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常识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环境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环境常识

篇1

关键词:桩基工程;现场施工;环境保护;方法

桩基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及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影响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和整体环境都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在桩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质量就是生命的宗旨,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强化认识,提高桩基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落实环境保护,防止桩基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针对桩基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操作,要强化监督意识,落实国家关于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做到依法建设,依章从事,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保护环境

1 夯实施工技术,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

对于桩基建筑工程来说,高质量的项目依托于高精尖的建筑技术,同时,建筑技术也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在桩基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建筑技术,并拥有一定的建设设备,要有相关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环境保护的水平。例如在建筑现场的通行道路上必须开展硬化处理,土方应该集中放置,做好绿化工作,放置扬尘的出现。对于建筑水泥和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等,确保有利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2 确保材料质量,提高环保意识

建筑材料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桩基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比如在建筑材料上投机倒把,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建筑企业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材料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和环境污染。建筑现场管理对建筑材料是最后一道把关口,对材料的取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建设高质量的环保工程项目,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一定要严把质量观,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对于现场用到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把好关口,在材料的选用上精益求精,要有质量意识,做好材料处理的相关登记。比如对于个别具有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的材料存放上要进行防渗漏处理,防止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3 实施质量控制,防止生态破坏

对于桩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主要就是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其实最大的环境破坏就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低劣,这样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在桩基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这是关系到建筑物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进度。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现场管理,其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是强化质量管理,这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现场管理的重点工作。在施工现场,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需要,依据应有的建筑工序按部就班的进行施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工程检查,监理的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不可流于形式。一旦发现危及工程质量的问题或者有违工程项目建造常识的行为,要第一时间处理。在桩基工程施工的现场要规范操作手续,抓好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活动,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健康作业。

4 构建环保制度,优化建设过程

桩基建筑工程的影响方方面面,在建筑过程中环境问题极为突出,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规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出现。在桩基工程建设来说,构建环保制度势在必行,这也是确保工程建设中开展环境保护的最有力保障。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系统的具有法律作用的环保规定,为此,相关部门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事实筹建建筑施工中的环保法律。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强化施工人员的环保责任,在城区开展桩基建设的时候,在开工15d前向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做好备案,桩基建设中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施工建设等。

5 制预案,创造零事故环境

桩基工程建设施工复杂,工作量巨大,每天应对的管理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所以在实施环保的过程中,要依据桩基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内容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并且要制定预案,实现零事故管理。应急预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一旦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就能及时按部就班的采取应急预案,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相关问题。针对桩基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来说,现场作业人员,要制定详尽的环保应急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环境事故提前预防,规避可能出现的事故。同时,在施工现场还要善于观察,及时总结,查缺补漏,一旦发现环境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筹划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确保桩基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的第一线,必须严把质量关,实现规范操作和规范管理,从桩基工程建设的材料、技术、人员素质、制度等入手,做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并要在桩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规避任何存在的显性和隐性环保风险。桩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杂乱,项目居多,所以一定要严格规范作业程序, 把工作做细,确保工程建设的又好又快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彪.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探究[J].城市建筑, 2013(7).

篇2

您渴望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生活吗?

您渴望在一个整洁温馨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吗?

那么让我们携手同行,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校园环境,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我们在学习时,心情舒畅;

优美的校园环境,会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

优美的校园环境,彰显每个人的素质,体现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然而,走在校园里,瓜子壳、果皮、纸屑、废弃塑料瓶随处可见;教室里,遗落在课桌上的垃圾比比皆是;就连我们崭新的运动场也难逃厄运,遭到大家肆意践踏,散落在场地的垃圾,翻阅栅栏的身影,塑胶跑道上的伤痕……这一切,都与文明校园的形象极不相称,与我们追求美好环境的愿望大相径庭。既然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那么就不要只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校园行个方便,真正做到“热爱学校”。在此,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1.爱护我们的运动场,不乱扔垃圾,不污损跑道,穿标准运动鞋进入场地,不翻跃围栏。

2.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不随地吐痰。

3.支持和参与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的回收利用,尽量减少生活垃圾。

4. 清除白色污染,随手拾捡纸屑。

5.不将食物带进教室,自觉清理教室垃圾。

6.勤俭节约,爱护公物。

篇3

1.环境保护市场化内涵

西方民营化理论大师萨瓦斯认为市场化就是民营化,即“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更少地依靠政府来满足公众需求。它是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财产的拥有方面减少政府的作用,增加社会其他机构作用的行动。”关于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内涵,有学者提出,环境保护市场化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引导企业进人环境保护市场,培育发展起一个健全的环境保护产品、技术和服务产业的体系,借助这个产业市场的力量来更有效地实现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P]。结合我国市场化改革目的与历程,本研究中认为我国环境保护市场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将由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的环境保护服务和产品部分或全部交由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提高市场对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公平等,提高市场自身的规范化程度等。这样,政府一方面要通过环境保护规划和各种法律、标准,扩大环境保护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规范环境保护市场,使企业愿意并且可能投人环境保护产业,扩大环保市场的有效供给,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共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2.推进经验与制约瓶颈分析

结合第四次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统计调査和环境统计年报数据(2011年)分析认为,2011年我国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率19.15%(按照环保设施第三方运营收人占该领域全部运行投人费用的比例计算),其中,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气处理设施运营市场化率分别为90.10%、11.31%、1.48%。除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程度较高外,工业废水处理和工业废气处理的市场化程度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充分借鉴国内外环保领域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制约瓶颈,对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市场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2.1环境保护市场化推进经验借鉴

英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推动水务行业市场化进程。198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新的《水法》,将现存的区域水务局经私有化改造改制成为供排水公司并任命这些公司为地区供排水业务的“承担者”,并通过让水务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来筹集资本。1991年又颁布了《水工业法》重新确定了供排水公司的权利和义务及水务服务总监的权力,《水资源法》明确了国家河流管理局的职能,《法定水公司法》专门适用于先前的法定水务公司,《土地排水法》将先前设定的地方当局内部排水权转移至国家河流管理局,后续的《竞争与服务(设施)法》、《环境法》、《竞争法》、《水工业法》(1999年修改)、《水法》(2003年修改)继续完善了英国水业的法律框架,包括有限竞争机制的引入,政府和公有制企业的权责划定,取水许可证制度的框架修补等。

