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管理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管理案例

篇1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较为简单,主要就是进行档案的交接、登记以及上架处理。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病案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中,对医院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趋势。但是医院的病案信息化管理中也存在中利和弊,主要针对这两方面展开了探究,希望通过以上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势;弊端

我国目前的医院病历档案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交接不合理、登记不全面以及上架出现偏差等,都使得我国的医院病历档案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依据这一点来说,有效的实施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有其一定的必要性。针对医院病历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病案丢失情况的出现,并提高病案的利用率。但是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针对这种弊端进行深入的探究,就能够使得病案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1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可全面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完整性医院的病案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有效的将医院病案录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共享病案,从而为其工作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得到减轻,使得医院病案的应用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针对医院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也可以使得医生能够通过病案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全面的了解,从而确保医生可以尽快的对患者展开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使得医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也使得患者的信息填写更加的严谨和规范,确定了规范化的病案模板的基础上,使得书写的遗漏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计算机上进行录入,也使得手写的字体潦草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使得医院病案管理的有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2有效减少了医院病案管理的出错率一般来说,过去的医院病案管理中,采用的主要管理方式就是终末式,这样的管理方式就是在事后对医疗过程进行记录,然后再向相关的部门进行反馈。这样的病案管理方式,无法避免的会使得管理出现错误,最终会导致病案出现遗漏以及内容不全情况的出现。而针对医院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则可以有效的规避传统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档案管理出错的几率大大降低。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在对数据档案进行全面采集的情况下,严格的依照相应的病历管理指标,针对管理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反馈,并针对管理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不仅使得病案管理的指标可以相应的提高,也可以使得病案在复杂的医院环境下,得到更加全面的收集和整理,使得医疗事故出现的几率降低,为医院病案的管理提供了质量的保障。

1.3快速实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共享性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有效的促进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集成区域以及集中数据控制的形成,为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共享的快速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使得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形成一种一站式的管理方式,促成了远程会诊的实现以及病人病历信息资料的共享。同时病人病历资料信息的共享,使得病人在异地就诊时可避免重复性的检查,降低了重复检查的浪费率,为医生给病人看病治疗缩短了时间。另外,大幅度减少了医生因依赖某一局部型症状而产生的片面或者孤立的诊断,提升了医院对病人病历了解的程度以及提高了医院诊疗工作的快捷和简便。

2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弊端

现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医院的传统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时展的要求,因此,需要结合信息化,实行信息化管理。虽然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这些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病历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目前的一些医院在对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多部门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在管理理念上并不一致,依据管理理念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也并不相同,而不同的部门对于病案的记录也会有所不同,在多部门进行记录后,很容易使得病历档案中的内容出现重复以及矛盾的情况,导致病案的利用率下降,同时,在管理混乱的情况下,也很容易使得病案中的内容出现欠缺的情况,导致病案并不完整,可以说,信息化管理对医院病案管理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医院在病历档案管理中运用了信息化技术,但是部分医院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病历档案管理中,只是流于形式,就案例该市中一所保健院的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而言,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在记录管理中并没有过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更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一系列操作,大大降低了病历档案管理效率,没有发挥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未来病案信息管理为医院管理提供服务

病案管理学是一门与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有着广泛联系的一门综合学科,能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数据,又是医学历史经验和总体水平的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在不断的尝试中,医院成本在逐年递增,医疗费用的增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和获得合理利润已成为医院管理层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病案信息资料为医院合理提高医疗收入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提供科学依据。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作用,是为医院管理提供全院人力资源动态分析研究的依据。通过对病案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医院医疗的总体水平,可以了解各科室的医疗水平,甚至可以了解各科对疾病的治疗水平,因而为医院的现有人力资源素质、结构的评估和未来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通过病案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各科室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基本的工作量,为医院管理评估各科室和各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提供依据。

4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弊端,充分的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针对信息化管理存在弊端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就能够使得医院病历档案得到良好的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使得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更加的符合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立新.浅谈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15).

[2]张晓伟.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利弊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4(1).

篇2

关键词:公钥基础设施(PKI);数字认证(CA);矿区管理;信息安全;密码服务器

0引言

当前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事故总量还是很大,煤矿、金矿等高危行业结构不合理,应急处置以及救援抢险能力相对不足,部分企业违规违章现象依然存在,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升效益的重要方式。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在部署时,采用开放式架构,兼容主流信息技术,在.NET平台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多种信息源服务终端的需求,平台采用了多种基础数据库模型技术,保证安全管理平台的系统整合能力。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并基于分层和分类结合的混合模式,数据交换模式采用标准的XML等技术,应用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换接口及应用程序接口,安全机制相对可靠[2]。平台基于J2EE技术架构,支持HTML和DHTML等Web浏览器标准,设计原则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降低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系统的通用性。根据矿山企业矿区分散、不聚集的特点,为保证矿山生产网和办公信息网之间以及与外网之间的信息交换畅通,确保信息在产生、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全网统一的认证与授权机制、时间服务和密码服务。目前,在各种技术,基于PKI/CA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合理的作用于矿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保证安全策略得以完整准确的实现,该技术是解决数据加密、保护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方案[3]。

