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信用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信用体系建设

篇1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查,集思广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一创两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事,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任务重。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在行党组会和行办会反复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决定进行“四个调研”,探寻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一是对辖区金融机构进行调研。涉农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服务者和受益者。我支行对辖区金融机构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它们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26条意见和建议;二是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研。政府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者。我们对县农林局、县发改委、县经济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作了调研,共收集建议12条;三是到村委会进行调研。村委会是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试点工作启动前,我们先后到5个村委会进行调研,收集建议13条;四是深入农户进行调研。农户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体,我们选择10户农户进行调研,倾听他们的意见,收集意见8条。

(二)确定目标,各负其责

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支行党组决定:一是把上级下达的实现农户信用信息采集50%的任务数扩大到了100%,形成全覆盖;二是借助县、乡两级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展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三是由涉农金融机构负责对已采集农户信用信息进行核查和初评,把好数据质量关。

(三)主动汇报,健全机制

支行党组把调研形成的工作思路和初步实施方案向分管金融的副县长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县政府于2012年2月印发《石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人民银行。在我支行的推动下,2012年4月24日,召开了石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乡镇(街道办)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明细了分值量化考核标准。要求在乡镇(街道办)成立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小组;在村委会组建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小组。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四)因地制宜,抓好落实

一是制定《石林县农户家庭资产评定标准》。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工作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其中对农户家庭资产信息的采集与打分是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联动涉农金融机构制定了《石林县农户家庭资产评定标准》,解决了在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中如何准确把握农户家庭资产信息采集与评分的难题。二是强化业务培训,确定业务辅导员。我支行采取以乡镇(街道办)为片区,由支行领导带队奔赴各乡镇(街道办)做工作动员和业务指导,积极组织开展由乡镇分管领导、村委会主任、村会计、村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官和涉农金融机构网点负责人等参加的数据采集业务培训。各乡镇(街道办)由涉农金融机构确定一名业务辅导员。三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采集农户信息。“走出去”的方式是利用早晚农户在家的时间,深入农户家中直接采集农户信息;“请进来”的方式是利用广播把农户请到村委会集中采集信息。四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我们在各村委会确定一名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户信息采集工作,并发挥其计算机操作熟练的优势,由他们负责农户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了信息录入质量。五是切实抓好“三信”评定工作。科学制定信用农户及信用村(镇)评选条件、流程,确保“三信”评定质量。针对信用村(镇)考评,除考核信用农户创建面、农户贷款面、农户贷款不良率、按期归还农户贷款占比等条件外,还将当地政府部门文明村镇创建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六是加强督促检查。我支行联合政府督办,每月定期对各片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检查,将督查检查情况及时向分管副县长专题汇报,并将《石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简讯》下发至各乡镇(街道办)进行通报督办,确保了各项阶段性工作指标任务及时完成。

二、初步成效

一是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建档面达到86%。截至2012年12月末,县支行已为45414户农户建立了信用信息档案,建档面为86%;已成功导入《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21586户,为实现涉农金融机构共享农户信用信息与评价结果创造了条件。

二是完成首批“信用户”和“信用村”发证和授牌工作。2012年10月17日,举行了石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暨首批信用村和信用户发证仪式。在会上举行了第一批“信用户”(11959户)、“信用村”(9个)授牌仪式和“信用户”代表现场放贷工作。截至2012年12月末,工作小组评定信用户28014户、信用村29个、信用乡镇1个,分别占已采集农户数和村委会、乡镇的61.69%、31.18%和20%。初步达到了省政府确定的试点工作目标。

三是信用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2012年末,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评出的信用农户给予4.76亿元的贷款授信,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农户分别授予3万至5万元以内的信用额度,信用农户在授信额度内凭“证”贷款,随借随贷,周转使用,在三日内就可办理完毕。同时还可享受比非信用农户低0.36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让信用农户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诚实守信的好处。

四是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环境显著改善。随着农村信用环境和农户融资环境的改善,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400元,同比增长19.8%;涉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011年的3.46%,下降到2012年的1.11%。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由人民银行推动开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建裆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是一项工作量繁重而艰巨的创新工作。昆明中支行领导和业务部门始终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说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这项工作是难以推进和完成的。

(二)政府支持是保障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仅仅靠人民银行的力量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只有借助县、乡两级政府和涉农金融机构的力量,采取相关配套措施,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地方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的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定考核,层层负责,上下配合,才能完成好试点工作各项任务。

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 问题 措施 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注意,如何才能够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才是当前农村建设当中需要注意以及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失信导致惩戒机制不健全