为治理日益严重的伦敦城市水污染,70年代伦敦成立了泰晤士河管理局,它是一个自主权较大的水污染防治机构。为筹措水污染的治理资金,管理局实行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引人公共私营合作模式,发展沿河旅游业和娱乐产业,解决了政府投资不足的问题。1987~1988年度泰晤士河管理局的总收入达5.97亿英镑,市场化、产业化既解决了城市水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的难题,又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环境监测、河道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积极创新环境污染治理新模式新机制是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山东省采取环境质量“上收一级”管理,污染源“下放一级”管理,对全省17市144个空气站全部实行“转让-经营”(TO)模式,实行“监测设备有偿转让,专业队伍运营维护,专业机构移动比对,环保部门质控考核,政府购买合格数据”'宁波市开展基于效果付费的内河治理模式探索,按照“一次招标、三年维护,第三方监测”的方式,要求在3年的合同期内,河道的各项污染物指标考核基准值要求逐年至少消减15%,并在考核制度中,以月为单位对水质维护单位进行考核161。在工业园区、钢铁等行业以第三方治理模式推进污染治理。河北沧州市肃宁县皮毛硝染园区采用ROT^式,根据排污企业污水排放量征收污水处理费,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环保服务公司提供从人园企理厂改造与运营服务全过程的污染防治服务。

2.2环境保护市场化推进制约瓶颈分析

2.2.1政策制度不完善政府采购环保服务范围不明晰,规章制度、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2003年实施的《政府采购法》,虽然范围涵盖了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是在采购范围中,对于服务的理解仅限于政府自身运作的后勤服务,而范围更广泛、更重要的环保服务等尚未被列人采购范围,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至于政府采购哪些类型的环保服务、采购范围以及采购数量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关于发展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13〕8号)虽把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基本原则之一,但对于政府采购中具体如何操作,尚未明确。

资金使用方式固化,环保服务采购模式受限。现行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制度对政府性引导资金投人环境保护市场存在不合理的限制。根据现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从其部门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或经批准使用的专项经费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未列人财政预算;尚未构建政府采购环保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政府在某些领域设立的专项资金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难以用于采购环境服务等方面的合理支出.

   2.2.2监管力度不够环境监管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未得到根本改观,环境保护市场化推进的外部压力不足地方政府环保监管能力还有待提高,个案执法力度虽大,但打击面不够广’部分违法企业仍存在烧幸心理’公平竞争环境尚未形成,企业污染治理的外部压力不够。随着新环保法生效实施,要做到“有法必依、雛必严、违法必究”,根本上扭转环境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的局面,充分释放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

2.2.3责任界定不清“谁排放,谁负责”的责任界定机制未能从法规制度上加以明确1'“谁污染,谁付费”的市场价值体系尚未建立,造成污染治理市场化动力不足。企业污染自治仍然是目前工业污染治理的主要方式,以往排污、治污二合一的经营方式下环保责任主体单一,责任易于界定;委托第三方治污产生了两个责任主体,出现问题须要排污企业和第三方企业共同承担,法律责任转移机制不明确,新环保法规定的法律和行政处罚的责任主体仍然是排污企业,严重影响了排污企业放开污染治理市场的积极性。

2.2.4缺乏稳定的盈利机制环境保护公益性较强,大部分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当前污水处理收费规模不足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部分地区尚未开征垃圾处理费,政府补贴有限,微利或无利运行影响社会资本进人的积极性。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说明》,全国各省污水处理费平均值仅为0_91元/m3。根据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成本测算结果,如果满足一级B排放标准的成本需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需增加到1.23元/t;如果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的成本需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需增加到1_35元/t。乡镇及农村排污费征收尚未展开,而且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源强小、分布广、不连片等特征,集中处理面临转运成本过高、收集效率低的问题,但小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利润低,影响了市场化进程。

3.重点领域与推进模式

3.1重点领域划分

“公共物品”理论中将物品分为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奥斯特罗姆提出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来供给,但是供给并等于不直接生产,生产可以交给私人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来完成[111。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特征,使环境保护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的特性。为了更好的分析环境保护市场化推进方式与措施,本文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将环境保护产品/服务分为公共产品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的环境保护领域和私人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领域3类,结合不同领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公共物品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产品/服务的显著特征是产品或服务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很难界定具体的受益人和受益程度,难以收取针对性的费用,这类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部门。这类环境保护产品/服务主要包括政府职能的环境规划、标准制定、信息与宣传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区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环境保护、历史遗留问题、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咨询服务等。

准公共物品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产品/服务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可以较为清晰地界定服务对象和服务质量的差异,可以通过“谁污染谁付费”或者“谁受益谁交税”等方式确定消费者和消费量,从而以市场机制为主要配置方式提供服务,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为社会群众。这类环境保护产品/服务主要包括市政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垃圾)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行。

私人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产品/服务竞争性和排他性较为显著,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易于直接收取费用,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为污染企业。这类环境保护产品/服务主要包括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以及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等。

3.2不同领域推进模式与机制分析

3.2.1公共物品特征明显的政府职能社会化领域

在公共物品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领域,一般缺乏付费机制,应着力构建政府采购服务机制,推进公益性领域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该领域主要采用政府采购环境服务、组合开发等方式推进市场化,建立政府付费机制或与收益项目捆绑开发机制,并以服务绩效作为或项目收益作为环境服务商获取利润的依据。同时,还要建立纠纷仲裁机制和第三方考核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责任要求。建立各方问责机制,保证绩效考核和各方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充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2.2准公共物品特征明显的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在准公共物品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领域,一般具备一定的收费基础,重点以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市场化改革。对于城镇污水、垃圾等环境公共事业领域,可通过特许经营制度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具体方式包括BOT、TOT、ROT等多种方式。对于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鼓励打破以项目为单位的分散运营模式,采取打捆方式引人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鼓励地方政府引入环境服务公司开展综合环境服务。

