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心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给孩子的心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给孩子的心理教育

篇1

家庭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活动氛围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心理系统。家庭教育中,最显著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亲子之间。

一、注意亲子沟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中父母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为此,父母应注意:养成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和修养;坚持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不武断,也不无原则地迁就孩子;真实、温和、明确地说出对孩子的感受,但不贬损孩子;多开展一些亲子游戏,保持一点童心童趣。

今年10岁的王某,父母都是工人,但她经常参加一些演讲,知识竞赛,做业余节目的主持人等活动。她的父母并没有着意从语言方面对她进行什么特别的训练,只不过平时喜欢和孩子交谈,乐于做孩子忠实的听众,无论多忙,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讲故事时,他们总是很认真地听,并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就这样,讲述―提问―倾听,长此以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现在是高中生的方某,一口气获得了四项发明专利。他的父亲是汽车司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到车站玩,每次看到父亲和师傅们修车,方某既好奇又羡慕。终于有一天,四岁的方某回到家,把父亲买的玩具汽车、小飞机、小手枪,拆的拆,摔的摔,搞得家里一片狼藉,母亲气得直瞪眼,父亲起初也想厉声呵斥,杀杀小家伙顽皮的个性,可看到方某倒腾玩具的认真劲儿,他改变了主意,他和儿子一道修好了玩具。还对儿子修玩具中表现出的机灵劲儿大加赞赏。正是由于父亲的童心,没有抹杀方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孕育出了创造的火花。

做孩子忠实的听众,既能给孩子以鼓励,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和心灵沟通。相反,有些家长,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形成了“大人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深入了解孩子。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应该“平视”孩子,而不应该“俯视”孩子,不要觉得身为父母,就可以在家里主宰一切,想让孩子干什么,就让孩子干什么。不要过度压制孩子,身为父母毕竟和孩子成长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不能机械地拿自己成长、生活的环境、经验和孩子们相比较。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仔细分析观察现在的世界,包括电视、网络、报纸、书刊带给孩子的影响,从思想上、行为上理解外来世界带给孩子的影响。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父母也要听一听,聊一聊,尽量多留些时间和孩子们共同度过。

二、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其加强努力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为孩子设计的发展目标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条件,考虑社会的需要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小华(化名)是个聪明的孩子,父亲是药剂师,母亲是大学教授,从上学开始,他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各方面都表现很好。父母对他的要求很高,总希望他是最好的。到四年级时,有一次他考了第二名,父母责备他:你是不是这段时间没好好学习?从那以后,小华一考试就紧张,生怕不小心答错题,可是越怕越出错,他的成绩一直下降,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

小华的问题源自于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本想让孩子更优秀,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设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进而再鼓励孩子说,其实再加一把劲,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这样比较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养成。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更好地面对所有的事情。

大家都读过《母亲给出的答案》这篇文章吧!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她指着前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后来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这位母亲没有为儿子提出过高的期望,但是他却对儿子提出了恰当的期望。正是这种期望,使孩子不断进步,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篇2

3岁的嘉嘉一直是家庭的中心:大人都围着他转:吃饭的时候,他喜欢的菜不仅放在他的面前,而且是完全被他霸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能随便夹。现在嘉嘉上幼儿园了,父母想让他明白一些尊敬长辈的道理,比如跟长辈游戏的时候,不能太没大没小,一生气就用小拳头捶大人的肚子,或捏大人的星子。嘉嘉可不管这些,仍然一副和大人“平等”的作风。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重视对幼儿进行家庭伦理教育,使幼儿形成尊重长辈、礼貌、谦让等道德品质,为将来融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打下品德修养方面的基础。怎样才能使嘉嘉这么大的孩子接受传统的观念,明白长幼有序的道理呢?

家长的意识是基础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智力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很多教育机构和广大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开发幼儿的智力潜力方面,各种名目的智力开发课、技能培训班层出不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喊得父母们无比紧张,就怕自己的孩子错过某项培训,落后于别人。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分工中,家庭主要承担德育教育的任务,学校主要承担智育教育的任务。现如今,孩子智育教育的重要性被高度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关注孩子的智育教育,自然就忽视了品德教育。而品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伦理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孩子的品德教育是父母责无旁贷的教育责任。在父母的意识里,要把品德教育放到和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的地位。轻视品德教育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有才无德”的例子都在提醒父母――好品德是孩子成才的基础。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妈妈,洗脚!”大家一定都对这个孩子给妈妈端洗脚水的公益广告印象深刻,是的,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年轻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就极有可能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他们。

对于幼儿来说,说教式的言语太抽象,他们也许理解不了,例如父母一边对孩子说“要尊重长辈”,一边又把刚拿回家的月饼首先递给孩子,让他先挑最喜欢的口味……

在只有两代人的家庭里,父母也许不能时时给孩子做出榜样,但是父母仍然有方法向孩子传达“尊敬长辈”的信息,比如妈妈带孩子在家,爸爸下班回到家时,妈妈可以用孩子的口吻问候:爸爸,你回来了?吃饭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形成一些特殊的习惯,例如喜欢吃的菜放在自己的面前,喜欢吃的东西不给别人等等。

