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微课设计;问题研究

623.5

一、 课堂信息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就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来构建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其模式的构架不仅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视频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更需要为学生配备好硬件基础,也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配备基本的移动互联终端,可以选择为学生配备平板电脑、掌上电脑、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但是受到财政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设施是难以完备的。那么就要在条件可以达到的范围之下,以班级为单位配备多媒体应用系统,建立在数字技术之上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还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的,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注重于课件的演示和视频的播放,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信息平台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微课教学。那么如何根据多媒体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数学课堂的多媒体微课教学呢?这就要求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能够结合相关的软件制作相应的微课课件来供教学使用,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来供学生上课使用,微视频的制作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制作微课视频,突出视频人性化、兴趣化的特点。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化体现出,微课的特点还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如何来制作微课视频和微课课件来最大化的吸引学生对于知识的关注,能够通过相应的微课技术将课本知识完美的呈现出来,从视觉感觉等方面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将微课视觉情景最大化的还原。同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兴趣性引导,最大化的引导学生来关注课本知识,还原教学情景,通过微课教学手段的运用来实现教学场景的体现,满足学生的教学视觉体验,形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 信息化课堂操作模式的搭建

除了必要的信息化微课技术支撑之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操作模式,引导学生来使用信息化产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全班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层次划分,针对在课堂学生的实际变现和知识的实际接收能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做好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讲解工作和实际学习情况调查,为每一个学生知识的实际学习排忧解难。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素质水平,打造班级体的课堂体验模式,选择不同的知识讲解方法让学生来进行实际选择,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知识,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知识接收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于课堂的知识难点解释模式,做好学生的知识讲解工作,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知识体验,改变教学方式,提升班集体的素质水平。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分数概念的这节课的讲解,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不能直接接受分数概念,可以为学生制作关于分数概念的三维动画,微视频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还可以将教材上关于分数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滚动播放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进步,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就要结合正确的信息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因为单纯的进行课堂实际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结合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注重信息操作模式的教学,在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体验,确立课堂教学宗旨,在满足于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结合于什么样的信息操作模式,确立什么样的课堂主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课堂兴趣。当然,在确立课堂教学主题的时候,要选取适合于学生课堂学习需要的信息感官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提高自身的知识学习认知,理解课堂知识,了解知识原理,形成科学化思维,提高知识的感官意识。例如;可以运用平板电脑或者掌上电脑来进行信息化教学,也可以依托信息化教学系统来引导学生线上做题,结合线上视频或者动漫的知识原理讲解来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点,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电脑来进行实际解题,增强学生的感官思维。

四、信息化微课课堂的可实现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教学就是要结合信息化的产品和信息化知识传授的方式来突出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教学体系,具体的实现方式要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教学数据为主要依托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课堂。素质化课堂教学模式还要突出一个个性化教学方式,就是要结合信息教学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制作个性化的教学ppt课件和动画视频短片的制作来完善个性化学习引导机制,根据信息多媒体集中化的个性教学方式的应用来突显视频信息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原理,确立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条件下,老师通过学生自主性的解决方式来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实际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确保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理压力得到舒缓,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老师要想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就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可以通过将具体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或者教学动漫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也可以将数学知识点融合到游戏当中,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如在讲解平均数时,教师可以准备4块完全一样的木块,然后分成两堆,分别是1块和3块,然后提问学生:两堆木块中小木块数量是否一样多?哪堆多?哪堆少?待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在将木块分为两两一堆,然后告诉学生“2”是刚才两堆小木块的平均数,学生在思考这一结论的时候教师可再次进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教师借助木块演示的方法让学生J识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大小的方式让学生们认识到原来的“1”“3”可以和平均数“2”比较大小。所以教师可以选用这一方法把“平均数”的概念很直观的讲解给学生,且学生通过观察这一演示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篇2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环境不太好,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习惯较差,生活中娇生惯养,依赖家长,生活能力不强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对于刚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如何能够迅速适应高中寄宿制生活,培养他们学习、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为载体,开发与开设了《学会生活》系列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操,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三年的实践,我们将原先比较隐性的礼仪教育、审美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等显性化,开发与开设了《高中生文明礼仪》、《茶艺与养生》、《艺术插花》《香道》、《瑜伽与美容》、《实用生活技能》等系列课程,每个学期保证8课时,内容丰富,螺旋上升。

