本的3倍。客观上说明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机械化的成本,劳动力在资本增值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凸显。
(四)部分雇主心理认知的现实性
在现实中,大部分私营企业主已经认识到:撇开劳动者利益只考虑企业利益是不可行的,只有将劳动者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考虑,才能获得长远和最大的利益。认识上的高度,决定了他们在实际中对劳动者都采取了平等、妥协、合作的态度。例如:他们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增加工资、改善生产环境和增加福利,如生产淡季组织员工旅游等。
三、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模式构建
从促进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和谐来看,劳动关系模式不仅是劳资之间关系运行的模式,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和什么样的人的再生产过程。因此,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应以利益共享为出发点,力图做到风险共担,从人力资源进步的角度以及从公平分配的角度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模式,使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
(一)通过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啮合双方的心理契约
作为一种个体内在的主观心理现象,心理契约具有隐含性、模糊性的特点,却直接地影响着双方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和对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因此,私营企业应通过双方都看得见、感受得到、接受得了的方式,营造积极的企业理念和文化氛围,促进双方对待工作、对待同伴和对待对方都持认可和尊重的态度,保证双方利益的长期增长。
(二)算计合作式劳动关系模式
在传统的中低端制造行业和建筑行业中,由于劳动者的同质性较强,劳动者的相互依赖程度较高,劳动者易于进入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在这些行业企业的内部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伙儿”。“伙儿”内有自然形成的“头儿”行使着组织内首领的作用,“头儿”是最有可能主动争取权力增强和收益增加的劳动者。因此,虽然这些行业中事实劳动关系较多,依然可以通过自发地形成的“伙儿”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算计性合作关系的动态平衡。
通过行业内部存在着的非正式组织——“伙儿”来发挥工会的作用,通过这种“伙儿”的集体权力来抑制雇力的独享性和单一性,分享、平衡雇主的管理权力,这是当前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劳动关系调节中一种现实的可行的选择。然后,引导“头儿”领导的“伙儿”自发地过渡到劳动者的工会组织。这种自然形成的市场经济平等主体以市场化的讨价还价方式来维护员工利益,逐渐形成双方自整合的理念、规范、机制和技术,以“合意妥协”的态度处理与雇主的矛盾,进而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公正与效率。
(三)合作伙伴式劳动关系模式
在新兴的高端制造业企业中,私营企业的成长维系于劳动者的智慧和精力的付出,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应采用支持性、服务性、合作伙伴式的劳动关系运行调节模式,促进员工支持性的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维系,塑造高承诺的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是合乎新兴的高端制造类私营企业发展、顺应和谐社会发展的现实理性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迪香.“劳动雇佣关系”法律模式的一元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1):154-57.
[2] 刘晴.劳动关系调节模式的选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10):10-12.
[3] 陈微波.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与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2,(5):9-13.
篇7
【论文摘要】技术和技术创新对当代的国际贸易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本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武器,使本国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本文就技术创新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了分析。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势。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 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外围”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外围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 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 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 宋健学、赵新刚、刘虎兴:《关于我国技术提升和贸易发展的思考》,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
篇8
摘要:由于 历史 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可以完善商品元素的分析结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引进了效用与需求的概念,进而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结构的设置;对称的规则又导致“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资本论》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局限性。
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古典 政治 经济 学中的劳动价值论 发展 到了顶峰。如果我们继续深化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却可以得出一个有差异的结论:《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揭示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问题是从使用价值概念开始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对使用价值概念进行分解,所以,《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的逻辑结构是不对称的。笔者在本文中要分析的,是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的、学术界始终没有注意到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问题。
