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体系建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体系建设问题

篇1

一、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农户信用体系不健全

一是数据缺乏共享性。农户信用档案因市场竞争等因素制约金融机构间实现信息互享,且缺乏政府力量介入,金融机构拥有的农户信用信息仅限于本行信贷客户。二是数据收集难度大。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作为户主的农村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信息采集较为困难,而留守老人作为户主的农户,户主非家庭主要创收者,采集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农户信用情况。三是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科学的农户信用评级体系,由于各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评价偏好不一,信用评级指标选择不同,致使同一农户形成多个评定结果,且信用等级一经核定,不再进行变化信息跟踪调整,信用评级缺乏动态性。

(二)征信法律依据不明确

一是数据收集范围不明朗。《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其他个人信息。”然而,目前农户信息征集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各金融机构信息采集存在较大分歧。二是数据收集程序不规范。《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征信机构或者……提示和说明。”然而,目前个别机构采取半强制性方式征集信息,没有采用规范的程序取得农户同意。三是信息管理制度不科学。《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建立健全和……获取的信息。”然而,目前金融机构尚未建立科学的制度规范,且信贷人员保密工作不到位,农户信用信息存在非法泄露风险。

(三)农户征信系统未建立

农户征信系统是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保障。农户征信系统可消除农户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矛盾,为“信用户、村、乡”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可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及时、准确了解农户信用状况的平台,能有效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四)个人征信系统难运用

目前在农户征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对征信行业了解不深,信用观念不强,及时、足额还款观念不普遍,且金融机构收集信用信息时不乏有虚假信息;二是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财产流动性,信用信息征集更为困难。因此,若能将个人征信系统运用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可改善农户征信环境,提高农户征信的真实度。

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逐步实现农户信息共享机制

一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网络建设,实现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及其它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支持。二是建立“政府推动、人行指导、银行配合、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设立由参与单位部门组建而成的联动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明确各参与机构的工作职责及要求,将负责收集的农户信息按时按期上传农户征信系统。三是建设农户征信系统,与所有成员单位实现联网对接,在人行设立农户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按照“多方联动、严格标准、统一征集、集中管理、信息共享、及时调整、授权查询”原则,由人民银行负责维护、管理系统日常运行,向有权查询单位、个人提供查询服务。

(二)积极开展农村信用宣传工作

一是在各乡、村、社开展大规模征信宣传活动,通过征信文艺活动下乡、金融机构日常宣传、大众媒体大力宣扬等形成,向农户普及征信知识,增强农户征信认识,提高农户信用意识。二是在各行政村建立“信用农户光荣榜”,将信用优良农户作为标杆示范,金融机构优先放贷,在农户中形成典型带动作用,使“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实现农村信用宣传的日常化、多元化和长效化。

(三)制定科学合理信用评价体系

一是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合理评价,确保信息采集和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构建涵盖农户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守信情况、财产收入、借款、担保、林权登记和抵押、计生信息等各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金融机构发放农户信用贷款、确定授信额度等方面的参考依据。二是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制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评定标准,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活动,并将评选结果纳入农户征信系统,对信用户、村、乡实行优先信贷、物质奖励等激励措施。三是对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实行动态调整,增加农户参与征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全面建设农户征信配套制度

一是在《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的农户征信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农户征信过程中所涉及的隐私权、查询权、知情权、异议权,为农户征信活动提供直接依据。通过建设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措施,规范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使得农户征信系统构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立法,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强化违约责任追究,提高失信成本,建立保护守信者,打击失信方的信用规则,使经济行为主体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篇2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篇3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防范和惩治失信行为,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正常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政府部门依法履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人。

2008年,国务院明确人民银行承担“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并牵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十一五”时期,人民银行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各部门、各地区共同努力,稳步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偷逃骗税、商业欺诈、非法集资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什么某些现象在信用体系初步建成后仍然屡禁不绝?如何完善国家信用体系?《小康》杂志就此采访了业内学者、律师、企业家,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民银行承担的主体地位、如何打造中国信用体系等问题提出了不同观点。

如何解决信息割据问题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推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的依法记录、登记、展示、共享,以此来为各部门、各地方开展行政执法和信用建设提供服务,督促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守信。

人民银行在制度建设方面,重要工作之一是推动《征信管理条例》的研究制定,使征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009年10月13日,国务院法制办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7月22日,第二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关于《条例》,业内以公益诉讼著称的、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认为,“征求意见稿对于信用信息的法律定位不够明确,对个人法人信用信息和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以及对违规征集、和使用他人信用信息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

迄今为止,围绕着金融机构单方面收集、记录个人银行卡交易、使用信息记录引发个人信用“黑名单”的争议还没有很好解决。董正伟认为,把个人信用记录作为惩罚性的依据,会造成对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二次惩罚。

因此,董正伟建议在《条例》总则中增加一条:“本条例规定的信用信息仅仅是对客观形成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真实记录,不构成对信用主体的否定性评价。征信机构、信用信息使用者不得利用信用信息记录对信用主体人格尊严进行攻击、贬损。”

