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案

篇1

[关键词] 跌倒;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77-04

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的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之一[1-2]。跌倒不仅导致患者严重的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而且是致患者伤残死亡和经济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2]。近年来,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已逐渐引起医疗机构及人们的关注,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对其生命安全、身体康复及经济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3-4]。预防跌倒,在管理层面上,先要做好跌倒的监控工作,如何高效实施对院内跌倒的监控,更准确评估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做到提前预防、提前介入、持续监测,是新时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5-6]。本院自2008年开始进行医疗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采用人工非惩罚自愿手工上报方式,2011年开始按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14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结构化的自动上报,与信息科人员合作,研发了基于根本原因分析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2012年1月始投入使用,在医疗不良事件(包括跌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705张,临床科室30个,年住院患者达3万人次。2011~2013年发生跌倒72例,其中2011年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发生跌倒18例,2012~2013年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发生跌倒54例。

1.2 方法

1.2.1 成立跌倒专科小组

本院于2008年成立跌倒专科小组,对跌倒管理实行“护理部主导,跌倒专科小组配合和实施”的形式。跌倒专科小组由17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7名,其中1名为赴香港学习的老年专科护士。跌倒专科小组主要职责是对医院内跌倒患者进行会诊、治疗、追踪和协助护理部制订预防跌倒指引等。

1.2.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

1.2.2.1 系统功能模块

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在线上报模块(包含医疗、护理、设备、后勤、其他);②管理者审核模块;③管理者模块;④系统自动生成各种结构化表单;⑤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任意时段统计报表和分析图表,显示分析事件发展趋势及关系;⑥自动生成事件等级及根本原因分析;⑦用户管理模块[7]。

1.2.2.2 跌倒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分为3个部分:系统登录模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模块和不良事件报告查询模块[8]。全院所有医护人员都可以用自己的工号进行登录,通过数据报表结构化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进行填报,填报内容尽量使用表格并备注选项(结构化),尽量使填报人缩短填表事件,增加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同时便于统计分析。

1.2.2.2.1 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登陆提供用户验证功能,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系统。

1.2.2.2.2 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模块 提供不良事件报告数据的录入功能,当发生跌倒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上报。①上报的基本信息:科室、发生时间、地点、受影响的对象、与事件发生过程中有关人员和上报人判断事件对患者的影响情况等。②跌倒事件信息:发生前的情况(如最近一年跌倒次数、是否跌倒高危人群、独立能力情况、有无陪伴、日常辅具使用、床栏使用);发生时情况(进行何项活动、意识);科室有无预防措施及规范;造成的伤害;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生理因素、流程设计、人员因素、器材设备、环境因素、药物等);发生后的处理等。

1.2.2.2.3 不良事件报告查询模块 不良事件进行提交后,护理部在第一时间对事件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进行评价审核,及时反馈意见,同时将上报材料整理不良事件信息。

1.2.3 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2.3.1 上报流程处理

护理部每天收取数据,如果判断为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和引起医疗纠纷的跌倒事件,电话上报,8 h内补录。护理部即时将跌倒信息转交给跌倒专科小组,跌倒专科小组根据科室上报跌倒的严重程度,对严重跌倒或需要会诊的患者,在2 h内进行现场会诊及处理,未造成伤害的跌倒事件在24 h进行会诊,并对跌倒结果进行追踪和监控。

1.2.3.2 上报数据统计

可按报告科室、发生时间、事件类别等多维度进行统计,并生成各种图表格式。

1.2.3.3 上报数据分析

每月护理部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每月护理质量报告和护士长例会中通报;每季度护理部根据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对跌倒数据进行分析。

1.2.3.4 持续质量改进

跌倒专科小组在每年初进行跌倒事件分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协助护理部进行全院护士的培训以及制订跌倒指引和相关表格设计,如制订预防跌倒工作指引和流程、跌倒评估单、跌倒护理单、跌倒指标巡查单、跌倒事件回访单、回访标准化作业流程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

以2012年19例跌倒事件为例,说明信息化数据的完整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见表1。

表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

2.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跌倒上报率的比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后的跌倒上报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3,P

2.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比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后的跌倒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03,P

