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议题式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议题式教学案例

篇1

一、工作形式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政府十件实事,下同)

市直文昌中学、中学、实验小学、小学分别与“三区”闵集中学、龙店中学、诸赵学校、闵集中心小学结对建立“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市直楚环中学、体育路学校、航天中学(小学部)与“三区”双峰中学、双峰山洪益小学、临空区上新小学结对建立“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二、工作目标

通过市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引领示范,进一步拓宽“三区”学校学习、培训、提高的空间和渠道,使“三区”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开发、教科研水平等方面有显著提高,从而逐步达到市直学校和“三区”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

实现教育教学五个一体化,即:办学思路一体化:联盟学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等方面统一理清办学思路,提升办学理念,明晰办学目标,形成有特色的一体化办学模式。课程实施一体化:在联盟学校内统一课程标准、学计划、学安排、学进度,强化课程计划落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联盟学校统一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统一组织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落实中小学校长、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学研究一体化:联盟学校统一开展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德育教育、空中课堂等活动,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质量分析,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逐步加强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一体化: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教学研究、学生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统一评价体系,统一进行考核。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利用市直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帮扶支教和顶岗学习工作团队,开展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帮助“三区”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教师培养,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教学研究和校级、班级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办学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

1.成立学校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委员会(简称联盟委,下同)。在联盟学校内,成立由市直学校校长为主任,“三区”学校校长为副主任,两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级领导、相关中层干部共同组成的联盟委。联盟委负责研究制订《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一体化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教育教学的计划和进度,组织教育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并负责做好两校教师工作,促进紧密融合。

2.实施教师轮岗交流。联盟委根据两校教学实际、教学进度、学科教师配备情况、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工作情况等因素,在两校间实施教师轮岗交流,统筹安排教学任务,使用中不受行政管辖权的制约。2015年上半年,各联盟学校每校交流轮岗3人,双向共交流6人。2015年下半年以后,各联盟学校具体交流人数由各联盟委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但双向交流人数最低不得少于6人,每次交流时间最少不得低于1年。

3.制定联盟学校长期规划。各联盟委按照“磨合整合融通”的规律,拟定教育教学一体化的长期规划,并分段组织实施。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1.市直学校到“三区”学校支教帮扶团队由3-5个学科中的优秀教师代表组成,其中一人挂职担任“三区”学校副校长;“三区”学校在接受帮扶团队支教的同时,原则上按照相同的学科和人数,派出本校教师(含副校长)到市直学校顶岗学习。

2.“帮教帮学校际联盟”一定6年,6年后可建立新的“帮教帮学校际联盟”。帮扶和顶岗学习工作团队一定2年,2年一轮换,由“帮教帮学校际联盟”学校相互派出。(首期团队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7月30日止,共双向交流教师18人。)

3.帮扶团队教师应身心健康,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师德师风好,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高,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到“三区”学校担任副校长的人员,须在本校担任中层以上职务,并具有两年以上任职经历。顶岗学习教师应身心健康,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龄1年以上;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科专业知识,热爱教育事业。

上述两种联盟,都应建立基于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名师1+x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硬件建设由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城乡共享。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市直学校与“三区”学校城乡校际联盟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党群科、基教科、规财科、“三区”办、教科院、装备站及“三区”教育办、学区负责人和相关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三区”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领导市直学校与“三区”学校实施城乡校际联盟行动计划(包括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的相关工作。

(二)政策保障

1.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学校现有人事、财务管理独立。在一体化联盟学校内统一调配使用的教师,其在原单位的人事、财务、工资(津补贴)关系和身份不变,仍按原标准享受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有关规定晋级调档;工龄、教龄及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

2.市直学校到“三区”学校支教的副校长、教师在参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和享受政府津贴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市直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将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三)激励措施

篇2

关键词:考试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DF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20-02

一、一般资料

女,23岁,某重点大学大四学生,汉族,未婚。因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睡眠不好、食欲不振。

