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任务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管理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管理任务

篇1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管理;公共卫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01-02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总人口的89%。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逐年上升,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对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形成较大压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加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已显得尤其重要[1]。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2]。其建立在现代医学模式和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基础上的,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3]。

2009年,卫生部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疾病防控知识教育,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基础上,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1次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对发现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管理,对体检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但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及目标,特别是边远山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这项工作的难度就更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基数大、高龄老年人多,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整体上带病生存时间长。我们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保障服务能力不相适应的严峻挑战。

二是老年卫生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尚未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山区多,平原少,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基本都是孤寡老人和少年儿童,再加上他们年老多病,自给尚且不足,还要跋山涉水到卫生院或者村卫生室搞健康体检,确实有些困难。下面,就以我区分乡镇为例,说明一些具体问题:

分乡镇地处夷陵区东北部,辖区面积32042平方公里,主要为山区和丘陵地形,大体是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20米,总人口37802人。2011――2012年,全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分别为2745人、3437人,占总人口数比例分别为726%与903%,增长比例为252%。2012年,为全面完成我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任务,我院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组建健康体检工作专班(由公卫、临床、化验室、心电图、护理等专业共10人参加)和人员落实工作专班(各村委会、村卫生室人员组成),携带相关仪器设备,历时40天(包括双休日),转战14个体检场所,历经艰辛,完成了16村的老年人健康体检任务。本次共体检2195人,体检率为638%。从体检结果来看,除少部分人没有发现异常外,绝大部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以5月22日的数据为例:当天共体检67人,其中化验室检查有问题的占49人,比例高达731%,其中血糖14人、谷丙转氨酶3人、尿素2人、血脂26人、肌酐4人。同时我们重点统计了慢病患病情况,在本次体检人群中,新增高血压患者261人,糖尿病患者40人。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时非常有必要,而且也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为什么我们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动用了这么大的物力与财力,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这就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宣传要到位。要大力宣传65岁及以上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公益性,普及他们对健康体检的认识,公布健康体检项目,要让老百姓认识到这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主动参与其中并放心体检。

二是组织要到位。在体检前,要做好老年人的通知、运送等工作,保证老年人能准时安全到达体检地点;在体检过程中,要做好组织安排工作,保证所有老年人安全有序完成体检。有条件的地方还有准备一下水和食物,防止体检时间过长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三是管理要到位。要加强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明确村委会的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好本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

四是服务要到位。可以组建工作专班,以村为单位,开展集中体检,对于遗漏的、行动不便的、年岁太高、居住太远的,可以组建小分队开展上门服务,也可以在卫生院组建老年人健康体检室,利用老年人到卫生院就诊的机会,开展健康体检工作。

五是资料收集要到位。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束以后,要对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分布趋势,掌握重点慢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做好追踪调查与管理。

六是注重实际要到位。各乡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于本乡镇的体检方式,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落到实处。不要片面的强调体检率,那样既不安全又有耗时费力,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影响。

参考文献

[1]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100例老年人对社区保健需求的调查[J]海峡药学,2010,(10):37+258

篇2

【关键词】非国有博物馆;管理;法人治理

我国首次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条例》的颁布实行,给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也给非国有博物馆的全面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条例》要求“博物馆应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有关组织管理制度。”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结合非国有博物馆运行发展的现状,就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背景下,非国有博物馆如雨后春笋,得到迅猛发展。各非国有博物馆在文物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自主管理、自主运行、自主发展,坚持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了解,各非国有博物馆普遍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无论从《条例》的要求上,还是从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现实需要上,非国有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健全、不适应的地方:有的理事会成员构成过于简单,缺乏代表性,不利于理事会职能作用的发挥;有的虽然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但只是为了应付考核和检查,没有按要求发挥决策和监督职能;有的虽然成立了相关组织,但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等等。这些都表明,非国有博物馆亟须完善和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另一方面,从非国有博物馆的长远发展看,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管理问题;一个资金问题。这也是外界质疑非国有博物馆能否保持长久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博物馆建起来了,藏品有了,但如果管理不到位,发展就会大受影响;同样,如果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撑,生命力也会很有限。而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同样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非国有博物馆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破解制约非国有博物馆长远发展的问题和难题,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多想对策、多下功夫,使非国有博物馆真正走上科学化决策、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和多样化筹资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抓好五个环节

一要抓好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遴选。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由于所有权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在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遴选构成上也应当有差别。非国有博物馆在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选聘上应充分考虑其职能作用的发挥,视野应该更广,渠道应该更多,除举办者和出资者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遴选工作:

文博专家:可以为博物馆的决策、运行、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企业家:可以为博物馆的运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可以为博物馆征集藏品和藏品交流提供来源和渠道,丰富博物馆藏品,扩大交流合作。

员工代表:可以及时反映博物馆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有利于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针对性。

