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教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教育案例

篇1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逐渐普及,许多一线教师针对相关学科与智慧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针对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徐强认为信息技术应该是提供给一线教师创新支持的重要工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性思维[1];何慧芳则认为,教师应当从教学设计上就融入“智慧”的理念,大胆想象更多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对问题的质疑。[2]针对智慧课堂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内容比较少且不系统,高小红呈现了三个小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评析,表达了智慧课堂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3]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初中地理学科与智慧教育的具体实践内容。

地理教学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1.地理自身特点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了地理学科在此阶段的基本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地理知识,并具备应有的地理背景,为生活所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理解环境与人类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具备地理素养的公民;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但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更多的关注点都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条上。教师一般能够很好地在课堂中完成课标的要求,将基础知识落实到学生个体,但学生在常规的地理课堂中却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这导致了很多知识趋于表面化。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许多的多媒体素材,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形式的实践机会,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义务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相对基础,很多知识点在教师适度引导后,能被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或学科基础理解。传统的课堂往往在基础知识上耗费时间,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师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探讨更多时事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和课后反馈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再次,从地理学科学习内容的特点来看,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元性,主要体现为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度很高,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物理、化学学科基础,人文地理部分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些多元性的要求对学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的学科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2.问题引导式地理课堂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智慧教育本身旨在构建个性化写作、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是其重要的目标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重视同龄人的评价,热衷于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同龄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针对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一线教师将其归纳为“十步走”,具体如下:

①布置:在教师布置任务后,为什么学生探究的质量一般不高?

②引导:教师应该提供什么方面的导向资源提高学生的探究质量?

③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

④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应该如何进行监控,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⑤探究:探究过程的组织形式应该如何进行,以便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⑥归纳:学生归纳的方法应该由教师统一引导还是学生自主进行?

⑦拓展:如何设置问题才能使学生基于思维锻炼进行拓展?

⑧评价:面对信息技术提供的客观数据,教师面对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解读?

⑨测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绕不开选拔的关口,学业成绩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得以保证?

⑩总结:个性化的总结可以有什么呈现的方式?

上述问题来自于真正的地理教学实践,信息技术的支撑并不能为教师代劳,而需要教师有“基于技术,高于技术”的观念,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逐步破解问题。

初中地理智慧教育的整体方法和思路

基于智慧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撑,针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面和环节,我们将从“四个转变”来阐述整体方法和思路。

1.教学功能转变――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要

传统的教学功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但是人贵在创造,利用本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与新的知识产生新的碰撞,并与其他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能提高学习质量。因此,教学的功能应该从学生被动地编织知识网络转变为主动地产生和填充知识网络。

教学功能的转变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开始转变,把课堂作为思维拓展的场所、交流分享的阵地,在有限的时间里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编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分享自己引以为豪的内容,这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教学功能也会变得更加关注个体发展,关注学生思维和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

另外,除了需要改变教师观念,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教师也需要将其进行深度融合,要积极挖掘信息技术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功能。

2.教学方式转变――关注课堂模式探究需要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可分成四个阶段:①事实性知识阶段。②理解性知识阶段。③批判性知识阶段。④创造性知识阶段。传统的地理课堂对事实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都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在对知识的讲解、模拟实验、与生活密切联系等方面也能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但对批判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的培养相对较少。

基于地理课堂的智慧环境构建中应遵循的三个设计理念,即科学的教学方法、递进的教学逻辑和现代的教学媒体,本课在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方面,主要采取了“基础型微课资源+特色型微课资源结合”和“猿题库网络题库+学生督学”的两种方法。

7.教学过程

课前:

在基础型微课资源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学案,夯实基础部分。

课上:

探讨一:计算自然增长率和增长人口数――事实性知识层次。(概念落实+简单计算+应用题计算=夯实基础知识)

(1)请同学们回想预习内容,写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公式。

(2)计算: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1.93‰,人口死亡率为7.14‰,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

(3)思考:若2012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3.5亿,该年度人口增长率为4.8‰,则新增人口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的式子即可。

师:简单的计算是在学习“人口数量”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视频中发现装有七种不同颜色水的玻璃杯里,水量不一,也就是显示七大洲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不一,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呢?

