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213-02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美术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术教育的功能和内容也比以往更为丰富。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就必需强调对于美术语言的学习运用。一直以来,在小学美术课涵盖的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课是美术课基础的教学内容,是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刚刚入校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很喜欢美术课的,但是随着美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教学难度的逐步增加,美术造型表现基础差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很容易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而美术造型表现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很容易体会到“造型・表现”的魅力,并在同伴的赞美声中感到自豪,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随着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语言的学习也有了新的要求,即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进行相应教学实施。关于空间造型的课程,仅仅从造型元素这一角度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空间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在学校美术课程中,尤其是教科书中的内容应增加对表现手段的学习。我们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教师在“造型・表现”课教学案例中进行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与总结,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与兴趣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通过对小学生“造型・表现”课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有效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最终达到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2.研究内容。对不同形式的“造型・表现”课进行案例研究,如:绘画、写生、泥塑、手工制作、版画等,探索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教学方法。

3.研究方法。采用分年级,在每个年级选取对照班进行对比实践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调查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状况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案例分析法: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考察课题研究的效果,继续思考,进行研究。

4.研究步骤及过程。(1)理论学习,申请立项。本阶段的任务,主要在于学习美学理论、教育规律、少年儿童心智发展理论方面的书籍,为下一步课题实践做理论准备。(2)研究不同的材料、不同造型的转换可以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本阶段对教师的深入教学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多种媒材对比,探寻答案,并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创作欲望。比如:课堂写生线描造型和色彩绘画、泥塑、手工制作等。(3)具体实施,加强教学案例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年级确定一个实验班级(六年级除外),在各实验班级中进行案例研究,其他班级使用平常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对比来比较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研究。教师选择写生、绘画、记忆画、立体制作、泥塑、版画等不同课型进行教学案例的实践研究,探索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途径。(4)整理资料,申请结题。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设问题的研究,遵照市教科所规划办的结题要求,填写结题申请表并撰写结题报告,按时上传课题博客,并检查和准备纸质的结题材料。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小学生的造型表现力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首先,从课时设置上为学生创造条件。美术课作为实践操作课程,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于是我们将一周两节的美术课连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充足的时间内认真思考,静心学习,在思路不中断的情r下完成造型实表现、欣赏评述等环节,也给教师留下更多针对性指导学生作业的时间,这一举措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一致认同。美术课采用两节大课的授课形式,为学生创造了静心创作的条件,有利于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提高。

2.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眼睛看到了,心中有东西了,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因此引导学生多多观察贴近他们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融入生活当中。比如:我们会根据新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前观察作业,如:《洗澡》一课要求学生观察家人洗澡的动作、表情和洗澡的环境,《身边的树》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看到的树的根、树干的纹路、树叶的形状等。有了生活体验,学生再进行课堂表现时效果就好了许多,创作出了更多真实、生动、多彩的画面。

3.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分析、比较等逐步积累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造型语言。我们将对艺术家和学生优秀作品的赏析放到平时的课堂中进行,学生普遍认为向别人学习可以帮助自己提高造型表现力。

4.加强对于学生的写生训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能够比较深入的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描绘丰富的生活,更要鼓励学生忠于自我的感觉,表现出自己眼中的事物,让学生画出深入细致的并有个性色彩的美术作品。

5.注重教师的课堂示范。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教师讲了很多,学生还不一定能理解,而这时,教师如能恰当的利用课堂示范,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善用自己的特长来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表现力。

6.增加对于“造型・表现”手段的学习,探索多种材料与表现方法的应用,从不同角度、不同艺术形式出发进行研究,如绘画、泥塑、纸立体制作等,从而培养学生平面的、立体的、能够灵活使用多种材料的“造型・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7.教师自身水平得到了提升。在课题实践研究的这段时间内,我们课题组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而教师也通过小课题研究,促使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研究,从而改善了教学行为,在客观上,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达到了提升,这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的感受。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对学生的问卷调研时间没有安排好,有些晚了。我们在中期报告写完后,学校便开始了校园艺术节活动,艺术节内容很丰富,我们课题组教师将上课之余的大量精力都投入到艺术活动的准备中。首先对学生做了个问卷调研,了解学生对于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填写的问卷表中,我们得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有的方法很好,但是教师没有更好的使用,而这时课题研究工作也进入了期末,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对研究中产生的新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实践,这是觉得最遗憾的地方。

以后再做课题,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活除了正常教学外,各种活动较多,需要提前做好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在课题实施中,中期报告之前做好对于学生等相关人员的问卷调研工作,了解他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成员应及时小结,反思,对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再进行后期的研究工作。毕竟有些工作必须是学生在校时才能操作的,相信如能进行细致的时间安排,扎扎实实的进行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艳.小学美术互动性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探讨[J].中华少年,2016,(28).

[2]童颖.巧用儿童绘本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6,(25).