人伦教育,随时随地

在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机会接受传统的伦理教育,例如公共汽车上给老者让座,孩子第一次看到时也许并不理解,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做解释:老人行动不方便,年轻人身体好,应该把座位让给老人坐等等。

看电视的时候,孩子也会接触到家庭伦理教育的题材,父母也应该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表扬好的做法,批评不好的行为。

给孩子讲一些宣扬家庭伦理的传统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

对待孩子的成长有耐心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水平还很有限,孩子学会一些行为的时间也许比我们预想中要长,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最终获得进步。例如,对孩子说“和老人玩的时候,注意不要捏鼻子、抓头发、掐脸蛋”,可能这话说了很多次,孩子一玩起来还是会疯得没有界限。孩子有困惑:为什么爷爷奶奶能捏我的脸蛋,我就不能捏他们的脸蛋?对于和长辈玩、和同伴玩之间的不同,孩子需要时间去慢慢理解。

运用行为塑造的一些技巧

行为塑造技术是运用行为心理学的原理来改造人的行为的一种技术,在幼儿行为的塑造上,用的最多的就是奖励和惩罚。当孩子做出父母期望中的好行为时,例如对父母表现出体贴时,父母要立刻对孩子的这个行为做出表扬,比如“你帮妈妈拎东西,真是好孩子!”同样,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也要及时给予批评:“你不给爸爸吃鸡肉,是不对的,这些菜是给全家人准备的,不是给你一个人的!”

Tips

运用行为塑造技术时,要注意有很多细节问题

奖励和惩罚要及时,时间长了孩子就不知道被奖励或被处罚的行为是哪一个了。

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要适当,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的效果也许比一块糖、一个玩具的作用更好。同样,惩罚方式也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要为了孩子一个错误而惩罚他一个下午。

篇3

家长们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不惜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曾经和一位“逼子成龙”的母亲谈话,谈到自己的孩子时她说:“如果我还他一个童年,那我就要欠他一个成年”。这种心态在中国家长中颇具代表性。

在全民热炒“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孩子们的成长路线大概是:怀妈妈肚子里时,胎教就开始了。到两岁时多时,认字啊,数数呀,学英语呀。再大点除了开发智力还得有增加特长啊,紧接着又该正式上学了,紧张激烈的接力赛就这样一棒接着一棒了,父母足够忙乎了,可孩子的童年也就这样被挤没了,更别提无忧无虑了。

“三四岁父母就花钱让我们上各类兴趣班,特长班,我们的生活被安排的‘丰富多彩、满满登登’,我们就是想偷偷的玩,也得有时间、有同伴啊!我们的童年还不照样是‘乏味又无趣’的”。学生的话一直在我的脑子里萦回不去,孩子们说错了吗?

全民都早教,谁都停不下来,只怕自己松口气,别的孩子就跑自家孩子前面去了。压力越来越大,目标性越来越强,恨不能我家孩子一生出来就是一神通。一孩子才两岁半的妈妈告诉我说:现在很多这麽大的孩子都买学习机学习了,比如2+1=3就可以先游两条小鱼过来,再有一条小鱼游过来,多形象啊,老早就会数学了。我们是不是也得赶紧买一个啊?看吧,家长够着急吧!可我们是否都忘了一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两条小鱼过来了,又一条小鱼过来了,你可以让孩子知道是三条小鱼了,可她依然弄不懂一加二等于几,因为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啊。我们愣是把孩子到了时候很容易弄懂的问题,偏偏要提前硬塞给孩子,这样不顾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自然过程,就真的是对孩子好吗?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人人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的去重复这样一个故事呢?

英国莱德尔克斯大学用36年的时间跟踪调查210名"神通",结果仅有3%的成功率。与之相呼应的是一个极端个案:哈佛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在自己孩子身上进行"培养实验",孩子一出生就叫他认英文字母,用各类教科书代替玩具。"早教"在孩子六个月就见效了,他能读出26个字母,此后2岁能看懂中学课本,4岁发表4篇文章,6岁完成解剖学论文,12岁被哈佛录取。正当人们对这孩子艳羡不已时,孩子却出现一些反常举动,比如,在不该笑的时候傻笑。最终,"早教"使他的神经系统失常,14岁住进精神病院。哈佛也因此不再招收"神童"。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所说的伦理教育,是指可以培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正常的情商、快乐的心性、齐备的生活技巧,样样不可或缺的教育。而我们的早教恰好丢掉这些内容仅仅强调单纯的智育,大学里发生的学生心理扭曲、变态而引发的案件还少吗?当美国的幼儿园禁止老师告诉孩子"弯弯的月儿像镰刀",怕因此禁锢了孩子的思维时,我们却正在要求孩子要记牢类似这样的句子。人家在发展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力的时候,我们却在自作聪明的控制孩子要他们死记硬背,完全忘了孩子需要对这个世界进行独立的个性感知和解读。当我们把一点一点的知识就像一块一块的砖似的在孩子心里垒起来的时候,一座座的"高墙深院"不就是我们在给他们画地为牢吗?我们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圈住了他们的视野,把他们最有想象力的、最自由的翅膀没等长成就完全剪除了,还怎么期望他们有大知识、大作为、大创造?当我们抱怨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时,有没有想过正是我们全民参与扼杀了科学种子的缘故啊!