我国已经步入了经济转轨的阶段,在这一时段很容易忽视建设信用有关制度,并且法制体系建立还有待欠缺,导致没有强烈的执法力度与之配合,也使得在市场经济当中有软约束的出现,而违约的收益已经超过了成本收益。在如今的新农村建设中,还没有太多的法律、法规来支撑信用体系的建设,使得个别失信的情况出现,却得不到惩罚(如没有按期偿还),有关人员按照相关的程序收取时,反而会增加相应的成本支出。

(二)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有效载体不足

在当前社会中,对于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当中,大多数时候还是依靠信用社中农户的小额货款这一载体,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支撑,管理体系的缺失导致难以及时地了解到农户的基本情况,从而也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指标评级、口径采集等相关的监测。在农村,信用社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征信任务,所以也会有大量的成本使用。当在政策不能够得到相应保障的时候,征信也难以保证其主动性、能动性以及积极性,农村信用社也会尴尬的面对多征、少征、征与不征这一局面。

(三)农民欠缺征信意识,宣传工作难以进行

根据笔者对1000家农户的随机调查来看,大部分农民缺少征信认知,其中:45%的农民不了解征信含义、48%的农民对于信用社要求的提供的个人隐私以及企业的商机表示反对。并且,农村中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较少,也缺乏必要的管理机构,有限的几个人需要完成农户调查、进行核实、填写表格、建立档案、发放证件等一系列的工作,使得信用社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宣传,使得宣传工作严重滞后。

(四)征集难,难以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在现在的农村,企业领导以及农民普遍受到了素质、思维等多方面的影响,脱离不下传统的“衣衫” ,对于市场当中对征信的特征与要求的认识程度都处于表层,导致农村征信缺少客体来加以支撑。此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资金积累不足、农民平均收入增长趋势偏低,也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尽快地加以改善。

二、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加快系统程序开发与征信网络的建设

其一,由省级信用联社牵头,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数据接口的相应规范作为建设依托,科学的组织、调配基层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加快数据库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为之后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对接做好准备;其二,当开发系统推进之后,建立中心城市与省级数据库网络系统,然后推广到农村金融机构当中。

(二)发挥政府职能整体合力

其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拓宽整体建设活动渠道以及收集、核实原始信息,大力推行以及培育存“两委”、农民以及农村企业良好的信用意识;其二,在信用建设当中,政府部门做好带头作用;其三,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需要尤为的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亲身参与到建设工作当中;其四,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确保信用制度的相关建设;最后,积极配合司法部门,采用新闻媒介的表光、停贷、吊销营业执照等来处理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以及个人。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其一,国家应当尽快颁布相关的征信制度以及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采取合理的法律手段保证征信制度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其二,制订出相应的《信用法》、《货款法》来约束农村企业、当地政府以及个人等参与到金融市场的行为,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保障货款人的相应义务以及权力。

(四) 加快配套机制建设

针对农村的特殊条件,考虑到对原始信息数据收集难度高、核算难度高的问题,可以建立出《农村信用数据库原始信用采集核算办法》,并且需要明确采集者以及有关核算部门相关的权利以及义务,采取统一的方式,建立出信息失真能够快速反映以及储存保密的有关机制等。只有建立出一套适合农村金融机构的配套机制才是当务之急,建立岗位征信制度,严格规定对原始的资源数据的收集、调查等,并且针对农信信用体系建立出相应的评估体系。

(五)做好信用户评定和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

在农村乡镇政府的有效组织之下,对于农村信用用户的评定、信用村建设以及体系建设都需要纳入到本乡镇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当中,也需要作为政绩的相关考核的标准。积极发挥出领导以及代表的作用,因为他们对于农户的实际状况最为熟悉,也有相应的人缘和地缘优势,对于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当前的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当中,还存在其他方面问题,笔者只是针对自身遇见的情况做出了分析。在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必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这还需要有关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陈前鹏,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J].知识经济,2011,(07) .

[2]张瑞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解决好五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8,(15).

篇3

一、群众“信用”意识普遍增强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归还乡镇政府、学校在农村信用社的陈欠贷款283万元。同时,由县纪委牵头,对党政机关干部银行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共收回贷款1350万元。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农民群众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各乡镇都把“信用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无形资产,想方设法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氛围,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户为主体,信用社、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营销机制进一步优化

农户信贷评分体系不仅对信贷相关信息进行评分,而且对家庭信息、综合信息等能表明农户非信贷情况信息进行评分,从而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对农户进行评价。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了信用社贷款营销机制的变革,促进了信用社资金的合理使用,扩大了信用贷款的覆盖面,有效满足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三、金融服务经济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旬阳县建立了“创业贷款”和外出务工人员贷款制度,加大了对农村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创业金融信贷服务和支持力度;试点推行林权抵押和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拓宽了信贷条件;建立了“订单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大力支持烟叶等主导产业发展;推行“富秦家乐卡”业务,实现了信贷消费一体化,还款还息智能化,开辟农户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评定授信个体工商户1842户,授信总金额3万元,组成“信用共同体”349个1109户,占授信总户的60.21%,有效破解了个体工商户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瓶颈问题。

