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

篇1

比如,在进行“Whatcanyoudo?”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学习目标,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听说教学。学生接到学习任务后,在课余时间,主要是在家里进行网络学习,上网搜索相关学习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读学习。其中有一个学生查询的网站———习网就是很好的教学互动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听到标准的英文材料,在听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跟读训练,或者通过电脑的录音功能,将自己的试读录音,再与标准发音对比,从而进行有效的矫正,大大提高听读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准确掌握了“Whatcanyoudo?Icansweepthefloor.”等重要句型,为课上的交流与问题解答打好基础。同时,学生通过对“Whatcanyoudo?”的学习,培养了热爱做家务的习惯,全面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改理念

小学英语课程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从知识点、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倡运用生活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对生活课程资源的体验,感知英语基础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水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比如,在进行“Mybody”的教学时,教师课前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head,foot,finger,arm,leg”的照片,利用计算机制作PPT课件,在学生的相应图片的旁边标注英文名称。上课时,学生看着自己的头像或各个部位的图片,很是兴奋,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跟着教学节奏,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单词的拓展学习,如dentist,keephealthy,bother等,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What’sthematter?I’msorrytohearthat.Let’sgotothedoctor.”句型,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对话训练。这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有效刺激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高效教学。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落实“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篇2

关键词:英语口语;音标;互动 

        英语语言的运用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学生也将英语摆在了学习中的第一位。但是,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只在乎掌握了多少单词量,补充了多少语法知识,阅读过多少文章,听过多少英语新闻,口语训练与作用往往被严重忽略。其实,语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使用,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生活,工作中能与人很顺利得沟通,却是至关重要的。而往往我们英语教师也处于这样的误区,只关心学生听力技能,培养学生写作水平,以及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应试技巧等等。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口语交流机会非常少,几乎没有。从而学生的口语锻炼走进了死胡同。 

经过几年教学的摸索,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摆脱胆怯 

很多学生不愿涉足英语口语领域的练习,不是因为不够重视,也不是因为知难而退,而是心理原因。一些学生本身觉得学习英语就是个枯燥乏味的事情,一说学英语就提不起精神;一些学生又因为过分害羞,害怕一张嘴就说错话,让听者笑话。久而久之,口语的练习与加强就无形中被完全忽视。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就应该从这一方面着手来解决问题,起码让学生学会开口说话。可以运用浅显得诗歌,歌曲,电影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采取模仿的形式,循序渐进。很多时候,学生不愿开口,是因为不知如何诉说,如果给他们很多现有材料,模仿加记忆,练习熟悉后,出口成章,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他们增强了成就感。 

二、基本功是技能提高的基础 

英语的基本功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组织和运用其成短语和句子。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他们本身就经历了至少六年得英语学习,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词汇量及语法知识。而我们却总忽视英语中最近本的元素,即音标,语音和语调。很多学生对音标的学习都是一知半解,很多音标的发音完全错误,从而导致单词的朗读变得调不成调;学生从小养成的说话习惯又使他们读句子时,音调完全串味。汉语有四个声调,从而决定了汉语发音的高低有错;但是英语的语调完全没有一套逻辑的理论,这只能从平时对有声资料进行长期的模仿与加工。应当让学生养成英语的发音习惯,熟能生巧。 

三、营造英语环境 

我们之所以对英语的口语练习望而却步,是因为我们在说话表达时,选择最直接和简单的方式,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自然我们总是放弃对英语得尝试。教师应当充当这一方面的拓荒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营造这种英语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说,尽量去用最简单的单词,短语来表达他们的意思。当然,英语角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如果有人使用汉语,可以采取惩罚的方式,敦促学生自我改正,养成说口语的习惯。 

与此同时,可以在口语课上采取一些活动。 

电影原声配音:寻找新颖而有趣的大众娱乐电影,语言清新简单,让学生模仿其配音,从而全班进行评价。这一活动既能带动全班学生,还可以提高娱乐性,是本身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 

英语歌曲大比拼:没人在课下找到自己喜欢的英文歌,不要求唱功优秀,只要求学生能完整唱下来。这种模仿与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 

英语辩论赛:小范围的对身边的小事件发表各自评论,不要求语言逻辑性强,但要求学生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准确得表的其思想和看法。 

口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有很多种,无论形式是否新颖,水平是否高,只要是试图在尝试,在迈出第一步,这就意义重大。 

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Language use, embracing language learning, comprises the actions performed by persons who as individuals and as social agents develop a range of competences, both general and in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language competences.