放过孩子们吧,在这个老幼参与的人生长跑中,成年人为了阶段性的胜利而喜笑颜开,但孩子们却未必能笑到最后。

篇4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教学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占据核心地位和起重大作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1999年8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成为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教育已经开始走进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轨道。

1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力度偏弱。长期以来,心理教育一直未被列入中学教育课程结构,也没有相应的目标体系、教材和人员编制。许多学校虽然也开设了与心理教育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形同虚设,或是没有固定课时安排,临时调整;或是没有专任教师随意指派。这样既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加以引导和治疗。其次,“应试教育”带来的误区。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教育行政部门以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为准绳,评价学校优劣,造就了一批只会抓升学率的校长和教师。校长和教师也按传统思路进行“苦教”,要求学生按老方法“苦学”。这样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身不由己地卷入“升学大战”,与接踵而至的各式试卷频频交手。程序化的应试现象,不仅淡化了素质教育,而且对许多学生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其次,家庭教育配合不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亲大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家长们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因此,他们不惜重金从小对孩子进行多方面培养,千方百计开发孩子的智力。到了中学阶段,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购置了大量的辅导材料和学习设备,而且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他们在高度重视孩子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家长与孩子之间连一点交流和沟通都没有,更不用说解答孩子心理发展中萌发的问题了。父母的这种重智力轻心理的教育结果,使孩子变得自卑、胆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心胸狭窄,知识单一。

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构建

2.1 开设心理教育课。中学开设心理教育课,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休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开设心理教育课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教育课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俗、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协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容纳自己,调控自己。心理教育课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收集自编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师参考书、定教育人员、定课时(每周一课),其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知识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操作训练、作品交流、小组讨论等。心理教育课以中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

篇5

一、各领域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领域教学都有其各自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学内容,领会其内涵,不光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其心理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教育内容,以实现“一个活动指向多个目标”的教育观念。如音乐、美术活动作为艺术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美感需要,使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追求真善美,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使身心愉悦。如语言活动中的故事教学《三只蝴蝶》,其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优良品德。又如体验活动《小小建筑师》,其目的除了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性格外,还可培养孩子团结协作,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品质。

二、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而结合日常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是我园培养健康心理的又一重要措施。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在自由活动中,激发幼儿间的交往,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自找伙伴、自选材料、自定玩法,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关注个性,正面引导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沟通家长,及时把握好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喜好。针对孩子们之间的种种差别与冲突,善于发现、及时解决,尽可能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喜好。有的外向,喜欢交往,却不知怎么交往;有的调皮、好动,喜欢打打闹闹,却不知可能造成的后果;有的内向,喜欢一个人独处,对人、对事都是十分地被动、甚至表现得无动于衷……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最初阶段及时了解,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不同对象,区别对待。对于平时喜欢乱跑乱跳的孩子尽可能多地把他们留在身边,多带个心眼;对于有攻击行为倾向的孩子更要做到多关注、教育,做到在一开始就阻止,以防意外发生。对于不会交往、分享的孩子,要注意耐心引导,将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从小事入手,关注细节,让孩子在一日生活中逐渐地懂得与人相处的方法……

(二)正视问题,交流沟通

对于在孩子们之间发生的冲突,一定要做到及时地发现,及时地在集体面前讨论商议,让孩子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引导孩子与老师一起,共同出谋划策,制定集体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问题的提出要针对事件本身,切勿指向性不明确,因为孩子本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是很强,如果老师说得不是很明白,往往会使孩子“误解”,从而达不到预期的交流效果。带着问题与孩子们交流、沟通,交流中再现问题情景,让孩子们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注意孩子在前,老师在后;问题在前,答案在后,将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育,真正地让所有的孩子懂得是非对错,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孩子们心服口服。

(三)故事叙述,感受过程

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可以说,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想玩同伴的玩具却不知道如何协商、孩子想告诉同伴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却不知道怎样与同伴沟通……其实所有这些都是孩子不会与同伴交往所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恰当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然而,通过沟通,表面上孩子们已经能与老师达成共识了。但是我们沟通的对象毕竟是些孩子,是一群似懂非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孩子,他们往往会由于自己理解及认知上的特点,过不了几天,又重蹈覆辙、恢复原状,将这些所谓的规则忘得“干干净净”……日常生活中老师将这些问题巧编成小故事,让孩子们及时地去巩固、复习,一定会促使孩子们印象深刻、铭记在心的。比如,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将它们改编成“动物小伙伴”的故事:一天,小羊、小猫、小狗在一起玩,小羊带来了它心爱的洋娃娃;小猫带来了它最喜欢的小汽车;只有小狗什么也没带,它羡慕地看着小伙伴们玩耍,一声不响地走到小猫面前,伸手去“抢” 小汽车……生动的故事紧紧地牵住了孩子们的心。听完故事,孩子们都认为小狗不对。接着,老师就此因势利导,让孩子们自己去议一议: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样处理?如果你是小狗,你又会怎样做呢?就这样,让孩子们在这些听一听、评一评、议一议等活动环节中巩固与明白小伙伴之间要友爱、谦让、懂礼貌……

