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篇1

工程进度管理

(一)事前计划制度

1、总体工程进度计划报审制度单位工程开工前,总包单位应编制其工程总进度计划,上报监理、项目公司审核,批准后报工程管理部、工程副总审批,通过后方可施行。总体进度计划中,应明确各分包单位的配合措施和要求,进驻时间节点,为分包队伍的选择提供时间参考。如因总体进度计划不准,造成分包队伍进场时间拖后致使单位工程工期拖延,由其总包单位承担违约责任。

2、进度措施和方案的上报工程开工前,总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进度措施和方案。总包单位也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编制进度保证措施和方案。保证措施和方案应在工程开工前上报监理、项目公司审核,批准后报工程管理部、主管副总审批,通过后作为合同的附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动态调整进度计划和保证方案,计划编制应掌握先紧后松的原则(基础、主体期间要尽量安排的时间紧凑一些),加大进度控制措施和力度,保证合同总体进度计划的有效执行和控制。如有重大进度措施和方案的调整,总包单位应重新编制进度措施和方案,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通过后执行。但进度措施和方案的调整,不能与整个工期计划相违背,并且其总包单位也推卸不了其工期违约的责任。各分包项目在进场前也应根据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自己分项工程的进度保证措施和方案,报监理、项目公司审核,批准后报工程管理部、主管副总审批。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必须符合总进度计划,并且要为其他项目的施工留有充足余地。

3、施工现场实际要素检查及调整措施工程管理部将在月检中,根据前述的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方案检查各个单位工程及其附属的进度计划落实情况。如发现实际进度计划严重滞后,其比原计划拖后7天以上者,工程管理部将调查其拖后原因,让其拖后工期的单位负责人写出加快施工的保证措施和方案,总公司并且保留其拖期罚款的权利。各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其计划,保证关键节点的工期不再拖后,否则将按合同约定进行拖期处罚。

(二)建设过程控制制度

1、月检制度工程管理部将在每月月底进行巡查,巡查时将对各单位工程的实际进度情况进度检查,并填报进度确认表格和图像资料。其书面资料项目公司负责人签字后作为执行合同的见证性资料和拨付工程款的控制依据。如工程拖后,工程管理部将延期拨款审批,并且保留采取经济处罚的权利。

篇2

根据国务院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国发〔1992〕68号)的规定,促进统一、高效、公平、公开的证券市场的建立,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我们制定了《关于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资格确认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关于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资格确认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根据国务院第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国发〔1992〕68号)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说的证券业务,是指对股票公开发行、上市交易的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和开展与证券业务有关的资产评估业务。

第三条  申请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的机构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必须是已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受托的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正式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兼营评估业务的机构必须设有独立的资产评估业务部门。

2.在具有正式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中,必须是业务水平高、职业道德好、社会信誉高并拥有丰富评估经验的机构,以往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工作失误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3.评估机构中的专职人员不得少于10人,其中职龄人员(非离退休人员)不得少于5人。专职人员超过17人的评估机构,其中职龄人员所占比例不少于1/3. 4.评估机构中的专职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资产评估水平、经验和技能,并具有较丰富的证券业务及相关金融、法律、经济方面的知识,其中骨干人员参加过股份制改造的资产评估工作。

5.评估机构的实有资本金不得少于30万元人民币,风险准备金不得少于5万元人民币,自取得从事证券业务资格之年起,每年从业务收入中计提不少于4%的风险准备金。

第四条  申请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需呈报以下资料:

1.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许可证申请表;

2.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专业人员持有股票情况呈报表;

3.能够代表该机构水平的资产评估报告书2份;

4.实有资本金和风险准备金情况证明文件;

5.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保证书;

6.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认为需要了解的其他有关材料。

第五条  申请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持本办法第四条所列资料一式2份;首先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受托的计划单列市)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并签章后,上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进行审核。中央所属欲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的机构直接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申请,并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进行审核。审核工作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审核同意后会同证监会对申请机构的证券评估资格进行联合确认。并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证监会联合颁发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同时向社会公告。

第六条  境外及外国的资产评估机构,欲在中国境内从事证券业务资产评估或为协助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交易证券而对境内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需先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出申请,提交该评估机构主要情况的资料,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进行审核,同意后会同证监会确认。经确认后,方可接受委托,从事证券业项目的资产评估。