A Cas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in the Primary School Fine Arts

HE Ya-ni

(Yanta Campus,The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1,China)

篇2

一 、继续推动美术学科课程改革

1.调研工作

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总结推广经验。本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于3、4、5月期间开展1次集中调研活动,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以及高中课改样本校。适时开展对课改教研工作的调研。本学期继续选择部分区县与市教研室联合进行教学、教研指导活动。使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将于3月、4月进行两次调研活动,初中3月将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高中将于4月下旬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 调研紧紧围绕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和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全力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初中教学评价研究,继续小学课程改革专题研究、总结、推广工作。协助本室与北辰区教研室共同指导普育小学的美术教学指导工作。

2.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做好本市小学、初中、高中的暑假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本着把培训工作融入教研工作中的思路将举办一些培训研讨会,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大力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

3. 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经验推动高中模块开设工作

认真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的经验,结合本市高中学段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情况,重点解决教学评价和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举办一次小学“一节好课的标准”研究的讨论活动;举办一次初中课改课堂评价的研究活动;将于2010年5月下旬在区县举办一次高中课改模块教学研讨活动。协助大港区搞好本学期4月份举办的“大港区小学六年课改总结活动”。本学期计划举办两场市级小学美术学科高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本学期计划举办一次市级小学美术学科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并做好推广工作。

4.加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指导

学习研制美术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科德育。

5.研制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积极进行小学、初中学段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修订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适时下发。

二、课改专题的研究工作

6.作好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专题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两次全市课程资源开发专题研讨交流活动。

7.做好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天津子课题的总结推广工作。

8.作好区县小学、初中学科专题及综合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

9.作好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与阶段性总结工作和结题准备活动。

10.2010年3月12日举行初中课程改革总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专场活动。

三、做好美术学科教研、服务、指导工作

11. 继续学习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法规》,推进各区县的学习和贯彻。全面落实我市《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的各项具体目标和要求,并将其列入学科日常教研工作。

12. 继续做好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师能力和研究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监控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益。充分利用兼职教研员、咨询委员及中心组教师开展多方面的教研工作。2010年5月举办高中模块教学研讨活动。

13.认真研究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校本教研形式,带动美术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形成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校本教研模式。

四、做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与指导工作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坚持作好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工作。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开展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创新研究活动。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的教学案例,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努力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2010年4月编写完成高中美术教学案例集。

五、中小学双优课评比工作

认真作好中小学双优课的评比准备工作,作好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内容。

六 研信息化建设

14. 加强学科主页的建设,不断完善调整学科主页的内容。充分发挥OA网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中的作用。

15. 不断发挥学科信息技术研究小组的带头作用,深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环境的专题性工作。

七 美术学科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工作

进一步搞好学会建设,本学期初完成学会的换届工作。作好全国教育学会会员征集工作。将以专业委员会为平台开展一系列的会员研讨活动。2010年4月15日—17日举行学会工作研讨活动。2010年5月底申请承办中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会。

篇3

1.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不是被动的实践,而是对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在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主动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新教科书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活动,包括“欣赏与评述、学习与研究、观察与分析”等环节,在突出了美术课技能性的“学习与研究”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让学生试着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主动欣赏;在“欣赏与体验”中,要求学生体会艺术家的思想和表现方法;在“观察与分析”“观察与描述”“观察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探究与溯源”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讨;在“讨论与实践”“体验与联系”“探讨与表现”中,要求让学生先讨论交流,之后进行创作。所选的图片,在做到精美、清晰的同时,还增加了大量的步骤和示意图;每单元学习结束还设计了“单元评价”;学期结束还设计了“个人美术学习评估表”。这些设计活动都在试图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

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或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就是其背后都隐藏着各种文化内涵。新课标要求注重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强调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融入文化背景、生活情境,使得学习在贴近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修订的教科书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学习内容,如《多彩的学校生活》《校园艺术节》《留下眷恋,带走真情》等,都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学到了绘画、雕塑、手工、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也提升了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新增加的弘扬民间美术的内容《土和火的艺术》《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等,在加深学生掌握民间美术功能和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力,激发了学生热爱民族传统美术的保护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3.美术课程具有愉悦性

以往的美术课比较注重技能训练,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没兴趣学。但美术应当是抒感的一种方式,与唱歌、写作等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让学生表达自我。课程改革之后,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授课更自由,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了创造性,也抒发了感情,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修订后的小学美术教科书很强调趣味性,每一课的课题都做了精心安排和设计,如《生活中的趣事》《童话里的小屋》《我在空中飞》《脚印的联想》等,都可以通过与音乐、舞蹈,或者语文、自然、科学等课程结合,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学生会对这样的课题感兴趣。这样的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角色作用、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军,高师教师要全面把握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特点,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推动美术课程的改革。

二、高师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新理念

1.引导学生延展学习空间,深化专业理解

教师应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方面重视对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体系等的把握。教学中不仅局限于教材的阅读与讲解,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图书资料,了解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记录读书笔记,积极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加深对美术课程价值、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解,形成明确的专业定位。

2.引领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教学现状

为了使学生获得基础美术教育一线教学现状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实习期间对中小学美术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全面了解相关区域的美术师资状况、美术课程开课率、美术课程资源、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果,充分认识美术教师的教学研究状况,明确认识到今后将要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及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3.鼓励学生提前介入一线,体验教学情境