3.2.3私人特征明显的环境保护领域在私人特征显著的领域,要通过逐步推进第三方治理、重点领域开展行政代执行等方式,推进工业治污领域的市场化。该类环境保护服务市场化以鼓励引导、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及行政代执行等制度和措施予以推进。在电力、钢铁等行业和中小企业,鼓励推行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选择有条件地区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对因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要求,被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且拒不自行治理污染的企业,列出企业清单向社会公布,探索开展以行政代执行方式将其治污设施交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

4.推进措施与建议

4.1加大环保监管执法力度,创造市场需求

以环境保护重要规划、重点区域流域、饮用水源,农村面源和行业,重灯程、重点公胃以及各级、各类工业园区为核心,对环境保护相关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大力发展环境监理和环境监督执法,把环境保护设施的连续、稳定、有效、达标运行纳人环境监管范畴。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在环境执法工作中的衔接配合,联合公安部督查和指导地方建立健全深人开展执法联动和协作,进一步形成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强劲合力持续加大监督检査力度,曝光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倒逼排污企业提高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水平,增强委托第三方的内生动力,培育有利于推行第三方治理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2建立政府采购环保服务清单,突破资金使用机制

明确政府购买环保服务主体,合理确定政府购买环保服务范围与内容,制定《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的指导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并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突破政府采购环保服务的资金瓶颈,将政府购买环保服务所需资金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列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试点采用环境保护相关专项资金、排污收费等资金用于采购环保服务。制定《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的管理办法》、《环保服务技术规范》,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环保服务机制,及时、充分向社会公布购买的服务项目、内容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要求和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建立健全项目申报、预算编报、组织采购、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的规范化流程,规范有序雜鑛购买膽服务。培育与扶持聰服务业发展,强采购麵艮务的保障机制。

4.3完善价格机制和补贴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完善环境公共服务定价机制,适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征收标准,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费政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流域污染状况予以调整,建立健全价格听证制度,为企业盈利提供资金来源保障。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加企业盈利空间,即对政府提供环境服务的收入免除营业税,对为企业提供环境服务的收入所征收的营业税可抵消其购买环保服务的营业税。探索研究金融机构向环保企业和环保项目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措施,鼓励政府、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等设立联合担保基金,对污染治理项目、环保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试点并推广排污权、收费权质押贷款,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等,“双向”解决企业贷款难题问题。

4.4加强环保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环境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通过规范的市场竞争和环保工程的全过程监管,保证环保投资效益的发挥。科学制定经营准入条件,将第三方企业技术和人才储备、运营管理经验、诚信等列为评价标准,尤其对参与政府采购和公共私营合作的企业进行严格准入遴选。逐步建立环境服务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环境服务质量的评估考核办法,保证绩效考核和各方信息的公开、透明。将环境服务商的基本信息、提供环境服务的案例、用户满意度情職信用等级着清况予以公开。引导和m社会么I媒体对w服务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健全和完善环境监测、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K014000R证、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删等驗资格制度。逐步建立膽服务公司诚信档案,建立黑雜制度,整顿规范市场辦,汰劣扶优。

篇4

一、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能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来引导资源向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方向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理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时,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是高效率的。

但是,在环境公共物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并不存在现成的市场机制,这主要因为大多数环境公共物品是免费取用的公共物品,没有价格,帕累托最适度也无法自动实现,更多的结果是低效率或无效率(例如,环境污染)。因此,环境公共物品的使用和配置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为通过为环境公共物品规定价格或建立市场,就有可能通过竞争市场解决环境问题。

市场既有通过经济刺激而保护环境的正面作用,也有追逐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的负面作用。其正面作用主要表现通过市场机制消除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纳入到经济活动的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将环境保护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一种由经济利益机制驱动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同时也为环境保护筹集资金,以支持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重点污染源的治理等。

其负面作用主要有:

1.不能在现在和未来之间有效地配置资源。从理论上说,市场机制能够按照消费者的爱好,来配置不同时期所需要的资源。但在实际上,人们感到未来变化不定,多数偏爱现在,其结果是太多的资源用于现期消费,而为将来所进行的投资太少。这种情况,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2.不能自行解决外部性或外在效应问题。市场机制无力对产生外部性的厂商给予惩罚,否则的话,如果市场机制有能力自动地惩罚产生污水的化工厂,补偿受损的邻近饮水厂,那么,市场机制也就不存在这种“外部性”的缺陷了。这是因为,在具有外部性的厂商生产的产品中,不仅有生产成本,而且有因外部性而造成的社会成本,但市场机制却无法把这部分社会成本包括进去。因此,如果仅有市场机制,具有生产外部性的厂商总是自动地倾向于不治理污染,因为治理污染要增加大量的生产成本,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是与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相悖的。这里,就必须借助于市场以外的力量,如政府干预、舆论、说教(道德、良心)等来解决。

市场的正常运行要求具备若干条件。否则,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结构的缺陷,从而帕累托最优条件得不到满足,资源配置效率达不到最优状态,这就是市场失灵。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1.公地悲剧。它意味着,如果理性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环境的退化,如一群牧民面对向他们开放的草地,每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合算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可能使整个牧区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每个牧民都可能多增加一头牛,草地将因为可能被过度放牧而被破坏,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食量,致使所有牧民的牛均饿死。

此例中的牧民在决定自己养多少牛时并未考虑其行为的负外部效应(破坏草地),结果每户牛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牧草的产出基本上没多少增加,最终陷入”公地悲剧”。公地悲剧表明了公共事物无人关怀的结局。