第七条  获得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国内资产评估机构(包括中外合资评估机构),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90日内,需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证监会报送其上个年度从事证券业务情况、专业人员培训情况、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年检结论以及资产评估机构变化的其他有关资料,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证监会重新确认其证券业评估资格。

第八条  股票公开发行与上市交易的企业,有权自行选择已取得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机构进行评估,任何部门不得进行干预。

没有取得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和兼营资产评估业务的其他机构,不得从事证券业资产评估业务。

对同一股票公开发行、上市交易的企业,其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工作不得由同一机构承担,以利于股票发行的公正性。

第九条  取得证券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评估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证券和证券市场、资产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业务准则。在该机构执业的专业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不少于一周的专业培训。

第十条  资产评估机构在从事证券业务时,必须接受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证监会的监督。资产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在执行上述业务时出现重大疏漏、严重误导、弄虚作假及其他违反职业道德、工作纪律和证券市场有关法规的行为时,证监会可建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由审定方吊销其资产评估资格许可证,直至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证监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之日起执行。

附件2:资产评估机构执行证券业务许可证申请表

                        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

                                  资产评估

                        _____会计师    事务所(公司)

                                  审    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印制

                              年    月    日

--------------------------------------

|  机构名称  |              |  曾用名称  |      |  法人代表  |      |

|------|-------|------|---|------|---|

|  批准机关  |              |  批准文号  |      |  批准时间  |      |

|------|-------|------|---|------|---|

|工商登记机关|              |工商登记证号|      |工商登记日期|      |

|------|-------|------|---|------|---|

|  挂靠单位  |              |  注册资金  |      |当年纯收入  |      |

|------|-----------------------------|

|资产评估资格|批准机关|          |批准文号|      |批准时间|        |

|------|-----------------------------|

|  |姓    名|              |  性    别  |      |  出生年    |      |

|  |        |              |            |      |  月  日    |      |

|  |----|-------|------|---|------|---|

|  |学    历|              |  专业技    |      |  是  否    |      |

|  |        |              |  术职务    |      |  离退休    |      |

|首|----|-----------------------------|

|席|        |                                                          |

|资|        |                                                          |

|产|  履    |                                                          |

|评|  行    |                                                          |

|估|  职    |                                                          |

|人|  责    |                                                          |

|员|  情    |                                                          |

篇3

一、医疗机构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发生的变化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逐步落实,医疗机构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不仅调整了固定资产的类别,也使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得到了提升。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固定资产科目,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类、一般医疗设备类、医院专用设备类以及其它固定资产类等几种类型来进行管理。同时在固定资产类别方面也要求按照最新的目录来加以明确,而且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也得到了提高;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要求医院按照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来进行明确。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增加了累计折旧这一项,使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的损耗价值得以如实反映出来,提升了医院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准确性;新的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范围及方法也进行了规定。其中不仅对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折旧进行了的规定,也对计提折旧的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预计净残值法等几种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进行了规范;另外,新的会计制度还要求医院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目等等。

二、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些医院在新会计制度实施后,不能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清查盘点。所以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分类。而且部分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也不能明确核实,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二)医院固定资产没有设置相应的减值准备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取消了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两项科目,而且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也增加了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两项科目。但是对于固定资产减值科目却没有设置。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购置资金数额往往比较巨大,必然存在减值风险,因此,如果缺少减值科目将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三)容易造成低值易耗品的浪费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进行提高,将低于标准的固定资产调整为低值易耗品,这部分低值易耗品通常采用的是直接摊销法。这就很容易造成低值易耗品出现浪费的问题。

三、医院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完善对策

(一)依据新会计制度来分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

为了使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医院应该在固定资产购入之后,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分类、分级划分管理。对能够满足新制度标准的固定资产进行认真核算。如果部分固定资产的购置数额巨大、或者部分医疗设备较为复杂,则应该采取一对一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另外,医院还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尽量采用招标的方式,来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处理。

