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

篇1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实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各企业也在日益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1]。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还在持续上升,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同时增长,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虽然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措施有很多种,但是考虑到污水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成本,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充分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重视对成本的控制,真正实现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减排目的[2]。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出发,先分析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耗能基本状况,再根据形势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污水处理厂开展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

1 关于污水处理厂的相关研究

1.1 污水处理的含义

所谓污水处理,也就是为了使污水达到适当的排水水体或满足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目前,各行各业都存在着污水处理厂,例如建筑、农业、医疗、餐饮等领域。由于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逐渐开始增加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视。

1.2 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要求,对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水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由于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会消耗大量能耗和成本,因此,节能减排是污水处理厂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据调查得出,污水处理厂能耗的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能耗分布

部位名称 暖气装置 污泥提升 污泥处理 职工生活 污泥回流 其它设备

所占比例 45% 15% 10% 7% 3% 20%

从表1可以看出,暖气装置和污泥占污水处理厂能耗消耗的比例最多,然而目前污泥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在不断增加,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3]。由此可见,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时,要根据能耗分布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达到国家和行业的共同标准。

2 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

2.1 污水处理工艺节能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对处理污水具有重大作用,先进的工艺可以促进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减少投资成本。此外,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减少污水处理工艺的能耗和排放量,采取最简单实用的工艺,主要有两种,包括一级处理工艺和二级处理工艺。

2.1.1 一级处理工艺。

与二级处理工艺相比,一级处理工艺的投资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能耗较低[4]。因此,在选择一级处理工艺时,可以根据分离与沉降的方法进行选择。同时,污水处理厂也需要采取中和方法,从而提高沉砂一级处理的工艺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采取具体措施来强化一级处理,减少二级负荷和运行的成本。一级处理与强化一级处理的效率对比详见表2 。

表2 一级处理与强化一级处理效率的对比

处理工艺 SS BOD TP 细菌

一级处理 47-63 22-42 11 -

强化一级处理 92 52-75 85-95 85-90

2.1.2 二级处理工艺。

一般在选择二级处理工艺时,都会采取不同 的方法来进行污水处理,并且在选择过程中要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二级处理工艺主要有5种:①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该方法的优势就是可以节省土地,不仅可以省略初沉地,还可以设置二沉地,从而减少成本;②厌氧技术。厌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污泥的产生,采用该方法同样可以减少污泥的后期处理费用。由于该方法不需要曝气,所以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收回能量。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该方法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速度慢,还受到菌温条件的影响;③生物膜处理方法。相比前两种方法,生物膜处理方法的管理费较低,并且操作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充氧,从而减少污泥的产生;④An/O 工艺。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有厌氧和缺氧的情况发生,采用该种操作工艺能够降低曝气量和设备的使用需求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具体工艺流程详见图1;⑤除以上方法外,二级处理工艺还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全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图1 An/O工艺流程

2.2 污水处理设备节能

污水处理的设备对节能效果有着重大影响,高效率的设备可以促进污水厂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由于污水厂在处理污水时,电能消耗较高,只有通过改进设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具体做法可以采用提升泵设施,从而改进相关的设备。其中,泵设施分为污泥回流泵、初次提升泵以及出水提升泵等设备。

2.3 污水处理原料节能

使用无害高效的药剂可以帮助实现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的原料种类繁多,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由高分子组成的药剂。由于污水处理的药剂在种类和用量上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从而达到减少用量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成本费用是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我国目前大量污水处理厂的现状都不乐观,因此要重视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当地的各类影响因素,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高效、低耗、减排的污水处理技术,制定出适合污水处理厂的途径,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促进我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参考文献:

[1]蒋莉.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分析[J].大科技,2014(22).

[2]赵满.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5(12).

篇2

(一)征税环节

2007年1月1目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纳税人由“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改为“车辆、船舶的所有人和管理人”,使过去在使用和保有环节征收的财产与行为税,改为在保有环节征收的财产税。征税环节的变化意味着,只要拥有机动车,无论其使用与否,都要缴纳车船税,这就使得车船税在调控汽车消费使用行为方面的功能丧失。众所周之,汽车在车库中存放,未发生消费使用行为时,仅仅是一种物品,并未对空气造成污染,只有在开动使用的情况下才会排除尾气,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正如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政府对汽车的限制使用政策,不仅有效缓解了交通拥挤,更是优化了环境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各级地方政府更是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汽车市场的强劲发展成为必然之势。现行车船税以保有环节征收,其调控功能明显被大大消弱,无法适应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因此,车船税不应该选择在保有环节予以调控,而是应该在使用环节发挥调控功能。

(二)计税依据

现行车船税对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实行按车辆的自重吨位课征,这种计税依据的变更克服了原来以载重量为征税依据的弊病:车辆生产企业为迎合消费者的利益,将车辆的实际载重量缩小,从而规避各种税费。

(三)税目和税额标准

现行《条例》划分了五个税目,并规定了相应的征税上限和下限(如图2),其中对载客汽车按载客人数,又细分了4个子税目,即:大型客车,480元至660元;中型客车,420元至660元;小型客车,360元至660元;微型客车,60元至480元。税目和税额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税目繁多,增加了征税成本;另一方面,税额规定较低,特别是税额下限过低,难以发挥车船税的调控功能。

二、问题的引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汽车业得以迅猛发展,2008年汽车产量934万辆,是2000年的4.5倍,年均增长达39%(如图1)。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汽车在促进经济繁荣、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和环保问题。环境保护的压力和汽车的保有量在同步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峻。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已成为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作为对机动车直接征收的税种——车船税,不仅要发挥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更应侧重其调控功能和导向作用。如何进一步推进车船税改革,以引导汽车产业朝着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目标,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三、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车船税改革思路

(一)改变征税环节

车船税征税环节的选择不是保有环节就是使用环节,以保有环节作为征税环节,无法有效地遏制汽车尾气污染、促进节能减排,无法适应当前绿色发展、清洁环保发展的经济理念,因此,车船税的征税环节只有而且应该选择在使用环节。以使用环节作为车船税的课税环节。

(二)变更车船税计税依据

车船税以车、船的自重吨位或载客量为计税依据,对于限制机动车数量、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目标的作用并不明显。笔者认为,以车船的排气量作为车船税的计税依据,更能强化其对汽车业的导向作用,以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目标。具体做法是:(1)车船的排气量可以通过汽车制造企业提供相关数据,或者通过交通部门对机动车尾气排量的定期检测获得;(2)结合机动车的使用年限、载重量、时速等因素,对排气量划分等级。比如,对使用10年以上的老旧车增加税收,对于提前达到严格能耗和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减税。

(三)调整税目和税额标准

在确定以排气量为计税依据的基础上,按照排气量的多少划分等级,在此可划分为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四个等级,与此相适应,车船税可设计为四个税目:无污染型汽车,如,电动力汽车以及将来可实用的氢能汽车;轻度污染汽车,如、燃气汽车、小排量汽车;重度污染汽车,如重型货车,SUV等大排量汽车;中度污染汽车,主要是介于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之间的汽车类型。

在税额标准的设计上应该注意两点:(1)税额的确定要充分体现鼓励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要求,具体而言,对于无污染型汽车实现零税额,以低税额对轻度污染汽车课税,提高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型汽车的课税标准;(2)考虑到我国的征管水平和征管难度,车船税的税额仍可采用从量征收,但应适度调高税额下限,以强化车船税的调控功效。

四、结束语

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车船税的调节是有限的,应充分发挥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的调控作用。同时,要逐步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转变税收优惠方式,加大对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2006-12-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7-2-1.

[3]曾纪芬,黎奕.关于车船税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8,(35).