3 讨论

3.1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使跌倒的上报信息更加完整

使用手工和电话上报跌倒不良事件,会因为上报人的主观原因和专业知识等,造成上报的跌倒信息不完整。信息化上报系统后的建立,里面包含了发生跌倒和跌倒处置等的相关信息,上报人可以根据提示逐项进行填写或打勾,使上报的跌倒信息更加完整。信息化上报系统也随时根据跌倒的最新知识等及时更新上报信息,从而做到信息的完整性。

3.2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跌倒上报率

本结果显示,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后提高了跌倒的上报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护士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上报科室发生的包括跌倒在内的不良事件,使用自己的工号进行登录,上报采用自愿非惩罚性方式,只是作为警示和不断持续改进之用;护士也可以通过上报系统查询到本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作为参考和学习[9];在实施不良事件上报的初期,护理部还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护士上报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这些方式都提高了护士上报的积极性。柯晓华等[10]研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与报告主体、管理者和报告系统性质、报告程序、相关规章制度等有关,说明实际跌倒发生率的统计还存在很多问题。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方式,既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又能及时、准确地上报信息,真正做到对患者的不间断监控。

3.3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本结果显示,使用跌倒信息化上报系统后,跌倒发生率降低。护理部和跌倒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跌倒进行不间断监控,发生跌倒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11],并进行PDCA持续质量改进,及时制订指引各种评估量表和全院分享等措施[12-13],使预防跌倒深入每个护士的工作之中。责任护士及时评估跌倒危险因素和采取相应预防跌倒的措施,及时上报管理层,是跌倒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夏春玲等[14-15]的研究表明,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无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理念、信息技术支持和一线护理人员的科学配比等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跌倒发生率是评价基础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如何针对系统中发现的不合理因素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组织护士学习、总结和改进,避免同类跌倒事件的再次发生,需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是管理者仍需解决的问题。

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能调动护士参与跌倒管理的积极性,降低跌倒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让患者得到更安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从纸质化办公转变到自动化办公模式,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人力,降低了成本;信息的快速传递,能及时反映和处理,提高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郝燕萍,刘雪琴.老年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的研究概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4):77-79.

[2] 刘荃珍,王瑞.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70-71.

[3] 韩月红,刘淑梅,杨萍.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49-51.

[4] Peden M,Magee K,Sarma G.The injury chart book:a graphical overview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injuries[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1-8.

[5]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信息化管理在压疮防治与监控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3.

[6] 董敏.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9,13(9):60-61.

[7] 张建荣,黄艳芳,张淑清.基于数据报表结构化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3379.

[8] 张建荣,黄艳芳.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100-112.

[9]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726-727.

[10] 柯晓华,陶红兵.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1):61-64.

[11] 伍晓莹,章秋燕,李爱素.根因分析法在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94-496.

[12] 罗淑娴,徐春芳,陈章艳.PDCA循环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104.

[13] 王岚,仪伟.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保健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37.

[14] 夏春玲,范玲,肖适崎,等.预防跌倒管理的新方法及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2):70-71.

篇2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医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及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及时消除各类医疗质量安全生产隐患,杜绝医疗安全事故发生,为父老乡亲的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提高必要保障,依据市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天工字24号文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总工会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工作和职工培训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健康知识、安全健康技能,确保安全生产及各项指标的完成。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规范执业行为,重视内涵建设,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不断把医院管理年活动引向深入,真正做到“质量好、服务好、群众满意”,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实现“两个提高”,即:提高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两个为零”,即:参赛科室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十个加强”,即: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加强工会群众监督,加强医务人员安全健康保障机制建设,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安全健康教育,加强安全之家和安全科室建设,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加强医疗安全生产网络建设,加强一线竞赛制度建设,加强竞赛工作机制建设。通过实现总体目标,力争控制全院医疗安全生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参赛科室

肿瘤科、内二科、内一科、脑外科、外二科、外一科、骨科、儿科、妇产科、麻醉科、五官科、感染科、急救中心、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影像科、理疗科、城南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中药房、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等。

四、活动内容

1、竞赛主题:科学发展抓预防,预防为主重教育。

2、活动方式:立足于医疗安全、立足于临床一线、立足于一线医务人员,以本科室组织领导为主,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大力支持,广泛开展竞赛活动。

