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技术实施方法及内容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新技术实施方法及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新技术实施方法及内容

篇1

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为巩固机关效能年活动成果。提升守业服务水平,根据市卫生局印发的市卫生系统守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方针,增强卫生系统服务守业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选好着力点,找准切入点,想方设法促进守业,千方百计共谋发展,主动服务好党政工作大局,努力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方面有新的提高,营造吸引投资兴业的环境方面有新的变化,建立健全投资守业服务体系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成立县卫生系统守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同志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

三、活动主体和服务对象

守业服务年活动主体为:局机关和全县各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即:三大产业等大项目、大企业的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企业“二次创业”和升级改造;全民守业。守业服务对象为:旅游、茶叶、高新技术

四、重点内容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降低群众看病的医药费用;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力争使群众少得病;着力加强医疗管理,落实卫生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不时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

(二)加强血吸虫病防控。突出我县血吸虫病防控,做好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工作。

(三)启动“牵手百家企业”行动计划。开展“牵手百家骨干企业”活动,至少确定5家骨干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实地走访、守业培训、守业指导、政策咨询、政策扶持、现场服务、跟踪指导等多种形式,有机展开联系服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四)建立卫生系统高级专家结对服务企业家制度。与全县至少5家企业的10名企业家结成服务对子,各乡镇卫生院最少与一家当地企业结成对子,协助其发展生产,为其企业负责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结对服务周期为三年。采取定期、定点与随时、随地服务相结合的方法,为企业家提供诊疗优惠待遇、协助料理诊疗手续、卫生保健咨询等针对性强的医疗保健服务。

(五)开展行政审批“两创双比”活动。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减少审批顺序,改善服务态度,加快项目审批料理和验收速度,现有基础上实现项目审批料理进一步提速,充分展现卫生部门的窗口形象。

(六)抓好落实。建立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投资守业服务体系,优化守业环境,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二是又要严格执行2009年机关效能年活动建立健全的AB岗工作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许诺制、限时料理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保证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五、工作方法

依照“条块结合、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原则组织实施。活动分为学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一)学习动员(年1月5日-年2月28日)

结合各自实际,1制定实施方案。全县各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要依照本方案。制定本单位守业服务年活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于年2月5日前报卫生局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依据实施方案,制定守业服务年活动工作进度表。

贯彻落实省、市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暨守业服务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召开动员大会。1月29日召开全县卫生系统守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全面布置卫生系统守业服务年工作。

调动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参与性,3开展大讨论和献计献策活动。组织开展“为服务守业作贡献”大讨论和献计献策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服务创业的热情转化为落实守业服务年活动的举措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动力。每单位至少提出一项建议。县卫生局效能办将开展合理化建议的评选。

(二)组织实施(年3月1日-年10月31日)

3月底前分别制定印发“牵手百家骨干企业”卫生系统高级专家结对服务企业家、行政审批“两创双比”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明确全县卫生系统服务守业年活动工作重点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

要紧密结合实际,各单位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活动载体,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守业服务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三)总结考评(年11月1日-年12月31日)

制定量化、便于操作的科学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县卫生局将在11月15日前完成各单位的绩效考评工作,以六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同时做好本级守业服务年活动自查和接受上级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在12月底前,召开总结大会,交流经验,惩办先进。

六、工作要求

要求高,开展守业服务年活动涉及面广。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统一思想。贯彻县委、县政府抓项目建设的肯定要求,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大决策布置上来,积极投身这项活动。

(二)加强领导。局效能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单位要把开展守业服务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措施方法,确保守业服务年活动组织有序、推进得力。

(三)突出重点。以重点带动整体推进,以特色带动全面服务,同时认真研究存在突出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要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即把开展守业服务年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结合起来,与做好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篇2

【关键词】 脊柱结核;临床路径;实施方法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手术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术后卧床时间长。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多以文字叙述和口头指导为主。由于临床工作中护士学历偏低,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护理工作量大,护士人数的相对不足,健康教育在工作中落实仍不到位,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1]。为此,2007年1月-2008年7月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均为脊柱结核手术病人,男38例,女14例,年龄15~64岁,按1:1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制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径图表,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

2 临床路径(以下简称路径)内容的制订

2.1 组织编写过程

由科室护士长、4名病区护士长、各区4名副主任医师及工作3年以上护士组成路径小组。在教科书及原有骨科健康教育宣教本基础上,上网检索相关资料、结合患者的需求、结合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开展、结合医生的诊疗计划,融会贯通,编写骨科共性内容(见表1、2)表1 骨科一般共性健康宣教路径(只列其中一部分)(略),表2 骨科专科共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只列其中一部分)(略)与本疾病的临床路径表[2],见表3,表3 脊柱结核患者健康宣教临床路径(只列其中一部分)(略)由眉栏、宣教时间(住院时间)、宣教内容、路径变异组成。在应用于临床的过程中征求病人意见,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完善。

2.2 宣教本的制作

用编织袋及绳子装定成册,将编写好的骨科病室告知制度、骨科共性内容彩打夹于路径宣教本内,并将其悬挂于病房门后。

3 路径的实施

3.1 床位分配

采用个人负责制床位分管法,责任到人,班班负责的形式试行,一个病区分成两个小组,每个人分管床位数2~4张;为保证健康宣教的连续性,不会脱节,我们每天早晨利用交班时间由组长分配休息护士所负责床位病人的健康教育。以保证健康教育能落实到位。

