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艺术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37-03
一、问题的提出
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教育理论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然而,在一些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系),比如音乐舞蹈系,《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笔者拟以所执教的长沙师范学校音乐舞蹈系为例探讨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二、现状分析
笔者在音乐舞蹈系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已6年有余。回顾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影响音乐舞蹈系《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方法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下设音乐教育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技能技巧课,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比较具体、形象,正是这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特殊性。〔1〕
技能技巧类课程的教师多采用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学,其形式主要是分组教学或个别教学,较有利于师生沟通,也有利于因材施教。而学生也主要是在反复练习中理解、领会并巩固技能技巧类课程的知识及技术要领的。而《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相对于技能技巧类课程来说,内容抽象得多,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另外,基础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往往为大班教学,有时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班上大课,人数多达数百人。一个教师要同时面对数百个学生,很难谈得上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开展因材施教。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与技能技巧类课程,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显著不同,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2.学习动机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倾向。笔者曾对音乐舞蹈系65名学生作过调查,学生认为学习基础理论课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学生只有6人,仅占9%;而认为学习基础理论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的学生却有54人,占到了83%;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有较好的专业技能,不愁将来找不到工作,至于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对今后前途的影响不大。可见,音乐舞蹈系多数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更多的是受外在动机支配,缺乏持久的动力。〔2〕
3.学习态度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多数学生选择艺术专业的原因是他们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先天不足,而正是这种先天不足,使得他们往往把自己学业成绩的不佳归因于自己学习能力不高,觉得自己难以应付文化课课程的学习任务,从而产生了在文化课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具体表现为情感上的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行为上的逃避学习,产生诸如抄袭作业、无故旷课、上课心不在焉等情况。〔3〕
许多音乐舞蹈系学生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时产生了心理矛盾: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特殊,无需具有太高的基础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别人,产生了学不好基础理论课的自卑心理。这种矛盾心态体现在学习上,直接导致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课堂气氛沉闷,参与度低。
三、改革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建设校本教材
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通常相对薄弱,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以后,学习内容又以具体形象为主,因而不太习惯抽象化的思维方式。然而,目前《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大都体系陈旧、内容僵化,并且理论性过强,缺乏实际案例,再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又比较强,因此无形中更加大了学生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难度,并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低下。笔者调查还发现,目前大多数《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几乎不介绍普通心理学知识,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缺陷,如果教师仅仅用这样的教材来授课,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4〕
因此,要想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效果,我们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既能满足幼儿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又符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校本教材。笔者认为,该教材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二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内容可重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应尽可能反映当今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根据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着重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有关心理测量的内容。
2.结合专业特点,丰富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摒弃讲授法,而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又告诉我们课堂上不宜作过多的讲解,因此探索新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
(1)自我分析法。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心理学学习的初期阶段需要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自我剖析。在学习普通心理学及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心理学理论知识剖析自我,回顾自我成长历程及分析期间的各类发展规律,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帮助他们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心理素养和培养学科感情的重要途径。
(2)角色扮演法。可根据各年龄段幼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幼儿的行为表现,揣摩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心理现象。
(3)案例分析法。由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就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现象的能力。
(4)合作学习法。在合适的教学环节上,以主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采用一些直观、具体、形象的方法辅助教学,如利用教学录像、视频、挂图等,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图像、语音、符号、动画等多媒体方法综合传递,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
3.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如前所述,很多艺术专业学生对自己在基础理论课学习方面碰到的困难归因不当,这是他们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时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这种归因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该课程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要想改善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这一课程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要改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忌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权威态度,应更多地以指导者或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鼓励或回应。可有意识地发挥艺术专业学生想象力丰富、极具创造性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形成师生共同讨论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错误归因。比如,当讲到“能力”这个概念时,我们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重点放在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上,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艺术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上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差异并不证明他们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一步坚定只要肯付出、相信自己、不怕失败,就一定能获得丰厚回报的信念。
我们知道,信心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更是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5〕对于艺术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只有在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邹晓燕,杨丽珠.坚持主体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8-10.
〔4〕汪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改设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6-58.
〔5〕张霞.对师范院校体育艺术专业《心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抚州师专学报,2001,(3):29-31.
Reflections on Reforms of the Course of 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Art Major
Hai Y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hangsha Teachers’ School, Changsha, 410100)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
一、《学前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地位
《学前心理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能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教学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及特点的基本知识。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智力、创造力、情感、个性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知识。
4.掌握学前儿童游戏、学习等活动心理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能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区分不同年龄段具体幼儿的心理特征。
2.初步具备根据幼儿心理特征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初步形成对幼儿的喜爱之情,培养研究幼儿心理及行为的兴趣,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打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前心理学》课程性质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该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将来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因为本门课程知识较为抽象,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课程教学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训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另一方面,课程实训环节比较薄弱,形式比较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较少。
第二,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系统性而轻应用性。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的应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相脱节。
第三,课程教学偏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教”的主导
作用,相对忽视学生“学”的主体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的状态,积极参与和互动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一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由于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支持,表现出人适应困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根据幼儿教育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建立突出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目前,《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已引起高职院校重视,但从总体上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学前心理学知识的教授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对学前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和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前心理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学生真正热爱和学好学前教育学,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真正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学的价值,进一步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目的,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真正认识到学习学前教育学重要意义,增强他们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让学生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乐学、好学。
第三,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为学生展现典型案例,可配以图片或文字,尽量形象生动,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第四,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要求自制玩具等。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实习的内容可包括幼儿园每日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教师行为的观察、观察幼儿教师的互动环节、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开展幼儿游戏等。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徐灵芝.略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学科实训[J].南昌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13(4):94-95.
