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调查范文

时间:2023-10-12 17:3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调查

篇1

1.1食品流通许可情况被调查的56家客房配备食品的旅店业经营单位均未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食品流通许可证。

1.2食品的储存情况56家客房配备食品的旅店业经营单位均未设置专门的食品存放仓库,采购的食品存放在布草仓库内,与布草、洗化用品等非食品物品混放,未设置专用食品存放架,部分经营单位食品就地堆放。

1.3食品的采购56家经营单位均未建立食品采购查验制度,未设专人负责食品的采购和验收,采购人员均未参加岗前培训,48家经营单位能从固定供货商处采购食品,但仅有3家单位与供货商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协议,协议内容粗略,对应提供的保证食品安全质量的企业许可、产品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未加限定。供货商许可证索证率仅为42%,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明索证率36%,食品相应批次检测报告索证率为9%。

1.4食品周转情况桶装饮用水周转期平均13~15d,方便食品平均周转期22~25d,火腿肠平均周转期27~30d,饮料平均周转期22~24d。

1.5超保质期情况抽查272份食品,共发现超过保质期食品32份,超期率11.76%,桶装饮用水超期率最高,火腿肠超期率最低,四种食品超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数意义(χ2=28.39,P<0.005)。(表1)。

1.6抽检合格情况抽检食品样品266份,合格242份,合格率90.98%,其桶装饮用水合格率最低,火腿肠合格率最高,四种食品抽检合格率差异有显著统计数意义(X2=22.51,P<0.005)。

2讨论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实行以部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督管理模式,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目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由于客房配备食品供客人消费的形式属于新的营销方式,加之经营过程的隐秘性,其经营行为往往不被人们关注。目前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未将其纳入管理范畴,造成该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空白,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经营行为不规范等,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此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亟待解决。

2.1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总结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形成不交叉、不重复、不漏管、协调一致、高效有力,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合作的监管体系。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议事机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合作机制等综合协调机制及配套法规,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卫生行政部门在旅店业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相关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对旅店业经营单位客房配备食品的经营行为加强管理,严格该领域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对未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经营单位予以行政处罚。

2.2规范客房配备食品安全等经营行为规范旅店业经营单位客房配备食品的经营行为,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强化经营单位负责人、采购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督促其掌握有关索证管理规定,提升“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和“主动索证索票”意识。满足采、供、消三方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降低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规范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真实反映食品来源渠道,为不合格食品溯源创造良好条件。

2.3督促旅店业经营单位设立食品专用存放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食品陈列货架,食品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建立健全食品检查验收制度,严把食品入库查验关,食品尽可能做到计划采购,先进先用,缩短食品在库房和客房的周转周期,确保食品经营过程中不超保质期限。本次调查显示,旅店业经营的四种常见食品中,尽管桶装饮用纯净水平均周转期最短,但由于其本身保质期限较短,超过保质期使用现象仍最为严重,抽检合格率最低,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督促旅店业经营单位尽可能采用小容量包装的桶装饮用水,提高其周转率,缩短开封后的周转时间是降低微生物污染污染的关键。

篇2

这次我们的实践地点是香猪果园农场,目的是了解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前景及当前形势。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个期待已久的农场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失望,至少我是这么感觉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像样的大门,里面杂草丛生,农作物种植得杂乱无章。与印象中果实累累,鸡鸭成群,布局整齐的农庄差距明显。走到一个屋舍,我们见到了农场的工作人员,从她那得知农场主需要到次日中午才能赶过来。没办法,我们只能将调查工作推到明天。随后我们就在附近转了转。在农场转了一阵子后,便开始吃晚饭了,其实就是一个菜—豇豆,无它!此时我心里就是一个感受—失落!一天50元换来的就是一盘素菜,实打实的花钱买罪受。虽然孟阳一直提醒我这是有机食品,但我心里仍然很不甘心。渐渐的,我对这个农场失望,不屑,甚至鄙视。

据了解,这个农场是XX年开的,已经近12年了,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里面的所有蔬菜都是非转基因品种,在生长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撒农药,是完完全全的天然食品,相对的,没施化肥,这些蔬菜的生长周期较那些批量生产的蔬菜长,所以产量也非常有限,成本也很高,售价不菲。对于草根百姓来说,这种天价蔬菜是他们不能承受的。所以一开始这个农场的产品就是面向高端人群的。对于农场作物的奇怪布局,农场主解释说,这是为了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因为批量化的大生产本身就是有悖于自然客观规律的,所以一旦发生虫灾,农作物基本上都会毁于一旦。而农场多种作物搭配种植,遵循了大自然的法则,一片地物种丰富,害虫与其天敌相互制衡,作物在这种动态平衡中得以生存。这是一种高度稳定并且环境友好的种植方式。

引用农场主的一句话:蔬菜种植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为。需要补充的是,农场主是一个太极拳师,对道家思想有一定研究,以中国古代哲学作为思想支柱也是他能成功管理这个农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渐渐的,我对农场有了好感,也对农场主产生了一分崇敬。

在接下来的农场产品的市场前景调查中,工作总结农场主有喜亦有忧,农场的销售方式为会员制,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没有中间商,所以销售完全做到了一分钱一分货。同时也与客户建立了更好的信任关系,回头率很高,客户有增无减。

可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是销售范围太窄了,以至很多人从未听说过有机农场这个概念。而对于中下层百姓,要享受这种绿色食品简直就是奢望。所以现在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减少成本,扩大销售范围。农场主说,他们正在把生产理念宣传给当地农民,尽量增加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从而降低成本,让更多人吃到放心的绿色蔬菜。不过总的来说,在国内这个食品安全岌岌可危,到处充满着食品添加剂,商贩泯灭良心为了牟利置法律不顾生产黑心食品的大环境下,人们都渴望吃到放心健康的食品,有机食品市场巨大,农产前景很好。如果有机农场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很可能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希望。