四、密切了社群关系

信用工程建设不但给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了经营资金,而且送科技、送信息,架起了信用社与客户的连心桥,使群众体会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使社村、社群关系更加融洽。信用工程创建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支持,赢得了地位,各村普遍与农信社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村级企业和村民的闲散资金,绝大部分存入信用社,壮大了农信社的实力。信用社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良好信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发展。

篇4

【关键词】农村信用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党的十中被明确提出,它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结。现代社会是信用经济,对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要求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跟其保持一致步伐。目前,甘肃省已正式启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不足,农民信用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加强。

一、农村信用体系的内涵

体系,即一个整体。作为整体,其包含了若干有关事物或由某些有意识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信用”一词,随着社会变迁及科学环境变化,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中信用是在信任的基础上,以偿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个人认为“农村信用体系”大体为农村不同信用主体之间(农户、农村基层政府、农村中小企业)在借贷活动中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体,以此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二、当前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难点

(一)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信用环境不佳。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甘肃省虽然属于资源富集地区,但仍然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省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由于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各个村甚至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各自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与规模效应,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对其发放贷款时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较大,信用环境不佳。

(二)甘肃省农村信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参与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为了加强甘肃省农村信用的建设,甘肃省各个支行提出进入农村进行信用宣传活动,但是力度仍然不足。目前,在农村普遍存在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对信用知识严重缺乏等问题,广大农户基本没有认识到个人征信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导致农户在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甘肃省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不完善

信用中介机构是旨在为信用活动的借贷双方提供各种信用服务的经济体,当今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信用中介机构的形式已经实现了多样化,但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不足,信用中介机构数量较少,形式单一,对农村信用的评估工作也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因此,应完善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四)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基层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农村基层政府理应为其发展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来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信用机制,然而实际上相关的信用机制极不健全,比如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都没有得到落实,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有后顾之忧,进而也影响到了当前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甘肃省农村信用环境

当前,各个地方都在积极倡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实现或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传统的农业经济由收到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主要依然以自给自足为主,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提高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农户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户收入。其次,加强“信用户”“信用村”的评选工作,加大信用的激励制度,也可以选择先评选出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使其起到带头作用,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氛围。

(二)加大甘肃省农村信用宣传,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征信的积极性

为推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在信用宣传方面,可以加强一下几点:第一,确定“信用日”、“信用周”和“信用月”,在这些既定的宣传期间,利用现在发达的传媒技术手段,扩大宣传范围。第二,注重日常宣传。应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在内的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解释征信相关的管理条例,可以采取现场解答农户咨询、向农户分发征信知识等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征信基础知识,使征信知识融入乡村。第三,宣传征信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导农户养成遵守信用的好习惯,做到农村征信宣传常态化,使农户认识到征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农村征信建设工作之中。

(三)完善甘肃省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推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是为了促进甘肃省农村金融的发展,在金融学角度研究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是指在金融行业中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类中介机构,如资信评估公司、征信所等机构,而在当前甘肃省农村地区,严重缺乏信用评估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后劲不足,在完善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完善农村征信评估和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分散农业贷款风险,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信用活动之中,支持“三农”事业发展。

(四)加大政府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已发规范信用机构吧,推动甘肃省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甘肃省信用市场,政府应发挥作用:一方面,出台并实施相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条例或办法,与农村金融机构向配合,以期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主体信息共享机制,徐进甘肃省农村地区信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选择将诚信考核纳入乡镇考核范围。对于信用评分综合较低的村镇可以在其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加以限制,信用等级低的个人不得担任相关村镇领导等。

参考文献

[1]李红杰.影响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2]闫亚军.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12).