(二)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强化低值易耗品的资产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大多属于专业化的医疗器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因此,医院可以借鉴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对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必要的设置,同时还要对医院的资产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从而及时做好计提减值准备,保证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能够真实准确的被反映出来。另外,为了有效减少医院在低值易耗品方面出现的浪费问题,医院自身应该不断强化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建立并健全低值易耗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会计成本核算机制进行完善,对那些不能列入固定资产的资产项目进行严格的管控。

(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体系

医院应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体系,尤其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网络管理系统。保证固定资产核算能够与成本核算、会计核算有效衔接起来,根据医院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以满足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需要。此外,医院还要不断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监督、考核与审计工作,不断优化医院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医院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四)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进行优化

医院可以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特点,采取信息化的会计管理对策,实现对医院固定资产的高效率、高水平管理。医院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各类会计管理软件进行信息对接,实现资产信息的数据共享。医院还应该积极引进一套成熟或通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当中。针对不同的固定资产建立明确的台帐,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全部信息数据归入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对固定资产的出入库进行准确记录、调拔、使用和报废处理。从而形成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动态跟踪管理,不断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

篇4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计量

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准则。专门的准则规范体系使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更趋规范和:具有可操作性。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

(一)确认标准

主要分为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我国采用永久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标准。永久性标准不承认未来经济利益的波动,在实务中识别减值损失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非常困难,给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带来不少麻烦;可能性标准主要采用资产账面价值直接与界限比较,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时确认资产减值的发生,并不关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发生的可能性;经济性标准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的概念。

(二)确认时点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这体现了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企业在年度终了或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有关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平时各会计期末则可检查或不检查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也可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平时会计期末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

(三)确认范围

国际准则规定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由企业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国际准则相比较,新准则没有采用产出现金单元的定义,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了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定义。

(四)确认方法

由于内外因作用,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确认资产减值的方法有备抵法和直接冲销法。我国目前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更体现披露目的,具有体现谨慎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优点。但相对繁琐;而直接冲销法优缺点正好与备抵法相反。

二、资产减值的恢复

关于资产减值的恢复,FASB认为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资产的账面价值成为新的成本计量基础,企业不应在以后期间调整资产的成本,不允许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另一种观点认为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只有在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增至其可收回金额,由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不应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须针对准则而定。如果准则制定机构偏好谨慎,更多的重视准则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力图避免因允许转回造成的利润操纵,那么就会采纳禁止转回的观点:如果制定机构更重视准则和相关理论的关联,希望更完美地再现理论的精髓,并不特别重视因允许转回可能造成的利润操纵。那么它就会采纳允许转回的观点。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企业应计提的减值损失准备如果高于已提损失准备的账面价值,按差额补提损失准备;如果低于已提损失准备的账面价值,按差额冲回已提的损失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减值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调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我国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情形严加限制,强调只有原来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因素在当期发生有力变化,使得其可回收金额超过账面价值时,才允许转回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由于不确定因素多,对外部信息作出正确估计和判断较为复杂。《企业会计制度》和新准则采用了多重标准,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性质的资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最能体现其现实价值的计量属性。对于未来短期内将要收回的流动资产,可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以使用为目的的短期资产,可以按现行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出售为目的的短期资产,可以按现行市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将会持续使用的长期资产,可以按可收回金额计量;对于将会出售的长期资产,可以采用销售净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

四、资产减值的列示

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在利润表上的列示及其与国际准则中资产减值列示的对比,见表1: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因其均为流动资产损失,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长期投资减值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以及委托贷款减值损失计入“投资收益”账户,三者均为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均为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关度较小。若某种无形资产不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则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而国际准则列入其他费用净额。

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上分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分别扣减利润总额,分别作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净额、投资净收益三个项目列示。按《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定,企业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将企业计提的减值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资产账面价值及净值单独反映,而以前则是在资产负债表主表上反映,现在资产负债表主表反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净额,这是重要性原则的体现。

五、资产减值的披露

IAS36对资产减值结果的披露阐述和规定较为详尽,不但要求披露当期应当计入损益或直接冲减权益的资产减值的金额、在损益表中的项目、当期冲回的减值损失,还对分部报告中应披露的减值信息作出了规定。我国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减值相关的下列信息:当期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应当披露每个报告分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相对于《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新准则有了很大的改进。