在信用制度和顶层设计层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认为,现在要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提升国家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这就需要国务院来统辖,但是现在国务院还没有专门部门来管。现在的状况是,信息在部门之间互相不能兼容,形成了信息孤岛和信息割据,这是很大的浪费。”

章政认为,要解决信息割据的问题,需要建立联合征信系统。各部门实现互通互联,在总体的政策框架下,各司其职。

“国务院把建设国家信用体系的任务交给人民银行,但是它怎么也干不来这个事。央行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一方面要代表自己的利益,同时还要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这就会打架。部门干不了整体的事情,地位的尴尬,反映到现实中,就出现了行为的尴尬。”章政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会之上成立一个信用管理委员会,替代人民银行,发挥整合、统筹、协调作用。

为什么不对商业银行信用评价

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运行的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该系统于2006年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覆盖机构和人口数量最多的信用登记类机构。截至2010年底,该系统已分别为近1700万户企业和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为什么只是建立个人、企业的信用档案,而不建立商业银行的信用档案?人民银行没有做到公平对待商业银行、企业和公民,这是不平等的。”律师董正伟认为,人民银行推动征信系统建设的出发点是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而没有履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义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不诚信的就是商业银行!经济危机都是从金融垄断利益集团的欺诈和投机开始的。而中国商业银行乱收费引发的诚信危机远远没有消除。所以,征信中心应当每年向公众征求一次对大型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并向社会公开。每5年向社会公众征求一次全面系统的大中型商业银行信用评价,并向社会披露报告。对连续3年被公众信用评价的为低级的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应当给以行政处罚。”

律师董正伟认为,每年由公众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和服务进行一次诚信评价是督促商业银行依法诚信经营的保障,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

西方评级体系移植到中国存在先天性缺陷

近年来,人民银行以信用评级为重点积极推动了征信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从事信用登记、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已近200家,基本上都是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一批评级机构已具备从事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和企业债、金融债、结构融资债等长短期债券信用评级能力,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在近200家征信机构中,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国际”)是中国最权威的信用评级与风险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是面向全球的中国信用信息与决策解决方案的主要服务商。

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认为,目前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模式制约了中国信用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对现行评级体系进行改革,避免重蹈美国因评级体制和机制错误导致国家信用体系崩溃的覆辙。

现行中国信用评级体系是学习美国的产物,那么,这样一种舶来品带给中国的将会是什么呢?

“现行的中国信用评级体系肯定不能充分揭示信用风险,承担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的责任,影响国家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级不能真实揭示风险,还有可能引发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这样的超级经济体一旦爆发危机必然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各方面的损失将最为惨重。”关建中对《小康》说,西方评级体系模式移植中国存在先天性缺陷。

例如,在体制方面,中国评级机构过多;评级标准建设缺乏制度保障;评级监管多头负责。如何建立体现信用经济本质要求和适合国情的中国评级体制一直没有提上政府的工作日程。

在机制方面,竞争机制使信用级别买卖公开化、合法化,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评级收费模式把评级机构与受评对象利益结合起来,增加了评级风险。

如何打造中国信用评级体系?

关建中的构想是,中国信用评级体系不应再走通过市场评级调节社会信用关系的道路,而应选择国家有计划管理社会信用风险的模式,构建国家信用评级体系。他从思想原则、管理体制等十个方面对国家信用评级体系架构进行了基本设想。

关建中强调,移植西方评级体系模式,还有被美国控制评级话语权的风险:“美资机构以合资方式控制中国评级市场的目标已接近完成,并广泛渗透到我国防、金融等众多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与战略机密行业和企业。美国对中国评级话语权的实际控制将对中国构成以下主要危害:一、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丧失金融,中国的评级规则和金融产品市场定价要由外国人说了算;二、信用关系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信用关系稳定与否攸关社会安定与政局稳定,运用评级话语权可以通过破坏信用关系侵蚀中国执政党的社会基础;三、通过评级可以便利地掌握中国重要行业的战略信息、企业技术和经营信息,削弱国家竞争力,直接威胁中国经济与国家安全。”

经济身份证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提供的信用报告,正逐渐成为以信贷信息为核心,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借债还钱、遵守合同及遵纪守法状况的“经济身份证”。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合作,逐步将企业和个人在产品质量、环保、社保、外汇等领域的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商业银行严格执行“绿色信贷”等政策,对在上述领域受到违规处罚的企业和个人在信贷发放上从严掌握,提高了相关部门行政管理和执法的力度,也增强了企业和个人在上述领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目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贷前审查的必经环节,在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评级模式的风险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服务性中介机构,它是由专门的经济、法律、财务专家组成的、对证券发行人和证券信用进行等级评定的组织。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被认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受到各国普遍质疑。

在目前的信用评级机构中,美国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占据垄断地位,在全球信用评级市场这三家公司占有的份额超过90%。按照《华盛顿邮报》的说法,目前世界上存在两大霸权,一是美国,一是标准普尔,标准普尔的霸权甚至超过了美国。