共建单位代表:与博物馆有共建基地协议的大学、中学代表,可以反映不同群体对博物馆发展的要求。

社会知名人土:有利于搭建博物馆宣传交流平台,为博物馆发展建言献策。

旅游合作单位代表:可以及时反映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旅游单位的合作。

媒体代表:有利于加强与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的联系,强化博物馆宣传,扩大博物馆影响。

总之,要着眼于理事会职能作用的发挥,通过多角度、多层面遴选,使理事会形成有力者出力、有钱者出钱、有智者出计的良好局面。

二要制订一部好章程。博物馆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是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制订博物馆章程必须紧密结合本馆实际,把事关博物馆决策、运行、发展的大事在章程中予以明确,便于遵循和监督,其中包括:博物馆的业务范围、举办者的权利义务、理事会的构成及其职权、理事的权利与义务、会议制度、监事会的构成及其职权、监事的权利与义务、管理层的产生方式与职责、资产管理和使用等等。

三要组建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管理层是理事会决议的执行机构,是博物馆日常业务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其中,馆长、副馆长、财务部门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人选,必须由理事会把关选聘。要充分利用非国有博物馆体制灵活的特点,面向社会招贤纳士,真正把懂业务、有能力、会管理的人选配到管理层,为博物馆的发展做好组织保障。

四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非国有博物馆要实现专业化管理和规范化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各级岗位职责、绩效考评制度、工作失误追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等等。真正形成靠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管理运行的良好氛围。

五要建立博物馆发展基金。《条例》规定:非国有博物馆的举办者要保障博物馆运行发展所需经费。但是,从长远看,单靠举办者提供资金难免存在变数,博物馆作为非盈利性公益组织,从近年来的运行看,靠门票和文化产品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要保证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根本措施就是要建立博物馆发展基金。要通过吸收企业家加入到博物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动员他们为博物馆提供资金支持,要通过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广泛联络社会有识之士,为博物馆捐赠资金。现阶段开展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效果也不一定明显,但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久久为功,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需求与认知的提高,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举办者、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关系。非国有博物馆的举办者是博物馆资产的所有者,对博物馆资产有依法处置的权利,同时为博物馆提供经费保障。理事会(监事会)是博物馆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博物馆发展规划、重大业务计划、财务预决算、章程拟定修定、任命或提名管理层负责人、建立社会联系平台,筹措发展基金、监督本单位的运行等。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按照理事会的决策,独立自主地行使日常业务管理权、财务管理权和工作人员管理权。建立法人治理机制,必须责权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层对理事会(监事会)负责,理事会(监事会)对举办者负责,使决策和运行真正实现“章程化”。

二要正确处理好理事会成员中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比例关系。管理博物馆是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理事会成员中,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文博专业人员,以确保理事会决策的正确性,防止因为筹措资金等因素而过多的吸收非专业人员。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年员月一12月对深圳市609家社康中心中抽取60家进行现场调查。在进行专家咨询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召开专题讨论会’建立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备选库。于2013年9月一10月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咨询专家包括院0家社康中心的主任和医务人员,以及市、区两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专家,确定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和具体步骤。

1.2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各区社康中心按照服务社区性质(城市住宅型、工厂型、城乡结合部)及社康规模(一类社康、二类社康、三类社康)分层,按照约10%比例,最终在深圳市609家社康中心中抽取60家,现场调查包括如下内容:社康中心开展老年人保健、重症精神病人和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精神压力)、2013年度服务量。现场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并有专人对问卷进行复核,保证调查质量。

1.3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3.02软件双人录入核查,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及Excel2010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学检验。

2.结果

2. 1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及工作时间(表1)

60家社康服务人口105.7万,占全市人口的11.1豫(105.7万人/952.6万人),调查的60家社康与全市609家社康的规模、性质、人员配置情况基本一致,可比性较好。实测60家社康服务总时间3411390.8澡其中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间854202.9澡调整工作时间为856141.9澡。工作强度得分=体力劳动得分垣脑力劳动得分+精神压力得分;工作强度调整系数=某项目工作强度得分/所有项目工作强度得分的平均值;调整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曾工作强度调整系数。60家社康2013年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实测工作时间为80397.5澡调整后工作时间为82519.6澡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实测工作时间为16187.9澡调整后工作时间为17945.8澡社区康复服务实测工作时间为8987.6澡调整后工作时间为9293.7澡。

2.2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成本(表2)社区老年人、精神病人和残疾人健康管理服务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试剂耗材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

