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初中生 班级管理 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111

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初中班级管理运行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其包括班级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组织制度的科学化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

一、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不高的表现

(一)管理理论运用不充分,实施效果不佳

要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首先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当前由于部分初中班主任自身的科学管理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有的即使知道相关的科学管理理论,但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少运用。还有的班主任不是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而是缺乏一种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管理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他们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懂得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管理规律来不断改革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总是一味地按照以前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来管理学生,忽视了每个时代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管理决策上缺乏民主,脱离学生实际

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习惯按照个人意志进行管理决策,或者打着怕耽误学生学习等幌子,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决策中。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决策”,看似减轻了学生负担,实则对学生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教师单方面做出的决策也许并不适合学生实际,学生心里也并不赞成班主任的某些决策,但迫于权威不得不被动接受,最终导致班级管理决策在学生当中缺乏说服力和威信,在实践效果上极为不好。另一方面,学生长期在这种“被决策”的环境下,容易形成被动接受任何事情的习惯,在遇到需要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时不知所措。同时,学生不参与班级决策,容易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不强,甚至对所在班级没有认同感。

(三)班委组织不合理,班级凝聚力不强

众所周知,一个统一、高效、精干的班委组织体系对于协调班级中的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增强班集体的活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班主任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在推选班干部的时候,没有一个合理的选拔标准,仅仅依靠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的特长和各方面能力来确立,使得班干部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对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四)管理方法单一,班级缺乏活力

很多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比较单一,手段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自己所带班级的特点,采取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整个班级死气沉沉,缺乏应有的活力。

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探索适合现代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

时代在变化,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在变化,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是不会被学生接受的。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断地学习、探索适合现代初中生个性特点的管理模式。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将别人好的管理模式引用到自己的管理中,使自己的管理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切记不能一意孤行,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权利,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决策中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三)优化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将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因素,如人际交往能力、班级组织能力等纳入到班干部选拔的过程中,选拔出一批精明能干的班干部来协助自己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所需,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此来提高自己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丰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篇2

一、在团队建立上体现民主,让学生自主选择班级干部

许多初中班主任老师习惯于指定方式确定班级干部,受制于自身对学生了解的不够全面,有时候指定的学生干部在班级缺乏足够的能力与群众基础,威信不足,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不利于整个班级管理。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将班级干部产生的方式进行了改革,不再进行直接的指定,而是进行竞争上岗。首先,向学生公布整个班级干部的岗位设置以及相关履职要求,如学习委员需要履行什么样的职责,文体委员需要开展什么样的工作等,可以自主报名参加竞争。其次,在竞争人选确定之后,逐一在全班进行公开演讲,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将自己的思路与才干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接受大家的挑选。最后,由全班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一次性产生班委会成员,得票多者胜出。通过这种民主方式产生的班级管理团队,能够更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干部的责任意识。

二、在建章立制上体现民主,让学生自主拟定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整个管理工作良性运转的基础与保障,而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更是班级管理成效提升的促进因素。许多班主任教师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善于动脑筋,直接沿用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而学校的管理制度大多侧重于全校面上的宏观管理,对于班级之间的差异性没有充分兼顾,有些工作环节与领域并没有完全到位,直接生搬硬套无法达到管理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引导学生民主拟定班级各项管理制度,首先,将全体学生的智慧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先后确定了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的12大类36项管理内容,作为整个班级管理制度所需涵盖的方面。其次,指定班委会研究学校管理制度、其他班级管理制度以及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拟定适合本班级管理工作的初稿,让全体学生进行评价与完善、补充。最后,班委会联合学生代表对班级制度进行最后的修订,修订之后提交全班学生民主票决,超过80%的同意率则自动成为具有管理约束效应的班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三、在常规管理上体现民主,让学生自主量化考核管理