探讨二: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理解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层次。(模拟情境+时事材料+辩论式小组活动=理解和评价知识)

投影:材料一,Jack和Lily是生活在德国慕尼黑的一对新婚夫妇。他们两人都在一家高新技术的企业工作,Lily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5年里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企业管理者。于是,他们暂时决定家庭规划为“丁克家庭”。材料二,中国现在即将实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夫妻两人可以生育两个小孩,此事引起网络热议。网友表示,很多家庭不打算生育“二孩”,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压力太大。

教师活动:请1、2、3小组完成第一个材料,4、5、6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4、5、6小组完成第二个材料,1、2、3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只要想法合理或者发现别人想法有问题并加以改正的都能够得分。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2分钟内汇总出一份小组的辩论材料,协助教师进行小擂台的活动。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反之亦然。那么从上述两个材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会在生育前考虑更多的因素。虽然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步降低,但由于原本的数量太大,所以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也非常庞大。那么,地球能最大限度地养活多少人?如何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

探讨三:如何在未来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创造性知识层次。(拓展社会生活+补充多媒体素材+教师引导=自主延伸创造性知识)

投影:材料一,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存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的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农业生产。为了养活国民,该国引进了以色列的节水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展示沙特阿拉伯圆形灌溉系统图片)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生活在西非城市的人们仍然以本地生产的谷物为主要粮食来源。但到2008年,他们的粮食中有了从泰国或马来西亚进口的大米,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展示亚洲―非洲大宗货物海运航线图)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两个案例,小组内自选其中一个案例,写下小组意见,递交学案并与教师进行答辩,答辩通过则得分。

教师总结:在沙特阿拉伯的案例中,为了克服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灌溉系统,使生产出的粮食尽可能地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而在西非国家,由于人们的生产效率较低,无法保证迅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所以他们依靠自己临海的优势,进口价格相对较低的亚洲粮食。

课后:

教师运用多功能课后作业反馈APP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入“普通群”或“高级群”,巩固课上的学习内容。

智慧反思

1.针对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学习,夯实基础部分知识的落实情况较好。

根据学情,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时,注意使用了不同方面的材料和案例,如政策性材料、虚拟的故事材料、简化过的科研材料等,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基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

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一定预设,问题的提出既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所提出的挑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基本能够感受到人口数量需要适中、环境问题需要被重视。

2.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注意选取了新颖的案例,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留足了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网络题库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督导,让学生自行管理课后练习,由于是直接显示每位学生的正确率,因此学生们基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将微课资源设置在基础知识学习部分,能让更多的学生逐步适应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在课前、课上和课后都有所体现:一是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内容,了解课文基本知识。二是课上,三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留有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任务,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三是课后,在练习时,通过作业群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监督。

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使用到Office 2016的PowerPoint录制视频技术,完成了微课的录制;使用到“猿题库”移动终端APP进行课后练习和学习情况的统计;使用到一般教室里的多媒体投影以支撑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强.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读书文摘,2015(22):259.

[2]何慧芳.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J].教学实践,2013(10):103.

篇2

一、提出问题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案例

观察法:如,在进行“汽化”教学时,可这样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教师让学生把用酒精浸泡过的湿棉球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②学生做实验,进行观察,很快就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在下降.③教师又让学生对着包着湿棉球的温度计扇风,同时观察温度计的读数.④学生做实验,进行观察,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在很快下降,等到棉球干了,温度计读数却上升了.⑤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知道为什么吗?由此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学生会提出一系列问题,例如“为什么棉球湿时温度计读数会下降?”“为什么对湿棉球扇风时温度计读数会下降更快?”等.然后教师总结:“学生通过仔细地观察学会了提出问题,一般来讲,提出问题之前都需要对有关的现象进行详细地观察,提出有客观依据的问题.”这样就渗透了运用观察法提出问题的教育.经过这样的训练一两次以后,在探究教学中学生自己基本上就会用观察法提出问题了.例如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只要先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几种现象,即移动光屏和蜡烛,让学生看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等.然后教师就可以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由此想知道什么问题吗?”学生就有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得到放大的像?怎样才能得到缩小的像?像为什么是倒立的?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用凹透镜行吗?等问题.