(四)利用情景,体验关爱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老师利用游戏,结合孩子们游戏交往中出现的点滴状况,有意识地加强引导,让孩子们在一定的游戏情景氛围中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小吃店里的顾客真多,“快让他们坐下来吧。”“稍等片刻”“排好队,千万不能插队呀”,渐渐地孩子们懂得了应学会等待、学会谦让。

——今天的“娃娃家”,“爸爸”“妈妈”怎么在抢玩具了,这样的话,还能当“爸爸”“妈妈”吗? 应怎样做才像真正的爸爸妈妈呢?带着问题,我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开了……最后,与孩子们达成了一致的共识:爸爸妈妈是一家人,应先商量,谁负责什么,谁去上班,应该做到先分工再合作……

三、在家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家庭和睦,温馨融洽,文明民主,有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相反,家庭经常争吵,父母关系紧张或生活动荡,孩子就犹如惊弓之鸟,致使孩子孤僻冷漠,逐步可能成为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应围绕着尊重、平等、理解和沟通四个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持续和延伸。

(一)尊重个性,平等交流

孩子虽小,但同样也有被大人尊重的权利和需求。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加以引导,使孩子能主动地愉快地胜任各种事情,并努力做好。当孩子有缺点和错误时,切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孩子心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以免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和反叛心理。而应通过平和的交谈,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怎么改正。平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细小进步,多鼓励,勤表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家长应善于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往,平等交往的关键在于不居高临下,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认为孩子说的肯定没有道理。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命令。平时心情不好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自己的不悦转移到孩子身上。处理不当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平等地位。

(二)理解兴趣,沟通情感

幼稚、好奇和冲动是孩子的特点,我们常常难以理解:一把泥土一个沙堆为什么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什么家中洁白的墙壁乃至干净的被单,总惹来孩子的乱涂乱抹?为什么整洁的房间或庭院总被孩子弄得混乱不堪?如果你改变思维方式蹲下来与孩子交谈,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尊重孩子的喜好和特长,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和要求,真正理解孩子,关爱孩子,引导孩子,那么与孩子关系会变得十分融洽,孩子每天也充满了快乐。

交流和沟通是走进孩子内心的捷径。通过交谈不仅可以使孩子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沟通情感,使自己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发现孩子需要引导的问题,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所以,我们应多一些和孩子相处的机会,善用和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时间,比如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问问孩子在园里的事情;去商场可和孩子说说喜欢的物品;看电视时,就某个人物或情节和孩子谈谈各自的看法等等。这种交流的习惯和气氛,会使孩子从中得到一种健康向上的情感。

四、在社区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心理教育

近些年来,为了养家糊口,大量农村父母外出至大城市打工,导致孩子单独留在农村生活。这些留守儿童多与祖辈或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与母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随着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因此关爱留守儿童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1.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心理

留守儿童长期没有父母的关爱,用以产生遭到遗弃的感觉,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自卑感。他们惧怕同龄人的目光,因而变得孤僻自闭,喜欢独来独往。长期的压抑状态导致留守儿童害怕与人进行交往,对集体活动没有兴趣,最终被人忽视遗忘。长辈们的溺爱也会导致儿童孤僻,过度的溺爱会使孩子变得任性固执,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观念。而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亲戚的教育方式容易出现宽松与严厉不一矛盾,从而导致孩子的心理产生矛盾,造成不良后果。不和谐的生活氛围也容易在留守儿童的幼小心灵中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其产生妒忌恐慌的心理,助长抵触情绪与消极心理,滋生孤独感。

2.容易产生虚荣心

父母因为无法与孩子一起生活,往往在物质上尽可能满足孩子。他们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大量钱财作为弥补。但是,这种行为不但不能使孩子感觉到幸福感,反而会助长他们的虚荣心。孩子不但体会不到父母钱来之不易,反而会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在同学面前出手阔绰,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掩饰自己孤独寂寞的内心。

3.容易缺失道德感

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上有着严重的问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可以体现出他的道德准则与性格特征。留守儿童由于大多从小受到溺爱,习惯于单方面接受别人的爱,而不去向他人施爱,情感上变得冷漠,丧失了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大多年龄较大,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重视儿童的道德培养,放任其自己发展,无人纠正错误的观念。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无法养成自觉性与自律性,在道德方面意志薄弱。

4.犯罪心理倾向较重

留守儿童家庭的不完整,会导致孩子人格产生缺陷,行为出现偏差。这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障碍,还会导致孩子产生犯罪倾向。据研究表明,不安定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比起健康家庭中孩子的犯罪率高出很多,且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动荡的家庭会使儿童心理出现失常,出现人格扭曲与行为不轨的现象。

5.逆反心理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成长过程往往孤独无助,以至于对人缺乏信任,没有基本的安全感。在生活中他们往往疑神疑鬼,导致与周围不和睦,经常与周围的人对立,逆反心理十分严重。面对他人,留守儿童常常不礼貌、不听话、不谦虚,喜欢恶作剧。他们不信任他人,总喜欢与常理背道而驰。

