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管道;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00-0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类专业[1],此专业和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有一定的交叉。专业水处理方向和环境工程有交叉,取水工程和水利工程有交叉,建筑给排水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有交叉,给排水工程结构和构筑物与土木工程有交叉。因此,专业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而专业中的管道类课程是本专业特有的课程,从各高校就业情况来看,亦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管道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水泵及水泵站等,因此,合理安排这几门课程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等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管道类课程特点,大胆设想,提出基于“设计理念”的管道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组特点
管道课程组几门课程一直以来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特点是理论不深,以工程实际或规范讲解为主。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中主要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各系统的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管道设计、管理、的基本能力[2]。
二、存在问题
由于课程组存在如上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把握,亦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拥有工程实际能力的教师。因此,在长期的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定位不清晰,尤其是设计类课程,仍旧定位成“灌输式”课堂教学。
2.教材内容相对落后和不适用,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注重理论,实践方面虽有涉及,然不系统,亦跟不上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3]。
3.学生平时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点较分散,很难通过知识点学习形成工程设计的理念。
4.教学无序、枯燥乏味,设计类课程普遍存在教学不生动、形象,造成学生想学,但学的累、学的苦、学的没效果。
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工程类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理念、动手能力及查资料能力,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将很难再发展。
三、改革建议
针对课程的特点和长期形成的问题,根据给排水委员会的指导性文件要求,研究符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和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构建“三改变”和“三层次”的立体化管道课程群教学体系。
(一)“三改变”工程应用型课程教学
1.改变各课程的区域鉴定,融合相关内容,集中相关理论
目前,管道类课程主要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管网工程、水泵及水泵站等课程,根据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文件,重新梳理知识点。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出发,以现有教材和国家规范为依据,对目前管道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
(1)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水泵房设计融合到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内。
(2)将建筑给水排水中的市政小区给排水设计融合到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内。
(3)将建筑给水排水-给排水管网系统-水泵及水泵站作为整体,构成水的社会循环中管道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2.改变课题群的考核方式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当场提问式面试、看图识错、工程案例直接进行设计等方式进行考核,最终给一个成绩作为其课程主要成绩。教师成立管道课程组,以一个组长,三个组员组成(其中1个为校外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打分。然后结合学生部分理论知识的卷面考核。以此作为其最终成绩。
3.改变实践类课程设计单一化、简单化
目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几人同题、几人同工程等现象,所给图纸简单化,远离工程实际化。几人同题时,存在相互帮忙相互抄袭;几人同工程时,存在学生设计完后有诸多矛盾,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所给图纸简单化,很难让学生得到实际工程的锻炼。因此,需要统筹这几门管道课程,设计出一些综合性又不失实际工程性的课题,争取每人每题,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能有较好的工程设计锻炼。
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应当围绕实际工程和课程实际设计内容来做,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实习单位,不能任由学生去一些工地或设计院但只是坐在那里不干活或是老干同样的活。需要和本地的大型建筑企业和设计院签订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建立实训平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
(二)“三层次”立体化课程教学
1.基础理论学习
几门管道课程理论在整合完成后,既要有难点理论的详细讲解,又要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讲解。要以典型工程实例为主线,以课程理论为基石、以规范和图集为补充,进行实际工程分析,讲解。从而突出理论学习的工程概念。
通过图片、视频和现场教学等措施,加深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理解,力求将其简单化、形象化。此部分的设计理念讲解深度以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深度为主。
2.综合设计实践类教学
将课程设计集中设置,通过综合工程题目,对其进行设计,锻炼学生的统筹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从而对以实际工程为主线的理论讲解进行强化和工程实际锻炼。为下一步的工程实习作准备。此部分的设计理念讲解深度以扩初设计深度为主。
3.面向实际工程的教学
通过设计院、自来水厂等单位,将经过两层次锻炼的学生进行实际工程教学。以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尽快适应设计工程类工作。此部分的设计理念讲解深度以施工图设计深度为主。
四、改革框架体系
管道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根据上述改革方案,制作出如下改革框架体系图。改革过程中要求整合团队,把握各个进度和深度,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方式。
结语
本次改革通过对本专业几门主要管道类课程进行整合、调整,运用现有的工程实例,将这几门课的讲解重点放在实践、设计上。并结合实际工程的设计阶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受到了较多的实践能力锻炼,不再停留在理论上,上手能力增强,拿到图纸不犯憷。较好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1.