篇5

当前,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为进一步改善我县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以适应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按照"健全机制、科学规划,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善服务、支农惠农"的原则,依托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进一步整合农村信用信息资源,完善农户信用档案信息征集机制和信用评价标准,培育和提高农户的信用意识,增强农村地区信用信息的透明度,改善农村融资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5年时间的建设,力争为全县有信贷关系和有潜在信贷需求的农户建立规范化的电子信用档案,并将信用档案信息接入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实现联网查询和使用,初步形成信用宣传、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贷支持为一体的金融支农惠农框架体系。

三、主要内容

1.建立信息征集机制。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计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从贷款农户和有潜在贷款需求的农户入手,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征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要收入来源等信息,整合各涉农部门掌握的农户林权、土地承包、房产等其他信息,建立规范化农户电子信用档案,推动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

2.开展农村信用评价工作。在不收取费用的前提下,以农户信用档案为基础,按照《金华市农村信用评价暂行办法》(由人行县支行另行转发),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方法体系。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工作,对评定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授牌。

3.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在信贷管理中广泛应用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建立健全农村信贷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农户+征信+信贷"的信贷业务运作模式。推动信用信息产品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应用,将银行信贷约束与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要求有机结合,使信用优良的农户切实得到优惠和便利,使失信者受到制约乃至付出代价。加强对守信典范与失信典型的宣传或公示,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年月-月):以新渥、尖山等7个乡(镇)作为试点。在试点范围内,对已发生信贷或对外担保业务的农户全面实施信用评价,征集信用信息,逐户建立规范化的电子信用档案。

第二阶段(-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力争在年完成辖区内三分之二以上有信贷关系农户的信用评价和信用档案征集工作,在年完成辖区内全部有信贷关系农户的信用评价和信用档案征集工作,并向有潜在信贷需求的农户逐步拓展。同时,各涉农金融机构将农户的信用信息充实到自身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中,作为审贷决策的参考依据。

第三阶段(-年):定期对已征集的信用信息进行更新,丰富信用档案内容,待条件成熟时将规范化的农户信用信息纳入全国统一征信系统。扩大农户信用评价信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使我县农村信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农户"贷款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加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具体体现,对进一步改善金融支农服务,支持农民创业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政府和金融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全县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2.建立组织体系。为加强对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具体负责对全县农村信用评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乡(镇)、村两级也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涉农金融机构人员和农户代表参与的农户信息采集和信用评价小组,负责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评价工作;全县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3.落实工作职责。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负责,落实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要组织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秩序。县级有关部门要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具体职责为:

人行县支行牵头负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会同金融监管机构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业务创新。

财政、农业、林业等涉农部门负责制定落实对信用农户及信用乡镇的支持政策,及时提供农户相关信息资料,协助金融机构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推动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在支农资金、农业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金融机构尤其是涉农金融机构要做好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评价的基础工作,充分利用信用评价结果和信用信息平台,积极参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林权(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的发放,不断拓宽支农服务范围。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本部门职责,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扩大评价影响,提高评价效果。

篇6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和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研究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召开了贵州首次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暨工作会议。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开展中小企业征信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增进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贵州大方县采取四项有力措施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一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消除一切影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三是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家允许的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四是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待遇。

从贵州省乡镇企业局获悉,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今年贵州乡企发展基金从上年的4000万元增至6000万元,重点投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项目集聚区发展建设、农产品加工、规模种养业以及名、优、强、特企业及乡村旅游等领域。

四川

由四川省中小企业局、四川省招商引资局、四川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香港特区政府驻成都办事处、香港CEPA商机发展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川―港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此次洽谈会,四川省中小企业推出200多个合作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饮料食品等多个行业,总金额超过200亿元。现场签约4个项目,签约金额34亿元。

辽宁

为加快推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辽宁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设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项目贴息资金。省发改委、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辽宁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项目贴息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据透露,今年辽宁省政府决定拿出两亿元资金,用于县域产业项目的贴息,目的是引导项目使之符合产业政策,同时吸引金融部门能够增加对县域产业项目的信贷投入。

从辽宁省中小企业厅获悉,辽宁将全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重点引进国外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沿海经济带设立分支机构,并探索成立地方中小企业银行,引导外资以中外合资方式在沿海地区设立融资担保、信用评估机构,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投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

青岛

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联盟成立至今,在促进银行和企业问合作、带动担保业振兴和典当、民间借贷中介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小企业发展联盟还有效引导典当、民间借贷中介业日益规范健康发展。

厦门

厦门市成立了企业信用促进会。首批73家企业率先加入到该组织,将依托信用促进会的平台,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大力开展企业信用建设。

据介绍,为加快推进厦门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厦门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国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设要求,厦门市经发局从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和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入手,逐步铺开了厦门市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科技部再次批准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为2007年度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服务机构,成为55家获得资格的孵化器之一。

据了解,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33家孵化企业在过去4年时间内获得了科技部创新基金无偿资助总计780万元,平均每年有8个项目、每个项目获得近24万元的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预计今明两年,厦门创业中心将再有24家优秀小企业可各自获得国家创新基金40万元的无偿资助。

深圳

由深圳市贸工局和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深圳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计划操作规程》中,专门设立了《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资助计划操作规程》一项。根据该资助计划,在深圳市注册,经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备案登记,拟改制上市的民营领军骨干企业及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均可申请资助。资助计划实行总额控制、自愿申报、中介审计、政府决策和社会公示的原则。