篇4

目前法学界并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民商法信用定义,有的学者提出民商法信用主要是指对应于经济能力的社会经济评价,有的学者则提出信用主要是指民事主体自身经济能力获得的社会信赖以及社会评价。笔者综合当前相关的各种说法,关于信用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事实判断。也即是对民事主体偿还能力的判断,偿还能力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前提下,具体包括品德、能力、资本三个模块。因为这种评价存在客观事实性,因此民事主体具有权利对评价结构提出修改要求或者异议。②价值判断。主要是指第三方或者社会对于民事主体偿还能力的信赖以及评价,根据对民事主体信赖程度决定是否应该授信,以及具体的授信额度。这种判断具有主观性,因此一般民事主体不能对授信结果提出任何异议。根据以上两个判断可以看出,信用实际上也就是指民事主体需要履行的义务,民事主体需要为自己签订的合同以及承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且民事主体双方在进行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和途径深入、全面了解合作者的信用问题,将交易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限度。

2.民商法信用体系构建

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目前,民商界并没有对信用原则做出统一的界定,虽然很多人对信用原则价值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观点,这样的后果是很多企业对于信用原则概念理解、界定模糊。虽然,目前我国民商法中将信用原则作为首要原则,但是并未将其作为指示性原则。目前,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信用市场发展以及培养方面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信用法律法规相对缺失。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完善。

2.1强化信用权构建

国家立法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立法信用,从其他法律中将信用权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一种新的人格权,这样有助于实现所有自然人、法人都平等的享有信用权,并且能够充分利用人格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而使市场交易都建立在诚实信用的环境中,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在我国民法草案中对信用权以及信用体系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定,主要是为了为构建信用体系提供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该立法目的完全符合现展需求,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强化公司信用建设

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应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以及承诺,一旦违约的话,应自觉、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公司信用是现代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信用水平对于公司债权人、利益相关人甚至社会之间的安全交流都会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公司信用的判断主要是公司履行义务情况以及公司清偿债务的能力,这两方面又主要和人为因素、资本因素有关。公司执行人的协调、平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决策正确性。而公司的静态、动态资本是维护公司信用的重要基础。因此,应从人为因素、资本因素两大方面切实保护公司信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3强化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交易行为主体是个人,个人信用体系的完整度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制定信用法规体系过程中,首先必须尊重个人权利。目前我国关于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立法比较缺乏,一旦个人隐私被泄露很有可能会对当事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立法机构应注重加强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力度,具体而言,关于收集个人信息的方式、安全性及其目的应从法律层面进行考核,个人也拥有查询、修改自身资料的权利,个人信息一旦受到非法使用,并且侵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可享有相应的赔偿请求权。

2.4强化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篇5

关键词:消防安全信息;社会信用体系;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前言

信用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逐渐向信用经济转型。与之相应的,在向信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以道德为指引、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也是信用经济主体。企业消防安全对于保障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在当前企业总体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不强,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欠缺,消防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的背景下,既需要发挥行政强制、处罚等法律强制手段在督促企业纠正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方面的作用,也需要探讨和推进通过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与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机结合,采用社会信用体系的经济调控手段,敦促企业及时纠正自身的消防安全违法及其他不良行为,强化企业自我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提升企业自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整个社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能力创新。

1 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与社会信用体系结合是创新社会消防管理的重要路径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迅速转变。在传统的信用体系、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随着企业数量的快速剧增,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手段和消防监督管理力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再加上社会消防监管手段的单一化、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消防违信惩戒机制的缺失等原因,企业消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有些领域和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相当严竣,大量火灾隐患存在,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安装、监理、检测、维保等环节,相关企业恶性竞争、弄虚作假、失信经营等问题也较突出,制约了整个消防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加大对企业消防违法等不良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单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单靠行政强制手段远远不够。从国外相关实践和发展趋势看,应当将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管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消防安全信用信息档案,以信用制度为支撑,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以部门和跨行业应用、联合惩戒为核心,推进企业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市场机制、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合力,提升企业的消防违法失信成本,督促其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减少消防隐患。

2 企业消防安全信息的内涵与公开依据

作为核心的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作者认为系指作为公共消防安全主管部门的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含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监管规模较小企业的公安派出所)在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过程中获取、知悉、制作、形成的有关企业消防安全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涵盖企业的消防安全状况相关、消防审验许可、受消防处罚情况、监督检查结果、重大火灾隐患等,也包括消防设施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维保等消防专门施工、安装、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和企业的经营、执业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行政机关需要及时、准确的对相关政府信息进行公开”,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公民的相关信息知情权。另外,公安部颁布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也针对有关企业消防安全信息的公开作为相关规定。这主要是考虑到,消防安全直接关系民众、企业的切身利益,涉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信息公开,可以有效的纠正和制止企业的消防违法等不良行为,监督企业及时消除存在的火灾隐患。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作为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对企业的消防违法等不良行为依法采取行政处罚等强制手段的同时,也应当坚持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多元、多渠道加强和改进对消防违法等不良行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积极推动与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有机结合,努力将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所获取、知悉、制作、形成的企业消防安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指标,敦促企业加强对消防违法等不良行为自我纠正、自我整改的力度,提升企业自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 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与社会消防安全信用体系的构建