篇2
一、概念、目的与意义
(一)互联网+教育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
(二)研究的目的
紧跟国家改革发展步伐,适应现代教育理念,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见解,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为摒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弊端,改良目前现状,培养出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综合素养的高职学生,为地方经济高速发展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三)研究的意义
1.基于互联网+理念,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类或近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核心课程。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于互联网+理念,促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结合新时期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基于互联网+理念下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水平。
3.基于互联网+理念,促进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积极组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联盟,加强与学校各专业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状况、特点及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各专业课程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要求,并将其融入到不同专业机械课程的教学之中,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规划尚欠合理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涵盖了机械制造中基础,传递的信息量很大,与生产实际联系比较紧密。课程涉及到的机械制造机器、设备的构造、特征、功用等。材料的性能、特征、内部结构等,工艺的各种优缺点及其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单凭教材的图文结构,致使教师难以讲授,学生认知困难,学习的兴趣会严重受挫,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教师应寻求一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问题
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纷纷涌现,并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但在教学法运用上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即要将课程内容的繁、难、旧、深,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和解决,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与社会职业需要,展示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适应性,让学生科学地、轻松地掌握知识。
(三)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上尚欠合理
目前高职学校普遍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仍然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基本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书面答卷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片面地追求卷面分数,凡与本课程考试有关的内容就比较重视;凡与本课程考试关系不大的内容就不重视,甚至连看都不看。易使学生产生平时不认真,考试抓突击;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蒙混过关,考完就忘记的弊端。
三、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何适应时展,探索出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核心,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是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紧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研究目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最新的互联网+理念,利用手机APP、微信、QQ、微博等信息技术,进行课程知识解构,开发整合素材,搭建互联网+理念的课程内容体系,探索互联网+理念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调整课堂教学流程,制定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试点班级,对全新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验证,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适应新的角色。
(二)课程教学改革步骤
现今入学的高职学生都为90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充满了挑战性,对所有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访谈。
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总结课程教学现状及相关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解析,确定课程教学改革原则与对策。
利用MindManager软件进行头脑风暴,结合机械相关专业岗位群的特点,简化和突出《机械设计基础》的核心知识点,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利用课程专业教师联盟,共同研讨开发多媒体素材,真正以学生为核心,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标准。
篇3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课程设计是大学教育教学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重新认识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加强大学教育学课程设计改革,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计;课程编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庆将于2016年上半年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省市,将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反映出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实的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内容和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剖析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季诚均认为大学课程设计包括大学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过程、理论取向、设计模式、大学教学计划编制、大学教材编写。[1]汪霞认为,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当人们的意图是要识别一种存在实体的各种成分时,便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重视微观层次上课程诸因素的安排,如学校各具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安排、实验设备与教具的使用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课程设计是在怎样的背景、理念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为什么要设计课程?二是课程设计究竟要设计什么?即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对“课程设计”做如下定义:课程设计是指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路线和方针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组织、编制和修订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
关于大学单门课程的设计,从理论角度,我们做了尝试性的思考,而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的课程如何设计呢?不仅仅是因为在“教育”两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为这样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课程设计的普适性规律认识上。基于上述对课程设计含义和教育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含义。它是指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对该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所进行的组织、整合、调整与编制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规定。如体现教师如何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属于公共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本内容,内容没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去学习也同样可以收获教育学类知识。那么,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期望,促进本科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生长。如果这个课程目标没有设置好,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教学中心和重心,教师在课程把握与教学中容易坠入“照本宣科”的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扮演好“导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按照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包含于教学设计。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教育学课程对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对于师范生而言,它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它又属于公共课、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导的,知识与现实问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即使这样,也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记忆,因为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进行考试的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指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在笔者担任教育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我们更多的是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某堂课的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对某门课程的若干堂教学目标的集合。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学校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的规定与文字描述:教育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师范类专业课程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问题
课程计划就是某一门课程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如课程内容讲解的进度安排、课时数的分布等等。就笔者任教的教育学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来看,实验实践学时才2分。这样的设计时间过少。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可以为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这里谈及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从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学校对本科生专门安排的实习学期。在该门课程设计时,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的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案等环节中需要不断深思与探索的命题。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章目节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进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应避免千树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讲授过体育专业专科生和生物专业、地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使用过两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杨小薇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基础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教材学理性较强,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作用更大。从教学的感受和专科生的学习状态分析,该套教材对于体育学专业的专科生来说有些偏难。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对地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教育学课程时,就改用了王彦才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凸显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而减少对学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来教师岗位中会有一些实际帮助。实践证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对滞后性。第一,从编著教材的想法到编委组的成立,到编写,再到出版发行,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这个时间大致有1年左右,这客观上造成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编写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育学课程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应适度超前,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只有适度超前才有可能弥补“时间滞后”造成的毕业生知识与技术的老化,才能将所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2]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问题
在高校里,大学教师是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高校里,学术领域一般是指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它们对高校课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约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训练(即教师所接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训练)是对课程编制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十分重要。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它属于怎样性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如何影响着该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时候既要求理论知识的呈现,也要求实践环节的体现。教师的课程评价既要有对课程本身设计的评价,也要有对其自己设计课程能力的评价。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DeeFink在他的《创建深刻的学习经验:一种大学课程设计的整合方法》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的大学教师都成为学习经验的设计者,而不是继续做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教育学课程标准应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课程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去,以此把它作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纲领性的文件。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赋予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课程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课程任务指标的表述形式,是指导课程设计的准则。从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分析,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一般源于两个标准:一是关乎于人的标准;二是关乎于国家的标准。由此推之,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自然也应遵循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标准。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标准。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课程的实践环节。因为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
在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安排适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如教育学教材中设计了教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教育学教师可以把写好一份教案作为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写法。写教案是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课程设计时,需要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对课程内容做适度的调整,这样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帮助。同理,如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安排几节课让本科生来讲课,通过教师评课、学生讲课、学生评课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可以在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进行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安排在学校安排的实践周或实习学期,平时都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施良方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课程问题的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材的编写、使用和修订问题。丁念金指出,各种教科书都应该注意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化产品,教科书在结构上应该体现课程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第二,教科书的纵向的形式结构采用单元的形式比较理想。第三,教科书除包括主体性的内容外,还应有大量的附带性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一般应该比较厚。[5]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果的检验,学校对课程评价的标准更科学才能有效检验课程的实验效果。在课程评价的环节,笔者任职的学校增加课程实习成绩或实践教学的权重,在保持理论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略向本科生实践课或实习课成绩倾斜。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过体育专业、地理专业、生物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2014年秋季后,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改变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没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为不及格。这样的考评方式加重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为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发展。
作者:王琳博 艾小平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105.
[3]王梅.差异教育的课程设计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11,35.