舞阳

舞阳县落实激励、扶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四项政策措施,积极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二是实行了县领导重大项目、分包重点企业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运输、电力、资金、环保等各种经济运行要素的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三是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即:企业生产无干扰日制、危害经济环境积分制、责任追究制和倒查账制。四是坚持开好‘四个会议”,即: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执法部门自查汇报会、企业评议座谈会和企业联络员汇报会。

武汉

武汉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2007年度申报已开始,今年内已进行或即将开展的国际市场开拓项目,均有机会获得政府补贴。

根据补贴政策,凡参加境外展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创建企业网站、广告商标注册、境外市场考察和境外投(议)标项目,年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内的中小企业,均可申报。

南宁

由南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实施的南宁市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全部完成。

据介绍,这个项目计划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将由南宁市经委(中小企业局)领导南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实施,将南宁市500~600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及南宁市所辖12个县的经贸局实现联网,并初步建立起中小企业信息网站,打造一个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综合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第二期扩大建设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各个应用系统,完成企业办公自动化、企业通信、客户服务等模式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站,并将宾馆服务业为代表第三产业、交通运输行业、建筑行业等其他行业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纳入到南宁中小企业信息网站的统一信息平台,丰富网站的信息内容。

篇7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镇4个“信用村”授牌(匾)仪式,我谨代表**县农村信用联社向莅临开业庆典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4个村的信用试点成功和顺利挂牌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端正方向,发挥作用,鼎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我们***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前身是***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依据银监会《关于印发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的通知》精神,在省银监局、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大利支持下,我们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作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以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认真开展了统一法人社的筹建工作,并取得重大成果,***年**月**日,省银监局正式核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挂牌开业。近年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坚持“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不断扩充资本规模,壮大资金实力,优化信贷结构,改善服务质量,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以支持三农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拓展各项业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至2012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万元,比年初净增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万元,占贷款总额的%。

特别是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全县农村信用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金融方针政策,坚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把服务“三农”和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贯穿全年工作始终,把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负重前行,无怨无悔。一是积极落实“惠农工程”,扎扎实实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认认真真规范小额农贷,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确保了小额农贷足额到位,有力支持了三农的发展。二是创新服务理念,为农户提供致富信息,扶持当地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通过扶持种植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减轻金融危机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大力支持农户开展多种经营,支持养鸡、养猪、养兔等养殖项目。通过信用社的带动和扶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社的双赢。2011年全县信用社净增存款***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支农贷款***万元,实现利息收入***万元,实现利润***万元。

以上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银监局、省联社、市县人行、市县银监分局的悉心指导,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理事会向一直关心和支持信合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二、情系百姓,攻坚克难,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此作为优化投资环境、提升人的素质、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着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县信用联社更是把信用乡镇的创建、信用村创建工作包括信用村试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营销机制进一步优化。农户信贷评分体系不仅对信贷相关信息进行评分,而且对家庭信息、综合信息等能表明农户非信贷情况信息进行评分,从而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对农户进行评价。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了信用社贷款营销机制的变革,促进了信用社资金的合理使用,扩大了信用贷款的覆盖面,有效满足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二是注重信誉,农民群众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各乡镇都把“信用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无形资产,想方设法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氛围,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户为主体,信用社、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三是贴近群众,金融服务经济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拓宽了信贷条件;建立了“订单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大力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推行“”“”“”业务,实现了信贷消费一体化,还款还息智能化,开辟农户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评定授信个体工商户户,授信总金额万元,组成“信用共同体”个户,占授信总户的%,有效破解了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瓶颈问题。

四是心心相印,进一步密切了社群关系。信用工程建设不但给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了经营资金,而且送科技、送信息,架起了信用社与客户的连心桥,使群众体会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使社村、社群关系更加融洽。信用工程创建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支持,赢得了地位,各村普遍与农信社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村级企业和村民的闲散资金,绝大部分存入信用社,壮大了农信社的实力。信用社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良好信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发展。

五是方便群众,实现了和谐共赢的可喜局面。通过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不但农村信用社掌握了农户信用状况、农户特长和还款能力等大量信息,而且有效简化了贷款手续,农户仅凭贷款证就可随用随贷,缩短了贷款办理时间。通过拓宽农户小额信贷服务领域、提高小额贷款授信额度、改进小额贷款服务方式等举措,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户的信贷需求,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矛盾。