2.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中,无法相互沟通的个人之间出于自身理性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往往并不符合双方(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一两难处境。运用到环境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囚徒困境表明,尽管提供环境公共品会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理性的个人还是会选择不提供公共品。假设相邻的两个工厂甲厂和乙厂边界处有一堆固体废弃物需要清运,现在面临着是否出资清运的决策,清运成本为200元,两个工厂从清运固体废物中得到的效益(排污费)都是150元,若两厂共同出资清运,则双方分摊成本,即各出100元;若只有一个厂出资,则需独自出资 200元。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个人往往有很大的诱惑去搭便车,因为若自己出资而对方无动于衷的话,那么自己的效用水平非但低于对方,而且还有负的效用水平。没有谁愿意自己出资、对方坐享其成而使自己的效用水平下降。另一方面,若对方出资而自己不出资,则可坐收渔利,获得最高水平的效用(150)。当双方都这样理性地算计并行事时,该公共产品就不会提供出来,结果就是集体的低效用水平。把这种博弈扩展到多个人的情形,仍会出现相同的结果。

3.集体行动的逻辑。传统的观点从理性的个人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前提出发,想当然地作出由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体也会像个人一样追求集体的共同利益。对这一乐观的看法,奥尔森提出了批驳。他说:“除非一个集体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集体利益。换句话说,即使一个大集体中的所有个人都是理性的和追求自我利益的,而且作为一个集体,他们采取行动实现他们共同的利益后都能获益,他们仍然不会自愿采取行动以实现集体的利益。”

三、“市场失灵”的原因

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有:

1.无市场、薄市场(thin market)、市场竞争不足与垄断。首先,一些环境资源形成不了市场,没有价格或价格偏低,造成过度利用。江河、湖泊、海洋、空气等提供的环境服务通常没有市场或价格偏低,利用者不花什么钱就可以任意占用,造成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其次,有些资源(如能源和许多其它矿产资源)的市场虽然存在,但价格偏低,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没有反映生产中耗费资源的机会成本,加剧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当价格为零时,任何企业都可以无所顾忌地排放废气和废水,因为并不需要事先购买空气才能污染。

在薄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数量很少,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很弱,即使存在市场,市场失灵还可以表现为竞争不足。资源产业,例如水产业和能源产业中还存在垄断。垄断者在市场上减少产量,提高价格,因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外部性问题与产权。环境利用中存在着广泛的外部不经济性。如企业污染了周围环境,给周围居民和企业带来了危害;上游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淤积了下游河道动,加剧了洪涝灾害。外部影响的经济后果是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出现差别,污染者不承担相应的污染责任,污染者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这些企业实际上是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获得了某种竞争优势。在完全竞争经济市场条件下,外部性阻碍了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一些环境资源产权不存在,导致人们的预期不足,影响人们对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和投资的积极性,引起普遍的短期行为。例如,由于空气、河流、海洋水体等没有产权,私人通常不会对合理使用这些资源感兴趣。

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是明确定义的、转移的、安全的、可转移的和可实行的、涵盖所有资源、产品、服务的产权。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继续投资的先决条件。

但环境资源领域建立产权和市场的交易成本太高。如对海洋渔业资源,特别是那些洄游鱼类资源,很难建立有效的产权,即使划定了产权,如把某一群鱼划给某个渔民,但监视、保护起来难度很大,成本也太高。

3.公共物品。很多环境资源是公共物品,使用和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无法由市场自发地提供。如果一个企业保护了清洁的水体和空气,但不能排除周围的企业和个人享用,形不成需求市场。没有需求市场,通常也就不会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去提供这类公共物品服务。从而便出现了一种所谓“搭便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而不承担责任的情况。可怕的是,搭便车行为具有传染性:你不付成本而获益,我付成本岂不吃亏了,于是我也不付,于是人人都想搭便车,最终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

4.信息不完全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取得信息、相互合作、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所需的费用。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前提之一就是信息是完全的且是免费提供他人使用的。但是,现实社会中信息的使用既不是完全的,也不是免费的,获得信息是需要成本的,交易成本的存在影响了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和市场均衡状态以及经济效益。信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它与普通商品不同。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信息,就没有人愿意出钱购买信息,这就会出现信息市场的两难困境:信息购买者想知道信息的真实内容,才知道是否值得购买,而信息持有者又千方百计不让购买者知道信息的具体内容,否则信息就会无法出售。即使双方成交,信息也不是完全充分的。并且经济主体做出经济决策时,必须到信息市场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整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有时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方面信息的搜集整理需要成本,另一方面有的信息会干扰经济决策。经济主体总是在信息的边际成本等于信息的边际收益进行决策以达到利润最大化。信息不完全的存在阻碍经济主体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5.不确定性和短视计划。环境资源利用及其影响一般是一个长期过程,林木成材要十多年,甚至数十年;采矿从勘探到开采通常也需要很长时间。同长期性相连的是不确定性,时间越长,不确定性也就越大,开采经营的风险也就越大,从而抑制了企业和个人确立一种有利于资源长期持续利用的投资和经营战略。

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也是一样的。例如,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由气象条件引起的不确定性是决策者无法准确预料和控制的。时间越长,不确定性也越大。不确定性影响很多部门,环境资源受的影响更大。不过,当不确定性使人们对资源的开发更加保守时,反而有利于对资源的保护。

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保护环境资源意味着为未来利益牺牲当前消费。由于人们偏好实实在在的当前消费,所以未来利益被贴现,特别高的贴现率可能意味着不保存某一资源。高贴现率和低资源增长率结合起来,完全有可能使某一物种灭绝。如果贴现率确实反映社会在时间上的选择,本不必大惊小怪,但市场贴现率如不反映社会真正的时间选择,就应引起注意。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和当代人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和资源的代际分配,从而导致环境和资源利用可能带来的不可逆后果。

四、充分发挥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对策

1.明晰产权。“公共地悲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公共地的产权是非排他性的或者缺乏一套有效使用公共地的规则。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就是“公共地悲剧”迫使人们寻找到的一种解决“公共地悲剧”的方法。不论是“公用地”,还是“公共池塘资源”,其占有与使用的边界必须清楚地规定,边界的不清晰和非确定性,只能使公用资源过分提取直到耗竭。在产权不能够得到明晰界定的情况下,短期行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的草场退化、荒漠化及河流污染均属于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由产权模糊造成的。由于牧场是公共财产,任一个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去放牧而无偿使用牧草。由于牧场的面积是一定的,受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牧草产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随着放牧数量的增加,当被吃掉的牧草量超过其再生能力时就会出现牧草越来越少,即所谓过牧的问题,并最终导致草场退化,甚至出现荒漠化。河流污染也是如此。由于河流是大家的,每一个人都可无偿使用,即使污染和破坏水资源也不用承担责任。由于产权不明确,使我国稀缺性的水资源被严重浪费和污染。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经济交往都以一定的产权为前提。产权不明确,市场交换就会出现混乱。但是在环境公共物品上,产权的完全明确是做不到的。因为人们是否愿意明确产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例如,由于空气是流动的,明确空气的产权需要很高的交易成本,因而直到今天,空气的产权仍然是无法明确的。不能明确产权,就会带来“市场失灵”,导致很大的外部性。