篇4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微课程网络教学;优势和策略
微课程主要以视频形式出现,加上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支持服务。微课程内容精炼简洁、时间短等特点迎合了开放大学学员的学习需求。开放大学的学员都是成年人,他们半工半读或者全职工作,学习时间少,学习内容目的性强,微课程的短小和针对性强符合了他们的学习特点。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系统为微课程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基础平台,文中结合远程教育学员学习特点分析了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1微课程教学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优势
1.1微课程短小精炼,适合在职人员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又要上班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需要应付社交等一些琐事,他们用来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微课程一般都是针对某个教学问题讲解,时间也在5到10分钟之内,学习者通过电脑、手机等可以随时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种优势解决了开放大学学员工作和学习时间上的矛盾。
1.2远程学员目的性强,适合内容集中的微课程
远程教育学员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多数都是为了掌握知识通过考试好拿到文凭,有些是学习充电弥补知识技能上的不足。微课程时间段,讲授的知识内容非常集中,教学内容针对性非常强,教学目的比较具体,这些都满足了远程学员的学习要求[1]。学员带着目的性浏览微课程,观看5分钟的教学视频学习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不需要从庞大的网络课件中寻找自己想学的知识点。所以,远程学员利用微课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1.3微课程形式简洁,符合远程学员认知特点
微课程多是短小的视频,多是知识内容加配音的形式,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讲解某个知识点,知识内容可视化形象化,形式简洁不繁琐。微课程上面有教师的讲解,根据学员认知规律教师选择一定的授课技巧,可以满足远程学员快速学习掌握知识的需要。远程学员通过视频和讲解展示,直观的了解想学的知识点,可以快速掌握知识。。
2国家开放大学微课程教学设计
2.1微课程教学设计要以远程学员特点为导向
在设计微课程网络教学的时候要以开放大学学员特点为导向。开放大学学员基本都是成年人,他们或者半工半读,或者全职工作。在微课程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成年人学习特点,了解这些学员学习情境的需求,结合微课程设计要素制定合适的课程目标,设计好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2]。教师既是微课程设计者,也是学员的引导者帮助者,为他们解决学习时间少的困难,研究成人学习所需要的课程标准,开发适合远程学员应用的微课程教学课件。
2.2注重微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性
所有学习资源被开发和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微课程不单单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内在价值的体现,这种内在价值是微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式设计实现的。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设施,微课程和面授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别,网络课程设计通过交互性体现,开发网络微课程时需要依照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员的不同特点,可以分成三种交互特点:学员和教学内容交互、学员与教师的交互、学员之间的交互,综合设计这些类型的交互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3]。
2.3微课程设计要注重支持服务环节
国家开放大学实行远程教育,教和学的环节是分离的,学员的支持和服务环节相对较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微课程设计时要加强对学员支持和服务环节的设计,注重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学习效果的评价、时间空间的利用等,以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开发设计微课程时不但要有教学视频,同时要有配套的教学设计,为学员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能够为学员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也是微课程和其他单纯教学视频的最大区别[4]。要确保学习的效果离不开必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按照不同教学过程可以把支持服务分成三种:课前支持、课中支持、课后支持。课前支持服务包括背景知识、教学内容、学习路径以及课程说明等;课中支持服务包括及时的教学交互,难点剖析、概念总结、学习引导等;课后支持服务包括知识归纳、教学评价、专家点评等。学习支持服务和辅助资源可以加深学员的印象,让学习过程更加顺利有趣,帮助学员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2.4微课程设计要结合移动产品
现阶段我国微课程网络教学实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多数微课程应用在电脑终端商,移动设备无法兼容,不具备通用性。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员学习场所不固定,具有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所以微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其便捷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微课程应用到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去,使教学资源和手机等设备结合起来,创建有网络就能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式。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日新月异,各种移动设备更新换代快,新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其有了固定的习惯和使用感知[5]。微课程设计时可以参考移动产品的设计思路,让远程教育学员使用时顺手舒服,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
3结束语
微课程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依托信息技术通过视频模式展现给学习者,是远程教育的良好资源。随时随食学习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国家开放大学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远程教育中的地位功能,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面对新兴的教学模式不盲目不排斥,研究分析微课程在一线教学的应用情况,提升远程教育水平,促进我国开放大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天香.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2]裴华艳,罗忠宁.微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6-11.
[3]丛健娇.远程教育视角下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8):67-68.
[4]杨世鉴.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46-49.