1基于PKI技术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体系研究

1.1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为解决矿山企业安全统一管理应运而生,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平台是目前各个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趋势。以安全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建设可以实现对危险隐患的合理分析,形成事前管理、事中风险预控、事后应急救援在内贯穿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达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1.2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设计

以矿区实际情况为前提,以信息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安全法律法规为支撑,根据功能需求,在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论的指导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其子系统设计如下:包括风险管理子系统、事故管理子系统、安全隐患管理子系统、应急救援子系统、安全培训子系统、监督检查子系统、质量标准化子系统等7大部分。其中风险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矿区风险评估,衡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其可能造成的相关损失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及措施;事故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形成事故报告、事故月报、事故数据库等,方便查询,根据需求进行事故通报和责任追究;安全隐患管理子系统主要进行安全隐患追踪、及时对隐患信息进行登记、上报、汇总等,形成隐患整改通知单,及时开展追踪和销号管理等;应急救援子系统主要针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预防、救援、恢复等管理,以应急救援案例库为依托,类比实际案例,推送相关匹配度最高的案例辅助应急救援决策,此外该模块涵盖救援队伍、救援机构等详细信息;安全培训子系统主要负责相关人员安全的培训信息统计,及时对持证人员进行过期预警提示,服务于公司的安全培训管理等制度;监督检查子系统主要进行安全活动制定、、总结等,下设安全检查、整改落实、经验总结等三个子模块,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原因、改进措施、整改建议等;质量标准化子系统主要为管理人员提供标准库查询、检查数据汇总等服务,方便现场检查及质量便准化考核等。

1.3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PKI/CA技术分析

1.3.1PKI技术体系简介

随着当前信息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网络化的应用的普及,不同部门之间、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分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当前信息网络应用中也面临着信息量大、数据种类繁多,不同数据访问要求不同等现状,因此包括信息保密性、身份认证、访问权限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安全问题急需解决。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简称PKI,为解决大型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应运而生。PKI是当前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证。PKI是一种具有安全性和透明性的密钥管理系统,通过为用户提供密钥和证书管理服务,提供安全策略,从而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信息在安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非法偷看以及非授权者篡改等,从而达到保护用户信息机密、完整的目的[4-6]。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PKI系统包含认证中心数CA(certificateauthority)、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处理系统,客户端证书处理系统等五大部分,其中CA是PKI的核心执行机构,证书库是存放公钥和用户证书的信息库[5-7]。

1.3.2基于PKI体系的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结构

PKI作为一种安全技术,已经深入到常规网络的各个层面,使用户可以在多种应用环境中使用加密及数据签名技术,是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对于本文分析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PKI技术将重点解决用户访问权限、信息传输、数据共享等问题,如准确验证登录用户身份、保证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保密与共享、防止信息窃取保证信息安全传输等等。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PKI安全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证书签发管理和PKI安全服务两部分,如图2的方框所示。其中PKI的主体是证书机构CA、注册机构RA(registrationauthority)、密钥管理KM(keymanagement),其中核心组成CA是数字证书的颁发机构,数字证书就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CA审核用户身份等信息并与公钥结合形成数字证书,从而确保其真实有效性,使得PKI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较好的安全服务[7]。RA在整个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是连接用户和CA之间的桥梁,既向CA转发证书请求,也向安全服务器转发CA签发的证书等。KM主要负责密钥的备份、恢复、保存等管理服务,三个系统完成了证书签发、管理等功能。公共安全接口具有一套通用、抽象的系统函数,实现语言较多,具体的密码算法不会影响到该接口,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系统的需求对安全接口进行开发,该接口根据工作环节及性能分为初始化部分、安全操作部分、解编部分、通信部分等。

管理调度单元衔接公共安全接口与密码服务单元,公共安全初始化部分通过管理调度单元选择密码服务单元,而管理调度单元向负载最小的密码服务单元进行申请密码服务,从而使得服务器负载均衡。当系统调度单元出现故障时,系统会随机分配一个密码服务单元,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保证系统负载均衡的同时,也保证数据的冗余备份,从而为应用系统提供及时安全的密码服务。密码服务单元是PKI密码服务的核心部分,负责提供相关密码算法及密钥管理功能。密码服务器根据配置需求及应用情况包含多个密码服务单元,当一个单元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管理调度单元进行分配,从而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密码算法根据功能特性主要分为三类:非对称密码算法(公钥密码)、对称密码算法(传统密码)和安全Hash算法[9-10]。非对称密码算法计算速度相对较慢,但其电子签名和密钥交换功能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对称密码算法运算速度较快,适用于大数据高流速的数据加密/解密功能,但是难以实现用户身份识别等功能;安全Hash算法可以用来实现数据完整性验证和辅助电子签名等功能。密钥管理主要包括密钥的产生、更新、泄露处理、有效期管理、存储、销毁等功能,从而保证密钥的安全有效运行。实时监控单元对密码服务器中的单元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找到密码服务的相关故障,此外实时监控单元的日志功能可以记载密码服务器出现问题的详细信息。以PKI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安全架构体系可以有效的作用于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正常设计和应用中,尤其是多层次的网络系统中,从而保证安全策略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整个平台系统的信息安全和应用安全。