二、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对策

在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合作。家庭与学校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校要扮演好向导的角色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在儿童的思想教育方面意义重大。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在家庭中无法收到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学校就应该对其做出更多的重视,来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方面的不足。首先,学校应对留守儿童建立起相关档案,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与心理特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高度的重视,并在学习生活与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多抓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做出及时的判断与纠正。第三,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留守儿童从小孤僻自闭,缺乏集体荣誉感。良好的集体环境可以纠正留守儿童的自私自利心理,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建立起团结友爱,互助互利的和谐班级环境,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增强留守儿童对于他人的信任感,给予儿童温暖,引导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性格与思想。

2.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家长的落后教育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成长只需要生理上的照顾,托付他人照顾孩子并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的成长与成熟占着重要的比重,家长只顾打工赚钱而忽视对孩子心理的教导最终只会得不偿失。所以,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指导。家长尽量避免双亲同时外出的情况,也可就近打工,创造更多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正确的引导。

3.要树立起监护人的意识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当树立起正确的角色意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该起着与父母同样的作用。在平时,不仅仅要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在儿童精神层面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满足。监护人要正确认识监护内容,真正地对孩子的抚养与教导做出承担。平时要对孩子的道德思想进行严格的要求,并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不能过度溺爱以及放任自流。要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及时发现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并与家长和老师联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出更多力。

4.要提高留守儿童的自制能力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有着较强的自制力与自控力,能够通过自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来抵消亲情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要鼓励留守儿童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遇到问题时多与监护人以及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自身与家庭学校的配合来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广泛性的社会问题,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社会各界以及家庭学校都要对留守儿童道德心理的健康成长做出重视,国家要减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步伐,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并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完善,强化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教育差距,创造子女在父母工作地就近入学的机会,减少家长与子女分离的时间,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这样才能保证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刘瑞.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及对策[J].华章,2013(6):5

[2]邓文圣,余守武.留守儿童,需要我们的关爱[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6(5):3536

[3]罗仕莲.浅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辅导原则[J].教育界,2011(1):113114

篇7

一、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据有关调查,当代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处理与同学、老师、亲属、社会关系上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任性、嫉妒、自私、偏激、自卑等。由于学生的不正常心态引发的各种行为失当,甚至过激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到了家庭和社会。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得到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联起手来,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职责,不使教育有缺失。

二、加强小学心理教育的具体措施

1.家庭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父母(亲属)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每个孩子的生活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既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更是他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都是这所学校的“教师”。这所学校和教师既有其他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的亲情,又有家庭成员间在知识储备、教育方法、品德修养方面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必然会造就孩子不同的个性差别和品质特征。家庭教育影响的烙印,比孩子任何时期所受的教育来得都要深刻和长远,特别是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的关键期,家庭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孩子的成长足迹: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孩子会形成对家庭的过度依赖,好吃懒做,不懂得关心别人;经济条件差,疲于温饱的孩子会自卑怯懦,向往富裕生活使他们特别敏感,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自卑进而做事没有信心,甚至发展为仇富心理;家庭长期不和的家庭会使孩子形成倔强、内向或者急躁、自弃的性格;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庭不完满,孩子会感觉到爱的缺失,缺乏安全感……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很多家长把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学校”(包括各类教育机构、辅导培训班),2013年3月31日《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一些幼教机构的所谓“启蒙教育”,很多家长把刚出生二三个月的孩子花“重金”送过去,说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些家长“如此重视孩子启蒙教育”的背后,是对孩子的极端不负责任和教育职责外推的潜在思想。家庭和谐、父母之爱,是每个孩子最先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这个阶段的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和不可跨越且没有机会弥补的。

2.要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关注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教师要积极调整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知识,用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影响和感染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标杆和楷模。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甚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与变相体罚甚至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因此,要在学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按照不同学龄段、不同学智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和针对性,要避免走知识教育的老路,把孩子从一个学习的环境引到另一个学习的环境,并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重复制造新的“后进生”。

3.要加强社会教育,社会要担负起社会的责任,营造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浓厚氛围

社会是每个人的社会,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的孩子,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职责,这与我们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没有关系,而在于责任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石俱黑”。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带给孩子正能量、正思维,而一个乌七八糟的社会环境只会引导孩子走歪路、邪路。社会教育其实很简单――看到孩子聚众打架要去劝止,商店不向孩子出售烟、洒,饭店不向孩子提供酒水,网吧不为了几毛钱容留孩子上网打游戏,等等。这不是简单的行为干涉,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心理上的干预,等于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构架起有效的监督网,补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真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教育环境。所以,社会教育是我们对下一代应负的责任,在更多的时候,只需要我们付出自己的良知。

篇8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那些不断跳动的数字,那些不断闪现的镜头,那些不断更新的消息,这场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都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内心。疫情的来临,不仅威胁着公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公众心理健康,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玩乐,并且还要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学校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

在认知上,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

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

在行为上,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

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

在躯体化反应方面,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

二、

面对疫情,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孩子心理防护?