关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无意中留下了重要的线索。马克思对使用价值规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但他又说: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马恩全集》第23卷第48页)。使用价值既然是商品体本身,它已经是现实的了,为什么使用价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呢?’这是形式逻辑矛盾。我称之为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人们研究《资本论》曾经细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有人说研究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是在“咬文嚼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既然生物学家需要对生命细胞中的数以万计的基因分别进行研究,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对使用价值这样重要的概念进行剖析呢?所以,我们准备做的正是对经济学的“基因”研究。剖析“释义矛盾”恰恰是显微 科学 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一种是具体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种种不同的具体有用的性质。.具体使用价值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说,具体使用价值以生产和供给为前提,是待实现的、可能的使用价值。具体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来代表。
另一种是抽象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抽象的同质的有用性质。“可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为一个人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满足,称为‘抽象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构成各种使用价值的共同的质”(樊刚:《比较与综合)p184)。在实际中,抽象使用价值是以消费过程为基础的。在经济学中,它等于需求者建立在已往消费经验基础上的效用评估。所以那些符合社会需求的使用价值就是经济学中的现实的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来代替。
这样,我们从理论上把握住两个有差异的使用价值的内容。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概念应该兼有这两个内容。这种方法是从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出发的。这种方法孕育着概念自身的矛盾性。作为经济现实,具体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抽象的使用价值,可能的使用价值不同于现实的使用价值,供给不是需求,有用性不是效用。它们是联系的,又是矛盾的。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每一方的存在又以对方的消失为转移。这正是社会经济运动本身的辩证特性。因而,把握经济运动的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辩证矛盾性。辩证逻辑允许这种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存在,我们在现实中使用的使用价值概念也含混着这样的两种内涵。这是释义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详见拙文《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与经济学的微观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所以,不仅劳动和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的概念也存在二重性。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了这一矛盾,却与之擦肩而过。我们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完成对使用价值矛盾体的分解。在《资本论》中,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现在,使用价值已经分解为有用性与效用。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具体劳动可以生产有用品,有用品又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因而具体劳动是有用性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有用性存在的充分条件,因为有用性还依赖于消费者的评价。具体劳动也不能产生效用,因为效用是消费者的抽象满足。因而,当使用价值被分解后,必须扬弃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我们只能说:具体劳动形成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需求决定有用性与效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就这样把需求与效用合理而 自然 地引入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
至于劳动与需求的关系,它们显然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另外,我们还要延伸马克思的方法。既然《资本论》中有劳动二重性,我们也假设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具体需求与抽象需求。参见拙文《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然后将上述新的概念和假说构成对称的逻辑图形如下:
图1的左侧是《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使用价值已扬弃)。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图一的右侧是新增加的。需求与劳动、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均采取对称设置e.有用性与有用品不可分离,必然相邻于y轴两侧。效用填补了唯一的空位。
我们来研究图1中的需求二重性。需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各式各样的有用品的具体需求。具体需求与有用品结合产生有用性。另一方面,任何需求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的同质的性质——生理和心理的一般满足。这种抽象需求形成效用。因此,需求二重性在图1的逻辑结构中合理存在,它决定着使用价值的矛盾性(有用性与效用)。
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图1的对称性。初看起来,图1是全对称的逻辑结构。仔细分析却发现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劳动的概念非常含混。“劳动”究竟代表“劳动力”还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只是单一要素,而劳动过程则包括了其它要素的参与,劳动力只是诸要素之一。其二是即使“劳动”的概念定位在“劳动过程”上,“劳动”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仍无法与“需求”取得对称。因为劳动过程并没有提供满足人类需求的全部物品。至少,劳动过程以外的各种 自然 物(无论有无垄断)也是需求索取的对象。因而“资源”(实为“可支配资源”)比“劳动”更有资格与“需求”相对称。
为了取得逻辑上与需求的完全对称,我们必须用“资源”来代替“劳动”。与之相应,劳动二重性也就转化为“资源二重性”。这种逻辑上的进一步调整可由图2表示。
图2表示,资源也具有二重性。任何一种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具体资源来使用,生产某种有用品。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用于其它 经济 用途,都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个部分,从而又具有一般的抽象资源的性质,并由此形成资源价值(简称价值)。任何一种有用品,在它的有用性转变为效用的同时,在它里面所消耗的具体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抽象资源,它的资源价值就获得相同程度的承认。
图2的分析表明,劳动二重性仍然是有效的,但它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一个特殊形态。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这样的特殊形态代替了资源二重性的一般形态,也就不可避免地在价值理论中出现偏差。
从劳动出发,自然寻找到劳动二重性;从具体劳动出发,自然把有用性规定为使用价值而忽略效用和需求(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从抽象劳动出发,自然把价值全部归属于劳动。当我们用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时,价值归属于抽象资源,而不仅仅归属于抽象劳动。劳动资源的特殊性是有效的,但其它资源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也是有效的。只有抽象资源这样的一般性质,才能代表全部价值的来源。