[2]胡雪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4):33-38.
[3]李雪岩.基于全实践理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J].时代教育,2016(4):57-57.
篇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解决对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这批劳动力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离家打工的农民工只能长期将孩子留在家乡由长辈照顾或者直接交给了家乡的学校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最近,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事件见诸报端,反映出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诚然,现在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以所任教的学校为案例开展的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该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78.2%。留守儿童家庭中,62.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37.7%是父母同时外出,大多数留守儿童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祖辈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因为溺爱或者家教意识或方法的薄弱,不能有效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很多家长因为长期不能照顾孩子,便会采用物质和金钱补偿的方法。因此,在孩子的心灵和亲情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健康心理教育也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及时沟通而无从谈起。一些留守儿童因为自理能力不足,首先遇到的是生活困难,出现了辍学等现象。一些留守儿童缺乏抚慰,孤独生活,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厌学、孤僻、自卑、懦弱、封闭、嫉妒和逆反等心理问题。
通过深入农村考察,认真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构想和策略,对于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很有必要。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生活方面
很多留守儿童主要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的娇惯,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内心孤独,在生话中对周围的人对事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爱心。凡事自我为中心,对人没有礼貌,个性比较懒散,没有上进心。
2.人际交流方面
因为安全等原因,很多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有一定的交流时间以外,放学回家后没有和同学、伙伴交流的机会。表现为内心自我封闭、敏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信任,口头交际能力较弱。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接受良好的管理,生活状态处于“放羊”状态,这些儿童往往因为缺乏监护,为所欲为。听不进有利的劝导,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的奚落,轻则置若圈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
3.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厌学。迟到、早退、逃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交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人自尊心很强,但也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受到老师批评时就会发生顶撞等现象。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比例极少。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成绩平平,甚至沦为后进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
1.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留守儿童主要依靠隔代亲属抚养,缺乏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等现象。类似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必然会影响了儿童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想法偏激、行为失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一些留守儿童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反而会认为受到父母的冷落或抛弃,导致了他们看待问题视角片面,心理倾向于愤恨世界,产生情绪波动、仇恨、嫉妒的消极情绪,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
2.对社会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时期是需要人教育引导的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自己思想和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亲情的滋润,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这种偏差作用到社会上,就是行为上的偏差,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发展。决乏家庭管护、过度放任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因无人教导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例子并不鲜见。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关。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依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附性。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更容易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作为留守儿童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儿童心理成长中也担负着十分主要的义务与责任。
1.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多加交流,经常性沟通感情,及时为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在精神、道德成长方面的加强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应通过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话,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引导与纠正。