语言运用,包括语言学习,由作为个人和作为社会行为者的人运用一些能力所实施的行为组成,这些能力既有一般能力,还特别包括交际语言能力。 

口语的训练不能缺少听,读和写的培养,应当将他们紧密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听与说不分家,听力得训练作用重大。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来对学生加强训练及辅导。这一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天就能见效,是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 

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的升华,英语基础知识是块基石,这一任务任重道远。教师应当重视这一任务,努力为学生铺设一条平整得道路,最终真正得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为其所用。 

【参考文献】 

        [1]《英语初级口语教程》,吴桢福主编, 北京外国语学院; 

篇3

导演在监视器前,带着耳机,通过小荧幕观察演员们的表演。“停!”导演一声令下,“台词表达不准确,在这场戏里,编剧是想要表现出男女主人公的误会,所以大家要把剧作的风格表现出来。化妆、服装,给演员补补妆。我们再来一次!”

这是影视剧的拍摄现场里最常见的一幕,忙碌中带着慌乱,劳累中也充满激情。在电视上所呈现的一部部精彩的影视作品,其实都是由一个个团队共同创作完成的。这些团队里面除了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演员、导演,还有编剧、摄像师、灯光师、收音师、后期制作等多个幕后工种。那么,这些工作又与哪些大学的专业相关呢?如果你有志于创作一部像《甄传》那样火爆的作品,并且对幕后的工作感兴趣,相信本文能为你答疑解惑。

现在我们就按照一部影视作品的生产过程来逐一给大家介绍。首先是影视作品的“生母”,编剧。

编剧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戏剧影视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学生要在学习文学、美学、写作的基础上学习戏剧、戏曲、电影和电视剧文学剧本的改编及创作。创作上除了具备传统的文学因素,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还要考虑演出的可行性及拍摄出来之后的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是做影视剧和舞台剧编剧,也可以从事文艺评论、影视理论研究及节目撰稿工作。编剧的收入是按照稿费来计算的,现阶段的“行情”是,每集剧本所需字数为1.5万到2.5万字,每集的稿费大概能拿1万元左右。

此外,该专业“出口”较宽,毕业生除了“写戏”,还可以在教育、广告或商务策划、新闻出版、电视台和文学统筹行业工作。但是需要提醒大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理想,因为很多老一代剧作家仍然有着较强的创作能力,同时也有很多非专业人士在从事影视剧、影视文学的创作。据统计,该专业近几年就业率大概为60%。

相近专业:戏剧学

戏剧学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有些学校将其归于人文学院的当代文学门下。

戏剧学专业是对一切戏剧艺术和戏剧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戏剧起源、戏剧艺术的本质、戏剧的发展演变规律、戏剧的传播与接受等。它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学好基础专业课外,还要有较强的观察、理解生活的能力,以及剧本创作能力和文艺编导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剧院、文化教育单位从事戏剧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可以在地方高职院校或艺校做教学工作。

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再加上我国在戏剧学的研究上仍存在较大的人才空缺,所以就业要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相对容易些。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在学习中都需要涉及戏剧影视的相关原理和技巧,但戏剧影视文学针对的是编剧行业,而戏剧学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更偏向于学科研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多为艺术类高校,而开设戏剧学专业的多为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院校。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导演是影视艺术创作的灵魂与核心,是创作团队中的统帅,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与职能。随着影视娱乐艺术的繁荣,很多艺术类院校、师范院校及其他综合性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与导演相关的专业,但是招生规模不是很大。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主要学习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摄影、剪辑、录音、美工等多方面的技能。通过对其在故事建构、影像造型、声音处理、表演控制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掌握导演工作技能,能独立从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编导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相关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这里也要特别说明一下,编导中也分为电视、文艺和音乐等方向。电视编导主要学习新闻和纪录片的制作,文艺编导主要是晚会和综艺节目,音乐编导则主要学习音乐节目的策划和制作。

・微辨・

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倾向于电视方面,如纪录片导演、电视节目导演等,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节目编导、艺术摄影、制作等相关工作。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则主要在电影厂、影视制作公司、话剧团等文艺单位从事导演工作。

相关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音艺术专业

随着《甄传》的热播,被网友称赞为“神配音”的季冠霖火了,也使得影视配音这个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此外,在影视剧中,现场收音和后期的声音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精彩的配音少不了录音的支持。