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量化考核,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出班级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表现,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个体以及小组、寝室等之间的竞争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班级管理成效。笔者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推行了“一日常规百分考核”管理尝试,将每天的常规管理工作细化为100分的分值进行量化,对照班级管理工作制度,对学生以及小组、寝室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分,表现优秀的予以加分,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则要扣分,每天、每周、每月都进行相应的汇总与公布,并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进行量化考核的过程中,笔者没有完全让学生干部来执行,而是采取“1+2”的考核管理模式,即:每一个岗位的班级干部在进行检查考核的过程中,都配有两名学生代表一起检查考核,结果要3人一起签字方可生效,学生代表按照学号顺序轮流担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检查过程中出现人为的误差,影响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四、在重大活动上体现民主,让学生自主设计组织活动

班级在每学期都要举行多种活动,有策应学校整体活动安排的,也有班级结合节日、重要纪念日举行的自主活动,这些活动应当让学生成为设计与组织的主角,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将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权充分放手,只是抓好最后的把关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首先,笔者向学生提出了整个活动的设计方向与原则,具体的活动方案则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与研究。在班委会的组织下,学生设计了多种活动方案,最终提交全体学生表决确定最终的活动方案,实现活动方案的最优化。其次,在活动组织中聚集学生的特长,依据活动方案要求,不同类型的节目与活动分别由相关的小组或者学生负责,各司其职,最终通过彩排进行融合。最后,笔者和学生一起进行相关难点以及需要协调事项的研究,保证活动的最后顺利进行。

五、在表彰评优上体现民主,让学生自主推荐表彰对象

初中生积极要求上进,对于表彰评优的关注度很高,教师在学生表彰奖励方面如果采取暗箱操作的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在班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最为恰当的方式是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体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笔者在学生表彰人员的推荐上,不再指定人选,而是设置相应表彰类型的门槛标准,要求学生进行酝酿,在内心思考班级符合的人选,在班级进行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推荐人选。通过这样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都能够将最符合条件的学生选出来,绝大多数学生是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的,这样的方式选出来的对象更加服众,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会更加拥护,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3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守纪律;民主

班级的管理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使班级的氛围更加地和谐民主。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和班级资源的管理,而学生管理又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的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主要阐述了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管理中要注意的方面,以及班级管理中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

一、班级管理工作现状

1.学生问题

班级的管理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现代的初中生接触的知识和信息又多又杂,心理发展也较快,并且也正处于叛逆时期,往往会不服管教,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管理的能力。但是要注意的是现在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不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因为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自小受到长辈宠爱,往往会缺乏集体意识,遇见事情总是以自己的角度思考,缺乏与教师的有效沟通,这也就给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阻碍。

2.教师问题

班级的管理工作的实行,需要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教师的心理活动对班级的管理是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的许多教师因为要承受更多工作压力和其他压力,使教师在管理的时候缺乏耐心,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3.管理方法的问题

一个井然有序、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教师要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经验的总结,使管理工作得以更好地进行。但是现在与很多的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上,这就造成了教师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这也就使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工作的停滞不前。

二、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1.师生之间关系的把握

班级管理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管理理念,这也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平等,初中生处于叛逆时期,教师在进行管理时,要以学生的视角去思考,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学生,以平等的角度去和学生沟通,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和谐,对于学生的表现也要给以适当的评价,根据学生课上和课下的表现进行评估,让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把握。

2.班级管理制度的实行

教师在进行管理时,教师要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教师可以将班级进行分组,以轮流组长的方式进行小组管理,从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考核,每个月由教师和学生评出表现最好的小组,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即让学生感受到了竞争也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将班级的管理制度贯彻到小组甚至是个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是非常有效的。

3.组织活动,凝聚班级力量

不管是学校还是年级之间,可以偶尔地进行一些小比赛,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唱歌或是演讲等等。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管理,让学生对班集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是从量到质的转变。

总之,教师在管理中要有全面的考虑和计划,使班级制度得以更好地实施,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趋向于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对班集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4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有效地管理班级,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成长,也能为他们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提供保障。