(一)

留心观察,及时掌握情况

新闻、网络、视频关于病毒、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一下子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焦虑、恐惧就有可能通过反常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晚上频繁醒来、哭闹,害怕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总是问:“妈妈、爸爸,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他们对事物小心翼翼,饭量减少。或者,突然变得很胆小,平常很喜欢玩的玩具或游戏都不愿意参加了;还有可能出现尿床、反复吸允手指、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出现以上反常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

(二)自我调节,控制自己情绪

一是不能将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只有家长表现得从容淡定,孩子才能从你的身上获得更多放松的信息。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表达恐惧,当他们感到害怕的时候,耐心的倾听,陪伴。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劝他们不害怕,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是对孩子要包容、有耐心。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难免会产生更多摩擦,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耐心教育。晨昏颠倒、游戏过度是许多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现象,对此,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对孩子发火,也不宜立即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适度打游戏不仅能增进孩子生活的乐趣,也能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玩手机也是“00后”少年的重要行为特征,通过手机孩子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完全沉湎其中是万万不可取的,父母要控制好孩子的游戏时间,并关注游戏内容。

(三)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管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在行为习惯和情绪调适上,家长都需要做好榜样,保持理性,积极应对,规律生活,给孩子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在行为习惯上,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做“手机的奴隶”。均衡饮食,给自己和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餐食,彻底煮熟所有食物。在情绪调适上,需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尝试用正向的思维去思考,让生活充满正能量,也给孩子带来温暖与信心。

(四)创新方式,教给孩子防护知识

在孩子问到疫情的详细问题时,家长应用有趣的、具体的、积极的语言,给孩子解释病毒及其防护方法,给孩子带来稳定的情绪。

用正确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关于疫情的信息,而不是只让他们看新闻,或者听大人说:哪个地方的情况又更严重了。对孩子最好的知识普及的方式就是减少孩子直接接触新闻的机会,给他们讲相关的儿童故事或者绘本。通过孩子喜欢的故事主人公,通过隐喻的方式把对抗病毒的知识和当前的疫情告诉他们,是最容易让儿童接受的方式。

(五)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不仅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可以每天晚上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这段时间的感受和困惑,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在空闲时间,可以陪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活动,放松心情。玩玩具、读绘本、唱歌、文字接龙、下棋、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等,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搞卫生。让孩子的生活被有趣的游戏与活动占据,这非常有利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体会当下生活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就放松下来了。

(六)因势利导,加强孩子德育教育

家长应利用疫情防控的契机开展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社会教育、人生观教育、生活教育等,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科学和科学家的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最美、什么样的行为值得颂扬等等。中华民族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这次抗疫中无数医护人员为了抢救病人而争分夺秒、奋不顾身,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等,都是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极为生动的教材。此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三、面对疫情,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自身心理防护?

(一)劳逸结合,做好假期计划

延长的假期给了我们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还有不少的同学趁着这段时间“弯道超车”。所以,在假期要做好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屏蔽电子产品的干扰,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学习,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让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长。同时,在家里也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例如跳绳、仰卧起坐、健身操等,增强免疫力。

(二)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会焦虑紧张或者觉得空洞无聊,及时觉察自己的心情,通过写日记、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抒发,或者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缓解。允许自己存在负面的情绪,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进行自我贬低。我们的计划可能被打乱,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感到不适应,像以前一样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是很难的,但如果我们排斥自己的“焦虑”,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进入死循环。同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虽然没有办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但是我可以重新制定计划”,“虽然疫情让人恐慌,但我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

”。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三)保持联络,与家人朋友倾诉自己心情

虽然不可以走访亲友,也不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玩,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和家人、朋友通过视频的方式拜年,聊聊大家的近况和最近的心情,互相给予支持和鼓励,一起度过这段日子。现在短暂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等到疫情过后,我们再一起相聚!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多,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趣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走进彼此的内心。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一起包包饺子,享受其乐融融的生活。

(四)及时求助,加强与父母老师沟通

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了,应及时通过和父母沟通,或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自己内心感受,通过家长老师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专业的咨询师陪你走过这一段路。

四、面对疫情,学校和老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心理防护?

由于各地延迟开学,只能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和心理咨询,一些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面对面的心理咨询都不能使用,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许多挑战,但这不等于学校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可为。

(一)开展在线心理辅导

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采用“科普教育和专业辅导相结合、个人辅导和家庭辅导相结合、各种服务平台和网络通信手段相结合”的思路和方式,通过电话、QQ、微信等网络手段提供在线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可以为学生和家长编写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的在线读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班级群或更小的学生群开展在线心理课堂。当然,还可为学生建立心理危机服务热线和平台,把电话提供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随时拨打。当然,在提供心理服务的过程中,要遵守伦理,流程专业规范,避免对受助者的二次伤害。

(二)关注重点学生心理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对一些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一是父母是确诊患者及在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学生;二是身边有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学生;三是疫情重点区域的学生;四是初三、高三即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五是原来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或自身性格比较敏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学生。此外,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家庭不健全、没人照料或父母自身有不良心理的学生等等。

(三)多措并举做好防护

第一,学校和老师要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留意自身的身心变化。要让学生知道,在疫情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

第二,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蝴蝶拍”等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第三,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指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定时关注官方通报,停止频繁了解信息,避免灾难化思维,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帮助。

第四,特别重要的是,要做好家校合作。及时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引导教育广大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生活起居,积极开展亲子游戏。