配音演员大都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该专业是研究播音创作和主持艺术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四项:一是语言,包含文学和朗读、发声训练等;二是新闻,包含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三是艺术,包含艺术欣赏、美学概论等;四是技术,即要学会熟练地操作播音、音响等设备。学生毕业后除了可以从事配音工作,还可以在影视传媒、文化团体、网络媒体等新闻娱乐系统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这个专业最看重的是考生声音的基本条件和播音技巧的天赋,还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因此,该专业的考试具有一定难度。

录音师的工作并不像我们平时用收录机录音那么简单,还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作品中的有声语言、音乐编排和音响效果进行采录编等加工处理。

开设录音艺术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同时具备两个方向,一个是只收理科的录音工程方向,倾向于技术性;另一个就是文理兼收的音响导演方向,更侧重于艺术性。有的艺术类院校还单独设立了录音艺术系(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录音工程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从事录音艺术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录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影、电视、音像、文艺团体等单位,从事声音设计、录制等相关工作。唱片公司对录音师的需求量很大,但对其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准的要求也较高。

相关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电视节目都离不开后期的剪辑和制作。绚丽的片头,情节跌宕的剪辑,这些都是后期制作团队完成的。如何组接、调色,能直接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比如《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电影的唯美效果,就是出自幕后的专业团队。

该专业是一个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是计算机专业与传统的动画专业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素描、摄影摄像、数字色彩、音频信息处理与传输、动画与游戏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影视剪辑、数字电影特效、游戏等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除了在媒体单位从事后期制作,还可以在游戏动漫、手机移动通信、数字娱乐、数字景观设计和教育科研单位等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从事有关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制作和研发的工作。随着动漫文化绿色产业、国家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数字动漫产业人才。据调查,该专业近几年平均就业率达90%。

相近专业:动画专业

动画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它把人和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而成。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企事业宣传策划部门、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游戏软件公司做设计师或者工程师。据权威部门调查,我国包括美编在内的专业网络游戏技术人员不到万人,而其中的游戏程序人员、美术设计师、游戏策划人员、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更是职场上的紧缺人才。

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逾百家,在校学生有上万人。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是世界上唯一能拍摄动画商业电影的院校,也是国内动画学科设置最齐全、学历层次最完善的院校。该校为动画学院的学生开辟了专门的工作室,让学生们从大三开始组成联合作业组,真刀真枪投入动画电影实战演练,成为该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不同在于,前者更倾向于技术,后者对艺术的要求更高一点。就专业方向而言,数字媒体艺术更为倾向后期制作和包装,动画则是更倾向于动漫产业的创作。

相关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好看的影片之所以能和观众见面,其实离不开前期的策划准备,中期的宣传造势和后期的推广发行。

篇4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视野,掌握语言文化运用技能,培养汉语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尽管我们在日常汉语教学中也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但大多数教师是把语音、生词、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知识点的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专门的阅读训练时间不足、形式单一,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那么,在日常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水平呢?

一、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活动的倾向。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在重视教师作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他强调:“津津有味地学习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可见兴趣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采取如下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用书刊报纸等课外读取提供大量的语篇内容

语文等同于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深入,学生的视野不断开放,观念更加新潮,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并非局限在书本,学生的阅读题材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我们要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外知识、生活经验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容不断扩大。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自由选择课外读物,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进行筛选与加工,以加深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兴趣。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把课本读厚、读大。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农牧区学生学习汉语面对着想学但难学、学无趣的尴尬局面。如果教师不能把课堂激活,就很难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作用明显。多媒体教学是利用两种以上单一媒体融合而成的信息综合表现形式进行的教学。我们在汉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静态媒体和连续媒体综合起来运用,把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加工成为声画结合的多姿世界。例如,阅读古诗时播放配乐动画;阅读童话、寓言等题材的文章时放映图片、视频,同时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给角色配音。

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会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要使阅读教学达到直观有趣的目的,教师搜集相关媒体资料尤为重要。

3.把表演带进课堂,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在阅读中受到感情熏陶

藏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使用汉语教材,编排内容上,阅读文章包括写景类、记事类、童话故事类等,其中记事和古诗类篇目居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编剧,让教师自身担任导演,让学生担任演员进行表演。据此,学生慢慢会根据自身阅读理解的水平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这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强化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