篇5

关键词:会计准则;煤炭企业;财务会计;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l-0139-02一、新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的财务会计影响

1.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此规定显示了我国财务报告有两个目标:一是反映受托经营企业的管理当局的业绩及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二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尚属国有及国有控股,财务报告目标仍然是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及业绩,为其实现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奖惩及人事调动提供依据,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将逐步改造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资本市场将成为煤炭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为投资人提供翔实、相关的决策信息必将成为煤炭企业财务报告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2.对煤炭企业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第八条特别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众所周知,煤炭企业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重约为55%。固定资产大多位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井下,磨损、锈蚀等严重,加之煤矿机械更新换代周期较短,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必须的。由于煤矿固定资产台件多,摆放场所经常发生变化,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工作和折旧的计提工作复杂而繁琐,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必将杜绝部分煤炭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煤矿企业提出一个全新的课题,即如何快捷、方便、准确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折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企业会计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因采矿而被破坏的土地超过8万km2,并以280km2/a的速度增加,其中因矿山开采而沉陷的土地总面积已达65万公顷,因此,地区土地塌陷赔偿和矿山环境污染支出是煤炭企业的一项重大支出,其实际支出时间大多出现在矿井的衰退期或资源枯竭期。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单纯按直线法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定摊销方法应当与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关联,为煤矿单位采矿权等无形资产按工作量法摊销提供了理论支持。所谓工作量法就是按照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摊销采矿权的一种方法。实务中,煤矿企业的实际服务年限普遍短于矿井设计年限,无形资产改按工作量法摊销后,缩短了摊销年限,加快了无形资产资金周转,减少了煤矿单位的当期盈利。

4.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就彻底改变了原准则下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处理方法中任选其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煤炭企业纳税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很多新的会计政策,煤炭企业在纳税时,应当考虑这些政策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下加强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机制。首先要完善煤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煤炭地勘单位的实际出发,针对实体多、规模小及管理松散等现状,重整资源,培育在行业内相对有竞争力的法人实体。其次要建立内部结算中心,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再次是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的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监控型转变。第四是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各种管理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加强经济活动分析,规范内部报告体系,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

2.科学高效配置财务会计资源。煤炭企业财会人员既要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法规和企业制度,又要执行煤炭企业专业会计制度,煤炭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会计工作十分复杂,核算、分析、管理、监督的工作量很大,必须合理分工,科学配置人员。建议下属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可按企业要求分设财务组、成本组、材料组、工资组和综合组,实行科目责任制,分别承担货币资金核算工作、材料核算工作、资产核算工作、成本核算工作等,这些岗位与企业形成契约关系,工作如何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

3.不断革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与管理制度。按照新时期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需要,煤炭企业要以会计法为基础依据,结合新会计准则与《煤炭工业成本管理办法》等,对煤炭企业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按照现代公司制的要求创新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明确权责关系,履行会计各岗位与企业的契约关系,提高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功能。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严把关口、堵塞漏洞、挖掘潜力,合理地利用资源,加加会计岗位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会计电算化等先进运营手段。

4.强化企业财务监督职能。财务监督是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财务监督条例应当体现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结合的原则。设立财务总监、实行财务委派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等都是有益、有效的措施。其中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有利于对单位的财务实行垂直领导,可以避免因个人利益而受制于本单位领导,从而减少财务违纪违规的现象。因此可以考虑将目前的财务委派制结合岗位轮换办法将其进一步制度化、常规化。

5.注重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做好新老会计准则对接后,必须对会计人员全方位培训。一是要广泛开展会计人员学习交流工作。不同的单位之间组织财务互查,取长补短,发现差距,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搭建其成长的平台,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遵章守纪的意识。三是实行在职财务会计业务人员轮换制,这样既可以防止有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也可以使每名会计丁作者得到全面锻炼,培养后备财务主管人员。

篇6

上对关键环节进行管理控制。

【关键词】固定资产 计划使用 清查减值 处置转移

一、编制固定资产增加计划,维护等计划

在每年11月份前由基层单位将新增计划、改造计划、维修计划上报到种植企业,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各部门进行充分论证,再报上级部门审批,种植企业总经理的审批权限在50万元以下,超过(含)50万元上报总部审批,各种植企业在审批后执行投资计划。