2.2.1人力成本每名工作人员一年法定工作时间为2004h,按不同收入标准可计算出每小时的人力成本价格。本项目提出4种人力成本价格,供决策部门参考:(1)调查社康在编人员平均收入:2013年调查社康中心在编人员平均收入为15.1万元/年,人力成本价格为75.3元/小时;(2)全市所有社康在编人员平均收入:2013年深圳市609家社康中心在编人员平均收入为15.3万元,人力成本价格为76.3元/小时;(3)基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编人员平均收入:公共卫生机构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经费由财政予以全额保障。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样具有公益性质,故可作为参考。2013年深圳市基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编人员平均收入为17.3万元,人力成本价格为86.3元/小时;(4)专家建议“以事定费”购买服务标准:综合考虑深圳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含量、医疗卫生机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并参照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专家建议当前人力成本价格定为100元/小时较为适宜(20.0万元/年)本研究按照人力成本价格为75.3元/小时,60家社康2013年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时间82519.6h,人力成本合计为621.4万元;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时间17945.8h,人力成本合计为135.1万元;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时间9293.7h,人力成本合计为70.0万元。

2.2.2试剂耗材成本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含老年人体检项目,体检一人次需血常规试剂、尿常规试剂、采血针及采血管各一套,单价7.8元,2013年调查社康共体检老年人28048人次,试剂耗材成本合计21.9万元。此项目需由财政拨款,其余项目试剂耗材由居民自费;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及社区康复服务过程涉及到的试剂耗材均由居民自费,故不计入试剂耗材成本。

2.2.3运营管理成本调查社康2013年运营管理成本合计2889.3万元,其中按工作时间所占比例(2.2%)分摊至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运营管理成本为62.5万元;按比例(05%)分摊至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的运营管理成本为13.6万元;按比例(0.2%)分摊至社区康复服务的运营管理成本为7.0万元。以上3项成本相加,按照人力成本价格为75.3元/小时,60家社康中心2013年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总成本705.8万元,按服务人口105.7万人计算,人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成本为6.7元/人年;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总成本148.7万元,人均成本为1.4元/人年;社区康复服务总成本77.0万元,人均成本为0.7元/人年。

    2.3 社区健康管理单位成本(表3)60家社康中心系统中登记注册的65岁以上老年人数为86388人,已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4131人,管理率为39.5%,其中规范管理老年人28408人(规范管理包含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及每年1次健康查体,若有部分环节未能达到规范标准,则视为一般管理),规范管理率为32.9%。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单位成本为“某年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总成本/一年中规范管理的老年人数”。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单位成本可使用“某年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总成本/一年中管理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数”计算。社区康复单位成本可使用“某年社区康复服务总成本/一年中管理的残疾人数”计算。

2.4 社区健康管理经费分配60家社康2013年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间为856141.9h,其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时间占9.6%,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时间占2.1%,社区康复服务时间占1.1%。2013年深圳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40元/年,则应分摊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经费为每服务人口3.8元/年,应分摊至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的经费为每服务人口0.84元/年,应分摊至社区康复服务的经费为每服务人口0.4元/年。

3.讨论

篇4

关键词:健康管理概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是健康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健康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传统理论、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无疑为培养高等健康管理技能型人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1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1合理利用授课学时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三年制高职学生,他们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而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健康管理概论只有60学时。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避免有限的授课学时被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也可以避免因理论教学在前、实践教学在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差,导致学生将大部分理论知识遗忘,上实践课时教师不得不对理论内容进行复习,既造成了教学内容重复,又浪费了有限的授课学时,进而影响教学效率。1.2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内化程度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教学侧重于健康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讲解,实践教学侧重于学生健康管理基本技能与岗位意识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不仅可以解决理论实践分离造成的教学内容脱节、影响学生探索精神培养的问题,还可以在课堂上同时完成“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以及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并非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简单、直接的组合,而是将健康管理概论的理论教学实践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验证理论知识,并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解释实践结果。2.1分析健康管理职业能力,将教学内容按照健康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常规的健康管理概论教学按照教材章节安排进行内容讲解,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联系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为了加强健康管理概论课程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的联系,可以根据健康管理职业能力打破章节限制,将教学内容按照健康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整合。整合之后的教学内容包括6个学习任务:健康管理的认知,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健康状况的评估,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和咨询指导,健康管理评价,健康管理知识拓展。模块化整合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健康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对健康管理工作岗位的了解。2.2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设计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载体是教学设计的转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健康管理案例分析和其他健康管理岗位任务,并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路,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际健康管理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工作技巧,并能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2.3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教材,实施课堂教学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实施,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教材。2.3.1认真分析学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能力以及个性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式学习、实践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等,并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如典型健康案例、典型教学视频、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等。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实施教学,以“学生该如何理解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如何正确进行健康管理实施,如何应用健康管理知识更好地服务健康管理对象”来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会遇到哪些困难”,使教与学更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进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2.3.2准确把握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模式。以“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课堂教学实施为例,教材的内容编排次序为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意义、任务、流程和方法。认真研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发现,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次序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实际不能很好地对接,应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重组后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任务,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方法、流程及意义。授课过程中以健康案例分析为引领,讲授完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概念后,给出案例:患者,男性,18岁,大学生,因左下肢肿胀、麻木一天就诊;就诊前,患者连续六十多小时玩网络游戏,长时间保持静坐不动状态,经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说出作为健康管理人员应为该案例中的大学生提供哪些健康服务,从而确定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具体任务。之后请学生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的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方法,画出对案例中大学生进行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流程图。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工作的意义。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教学重点(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任务)突显出来,也突破了教学难点(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流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基本的健康管理理论知识,还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健康管理对象的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在课堂内的直接内化吸收,强化了课程与工作岗位的联系。2.4学知识,长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除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注重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的掌握,手脑并用,提高了专业素养及沟通、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2]。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通过典型健康案例和岗位工作任务来创设情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实现知识的内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王艳霞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电信核心网 设备健康检查 项目工期 证据理论 网络计划技术