2.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校应担负起更多的监督责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细致的照顾与关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监护人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及时发现、诊治出现的心理问题。现在,心理辅导站已经在农村学校逐步扎根,学校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儿童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开展有意义的趣味性的课外话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加深交流,培养学生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
3.社会方面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必须对留守儿童问题保持高度关注。要以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管理,对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的加强管理,打击黄色暴力书刊和影视。在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卫生环境的同时,社会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可以聘请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担任孩子们的义务辅导员,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参考文献:
篇4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为皮亚杰、陈鹤琴等儿童心理学家所感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掌握了关于儿童心理的第一手资料。我的儿童心理学老师侯春也是以她的女儿为研究对象,既教育出了一位聪明可爱的女儿,也充实了教学内容。那时,我就想,以后我有了孩子也要好好地观察并记录他的言行,同时记录自己的家教反思及家教行为,将自己的记录作为我和孩子的一份精神大餐保存起来,还可以作为真实的教育案例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如此一举两得,将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孩子出生后,我将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等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孩子共同成长,所以我给这个记录取名为《与子同行》。如今孩子快14岁了,翻看《与子同行》的记录,虽然只有区区五百多篇,却也能将各种感悟囊括其中。现将自己处理孩子赌气行为的故事采撷下来,与大家共享。
一段时间以来,浩然有了一个很不好的毛病:爱赌气,情绪化很明显。他和小伙伴在一起玩儿时,稍有不如意就赌气走开了。还说“我再也不和你玩儿了!”和别人打球打不好,要么说“我不打了!”要么就故意打臭球。这个毛病对孩子的发展太不利了,它会影响人际交往,被同伴孤立。没有谁喜欢爱发脾气、爱赌气的人,而且这还会影响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因为在赌气时人的理性失去了作用,意志的坚持性大打折扣。我想必须让孩子意识到赌气的危害,同时辅之一定的惩罚措施,让他感受到赌气所带来的切肤之痛,帮助他改掉这一毛病。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呢?惩罚应该是即时惩罚,不能秋后算账,所以应在他赌气时实施。
浩然又连续两天赌气了。头一天他的朋友到我家来玩。那个孩子跟浩然开玩笑藏了他的三国人物卡片,他赌气开门出去不跟人家玩了。第二天晚上是他的同学周末聚会时间,不知什么原因他赌气跑到一边去了,看样子在等同学来叫他。别的同学并没有在意,继续在一起玩游戏。我和他的爸爸在远处边观察边商量应对措施,准备采取有效方式,帮他彻底改正过来。
正好近一个月来,浩然天天盼着夏令营快点开始,这次我们就决定以取消他的夏令营资格作为惩罚手段。这对浩然来说是很残忍的事,因为他已盼了那么多天,而且还召集了一些小伙伴。但唯有这样,才能让他认识到赌气的代价。果然,我把我们的决定告诉他后,他开始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待确认后,脸色由晴转阴接着下起“雨”来。他一边哭一边说:“我以后改了,让我去吧!”我说:“你许诺改正已无数次了,这次不能再原谅你了!”浩然哭得更厉害了,他哽咽着说:“是我把伙伴们召集起来的,现在我却不能去了,见了他们我怎么解释呀!”我对浩然说:“不让你去夏令营不只是一种惩罚,更主要的是你还不具备参加夏令营的条件。参加夏令营需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你已基本具备;还要能吃苦,你也基本具备;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与伙伴沟通能力,而你爱赌气,很难与朋友玩到一起,说明你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你想:夏令营里组织活动,你却和小伙伴赌气不参加,人家不得不提前把你送回来,那不更没面子吗?所以你今后一定要改掉这一毛病,为你明年参加夏令营作准备。”浩然虽然明白了,但还是忍不住地哭,直到哭着睡着了。我虽然不忍心,但不能改变初衷,只能期待着浩然发生变化,也希望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让浩然进一步认识赌气的危害,帮他解决这一问题。
终于,电视节目里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教育措施。从暑假快结束起,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每周末都有一档暑期特别节目《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录了一群孩子参加夏令营的全过程。这档节目通过对孩子们进行分组对抗游戏,充分地把孩子们的各种问题暴露出来,再给予教育,帮孩子们认识并改正错误,同时,每期还要淘汰一名营员。浩然非常喜欢看,一期也不落,我们也从中找到了改正孩子赌气行为的最好的教育方式。
其中一期节目展现了赌气的危害。两组队员中各出一名队员进行猎人、狗熊、枪(类似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剩下的队员按分组分别站在两个绳圈内。通过猎人、狗熊、枪的游戏决定哪组需缩小绳圈,每负一次绳圈缩小一米,随着绳圈的缩小,绳圈内能容纳的人越来越少,哪组绳圈内最先没人哪组就算输了。结果其中一组负的次数太多,那组的绳圈越缩越小,圈内仅剩下一名队员了,而另一组的绳圈内还有六个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这个队员赌气自己走出了圈外,不进行比赛了。他的行为受到所有队员的指责,责备他没有坚持到最后,是个不为团体负责任的人,大家一致要求淘汰他。这个例子对浩然的触动很大,他说从来没想到伙伴们会那么不喜欢赌气的人,赌气会伤害团体的利益,更会伤害到自己。
另一期阐述的则是情绪自控能力强的作用。游戏规则是先选出两个队长,然后再由队长挑选队员。有一个孩子因为太胖了,在前面的比赛中多次拖后腿,所以两个队都怕他影响了自己队伍的成绩,不愿要他。后来,通过猎人、狗熊、枪的游戏,失败的一方不情愿地收下了这个队员。但是这个孩子并没有因为大家不愿选择他而发脾气,更没有赌气,而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比赛中去,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结果在那场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为他这一组赢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因此成为当天的“今日之星”。由一个不被看重的人成为最受大家推崇的人,这是多大的跨越!原因就是这个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赌气,专心投入地做好每一件事!