3.2 宣教

病人入院时,由当班或经管护士根据此病人所患疾病从电脑中输出路径单夹入路径本中。护士对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后,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向病人讲解路径的有关内容及自阅宣教本的方法及目的,再根据病情及时间段指定阅看路径的内容,最后护士通过提问式及讲解的方式进行宣教,使病人对所患疾病全程有个清楚的了解;并在单种病的对应项目上打“∨”,注明日期时间;若遇到变异情况则在路径变异栏内注明。

3.3 实施

经管护士或接管护士每日按照路径上的指示,根据病人的需要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最终目标,即病人能够自觉采取于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3.4 监督管理

病区护士长对健康教育常抓不懈,每天有计划进行抽查、督促、落实,发现不足及时纠正;科护士长不定期检查达标情况,及时评价,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并定期召开病区会议,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将现存的问题进行剖析及提出改进措施。

4 结果

经统计软件计算,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对疾病相关知识方面比较χ2=23.709、P

5 讨论

5.1 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脊柱结核手术病人病程长,术后卧床时间长,给病人及家属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这就需要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病人及家属全面了解脊柱结核的知识,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对脊柱结核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由统计学计算可以看出,实验组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路径是传统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5.2 路径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路径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护士提供了一个宣教标准,其指导性强、简明扼要,尤其是为新护士、实习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点及宣教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文本。也使病人及家属能预知自己的住院护理教育计划,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来,对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从而杜绝了由于遗忘或个人疏忽造成的护理差错,以减少并发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2]。同时,路径的开展促进了医、护、患的交流,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 存在的问题 对策与设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5-01

随着科学知识的迅猛发展,医疗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增快,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和卫生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大力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医疗是医院的今天,教育是医院的明天”,因为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和推广,许多医学信息不断普及,先进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医疗体制不断改革,迫切需要医务人员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适应并跟上医疗发展与进步。

2 目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

自开展卫生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以来,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形成了以学校和医院为培训基地,卫生行政部门为考核机构的教育体系。学校和医院作为教学基地增加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经费投入,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将每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在网上管理,形成了覆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网络体系,实行网络管理。

3 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仍能发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许多问题,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方法需要改善。

(1)部分医院领导不够重视,意识不到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对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进修学习不能直接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是医务人员自己个人的事,在管理上流行于形式,重视程度上难以保证。

(2)医疗单位是对继续教育投入的经费不足,继续教育的专项资金达不到的规定的数量,学员参加进修学习的费用得不到报销,致使其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3)基层医务人员承担着单位繁重的医疗工作,往往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大部分单位对学员脱产学习不予支持,影响了学习效果。

(4)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学习内容达不到“三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四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课题选择还是比较落后的[1]。

(5)学员认为继续教育学习获得的学分,普遍存在“买学分”的观念,网上答题代答现象严重,继续教育学习效率低,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目的。

4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对策与设想

4.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各级领导要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要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和卫生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要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要加大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真正调动卫生技术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管部门要把继续医学教育任务列入单位工作目标和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作为任期内政绩考核内容之一,营造一种人人参加、人人好学的良好学习风气。

4.2 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学分审核管理,把继续教育学分与个人切身利益相结合,把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情况与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注册、提升任职、奖金相挂钩,激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增强其紧迫感和压力感。对学习成绩卓越的人员要予以表彰和重用,对能够填补医疗空白的新项目、新技术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带动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热情,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4.3 完善内容,注重效果

由于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多层次,教育内容开放,教学时间灵活,应该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不同的继续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就是说继续教育要有针对性,才能体现其优越性。

其一,对卫生技术人员个体有针对性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一是对于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要着重进行理论、基本技能及基本素质的强化和培训,开展临床教学医疗实践和自学,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二是对具备较强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他们专业定向,专题知识更新,积极参加国内高层次的学术会议,掌握学科前沿知识,组织下级医师开展教研活动等;三是要开拓视野,加强与其它高水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定期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进修人员学习结束后,要在医院内组织讲课,及时地将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带动本单位共同学习,这样既检验了进修人员的学习效果,又达到一人进修,更多人受益的目的;四是对继续教育项目的选择要注重实效,对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掌握的知识,要举办大讲座,而对各专业科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可采取小讲课的形式,使大家各取所需,切实提高工作能力;五是纠正“买学分”观念,正确认识继续教育学分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学习情况和业务水平的依据,学分是必须通过规范学习方式和扎实的学习成绩才能获得的。

其二,对一、二级医疗单位进行分级课题管理。一级医疗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内容要以社区医学、全科医学的模式开展课题研究,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基层广大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二级医疗单位分科较细,对疾病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着眼于高、精、尖技术,要充分发挥医疗带头、辐射作用及疑难危重疾病的抢救作用。除开展本院课题研究外,更要瞄准全省、全国及至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把继续教育内容向专业化、深层次等领域拓展;积极向上级医疗机构甚至国外先进医疗机构选送人才进修深造;鼓励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习。对那些眼光长远,肯钻研,有能力的卫生技术人员就要给予多方奖励及重用,切实发挥其科技带头的作用。