疫情之下学生心理健康防护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内容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必要性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工作也在深入开展。通过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疏导、预防和缓解中学生心理问题,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我们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心智不断走向成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班会的意义。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探索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的表现。心理健康教育、倾听引导、疏导、互动性等理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对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功能。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学生的心智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能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外界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从而端正人生价值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对于形成健康健全的班集体,正确的思想言论、发展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化解矛盾能力,自我减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心胸狭隘。

有些学生不懂得礼让、自私自利,有利益时相互之争互不相让,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相互推诿缺乏担当责任意识。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建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同学的指正有时动口,有事拳脚相加。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让老师和学生很头痛。还有学生“眼里揉不得沙子”受不得委屈,否则就会大吵大闹,没有容忍之心。这种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我们现在中学生所缺乏的一种博大的胸怀。

(二)攀比和嫉妒心理。

在校内经常听到学生说,某某同学买了一款新手机,某某这个周家里给了几百元钱,穿的衣服多漂亮等,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互相攀比。负面性的攀比心理会使人意志消沉,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面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有的同学见不得他人成绩比自己好,见他人学习好一些,总是想办法去捣乱。还有的同学争强好胜,自以为是,见别人比自己表现好则妒火中烧,恶言挖苦,忿恨暗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类学生不但没有向有才德的学生看齐,而是妒忌,将自己的心灵烧的一塌糊涂。于是乎,搬弄是非,欺压他人,和同学之间形同路人,同学之间的友谊荡然无存,让别人避而远之。

(三)烦躁心理和性格孤僻。

此类同学很少“安分守己”,总是焦虑烦躁,上课不认真听讲。坐立不安不知所以。下课在教室胡闹,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蹿。手脚不闲,比如我班胡某同学就是这种学生,不安分守己,总是欺压同学,仇视老师和父母。对老师的批评轻则横眉冷对,重则当面辱骂顶撞,让老师非常头痛。还有我班李某同学,不苟言笑,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沉默寡言,总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己总感到孤独无助,让人很难接近。

(四)早恋现象

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关注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胡思乱想,课后传纸条,互诉爱慕之情,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同学之间谈论的都是吃喝玩乐等,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荒废了学业。

(五)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家长的品行影响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品质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学生很多行为习惯不是在学校养成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现在家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父母忙于工作,而且留守儿童较多,在家娇生惯养,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比如我校王某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只要孩子要钱,要物品,都是尽最大能力满足。一学期给儿子买了三部手机,每个月给孩子1000元零用钱,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从来不让受委屈,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不知所措,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

(六)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的文化娱乐设施成为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街道上的网吧,对未成年人开放,周末时候上网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在网吧玩游戏,观看暴力不健康的影视片,接受不良的信息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下降。不思进取,玩物丧志,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

针对学校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主题。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利用班会课,为学生们心理健康做好正确的引导和疏导。

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必要性。

(一)加强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和疏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任课教师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外,班主任是实施心理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辅导和引导非常重要。班主任应加强自身的心理知识学习培训,能够掌握心理知识的技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帮助学生走出不健康的心理,从而获得成效。

(二)开展班团活动,增强团结意识。

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开展多彩的班团活动。例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会都是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增进友谊,培养团队意识,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特征,学会交流和交往,沟通的过程中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习惯,从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

(三)提高家长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家长在教育中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物质上的需求,而孩子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时,家长却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应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常识,引导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多关心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到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便于班主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既是对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引导和疏导,是学生走出误区,摆脱心理阴影。班主任与家庭的有机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平等交流,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篇9

关键词:听障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每个听障学生学习、生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关注教育教学的同时,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让每个听障学生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听障学生生活在无声

的世界里,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情感特点与正常青少年不太相同,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存在很强的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与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分不开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当品质问题看待。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各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例如,劳技课中“钉纽扣”一课,有的学生因为不会拿针,多次把手扎出血,就没有信心,不想钉了,这时老师就要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引导他:“现在有不少同学成长在过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下,缺乏生活的锻炼,养成依赖心理,一旦遭到一点挫折,遇到一点困难,就常常退缩或不知所措,失败和困难是每个人生活道路上都会遇到的,你应该怎么办?应该正视它、战胜它,多练习一下就好了。”话后,这个学生立刻露出微笑,经过一节课的练习,终于学会了钉纽扣。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造了更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对自己充满信心。

2.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心态,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既包括“才子”,也包括“差生”,尤其是个别智障的学生,教师不能对学生有冷有热,有亲有疏。在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应采取因材施教、降低难度、由浅入深的辅导办法,充分发挥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努力得到肯定的气氛中,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这样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结合班级文化活动,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班级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班级文化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这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利场所,对学生积极地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例如,班级开设了每日格言、班级周报、天天听故事等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听障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演讲和交往能力。此外,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不同的主题,丰富的内容比课堂中的书本知识更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对困难挫折能勇敢面对,对身体的残疾能坦然面对。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给学生提供了生活实践和创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调节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配合,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心理

素质

学校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心理教育的主力军。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心理教育有很大影响。有利于心理教育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提供了氛围,幽雅宁静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舒适的寝室,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学校通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助残日、聋人节等纪念日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大环境里学习和锻炼。