一、新形势下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班级环境剖析――以学生构成为分析对象。新形势中首要是“新”,即班级主体构成的“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当前的初中班级管理相较于纯粹的城乡初中班级管理而言,增加了许多的复杂性和难处。这种复杂性来自于多方面因素,从班级整体构成来说,班里学生中有县城的,也有农村的;有的来自几世同堂,也有的处于留守状态。他们由于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了现在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上的迥异。有的更习惯于服从班级硬性的规章纪律,将自己定位为“一切听老师话”的角色;有的则更希望打破这些规章,希望班级管理更加“民主”和“自主”。因而,从学生构成来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并非易事。

2. 班级构成主体――个性突出的90后学生。新形势中的第二“新”,就在于初中学生性格特征的“新”。千人千面。[3]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但同一时代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性的。当前的初中已经迎来了90后和00后的大军,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其他年代的人是截然不同的过程。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社会的无限繁荣、思维方式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他们目前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向往眼花缭乱的外界世界、不愿服从老师和家长的“束缚”、要求所谓的“人格独立”等。但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三观仍然需要正确的指引和纠正。这就造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因观点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对立。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特征都在此范畴之内,因而学生心理问题也成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3. 班级管理现状――硬性手段仍占主导位置。纵观目前的初中班级管理,大多数班主任仍靠硬性的规定来规范班级的运行。这种方式以“惩劣”为主要内容:迟到、早退要记名、不按时完成作业要扣分、考试不良要被批评等等类似规定。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能达到让学生认真听课、遵守纪律的目的,相反地会引起学生内心的不满和抵触。其实,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老师已经对“从精神上关心学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中努力贯彻。毕竟“只有师生彼此交融才能实现人文精神的教学过程”。[4]然而,初中班级管理现状显示,硬性的纪律规定仍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综上,当下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别存在于班级学生构成、学生心理状态以及管理手段三方面,要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初中班级管理的弊病,就要分别从这三方面入手,既强调“硬”,也重视“软”;既依“法”,也靠“情”。下面就依照我的实践经验对新形势下初中班级管理方式的转变做以简单分析。

二、新形势下初中班级管理方式的转变

1. 依“法”治班――规章纪律不可少。虽然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精神是关心学生,关心下一代,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硬性的“法”(即班级中奖优惩劣的规章制度)仍不可废。

(1)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所谓学生管理制度,就是要用学生管理学生,用学生制约学生。传统的教师全权管理班级的方法已经面临危机,这种危机是伴随着初中学生叛逆期的来临和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以学生干部轮换制为例,学生以周为单位,轮流担任班级班长、学习委员以及纪律委员等职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这样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需要为整个班级的光彩负责;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他们督促其他学生完成相应任务时,就会自觉地反省自己是否起到了带头作用;当他们处于被督促的角色时,他们就会自觉地想到班级管理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奖优惩劣,树立权威。一个只有惩劣、没有奖优的班级管理条例,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相应地,一个只有奖优、没有惩劣的班级管理条例,则容易导致一个松散的班级氛围。在我看来,奖优惩劣意味着积极主动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荣誉,顽皮被动的学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这需要班主任从班级的具体特点入手,着手制定一个较为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如小组制――每个小组开展竞争,每周被记名最少的小组优胜,而排名靠后的小组则要接受优胜小组的“小惩罚”。同龄人之间的对比很容易树立全班学生积极争优、遵守纪律的意识,从而树立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的权威。

2. 以“情”感人――人文关怀需重视。孩子的心不应只是真理的仓库。[5]伴随着青少年问题的多发,人文关怀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关心不应仅仅停留在其学习成绩的好坏上,更应注重师生之间精神层面的沟通与交流,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成长环境、现实困惑、交友问题以及对未来的想法等。我经常在课下找学生谈话,这种谈话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是一种亲友间的谈话。长期以来,我对班上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我知道了:有些学生比较叛逆的原因、有些学生成绩起伏的心理因素、有些学生交际障碍的背后故事。从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了解,可以充分地进行有目的、有区别的指导和管理,从而解决了初中班级环境建设中学生构成存在的问题。

3.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双管齐下论管理。依“法”治班,以“情”感人,这是我在多年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这两者要双管齐下,缺失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管理方式。

总之,初中学生具有特殊的身心特点,其要求独立自主的个性特征也向班主任提出了特别的管理挑战。要正确地处理当前新形势下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弊端,就要依照“依法治班,以情感人”的原则,双管齐下,实现对初中班级的有效管理。

注释:

[1]刘祖娇.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群文天地,2012,9(2):248-248.