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就要用不同的朗读技巧,阅读中应注意重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合理应用。对于同一句话,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教师要注重不同含义的语句应该采取不同的读法。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懂得怎样的读法会对表达文章真正意义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阅读技巧对理解文章意义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知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在阅读中要调动学生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与,防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

阅读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不断的阅读,理解和掌握所读文章的内容,通过阅读这一信息输入的过程,进行信息的分析与加工处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生词的记忆和储存。只有大量的词汇储存,才能很感兴趣地阅读文章。这是阅读的第一步。

篇5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搜索到相关文章109篇。这些论文多立足于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盛国强和周永模利用问卷调查了我国132所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状况,发现抄袭、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结构松散和缺乏独立见解等是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1]文章分析了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强化英语写作教学、把好论文选题关、科学使用研究资料和加强过程管理等。张春芳用文献法对近三十年(1981年至2009年)刊登在国内121种期刊中有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论文进行了调研,指出毕业论文管理、写作及指导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立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把握基本的选题原则和方法;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材,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2]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用“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作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得到的文章仅有2篇。其中曹胜强的《谈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改革策略》[3]一文中提出的改革策略并无太多新意。许晓艳从现有的专业体制形成的背景、美国本科毕业设计设置、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的要求、大学英语专业改革模式探讨和论文时间改革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毕业设计应该与就业相连接。应使“1+X”型的毕业设计与“1+X”型的专业英语模式相配套。她提倡学生用英文写出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如“英语+经贸”,“英语+旅游”或“英语+酒店管理”等,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毕业设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枢纽。[4]然而,实际情况下,“英语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仍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主体。X相关专业课在整个专业培养大纲的比重和课时量很难有所突破或实现”[5]。因此,学生对X专业的了解仅限于皮毛,难以写出质量较高且有一定独创性的文章。用英文撰写的要求更增大了论文撰写的难度。学生只得转而求助于网络资源,通过“拷贝”和“粘贴”完成论文。这无疑又回到了论文抄袭和论文质量低下的老路上去。综上,目前国内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研究多集中在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强化对学生论文指导的过程监控与管理等,即便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论文质量,也很难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单一、狭窄、缺乏实效、与社会脱节的弊端难以消除。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学院明确地把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用和实践,注重能力和专长。庄智象在《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6]一文中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极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正常情况下,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既要考查学生对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如何协调结合,是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前既要完成毕业论文,又要完成毕业设计。前者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性,后者检验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即动手能力。这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有很好的启示:是否也可以将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由单一的论文模式改为一种集社会实践和论文于一体的毕业设计模式?本校英语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考虑,最终提出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形式入手进行改革,力求探索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抄袭,且适应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改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都是沿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毕业论文一般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7]若仔细推敲这句话,“一般”二字暗示着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形式的调整。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抄袭现象,从2012届学生开始,本系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具体指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制作出有英语配音及中英文字幕的视频节目。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题,比如人文景观、产品推介、跨文化交际等。除了制作15~30分钟的专题视频外,学生还需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中文稿。学生将此文稿译为质量较高的英语,用于为视频英文配音,同时视频还配以中英文字幕。几名学生可在拍摄、配音和剪辑上互相协助,但每个学生最终要提交一个独立的作品和配套的中英文文稿。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视频拍摄及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本系还特别邀请了电视台的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32学时的培训,讲授视频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如何利用专业的EDIUS软件进行视频编辑及字幕制作。培训扩充了学生英语专业外的传媒知识,使学生获益匪浅。2.将毕业设计工作提前到学生就业前以往毕业论文从第七学期开始进行,第八学期进入到论文撰写最紧张的阶段。这时学生基本步入社会,或就业实习,或四处求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写作。学生离开校园导致信息资料缺乏,引发网络抄袭,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也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本系要求2012届的毕业生在第六学期即开始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与修改以及开题报告的答辩。从暑假至第七学期中旬,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文字稿初稿,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改并最终形成定稿,继而完成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第七学期中下旬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学生修改后提交最终版作品。将毕业设计提前,避免了学生毕业设计时段与找工季的冲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校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3.改革为毕业作品制作的优势其一,视频制作属于原创性的作品,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亲自为视频配音并出镜,有效地制止了抄袭现象的发生,且学生选题不再狭窄单一,时效性大大增强。很明显,改革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比改革前更丰富更新颖。其二,相比以往多届学生反复写过的没有新意的论文来说,新形式的毕业设计拥有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由于学生大都来自广东,其毕业设计多围绕广东本土的人文景观、企业及产品、文化传统等进行。如“岭南水乡———小洲村”、“主题公园的营销策略———欢乐谷成功之道”、“潮汕成人礼———出花园”、“西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西关大屋的历史变迁”等许多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学生亦可选取自己有求职意向的行业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最终每个毕业作品被单独刻录在光盘上,可作为学生求职简历的一部分,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成功应聘增添筹码。其三,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自导视频作品,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千年葵艺在新会”的制作者巧妙地把一位老奶奶摇着葵扇给孙女讲故事的场景引入到视频的主题———介绍广东新会的“葵艺”发展史。其四,将中文稿翻译成英文,在老师指导下不断修改至最佳的过程,使学生的写作翻译技能和语法、词汇等英文基本功有了显著的提升。其五,在为视频英文配音的过程中,学生反复练习英文稿的朗读,并在教师帮助下纠正错误发音,改善了语音语调,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其六,通过在网上搜索毕业设计视频的相关素材,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其七,视频拍摄和编辑软件的学习以及后期的字幕制作等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八,拍摄前与公司厂家或景区等多方联系,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视频由几名同学或亲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鼓励部分有需要的学生继续撰写毕业论文少数打算读研或出国深造的学生需要通过做毕业论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为此,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应鼓励部分学生撰写论文并配备优秀教师对其指导。