一、引言

电信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在电信行业的通信网络中,核心网控制着所有话路的交换与接续,实现各种通信业务,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枢纽。虽然当前学界对电信行业的管理问题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研究[1-3],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关于电信核心网优化与管理方面的成果,也未发现对核心网进行健康检查的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以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为研究对象,构建确定其工期的实现方法。在项目管理领域,现有对于工作任务工期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专家判断法、类比估计法、单一时间估计法和三个时间估计法四种类型[4-5]。就电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而言,对承担检查工作的工程师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掌握系统软硬件相关知识,熟悉现网运行情况,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分析、处理故障能力[2, 6]。根据实践经验,即便是对同一项工作任务,由不同的工程师来做,其完成任务的时间也很可能并不相同;不仅如此,对于同一项工作任务,由同一个工程师来做,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其完成任务的时间亦不相同。

由此可见,项目管理中现有工期确定方法难以解决电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的工期确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该类项目的特点并基于证据理论、网络计划技术,提出电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的工期确定方法。

二、工作分解结构与活动逻辑关系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将电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按一定的管理规则进行层次化分解。对项目管理作业按WBS结构进行划分能够大幅度提高项目的可控性,位于WBS最底层的作业便是可控制性最强的作业。同时,WBS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电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的工作范围,使范围管理贯穿整个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之中,能够实现进度管理与范围管理有机的结合。

电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分阶段实施项目。该项目检查由硬件检查、软件检查、全面核查三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又都包含具体的检查工作。如:硬件检查包括硬件数据收集、硬件数据核查、硬件问题整改、现场连线核查、连线问题整改;软件检查包括参数收集、参数核查、参数问题整改、软件包信息核查、软件包信息问题整改、IP连接信息收集、IP连接信息核查、IP连接信息问题整改、告警信息收集、历史告警信息分析、在线告警信息分析、告警问题解决、专项工作信息收集、接通率/释放码信息分析、MSCPOOL拓扑分析、专项工作问题整改、单元主备倒换、单元主备倒换问题解决、检查报告输出;全面核查是对硬件检查工作和软件检查工作的结果审核和突况指导。

按照上述工作之间的隶属关系和逻辑关系,绘制WBS图如图1。

以图1为基础,根据各项工作任务之间的紧前紧后关系便可确定如下表1所示的逻辑关系。

三、工期确定方法

证据理论是由Dempster和Shafer共同提出的一种用于开展不完备性信息融合的理论,已在数据融合、智能决策、专家诊断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7]。该理论基于同一识别框架通过构建基本信度分配函数(BBA)、信任函数(Bel)、似真函数(Pl)等参数从不同视角刻画命题的信任程度,并运用Dempster组合规则实现不同来源证据信息的合成。因此,本文基于证据理论确定工作任务的工期,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

评价问题确定。设待估计工期的工作任务为A={ai|i=1,…,I},参与估计的专家为E={ej|j=1,…,J}。用于评价工期可能持续时间的标度集为={θn|n=1,…,N},在证据理论中又被称为识别框架,其中,θn与θn’之间互斥且可穷举,其中有且仅有一个命题θ*是工作任务的工期。在本文中工作任务A就是图1中的24项任务,邀请一直从事该项检查工作的多位资深专家开展工期估计。根据前期经验,设置电信核心网设备健康检查项目工作任务工期的识别框架为={1,2,3,4,5},单位是小时。

步骤2:

令i=1。指定最开始需要估计工期的工作任务是a1。

步骤3:

不妨设由专家ej给出的BBA函数为mj,j=1,…,J。例如:专家ej给出的推断信息为mj={(θ1,0.5),((θ1,θ2),0.3),(,0.2)},表示根据专家ej的工作经验,完成工作任务ai所需的时间有50%的可能性为θ1、30%的可能性为θ2和θ3中任意一个、20%的可能性为θ1,…,θ5中任意一个。显然,对于后两种情况无法精确地确定究竟是哪一个标度会发生,这正是证据理论的优势所在,其用于描述推断信息的BBA函数有表征局部不确定和全局不确定的能力。就本例而言,((θ1,θ2),0.3)为局部不确定,(,0.2)为全局不确定。