两个事例,一反一正,浩然彻底认清了赌气的危害,下定决心以后一定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不赌气,也不再为不能参加夏令营感到委屈了。
如今这个节目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他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极少再赌气。我们也很欣慰,这就是观察学习的结果,这就是榜样的力量,通过替代强化实现了说理教育起不到的作用。
没有谁生来就是优秀的父母,优秀的父母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与孩子一起成长起来的。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如此,其他教育问题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或许我们都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这样几句话:
“想让孩子听你的话,就要采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
想让孩子满足你的要求,你的要求就不要超过孩子承受的限度;
篇5
【关键词】儿童;攻击;干预;冲突协调模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66-04
攻击(aggression),是一N较常见的儿童社会。儿童心理学家帕克指出,在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领域,很少有哪个课题像攻击及其控制那样,会引起如此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我们在处理儿童攻击的时候,只将其视为危险的、有伤害性的行为并对其进行制止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将其视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足,需要成人对此加以调整,以改善儿童的行为,即将其视为儿童成长的契机。如此,儿童攻击的处理与干预就会更具建设性和发展意义。
一、一则儿童攻击干预的案例分析
一位入职两年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如下这则处理儿童攻击的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时间,有幼儿来告诉我说,B幼儿哭了。于是,我走了过去,孩子们都说是A打的。我检查了一下B的伤口,安抚了一下孩子的情绪,然后就把A叫过来。“过来呀!你弄到人家了,还不快过来!”他纹丝不动,我拉了他几把,他全身僵硬着,不说话,嘟着嘴。我感受到了他的对立情绪,但还是对他说:“快点过来呀!”并拉了拉他。结果他眼睛红通通,嘴巴紧闭,双手紧紧抓住了我。我问:“干吗?”他絮絮叨叨起来:“别抓我肉,疼的。抱住我大腿,用劲就好。”我感到他的指甲在我的皮肤上划过。他仍抓住我不放,我让其他孩子远离他,并排好队伍。等孩子们整理好队伍,准备回活动室时,他气呼呼地站在原地不动。后来,是保育员阿姨把他送回活动室的。之后,类似情况没有再发生过。
这个案例,从表面上看,经过教师处理,事件最终得到控制,纷争偃旗息鼓。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教师的处理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教师缺乏对该事件起因的了解,只以B幼儿的情绪表现(哭)和其他幼儿的话语来判断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并以严厉的语气谴责和要求A幼儿认错道歉。这其实是一种片面、武断的判断和处理方式。A幼儿攻击B幼儿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在A攻击B之前发生了什么?孩子们都说是A打的,那么真是A打的吗?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听取两位小朋友各自的想法,而只根据事件的表面现象和其他幼儿的话语来判断并作处理。其次,从A幼儿的反应来看,教师对他的责备激起了他的愤怒,导致了他的“二次攻击”。可见,事件绝非如教师所见和所想的“攻击和被攻击”那样简单或绝对,可惜教师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仔细去了解。最后,事件虽然偃旗息鼓,归于平静,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只是达到了教师的目的,即冲突得以平息、秩序得以维持。但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对事件的处理对幼儿并没有什么帮助,幼儿并没学到以后再出现类似情景时该怎么来应对的方法。对于B幼儿来说,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可能仍会用哭来应对,因为他(她)觉得这是一种博取教师同情或者免除责任的好方法。对于A幼儿来说,迫于权威他可能一时不会做出攻击,但是他并没有学到应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处理冲突。因此,整个事件的处理反映出教师的态度是武断的,方法是消极的,从本质上讲是无效的。
有研究发现,教师对孩子同伴冲突的处理存在过于强调常规秩序、以单纯制止为目的的特点。〔1〕向海英等(2014)认为,当前教师应对幼儿冲突以权威控制为主,具有粗暴制止、独断强制、主观裁定等特征。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儿童攻击的反应和处理会深刻影响儿童对攻击的评价和处理,教师只将攻击视为消极事件并加以制止是远远不够的,应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应对示范,以促进儿童的良性发展。
对儿童攻击的干预重心应从教师转移到儿童,即从追求冲突的平息、秩序的维护转移到帮助儿童提升社会认知和应对技能。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马乔里・克斯特尔尼克(Marjorie J. Kostelnik)提出:“有效减少儿童攻击的策略是教导儿童怎样非攻击性地表达愿望,怎样对他人的攻击果断地作出反应。”〔2〕就像儿童是通过模仿、强化和被指导来学习攻击一样,他们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渠道学习非攻击。儿童在扮演攻击角色、旁观者角色、受害者角色时都会发生这样的学习。基于对儿童攻击干预策略的发展考虑,比较有效的策略是通过冲突调解来引导儿童学会作出替代攻击行为的其他选择。
二、冲突协调模型及其使用
冲突协调(conflict mediation)模型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林伯格(Greenberg P.)提出的,包括最初的问题确定到最终以令双方满意的方式解决问题。〔3〕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直到儿童得到一些结论为止。这个过程不是让教师教导儿童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帮助他们自己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马乔里・克斯特尔尼克则提出了冲突协调的七条要旨,其中包括:建构更加平和的目标,建构儿童之间以及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信任,教给儿童处理强烈情绪的方法,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儿童用积极的行为取代打架行为,促进儿童间的友好相处,提升儿童的能力感和价值感。〔4〕
在冲突协调过程中,儿童会学会和平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交流、妥协、分辨以及与争吵相关的各种能力、从自己和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的能力等。儿童需要得到成人的帮助,以学习商议问题解决的方式。协调者可以用榜样和指导者的身份提供支持。随着儿童逐步熟悉问题解决的过程,他们会越来越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在这个时期学习的社会技巧在成人时期仍会保持下去。〔5〕