2.建立市场。排污权交易是指在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下,排污单位之间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的交易活动。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相应的可转让排污许可证制度。国家通过排污许可证形式有偿地将排污权分配或拍卖给排污者,并允许排污者进入市场进行许可证买卖。如果排污许可证的市场价格高于治理污染所需的费用,排污许可证的所有者则会积极削减污染,而转让或出售许可证。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污染总量的控制方法,它将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市场上同其他商品一样进行自由交易。实质上是把环境资源商品化。如对环境污染,在现行的管理安排中,大都是采取由政府征收排污费的办法来解决。在原有制度安排下,企业虽然是排污和治污的主体,但却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要达到政府规定的污染排放标准,就没有激励再进一步治理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2001年9月开始的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制”首先在山西太原市26家企业试点,首开了国内排污权交易之先河。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企业取得了排污权交易的利益,就有了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和排污权交易的巨大激励,从而达到治理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尽管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必须在政府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督之下进行,管理部门要研究和掌握以总量控制为条件的污染物排放交易的一般规律,制定规范排污交易行为的法规,才能确保排污交易在污染治理中的有效性。

3.引入竞争。具体竞争方式有下列两种:

(1)提供者间的竞争。政府间竞争,就象市场中企业间竞争一样,可以产生实质性的效益,因为整个体制把外部性内部化,从而使相关的各个政府单位都面临压力,为更有效解决这些压力,各个政府单位也具备了自我规范的倾向。

政府间引入准市场化机制,发生竞争,可以迫使政府对公民的环保需求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单位数量足够多但效益不够高、或者其他政府工作目标凌驾于环保目标之上、政府部门不够真正明智地关注公共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由于政府间竞争机制的引入,也会相应减少。

(2)生产者间的竞争。环境是具有多样性的公共物品。对于那些具有明显补偿性和利润、可以承受融资成本且有利可图的竞争性环境保护,例如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应以企业为生产主体,通过商业性银行等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式,到市场进行融资活动,参与市场竞争,使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承担生产并获得收益。在政府独家对于不能承受融资成本但通过适当收费可以保持运转或环境质量的环境保护中,可建立“政府+公众”的模式,由政府融资,由经营公司承包经营,由受益公众主体交费。

同时,在生产者之间建立竞争,还可减少因寻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生产者很可能为了承揽盈利性环保项目,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向政府官员进行寻租活动,致使承包商为获取利润而在技术装备、服务质量等方面减少必要的花费,从而可能导致低劣的环保提供。

相反,政府如果能够在生产者竞争的过程中公开信息、鼓励竞争、制定严格标准,为生产者创造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不仅可以限制甚至消除寻租现象,而且也为企业投身于环境保护创造了激励。企业的价值取向也逐渐接近公益事业应具有的公共社会目标。

上面探讨了如何发挥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但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单靠市场机制,应使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规制等方法,以保证在明晰产权等市场机制运作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环境管理作用,促进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马中主编: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第1版

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使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保证城市建设发展同时,把建设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保障广大市民的环境权益。

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建筑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建筑原材料装卸、运输等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因素主要为废气、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和污水等,其中以粉尘和施工噪声的影响较为突出。

二、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1、防止扰民与污染

一是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

境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事前通知,随时通报施工进展,并设立投诉热线电话;三是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

2、保护空气质量

2.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对岩石层的开挖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

工程开挖施工中,表层土和砂卵石覆盖层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对岩石层的开挖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或者采用凿裂法适当辅以钻爆法施工,降低产尘率。

(2)钻孔和爆破过程中减少粉尘污染的具体措施。钻机安装除尘装置,减少粉尘;运用产尘较少的爆破技术,如正确运用顶裂爆破、光面爆破或缓冲爆破技术、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等,都能起到减尘作用。

(3)湿法作业。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

2.2、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过程中, 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由密封系统从罐车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安装警报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和维修。

2.3、混凝土拌和系统防尘措施。混凝土拌和楼安装了除尘器,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除尘设施同时运转使用。制定除尘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及规程,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4、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2.5、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 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3、加强水质保护

3.1、 以《水污染防治法》为依据加强水质污染防治。

3.2、 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的处理。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节池储存,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中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设置干化池,沉淀后的泥浆和细沙由污水管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3.3、混凝土拌和楼生产废水集中后经沉淀池三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送到渣场。

3.4、机修含油废水一律不直接排入水体,集中后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出水中的矿物油浓度达到5mg/L 以下,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3.5、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

4、固体废弃物处理

4.1、保持施工工地的环境卫生,施工现场、办公区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存放,每类固体废弃物要有相应的带明确标识的废物存贮容器或独立的堆放处。

4.2、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送至指定弃渣场,及时清理出现场。

4.3、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 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 并将剥离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场地表给排水规划措施, 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防止随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4.4、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复耕或覆土绿化。

4.5、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

5水土保持

5.1、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

5.2、路基开挖地段,应选择对地形,地貌和植被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边坡挖成后,要全面防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植被破坏。

5.3、山地、台塬切坡时尽量采用机械作业,滑坡地区不准放炮,应筑好挡土墙后再切坡;禁止顺坡弃渣毁坏河道、农田和造成水土流失。

5.4、路堑和高路堤边坡施工、开挖形成的土地及集中弃中、渣的地区应及时种植草皮、树木、岩质边坡栽植蔓生植物。

5.5、在沟壑地弃土、渣时,应按规范的有关要求,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涵管、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源。处理借土、弃土区要平整或复耕或种草绿化。