此时此刻,我竟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感觉收获很多,绝对不虚此行。

采访结束后,我们采了很多小番茄吃,番茄口感很好,颜色虽然不及市场上的鲜艳,但是味道却更浓郁。这大概就市场上的蔬菜是无污染食品的差距吧。在午餐中,我们跟吃到了用野草喂的香猪,还有各种蔬菜,味道甚是美味。同桌的还有农场主的一些客户,从谈话来看应该是老客户了,他们聊得很投机。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金山区内7个乡镇、1个街道、1个工业区内的25个食品批发店。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涉及食品批发店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持有情况、进货渠道、销售品种、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知晓度、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个人卫生状况、有无超保质期食品、食品的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场所卫生等,并抽检糕点、糖果、酱腌菜、调味品的食品卫生质量。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5家食品批发店开业时间最长20年,最短半年,平均7.6年;投资额最多70万元,最少3 000元,平均投资额7.6万元;经营场所最大面积580 m2 ,最小20m2 ,平均119.6m2 ;业主文化程度小学5人,初中15人,高中5人;年龄大多在40~50岁,平均年龄48.8岁;工作年限最短1年,最长30年,平均10.8年。

2.2食品销售情况

2.2.1食品批发品种数批发品种最少为20种,最多为500种,平均149种。批发的主要品种为糕点、糖果、蜜饯、调味品、酒类、饮料、粮油,还有少部分保健品、水果、禽蛋、冷饮;其中10家店销售预包装熟食。

2.2.2散装食品销售被调查的批发店中21家有散装食品批发,品种数最多50种,最少为1种,平均8.5种。

2.2.3进货渠道从本市进货17家,有索证4家;厂家直送17家,有索证4家;配送4家,有索证1家;自行到外省市采购15家,有索证4家。

2.2.4超保质期、标识不符被调查的批发店中2家查到6种超保质期食品,占8%;6家24种品种不符合标识,占2 4%。

2.2.5每日营业额每日营业额最多1万元,最少300元。平均2 652元。

2.3原料储存

25家店中有8家店有索证,占32%;12家店内食品隔墙离地存放,13家店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占52%。食品抽检情况见表1。

2.4从业人员卫生状况

共有52名食品从业人员,其中48人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持证率为92.30%,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2.5卫生知识问答情况

共询问了4道题,答对2题的有22人,答对4题的仅3人。

3讨论

从本次的调查来看,区内从事食品批发店的法定代表人或业主、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但年龄偏大,食品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索证、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隔墙离地等卫生意识还不够。有相当一部分进货渠道为厂家直送及自行到外省市批发部采购,但索证极少。店内有超保质期、标识不符合要求分别占了8%和24%。

要把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细胞工程。在食品安全监管的“链条”上、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规范、食品安全意识各环节上加强监管。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① 强化知识宣传,提高农民自我防护意识。农村食品市场的消费者主要是农民,在农村要大力宣传《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利用村镇广播、发放宣传册(单)、食品安全报、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宣讲食品卫生知识,不仅使消费者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且让经营者了解违法经营将受到何种处罚。引导健康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识假辩假的能力,强化经营者守法经营观念,使食品安全观念深信人心。

② 加强培训指导,提高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 在向广大农民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首先对农村批发店业主进行针对性地培训《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食品进货索证等食品安全的自律意识。同时加强对农村食品销售店业主分期、分批培训,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采购问题食品,不卖假冒伪劣食品。

③ 健全维权网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托食品投诉举报电话、工商12315、消费者协会组织,建立健全农村消费维权网络体系,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点。

④ 加强重点监管,严打非法经营行为。要象重视超市食品那样重视农村食品批发市场,对食品批发商。实行重点监管,做到勤查、勤看、勤督促。发现销售过期、发霉、变质、标识不全食品要立即整改,性质严重的要严肃查处并曝光。用建立黑名单制度倡导守法、自律、诚信,促进农村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⑤ 规范进货渠道,净化农村消费环境。要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大力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和超市到农村乡镇开设食品等商品连锁经营店。现我区在每一个村已建立一家食品放心店,所有放心店的食品由区供销社统一配送,实现店里的商品城里的车子送来,店里的销售模式城里的商场带来,一切按照城里超市的经营模式来,使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城里购物环境。

篇4

【关键词】 食品;安全;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43-03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Survey on Food Safety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hijiazhuang/TIAN Su*,ZHAO Li-juan,SUN Lei, et al. *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 about food safety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hijiazhuang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ood safety education.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food safety KAP was conducted among 475 students and the other outside eating practic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06 students by random.Results Knowledge about food safety was lower, with an average knowledge score of 7.25±1.07 (the total was 10).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correct answer (99.8%) was the question of "Which material was mixed into infant milk powder by Sanlu Group", while the awareness rate on unpolluted foods or organic foods was the lowest (4.0%). About 94.3% students paid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Most students (86.5%) considered that outside eating practice could affect health, but 39.9% of students still ate outside everyday. TV, Internet, newspaper and magazines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food safety.Conclus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er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bout food safety, but some knowledge remains fair to poo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food safety educations among young people which help them to obtain more food safety knowledge and to cultivate health practices.