篇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1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82D07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772)

作者简介:张庆芝(1981-),女,安徽巢湖人,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技术效率、技术创新;何 枫(1975-),男,湖南浏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效率、低碳经济(通讯作者);雷家骕(1955-),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经济安全。

摘要:从技术效率视角,将能耗、水耗及非期望产出纳入评价模型,对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技术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规模的钢铁企业进行效率比较。结果表明:首先,我国钢铁企业之间效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其次,样本中的民营企业平均效率高于国企平均效率;再者,我国粗钢年产量在千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平均效率最高,拥有显著的效率优势;最后,我国钢铁企业能源、资源及污染物排放存在较大冗余,节能减排潜力较大。

关键词:技术效率;钢铁企业;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203;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8-0006-05

1 引言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钢铁工业是我国的能源、资源消耗大户,同时也是环境污染大户。从可持续发展看,我国钢铁工业过去的低水平扩张、粗放式经营的状况已经难以为继,节能减排已成为钢铁工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潜力,对于企业改进效率,提高资源及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往研究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主要考虑资本、劳动、经济产出等变量[1~6]。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学者开始关注我国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分别从能源效率[7~9]、节能技术、技术创新[10]、循环经济[11]以及全要素生产率[12]等角度研究了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上述研究,本了以下改进:首先,在变量选取上,除包含传统投入产出变量外,还考虑了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从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3个维度估计钢铁企业技术效率变动。其次,样本涉及我国50家重点钢铁企业,不仅包含粗钢年产量达2000多万吨的大企业,同时也有年产量不足百万吨的中小钢企,从而保证了样本的全面性。最后,本文选取了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相对传统DEA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对样本中有效单元进行全排序,而且克服了径向的缺点,计算出决策单元的松弛量,从而量化分析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冗余程度,有利于企业设定节能减排目标。

2 效率评价模型

21 超效率SBM模型

传统DEA模型虽然确保了效率边界或无差异曲线的凸性,但却造成了投入要素的拥挤或松弛。为了解决投入和产出的松驰问题,Tone[13]提出基于投入松弛测度的模型,称为SBM模型。然而普通SBM模型评价结果中会出现多个决策单元效率均为1的情形,无法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全排序。于是Tone[14]又提出超效率SBM 模型,对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进行全排序。

假定一组决策单元(DMU)的个数为n个,每一个DMU有m种投入和s种产出。Xj表示DMUj的投入向量,Yj表示DMUj的产出向量。令θk为第k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向量S-=(s-1,s-2,…s-m)T和S+=(s-1,s-2,…s-s)T为松弛变量。模型在考察第k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时,使第k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为其他所有决策单元投入和产出的线性组合代替,于是将第k个决策单元排除。模型(1)表示为:

(1)

传统评价技术效率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输出。但在钢铁生产过程,除了人们期望的产出以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废物。本文在考虑非期望产出时,具体做法是将其转换成投入来处理,假设决策单元有s1个期望产出和s2个非期望产出,ygjr表示DMUj的期望产出向量,ybjr表示DMUj的非期望产出向量,模型(1)演变为:

本文基于模型(2)超效率SBM模型评价钢铁企业技术效率。

22 投入产出变量

本文从投入变量、期望产出变量、非期望产出变量3个维度来考察钢铁企业技术效率。投入变量:选取资本、劳动、能源和水资源四个要素;期望产出变量:选取工业增加值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值来衡量;非期望产出变量:选取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总量来衡量。变量名称及具体定义见表1。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钢铁企业环境保护统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3 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从《中国钢铁工业年鉴》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取的2007年65家重点大中型钢企的数据为基础。剔除一些数据缺失的企业,最终筛选出50家大中型钢企,这50家钢企粗钢年产量接近当年全国产量的70%,具备一定代表性。样本变量统计性描述如表2。

3 结果分析

本文基于超效率SBM先后建立了两个模型,模型1中只包含资本、劳动和工业增加值等变量;模型2中增加了能耗、水耗及非期望产出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值等约束。结果见表3,由于DEA计算的是一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因此同一企业在两个模型中的效率值并不具备可比性,但可以通过企业的排名反映其在样本中的相对效率。下文分别从节能减排潜力、所有制形式和企业规模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钢企技术效率。

31 所有制形式与技术效率

样本企业中,国有企业41家,占样本82%;民营企业9家,占样本的18%。分别计算这两组企业的效率均值,模型1中,国企平均效率0389,民企平均效率0686;模型2中,国企平均效率0595,民企平均效率0825。无论模型1还是模型2,民企效率均值都明显高于国企效率均值。平均而言,样本中的民营企业相对国有企业具备一定的效率优势。

进一步,当模型中增加能耗、水耗、“三废”排放等指标后,9家民营企业中除了沙钢和济源的效率排名继续保持前列,其余7家民企的效率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表明当以模型2来评价钢企技术效率时,样本中大部分民企的表现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效率排名显著上升的企业均为大型国有企业,如首钢、太钢、鞍钢、莱钢等。这说明当考虑节能减排因素时,尽管民企的平均效率仍高于国企,但优势有所减弱。当然,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民营钢企,对民营钢企的整体效率状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企业规模与技术效率

将样本中的企业按粗钢产量分为四组,1000万吨以上、500~1000万吨、200~500万吨、小于200万吨,分别计算这四组企业在模型2中的平均效率。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共有8家,其中有效企业为5家,效率均值为1049;年产量在500~1000万吨之间的企业有14家,其中有效企业为2家,效率均值为0499;年产量在200~500万吨之间的企业有24家,其中有效企业为4家,效率均值为0594;年产量在200万吨以下的企业有4家,其中有效企业为1家,效率均值为0546,企业技术效率随粗钢产量的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年产量在千万吨以上的企业平均效率远高于其他各组企业的效率值,说明当考虑节能减排等因素后,我国千万吨以上的大型钢企拥有显著的效率优势。一般而言,节能减排设备的投资一般需要达到规模效应。规模过小,不利于企业设备的大型化和能源、资源的回收利用,影响了企业技术效率。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我国千万吨以上的大型钢企有利于能源、资源及污染物的回收利用。

本文横轴以效率均值064,竖轴以年产量均值630万吨为界线,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为标杆类企业,其规模较大,同时效率较高,是样本中的标杆企业;第二象限为改造类企业,这类企业规模较大,但效率不高,此象限内企业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提升技术效率,步入第一象限;第三象限为重组类企业,这类企业规模不太大,同时效率不太高,对于其中某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可以考虑同效率高的企业重组,充分利用高效率企业的技术管理优势,提高效率;第四象限为支持类企业,这类企业规模不太大,但效率非常高,说明其有先进的技术及有效的管理,应鼓励并支持其发展,可以通过与其他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扩大规模,迈入标杆类企业。

33 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本文计算了钢企总能耗、总耗新水以及总“三废”排放量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估计了钢企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见表4,说明在现有的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我国钢企确实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为此节能减排已成为钢企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钢企在节能减排上做出了巨大努力。本文研究证实,当前钢企依然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数据来源: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相应年份统计数据以及模型结果计算整理得到 参照样本中的有效企业,分别计算无效企业投入产出变量的冗余度,即样本中无效企业要达到有效的标准应降低投入或减少非期望产出的程度(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我国钢企在节能减排上存在巨大差距。样本中处于前沿面的企业有12家,分别是首钢、天管、天钢、邯钢、太钢、鞍钢、宝钢、沙钢、莱钢、济源、衡管、龙门。其他企业以前沿企业为参照,在能耗、水耗、“三废”排放上存在较大的冗余空间。因此,对某些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的钢企,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对“三废”排放的治理,提高钢企技术效率,缩小同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

数据来源:根据超效率SBM-DEA模型结果计算整理得到4 结论

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将能源、水资源消耗及非期望产出纳入企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从技术效率的视角研究了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及所有制形式和规模。结果表明:第一,我国钢企之间效率差距较大,企业发展不平衡;第二,样本中的民营企业平均效率高于国企平均效率;第三,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企拥有显著的效率优势;第四,我国钢企在能源、水资源消耗及“三废”的排放上,存在较大冗余。今后需加快转变钢铁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淘汰落后产能。

参考文献:

[1]Zhang X G, Zhang S Q.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New Census Dat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2001,15(2):199-211.