在计划上报前要充分考虑新增资产是否为企业生产经营所急需,还要考虑到资产使用寿命,技术先进性,是否需要员工岗前培训等,近几年,各种植企业购置大量收割机、插秧机、喷药机、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等,由于论证充分,人员培训及时到位,强有力的支持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机械在国内的技术领先水平。

二、固定资产使用和维护

种植企业固定资产的规模大,管理难,所以只靠固定资产的专门管理人员或某一个部门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发挥协同效益,如财务科、农机服务站、基层使用单位等共同的管理,使这些部门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这样才能避免在用设备无人管理与维修,闲置设备过多,最终导致企业资金周转紧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

种植企业相关部门执行经过审批后的投资方案,实施过程中安排相应程序操作,如比价采购、招投标、制定岗前培训计划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对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跟踪。第一,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做出是否进行投保判定。如需投保,需将相关材料及时上报企业,经批准后执行投保,财务部门应及时办理更新固定资产目录、卡片,详细计录各项资产的来源、验收人员、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政策、盘亏规定等相关内容;第二,如出现大修理时,需要根据产生的结果在规定时间更新资产目录和卡片;第三,在会计核算时,要严格审核相关文件是否完整,包括经审核批准的文件、工程合同,工程验收单等。

三、盘点清查、减值测试

(一)盘点清查

1.固定资产盘点前的准备。第一,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种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成由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人员组成的固定资产盘点小组,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工,以及问题的协调、上报和处理机制;第二,进行资产盘点前的摸查。由于固定资产的种类及数量多,用及使用情况变动多、产权情况可能较复杂,因此,各单位在固定资产清查时,先召开资产清查准备会,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购建、分布、占用及使用、产权及其变动、抵押及担保、在未入账资产等情况,形成会议纪要,要求各单位在各部门先行按其占用和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自查,编制固定资产部门自查表并上报固定资产清查小组,为实地核查作好准备;第三,编制固定资产盘点计划。固定资产盘点小组负责制定清查计划,包括账务清理、实地盘点、产权和抵押资料的收集及认定、损益证据收集、损益鉴定及损益申报等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实施时间、实施人、实施程序和方法、分阶段工作报告的撰写及完成时间等。

2.利用账务清理结果,编制盘点用的固定资产明细表。通过账务清理,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构筑物、机械设备、仓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灌站、水泥晒场,防渗渠等,并收集产权证明文件、发票、合同、结算书、使用说明书等资料,结合资产占用及使用情况,按照固定资产盘点表要求填制编制分类及明细盘点基础表。

3.实地盘点并核实处理有关情况。盘点人员前往固定资产存放场所现场清查。及时发现清查中存在的差异,企业和使用部门共同负责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固定资产清查差异以及差异处理决定并上报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审核后上报总经理审批,超出总经理审批权限的,报上级部门审批。

(二)减值测试

种植企业财务部门定期向资产使用部门分发固定资产清单,资产使用部门对当前固定资产价值进行估计,由财务部门根据估值进行测试,对于可收回金额小于财面价值的固定资产,资产财务部门应当编制减值申请,根据审核权限,报上级资产财部负责人及领导层审核。

重大固定资产减值申请应当报上级部门审核,对当前固定资产进行估值时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现状、市场行情、可能的处置费用等因素,并列明可回收金额的估算依据;重大固定资产减值,还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固定资产减值申请应当包括减值原因、可回收估计值及其依据、资产财面价值以及需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四、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

(一)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

企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资产清查清单和日常生产经营要求提出固定资产处置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再由归口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实,再由财务部门出具处理意见,根据审核决权限,报企业领导层审批,归口管理部门按照审批结果执行处置。

对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出具相关报告。

处置相关固定资产的申请中,要注明处置原因,预计出售价格、定价依据、估计清理费用、可回收残值的价格等内容,固定资产处置的定价应当客观公证,合理。

(二)固定资产转移

固定资产转移,主要指固定资产抵押和对外投资。

企业总部财务部根据融资需要,编制固定资产抵押申请,报企业领导层及董事会审核,财务部门根据审核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标准流程办理固定资产抵押业务,保管相关权证,更新固定资产目录、卡片。