三年来,相关老师参考有关资料,边实践、边研究、边积累,从课程纲要到目录,从教材到教学参考,都经过了仔细推敲和审核,目前全部编印了单册教材、教案及讲义。学校展望:通过这一系列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面对生活、驾驭生活,真正做一个生活的主人。

二、课程开发实施的经验

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融知识案例规则和建议于一体,力求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课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基本动力,努力做到了重体验、重实践、重实效,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评估多维立体。

(一)教学目标要合理、整合

该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在了解高中生现状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以生活知识教学为载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从而促进高中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逐步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要多元、开放

该课程注重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课程内容的设置以高中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搜集相关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深入到茶馆、花店、饭店等拜师学艺,通过实地学习,经过整理归纳,内化成适合高中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学校也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的编写过程中,通过主动参与,获取、巩固和深化生活知识和技能,拓展思维,提高生活能力。

(三)教学形式要开放、灵活

该课程教学形式以师生互动交流为主,注重调动高中生自主探究的“内省”能力。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小组讨论、团体活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不再是课堂讲授的补充,而是一种与相应的教学内容契合的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学校专门装修了茶艺教室和茶花教室,茶艺教室内挂有大副茶经,全部日式装修风格,教室内摆放了多张茶台及多套茶具,每节课上学生5人一组,亲手操作,进行茶艺表演练习并品茶。开放式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教师“一言堂”,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活动民主而富有活力,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多元

该课程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其中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同学自评、互评等。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小组或个人作业及作品的方式,即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作品设计或做一次公开表演。例如,进行一次茶艺表演,或插一束花、做一道菜等。学校要求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评价的激励作用。

篇3

(一)小学课程改革

21世纪以来,英国小学课程始终在不断变革。2009年4月,英国前教育标准局总督学JimRose爵士负责制定了《小学课程独立评估:总结报告》,就小学课程如何适应21世纪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同时,报告表示,英国的国家课程应该予以保留。在此报告的基础上,2010年2月,英国课程与资格局《小学新课程简介》,同时制定了《国家小学课程手册》。2011年,英国小学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革新就是把之前依据学科制定的11门课程改为六大学习课程,基于小学阶段的六大学习领域的每个学习领域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优越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二)中学课程改革

英国政府先后进行多次重要的中学课程改革,以满足公众期望和社会进步的需求。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中学阶段开设计算机课程,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将信心技术课程改名为信息交流技术课程。经过长达7年的实践,英国于2007年重新公布了新的中学信息交流技术课程方案,并于2008年9月开始正式推行。2003年的中学课程改革提出:14~19岁这一阶段需要加入更多的职业教育课程。2005年,中学课程改革将新的专业证书纳入进来,新课程要求建立适当的专业证书新体系,实现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好的整合互补,进而实现社会各领域对学生的综合需求。2007年的“14~19岁改革”提出,在英语、数学和信息通讯技术这三门课程中融入实用技能,设立新的实用技能标准和证书。

二、21世纪初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强调两大基本技能

新课程内容着重强调两大基本技能,即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新课程对于学生的读写、计算和使用信息技术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新课程也为学生进行更多的读写、计算实践练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掌握这两大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其他自身感兴趣的课程。新课程在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宽广而均衡的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凸显三大核心目标

其一,成功的学习者。即培养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和一定的成绩;其二,自信的个人。即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生活得安全、健康和充实的人;其三,有责任感的公民。即培养学生成为能为社会带来积极贡献的公民。在此,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课程目标彰显出浓厚的人本主义气息,为人的完满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课程目标是建立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这样“以学生为中心”地设定课程目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发挥特长,进而实现学生健康永续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体现交叉融合的灵活性

新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宽广性。新课程的设置对核心概念、关键方法予以强调,在保障学生能够切实掌握各科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校的特色资源、家长建议以及社会需要选择课程。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些综合型课程把以前互不相关的独立学科有机地整合起来,加深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灵活的课程设置也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切实实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学校和地方当局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课程加以适当调整,以实现课程设置的最优化。

(四)课程评价———注重多元化、多层次

新课程力求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为了实现课程评价,实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纳入其中,尤其在对于国家课程的评价中,采用了档案记录的方式,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成绩予以保留并适时地将成绩公开,以便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旨在发现一定时段内学生学习的总体趋势和特点。在新课程的评价下,教师不再单纯地通过书面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更多地采用综合性评价标准,进行质性评价。

三、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更新课程开发理念

首先,我们要更新课程开发理念,摒弃原有的为了课程开发而开发课程的观念。我们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尽可能地去了解市场和社会,将实际应用所需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编入课程,着力构建一套有实用价值的课程体系。