【Key words】 Food;Safety;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学校应是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2],因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预防食源性疾病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和在外就餐现状,为更好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首先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石家庄市符合条件的院校进行编号,共抽取3所院校(医大、师大、体院)。学校确定后,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所院校中将不同专业的每一大班编号(包括研究生一年级班级),共抽取4个大班作为调查单位,所有学生均参加调查。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84份,收回完整有效应答问卷475份(问卷中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栏缺少任何1项或其他问题中有1项及以上未作答的,视为无效问卷),回收率为98.6%。其中医学类本科生306名,师范类研究生81名,非医学类本科生88名;男生199名,女生276名。在外就餐调查共发放问卷309份,收回完整有效应答问卷306份,回收率为99.0%。

1.2 方法 问卷1根据健康教育KAP模型[3]自行设计,经反复修改、预试验后形成,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等问题。其中知识题10题,调查对象答对1题计1分、答错1题不计分,满分10分;态度题10题,其中设有6个封闭型选择题,选项为“这样认为”、“有时这样认为”、“不这样认为”、“不关心”、“不知道”5个等级,按1~5计分。行为题共9题,不计分。问卷2为在外就餐情况调查,涉及在外就餐的频率、理由、地点以及是否考虑在外就餐对健康有影响等问题。

1.3 资料处理 全部原始数据录入EpiData 3.0和 Excel 2007,由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 475份有效问卷的平均得分为(7.25±1.07)分,医学类本科生、师范类研究生、非医学类本科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25 ±1.00)分、(7.33±1.30)分、(7.17±1.11)分,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三鹿奶粉中危害健康的物质”正答率最高,为99.8%。而“有机食品比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更安全”正答率最低,仅为4.0%,且3所高校大学生本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1。

2.2 食品安全态度

2.2.1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和担心情况 94.3%的大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造假食品(42.0%),其次为蔬菜中农药高残留(24.9%),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位居第3(12.2%)。

90.5%的大学生担心日常饮食的安全,其中对于肉蛋奶类最为担心(40.2%),其次为粮油类(14.2%)和蔬菜水果类(13.3%)。

2.2.2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态度 有99.0%的大学生认为或有时认为食品质量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而且3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不全相同,医学生中持正向态度者高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不同性别学生比较结果见表3。

2.3 食品安全行为

2.3.1 对于无公害食品的购买行为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79.2%)选择价格合理才会买无公害食品, 有14.1%的大学生表示即使价格高也买,还有4.6%的学生表示对此不关心。3所大学的大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2 对于过了保质期食品的处理行为 只有37.9%的大学生能非常及时地处理掉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1.4%的学生选择的是基本会及时处理,还有1.3%几乎不处理。在没有及时处理过期食品的大学生中,有52.9%选择闻味后确定是否继续食用。

2.4 大学生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 被调查者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来源主要为电视和收音机(21.5%)、网络(18.9%)、报纸和杂志(17.0%)。

2.5 大学生在外就餐的频次与原因 在被调查的306名大学生中,86.5%的大学生会考虑到经常在外就餐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其中认为卫生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的占85.5%。有39.9%的大学生几乎每天会在外就餐,几乎不在外就餐的仅占8.8%,且男、女生在外就餐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4。在外就餐原因见表5。大学生在选择在外就餐的地点时,依次考虑的是口味、清洁卫生、价格。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尤其是近期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更加引起了人们对饮食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

3.1 食品安全问题的知晓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大学生的高度重视,而且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也较为积极,但是对一些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添加剂等知识方面有欠缺,这使他们对相关问题不能持有较为正确的态度。例如,对于安全性较高的无公害食品,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仅有不足20%的大学生表示即使价格高也买,且有近50%的大学生未能意识到食品颜色对食品安全会有影响。可见,大学生的食品安全认知情况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3.2 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但其态度和行为与知识不相匹配 本调查结果显示,“拿食物前要洗手”、“擦桌布是可以传播疾病的”、“牛奶变酸不是酸牛奶”的正确率较高,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微生物对食品安全性的潜在危害已有较正确的认知,但是他们对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诸如“鱼、肉等生鲜食品应装入食品袋或容器放入冰箱”和“生熟食品应分别使用刀和案板”的正确态度[4]却较低;而对于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仅有37.9%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及时地处理。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具备了很高的知识知晓率,但是生活中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仍然延用着传统的食品卫生习惯,在知识的获得和运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3 在外就餐是大学生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根据2000年美国FDA揭示食源性疾病风险因素的报告,餐馆和食品零售业的卫生问题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5]。

虽然近90%的大学生知道经常在外就餐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是仍有约40%的人几乎每天在外就餐。大学生在选择在外就餐的地点时,依次考虑的是口味、清洁卫生、价格,虽然他们对清洁卫生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口味和价格仍然是他们的主要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他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另外,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外就餐的理由主要为错过食堂供饭时间和改善伙食,所以,学校食堂延长供饭时间和改善饭菜质量是避免学生在外就餐过频的有效举措。

3.4 应加强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食品安全知识部分,师范类研究生、医学类本科生和非医学类本科生的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结果与梁洁等[6]的结论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本次调查的医学类本科生为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涉及预防医学中食品卫生知识。解瑞宁等[7]的研究指出,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高于低年级学生,缘于高年级医学生学习知识面广[8],同时已经接触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学科,对食品安全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这也提示在对非医学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对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的宣教工作。

医学院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优于非医学院校学生的研究结果提示,医学知识的教育对持有正确的食品安全态度有积极作用[9];“三鹿奶粉中危害健康物质”一题的正确率接近100%,这与电视和收音机、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多途径的大力宣传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宣传和食品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10],对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转变态度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此观点,笔者建议应多开展高校校内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和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对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地、持续地健康教育工作。

4 参考文献

[1] WHO. WHO global strategy for food safety:safer food for better health.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5-7.

[2] HAAPALA I,PROBART C. Food safety knowledge,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 Nutr Educ Behav, 2004,36(2): 71-76.

[3] BOOKMAN D.健康教育的KAP模式及设计.华西预防医学,1990,8(1):50.