企业投资部门根据战略需要和实际经营情况,编制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方案,报相应领导层级和董事会审批,投资部门按审批结果办理固定资产投资事项。归口部门负责办理产权变更手读,财务部门根据固定资产转出情况,更新固定资产目录和卡片,并进行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抵押申请表中,应注明被抵押人、融资额、抵押资产价值估计方法等内容,并附当年经审核的融资计划,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还应附中介机构评估价值的报报告。

五、结语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让其保持适当的规模,保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有力地支持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各类审核中,严格实行“三重一大”制度,避免决策过失,这些管理制度的实行,使国有固定资产在企业不断前进中实现保值增值,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中华会计网校.《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7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一是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确定存在随意性,上市公司可根据自己需要高估或低估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二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提这四项资产减值准备时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第三则是对企业的某些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难以规避。

一、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成为盈余管理工具的会计解释

2001年以来,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主要工具之一。以下便是从会计角度说明资产减值准备缘何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首先,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要求会计工作者运用较多的专业判断,使得公司在对外报告中,可以通过操纵一些可自由控制的损益确认项目,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如把以前年度未确认的损失及有可能在以后可能发生的损失都在本期一并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业绩,或将本应在本期确认为损失的项目不作处理,长期挂账,以提升本年的利润。这些做法无疑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其次,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例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成本减少,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由此,企业可能在某一会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损失,实现对存货成本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这种盈余管理方法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即可实现,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第三,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变更后,新任高层管理者往往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大量冲销资产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会计法规定,对于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移交人员承担相应责任,而接替人员并不承担会计责任,新任高层管理者一般会一次性计提大量资产减值准备,却将资产的减值责任推卸给上任经理人员时,以此来提高未来实现盈利的可能性。

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成为盈余管理工具的负面影响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实际上给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我国资产减值制度在稳健性上的非完整性,使得其实施效果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都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资产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这极大的损害了会计生命力所在——有用性,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而以不真实的信息欺瞒投资者和监管方,势必将对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另外过度的盈余管理也对会计职业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造成不利;而其最终的结果是损害和阻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以至于给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乃至宏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本文认为,实现减值准备的充分披露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在下文相关准则的讨论中进一步分析。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的“可转回”的新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准则中所致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及金融资产等等。

相比之前执行的会计制度允许减值损失转回,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禁止了大部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而只允许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项目转回已提取的减值准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之前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在稳健性上的理论缺陷。

这一点通过赵春光(2006)进行的关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可发现:减值前亏损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减值来多计当期费用,为未来确认更多的收益留下更多的空间,从而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减值前盈利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盈余管理。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因此这也是最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定相一致的不允许转回已确认减值的缘由。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提出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方法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并规定难以估计可收回金额的单项资产应当并入所属资产组确定可收回金额;对商誉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当然,禁止大部分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的规定也是一项较为重大的变化。但遗憾的是,虽然新准则进行了适当的完善,但仍没有专门的条款要求披露资产减值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资产减值披露不足的问题仍旧继续存在。资产减值涉及大量的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导致盈余操作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会计估计也是扩大会计信息容量的途径之一,因此,仅仅通过严格规定会计估计行为来控制盈余操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不够的,只有更细致的披露资产减值信息和盈余持续性带来的影响,才能真正杜绝并防患盈余管理。由此看来,总体上新准则切断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操纵利润的途径,缩小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薛爽.亏损上市公司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沈振宇,等.坏账准备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6(2).

[3]薛之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范与盈余管理的防范[J].财会研究,2006(5).

篇8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为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归属于国有资产。

    如何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搞好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阶段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管理者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部门、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总帐、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帐或明细帐不健全。各零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发、维修记录。固定资产经常几年也不盘存一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帐实不符。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失真。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并且不计提折旧。(以提修勾基金的形式在净值产中反映,而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医院固定资产余额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医疗设备大多属高新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中却没有相应的加速折旧及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帐面固定资产严重失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从基层抓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为若干单元,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管理质量,三级部门是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和资产卡,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帐。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科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宜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帐,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起草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并设立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帐。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中心,指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2)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帐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帐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

    (3)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程序。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4)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3.完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一一般修购费”、“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末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显示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4.建立计算机网络