求助者中等个头,体态偏胖,精神状态正常,思维清晰,交流无障碍,自知力完整,有强烈的求助愿望,但情绪低落,表情凝重,眼圈发黑。

求助者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由于睡眠不好、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使得求助者的学习效率下降,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从9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至今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眼看考试时间临近,自己的情绪越发低落,常感紧张焦虑,害怕考试的到来,并伴有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表现,在同学陪同下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二)个人陈述:来自于北方某小城市,独生子女。父亲是工厂技术员,母亲为小学教师,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人很重视她的学习。求助者自幼学习上进,记忆力较强,再加上勤奋刻苦和一股不服输的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至初中较为顺利,但随着所学内容难度逐渐增加,自己原有的较为死板的学习方法不太适应,成绩不如从前,但凭借一贯的勤奋刻苦尚能应对。中考时失利,进入一所普通高中学习,母亲曾与其商量花钱进一所重点高中,这样考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大一些,但坚持不交钱,并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同样考上重点大学。虽然对普通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同学的学习态度有些失望,但仍刻苦努力,虽认识到学习方法不够灵活,但相信笨鸟先飞,将自己全部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加之性格较内向,少与同学来往。高考终如愿考入全国某重点大学外语系。大学期间坚持原有的学习方法,仍刻苦努力,社团活动和课余活动较少,人际交往较少,至今无男朋友,但与宿舍同学相处较好,生活和学习较为顺利愉快,成绩中等。今已大四,经过考虑决定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现正在复习。刚开始准备时,还较有信心,但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时常焦虑,看不进去书,感觉脑子不好使了,好像昨天明明看过的内容今天就忘了。开始认为是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开始产生疲劳,以为进行适当的休息便可恢复。但明明感到很困,躺下来却睡不着,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总想着考试的事,担心自己考不上。可又担心自己休息不好,便会影响明天的精神,学习的效率又降低了,于是又希望自己能尽快入睡,可越着急就越是睡不着。特别是近一个月,焦虑感更加严重了,紧张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总是担心自己考试时脑子忽然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住了,说自己肯定会失败,问及为何会做此判断时,称自己脑子不聪明,学习方法太死,要是像李某某那么聪明就好了。眼看班上其他同学有的保研,有的已找到工作,自己要是考不上研究生就没有希望了。为此吃不下饭,而以前胃口一直很好,饭量也挺大,同时失眠的问题也更加严重了。自述以前每次重要的考试前也比其他同学更紧张,但都能度过。而现在既无法复习,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对此很是苦恼。同学建议自己放松一段时间看看,试了试,不进行复习一个星期,也尽量不想考试的事,但效果不大,所以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强烈希望能够帮助自己摆脱焦虑情绪的困扰,睡眠和食欲恢复正常。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身体智力均发育正常。穿着干净、整齐、得体,打扮符合学生身份。眼圈发黑,愁眉苦脸,情绪低落,语调低沉。思维正常,意识清晰,接触交谈合作,言语表达无障碍。无幻觉、错觉。情感反应稳定,但在谈到考研时,表现出担忧、焦虑的情绪。

其同学报告的情况与刘某主诉基本一致,但认为刘某是过于看重考研的结果才会有这样的状态。

四、评估与诊断

(一)首先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一致的,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的求助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二)根据许又新教授归纳的神经症的评分标准,本例不属于神经症。

(三)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四)病因探讨:本案例有明显的外界刺激,即研究生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具体目标:缓解焦虑心理、躯体症状,使求助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最终目标:通过咨询改善认知,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根据求助者的特点,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为指导原则,主要运用合理性情绪疗法来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六、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咨询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

(一)第一阶段咨询

目标:

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充分尊重求助者的立场出发,认真倾听求助者的倾诉,对求助者表示充分理解,与求助者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为以后的咨询进程铺平道路;(2)确定主要问题;(3)探寻改变意愿;(4)进行咨询分析。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2、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将测验结果反馈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4、双方商定,确定咨询目标。

(二)第二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标:

1、加深咨询关系。

2、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分析其不合理思维模式。

过程:

(1)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及ABC理论,让求助者接受这一理论。

(2)咨询师结合求助者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其从这一理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

(3)系统分析求助者其不合理思维模式:本案例求助者对失败充满恐惧,以致一旦在努力之后得到可能预示失败的不良反馈便产生两个不合理的认知。一个是将失败的可能性放大,一个是将失败的后果放大。而这两种不合理认知一方面会引起过分的焦虑,同时这种焦虑又会影响求助者心境状态使求助者得到更差的反馈,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求助者的正常生活。这种情况在求助者重视和有过失败经历的事件中尤为严重。在较难的事件中出现几率更大。

(1)绘制求助者思维模式图如下:

第二阶段第二次咨询

目标:巩固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效果,引导求助者分析自己的不良的思维模式。

过程:

通过与求助者不合理观念进行讨论,使求助者放弃不合理信念,是这个步骤的关键。以下是求助者原先的不合理信念以及进行辩论后的产生合理信念:①我肯定考不上――对于未发生的事件,我们无法断定其结果,各种可能性都会发生,所以我也许会失败;②要是考不上我就完了――上研究生只是大学毕业后诸多选择中的一条道路,此外还可以工作,或来年再考,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今年考不上又能怎样呢?天又不会塌下来;③不管复习得如何,也是靠不住的,到了考场上脑子仍然会一片空白――如果不是大脑出了毛病,那么你应当同正常人一样服从记忆的一般规律,即只要对某一材料达到一定的熟记程度,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好的记忆。中考那次不愉快的经历是由于复习不够重分导致缺乏自己并且过度紧张造成的。因为你的紧张情绪妨碍了你对头脑中贮存的信息进行成功的提取,严重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所以不必怀疑、贬低自己的记忆力,要紧的是恢复自信心,以放松、镇定的情绪去迎接考试,表现出自己的真实能力;④如果我考不上,多没面子――没考上研究生,对自尊心的确是一种打击。但是,人不是神,不可能事事都成功,偶尔经历失败情有可原。而且考试并不是为人的面子设立的,是为了检查前阶段的学习效果。考研属于选拔性考试,大多数人会失败,没什么感到对丢脸的。

根据上周提出的不合理思维模式图并针对求助者具体情况与之讨论,使求助者对其不合理思维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达到纠正的目的。首先考研本身是对求助者主要而又有难度的应激事件;其次初中考场时常的经历使她对考研有多了一份恐惧;而且1、3项为放大事件失败概率,2、4项为放大事件失败后果。

阐述森田疗法的观念并鼓励求助者以顺其自然态度面对一时无法完全解除的焦虑。

布置家庭作业:记录紧张焦虑发作时担心的内容。

3、第三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标: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效果,并引导来访者重新勇敢面对问题。