3、活动内容:是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11周年,参赛各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今年竞赛主题,广泛开展“十个一”活动;全面推进“一法三卡”的实际应用;利用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文书,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开展职工安全、健康(卫生)、消防知识培训和普及教育活动;深化群众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培训;开展各种安全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要做到以下五个结合:各工会小组、安保、宣传部门要把“安全之家建设”与创建“职工之家”有机结合;全员预防与民主管理有机结合;职工广泛参与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健康权益提高安全健康知识水平有机结合;掌握安全健康知识与医疗安全生产实际运用有机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巡查有机结合。

五、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安康杯”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医院“安康杯”竞赛领导小组。

组长:市医院院长

副组长:市医院副院长

市医院工会主席

成员:

“安康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联系人:,联系电话:

六、具体要求

1、各科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竞赛活动的领导,把“安康杯”竞赛当做各科室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做到有专人负责,有活动方案,有目标要求,有奖励机制,在人、财、物等方 面给予保障。

篇3

[关键词]抽血中心;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方案

门诊抽血中心是医疗部门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这部门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医院整体管理质量,还是确保患者健康、安全治疗的重要前提。门诊抽血中心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再加上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文化程度存在差异性,病情变化速度非常快。所以,做好门诊抽血中心的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1]。本文选取该院门诊抽血中心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护理效果作如下整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该院门诊抽血中心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120)和研究组(n=120)。参照组男患者65例,女患者55例,患者年龄在7~75岁之间,平均年龄(38.6±2.7)岁;研究组男患者70例,女患者50例,患者年龄在9~74岁之间,平均年龄(39.5±2.5)岁。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具体的抽血时间和地点,保证采血室空气流通、清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抽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意识等。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门诊抽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主管护师、护师组成,确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做好检查、监督、指导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避免发生护理缺陷情况[2]。1.2.2创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紧急应对系统方案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定期重点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除此之外,要定期将护理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列举出来,加强小组之间的演练与学习,保证应急方案和基础护理方案都能得到实施和落实,确保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生命安全[3]。1.2.3监督和控制重点环节抽血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遵守规章制度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使其学会使用法律的方法约束和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尽心尽力地服务于患者。针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需要向其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升其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在实际的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就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指导,以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事件,促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管理过程中还要重点强调消毒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无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各项工作,定期对抽血中心进行紫外消毒和杀菌,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情况等进行监督指导,嘱其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严格灭菌和消毒所有相关的医疗用品或设备[4]。1.2.4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门诊抽血中心面对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方式,尽快发现问题并采取处理方法,以提高护理服务工作效率[5]。

1.3观察指标

①使用5级计分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予以评定[6],其中5分表示非常满意,4分表示满意,3分表示一般满意,2分表示不太满意,1分表示不满意。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满意度。②对两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1.4统计方法将此次实验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安全事件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等相关数据均录入至SPSS20.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并应用χ2检验组间比较,P<0.05代表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其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5.8%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比较护理不安全事件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率

研究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8%、2.5%,参照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26.7%,经比较,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篇4

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谢桥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谢桥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 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 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外,并将处罚结果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个人晋升、年终考核等挂钩。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3.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了谢桥卫生院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和恶性事件。

4.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医院安全

篇5

一、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的意义、目标

医疗安全和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质量服务意识,增强中山一院主人翁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院的优质品牌。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中山一院的优质品牌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教育对象:全院职工

四、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这次医疗安全教育,认认真真查找本科室、本部门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隐患(包括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等方面),根据医院的教育主题和服务理念口号确定本科室、本部门的主题和内容,采取调研、讨论(案例剖析讨论)、培训、整改等多种形式,把思想教育和行动实践结合起来,切切实实做到科科有行动、人人有触动,使我们的服务让病人感到满意,让病人为之感动。

教育主题:全院行动起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消除医护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服务理念口号:善待病人善待生命品质是医院的尊严。

五、总体安排

(一)、由党办、职建办负责召开医生、护士、科主任等三个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进行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调研。

(二)、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为主,各科室积极配合参与,对全院职工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的集中教育培训。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1、医生及医技人员的教育培训:

按①副高以上人员;②中、初级职称人员两个层次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按照有针对性、实效性,不同层面人员的培训内容、案例剖析要有所侧重的原则,每批安排三个单元,其中医疗安全现状分析和重申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防范医疗安全隐患为一个单元;有关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个单元;结合医疗诉讼案例进行专题法理教育一个单元。