(二)调整课程目标

英国的课程目标注重基础和核心技能,同时富有灵活性。其课程目标的确立能够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和实际特点。我们可以结合中国实际,在确立课程目标时适当地将其细化、具体化,实现由点及面、由特殊到一般的目标。同时,给予地方、学校更大的空间来设计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评价多样化

篇4

园区教育科研积极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引领”职能,围绕区域教育重大主题,加强科研指导与管理,创新工作,求实进取,为打造具有园区特色、园区风格和园区气派的“智慧教育”的美丽殿堂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营造教育科研文化,培育良好的区域科研生态

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现实效应,彰显出其“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极大功能和在教育文化中的极大活力。如何使得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使之成为他们教育生存方式,从而提升教育的境界,我们觉得应该从培育区域教育科研文化的层面着力推进。

多年来,我们按照显性到隐性、由浅入深的步骤,从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大力打造区域教育科研文化。推进制度建设,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在《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综合发展评估行动方案》中把“教育科研”列为评估五大项目之一。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评估办法》,每年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或“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型学校”评比,并授予铜牌。获得教育科研铜牌的单位实行相应年审制度。修订完善出台《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例》《苏州工业园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苏州工业园区课题研究成果评奖细则》。这些制度起到了很好的规范、指导、激励的作用,全方位地保障区域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深入,培育科研生态,催生自觉、自主科研。建设“科研先锋队”“科研沙龙”“名师工作室”“学校发展共同体”等学习型组织,培育组织生态。构建“主干”“枝干”“绿叶”层级的“大树型”课题结构模式,培育学术生态。

改革科研方式,开展合作、开放研究。课题联动、协作研究;教研科研联动;校际联动,扩大科研文化辐射的半径。立足职场生活,一课多上、同课异教,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开展教育案例研究,力推贴近教师实际的研究方式;倡导微型课题、教师专业写作,架设专业成长的阶梯;追寻价值观念,探寻文化形成中的倡导示范、学习灌输、氛围感染等心理机制。注重发挥制度英雄(组织中的管理者)和人文英雄(先进分子)在教育科研中的号召、示范作用。加强宣传营造主流的舆论氛围,开展群体活动营造群体氛围,借助仪式、器物营造情境氛围,无形地熏陶、规约、同化广大教师,使大家产生趋同心理,积极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

经过多年努力,“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的科研文化核心理念得以确立,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得以确立。园区教育科研态势喜人,区域内各学段、各类型学校科研工作均衡发展。

二、着力深化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学校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途径。自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园区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各校均在课程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部分学校初步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各高中校深入探索拓展性课程建设,所有学校都研制了系列的校本课程。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园区智慧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探寻教育的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必然要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在认真开展全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借鉴上海、浙江等课程改革先进地区的经验,拟定了《苏州工业园区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旨在把课程建设与特色培育、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让每一个生命都释放精彩。确立了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积极探索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建设的路径。明确了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致力课程理论的学习,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加强对课程建设的指导力;统筹利用课程资源,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力;有效推行课程评价,提升课程建设的发展力。提出了近期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要求区域内中小学积极研制课程改革方案,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做好国家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增强国家课程的适切性;抓好拓展性课程建设,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致力于探究性课程建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专门举行课程建设的专题培训会,宣传教育部课程改革文件精神,介绍上海、浙江等地课改经验,分享课程设计的理论。区域内学校积极行动,将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的研制作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将学校特色打造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将教育改革项目推进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将课程基地开发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新城花园小学的“太阳花课程”、方洲小学的“方圆课程”、文萃小学的“365体验课程”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先后出台。

三、扎实推进“课例研究”课题,促进“教科研训”深度融合

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课堂。国际教师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培养培训应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行动研究,注重反思。课例研究作为教师在职培养模式得到国际上普遍的青睐,一些发达国家都把课例研究视为“改变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而加以推广。国内课程改革的深化,倡导教师角色的深度转换和课程范式走向多元开放,教育理论界越发认识到发展教师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呼唤教师培训范式的蜕旧出新,课例研究作为行动教育中的一种形式,进入了中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为了做好区教研室向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功转型,发挥教研、科研、信息、师训四位一体的功能,我们成功申报了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区域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并且成为重点立项课题。

课题启动以来,我们收集了大量文献,了解国外课例研究的起源背景、开展现状,掌握课例研究在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型学校建设中所具有的功能价值,把握它得到重视、推广的真正原因;了解国内外课例研究组织,开展的基本流程、方式,收集典型的研究案例;汇编了课题学习资料,在多层面开展课题方案解读和理论辅导,培训研究骨干教师。