2PKI/CA相关技术在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的PKI/CA技术,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共享开放与信息保密隐私的关系、网络互联性与局部网络隔离的关系,保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的信息安全性,为企业内部用户提供了安全信赖的网络环境,保证了企业不受信息安全威胁,为矿山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数据安全管理、业务协调以及实时智能指挥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2.1在数据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效果

2.1.1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用户角色众多,有企业监管人员,公众访问人员,平台内部测试管理人员等,一人多账户多角色多权限,容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具有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同时具有统一认证访问控制的安全机制及用户权限管理方案变的非常重要。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基于PKI技术将证书策略应用于用户的访问控制中,不同级别的登录人员可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网上进行信息传递的身份证明,为用户和数据之间建立起可信任的桥梁,有效的保证了平台信息的安全服务。

2.1.2安全传输方面

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规模大、种类繁多,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安全管理和通讯安全的问题,安全的信息通讯是解决信息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生产管理平台采用的PKI相关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系统间的跨域共享和灵活授权,可以提供不同系统访问的授权管理、密钥管理、身份认证、责任认定,使得系统传输的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在消息传递过程中完成信息的加密和数字签名,大大提高了平台通讯的安全性。

2.2在业务协调、实时智能指挥领域的应用效果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在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论的指导下,将风险管理、事故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等内容整合到统一平台。PKI相关技术保证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安全通信,通过登陆人员访问权限和各模块之间协调管理,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从而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效率,降低安全生产事故。PKI技术保证了系统通讯的正常安全运转,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消除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调度,使得各类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访问、管理平台,将各类信息安全的联系起来,同时借助系统对监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使得事故实时智能指挥成为可能,并逐步实现了事故管理由事后应急响应到事前预警提示,对于提高矿区防灾能力,实现矿区安全高效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3结语

PKI技术体系通过管理数字证书和密钥的方式,为用户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在多种用户环境中方便的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保证了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身份识别、信息传递、访问权限等的安全实施,依托数字证书、密钥管理等技术,可以有效的生成、保存、更新管理密钥,解决了网络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和抗依赖性等安全难题,为解决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等因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考虑到PKI技术本身缺点以及矿山企业的行业特性,该技术仍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中,PKI技术构建和运行成本高昂,此外用户认识水平、相关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都不利于PKI技术应用发展。因此,需要解决多个独立PKI系统之间的交叉认证与互操作性等,以及证书过期、撤销、丢失带来的密钥托管和证书安全等问题[11]。尽管如此,PKI技术的前景仍然是广阔的,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PKI相关技术仍然是矿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解决通讯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星魁,谢金亮,LIUXing-kui,等.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J].煤炭技术,2008,27(1):139-141.

[2]史科蕾,石秋发.基于PKI/CA技术在矿区服务平台中安全管理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3(6):280-281.

[3]熊万安,龚耀寰.基于公开密钥基础结构(PKI)的信息安全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4-6.

[4]张慧.PKI技术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7,24(8):42-44.

[5]李彦,王柯柯.基于PKI技术的认证中心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2):110-112.

[6]谢冬青,冷健.PKI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黄兰英.PKI技术和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7,27(6):62-64.

[8]陈雨婕.基于PKI的矿山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矿山测量,2011(3):46-47.

[9]秦志光.密码算法的现状和发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4,24(2):1-4.

[10]张晓丰,樊启华,程红斌.密码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2):179-180.