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讲,先进行实验,再在实验中进行观察.用实验法来研究浮力与体积的关系时,可这样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学生做实验.先把橡皮泥揉成球放入烧杯的水中,橡皮泥在水中下沉,最后沉到水底,再把橡皮泥做成船状放入水中,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②教师提问“根据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

同样地,对于联想法例如紧接着上述例子,可通过教师引导:同一块橡皮泥两次在水中的状态不同,你见过轮船吗?你对轮船在水面上航行有什么疑问吗?”对此学生将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提出一系列问题.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法、实验法、联想法等多种科学方法提出问题.”这样就渗透了运用科学方法提出问题的教育理念.

运用比较分析法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大小关系时,可这样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教师可先出示这样两个实例:一是灯泡接入电路时,灯泡热,与灯泡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二是与大功率电炉相连的导线为什么显著发热.②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两个实例提出问题: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产生的热量是不是与电流和电阻有关?电流产生的热量除与电流、电阻有关外,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案例

创设情境法: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内容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猜想:①教师先播放视频,学生观察.视频内容是小华到商场买衣服,通过平面镜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发现自己举右手时,镜子里的小华却举起了左手;自己往后退,像也往后退;尤其是把手放在镜面上时还能于镜子里的手像重合.②教师引导:“奇怪吧!不信你试一试,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那些猜想呢?

分析比较法:在教学“汽化”内容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猜想:①教师用湿的酒精棉球在黑板上画出相隔一定距离,并用大小一样的圆,其中一个圆用红外灯照射,让学生观察哪个圆干的快.②学生观察到用红外灯照射的哪个圆干的快③教师此时提问“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你猜想.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学生可能会认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也越小.教师可这样来引导学生猜想:“请学生观察粉笔A在平面镜前由近而远地向平面镜移动时所成的像,用相同的粉笔B移动到A像的位置,比较像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大小.”通过平面镜成像情况的再现,给学生一个仔细观察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机会,学生的猜想就有了根据,防止胡乱猜想或模式化.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有关现象,再在这些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比较,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做出猜想和假设.这样,不仅学生能提出科学的猜想,而且对学生渗透了一种科学方法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俘丽媛,韩萍,李丽君.物理教学与物理科学方法[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政治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

G633.2

初中政治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在不断地发展中寻求良好的未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进行信息整理、收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政治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政治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初中政治教学要求教师在适当的引导启发下,培养学生理解思考所学习的政治知识的能力。这与政治教学的方法与教学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达成教学目标,具有切实的可行性。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更加集中,提升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更愿意思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更加的生动具体,能够将较为抽象的政治知识,清晰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是对于知识的理解消化,还是学生的思想塑造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给予适当的引导,将案例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思维的相互碰撞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加课堂学习的氛围,提升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从而转变政治课堂低效的局面。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

要想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恰当的案例。众所周知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案例可以选取教材内的案例,也可以是现实案例或新闻案例,亦或是教师经过改编加工后的案例,只要符合教学内容可以不必计较案例的真实性。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在实施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多运用案例教学法。例如,教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老师伴我成长》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案例的大概内容是,数学课上,老师在讲台上正在进行授课,而班里的同学小强却一直和周围的几名同学说话,导致周围的几名同学根本无法专心听课,老看见后,叫小明坐到最后一排去,而小明并没有理会老师说的话,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没有动。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设想,接下来数学老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小强的做法是否正确?学生通过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的表述之后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将教学变为双向式,提升了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2.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自学案例

自学案例的过程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宽松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即可以认真思索又能够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问题的同时又能够倾听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见解,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合作。在教学进行之初,首先向学生呈现案例,由学生自行分析,弄清楚案例的主旨,以及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划分,然后组织小组成员间进行内部讨论。所有的成员进行自身见解的阐述,针对不同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进行参与,注意对讨论的进程及班级的秩序进行适当的控制,对于讨论偏离主旨的小组给予及时的纠正,而对于思路清晰讨论有条不紊的小组给予鼓励。例如,在教授防患于未然这个知识点时,笔者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一辆运货大卡车上有无灭火器的差别,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后将小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呈现在一部分的学生眼里灭火器对于车辆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笔者选择两个视频进行播放,一个是有灭火器的运货车着火的后果,另一个是没有灭火器运货车着火的后果,通过视频的观看引导小组进一步进行讨论。视频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让学生看到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们真正的了解到了防患于未然的实质,通过这拥难习方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生动、深刻,同时经过这样与生活实际相连系的案例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进行讲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以音频视频播放或图画漫画展示的方式进行呈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真切生动具有生命力,以图片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及感官上的冲击,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内投入学习。例如,在讲授七年级政治《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时,教师可以到网络上搜集拒绝不良诱惑的视频,进行简单的再加工,之后播放给学生,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学生更好的引领到内容中去,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参与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完全符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初中生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实现活学活用,在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管雨彤.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9)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