[4] WHO. Five keys to Safer Food. Switerland: the WHO department of food safety, zoonosese and foodborne diseases, 2006: 12-15.

[5] CATHERINE EW. Keep food safe to eat: healthful food must be safe as well as nutritious. J Nutr,2001,131(2): 502S-509S.

[6] 梁洁,向志锐,刘燕文,等. 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3): 218-219.

[7] 解瑞宁,李永华,李英娥,等. 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国校医, 2007, 21 (1) : 33-34.

[8] 刘晓雁,毛代武,吴爱莲. 某艺术中专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实用预防医学,2004 ,11(1): 48-50.

[9] UNKLESBAY N, SNEED J, TOMA R.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of food safety. J Food Protec,1998,61(9):1175-1180.

篇5

我县现共有注册餐饮服务单位910户,未取证的小餐饮店212户;食品流通经营主体1040户,未取证的小食品店621户家;食品生产企业26家,未取证的小作坊201家;未取证的食品流动摊贩100余户;不规则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随着食品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县食品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涌现出了一批名优产品,包括麻辣牛肉、飞龙面、龙女酒、盐皮蛋等;西南商圈著名零售商企业重百商城看中__县消费潜力,在__镇开设两个零售店;印山假日酒店、渝源庄、雪花啤酒风情街等餐饮业领头羊和餐饮服务示范街则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助推我县食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20__年,我局为摸清食品安全现状,抓住食品亮剑行动的契机,集中查处了一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后续又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包括食品添加剂、大米、白酒、饮料、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等多个方面,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截止目前,我局共计办理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127件,罚没款合计23.33万元。同时,为了严防食品安全风险,根据市局年初下达的食品抽样方案和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共计开展民生工程抽样96批次,不合格6批次,合格率97.8%;开展监督抽样55批次,不合格32批次,合格率41.8%;对抽样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县食品安全总体现状较往年有所提升,但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一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人员数量少。按照“三定”方案,全局共设立编制80个,到位人数46人。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紧紧23人,食品安全监管面积大、战线长、监管基础薄弱、动态性强,同时食品行业兼具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流动性强的特点,现有监管人员即便超负荷工作,也不能达到监管率100%。二是监管设备缺乏。目前我局共有快检设备2套,只能针对极少部分品种做基础检测,面对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食品,我们执法人员绝大多数时间是采取凭经验肉眼看、鼻子闻、手摸和检查购物凭证等方式来辨别假劣产品,支撑食品安全工作的物质技术力量无法保障,难以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办公场地受限。我局共设立6个监管所,为我局的派出机构,办公场所在监管所乡镇府所在地划转,但目前无一个正常运转,监管所缺乏电脑、打印机、执法车辆等一系列办公设备。

(二)食品安全隐患突出。一是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隐患突出。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绝大部门来自农村或者是城镇下岗职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未实行进货查验及台账登记、索证索票制度或者记录、索证索票不全,不能及时处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缺乏,留下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二是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维权困难。在我县很多消费者没有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别是一些老人、小孩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基本不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这些标识,这就给一些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而部分经营户往往不会主动提供发票和小票,一但出现问题,维权就会比较困难。三是农村食品市场名目繁多,秩序混乱。农村食品市场上廉价食品琳琅满目、山寨食品品种繁多,因农村消费者普遍对食品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加之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农村食品市场和城乡结合部是低价劣质食品的倾销地,农村消费者也是假冒伪劣食品的直接受害者。

(三)食品经营缺乏有序竞争。一是食品生产经营户分散不成规模。我县食品经营店分布范围相当广,从城区到几人、十几人聚集的农村居民点都有食品生产经营户;但绝大多数规模都不大,有两张桌子就组建一个小餐馆,有几十包小食品、几瓶酒、几包糖果就能构成一个小食杂店,有简单生产工具在简陋的棚户内搭建的小作坊,同时,很多农村地区的餐饮服务单位及食品流通经营户未取得相关的证照,小作坊也未到监管部门实施备案管理,这给职能部门监管带来较大难度。二是食品行业小、散、乱、差问题凸显。食品行业作为一般的服务业,普遍投入不大,技术含量偏低,尽管完全由市场竞争来选择,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等问题,缺乏有序的竞争力。除进行注册登记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经营户、食品生产企业及已实施备案管理的小作坊外,食品流动摊贩随处可见。因不能对未获证或登记的食品生产经营户进行食品原辅材料、制售过程、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控制,所生产销售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大。

(四)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一是监管依据缺乏。20__年全省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但针对“四小”的监管办法依然没出台,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可适用的法律条款不明确,在执法过程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监管对象数量庞大。我局负责除食用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整个食品市场的监管,涵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集贸市场的监管,监管对象适量庞大。三是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针对食品安全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法律责任条款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违法成本较低,获利空间较大,违法成本远低于违法收益,故意违法现象频发。四是监管责任分工不明。今年“毒豆芽”事件屡见报端,一度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主要原因是监管责任分工不明,豆芽监管处于真空地带。

(五)法律

宣传效率低下。一是法律宣传惠及面窄。我局虽每年都借助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技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但是受惠面基本集中在城区和乡政府所在地,广大农民群众未能及时获知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食品安全意识低下。二是普法教育未能跟上。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食品经营商家犯了法都不知自己触犯了法律,不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有的认为只要罚点款就能了事,这些都反映了普法教育和宣传力度远远没有跟上。部分经营户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对食品安全电子溯源、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嫌麻烦,消极应付。有些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购买食品时不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不看合格证、不查证验证,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意识也不强。虽然我局每年都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但部分食品从业人员责任心差,操作随意性大,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差甚远。我县食品安全问题纷繁复杂,食品安全隐患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财、物力支撑不足。一是人力资源不足。机构改革后,我局编制空缺数目大,人员迟迟没能到位,现有人员是多部门整合而来,食品安全监管业务需经历学习期、磨合期、熟练期三个阶段,食品安全问题也会经历一个集中爆发期。二是物力支撑不足。目前我局办公设备、执法装备严重匮乏,严重制约了全县食品行业的监管,为食品安全隐患埋下伏笔。三是财力保障不足。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投入少,抽检经费缺乏,发现可疑食品不能及时开展抽样检验,锁定证据,致使执法监管陷于被动状态。