构建企业社会消防安全信用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以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为重要内容的信用档案建设和管理。信用档案主要体现和反映的内容,应当是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消防安全方面的各类行为、过程、信息、情况等。档案信息应当充分反映企业履行消防安全义务、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尽职性,还要体现企业对纠正消防违法等不良行为、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保障消防设施设备有效运行等内容。对于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安装、施工、监理以及检测、维保等从事消防行业的专门企业,档案应当反映其相关执业的过程信息、业绩成效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为消防安全主管部门,要通过对各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建立经营性、持续性、全面性的消防安全信息采集渠道。对采集的信息,按照高危单位、重点单位、一般单位、较小场所以及特定行业分类建立消防安全信息库。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对信息的后续汇总、分析、评估等管理,与住建、工信、安全监管、质监、金融、保险、工商等监管部门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沟通和交换系统,方便相关部门、个人在线查询、应用。同时,建立企业消防安全信息分类分级评价应用系统,根据企业消防安全信息,将各企业的消防状况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分级,相应采取减少抽查频次、预警提示、视情警告、加大抽查频次、列入黑名单等措施对企业的实施动态、有针对性的分级监督管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分级标准可以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体消防安全状况、日常消防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从业人员消防素质技能、存在的火灾隐患类别、对隐患的跟进整改措施、周期性维保措施、日常对消防法律法规的遵守以及许可状况等;对于从事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安装、检测、维保等专门企业应重点纳入资质合法性状况、遵守执业准则、执业业绩、执业质量等要素。

对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以及评价标准,应当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日常实施消防许可、组织消防监督抽查、开展专项治理、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资质年度审验、部门间通报、告知等环节中所获取、制作、记录的相关信息为主,辅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自行申报、提报的信息以及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检测、维保、监测信息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4 企业消防安全信息在消防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加强对企业消防安全信息在消防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根据对企业消防安全信息的分析评价,对存在消防安全违法等不良行为而未及时整改、纠正的,视情评为一般、较差等级,列入提示、警示范围,跟进督导检查。对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定期通过公共网站、广播电视、报刊等予以信息公开,开展社会监督。将企业消防安全信用评分结果,及时通报投资主管部门、银行、证券、保险、住建等政府管理部门,作为企业投资、申贷、发行证券、保险、审验资质等业务的重要参考,努力在各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形成对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管合力。

加强对企业消防安全信息的应用,还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提高失信成本。现行消防法没有规定企业消防安全信息及信用体系,作者建议结合消防法的修订,从法律上明确消防安全信息及信用体系要求,对人员密集、易燃易爆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增加规定违法失信给予一定时限、甚至终身的从业限制或禁止;对导致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的违法失信人员,要按照《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对责任人员采取禁业令等措施。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企业消防安全信息与社会信用体系的结合,构建企业社会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消防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篇6

及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村居用地宅基地整合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P542+.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对村居用地的有效合理整合,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合理整合农村村居用地,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农村村居用地的整合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农村村居用地的特点

1.1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村落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村庄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村庄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1.2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住用地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1.3宅基地是村居用地的主体

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住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村居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2农村村居用地存在的问题

2.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由于交通的限制,道路很难连网,村庄的房屋相互错落,不能成排成行,缺少系统的规划。村庄除了居民家庭小院外,缺乏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功能不完善。

2.2农村闲置土地多

据调查,现有农村村庄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仍在村庄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规模不断蔓延,村民居住用地不断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2.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数据显示,农村人均居住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村庄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住区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导致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3农村居住用地的整合模式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以下模式和方法进行整理。

3.1 规划调整型

对于城镇建设发展或有关项目的建设以及城镇规划区范围所涉及的村庄,应与城镇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密切衔接,相互协调,结合规划布局的要求,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置或改造。 3.2 集中合并型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条件好、限制条件少的村庄,规划长期保留同时接纳其他搬迁村庄;或多个行政村已经自然地聚集成更大规模的聚落;或人口规模不大,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村庄,鼓励并引导其他村庄的迁入,增强人口在此类村庄的集聚。

3.3 保留改善型

对于村庄自身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城市发展整体利益的需求对其发展进行限制的村庄;或村庄自身发展条件一般,但由于村庄人口较多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能迁入到其他村庄中去的村庄,进行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为主的整治工作。

3.4 搬迁撤并型

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较差,现有人口规模过小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逐步引导人口向其他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齐全、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其他村庄转移;对位于矿产品储藏区或者踩空区等禁止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撤并;对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位于限制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缩减用地规模,逐步进行搬迁撤并。

4 农村居住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涉及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精神的问题。在农村居住用地整合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保护耕地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

4.1充分尊重农民的集体土地产权

农村居住用地整合再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不得侵犯农民的产权。在农村居住用地整合再利用的过程中,要给予农民实惠,注重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不降低,对于整理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公平的补偿。政府在安置农民时应以统一安置到建造好的居民小区为主,这样大规模的安置,一方面能保证农民有房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政府和农民节省房屋建造的开支。对于责任田的再分配,地方应该考虑农民田地位置变化做带来的交通成本,并给以必要的补偿。