我们借鉴国内外课例研究的基本经验,以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人员为主体,在实践尝试的基础上总结提炼适合教师研训实际的课例研究基本流程;在分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学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不同学段、学科、课型的课例研究不同变式。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定在课例研究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决定着课例研究的方向,制约着课例研究的价值。从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的角度看,课例研究主题的实质就是学科教学知识(PCK)。从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看,教师以PCK的框架作参考,可以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缺陷。通过积累和学习特定课题的PCK,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从教师培训的角度看,通过编制PCK案例库,把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有效的特定课例的PCK积累下来,可以为教师教育提供内容,为教师专业发提供支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研训员深入学校教研组,掌握各学段学科教学现状,学科教研热点、难点,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实际,带领学科骨干开发出一批既基于一线教师学科教学实际,又能增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促进教学效能提升的课例研究主题群,总结提炼出课例研究主题开发策略。区内各幼儿园、中小学学科教研组为主体,独立开展课例研究,组织起成功的课例个案研修活动,形成典型的学科教学知识(PCK)案例,提供给区案例库。整合区教研、教科、培训、信息等条线力量,在课例研究中发挥各自作用,探索其分工协作机制。科研处多次组织各学段的“课例研究”观摩研讨,举行“课例研究”优秀报告征文评比。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使综合课程设置成为学校课程设置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综合课程设置领域的学术期刊中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综述,通过文献的阅读与总结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在综合课程的概念及特征、综合课程的设置意义、当前综合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综合课程设置的建议等方面,本文内容也将就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关探讨。

二、文献的研究

关于我国学校综合课程设置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课程的概念及特征

王健敏博士在《“长三角论坛:走进综合课程”在台州举行》指出综合课程不是简单地“综合+实践+活动”而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活动。

熊梅的《综合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生成模式》文章中对综合课程的特点做了详尽的叙述,她将综合课程的主要特点主要分成八个方面:跨学科性、相对独立性、复杂性、高综合性、实践性、偏序性、开放性、可移植性。在对这八个特点进行分别叙述的基础上对综合课程的内涵给予描述,她认为综合课程是将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进行整合演变而成为一门新学科,综合课程的内容不只局限在学科的概念、原理与相关方法论,还包括对社会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概括研究,是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多重因素的历史积淀。

黄伟的《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学模式的构建》文章中也有对综合课程的特征的描述。他在对分科教学的教学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征进行相关的阐述,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文章中,黄伟将综合课程特征主要概述为三方面――首先是整体性特征,通过整合简化了学科头绪,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是联系性,主要是加强三方面联系,即知识世界、社会生活、学生经验,通过这三方面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是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主要是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等。

由此看来,可以将综合课程简单概述为综合课程就是将传统彼此分立的学科设置,通过寻找两门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部分进行整合,进而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通过整合融合为一门学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联系性、全面性、完整性和多样性。

(二)综合课程设置的意义

对于综合课程设置的意义,我国学者主要在对国家教育的意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和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仲玉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一文中就我国综合课程开展的目的进行了相关介绍。她认为综合课程之所以进行设置是基于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弊端所进行的相关改革,认为综合课程在中小学进行设置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意义:一是综合课程的设置切合儿童心理,能够增加学科的兴趣性,适用于生活和实用;二是综合课程各科之间的关联性能使得课堂教学中养成共同的观念;三是明确各科的关联性,打破狭隘的学科分割论;四是能够节省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四是有利于联络各学科知识点,促进学生们的创造和发现,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

王健敏《“长三角论坛:走进综合课程”在台州举行》一文中指出了综合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首先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次是加强学校与社会、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再次,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策略等。

罗雅萍的《小学课程综合化带给我们的思考》一文中通过“小学课程综合化的动因”对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首先,她指出小学综合课程设置是源于对我国现行的小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反思;其次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需要;最后,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综合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国家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设置综合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反思,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综合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仲玉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文章中对当前我国当前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章主要从教师、教材、教法研究几方面出发对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她认为教材是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综合课程教材的缺乏、各地标准混乱、编排不完善等问题;其次是教师问题,这一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具有综合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资源的匮乏;最后是受国际教育大背景的影响。