篇6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是一个具有13个社区、14万人口的大社区,也是江北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任务最繁重的社区。这样一个社区,在2010年底之前,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依托江北区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科完成。其责任医生团队均由大内科医生护士组成。但作为江北区主要的二甲医院之一,其医疗任务繁重,完成医院的门诊住院患者的诊疗工作都很紧张,责任医生团队形同虚设,有的医生护士甚至连自己是团队成员,管辖哪一个社区都不知道。因此,在2010年底,其健康档案建档率仅完成28%,慢病管理只是依托上门看病和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体检,以至于居民满意度调查仅40%。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北区卫生局整合卫生资源,修建了一栋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公开竞聘的方法竞选出中心主任,再吸纳了江北区三个二甲医院有志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才,于2011年出成立独立法人单位,专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方法:新的中心成立以后,中心领导对责任医生团队建设高度重视,采取了如下措施:⑴科学搭配,区划明确,公示醒目。每个团队按高、中、初级职称搭配,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生、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及其他人员组成,每个团队6~7名成员。管理区域按远近搭配、人口数量均衡的原则,明确划分。并在每个社区楼道、居委会等醒目的地方悬挂制作有团队成员照片、职称、职务、个人简历和电话号码的公示牌,让社区居民明确知晓自己的责任医生是谁。⑵人才培养:①外出培养:1年内分别送出去参加社区骨干医生培训2名,全科护士培训2名,健康教育培训2名,健康档案管理培训3名,慢性病管理培训4名,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3名,营养师培训1名,心理咨询师培训1名,精神病管理培训1名,医技科培训2名,药剂科培训1名,财会人员培训1名。②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政治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思想素质与业务技能。请社管中心、疾控中心和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进行业务指导,请健康管理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等。③组织竞赛,增强团队荣誉感。以卫生局开展“健康档案装心间”活动为契机,在中心内部各团队间开展选拔与团体竞技活动,既提高服务技能,又增强了团队荣誉感。⑶服务理念明确,拟定计划,履行承诺:各个团队分别以“真情服务,满意100”、“用爱护航,呵护健康”、“做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等服务理念为行动指南。由团队组长拟定计划,做好义诊、巡诊、入户调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具体安排,向中心领导做出承诺,汇报计划完成情况。⑷下达目标,定期督导:摸索出科学合理的任务指标,要求定期出诊巡诊,按时按量完成随访任务,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和义诊以及定额完成新建健康档案的数量等,并每个月进行督导,视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结果

加强责任医生团队建设,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成效。在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和居民满意度调查方面均有显著提高,高血压管理率=高血压管理人数/地区高血压总数(人口总数×地区高血压发病率19.6%);糖尿病管理率=糖尿病管理人数/地区糖尿病总数(人口总数×地区糖尿病发病率11.7%);居民满意度采取面对面调查10人,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各电话调查10,共计40人。见表1。

讨论

责任医生团队建设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关键的一环,搞好责任医生团队的内部管理是提高其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

责任医生团队上门也存在很多不被社区居民接受、吃闭门羹的尴尬局面,这需要责任医生团队付出更大的努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增加上门服务的次数,提高上门服务的质量,用高度的热情、博爱的胸襟去对待社区居民。此外,配备统一、醒目、具有中心特色的服装、标识、出诊箱和交通工具等,能够使活跃在社区的责任医生团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对责任医生的认可。

责任医生团队又受不能够解决社区居民较大的健康问题、药品、物资短缺的局限。这一点值得社区卫生管理层的思考。

责任医生团队工作量巨大,纸质档案较多,尽快建成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可以更大地提高责任医生团队的工作效能。而江北区存在信息管理软件不统一、功能不齐全、维护与升级不及时、资源不能共享、重复录入电脑等现状。因此,急需一部功能强大,能将其他软件里的数据导入和共享的,最好是有掌上电脑功能,以便于出诊随访时能及时录入的软件进行管理,这样将更有利于提高责任医生团队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春香,杨颖,来彩芬,等.责任医生团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7,7.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分级负责,全员参与,人人动手”的工作方针,以打造“健康文明和谐”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提高我办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为建设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秩序良好、文明和谐的国家级文明卫生县城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机关的卫生整治工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完成县创卫办分配的其他工作。

2、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单位职工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完成创卫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按照创卫工作的进展程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卫工作。

三、工作任务

1、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机关干部搞好室内卫生,达到“量化”和“美化”要求,每周一次,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各办公室卫生评比活动。

2、加强卫生管理。室内卫生随脏随打扫,保持窗明桌净,办公物品摆放整齐,室外卫生,即楼梯、过道和走廊、坚持每天打扫全天保洁、清扫保洁覆盖率保持100%。

3、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教育宣传,设置宣传栏,利用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保健能力,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举办健康教育活动,每月组织职工开展一次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科普知识问答,确保职工参训率95%以上,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