[2]汪辉.提高农村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实践[J].考试,2012,7(7):93-94.

[3]王秀敏.小议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沟通[J].学周刊,2011,9(5):91-91.

[4]张雪.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渗透[J].教师,2013,3(1):34-35.

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些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术、文化内涵,也包括道德修养,它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快速成长和逐渐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惜,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培育、收获。”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学生,不断渗透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德育管理的有效方法

1.召开特定德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品德标准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始终坚持德育工作的常态化,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当中。每月都应定时召开主题班会,最好每月安排两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判断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这个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例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上较为关注的“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开展主题班会,针对同学之间如何正确的相处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正确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小矛盾,要宽容对待他人,积极主动地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如,给其他同学主动的讲解不懂的难题。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如果在平时时刻注意,一定可以在班级内形成互帮互爱的良好风气,把班集体建设得更好。在召开主题班会时,除了要对学生讲授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行为标准外,还要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平时遇到的道德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初中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心理还很不成熟,容易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私下写信,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班上集中解答,召开针对性的班会,帮助学生解惑。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及时纠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制定有效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后,还需要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借助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全面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想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第二,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现代化班级管理模式,即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班干部为班级管理纽带,实现学生之间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学生在班级中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规可循。如保护公物公约、仪表规范制度、在校纪律等,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平时应该遵守什么。同时,教师还应安排班干部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查,做到日检查、周小结。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表现好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表现不好的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德育管理模式。诚实守信是检验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完美人格的体现。为了督促学生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写入诚信管理内容,为班里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如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早退、考试作弊以及不认真参加集体劳动等不诚实守信的行为,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对于拾金不昧和主动承认自己错误都可以算为诚实守信行为,也要记入个人档案。如果学生在一年之内,档案中出现两次以上不良记录,取消一切荣誉的评选资格,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对于不良记录较多的同学,要重点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在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方法。

篇6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艺术;教育艺术;成才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主导者,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管理。新形势下,基础教育处在转型期,班主任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班主任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对事情有一定的判断力,但自我约束能力欠缺,并有一定的叛逆性,可见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和艰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班主任管理与教育艺术,以期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快乐成才。

一、班主任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管理水平。

(1)班级管理制度化。哈佛大学校训是:让制度看守班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日常管理离不开制度,需要制度来维护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班主任应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采取学生建议,制订符合实际的制度,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通常制订的制度,有成文制度和非成文制度,成文规定就是常规管理制度,非成文规定则包括风气、氛围、习惯等。但班级管理中完全按照制度去做,容易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逆反心理较强,完全靠制度执行,会使学生与班主任产生对抗,师生都会身心疲惫。所以班级管理中不能忽视一些价值观的内容。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终极目标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班主任常规管理应富有灵活性。

首先,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所以班主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民主管理,班级制度来自于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同时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审美兴趣等,并尊重学生。作为班主任,不能完全按照制度管理,不能为了保证制度的权威与不可侵犯而伤害到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不是说制度可有可无,不是说制度不重要,而是说班主任工作中应灵活把握,在执行制度时多一些技巧。例如,有一次自习课进行小测验,快放学前收卷,学生很是兴奋,有的交流感受、有的交流答案,还有的学生因为答案对上而高兴得手舞足蹈。我观察了几分钟后说:“我们班的个别学生非常富有表演天赋,我以后可以给你们提供相应的舞台让你们展示。但任何表演都有时间限制,请注意言行。”学生听后迅速安静下来。其次,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正确地给予引导,将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而认为这个学生就是坏孩子,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就让学生抬不起头。但班主任也不能纵容学生的错误,因此,要让学生弄明白,犯错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改正错误更是他的职责。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对待问题的态度才是关键”。对班主任来说,学生出现了错误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班主任采取的方式和态度。班主任应对学生的错误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正确引导,公平维护制度。班规是参考学生意见定出来的,学生开始并不排斥,后来之所以会排斥就因为班规执行中存在不公平现象。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讲究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也可以将自身纳入到班规管理中,这样以身作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纪律性。