(二)食品行业管理水平低下。一是食品行业规范化程度低。我县现有食品生产经营户几乎都采用家族管理,家庭中不同的成员在食品生产经营不同环节担当不同角色,控制着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各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主要依靠经验,随意性较大,不能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食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食品生产企业虽然都制定相应的产品执行标准及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检查中发现企业受文化素质、成本等各方面的影响,不能按照既定的标准和制度严格实施,主要表现在食品生产从业人员工作服鞋帽穿戴随意、购销记录不全面、食品添加剂采购及使用记录时有时无、产品出厂检验更是形同虚设,同时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食品安全风险较大。

(三)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平庸。一是执法监管各自为政。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但从多年的监管履职情况来看,各部门联合执法频率低,信息互通量少,震慑效果不佳,不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是社会参与度低。现阶段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期,特别是部分制假售假窝点为躲避执法检查,隐蔽于居民小区、采取非工作时间或夜里开工,紧紧依靠执法人员的日常巡查难以及时发现,劣质食品流入市场,食品安全隐患较大。大部分群众知晓此事,但不会及时向食品药监部门、公安机关举报,导致违法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一)充实监管力量,做好安全保障。机构改革后,食品监管范围广、面积大,而执法人员及执法装备却不能满足实际执法的需要,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不能正常履行监管职责。希望上级政府能加快充实食品监管队伍的速度,充分发挥乡镇食安办的作用,并在乡镇、村社区聘任食品安全协管员,配合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监管的投入,配备精良准确的食品监管设备,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形成合力,保障食品安全。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安全意识。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另一方面我局继续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经营业主的食品安全培训及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准入关”。

(三)构建信息平台,筑好安全防护。一方面要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互相交流通报,加强沟通协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动态管理,共同筑好食品安全监管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各级媒体要引导群众加入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中来,发现问题及时拨打__投诉举报电话,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让不法分子无容身之地。

(四)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监管盲区。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达不到卫生条件要求的食品单位坚决不予以发放证照,对经营条件十分差、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的无证经营单位坚决取缔。二是加大惩处力度,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三是加大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大型商超、承办宴席单位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明确各单位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四是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履行职责全面到位。对违法犯罪分子要用重点治乱,绝不能心慈手软。五是突出重点环节,加大打击力度。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过期劣质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猪肉冒充牛肉等食品安全重点环节下大力气查处,坚决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五)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监管方式,坚持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相结合,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大力强化服务,做到监管于服务并重,寓监管于服务中,通过监管体现服务。为方便食品流动摊贩的监管,建议县委政府在食品流动摊贩聚集地划定一块食品流动摊贩集中区,实行统一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素质建设是执法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执法工作。我们应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是转变执法作风,树立良好执法形象。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把先进性教育与开展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结合起来,引导每个执法人员都来深入思考:作为食品监管部门的人员,怎样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二是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知识、专业常识以及执法行为规范化的培训工作,把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作为工作中的常修课和必修课,加强对法律深层理论的认识,提高执法质量。三是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际运用和实践锻炼,把学到

篇6

最近,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断涌现,双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墨汁粉条、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故相继发生。这些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似乎都已经不再安全。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对社会到底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去探究;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必须给以充分的保障。为此,我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做了一次相关的调研活动,主动调查民众意见,以增加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了解,向社会提供食品安全的建议,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轻居民买菜负担,切实使食品的安全水平得以提高。

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都会影响到食品的质量。从广义上来说食品生产者应包括食品原料的生产者和食品的制造或加工者。例如,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由于缺少环保知识,施用农药的技术不过关或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有些菜农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氧化乐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类农药,造成农药事故屡有发生。经销商也对食品问题负有很重要的责任。食品是一类易腐性商品,只有极少数食品的保质期在一年以上,大多数食品的保质期只有3~6个月,不少食品保质期只有几天。因此,由于营销管理不善、不了解各类食品保鲜贮藏的知识,常出现产品过期的现象,使很多人成为食品危险性因素的受害者。近年来注水猪肉、矿物油、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抛光粮食、生猪饲料添加瘦肉精、石蜡制火锅调料、敌敌畏浸泡金华火腿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看上去食品安全问题离我们很远,实际上食品安全问题离我们很近。我通过调查我家乡的各个大小菜市场及超市,对家乡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了菜市场及超市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方式及重视程度,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诟病。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判别食品,蔬菜是否优质的一些小技巧,让我感悟到生活无小事,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可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对家乡的大小菜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很多菜市场都没有进行安全检测,只要菜商支付相应的摊位费,就可以在该菜市场进行销售。这样的营业模式必然是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百姓的食品安全只能仅仅卖家的道德建设的高低来决定了;如果卖家将已经腐烂或者以及过期的食品混在在优质的食品中,鱼龙混杂的卖给卖家,轻者只是是买家感到常委不舒服,重者可能对买家的身体造成不可磨灭的危害。