4.2注重土壤的改良

土地作为自然的产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质量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考虑系统内各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平衡以及土地生态系统与其他各相关环境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农村居住用地整合后,部分土地由居住用地还为耕地,这些土地要重新进行土壤的改良,尽快适应耕种的质量需要。

4.3合理利用农村土地

在农村居住土地整合后,要注意土地的合理利用。根据土地的具体性质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物尽其用。对适合耕种的土地要尽快还耕,并要尽量采取措施提高土壤的质量。对于不适合作物耕种的土地,要做好退耕还林还湖工作,维护农村生态系统。对于新建的工业园区或者公共设施用地,尽量选择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占用耕地。对于对土地质量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一定要尽早制止,不能因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

4.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总之,农村居住用地的整合再利用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其核心是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应该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不能靠侵害农民的权益来发展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好土地可持续利用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珂.农村居民用地整理问题再探讨[J].农业经济.2008.05.[2]黄河清,姚晓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8.06.

[3]王富山.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现实潜力初探[J].华北国土资源.2008.02.[4]郭述恒,张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及措施[J].中国信息界.2009.06.

篇7

关键词:信息社会;应用型软件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据国家信息中心《走进信息社会: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0》称我国已走过信息社会发展的准备阶段,目前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加速转型进入信息社会离不开作为信息产业核心及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的软件产业,其规模将不断壮大,产业质量也将不断提高。软件产业属于知识型经济,知识型经济本质上说是人力资源发挥核心作用的经济,因此,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适合需求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同时信息社会对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应用型软件人才的特征和信息社会对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实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创新软件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一、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问题

1.应用型软件人才特征分析。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等,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应用型”主要是指“技术应用型”,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掌握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精通1~2门程序设计语言,掌握数据库开发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够在软件生产一线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实施与维护等的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软件人才更加强调对软件技术的掌握和熟练应用能力,必须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问题。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是我国信息化和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以培养软件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其培养过程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课堂实验、课程设计、技能实训和项目实战等,因此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与之适应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及其对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

信息社会是信息、知识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社会,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成为主导产业;②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广泛应用和渗透,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经济活动的智能化、信息化极大提高;③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网络的作用,各国经济的交融、汇合、互补的趋势愈来愈强烈,必然形成全球经济的大开放;④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以知识为主导的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老化周期相应缩短。

信息社会的以上特征表明了信息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技术形态,离不开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软件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大批的适合需求的软件人才。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①信息社会下软件产业必然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而我国目前大多软件企业规模偏小,没有大批的应用型软件人才,仅仅依靠少数高精尖人才,软件业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②信息社会下随着软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细化,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这就要求软件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岗位针对性,培养方式向专业性更强、课程设置更细化的方向发展;③信息社会下信息技术不是简单应用,而是广泛渗透社会的各个行业,这样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应用领域的行业知识;④在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软件人才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要更加注重对软件人才的外语阅读、写作、交流能力的培养;⑤信息社会下对软件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将会更高,一方面软件开发涵盖一定的过程和步骤且需要项目团队来协作完成,另外信息社会下知识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等。

三、信息化社会下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

1.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应用型软件人才的特征和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出了融实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施人才培养。前三学年,学生以在校学习、实践与实训为主,第四学年,为学生提供一年的项目实训实战空间,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即把学生送到软件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或者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实践。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坚持实践实训不断线,以“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方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以职业素质和软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符合软件技术人才岗位要求的培养方案。为满足软件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要求,我们在专业方向设置上也更加细化,目前设置有多种技术方向(.Net方向、Java方向、嵌入式(C/C++)方向)、多种就业领域(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工程方向)和多应用领域(辅助设计、数字媒体、电子商务、金融信息化等);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的课程体系结构,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技术及应用结合起来构建课程体系;在教材建设上精心设计教材结构,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精选有价值的案例,将知识讲解和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多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案例”、“榜样学习”等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另外为满足对软件人才国际化的要求,精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选用国外原版教材,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专业知识,实现外语的读写、沟通能力与专业课的学习相互促进;增设一些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鼓励软件类专业学生多了解其他行业或应用领域的发展,注重软件技术和特定行业应用领域之间的到结合。

2.软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发,将提升实践能力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不断优化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从基础训练、综合实验到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了一批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和实训公司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很好地满足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的要求。

3.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我们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了面向信息社会,源于岗位要求,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实施效果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出的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大赛中获得多项奖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我院毕业生具有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等特点,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学院通过近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已经树立了良好的“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品牌”。

信息社会下软件产业必然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大批量的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的应用型软件人才。我们在分析应用型软件人才特征和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实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平台,走出了一条适应信息社会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软件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祥.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5-67.

[2]叶安胜,张志强,易勇.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以成都大学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1):5-8.

[3]李焰,彭阳.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培养的突破与构建——成都大学软件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3):60-62.

[4]李红梅,张红延.影响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分析与解决途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0):1-3.

[5]孔金生,李占波,林楠,李学相.应用型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49-50.