5.6、除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事物的书面指令外,不得干扰或改变现有河流、水道、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自然水流状态。

6、噪音控制

6.1、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6.2、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严禁鸣笛。

6.3、合理安排噪音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距居民较近地段,严格控制噪音,不得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音污染的施工作业。

6.4、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应在施工前报业主单位和工程所在地建设委员会,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6.5、材料和设备及机械在移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

7光污染的防治

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 ,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所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引起视觉紊乱,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对于墙面污染可以通过新材料和替代材料解决。消除和减少电弧焊等发出的亮光 ,可以靠施工时的围护措施来解决。比如在工作区周边做围护 ,以拦截光线 ,同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作业 ,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

8、生态环境保护

8.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严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树木。

8.2、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的生态环境。不捕猎和砍伐野生植物,不在施工区水域捕捞任何水生物。

8.3、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设置必要的护栏并加以保护。

8.4、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完成环境恢复。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分析;措施

建筑工程离不开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现场用地进行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并与各种环境保持良好关系,实现场容整齐清洁规范、施工文明安全有序非常重要。在建筑施工现场应采取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音、震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以此减少和减轻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

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现场垃圾、施工现场污水、施工现场噪音、工程材料管理等几个方面。我们要严格推行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为基本宗旨的“绿色施工”,把环保施工列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建筑施工现场的环保的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为普及的建筑模式,其作用和规模已经日趋具有代表性。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在施工中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因为各个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于因施工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是对此视而不见,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先进理念和工程施工的基础管理。随着大批的建筑工程上马,相应而出的是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施工材料的耗费,尽管这样的是无意识的,,却由于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认识不足,使得建筑垃圾和建筑原料的耗费同样成了建筑工程与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问题。据统计:目前国内72.3%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存在着资源耗费现象:其中85%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和再利用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还有38%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而带来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由此我们必须看到治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资源的利用,打造生态施工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施工噪音严重扰民。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现在位置基本上处于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类似地点的显著特点就是居民相对集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噪音对施工地点附近所居住的居民,及工作的民众已经形成了生活影响,尤其是夜间施工。

2、建筑垃圾带来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首先是从工程拆迁就开始了,继而是施工的开始,原材料的耗费也相应的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尤其是在工程施工中,因为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不妥当,不仅没有把本可以利用的建筑垃圾得到合理的利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建筑垃圾的清除,转运不及时还为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大气污染严重。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是建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1)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3)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4)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此外,还有施工队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产生的少量大气污染物。

4、水污染因素。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废水包括食堂用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原体。

5、光污染严重。(1)、施工人员人体皮肤、眼睛造成伤害,甚至视力减弱永久伤残。(2)、间接污染,其它专业相近施工人员的伤害。(3)、光污染辐射大影响居民区、商业区正常休息。(4)、夜间加班忽闪、忽熄、施工人员眼睛模糊、操作和行走在危险部位易发生安全事故。

6、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的是在建筑项目中对于绿地的保护,有的建筑项目开工过快,对于项目的绿化项目规划不合理,往往是先破坏,再改造,使得项目本身的环境生态平衡得到了破坏,而且改造时期较长,在建筑施工中,对未破坏的环境也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整个施工项目中,无疑加大了对环境管理的投资。

三、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噪声扰民是主要的污染,必须控制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总结以往经验,建议采用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音管理的有关规定,夜间不进行打桩作业;(2)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和噪声低的施工方法;(3)作业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蔽;(4)加强运输管理,建材运输等尽量在白天进行,控制车辆鸣笛。

2、建筑垃圾处理对策:(1)实现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根据需要增设建筑垃圾放置场地与设施。(2)与运输方签订垃圾清运协议,并将垃圾清运场的资质证明备案。(3)列出项目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提高回收利用量。(4)现场废弃油手套、涂料包装桶、清洗工具废渣、机械维修保养废渣等废弃物由专人及时收集并处理。

3、防止大气污染对策:(1)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2)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3)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起标的机械。(4)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5)搅拌站格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6)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4、防止水污染的对策:(1)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发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2)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先排入沉淀地,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3)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所有排水均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5)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环卫处,由环卫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6)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篇7

(鲁山县水土保持实验站,河南 鲁山 467300)

【摘 要】环境保护管理是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施工现场应加强水、气、声及固废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对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 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施工企业应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工程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质量安全部等)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系。其中工程管理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质量安全部督促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和不符合项的纠正,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其它各部门按其管辖范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严格执行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物品的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等。

2 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质量安全部全面负责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定期对本单位的环境事项及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环境监督监测。

2.1 防止扰民与污染

(1)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事前通知,随时通报施工进展。

(3)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

(4)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5)由于施工活动引起的污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2.2 保护空气质量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开挖施工中,表层土和砂卵石覆盖层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对岩石层的开挖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或者采用凿裂法适当辅以钻爆法施工,降低产尘率。

②钻孔和爆破过程中减少粉尘污染的具体措施。钻机安装除尘装置,减少粉尘;运用产尘较少的爆破技术,如正确运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或缓冲爆破技术、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等,都能起到减尘作用。

③湿法作业。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

(2)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由密封系统从罐车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安装警报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和维修。

(3)混凝土拌和系统防尘措施。混凝土拌和楼安装了除尘器,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除尘设施同时运转使用。制定除尘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及规程,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5)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6)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并经常检查、维护及保养。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

2.3 加强水质保护

(1)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的处理。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节池储存,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中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设置干化池,沉淀后的泥浆和细沙由污水管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混凝土拌和楼生产废水集中后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送到渣场。

(3)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

(4)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

(5)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6)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2.4 水土保持

(1)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

(2)施工活动中采取设置给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乱砍、滥伐林木,不破坏草灌等植被;进行土石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碴,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2.5 生态环境保护

(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严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树木。

(2)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捕猎和砍伐野生植物,不在施工区水域捕捞任何水生动物。

(3)在施工场地内外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及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设置必要的围栏并加以保护。