篇5
一、成人教育哲学流派的主要哲学思想
1.古典人文主义成人教育。人文主义成人教育通过向成人讲授有关崇尚人性自由的人文教育来达到培养人们运用这种价值的能力。其教育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国务活动家和政治家,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在课程设计方面主张以博雅的人文学科为主要课程,以“生活准备论”为理论基础。而在教学方法上,古典人文主义主要使用讲授法,同时强调营造教育气氛,在教师对古代经典名著的讲授过程中,通过营造教室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但它忽视了成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忽视了社会对成人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不利于现代成人教育多元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但这种人文教育对于弥补当今成人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缺失、丰富成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2.进步主义成人教育。这种哲学派别以人和社会的改良为主要价值取向,把教育作为社会改革的中心,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功利性。在课程设置上,进步主义成人教育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经验性,坚持以问题和经验为课程设计的中心,课程内容上文理并茂,恢复德育,重视自然科学和公民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崇尚多样化,有情境法、讨论法、经验实验法、设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学习者是教育的主角,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意识。进步主义成人教育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对当今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更有利于成人教育职业化的展开,使成人教育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经验和问题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系统性差,但其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更益于发挥成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对于现在成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更有适用性。
3.行为主义成人教育。行为主义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成人学习者按一定的预期方向发生改变,主张通过行为控制改变行为目标,从而提高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组织的效率,其最高目的是通过行为改变来塑造社会公民。课程设计上,把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模式作为主导,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以达到提高和改善成人职业技能的目的,从而实现生存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主张实用性和富有操作性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环境的控制者和行为的工程师,其主要职责就是为学生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良,制止违反教育目标规定的行为。行为主义成人教育是在高度机械化的工业化社会中产生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工业化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把人当成机器来使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但是其富有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对现在成人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转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其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行为主义主张的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对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4.人本主义成人教育。在教育目的上,人本主义强调个人发展和人性尊严,教育是提高人与人类物质财富的工具,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成为适应环境和变化的人,达到自我实现。在课程设计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主要以人文学科为主,包括文、史、哲、伦理、语言以及社会科学等在内。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小组学习法,提倡用合作的方式来促进个体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是平等协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本主义成人教育重视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尊重成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存在,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本的色彩,有利于发挥成人主体的能动性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顺利实施。人本主义者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从成人本身的实际水平和心理状态出发来设计课程,有助于当今成人教育课程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其小组教学法的直接性、亲近性对于当今成人教育的一些技能培训更有意义。
5.激进主义成人教育。激进主义成人教育把教育作为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工具,变革是成人教育思想的最高中心,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政治活动。其成人教育目的是培养成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增强人们的批判意识和勇气,进而为获得个体和人类的解放寻找合适的方法和途径。课程内容主张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主题为依据,根据成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地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对话式教学法,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我,逐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
6.成人教育分析哲学。分析主义成人教育哲学以澄清概念、争议、分歧和陈明政策为主要价值取向,主张用“价值中立”的客观方法分析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术语。这种哲学观点的主要教育目的就是传递一种普遍的适用方法――分析哲学,用于研究任何一种成人教育理论,本身不涉及教育的实际问题领域。在课程内容方面,分析主义主张用“有价值”的知识和“值得教”的知识教育成人。教学过程中,分析主义主张教师是学习的中心,因为只有教师才是这种系统分析方法的掌握者,且没有必要涉及学生的实际生活领域,只是相关的纯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
7.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哲学。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哲学是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生态意识和适应多元文化能力的人和社会公民,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和谐。后现代主义主张成人的课程内容应具有境域性、价值性、综合性和批判性的特质,要重视培养人们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它重视成人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培养,尊重人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以实现多元化的教育目的。教学方法上强调对话,以学生为中心安排和组织教学。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解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哲学作为最新的一种成人教育观,其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科学的设计模式更适合成人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要,对话的教学方式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哲学也是近年来对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影响最为广泛的思想之一。
二、2000―2005年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综观2000年以来的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进展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人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开始向微观、纵深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成人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世界成人教育哲学的发展,并逐步把西方成人教育的哲学理论全面、系统地引入中国。到90年代后期,我国的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逐步开始成人教育哲学的微观研究,关注其理论指导的成人教育实践的各个具体环节。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显示,成人教育哲学研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西方成人教育哲学理论应用于解决我国成人教育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理论研究成果更加关注成人教育的涵义、目的、课程、方法、师生关系以及发展动力等微观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更加注重与成人教育实践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立足国情的本土研究受到重视,本土成人教育哲学思想开始萌芽。近年来,在我国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成果中,除了介绍西方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外,有些成人教育问题的本土研究也出现了明显的哲学印迹,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开始从哲学角度阐释成人教育问题,如《成人教育的涵义、产生和发展动力的哲学思考》、《本体论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哲学流派及其课程观探微》等等。特别是2005年,由聂琴、韦晓、窦刚编著的《成人教育的哲学视域》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成人教育哲学的专著。这些成果的发表,一方面说明我国成人教育哲学的本土研究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成人教育实际的本土成人教育哲学思想逐步开始萌芽。
3.关注世界成人教育哲学发展的新动向。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成人教育哲学研究起步要晚了将近半个多世纪,但从20世纪80年引入西方成人教育哲学理论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成人教育哲学研究人员已经将我国的成人教育哲学的发展与世界成人教育哲学的发展相联系,关注世界成人教育哲学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对世界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及时做出反应。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哲学思想很快被引入我国并与成人教育问题的本土研究相结合,对我国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产生广泛影响,已有《论后现代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成人教学》、《论后现主义教育思潮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等成果发表。
