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

篇1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根据银监会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3万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11.7万亿元,增长了13.4个百分点。截止2016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9万亿元,比上季度末增加了566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0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7%,比上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贷款增长势头猛劲阶段,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迅猛的发展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是当前商业银行贷款的显著特征。

(二)银监会助力商业银行授信发展

2016年9月中旬,银监会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通知》,该通知在关于如何规范授信的审批流程方面,提议将非信贷类?I务归并进传统信贷一起管理,同时,对于总授信额高于资本净额10个百分点的集团客户以及总授信额高于资本净额5个百分点的单一客户,由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来定夺审批。

(三)商业银行重视开展授信业务

为有利于银行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促进信贷业务稳健发展,商业银行设置专门的服务团队和部门,如中国银行设置了“信贷工厂”,制定了基于客户贷款需求“短、频、快”特点的标准作业程序(SOP),从授前营销、授时审查、授后管理等方面着手来监控业绩和风险,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把满足客户迫切的融资需求落到实处。民生银行为保障金融服务和信贷审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有关授信的服务中心、评审中心和事业部,在调查过程中采取主、协办信贷员双人制度。同时,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领域高度重视,许多商业银行积极开拓研究并推出特色授信产品,部分商业银行针对客户推出的授信产品。

二、A银行授信业务发展状况

(一)授信业务总量

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A银行的总授信额已达293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3.33亿元,其中对企业授信1762.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47.61亿元,占总授信额的60.12%,对个人授信869.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9.4亿元。

(二)授信行业结构状况

在行业投向上,A银行授信行业分布广泛,有利于防止风险过于集中,除了其他行业以外,制造业、房地产业的受信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制造业在宁波一带的发展已经有了悠久历史,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鼓励支持促其发展,经营状况稳中见长,所以深受A银行授信的偏爱。

(三)授信担保方式状况

A银行对于授信客户的担保方式以保证方式为主,大约占了总授信额的三分之一。此外,随着信用产品近年来的逐渐发展而被重视推广,促使信用方式成为了提供授信担保的主要方式之一。

(四)授信业务资产质量

截止至2016年9月底,A银行的不良贷款率0.91%,虽然同比微增了0.03%,但放到同业中相比较是处于上游位置。在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方面,A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368.75%,同比上调了69.53个百分点;在拨贷比方面,A银行的拨贷比为335.56%,同比上调了72.2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A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资产质量良好。

三、A银行授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查”流入形式,不够深入

在银行的贷前调查方面,授信人员并未深入核实客户的帐薄、凭证及相关信息,轻易采纳已有的客户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做表面文章,缺乏真实性。在贷时审核调查方面,商业银行主要利用静态分析来处理客户的财务报表,难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变化趋势及抵御风险能力,缺乏一定流动性。在贷后访查方面,授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疏于后续管治,无法准确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变化情况。最终的调查访问书也是简单摘录客户提供的报表数据或简单做出书面断论,无法表现出客户实际情况,偏离了检查的真正用意。

(二)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由于目前A银行是实行“零损失”与“贷款额”指标直接与奖金以及考核挂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例如对社会贡献、银行本身风险抵御、银行其他支持服务等多方面缺乏仔细的考虑,导致了A银行在授信过程中的短期行为。正是这种短期行为推动员工集中时间和精力抢占大客户来获得眼前的业绩。从短期看,确实是实现了利息收入的增长,但从远期实际上来看,却忽视了客户资本约束与安全,落下了贷款风险扩张的隐患。

(三)岗位职责定位不准,授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表面上A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体系,但其实还存在一些诸如权责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沟通不流畅等问题。在授信人员配置方面,A银行把“高、精、尖”的授信风险管理人员积聚在总行,导致各分行配备的综合型员工不足以满足需求。目前,为了招揽更多的员工,在选拔要求上也进行适度放宽,许多没有授信工作经历甚至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经验的员工,在上岗前未经过培训就走马上任。虽然在上岗后会有一些相应培训,但由于授信人员忙于工作就疏于努力学习,技能水平处于原有水平上。

四、完善A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三查”制度并落到实处

在贷前调查方面,A银行应当综合考虑客户申请授信金额的用途,要对授信资金的安全性要引起足够重视,而且必须进行实地调查,来获取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在贷时审查方面不仅要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审核,落实财务报表数据本身,还应体现在在分析财务报表过程中,要活用动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审查客户的财务报表,使各项指标更具流动性和系统性。在贷后核查上,一方面,对客户的经营及财务状况、抵押物现状、审批贷款项目的落实程度进行定期的现场检查,加强账户监管,密切跟踪授信资金的用途流向,防止出现被挪作他用或发生“体外循环”的状况,要充分利用可获得的企业的财务报表、先进的媒体及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渠道来跟踪监测企业有关信息,以确定授信资金的安全程度,进行风险预警。

(二)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为了能更好地承担授信风险管理,A银行应设立科学合理,符合本行发展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对授信客户经理的工作有一个较为细化、精益化和流程化的明确标准,绩效考核方案可以落实到打分制,以此来调动员工尽职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客户经理完成的绩效指标状况与收入相挂钩,要做到奖惩分明,对于完成绩效指标突出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培育其对银行的忠诚度;对于中规中矩完成绩效指标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鼓励,期望其能更上一层楼;对不能及时完成绩效指标的员工,?M织安排谈话,给予业务培训,适当扣发当月奖金;对不适合于此岗位的人员,若反复培训教导后仍不能胜任,要及时进行清退,以免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

篇2

摘要:对公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公授信业务领域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意见,希望对降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信贷风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 对公授信 信贷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发展概况

(一) 商业银行对公授信的概念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需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客户进行调查、审查,并最终确定授予客户一定融资额度的业务。对公授信顾名思义就是授信对象为公司、企业等非个人形式的授信。

 

(二) 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的概念

信贷是指货币持有者按照约定的利率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暂时借出,借款者要按约定的条件、在约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的信贷,主要是指货币持有者为企业和公司等,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按约定的利率暂时借出,借款者要在约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

 

(三)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

1、存贷款规模稳步上升

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平均资本利润率19.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3%,与上年同期持平。2012年全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2012年12月的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

 

2、主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

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和13.3%,和2011年相比分别提高了0.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3%,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3、资产质量大幅改善

截止2012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5%,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存贷比65.3%,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45.8%,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4、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商业银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7735亿元,比年初增加 1747亿元;拨备覆盖率116.4%,比年初提高75.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在信贷过程中借款人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关性和可控性等特点。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 信贷风险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意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第一,没有把信贷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单方面把业务发展作为重点,以致风险控制明显不足;第二,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久性发展规划,从而忽视了信贷风险的控制。

 

(二)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运行流程非常不规范,而外部评级机构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评级体系的建设方面和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 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很多商业银行使用的内部评级系统缺乏科学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够实现客观的评价,而且评级结果的检验性非常差,使得内部评价系统的存在没有多大的意义,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 商业银行还未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

目前风险管理的方法不断进步,要求商业银行要具有一批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队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又非常的匮乏,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商业银行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不能有效的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提高商业银行对公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银行应通过各种宣传和培训,努力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全行营造一个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让每一个员工都形成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观念。