李朝祥《拉萨市城关区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现状与思考》一文中通过对拉萨市城关区小学综合学科教学问题的阐述折射出我国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所面临的相似问题。他著重指出师资问题是制约拉萨市城关区综合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拉萨市城关区综合学科教师资源极端匮乏,这与上文中仲玉英所提的问题不谋而合;其次,小学综合课程常常作为学校平衡教师工作量的调节剂,对其并未引起重视;最后是关于综合学科专职教师稳定性问题。

通过研究上述文献,可以得出,我国综合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教材和教育理念等方面。

(四)综合课程设置的建议

在《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学模式的构建》文章中黄伟认为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他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构综合性的知识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四是培养学生们的主体精神和反思能力;五是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时辅助支架式教学,更好地完成综合课程的教学任务。

此外,在罗雅萍《小学课程综合化带给我们的思考》文献中第三部分“小学课程综合化的启迪”中对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实施建议做出了如下声明:首先是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并且德智体美全民发展;其次是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可以对学生采用“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教育培养模式;最后指出小学综合课程的设置要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相适应,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采用“综合设课”与“分项选修”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以上两位学者对综合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建议和对教学模式的建议。

篇6

首先,要树立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教师必须率先树立先进理念。小学教学课程不是教给学生一套现代的教学方法,而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在解读小学课程和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借助多样模拟教学活动,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个性化的课程教学经验,增长解读课程事件的意义与自我反思等多种能力。教师除了传递必要的信息,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与组织活动,与学生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其次,培养目标的发展性、全面性、时代性。删去陈旧,过时的理论,及时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应有根本的变革,结合新课程的实际,本人认为教学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新课程给农村小学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1.教学目的发生根本变化。由提高升学率转向提高学生素质,学生将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乃至人格方面都得到全面关注和培养。

2.教学要求发生变化。过去是强调“讲深讲透”,而现在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

3.正视个体差异,允许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空间,并探索行之有效的辅导手段。

4.课堂更加民主。随着教师权威的消解,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课堂气氛更为民主宽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二、新课程下农村小学教与学的特点

1.综合性:内容、手段、方法等多样和综合。如除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活动外,还有诸如观察、调查等活动。

2.开放性:开放性的教材富有吸引学生活动的魅力,能够唤起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意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3.科学性:在适度降低知识难度的同时,调整不同学段的要求使其符合儿童认知,思维特点,既增加了科学性,也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创造了条件。

4.自主性:课程不再仅仅是国家或地方教育机构的事,教师和学生也可参与课程的开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三、新课程下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

1.道德伦理素养

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为此教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高度自觉、自我监控”。

2.知识素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不陈旧、不过时,能够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教师必须在精通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外具备多方面的文化基础知识修养。

3.技能素养

(1)组织教育:善于了解和研究学生,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2)学会表达:包括富有情感并生动的口语表达,流畅的书面表达及适宜的体态语表达。

(3)学会交往:包括学生理解、欣赏、激励与合作,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造就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

(4)学会管理:掌握课堂管理艺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5)学会自我调控: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表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能力。

篇7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科学素养 培养对策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启蒙教育的重任,提高其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对小学教育专业学校的基本要求。科学素养的培育是一项持久繁杂的工程,其提高是不可能通过短期或突击式努力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提出系统合理的教育对策,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1创新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培养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1.1整合理科教学,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

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的培育更多的是依靠单科的科学知识教育,并没有体系化。这与现在小学教育的学科特点是不相符合的,急需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培养方案,重新构建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体系。

现在小学课程如语文、数学、品德、科学等课程中出现了大量与科学素养相关的综合性知识,尤其是科学课程,在《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课程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这些内容融合了生物、物理、化学及地球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避免单学科教学的重复性和单一思维模式。例如讲“能量”,化学上讲的是物质变化导致的吸热及放热反应,物理上讲的是能量之间的转化,生物上讲的是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这样既浪费时间,还不能使学生对“能量”有一个系统正确的理解。如果把不同学科中的“能量”知识整合在一起,以科学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就能更好地融会贯通。

根据调研和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将理科进行整合,前三年分别开设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与生活与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三门通识课程,其中自然科学概论,主要是讲授基础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与生活主要是让学生以科学思维方式去理解生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则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培养其科学价值观。第四年开设选修课,兼顾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开设科学与艺术、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并且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交叉点的训练,让学生将其融合,在训练中形成综合能力,从而开拓视野,将知识系统化。