在x月4号到x月13号这10天时间,我先后走访了温馨花园小区旁的菜市场,火车站旁的菜市场,六队旁的菜市场,水晶路上的农贸批发市场,七队居民区的菜市场,金桥超市,民家超市,乐多超市等近十几个菜市场和超市。通过对询问交流的方式随即采访市场里的菜农与消费者,向他们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走在菜市场的人群中,屡次想拦下一个阿姨想问一下她关于在买菜是所遇到的一些不良现象。可是,却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张不开口,不知道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子过,还是因为和陌生人交谈有些胆怯。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一愣,突然间明白了这次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从小到大,我们几乎所有的时间不是在学校里学习,就是在家里些作业,我们身边都是同龄人,我们基本上拥有着同样的爱好,同样的梦想,我们之间有聊不完的话题。可是,我们不曾或者很少接触过那些比我们大几十岁,可以当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相同点极少极少,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单纯的,幼稚的,应该被保护的。再过两年我们就要毕业了,我们必需去面对那些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人和事,我们会面对许许多多我们不曾面对的事情,面对许许多多和我们不一样的人。而这次社会实践恰恰是给我们提供一次机会,让我慢慢的去学习和不同的人交流,从他人身上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的纠正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足。这样想着想着,我也不再胆怯,或许会拒绝,或许会被忽略;但是成功的开始总是失败了,有了失败,从中吸取教训,才能成功。

篇7

时间似箭,岁月如梭。流年诠释着成长的涵义,而人生的旅途,像打翻了岁月的五味瓶,让我细细地品尝着成长的滋味。

成长是酸的。弟弟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宠爱有佳,我不难过,因为他小,需要人照顾。但是现在,弟弟已经长大了,而爸爸妈妈的溺爱导致他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父母。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弟弟跑来打扰我,拿我的作业本乱涂鸦,还把书包弄得一塌糊涂。我生气地痛骂他一顿。而弟弟不但不知错还找来妈妈说我欺负她,妈妈不分青红皂白教训了我。说弟弟还小怪我不让他。我眼角含着眼泪没让它掉下来,心里却酸酸的。妈妈,您可知道,那作业明天就得交的啊!

成长是甜的,当第一天跨进学校的大门,我庆幸自己终于成了一名中学生。可学校里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我曾害怕、惶恐、迷茫、孤独过,但久而久之,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相处越来越融洽,上课,我们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下课,和同学热情豪放地玩耍。老师和同学都是那样的可亲可爱。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学校。我的心里甜甜的,这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与学习啊!

成长是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每天应付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作业,奔波于“学校——家里”两点一线之上,就连周末也被各类补习班占满。只能在白纸黑字中想像牧童悠远的笛声,儿时天真无邪、不识愁滋味的笑靥离我越来越远。回忆着“扔沙包”“掷石子”“过家家”,再看看案头上的“语文”“英语”“数学”,我的心里苦苦的。我不禁感慨道:童年真好!

成长是辣的,小时候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成长意味着要慢慢学会生存,懂得如何照顾自己。记得第一次洗衣服,把蓝色牛仔裤染在了白衬衫上;记得第一次煮饭忘了放水,烧糊整个锅;记得第一次洗碗,打破了好几个碗碟……我的心里辣辣的。我不禁怀疑自己:我真的长大了吗?

篇8

ISO22000标准既是描述FSMS建立所满足的要求,又可作为第三方认证的依据准则。早在2006年GB/T22000——2006(等同于ISO22000)颁布之初,张慧才等[7]即从政府、企业、行业的角度分析了ISO22000认证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和现实基础。从2006年以后,中国逐渐开始对企业开展ISO22000的认证工作。从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上的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查询的结果来看,截止2012年8月份,已经有7220家企业获得了FSMS认证(非HACCP认证)。认证依据为GB/T22000——2006和针对不同种类产品制定的专项技术规范[8]。认证企业的经营范围包含了动物饲养、植物种植、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饲料生产、餐饮等食品链中的各类组织。

基于ISO22000标准的企业行动调查研究

企业的食品安全行动是受两类激励因素的综合影响:①政府控制,如政策、法规及标准、准入许可、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等;②市场激励,如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市场份额扩大等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关的各项激励因素[9]。基于ISO22000标准企业所采取的行动也无外乎受这两类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两类因素中哪些因素对企业实施这一标准的影响会更显著呢?本研究将根据对企业的调查来给出结论。对于ISO22000标准来说,企业行动的具体形式主要是建立FSMS并获得第三方认证。那么影响企业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实施这一标准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本研究对已经通过ISO22000认证的58家企业进行了一次较详细的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基于资金和人力的限制,此项研究只对上海地区获得FSMS认证的58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不涉及其他地区。调查的总体来自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查询到的上海地区已获得FSMS认证的企业,共359家。从这一总体中,以实地访谈、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取得联系,最终获得了58家企业的支持,剔除无效问卷以后最终有52家企业的调查资料纳入了本研究的统计分析。3.2.1企业申请ISO22000认证的动机在查阅了大量文献[7,9-12],并对个别企业的质量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认证动机,有针对性的选列10项认证动机进行了调查。要求被访企业从中选择对各自企业最有影响的认证动机,并按重要程度将前5个动机进行排序,第1位为最重要的动机,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动机的重要性依次递减。动机排序选择比例与重要性总评价分数分别按式(1)和(2)计算,分数越高说明这一动机对企业申请认证越重要。被调查企业认为前5位的认证动机重要性选择比例见表1。100%企业总数选择该排位的企业数动机排序选择比例(1)重要性总评价分数第位比例第位比例第位比例第位比例第位比例(2)由表1可知,促使食品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认证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这反映了企业特别是决策层对安全质量的意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次是―与竞争对手抗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客户直接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出口、促进国际贸易、―政府法规的要求和―降低成本的评价分数很低,而―同行获得认证后模仿评价分数为零,成为被访企业最不认可的认证动机。这种结果的出现说明各企业建立实施FSMS多是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避免公共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所尽社会责任的体现。所以行业内很多人流传的―同行获得认证后就进行模仿的言论并不符合实际,企业也并没有盲目的追赶潮流。在以往研究和初查的基础上,问卷给出了8个影响企业建立基于ISO22000标准的FSMS的因素,要求被访企业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选择并排序,一为最重要因素,二、三……七、八的重要性依次递减。重要性选择比例按式(3)计算。调查结果见表2。由调查结果可知,影响企业建立实施FSMS的首要因素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FSMS是在科学分析企业现状、仔细剖析产品实现全过程、有效分配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些过程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来支持。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是调查中发现影响企业建立实施FSMS的第二大因素。ISO22000不是一种僵硬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它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发展变化的体系。企业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原料供应商的调整、产品标准的更新等,及时更新调整管理体系。因此,来源于组织内外的信息必需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这对于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满足这一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至关重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内外部的有效沟通成为影响企业实施ISO22000标准的第三位因素。其次―正确理解ISO22000标准的要求、―现有的软硬件设施、―员工积极参加(态度)、―各级主管的支持、―改进培训机制等因素对于影响企业实施ISO22000标准,建立FSMS的重要性总评价分数逐次递减。问卷设计了10条有关企业通过实施基于ISO22000标准的FSMS获得收益的评价项,要求被调查企业从中选择受益最大的三项。详细情况见图1。从调查结果来看,84.62%的企业认为FSMS加强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可见ISO22000的确是一种优良的管理方法,提高了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效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和―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得到宣传和加强也是接近一半比例的企业认为是通过FSMS获得的明显收益。排在其后的是―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企业销售额增加、―市场占有率增大等。―成本降低、―企业形象得到改善、―降低商业风险(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减少法律和保险支出这些收益则不是十分明显。