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顺利走上讲台、当好教师,教师要安排一系列教学体验活动,包括调查研究、教材分析和优秀教学案例评析,以加强活动的现场感,并且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再安排学生去其他学校进行教学实习,使学生获得感性体验,对教学有一定的认知,更好地投入以后的教学。

4.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夯实学生业务基础

一些美术教育毕业生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技能训练,走上教师岗位后,出现教学技能薄弱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教学效果不佳,缺乏职业自信。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把技能训练作为美术课程的教学重点,开展一系列技能训练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专项技能比赛,促进学生的课件制作、教具设计、表达能力等各项专业技能的发展,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业务基础,从而顺利应对接下来的教学实习和教学工作。

5.抓实教育实习,促进专业成长

篇4

幼儿美术教学实践文化意识创新精神一、发挥民族文化精神对幼儿美术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将民族文化精神与美术教学的成功实践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培养实践探索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美术教学实践,进一步挖掘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潜力,有效促进当代美术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在模拟生活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技术与美术创意的整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美术教学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性体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美术教学概念。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繁琐而抽象的语言来讲解,而学生又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宏观的概念。然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对各种美术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从抽象的文字记忆转化到形象的图文记忆中来。美术教学中的很多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案例,都能体现贴近生活,让学生更有熟悉感,更能从中找到艺术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在探索精神驱动下踊跃参与实践的积极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化教学,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直观生动地将美术构图与设计模式展示出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美术新知识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各种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师应实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全新的人才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配合国家人才战略。美术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科学构建以提高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以提高美术教学实践中适用技能的提高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的时代要求需要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夯实每一个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在强化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美术知识应用方面的技能,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后进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优秀学生的探索精神,尽量减少同学之间的差距,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与支持,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知识潜能,最终实现在美术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艺术文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美术教学改革向科技化和人文化迈进的必然选择。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少美术现象不可能在传统画笔下完成,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美术教学案例也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动手。因而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动画功能,能解决许多难以表现或操作的美术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教学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融合的交汇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美术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巩固美术教学效果,促进运用美术知识解决生活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媒体演示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关系,因为多媒体模拟教学无法让学生感到实验事实的真实性,它应在很大程度促进美术教学,但不能完全取代美术教学本身,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是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同时要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使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在幼儿美术教学改革中强化民族文化意识培养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精神鼓励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美术教学新理念,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推进,构建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教学系统和智能化教学系统,它以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为基础,有利于积极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励下,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新型教育环境,使数字化教学方式成为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新型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将过去传统教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难题变成现实,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奇特的艺术实践情境。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利于把图、文、色按照奇特的设想构建出理想的美术载体,创作的更好的美术作品,根据教学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率多角度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思维定势。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优势,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变抽象为直观,更加有利于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切难点,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胆创新,对于传统教学实验中无法实现的美术教学理想,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教学手段的不足,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一些复杂的美术规律进行科学探索,有利于加强理解和强化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为师生节省了大量时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引发美术教学模式变革,为培养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用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篇5

一、勤勉做事,扮演好服务角色

作为学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我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情下达,下情上晓”,在文件堆里,我能理清思路,努力做到“一日清”,让“上”满意,让“下”也满意。我明白,教育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必须要倾听教师的呼声,捕捉教师的意愿,教师的笑容是给我最大的肯定。

二、教学科研工作,佳音频传

(一)各层面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1.片区各科专题研讨活动16次。

2.市级教学研讨会活动5次。其中,初中科学为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升格为市级。

(二)教师获奖情况136人次

1.市教育教学案例评选,31人获奖,镇中、三小荣获一等奖。

2.市年教师教育论文评比,71人获奖,等7人荣获一等奖,获奖率超过市平均值。

3.6人获得市第届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分别是。

4.镇小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长,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长。

5.等9人在市初中教师命题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6.镇中在市初中社会·思品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分获一、二、三等奖。

7.市年优质课评比共有4人获奖,其中镇小老师荣获一等奖。

8.4人在分别在市中小学美术人物速写比赛,市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评比,年市初中社会·思品说课评比中获奖。

9.市度优秀课题成果获奖4项,年教师小课题、教科规划课题、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1项。

(三)学生获奖情况20人(班)次

1.市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镇小五(2)班、五(3)获奖。

2.市首届“《》杂志杯”校园文学大奖赛8人获奖,其中乡学校荣获一等奖。

3.第十届初中生实验操作比赛,4名学生获奖。

4.安市年“实小”杯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6名学生获奖,其中镇小、荣获一等奖。

三、教学常规工作,力度不减

1.增补学区教研大组组长、副组长,培养优秀教师,为教学常规检查工作设置人才库。

2.继续推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逐级检查制度、突击检查制度。每个学期至少对每所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一次。

3.教学常规管理逐步精细化,尤其是备考质量、作业批改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乡学校的“二次批改”日臻完美,乡校档案建设日趋成熟,乡学校教学公示记录详细。

4.继续开展系列比赛活动:a.开展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活动;b.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评语比赛活动;c.举行《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d.举行教育学区七年级英语学生作文现场比赛;e.举行教育学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f.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g.教育学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h.开展教育学区中小学学科协作命题(期中试卷)评比活动。