1.2有机融入“小学课程的相关科学知识”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孩子的科学素养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的各门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例如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彩,课本中约有30多篇课文与科学教育有关,《祖冲之》中了解了“月食”,《我要的是葫芦》里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航天飞机》则展示了飞机的特点和功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要先总结小学各门课程的科学知识点,将其纳入《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中;总结各门课程的科学实践活动,将其纳入《化学与生活》课程中,将其延伸拓展。例如在五年级下学期《科学》中有“身边的植物学”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自然科学概论》详细讲解植物的器官;在《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让学生做植物标本或叶脉书签;在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中有“电磁奇观”这一节内容,我们在《自然科学概论》中讲述关于各种能量;在《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自制电池,以及各种小学实验教具。这种整合方式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小学课程,还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的技能形成的同时,体会到科技创作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1.3将科学史作为“隐性课程”

通过学习科学史,可以逐步了解和掌握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对概念和理论有所理解,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这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因此有很多学校开设了《科学史》这一门选修课,但若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因此我们建议精研小学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将零散的各门科学史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加入到这些课程中,这样既减轻了课程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语文》课本中有鲁迅的《铸剑》一文,语文教师可以讲述金属的冶炼史,猜测铸剑所用金属,理解金属出现时间先后的原因,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在《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中讲解《元素周期律》时,可以讲述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使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上都能有所收获。

1.4开设小学科学教学法

由于最后两年学生忙于就业或升学考试,时间紧张,学校不再安排科学必修课程,但基于以下两个原因,我们建议在第四年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法,最后一年开展科学课教育实习:

(1)根据调查,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原因,科学课程基本没有专职教师,所以很多都是通过在职教育后兼职科学课程的,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很多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也有一部分兼教科学课程的,由于学校以前没有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法,他们很难适应这门课程的教学;

(2)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是基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在课程标准、教学理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开设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能使学生更加熟悉科学实验的设计,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既提高了科学素养,还能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游刃有余。

2构建新型科学教学模式

实行以STS教育理念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综合数字化实验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1以STS教育理念为指导

STS教育是一种科学教育思想,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性质,突出了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STS教育更加注重探究与体验,重在唤醒主体的自我意识及情感体验,这将促进学生构建科学理念,理解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提高科学素养。

2.2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合作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两种教学方法优点多多,但也各有缺点。我们建议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分组,优势互补。教师合理安排好探究过程,在课堂上合理干涉,及时引导,让学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效率。

2.3运行

课前,制定STS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分组,优势互补。课中,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的独特价值,优势互补;实验操作结合使用多媒体,多层次、多场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数字化实验平台。课后,实施全面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良性发展,并进行网络群讨论,分享个人成果。

3建设多元立体的校园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3.1充分利用宣传资源

例如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站,以及飞信、QQ、微信软件,定期向学生推出环球科技资讯、健康常识、流言百科、时事科学等栏目,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2开发特色课外实践资源

例如有的学校可以利用空余土地较多,山区资源丰富等特点,成立了“少年农科社”,建立“生物观察园”,种植蔬菜,养花养鱼,积极开展农科活动,并使用各种实验器材,开展相应课题研究。最后完成科研小论文或进行农技比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其科学素养。

篇8

【关键词】微课程 设计 开发 应用研究 中小学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9-02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面对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积极的改革和变化是能够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添加微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中小学课程当中添加微课程方式,是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适应特殊时期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微课程教学的概念分析,以及对微课程教学的特征探讨,深入的研究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以及应用研究,希望能够为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微课程的概念与特征

微课程的英文名称是microlecture,微课程是根据新课标的改革要求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微课程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添加小视频教学方法。增加微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概念和节点的分析。微课程的方式更加符合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良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微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应用,在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中添加小视频,小视频的内容要求简单精密,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微课程还具备传统教学方式所没有的其他优势。比如,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很难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规划,利用微课堂方式可以精确的提炼知识结构和关键知识点。利用微课堂教学方式还能够优化课程教案,让教师定期内总结教学方法,进行良好的教学反思。

微课程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特征,首先,微课程的教学实践比较精短,一般在十分钟之内结束教程,这样有利于集中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微课程更加关注教学难点,精准的找到教学突破口。再次,由于微课程的教学时间短,适合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最后,微课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创造力和学习热情的提升[1]。