总之,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只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知识结构合理、业务作风过硬的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向患者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水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和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按需学习,真正发挥继续医学教育作用。

篇4

【摘要】 目的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包括预防性的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以及学习沟通的注意事项。结果 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满足了病人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 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融洽护患关系,使医患沟通得到保证。然而要真正持久的改善医患关系,还需要医、护、患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沟通儿科 护理 应用

【关键词】 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流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一个要求人们广泛沟通的时代。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医护者工作者的信心。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特别是儿科病房,孩子是家中的小宝贝,医患矛盾较成人更为突出,为此,我院于2009年在全院推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增强医患沟通制",通过1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在儿科护理中实施沟通的必要性

儿童是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医疗纠纷也较多见,加强沟通可使医患双方互相理解和配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沟通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需涉及许多专业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者的心理,如果护士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就无法取得家属的信任,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加强沟通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2 实施方法

2.1具体方法 (1)预防性的沟通:在护理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并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如对医疗费用有疑问的家属,可将医疗费用清单上的项目向其作详细解释,并与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作比较,让家长相信收费是合理的,对病情重的患儿家长多给予安慰。(2)集体沟通:采用公休座谈会的形式,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讲解本疾病的病因、治疗、预防、护理措施以及家属如何护理患儿等。(3)书面沟通:将本科室的专科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病因、主要治疗、预防措施、护理措施等制成小册子或宣传单的形式,护士与家属进行口头沟通后,将小册子或宣传单发给他们,让当时不在场的家属阅读,知道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患儿。【4】统一沟通:对某些疑难病例,护士无法将病情解释清楚的,由主治医生、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起与家属沟通。患儿入院2天内,护士根据患儿和家属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沟通内容和沟通方法,注明沟通对象与患儿的关系,护士长随时进行检查指导。

2.2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家属的叙述,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病人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解释,不要搪塞应付,不懂的应请求医生或护士长解释;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不要讲与穿刺无关的内容,以免穿刺不功时家属认为是心不在焉而产生矛盾;避免强求家属接受自己的意见;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对方听不懂的专业语言;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解释应与医生的意见一致,避免医护意见不统一,让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

篇5

关键词:政府卫生投入 资金 绩效管理 指标

2009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加大了资金投入。政府卫生投入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通过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使人人能够公平合理地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政府拨入专项资金管理的现行基本模式是:医疗卫生资金在各级财政预算中以单独的类款项存在,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部经济活动纳入预算编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与控制。财政补助资金将以绩效目标审核作为安排预算的前提,使用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此管理模式在程序上相对完善,然而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卫生经费投入与民众健康绩效、民众医疗保健满意度的不匹配,也就是政府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仍没有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因此,要充分发挥卫生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做好政府卫生投入资金绩效管理是必要的手段。

绩效是指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取得相应结果的有效性和效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绩效”和“绩效管理”开始引入政府公共管理,绩效管理成为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绩效管理的“3E”原则(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 )),可对卫生投入资金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追踪问效,通过绩效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科学性、效果性,保证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

一、卫生投入资金绩效管理的内容

目前政府投入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承担的卫生公共任务。卫生资源的配置重点是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统一,因此强调产出或绩效拨款比以投入拨款为基础的模式更有效率。对资金投入项目绩效管理不仅是对卫生投入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督,更是以政府卫生投入活动的效果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政府卫生投入活动的目标与结果,以及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确定绩效管理的内容:政府卫生投入资金绩效目标要制定合理明确;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管理结果、绩效跟踪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施考核与评价;强化考评结果的应用,落实整改措施,增强支出责任,压降运行成本,促使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公平有效。

二、卫生投入资金绩效管理的思路

(一)完善专项资金投入的制度与规则

做好政府卫生投入资金的专项管理,首先要从项目管理的各环节入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项目立项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其次对专项经费拨付与使用形成科学的运作流程,对开支范围、核算方法和经费补助将实现的目标,做到事前控制;最后在项目建设过程、完工验收后要通过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跟踪问效,确保以制度规范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二)对政府卫生投入资金实行全面绩效预算

绩效管理良好的开端就是要做好全面合理的绩效预算。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标准.以业绩评价为核心的一种新的预算管理模式。绩效预算的明显优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易于横向比较。同一水平的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同样任务,资金如果存在较大差距,可对差异进行分项比较,则低效或无效资金的使用部分就会显现出来。二是便于纵向比较。在专项资金使用跟踪过程中,定期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的计划目标和时间节点进行对照,查找问题,及时调整偏差。绩效预算实行目标管理的流程一般为: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项目数据库,按照轻重缓急原则,选择下一年度优先进行的项目,可自行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明确项目负责人,收集绩效评价数据和材料,对项目首先自评。在编制下一年度收支预算时,同时根据自评结果编制项目立项报告,在立项报告中对项目进行具体的可行性论证,将申请资金的理由、预算资金构成以及未来能达到的绩效等作详细论述。财政专家将根据立项报告对项目进行评审,通过后,财政拨款才正式下达。通过绩效预算,大大提高了政府卫生资金使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三)强化政府卫生投入资金监督机制