[2]Ma J, Evans D G, Fuller R J, Stewart D F.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Int J Prod Econ,2002,76(3):293-312.

[3]Oleksandr Movshuk. Restructuring, 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a’s Steel Industry, 1988-2000[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4,(15) :135-151.

[4]韩晶.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19-126.

[5]何枫, 陈荣. 公司治理及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效率[J]. 管理科学学报,2008,(8):142-152.

[6]刘秉镰,林坦,刘玉海.规模和所有权视角下的中国钢铁企业动态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150-157.

[7]Wei Y M, Liao H, Fan 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Sector[J].Energy,2007,(32):2262-2270.

[8]张庆芝,何枫,赵晓.基于超效率DEA的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研究[J].软科学,2012(2):65-68.

[9]张庆芝,何枫,赵晓.基于SFA的能源消耗、成本及股权结构与钢铁企业技术效率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2011(7):1086-1092.

[10]Guo Z C, Fu Z X.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easures Taken for Energy Saving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China[J]. Energy, 2010(35): 4356–4360.

[11]杜春丽,成金华.我国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2003-2006[J]. 产业经济研究,2009(5):7-14.

[12]He F, Zhang Q Y, Lei L, Fu W, Xu X.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ccounting for Undesirable Outputs [J]. Energy Policy,2013(54): 204-213.

篇4

一、企业在浙江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基本作为

近年来,浙江省在探索低碳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有效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企业角度看,其基本作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节能减排: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工作力度。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浙江省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全省能耗强度有了大幅降低,但其总消费并没有减少,反而随之快速增长。从产业部门基本能耗情况可以看出,工业企业用能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是最大的能耗部门;交通、建筑企业能耗增长则最为快速。因此,这三类企业无疑是浙江省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针对各类企业能源消耗的不同特点,浙江省加强了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

(1)工业企业。加强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浙江省把化工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战场,促进石化、氯碱、化肥、纯碱等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回收重复使用、节电、节煤、减排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2)交通企业。督促企业节约交通能耗,不断提高道路机动车辆出行效率,并控制车辆的尾气排放。如杭州市,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地铁没有建成的情况下,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了快速公交交通枢纽,降低了交通能耗,减轻了环境污染,方便了广大居民。

(3)建筑企业。提倡企业采取提高采暖(制冷)、照明及其他电器使用效率等节流措施,减少建筑物本身所散失的能源;鼓励建筑企业开发利用太阳能、余热能等自然资源,节约建筑物能耗。

其二,能源供应:开发清洁能源,增加应用比重。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主要包括核能和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企业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浙江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能源供应实现了多样化,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费,减少了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浙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但又是一个资源小省,按照目前的能源利用方式,将会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阻碍。浙江立足于现有能源资源,全力开发清洁能源,增加企业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浙江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生物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对促进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推进低碳社会建设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其三,运行机制:发展碳交市场,参与碳交活动。减排的实质是能源问题。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其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发达国家需求很大,发展中国家供应能力也很大,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发达国家政府、企业,可以通过碳交易机制,低成本完成在本国原需高成本才能完成的减排温室气体的任务。同时,这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全球而言,这同样能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因此,浙江各企业可以借鉴国际市场上的碳交易机制,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参与碳交易活动。

二、浙江低碳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通过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参与碳交易活动等基本作为,对浙江建设低碳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践证明,这些作为实际上还浮于表面,仅停留在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基本层面,低碳社会的建设目标还远远没能实现。低碳经济并不等于低碳社会。上述基本作为,政策面过于宏观,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本质,就事论事。因此,也就难以取得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理想效果。

可以说,“低碳经济”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把非常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它将全球环境变化的问题聚焦在气候变化上,然后将气候变化的问题聚焦在温室气体排放上,继而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还原为一个技术问题,直接指明了问题的具体“症结所在”,即主要可以通过改进能源使用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样的逻辑推理似乎非常正确,仿佛给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理清了基本思路,同时也指明了基本方向,非常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以至于就有人会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可量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人们从此就可以享受新工业技术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好生活”。

但是,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经济系统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宗教、教育、司法等其他系统是密不可分的;从理念合理性角度分析,“低碳经济”主要强调局部的社会变革,主要是经济系统、经济领域的变革。笔者认为,经济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满足于其他系统资源需求的基础性系统,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其他系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经济系统的导向机制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此时,单位经济产品的能效可能随着经济系统内部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有所提高,其能耗和排放随之可能降低,但其总能耗、总排放仍可能是持续不断增加。

因此,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应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联动起来。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不能仅局限在低碳经济建设的某些表面上的宏观技术层面,我们更应明确浙江低碳经济建设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发现真正推动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路径。浙江发展的不仅仅是低碳经济,更要着眼于推动整个社会变革,探索建立真正的“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思路及对策

笔者认为,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政策和法律等层面提出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思路及对策,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也必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一,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机制。原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参与碳交易活动等对策措施,对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应该保留。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内容,把节能减排的思路和基本要求体现在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与企业成本、税收挂钩。这一措施非常有效。节能减排的实质是处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企业恰恰就是节能减排的主体。传统技术层面的对策,主要靠政府倡导下的企业自觉行为来实现。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企业环境污染依然十分严重,甚至变本加厉。究其原因,笔者从企业财务视角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传统会计核算把环境成本全部“费用化”,不仅不符合配比原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无视政府对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节能减排力度等的倡导,怎么有利就怎么做,缺乏必要的约束性,从而忽视对环境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甚至破坏环境。因此,可以在会计核算中引入环境污染处罚的约束机制,利用哲学思想的“两点论”来处理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从而兼顾国家和企业两者的利益,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保护环境,从而推进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具体核算模式如下:

(1)费用化环境成本。这类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支出、环境管理成本两部分,它们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因为这些环境成本是提高企业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和面向未来浙江建设低碳社会所必需的。费用化可以把环境成本在发生后计入期间损益,如“管理费用”中,允许这些环境成本直接从税前扣除。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鼓励各企业加大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投资力度。当然,这也应该按照重要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根据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和投资的期限长短,费用较大、长于一年的环境成本应该分期转入损益。其会计核算可增设“待转环境成本”科目。发生时,借记“待转环境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在本期和以后各受益期限分期转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转环境成本”科目。

(2)资本化环境成本。这类环境成本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破坏成本两部分,它们在保护和利用环境方面起消极、负面的影响。资本化可以把这些环境成本计入当期及以后若干会计期间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并要求单列“资本化环境成本”成本项目核算,不允许税前扣除。这样做的目的也非常清楚,就是要提高企业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要使企业管理当局意识到破坏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会计核算时,如果发生环境资源消耗成本,则可视同原材料采购处理,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当耗用这些环境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如果发生环境破坏成本,会计核算可增设“待摊环境成本”科目,发生时,借记“待摊环境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资本化期限可以根据企业破坏环境的影响延续时间来确定,分期摊销计入完工产品的成本中,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摊环境成本”科目。

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成本的“双重核算模式”,旨在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和投资力度,增强企业环保意识,为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创造基础的技术条件。

其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具体做法设想如下:

(1)技术层面的“双重核算模式”需要提高到政策层面,赋予法律效力。环境成本“双重核算模式”,其本身还局限在理论探讨上,要在各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推进浙江低碳社会建设,还需要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不断加以完善。需要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细则的具体制定,把这一设想上升到政策高度,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加以,浙江各企业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遵照执行,才具有法律约束性,也才可能真正取得财务视角技术层面的“双重核算模式”对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预期效果。

(2)各级政府可以从政策层面设立节能减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可以通过奖励、贴息、补助等形式,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改造的资金投入,提高全省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通过开展灵活务实的国际合作,借鉴国际上低碳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进一步加快节能服务市场体系的建设,为企业节能减排、支持浙江低碳社会建设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