(二) 建立安全稳定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运行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能力。因此我国银行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建立一个安全、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大大降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的信贷风险。

 

(三) 构建符合实际的风险管理模型

以往许多银行借鉴别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型时往往是直接照搬,并不进行改动,因此可能存在不切合银行实际的地方。我国银行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专家组,结合银行的实际状况,借鉴一些成功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并对所借鉴来的模型进行修改,使其能够更好的为银行服务。

 

(四) 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

通过与高校或者专门的培养结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迅速建立起一批能够掌握风险管理技术的人才队伍,提高风险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规避。

 

参考文献:

[1]周春喜,任佳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2): 53-58

[2]李宏.信用管理理论及其最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6,(4):77-81

[3]宋雪枫.论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j].上海投资,2006

篇3

所谓企业生命周期,就是企业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学者Ichak Adizes于1989年提出,他将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有的学者按企业规模的变化,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并将企业划分为欠发育型、正常发育型和超常发育型三类。也有学者基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夭折型、突败型、双峰型等生命周期模型。

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指中小企业从创建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创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蜕变期。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表1所示),商业银行只有根据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授信策略和管理措施,才能对中小企业实行科学有效的授信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判定,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特征判定法和产品生命周期判定法。特征判定法即通过考察企业创立年限、雇员人数、销售收入、利润率、等定量指标和创新能力、发展前景等定性指标来判定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生命周期判定法即通过考察企业主要产品或核心产品的生命周期来推断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二、基于商业银行角度中小企业授信难的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却难以从社会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谋求更高、更快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1998~2006年期间,我国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包括个体经营户)及三资企业的贷款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对作为中小企业主体的这三类企业的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的比例几乎每年都在10%以下,并且呈现出下降趋势。

造成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因素,也有商业银行授信方式和授信管理方面的因素,甚至还有社会信用服务体系方面的因素。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原因:

1.信息严重不对称,资信等级难评定

目前,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商业银行不授信矛盾日益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银企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难以避免。从博弈论角度来说,一方面,银行无法正确辨别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了避免遭受授信风险,银行往往采取“不授信”策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即使违约,所承担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低,中小企业往往采取“不还款”策略。最终银企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不授信,不还款”的策略组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业务自然无法展开。因此,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授信风险,进行授信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不科学,评级方法不适合以及信息难获得都是影响中小企业资信评级效果的重要因素。

2.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一,手续繁杂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授信业务种类繁多,但很少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和研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品种,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仍然以贷款为主,贴现和融资租赁等市场并不发达。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环节多、流程长、手续繁杂、责任不明确,特别是近来年国有商业银行强化信贷管理,上收了部分信贷的审批权和决策权,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急、少、频、快”的特点。

3.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成本收益不匹配

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授信前,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为授信决策提供依据,避免逆向选择问题。授信后,商业银行又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监督和跟踪调查,防范道德风险。据有关调查,中小企业贷款的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平均贷款数量仅仅为大企业的0.5%,而贷款成本却在大企业的5倍以上。根据目前国家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但尽管如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仍然很高,而收益却没有与成本成正比。

4.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普遍存在“重授轻管”现象,缺乏一套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事前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尚未建立,风险测度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授信退出机制不完善,授后管理主动性差。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和管理更加困难。商业银行不了解授信资金的流向,不了解授信项目的进展,不了解授信企业的经营现状,不了解授信风险的变化,授后跟踪不到位,检查不及时,导致授信资产发生巨大损失。

三、生命周期视角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中小企业客户的市场定位

中小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授信需求,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后了解客户的授信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科学的授信策略,提供配套的银行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授信产品,以个性化化、创新化和差异化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与企业建立一种和谐发展机制。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流程管理

1.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流程模型的构建

商业银行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以审授分离为基础、以风险控制为重点,建立高效的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模式,制定规范的流程控制和时间限制制度。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商业银行要适度扩大授信审批权限,对权限内中小企业授信项目的审批应削减环节,或将授信环节合并进行。对超过审批权限的授信申请,要及时上报,集中审批,甚至跨级审批。对信用评级高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要开通绿色授信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优化的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流程见图2。

2.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信用评级方法有专家意见法和综合评价法,后来发展起来的统计模型法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等,也有人将最近邻法、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信用评级领域。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的决策方法,它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要素,通过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系统中的作用来确定各因素对目标的重要性权重。层次分析法操作简单,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难以精确定量描述的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将专家意见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仍旧采取与个人信用评级相类似的方法,还处于打分卡阶段,而且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信用信息难以收集和共享。从现实条件考虑,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充分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评估企业的偿付能力,进行科学的授信决策和授信管理。

(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定价管理

1.中小企业授信定价模型的构建

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授信定价不但可以收回成本,获取收益,弥补风险损失,还可以吸引客户,维持竞争优势。

随着商业银行授信定价影响因素的日趋复杂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定价方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西方商业银行普遍应用的RAROC(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方法,把商业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综合起来考虑,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对于股份制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我国商业银行,将RAROC方法应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定价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2.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授信定价思考

中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商业银行的授信定价策略也要有所差异。商业银行通常只向创建期的中小企业提供风险小、成本低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进入发展期后授信风险依然比较高,商业银行可对其制定较高的授信价格。对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一般采用较低的竞争性定价。企业进入蜕变期,商业银行必须准确断定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授信决策,果断地退出或者要求更高的授信价格以弥补可能承担的巨额风险损失。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管理

1.建立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应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重视有关专家的意见,充分利用企业征信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准确预见授信风险,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将风险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2.选择科学的授信风险测度方法

授信风险中最主要的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测度方法有主观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主观分析法包括“5C”、“5W”、“5P”等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包括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和KMV模型等。传统的主观分析法,如以人的主观判断为主,对风险分析人员的知识、能力、经验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意性强,效果不稳定。模型分析法比主观分析法更客观、更科学,但往往忽视难以量化的因素。Credit Metrics和KMV等模型所需数据大多从证券市场获得,主要用于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估。

生命周期理论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测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商业银行对创建期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的度量应该以主观分析法为主,从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创新动等方面综合预测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发展期和蜕变期的中小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财务基础,商业银行对这两个阶段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的度量应该采用主观分析和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尚未上市的成熟期企业,商业银行同样可以采用主观分析和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已经上市的成熟期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尝试用较成熟的Credit Metrics模型或者KMV模型度量授信风险,只是模型的运用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

3.构建中小企业授信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应遵从风险-成本-收益均衡原则,准确把握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选择能准确控制授信风险,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时期,采取主动授信退出,避免因被动授信退出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要在中小企业进入衰退期前的临界点果断退出对企业的授信,但是在变幻莫测的现代市场上,中小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形态,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的任何一个生命周期阶段都不能放松警惕,只要意识到授信损失将无法避免或无力挽回,就要果断退出对中小企业的授信。在具体实践中,商业银行应该从整体经济发展形势、行业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及政府的方针、政策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退出决策。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运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抵押、质押等手段来增强中小企业的授信保障,与中小企业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同时,根据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新形势,逐步推进风险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授信风险管理。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风险管理