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求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从目前来看,教师虽然能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却无法发挥其真实的效力,也无法设计更高质量的教学案例。这种现状制约了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众多学者与专家的重视与思考。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一、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从根本上说,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再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并提高能力。

因此,在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

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要为学生制订相应的探究任务,同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妥善安排。例如,教师先花费5分钟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而后留给学生2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与探究,最后利用10分钟进行总结与交流。

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任务的导向下进行自主探究。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与监督者。换言之,教师要控制课堂的秩序与纪律,同时在学生遇到挫折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探究来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

二、为学生确定有效的探究目标

教师必须明确在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中自己的身份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与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也就是为学生的探究确立有效的目标,让学生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避免学生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首先,教师为学生制订的探究目标要具有基本的导向功能,也就是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制订的学习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此,学生才能通过探究获得更深刻的认知,才能对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

例如,在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基本用法。因此,教师为学生制订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定义与基本用法,同时能够在实际的语境中将两者进行转换。

第一个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确立了学习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对比较级与最高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的语境中进行灵活的运用。经过自主探究,学生不仅从教材中了解到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基本定义与用法,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更大的提升,能够将相应的语法知识应用于实际语境中,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有效的课堂总结进行升华

在初中英语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最后,教师必须注重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只有通过教学评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得与失,才能在得到教师帮助的前提下对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建构,并逐步提高自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发现学生在阅读探究学习中能够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能够明确文章的整体意思。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学生在细节阅读时的表现并不好,无法快速地从文中得到答案,或者无法正确地把握细节。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总结中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与认可,同时也应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课堂总结,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传授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发挥罗森塔尔效应,利用期待与暗示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鼓舞,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爆发出更大的潜力。

总的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迎合了初中英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师需要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工作不断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策略,逐步完善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并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拓展思维 师生互动 教学案例反思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初中思品课要坚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受教育对象的思维特点进行有机融合。

一、《畅谈理想》教学案例

本人是某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第四单元第一节《畅谈理想》的课程教学。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前我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纸,并提出课程要求希望每个同学在纸上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其次,在纸上画出自己理想的基础上,将学生分小组展开交流和讨论。

在学生进行理想绘画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是画了飞机、汽车、房屋等,有一个学生画了一只蜗牛,我担心他没有理解我的课堂要求并善意提醒他注意我们的主题。在同学们画完自己的理想之后,便展开了热烈的小组讨论,有的同学画了一个火箭,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驾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太空里进行无穷的探索;有的同学画了一首轮船,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船长,每天驾着大轮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穿梭;还有的学生画了一顶博士帽,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学识渊博的老师,给许许多多的学生传授知识……我被学生们的雄心壮志所震撼和感动着,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这时候,坐在墙边刚刚画蜗牛的学生举起了手,我感到很诧异,猜测他会怎样的表达。在大家眼里,蜗牛是一种爬行极慢的动物,遇到外界的袭击时,也只会把头缩进壳内,大多数时候在雨天后出现,代表着一种软弱无能的象征,并不受广大人群待见。只见那位画了蜗牛的男生缓缓走向讲台,在展示台上放好了他的作品,这时候台下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讨论着他怎么画了一只蜗牛。这时候,那位男生清了清嗓子,很认真地望着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学家,先研究蜗牛。每一只蜗牛的背后都有一只壳,那是它们的家,我希望给每个没有家的孩子们设计一个家,让他们不再无家可归。另外,蜗牛虽然爬行得很慢,但是它绝对不会放弃前进,所以我要学习蜗牛那样永不放弃永远前进的精神。”听完他的描述,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听了之后深受感动并对那位学生的精神感到敬佩。