(3)各级政府可以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刺激措施,加大低碳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例如,在财税政策上,以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纳税企业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有关低碳经济项目,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减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另外,浙江省各级政府必须构建起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财务视角的政策层面落实专项资金,推动环境金融理念的建立及相关企业环保知识的培训。

其三,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省首先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考虑进行税制调整的“绿色化”。发达国家已经接受为气候变化买单的事实,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和提高技术。因此,浙江企业可以按照其经营状况缴纳不同程度的环境资源税,让企业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1)开征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对燃烧产生的CO2的化石燃料开征国家碳税。

(2)开征气候变化税。英国在全球率先推出了气候变化税的税种。气候变化税实际上是一种能源使用税,根据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来计税。如使用生物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可减免一定额度的税收。

(3)开征污染税。通过对各类污染排放采取直接征收税款的方式来直接限制各类污染排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企业财务视角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机制,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harles Sokol Bednar,Transforming the Dream―Ecologism and Shaping of an Alternative American Vis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NY.2003,21

[2]朱勤丰、林兴冬:《环境成本核算的新构想》,《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金乐琴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期。

篇5

    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主要是研究开发新能源技术和新的减排技术。当前,我国的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决定近期关注的重点在减低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上来。从远期来看,应该是关注太阳能发电、核能等高科技的等。我国要极力抓住自主创新这一步调,同时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集中所有科技力量,最终提升对现有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科技来减低能耗等目的。

    2、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加强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要极力推进能源节约,对环境污染进行重点预防和治理,从而让能源与环境进行充分的协调发展。今后,我国要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且国家应该大力扶持低碳生活。具体做法是可以提高出口退税率,让竞争优势逐步向低碳产业集中。从而在国民经济中增加低碳产业的比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

    当前,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要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再生能源。同时要开放一些新型的洁净性能源,比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要让那些平时依赖性较大的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逐步退出使用市场。但是,在能源供应有保障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率。这样就要对当前的工业、建筑和交通这些用能部门开展标准建设,提高相应的能效标准。

    4、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要对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成效进行大量宣传,同时要对国际媒体与公众进行游说。并且要与合作国家进行深化和发展相关业务,要对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大力支持,从而提高这些国家应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要形成相应的道德制高点。要对话语主动权进行掌握,通过谈判,大幅度地降低我国的碳减排压力。同时,我国要团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过谈判形成较好的合力来解决气候问题。

    5、继续增大内需,努力实现区域一体化,增强经济实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还将依然表现在出口上。所以,要努力实现亚洲地区一体化。同时将内部潜力挖掘出来,从而发挥东盟的合作机制。并且,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加强基础实施建设,从而提高各国投资贸易的方便。这样会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6、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新兴市场

    要制定多元化的市场策略,从而将新兴市场发展起来。当前,发达国家依旧是我国的主要贸易市场。但是,这些国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贸易壁垒。因此,我国要建立新兴的贸易市场,可以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能耗

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能耗相伴而生,在这种状况下,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加以改造升级势在必行,这样就能降低建筑能耗,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当今建筑能耗现状

现如今建设生态比较落后,我们在提高生态建设的时候,还要注意建设施工的技术,既然这样,那么是否也可将建筑行业也纳入到生态建设的范畴中呢!在建筑施工中我们是否也应抱持这样的理念。随着城市化化进程加快那么建筑行业也在迅猛发展,建筑能源需求加大,因此而产生的建筑能耗也日益曾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建筑必定有能耗。现在国家高速发展,建筑行业高歌猛进,在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建筑能耗的更加壮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经验,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是在施工的时候,施工的时候如果施工技术不先进那就无法很好的节省能源,同时又因为技术不先进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可能对水和环境造成污染,环境污染了我们又要治理于是又造成能源消耗。

2、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信息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止,建筑施工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被广泛使用,如:工程的招投标、工程预算、图纸信息、资料文献等等方面。在这方面工作越来越深入之后施工技术管理也将呈现出信息化模式,这就为建筑施工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2.2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创新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消亡,企业也一样,各个行业也一样,因为有创新那么这个企业这个行业才能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思想陈旧,技术落后,造成的后果就是隐患多多,这个隐患不单单是安全上的,因为祸不单行。所以,如今的建筑行业提升创新水平、改善施工技术是第一要务,这也是发展趋势,因为每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勇于探索,这是时代的潮流。

3、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3.1提升建筑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

建筑理念有很多,因地制宜是其中的一种,但这一种却是最绿色节能的一种。因地制宜,顾名思义就是首先要照顾当地的环境,其次才是在这个环境的基础上来建设和发展。建筑物本身是一个微气候环境,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微气候环境更加合理的存在,解决的办法依然在自身,种植花草树木,建筑围墙要节能环保,太阳能的利用等等,这样就合理地减少了空调照明的利用,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建筑能源的消耗。从中可以看出,对建筑作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就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因为,节能减排符合时代的要求。

3.2提升围护结构中的能源利用

建筑物如何做到冬暖夏凉?这是建筑物设计者们首先应考虑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很简单,建筑物的维护结构通过对热工性能的改善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具体步骤是:首先,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统筹全局的理念,通盘考虑而不是只顾一点,在选择材料上要选择环保却又实用的建筑材料,同时将组成围护结构的材料进行热工性能处理;其次,要想使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效能得到提升,就必须使用实用而又先进的构造技术。如:建筑物架空通风技术、屋顶蓄水技术等等,另外,复合型墙体也能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再有就是改善门窗的密闭性能,也能提升保温隔热的效果,事虽小也是节能的一个方面。

3.3合理利用可再生新能源

众所周知,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煤炭石油,而有些能源是可再生的,比如太阳能风能。当今世界能源消耗量巨大,每个国家都在考虑节能减排,每个国家在这方面都当仁不让,因为这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基于此,在我国的基础建设中,尤其是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理念必须贯彻其中。具体想法就是太阳能取暖、风能及水力发电,潮汐的利用等等。具体做法,在建筑物顶端加装太阳能曲能设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力设备等等。另外,还可以将这些光能结合到建筑物的结构当中,组成光电围墙、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等等,这样就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产能、转化为热能,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建筑能耗。

4、建筑施工如何减少能耗

4.1开发新型的建筑围护结构材料

建筑物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通风、透光、隔热、保温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时展的需要,那么怎么办?只有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为新的建筑材料能够改变自身的物理性能,在维护室内环境的同时还能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4.2相关部门协调合作

各种能源的相关统计要通过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来做好,根据不同的职能建立其相关部门,统一职能体系,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商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在能耗统计是达成一致。

4.3建筑设计优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源、海洋能等,这些都是可再生能源,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达到节能效果,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非常重要的。

4.4建筑工作人员的职责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速度甚快,建筑物增加的速度可用瞬息千里来形容,因此产生的建筑能耗也是巨大的,可用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日益变差,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建筑能耗巨大,那么只要能够使建筑能耗减少,也就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教育好施工人员,同时明确责任,所有目的就是减少建筑能耗。

4.5设置基础数据的统计体系以及数据库

建筑能耗要想减少,基础数据的统计体系和数据库必须设置:设置出可以持续运作的基础数据体系,这方面要长久的数据统计为基础;设置统计数据网络,同时,设置各省市建筑能耗的统计数据库;设置建筑能耗数据库,这个工作必须做,要把这个体系完全公开,才能促使人员与部门之间的合作。

5、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能耗,两者息息相关,而且在关系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现有的源资源比较有限,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而且还要让各个部门行动起来,而不是光说话不做事,要用实际行动去争取蓝天白云花好月圆。那么作为建筑行业所能做的就是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做到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耗,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还要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提高,还要改善其中不良的方法,采取最好的方法进行建筑。

参考文献:

[1]王洲;吴佳霖;郭燕;屋顶铝箔防水卷材保温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5期

[2]马玉坤;浅析外墙外保温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篇7

关键词:烧结废气;烟气循环;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062-03

1 概述

钢铁行业是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烟气排放主要集中在烧结工序,烧结厂烟气排放量占钢铁企业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烧结烟气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如此,烧结工艺以其优良的资源适应性为钢铁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它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处理环节还将长期存在。

显而易见,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战略重点在烧结厂,环保要求严格的国家从20世纪开始,相继在烧结厂采用了脱硫(SOX)、脱硝(NOX)、二恶英等烟气处理装置。不同于燃煤电厂,烧结烟气处理装置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效率低、副产品复杂。此外,外排的烧结烟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量,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必然伴随着烧结工艺本身的变革调整,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2 烧结烟气污染现状

烧结烟气是烧结混合料经点火后,随台车运行,在高温烧结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含尘废气。由于国内烧结机漏风率高(40%~50%)和固体料循环率高,有相当一部分空气没有通过烧结料层,每生产1吨烧结矿大约产生4000~6000m3烟气。烧结烟气的主要特点是:烟气量大、温度较高、携带粉尘多、CO含量较高、二氧化硫(SO2)浓度较低、含湿量大、含腐蚀性气体、含二恶英类物质等。由于烧结烟气排放源集中、总量较大,因此对局部地区大气质量的影响较大。

2.1 烟尘污染

烧结工序的烟尘排放量约占钢铁工业的20%,烧结烟气中的粉尘主要由金属、金属氧化物或不完全燃烧物质等组成,粉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粉尘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能引起尘肺、肺粉尘沉着症、肿瘤等病症)、眼睛(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眼睑水肿等症状)和皮肤(可引起毛囊炎、粉刺、皮炎等)。

2.2 二氧化硫(SO2)污染

烧结工序的SO2排放量约占钢铁工业的60%,烧结烟气中SO2主要来源是固体燃料的燃烧,SO2浓度随原料和燃料的差异而变化,一般为1000~3000mg/Nm3。SO2的主要危害体现在:空气中的SO2浓度过高易形成酸雨,酸雨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的生存,还会损坏雕塑及建筑物,造成经济损失;空气中的SO2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SO2会刺激人的鼻腔和呼吸道黏膜,严重时造成鼻腔出血、呼吸道受阻。

2.3 氮氧化物(NOX)污染

烧结工序的NOX排放量约占钢铁工业的50%,烧结烟气中的NOX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CO还强,NO通过呼吸道及肺进入血液,能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产生与CO中毒类似的严重后果。NO很容易氧化成剧毒的NO2,进入肺脏深处的肺毛细血管,引起肺水肿,同时还能刺激眼黏膜、麻痹嗅觉。

2.4 其他污染

烧结烟气中还含有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目前钢铁行业的二恶英排放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垃圾焚烧行业。烧结烟气中的二恶英主要源自烧结过程的无机氯化物、轧钢含油废铁渣等反应生成,二恶英是毒性很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3 烧结烟气循环工艺

3.1 烧结烟气循环工艺简介

烧结烟气循环工艺,顾名思义,就是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没有全部外排,而是将其中一部分热烟气再次引入烧结过程循环使用,采用该工艺可在节能、减排两方面带来效益,在国外一些烧结厂早已应用了该工艺。

1981年11月,烟气循环工艺装置在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小仓钢铁厂的烧结机上投入使用。具体做法是,将烧结机后半段的高温废气(氧浓度为18%~21%)引回到烧结机前半段使用。实践证明,循环烟气中氧浓度为18%以上就能满足烧结生产的需要,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受影响。典型的烧结烟气循环工艺还有EOS(Emission Optimized Sintering)、LEEP(Low Emission & Energy optimized sinter Production)、Eposint(环保型工艺优化烧结的缩写)等。

1995年,EOS工艺在荷兰克鲁斯艾莫伊登烧结厂实现工业化应用。他们将主抽风机排出的烟气大约50%引回到烧结机上的热风罩内,剩余部分外排。热风罩将烧结机全长都罩起来,在烧结过程中,为调整循环烟气的氧含量,鼓入少量新鲜空气与循环废气混合。这样,仅需对约50%的外排烧结烟气进行处理,使之达到环保要求,灰尘、NOX被减少约45%,二恶英被减少约70%。

LEEP工艺是由德国HKM开发的,已在其烧结机上投入使用。该烧结机采用两根废气管道,一根管道回收烧结机后段的热废气(约200℃,用于循环使用),另一根管道回收烧结机前段的冷废气(约65℃,经处理后外排),两根管道分别经过电除尘器和抽风机,在进入电除尘器前,两根管道中的废气经过换热器,使外排废气温度提高到110℃,循环废气温度降到150℃。LEEP工艺中,循环废气罩没有完全覆盖烧结机,允许一部分空气漏进来补充循环废气中氧含量的不足。经过几年的生产操作实践,LEEP工艺实现了减少烧结废气排放量45%,减少烧结焦粉单耗5kg/t烧结矿,并维持烧结矿质量不降低的目标。

Eposint工艺,于2005年3月在奥钢联钢铁公司投入应用。Eposint工艺,又称选择性废气循环工艺,根据烧结机各风箱的流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决定循环烟气的来源,用于循环的气流来自废气温度升高区域的风箱,这一区域大致位于烧结机总长的3/4处。根据工艺条件的变动,可按需选择循环区域的各个风箱进入外排系统还是循环系统。应用Eposint工艺能在不影响烧结产量的情况下使现有烧结厂的排放指标降低30%左右。

实践证明,采用烧结烟气循环工艺主要有以下优点:排入大气的烟气量显著减少,废气净化装置(主电除尘器、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等)的规格显著减小,节省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废热回收量显著增加,固体燃料的用量降低;对烧结矿单位生产率和烧结矿质量无明显影响。

3.2 采用烟气循环工艺的节能作用

采用烟气循环工艺的节能作用主要体现在节省固体燃料和节电两个方面。

烧结过程的热收入中约80%来自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热支出中约25%是烟气带走的热量。由于烟气的循环利用,热烟气再次通过烧结料层时,除自身携带热量外,其中的CO在烧结过程中可再次参加反应,提供热量。以30%烟气循环使用为例,减排烟气相当于热损失减少了5%~8%,理论上可节省固体燃料6%~10%(相当于每生产1t烧结矿,节省固体燃料3~5kg)。

部分烟气循环使用,外排系统的主排风机、主电除尘器、脱硫等烟气处理装置处理风量相应降低,设备规格小,整个外排系统的单位耗电量降低。

3.3 采用烟气循环工艺的减排原理

从国外烟气循环工艺的使用效果来看,外排烟气量减少了30%~50%,这是个相当可观的数据。在同样排放标准下,单位烧结矿产量排放的粉尘等污染物总量相应按比例减少。

热烟气再次通过烧结料层燃烧带时,烟气中的二恶英和氮氧化物能够通过热分解被部分破坏,硫氧化物和粉尘能够被部分吸附并滞留于烧结料层中;循环中的CO参加反应,可减少外排烟气中的CO含量。固体燃料的节省,也减少了外排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来源,减轻了其污染程度。

4 应用前景

在国内的烧结厂,烧结烟气循环工艺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随着业内人士对能源、环保问题认识的提高,烧结烟气循环工艺逐渐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大家把目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节能、减排和增产。

4.1 在新建烧结机上应用

根据国家环保最新要求,新建烧结机必须配套建设烟气处理设施,对脱硫装置的要求是全部外排烟气都要经过脱硫。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以减低烧结烟气处理装置的基建成本和生产成本,应用节能技术为目的,应在新建烧结机上实施烟气循环工艺。