1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工业总产值占比已增至82%左右,而银行信贷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左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的现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对于小企业贷款,政府虽推动力度不小,但商业银行的响应有限。目前,商业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仍然显得过于保守。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以抵押为主,同时,抵押贷款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2商业银行现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高的特点,导致了银行对其业务开展的谨慎,从而发展缓慢。也存在了巨大的问题。(1),信贷准人政策缺乏灵活性。银行偏重对大规模企业的信贷融资,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论优劣,只因规模问题而直接被银行融资拒之门外。(2).信货授权高度集中。审查程序繁琐,这种授权方式显然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时间急”的特点。(3),激励机制和管理考核不合理。银行内部并未能形成有效的企业估价体系,仅凭领导决定制的“关系贷款”,这也挫伤了业务人员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3.1改进银行体系内部信息不对称

调整总、分行之间的权责关系,将信贷准人决策权限适当下放,将权限主要集中在地级分行,对于部分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信贷管理水平高的地区,适当下放到县级支行,并且建立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信息共享。改革对职能部门和客户经理的激励与风险考核机制。职能部门和客户经理作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关系的桥梁,对于信息产生与传递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他们本身的信息影响到银行管理者对他们的使用抉择,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的贷款申请抉择。另一方面,他们对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理解与传递将影响到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矩阵。在信贷经营管理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作用。

3.2调整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采取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差别化信贷准人政策。第一,适当降低或取消信贷准人政策中对信用等级、企业规模的要求,将对具体信贷风险的考量集中在信贷调查、信贷审批环节,避免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流失。第二,对不同产品以及不同的贷款条件实行差别化授权。大额业务及风险度高的贷款产品审批决策权应适当集中,对中小企业客户中等以下额度、风险度相对不高的贷款,审批决策权应适当分散到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第三,改革现有中小企业信贷准人标准体系。对中小企业贷款准人,可综合考虑如下因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技术水平先进,具有一定经济规模,成长性好产品竞争力强、市场潜力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清晰合理,经营者素质好,领导班子能力强,管理规范的企业。

3.3建立高效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涉及到具体的授信业务流程中的三个方面分别为:客户选择、贷款定价、制度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授信风险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耍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的“惜贷”问题,使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

首先,建立以数学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通过度量和规划目标客户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露和违约损失率,估计和控制全行中小企业资产组合的整体不良率。其次,通过制定规范化的风险评判指标,实现授信评审批量化、工厂化和标准化操作,以适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效率的要求。

(2)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就是要覆盖所有影响授信业务目标实现和可能造成风险隐患的因素,包括流程、产品、客户、团队、制度等方面,从总部层面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到各业务单位的市场开拓和产品管理,风险都应得到有效控制。1)组织框架。商业银行成立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事业部,打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开发、信贷风险管理团队,是解决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2)制度体系。确立以授信准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主要由目标市场标准、客户标准、授信标准三部分组成。

篇5

关键词:集团客户;风险限额控制;风险限额的新模式

一、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的概述

为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实现信贷资产资源有效配置,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适度原则。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指引》明确将“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控制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的情形规定为“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形。根据《指引》精神,各商业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控制标准。而以集团净资产为基数,以信用等级为调节系数的最高额度风险控制成为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控制的主要措施(方法),即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集团净资产×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所谓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就是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资信及经济状况,授予其一定期限内的贷款额度.集团净资产=集团资产总额—集团负债总额,而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是在信用评级[信用评级就是由独立中立的专业评级机构,接受评级对象的委托,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以评级事项的法律、法规、制度、有关标准化规范化和财务报表为依据,运用科学严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应的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比较、测定和综合评价,以简单、直观的符号(就是AAA、AA、A、BBB、BB、B六等)表示评价结果,公布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评价行为]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按历年客户资料对信用评级等级分别进行确认的净资产的折扣数(0-1之间)。

二、目前集团风险限额模式的缺陷

由于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集团净资产*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使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决策建立在客户净资产规模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但是,随着集团客户交叉持股、偏离主营业务的大规模兼并扩张以及盲目涉足境内外期货等现象的普遍出现,商业银行信用授信的风险日益多样化。现有的风险限额控制模式的局限也就日益显露出来。

(一)集团客户方面的风险隐患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是指集团客户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集团内部,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经营方式和信誉等;二是集团外部,主要包括行业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由于集团和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加之银行在与集团客户的博弈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满足客户提出的种种条件,使得集团客户授信的信用风险加剧。

1、关联交易风险

信用评级是评估债权按时足额归还的可能性。但现实中,集团客户有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改变信用评级的基础指标,误导银行对它做出错误的授信决策。其表现形式主要为:

第一、利用关联关系编制不实报表。为顺利通过银行贷款的资信审查,集团往往利用关联交易操纵申请贷款企业的赢利状况、粉饰财务报表、掩盖真实情况。在银行不了解集团客户真实关联性质的情况下,会放大对集团客户的风险限额。

第二、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产。当控股股东分别以金字塔结构或交叉持股方式持有多个子公司的股权时,其在集团内将采取对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非集团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资源配置。在金字塔股权结构的集团客户中,控股股东可能将资源从最下级公司转移到上级公司;在交叉持股的集团中,控股股东会将资源从现金流权益低的公司转移到权益比例较高的公司中等。对于负债融资在公司的配置也是一样,控股性股东往往利用子公司从银行借款,然后再转移到其控制的其它公司或关联方手中;或是通过关联担保,从银行套取资金,间接地实行资产转移。而不论采取何种手段,资产转移的结果都是导致公司信用发生转移,并最终将信用转嫁到各贷款银行,增加银行风险。

第三、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集团客户盈余管理。集团客户盈余管理的第一步有可能通过操纵关联交易膨胀盈利,即通过关联购销、资产转让、资产租赁、托管经营等,将关联方的利益转移至集团客户,以在短期内人为地提高其经营业绩。第二步是操纵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关联方对关联交易信息不知情,或者根据已公开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无法判断其交易性质,因此关联方利益集团往往通过不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或在公开报告中隐瞒真实交易达到其操纵目的。

2、或有负债风险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例如担保,担保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行为,其初衷是减少风险,但集团内关联担保,使不考虑对外担保的风险限额反而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使授信额度远远超过集团客户实际偿债能力。

3、行业风险

一般集团客户授信从收集材料到上报审批少则2-3个月,长的达5-6月。而对集团的信用评级往往以上一年度的年财务报表为基础,实际是集团客户上年度信用等级情况。而用上年度的信用等级去预测未来1-2年的集团客户风险状况,显然忽视了行业经济周期风险。不同行业其行业经济周期差异较大。为控制行业周期风险,商业银行已将集团客户授信期限进一步缩短。但不考虑行业特点的授信周期不仅造成基层工作量加重,对风险控制也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4、集团客户授信范围和集团法人治理风险

集团客户具有关系复杂、范围不易界定、关联交易隐蔽、风险转移(传递)性强等特征。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首先应明确集团客户范围,严格区分正常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全面掌握企业关系及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严格控制最高授信额度。

根据《指引》对集团客户定义,集团客户是指具有如下特征的商业银行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1)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2)共同被第三方控制的;(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控制或间接控制的;(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银监会的定义将以集团合并报表范围为集团客户授信外延扩大到合并范围以外,使基于合并报表净资产的集团风险控制模式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集团客户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缺乏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益是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最大风险。随着集团多元化经营、收购合并等步伐的加快,极易导致集团现金流量短缺,资金链断裂。