篇9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安全食品市场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基于广州等城市获取的调研数据,以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与评价为出发点,利用多重选择综合评价指数量化测度消费者购买或拒购安全食品的动因,并基于联合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的效用评价。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较低,安全、环保等属性是消费者最重要的购买动因,而价格过高与信任缺失则是拒购的关键原因,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效用评价远低于绿色食品与常规食品。

关键词:安全食品;购买动因;联合分析;效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1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 YJCZH01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1SF007)

作者简介:尹世久(1977-),男,山东日照人,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安全食品安全与营销研究;吴林海(1962-),男,江苏江阴人,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与政策研究;徐迎军(1974-),男,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而信息不对称是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根本原因(De Krom et al,2010)。建立信号传递机制,使信息能够充分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方法(Pieniak et al,2010)。促使生产者在政府的有效制度安排下以认证方式主动向消费者传递食品品质信息,是最为可行的且在现实中普遍采用的方案(Moschitz et al,2010)。上世纪末期以来,我国逐步构建起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以下统称为安全食品)为主体的认证体系。在公众食品安全关注度不断提升、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背景下,安全食品消费与市场发展成为政府、学界乃至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消费者的认知与购买决策是安全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诸多学者在该领域展开了大量的先驱性研究。Hjelmar(2010)研究发现丹麦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的主要动因在于其具有安全健康属性。Napolitano等(2010)比较了消费者对有机牛肉与常规牛肉购买倾向上的差异,发现那些知晓更多有机产品知识的消费者对有机牛肉有着更高的评价。王二朋等(2011)研究发现:认知、对农药残留的判断、购买地点等显著影响着消费者对安全认证蔬菜的信任。Yin等(2010)研究了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动因与支付意愿。Briz等(2009)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西班牙消费者有机食品认知、购买意愿与影响因素,受教育年限显著地影响消费者的有机食品认知度。Gracia等(2008)研究了意大利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购买行为,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成为关系有机食品市场规模能否持续扩大的关键。Roitner-Schobesberger等(2008)以有机蔬菜为例在泰〖HJ54x〗国曼谷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认知与信任成为阻碍市场发展的瓶颈。Chen(2007)利用柔性回归分析验证了消费者认知对购买决策的影响。黄季伸等(2007)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与购买决策等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周洁红(2004)以蔬菜和肉类为例,研究了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与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的购买意愿。

现有文献对消费者安全食品认知的研究表明:认知对购买决策有着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是消费行为与市场需求的起点,而效用评价形成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基础。与以前相关研究不同,笔者从消费者购买动因与效用评价的角度,探讨消费者购买选择与消费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以消费者认知与评价为出发点,探讨消费者的购买或拒购动因,以此为基础提炼安全食品的主要属性与水平。运用联合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效用评价,并在不同食品间展开比较,据此提出旨在促进安全食品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广东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且毗邻港、澳、台地区,成为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安全食品市场,对此地的调研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前瞻性。

2011年10月,在广东省珠海市华润万家、吉之岛等超市采取街头拦截的偶遇抽样法,进行了探索性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07份,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将不适当问卷项目剔除或调整。

2011年11月至12月,在广州、深圳、珠海利用调整后的问卷展开正式调研。调研采用问卷调研与有选择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组以了解消费者认知等基本信息为主要目的,采用街头拦截的方式,调研地点选择在商业区等人流密集的区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6%。第二组以探究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意愿、动因与相关评价为主要目的,调研选择在华润万家、吉之岛等大型超市的食品销售区以及开设安全食品专卖店的小区附近采用偶遇抽样方式展开。如此选择调研对象的理由在于:经验表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理想销售终端是连锁超市、便利店和专卖店(方敏,2003)。实地调研结果也表明,华润万家、吉之岛等大型超市与商业区的有机专卖店已经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安全食品销售渠道。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广州、深圳与珠海各250份),回收有效问卷658份。被调查者相关特征见表1。