家庭和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样需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比如,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甚至反对的意见。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认识到孩子的问题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怎样的压力。其次,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以防从小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也不要让孩子生活在“棍棒”式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父母的歧视、训斥和体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要讲究角色互换,父母和孩子虽然年龄不同,辈分有序,但人格是平等的。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不伤害孩子。对于听障孩子来说,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他们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家长要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同样也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以适应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知识性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竞争社会的人――心理上的强者。

参考文献:

篇10

关健词 素质教育 主观心理感受 心理体验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了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那么,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呢?笔者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外,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心理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心理教育内容包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培养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

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与受教育者现实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要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来选择、安排教育内容,建立自己的逻辑系统。可以说,什么因素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最具影响力,就应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教育内容,而不应当是某种学科知识的体系。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对于初中的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的剧烈变化是他们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因此这时期的心理教育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接受和适应变化;对于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压力和选择是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教育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正视压力和面对选择等等。

2心理教育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心理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因此,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许多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师讲授的模式显然对心理教育是不恰当的。心理教育的目的不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采用故事法。这一方法对低年级学生效果较好,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等不同,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教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出示《怎样看待的人》的标题后,笔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笔者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笔者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从而得出: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嘉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学生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引起了其他学生感情的共鸣,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小品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一节班会课中,一个男学生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

心理教育与一般文化课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文化课是要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关的概念、原理等等,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而心理教育是要改变人的心理状况,这就必须首先引起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干预,才能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维护。而人的心理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产生和变化的,因此要改变和影响心理状态,必须在活动中进行,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

今天,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工作及思想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的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练轻心理保健的误区。个别家庭,不仅不能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面对子女的反常行为往往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

笔者在与家长沟通中,一位母亲说:“我的孩子上了初中后,简直象变了一个人。平时,我们都忙于工作,上下午和晚上孩子都在学校,只有到周末一家三口才能团团圆圆,但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与我们说的话却越来越少。上次孩子过生日,他请了很多同学到家里来,却要我和他爸爸到外面去吃饭。有时,对他的学习、生活多说几句,他就显得十分不耐烦,有时甚至还要和我们顶嘴。我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教心态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过了子女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并且,当孩子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考试没考好)时,“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总是更加责难孩子不认真、不努力,甚至打骂孩子。结果造成的恶果是:子女怕学习、行为习惯也不好;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对老师的教育反感;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更是一团糟。有些学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与家长最初的愿望背道而驰。

如何来观察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呢?我是这样向家长提供一些表象可供参考:心理健康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融恰,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强,自觉性强,学习欲望强烈不厌学,面部表情愉悦,精力充沛,善于交友不孤独等。

3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耐心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中学阶段,家长应充分关注他们的成长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给孩子充分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条件和机会,与其建立真挚的情感基础,在履行监护责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监护孩子的心理发展。

(2)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错误地采取严厉惩罚、无情打击,往往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并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民主、宽松、温暖的家庭气氛下的孩子,活泼、外向、受朋友尊重,也懂得尊重别人。相反,父母对子女的虐待、专制、忽视、放纵、溺爱和过分苛求,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3)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对子女的关心并不等于对其物质上的绝对满足,也不是对其精神上的无原则放纵。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是从小培养子女的自立自强精神,锻炼子女的受挫能力。因为,如今太多的 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子女长期处于顺境中,受挫机会少,受挫的心理能力相对较弱。家长要有目的地为孩子的发展设置些障碍,增强其受挫折的能力。当然,家庭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可能简单化,要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排斥心理健康教育。表现为没有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愿意接受这方面的宣讲,不相信自己的子女会出现心理障碍,把子女的过失行为、违规行为统统视作对子女管教不严所致。对子女的某些需要不选择地满足或根本不理睬;常常拒绝他人对其子女的心理帮助或象对待感冒病一样轻描淡写地处理子女的心理问题。

第二,把心理健康神秘化。对发生在自己子女身上的心理问题大惊失色,对子女的行为疑神疑鬼,把心理问题框框化,在探寻致障因素时也把主要原因归结在孩子身上,没有也不会从自身、从家庭、从亲子关系去寻求原因,过分地依赖心理辅导教师协助解决子女心理问题,而自己明显地束手无策。

第三,知行冲突。表现为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子女成长的作用,也能从自身出发,在作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调适的过程中,选取对子女的心理保健途径和手段。但或因工作原因,或因个人性格等等因素,对子女进行心理保健并不能切中要害,或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则采取教训的口气要子女强迫接受或用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去要求子女仿效。

现代家庭与学校都必须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目前尚无统一的模式可供借鉴。不过,教师与家长广泛涉猎学生或子女保健的常识,建立和谐的师生或亲子关系,平等地同孩子交流,及时地发现并正确地指导孩子在成长期的行为变化。同时,借鉴青少年心理保健的有益做法,多花精力,借助自己、孩子、老师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不失时机地、恰如其分地开展孩子心理保健,是能够取得效果的。

4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通过实践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教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6)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作,只有产生愉快的体验,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因此,只有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轻松自然的导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画面,张激烈的竞赛,积极参与的小品表演,热烈的讨论,形象的练习,及时的反馈之中,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维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