三、改革效果和结语

篇6

关键词:电视文艺导演政治素质业务素质 实施能力

电视文艺是综合性艺术,一台成功的电视综合文艺晚会,凝聚着若干艺术部门、技术部门工作者们的辛勤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电视文艺导演则是这一艺术创作集体的核心。他的政治修养、艺术修养、专业修养、荧屏意识和想象能力都直接关系到文艺节目的质量和品位。电视文艺导演应具有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

电视文艺导演的艺术创作是面对广大电视观众。电视文艺导演必须在政治上,坚持党性原则,遵守宣传纪律,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思想上具有对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精神面貌的敏锐洞察力和各层次收视观众心理上的感应力,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因为荧屏上所显示的一切对广大观众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社会效应。电视文艺导演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是使电视文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电视文艺导演必须在思想上、感情上、情趣上能正确领会和掌握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掌握文艺宣传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把握文艺宣传的向导。遵循同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谆谆教导,责无旁贷地宣传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的社会文化,满腔热情地反映和保护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牢牢把握正确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向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二、业务素质

电视综合文艺导演所从事的工作,是运用电视技术中诸多表现手段,将策划人和撰稿人的文学台本中那些思想深邃的、构思精美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新鲜活泼的、形式多样的节目,经过设计、加工,创造性地转化为荧屏艺术形象.使文学台本的内容进入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成为一台有机的、独具电视特点的综合文艺节目,供电视观众欣赏、娱乐和审美。要达到这些要求,导演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否则是难以胜任的。因为电视导演是一门复杂而特别的艺术.能承担导演的人必须是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首先,导演对于文艺作品的优劣应具有判断能力,能根据党的宣传方针、政策,结合当前形势,确定节日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目录制计划,满腔热情地向社会提供优秀的艺术作品,以影响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得到激励与鼓舞。要组织创作优秀文艺节目,充分调动视听诸多艺术手段和特技手段及技术手段创造出独具艺术魅力、生动感人的电视文艺作品,这就要求电视文艺导演必须具备特定的艺术才能和艺术技巧。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想象能力,以及熟悉掌握电视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同时,也要求导演具有一定深厚的艺术修养。所谓艺术修养,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创作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所以,艺术修养需要在长期勤奋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培养。是一个积累完善的艰辛过程。因此,导演要善于思索总结,勇于开拓进取,有创新创优意识,思想活跃且敏锐,善于汲取国内外同类节目的精华,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其他姊妹艺术的经验。掌握好各种新的电视文艺表现手法,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不断有所创新,力求取得好的视听效果。电视文艺导演的创新意识表现在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表现,以及对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创造性地运用,以期达到“镜”不惊人誓不休的艺术境界。任何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都为创新艺术所不容。只有真正“扬”起独家之优势,才能完美地“汇”天下之精华,创造出高质量的电视文艺节目,使广大电视观众得到充分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其次,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一台成功的电视综合文艺晚会最关键的是导演的组织和实施。因此,在录制一台电视综合文艺晚会时.导演要能组织协调摄制组和创作人员。如:对演员和各个工种技术人员实施节目录制计划,也就是说在节目录制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做好各种准备,以便在节目试录时和正式录像时,达到预想的目标。为此,导演务必协调好艺术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合作者们心中有全局,使各个部门都深知任一环节的失误将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尤其是在现场直播中。各部门要全身心地投入,忠于职守,在导演的统一指挥下成为有机的整体。沉浸在和谐的创作环境中。导演作为创作集体的组织者,也应该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他首先应该相信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创造性,调动和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集体的努力下使导演的构思较完满地实现。如果大家都能献计献策,导演又能集思广益,采取审慎的态度,就能把大家的创造性意见经过酿造,纳入整体艺术创作的轨道,同心协力地把节目搞好。这是从剧组内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来说。从外部来说的,导演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善于争取社会支持办好电视文艺节目;注意观众的意向和愿望;所办的节目要雅俗共赏,能得到各个层次观众的肯定和欢迎。