篇3

1 农机档案管理的含义

伴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每年的农业机械量不断的增长,因此各式各样的农机监理档案也是不断增长。所谓农机监理的档案管理是指农业监管部门对农业机动车辆和相关的驾驶人员的档案资料的管理,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用相对比较科学的方法对农业机械进行合理的管理。是指各级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关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形成的一些作?樵?始资料保存的文字、图像、或者录音等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数据及第一手资料的管理系统。农机档案管理是农业机械活动的产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业机械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农机监理档案资料中记录了大量以前的数据与事件,能为预测日后的发展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这些数据是极好的一手资料。

2 农机档案管理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对农机监理档案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能有效的提高对农业机械的监管力度和效率。当发生相关的农业机械行政案件时,农机档案也是十分重要的判断审理依据,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能够作为一手资料对案件进行合理的处理。同时通过对发生过的农机事故档案的整理,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从而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更好的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农机监理档案能做作为农机安全宣传非常好的教材。在农机监理档案里记载了大量的农机相关的案例。把这些案例通过整理与汇编,无疑将是安全宣传鲜活的教材。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农机档案管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信息需求,这就使农机监理档案信息化成为了迫切要求。

3 农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农机监管档案信息化的进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极分化的现象及其严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基本已经完成了农机监理档案的信息化转型。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有的甚至仍然使用传统的纸质农机监理档案。很多的农机监理档案的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农机档案信息化管理对农业发展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新的专业技能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的员工对此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于此同时,由于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在农村,因此很多乡村对于这种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强,专业素养比较高的技能型人才是极其缺乏的。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大多数有没有什么专业技能,面对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能适应。除此之外,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资金成为了阻碍农机信息化管理的一大阻碍。

4 农机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引进和培养现代化农机档案管理的技术性人才

信息档案的管理是一个极富技术性的工作,他有别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的整理。经过信息化、网络化后的农机监理档案管理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而目前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有十分的稀少,这十分不利于农机档案的管理。因此这就需要农机管理部门加大对农机档案监理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极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以保证农机监理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别于以前的纸质农机监理档案管理,这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这些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同时也需要他们对农业机械十分熟悉。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采取引进专门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水平的办法,来为农机监理档案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智力支持。

(二)建立建全农机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农机监理档案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就得实行规范化的操作管理,任用熟悉计算机,同时对农业机械十分熟悉,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单人农机监理档案的管理人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建立农机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自己情况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加强对农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农机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好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让农机档案的管理有序合理的进行。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农机监理档案相应的管理办法。

(三)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面对新一轮信息化的背景下,农机监理档案管理也应抓住这一机遇,完成由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过渡,让农机档案管理更好的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就目前来看,农机档案的信息并不完整,由于有些基层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滞后或者地方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到只有些农机档案信息的丢失。因此加强农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十分重要的工作。完善农机监理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尽量做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统一。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的手段来推进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促进农机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加大资金的引进力度

农机监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硬件设施,然而正是因为这些硬件设施成为阻碍农机监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因素。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尽量向上级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向社会群体引进资金,来拓宽资金的引进渠道,用以购置相应的机械设备。从容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促进农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篇4

(一)企业基础资料流失风险,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日趋复杂,细节管理与过程管理工作成为了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条件。同时,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基础性与过程性资料,而且其将会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重复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但是,因为其整体数量较大,将其纳入到企业档案库中进行集中保管时不但会占用大量的仓储空间,而且查阅不够方便,其不能满足企业应用的现实要求。因此,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一般只是针对相对重要的资料以及具有较高重要作用的基础性与过程性资料进行管理。而对重要性相对较低的资料,通常只是由企业各部门以及具体项目经办人自行进行保管。同时,由于企业不同部门的资料保管人员在档案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参差不齐,加之现代企业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基础性资料将面临着流失的风险,这将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传统档案管理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尤其是在办公自动化应用趋势的加快,企业所产生的数字档案资料正义惊人的速度增长。很多大型企业内部已经逐步实现使用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传递的联系方式。基于此,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

二、企业档案管理潜在的信息化要求

(一)现代企业市场开发信息需求现代企业市场开发工作中对企业竞争力的控制不仅仅在于对企业整体质量的控制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性方面。所以,强化企业对技术竞争的优势作用,提高企业进入、占领市场的速度,同时获得市场信息调控权利,为企业市场开拓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企业发展政策信息需求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但需要结合国家发展的基本国情以及国家整体发展趋势,同时还要重视国家政策以及国家资金调控对企业在整体技术创新方面的约束,把握好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而只有企业具备与发展政策信息化同步时,才能实时掌握企业政策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部动力。

(三)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信息在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信息闭塞对企业整体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调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复性建设工作,并避免在档案管理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必须为上述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只有在相关人员掌握了信息化技术之后,才能对企业的前景控制起到一定的提高,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质量。

(四)潜在的人才信息现代企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是能够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不但要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人才培养,而且还要对各类人才的信息档案进行基本控制。所以,在现代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过程中,人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企业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对企业整体的技术性设施进行信息化管理,而且还要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开发、传播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的给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确、超前的信息资料。通过调控的方式提升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一)符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档案资料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检索者所关心的资料内容,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所有这些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同时价值更高的综合档案信息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系统性,必须对档案信息进行精选,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对应的变化,例如,可以在计算机、通讯过程中进行文件起草、签发、管理以及归档等工作。因此,对应的档案管理机制也必须与之相对应。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建立起满足多种机读形式的档案管理体系。