下面,我们以上述案例为基础,介绍冲突协调模型的应用。
第一步:开始协调
对于教师来说,进入冲突现场的第一步是成为协调者。这期间,教师需要制止儿童的攻击行为、分开争吵中的双方、安抚儿童的情绪等。成人应保持中立,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对B幼儿情绪进行适当安抚后,教师应以中间人的立场进行协调。如果遇到的是有关物品或“领土”的争端,教师不宜把焦点放在孩子争抢的物品或“领土”上,而应暂时控制有争议的物品,把焦点放到让他们倾听彼此的说法上,从而为儿童以较客观的方式处理已高度情绪化的问题提供可能。
第二步:了解每个孩子的想法
这一步的重点在于澄清观点。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陈说的机会。这一步很关键,在@个过程中,必须使幼儿相信,教师不会作出只有利于某一方的决定,教师是中立者,是可以信任的。为儿童提供解释自己想法的机会很重要,这不仅可使教师了解到每个儿童的观点,而且还可帮助他们澄清各自的立场、了解对方的立场。A幼儿在被教师指责后产生的愤怒情绪和“二次攻击”反应,均表明此时A的真实想法和情绪没有得到尊重和倾听。
第三步:整合
当教师搜集到足够的信息、了解了每个儿童对冲突的看法时,第三步就开始了。教师要分别从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出发去说明问题,以表明每个儿童对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有责任的。假设这一事件的起因是A和B都想获得某个玩具,那么教师可以这么说:“A和B,因为你们都想玩这个玩具,所以出现了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让大家都高兴呢?”找出一个让每个人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法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成人需陈述问题的存在,并告诉孩子,找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步:提出选择
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协调的第四步。解决方法可以由产生冲突的儿童自己提出或由旁观者提出。每提出一个可能的策略,协调者就应直接解释给当事人听:“小明说你们应该轮流玩玩具。”协调者应当要求当事人对这个建议作出评价:“A,你是怎么想的?B,你觉得怎么样?”协调者要列出尽可能多的观点,并适当强调一些建议。因为儿童可能会一时冲动拒绝某种可能,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可能会发现,那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要注意让每个儿童都成为自愿参与者,不强求儿童作出选择。
第五步:对问题解决办法达成一致
第五步是使孩子对彼此都感到满意的问题解决办法达成一致。协调者的作用是帮助儿童找到他们最能接受的问题解决办法。最终的一致通常要求每个儿童都作出某些让步。如果其中的一个孩子不考虑另一个孩子的想法,那么就不对这个孩子的意见作出肯定。最终,要让儿童认识到,可以找到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方法。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办法被确定时,调解过程就可宣告结束。
第六步:强化问题解决过程
第六步是对儿童协商解决问题予以肯定。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本身同样重要。协调者要肯定每个孩子对问题解决达成一致所作出的努力:“对你们两人来说,拥有这个玩具都很重要,你们都在想办法既不伤害别人又能玩到这个玩具,你们都很努力,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三、冲突协调模型的核心观念及思考
第一,儿童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是中立的协调者
冲突协调模型有别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攻击干预方式,它将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还给当事人――儿童,让儿童双方共同承担起处理问题的责任。无论是攻击者还是被攻击者,都有责任来面对和处理问题。这里表现的是儿童主体性的发展观,即视儿童为自身社会性建构和发展的主人,儿童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处理自己面对的问题。教师是一位不偏袒、不武断的中立者,他的责任在于帮助儿童搭建共同解决问题的平台,帮助他们反思和解决问题。
第二,儿童是自愿、自由的参与者
冲突协调模型的实施可分为六个步骤,但在实践中并不要求按照这些步骤依次进行。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自愿的参与者。如果儿童一时想不出可供当事人双方选择的办法,协调者可为儿童提供类似这样的信息,“这的确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通常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如果儿童选择放弃,应当被尊重。有时候,教师的调解并没有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但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增长了技能,并且提高了忍耐力。儿童冲突解决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教师要坚持用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儿童的攻击,以帮助儿童认识到,什么才是大家都期望的行为。
第三,儿童对冲突的理解是随着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而日趋成熟的
儿童能够想出许多解决冲突的方法,他们选择什么方法取决于他们是怎样理解冲突的,而儿童对冲突的理解是随着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而日趋成熟的。
小年龄儿童通常会认为,暴力或退却是冲突的解决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特点的影响,因此小年龄儿童往往是通过动作来解决问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了。所以,当为了抢玩具或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发生争执时,他们慢慢会考虑同伴的想法。但是,他们通常又期望同伴间的互动是平衡的。如果其中的一个试图用攻击来解决问题,这种平衡期望就会被打破。虽然会有儿童不赞成使用攻击解决问题,但是当争吵爆发时,他们的处事哲学就可能会变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6〕因此,儿童为证明自己的攻击行为是正当的时候,通常会说:“他先打我的。”成功的协调取决于能否让攻击者为恢复和谐承担责任,例如说声“对不起”。最终,儿童会认识到,冲突双方都应为冲突承担责任,并且认识到,双方都会从彼此满意的解决方案中受益。〔7〕他们也许还能理解,问题解决方案不止一个,但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理解水平,取决于儿童认知的成熟程度和经验的丰富程度。冲突协调模型正是帮助幼儿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幼儿有机会观察真实问题的解决,体验到非暴力解决问题的好处,并且得到成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占波.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254-255.