在信用村试点工作过程中,1、精心组织。为了使信用村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郁南联社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点行动方案,***镇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县联社理事长为副组长的信用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操性强、按步骤、分阶段的实施细则。联社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开展指导工作,联社专业部门积极配合,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从而使试点村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精心部署下顺利推进。2、多方联动。同以往信用等级评定不同的是,本次信用村试点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政府、村委、农信社多方配合下,在整个村委乃至全镇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完成信用村试点工作。3、广泛宣传引导。自信用村试点工作开始,镇政府与农信社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媒体,集中召开动员会,挂横幅、发宣传单张、下乡发动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对个人征信的作用、信用村(户)的条件和好处等深入人心的讲解宣传,使信用村建设家喻户晓。为确保宣传效果和引导正确,联社信贷管理与资产保全部和桂圩信用社组织专业人员对参加宣传发动工作的镇府干部、村委会成员进行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熟悉信用村建设的相关知识及实施细则,以点带面扩大正面宣传,达到如期的如期效果。

当然,我们的工作不是尽善尽美,工作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三、精诚服务,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信用工程构筑进展为新的发展契机,认真调研农村信用工程创建、信用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各级党委、政府建言献策,鼓励和引导基层创建信用村、信用乡镇的优惠政策。健全完善惠农补贴支付及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涉农扶持资金管理,确保各项财政涉农补助资金方便快捷、按时足额发放到村到户。同时加强信用教育,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和阵地,宣传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道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

希望基层信用联社以这次下一次挂牌开业为契机,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科学经营的新路子,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县经济发展再立新功。进一步拓宽支农服务领域,加大支农力度,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希望信用社广大员工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新的起点和动力,抓住机遇,不辱使命,紧紧围绕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为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8

【运行特点】一是生产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09年,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其中工业企业的生产增长尤为快速。全市乡镇工业企业(不含个体工商)完成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5.1%,比全市平均增速高39.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4.4%,比全市平均增速高38.9个百分点。

二是运行效益明显提高。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比上年同期增长两位数以上,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全市乡镇企业(不含个体工商)实现营业收入增长了24%,其中乡镇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了59.4%;实现利润总额增长了18.1%,其中乡镇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了59.7%;实际上交税金增长了35.8%,其中乡镇工业企业实际上交税金增长了79.4%。

三是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生产后劲不断增强。充分利用国家、省和市对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新增固定资产达到12.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405个,年度竣工投产项目达333个。

四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67亿元,增长55.8%;完成增加值37.94亿元,增长62.9%;实现营业收入120.29亿元,增长56.7%;实现利润总额3.71亿元,增长38.9%。

【主要工作】1、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强统计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乡镇企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工作。根据《四川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关于下达2009年乡镇企业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计划的通知》(川企办[2009]33号文)的要求,结合全市的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2009年乡镇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作了安排,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区县;对2006年各区县乡镇企业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按规定进行了表彰奖励;及时完成乡镇企业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和编制上报工作。二是加强统计管理,加大运行监控和分析力度。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统计工作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精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加强乡镇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加强对乡镇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控力度,定期召开季度分析会议,分析全市及各区县乡镇企业的运行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对我市担保行业的管理,进一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出台了《自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担保机构,使我市担保机构由原来的2户增加到5户;积极指导各类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和业务工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促进担保行业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努力为担保机构创造运作环境。二是加快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贯彻落实四川省重点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计划,开展了我市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加强与电信公司的合作,组织企业参加电信公司“商务领航”产品推广介绍会、企业信息建设分析座谈会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构建服务平台;按照城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要求,确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项目。三是加快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倡导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通知》的要求,开展了企业信用基础数据的征集工作;根据省上“诚信示范中小企业”评选活动要求,组织企业申报诚信示范中小企业,推荐四川龙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5户企业参加评选,14户企业通过初评。四是组建自贡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按照《关于推进我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于2009年8月26日组建了自贡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构建起了企业服务平台。一头联系中小企业,收集企业需求;一头联系中介服务机构,通过组织认定一批重点服务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创业辅导、政策法律等服务。

3、结合推进“三个一”工程,培育发展优势骨干企业。一是集中政策资源和扶持手段,培育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省重点技术改造资金,倾斜支持列入“省100户重点培育中小企业”名单的德兴能源公司等5户企业进行项目建设,力争逐渐培育成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资产总额超4亿元的企业,形成新的龙头骨干企业。二是按照申报“四川成长型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的要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评选活动,推荐了四川百味斋食品有限公司等13户成长型企业、东安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1户小巨人企业参加评选。东安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1户企业获得2009—2008年度小巨人计划企业称号,四川百味斋食品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被评为四川省成长型企业。三是加大进入《四川省中小企业1000户成长型企业名单》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争取省“小巨人”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和适度安排市工业发展资金,扶持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在3000—30000万元、集聚在龙头企业周围的配套企业群体。四是努力培育微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指导和帮助企业完善制度,提高企业经营者及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规模企业数量,做大经济总量。