针对我国的生产现状,宜采用头尾循环的模式――抽取烧结机头部几个风箱和尾部几个风箱的烟气混合后循环使用,根据混合后烟气温度来调整循环与外排交界处风箱的气流走向。这种模式优点如下:循环烟气不经过主电除尘器,可降低外排系统设备规格,降低其投资和运行费用;头部烟气温度低,尾部烟气温度高,两股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能按需调整烟气温度,保证外排烟气温度不低于主电除尘器要求的工作温度下限;我国烧结机漏风率高,头尾漏入的空气较多,漏入的新鲜空气能提高烟气含氧量。

4.2 在已投产的烧结机上改造

在已经投产的烧结机上实施改造,应用烟气循环工艺,应针对各厂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站在不同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实施。

对于拟建烟气处理设施的工厂,可采用类似EOS的模式,从主抽风机后取一部分烟气用于循环,减少外排的烟气量。在进行脱硫等烟气处理设施选型时,可以降低规格,减少其投资和运行费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原有生产系统影响小,改造简便易行;循环风机只起增压作用,循环系统的工艺布置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但是,整个烧结机的烟气混合后含氧量一般在12%左右,满足不了烧结生产,必须采用兑风措施,提高循环烟气的含氧量。

对于已经建设烟气处理设施的工厂,可以在不增加外排烟气量,不改变原有的机头烟气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将烧结机加宽、加长,增加烧结面积,通过增加循环风机来增加烧结风量,解决原有风机能力不足的问题,达到增产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有几种选择:采用头尾循环的模式,保证循环烟气的含氧量,稳定烧结生产;采用尾部循环的模式,提高循环废气的温度,提高回收废热的比例,节省能源;采用中部选择性循环的模式,取有害物质浓度高的部分烟气循环使用,这部分烟气再次通过烧结料层时,其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分解,达到有害物质减排的目的。

5 结语

(1)采用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减少烧结烟气的外排总量,是减轻烧结厂烟气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2)采用该工艺,可大幅降低烧结厂烟气处理设施(静电除尘、脱硫、脱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3)热烟气循环使用,再次经过烧结料层,可使烟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或受到抑制,可降低单位产量的有害物质排放量。

(4)热烟气循环使用,外排烟气量大幅减少,可减少外排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损失,从而降低固体燃料消耗,节省能源。

(5)烧结烟气循环工艺,是一种节能减排型的绿色生产工艺,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需要。该工艺在新建的和原有的烧结机上都能应用,值得在国内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佐藤政,等.烧结厂废气循环的利用[J].烧结球团,

1984,(6).

[2]朱廷钰.烧结烟气净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8.

[3]Alexander Fleischanderl,等.环保型烧结生产新技

术――Eposint and MEROS[J].中国冶金,2008,

(11).

[4]沈晓林.烧结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J].宝钢

篇8

关键词: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建筑历史文脉;连续性

1探索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性的必要性

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从传统建筑身上我们可以阅读到建筑所在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习俗、建筑文化、建筑材料与技术等很多相关信息。因此,探索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对保护和传承建筑文化、启示后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任何领域在发展的同时都必须考虑节约能源与削减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建筑界,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近几年来建筑能耗量在产业中与交通和工业两大产业名列前三。因此,建筑界不得不在建筑设计方法、建造手段、建筑材料等生命周期内诸方面,着力研究如何做到节能减排。对于传统建筑,由于他们肩负着传承历史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保护和修缮。然而,考虑到大多数传统建筑没有考虑节能措施,他们运营所需的能耗非常大,所以,从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与可持续发展的视点,我们有必要去探究如何让这些传统建筑在传承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新焕发生机。

3研究的目的与对象的选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建筑因为功能的变化或基本生活设施的缺失,导致失去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但从文化层面上,这些建筑或者历史文化街区又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和任务。为了能让这些传统建筑能继续保存下去、彰显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能让它们发挥作用、满足一定的现代生活的功能要求,业内人士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作者将以烟台市一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为例,初步探讨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3.1研究对象情况

对烟台这座城市来讲,所城里是它生命的发源地,600多年的历史构成烟台的“城市记忆”(图1)。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清代为了加强海防,防止海上倭寇侵扰,朱元璋批建宁海卫“奇山守御千户所”,后来“千户所”废除后,官兵解甲归田。从那时起,所城里从军事上的城堡变成了一个居民生活区至今。

3.2所城里民居现状

当年的所城里,区内以合院形式的民居为主。百年来,因保护不善,那些雕花的屋檐,斑驳的墙壁和木门、破旧的窗栏、老式的门锁和居民为扩充生活空间搭建的各种小棚,充斥着整个院落,建筑受损严重,旧日规整的合院空间肌理被破坏殆尽。按照烟台市政府的要求,所城里的民居作为烟台特定历史时期的民居建筑被下令重点保护,并计划按照原型进行修复。

3.3可行性改造方案的提出

为了让传统街区重新焕发生机,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抽取传统要素,解决采暖和通风问题,为传统民居注入新的活力。具体做法如下:研究选取的改造案例如图2、3所示,四合院沿街南北方向布置,正房五间,座北朝南,东西厢各一间。院中有扩建房屋多处,空间狭小,视觉侵害现象严重;厕所为公用;民居内空间拥挤,保温隔热、隔音、通风条件差,火炕是主要的采暖方式。为了继承传统、提升居住环境质量,迎合目前节能减排的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建筑布局仍然选用合院的建筑形式;建筑外观选取能体现所城里建筑特色的构件、符号、材质、色彩、建造方式等元素,运用到民居改建设计方案中;拆除院落中多余的搭建建筑,还原合院空间的完整性(图4、5);从图4中可以看出,原有建筑的墙面和山花、以及大门与烟囱,都有非常强的地域特征。在改造的时候我们汲取和保留了这些传统的做法,使得改造后的建筑在传统文脉上能得以延续。图5显示了改造前后的院落关系。未改前,院落中空间相对狭窄,为建筑的室内日照条件造成了影响,经过调研,我们有针对性的拆除了部分厢房,并将西侧和东侧的厢房重新设计,使得改造后的房屋在使用面积上接衡,满足使用要求。由于院落内厢房的拆除,使得院落空间开敞、完整,另外西边厢房封闭连接,避免了院落被穿行的可能性,为营造私密性的氛围创造了条件。图6是我们借助Ecotect软件对建筑改在前后的日照、采光效果进行了模拟比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改造后的院落空间中,日照量大幅提高:图6中b中的白色明亮区域比a明显扩大。同样,从图6中的c、d比较重我们也能看出,因为院落中厢房的拆除,使得房屋之间的遮挡状况有所改善,室内的明亮度增强:d中的明亮区域延伸到建筑内部。在节能方面,一方面,我们通过改良室内外空间的方式,增加室内照度,节省室内的辅助照明用电。另一方面,我们依托运用当地传统技术,期望将其加以优化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火炕的改良,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炕对于北方居民来说,不仅是一个取暖场所,也是一个交往的场所,很多生活环节都在炕上进行。如吃饭、睡觉、邻居间的交往等。因此,炕成为北方民居居住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图7)然而,炕作为取暖工具,其燃料主要是柴草和煤,这种取暖方式不仅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与节能减排的当今社会主流意识相背离。因此,改造设计中如何保留炕并解决其负面作用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地热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引入,为我们炕的改良打开了思路,也成为我们本次改造设计的一个亮点。为了使火炕不再燃烧资源、减少污染,我们在保持火炕外观不变的情况下,将炕的表面设计成为由太阳能和地热一体化供热系统:用混凝土预制板取代土坯,预制板中敷设由太阳能、地热一体化的热水盘管(图8)。盘管的热源来源于两部分:地源热和太阳能热。地源热来源于一定深度的地下水,相对稳定,是我们炕改造后的主要热源。以烟台为例,100米地下水温为15℃,如果我们把它汲取上来作为冬季取暖的热源,稍微加热就可以达到烟台冬天室内采暖标准的温度要求(18℃±2℃)。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用于燃烧取暖的原材料。太阳能热是我们的辅助热源。太阳能无污、洁净、永续。烟台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700小时(表1),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为5224.2兆焦耳/平方米(图9),日照时数年平均达2700小时。优良的气候条件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稳定发挥创造了条件:白天晴天时收集能量,对水进行加热,补给地源热水使用。阴天或阳光不充足时,热水可以由地源热水电能系统提供。夏天,关闭热水系统即可获得凉爽的水炕。改造后的火炕,亲切、节能、合用。一方面保持了原有炕的存在方式,维系了人们感情的纽带。另一方面,因为不再烧草,节约了能源、净化了室内环境;失去了供热功能的炕洞,改做收纳柜之用,有效拓展了室内的使用空间。