图2还表明:从整体看,没有资源的供给,需求无从满足;而没有需求的评估,资源也无从配置。所以,效用与价值也是互相决定的。也就是说,资源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共同决定了价值。从这种辩证的逻辑结构看,劳动价值论的出现虽有 历史 合理性和必然性,却是狭窄的、片面的理论。对这样的一种理论至今仍然简单地接受,其基本原因是辩证法的运用不彻底,没有认识到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很明显,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在商品元素矛盾结构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导致了效用与需求的引入;需求的引入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的逻辑结构的设置;对称结构的规则又迫使我们用“资源”代替“劳动”,用“资源二重性”代替“劳动二重性”。所以,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价值来源于全部资源,而不仅仅是来源于劳动资源;价值的分配与实现同时又受制于效用。于是,严格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却证实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片面性。读者可以认真验证一下,笔者在分析过程中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违背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违背了《资本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由于许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忽视了对使用价值的分析。同任何 科学 研究一样,历史限制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并不为过。相反,他为学术的 发展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资本论》的辩证方法和它所遗留下的“释义矛盾”,为后人认识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重新复活《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9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行工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改革现行工资制度的模式,即改革现行的公司管理体制,调整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改革现行的收入分配机制,调整总、分公司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现行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调整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一、现行工资制度的不合理性
根据马克思的有关理论全部生产要素可以分解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因此,劳动力通过市场进入企业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市场配置劳动力要素,首先要求劳动力作为商品流通。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双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参照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情况,通过谈判、协商、妥协,最后达成共同协议,完成劳动力的买卖。劳动力商品流通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劳动力商品流通的法权基础。企业必须自主用工,有权选择劳动素质高而工资要求低的劳动者;劳动者必须自主择业,有权选择劳动条件好、工资水平高的企业。买卖双方自由竞争,对等谈判,双向选择,其结果就是特定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的形成。第二,劳动力商品流通的经济基础。通过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的长期内的工资,必须同个别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相一致,即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劳动报酬,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机制的真正含义,它构成劳动力商品流通的经济基础。由于劳动者在天赋、教育和学习努力方面的差别,必定会形成较大的个别劳动力商品价值之间的差别。现阶段,在我国高素质劳动者短缺的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在同一个企业内部,个别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别将会拉开。劳动力商品流通的经济基础必然形成多样化的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别。
当前,国有保险公司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总额决定办法不适应现阶段保险市场发展的要求
几家国有保险公司都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用工,一些富余人员不能推向社会,统配人员必须安排,不能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选派管理人员;目前实行的工资总额与保费、利润直接挂钩的办法,仍然是相关主管部门行政干预的扭曲产物,很大程度上还是行政决定机制,不能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开放的要求。因此,必须以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继续深化改革,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工用人权与自主决定职工工资水平结合起来,从而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为国有保险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创造条件。
2.现行的职工工资制度不适应国有保险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几家国有保险公司现行的工资制度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典型特征。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1993]79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保险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薪发[1994]34号)的精神,自1999年10月1日以来,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及三家国有保险公司的职工一直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行员等级工资制已经严重不适应国有保险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重不适应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严重不适应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的要求。在我国加入WTO和开放保险市场的条件下,它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国有保险公司迎接挑战、增强竞争能力的沉重负担。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建立新型的、与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市场化的职工工资制度,建立企业内部劳动评价机制,把那些高强度、高质量的劳动者的劳动辨别出来,并给予相应的劳动报酬,从而适度拉开职工收入分配差距,这对于激发全体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国有保险公司的振兴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行工资制度的不可行性