4.成人教育哲学在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人教育哲学是成人教育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是成人教育学整个学科体系的基础性学科,其在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虽有所发展并日益深入,但与整个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相比,成人教育哲学的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人教育哲学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阻力,诸如观念的落后、基础的薄弱、资源的短缺等等。由于观念和意识的落后,人们还存在对成人教育哲学研究必要性的怀疑,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成人教育工作者还缺乏从哲学层面研究成人教育问题的主动性;由于基础的薄弱,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成人教育哲学研究的良好氛围,研究成果贫弱,在教学和科研中人们的选择余地还十分有限,甚至有些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还没有开设成人教育哲学课程。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哲学应有的基础地位和实际作用。
三、成人教育哲学研究展望
篇6
关键词:师范性 课程设计 教学理论
一、引言
教育要发展,关键是师资。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制约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本文着重评价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
二、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设置现状
2004年6月底,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对2001级英语教育本科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实习前教师技能的考核,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他们的教态、发音、应用多媒体等方面的能力尚可,但同时我们看到他们的粉笔字书写、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底子等各环节都较薄弱。因此,教学的课程设置更应该引起教学工作者的注意。
从这次的测评中我们可以看到,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未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师范课程一般可分为三类:公共必修课、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性教育活动。(1) 公共必修课是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我国的公共基础课几乎都是政治理论课,广西师范大学也不例外。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知识学科没有开设,这样不利于培养全面的教师,培养出的教师的全面性也只限于高中水平了。(2)教育专业课程包括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是指除了培养教师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外还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这是体现我国英语教师职业特色的课程,但开设时间短且只限于实习前一个学期。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在主观上有轻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倾向,认为只要学好英语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再加上不少教师照本宣科,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以应付考试,更不要说将教育教学理论和英语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了。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的反馈意见是在师范院校里学到的东西对他们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帮助。(3) 实践性教育活动。教育实习不仅可以检验师范生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而且可以促使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从教能力以及担任班主任工作能力。但是我院学生的英语教学见习时间几乎为零,实习时间很短,仅为7周。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时间短,所以准教师遇到的困难问题较少,也就不利于他们思考教育问题。
根据这三项指标我们且来分析一下广西师大关于外国语学院的2001级英语教育本科的课程设计(表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师范教育的基础是系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等5项基本技能,这是成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有意识地侧重学科基础课的学习,掌握必备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所开设的课程应包括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语法、口语、听力写作、英美概况、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报刊选读等。当然灌输英语国家背景知识也是必要的课程。我们要突出培养学生标准发音以及融会贯通的语法等,因为正确的发音和规范的教学语言是英语教师的基本功。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师范性课程的比例较小,课程设计上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和创新能力。师范性是师范教育的主打,新型的师范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突出师范教育的职业特色,对“专业课”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位。英语师范教育的专业课除了英语语言学科知识以外,还应包括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职能课程的强化,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与教学基本技能。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课是学生的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指导课程,这些课程构成英语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众所周知,教师的业务活动由“教什么”和“怎么教”共同构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只懂“教什么”而不懂“怎么教”是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的。因此,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学习者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习如何与学习者沟通、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等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各师范类院校英语系专业特点,并不是所有涉及教学理念方面的课程都开设。比如说,语言测试与实践、英语教学法流派和多媒体技术软件制作等课程都没有能在实际中开设。
而且教育实习仅为4周的时间,2周作为班主任工作,2周任课。这个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再来看下广西师范大学关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2003级本科的课程设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西师范大学对于外国语学院课程设计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巩固,但是课程设计仍然不合理。大四下学期的课只开设了一门,而其他很实用的科目却没有安排进去,比如外语教师技巧、基础英语教学动态研究和教学案例分析与外语教学研究等课程。在教学法方面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突破,不利于我们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教师,即具有教学科研能力、能够独创性地解决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能对教育领域的发展提出前瞻性的见解。从课程内容上来看,不利于师范学院英语系向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对英语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成长速度的需要。
三、建议
1. 合理优化课程
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有必要提前开设,贯穿于四个学年,并延长开设时间。在课程中我们应该增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测试及评价、教学案例分析与外语教学研究、基础英语教学动态研究、外语教师技巧等理论的课程。英语师范生还应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用科学的外语教学理论指导学生学会英语并学会学习。另外,现代教育技术也与英语师范专业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英语教学领域,既丰富了语言教学手段,使英语教学走向自主、协作和互动的立体化教学时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 重视教育实习质量
教育见习、实习是提高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实习中,学生有机会把所掌握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结合起来并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所以在外国语学院应该开设见习这一环节,这样除了可以提高将来工作的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英语教学实践的效果。大学与中学之间应该建立伙伴关系,在重点中学设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大学与实习学校共同制定实习计划,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要求他们在见习、实习时能发现问题并能从理论上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即将上任的教师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站在教学的最前沿。为了防止给实习生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建议在见习及实习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组成实习指导小组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指导,让准教师观摩学习有教学特色的教师上课,这样有利于未来教师的顺利成长。此外,增加教育实习时数。目前,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不仅时间短,仅为4周时间,而且集中在临近毕业的学期,安排极不合理。因此我们要延长实习时间的长度和广度,一要加大时间分配,二要利用社会实践这一环节进行教学实践。本校要求学生每个假期都参加社会实践,但是到底学生是否参加了却不得而知,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部分的时间,学生可将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注意积累
在进行专业知识训练时,我们应该把教学这个环节投入到其中。也就是说,当我们上听力课,我们在学习怎么提高我们的听力的同时,要考虑到如何去教听力,怎么样去提高学生的听力。笔者认为这是每个师范生都要考虑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平时需要积累的一方面。我们从新教师身上可以看到以前任课教师的影子,就是因为很多准教师都在模仿其他教师。因此在平时我们要做个有心人,留意一下任课教师的上课风格,然后经过自己的消化思考,把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结语
总之,我们应针对教育改革思想,制定新的课程设置方式,将教材教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实习教学同时进行;学习的内容与教育实习侧重内容相衔接,为教育实习服务,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锻炼学习解决实际教学中问题的能力,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董慧宁.浅析英语课程设置改革.青海社会科学,2004,5.
[2]雷沛华.对英语专业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9.