三、实施能力

电视文艺本身是表演、摄影、美术、音乐等综合而成的艺术,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导演如何调动全摄制组和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创作才能是其责任。“导演的业务实施能力表现在能够撰写电视文艺节目分镜头脚本和串联词,具有担任导播的能力;导播时镜头调度连接流畅,切换点准确,富有节奏感,能完整地表达主题和创作意图,熟悉电视文艺节目后期制作流程,能独立地组织完成后期编辑、配音、合成等工作”。此外,电视艺术的创作.在导演主体意识的传达上更加依赖于技术条件的存在.成功的关键在于了解因技术构成而存在的电视特性.而又不局限于现代技术的制约,找到电视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优秀的导演能对电视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复杂的技术条件下有进行艺术化再创作的能力,这已成为当代电视文艺导演应具有的艺术素质,也是电视文艺节目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这种导演素质的形成,就在于对构成电视的诸多元索进行深入思考和综合运用,在于将电视特性的分析和理解自觉地付诸艺术实践,在于扎扎实实地掌握体现电视艺术特征的每一个创作环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导演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要明确三个重要的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将有助于导演在电视空间的创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 导演的抉择。抉择的能力与创造的才识是体现导演艺术水平的两个关键。电视导演的抉择比舞台导演更困难也更重要,重要的地方是,他决定了观众将能看到什么与听到什么,这个选择权利被导演独揽了,观众只能跟着他走。优秀的导演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技巧与感觉在恰当的时刻作出恰当的抉择。在一台综合文艺晚会中.导演在监视器上看到摄像人员们送来的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抉择什么必须当机立断地作出正确的决定.准确地切换,使镜头连接流畅,最后形成完整的节目,这就是导演抉择的总和。

2 导演的观点。导演绝不是随意地作出抉择的.而是基于他的思想认识和艺术风格,我们将这些称为导演的“观点”。导演的观点形成于他的人生阅历与创作经验.以及他对节目内容的理解。尽管有许多导演(尤其是未参加编写的导演)认为自己仅仅是忠实地叙述节目内容.而没有将自己的观点添加于节目内,但实际上。他在导演的过程中,比如选择画面景别与摄像机的角度时,已将自己的观点与感情赋予节目之中了。因此,“导演的观点”总结起来说就是导演必须选用独到的、中肯的角度来表现节目的内容,以一定的思想感情赋予镜头画面,揭示节目的内涵和意义。

篇7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对学生而言,听力往往又是难度最大的。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也影响了他们听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英国著名语言学家P.格里说过:"初学者更需要天才教师的技巧。"教师在英语的启蒙阶段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这一点可从幼儿语言学习中看得更清楚。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妈妈",也是在听了父母多次反复训练,才最终开口说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它是主动的解释,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更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在瞬间就完成了,但对连续语流(speechflow)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学生需要对内容情节、对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克服恐惧的心理。美国心理学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听懂一段文章,必须具备听的动机、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牛津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有了兴趣,学生听的热情就被调动了起来。

当然,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常规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用英语授课,从而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置身于英语的海洋,逐步掌握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进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样做的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量越大,语言的输出才会相应提高。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便会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课堂教育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