2、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分层次进行“法律意识与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护理工作环境的安全建立及维持”、“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护士语言行为存在问题及规范”等有关医疗护理安全内容的培训。

3、行政后勤干部的教育培训:

组织案例分析、增强医疗安全管理、服务临床一线意识的专题讲座。时间安排在12月初。

篇6

一、组织领导

组 长:

常务副组长:

组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薄芃兼任

各临床科室主任、经营主任、护士长为活动方案的具体执行者。

二、活动范围

本院 “三好一满意”活动范围:院属所有科室。

三、重点内容

(一)服务好

1.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优化门诊流程,简化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做到服务热情、流程通畅。

2.做好医患就诊时的语言沟通,保证患者的私密性,减少医疗投诉,杜绝医疗纠纷。

3.做好门诊、病房、患者满意度调查。所有医护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优质的服务,共同构建医患关系和谐。出现医疗投诉做好患者的安抚,杜绝医疗差错事故,推进平安医院建设。

4.加强法制学习培训,提高守法、用法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管理,依法行医。

(二)质量好

1.结合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有关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规范病历书写、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充分发挥院专业指控小组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管理作用,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

3.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逐步开展临床路径、护理路径工作。

4.加强并做好本院医疗机构年检工作。完善医疗机构、各级医师准入和退出机制。

5.加强药品管理和安全使用。继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杜绝滥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医疗设备的临床管理,落实《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医务部对院内医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进行检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

(三)医得好

1.积极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创先争优,从我做起”以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外宣传、扩大影响,营造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2.继续认真抓好医德医风考评制度,由院办公室进一步出台细化考评指标和考核标准,建立对医务人员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

3.严肃行业纪录查处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大对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净化社会环境。

(四)群众满意

1.搭建与社会沟通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医术、医德、医风,接受社会监督,争取患者和社会的理解支持。

2.积极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努力让患者和社会满意。

3.院内各职能部门开展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够及时整改的科室,本小组有权下令惩处。

四、活动安排

(一)查找问题阶段(6-7月)

领导小组要深入各科室,全面了解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查找存在的问题,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二)整改提高阶段(8-9月)

对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按照边查边改,制定整改方案,限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实效。并将整改方案、措施和效果上报西城区卫生局。

篇7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134-02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影响着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因此,在搞好医院发展的同时,做好向患者负责,向全社会负责,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院以医疗工作为中心,以规范职工安全行为为基础,以加强现场管理为重点,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为保证,紧扣“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努力构建医院安全文化体系。现将我院安全文化建设之实践与体会,共同行参考。

1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是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每年的新年伊始院党政召开安全文化建设大会,确定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六理念”(安全责任理念、安全管理理念、安全价值理念、安全行为理念、安全防范理念、安全风险理念)和“三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考评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明确了医教科、门诊部、护理部、政工科等职能科室为责任落实科室,具体负责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并对全年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教育医务人员要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讲政治、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促进医院安全长效机制的运行。

2 强化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氛围,是构建医院安全文化的基础

医院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院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督促检查安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分析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推广安全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医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办公扩大会议,分析总结上一季度安全文化建设进展情况,提出下一步建设计划和目标;定期开展全院性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分析典型医疗纠纷案例等。各科室利用晨会和班组学习时间开展“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月一考”安全教育活动。同时积极进行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展安全双向承诺、职工代表安全视察、安全合理化建议有奖征集、“安全人、安全事”有奖征文和医疗安全用语有奖征集、安全文化黑板报展览和倡议全员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安全提示、祝福传递活动等。让安全文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增强每个职工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进而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营造了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3 建立安全组织,完善安全制度,是构建医院安全文化的前提

医院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织保证。医院建立了由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能科室和临床(医技)科室安全管理小组组成的三级安全管理监控网络。院长、业务院长分别担任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职能科室主任担任成员,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担任科室安全管理小组组长,从而构筑了一个自上而下、分层次进行的科学有效的安全动态监控体系,有效保证了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有序、有效的开展。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医院狠抓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完善,把规范和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和医院实际工作需要,医院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如突出预防为主和安全责任追究的《医疗事故(纠纷)处理规定》、《医疗事故(纠纷)防范、处理预案》;加强安全管理的《医疗安全管理方案》、《医疗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安全考核细则》;针对药物使用安全管理的《关于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管理的规定》等,并制定了各种协议书,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制度,为安全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