(2)发挥班干作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并且班干部来于学生,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非常了解,班主任通过班干部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班主任应认真选拔班干部,组建班委会,让班委会自己管理自己的集体,达到学生自治管理、民主管理的目的。这既是一种锻炼,又是一种管理艺术。

(3)掌握管理方法。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掌握管理的方法与艺术。首先,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比较自尊。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用学生的眼光看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思想,建立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给予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育契机,在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中,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其次,奖惩分明。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第三,让学生学会关爱,形成班级合力。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班主任在管理中必须渗入爱。爱是一种情感教育,形成学生心中的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班主任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只是一些浅显的东西,真正的爱应该是思想上的共鸣,给学生精神上的渗透,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学会关爱。第四,刚柔相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告诉我们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有“严”,还要有“宽”,做到刚柔相济。班级管理中运用宽容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宽容其实是另一种严格,当然要达到效果,必须注意宽容的分寸,灵活使用。

二、班主任要有高超的教育能力

管理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达到教育与管理的融合,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1)具有较高的素质。班主任兼有教师和管理者的身份,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知识是财富,班主任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通常情况下学生对班主任知识能力的评价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威信。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班主任在课堂上才能口若悬河,谈论古今,深入浅出,才能把道理讲得更为透彻,才能更具有趣味性,更富有感染力。

(2)较高的教学水平。班主任也是一位教师,教学与育人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纽带,教学水平越高,纽带就越结实,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近,教师就可能获得更高的威信,对学生影响就会越大。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致力于养成教育。首先,班主任要进行励志教育。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时班主任讲的道理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还可能会引发学生反感。这时教师要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就要采取更好的策略。如帮学生制定奋斗路线图,包括目标、实施目标、克服困难等,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完成。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身边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恰当地为学生提供榜样,能用别人好的言行、好的行为影响他们,激励学生改变自身的不良言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找一些相似的个案,给学生讲述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其次,进行学习指导。班主任要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如增添能量法,要求班主任多用鼓励的语言为学生增添能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任何时候,班主任都应该尊重学生,不在公开场合数落学生的缺点,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者采用鄙视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仇视心理,应耐心引导学生,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障碍法,学生遇到了难题,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目标分解法,可以把学习中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这样易于学生完成,从而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繁琐而复杂的,班主任起着重要作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用心钻研管理与教育艺术,运用适当的方法,相信班级管理工作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萍,袁雪梅.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中国教育技

术装备,2011(34).

篇7

小学到初中是一个学生身心、学业各方面的重要转折点。尽快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生活,把新的班集体带上正轨是每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德育发展,而关键是德育工作。

一、营造一种亲情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整个班级充满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的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接近他们、真诚的和他们交往。例如课间、饭后或自习时间找他们聊天,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把自己的一些情况告诉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只要班主任付出真情实感,相信、理解学生,就会获得学生的信任,也一定会感动学生。

二、制定一套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规范化、人性化

班级管理制度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事得其反,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班级管理。我的经验是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罚手段,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错误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给学生改正的机会。

而对于新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就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

三、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管理

刚进初中的孩子比较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实行班级管理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同时也可以使有能力的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这样对班级管理有益无害。

四、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而又愉快的初中学习生活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篇8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新环境下,班主任应尽力革新教育观念和管理措施,改善教育方法、评价方式和教育环境,让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相符合,帮助学生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为学生创造发展提高的条件,促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1、初中班级管理的特点

1.1管理多样性

班级管理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特点,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教育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跟随新课改步伐,首先素质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管理多样性还可以从形式的多样性得以体现,为实现管理目标,除了加强课堂教学,班主任还会举行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小组活动等,提高班级凝聚力。