篇7
[关键词]审计;培训课程;设计;职业教育
完整的审计干部培训过程包括制订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培训实施、教学评估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对前几个环节进行调整,其中,培训计划阶段确定培训班的类型,并明确各培训班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课程设计则是针对培训对象进行培训需求与课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安排课程、配备师资、选择培训的方式方法等,以期达到培训目标。课程设计影响甚至决定着培训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当前审计干部培训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从事审计工作多年,期间多次作为被培训者接受培训,近年来从事审计教研和审计教学工作,角色转换为培训者与执教者。从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双重视角,根据多年实践与观察,认为当前审计干部培训课程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少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作为指引和支撑。拼凑几门课程开办培训班是容易的,在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指引下进行严谨的课程设计是不易的。二是缺少对培训需求的深入分析和清晰认知。培训需求不仅包括审计干部个体需求、审计机关组织需求、审计事业发展需求,同时还涉及三者间的关系、当前需求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问题。三是教学方法对教育培训理念的践行不够,有些培训班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以讲授式、“满堂灌”为主,有些将本应创造性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教条化。
二、课程设计应以先进教育培训理念为引领
“理念”通常指思想,与观念关联,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就是理念。教育培训理念决定了设计课程的种类、采取培训的方式、管理的模式及培训的效果。(一)职业教育培训的本质。职业教育正从为产业和特定职业提供技能培训的简单任务,扩展成为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公民教育的综合性任务,因此,审计干部职业教育培训是对审计干部从入职开始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职业教育培训。它不仅是一项提供审计技能培训的简单任务,而且是一项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审计事业和全体审计人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任务。职业教育培训的本质就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比如,日本就将原来的《职业训练法》彻底重组变更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法》。“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是吸收“终身教育”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它不只针对此时此刻、特定岗位的具体技能,而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二)学习过程。关于学习的理论有很多,近年来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学习是学员主动完成的过程。每个学员都是带着自己固有的经验和信念来到课堂,并以此理解和消化新的信息、概念、现象和问题,对这些新材料进行感知、联想、评估和决策,最后将其消化为自己的理解,整合到自己的信念系统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员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秉持这样的理念,课程设计应突出学员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采用适当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自主的、终生的学习者。(三)学员和教师的关系。西方曾有项调查,问人们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结果居然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公开演讲,仅次于死亡,排在第二位。如果老师把自己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知识的灌输者和“权威”,那势必会带来巨大压力。而现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认识是,在教学中老师是一个分享者、引导者、推动者,带着平等、开放的心态进入课堂,目的是分享和启发思考,每位学员经由思考进行各自的知识和能力建构。在此过程中学员产生各样质疑甚至奇思妙想,这正是教学的成功,且会对教师和其他学员产生启发作用,并进一步引发思考,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之目的,正如经典案例教学教材中有句话所言:“愉快地引导案例讨论,其关键与其说是个人教学方法的高超,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四)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有研究发现,从能力学习的途径看,主要包括工作中学习、社会关系中学习和课堂培训,而这三者在能力发展中的比例是70:20:10。工作中学习是学习的常态。从一个人成长的角度看,最直接和帮助最大的方法是将其置身于挑战性的工作中,学习的最佳机会是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社会,每个领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新知识、新信息,各领域间产生新的联系,低智力投入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或即将被取代……所有这些都使得工作和学习的边界日益模糊。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学习也越来越以再现、模拟工作的方式来进行,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倡导和推行的培训方式都与工作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比如,案例教学就是将真实情境引入课堂,由学员通过分析、讨论,实现认清现实世界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目的;而行动学习英文是“learningbydoing”,即“做中学”,更是将工作和学习合二为一,以质疑与反思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目前高校正在推行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也正是案例教学和行动学习的结合方式。
三、课程设计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课程设计应坚持需求导向,兼顾整体。与个体、长远与当前培训要服务审计发展大局,课程设计首先应着眼于审计事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研究审计发展规划和战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和要点。研究审计工作规划、战略,要面向发展,兼有前瞻性、外向性;研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和要点,使课程设计对于审计干部胜任当前和近期工作具有针对性。所制订的培训计划、课程设计应有助于审计人员获得和提升适应审计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组织与事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面向未来、突出事业发展需求的同时,还应兼顾具体单位需求和个体需求。2018年,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曾对审计干部教育学院的市县审计局长培训班和审计理论研究骨干培训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从得到的200多份问卷统计分析了审计机关负责人和审计业务骨干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审计及相关专业知识、宏观政策、管理学、人文社科、网络与安全、大数据等知识;组织领导、科学决策、沟通协调、具体业务、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能力。这些应成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二)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是对教育培训理念的践行。《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明确提倡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索运用访谈教学、论坛教学、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方法。作为课程设计者,首先需要研究的是使用这些方法的原因以及这些方法背后的教育培训理念。所倡导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行动学习方法,是由一系列重要理论和理念生发出来的,如对职业教育培训本质的认识、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对学员与教师关系的认识、对学习和工作关系的认识等。如果不是真正理解、接受了这些理念,只是生搬硬套地使用这些方法,结果只能是得其形而失其神,变得教条化;反之,得其神(精髓),就可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还可以由此创新出更多方法。2017年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主办培训班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组合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对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将讲授、案例教学、研讨、座谈、访谈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基本控制在50%以下,有的班只占1/3左右。从培训实施效果看,学员们普遍认为课程设计将丰富的课程内容、优秀的师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课程设计应贯穿培训全过程。应坚持持续化设计的理念,将课程设计贯穿于培训全过程。一是对培训班课程在上报方案的基础上细化任务设计,提前与授课老师沟通,明确授课内容和形式。二是深化研讨课设计。研讨课一直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培训的成败。应放弃简单、自由的讨论方式,采用结构化研讨方式。研讨课前根据教学进程、学员学习领会的情况,收集学员最关注、最想解决的问题,在课程研究的基础上列出详细的结构化研讨提纲,使研讨更富实效。一个好的结构化研讨需要精心设计和备课,需要全过程的引导和掌控。三是课程设计者应全程跟班听课,了解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根据培训目标、课堂现场反馈和学员接受情况,及时对课程、师资、案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必要调整。
四、实际教学案例探讨
篇8
“文库”旨在系统呈现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远程教育的最新原创性研究成果,探索在泛在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学习分析技术、开放教育资源、MOOCs等影响下,传统学习形态和个体学习方式的最新变化及对教育理念、体制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影响,立足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实需求,研究技术变革对学习环境的影响和重构,从学习者的视角提出终身学习的具体策略,并对相关创新实践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包括MOOCs平台等系统支持工具、数字资源开发中“Web2.0”“Web3.0”等技术的应用,网络课程开发与适应多终端的学习资源建设,微课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教学,等等。“文库”还关注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着重呈现贴近实践进程的重大学术理论成果。