(二)银行方面的风险隐患

1、信贷品种差异风险

根据集团客户授信的含义,集团客户授信是银行给予集团客户的所有表内、表外业务使用额度的总和。表内外业务品种不同,其风险也不同。基于净资产*信用评级调节系数的风险限额控制模式,是建立在表内业务基础上,难以涵盖表内外各授信品种风险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执行。

以表内业务为例,如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业务,根据银行《〈贷款通则〉》和行业资本金管理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贷款最高不得高于项目总投资的70%(根据行业资本金要求不同,一般低于此比例)。以普通工业项目为例,一般要求项目资本金为30%,若全部以注册资本出资,则对新成立的项目公司来说,其净资产仅为项目总投资的30%。一般情况下项目公司的信用评级较低或为最低级,由此测算的风险限额无法与70%的贷款相对应。又如表外业务贸易融资和保函。贸易融资企业普遍存在注册资本低,资产规模小的特点,为防范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信用等级不同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根据目前的风险限额控制,由于没有考虑保证金,极易超风险限额。保函业务也是如此。

2、同业授信额度风险

一家银行在考虑自己为某集团客户增加授信时,如果仅考虑自己所增加部分导致的信贷风险的增加,而忽视了其他银行与此同时增加授信所引起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增加,则有可能会出现信贷领域公共地悲剧问题。随着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过度的信贷对象趋同或行业集中、银行羊群效应都会导致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上升。

三、建立新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模式,并进行动态监管

(一)集团客户授信的信用风险限额的新模式

银行有必要在正确评估形成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的内外因素的基础上,在现有信用风险限额模式中,对来自于集团客户和银行双方的风险隐患设计不同权重,以完善现有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限额控制模式,同时针对授信决策到授信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信用风险形成的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风险防范,最终达到有效降低风险的目的。以下是建议调整后的风险限额计算方法:

集团客户风险限额=净资产*信用等级调整系数*信用风险调整系数

单一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限额=集团客户风险限额-同业授信比例-或有负债

信用风险调整系数主要包括关联交易风险系数、行业风险系数、集团公司法人治理风险系数和授信品种权重系数。

1、关联交易系数

集团客户的关联交易可导致信用转移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大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力度,明确集团客户范围,严格区分正常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全面掌握企业关系及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严格控制最高授信额度。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Z——代表关联交易风险系数。系数为0-1。首先,设定一些衡量关联关系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如根据集团关联关系紧密程度,可分为密切、一般和无关联关系;根据关联金额占集团交易量情况可进行数量化分解等。

2、行业风险系数

根据行业分类预警情况和行业经济周期期限,设定行业风险系数,加强对集团客户行业变化导致的财务状况的敏感性。

第一、行业分类预警情况

一般情况下,在某行业收益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时,其收入规模大、经营现金流充沛,这样的集团客户有能力用超额利润弥补信贷成本,信贷资产质量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相反,一些资源消耗程度较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其市场需求持续下降。该行业集团客户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经营较困难,自身造血功能降低,基本靠外部输血保持正常运转,负债率较高,授信风险较大。对不同行业,我行信贷政策也不同,分别有进入行业、维持行业和退出行业。因此,对不同行业的集团客户应根据行业进出政策和风险预警情况给予不同的风险限额调整。

第二,行业经济周期变化。不同行业其运行周期不同。新兴高科技行业经济周期一般较短,对处于该行业的集团客户效益持续性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经济周期情况设置对应的调节风险系数。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Y——代表行业风险系数。假设集团客户涉及N个行业,系数为0-1。系数将随行业周期和行业预警情况变化。则行业风险系数可表示为: ∑Y=∑Y*第I个行业收入占集团收入比。

3、法人治理风险系数

集团性客户是指以资本或契约为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从集团成员联结方式看,我国集团客户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契约式集团客户。即集团客户的各成员之间,通过协议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发挥各方优势,形成集团统一管理权。其二,股权式集团客户。即以资本作为纽带,通过集团母公司对集团成员单位的股权占有而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统一管理。其三,家族式集团客户。从形成原因上可分为:1、行业转轨型。融经营与管理为一体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按国家政策要求分为若干个或若干个集团客户;2、市场发展型。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强势企业为基础,通过兼并或重组形成的集团客户;3、政府推动型。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对辖属企业进行组合。

不论集团客户属于何种类型,集团客户必须拥有健全的法人治理机制。具体包括: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制度、决策机制、远期发展战略和重大信息披露制度等。上述制度的建立与否直接影响集团客户授信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要对集团客户重大改制、重组、兼并、扩张等保持高度敏锐性,防止由此导致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J——代表集团公司法人治理风险系数。系数为0-1。系数根据法人治理指标变化。

4、授信品种权重系数

为加强信用品种对风险限额的敏感性,我们用此系数调整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表内业务可根据业务品种的历史违约率统计数据,测算平均违约情况,设立权重系数。这里特别强调银行表外业务。银行表外业务是指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影响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由于表外业务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的收益,因此,随着票据发行便利、互换、期权和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创新的“四大发明”出现,表外业务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近年来,表外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由于表外业务存在经营、流动性和市场风险隐患,使其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商业银行的头上,因为当或有事件发生后,表外业务则转化表内资产负债的风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表外业务的监管要求,所有表外业务都包括在衡量资本充足率的指标中,而且把表外业务分成类,并规定了不同业务转换为表内资产的风险程度指标——信用等级风险系数。通过这个系数可以把各类表外业务折算成表内业务余额,然后,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确定风险程度权数,用这些权数将折算出的金额进行加权汇总,调集团客户授信险限额。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X—代表授信品种权重系数。假设集团客户授信的授信品种为M,系数为0-2。系数将根据授信品种特点和商业银行违约率情况变化。则授信品种权重系数可表示为:∑X/M。

5、同业授信额度和集团客户或有负债

受同业竞争影响,商业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市场现状,极易造成集团客户信用膨胀,进而造成信用风险。因此,一家商业银行在采用以集团客户财务报表为基础的授信风险限额控制时,应考虑同业给予该集团客户的信用额度和该集团客户对外已经承诺的或有负债情况。

(二)对信用风险限额的新模式进行动态监管

商业银行必须对信用风险限额的新模式进行动态监管,对集团客户授信调查、审批到使用全过程风险进行管理,防患于未然。

由于集团客户授信往往涉及商业银行多家分支机构,完善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动态监管至少包括:1、主办行制度。主办行必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成立集团客户授信工作小组,以便加强信息沟通,一旦集团客户内出现违约或重大变动及时做出反应;2、统一的贷后信息监管平台。在目前的操作系统中,由于缺乏对集团客户的识别功能,集团客户授信贷后管理基本以手工操作为主,不利于集团客户授信使用额度等风险监管。因此必须加强系统开发,同时加大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力度,严格按照授信审批条件执行,坚决杜绝授信使用对象与关联企业不公允资产交易等;3、动态跟踪集团客户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定期对集团客户跟踪评价等。