结语

本文以烟台所城里的一栋民居改造为例,探讨了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改造途径,实现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在改造过程中,方案汲取了原有建筑的特有的合院形式和建筑特点,在地方民居取暖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科技的成分,优化了建筑采暖方式,使得改造后的建筑不仅节能环保,还承袭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居住文化,为探索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做了有益的尝试。最后通过Ecotect评价测试,显示改造后的民居在舒适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善解决,节能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实现了预期的改造目的。

参考文献:

[1]沈致和.住宅节能原理与设计[J],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隋杰礼,贾志林,王少伶等.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建筑形状评价系统研究[J],建筑学报,2007(12):5-7

[3]隋杰礼,王少伶,王伟民等.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新农村住宅优化设计探讨[J],工业建筑,2008(7):126-128

篇9

关键词:燃煤蒸汽锅炉 节能 管理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02

1 燃煤蒸汽锅炉的节能背景

作为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必须消费品,工业锅炉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蒸汽和居民生活热水,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工业锅炉的运行能耗与污染排放,仅次于电站锅炉,居于全国工业行业的第二位,其燃煤消耗远大于建筑、石化、钢铁等行业。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各级部门对节能工作的大力投入,目前电站锅炉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锅炉的热效率高达90%以上,但与之相比,工业锅炉的节能工作仍然滞后,其平均热效率不足70%,据推算,因锅炉质量不合格、结构不合理、设备不配套、煤种使用不科学,以及操作、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原煤浪费每年高达1亿吨,很多地区的锅炉能效和实际排放量都未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工业锅炉节能工作的成败不仅关系到相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全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要将工业锅炉节能列为全国节能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各相关单位必须对工业锅炉能耗过大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节能新技术,通过对锅炉进行的升级改造,解决其热效率低下、出力不足、输出参数不合格等实际问题。

2 硬件设备的优选与改进对策

在购置新的燃煤蒸汽锅炉时,对锅炉本体的选择应抱有长期规划的目标,使用质量较高、运行稳定、节能环保但价格较高的设备,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就可以省下其与一般锅炉的差价。燃煤蒸汽锅炉的辅机主要包括:引风机、鼓风机、和给水系统等,其选择的要点是设备必须与现场情况相匹配,以风机为例:风机过小将造成风量不足导致的燃烧不完全,不利于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风机过大则会造成能耗增加、电机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给水系统的节能控制点在于选择适合系统流量及压力的热水泵,以便对冷凝水加以回收利用。目前水泵主要采用液位变送器检测汽包的水位,但这一运行方式需在连续全压状态下运行,导致水泵的故障率和无功损耗都大大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变频技术控制水泵转速来替代调节阀,使水泵的功率按需要补水量的多少自动调节,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此外,研究显示,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非常小,锅炉受热面结1 mm水垢,燃料消耗要增加8%~10%。因此要加强水处理设备如离子交换器的运行与管理,减少结垢现象的产生。而蒸汽蓄热器则是具有均衡供汽、调节尖峰负荷的作用。用于负荷波动的系统中,可使锅炉负荷稳定;用于余热利用系统,则能有效地回收热能。

3 煤种的选择与煤质的控制

煤种的选择必须与锅炉的设计结构相匹配,因此在选择设备时,应首先确保其与本地区的煤种相适应。目前我国的燃煤蒸汽锅炉多以未经筛选的原煤作为原料,原煤的颗粒度过大,对于其燃烧效果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煤炭供应的紧张时期,煤种的变化或其质量的不稳定往往会造成锅炉炉拱适应性上的差异,使锅炉产能效率的控制难度增加,锅炉的实际生产效率降低,其出力与污染排放都可能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应在燃烧前对煤种进行限制,使原煤的颗粒度、发热值、焦渣特性、灰熔点、以及挥发分等指标均能够符合锅炉的设计结构。对原煤的能效分析,应根据其不同批次单独计量和控制。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锅炉设备使原煤在炉内的分布更加均匀,以提高其燃烧效果。

4 各种节能措施的应用

4.1 分层给煤燃烧技术

将传统的斗式给煤方式转变为分层给煤,可使燃烧效率提高3%~5%,具体做法是通过重力分筛,将原煤中块、末自下而上松散地分布在炉排上。该方法有利于炉排通风,可以减少炉渣含碳量,改善燃烧

状态。

4.2 余热回收技术

余热回收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锅炉原始设计中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加以回收和利用,主要包括高温尾烟回收、联排水余热回收、以及蒸汽冷凝水回收等。以热管余热回收器为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密封在真空管子内的液态工质的相变来进行换热,液态工质在蒸发段吸热相变成为蒸汽,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冷凝段,在冷凝段冷凝液化,将热量导出,并且在毛细吸液芯的作用下,流回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该方法还可根据烟气参数将热管的受热面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上,有效防止尾部受热面酸腐蚀。

4.3 炉拱改造技术

锅炉炉拱是按设计煤种设计的,其结构将对煤种是否适应、锅炉燃烧好坏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在用锅炉的绝大部分都是按Ⅱ类烟煤设计的,由于实际运行工况和设计的差异,会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甚至影响锅炉的出力,因此应使炉拱的形状尺寸与煤种相适应,以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4.4 过量空气系数的控制

国家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标准严格规定了锅炉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的合格指标,并将其作为锅炉经济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进行监控。过量空气系数过大会造成燃煤与空气混合不均匀,部分区域会出现空气不足的问题,而其他区域又严重过剩,排烟热损失增加。因此在保证燃料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完全燃烧的前提下,过量空气系数越低燃烧越经济。过量空气系数的控制主要是平常锅炉运行和保养时对漏风和串风进行防范,例如防止炉排下部的风室隔断不严、各风室互相串风、防止锅炉烟气系统的漏风、锅炉本体的漏风及炉墙漏风,重视锅炉燃烧调整操作技术,使风量配置适当等。

5 燃煤蒸汽锅炉的管理

5.1 锅炉操作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

必须设置专职人员对锅炉的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所有锅炉操作人员都须经过考核并取得“锅炉管理人员资格证书”是锅炉操作人员后方可上岗。上岗后,还应对操作人员介绍本单位锅炉型号的具体运行特点并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为提高操作人员应对锅炉突发故障时的处理能力,还应在平时针对水位不明、突然断电等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进行事故预演训练。以水位不明为例,当锅炉水位计看不到水位线时,应立即停炉。

利用汽包水位计查明水位,判断锅炉水位属轻微缺水、严重缺水还是轻微满水、严重满水。若确定锅炉是严重缺水后,应禁止上水,此时若突然加水,金属会由于急剧降温而产生淬火效应导致设备损坏,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爆炸事故。因此,锅炉在严重缺水状态下不可加水降温,而应采取撤煤灭火、关闭所有孔门及引风机挡板使炉子缓慢冷却等措施来防止爆炸事故。

5.2 蒸汽锅炉运行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应建立并逐步完善锅炉管理的制度细则,如应规定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负荷调整机组设备运行方式的具体方法;机组升降负荷操作中,应考虑到机组各辅助设备的能耗特点,确定不同辅机启动的先后顺序。此外,管理制度中还应明确规定出水位、炉温、炉压、排烟温度等各项成本控制标准,并将绩效考核与各成本控制点联系起来,按照统一的评分依据和分值开展操作人员及其所在班组间的经济指标竞赛活动。