过程:

考察求助者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与之进行了讨论从而强化合理观念。

在这里为提高求助者应对焦虑性情绪的能力,进行自信训练和放松训练。

与求助者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疾患的探讨,引导求助者重视阶段性的目标。

第三阶段第二次咨询

目标:总结回顾整个咨询过程,评估效果,结束咨询关系。

过程:

(1)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标和方案,与求助者作一次全面的总结,强调咨询要点,肯定求助者所取得的进步,鼓励求助者。

(2)引导求助者将咨询中所接受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独立处理自己的问题。

(3)与求助者道别,结束咨询。

七、咨询效果的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主观体验:求助者认为焦虑情绪明显缓解了,认识到考研不是唯一的选择,睡眠改善、胃口好多了,对自己的评价理性了,自信心也提高了。

(二)求助者生活及社会功能的改善:饮食、睡眠恢复正常,学习效率有显著提高。

(三)求助者周围人的评定:同学反映求助者情绪好转了,不再愁眉苦脸,睡眠、饮食状况改善,人也开朗多了。

(四)咨询师的评定:根据观察,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明显缓解,面带微笑,黑眼圈消失,自我评价更为积极,能正确地看待考研。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汪新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篇3

一、教学意图

1.用玻璃杯掉在草地上和掉在水泥地上,那种情况容易破碎的事例诱发学生思考,为学生今后学习“冲量原理”预设实例,体现体育教学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的基本理念,把体育学习与自然学习整合在一起。

2.学习“退让”缓冲的技巧,感觉缓冲对关节、大脑的影响,体验自我保护对生命的意义。

3.增强肌肉力量。

4.学会应急处理、学会相处。

二、教学流程

1.问题提出。

师:玻璃杯在同样的高度掉在水泥地和草地上,那种情况容易破碎?

生:掉在水泥地上容易破碎。

师:为什么?

生:因为水泥地比草地硬。

师:为什么硬的容易破碎,软的不容易破碎?

生:(答不上来)

师:猫从高处落下,有什么自护措施?

生:前爪有肉垫。

师:那我们人从高处落下怎么办?可采取怎样的自护措施?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2.教师示范。(从一米高度的箱)在箱上自然站立,纵身跳下,全足掌着地,全身退让缓冲至团身。播放跳伞运动员的着地技巧、电影侠客动作,请同学回忆――落地缓冲的技巧。

3.学生模仿练习。器材设置:分设四组高度60、80、100、120厘米的跳箱,落地点铺设垫子,供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器械。个别女同学出现“恐高”现象;小部分男同学表现“冲劲十足”;器械上嬉皮笑脸、玩皮;对同伴的失误而讥笑等。

教师点评:恐高需要适应,正是课的效果体现;“冲劲过猛”的往往会出险,提高对后果的预见性;“表现玩皮”同学的动因是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告诉他安全更重要;对同学的失误不要讥笑,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是你的失误,同学们讥笑,你的感觉如何?”

4.学生再练。

5.讨论。

三、教学结果

本课触及学生的思想,对安全意识有了理性的认识,也锻炼了体能,收到健身养性的效果。以运动激励积极地学习,并提高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显示了初中学生好动、对事后结果缺乏预见性、人际间缺少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表达方式冲突等问题存在。

四、自我反思

1.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历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生命意识的内涵,不仅体现在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体现在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的技巧,提高自护防范意识。

2.整合的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等,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是当前新课改的一大趋势。

篇4

“先学后教”模式,借助导学案这种载体,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其中难免有一些弊端,这里一一列出,以供同仁指正。

一、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的编制往往是教研组分工合作完成的,一般包括“预习部分、自主检测、课堂达标、能力提升”等几个部分。好的导学案首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梳理知识,还可以通过习题掌握一些基本的问题;其次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再次可以通过一些往届高考真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鉴于导学案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导学案的编制就显得尤其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做起来可能得心应手,但对年轻教师来说就显得相对困难。所以分工合作比较好,但人数不宜过多,因为若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耽误整个导学案编制的进程。另外,在繁重的高中教学任务中,科任教师是否有时间精心编制一份适合学情和实际情况的导学案也是问题,往往出现在网上随便下载的情况,这自然会影响导学案的使用和教学效果。

二、导学案的发放

导学案是课前发放还是当堂发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前发导学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给学生留足预习的时间,学生就可以利用导学案做好充分的预习,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多方面地获悉知识。比如现在高中历史教材(尤其人民版)是按专题编写的,教材前后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若学生初中历史学得不太好,一些最基本的历史事件可能都串不起来,如果学生能在预习时查一些有关的资料,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课前发导学案,还可以让教师有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做到心里有数。但课前发导学案的做法对课表的要求很高,必须保证在上这节课之前有对应的自习课让学生按照导学案预习,还得看学生是否有条件查阅资料(若没有条件多渠道的获取资料,科任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能否为学生附上必要的资料,这样做势必提高了对编制导学案教师的要求)。课上发导学案,时间显得仓促,学生预习不充分,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不过这对课标的要求不高,也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预习。