综上,经营资金的集中、信贷管理权限的集中、信贷投向的集中是当前银行信贷集中的基本特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具体表现为关注企业经营活动,了解集团财务状况、预测集团内企业违约或破产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通过不断完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管理,科学合理地确定集团客户授信期限、数量、保证方式,并通过信用风险补偿机制来加强集团信用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白连坤.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初探[J].银行信息港,2007,3

[2]汪伟建,黄小龙. 建设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探析[J].建行省海南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部,2004年.第2期

[3]龚明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2003,4

[4]中国银行业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M].新华网,2003,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C].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中国银行业管理委员会. 商业银行关联企业贷款风险新表现值得关注[M].2007,4

[7]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国有银行监管一处课题组.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与控制:以上海为例[J].学习资料网,2006,7

[8]朱子云. 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深度探讨[J].中华管理在线,2006,5

篇6

一、现有模式:激励不相容——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权衡与替代

(一)委托理论中的激励相容

“委托”的概念来自于法律,委托关系本来是指“委托人”授权“人”代表前者从事某种活动时的关系。但在经济学中,委托关系的范围要宽泛得多。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将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关系定义为“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并称“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

经济学中讨论的委托关系问题通常是指人问题,即由于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在存在人问题的情况下,委托人必须解决的是如何根据能够观测到的不完全信息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此时,委托人面临着人的两个约束,一是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Constraint),又称个人理性约束(IndividualRationalityConstraint),即人接受合同得到的效用大于他不接收合同得到的效用时,他才可能接受合同。也就是说,只有人“做”的期望效用大于“不做”的期望效用,才能使人“做”。二是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CompatibilityConstraint),即给定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在任何激励合同下,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因此,任何委托人希望人所采取的行动,都只能通过使人的效用实现最大化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只有人“这么做”的期望效用要大于“不这么做”的期望效用,才能使人“这么做”。因此,委托人在设计合同或制定规则的时候,必须尽量满足以上两个约束条件,才能使人自觉地按照委托人的目标行动。现实生活中,参与约束通常能够得到满足,必须解决的是激励约束问题,否则将付出巨大的监督成本。

在我国现行银行管理模式中,各级机构有很大的经营自,上级行一般不控制下级行的具体业务和管理,所以上级行与下级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关系。基于这一点,“激励相容”这一理念也应在银行内部的管理中得到体现,只有激励相容的风险管理制度才有效果和效率。

(二)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管理制度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是产生激励不相容问题的根源

目前我国银行实行总分行制,普遍采用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通过“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委托链条层层授权和转授权。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下发重大管理制度和指导意见、负责人的任免、经营管理指标的下达和考核、重大事项的审批等,偏向于通过任务下达和考核进行管理,而对下级的具体业务和内部管理的控制和协助都很少,因而这种控制笼统而且力度较小,而经营自则较大,对经营管理负全部责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作为人的下级机构具有很大的经营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目标函数,比如追求本机构负责人的经济利益、职位的升迁、本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和福利等等,并且常常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优势,与作为委托人的上级机构在利益上讨价还价,从而偏离银行整体的目标函数,追求自身目标。加上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中,各级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严重,使得各级分支机构的行为偏离银行整体的目标函数的问题更为严重。这种分支机构目标函数与银行整体目标函数的差异以及各级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激励不相容问题的产生成为可能。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考核方式引发了风险控制中的激励不相容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银行还没有设置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各级机构兼具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职能,在业务上和行政上均向本级负责人报告,风险评估、授信审批、风险监测职能受本级负责人制约,独立性较小。由于对各级机构的考核既包括业务量指标,又包括风险控制指标,所以负责人必须在两者间进行平衡,致使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换关系,因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是激励不相容的。

3.现行授信风险管理方式加剧了激励不相容问题

中资银行授信风险管理采用层层分级授权,集体评审与层层审批的方式。授信审批权的授权以各级机构而不是个人为对象,层层分级授权。授信申报中采用集体审批方式,一般由市场营销部门负责进行授信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信贷管理部门和专门的贷款审查委员会对授信项目的风险进行评审,有权审批人在授权权限内审批。超过本级审批权限的项目经过集体评审和行长签字后上报上级机构。每级的评审人员和签字人各负其责。

采用这种机制的初衷一方面是依靠“众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是形成约束和制衡。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却形成了明显的集体审批,集体负责,而事实上最后无人负责的情况。由于违规不追究到个人,不由个人承担全部成本,却能获得额外收益,个人有动机违背银行目标,因而这种制度也是激励不相容的,并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

4.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无法遏制激励不相容问题

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有助于控制委托问题的不利影响,因而在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应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除了监事会与董事会的监管以外,还有独立于各个业务部门的具有信贷审批权的个人行使的监督以及不同业务领域的直线监管,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立也可对银行高层管理部门及各业务部门的活动进行监督。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督由稽核部门完成,但稽核部门独立性的不足使稽核监督的力度远远不够,甚至流于形式,因而无力控制激励不相容问题的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我国现行的银行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银行整体,在银行内部形成了很长的委托链条,各级分支机构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较大的经营自和相对独立的目标函数,上下级行之问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上考核目标的多元化——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并存,扭曲了各层次分支机构的行为方式,造成了目前我国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中突出的激励不相容问题。过长的委托链条、过于独立的分支机构、非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监督制衡机制的不完善、考核目标的不合理,使我国的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作用大大降低。(三)激励不相容问题对银行的影响

(1)这种激励不相容,会使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失效。激励不相容的管理和考核,由于不可能体现下级行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下级行的配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下级行常常会以有意识地绕开上级的管理和考核来对上级机构的管理做出反应,使相关制度政策流于形式。

(2)激励不相容的管理在各层次机构内部造成了巨大的管理服从成本。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监督措施和激励手段,上级行无法确保下级行会自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为了使下级行的经营不偏离银行整体目标,一方面不得不要求下级行随时上报各种经营数据,给下级行增加了相当大的额外工作负担。另一方面甚至可能通过过严的、宁缺毋滥的业务控制,采用风险回避方式来控制风险,使银行失去盈利机会。

二、外资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借鉴

相比较而言,外资银行从制度上保证了内部风险管理的激励相容。

第一,外资银行在组织结构上,基本上以部门为基础,采用纵向管理模式,呈现出“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特点。“大总行”通过“大部门”来体现,总行通过各职能部门内部的垂直领导来对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甚至对下级机构的人力资源、财务等内部管理职能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分行在业务上都是向上级机构的相关部门报告。基层营业机构(分行)经营自较小,主要执行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信息报告等职能。在每个层次上,业务拓展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在分行层次上基本不存在业务扩展与风险控制的替换关系。

第二,在授信管理方式上,大多将授信审批权限授予个人,而不是向部门或分支机构授权,有权审批人的权限大小依据其资格、能力、经验而定,与授信品种、授信风险评级和授信期限挂钩,并根据信贷检查和审计结果动态调整权限。有权审批人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但独立于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

授信申报时,一般由专业的信贷分析员根据全行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对授信风险做出独立分析。

信贷分析员专职负责信贷风险分析,而不受业务指标完成与否的影响,因此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信贷审批权限授予个人,但实行“双签”制度。部分外资银行对大额授信实行集体审批制度,由多名有权审批人组成审批委员会进行集体讨论并签字审批。大额授信需要逐级上报,甚至可能需要总行信贷委员会集体审批,但不存在层层评审、层层负责的问题。信贷审批人员实行垂直管理,只对所审批项目的风险负责,而不会受到来自本级机构业务发展指标的压力。