〔2〕〔4〕〔6〕马乔里・J・克斯特尔尼克.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M〕.邹晓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GREENBERG P. How to institute some simple democratic practices pertaining to respect,rights,roo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any classroom〔J〕.Young Children,1992,(5):10-17.
篇6
有的幼儿天生残疾,有的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意外导致残疾。面对这样的幼儿,有些家长怨天尤人,有些家长悲悲戚戚,有些家长一筹莫展……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相反,这种不良情绪还会不经意间传染给孩子,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悲观、绝望、自卑……
面对残疾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调整好心态 悲天悯人、自怨自艾都是要不得的心态,因为它们往往于事无补。接受现实、面对现实是唯一可取的做法。残疾儿童照样可以成才,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少。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总统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自学成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张海迪是高位截瘫患者。再看看残疾人运动会,你如何能把他们矫健的身姿与残疾联系在一起?残疾儿童虽然身患残疾,可他们却有着健全的头脑,这是他们不逊色于同龄人、完全能够成才的先决条件。当然,残疾儿童成才的道路可能更崎岖、更漫长,这才要家长的鼎力相助。
把握好对孩子的态度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评价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从而塑造着他们的自我概念。孩子年龄越小,家长对于他们的态度,对他们心理发展的影响就越大。家长在对待残疾孩子的态度上应避免下列两种倾向:
歧视孩子。孩子身患残疾已是十分不幸,如果家长再歧视他们,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学龄前儿童有着强烈的爱和归属的需要,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很重。如果孩子感觉自己是被接受、被爱的,那么他将体验到拥有整个世界的感觉。相反,他将有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感觉,孤独、绝望的情绪就会蔓延开来。带着这样的情绪,孩子如何走完漫漫人生路?有人说:“爱是一剂良药。”从内心接纳孩子,给予孩子真诚的爱,是家长首先应该做到的,因为它给孩子奠定了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怜悯孩子。与歧视孩子相反,有些家长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分怜悯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太不幸太可怜,所以无意间给予孩子过多的怜悯。其实,这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好的。当家长怜悯的态度传递给孩子时,孩子就会产生低能或无能的感觉,从而降低自我价值感。而自我价值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拥有较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孩子才可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可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行为模式,才可能取得成就。在美国,当残疾儿童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时,他往往与家庭成员一样背负着旅行用品,而不是被照顾。让残疾儿童感觉自己与别人一样,这有助于其自我价值感的增强。现代教育强调这一教育原则的运用,其实就是给孩子一个锻炼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证明自己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重视孩子自信心和能力的培养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幼儿有了自信,就等于给他的心理系统安上了发动机,他将会因此不停进取,不停进步。相反,没有自信的孩子将会生活在自卑的阴霾下,表现出消极畏缩的行为模式。国外学者把自信比喻成“送给孩子的至高无上的礼物”。那么,对于残疾儿童来说,自信心的培养更是家长送给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在培养残疾儿童自信心方面,存在着比正常儿童更多的不利因素:儿童对自身残疾的知觉、别人的鄙视和讥笑等。由于自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值得为之倾注更多的精力: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身残志不残的道理,正确面对别人不利的评价等。
篇7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初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引言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 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初高中学生心理状况
初、高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初、高中学生的教育密不可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速学生心理成熟,使其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民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让心理学伴随着我们教师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施江玉,李辉.《对罗杰斯教育理念的再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第01期
篇8
由于独生子女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人们往往把很多教育问题都归咎于此,并天真地认为只要有兄弟姐妹,教育就会很容易。但数量不能保证质量,儿童心理学专家也已经发现多子女教育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两个孩子的教育同样要求父母有独特的教育智慧。
我常常问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父母,怎样处理好孩子的矛盾。几乎所有人都说:我会不偏不倚,公平对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据我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公平对待”的案例实在不多。
最大的问题是,父母们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公平”。
公平不是同样对待,而是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这里我想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两件事:第一,帮助大宝顺利完成由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的过渡。第二,当孩子大一点后,要处理好两个孩子间的冲突。处理的基本原则是:护大不护小。
先讲有关大宝的过渡。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家庭:妈妈一直想要有第二胎,但是女儿一直说不要弟弟妹妹。有一天,4岁的女儿突然松口了,说:“有一个弟弟妹妹也好,可以和我一起玩。”一年以后,妈妈果然给她生了个小弟弟,全家都很高兴。可是没过几天,小姐姐就不干了,因为这个只会哭闹的小弟弟,不但不好玩,而且把爸爸妈妈原先给自己的注意和爱全都拿走了,所以她就反悔了,整天又哭又闹。妈妈很委屈地问:“不是你说要弟弟我才生的吗?”女儿也很委屈地回答:“我现在不要了呀……”
这个案例给我们两个提示:第一,不要以年幼孩子的一句话来作这么重要的决定。因为年幼的孩子还不能对弟弟妹妹的到来所产生的变化有一个客观的预判。像这位小姐姐,她就不能比较全面地预想到弟弟的到来会对她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有的爸爸妈妈会对大宝说得很清楚:弟弟妹妹到来后,爸爸妈妈要多照顾小宝宝了。大宝一开始答应得好好的,但是一旦失去父母的关注,还是会承受不了。第二,要切实帮助大宝转换角色,要让孩子加入到欢迎新生命的行列中来,让大宝做些切实能做的事情,可以让大宝一起去选购弟弟妹妹的小床、布置房间等等。妈妈分娩前后,有的父母会把大宝送到别处暂时住几天,这样做特别会伤害大宝的感情,这时最好把大宝留在身边。总之,要让大宝成为一个提供帮助的欢迎者,而不是父母宠爱的争夺者。