4 加强安全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是构建医院安全文化的关键

安全考核奖罚和安全责任追究是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的动力。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性医疗安全大检查,医教科等职能部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考核,各科室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科内的医疗安全情况,及时排查出隐患及差错,认真分析并制定出整改措施,努力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为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医院在科室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单项奖惩规定。如每发现一例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扣罚责任人200元和科室主任50元;每发现一处违规修改病历,扣罚责任人20元等。对发生的各类纠纷和事故实行责任追究,规定凡病人投诉到相关职能科室的首先扣罚责任科室50元;对造成医院经济损失的各类纠纷和事故,明确规定了医疗赔偿承担比例,责任科室承担35%,责任人承担15%,医院承担50%。同时,发生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差错造成医院经济损失的,取消责任科室当年各项评先、评优资格,取消责任人两年晋升、晋级、评先、评优资格,对责任人专业技术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5 以活动为载体,规范职工行为,是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

医院党委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始终将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融入创建活动中,通过活动规范职工的行为。如:在病房开展“三优三满意”创建活动,努力为病人创建优良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让病人满意;在门诊开展“文明窗口”竞赛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员联保”活动;在护士中开展“星级护士”评比活动,通过检查,查找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通过评比,激励先进,巩固成果,从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近年来,我院通过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医疗和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先后获得徐州市卫生局第一周期“医疗质量年”活动优秀单位、徐州市医患沟通先进单位、徐州市行风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并在徐州市卫生局第二周期“医疗质量年”活动阶段突击检查中获得好评,医疗事故和纠纷明显减少。

篇8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点。2013年医院按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理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PDCA循环理念、方法引入医院的实际工作中,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落实责任、加强质控监督、突出专科特色、构建信息化体系,推动医院全面提升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三甲复审是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提升的强心剂,能促使医院在短时间内重点突破薄弱环节,改进服务流程,理顺管理思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2013年我院启动三甲复审迎评工作,以落实《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为抓手,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PDCA循环理念相结合,打造精细化管理的医疗质量体系,推动医院全面提升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

一、医院精细化管理思路

2013年3月,医院正式启动三甲复审迎评工作,成立“三甲复审”领导小组。全院在《评审标准》的新要求下,开拓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开展医院的自我监管和质量改进。按照责任细化、标准量化原则,院三甲办认真梳理分析《评审标准》,使每一条款都有对应的责任科室,做到责任落实到科、到人。各临床、医技、职能科室根据科室责任书,积极开展自评自查工作,对已达标的部分,形成惯性运转并持续改进;对未达标的部分,认真查缺补漏,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达标。

二、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践

1.修订完善医院制度,组织院内培训。

根据《评审标准》的要求,职能部门组织全院相关科室对各类医疗制度、质量控制指标、服务流程、岗位职责进行了新增、修订、整理归类,共编辑近300条医疗业务制度。重点在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管理考核实施方案(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了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指标,其中涵盖了质量指标、患者安全指标、医院感染控制指标、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指标、合理用药指标等评审标准要求的日常统计评价指标,并量化考核标准,使医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与制度修订配套,医院针对医疗核心制度、药品及感染相关管理制度、各类应急预案等组织了五十余场培训,第一时间将新增、修订的制度内容告知临床、医技科室,保证制度的良好执行。

2.加强质控监督,确保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质控办从医院层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质控监督。以院级质控检查为抓手,强化核心制度执行力,开展包括综合治疗检查、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单病种质量管理检查等多项检查,对重返ICU、手术室类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等各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定期向全院通报质控检查情况,并将具体问题以整改通知书形式下发到科室,限期整改。科室层面,各临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病区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本病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和月份计划,开展关于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等常规检查,以及开展评审标准中核心条款、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完善各项检查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利用鱼骨图等管理工具寻找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定期针对持续改进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活动,核心制度落实更深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在科级层面更加有针对性、专业化[1]。