1.较低的总体工资水平不利于国有保险公司提高竞争能力。据测算,在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几家国有保险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是股份制保险公司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1/3-1/5;中高级管理人员年工资水平差距更大,仅为股份制保险公司的1/8-1/6。国有保险公司较低的工资水平,一方面损害了国有保险公司广大职工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造成了国有保险公司高素质人才向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转移,降低了国有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2.较低的总体工资水平不利于国有保险公司更好地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我国即将加入WTO,根据有关协议,银行、保险和证券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保险业。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后,由于保险业经营的本地化特点,外资保险公司必定要从中资保险公司吸收人才,特别是那些业务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国有保险公司较低的工资水平事实上促进了人才向外资保险公司的转移,加剧了国有保险公司迎接外资公司挑战的严峻局面。
3.现行的行员等级工资制度,不仅不符合我国保险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准确反应保险公司职工劳动过程的职业特点。保险行业的劳动具有其特殊性,它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劳动过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承担的风险要高于其它金融行业;它也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保险专业知识的生产和流通是其劳动过程的主要特点;它还是复杂劳动、熟练劳动比较集中的典型行业。因此,它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必定会表现为多倍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而现行的行员工资制度完全没有反映保险行业劳动过程的职业特点。
4.行员等级工资制度的平均主义分配关系不利于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行员等级工资制不能够较好地评价职工劳动的质和量,造成了平均主义和“搭便车”的分配局面;它不承认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之间质的差别,也不承认勤劳努力的职工和不求上进的职工在劳动投入量的差别;它没有正确地引导和激发劳动者最大化地投入自己的积极劳动,成为了国有保险公司一些职工“熬资历”的重要制度基础;它也是国有保险公司在低效率状态长期徘徊的主要原因之一。
5.现行的行员工资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弊病。它是现阶段国有保险公司,特别是一些基层公司“暗箱操作”收入分配的直接原因之一,也是一些基层公司发生违规案件的重要原因;它还是基层公司有意隐瞒经营信息、隐藏市场行为的重要动因;它直接地促成了国有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在低效率状态下长期运行。
三、改革现行工资制度的模式
国有保险公司新型工资制度可供选择的模式,可以集中概括为三个主要分配关系的调整和解决。
1.改革现行的公司管理体制,调整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对几家国有保险公司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国有保险公司必须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现阶段分布在国务院各主管部门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利要集中到公司董事会,董事会维护出资人的利益。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可由一人担任。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由董事长聘任,经理层的工资收入由董事会通过公司章程确定。通过领导体制的改革,比较彻底地实现政企分开,消除政府部门干预国有保险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的制度基础,使国有保险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和法人实体,为国有保险公司自主制定收入分配制度创造条件。
2.改革现行的收入分配制,调整总、分公司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废除现行的行员等级工资制,采用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相一致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分公司对总公司的贡献度,对分公司实行等级考核,处于不同考核等级的分公司,其年度工资总额也不相同,而且拉开差距。分公司总经理实行年薪制,年薪的数量和构成与其所在分公司的重要财务指标的考核结果相一致。因此,要制定新型的能比较准确地考核分公司经营状况的指标体系。新型的考核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利润激励机制的特征。主要考核利润、利润增长率、成本利润率、人均利润等指标。(2)业务增长机制的特征。主要考核保费增长率、分险种保费增长率等指标。(3)风险控制机制的特征。主要考核正常年景下的赔付率、费用率等指标。(4)监督约束机制的特征。主要考核业务质量、服务水平以及财务纪律的执行情况等指标。
3.改革现行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调整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篇10
关键词:雇佣关系;调整模式;界定
一、雇佣关系的界定
(一)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雇佣关系是指《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范围以外的与劳动关系具有类似性质的社会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如下:
1、用工主体的区别
雇佣关系用工主体的种类比劳动关系用工主体的种类范围广泛。目前,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非正规用工形式形成雇佣关系;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之没有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工勤人员,可适用雇佣关系;自然人与其雇用的人形成雇佣关系,家庭保姆与其雇主形成雇佣关系;在校生勤工俭学与其雇主形成雇佣关系;法人与其内部机构聘用的临时工形成雇佣关系;离退休人员被单位返聘形成雇佣关系。由于雇佣关系的平等性、合意性等特征,这种关系在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其用工主体和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2、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行政隶属关系强弱不同
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行政隶属关系,有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劳动者必须在高度服务于用人单位的情形下进行;在雇佣关系中,尽管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和指挥,用人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劳动者通常也具有约束力,但人身依附程度没有前者这般强烈,劳动者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相对独立性。