三、小组讨论及答案展示

学生通过导学案完成预习或做完习题后,势必会讨论预习、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全班展示本组得出的统一答案。小组讨论的好处是几个人能互相交流,因为每个同学掌握的知识是有区别的,通过讨论,可以资源共享。比如,在预习时小组同学可以查阅不同的资料,然后讨论,知识通过讨论自然传播,这样做可以节约预习时间。学生在做完习题后,往往就答案也会进行讨论,这就能起到“兵教兵”的效果。但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有待不断探讨:首先,学生的分组很重要,学生的基础和成绩参差不齐,分组的均衡程度往往会影响到讨论的效果甚至整个教学过程。但分组涉及到座位安排和其他几科的协调,是每科有自己的小组或六科同一个小组,还有同一小组的同学座位是否该在一起,这都有待继续探讨。其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剑走偏锋,或就某一个问题讨论的时间过长,或经过讨论也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因此教师应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学生在组内发言的多少也是不同的,怎么才能调动组内所有成员发言的积极性还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因为在讨论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个人发言,其他成员只是旁听的局面。

讨论之后,各个小组要展示答案,大都采取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做补充。这时候大家都比较踊跃,但也不是没有冷场的现象,这时可以采取小组记分、积分的方法鼓励不同的组发言,还可以为发言的同学单独加分,在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共同的激励下能提高大部分同学发言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答案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

“先学后教”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却不容忽视。导学案编写、印制之后,教师首先要找合适的时间发放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资料,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最好再做好预习的检查的工作。其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想一些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记得一位优秀的老教师在上完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后,有人问他准备公开课用了多长时间,他回答说“一辈子”。正是因为“先学后教”模式教师的发言减少,所以才显得尤其重要,必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决,有的共性问题要当众解释。再次,公布习题正确答案的时间也应掌握好,太早,可能减少学生的思考、讨论,太晚,学生可能对错误答案形成深刻的记忆不易更正。最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可能不太到位,教师最好板书知识线索,补充必要的东西。

五、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模式整体的使用效果

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但缺点也很明显:学生对知识掌握比较肤浅,与高考要求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很难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篇5

关键词: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对理论的重要性有了过多的强调,就导致在学生学完之后没有多大的用处。我们以往对电力电子的实践教学,最多把多媒体引入教学,严重的对这门课程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直观的效果,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也因为这门课程比较抽象,长期以来学生们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畏惧的心理和厌学的情绪。高职院校作为服务站在社会服务的功能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所以,当前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从而能让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本质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1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标准

1.1课程设置理念。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用电子元件进行对变换的电能进行控制。开设本堂课程的的主要目的就是站在运用的角度上对电力电子器械的工作性能有一个比较深的了解和巩固,然后把学生所学的的知识运用到电力电子的主要内容当中通过对变流技术能够进行透彻的分析,最后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程当中去。因此,提出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对课程的教学和建设进行不断的推进和发展,为了对学生的基本性能进行不断地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为最基本的目标,从而形成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的系统方案。一体化教学在课程内容的设置理念当中,应该结合并且遵循学院的各方面的企业,并且对专业的标准相符合,以及对职业的资格相符合。学院和企业的不断结合是为了高职院校的一个平台,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这个平台来对相关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研究。并且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企业对各岗位的要求,搜集专业的毕业生岗位按照这些岗位的要求来合理的设定课程的内容。来不断的满足专业的标准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设计的课程内容。能够符合职业的资格也是在设置课程内容与中级和高级维修工的职业技能的鉴定标准。1.2课程内容的设置。一体化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新颖的设计思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当中,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合理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能使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进行,在教学方法上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实际的行动为驱使。在课程的设计当中要能够使学生对组装、配置、试验、检修、维护电路的技能进行熟练的掌握为重要的目标,能够使学生获取中级以及高级维修工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中心,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历年的提高为具体的方向,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的教学环境下,聘任专、以及兼职的教师,都要充分的对本门课程中的包容性和理实性以及专业性进行展现出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习环境的差异以及学习内容的区别,分别在一体化教室、校内的模拟工作实验室和校外的实验基地进行合理的区分开,校内和校外的场所进行合理的共享,可以充分的对学习的技能进行提高,能够对教学的包容性充分的展现出来。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一个环节,都要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围绕着各方面的岗位职责进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学引用专业的要求的同时,要与工厂的实际的电路相结合,把专业的考核作为课程中考核中的其中一项,从而体现出教学的专业性。

2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2.1实施过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是让学生们对专业的教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实现对枯燥以及非常抽象转变为通俗易懂,而且也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也可以充分的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不在进行死记硬背的方法,并且能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熟练地掌握,同时把在实训室学到的相关的专业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当中,也能对这门课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要逐渐的对自身对点的恐惧进行消除,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进行不断地提高。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当中,运用独特的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要以图片、动画、多媒体以及设备为一体,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发挥的主管能动性,全面的调动在课堂上的思维,实现教学不断的创新,并且使学生和教师都要同样的收获。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统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起来,让学生对电力电子的基础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为后期的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解决相关的各种问题。2.2实施效果。要从课时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原有的教学实践为每节课2学时,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学生很少有时间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更没有办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在第二次上课时,前面讲的知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现在把所有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成4课时,这样学生听完之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利用实训环节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中的验证,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并且能充分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的效果也非常的明显。从班级的成绩来看,一个班45名学生,有96%的学生已经对所有的电力电子器件的知识进行掌握,有98%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搭接单项半波、桥式电路,有90%的学生已经学会搭接三项半波桥式电路,有92%的学生已经了解调压、斩波电路,更有85%的学生已经对触发的电路掌握的比较深刻。绝大多数学生都比往年在教室中上课掌握了更多的电力电子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理实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广泛的进行应用和推广,并且有效的将实践的教学和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起来,也就成功地突破了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界限,他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操作以及社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合理的融合,师生双方要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形成了对学生在工作中的基础进行培训为核心的一整套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洪庆.“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150-155.