在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意见》别强调“要加强对政府卫生投入的管理监督。政府卫生投入资金要依法接受人大、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保障政府卫生投入资金安全使用和发挥效益的关键。因此以政府审计为主导的监督体系至关重要。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以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为主导,将审计监督全覆盖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结论应向政府和人大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开,使政府资金投入、分配和使用置于公共监督之下。这都将加大社会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管和督察力度。通过建立问责制,落实经济责任,也有效防范医疗卫生机构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四)财政卫生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使用

对卫生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包括对项目的合规性、效果性、效率性、可持续发展及公众满意度综合分析评价。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操作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原则,选择相关的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结合不同项目性质,可研发运用个性指标及绩效标准。在使用绩效评指标时,应结合项目实施部门提供的项目申请书(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支出预算表)、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完工报告以及部门年度预决算。

三、合理选择绩效评价指标

近年来我院根据以上绩效管理思路,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指标对拨入医院的各类财政性资金进行绩效跟踪评价,都较好地完成了绩效目标任务,使政府投入的卫生资金在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发展、病人救助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效益。现以医院专科建设,使用财政补助资金为例,介绍绩效评价指标的使用。

(一)合规性指标

实际到位率: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收到的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到位资金总额×100%

资金流失率:被截留、挤占、挪用等资金总额÷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收到的专项资金×100%

资金使用率:该项目专项资金实际支出÷全部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总额×100%

预算完成率:项目实际支出资金÷实际到位资金×100%

财政资金投入乘数:(项目投入金额合计-财政投入金额)÷财政投入金额。指因财政资金而能带动的全部资金倍数,反映出财政投入外自我创收的能力。

通过以上指标评价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可以对具体项目实施和卫生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进行评价,资金使用部门可深入分析是否因项目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或资金流失等情况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及项目效益的发挥。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对专项资金从拨付、使用到最终决算都得到全程监督和控制。

(二)效益性与效果性指标

效益性与效果性指标应是指标体系的重点,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对产出的效益进行衡量:对医疗产出的影响、对科教产出的影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项目性质的不同,可选择投资回收期、机器设备使用效率、教学效能、各级别科研项目数量、科研论文数量、资产收益率、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服务费用等指标搜集数据分析评价。

医疗卫生专项资金支出能够实现多大程度目标可通过效果性指标反映,代表性指标为专项资金目标实现率:专项资金实际实现目标÷专项资金预定实现目标× 100%

需强调的是根据专项资金支出的目标性质,有些项目的效益与效果用单一指标难以全面表示,可使用综合指标进行计算。在各分目标单一指标的基础上,再按各分目标的重要程度加权平均,最终以综合指标反映。如重点专科建成后本地区病人可得到及时救治,降低转诊率,有效解轻病人医疗负担,医疗机构通过人才培养与医疗技术提升,弥补该学科空白,创造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假设项目预定实现的目标为新增固定资产情况、人才培养、项目对新医疗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到临床等贡献能力、医疗新项目开展病人受益情况、病人满意度等6项,总分100分,可根据分目标设置6个参数,前面五项权数为15%,病人满意度的权数为25%,项目考核专家对该项目的评分分别为88、93、96、91、95、92,综合计算该卫生专项资金目标实现率为92.45 (88×15%+93×15%+96×15%+91×15%+95×15%+92×25%)。

(三)持续影响与发展指标

可持续性评价可在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对既定的绩效目标是否按期实现,决策程序是否具有可重复性、项目是否可持续保持产出较好的效益等作出评价分析。可持续性包括:项目效果的持续性、医院发展需求的持续性、人才培训的持续性、社会效益的持续性、环境保护的持续性等。

(四)社会评价指标

政府卫生投入支出的社会效益是长期的、间接的,很难用价值来衡量和评价。可使用定性指标,如受益单位或公众满意率、患者投诉发生率等。通过社会评价指标促使医疗卫生机构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主导,将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等真正融入到日常运作中,并保持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对政府卫生投入资金做好绩效管理及评价,使仅对资金投入的关注转移到对投入效益与目标实现的关注。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投入资金绩效管理所形成的相关项目论证信息、考评报告及自评报告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合理准确地做出项目计划进一步安排,提高政府资金管理决策水平,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效益最大化。同时也会建立健全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引导机制,积极吸引社会有效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卫生投入体系,做好保障人民健康的战略投资。

参考文献:

[1]陈工.加快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J].中国财政,2008;8

[2]万青.财政科技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7

[3]张馨,袁星侯.绩效预算改革探析[J].财政研究,2005;10

篇6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我们起草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学习活动的通知》。转发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了《湖北省医疗机构病案书写规范》,明确了今年医疗质量的目标,措施和业务指标,规范了广大业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教育大家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全院的安全医疗奠定了基础。