篇8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128-02

作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基础平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实现全面启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采集、处理并实时监控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系统模式,具有自动采集用电信息、检测计量异常情况、检测电能质量、相关信息、分析和管理用电情况及监控分布式能源情况等职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分为主站、数据采集终端、通信信道和采集点监控设备,用于采集、管理数据,运行维护管理及系统接口。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技术互换问题

目前,我国的终端下行通道技术标准并不规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互换性,而不能达到技术的互通性,致使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出来。此外,由于出现了同一个地区使用不同通道方案的情况,出现了通道方案在建设与供货中不兼容的问题。

1.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工程实施问题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施工、安装及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的现象。造成高压线路的管理不规范、对小区低压侧线路的信息记录不完整、台式变压器的归属问题混乱以及小区的支线电路的线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

1.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运行维护问题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在运行和维护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经过安装与调试之后就会开始实际运行,而在运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现场维护工作与电能表轮换等。其中,电能表的实际使用寿命为8~10年,而目前正在投入使用的电能表中,每年都有1/10左右的电能表需要及时更换,这对已建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而言,对其投入使用后的档案维护以及档案维护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都造成一定的问题。而在现场维护工作中,由于维护工作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致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建设中出现线路及设备被盗或损坏、终端箱内空气开关被盗以及电路终端被盗或断电等问题,还会出现用户私拆或剪断电表连线的现象。

1.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分配合作问题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工程承包商、业主单位及电量表计商、集成商共同建设完成,然而,目前并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来解决各合作方的工作分配问题,不完善的施工管理规范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对策

2.1 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技术互换问题,应该要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统筹规划。在系统建设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不同小区的环境状况与分布特点,结合系统建设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小区终端下行通道的建设实施方案,用以统计各小区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数量、电量表计设备的数量及型号等。在设计终端下行通道建设方案时,应该提前查明终端下行通道的版本号与规格,再对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审查,综合评估工程承建方与电量表计供应商的支持能力,避免出现因支持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

2.2 做好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施工、安装及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做好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1)管线施工的质量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应该确保管线的施工质量。(2)在管理管线施工时,应对线槽、线缆走线、接线方式、布线原则及工艺要求等进行研究,在施工前还需进行图纸会审,再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施工进度来制定合理的接线顺序与方式。(3)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485线的选线要求、接线方式及工艺要求。由于单芯485线的接线与螺栓是相互紧压的,因此在选线时,应该选取单芯485专用导线,保护套选用冷压端子,避免因接线松动或接触不实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485线的接线方式可分为手拉手方式与并联方式两种,对485进行布线时,应该将线穿出表箱,再套上黄拉管,还应采取专用的剥线工具,并在表箱体外加装PVC套管。(4)应将采集器的电源从表箱出线、接入,而不能从电量表计上并联取得。(5)在集中器的前端加装四级低压开关,以便电能表维修和轮换。(6)集中器的箱体和采集器的箱体还应与台区接连地线和零线相结合,并仔细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2.3 做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工作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运行维护问题,应该加强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不仅应该对运行维护的方案和准备进行管理与分析,还需把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融入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对管理机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系统进行细分,并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划分为现场维护、用户档案维护和终端维护三个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监督。

2.4 做好信息采集系统的分配合作工作

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会受工作分配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分工合作模式,而交钥匙工程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交钥匙工程模式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电量表计供应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工程可由业主单位承包给集成厂商,再由集成厂商通过商业的方式进行转包,集成厂商以委托第三方的监理或工程监理的身份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而业主单位则将工作重心转向监督和管理,便于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集成厂商进行资质评估。这种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将施工工作进行细分,不仅能壮大高质量的施工建设队伍,提高施工队伍的建设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和细分,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 结语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广泛运用,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电力用户的用电满意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逐渐形成电力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整个配电网络与用电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促进了不同建设施工环节的规范化。然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建设中仍存在着技术互换、工程实施、运行维护及分配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为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有效进行,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工作及信息采集系统的分配合作工作,以便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有效的运行,从而促进整个电网系统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琦,李小兵,曹敏,白宇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1,6(6):60-62.

[2] 陈盛,吕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应用[J].供用电,2011,28(4):45-49.

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人文关怀 员工管理

人文关怀型员工管理体系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人文化的情感关怀,促使员工的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文关怀型员工管理体系作为现代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农村信用社管理工作者应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从制度、文化、情感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对员工进行激励情感关怀,构建富于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

一、明确信用社定位,制定完善而详细的发展规划

构建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必须以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前提。而保持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则首先要明确信用社定位,并同时制定完善而详细的发展规划。

首先,明确信用社的定位,提振员工士气。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转型阶段,部分员工由于理论素养的不足,对信用社的定位与发展前景的理解出现偏差。作为管理人员,要综合利用,为员工解读金融政策与理论知识,明确信用社在我国金融中的重要地位,培养信用社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提振员工士气,使员工更好

其次,制定完善而详细的信用社发展规划,提高员工向心力。一份完备而又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对信用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能使员工直观的感受到信用社的快速发展势头,同时也可以使员工将信用社的发展与个人的福祉联系起来,提高员工于信用社的凝聚力。