1.2管理对象半成熟性

初中生年龄大多是12岁到15岁,这个年龄正是他们的青春期阶段,心智和身体都日趋成熟,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会出现过渡性、闭锁性等特点,体现出心智的半成熟性。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做好引导,控制好管理力度,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性同时也不会放任自流,做好监管,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1.3半开放半封闭性

传统的班级管理都是封闭的,学生的行为、思维都被束缚,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变化,班级管理逐渐开放,例如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在节假日,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以实际活动引导学生思想变化。

2、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当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民主性欠缺

在当前的新环境、新形势下,教师虽然起到领导、管理学生的作用,班主任仍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权威,但是也应该和学生成为朋友,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自己的地位和学生平等,而这也是学生希望看到的,但是现在很多班主任认为自己有绝对的领导权力,不论是制定班规、确立班委,还是评价学生、实施管理,都由班主任决定,一个人说了算,严格控制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也就是欠缺民主性。因此,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充分发挥好班级的民主性

2.2管理内容不全面

由于很多初中学生都存在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因此班级管理要抓好基础,但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班主任管理都存在太过片面的问题,首先是太过看重成绩,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是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什么,要学习、怎样学习的问题,很多班主任要求学生提高成绩,但是没有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是不重视培养能力,当代初中生的生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较差的,而且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圈子很小,逐渐形成了冷漠孤僻的心态,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承受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班主任觉得没有时间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了很多问题。

2.3管理方式太封闭

很多班主任都不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很大一部分都是学生出现问题班主任才和家长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基本上是教师的单向灌输,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双向交流,而家长会也基本上有固定的模式,由于管理方式封闭,家长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因此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3、解决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3.1用平等民主的方式管理班级

班主任要认真处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还要和学生成为伙伴和朋友,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初中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班主任要认真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态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班级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选用班干部,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废弃班主任决定班干部的方式,采用公平选举的方式选取班干部,也可以轮流管理,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提高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重视后进生

很多班主任对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抱有偏见,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一个班级里优秀学生的数量很少,差生在每个班级中却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差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差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有着很多其他的特点,班主任应积极发现这些后进生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作为老师,应该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多做努力。我的想法是,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要对他们有信心、耐心和爱心。因为差生问题是影响一个班级好坏的关键因素,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正常运行。

3.3多元化管理

一个班级的学生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如果采用单一的管理方式,很难涉及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不可只使用惩罚、训斥的管理方式,这样容易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偏见,造成师生情感对立,彼此敌意增加,更将造成学生自暴自弃、心理畸形发展,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完全相悖,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班主任应加强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用不予强化的手段来消除消极行为,而且应慎重对待惩罚这一负强化,因为负强化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而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加强管理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所以,班主任应采取多元化的工作方式,激励学生的良,消除其消极行为,进而提高管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分析了当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班级管理工作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姬玉芬.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16):225.

篇9

 

初中班主任工作高度讲究技巧性和艺术性,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自主管理模式尝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本文主要针对这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主拟定班级规章细则,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班级是大家的班级,每一位学生都是这个班级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大家有责任、有义务主动参与到班级各项工作中。班级的运行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完全照搬学校规章制度,实际上班级之间有个性化的差异,学生之间也有独特的地方,所以在遵循学校整体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当体现个性差异,使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这就需要在班级规章细则制定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笔者在班级规章细则制定方面充分体现学生智慧,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得到更多学生的支持。笔者要求班级每一位学生针对班级工作献计献策,可以提不足也可以提建议。

 

然后由班委会进行意见汇总整理,形成一些具有较高借鉴价值的内容,和学校规章制度融合起来,进行整理吸收和充实,形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初稿。然后提交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最终进行无记名投票,全体学生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赞成则通过班级管理制度。这样的管理细则无论是制定过程还是具体内容,都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为接下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自主确定班级管理团队,选出不同岗位干部

 