5.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开展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实施专项督查。

6.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学区统一组织协调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召开九年级期中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为提质出谋划策。并对九年级适应性考试统一时间,调换监考,集中改卷,全面分析。同时,未雨绸缪,策划好六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在管理中许多工作做得不太精细,今后要提升工作效率。

2.与教研室教研员沟通、交流较少,教科研档次低,品位太低。

3.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督促检查,重在业务指导。

篇6

关键词:民俗文化 美育 融合

教学案例回放――教学过程:

在《喜洋洋》的喜庆音乐声中,我给孩子们欣赏各种过年时的场景,导入课题“喜气洋洋”。接着,通过贴“福”字让孩子们认识“吉祥图案”。

五福捧寿――“你在这幅图案里看到了什么?”(图1)并告诉他们:“这是蝙蝠,是象征‘福气’的。孩子们对这些古老的字体不是很熟悉,猜了好多次都没有猜出来,我才揭晓谜底“寿”。并告诉他们,这幅剪纸作品叫“五福捧寿”,这是用来祝福老年人幸福长寿的。

喜上眉梢――剪纸作品刚一出现(图2),孩子们就叫起来:“!”我点头表示同意:“你还看到了什么?”有的说:“花”,有的说:“鸟”。我继续追问:“你看,喜鹊站在梅花树的树梢上,这个图案的寓意你们知道吗?”有些博学的孩子思索了一会,得出了 “喜上眉梢”。我告诉他们:“对!其中这个‘眉’就取自梅花的‘梅’的谐音字,是祝福人们的生活幸福美满的。”

富贵平安――“那这个图案呢?”通过欣赏、讨论,孩子们也看出了“牡丹”、“花瓶”、“喜鹊”(图3),我点拨他们:“这牡丹,可是象征着富贵的,再加上花瓶,你觉得是什么寓意呢?”一个孩子忽然叫了起来:“富贵平安!因为花瓶表示平安的意思。”

紧接着,我们又欣赏了 “龙凤呈祥”、“连年有余”、“松鹤延年”等吉祥图案,从而引出范画“晶老师的心愿”,让学生猜祝福。并告诉他们:“这个心愿是由苹果的外形和双喜字组成的,周围装饰了很多爱心和苹果,表达了我对大家的爱,也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平安、幸福,双喜临门(图4)。”

最后,我告诉学生:因为我们剪的是图案是要有吉祥寓意的,所以一定要学会剪一些简单的吉祥图案。比如心(爱心)葫芦、桃子(长寿)、苹果花瓶(平安)、蝴蝶(吉祥、美好)、花朵(美丽、富贵)、蝙蝠(福气)、四叶草(幸运)。我边示范边讲解图案间花边的穿插剪法及粘贴,并告诉他们,如果想让祝福盘更漂亮,可以把我们剪下来的单个的小吉祥图案贴在周围进行装饰。我就布置了创作的主题:用彩纸把你们的祝福剪出来,制作一个“幸福盘”(图5)。

在课后,我们可以在这些幸福盘的背面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亲朋好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你的祝福……

反思与研究:

宁海地处江南水乡,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极富浙东特色的“十里红妆”、冠庄船灯、前童台阁、八仙过海等,其中十里红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馆里收集珍藏有1000多件“十里红妆”器具,大到家具床铺铜盆器皿,小至针头线脑漆碗杯盘,一应俱全。于是,在执教《喜气洋洋》这一课时,我就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他们通过参观博物馆或查找资料去了解十里红妆的历史、种类、特点、用途等。然后就以剪纸为载体,让学生制作具有宁海人婚嫁特色的漆盘,非常的吉祥、喜庆。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把装置与民俗联姻,可以使美术美术教育更加多元,在让学生充分了解艺术创作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法的同时,更可在具体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为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那如何才能把装置与民俗有机联姻,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去,这是笔者论述的重点。

一、“欣赏式”教学,把装置与民俗有机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去

在执教《喜气洋洋》一课时,我以民间剪纸为载体,它历史悠久,具有平面化取物和组合式的构图方法、夸张变形、意象化写实的造型手段、造型的吉祥观念三方面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授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具有过年的场景图片,来营造新年的喜庆氛围,接着安排了剪纸欣赏、设计与制作剪纸作品、美化创意等内容。把适合小学生理解的内容提炼到美术教育中,通过欣赏民间剪纸作品来进行创意设计,让孩子们的作业从单一的画画、剪剪飞跃到制作具有宁海婚嫁特色的漆盘作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更能使他们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对美的向往。

二、“渗透式”教学,把装置与民俗有机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去

美术教育不是专业技能教育,我们要把儿童美术教育定位到人文教育、美术文化教育的层面上来,加强儿童美术教育人文色彩的渗透,让儿童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情境中生动活泼地学习美术,从而更有效地让儿童接受方方面面的美术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执教《喜气洋洋》一课时,我抓住剪纸这一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好5个方法:一是在短期内系统传授大量有关吉祥图案寓意的剪纸素材,如“松鹤延年”、“五福捧寿”、“喜上眉梢”等等;二是发挥教师的语言和操作技能方面的特长;三是激励学生,直接通过教学进行一定的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渗透;四是学生集中注意力,接受并逐步把握系统的知识结构,养成系统的思考习惯;五是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不断掌握并累积众多的剪纸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学生在创作时,会把课堂中渗透进的各种因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那么,他们的作品就会更加立体、生动,创意无限。