同时勤朗读也是提高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自身正确、娴熟的发音。英语语音的正确、语调的优美流畅、节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多听录音,努力创造听的环境,多模仿,多复读,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多背诵。最后,能够流利应答日常用语,精彩对话脱口而出,说得出才能听得懂,听力水平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课文朗读的练习,常常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重音、弱读等标志,要求学生根据标志,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中的朗读。当学生熟练掌握对话后,可以让他们自编对话,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人物身份,表演对话,最终达到能够自如运用语言的要求。

篇8

一、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这一点可从幼儿语言学习中看得更清楚。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妈妈”,也是在听了父母多次反复训练,才最终开口说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它是主动地解释,而不是被动地感知,更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在瞬间就完成了,但对连续语流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学生需要对内容情节、对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二、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克服恐惧的心理。美国心理学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听懂一段文章,必须具备听的动机、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牛津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有了兴趣,学生听的热情就被调动了起来。

当然,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常规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用英语授课,从而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置身于英语的环境,逐步掌握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进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样做的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量越大,语言的输出才会相应提高。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便会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课堂教育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

三、勤朗读也是提高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

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自身正确、娴熟的发音。英语语音的正确、语调的优美流畅、节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多听录音,努力创造听的环境,多模仿,多复读,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多背诵。最后,能够流利应答日常用语,精彩对话脱口而出,说得出才能听得懂,听力水平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课文朗读的练习,常常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重音、弱读等标志,要求学生根据标志,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中的朗读。当学生熟练掌握对话后,可以让他们自编对话,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人物身份,表演对话,最终达到能够自如运用语言的要求。

篇9

从教师方面来看,根据高中课标,可以将《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情感价值观方面,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审美的情趣;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学生要掌握相关知识与作品;过程和方法目标方面学生能够尝试创作。

教学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唐诗宋词选读》的选修教学也一样需要达到理想的境界。首先,培养学生积累更多的唐诗宋词的知识。在记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辛弃疾的豪放主义等等,初步学习和掌握古代诗词的基础知识,为掌握作家、流派和风格等打下基础。其次,培养学生自主的感受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逐步养成鉴赏能力。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最普遍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达到以上两步之后,再让学生在诗歌中注入自己的元素,做出富有个性化的品析。选修课培养的是学生专业以外的兴趣爱好,对个人的发展很有利,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发现作品其中的奥妙之处,本质的内涵,让学生体验阅读之快乐,以求实现真正的选修课作用,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于对学生诗词基础,教学目标的分析,上好《唐诗宋词选读》这门选修课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结构完美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结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设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读”上下工夫,获取审美体验

所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说的是读书要三到,口到,眼到,心到。用心地读,可以读出文章中很多信息,诵读是理解诗歌最基本也是最必须的方法,只有在对诗歌熟练朗诵之后,才能深入文本。学习诗不仅读,还要反反复复的诵读、带着目标去读,通过诵读加快学生对作品本质东西的理解和鉴赏,这样才会每次都有收获。举个例子,岑参的作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我们将其分三次诵读,由浅入深,先了解诗歌的内容,再进入理解阶段,最后完成鉴赏活动。第一次诵读前,预设目标找韵脚,体会诗歌里的生活内容;第二次朗读时候,要琢磨诗中的意境,可以从人物,景物,意象入手,同时要理清诗歌的脉络;第三次诵读,要求学生体会岑参诗中的“奇”字,感受其中的浪漫主义情感,获得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诵读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齐读 ,当然也有个性化的独读,对读,还有多人分组读、分角色读、配音诵读等形式。三次诵读可以将这些方式交替,这样更加容易创造诵读的氛围和学习效果。

二、“剥皮抽筋”,找到诗歌骨架

诗歌学习不是学生单纯的欣赏,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教唐诗宋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生成发自内心的感悟,并能融会贯通,才会有所收获。诗歌中的字句是诗歌的血肉,首先弄懂它们,然后顺着它们去寻求这些字句所依附的骨头,一来提取了关键词句,二来能轻易地找到全诗骨架子,最后通过整体的梳理,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例如高适的《燕歌行》是关于战争的诗歌,全诗共28句,分四层表达:(1)汉军出师的历程;(2)战斗的危急与失利;(3)被围士兵的痛苦:思念亲人、生还无望;(4)面对现实,回忆名将李广的英明与对士兵的爱护。通过这样的文章骨架分析,战争的残酷、诗人内心的愤慨,以及同情,都自然溢出水面。