二、教学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理想的清晰认识远远超出我预计的标准。在思品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每一个生命都在课堂里发挥出自己的魅力,绽放智慧之花。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等方面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而教师在课堂上则扮演引导、鼓励的客体角色。

(二)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初中学生由于正处于思想和身心的发育期,具有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思想品德作为一门教育课程,使用原理对学生的渗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例如那名画蜗牛的学生,可能很多人都不能够理解他的原意,但是通过站在初中生的角度上来看,这样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观点和新颖的想象都是值得赞叹的。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当前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和拓展。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不尽相同,再加上生活环境和经历的影响,每个学生都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世界,与他人看待问题的标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关注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要给予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三、总结

初中思品课要想进行得有效率,就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智慧之花绽放。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才能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初中思想品德课趣味教学方式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2]黄朝晖.关于学生课堂活动有效性的一些认识――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案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2012(9)

篇6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在新课标的全面推行与新版教材的全面使用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教学研究与发展阶段。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紧跟教学发展趋势,通过研究与解决英语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来达到提高自身授课能力、完善自身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新课标与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探索,深入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归纳教学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与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 :英语教学;反思;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98-02

一、7A Unit 7 School Clubs Reading教学设计

1.教材方面。此次教学内容设定为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中的Unit 7 School Clubs Reading,对于牛津教材而言,其教材编写重引入趣味性,以漫画为导入,通过阅读、写作、学习、实践等各学习内部的编排来安排授课目标与教学任务。在教学应用中,对于教材的解读应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坚持以教学大纲为教学总目标,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应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而确定教材中授课的目标内容与学习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通过详细的教材解读,对7A Unit 7 School Clubs Reading从句法结构、语法学习目标、生词与例句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教学内容设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略得当的侧重,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梯度,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计划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2.教学活动。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语言,只有在实践与应用中才能得以有效提高,为保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宗旨得以实现,笔者在进行教学活动安排时,重点对学生的时间进行了侧重,对导入环节进行了科学设置,特别是对语言的实践与应用环节,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师生交流时间,以保证教学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量的消化与课堂的有效参与。其中,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角色,针对7A Unit 7 School Clubs Reading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笔者进行了情境化设定,把讲学稿与开放性练习联系了起来,把目前学校内拥有的社团活动与课本知识联系了起来,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关联,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通过引入情感与个人感受环节,设定了让学生说出对于不同学校活动的个人感觉,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把英语学习与应用放进了生活化的课堂交流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7A Unit 7 School Clubs Reading教学反思

1.讲学稿的意义与作用。针对学情,采取带讲学稿上课的形式是可取的,这样,学生和教师都会更加清楚课堂思路,特别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讲学稿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上课时的思路连贯性,达到让学生温故知新、联系新旧知识点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讲学稿上课的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同时还增强了师生间交流的效率。

2.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课前笔者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了摸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差,于是笔者把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安排为先熟悉与阅读有关的重要单词,在掌握阅读篇章的主要意思和解决阅读难点后,组织学生针对话题展开一些难度不高的开放性练习,进而达到这节课的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可以因为他们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的教学目标贴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实际英语学习水平,收到了浅入深出、详略得当的教学效果。

3.导入环节的效果。为了让大家带着更多的愉悦进入课堂,结合圣诞节,笔者选取了Jingle bell作为课前放松兼课题引入的介质。Do you like the song and the music? 既是引出the Music Club 的问题,又是与学生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如果能提早5分钟做好其他课前准备,预设的引入应该效果会更好。事实证明,良好的导入环节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换到了学习中来,学生进行角色的状态非常快,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提高了学生对于整堂课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

4.目标一(词汇铺垫)的实施。通过图片与生词结合(直观明了)引出部分重要生词,然后通过句子填空(创设语境)让学生学会应用,再进行匹配强化练习(加强巩固)来教授生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用各种方法重复朗读(带读、齐读、小组内互助)生词。虽然在课前预算时间时,笔者已决定将讲学稿中Step II的“为生词匹配中文”这一环节略去,但在上课时又忘了,并且还顺其自然地让学生逐个口头回答,此部分处理得不够简练。对于这一方面的疏漏还是体现了笔者对于课堂掌控力不足的问题,由于词汇铺垫方面课时安排不够科学,对于后期的教学还是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也由于词汇铺垫方面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后面的课文学习中,对于生词的掌握能力有力地提高了讲课效率。