二、消费者安全食品认知与购买动因

(一)消费者认知及信息来源

认知是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需求的起点。为了获取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状况,笔者设置了四个层次的问题,对被调查者是否认知进行提示和确认。第一个层次,“听说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吗”,“听说的途径”;第二个层次,对听说过安全食品的被调查者进一步询问,“是否知道安全食品认证”,“知道哪些安全食品认证标志和认证机构”;第三个层次,能否说出安全食品与常规食品在安全属性等方面的差别;第四个层次是询问被调查者知道安全食品的哪些特性,主要包括安全、环保、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特性。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安全食品认知总体状况不容乐观:(1)第一层次认知率即表示听说过有机食品的消费者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3%,远低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80%左右的认知率(Yussefi,2008)。相比较而言,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的认知率虽然略高,但仍低于70%。(2)是否知道相应的生态标志及主要认证机构是认知的第二个层次,这几乎是消费者辨识安全食品真假的惟一重要依据。仅有32.3%的消费者了解安全食品的1~2个标志,这可能与政府或生产者宣传的内容偏重于“名称”、不重视“标志”有关。(3)能够说出有机食品与常规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在质量安全水平方面的差异的被调查者人数很少,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4.9%,并且很大比例的被调查者甚至对三种食品概念混淆。(4)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各类安全食品的各种特性,尤其是在食品安全之外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是认知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调研数据表明,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述各类安全食品多种特性的被调查者仅占总数的12.4%。

在知悉安全食品的被调查者中(N=1235),其获取安全食品信息来源最主要的途径依次为商店现场广告(36%)、亲友介绍(35%)和展览会(34%),而电视等传统主流广告媒体仅占9%。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渠道所占的比例达到26%,与政府宣传的比例(25%)基本相仿。由此可见,主流媒体在安全食品市场推广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安全食品厂商相对弱小,既难以承受相对昂贵的电视等主流媒体广告成本,又受制于淡薄的营销意识。扶持、壮大安全食品产销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市场开发中的作用,积极利用主流广告媒体,有望成为拓展安全食品市场的重要途径。

(二)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与拒购动因

篇10

为了解北京市民对本市食品安全以及食品监管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近期,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全市抽取760户城镇居民,开展了入户问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全市16个区县。调查内容涵盖了居民对食品安全状况、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评价,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程度以及对政府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文件的看法、建议等。

近七成被访者肯定北京食品安全

调查结果显示,对北京食品安全状况持否定态度的被访者,即认为“不太安全”和“不安全”的比重分别为20.6%和9.7%,共计30.3% ,其余持肯定态度,即认为“安全”、“比较安全”和“基本安全”的被访者共计69.7%(详见图1)。近七成被访者持肯定态度,表明市民对本市食品安全状况基本认可。

调查还显示,对本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表示“满意”、“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被访者达到73.4%,持否定态度的被访者,即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共占26.6%,表明多数被访者认可本市食品监管工作,但逾两成的被访者投反对票,显示出北京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

“生产加工”环节最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从种植、养殖到餐桌,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运输、食品销售和餐饮六大环节,这其中,哪一环节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调查发现,选择“生产加工”环节的被访者占多数,为67.0%(详见图2)。调查结果与近年来食品市场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十分吻合,毒豆芽、染色馒头、三聚氰胺毒奶粉等均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发生的事件,可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是需重点监管的关键。

进一步调查发现,被访者认为生产加工问题之最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占比近六成;其余的种植、养殖、运输、销售和餐饮各环节中,问题之最分别是“蔬菜瓜果上的农药残留”、“饲料中添加禁用物质”、“贮存、运输、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受到污染”、“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出售食品”和“餐厨废弃物重复使用”,比重依次为49.1%、80.7%、49.6%、47.3%、71.2%。

多数市民愿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遭遇食品不安全问题,或知道某品牌某食品有质量问题时,采取举报和投诉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维权的问题,更是一种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公益行为。要创造一个食品安全环境,提高公民意识,逐步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氛围至关重要。在问及“如果您知情某单位或个人在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存有违规违法行为,您会举报吗”时,79.1%的被访者选择了“举报”,20.9% 的选择“不举报”,表明市民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意愿较强。

问及“如果您遇到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会投诉吗”时,调查显示,68.4%的被访者选择“投诉”,另有31.6%选择“不投诉”,表明多数被访者在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会选择投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调查还显示,当得知某品牌某食品出现不安全问题时,65.0%的被访者表示“不再食用该品牌的所有食品”,18.4%的人表示“不再食用该品牌的该种食品,仍会食用该品牌其他食品”,14.6%的人表示“不再食用所有品牌的该种食品”,另有1.7%的被访者表示“继续食用该品牌的该种食品”。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如某品牌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该品牌某种食品的销售会受到严重影响,还将危及该企业所有食品的销售,甚至会殃及同行业同种食品的销售。

市民对政府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反响强烈

自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即[2011]20号文)以来,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备受社会关注,北京市民同样对文件涉及的“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各方责任”等四个方面内容反响强烈。对此,本次调查用开放题的方式,征询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加强食品监管力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有的被访者认为“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增加查办人员”;“政府有关部门在依法处罚这些违法行为时应提高工作效率”;“给检测人员发放快速检验设备,对所售食品及时抽查”。

应尽量少用、不用食品添加剂。有的被访者认为“要确定添加剂对人体无害才能用,说不明白的就一定不能用,不要用人来做试验”;“所有食品都不应该添加添加剂,添加剂对人体没好处”。

监管机制要做到切实长效,不要做表面文章。有的被访者认为“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上到下层层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搞突击检查,要长年坚持”。

应形成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模式。有的被访者认为“全民齐参与,才能发挥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作用”;“应从社区做起,多举办食品安全宣讲会,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让人人都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保障食品安全重在加强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