4、抓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是积极组织乡镇企业参加项目推荐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项目对接会等,促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步伐。二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创新评奖项目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三是组织企业参加省博会等项目及产品推广会,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5、加强对企业改制改革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快改革发展。

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议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五大连池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笔者认为建设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问题迫在眉睫。

一、基本情况

五大连池市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令人堪忧,没有形成政府、银行、农户联动局面,政府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没有建立信用信息中心和完善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农户信用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只有银行在积极行动,各农村金融机构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开展诚信宣传,信贷业务主要运用个人、企业征信系统与信贷管理系统的信息办理。五市共有12个乡镇,93个村,1个森工局,4个劳改劳教农场,7个国营农场,8个林场,15个部队农场。总人口345610人,农户135707户。截至2015年8月末,五市采集并建立农户经济档案55349户,其中评定优秀级8854户,占比16%;较好级21890户,占比40%;一般级641户,占比1.16%。较差级31385户,占比56.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总数为158个,其中建立信用档案数为105个,信用评定数为10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为103个,其中建立信用档案数为4个,信用评定数为4个。对已建立信用档案农户发放信用贷款累计561193万元,余额179790万元,不良贷款余额555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3.1%;家庭农场累计贷款发生额6780万元,贷款余额3972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贷款发生额90万元,贷款余额为90万元。农联社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起了主要作用,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增强信贷风险资产管理,保证评级的真实性、准确性,农联社从2012年6月份开始对全辖内农户开展全面的评级工作,不但掌握了农户信用状况、农户特长和还款能力等大量信息,而且有效简化了贷款手续,缩短了贷款办理时间。通过拓宽农户小额信贷服务领域、提高小额贷款授信额度、改进小额贷款服务方式等举措,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户的信贷需求,缓解了农联社与农村、农民信息不对称问题。五大连池市目前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不仅降低了经济金融活动的效率,而且削弱了农民参与经济金融活动的信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体系建设参与度不高;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奖惩机制与保障机制;三是信息征集手段多样化,信息整体质量不高;四是由于目前农户多数存在多种经营,人口临时流动较多,因此导致农户信用信息原始资料调查采集困难,信用基础信息多变;五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落后,没有建立信用信息中心,难协调,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六是政府各部门履职不到位,没有积极配合工作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七是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与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要求错位,制约了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八是农村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信用评级标准不规范,信用评定权威性不高,信用评级结果综合运用有限,正向激励效果不佳。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与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村信用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提高诚信意识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升道德水平,树立诚信意识,从本质上改善农村信用主体素质;在政府的组织下,利用一切媒介进行诚信知识宣传,增强“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意识,使广大农户认识到讲信用受益,不讲信用受损;还可以采取以人民银行为征信主体、各金融机构基层服务点为基础的信用宣传,走出去,在农村集市等人口集聚的场所进行诚信宣传,营造“家家争当信用户,人人争当诚信人,全民创业致富,准时还本付息”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相关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对农村信用体系的立法,为征信、信用评级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使其有法可依;修改信用相关法律法规不合理条款,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强化违约责任追究。只有加大失信忘义行为的机会成本,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失信忘义的行为,才能有助于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三)加快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

一是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农户信用档案以农村信用社农户经济档案为基础,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目标,依据农户基础状况、自有资产、诚信记录、经营能力等情况逐户建档,涉农金融机构要依托自身客户管理系统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建立起规范化的电子信用档案;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和数据定期更新机制。信用社按照《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作为信贷授信以及“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针对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特点,以农信社、涉农金融机构信息采集为载体,结合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纳税分红等重要经济信息协调组织地方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信息采集工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征信与信用评价体系

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独立自主的信用评价机构,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使评信结果具有权威性;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横向联网,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建立起一个能够对农村企业、农户各方面进行完整记录并提供查询服务的信用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农户联保制度,积极推进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进度,与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农村信用建设的社会信用平台。

(五)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成立农民信用担保组织,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为诚信的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建立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为农村信贷提供社会保障机制;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协调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关系,互惠互利合作,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六)创新业务管理模式

农村金融机构要按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将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户信贷评价系统有机地嵌入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审批、风险控制、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建立灵活的定价机制,推动由农村金融机构、农户以及有关管理机构组成的“信用共同体”合作模式的建立,打造新型的业务管理模式,为“三农”发展提供更为便捷、迅速的金融服务。