第三,将风险管理从业务领域中独立出来。为确保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运行,以及各部门目标的单一化(以使部门行为与考核目标保持一致,避免多目标替代形成的激励不相容),外资银行将风险管理从业务领域中独立出来,作为控制或监督职能而存在。

第四,建立至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提高风险管理在系统内的地位。风险管理在外资银行内得到了最高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各银行均成立了风险委员会,由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管理层组成,全面管理银行风险,确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政策。为风险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五,实行集中化风险管理模式,即同时设定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具体业务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宏观风险政策,进行总体风险汇总、监控与报告,并且负责风险管理方法与构架的决策;具体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则进行具体类型的风险管理,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风险政策与管理程序,应用风险模型测试与监控风险等。集中化管理模式能够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较好地把握、管理银行风险。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设计,外资银行实现了内部的合理分工,部门目标的明晰与单一,强化了控制,保证了部门行为与设定目标相一致,实现了管理的激励相容。

三、结论和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存在突出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严重影响了风险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过长的委托链条、过于独立的分支机构、非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监督制衡机制的不完善、考核目标的不合理。我国银行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重构组织结构,改革考核激励机制,解决行长负责制度下总行及分支机构管理层所面临的经营指标与风险控制的利益冲突问题;加强信贷审批、风险监测和内部监察职能的独立性;加快建设统一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分支机构的控制能力,从技术上杜绝超权限、超限额、逆程序等违规现象。只有建立起合理、高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谈得上引进先进的风险衡量、控制、管理技术,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田玲.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贸易融资;国际贸易;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层次发展,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贸易融资中潜在的风险随之不断变化。因此如何规避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融资风险,最大限度地获取中间业务和融资效益,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亟需关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分析

(一)客户及银行的资信风险

银行贸易融资涉及的当事人比较复杂,如果交易的任何一方不履行约定,都会给融资银行带来风险即属于客户资信风险。客户方面的资信风险大致源于欺诈、编造虚假贸易背景等骗取银行资金或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资金回笼不及时使得融资款项面临风险。银行业之间通过建立行进行国际结算,如果与银行进行交易的对方银行失去了偿付能力,也会给融资银行带来风险与损失。另外,对境外客户资信情况,银行要给予特别关注,因为一些特殊贸易很可能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资产负债的货币价值上下变动,造成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任何一方资产遭受的风险。不同币种之间汇率的形成有复杂因素,而各国汇率政策取向各国存在差异。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放款日与还款日之间的代开存续期内汇率大幅度波动,或因为汇率波动,客户收汇的资金出现不足以偿还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款项,会造成银行资金回笼的损失,另外汇率波动会影响客户正常业务的开展,也会给银行贸易融资带来风险因素。

(三)内部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部管理不规范或操作方法不当,或与银行工作人员失误或违规操作等因素相关而造成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未能严格审核交易背景的真实性,未能充分揭示企业利用虚假交易套取银行信用的风险;再如基于真实国际贸易背景的技术性贷款审查不严,审查人员素质不高或责任心不强,没有深入调查贷款人的信誉、还款能力等,就审批通过,导致商业银行融资行为面临坏账的风险,或是对融资业务缺乏有效的信贷监控,抑或是未能对申请人或担保人进行评价或调查评价不全面,贷款抵押缺乏保障等。再者由于贸易融资业务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增加,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关的国际惯例、政策法规要求随之提高,融资业务操作人员以及其与其他部门间的操作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从而影响贸易融资的顺利进行。

二、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一)资信风险防范

在客户资信风险防范方面,交行S分行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应加强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信用风险。将内部控制与外部约束统一在一起,才能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随着贸易融资业务的不断改进,产品多样化复杂化,对企业信用的审核面临更大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控制贸易融资业务改进带来的风险。对客户进行统一的额度授信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资信状况与财务状况来确定企业的授信额度,并分别根据授信业务的种类为客户确定授信额度。前期调查了解融资业务是否真实,是否连续。银行对企业的交易双方和信用记录都要在贷后管理中进行一一监督,做到事前事后予以跟踪,减少融资风险。对于银行信用风险,交行S分行要建立健全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建立评级体系,划分银行信用风险等级,在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有所借鉴参考。

(二)汇率风险防范

汇率变动会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带来极大的冲击,提高汇率风险损失所占的比重,因此商业银行应提高对汇率风险的识别,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开展汇率风险管理。交行S分行要建立汇率专项服务。定期向办理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汇率风险的企业提供外汇资讯,制作贸易融资业务与汇率关联的台账,随时更新贸易融资数据,设置止盈止损交易点,向客户提供止盈止损的汇率触碰提示。使客户更及时的了解外汇资讯、向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是降低贸易融资改进后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为了有效避免汇兑损失,可以采取远期、期权、外汇期货等交易品种,有效控制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确保银行收益。

(三)操作风险防范

对银行来说,操作风险尤其是操作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很难控制的。由于内部激励等客观原因,员工不愿意承担与其收益不相称的责任,导致内部操作风险较大。交行S分行要完善内控制度建设,重塑权利与责任对等的激励机制。同时加快国际结算业务系统的开发,并根据业务操作和管理需要不断升级和完善,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差错。深入研究与银行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规避法律风险;自觉遵守外汇管理法规,树立文明经营的良好形象,避免外汇业务经营中的政策风险。再者,要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定覆盖所有贸易融资业务岗位和环节的内控制度,全方位防范各类操作风险。加强对贸易融资人员的管理,制定规范的岗位职责、严格的操作规程,强化对单据交接审核、电文收发、信用证不符点提示、电传密押及操作密码保管等重点业务环节的管理,减少内部操作方面的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畅,高承志.浅论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信用风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4(8).

[2]林枢.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2010(5).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方式;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91-02

引言

2007年,金融机构对于自身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过高评价导致了金融机构的战略和政策出现超前性失误,由此成了爆发美国大规模破坏性操作的信贷风险――次贷危机的导火线,历史遗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说明,现代银行亟须建立一种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具备前瞻性、可行性、计量性等功能特征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自1990年起,我国商业银行在初始余额的经营管理理念基础上逐步形成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该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种管理尚处于一种较为初级的阶段,尚未建立起以科学计量风险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资本约束和分配机制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管理创新性研究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形势迫在眉睫。

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的概念以及方法,为后续的探索和研究做好理论铺垫,而后分析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模式出现的瓶颈,最后针对种种弊端和不适应性的体现提出管理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一、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根据其资产负债业务内容进行归纳,可分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管理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其中,资产业务管理包括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证券资产投资管理和商业银行现金资产负债管理;负债业务管理包括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和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

(二)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方法

目前国际银行业主要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有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法、久期管理法、情景模拟分析法、VaR值分析法等。其中,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法是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利率敏感比率这两个指标在利率波动的影响下对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进行利用和管理;久期管理是指将时间与现金流量价值进行加权来评估总体利率风险水平;情景管理法是根据模拟和情景分析对风险做出度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显示管理效果;VaR值分析是指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最大可能损失进行预测,从而促进风险管理的有效进行。