二、加强信用社基层民主建设,使员工充分参与企业决策

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注重对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能力与潜力的挖掘与培养。因此,构建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还应当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基层民主建设,使员工可以充分的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心,使员工的自尊心与荣誉感得到满足,从而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本职工作中。

以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为指导,加强信用社的基层民主建设,应当使信用社的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普通社员、新招的大学生员工等各部分人员都参与到决策之中,对工作中的理念、思路、方针、目标、措施等做出总结与建言,方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此外,在涉及到重要金融财政的释读与实施等重大问题时,应当召集基层部门的代表员工,倾听他们的看法,从而使政策可以从实际出发,实施方面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有效推动信用社业务的发展。

三、制定完善的用人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

构建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要求员工能够获得自身价值的较好实现,而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则有赖于完善而公平的用人制度的确立。农村信用社管理工作中,制度的制定者应当改进传统的用人制度,实现用人制度的创新。例如,在优秀员工的选拔方面,实行优秀员工“推荐”制度,对表现突出,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员工进行提拔,将其分派到重要岗位,促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此外,对于不够尽责、业务技能低下的员工,则坚决实行“退出”制度,将其调离重要岗位,对于业务技能极其不达格,以至严重拖累信用社业务发展的,进行严格管理,实行清退。这样,通过一推一退,在信用社内部打破铁饭碗的传统,使每个员工都能有清醒的认识,从而起到警醒与激励的双重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信用社业务的全面提高。

四、实施奖惩措施,使员工劳有所值,劳有所得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物质利益的满足是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实现员工人文关怀必须首先要尽力满足员工合理的物质需要。在构建人文关怀型的员工体系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坚持不断完善报酬考核体系,在考核体系的制定中,首先打破传统的模糊混乱的考核体系,实行考核指标的细分化,分板块对业务目标做却详细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员工可以针对各自分管业务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业务特长,把握重点部分,有效提升业务质量水平,使其劳有所值,劳有所得。其次,建立最低保障机制,针对员工的生活等方面,实行最低保障机制,对水、电、气、交通、通信等基本消费实行一定程度的补贴,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水平。第三,发挥收入的调节作用,拉大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水平,发挥薪酬不同的杠杆调节作用,有效激励员工的业务水平提升。

五、关注员工生活状况,疏导员工压力,排解负面情绪

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更注重对员工精神生活的关怀。在基层农村信用社中,每位员工都希望能够受到集体的关怀与尊重,希望集体能够肯定自己的成绩,接纳自己的合理意见。作为一名信用社管理人员,要注重对员工的感情关怀,认真倾听员工的心声,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为员工排忧解难,帮扶助困之上,真心实意的理解、关心、爱护员工,将员工看做自己的亲人一般,相亲相爱。此外,信用社管理人员还应多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如爬山、漂流、短途旅行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团队活动,使员工能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之余,放松压力,增强体质。

总之,农村信用社人文关怀型员工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有良好而完善的体制,同时还有赖于信用社管理人员的重视与人文实践,只有在各种条件兼备的作用下,富于人文关怀型的员工管理体系才能得到完满实现。

参考文献:

[1]秦强妮.信用社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1,02

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具体是指:在企业的发展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展开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精细化,以此充分发掘财务信息资源信息潜能,更好的组织企业相关的财务活动,处理好企业间相对复杂的财务关系,切实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自表象而言,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对现代科技在传统财务管理中的引进,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但从本质层面而言,其并非简单依据计算机和相应的基础科技设备即能完成,其需要在信息化设备的基础之上,充分依托人力管理技术展开信息化处理,其内涵也不单是指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内,充分调整企业内部管理结构,调动人力资源整体潜能的一个过程。其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的财务信息不准确、失真等情况,扭转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失控局面,以高效、规范、科学的管理,促使企业传统财务管理形式向着以集权为特征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企业领导阶层信息化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在当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具有着明显的系统化特征,其纳含了企业在发展中的管理理念及运行模式与资金运作方式等诸方面事宜。而当前诸多企业在发展中,其中高层领导欠缺创新意识,固化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形式,决策阶层缺少长远发展的眼光,很少能参与到国际战略竞争的高度进行审视自身企业,未能良性的意识到企业在发展中,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阻滞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科学化推进。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过于薄弱

1、财务信息过度分散失真

财务信息过于分散,是目前诸多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型的集团企业中,因为其内部部门设置和业务发展流程的复杂性,很多下属部门存在着本位利益思想,在企业的财务整合过程中,下属企业无法全面的进行相关资料的提供,造成决策阶层很难及时有效的获得精准的财务信息。更加严重的是,在企业各个方面对于财务信息的提供,多存在着欺瞒作假的情况,造成企业的财务信息整合过度孤立。在会计核算及财务报表方面无法准确真实的予以呈现。甚至部分精力合并之后的企业或集团,有时反倒会在会计报表中对下属公司部门实际的财务信息情况进行掩盖,造成账面同实际不相符合,假账问题突出。部分企业从其年终的账面来看利润的确不少,但是因为应收款项多数存在,导致资金尾款无法切实回收,真正可用于企业发展建设的净利润资金少之又少。