3、劳资双方的紧密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长期、连续、稳定在用人单位工作的主观意图,劳动者为了生存,希望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用人单位为了维持工作运转,希望聘用能长期工作的员工。因此,双方所形成的关系也较为紧密,合同周期相对较长。雇佣关系中的劳务人员具有临时性、间断性,双方形成的关系也较为松散。特别是在偶发雇佣关系、目标雇佣关系中,劳资双方随时可能解除雇佣关系。
4、两种关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待遇不同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体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主体上的平等性和隶属性,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权。而在雇佣关系中,劳动者按雇主意志行事、获取报酬,隶属性规定得并不具体。雇佣关系强调雇主对劳务的所有和对劳动者的支配,很少涉及劳动保护、劳保待遇等,劳动者仅享有报酬请求权等极少的权利保障。
5、两种关系所适用的法律及程序不同
当事人因履行劳动关系而引发的争议,适用《劳动法》,只有在《劳动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方可适用《民法通则》;雇佣关系在履行中所发生的争议,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另外,解决劳动争议应当先进行劳动仲裁程序,然后才可以进入诉讼程序;雇佣关系争议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二)界定雇佣关系应考虑的因素
第一,要看劳动者是否连续稳定地从事工作。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紧密的关系,劳动者没有长期、持续、稳定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意愿,用人单位也只具有临时用工的目的,就不能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而应认定为雇佣关系。
第二,要看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主观意愿,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劳动立法的本意是保护劳动者,就应该给劳动者选择的自由,尊重劳动者的主观意愿,比如:我国城市中某些农民工不愿意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如果劳动者愿意与雇主订立“你出钱,我出力”的短期雇用合同,法律应对此予以确认并保护。
第三,兼看劳动者的待遇。劳动法专门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问题作出规定。劳动者已经成为用人单位一员。并且根据规定已经享受了用人单位的各种福利待遇。而对于雇佣关系来说,受雇人不享受雇佣人的各种福利待遇。雇佣人不给受雇人提供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在内的各种福利待遇。如果劳动者享有劳动法确认的多项权利(如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社保和福利等权力),就证明双方已形成较正规的用工形式,如果仅享有报酬请求权,就证明双方只是形成了临时的、不稳定的雇佣关系。
诚然,劳动法的立法本意是保护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保障人权是劳动立法的总体方向,应当“以保障人权为原则指导执法、司法实践。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组织及诉讼机关,在劳动力管理、解决劳动争议实践中必须切实贯彻保障人权的指导思想” [1]。在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国家应运用强制力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劳动法作为一种社会领域的法,本身是以私法性质为主,国家在对劳动关系进行强制干预时也应关注劳资双方的合意性,尊重劳资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另外,劳动力作为商品的属性不因社会制度的形式不同而有改变,既然是商品,便有其本身的价值规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规律不会因法律的规定而有所改变,但法律必须依价值规律来制定。
二、完善雇佣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构想
对雇佣关系的法律调整,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由民法统一调整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模式;二是由民法与劳动法分别调整的模式;三是由劳动法统一调整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模式。
(一) 民法统一调整模式及民法与劳动法分别调整模式的缺陷
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性,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更体现了其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职能。民法向来注重保障个人权利,因此民法统一调整模式不能实现劳动力市场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我国当前民法学界大都持分别调整的观点。根据浙江大学许建宇教授的观点,分别调整模式存在着诸多缺陷:第一,割裂了我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及其统一的交易规则。把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分为二,势必会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造成错误认识,并进而带来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监管方面的混乱。第二,造成立法上的无效重复劳动及法律适用上的混乱现象。由于雇佣与劳动两种关系本质上的一致性,若分别在民法与劳动法中加以规范,必然会出现很多大同小异 的类似条款,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第三,民法本身具有局限性,不符合现代法律保护弱者的社会本位思想。民法注重保护个体权利,强调意思自治、契约自由,践行平等、公平的价值观,实行以功利性补偿为主的归责方式,允许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通过“私了”解决争议,[2]等等。因此可以看出,在雇佣关系领域,民法的调整范围及调整手段确实存在着“能力不足”的缺憾。
(二)建立劳动法统一调整模式的构想
劳动行为是社会的基本行为,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核心部分,劳动关系能够的到科学合理的调整,就会形成稳定和谐的氛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力保障,便会产生更大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3]。反之则影响社会稳定,造成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缺失。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当前应当建立劳动法统一调整模式。扩大现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使之既适用于劳动关系,又适用于雇佣关系。把雇佣关系视为劳动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可以用专章的方式对雇佣关系进行特殊规定。
建立劳动法统一调整模式具有深远意义,既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交易混乱和监管缺失的局面;有助于建立统一的劳动立法体系,能有效减少执法中的混乱现象,降低争议处理成本;同时又能克服民法的相关缺陷,体现劳动法保障雇工基本人权的作用,能够更充分的保护劳资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正义与实质平等的法治理念。
注 释
[1]冯彦君:《论劳动法是保障人权之法》,《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37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