5.目标二(篇章梗概提炼)的实施。由于课上明显感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预期更低,总想让认知逻辑更符合学生水平,对于辅助理解课文梗概的表格临时补充了更详细的说明,此部分应该想想怎样处理更节省时间。表格填好后,如果跟上课文朗读,学生对课文整体会理解得更好,也因时间关系省略了。课文主要句子意思的梳理这一步是利用母语扫除理解障碍,学生很容易接受,效果不错,同时也为下一步回答问题做好了铺垫。而五个课文问题解决了,最后的课堂检测第二部分的课文理解题就会完成得更好。

6.课堂检测。对于课堂检测这方面,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要求课堂检测应全面贴合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特别是在五分钟课堂检测题的设置上,是要求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由于充分考虑和兼顾了学生的能力层次,在课堂检测上体现了一定的梯度,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7.关于板书。由于不知道赛场所使用的是远离电脑的小黑板,板书只能进行临时性强制“缩水”,加上来回走动不便,后面就基本放弃了板书的作用。但在预赛中,笔者这个为小组竞赛及时加分的板书为增加课堂激情起了不小的作用。

8.改进方向与提升方法。正如评委所指,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难度不太高的开放性练习。这一点其实在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是有所体现的,但是,因对学生实际水平的担忧,笔者在正式上课前决定略去最后这个角色扮演的环节,看来以后还是要大胆些放放手。不管结果如何,这一场赛课对每一个选手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笔者也在这次区和学校所提供的良好学习机会中,通过赛课更好地理解了智慧型教学的深刻含义,对于以后的教学也拥有了更好的教学积累与宝贵经验。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不仅要立足于课程知识与教学目标,同时还应全面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以灵活多变的方法、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对于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建立智慧型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综合进行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这一点来说,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完善教学,教学相长,共同成长,以期为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英语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顺志.英语学科学习目标的确立——以《牛津英语》7A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13,(2).

[2]徐晓艳.没有多媒体的英语课堂也精彩——译林版牛津英语7A Reading “School life”教学案例评析[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1).

篇7

【关键词】“四基”理论、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分类号】G633.6

2011年,教育部在新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将原有的“双基”(基A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理论发展成为“四基”教学理论,从而实现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次新飞跃。全新的理论已经提出,但是如何开展相应的数学教学实践呢?笔者拟针对这一课题作粗浅探究。

一、“四基”理论的定义和特征

“四基”教学理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顺应时展潮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体系。与传统的“双基”教学理论相比,“四基”教学理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系统等四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特征:

(一)更加注重教学对象的具体性。“四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要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门别类地加以教导。

(二)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在“四基”教学理论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不仅完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两大显性目标,而且完成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两大隐性目标。

(三)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发展性。从“双基”发展到“四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四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要提升知识水平、教学技能、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学新环境和新要求。

(四)更加注重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四基”教学理论本身就是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它不仅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渗透基本思想、积累基本经验,四者有机统一于教学实践之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二、基于“四基”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为更加直观地展示“四基”教学理论的应用价值,笔者以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为教学案例,分析“四基”教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从问题中提取二次函数的关系式、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理解二次函数背后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掌握知识要点”等学习步骤,掌握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方程与函数的转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涵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问题找规律的辩证思维。

(二)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考虑到二次函数这个知识点的抽象复杂性,笔者在上课之前首先对此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回顾,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通过温故知新,学生们进一步掌握了二次函数的极值算法和将实际生活问题转化为抽象数学模型的技能。

(三)渗透基本思想

这里,笔者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传递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的思想,以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课堂问题:光明中学校外有一座小桥,桥洞截面边缘是如下图所示的抛物线,当水面宽度为10米时,测得桥洞顶点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

(1)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求出桥洞的函数解析式。

(2) 一只宽2米,高2.5米的小船

能否通过小桥?为什么?