篇9

 

关键词:资产减值;确认;内控制度;评估制度

一、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随着新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大量的理论研究的深入,它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目前,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规定来看,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

资产减值准则针对会计实务中,部分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而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一是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二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施行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符合中国遏制财务虚假信息的原则,但与新准则中普遍应用的公允价值有些矛盾,使整个准则体系看来有些不协调。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会计上主要面临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的问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己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三)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在运用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处理时,仍然要面临其他诸多的难题。例如,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方法有待明确,目前准则中的方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在中国很难操作;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一项内容就会使会计师疲于应付,还可能会形成会计差错。因此在实务操作中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表现为能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准则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准则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讨。

(一)进一步健全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

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要素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的作用有限,国有资产流动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限制。同时我国目前的信息市场发展中有相当比例信息服务业是隶属于政府部门,带有明显行政色彩,各据势力范围,带来行政性的信息垄断,相互封锁造成信息资源严重浪费重复,再加上法制建设和市场规范的弱化,导致目前我国尚不能达到定期及时公布各种资产最新市价的目标。要通过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让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公正性原则,同时增加其可操作性、公允性和客观性。

(二)完善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

篇10

    一、新会计准则对对煤炭企业的财务会计影响

    1、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此规定显示了我国财务报告有两个目标,一是反映受托经营企业的管理当局的业绩及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二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尚属国有及国有控股,财务报告目标仍然是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及业绩,为其实现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奖惩及人事调动提供依据,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将逐步改造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资本市场将成为煤炭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为投资人提供翔实、相关的决策信息必将成为煤炭企业财务报告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2、对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和折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第八条特别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众所周知,煤炭企业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重约为50%至60%。固定资产大多位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井下,磨损、锈蚀等严重,加之煤矿机械更新换代周期较短,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必需的。由于煤矿固定资产台件多,摆放场所经常发生变化,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工作和折旧的计提工作复杂而繁琐,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必将杜绝部分煤炭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煤矿企业提出一个全新的课题,即如何快捷、方便、准确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折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

    企业会计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因采矿而被破坏的土地超过6万km2,并以300km2 / a的速度增加,其中因矿山开采而沉陷的土地总面积已达60万公顷,因此,地区土地塌陷赔偿和矿山环境污染支出是煤炭企业的一项重大支出,其实际支出时间大多出现在矿井的衰退期或资源枯竭期。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单纯按直线法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定摊销方法应当与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关联,为煤矿单位采矿权等无形资产按工作量法摊销提供了理论支持。所谓工作量法就是按照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摊销采矿权的一种方法。实务中,煤矿企业的实际服务年限普遍短于矿井设计年限,无形资产改按工作量法摊销后,缩短了摊销年限,加快了无形资产资金周转,减少了煤矿单位的当期盈利。

    4、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就彻底改变了原准则下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处理方法中任选其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煤炭企业纳税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很多新的会计政策,煤炭企业在纳税时,应当考虑这些政策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下加强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配套措施

    1、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首先要完善煤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煤炭地勘单位的实际出发,针对实体多、规模小及管理松散等现状,重整资源,培育在行业内相对有竞争力的法人实体。其次要建立内部结算中心,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再次是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的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监控型转变。第四是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各种管理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加强经济活动分析,规范内部报告体系,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

    2、优化配置财务会计资源。

    煤炭企业财会人员既要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法规和企业制度,又要执行煤炭企业专业会计制度,煤炭企业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会计工作十分复杂,核算、分析、管理、监督的工作量很大,必须合理分工,科学配置人员。建议下属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可按企业要求分设财务组、成本组、材料组、工资组和综合组,实行科目责任制,分别承担货币资金核算工作、材料核算工作、资产核算工作、成本核算工作等,这些岗位与企业形成契约关系,工作如何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 3、改革和创新财会制度。

    按照新时期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需要,煤炭企业要以会计法为基础依据,结合新会计准则与《煤炭工业成本管理办法》等,对煤炭企业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按照现代公司制的要求创新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明确权责关系,履行会计各岗位与企业的契约关系,提高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功能。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严把关口、堵塞漏洞、挖掘潜力,合理地利用资源,加快会计岗位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会计电算化等先进运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