3.医院管理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突出肿瘤专科医院特色

3.1开设肿瘤多学科综合门诊[2]。

为进一步完善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本院组织开展了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三个病种的多学科综合门诊,每周定期开诊,以帮助肿瘤疑难病例的患者获得最佳诊疗方案,缩短其门诊就诊时间,减少门诊转科次数。自2013年8月1日开诊以来,截至2014年10月22日,共开诊262例次,其中肺癌236例次,乳腺癌15例次,恶性淋巴瘤11例次。

3.2开展科(病区)主任主持集体查房(讨论)。

在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同时,医院积极探索促进科室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途径。2013年医院制定了《科(病区)主任主持集体查房(讨论)制度》。科主任主持集体查房强调要体现肿瘤专科医学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特色和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集体查房,包括重点病例查房、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形式。根据科室医疗工作需要确定查房频率,原则上至少保证每周集体讨论2次。查房后全体人员集中讨论查房的病例,由科主任主持,各级医师充分讨论发言,最后由科主任总结,做出集体查房意见。各主诊组严格执行集体查房意见。

3.3实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多学科联合会诊与肿瘤多学科综合门诊、肿瘤多学科综合查房一起组成本院的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主要对象是在诊断治疗中存在疑难或争论的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变更治疗方案的肿瘤患者和已收住院的非本专业肿瘤患者。联合会诊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综合治疗小组组长为首席专家,副组长为次席专家。首席专家保证本小组会诊活动的按期进行,保证会诊质量,综合多学科意见,形成治疗方案。目前已正式开展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胃癌及肠癌、肝癌、头颈部肿瘤、宫颈癌、食管癌八个病种的联合会诊。

4.构建信息化体系。

一是实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信息化。全院实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OA网络系统直报,各科室不再提交纸质报告。医务科每季度定期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网络直报不仅减轻了临床医生工作量,使上报途径更便捷,同时还为医疗管理部门提供了更精确的分析数据。二是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对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等19个临床路径进行修订,与信息科配合实现临床路径信息化。通过组织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学习临床路径实施流程、进行网络操作培训,提高临床路径各病种的入组率和完成率。

三、医院精细化工作成效

通过三甲复审迎评准备工作,全院医务人员对于PDCA循环理念有了基本的认识,初步形成“制定制度——责任科室落实各项措施——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自查——医院质控部门下科室检查——质控部门反馈检查意见——各科室自查改进”的良性循环,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常态化,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一步改善。

医院质控办、医务科定期开展各项核心制度专项检查,监测核心制度落实情况。通过2013年2次专项检查,医院的围手术期医疗质量明显提升,表现在:一是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的熟知程度有所改善,麻醉医师基本能按照要求完成《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规定的核查项目。二是手术风险评估、麻醉风险评估的落实情况有明显提高,抽查的所有病例中落实情况良好的病例分别占84.6%、61.5%。此外,麻醉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术前麻醉访视落实情况、手术部位标识情况等也得到明显改进。

2.医技科室利用管理工具改进服务流程。

三甲复审迎评工作全员动员,不仅在临床诊疗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医技科室更是针对服务时效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业化的改进。检验科成立项目小组,利用六西格玛质量工具,对标本、人员、仪器、流程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剔除不可抗因素如标本复检、仪器故障、标本量大等,确定导致不合格率高的关键性因素,提出标本接收及接收后的流程优化方案,如加强检验人员急诊意识,控制标本流转时间等,大幅度提高了住院、急诊标本检验回报时间(TAT)合格率。

3.临床科室输血相关专项检查成效显著。

医院根据三甲复审相关要求,完善输血管理,开展临床科室输血相关检查。2013年开展2次追踪检查,旨在短期内有重点地改进输血相关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重视不足的问题。第一次追踪检查共抽查115份输血病历,发现主要存在2个问题:(1)输血同意书中未明确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权及输血次数。(2)输血病程记录不完整比例达93.9%。为此,一方面,医院对输血知情同意书进行修改,增补了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以及输血次数。另一方面,要求各科室在书写输血病程时对“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详实记录。第二次追踪检查,输血病程记录不完整比例下降至48.2%。

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取得初步成效。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初期,医务人员主动性不高,报告数量远低于每百张实际开放床位要求的年报告数。为促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落实,医务科采取了三项措施:(1)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2)全院实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网络直报;(3)医务科每季度对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2013年共收到143份不良事件报告,较2012年增长146.6%。不良事件报告逐渐形成“被动→树立意识→自觉主动→行为习惯→质量持续改进”的良性转变。