班级管理团队对班级工作影响较大,如何确定班级的管理团队也在考验着班主任教师的智慧,如果单纯采取教师指定的方式,则显然有可能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拥护。因此在班级干部产生的过程中,笔者采取民主推荐、公开竞争等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能够有自我展示的平台,选出大家公认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针对班干部的岗位特点,设置精选条件动员学生报名,由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筛选,确定参加精选的正式候选人。每一位候选人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优点,阐述自己的岗位目标、施政纲领,接受大家的评判,采用这样的方式选举产生的班级干部,更能够获得同学的用户。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投票,根据自己的印象及对候选人的评价,选出自己拥护的班级干部,班级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三、自主开展日常检查总结,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常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每一项常规工作都需要进行检查考核评比。笔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求每天进行一日常规检查,内容涵盖学生从早读课到晚自习下就寝的全过程,内容涉及学习、生活、纪律、文体等诸多方面,既体现了检查面广,更体现了时间的纵深跨度,让常规管理工作与学生整个在校学习生活实现无缝对接。

 

在检查过程中,除了班委会成员进行分管项目的检查之外,笔者每天还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随机进行跟班协助,按照学号顺序或是自主报名方式,参与每天各个项目的检查。凡是参与监督的学生代表和班级干部要共同签名才能确定检查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透明。哪些地方出现问题,公正地指出来,每天进行检查情况汇总,形成当天全班同学一日常规的基本考核记录。

 

四、自主进行长处不足剖析,主动查纠存在不足

 

开展一日常规考核,特别是量化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某方面的学习生活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笔者每周都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一方面要求得分较高的学生上台,讲述自己这一周来是从哪些方面着手取得高分的,另一方面要求班级扣分较多的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自己在这一周的学习生活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改进,等等。班委会负责检查考核的每一位成员,要分别讲述自己在上一周的检查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具有哪些改进建议。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对一周以来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避免茫然不知所措的浑浑噩噩状态。在每星期及每个月的自我剖析和点评活动中,笔者还对班级整体面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出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要求班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意改进。这样的方式方法能够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一个较好平台,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检查分析不足,知不足然后能改,实现自我教育成效的最大化,主动纠正存在的诸多问题。

 

五、自主设计组织各类活动,集聚智慧丰富生活

 

初中生的校园生活应当丰富多彩,除了紧张忙碌的学习之外,还应当有生活的趣味性,让他们的校园生活摆脱黑白色,变得五彩缤纷。在一些重大节日时,班主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庆祝活动,例如国庆、元旦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晚上时间开一次联欢晚会,让学生紧张的生活增添一些丰富的因子。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要求班委会吸收广大学生献计献策,主动积极完善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应当组成若干团队,分别由班级干部带领、其他同学参与,进行场地准备、文稿编写、节目编排,等等。活动的设计组织过程中,教师更多时候应该发挥指点引导作用,具体实施环节要放手让学生进行,通过这样的路径使学生能够具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大的展示平台。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综上所述,强化初中生自主管理对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方面的研究与尝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篇10

【关键词】学生主体;高中班级;班级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作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种十分新颖的尝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教师需要深入班级,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了解,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创设班级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学生严格遵守班级制度的意识。因此,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也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1]。

一、以学生为主体概述及高中班级管理要点分析

(一)概述

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观念也是班级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该指导思想始终保持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始终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班级活动的管理,包括学习需求、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因此,以学生为本的这种管理理念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需求和个性的发展,并且打造一种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也能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达到学生全面成长这一目的。基于以学生为主的班级管理角度,高中班主任务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时刻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2]。

(二)要点分析

第一,要注重构建自主管理模式,是指以学生为本管理思想的一种实质性体现。学生不仅可以主动管理,也可以受到管理,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于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更能对班级事务管理较为上心,从而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学生明确职责。第二,要注重制定班级制度。班级制度的制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时刻注重公平平等,打破传统班级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大幅度调整,充分体现人文的关怀[3]。还要注重制度的设立,引导高中生正确认识错误,找到正确的做法。因为高中生处于十分重要的成长时期,目前心理状态仍然不够成熟,在设立制度时切不可过于死板,而是要具备灵活性,必要时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三,要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实际情况是,班级管理更多是教师的事情,学生的参与感不强[4]。长此以往,师生对于班级管理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但是,在以学生为主的这种新型班级管理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学生也可以发表意见,师生合作,彼此平等,互相尊重。创新理念,对教师而言更是挑战,有着巨大的价值[5]。