三、“拓展式”教学,把装置与民俗有机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去

《喜气洋洋》这一课,教材中是让学生学会剪双喜字。而我对这课做了拓展式教学后,孩子们制作出了吉祥的“婚嫁漆盘”,那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幸福、喜庆之中,于是我对课继续延伸,让学生以喜庆、吉祥为主题,通过编织、剪刻、扎、卷等各种方法,制作酒坛、绣鞋、肚兜等婚嫁用品,逐步形成我们桃源自己的“十里红妆”(图6)。

篇7

从梦开始,寻找“生长”的方向

蒲公英的花语是“停不了的爱”。一棵蒲公英的一生,注定是从梦开始的一生,一路追寻着爱与理想。

孩童时代,特别崇拜、喜欢一位美丽、温柔的启蒙老师,至今忘不了她的名字:沙丽萍。长长的卷发,微笑的眼睛,甜甜的酒窝,有母亲般温暖的手;她多才多艺,画一手好画,弹一手好琴……是她馈赠给了我那粒成为教师的蒲公英种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粒蒲公英种子,它会在花丛中静静地等待,从容等待风的来临,从而欣赏一路的风景。5年的师范学习,除了学习美术所带来的艺术专业素养外,我由衷热爱着那座江南古城――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浸润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成为一名温婉而不失风骨的江南女子。

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我于1998年落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这片沃土。记得第一次亮相时,我是那么忐忑,担心自己的脚步是否能跟上这样一群优秀的人。百年老校的“端、勤、毅”校训,在那时候,就已成为血液里涌动的文化基因。我幸运地遇见了工作中第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李婧娟校长。她是一位果敢、睿智的女校长,也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在很多人心中,她形象高大。这种高大,不仅仅是她本身的高度,更是内心的丰厚。当时,工会让我代表学校参加张家港市教育局“争做育龄群众的贴心人”的征文比赛。作为新人,我得到了李婧娟校长的倾心点拨,最终征文荣获一等奖。这样一次历练,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李婧娟校长的人格魅力。

现任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刘慧校长,也是对我成长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人。当年的她,任大队辅导员,聪慧、创新、灵动,策划举办了多项全国大型活动,场面之宏大,影响力之深远,让我由衷叹服。同时,她也是一个专业精湛的领航人,是艺术组引以为傲的师姐。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赵德兴总务有4件独有的宝贝,即一根针、一支笔芯、一块磁铁、一把刷子。这是实小的故事,更是端正、勤勉、恒毅的精神象征。这些故事,这些人,激励着一代代的实小人,更激荡着一位年轻女教师的心灵。一座城市、一所学校、一群人,让我这粒蒲公英的种子找到了“生长”的方向。

根扎下去了,就会收获春天

只要有风的日子,它就飘飞,扎根泥土,在风雨中萌发,生机勃勃,延续生命。即使重新来过,蒲公英也会选择再次飞翔,它永远充满力量。

初出茅庐的我,在校级青年教师赛课《生日快乐》教学中,创设了开心过生日的情境,特意买了蛋糕让孩子们品尝。课堂轰轰烈烈,究其目标达成度,虽有了情感体验,但缺失重难点的突破、技能的传授、教材的深度钻研。这是新教师的通病。当时李婧娟校长勉励我:“课堂可以重来,希望你在打磨中生长出自己的根须。”在老朱教导、师姐及团队伙伴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学会深入理解教材,课堂也驾驭得越来越轻松。

说到老朱教导,堪称实小的典范,他身为数学教师却精通各门学科教学之道。许多教师撰写的教案和论文上,常见他的红笔圈画,细致到标点的使用。他是我们大家的师傅,至今,不少人还保留着他红笔修改过的教案和论文。

工作第二年,李婧娟校长大胆启用我代表学校参加张家港市小学美术评优课,获得一等奖;又代表张家港到苏州市参赛,最终获得二等奖第一名。虽说有点小遗憾,但愉悦、灵动的课堂给其他县市的教研员留下深刻印象,称赞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有想法、有潜力,甚至邀约我去上展示课。校长的信任、教研员的赞赏,这对于上岗一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无异于蒲公英种子蓄势待发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初到岗位,不知道什么是写作,当看到身边的同伴们沉浸书香,分享到他们收获文章发表的喜悦时,我的心被深深感染。于是,虚心求教,勤奋拜读教学杂志,摸出门道,探求秘诀。我开始动笔,从课堂小记、家教心得开始,勤奋练笔。第二学期《张家港日报》《音体美报》上就出现了我的名字。这种欣喜是无以言表的。渐渐地,开始了更多尝试,师生作品的投稿,课堂片段的反思,教学案例的评析,小观点中写出了大道理。工作第二年,文章在《江苏教育》《美术报》上发表。原来根扎下去了,你就会有收获。