(四)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以“船过桥洞”为例,笔者和学生一起总结了利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将实际问题通过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模型;其次通过数形结合进行求解;最后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之后,笔者又设计了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若干问题情境,来对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强化和积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最后,笔者带着学生们对本次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一是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三是强化了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四是归纳了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生活问题的一般步骤,积累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

从“双基”到“四基”,是数学教学理论一次质的跃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唯有此,“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我们的教学才更加适应时展的潮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小天.“四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J].基础教育课程.2011.7-8

篇8

【关键字】 案例 课堂教学 网络 教学法

案例这个词语最早出自于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首次提出在教学中采用“问答式”教学法,这一理论可以看作是案例教学的雏形。后来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将一个原理对应于一个例子,把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案例的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到本世纪初案例教学在医学和法学领域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管理教学中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本文所要讨论的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才刚刚起步。

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案例讨论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并讨论、表达等活动。

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问题,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来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单指向于教,而且也涵盖于学。

它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要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一、案例来源和选择

课堂教学中好的案例是网络教学成功的保证,是网络案例教学的灵魂,所以对于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握好尺度。一个成功案例的要符合很多要素,具体都有哪些呢?

第一:优秀案例需要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故事,并且故事中的要素应能够具体描述出来,其中包括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

第二:优秀案例要内容新颖并贴近生活,最好是最近发生的事,陈旧的案例对学生来说会感觉很陌生且不易接受,学生也很难想象那种情境,会造成教学上的困难。

第三:优秀案例不仅是=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更要对以往的评价做出讨论,以便为新的决策提供参照点。

第四:在确保案例质量的好坏之后,还要针对教学对象考虑案例的难易水平,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加以接受。

二、基于网络案例教学设计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1)要服务于网上教学。

(2)过程要简单明了,学生方便使用。

(3)画面流畅,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4)系统功能齐全。

网络案例教学平台,主要就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更好的一些计算机专业知识。由于本教学方法主要的学习对象就是案例,所以网络案例库的建设就很重要。

网络案例库主要是专业案例库,也可以扩展其他的资源,像素材库、论文库等。授课教师和同学都可以向向素材库添加素材,或者向案例库中填加案例。这样一来不断的更新内容,通过素材生成新的案例,以促进案例库资源的丰富多元化。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想,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交互学习平台,他的整体设计主要分为对案例库的设计与对师生通讯的设计。

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案例教学的一大关键。如果只有老师单独在网站上给出案例而没有学生的配合,这是教学的失败。网络案例教学特点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这一案例。

在网络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网络教育的质量一直表示极大的关注。好的学习方法是网络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环境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本文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应用,尝试从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与网络环境的交互相结合这两方面来研究。首先介绍了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网络案例教学的界定等基本知识。然后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特别是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网络案例教学的网络平台的构建和案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

由于技术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络案例教学平台不是很完善,案例教学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1999):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口语教学;口语实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122-02

如果要想说的输出量大且好,首先要重视语言的输入,我是从听和读的输入抓起的。

1 加大信息输入——听

听是说的前提,只有听多了,听准了,才能说得自然,说得流畅。我重视训练学生听的技能及增加信息量。

(1)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说英语的气氛。

(2)选取难易适中、生动有趣的听力材料,训练听的技能的同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有说的欲望。

(3)充分利用语言室、电视、VCD、投影机等电教手段。使他们更多地了解英美人的自然会话,使学生讲出的口语符合英语国家的礼仪习惯和文化传统。

(4)选择一些比较优美的英语歌曲和幽默故事在课堂上穿插播放提高听的兴趣。

总之,听的越多,听懂、理解的就会越多。听的范围越广,口语表达也会越丰富,就会越快地摆脱“心译”这一过程。

2 夯实说的基础——读

阅读是会话的基础。平时朗读少是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的症结所在。朗读是连接阅读和口语的重要途径。平时没有养成朗读习惯,说话时就会有陌生感,会感到无话可说。只有强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才能把字、词、句、文融为一体,逐步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则,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英语语感,说话时才会脱口而出,最终形成英语会话的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学校规定的每周早自习时间让学生疯狂说英语,培养学生大胆地开口朗读,不怕胆怯,不害怕说错。从而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消灭了“哑巴英语”的现象。