2、财务管理信息严重滞后

就当前形势下,我国众多企业跨行业、跨地区以及多元化经营模式的现象极为常见,于此同时还存在着将追求规模扩大作为发展主要方向的情况。由于企业下属的子公司区位过于分散,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核算以及企业业务处理等工作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汇集成能够为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依据的数据信息。于此同时企业还不能够就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当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决策时,没有一定科学合理及有效的财务信息予以支持。并且在一些企业的财务工作还是沿用了过去传统的纸质销售单据以及记账凭证等财务工作模式,很多数据信息在整个企业内部内重复以及多次的使用与采集,这就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数据资源出现非常严重浪费情况。

3、企业在资金方面比较散乱

随着企业的规模逐渐的扩大,再加上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方面与与企业内部具有分散性质的多级法人资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且还出现多地以及多头开户的情况,在企业的投资方面还会出现过大的随意性,这些都会直接出现控制失调严重以及使用率降低等情况。

(三)财务管理软件过于落伍

一套有效的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必须具有一糅合了企业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的财务管理软件作为基础。但从现实来看,在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发展中能够拥有针对自身企业实际,研发财务管理软件的企业极为稀少,而国外所提供的财务管理软件价格方面又相应过高,且无法针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达到良性的运用。虽然国内当前一些软件开发商,具备了针对部分中小型企业研发财务软件的能力,但还未能满足于大型集团企业方面进行财务统一集中管理的需要。因此当前强化组织国内开发商之间的交流合作,针对性的集中研发系列企业财务管理所需的系统软件,即是我国诸多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市场进程中一项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实施方法途径研究

(一)构建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有序性

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能否达到优质水平,主要取决于领导阶层的认知能力,决策阶层能否赋予一定的重视及坚实的组织实施力度,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基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及企业实际发展中各部门结构特性,对于企业发展中的信息采集,内容加工共享,皆需要企业整体参与完成。所以在企业在企业开展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内,应当明确的构建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具体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标准与制度规范,达到在信息化管理中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同时为保障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及持续性,应当坚持以企业最高领导者带领下的责任分工制,切实发挥企业决策层级中层管理者与企业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全力推进,以协调共举得形式促进工作的开展,在遇到重大的问题事项时可以及时汇报,由企业高层做出研究解决。

(二)规范财务的管理章程

在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中,企业管理者应就各部门财务动态及业务动态做好掌握,促使数据的良性合并,同时还应就企业整体的运作资金与实际的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解,杜绝以往各部门在会计核算方面和成本费用划分标准方面与处理依据等方面,存在的规范性统一行不足等情况,以此提升各部门上报数据的整体参考价值,运用于企业的决策之中。具体的实施可以通过现代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达到对会计核算的全程控制,由高层领导方面做出成本费用标准的具体划分,并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达到标准有效的控制,将各部门及子公司反馈上报的数据详细汇总,展开多维的立体分析。通过财务分析系统可以对企业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财务运作情况作出整合分析,获得有益于企业决策的财务信息,提升企业对市场方面的反应能力,使企业可以依据报表汇总,对每一笔财务数据来源进行查询,大大增强财务管控的力度。

(三)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若想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必须良性完善财务管理人员方面的管理知识体系,对财务人员展开技术培训,强化其对计算机等技术知识的理解把握,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着重为财务人员进行讲授财务管理系统及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理论知识,促使财务人员良性的了解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数据处理的流程,具备计算机操作维护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当前财务人员不仅仅要适应新时期财务工作要求,还应具有不断进取学习的潜能意识,努力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下的商务模式。

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具体培训中,能够采取以远程教育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就财会人员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做出补充,还能够解决培训时间与场地安排不足的相关问题。同时还能够采取财务人员培训上岗制,达到整体财会队伍的精良化。再者可通过内部培训的形式,进行有组织计划的开展内部培训工作,通过严格的培训机制构建,促使财务人员展开自我学习培训,达到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稳步推进。

(四)实现财务业务方面的一体化管理

因企业运营链中生产、供给、销售、存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信息量,再加之在处理程序方面的复杂性,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前,若不能及时的向财务部门进行信息数据反馈的话,将会造成业务与财务方面的处理不协调等严重问题,为企业各组成单位及企业整体管理带来相应的困难。而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下的业务一体化流程,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的精准传递,在销售管理系统内自动生成的销售发票,由计算机进行会计凭证的自动编制,并予以财务系统内的录入,保证了企业整体业务台帐、明细账和总账均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完成,避免了财务和业务部门出现的帐目不实不符问题。且运用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各部门账务的控制和信息资源的传递共享,能够有效的避免信息混乱造成的虚假现象,产生同各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促使生产,供给、销售、存储等方面的良性管理控制。(作者单位:无锡嘉煌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志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9):73-74.

[2]范逸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1,(4):209-210,212.

[3]翁金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21):333.

[4]张云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15):191,190.

[5]王海文,胡桂周.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7,20(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