(5)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废弃物,完成环境恢复。

3  结束语

篇8

(1.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3.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4.惠州学院旅游系,广东 惠州 516007)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生态损益、支付意愿等方法确定了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确定补偿标准的上限为9 874.5元/(hm2·a);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调查等确定补偿标准的下限为9 428.6元/(hm2·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为现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和实物补偿。研究结果对促进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其生态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06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16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o

Huixian Karst Wetland in Guilin

WANG Yue1,2,3,YIN Hui4, LI Hui1,2,3,ZHAI Lu-xin1,2,LIANG Bao-ping1,2,HOU Man-fu1,2

(1.College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lin 541004,Guangxi, China;3.Key Laboratory of Karst Ecosystem and Treatmen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AGS,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4.Tourism Department,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questionnaire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function value,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ay such as profit and loss. The scope of the fairy karst wet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was determine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ervice value of wetland ecosystem showed that the upper limit of compensation standard was 9 874.5 yuan/hm2/year. The ecological profit and loss showed that the lower limit of compensation standard was 9 428.6 yuan/hm2/year. The huixian karst wet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ways and methods were clarified for cash compensation, policy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compensation and material compensation. It will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huixian karst wetlan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king its ecological value maximum with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Huixian; Karst wet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收稿日期:2014-04-17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BAE0073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05;4136104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3GXNSFBA019222);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项目;岩溶所所控项目(121237128100212);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

开发项目(20110120-6;20120122-2;20130129-3);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师成长基金(JS2012009;JS2012012);广西教育

厅科研项目(201203YB028;2013YB040);惠州学院尹辉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315001);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QNZD13011;QNYB13050)

作者简介:王 月(1980-),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恢复、水文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电话)13507730205

(电子信箱)wangyue800312@163.com;通信作者,李 晖(1981-),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等

方面的研究,(电话)15807731029(电子信箱)lh1029@126.com。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1-3]。广西是我国湿地分布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岩溶湿地,它是西南岩溶区特有的湿地类型之一。由于西南地区的岩溶湿地分布较多,水文系统具有地表、地下双重空间结构,渗漏性强,入渗系数大,水文过程变化迅速,旱涝灾害频繁,决定了该地区的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脆弱性,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位于广西桂林市的会仙岩溶湿地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型岩溶湿地之一 ,在1 000 m以下的中低海拔岩溶区里,它是独一无二的,弥足珍贵,又被称为“桂林之肾”[3]。 2012年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试点建设,同时将其列入全国三大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工程之一,这为会仙岩溶湿地周围居民发展经济迎来了契机[4]。然而,会仙岩溶湿地目前正面临着湿地面积持续减少,湿地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3,5],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当地居民响应政府号召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但这却使当地居民丧失了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资源;另一方面,当地居民从事生态保护活动,为湿地周边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要解决这些矛盾,亟待构建良性运转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便协调各方利益,促进湿地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6]。生态补偿的缺失正是会仙湿地乃至与之相关的整个漓江流域管理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以生态补偿三大理论为依据,构建适合会仙岩溶湿地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生态补偿理论,为岩溶区湿地的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为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验典范[7]。

1 研究区域概况

会仙岩溶湿地位于临桂县会仙镇睦洞、四益、燕山、马面、山尾、新民、文全、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涉及2个县(区)、3个乡镇、9个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核心区面积约0.33 km2,见图1[5]。

唐朝时期开凿的古桂柳运河(相思埭)从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连通漓江与洛清江。会仙岩溶湿地地貌属喀斯特峰林平原地貌,地势平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 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835.8 mm,年平均蒸发量1 569.7 mm[8]。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不断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会仙湿地的水文水质状况堪忧,各种污染呈现严重的趋势。目前,会仙湿地包括相思埭运河、沼泽地、草地、湖泊、水塘等,主要分布在运河以北,在九头山、凤凰山、龙山、狮子岩、钟鼓山之间,其中部分草地已开垦为经济林地和农田。

2 研究方法与调查方案

补偿利益的相关方即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会仙岩溶湿地修复水工程及国家级湿地公园建立过程中,当地农户为保护与恢复生态而牺牲了部分利益,为主要受到损害的一方,应得到补偿。会仙岩溶湿地的游客、会仙岩溶湿地所属的漓江流域下游桂林市居民及政府为受益者。

根据补偿者和受偿者两个方面,分别针对会仙岩溶湿地范围内的居民和桂林市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在湿地核心区的七星村、燕山村、睦洞村、毛家村、铁匠村等11个自然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问卷102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达98%;在桂林市区内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达96.5%,调查范围涉及七星区、叠彩区、秀峰区、象山区四个城区。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湿地周围居民调查结果分析

3.1.1 湿地周围居民损失的机会成本分析 会仙岩溶湿地及其周边村庄居民一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农业生产,一部分为外出务工所得。调查结果显示,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村落村民的农业用地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林地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84.5%的村民家中无林地,有林地的村民中有2/3家中林地面积在6 667 m2以下。平均每户拥有耕地4 180 m2,其中村民人均拥有水田面积为2 207 m2,旱田面积567 m2。收入来源方面,水稻种植的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69.7%,收入方式单一,且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平均每户年总收入为19 132.88元,平均每户年总支出为16 989.18元。会仙岩溶湿地周边村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人均收入和家庭收入均不高。

3.1.2 湿地周围居民生态补偿认知及补偿意愿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村民对生态补偿的概念较为模糊,近67%的村民对其一无所知。此外,对于生态补偿的一些相关措施(如退耕还林),仅1/3的村民表示非常支持,超过一半的村民则表示在损失得到赔偿的情况下才支持。在环境保护方面,绝大多数村民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但仍有部分村民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在得到回报的前提下才愿意保护自己的家园。对于补偿方式,现金补偿比较受欢迎,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4.5%。究其原因,现金的灵活性比较高,村民可以随意调配使用;而实物、技术、政策补偿等,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居民们对此有所顾虑。在希望得到的优惠政策中,超过半数的村民选择了提供更多的惠农政策以及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近44%的村民选择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这与当地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由于保护区的建立,村民的农田水量逐年下降,耕地的收成也大幅减少,务农的收入已经不能提供村民稳定的生活保障。经计算,会仙岩溶湿地周边居民希望得到的生态补偿金额为8 937.75~10 335.75元/(hm2·a)。