(二)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手段现代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朝着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多手段的档案管理方向发展,而且这还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及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坚持档案的信息化发展方向,通过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拓展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宽度和广度,积极探索出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新方法。例如,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不仅仅只是通过将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的方式,而且还必须将电子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档案化,增强档案管理的深度。

(三)整合信息档案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企业的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缺乏合理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主要是因为部门之间的割裂导致的。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首先要建立起具有统一著录格式与编排方式的当那管理体系,在各个档案部门之间通过规章制度的方式建立其统一的档案管理方式。同时,还要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让更多的信息利用者能够获得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档案信息,使得其可以更加高效、充分的利用企业档案信息,在服务企业成员的同时,间接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四)面向社会,完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善于通过捕捉极具时效性的信息以得到进入市场的机会。这时,主动提供企业中的部分信息为社会利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而且可以通过获取社会信息使用反馈,逐步完善企业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为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提供基础。

篇5

1 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主要的手段就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其主要是以档案资源为主要对象,以管理档案的有关理论为指导,依托档案工作,结合国家档案管理以及信息社部门的相关要求,而展开的收集、整理、开发、保管以及利用档案的工作。目前,档案管理安全保密信息化是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同?r也是保障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前提。在我国的档案管理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所以档案管理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基本保障就是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而信息化档案管理对于其安全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技术、人才缺乏

在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管理技术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管理经验以及管理意识缺乏等,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而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知识,使得档案的保密工作、管理工作以及查阅工作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由于信息管理软件未能获得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加之相关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因此使得信息化档案管理不能获得有效的推进。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规范性的标准,使得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同时在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知识的相对缺乏,使得卷案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必须引进大量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同时不断增加专业信息技术人才,才能促使信息化档案管理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

2.2 档案管理性质理解不正确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保存各种形式、各种工作的文档以及历史记录,同时它也是领导考察工作的重要凭证和制定决策的基础依据,甚至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尽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该领域中,相应的管理人才非常少,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针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很多人的理解都不正确,这就使得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缺陷。二是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人们的理解也缺乏一定的正确性,且最初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定的资料服务,且对象是单位上的一些工作人员。但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以及业务等不断在拓宽,且档案保密、开发、保管以及查阅等,也属于档案管理的范畴。另外很多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比较喜欢见效早、上手快的工作,且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光明的前途,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

2.3 信息化档案管理理念缺乏

目前在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理念缺乏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管理技术落后、管理模式陈旧,未能顺应时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也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各大行业,如销售、设计、餐饮,甚至是快递行业,都逐渐应用到了信息化技术,但是在档案管理领域中,信息化发展则非常缓慢。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信息化档案管理未能获得良好推进,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建设,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解决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3 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策略

3.1 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针对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即组织其进行定期的管理技术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其档案管理责任意识,使管理人员能够形成一个具有严明纪律的工作队伍,从而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而在对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其档案管理安全保密意识,并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加强建设,同时根据我国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严格的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制度,并对安全保密人员加强实践和教育,从而增强其应用水平,以便达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3.2 树立信息化档案管理意识

在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机构需要对该项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明确,并且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性质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解读,特别是针对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工作,必须对管理人员加强安全保密意识的培养,避免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途径对档案信息进行非法窃取,从而避免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加快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地规划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增强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避免档案信息丧失其应有的价值。例如企业在对档案信息管理进行推进的过程中,不能对信息技术人才进行大量的招揽,同时也不能招揽一些不具备档案信息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人才,因为这些人才往往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素质,而已经招揽的人才,则必须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和教育,不断增强其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意识,增强其档案管理安全保密意识。

3.3 加快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

在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关的管理结构必须具有较为长远的发展目光,且对于档案管理行业的竞争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既要加强研究档案管理安全保密的技术性,也要对传统档案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确保档案管理的绝对保密性。同时要将档案管理信息软件与档案管理的实际内容进行有效的匹配,不断增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效率。另外要将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不断制定出先进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以便快速推进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进程。例如,由于当前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相关软件相对较少,因此在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其面临着较大的阻碍。因此必须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加以明确,以确保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篇6

单位的档案工作是单位工作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年初有档案管理计划,年终有档案管理总结,做到有计划有结果有反馈的循环工作机制。单位还应将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职责制定,并纳入到工作人员的考核中?怼W龅接锌己擞薪峁?有奖惩。只有单位将档案工作列入到单位的工作计划及各处室的计划管理中,才能依据计划抓落实,有一定的时间与工作积累后形成了工作习惯,档案工作才能够步入到一个正常的轨道开展运行。