4、积极开展禁烟工作。在机关各办公室、设置禁止吸烟标志,利用宣传栏、宣传册等开展控烟宣传教育,积极创建无烟单位。

四、保障措施

篇8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电力施工;风险评估技术

0.引言

电力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涉及千家万户,维护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时电力企业的天职,是社会对我们企业的要求。电力施工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牢牢把握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

1.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弊端

电力施工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分四方面。在方法方面,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要求较多,但具体运用的方法较少;在模式方面,没有脱离“救火式”、“事后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制度方面,在电力系统内看似有很多规章制度,但具体执行起来没有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在过程方面,重视对结果的管理而忽视对过程的管理。

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概述

2.1以南方电网公司颁布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为依据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南方电网公司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总体管理要求,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平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向电力施工企业、基建工程项目延伸,能更好地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实现安全生产的源头管控,体现出“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坚持3个原则:①基于施工企业风险特点原则②整体性与一致性原则③针对性与实用性原则。

2.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概述

2.2.1体系总体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从管理内容、要求及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规范管理要求,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管理平台。以风险控制为主线,实现风险管理,将防范事故的关口前移,由传统的注重事故管理、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向风险管理、强调事前风险分析预控转变。规范化是基础,体系是思路和方法,以系统化、规范化为管理思路,强调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使工作向精细化、量化转变,实现管理要求落地。体系的每个单元、要素都以PDCA闭环管理为原则,P(Plan) 即策划:根据内外部要求和组织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Do)即实施:实施过程;C(Check)即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要求,对过程和体系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Act)即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通过闭环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绩效。

2.2.2九单元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由9个单元、51个要素、161个管理节点和488条管理子标准组成。9单元明确了需要管理范围,包括电网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及EHS管理。51个要素,为需要具体管理的工作内容。161个管理节点,为要素的管理关键点、流程节点。488条管理子标准,为各个流程节点的工作要求和方法。9单元包括安全管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系统,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审核与改进。各要素通过链接方式,展示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方便追根溯源。

2.2.3体系运行机制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包括风险结果的应用,实现作用风险的动态闭环管理并持续改进。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按照事故“冰山理论”,对不安全行为和未遂事件进行上报,并统计分析;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在划分责任区域和任命安全区代表的基础上,建立起责任区域的自我检查机制;任务观察机制:对安全生产作业活动实施任务观察,收集管理和作业活动中人员行为、作业方法、工作标准存在的问题,跟踪员工接受培训后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的效果;审核机制:寻找体系运行过程中好的做法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促进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纠正与预防系统:通过机制运作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中,并进行跟踪改进。

3.体系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施工企业及在施工项目中的建设,注意几个方面:加强对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把握体系本质要求,坚持全员参与,坚持和现行管理衔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克服急功近利,改进上层管理,培养公司的管理人才。

3.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及评估控制生产活动中影响员工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因素,避免或减少员工的伤害及经济损失,改善工作环境,时员工了解关注相关危害,从而养成安全的工作习惯。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范围包括区域和工种两个方面。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结合实际作业过程,考虑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包括:噪声、温度、振动、辐射、空气质量、化学物质、生物危害、人机功效危害、心理因素危害;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考虑包括光污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自然资源消耗、排放物等危害因素对环境带来的重要影响。

环境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是根据环境和职业健康危害监测的结果和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改造、防护措施并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中,通过持续的监测,逐步降低和缓解环境和职业健康风险。

3.2作业风险评估技术

作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避免和减少事故及其损失。通过系统的梳理作业任务和步骤,使员工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工作,养成安全的工作习惯。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针对作业活动区域外的危害因素进行的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可能造成电网、设备和作业人员安全的自然灾害、地理环境、外界人员或物质评估其风险。其中危害的类别分9大类:物理危害、化学、生物、能源、机械、人机功效、社会心理、行为和环境危害。进行风险等级分析时考虑三个因素: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率;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即:

风险值=后果(S)×暴露(E)×可能性(P)

通过对电力施工项目的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所有中高风险都是在人身、设备类风险中产生,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并采纳管理措施如加强管理、加强培训。在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后,根据作业风险控制的效果,持续修订作业风险概述以实现作业风险的动态闭环管理。

3.2作业过程控制――关键任务分析技术

电力施工作业过程的关键任务是指该类任务如果没有被正确执行,可能对人员、财产、过程或者环境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关键任务分析的目的是基于关键任务分析制定作业指导书。关键任务分析流程见图1。

关键任务识别出来后,查找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将作业指导书名称、编号、其他措施在关键任务清单及控制措施一览表中进行填写。如果辨识出来的关键任务没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则要重新拟定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当外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的动态修编。

4.结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解决了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从管理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全面、扎实、有效地在电力施工企业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纳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并坚持人员上全员参与,工作上全面覆盖,常态化闭环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绩效,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实现电力施工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指南(2012年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电力施工企业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篇9