(二)加大临床医疗质量的检查力度,争创一流的保健院。为更好的落实临床医疗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我院医疗保健的服务水平,在彭院长的带领下,多次召开各科主任会议,布置临床工作,就我院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广泛征求意见;为进一步抓好落实,院领导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深入各科室,就业务学习,病历书写,疑难病历讨论,差错登记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督导各科室严格按保健院的各项制度办事,查漏补缺,通过检查,使许多临床易于疏忽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定时召开各临床科室医疗安全会议,就各科室出现的差错及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加以讨论,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及如何防范,为临床安全医疗提供了较可靠保证。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临床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加速人才培养,让年轻一代脱颖而出,院领导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派出了张红翠等同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派出了10余人次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为医院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回来后要求他们上交个人工作总结,并写出今后如何开展个人工作计划,提高了相关学科的学术水平,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业务培训: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狠抓“三基三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医技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全年共安排讲座20个课题,授课50个学时,授课内容多是各学科的前沿问题,内容新颖,引发了同志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20年以下的医疗医技人员每半年考试一次,对与高,中,初级人员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内容既有临床基础的东西,又有各学科的新进展。通过考试,切实考察了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今年在省级以上杂志上4篇。

二是“非典”知识的培训:四月二十二号召开全院职工大会,按照长卫字[2003]28号文件的要求。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进行了全员培训和工作安排。二是对门诊各临床医务人员进行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的培训。三是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非典”诊断标准、疫情消毒、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防护的培训。

三是“三基”培训:年初各科室均制定了“三基”学习培训计划,全院申报了三个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由于非典的原因部分尚未落实)。二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三是接受了乡镇卫生院两名妇幼保健人员的进修培训。四是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湖北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

四是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本院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了严密的监测保证了病人的用药安全。

五是组织全院职工学习了《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药物目录》严格把握全院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按各项操作技术常规办事。今年上半年住院病历甲级病案率97%;门诊处方合格率98%以上;门诊病案书写率100%;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8.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比去年同期下降;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

(五)、设立了发热门诊预诊分诊台,防止了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加强了急诊室设置的建设,提高了本院的应急能力。

(六)、全院医务人员发扬了创一甲的精神,保持了创一甲时的水平,特别是在抗“非典”期间,在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院医务人员兢兢业业、克难奋进,确保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七).全院医务人员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医务科工作计划,使来本院就诊病人的抱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归,全院医务人员以方便病人为己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千方百计使病人方便,通过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本院在全县卫生系统享有了一定的声誉。

(八)、本院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没有推诿病人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时,全院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各自认真履行职责,使每一个病人都得到最好的治疗,全院没有因抢救病人不到位而发生医疗纠纷。

二、存在问题

1、医务科人手少,医务科作为医院的职能科室,既对内又对外,工作千头万绪,常常不是我要干什么事,多半是要你干什么事,没有时间静下心来从长远战略的高度处理日常工作。

2、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要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目前医院的苗子不太多,再加上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在外出学习,进修方面投入不如以前,这点应引起高度关注。

3、科室不能为挣钱而挣钱,应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引进,应注意硬件的建设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诊需求。

篇7

[关键词] 新形势;年轻医生;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R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91-02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现代年轻医生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医生,该如何去面对呢?

1 医疗新形势

1.1 “医闹”事件频发

最近几年,患者及其家属冲击医院、干扰医疗秩序的恶性事件处于上升趋势,2004年全国约有8000多起,2006年上升至近万起。据卫生部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全国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99.36%,2002年9月1日以来,每年医疗纠纷增长率为22.9%。上述一系列数字足以说明,医疗纠纷数量日益增多,而且恶性程度逐渐提高。这些暴力行为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医疗机构正常医疗行为的开展和新医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对外科年轻住院医师的学习进步提出了新的挑战。

1.2 医患新矛盾

在新形势下医患关系出现新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患者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医患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一是,患者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导致医疗纠纷案件增多。二是,患者的参与意识增强。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纠纷因医生和患者的沟通问题引起[1]。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患者要求了解治疗相关信息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要求医务人员多解释和沟通等参与治疗的愿望日趋强烈,过去完全由医务人员决策进行治疗的状况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医疗服务需求。三是,患者将就医行为简单理解为商品买卖行为,忽略了临床医学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四是,由于医院为满足患者的需求开展了“患者选医生”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年轻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的实践和学习机会较他们的前辈大大减少。

1.3 新的立法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此款规定,明确要求了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必须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知情权,否则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不可避免地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们的高年资医生更谨慎,很多完全可以让年轻医生完成的治疗,却不得不亲历亲为。

1.4 高度发达的媒体

在当今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媒体无处不在,尤其是网络媒体(亦称“第四媒体”)和手机媒体(亦称“第五媒体”)的出现,对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媒体对医院的正面宣传不够,个别媒体过分渲染炒作,缺少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如何正确理解网络及媒体,并运用好它,是我们每位医务工作者尤其年轻医生都是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值得深思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 外科医生的培养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外科医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培养这种素质,是当代年青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问题。

2.1 树立正确价值观及成长理念

深刻理解医德原则、坚持职业操守,基本要求是品德端正、作风正派。只有具备了高尚医德的医生才能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才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善心和爱心服务于患者[2]。从走出校门穿上白衣那一刻,就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我唯一的目的是为病家谋幸福”(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语)。而选择了外科医生这一职业,便注定要坚守这一永恒的信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外科医生和其他专科的医生一样,所从事的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特殊行业,目前社会对外科医生的回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和十分不合理之处,现实中拜金主义思想也时时冲击着医生特别是年青医生的心灵,但是年青医生必须永远坚定为人类解决病痛才是医生的崇高职责,而且现实的价值观及个人职业生涯也在昭示:所谓成大事者,荣誉与物质回报是伴随事业的成功而来的,决不是单纯追求就能得到的。所以,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要树立“技术为王”的思想,追求的是技术的精益求精和患者康复。