5.临床路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2013年,医务科对甲状腺癌等19个临床路径进行修订,组织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学习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并与信息科配合进行临床路径信息化培训,使临床路径各病种的入组率和完成率有所提高,平均住院费用、药品比例、治疗(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均有下降。2013年我院各病种平均入组率71.6%,完成率77.1%,达到三甲评审标准A级条款的要求。

小结

医院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趋势,更是医院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必要手段;尤其在按照新标准建设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过程中,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不断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内涵引入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结合PDCA循环,使医院管理更加精确化、数据化,具有高效率、高执行力。

作者:郭琛 陈传本 王洋郁 张仕卿 董晰 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篇9

为深入开展我县卫生系统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彻落实《*自治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自治县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卫生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为依据,以重点医疗卫生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突出重点,依法治理,夯实基础,提高水平,促进全县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分类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安全通道畅通、消防设施配备、应急照明灯配备和防护服配备等情况);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氧气、毒麻药品和消毒器液存放管理及办公用车辆);

3、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6、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否制定相关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等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管理措施落实及施工安全台帐是否齐全;

7、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的;

8、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安全监管人员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

9、全面检查是否有用电线路、架设零乱及私拉乱接、外线与建筑物较近等现象;

10、对干部职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严禁超速、疲劳、酒后驾驶车辆,对单位用车做好日常维护,确保用车安全。

11、加强对干部职工的防盗意识教育,强化单位内部的防盗工作;

12、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禁毒防艾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13、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及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加强演练;整改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在建工程施工工地等重点场所的火灾隐患;落实建筑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等消防安全要求,消防栓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人员密集场所在投入使用或营业前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符合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依法经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方可施工、投入使用;所使用的消防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进度安排

安全生产治理行动要贯穿各医疗卫生单位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始终,与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和同步总结,并结合卫生系统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

(一)细化方案,自查自纠(5月底以前)

1.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20*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发现的突出问题,制订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要求、强化措施。

2.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抓好组织发动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有关各方参与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的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自查自纠,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到位。

(二)督促检查,全面推进(6至9月)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行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情况;对全县卫生系统安全生产治理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专项抽查;对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集中整治;对危险化学药品安全生产经营、使用、贮存、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治理以及建筑施工等安全管理进行治,着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深化治理,巩固成果(10至12月)

结合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特点,深入治理“三违”现象,认真开展隐患整改情况“回头看”,对安全生产治理行动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各医疗卫生单位将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总结于11月25日前报县卫生局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全治理行动是“安产生产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步骤、要求和保障措施;建立组织协调机构,明确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责;认真落实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名单于6月10日前报县卫生局),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采取有效措施,将安排部署落实到每个岗位,并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行动要突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及消防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要注意日常检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面深入开展治理行动,努力将事故减少到最低。

篇10

从开源到节流

金蝶医疗总经理常柱指出,很多大型医疗机构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建成了很多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分散在医院内的不同科室,相互之前缺乏互联互通,没法实现系统的协同和医疗信息的共享,形成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

同时他认为,过去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偏重业务,如用于存储、分析检验数据的LIS(医院检验系统),以及用于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的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这些系统能够为医疗机构带来收益。发展到现在,医院在追求开源的同时有了新的需求,即通过经营管控来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处于信息整合阶段,医疗机构急需一个信息整合与管控的平台。”常柱说。这样,医院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就从业务领域逐渐扩展到管理领域,通过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正是看到了这一强大需求,金蝶医疗推出了医疗信息整合与管控解决方案。

金蝶医疗希望借助信息整合与管控解决方案整合医疗机构的不同业务系统,帮助其实现不同科室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同时将先进的管控理念融入到信息平台中,使医疗机构的管控更加高效。

采用PDCA管理思想

据悉,金蝶医疗信息整合与管控解决方案运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置)闭环式管理思想。PDCA循环也称为戴明循环或持续改进螺旋,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包括持续改进的四个步骤,即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

金蝶医疗解决方案副总经理赖金林介绍,金蝶医疗信息整合与管控解决方案整体所采用的PDCA闭环式管理思想与企业安全生产与运营的“五同时”原则是一致的。

“五同时”原则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领导者要坚持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的原则,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管理环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