二、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十分复杂,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持,并且通过严谨的实践操作得到精确的应用系统。在微课程的设计开展过程中,根据微课程的特征,可以提取两种开发方式。其中一种开发方式是在原本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加工,全面的改革原本的教学模式。另外一种模式,是进行创新的操作,实现对微课程的新方式开创。加工的方式将中小学教学方式中本身具有的科教软件进行重新的整理和编辑,满足当下教学需求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另外利用创新技术进行教学数据的整理,将原本的课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实现对教学软件的制作,教学软件中的资料是最新的数据分析成果,添加了记录和复习的程序,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在微课程设计的初期,要进行前期的充分准本,设计的前提是满足知识点的设定,能够考量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满足教学的内容传递。设计的时长作为重点参考对象,课程内容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进一步分析发现课程难点,参考难点系数确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内容的设计要满足细节的划分,以单元为单位,成功的将中小学知识点进行分解,通过重复性的学习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记忆程度。关注微课程的内容设计,要考量到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热情为主要努力方向,再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学生的创造能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进行深度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前期设计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满足软件针对广泛应用人群的作用性。开发的重点是关注教学济源的试用,能够考虑到教学之后的复习和思考[2]。

三、中小学微课程的应用研究

针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研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中一方面,是微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通过小视频讲解文化课程知识点,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引导中小学学生认识到所要学习的事物。比如在小学的科学课中添加小视频,向学生讲解水、雾、雨、冰的来源和形成方式,促进了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了生动的画面,满足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应用微课程的方式就是在课堂开始之前,让学生通过视频软件提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再采取相互交流的方式,进一步的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教学活跃改革的重要性。

微课程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之下,进行严谨的设计和精密的开发,实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职能体现。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满足教学优势的提升,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培养个性化人才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也为提升教学水平开展了新的路径,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满足了教学相长的重要目标实现[3]。

四、结语

在中小学学生的课堂中,适当的使用微课程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并且提升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良好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为培养高素质学生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计算机互联网络已经普遍的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力发展教学事业,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培养,实现了对教师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通过微课程的整体设计和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总结能力提升,进而完成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65-73.

篇9

课程一词最早从拉丁语延伸出来,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意为“奔跑”,因此,开发课程就像为学生开辟能够奔跑的跑道。为了弥补传统中小学课程结构相对统一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校通过发挥“四力”来开发校本课程,体现教育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一、发挥顶层课程的设计力

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从而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因此,在顶层设计课程时,应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1.基于学情考虑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课程对人生发展有用,什么课程符合初中生认知发展水平,为校本课程的设置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筛选课程资源,形成课程开发模块。

2.基于校情考虑

课程设计应基于学校教师的能力水平,了解教师的特长与爱好,发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需要引进社会资源时,应考虑经费是否充足、教学时间是否冲突、学生能否适应外聘师资等因素。

3.基于办学理念考虑

课程顶层设计应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融合。我校基于“以生为本、德学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秉承“厚德笃学”校训,开设了“生涯课程”“厚德课程”“笃学课程”三大类校本课程。

生涯课程以社团课程为抓手,根据校情、教情,每周三、五下午各两节课,开设符合学生学情和个性的选择性自主课程,如创客、网球、书法、足球、铜管乐队、风筝、健美操、田径、声乐、趣味实验、车模、乒乓、羽毛球、剑桥英语、青青蔺草文学社、国学等52种校本社团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厚德课程以“年段分层德育和道德、生命、法纪、心理素质”四类教育为纵线,以“班队课、德育主题活动、校园四节、阿拉讲坛、义工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横线,立体式全方位地全面构建育人新模式。

在纵线厚德课程中,七年级德育以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为工作重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八年级德育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自我约束能力;九年级注重对学生的理想前途、责任意识、法纪法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横线厚德课程中,开设“校园四节”(读书节、创客节、体育节、艺术节)课程、入离校课程、家长学生义工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等,开展养成、礼仪、法制、生命、感恩、科普等德育主题活动,开展以专家、教师、家长、学生为资源的“阿拉讲坛”,开展“春游、环保”等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行为礼仪三字经”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笃学课程以“学科成绩、学科竞赛、学科拓展”为抓手,根据教学发展及学生学情需要,在继续夯实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学科竞赛活动,如投篮比赛、电子报比武、校园歌星比赛、图画展示、实验操作比赛、软硬笔书法比赛等,搭建学生、班级个性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生涯成长中个性的发展。

4.基于学校特色考虑

我校在创客、网球、书法、足球、铜管乐队、风筝、健美操、田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为使这些特色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在设计上采用了校级课程AB法。把特色项目定为校A级课程并开发了教材,并给予师资、经费、课时、活动、比赛等保证。例如,创客特色专门成立了创客教研组,有专门的办公室、陈列室、活动室,每年有创客活动节;足球方面,每周安排一节体育课教学足球,并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编写了《我爱踢足球》校本教材,每学期进行班间、校间联赛,并开展足球文化节活动。学生在开学初申报课程,第一轮优先申报校A级课程,未能选上A级课程的学生再申报B级校本课程。这样,就为发展学校特色与提升学生个性特长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