档案管理的创新要从重视显示、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必须进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要真实、全面的留住历史记录、就必须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的真实面貌。档案管理创新既要学习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借鉴其他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方式,当然也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和创新。同事还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的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的方法和成功经验。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的系统化工程,要保证大难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转,必须强化单位的管理机制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近几年的档案管理交流会中发现,只有单位的领导档案意识强、处室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重视,从基本的文件归档。例如:年度计划和总结、会议纪要本、办公花名册等归档过程中尽然有序的做好归档工作。就有利于档案的工作开展。档案归档工作一年也就几次,但集中到归档再去整理就会发现需要资料已经忘记当时的情况或者模糊不清,因此在平时一定要做好档案的分类工作,平时对档案进行良好的分类,在进行档案归档的时候才能做到按类、按序的有机化工作,搞好档案的分类也是档案管理关键工作和重要工作。

二、信息网络与档案管理的拓展工作

信息化档案管理,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开发网上档案馆系统,利用网上档案馆为档案管理服务。

随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的推进,建立单位内部局域网,基于内部局域网开发一套内部档案馆管理系统,积极组织档案的信息电子化、网络化,使得网上档案馆的信息充盈、饱满,使得电子档案馆能为单位服务,实现电子档案馆的在线检索、为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电子档案馆有了一定的成效后,根据业务的范围和实际的需要建立电子档案数据中心。电子档案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单位内部的各类电子文件和业务数据,并基于电子档子馆数据中心建立限制与非限制的权限电子文件查阅、利用电子档案馆数据中心实现电子文件的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档案馆数据中心覆盖面广、内容充盈饱满,利用率高。与传统的纸质档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单位电子档案馆数据中心,应积极开创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新局面,努力做到信息档案为单位的工作服务,为工作人员的便利查询资料服务。电子档案馆数据中心的数据不同于一般常规文献资料,他是由单位组织和工作人员直接使用原始工作文件材料的转化物,不是事后补录或者编写出来的。因此,单位的事务计划须依赖于档案,并以档案为可靠的信息依据,为领导的决策支撑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单位的档案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反映出单位的全方位历史真实面貌,在评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凭证参考作用。

三、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产业化

处于信息化社会的我们,从信息资源的开发角度来看,单位的档案管理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分类工作。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单位档案馆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文物保护者,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互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馆的改革创新方向必然是信息化技术手段的道路,在为单位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建立以档案为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面对单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信息总量的急剧增长,面对浩瀚复杂的文献资料,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只有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完成。根据自身要求收集本单位相关的业务文献资料。

档案管理还因注重信息反馈,工作人员在浏览电子档案的时候发现与探索才能对档案馆的建立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源,使得档案馆的档案更加完善,为档案的分析研究,提供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信息化;信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30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在信息时代下,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令人们眼花缭乱,无法辨别真假,无法及时准确地加以利用,因此,当前各个行业对信息管理的要求愈发严格。这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面临着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升级,发挥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积极作用,满足人们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1 档案管理信息化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概述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在管理作为信息重要载体的档案时,全面地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图文技术等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安排、管理与配置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将原本的纸质版档案转化成电子数据予以保存,更好地实现了档案的保存,同时能够进行信息资料的自动化查取,从而达到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目的。

1.2 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相比起传统的档案保存增加了安全风险。在网络的飞速发展之下,互联网的使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如此大面积使用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安全隐患的增加。这会导致一部分不法分子伺机窃取、攻击甚至是篡改档案信息,这样的情况一直困扰着档案管理人员,威胁着人民群众。

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强人意。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自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使档案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意识不强,同时,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方式方法与时代脱轨,不适宜于时代的要求。

最后是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信息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档案名录细则不够细致、档案分类不够准确,对于档案标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常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另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后电子数据的易更改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也降低了档案管理信息的最终质量,无法保证其真实性。

2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2.1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

针对当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要做的不仅是逐渐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加强他们的工作能力,还要建立更严格的选用机制,将真正有相关技术能力、高素质的人选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此外,还要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并并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探索自身独具特色的工作道路。每一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子档案的管理方法,相关的网络技术、图文表格技术等工作技能。从而正确判断档案保密程度和开放程度,保证档案分类、编号等工作的标准化,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在信息共享方面的积极作用。

2.2 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态度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实际上一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却并没有从内心重视这份工作。所以,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理解自身行为对社会的重要性。唯有转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态度,令他们从内心热爱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使工作人员注重自身工作行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整理有关信息时更加全面细致、小心谨慎。另外,还要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要求工作人员始终以热情的态度进行服务。

2.3 制定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重视档案的安全问题

首先,要以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力为依托,制定一个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标准,将实际操作中涉及的问题明确展现出来,对行业内所有单位的管理行为予以统一约束。以此令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中电子数据可以实现真正的标准化和有效性。其次,要不断发展科技,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能够符合时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还要将更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提高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最后,就是要在政府的帮助下,令行业内更多的单位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配备足够专业科学的器材。

以上是针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管理建议。但是保证信息化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还需要涉及统一协调所有的环节,使其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 结 语