二、高中班级管理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与初中生相比,许多高中生的思想十分成熟,能力有所提高。以自控能力而言,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会存在叛逆心理,再加上一些高中的学生课业相对繁重,很容易带来更大的压力,无形中加剧了班级管理难度[6]。若是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个性化的发展,也没能严格遵循学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过于强硬的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导致高中班级管理效果不够理想。

(二)存在的问题

1.对于班级管理的理念有待更新。一直以来,高中班级管理由班主任负责,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学生的管理模式。这种情况经常会导致许多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认知存在片面性。班级管理的方式过于老旧,以教师为主体。虽然在短时间,这些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时间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出现隔阂。2.班级管理的策略有待改进。由于许多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些学生个性极强且较为叛逆,若是采用打压、严格约束等一系列管理模式,并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良好氛围的营造。再加上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很难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教师制定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管理班级,却没有考虑到这些方法是否适用于高中生以及是否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没能根据学生需求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使得班级的管理只是形式主义。3.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不强。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参与其中,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这也是最为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对于自主管理的认知不足,再加上缺少应有的独立能力,甚至一些学生带头对于班风班纪破坏。没能严格遵循教师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方法,也正是因为缺乏管理意识,教师和学生针对班级管理很难达成一致。

三、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一)创设良好班级氛围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务必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营造一种理想的情景,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增加对班级的归属感以及班级的凝聚力。而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也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第一,定期举办班级活动,就是可以在每隔几周或者几个月,利用班会的时间,针对这一时期班级出现的事情进行适当点评,或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针对一些事情开展讨论,得出结论,在班会结束之前,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和总结,由教师进行点评,有利于增加学生彼此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想法,从而打造一种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第二,要开展常态化的班级辩论赛,通过辩论的方式获得对方的观点,为教师今后进行班级管理提供明确依据。高中生正处于极度的敏感期,在这一特殊时期,需要教师给予关注和理解,也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因此,进行常态化的辩论赛,特别是对于一些可能会引发社会争议的案例特征进行分析时,更能让学生根据知识结构发表意见,促进学生思想的碰撞。

(二)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优化策略之一。由于高中生虽然处于敏感的青春时期,但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教师可以将适当的班级事务主动权交还学生。这并非是放纵学生自由安排班级事务,而是需要一定界限内的自由,是指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让学生有序进行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的建设作为班级管理重点,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对于教师和学生彼此配合,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高中班级而言,由于文化建设内容较多,例如班级纪律,促进学生挖掘更大的潜力,也需要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除此之外,教师更是需要做好表率,通过正向的语言和行为,向学生传达积极思想。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文化建设与学生进行商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做到相互监督,更要注重客观环境的建设,包括班级卫生情况、整体环境打造等等,让学生在一种明亮宽敞的空间学习,使更加轻松、干净、愉悦的环境逐渐感染学生的心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构建优秀班干部队伍

由于高中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型社会,教师需要充分肯定学生,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也需要从学生认知和心理状态出发,选择合适的班干部,进行班级内部管理。而对于班干部的选择,不仅要只注重成绩,也注重其他能力。为了保证公平、公开、透明,需要让学生自由竞选,集体投票。不仅民主,也能够选出学生心中最为理想的结果。在选出班干部以后,教师需要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带领学生进行班级活动,对于班干部而言虽然是一项挑战,但是更能激发责任心,也能让班干部在不断地管理和实践中发展个人的认知和能力,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总而言之,班级管理作为高中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对于教师和学生会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转变以往的认知,赋予学生更大的权利。而对于学生来讲,也需要积极响应教师的引导,挖掘自身潜力,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成为班级的一分子,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雅柳.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以数学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33).

[2]马静.中学班级管理与德育相互结合的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7(04).

[3]刘伟,张旭.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科学,2011(01).

[4]鱼进洋.浅析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窘境及应对措施[J].读写算,2020(18).

[5]陈露.基于高中生自主学习计划能力的班级管理策略[J].卷宗,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