2002年,是我成长中非常重要而又难忘的一次突破。在师姐刘慧的引领下,我开始了第一次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之旅。经过一次次的交流与探讨,反反复复的修改,最终我的论文跻身三等奖行列。那一次的颁奖,在我心中,犹如奥斯卡颁奖典礼一般隆重而热烈。当时,我不仅认识了《江苏教育》杂志编辑张俊平、姚亮,还看到了众多名师和获奖者的丰采。这背后,我体会到了探航人的艰辛与幸福、使命与荣耀。对于一个年轻教师来说,这是我人生中无比重要的一个篇章。之后,我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锐气,在工作5年间,、获奖达20余次,自我价值感在历练中慢慢凸显。此外,研修学习也让我开始游刃有余地迎接不同岗位的需求。除了美术专业培训,我还参加江苏省心理培训,全国班主任培训,华东师范大学骨干教师研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管理培训,省市后备特级教师研修。

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蒲公英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让根扎得更牢。

2002年,学校和当时城乡交接处的南苑小学合并开创了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第一个寄宿制小班。当领导来征求意见时,我欣然接受挑战,参与第一个全市寄宿制小班化教学的立项课题研究。在与来自各乡镇的孩子们共同生活中,我身兼数职,班主任、美术教师、生活老师、保育阿姨等,每晚等孩子们入睡后才离开校园。记得有次饭后,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的草地上散步,我的脚被小虫子咬了一口,很快就肿得老高,走起路来也一瘸一拐。“老师,我们带您去看医生吧!”“老师,扶您去休息一下……”第二天早晨,以至于自己都忘了疼痛,孩子们眨着纯真的小眼睛关切地询问我:“老师,您的脚还疼吗?”那r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田,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是幸福难忘的。所带的班级先后获 “班级建设进步奖”“张家港市优秀班集体”。小班教学的优势凸显,社会影响好、效应广,课题研究获得了开创性突破。这股韧劲,这份大胆创新,让我从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成长为中层管理者。

2004年,学校东校区新建,面临新教师、新学生、新环境,挑战更大了。蒲公英的种子又一次开始了飞翔。在工作历程中,我又幸运地遇到了实小的另一位校长蒋俊兴。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张家港市教师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在他的鼓励下,我在德育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记得每一次的活动方案和发言稿他都会过目、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管理水平无形中提高,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更加严谨、精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懂得了爱儿童的无数个理由,“生长”出无限创意。

蒲公英的生长,重要的是种子遇到了一片希望的田园。

2012年,担任了7年幼儿园园长的刘慧回到了实小,带领我们在优雅创意中行走,打造了“苏格拉底广场”的教育生活。百年实小融入了全新的奔跑。孩子们称她校长妈妈,我们称她为女神。在她身上,我们读到的是热烈奔放、斗志昂扬、勇敢自信,这一切,深深感染着我们。

她带领着这个园子里的我们,打造了小径通幽的花园。艺术课程馆就是在她的理念引领下,倾情设计的实践载体。在这里,有经典文化区的名作欣赏,有笔墨纸砚的工坊体验区,有儿童定制作品的梦想绽放区,有互动学习的分享交流区……儿童实现了一个个自我的梦想。

她坚信:合适的人要在适合的岗位上。希望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更好的发展。2013年,我从德育转到艺术教育,同时也加入了张家港市刘慧综合组特级教师工作室。各个领域的优秀教师在一起,破开学科界限,开始了艺术教学的管理与研究。在刘慧校长的带领下,关乎儿童的生命生长,开发了艺术定制课程,开创艺术大单元主题综合课。根据儿童的年龄、个性特点,以音乐、美术的连堂授课,跨界综合学习资源,跨界融合学习时空,跨界整合学习方式,跨界聚合学习评价,实施艺术融通性教学,它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层次性。儿童在艺术的殿堂里丰厚着生命的质感。一年级至三年级以音乐歌舞剧的活动方式,体现儿童生动有趣的特质;四年级至六年级以艺术综合探究为主,力求儿童在深刻的体验、探究的基础上,达到“自由”的绽放和“经验”的重组与改造。每一天,修炼美的信仰,给童年的成长,收获别致的美好。

执着追逐梦想

我潜心科研,从儿童立场、游戏精神提出“生长美术”教学主张,先后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艺术课程录像课二等奖、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一等奖、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等;承担江苏省27届“教海探航”苏派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2013年省市合作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班等省市各级公开课教学和讲座报告20余场次。

如果说展示课是一次蜕变、成熟的过程,那么课堂实践产出的就是作品,写作的丰收就是思考的再深入。我从美术教师的心理冲突及其化解,到儿童生长美术的主张诠释与实践建构,到浸润式的文化美育,到跨界融通儿童生命成长的美学,一次次的打开自己的视野,一次次研究的深入,一次次角度的转换,我深深爱上了艺术。近年来,我先后在《江苏教育》《山西教育》等多家教育类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连续4年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获奖。记得每一次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最后截稿两天,我会除了正常的饮食等需要,几乎整天不离电脑,希望最后一稿有新的突破,每一次的征文都有十几稿的修正,厚厚的一叠书籍已经从地板悄悄到达书桌,被我不断翻阅、圈画,从中搜罗素材,寻找链接点,获取灵感。