在时代的飞速发展进步下,如何将信息更及时有效、真实安全地传达给人民群众是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建议利用高科技技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全面、更高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处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革新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令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时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1.财务信息化有利于各部门资源共享与信息对接。在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化作为一个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它汇集了学校经济活动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在这个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交换,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在高校外部,国家财政、税务机关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平台获取高校财务信息,便于实现对高校资金运作情况的检查和督导。2.财务信息化有利于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不断创新和完善。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存在数据量大,资金监控难、核算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而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将高校财务信息有效集成、整合、优化,为高校管理者实时、准确掌握学校经济业务的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高校管理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提供管理辅助和决策支持。建设和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对于降低高校财务管理成本,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一体化,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领域高校财务信息化实质就是高校财务

管理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提炼财务信息,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为管理者提供更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管理辅助和决策支持,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预算信息化。预算信息化主要是指实施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管理系统,高校财务部门依托该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经济业务的预算、控制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预算的制订可以反映高校管理者对学校发展的战略导向,而预算的执行情况则是对这一战略导向的细化落实。通过财务信息化平台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可控性,使预算的制订、下拨、执行高度协调统一,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2.核算信息化。核算信息化主要是依托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的财务软件,收集整理高校日常经济业务收支情况。例如,学生收费系统用于完成学生日常收费,同时还可以统计缴费情况,上报主管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工资系统管理全校职工工资发放,并在发放完毕后汇总报至账务系统;经费核算系统用于经费的核算,以及经费使用者在权限范围内查询。这些系统将零散的数据收集加工,最终汇总到账务系统,再通过信息传输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以供查询。3..决.策信息化。分析决策系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较高层级,是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它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各个子系统收集到的财务信息,计算高校各项财务指标,将数据与参考指标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出当前本所高校财务状况,为高校管理者把握学校现状提供资料,也为管理者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三、高校财务信息化带来的安全隐患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在各种信息化手段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管理上的缺陷、网络环境风险、软件开发力度不够等都是财务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1.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缺乏符合信息化管理要求的管理者或操作者造成的信息安全风险。首先,实现财务信息化需要调动各类人才,尤其是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类人才,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努力。这就需要有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者合理安排统筹协调各方工作,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这样的领导者是大多数高校所缺乏的。其次,目前高校财务引进的多为专业化人才,而缺乏既懂财务管理又熟悉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这在根本上限制了财务信息化的推进速度。再次,在财务系统中,管理权限的划分不当会造成管理混乱,工作人员之间任意的传递数据、下载资料,计算机之间随意的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会造成财务信息的外泄和滥用,进而带来安全隐患。2.网络环境风险。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非法入侵、泄密和病毒威胁。网络环境下,高校在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上报,以及在线查询等功能时,不可避免的使财务信息暴露在网络风险中,很难避免非法侵扰。一些不法分子也可以通过网络恶意破坏、泄露财务信息,造成财务系统数据丢失破坏,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另外,计算机病毒也是财务信息化面临的一大威胁,在日常业务中,由于工作需要,常常要进行数据传输、文件下载等,这都加大了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风险,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会对整个财务信息系统及高校师生的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3.软件开发滞后。财务软件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其功能和可靠性影响整个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各高校所用的财务软件一方面仍存在着设计缺陷和系统漏洞,这些缺陷和漏洞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这对高校财务信息造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高校财务软件缺乏针对性,高校财务软件虽然能进行日常业务的管理,且稳定性强,但灵活度不高,大多数软件不能针对高校实际的财务状况作出分析预测,而是需要财务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进而反馈给决策者,这使得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大大降低。此外,目前多数高校财务软件的各子系统是相互独立的,缺乏联系,这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实现实时传递,信息的共享程度也不高,更难以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

四、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管理。

篇9

1 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特点

1.1 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在过去,企业档案管理的实现是不同部门对其内部文件进行整理、分类并归档的过程。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则改变了这一状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将企业的文件,部门的基本文档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归档与管理的同步,将不同部门对于同一事务或者同一事务的不同角度的记录归入档案数据库中,实现档案管理的一体化。通过对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现公文和业务性文件整理与归档工作在同一时间完成,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节省劳动力,而且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从繁杂的工作中抽离出来,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加强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此同时,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也能够通过自动化系统对公文以及业务性文件的管理状态进行随时的掌控,以便尽快的做出指导,实现档案管理的预见性。

1.2 方便存储与查找

企业的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可以通过对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将已经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随时存储到服务器上。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他也可以把原有档案的扫描件存储到服务器上。这样,只需要通过身份验证,用户就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查找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即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资源,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档案管理给企业的工作带来的方便。

1.3 档案业务管理自动化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其全过程不仅包括统计、鉴定、借阅还包括了参考资料的编研工作,甚至是资料的销毁,这都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对档案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资料。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对档案进行随时随地的管理,例如各种数据的统计、各种报表的打印、借阅登记、催还提醒等,这样可以便于领导或各部门通过电脑获取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避免了因为距离问题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2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意识不足