5.3 锅炉养护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一是司炉操作人员对锅炉重点设备进行定期点检,二是必须坚持值班长、大班长、检修人员、技术人员对锅炉、管道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巡回检查。设备在不停炉的状况下应进行经常性的保养,发现跑冒滴漏的阀门要及时更换。

锅炉运行时必须确保炉体清洁,无垢、无锈、无腐蚀。在停炉期间,还应通过加保护液、余热烘干、以及蒸汽压力法或给水溢流法、充入氮气等措施,对锅炉进行保养,避免腐蚀对其的不利影响。

6 结语

目前,燃煤蒸汽锅炉结构设计不合理、换热效率未达标、水处理不合格等问题在导致煤、电、水、气等能源的巨大浪费,已经成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一大瓶颈。随着社会各界对工业锅炉节能工作越来越重视,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燃煤蒸汽锅炉的结构设计和运行管理中,让人们看到了其进步的空间。

然而,各种节能改造技术都不是普遍适用的,因此技术人员应对现有设备及其运行状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针对不同工况、不同背景下的技术改革方案,并对锅炉设备进行科学的操作和维护,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锅炉经济运行的节能目标。

参考文献

[1] 冯玉高.浅谈蒸汽锅炉的安全与节能管理[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6).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S].2009.

[3] 王霞,蔡小平,张维清.变频器在锅炉风机、水泵上的应用及节能分析[C]//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

篇10

【关键词】屋面保温;施工技术;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现如今,房屋建筑都是在往高处发展,然而对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而言,其顶层端的单元墙最容易产生裂缝,情况较轻都只是影响本层建筑,但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下一层墙体甚至是建筑物的中层单元。经过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对有裂缝产生的建筑物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最关键原因是屋面的保温层施工出现问题。因此,为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我们必须要严格检查屋面保温层,在保温层施工过程中要关于总结施工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要提出解决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技术,将保温层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防止出现墙体裂缝。

1.建筑保温屋面施工材料研发使用的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屋面保温技术在对材料的研究中开发出了导热系数小、密度也比较小的膨胀蛭石和膨胀珍珠岩,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加气混凝土、岩棉和微孔硅酸钙的出现,这些材料所具有的松散的特点在和水泥 的胶结性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通过现场浇筑等一些方法就形成了一层具有高强度、高吸水性的保温层,但是这种保温层也有着一些特点,就是其防水层在出现漏水的情况时,不仅不具有保温的功能,同时还会导致由于水量出现引起防水层起鼓现象的发生。但是,在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下,应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板和泡沫玻璃等这些物质所具有的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低、不吸水、耐久性好喝强度高的特点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2.建筑保温屋面技术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屋面保温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保温层质量不够好、厚度不够大;屋面的保温层是大面积铺设的,而且铺设的层数也比较多,但在铺设保温层时,却没有考虑为后期混凝土的变形预留伸缩缝;设置屋面的坡度不够精确;保温材质的密实度也会给保温层施工带来影响,若保温材质不够密实,由于没有坚实的基层,防水层会变形,若保温材质太过密实,那保温层的隔热效果就会差很多[1]。

3.建筑保温屋面技术在施工中的改进措施

3.1保证保温层的质量和厚度

预制板块的使用使屋面保温屋的厚度及质量得以保证,对于在现场的湿作业也能减少。若使用水泥蛭石板可采用1比8或1比10的,板块可按长、宽、高各为500毫米、500毫米、150毫米的规格制成。若能保证在搬运和铺设时不会损坏板块,则可考虑在专门的构件预制厂或预制场地进行。在铺砌屋面时要注意保证保温层的厚度要均匀,因预制板块比较干燥,在做好找平层抹面之后就可对屋面做防水层了。建议在做保温层时不要进行现场捣制,因为做屋面保温层通常是大面积铺设,现场捣制的话不能保证铺设均匀,如果保温层做薄了,那在保温层做好后再做找平层和防水层,行施工后的检查就难以进行了。而使用预制板块就保证了保湿层的厚度及质量。挑檐部分存在水落斗,而且有流水方向置于檐沟内,因此,在捣制用于挑檐部分的保温层时可直接在挑檐板上进行。

3.2规范要求留设温度伸缩缝

屋面保温层可用水泥和蛭石、水泥与珍珠岩、石灰和炉渣等混合制成,如果保温层的捣制要在屋面上进行,那么就要考虑为后期混凝土的变形预留伸缩缝,而在预留位置标上记号,施工方在后期施工当中要按施工规范严格执行。保温层现场捣制后铺高在屋面上,铺完保温层后还要铺高一层油毡,即使这样,保温层里还是会有一部分水分会滞留且无法排出,这样会使得油毡出现鼓点,为使屋面工程质量得以保证,很多企业在做屋面保温工程时会在保温层内安设排气管,以排出保温层内滞留的水分[2]。

3.3严格控制屋面找坡

目前屋面找坡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做找坡层,其做法主要是先将屋面统一标高,然后再将找坡层做在屋面板上,保温层铺设之后会有一定厚度,这使得屋面析上的荷载加大了,所以,一般来说会将屋面坡度设成2%,这是目前建筑行业用的最多的一种找坡方法。另一种是结构找坡,其做法主要是先做好一定坡度的屋盖板,随后将与屋盖板相同厚度的保温层做在板面上,这样不仅省去了做找坡层的工序也使得屋盖的荷载得以减轻。但这样做会使室内的顶板上出现有一定坡度的斜平面,不过这对于居住来说还是产生不了什么大问题的,只要习惯了就好。使用这种方法找坡时,为了防止屋面漏雨可将屋面坡度设置得比2%稍大些。

3.4考虑架空隔热设计

对于平均温度较高的地方来说,在进行屋面施工时,保温层可选择不做而只做隔热层。隔热层的施工可考虑架空隔热设计,可采用做空气隔热板的方式进行,其方法主要是将找坡层做好在屋盖上之后再做防水层,这也被称为架空隔热层。而对于气侯温宜的地区来说,屋面的施工一般包括做找坡层、做保温层、找平层、做防水层,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在屋面再加设架空隔热板,这对于屋面能产生非常好的隔热效果。而且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架空隔热板的使用不会造成建筑的顶层墙体裂缝产生,实践表明,这是可以实行的。做架空隔热板时可将防水层做在隔热板的上方或下方,若在做架空隔热板之前就做防水层,那么在施工时要记得预留通气孔;若做防水层是在做好架空隔热板之后做,那屋面就能保持空气流通便利,不过在用此做法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砖墩的问题,砖墩是用来支撑架空隔热板的,砖墩过重就容易将防水层压坏,使屋面出现漏雨现象[3]。

3.5加强屋面工程施工监测

工程做好后,质监部门对工程的检查通常只侧重主体工程,对于只是辅助工程的保温层几乎不会太重视,对于保温层的具体做法、所做厚度及保温材质的密实度不会认真检查。因此,施工方在施工过程当中对于保温层的做法往往是得过且过,在施工完成后自然也不会严格检查,自然也不能及时发现保温层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保证建筑质量,我们应重视对屋面保温层的施工和监测,对于保温层所做的厚度、保湿材质的密实度及保温层的热导性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检测手段要不断提升,对于检测制度也要不断完善,使屋面的保温层的质量得以保证,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4]。

结束语

屋面的保温层建设是建筑工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提高屋面保温层的建设质量是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在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过程当中,不仅要注意施工材料的使用,而且还要注意到保温层的厚度及保温效果,这样,建筑节能才能为国家的低碳行动做出一份贡献,而这受到了众多业界人士的认可,现在有越来越多人士投身于对屋面保温层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这对于今后我国屋面保温层施工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武.现喷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一体化屋面系统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2012.(03).75-76.

[2]柴木多.关于门窗密封胶条断面设计的几点体会[J].中国建筑防水.201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