二、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管理现状及瓶颈

(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于1978年重建,吸收了国际先进的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资产负债理论管理体制,但由于受到当时短缺型经济的制约和计划体制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于1988年遭受了挤兑风潮的侵袭。自199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1996年,中央银行在完善监管指标的同时将外汇业务和表外业务纳入监管范围。自1998年起,商业银行对信贷规模取消限额控制的措施,标志着我国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仍然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

(二)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存在的瓶颈

与国际先进银行所采用的风险管理理念不同的是,我国仍然以风险控制为主要管理方式,这种差异性凸显了我国商业银行落后于西方银行的缺陷和不足,如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金融市场发育度不高,难以形成敏感性管理体系,不具备丰富的业务数据储存和科学的管理模型等,其资产负债管理内容结构、业务创新能力和技术、管理运作机制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瓶颈和弊端。

1.内容范围狭窄,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若想达到持续有效经营、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目标,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保障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和多样性。

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内容呈现狭窄化,结构不合理的局限性,可以从资产负债结构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两方面进行阐述。单一性指的是,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存款占负债的比例和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例都明显过高,即负债以存款为主要方式而资产以贷款为最重要的资金运用来源。不稳定性指的是,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导致难以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多元化,从而在数量和品种上缺少可交易金融产品的支撑,因此产生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严格管制的约束下难以通过金融创新工具的有效使用从而实现广泛融资和“三性”管理的瓶颈。

2.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和管理机构。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和管理机构主要体现在一些对市场风险起到有效规避作用的金融工具如受到西方商业银行广泛青睐的利率期权、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等风险管理产品由于受到我国人民币市场运用尚处初始阶段的限制未能得到广泛运用,对我国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形成约束。因此,即便商业银行意识到了风险的不利影响,由于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大部分银行不知该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

3.管理水平与西方商业银行存在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受到西方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框架和机构,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较为严格的监管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性的发挥,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借鉴、学习和践行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动力。

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有:第一,长期利率管制使得商业银行更多重视流动性的需要而忽视利率风险和产品的定价问题;第二,由于国内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导致管理中所运用的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市场化运作手段处于弱势地位;第三,分支机构的管理精力受到强制性比例管理的限制,无法顺利开展相关创新业务。

4.人才吸收和培训机制缺失。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乏专门人才作为管理机构的专业执行者,出现了人才高度不足的现象。由于商业银行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定期将体现本行经营业务情况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金流量表等报表报送至监管部门和总行,因此他们需要对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类的专业知识进行较高水平的掌握,但是从我国的整体水平上看,他们对这类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专业人才具备熟悉国内外利率市场、并能够对之进行敏锐洞察和详尽分析、掌握和熟悉运用各种金融产品和管理工具的能力来主导利率风险防范工作,由于我国这类人才的稀有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分析水平、预测和规避风险能力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银行的局面。

三、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创新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强化资产负债全面管理,实现结构对称、优化和总量协调、平衡,统筹即期利益和远期目标,达到“三性”最佳组合模式等角度出发,最终实现向现代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的科学化转变。本论文就以上所阐述的几点瓶颈和缺陷,提出如下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创新的相关思考,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研究分析。

(一)注重资产负债业务内容的丰富和创新

在资产方面,要达到丰富资产种类、调整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创新的目标,我国商业银行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贷款对象对自身有限的可贷资金进行合理配置,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可对其贷款的金额数量;第二,积极运用创新手段开发消费信贷品种,参照国外先进新型贷款形式增加贷款种类;第三,与其他金融行业进行联合管理,适当增加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持有量,研究持有的证券品种的创新性,调整各类证券的期限结构和比例分配,改善资产的单一局面。

在负债方面,为了改善业务内容的单一和实现负债流动性管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着手贷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通过对社会资金流向热点的观察、跟进和研究,开展资产负债业务品种创新,从各方面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如积极争取基金信托业务,有计划地发展大宗协议存款业务等;第二,在改善业务内容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引进和推广在国外得到广泛运用和行之有效的金融手段 。

(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由于我国资产负债管理结构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变动的影响。其中,若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将会导致银行收益水平低下或流动性风险的产生;若资产负债总量结构不合理,将会难以抵御利率大幅波动的影响而引发利率风险;若资产负债分散程度不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某一特定风险的破坏性作用。因此,为了应对新时期的挑战,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调整资产负债的结构,使之达到服务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结构优化模式。总而言之,商业银行应在努力提高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强化资产负债配置功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资产负债结构制约体制,实现最终的盈利目标。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商业银行作为专门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高负债性和高外部性的特点,这就使其不仅追逐收益性,也必须关注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又担负着“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这必然使信贷风险不断积累。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信贷风险管理已不再是对风险的规避和对冲的博弈术,而是一种保值增值的差别化技能。虽然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实行相对开放和汇率管制等措施,形成了“天然防火墙”,使国内各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作为开放的组织系统,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将其转化为产品或服务,输出给环境,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反作用,所以未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效益及可能的损失情况,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由于目前的金融危机如何演变,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信贷投放的行业较集中。近年来,房地产业、制造业、通讯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银行的贷款资金也随产业的火爆集中到这些行业上来。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到5年,而我国房地产行业个人信贷业务是最近4年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已进入房贷风险初步显现的时期。同时,商业银行前几年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可能由于房地产的滞销,使巨额房地产开发贷款面临危机。

(二)缺乏不同等级的违约概率估计和违约损失估计。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信贷客户评级办法在总体结构、等级结构、评级程序、信息收集等方面都比较粗,所用的信用等级划分也较粗(一些银行将客户信用分为四级,即aaa、aa、a、bbb,而巴塞尔协议要求至少为八级,在每一级别存在略升和略降的情况,如出现aa+、aa-)。这种粗放式的信贷管理方式,在宏观经济环境好的情况时并未显露,但在目前金融危机环境下,很可能使商业银行踏上未知的“地雷”,使信贷资产遭受损失。

(三)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相对较高且缺乏更新机制。商业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中,有部分贷款是抵(质)押贷款,其中有很多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是在我国经济上行时进行的,那时的宏观经济背景还比较乐观,现在经济处于下行中,银行的抵(质)押物的价值已大幅缩水。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股票市场异常火爆,很多银行以股票为质押物发放了大量贷款,随着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撤离、大小非的纷纷解禁,股票价格回落,并且可能会长时间低迷,这无疑给商业银行的抵(质)押贷款带来巨大风险。而且,商业银行对在建工程、未办理产权证件房屋作抵押的抵押物跟踪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甚至会出现抵押的在建工程已经完工,还没有办理好后续抵押登记手续,使银行的抵押权“悬空”。

(四)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这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条块分割,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制度上没有把信贷风险的计量、分析规定为日常性工作。如,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贷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详尽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缺乏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专家系统。

(五)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内控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骗贷案件及信贷的操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充分暴露了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等。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建设职责没有明确归属,内部控制还没有形成体系化、标准化。这就要求信贷风险管控水平在经济的下行通道中进一步提高。

二、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资金的安全,而且还要提升构成银行经营模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组合水平。信贷风险管理应遵循保本、稳健的原则,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稳定,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对内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如银行由于内部的信息传导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操作失误、贷款抵(质)押物价值没有及时更新等,可通过加强控制程序和业务检查力度来实现。同时,由借款人履约风险、借款人可能出现的经营失败及行业性风险等外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则需要商业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具有完善的内控措施、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检查等措施来防范。