2.2 浓厚的人文修养

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学习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美学和史学,不但会处理临床问题,还要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3]。沟通能力也是医学模式转变对年轻医生这一社会角色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又制约着医生对临床实践的认识活动,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进程,在医疗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所以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良好的人文修养还需要有沟通能力。一个具备人文修养、人性丰满和沟通能力的外科医生会正确理解患者的身份,正确对待自己的角色,懂得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与同事相处,继而形成一种融洽、愉快、健康的工作氛围,真正充满人性的人文关爱才会相伴在患者周围,医患矛盾、医疗纠纷随之也会减少。医患之间从陌生到相识、相知,从不理解到相互信任与合作。

2.3 良好的心理素质

医学尽管有了发展和进步,但依然存在着许多未知领域,而且医学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医学具有高风险性、不确定性。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也难免会出现并发症和意外,这需要外科医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即使理论上允许出观一些并发症,做为外科医生也要有发自心底的内疚感,否则成就不了一个优秀外科医生。沉着冷静,审时度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和办法。耐心解释,征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及时妥当处理,有时技术上未知领域可通过人文关怀予以弥补。对于危重患者,不要轻易丧失信心和希望,要竭尽全力。误诊、漏诊,有时难免,最重要的是从中学习,从中总结出那些成功的经历中所得不到的东西。不能因噎废食、畏缩不前,更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面对患者或家属言语偏激、行为不得体要表现出宽宏大度的风范,理解有时是需要时间的。

2.4 新形势下学习方式的调整

新的医疗形势下,“医闹”事件频发,医患矛盾重重,立法的限制,大大减少了年轻医生的实践动手机会;新知识爆发式增长也给我们提供海量的信息,同时,也要求我们改变学习工作的方式。

外科医生基本技能的培养:①外科基本功的培训遵循“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的原则,这是外科医生能否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三基”是工作与学习的基本内容,“三严”是工作与学习的基本态度与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加强基本功训练。“三基”、“三严”要体现在工作与学习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要做到带着问题去读书,做好查房前、手术前的准备,学会总结经验,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善于学习别人好的方法,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②手术技能的训练。手术是外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和治病的手段之一,外科医生手术技能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疗效。外科手术要力求无痛、无菌、微创,看起来这些似乎是简单的操作技术问题,实际上却涉及许多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以及消毒、感染、免疫、组织愈合等外科基本问题。外科医生不仅是一个会做手术的匠人,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外科基础理论已由器官水平发展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5]。外科医生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要不断地进行医疗实践,给上级医生当手术助手,这是极好的学习机会。手术手法及熟练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做到稳、准、轻、快,是每个外科医生的追求,但总是有医生做手术时肌肉紧张、关节僵硬、动作笨拙、操作忙乱、难以得心应手,这就需要经常进行手法的训练、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才会熟能生巧。好的外科医生用手一摸,可大致估计出病变的范围,其立体结构已在脑海中形成。固定、抓持、去除、修补组织时,一刀一剪,一针一线,其操作要求准确无误,恰到好处,均需平日的训练,双手协调操作。

外科医生利用网络的素养:①广大年轻的医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和创造的技能,才能紧跟医学研究前沿,并将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医疗、科研和教学中,提高个人素养,促进医学发展。年轻医生要善于捕捉和借鉴新技术手段(包括国际语言、电脑技术)。特别是循证医学是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和科学的实施方法, 循证医学强调医师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基于当前可得到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医师个人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并注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三者缺一不可,从而保证患者得到当前最好的治疗结果。它的确立和应用会带来许多新的观念或概念的转变,核心是大样本前瞻性多于中心临床试验,以确定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优选组合和最佳价格效益比等,以进一步更合理、更有效指导临床工作。寻求简单的诊查手段,恰当的治疗方法,最佳的效果(即合适的效价比)应是医生追求的永恒目标。②终生学习的能力。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往往超过30年甚至更长,毕业后开始工作只是医学教育的开端,要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坚持终生学习,才能做一名好医生。每年世界上发表的医学文献很多,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这些巨量的文献是为全球共享的,但同时要认识到这些医学文献并非均是有用的和正确的,外科医生不应完全过于重视他人的经验,也要通过循证医学来辨析和寻找最佳证据。③网络平台的时空性和开放性还改变了临床医学学习方式中的不可重复性。各种网络教育平台以及CNKI、丁香园等医学专业网站的建设,为年轻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同时,这些专业论坛的开放,也使得同行之间的交流更通畅,更便捷,更有深度,年轻医生一定得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事半功倍的提升自己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慧,刘若雯.加强医学生沟通素养培育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8):618.

[2]闫英,杨槐松,王首圣.试论信任、沟通与责任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8(1):41.

[3]曹荣桂.医院管理学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2-503.

[4]张改叶.沟通能力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及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6(8):479.