“文库”强调本土实践特色和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性,特别重视在内容维度与方法维度上具有创新特色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践研究成果,希望有益于推动学术成果在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转化和实际应用,如发展成熟、定位前沿、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用户广泛的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或平台的运行,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及其应用案例,多平台、多终端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估,泛在学习应用模式和应用案例分析,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策略,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生支持,等等。
“文库”强调聚焦问题研究,避免片面追求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宏大叙事”,针对远程教育及其发展进程的特点,重点呈现作者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成果及独特的见解。如关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和应用,远程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在线学习者的心理测评,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混合学习的开展,网络课程设计以及导学、助学与评价等方面亟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展现应对以可汗学院、翻转课堂、MOOCs等为标志的新一轮教育教学信息化浪潮的方略,提供多元的参照视角。
“文库”倡导平实的文风,着力避免炒概念、贴标签,希望做到理念国际化、案例本土化、语言通俗化、操作方便化。遵从规范严谨的实证研究范式,通过元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深入探究远程学习者的特征,聚焦既有研究的空白点和薄弱点,以专业化视角拓展远程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贡献本土化的相关理论模型、测评量表,以期为远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收入“文库”的一些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研究成果的延伸和拓展,力图体现学术研究的纵深感。有的专著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实践应用探索,强调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如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应用与评价,基于国内数百所院校使用的在线教育平台相关专利产品的深入研究;网络课程的导学与评价,基于作者定制的MOOCs平台和采用前沿技术的MOOCs课程开发。“文库”所涉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设计、远程学习中的交互策略、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生支持等研究成果,本身就具有实践和推广价值。
“文库”注重呈现国内知名远程教育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注重呈现广大中青年学者基于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成果,希望对创新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做出应有的努力。
篇9
【关键词】微课程 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25-01
1、教学设计下的微课程研究意义
我们进行的一切教学结构性变化的宗旨都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也是众多教育界学者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抓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可以使教育技术本身发生长足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今的“时代背景变化、教学体系变化、教学特征变化”的大趋势已经来袭,我们将如何迎接“结构性变化的到来”?我们要从关注教学资源建设迈向课程变革时代,即:数字化课程环境,微课程研究。
2、国外微课程设计的重要进展
国际上目前非常兴盛的“可汗学院”,以及IBM公司主要运行参与的Micro C Oilrse都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视野。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
在面向社会的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中,开始出现了一种短小的电视教育节目,被称为“Micro Course”(微课程)、“Mini Course”(迷你课程),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讲述一个主题,如“Who to”(如何做……)节目,用微课方式几分钟介绍一种小技巧,诸如“如何打领带”,“如何做比萨”等。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大规模进入正规教育的课堂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微课程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帮助,更是构成课程本身的重要部分。
3、国内微课程研究的萌芽和探索
笔者查询中国知网等重要数据库,发现关于“微课程”的研究文献自2010年起开始迅猛增加。但是大多都是结合中小学的具体课程而言,没有概述性的总结对比研究。与“课”的概念相对应的“微课”(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lO分钟(6分钟最佳)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z。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因此,有关“微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根据最佳认知时间观,微课程的时间都控制在学习者产生疲惫感之前的10分钟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微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微视频格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目前,国内教育界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微课的评价标准,一般由组织微课推广或者比赛的教育主管部门设计评价标准。微课程的评价标准分为
5项指标:(指标/权重)
聚焦/20 简要/20 清晰/20 技术/20 创新/20
4、微课程设计中的教学设计原理
观察和分析一节课的组成,包括了教师一学生一教学目的一教材一各类数字化媒体一教学活动组织一教学方法一教学评价与反馈一学习环境等多种要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互动,构成了教学系统的生命活动。
帕顿(Pattern.V.见右图)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以下是较为著名的教学设计的分类:
・4C-ID Model(Jeroen van Merri?nboer)
・ADDIE Model
・ASSURE(Heinich,Molenda,Russel,and Smaldino)
・Conditions 0f Learning(Robert Gagne)
・Component Display Theory(David Merrill)
・Dick and Carey
篇10
【关键词】微课程 内涵 特征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5-02
近来,“微课”、“微视频”、“微内容”、“微学习”等概念备受人们关注,各种形式的“微课” 教学比赛、“微课程设计”大赛更是如火如荼,一时成为教学设计者、一线教师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程,它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课程才算是微课程?微课程有哪些应用价值?设计制作微课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从探析微课程产生、发展的根源出发,进而阐述其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厘清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探讨设计、开发及应用微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一、微课程的产生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1】,这也体现出“微型课程”概念存在多义性,可以理解为:短期课程、短小课程、短视频等,具有教案式和视频式等多种表现形式。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2】。这一概念引入到国内之后,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的热点。教师们希冀用微课程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校本、跨校和跨区域的微课程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微课程的产生、发展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有其深层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因素。
1.微课程是信息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的科技创造新的事物,新的事物催生新的观念,信息时代的人们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终身学习的客观需要、碎片化的生活模式、泛在学习的逐步发展构成了微课程产生的时代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客观需要。众所周知,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新知识、新技术飞速更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已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即使参加了再学习、再培训也无法保证就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客观需要。然而,虽然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网上讨论区和资源库等,但终身学习毕竟不同于学校的集中学习,两者在学习目的、内容等诸要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终身学习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微课程的研究和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2)“碎片化”生活模式成为常态。对身处职场的人们来说,适应高效率、快节奏、强压力的生活成为一种基本要求。随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甚至一条微博都可以将既定的计划全部打破。人必须成为一个“多任务处理器”,随时并行处理各种“指令”。日常的生活呈现一种碎片化状态。对处于相对独立、固定的学校环境中的学生而言,碎片化不是那么严重,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学校与社会界限不断模糊、信息获取渠道和方式趋于多元,其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案和教学活动秩序需要不断地更新,甚至重建。