当小宝宝一天天长大成为哥哥姐姐的玩伴时,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的冲突。在这里我再说一个家庭。我有一个朋友有两个孩子,哥哥5岁,妹妹 3岁。每当两个孩子发生争吵,妹妹总是用尖叫声求助于父母,而大人一出来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哥哥:“你是哥哥,她是妹妹……”这样做的结果是兄妹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有一天,哥哥趁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因一件小事把小妹妹打得鼻青眼肿。
很多父母会像我的那位朋友那样,遭遇此类问题时,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护小”。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委屈了大的,宠坏了小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先要“护大”。
其实“护大不护小”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大的得到尊重后,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护、谦让小的。所以要培养二宝对大宝的尊重。要知道大宝也还是孩子,如果你没有帮助大宝树立威信,他就不能理解你所说的哥哥的意义。冲突一发生就“批大护小”,其实对两个孩子都不好:大宝因为委屈越发憎恨二宝,而二宝则学会了因为一点小事就尖叫,日后甚至会利用大人去欺负大宝。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只会更加对立仇视。
不仅在两个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护大的,平时生活中就要注意在二宝面前树立大宝的威信。培养大宝学会使用权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二宝如何和大宝交流。例如,当大宝会算钱了,去超市的时候,可以给他一点钱带着二宝在超市里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时候二宝就不得不服从大宝。如果大宝能为二宝买一些东西,你就要表扬他。这个过程中也让二宝学习怎样向大宝要求和商量。
《三字经》上说得很好:首孝悌。“悌”,就是对兄长的尊敬。在学习知识之前,孩子首先要学的是对待父母和兄长的顺服态度。如果你每次都当着二宝的面骂大宝,二宝能尊重大宝吗?
篇9
资深心理治疗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师。创办儿童教育机构,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儿童心智测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丰富经验,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婴儿观察、育儿沙龙、亲子讲座和夫妻共同成长工作坊。
近年来,从小学到高校,从打架到下毒,校园暴力的新闻层出不穷,孩子们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对待同龄人,令人震惊。作为家长,其实可以从这些校园暴力事件中,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
校园暴力的根源
小A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13岁,身高已经一米七六。坐到我面前时,他脸上挂着彩,心里愤愤不平。
因为特别小的一点儿争执,他跟同学拌了嘴,三言两语后,就动起手来。最后,小A被3位同学围攻了。挨打的时候,小A还听见围观的同学说:“你就是该打,谁让你嘴欠!”被打事件让小A身心受伤,他说学校如果不解决问题,就不活了。
同学们对小A的印象是,多管闲事,爱招惹是非。我能感受到小A身上那种爱打抱不平的“侠义心肠”,而他这种性格的形成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小A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一个人拉扯他长大,他经常被这样教育:“我一个人养你多么辛苦,你应该……”从小就深刻地感受着妈妈的不容易,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小A总想去保护那个“弱小的妈妈”。其实,他妈妈在用“示弱”和“诉苦”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软控制”。
初一的孩子,已经开始分小团体,有了小帮派,同性之间存在不少竞争心理,一点儿小刺激都可能让他们动起手来。进入青春期,男孩儿们有很多躁动的情绪,需要及时被发现和疏导,否则他们很容易选择暴力的方式来发泄。
作为父母,你不妨想一想,在家里,当孩子情绪过激时,我们给他的是不是接纳与理解?孩子需要被看到、被倾听、被关注,一旦被理解,他身上剑拔弩张的戾气就会消解。
冷暴力与暗使坏
不同于青春期男孩子直接动手打架,高校女生之间经常使用的是冷暴力。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小南不顾学校规定,在宿舍里养了一条小蛇,宿舍中的小北恰好患有神经衰弱。她看到小蛇就害怕,晚上醒来,甚至被小蛇吓得大喊大叫,将全宿舍的人都吵醒。久而久之,舍友们都开始排斥她。
之后,小北开始发现,自己的毛巾会被甩上颜料;下床的时候,会有香蕉皮恰好出现在脚下,让她摔跟头;宿舍里没有人跟她说话,她被孤立了。矛盾如同滚雪球,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可调和,最后闹到学校。
我到这个宿舍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那条蛇,因为小南听到风声,已经偷偷去公园把它放生了。很显然,无论是养蛇还是放生,她都是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并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
这个宿舍,虽然矛盾盘根错节,但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一点:一屋子姑娘都想当公主,都希望别人迁就自己。她们很少换位思考,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为他人和集体着想,更别说妥协了。
太过自我的孩子,跟家庭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很明显,这些孩子已经习惯在家里当小公主,享受被迁就的日子。物质条件上无底线的满足,生活中无限制的娇惯,只能让“公主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为所欲为,这将成为她们人际交往中的绊脚石。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些什么
校园暴力的根源在家庭,很多孩子把家庭中的问题,带到学校解决,把积压的情绪在同伴身上发泄。如果孩子一直受强压式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就很难形成生命尊严的意识,有了挫折,就容易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遭受“棍棒式教育”,经常被打骂,或者像小A那样,被家人“软控制”,抑或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等负面刺激的孩子,都容易有暴力倾向。
当孩子要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集体生活时,我们要明确告诉他们要尊重和保护自己,同时在集体中,也需要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孩子和同学之间产生摩擦,我们要引导他客观地看待整件事,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责任,然后调整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与距离,找到和别人相处的规则和方法。
篇10
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内涵
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规划,是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指依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及各类课程怎样构成整体[2]。
2.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2.1国内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其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知识类、技能类和实践类。知识类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包括教育通论、心理发展、课程与教育以及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及幼儿园课程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技能类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毕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包括艺术素养课程、幼儿教玩具制作、幼儿园教学设计、教学法和教师口语等;实践类课程是通过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分为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3]。宁夏师范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大约占总课程的31%,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53%~56%,专业技能课程大约占3%,实践课程约占13%[4]。万莉以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得出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7%,学科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4%,专业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8%,实践教育环节约占总学分的11%[5]。