二、发挥课程师资的开发力

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力军,课程改革要持续推进,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力。

1.开展讲座交流

我校邀请特级教师张全民老师作《在路上――我们的课改教学叙事》讲座,邀请卢彩晨博士讲座《谈谈课程改革》,邀请市名师、教研员沈建军老师讲授《用爱拓展生命需要》的课程,邀请湖南师范大学陈成文教授讲座《从中学生学习压力看中学教育改革》。同时,学校两周一次开展以“课程开发”为主题的教师论坛,校长亲自讲座《追寻有生命的课程,提升有质量的成绩》,努力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力。

2.加强书籍阅读

学校为全体课程教师每人订购一本相关报刊,加强理论提升;开展教师“好书共赏”读书活动,利用教研组活动集体研读日本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等,撰写阅读体会、读后感并汇编成书――《课程,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

3.成立开发小组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我校语文教师利用《老王》一文,从杨绛对待老王的态度看今天社会的平民意识,到各行各业“平民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又到历史上关于平民的作用,再到一节主题班会课“平凡的生命,美丽的品质――善良与忠厚”,最后是学生读后感展示活动,从而课内外对接,使课程内容开发更充实,并具有拓展性。另外,教师与专家合作,一起编写教材,在“实践一评估一开发”的过程中,对自己遇到的教学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作出评估,在专家指导下确定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决定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三、发挥课程资源的利用力

2001年6月,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的资源利用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足于现有条件,利用校本教材、体艺馆、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植物同等场地,努力开发出实验、阅读、种植等相关课程;利用教师琴棋书画等特长,开设书法、素描、象棋等课程。

二是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充分开发与王升大博物馆、黄古林蔺草厂等相关的校外课程。

三是通过学生背后的家长资源,开发出国学、医学、法学、企业发展史等课程。

四是调动校领导的社会人脉,与宁波市书协、音乐协会、风筝协会、新东方培训机构等,开发出书法、铜管乐队、风筝、剑桥英语等课程。

五是摸底对口四所小学的课程资源,借助小学师资及升学至本校的特长生资源,形成中小学课程资源一体化态势。

四、发挥学生评价的建构力

课程的受益者是学生,学校通过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保证课程的实施与实效。

1.强调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学校建立了“古林镇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课程对接,以“生涯课程”“厚德课程”“笃学课程”三大课程为抓手,对学校工作进行全方位整合。该评价体系以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宗旨,以人本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评价内容,促进“人”的发展。

学校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初中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在《古林中学学生成长手册》中,学生评价有“厚德”“笃学”“生涯”三方面内容,满分100分,每学期量化一次。“厚德分”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活动;“笃学分”以学期成绩为依据进行量化;“生涯分”包括各级各类学科比赛和社团参加情况。学校专门成立由政教处负责的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总体决策与监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其评价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古中人”“阳光学子”的参考标准。

2.强调评价体系过程化

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内容等要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并施以管理,以评价结果激励学生。如数学评价关注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科学评价关注学生实验操作水平,艺术课程侧重学生的表现力、参加次数及作品展示,体育课程关注学生技能的掌握与比赛成绩。

3.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一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种自省、自查的行为,也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一个发现自我、对自我再认识的过程,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源。

二是创造同学互评的机会。通过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带动、相互激励,取长补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三是积极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使家长和教师都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达到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篇10

一、实践学习的探究

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由原来灌输式教学,改变为对知识的“再创造”。把一些课本上死板的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归类,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导,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把知识完全理解,把知识用活。

教师身为教材的传授者,在课堂上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角度,相信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难点少一些细节的铺垫,尽量多一些暗示,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学习中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

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整个新课改的重要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就数学课程而言,学会所教知识,学生会产生自豪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予学生自己动手的权利,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生活中的数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是融于生活的一门学科,重视生活中的教学,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融合,也可以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实践教学

在课堂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再通过实践来感悟知识,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大胆放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宰。只有的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才会成为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存在。

五、师生互动,体验教学

在课堂中,数学的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师生的互动与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心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在宽松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才能让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在课堂中可以开设教学小组,把一些问题拿出来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锻炼出更好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