(3)泛在学习逐渐成为可能。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从而搜索信息、获取资讯。学习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开展。只要你想学习,就可以搜索到相应的资源,运用相应的工具,得到必要的支持。应该说,技术方面的瓶颈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设计和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为当下研究的主题,而微课程以其体量小、易获取、易传播等诸多特性,成为泛在学习内容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
2.微课程是高效学习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以学校为外部环境的“班级集体学习+课堂集中授课”教学模式已经非常完备和成熟。这种模式有助于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工业化教育阶段行之有效的模式。然而,该模式也逐渐面临新的挑战。
(1)学生注意力变化规律是内在因素。据研究显示,一节课最有效率的时间是开课后10至25分钟。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其注意力时间还会大大缩短。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问题,可见,每天整整一上午或一下午学习,其中有效学习的比例并不大。
(2)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一线教师都逐渐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3】、“将理论倒过来讲”“快乐学习”等理念的提出,学生的学习体验备受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说教式教学,而必须尝试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将枯燥的、客观的学习内容,融入精心设计的小故事、小活动中,让学生在主观体验中完成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能是设计、策划、组织和引领。
(3)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随着生源竞争的日益凸显,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从规模扩大转移到内涵建设中来,各项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课程改革上,“向课堂要效益”已经成为共识。缩短课堂授课时间,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整合课堂、计算机网络、移动平台等多种教学环境,最大可能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课程设计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校课程的自身内涵,挖掘学校资源的内在价值。
二、微课程的概念与内涵
微课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必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程呢?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对微课程的理解更多的是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载体。如:一段视频、一个PPT课件、一条微博等,而对于微课程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不多,导致其设计标准和规范也未能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从名称来看,微课程首先是课程,它的内涵与课程是紧密联系的;其次,才是“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课程就是课业及进程,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4】。“也以将课程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的总和【5】。综合各种对课程概念的理解,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包含了目标、内容、结构、主体、评价等诸多要素。下面将从对比微课程和传统课程的基本要素入手,进一步明确微课程的概念。
黎加厚教授曾这样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6】。”由此可见,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对传统课程的精加工和再创造,是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要求,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
(1)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教学内容呈现效果的最大化。微课程之所以强调的时间短、容量小、效果突出,其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最有效地传递信息,达到教学目的。
(2)无论是一段视频、一个PPT课件,还是一个课程教案,其反映的都是面向课程对象和过程的精细设计。旨在对传统课程的时段长度进行压缩,对其表现形式进行重新设计,以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从立足于教转向着眼于学。除了为课堂教学服务之外,微课程的核心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高效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增加交互性,能有效地吸引并留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才是推动微课程发展的源动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微课程即是精细设计的课业及进程,而我们平时接触的一段小视频、一个PPT课件并不能等同于微课程,最多算是一个教学或学习的材料;而一条微博、微信更不能说是微课程。微课程可以是一个设计方案、一个数字化产品、或者一个教学活动。
三、微课程的主要特征
明确了微课程的概念及内涵,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微课程有哪些重要特征,以及在设计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独立性
微课程虽然看上去很“小”,但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单元,具有完备的课程要素,能够被单独实施和应用,能独立地满足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情感达成的教学需要。没有相关课程要素的一些信息载体,可以看着是素材、资料,但不能称其为微课程。
2.多样性
具备多种表现形式,能最优化地展示课程内容,满足各种情况下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是微课程的一项内在本质要求。在设计微课程的时候,不但应做到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而且同一课程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易用性
易于获取、传播、播放、教学、学习等是新时期对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体量小、知识点少、表现力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特点都是从易用性的角度对微课程设计提出的要求。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微课程。
4.开放性
再完美的课程设计,如果其本身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不能随着需要的变化而升级,必然变得过时、僵化、难于修改、最终失去教学价值,面临淘汰。一个好的微课程设计,无论从设计方案上还是课程产品的技术选择上,必须具有开放性特征,易共享、可交互、可扩展、易更新。
四、微课程的应用
微课程因其众多优点,可以广泛的推广并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应用价值。
1.课堂教学
“到课率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秩序难以维持”……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让学生产生认知疲劳,这也从客观上反映出既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情况下的实际,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以打破固有的课时分配方法,实行更短的课堂讲授模式,利用互联网环境和工具,整合线上和线下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2.自主学习
再好的教学设计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随着泛在学习的发展,自主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形态。微课程的应用可以让自主学习更加灵活,易于管理,学生不必在线观看一整集的教学视频,观看一整堂课的PPT,或者阅读一整篇文章。
3.继续教育
微课程的应用能最大化的利用业余时间,满足碎片化生活状态的需要。在继续教育中,将计算机网络在线学习和手机上的学习、短期培训班等过程结合起来,微课程可以有效地满足各种学习情境的需要。
4.教师专业发展
设计和开发优质的微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经验,即使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非常有帮助。另一方面,教研室可以开展微课程的设计教研,避免不同专业研究领域的教师无法相互沟通和理解。
五、设计应用微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价值。围绕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领域,无论是提供理论指导还是设计规范,都是对微课程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开发微课程。例如一些抽象性较高、推理较为复杂的课程内容,就不适宜于开发成微课程,因为在短小的时间范围内无法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同一门课程也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异,选择性地开发成微课程。
(2)为了最大化的控制体量、时间并能吸引学习者参与,微课程必须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进行一些舍弃。但在开发微课程的同时,不能太多的偏离知识体系和事物本质,为“微”而“微”。设计制作的重点和难度在于对粒度的把握,真正做到微而不虚。
(3)微课程的独立性特征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容易微观有余而宏观不足,让学习变得非常零散,必定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所以,应着手建立有效的微课程管理平台和行业标准,为学习者掌握知识体系和提高理解层次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3]马朝宏,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中国教师报,2012年10月10日第015版
[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573
[5]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5,396
[6]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cn.
- 上一篇:节能减排要求
- 下一篇:滤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