2.2国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美国学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教师关心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包括艺术、人文、社会等内容;专业课程种类繁多,分科精细,着力于使学生构建扎实的教育理论,涵盖早期儿童教育、安全和营养等课程;专业实习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经验,这部分课程在学生的整个课程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教育实践,约占整个教育时间的30%[6]。
英国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四大模块:核心课程研究、专业研究、学科研究和学校体验。核心课程研究包括师范生必学的英语、数学、科学三门国家核心课程及教学法;专业研究是为了思考和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知识。学科研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攻领域;学校体验模块主要包括见习、实习等内容[7]。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每年每学期都必须到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见习实习,教育实践总时间为19周。而每年的必修课程主要分配为:第一年学习教育实践导论,教学策略;第二年包括儿童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第三年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8]。
3.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李可娟选取陕西省开设有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六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这六所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分配不合理,实践课程执行效果不佳,课程设置与执行不同步[9]。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类和专业技能类课程较薄弱,专业知识陈旧且脱离幼儿学习生活,专业课程内容过分重复,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10]。文颐、唐大章等选取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和成都中职学校优秀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种类少,缺少一些重要却总是被忽视的课程如教学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意外事故处理等[11]。
总之,结合国内外研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这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知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知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识课程中职业素养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比例偏低;专业基础课覆盖范围小,且理论知识陈旧冗杂,某些知识点在各个课程之间重复出现,而新兴学科如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却鲜有开设;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调查研究发现本科生虽然理论方面优于专科生,但技能较弱,进入幼儿园后还要经过培训,不能直接上岗工作。此外,技能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反映艺术素养课程如钢琴课,能够在课后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琴点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践类课程中,美国的专业实习课程占总课程的30%,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尤为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而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仅占全部课时的11%―13%,且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指导和评价较少,影响实践效果,突出表现在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不足。
4.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建议
“任何一所高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学时、内容及衔接、交叉,都是这个学校(专业院系)的核心,也是该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体现”[12]。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也是各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结构至关重要。如史丽君从《专业标准》的视角出发,指出各高校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完善选修课课程体系,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增加保育类知识课程,改革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13]。邵小佩,周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就业取向下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并提出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冗杂,增加课程中的展示性活动,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顺序[14]。李学杰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成长教育,提出应增设幼教热点问题透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多门选修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知识[15],把握本专业的研究趋势,增强学生研究意识。
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现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按照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在知识类课程中,应拓宽专业基础课程的覆盖范围,增设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新兴课程,整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删减并系统性地归纳这些学科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并在教材中适量地加入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幼儿园见习,与幼儿园教师合作等方式,定期透过幼儿在课堂和游戏中的表现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避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后果。此外,在设置专业选修课时,要与专业必修课有一定的联系,拓展并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识课程中,提高职业素养类与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比例,在培养学前教育优秀教师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 下一篇:心理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