[2]阎文兵,孔超,姜绍忠,徐清.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10):101-102.

[3]陈兵飞,杨碧石.高职“电子技术”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导的改革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12):109-111.

[4]赵飞燕.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2):133-136.

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人才;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在市场经济与我国技工荒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工己经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重点。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肩负着为培养职业人才的使命。其中会计学科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是通过采用实践分析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会计知识和技能,形成实践教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在职业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现,备受青睐,通过实践教学加强高职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也成为研究的方向。

一、高职会计学科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调查分析

高职学生会计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会计学科中开展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有着深刻的必然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们对甘肃省高职财务会计、审计专业的会计学科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和分析工具本次问卷以某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和某大学审计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以SPSS15.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当前高职学生对会计学科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可程度非常高,对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体评价以及子项目案例教学、企业实习方式均达到了4分以上,属于最重要的范畴,而其他两个子项目角色模拟和示范模拟也都在3.5分以上,属于重要范畴。我们可以认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学科教育中非常受欢迎,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尽管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受到学生青睐,然而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分析得到我国高职会计学科的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现状与学生的期望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企业实习、角色模拟、示范模拟、案例教学四项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现象。因此,高职会计学科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期望和现实之间差异明显,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大势所趋。

二、以案例与实践教学为核心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

作为培养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高职在会计学科教育中加强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能力培养是毋庸质疑的。案例与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给予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一个仿真的经验,让学生有机会设身处地,面对情境中所引发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通过案例呈现出问题的情境,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其实施步骤如下:

(一)构建概念框架

案例与实践分析是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案例与实践分析之前,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案例与实践分析过程中所必需的概念框架,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当前理论讲解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讲授式讲解策略。会计教学中倡导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不是否定讲授教学,它能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能力。二是自学式概念学习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师讲授过程中知识量是有限的,对于案例与实践分析所需要的知识则是大容量的,因此在为学生构建理论基础的脚手架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指定相应的参考文献,让其通过自学来构建案例与实践分析和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基础。

(二)形成问题质疑

在案例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过程中的情境原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调动参与问题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一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策略。会计案例的篇幅长短不一,有的案例短小精炼,而有的案例由于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而篇幅较长,长的可以达到几十页。那么以文字形式向学生展示案例,形成疑难无疑是最好的呈现方式。二是虚拟电子案例呈现策略。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视觉时。在案例教学的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案例情境创设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影像、声音和文字等载体对案例情境进行优化创设。如在财务项目选择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项目选择的背景以及项目实施后的前景,把死案例变成了活情境,促使学生在虚拟的案例情境中形成对财务问题的质疑。

(三)自主解决问题

以案例与实践教学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财务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是一种过程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全身心的走进案例情境参与案例的整个分析和讨论过程才有可能提高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能力。案例与实践分析的首要环节是通读案例,进入案例所提供的情境,以企业管理者身份了解案例所揭示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背景,通过查找资料,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案例情境结合起来,分析案例中错综复杂的事件,分析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权衡互相制约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详尽分析每一方案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和不足,实施该方案的必要条件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综合分析以后并选出最佳方案。

(四)合作分析

讨论是案例与实践分析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形成财务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关键步骤。一是小组讨论:在案例自主分析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后能基本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对案例的分析很有可能不全面,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而且在分析过程中碰到阻碍是在所难免的。二是全班讨论:全班就案例的讨论是小组讨论的延续。在讨论中,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所在组的观点向全班陈述后就相关问题接受教师和其他组学生的提问,就自己所找到的问题进行自由提问。与此同时,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犹如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案例教学所涉及的问题都应该由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观点不一致,可以展开辩论,而教师这位“导演”则起着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五)总结反思

在案例与实践分析结束后总结反思,能提高高职学生财务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教师这位“导演”必须做好案例分析的总结和评价工作,但是必须注意不要做出结论,因为案例往往是开放式的,结论并不是唯一的,可以做出不同的结论,而且得出案例结论并不是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通过案例与实践分析学会分析方法,获得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也要在案例与实践分析结束之后,做好总结和分析工作,经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后自己对案例问题的理解怎样,经过案例与实践分析以后自己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还不足要陆续反思。

总之,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国家和社会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职会计学科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培养会计人才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也能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贾永海.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2006(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 案例教学 意义 实施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对外经济贸易量的不断增长.这必然对精通外贸知识的人才需求量扩大,但是据有关资料统计称:受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今年高校共有610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5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并且,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三聚氰胺”的影响,在上一年中,已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这就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实施地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在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正好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现状

1、资料不足,案例不充分

目前,在国际贸易的日常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现象,学生课上学到的大多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教师所传授的实践知识也多是通过案例进行讲解。但是,教师由于学校自身管理措施和教学任务的繁重很难切身深入到外贸行进行实践,因此教师大多通过案例讲授实践环节,而案例多是自身长期教学中积累起来的,但是大多数案例资料较旧,观念落后,脱离实际,因此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教师采用的绝大多数案例都限于片面解释相关的理论、原理,而侧重于策略、思维习惯训练、知识整合的综合性案例却少之又少,这无疑与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相悖。