一次次的飞翔旅行中,我是幸运儿。2004年获江苏省优秀辅导员、苏州市十佳辅导员、苏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2008年获苏州市小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双十佳”称号,2012年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016年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校长们的殷切鼓励,师傅们的竭诚帮助,同伴们的真诚支持,家人的无私理解……所有这些,都是蒲公英种子飞翔的不竭动力,坚信下一个栖居地一定有诗,一定是远方。

教育,让我遇见那个未知的最美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的,教师的成功人生,不一定成为特级教师、校长,而是拥有丰富的思想。变换角度,我就要做一个横切苹果的人。认准了,我就要始终坚持,专一做下去。

蒲公英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篇8

关键词:以课堂为核心;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1-0015-04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质量观、教学观和教育观?

我们以为教育质量是课程实施质量的集中体现,它是学科课程、德育课程、活动课程、管理课程共同作用的凝聚,是学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学校教育质量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学的质量上面。不难想象,一所教学质量很低的学校,会有怎样的学校教育质量。事实也表明,学校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发展的活性因子和最具竞争力的元素。教学质量提升的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有三个:一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二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三是教师课程实施的态度。这些,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才能达到。为此,我们学校坚持以课堂为核心的教学常规管理,遵循看得全、查得细、管得实、想得深的原则,实施以下管理措施扎扎实实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教学常规管理“三个结合”

1.每日巡课与推门听课相结合

每日巡课的目的是了解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如教师课前准备情况,上课是否及时,学生听课情况,课堂作业时间等等。推门听课的目的是更深入细致地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听课习惯,观察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说日常巡课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管理的广度,那么推门听课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管理的深度,广度与深度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坚持每天安排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两次巡课,对教学情况进行记录。对教师的优秀表现我们进行表扬,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反馈,并在以后的巡课中重点检查。我们在每周一进行抽签开放,在平时坚持推门听课,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案例,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校长每月听随堂课不少于16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每月听随堂课不少于8节,其他行政人员每月听随堂课不少于4节,强调班主任参与听课,做到有听必评。这样的管理,使整个校园的教学工作秩序井然,教师教得安稳,学生学得安心。

2.常规视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

我们的常规视导项目有:每学期期初的学科计划调研,每月进行的校内视导,期中的教学六认真调研,期末的复习计划教案调研,学期教学质量调研等。这些常规的六认真管理结合教师一个学期各个时段的工作,督促教师针对每个教学时段的不同特点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除了常规视导,我们还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更多专项的、即时的调研。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现场反馈、及时作业等形式对各科的教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措施服务。如:我们经常对作业布置的质和量进行调研,加强对作业布置的指导,使科学合理的作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管理中,我们也非常注重方式方法,通过展示、交流、自评、互评等形式,把检查与交流,反馈与指导结合起来,提高管理效率,和谐管理氛围。

3.教学引领与过关展示相结合

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以教学引领与过关展示相结合为原则,做到每一次课堂教学展示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一原则,使上课者、观课者有更为明确的目标,从而发挥课堂展示更大的作用。

“每周一课”是由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执教的引领课,我们学校已坚持了二十多年。我们要求每一位执教者在开课前思考以下问题:我的课对青年教师有什么引领作用?什么地方具有示范意义?我们也要求每一位听课者思考:示范课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学习?为什么值得学习?我如何在自己的课上表现出来?

“青研展台”是由进校五年内的青年老师执教的过关课。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努力学习骨干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优秀之处,也要求听课的骨干教师认真发现青年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思考该如何帮助他们进一步成长。

二、课堂教学研究五个重视

1.重视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管理要以课堂为核心,课堂教学的研究要以问题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教学研究实现看得见的质量提升。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发现问题。不能只埋头教书,还要学会抬头看路。要明确一个理念,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教学问题可大可小,但一定要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其次,要专一,专一才能出效果。各教研组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发现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并把它们作为学期重点攻克的对象,列入教研组计划,报给教导处。教研组内的“小请客,轮流转”、“同课异构”、“家长开放”就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教学管理人员在听课和教研组考核的过程中都要关注教师的问题解决意识。我们进行过“不同文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数学课堂有效情境的运用”、“英语课堂怎样渗透音标教学”、“高效组织课堂内的小组合作”等问题的研究,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要把学习、实践和反思结合起来。在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借力”,借组内各位教师之力,借学校里各位有经验的教师之力,借书籍、杂志、网络之力……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只要想办法,问题总会解决。我们还鼓励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教师的不断反思,带动学生高质量的学习。