(一)建立更为谨慎的信贷风险文化。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提高资产安全为现阶段的第一要务,兼顾流动性和效益性。应深入研究风险规律,科学识别风险,及时总结,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不能简单采用“依赖经验、简单比较、同业跟随”等方法模糊评审。同时,要严格控制房地产业的“两高一资”、纺织业的“两头在外企业”授信风险。对贸易融资业务要把握好客户风险和产品风险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迷信产品对授信风险的控制作用而忽视对客户风险的管理,要严格控制出口押汇、船舶预付款保函、行授信的国家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的风险。适度提高本轮经济周期下行冲击较大行业和区域内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适度提高中小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严格信贷审批标准,收缩和严格控制授信额度,一般情况下不给予新增授信,对管理良好、发展前景较佳的企业,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继续支持。

(二)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成立由管理层直接推动的内控机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是由管理层发起越易取得成功,建议成立由行领导直接推动的建设机构并争取整个管理层的支持。这样既明确了目标,又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整体意识,方便与各个层面沟通,并可获得员工的支持。二是强调信贷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各部门职责,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同时由内部审计等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反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使其长期处于有效状态。商业银行只有完善信贷内部控制,才会在信贷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控制风险。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全员参与的工作,内部审计就是这一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这使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操作模式中,前台业务经营部门是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一道防线,而后台的业务复核则是这一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或发现舞弊等环节,内部审计则起着“第三道防线”作用,内部审计对上述两道防线的检查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最后一关。内部审计这种事后的独立性检查,不仅可评估前两个环节发挥作用的好坏,也是对前两道防线的再监督,对他们充分履行职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10

【关键词】中资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率 资产质量

经济增速下行与流动性压力的交叠影响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较大压力。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67%。与真实暴露的不良贷款相比,银行资产中隐藏的真实信用风险成为影响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及制定资产质量管理策略的重要因素。

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关注类贷款比率较高。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达到288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5%,关注类贷款比率3.79%,比去年同期提高0.68个百分点。二是抵御风险能力有所下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81.18%,同比下降了50.88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加大了拨备的提取力度,但由于不良贷款的增速明显高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增速,拨备覆盖率并未出现同比上升。三是不良贷款呈现机构集聚现象。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002亿元,占比较高,达54.94%;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自2012年的0.72%上升到1.53%,增幅最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达到2.48%,始终处于高位。①

二、信贷资产中隐藏信用风险的形式

(一)制度规定的主观性较强,不良贷款率指标难以真实反映资产质量状况

我国的贷款风险分类采用的是美国模式。即由监管部门制定贷款风险分类标准,根据不同类别的贷款计提相应比例的拨备。该模式的优点是强调拨备监管标准的统一性,缺点是缺乏严格的定量分析和统一客观的分类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为银行延迟或隐藏风险暴露留下空间。目前《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是各商业银行制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最低参考标准。该指引中对不良贷款的规定缺乏统一标准,主观性较强。各商业银行对标准的把握差异较大,并得以利用制度规定合理地延迟风险暴露。如指引中提出次级类贷款是指当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并规定逾期超过一定期限,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时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在实际执行中,商业银行对定性描述理解差异较大。一是商业银行利用上述两方面的标准,将本来已经发生风险的资产掩盖在正常资产当中,造成不良贷款率所反映的资产质量好于真实情况。如一些银行存在以授信重组的方式或以“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强”、“正在和企业积极沟通”等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的原因将逾期已经超过半年甚至一年的资产归为正常类。二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还款能力”、“逾期超过一定的期限”等因素把握标准不同,造成各行所披露的不良贷款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不同银行对于逾期多少天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采取了不同的标准,直接造成在银行体系信用风险上升时,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变化趋势往往不一致。也正因如此,监管部门对各行的风险判断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其对整个区域的风险判断。

(二)部分制度建设尚不健全,造成风险管理空白

一是商业银行对过度融资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对信贷资产质量形成威胁。目前,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过度授信的风险管理相对薄弱。一方面是一些中小银行在客户选择上存在追随策略,在客户拓展中,认为能够获得他行,尤其是大银行贷款的企业必定比较好,风险小。另一方面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如一些企业从多家机构获得融资,存在明显的过度融资、多头融资迹象。如某钢贸企业授信余额5.18亿元,涉及12家银行;某酒业公司授信余额2.6亿元,涉及6家银行。而且企业的融资担保形式以互保联保为主,且对外担保额度接近授信额度。这些企业发生风险,横向上涉及多家银行,纵向上涉及担保圈、担保链,融资金额较大,风险容易扩散,对资产质量会形成较大的威胁。

二是异地授信管理制度不健全,可能成为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尚未对异地贷款制定专门的授信管理办法,各分行在实际操作中基本按照本地授信管理办法对异地贷款进行管理。因地理位置的限制,客户经理不容易及时掌握实际控制人和保证人的风险状况。然而,商业银行开始将供应链金融作为发展战略。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需要站在产业供应链的高度上,面向所有供应链上的成员提供融资安排,突破了分行原有地理位置与经营区域的限制,也对商业银行现行的异地授信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从实践中看,即使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展领先的银行也尚未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开发异地客户的风险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小银行存量和新增异地贷款规模较大,异地不良贷款已经开始显现。

(三)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难以反映潜在风险

一是票据业务审查上存在漏洞,加剧垫款形成的风险。近些年,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已经成为银行的重要资产。然而相当部分的银行在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时,对要件审查不严,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风险意识上存在较大缺陷,极易造成承兑银行面临较大的垫款风险。

二是部分银行放款前不严格落实授信审批条件,放款后追逐利润,放松贷后检查,影响资产质量。如在某银行对某炼焦企业签发的承兑汇票档案中发现,该企业档案中提供的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于放款前已经到期,实际放款时并没有最新的排污许可证。事实上,上述借款企业受到环保部门的排查,拆除了相关设备并被要求停产。签发承兑汇票半年后,企业发生逾期,一年后该笔授信成为不良资产。

三、政策建议

(一)创新监管模式,引导商业银行真实的暴露风险

可以将可数值化的客观指标纳入贷款分类指引当中,完善贷款分类标准,提高贷款分类的准确性。强化信贷集中度的风险监管,完善集中度风险监测指标。充分利用征信系统对重点关注企业的关联信息、连环担保、关联担保等进行分析,及时向银行披露或进行风险提示。

(二)加强制度建设,减少风险隐患

商业银行要通过梳理贷款全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当前突出和潜在的问题,从源头上查找原因,弥补漏洞。高级管理层要对制度的执行、贷款分类结果的可靠性承担责任,确保各级操作人员能客观地识别和计量风险。

(三)审慎经营,夯实信贷风险管理基础

商业银行要妥善处理风险回报与风险承担、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关系。切实提高贷前尽职调查的要求,严格授信审批条件,注重贷后管理报告的实质。针对单个授信客户,要严格审查企业已有融资情况,合理确定融资总量。针对某一类授信风险的整体管控,要进行集中度管理,避免随着业务体量的增加,出现风险的集中爆发。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