(七)建立激励、惩戒机制

一是根据对农户的评价结果,农村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审批权限、服务种类、适用利率、抵质押物、推荐评优等方面实行差别政策。根据农村金融机构资信等级评定办法,对信用良好的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农户,优先给予贷款,并执行利率优惠政策,对信用不良农户予以限制贷款,对不守信用不按期限归还贷款本息的借款户,由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积极协助配合,进行依法收贷,确保信用社资金安全。二是根据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价结果,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行政性惩戒和奖励措施。“信用村、信用乡(镇)”可在农业项目开发、优惠利率、农村配套服务等方面优先享受政府各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三是建议市政府建立对信用乡(镇)公务员和信用村组干部在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正向激励机制。

(八)建立起政府、银行、农户的联动模式,形成合力,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篇10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果菜产业有机肥源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按照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畜、沼、果(菜)”一体化的生态养殖模式,突出抓好标准化规模养猪大户建设和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创办畜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养猪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我县养猪产业牧、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

二、奋斗目标

到2011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3万头,养猪业产值达到18200万元;到2010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5万头,养猪业产值达到21000万元;到2013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30万头,养猪业产值达到42000万元,平均每亩果园1头猪;到201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60万头,养猪业产值达到84000万元,实现平均每亩果园2头猪的奋斗目标。

三、实施措施

(一)切实抓好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县生猪良种化程度。

从2011年起到2013年底,三年时间内,全县累计发展存栏基础母猪600头以上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6个,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上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30个,存栏基础母猪50头以上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户)60个;规模以上良种猪繁育场(大户)二元母猪存栏达到1.6万头以上,年生产优质三元杂交仔猪32万头以上,基本解决全县生猪生产猪源不足和品种混杂、老化问题。

(二)狠抓规模养殖大户建设,推动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按照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的工作思路,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育肥猪养殖大户。到2013年底,全县累计发展1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5个,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60个,100头以上规模养猪大户390个。规模养猪场及养猪大户年出栏生猪达到14万头以上。通过扶持发展大户,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县农户养猪覆盖率和生猪生产整体水平。

(三)大力推行集中繁育、分户饲养、联户经营模式,全面提升生猪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进一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良种猪繁育企业和育肥猪养殖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良种猪繁育企业为龙头,以育肥猪养殖基地为依托,积极组建养猪协会或养猪合作社。合作社内部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社员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合作经营机制。合作社对社员按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供应仔猪,按正常市场价格收购育肥猪,并与省内外屠宰加工企业签定购销合同,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充分调动养猪户的积极性,推动全县养猪生产快速发展。

(四)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养猪业的扶持力度。

1、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一是严格执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县畜牧、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做好补贴款的管理和发放工作,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二是认真落实能繁母猪保险规定,鼓励母猪养殖场(户)积极参保投保,提高养猪户抗御自然灾害和疫病风险的能力。

2、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养猪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从2011年起到2013年,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和小额扶贫贷款捆绑使用,对养猪户实行全额贷款贴息,由县信用联社及县农行每年配套安排1000万元贴息贷款,专门用于扶持良种猪繁育场(户)、规模养猪场(大户)和养殖小区建设。具体办法是:建成存栏基础母猪600头以上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安排贴息贷款100万元,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上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户)安排贴息贷款20万元,存栏基础母猪50头以上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户)安排贴息贷款5万元;建成年出栏1000头以上育肥猪的规模养猪场安排贴息贷款20万元,年出栏500头以上育肥猪的规模养猪场(大户)安排贴息贷款10万元,用200万元贴息贷款扶持发展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养猪大户。县畜牧、财政、信用联社、农行及各乡镇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认真组织实施良种猪繁育场(大户)和规模养猪场(大户)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及贷款发放工作,确保做到专款专用。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妥善解决规模养殖场(大户)及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各乡镇及县政府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畜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要统一纳入乡(镇)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所占用的土地按农业用地对待。

(五)加强饲料加工营销体系建设,保证饲料充足供应。

一是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好饲料基地建设。二是积极鼓励、引导、扶持个体工商户兴办饲料营销企业,保证各种配合饲料的充足供应;三是采取政府补贴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为养猪大户购置和配备必要的饲草饲料加工机具,提高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率;四是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兴办饲料加工企业,为我县大力发展养猪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完善村级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县畜牧部门要在全面落实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政策,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设备设施,提高工作效能;要加快乡镇兽医站建设工作,到2013年达到每个乡镇一个畜牧兽医站的目标。同时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配齐人员,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全面提高乡镇兽医站的综合服务功能;要切实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按照每个行政村一名动物防疫员的标准,全县配备24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并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确保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七)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奖罚。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各乡镇要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部署,明确任务,理清思路,高度重视养猪产业的发展。要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明确重点,突出发展特色,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