一、目标任务

完成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任务1000座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任务。

二、实施的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实施范围

根据各镇的申报,并经县爱卫办研究,决定在下庙镇、赤水镇、高塘镇、柳枝镇实施农村改厕项目。

(二)内容

1.召开年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启动会。

2.按照全国爱卫办推荐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双瓮式、三格式),完成建设任务。

3.在改厕项目镇举办改厕技术培训班,搞好改厕项目村改厕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质量。

4.发放农户改厕宣传册页和改厕健康教育宣传画,普及改厕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卫生意识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时间安排

根据省爱卫办统一安排,年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从开始,至12月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镇上报项目执行村名单及任务数量,县爱卫办审核确定项目村名单及项目任务数量。

第二阶段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签订改厕项目责任书;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完成改厕配件招标采购;在改厕项目镇实施农户改厕技术培训,在改厕项目村开展改厕宣传和健康教育。

第三阶段各项目镇、村实施户厕建造工程,完成改厕项目任务,以镇为单位申报,县项目办组织考核验收,编写项目总结和申请验收报告,上报市爱卫办;各项目镇、村月完成30%、月完成40%、月完成20%、月上旬完成10%。

第四阶段迎接省、市爱卫办考核验收。

四、资金管理及使用

(一)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中央每座补助500元,省级每座补助100元,市级每座补助100元,县级每座补助100元,合计每座800元,不足部分由农户自筹。市、县改厕办每座按50元留作办公、培训、督导检查、差旅等费用。

(二)资金管理与使用

1.年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中省市投入资金,由县财政局拨入县卫生局(县改厕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卫生局(县改厕办)按照省市爱卫办有关要求,实施管理和使用;县级配套资金由县卫生局提供各项目镇、村完成数量,由县财政局按每户100元补助标准拨付县卫生局,再由卫生局拨付各项目镇、村。

2.改厕项目经费用于购置改厕厕具配件,改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以及项目管理(包括监督检查、基线调查、效果评估、技术指导、以奖代补、差旅办公、设备购置等费用),做到专款专用。

(三)招标采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县爱卫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招标采购工作。按照“谁招标、谁负责”的原则,严把产品质量关。

五、工作职责

(一)县爱卫办

1.依据省市《实施方案》,制定县级《实施方案》,成立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县级配套资金。

2.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做好改厕卫生洁具采购工作。应标单位必须是经省上认定、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

3.确定项目实施镇、村。按照“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整村推进”的要求,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化建设。严禁分散布点,撒“胡椒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建设形式、数量、标准和地点。

4.落实专职人员包镇、包村,做好技术指导,确保建造质量。已建成的户厕必须达到无蝇、无蛆、无臭,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四无”卫生要求,确保建造一座,合格一座;加快改厕进度,切实做好改厕项目登记表和进度报表等改厕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5.负责做好村以上项目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凡经培训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镇、村要同施工技术人员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质量要求,违约处罚等责任和义务。

6.开展基线调查和改厕健康教育活动。

7.对改厕物资发放要详细记录,有领取人签名,保证到村入户。严把双瓮卫生洁具配件质量,验收人必须签字负责,确保配件质量。

8.执行改厕户实名制(身份证)登记制度。严格按照“改厕项目登记表”的要求,做好改厕户的登记和上报,并以镇、村为单位建立“改厕项目登记表”电子档案,上报市爱卫办。

9.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对改厕项目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检测与评价。

(二)项目镇政府职责

1.依据《年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村组,制定本镇农村改厕实施计划,成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主管人员,加强项目管理,做好改厕项目资料的收集、管理与上报。

2.督促改厕项目村组建改厕专业施工队,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改厕项目质量,按期完成项目任务。

3.落实镇干部包村,强化日常监督与检查,及时掌握和上报项目进度报表。

(三)项目村职责

1.落实主管领导,做好改厕配件的接收、管理与发放,建立配件发放登记。

2.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改厕项目宣传与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户厕改造。

3.组建改厕专业队,落实改厕施工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县级改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厕所改造技术水平,严格按照双瓮式卫生厕所建造技术规范进行户厕改建,确保改厕项目工程质量。加快改厕项目进度,按期完成改厕项目任务。

4.落实人员负责,做好改厕户登记。按照“改厕项目登记表”的内容要求,认真做好改厕户的登记工作,做到改厕户主姓名、身份证号、改厕户门牌编号三统一。及时做好“农户改厕卡”地填写与上报。

六、项目管理与验收

(一)项目管理与监督

1.县爱卫办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

2.县改厕项目办与各项目镇,各镇与项目村要层层签订《改厕项目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并将改厕项目纳入各镇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

3.县项目办每月对各项目镇村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对组织不力,进度缓慢的镇村进行通报批评,对组织得力,进度快,质量好的镇村予以通报表扬。

4.建立项目公示制度。所有项目村必须对改厕项目任务、物资分发、补助经费的发放等情况在村务公示栏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县项目办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二)项目验收