篇8

1护理品管圈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我院于2014年将品管圈管理引入了科室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之中。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科室成立了护理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技术骨干组成,其职责与任务: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管理知识普及与宣传,开展品管圈专题培训;对科室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梳理,研究确立预防患者坠床、跌倒和呼吸机脱管护理的品管圈活动主题;组织座谈、交流,对圈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将文献报道与圈员意见、建议相结合,探讨确立意见、建议的落实;对护理品管圈工作质量与进展进行监督、考评。

2护理品管圈实施成果

2个护理品管圈经过半年运行,共提出护理改进意见197条,经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研究、论证,采纳了其中的105条,包括改进管理的意见30条,改进护理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意见75条。这些意见与建议被应用于管理与护理操作中后,经实践证明83条切实可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科室共计27名护理人员,实施前其对护理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为85.19%,实施后为96.30%,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明显提升,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每一位参加品管圈活动的人员均提出了1条以上的意见、建议,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实现了零突破,实施半年来护理人员对科室护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是近5年来的总合;科室将防跌倒、坠床和防呼吸机脱管等几项品管圈活动主题取得的成功经验积极并列入科研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品管圈管理实施前12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86.99%,实施后12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97.66%,有显著提高。

3护理品管圈实施中的经验体会

3.1护理品管圈实践经验

科室在将品管圈引入护理实践的同时,在组织上加强了对品管圈工作的全程监管,科室将加入品管圈活动和提供合理化建议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量化评分内容,此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参加此项活动的积极性,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家积极进言献策,创下了科室进言献策的最高记录。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4],量化考核调动起了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护理人员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科室认可,并被应用到科室护理管理与护理实践操作中,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和肯定,职业荣誉感得到了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管理实践活动使得既往影响护理质量提升的一些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护理质量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在服务方式、方法的改进中不断提高,护理品管圈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了科室护理科研的开展。

3.2护理品管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1由于护理人员长期受按部就班工作模式的影响,在护理实践中缺乏质疑精神,对一些明知不对或不妥的问题不想改、不愿改、也不敢改,总以为以前多少年都这样干,大家都干顺手了,内心缺乏开拓创新的动力。因此,对于新方法的引入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思想上尚缺乏革新意识。

3.2.2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平时忙于应付具体而繁杂的工作,学习时间相对不足,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相对较少,信息量掌握不够,导致其在品管圈实践中找不出问题,找不准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提不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2.3活动组织不够严密。品管圈作为一种以自觉、自愿为原则的活动方式,圈长主要由圈里的所有成员共同商讨决定,圈长管理经验不足,具体表现为:对活动主题的实施缺乏一个严密、完整的计划,导致资料收集不够完整详细;活动缺乏严密规划,常常发生活动与工作冲突的现象,影响活动正常开展。

3.2.4人员结构不合理。品管圈活动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圈员在实施中需要进行选题设计、查阅文献及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并运用简单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措施的可靠性进行论证,其对人员的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5]。由于品管圈的人员组成形式以自愿报名、自行组合为主的组圈形式,因此,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搭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管圈工作效能的发挥。

3.2.5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缺乏创新性。护理人员平时忙于应付具体工作,平时靠着惯性工作,对工作中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品管圈活动主题的选择方面常常显得无从下手,选出的主题对科室工作缺乏指导意义或者缺乏新意。

3.3对提高护理品管圈活动质量的几点体会

护理品管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趣活动小组,其活动主题主要围绕护理工作而展开,其提出对护理问题的改进意见将会涉及到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运行,因此,科室必须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①做好品管圈活动的宣传与培训工作,要让科室护理人员熟悉和了解护理品管圈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实施方法与步骤,提高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的认知。加大对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使其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审视和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提高护理人员选题能力。②将品管圈主题与科室科研立项相结合,将品管圈活动主题作为科室科研立项的储备库,经过品管圈活动论证与实践验证的主题可优先进入科室科研立项,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的积极性。开展课题设计与实施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品管圈工作效能。③科室应对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进行审核,对品管圈主题活动中提出关于护理操作与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在经过科室审核后方可实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安全。④科室要将品管圈活动纳入个人量化考核,实行加分制,即按照参加、提建议条数及采纳条数,列入科室科研立项等情况进行加分,在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积极行动的同时,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发挥。⑤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前提下,积极优化品管圈人员结构,实现人员能力、经验及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提高品管圈的活力、创造力与效率。⑥科室要为品管圈提供好支持与保障工作,提供活动场所,合理进行人员工作调整,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4总结

护理品管圈活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将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汇聚成了一股革新的强大力量,不仅解决许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瓶颈问题[6],更重要的是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医护特色、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医疗机构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医护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7]。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护士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国内医疗机构而言,品管圈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3],只有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才能使品管圈真正成为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有力手段。

作者:赵颖 巩建丽 单位:宝鸡市高新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袁琦,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2010,24(19):1761-1762.

[2]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本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86-288.

[3]卢芳燕,江南,赵锐祎.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4-666.

[4]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5]林郁清,史定妹.护理品管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0):51-52.