通过上述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案例教学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在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一实施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一是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提高不了,二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其前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从而围绕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如《国际贸易》概论是讲述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有一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贸易实务》主要使学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法律知识和贸易规则,基本的业务技能,能够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和办理业务手续;《外贸单证》主要培养学生的制单、填单及单证的缮制,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业务人员。

2、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要想提高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作为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学计划中重点突出专业核心课,如《国贸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单证》、《英文函电》等,同时加大实践课减少理论课的授课比重,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准备案例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学,就是能够把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而案例教学能够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能够让学生融入到案例当中去,去实际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课堂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的趣味性,为在校学生找到一条获得国际贸易业务经验的便捷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法。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接触企业的计划有限,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案例都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查阅到的,信息较为落后,内容不够充实,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也达不到锻炼学生实践水平的目的。所以,作为现代化的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如网络、新闻、报刊报纸等,从而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实施校企合作

篇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修订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应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把所学数学知识去抽象、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确实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新教材进行了许多改进,在引言或阅读材料中增加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新教材新增的线性规划内容,不仅给传统的高中数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更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建模、应用数学的机会, 为学生将来解决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涉及到有关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增加利润等问题中的最优化问题打好基础。

2 教学背景分析

2.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中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的第1课时. 主要内容是线性规划的相关概念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经济分析、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简单的线性规划关心的是两类问题: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 教科书利用生产安排的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引出线性规划等概念,最后举例说明了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在饮食营养搭配中的应用.突出体现了优化思想表示一个方案;约束条件是一次不等式组;目标函数是线性的,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熟悉线性约束条件(不等式组)的几何表征是平面区域(可行域).体会可行域与可行解、可行域与最优解、可行解与最优解的关系.

2.2 学情分析。

本小节内容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直线与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理解了平面区域的意义,并会画出平面区域,还能初步用数学关系表示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的限制条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有所了解,但从数学知识上看学生对于涉及多个已知数据,多个字母变量,多个不等关系知识接触尚少;从数学方法上看,学生对于图解法还缺少认识,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掌握还需培养。

2.3 教学目标。

2.3.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用平面区域刻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与相应最优解。

2.3.2 过程与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化归能力、探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2.3.3 情态、态度与价值观: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体会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特性。

2.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2)教学难点:将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

3 教法学法分析及教学思路

3.1 教法分析。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堂中应注重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方法探究数学知识获取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等.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观察、探索、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

(3)在教学中体现“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的理念;

(4)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3.2 学法分析

在学法上,以学生探究为中心,以探究活动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学习。

3.3 教学思路

本课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数学实验为手段,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多媒体为重要工具,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探究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新知过程。提高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总体教学流程为: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2.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3.应用举例―形成方法

4.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5.知识小结―拓展引申

4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线性规划问题的难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线性规划模型;二是线性约束条件和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表征;三是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探求。其中第一个难点已经通过第一课时已基本克服;第二个难点线性约束条件的几何意义也在第二课时基本解决,本节将继续巩固;第三个难点的解决必须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基础上,继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把目标函数直观化、可视化,以图解的形式解决之。

将决策变量想x, y以有序实数对 的形式反映,沟通问题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联系,一个有序实数对就是一个决策方案。借助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准确理解线性目标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与z的最值之间的联系;以数学语言表述,运用数形结合得到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5 教学准备

5.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及配套光盘

5.2 课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6 教学过程设计

7 教学反思

7.1 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探究式课堂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

7.2 在问题情景探究中,利用《几何画板》创设了一个动态的数学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拖动鼠标操作,来改变a,b值,探究出一般性的结论。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和训练式教学相比,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学生置身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对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7.3 本课利用了信息技术,《powerpoint 2003》,《几何画板》等来设计探索情景,创造开放性学习环境,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体现个性化学习,目的是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有效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该节线性规划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线性规划应用题条件,数据较多,如何梳理已知数据至关重要(以线定界,以点定面)

2.学生作图时太慢,没有使用尺规作图,找最优解时不会通过斜率比较分析。(用尺作图直观)

篇9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教学法 问题 探讨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大学,近百年来迅速在全球高校中被推广和应用。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实践代表性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讨论,帮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因为教学效果显著,成为教学法体系中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方法。在我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案例教学法引入已经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最大优势并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常常仅存形式而无实效。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涵盖贸易政策、法律、国际惯例、业务操作多个层面,涉及经济、法律、商务、金融、保险、运输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并实际运用这些知识。课程本身的高度实践性决定了单纯依赖教师讲解灌输式教育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引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则是解决这一教学问题的理想选择。

1.通过案例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贸易理念与原则

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不仅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法律知识、国际贸易惯例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分析处理实际外贸业务的执行能力。而在实际贸易业务中,面临业务问题能正确分析、判断、决策的基础是深入理解与贸易相关的核心理念与原则,而这种理解无法通过机械的记忆来实现。就这一目的的实现而言,引入具体而鲜活的实践案例以使学生获得具体的感知,远比枯燥的说教更具实效。

2.通过案例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业务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解决能力