1.县级考核验收:各镇村务必于之前完成改厕项目任务,并将各项目村《改厕项目登记表》和《农户改厕登记卡》上报县爱卫办。县爱卫办于前完成对各项目镇村的考核验收,于前完成县级项目总结报告上报市爱卫办。

2.考核验收的方法:查阅文档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声像资料等原始资料),现场抽查和群众访谈等。

3.考核验收的内容:项目组织管理、补助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户厕建造数量与质量、使用与卫生管理、改厕健康教育、村环境卫生面藐以及将农村改厕纳入镇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情况。

篇10

为进一步提升我街道环境生活品质,全面促进街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确保成功创建浙江省卫生区。根据《浙江省卫生区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三个拱墅”的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意见》,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以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城区评估工作为抓手,争创省级卫生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省卫生区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社区和辖区单位要在街道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标准》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力争通过8至9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创建省卫生区的各项任务。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制度健全。爱卫会组织、人员、经费落实,爱国卫生工作任务落实,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活动。

(二)健康教育。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学校、医院、社区和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相应标准。坚持开展控烟工作。

(三)市容环境卫生。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机构健全,环卫设施完善,保洁制度落实,清运垃圾及时,公共厕所布局合理并符合要求。市容环境整洁,农贸市场和建筑工地等符合要求。城区绿化覆盖率符合《标准》,河道水质良好,岸坡整洁;城区禁养家禽家畜,宠物饲养符合规定。

(四)环境保护。综合空气污染指数(API)、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区域环境噪声、烟尘控制区域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环境污染事故等方面的指标达到规定标准,无重大污染事故。

(五)公共场所与生活饮用水卫生。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各类公共场所管理规范,卫生指标符合要求,卫生监督、监测到位,“五小”行业符合卫生要求,旅店、宾馆及相关场所放置安全套和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规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六)食品卫生。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落实,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控制措施有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餐饮业全面落实《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摊点符合《标准》要求,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药物使用规范。

(七)传染病防治。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控机构建设符合规定,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落实,医疗废弃物处理符合要求,疫情报告、免疫规划和临床用血管理规范,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事故。

(八)病媒生物防治。病媒生物防治经费落实,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有效控制,防治措施符合要求,落实监测措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社区和单位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健全,环卫设施完善,环境整洁,单位食堂食品卫生、企业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符合相关法规规定,社区卫生服务符合要求。

(十)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卫生。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垃圾清运符合要求。健康教育宣传栏完善,内容至少每两月更新一次,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测试,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路面硬化、平整,无坑洼积水,村内无“十乱”现象,除四害措施落实,无违规饲养畜禽,农产品交易、“五小”行业管理规范;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洁,无露天粪坑和棚厕,无卫生死角。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机构组建、宣传启动阶段(2009年3月)

成立街道创建浙江省卫生区领导小组,制定《*桥街道区创建省卫生区工作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召开创建工作会议,部署创建任务,明确各职能部门、社区、单位任务和责任分工。各职能部门、社区依据《标准》寻找差距、梳理问题,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确定工作重点开展宣传活动。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治理达标阶段(2009年4月—6月)

本阶段为创建活动的攻坚阶段,对照《标准》,逐项达标。各社区按照各自职责针对薄弱环节,克难攻坚,全面组织实施各类专项整治和达标活动。要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攻克重点、难点问题,确保计划实施、目标实现。

同时,各社区要按照职责任务完成相关资料的整理和上报工作,根据《标准》完成自评小结于4月30日前上报街道创建办,(20*年、20*年和2009年)三年台帐资料整理后的目录于5月底前上报;街道创建办要及时完成、工作总结等申报材料,上报上级爱卫会。

第三阶段:自查自纠、整改提高阶段(2009年7月)

加大检查督导力度,严格标准,完善长效机制,使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切实加强查漏补缺工作,落实经常性卫生管理,使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市容环境卫生、“八小”行业等容易出现滑坡的项目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接受杭州市爱卫会的调研。

第四阶段:技术评估、考核鉴定阶段(2009年7月—9月)

举一反三落实上级爱卫办调研考核工作意见,全面巩固落实创建省卫生区各项工作、使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迎接省爱卫办组织复核。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组织保障。街道成立创建省卫生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社区和辖区有关单位要成立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将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通力协作,形成创建合力。社区和辖区单位要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作为年内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一次通过省卫生区的验收。

(三)深入宣传,营造创建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社区和单位要利用橱窗、板报、标语等形式,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强化监管,完善管理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要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加强创建工作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二要建立检查督导制,通过督导组督查,进一步提高行业卫生水平。三要建立工作反馈制,通过职能部门自查,及时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受检单位,坚持“发现、整改及时,达标、巩固到位”。六要建立奖惩制度,把创建省卫生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完成创建任务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影响创建工作的,实施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