2.重视“以看得见进步为目的”的教学互助活动

就如学生总是有差异的,教师也是有差异的。我们说学生的差异是教学的资源,同样,教师的差异也是管理的资源。我们认为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具有可贵的敬业精神的,有的班级教学质量暂时落后,可能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于这样的班级、教师,我们要帮助他们,和他们共同查原因,找办法。我们让行政组有关人员与相关老师结成“一帮一、一对一”的互助组,关注这些班级的课堂、作业、活动,进行持续的指导。我们也在年级里形成互助组,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青蓝结对”,把师傅和徒弟的课时错开,保证师徒课堂交流的时间。这样多层次的互助,大大缩小了班级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异。

3.重视以提高效率为宗旨的“学程导航”范式推进行动

为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海门大力推行“学程导航·互动课堂”的课堂教学范式。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学促教是“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实施原则。基本环节划分:自学、展示、检测。备课基本模块:三维目标、教学资源、学程预设、导航策略、作业设计、调整反思。课堂基本模块: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检测反思。

对“学程导航”的推进,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不能满足于走形式,以为“学程导航”要求的各个环节都做了就可以了。而是要进一步明白,“学程导航”为什么这么要求,具体到自己的课堂中,怎样实施才有效果。所以我们要求:即使课堂中有了自学、展示、检测等形式,但如果没有具体的效果,也不能算是实施了“学程导航”,以此把“学程导航”的教学范式往深处推进。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研究:一是有效“预习单”的设计研究;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中的使用研究;三是高效作业达成减负的研究。我们组织了“有效预习单”设计评比、“小组合作”、“高效作业”实施经验的交流,使“学程导航”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推手。

4.重视以形成独特教学风格为理想的“名师名品”项目研究

马克思说:“真正的职业幸福在于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我们一直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不断地主动思考、学习、创新。这样的思考和研究才是教育永远不灭的力量的源泉,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对教学有自己的见解、独特的做法。我校成立了各种“名师工作室”和“名品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有:“本真音乐”名师工作室,“灵趣语文”名师工作室,“智慧数学”名师工作室,“做中学”名师工作室。“名品”项目有:“说话写话课程构建”项目,“运用建模思想优化导学策略”项目,“立体数学”项目,“小学生几何直观思维的解析与研究”项目,“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项目,“生活德育”项目,“多元化音乐实践活动”项目,“融入传统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项目,“国际少儿趣味田径研究”项目,“主题式情境化信息技能学习”项目。在各项目的研究中,大家纷纷拿出鲜活的课例,有看得见的好处,触动了教师去思考模仿,从中获益。这些课堂研究的项目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共同去研究实践,也放飞了更多教师的教育理想。

5.重视以共同进步为愿景的区域共同体建设

我们与市内的一些兄弟学校结成共同体,进行充分的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实现质量提升。我们从活动计划、活动内容、活动效果等多方面完善共同体运作机制,通过周密安排、协作活动、考评反思等途径,提高区域学科共同体活动的有效性,使它成为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围绕学科建设的一些专题,以联校研修的方式,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二是通过徒弟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方式,牵手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网上备课组群和博客群,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促进多层面教师的快速成长。四是设定高位平台的合作研究项目,以更为有效的操作策略反哺共同体学校。

三、质量管理三大措施

1.建设教学资源库

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我们着力建好教学资源库。我们的资源库有以下几项:第一是教学设计(课例)库。我们将各级示范课、每周一课、青研展台、送教课、评优课、参赛课等精品课做成学校的经典,供教师学习。第二是各学科备课资料库。我们把教师的备课和自制课件上传校园网,进行资源共享,使教师从枯燥无效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去进行真正的教学研究。第三是各年级习题库,我们将重要的练习题收集进相应的文件夹,放入校园网内以便随时查找。

2.多元化质量管理

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呈现的素质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质量管理的方式要多元化。我们要求每个学科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语文除了笔试,还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朗读、背诵等情况;数学要考查学生的口算、实践操作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英语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课外阅读、英文歌曲演唱……我们还不断创新质量管理方式。比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美文诵读和课文朗读比赛,考查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口语发展水平。开展读写知识大赛、现场作文大赛,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和习作水平。举办趣味运动会、艺术节,考查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和艺术水平……每一次相关活动,我们都要求各班全员参与,进行自评互评。我们也对每次质量调研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力求调研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

3.在课堂上“培优补偿”

我们发现,后进生其实大都是在课堂上形成的。他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学懂,到课后再进行补偿也就费时费力。而优生在课堂上“吃不饱”也是我们教师常常烦恼的一个问题。既然课堂是问题产生的原因,那我们就应该围绕课堂去解决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把补课放在课前而不是放在课后。我们让教师在课前帮助后进生进行预习,了解后进生在哪个问题的学习上最为吃力,然后对他进行相应的辅导,并在课上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设计,使后进生能顺利地学会相关内容。二是在课上实行“兵教兵”、“兵练兵”的小组互助学习。针对疑难问题,让先学会的学生教一教还没有学会的学生。这样先学会的学生在教授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一个整理再学习的过程,没学会的学生在同伴的再次讲解中豁然开朗。三是在课堂练习中,实施分层作业,确保一般学生能完成基本学习任务,而优秀学生能在积极的思维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Delicate Administration of Classroom-Centered Teaching

GU Yun-hui

(Haime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Haimen 2261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