一方面,学生缺乏对现实贸易的直观性了解,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往往感觉理解困难。而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解决理论与实务之间巨大的落差,学生通过对直接来源于实际业务的案例的分析研究,利用直观的实践来加强对书本复杂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对案例问题的独立概括、分析、解决,以及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加强认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远比直接教授学生如何操作更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是随着国际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如果学生只是学会了按照当前既定的惯例和规则处理一项业务,而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那么学生将来在工作实践中面临惯例与规则的不断变化演进时必将无所适从。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缺乏足够案例教学认知、经验与能力,导致案例教学流于肤浅

一方面,很多教师没能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目的,只是将案例作为课堂知识讲授的一种补充,甚至只是出于讲解生动性或趣味性目的引用案例,从本质上将案例教学变成了略微复杂些的举例讲解。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课堂讨论演变成为对学生的简单提问,难以将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案例教学经验及技能,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能够精心组织与引导掌控。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实施模式,教师在选择案例、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随意性,难以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质量。此外,案例教学还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切实引领与控制整个案例教学流程,而不是将案例教学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概念灌输。哈佛商学院许多教师是美国著名企业的顾问或董事,实践经验丰富。而我国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整体上实践经验仍有所不足。

2.学生案例讨论参与度不高,是案例教学实施中最大的困难

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遇到的最大尴尬是他精心准备积极引导的教学案例并没能吸引学生足够的兴趣,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讨论时经常出现冷场的情况难以达成案例教学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方法存在问题。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升入大学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足,或者学习方法上过度依赖教师灌输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案例课前不做准备或者缺乏准备的能力;其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虽然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其本身涉及商业、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学生通常都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更难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在案例准备,以及讨论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抓住要点,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降低;其三,国际贸易实务的案例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感到难以完全理解,更难以角色代入,因而兴趣不足。

3.可选的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满足案例教学的需求

在案例教学中,教案是教学媒介,因此精心选择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如果选择了不当的案例,教学效果只是适得其反。而当前的状况是,国外案例由于在政策、法律等诸多方面与国内存在重大差异,通常都不适合国内教学使用,因此只能选择国内学者编辑的与国情及教学状况相适应的案例集,可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虽然国内已经有不少国际贸易专家学者在整理编辑案例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总体来说案例教材数量还是比较有限而且经典案例少,极大限制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推广。此外,在已有的国际贸易实务案例中,大量的是几百字篇幅的小型案例,其作用主要是课堂知识讲授的补充,很难作为开展案例教学讨论的材料。

三、提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效果的建议

1.加强国际贸易实务案例选编工作

丰富且编写适宜的案例材料是案例教学实现的前提,在选编案例资料时既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一方面,优秀的案例资料必然来自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领域,因此任课教师应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得第一手案例资料。比如,可以争取在外贸企业挂职或是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加强与外贸企业的联系以及时获取一手资料,也可以通过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来分享案例材料,还可以通过大量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学生搜集案例资料;另一方面,应更注重提升案例编写的质量。编写案例要注意规范性,要便于学生阅读分析。案例信息要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有所取舍,要有利于讨论的展开。案例问题的设置应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安排,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2.教学环节应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案例,并且要注意时效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对经济管理类诸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在实际教学时就必须注意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一方面,案例的难度应根据学生背景知识掌握程度有所取舍,若案例选择太难,会导致学生缺乏知识储备而无从分析讨论,若案例选择太易,答案无须讨论即一目了然,又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另一方面,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经验背景,使学生容易理解,并且熟悉感会提升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由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本身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所以特别应当注意案例的时效性,例如2007年之后UCP600开始实施,则之前适应UCP500的很多案例就不再适用。

3.加强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

由于当前我国大学的具体状况限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的案例教学法,教学中势必要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混合使用。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问题。目前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主要有讲授前引入、讲授中引入、讲授后引入三种形式。其引入案例的目的各有不同,因此应当注意选择不同针对性的案例,并使用不同的案例引导方式达成教学目的。在讲授前引入案例的目的主要是增强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因此可以适当引入具备良好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小型案例;在讲授中引入案例通常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因此要选择针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具体案例;而在讲授后引入案例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具体分析与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当选择有一定深度的大型案例以便学生展开分组讨论。

4.调整课程考评方法,加强对课堂参与度的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向与方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而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针对能力提升的教育方法,因此与之相对应,课程考核方法也应进行调整,改变过度强调卷面考试成绩的课程考核方法,加强对课堂参与度的考核。把课堂参与度与学科成绩挂钩,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有效方式。当获得学科成绩优秀的不再是那些擅长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生,转而变为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讨论的那些学生时,案例教学的优势与良好效果必然会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王青梅 赵 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03期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案例教学;项目实践;B/S系统设计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30-03

Teaching Teform of Program-designing Courses Based on Cases and Project Pratice

JIANG Yang,WU Xu-hua

(Zhejiang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curriculum should have new thought. Case teaching and project practi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curriculum, which has unprecedented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author in the curriculum of B/S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necessity of applied case teaching and project practice and points out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attention which should be given to the concerne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Case teaching;Project Practice;B/S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基本上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各门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产生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法的提出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应是受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主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已经开发出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等。其中,支架式教学法是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个知识框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便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抛锚式教学法是让学生到真实事件中感受、体验,从而获得直接经验,是以真实事件和问题为基础。