(2)每天教给学生两句课本之外的地道的口语。把这两句口语作为英语课文朗读外的第二个任务。我每天所选的是类似于:long time no see , Make yourself at home等简单而有生动应用的口语。这对于他们在课堂无论是Pairwork 还是Groupwork ,尤其是Aation这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所学的地道的口语,那么真实,那么自然。长此以往。他们会感到语言就在身边,可以信手拈来。

3 注重语言的输出——说

英语是语言课、实践课。学生的口语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而教学实践证明,大凡英语差的学生都是不善于开口、上课不敢大胆发言的。所以我除了鼓励、表扬、帮助克服心里障碍外,更要活化教材,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为操练口语创造机会。

(1)课前坚持“Free talk”是许多教师用来训练学生口语的方式。从最开始的family介绍,到九年级的population等都是Free talk的topic。这不仅使学生的词汇量增大、英语能力增强,也使学生口语能力提高了。我可以利用它来导课,也可以要求学生提前作好准备,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精心设计、反复操练,极大调动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课上巧设情景。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我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英语听说环境。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A 师生对话(teacher-students activity);B对话活动(pair work);C分组、分排活动(row or team practice);D四人小组活动(group work)。一方面利用教材,分角色扮演对话,要求学生绘声绘色,身临其境;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所操练的对话具体,生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课文理解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语言,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在初中七年级学生,句型练习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把日常用语列出来,让他们进行自由交谈。例如:学习互相打招呼,我就创设这样一个语言情景:一个中国小女孩巧遇一位美国小女孩,她们要进行交谈,要求利用学过的句子交谈。请两个学生扮演,鼓励她们用简单的英语大胆提问、大胆回答。

A:Good morning . I am Vicky.

B:Good morning.I am Wang ying.

A:I am glad to meet you.

B:I am glad to meet you ,too.

或请一个学生作介绍人,带着Vicky介绍。

A:This is Vicky . she is my good friend .

B:How do you do?

C:Nice to meet you. I am Vicky . I am eleven years old .I am a new student .

总之,口语是有声有色的语言,也是语言输出和释放的过程。运用口语进行交流、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口语会话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作为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不断改革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尽快使我们的学生口语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篇10

一、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取向分析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备受欢迎和推崇,有着必然的客观现实意义。教师在借助这一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时,通常都会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一些??际场景进行形象处理,然后让学生对那些抽象的道德法治知识有深刻的感知,进而引发其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有利于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性的法制思维[1]。同时,采取案例教学法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还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所在。案例教学法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关注,其鼓励学生在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时应大胆质疑、自由探索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相关事件事实的见解。借助于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不对问题分析的解决设立标准的答案,只要学生的分析有道理,教师就应对其给予充分肯定。因而,这种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着很强的价值意义,不仅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精选案例

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案例进行精挑细选。这些教学案例通常是教师在以往的实践活动中或备课时收集的,通常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存在密切的联系,大多都是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件和热点之类的时政问题,所选择的这些案例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案例的展示和理论知识的学习

选好案例之后,教师还应将这些精选的案例用正确的方式适时地展示给学生。在具体展示时,应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应有效激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探究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带着对案例情境的感知去探讨课本的理论知识,并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拓展思路。

学生在对案例有基本的认识后,就开始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环节其实是联系案例实际去探索理论知识的过程,带着案例去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理论依据。通常,教师可采取列提纲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学解决简单知识点,并掌握学习中的疑难点,当然,也可以采取让学生之间讨论的方式来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自学时或讨论时遇到了疑难点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反馈给老师。教师掌握这些方面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指导,再给全体学生精讲讨论时的疑难点和重点的理论知识,这样就能为学生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3.案例讨论环节

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这一讨论主要是学生基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不一而足,可以以小组讨论为主,也可以以全面谈论的方式进行,通常小组规模以4~6人为最佳,在讨论时组内成员可发表其各自观点,然后设立小组发言人让其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和讨论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充分做好小组发言准备并积极发言,组内的其他成员可对其发言进行补充,也可提出反对意见[2]。之后,教师再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并结合小组讨论中难以解决的焦点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和辩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受到启迪并产生新知,进而实现以“理”释“例”、以“例”明“理”等目的,这样就很好地兼顾了学生智育和德育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