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逐步完成,而且投资较高。因此部分企业选择继续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而将资金更多的用于例如设备改造、产品销售等直接投资上,疏于对档案的管理,忽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缺乏服务意识,使得档案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然而,事实上虽然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是通过对档案的合理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忽视必然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2.2 档案管理信息载体的破损

在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磁性载体的电子档案成为继纸质载体的图文档案之后的又一重要管理对象。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许多企业实现了工程设计、施工和产品研发中的二维绘图、三维仿真模拟设计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常见的载体有胶片、磁带以及光盘等,这些载体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破损,例如自然老化、害虫的侵害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损伤等。这些都有可能严重影响文档等信息的使用,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

2.3 标准化建设不够完善

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指的是在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过程中,必须有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对其进行指导。信息化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各个业务环节的相关信息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提供了保证。但是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数据计算的标准却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以及工作程序标准、数据交换等标准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否则这些原本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因素将给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或资源共享造成诸多不便,甚至会严重制约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改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才能彻底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所有工作的顺利展开与进行都离不开规范的要求和对标准的参考,企业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健全的管理制度与明确的部门职责,而同时这也是档案管理部门为企业提供更高级别的服务的先决条件。所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化的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尤其要制定档案自动化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的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3.2 加强监管工作

在企业建立局域网时,要有计划的实施档案一级管理,对于文件从形成到归档的全过程要实施监管,尤其是从文件行程的最初阶段,以保证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在可控范围内,使整个过程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并努力贯彻执行。

3.3 理顺工作流程

不同企业的工作流程不一样,相应的档案管理自动化程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明确各部门工作的先后顺序,例如档案部门与文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避免走弯路。档案管理要与企业所讲

转贴于

求的效应原则保持一致,尽量以最少的投入来保证企业对于信息资源需求的满足。理顺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首先要做好数据收集与资料库的维护工作;另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及时编写一些档案文件汇编,并提供企业领导用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3.4 实现管理工具的信息化

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除了要做好文件的分类、归档等工作外,还要积极参加档案管理软件的功能开发工作中,充分了解企业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和档案专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在工作当中,要及时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分析档案管理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将分析结果交给软件开发人员作为依据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使设计出的软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真正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篇10

一、目前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就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将元数据转化为数字形式,从而存储在相应的设备软件上,然后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查询和利用,提高了档案利用的效率,有效的实现了档案数据资源的共享。虽然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是未来我国档案管理事业主要的发展趋势,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该工作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

我国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不高,这就使得各个区域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均衡,有些地区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程度并不高,而有些区域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程度却相对较高,无论是基础方面还是在硬件设施上,部分地区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甚至超越了国家的平均管理水平,这些地区利用先进的软件和构建有效的平台来实施对档案的高效管理,使得档案信息化的建设速度相对较快。但是部分地区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还相对较为落后,其还有待进步的发展,甚至有些地区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已经出现了发展停滞的情况,与那些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一点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建设并不平衡。

2.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

我国一些地区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来说较为快速,而且管理体系也较为健全,但是就整体来说,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是相对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上,要比国家的整体水平还要高,这主要是因为其在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发展档案馆本身,其主要是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发展。其在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时候,主要采用采用的是集成化的管理方式,在档案管理的平台上,将档案馆作为发展的核心环节,从而带动其他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但是我国大多数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发展上还只是局限于对图书馆本身进行管理。

3.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

我国的档案查询在一些地区还需要本人亲子办理或者是委托人到专门的档案馆进行办理,还无法有效的实现线上查询,这样就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变得较为复杂,使得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率相对较低。

4.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人才的配备也不健全,基础设施也相对较为落后,这就使得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高效的开展。另外,我国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程度也较低,无法有效的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低,档案馆的管理人员多为年龄较大的人员,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管理知识,责任感也不强,这就使得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二、构建低碳理念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

我国领导应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大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档案信息资源作为衡量我国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构建低碳社会、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领导支持档案信息化模式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支持档案部门的工作。

2.转变传统观念

我国部分地区认为档案利用率较低,档案信息化建设意义不大,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转变观念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管理观念,提高自身认识水平,树立低碳理念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积极探索低碳理念的档案信息化模式新思路,进而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3.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保证,也是相关档案信息化技术的利用者,要想能够使得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得以高效的开展,就需要选用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在低碳理念的影响下,不断的构建健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从而使得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此外,引进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有利于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加快档案网络化进程

利用网络化对档案实施管理,将档案转换为电子形式,以减少对纸张的应用,这样就可以达到有效节省资源的目的,而利用网络化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得档案资源实现共享,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查询,在网络的档案库中,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源,从而提升档案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从而有效的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