《B/S系统设计与开发》这门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生今后从事B/S系统开发的重要专业课。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马上参与B/S系统的开发,就要求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积累一定的B/S系统开发经验,为此在讲授《B/S系统设计与开发》这门课程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从案例与项目实践中获取实际经验。以前这门课的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从基本语法、概念开始灌输,上机操作也是将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知识操作一遍。这样的教学往往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语法,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但要尝试着开发一个小系统就无从下手,不会从实际问题去分析,从系统的观点去设计,鉴于此,《B/S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必须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病,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防止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上两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该门课的教学,但它们又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程序设计类课程相对比较枯燥,没有实际例子很难教学,仅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仅采用抛锚式教学,学生不一定能完成教师所抛出的“锚”。结合实际情况,在B/S系统设计与开发中将两种教学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引入另一种的方法――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结合法。它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从作者自己开发的工程项目中抽象出功能模块为案例,由教师对功能模块“肢解”进行示范讲解,并提出相似新项目,由学生在课外或上机操作过程中分组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项目验收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2 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结合法的指导思想就是充分体现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2.省略开发语言,到当前市场上对asp.省略所开发的B/S系统,让他们从内心产生了一定要学好这门语言的激情,这给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2案例教学贯穿始终

让学生在在课程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是用具体的案例来丰富课本知识,使学生对课程的应用有感性认识。传统的教材和教学都是采用知识点一个个讲解,然后将它们串起来进行应用。这样做很难让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有系统设计的思路。在案例教学中,可以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将案例贯穿教学始终,围绕案例的开发来讲授和运用知识点。

在讲授《B/S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作者采用的案例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同学录的开发(如图1所示),学生对同学录的业务功能比较熟悉,将他们熟悉的业务逻辑用程序表现出来,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减,在开展教学时学生的思维能跟得上教师。“同学录”从用户注册登录,到照片管理、留言簿、生活交流(BBS)等B/S系统常用功能进行了讲解。内容涵盖了表单控件、内置对象、、WEB服务等知识。案例教学中将这些知识点寓于功能实现中由浅至深讲解。按照业务系统的操作流程,先注册再登录,然后进行其它事务操作,在教学安排时,在用户注册中讲解表单控件及验证控件知识,然后登录模块中讲解内置对象,再在其它功能模块中讲解等知识。比如,照片管理中讲解文件上传、自定义控件知识,在首页新闻中讲解DataList控件,同学信息中讲解DataGrid控件,等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1 课程教学所用案例图示

2.3项目实践作为案例教学的最终检验

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的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要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得到保证,就必须有相应的检验方法。项目实践是由学生以教学案例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自主选择,采用分组、协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巩固课堂上的教学案例知识,并在案例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构,达到构建新知识的目的。

在《B/S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项目实践环节,学生选择了“2006年世界杯资料查询系统”、“学院师生互动平台”、“学院多媒体与机房管理系统”等简单的事务型系统作为实践项目,项目选取非常实用。每个小组有6名组员,基本上采用男女搭配、成绩好差搭配的原则。每小组设有组长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负责小组的协作学习。学生在“同学录”这个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实践项目各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协商解决各路难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完成质量比较高。

3 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法的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开展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教学法需要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3.1精心准备,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在该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案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若想教好一门课,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设计出每堂课的教案,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开发能力,给学生以技术上的指导。教案是教师对所要讲的一堂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课堂进程写的教学案卷。使教师在上课前对所要讲的课有一个总体和具体的规划,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多媒体课件是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的一种媒介,可以将有关知识点精心制成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B/S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一门操作性课程,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边演示边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利用学生熟悉的2005开发了一个课件系统(如图2),课件系统利用Flash和数据库技术,通过语言完成,可以实现知识点的录入、显示,随机点名、随机提问等。课件重点突出,形式生动,概括性强,在课堂上为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作了铺垫。

图2 课件界面截图

3.2教学实施时要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双赢”的结果。

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组织者。组织者的作用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组织、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能否“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讲人到组织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其角色定位是领导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为基础。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对项目实践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要主动投入,勤思勤练,努力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强化自己的各项基本技能。

在B/S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不会从上课讲到下课,而是在上课伊始提出本堂课的知识点及议题,然后由学生讨论几分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采用互动式地解决这些议题。顺着学生的思维编码完成功能模块,即使明知学生的想法错误,也要先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在项目实践的时候,由“项目经理”负责该组的整体设计等,教师则负责他们协商之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当他们对系统某个功能需求把握不好的时候,与他们一起思考、协商解决。

3.3谨慎选择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

一个好的项目是把真实需求引入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项目进行分析和学习。因此项目要具有实际需求性、典型性、浓缩性和启发性。作为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实例,所选取的项目必须简单和典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作为学生实践的项目,必须具有浓缩性,反映实际需求,便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4注重对学生项目实践的评价

项目实践的评价,作为项目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要放在针对项目分析解决能力上,指向学生在进行项目实践中的整个过程,包括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等;同时,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其次才是项目完成的成果。将评价的重点定位在过程而不是成果,可以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培养系统设计的兴趣。

4 结束语

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结合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通过选取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实践项目,通过教师的案例讲解,学生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项目实践来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项目的实现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得他们分析设计系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程序设计类课程,对它在其它类课程中的适应性还有待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A].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M].国家教委电教办樟木头培训中心,1998,(3).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3]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4]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

[5]谢志江,案例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6]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