3.2 市区居民调查结果分析

3.2.1 市区居民对生态补偿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对于会仙岩溶湿地的基本情况了解程度不深,有75.1%的被调查者从未去过甚至未听说过会仙岩溶湿地,关于生态补偿及其相关概念也所知甚少。对于会仙岩溶湿地被列入全国三大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工程,建设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被调查者的看法不一,仅36.3%的人表示非常支持,有35.8%的人比较支持,3.1%的人表示不支持该项工程,而有24.8%的人对该工程的开展持观望态度。由此可见,当地居民和受益者对于保护会仙岩溶湿地的态度不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意识更是无从建立。从整体情况看来,有超过18.1%的居民认为会仙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漓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水源)保护间无任何关联,并普遍认为会仙岩溶湿地的环境保护好了,被调查者及家庭成员从中受益的程度及可能性很低,仅13.5%的居民认为可能受益。

3.2.2 市区居民支付意愿分析 通过对桂林市四个城区的问卷调查,市区居民在对会仙岩溶湿地的支付意愿上态度不一,仅25.9%的人表示愿意为保护湿地出钱出力。在不愿意提供支付的人群中,33.1%的人认为,出资保护环境应该是政府职能,个人力量非常有限。在愿意支付生态补偿金的被调查人群中,居民认为生态补偿金的支付方式应该多样化,但60.3%的人认为自愿出资的方式是最优选择。被调查者中愿意支付的意愿额度范围结果见表1。经计算,市区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54.9元/(a·人)。从表1可知,约90%的人的支付意愿在100元以下。若以2012年桂林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2 300元计算,市区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54.9元,仅占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25%,说明支付意愿的金额在人们承受范围之内。

4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4.1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

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效益补偿的核心,关系到补偿的效果和补偿者的承受能力。由于生态补偿制度、额度等在国内外均无统一的规定与标准,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9],因此本研究主要以会仙岩溶湿地周边农户生产性土地的丧失,以及湿地恢复后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增加而产生的价值两项指标作为补偿的额度标准。具体标准的设定为:①以丧失生产性土地的农民的收益损失作为补偿的下限。②以重要物种栖息、物资生产、污染防治净化、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功能、休闲旅游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之和作为补偿的上限。③结合利益相关者的意愿调查确定补偿的合理水平,在制定补偿额度时,需同时考虑实际的民意情况。④结合地区的财政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考虑生态补偿实施的年限。

经过上述调查与分析,计算出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为9 428.6元/(hm2·a)。生态补偿标准上限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由于国际上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完善的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标准,因此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同时结合会仙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的评估方法有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旅游成本法、旅行费用法、生态价值法,最终通过计算得到补偿标准的上限为9 874.5元/(hm2·a)。

4.2 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

目前,生态补偿的基本模式主要是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两种模式。政府补偿模式是在国家行政权力的强制和保障下,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扶持、项目投资、税收改革等多种手段,对生态服务者进行合理补偿的一种方式[10,11]。而市场补偿模式是生态服务受益者与服务者通过谈判及协商,运用市场机制对生态服务者进行补偿的一种方式[11]。市场补偿模式是政府补偿模式的有效补充。根据对会仙岩溶湿地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对耕地都有相应的补贴,且湿地保护区政府支持居民发展旅游业,湿地公园未来的开发建设将给当地居民带来额外的收入。居民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通过对耕地的现金补贴和政策给予当地居民一定的补偿。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是一个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补偿方式,较符合当地的发展情况。

在补偿形式方面:①现金补偿,是大部分村民的首选补偿方式,主要原因是现金比较便于使用,居民可以灵活支配。②技术补偿,也受到一部分村民的青睐,有些村民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但具体的技术补偿重点还应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特点、资源优势及村民的需求而定。③政策补偿,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调查中许多村民希望政府给予惠农政策,比如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农民负担等。④实物补偿,虽然村民对实物补偿的积极性不高,但可以作为其他方式的一种补充。

5 小结

本研究虽对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仍需对以下问题作深入探讨:①会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详细评估与测算;②如何建立完整的湿地生态补偿分析模型。目前我国对湿地生态补偿的研究很多,但却缺乏一整套标准的湿地生态补偿分析模型,尤其是对岩溶湿地的研究就更缺乏。

参考文献:

[1] 陆健健.中国湿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钱 芳.论湿地功能及其保护[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9):54-59.

[3] 李 晖,王 月,王艳分.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生态环境调查及生态旅游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86-15289.

[4] 黄 蓉.桂林会仙湿地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EB/OL].(2012-04-08)http://www.gl.cei.gov.cn/travel/news/2012/04/0901.htm.

[5] 李 晖,蒋忠诚,王 月,等.桂林会仙岩溶湿地健康评价与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3(1):61-64.

[6] 赵秀玲,陶海东.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2011,31(2):119-122.

[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16).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

[8] 韦 峰.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D].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9] 刘 丽.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青岛:青岛大学,2010.

[10] 常 亮.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篇9

1 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结合起来就在于适时、适地。在教学进程中,涉及环保知识内容时,应该及时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自身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如九年级化学课本,在空气这一节中,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可举一些实例,比如,最近几年化学污染和雾霾天气。补充介绍这些内容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

另外,在讲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时,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

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份----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融化。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建设问题人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态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的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开教材和大纲要求下,穿针引线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2 结合化学实验开展环化学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实验需要使用各种试剂,会排出相当数量的成分复杂的废物、废水、废料,它们不仅对实验室环境构成威胁,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危害。我们在实验教学时强调按用量使用药品,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规定要将实验废弃物放到统一地点,统一回收管理。在实验前讲明道理,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对实验操作坚持严格要求,同时也注意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设计,发挥其主体性。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做?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留物还可以用在花、木、草、树系良好的化肥,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篇10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