诗歌的层次脉络通过“剥皮抽筋”,找到其骨架得以迅速呈现,这为掌握诗词的写作手法、技巧和主题风格夯实了基础。

三、有机切入,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贵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唐诗宋词,也不例外。由于唐诗宋词的相似性,再加上几十个课时,尽是唐诗宋词,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教师也容易创新疲劳,课时多,很多课只能是家常课,备课量过大导致设计不精细,缺少自己的解读。因此,往往借助教参,依赖《唐诗鉴赏词典》,根据别人的鉴赏,平平淡淡的讲述,生搬硬套。无形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打了折扣,学习的效果也就下降了。教师应该学会从某个角度切入讲解诗歌,这是找到阅读兴趣点的良策。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角度:题目,关键句,疑难句。我们可以重点了解一下从疑难句这个角度激起兴趣,切入疑难句,首要任务是找出疑难句,抓住诗中句子的难点,解读其中的难度较大的字词,培养学生从字词入手,逐渐深入到句子的理解,然后通吃全文。疑难句是教学中绊脚石,但它却有机可契,将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挖掘出来。

四、探究引路,培养文学灵性

选修课的教学应该重视拓展性的探究,但是现在不少选修课的探究要么没有足够的拓展,要么随意延伸,任意加大难度,结果抓了拓展而丢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所以以生为本,有效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有何区别,让学生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的风格与表达手法有何异同,但是研究的切口宜小,要求要明确,指导也应该简单明了,让学生触手可及。还教学以实实在在的语文课风格,而不是无限制地上升到文学鉴赏的高度。

教唐诗宋词,要教出唐诗宋词的鉴赏味来。怎样“入味”?首先教师要善于从浩繁的资料中选择那些有价值的观点、资料,甚至独到的鉴赏语录和行话,糅合组织到教学中,推动课堂的鉴赏教学。如学习了晚唐五代词后,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词,学生都说喜欢,我又问为什么喜欢,在学生阐述了他们的感性理由后,我分别介绍了王国维、缪钺诸家对词体美学品格的经典说法,让学生对词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再如“杜甫专题”,学生经过自己的讨论,用一句现代话概括了杜甫的诗歌和为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这句话激起学生们的热情,也将历史浓缩于此。

篇10

关键词:知识积累;学习过程;多方位教学;语言运用

一、教学现状

现如今,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英语教学不免走入一个极端,即为了适应中、高考的考试要求,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在获得高分的同时,语言运用能力却趋于薄弱。

课堂教学不免陷入单一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灌输的知识不能得以活学活用,那学生的能力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西方的教育观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纵观东西方教育的特点,两者相辅相成,互而补之。我们值得思考一下两者教育理念的差异并探究一下该如何权衡两种教育理念,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运用能力得以共同发展。

二、多方位教学法

多方位教学法是一种从学生语言学习特点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社会与师生之间互教互学,以开放的模式进行的教学方法。教师充当发起者,学生充当参与者,但两者都是主动者。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官性强的多方位教学法,让学生喜爱学习、学会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环境,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流利的英语口语与语言语调的学习、纠正和训练是分不开的。

教师要在语音基本知识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语音发音,注意连读、弱读、爆破的语言发音方法等。通过学生不断地模仿、发音对比、语音纠正,从而形成有效的发音习惯,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好学、知学、乐学的精神。

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来训练学习的语音语调,比如说举行绕口令比赛、给原声电影配音等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发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用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并把英语教学中的三要素,即主体、客体和环境维相连成一条纽带。

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创造也是必要的,教师在这一方面可多注意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一个自然掌握英语的学习机会。在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听力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提高,并且学生用英语交流,思维的习惯也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语言学习也离不开语言大环境的熏陶。

因此,在学校里创造一个英语学习的大环境是可行的,例如,开设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校本课程;经常创办英文歌曲比赛、舞台剧等英语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动力。

另外,语言学习的另一个目的还要获取一定的文化信息,因此,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在课堂上设计。学生要学会阅读,筛选有效信息,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意图,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将自己获得的信息据为己用。首先,学生要意识到,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多种的,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师、课堂和书本,学生要能够从校外各种传播媒介中不断获得各种知识信息,并能消化吸收,最终带入课堂。

从这个层面上说,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是一个知识源点,都有可供其他学生学习的地方,从而使课堂成为教学过程中可互相共享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信息交流中,实现民主参与互助及合作。最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多方位教学法。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潜能,教师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