篇9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矗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医`学教育`网搜

集`整理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四)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五)计划制作护理园地网,上传我院护理动态,及时传递护理学习资料,发挥局域网的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生活。

我们相信只要努力执行以上工作,我们在20xx中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XX年度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二)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科人员以病人的需求作为科室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向病人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进行健康教育、疑难及重危病例讨论、危机值报告、入临床路径等活动,心内科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开展血液透析新技术;学习了腹膜透析技术,在新的一年内我科将抓住优质化护理示范科室的契机,改善我科的医疗设备及技术。在设备添置上,计划申请床旁心电图机,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诸如这些新项目的开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完善护理质量,计划如下:

一、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1、护理工作的对象从单纯为病人扩大到病人家属、医疗、后勤、设备人员。全体护理人员每周下相关科室至少一次,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以更好配合治疗护理。

2、护理工作的性质从针对药物治疗的护理延伸到病人身心的整体护理。随时为病人着想,主动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改善服务态度,保证以最佳护理工作状态为病人服务,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达到满意度95%以上。

3、利用晨会、护士例会、护理查房等各种形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主动服务,热情接待,主动介绍情况。做到四轻,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病人打招呼,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我们亲人般的温暖。

4、制定严格的科室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每月组织一次差错事故讨论分析,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5、严格消毒隔离,消毒隔离合格率达10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违反无菌原则的人和事给予及时纠正,防止院内感染。

6、急救药械完好率100%,交接班时认真核对,接到急救病人,抢救中能敏捷、灵活、熟练地配合。

7、合理收费,遇有疑问及纠纷及时核查处理,定期对科室医疗和办公用品进行清点领取,减少浪费及损耗。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保养,做到对仪器设备性能及使用状况心中有数,保证临床正常运转。

二、加强护士修养,树立天使形象

1、加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专科技术培训,要求人人熟练掌握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技术。

2、护士长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钻研文化科学、专业实践和管理科学知识,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管理质量。

3、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推诿。推广一对一全程服务。

4、为每一位护士创造学习机会,通过院网络听课、参加自学、等多种途径,使护士不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护理学发展动态,提高护理能力和水平。

三、搞好护理教学

1、认真组织科内小讲课,包括三基理论,操作训练。熟练地配合新技术的开展。调动护士积极性,鼓励开展新技术、新方法,使今年开展的项目更加成熟,减轻患者痛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根据科室现有人手少,新人员多的情况下,我科将将安全目标教育放于首位,组织认真学习十大 安全目标及医院核心制度及工作制度等。将示范工程印发的相关文件、规范作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业务讲座、护士培训学习内容之一。

3、科室继续试行护士分层管理,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

四、合理调配护士人力 ,合理排班。

篇10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作用,不断提高我县中医药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统筹兼顾、共同提高,推进中医药在中医药服务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全面发展;坚持继承优先、科学创新,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事业发展、产业联动,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年11月底,县基本落实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任务,并完成自查验收工作。此基础上由县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年初向市申报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验收报告,力争年底建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三、创建内容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1.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与下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制定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县政府成立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制定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中医药工作,向相关部门分解发展中医药的工作任务,落实人、财、物等各项基础保障。

3.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局长,设有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干部。主管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我县的中医药工作情况。

4.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县级中医药投入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不少于20%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比例不少于1/5

5.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1)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人民医院床位补助标准的1.5倍。

2)将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乡镇卫生院必须设立中医科、村卫生所必须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医保经办部门严格落实城镇医保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提高10%优惠政策。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中的甲类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中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给予全额报销。将定点医疗机构自制生产、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只在本院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用药范围,按照甲类药品给予报销。

4)新农合经办部门严格落实县级以上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30%报销比例提高20%优惠政策。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中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以治疗为目的基层实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分别在门诊和住院统筹资金中定给予全额报销。

5)根据疾病谱排序确定10个优势病种,编制中医药协定处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实施零差率销售工作中,对中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较多的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7)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分考虑中医药服务费用低廉的特点,科学合理增补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适时调整中医药诊疗服务收费标准。

二)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中医医院基本条件。

1)基础设施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为必备科室)市级中医医院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5个以上(除中医科室外,ICU为必备科室)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

3)医院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县上还要积极为医疗机构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4)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5)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6)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

2.综合医院中医药基本条件。

1)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并设有专职工作人员,门诊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住院部设立不少于总床位数5%中医病床。

2)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3)将中医药内容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基本指标和日常业务工作考核指标,建立西医临床科室中医药业务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促进激励机制。

3.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基本条件。

1)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2)建成10个以上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中医就诊人数占总就诊人数的1/3以上,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1/3以上,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1/3以上。

3)建成1个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2个以上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中医药优势病种。

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5)中药房应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并能提供煎药服务。

4.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基本条件。

1)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

2)所有村卫生所开展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农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工作。

3)90%以上的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200种,村卫生所的中药饮片可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

5.建立中医药业务对口帮扶与协作机制。积极争取市级中医医院与县级综合医院和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业务帮扶合同,对综合医院进行中医药技术指导,对中医医院进行业务帮扶。

6.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安排专人负责,对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组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综合医院院内参加3个月以上西学中培训班学习人员占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总数的60%以上。综合医院西医临床科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执业医师。

2.县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

3.积极开展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县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督导检查一次师承教育工作,强化日常监管,保质保量完成经省级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任务,出师合格率达到90%以上。开展本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30%

5.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运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的乡村医生。

6.开展中医药人员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近3年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药人员,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提高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中成药应用水平,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90%

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至少有2个市级以上或3个县级以上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

2)急诊科(室)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

3)临床科室能够根据我县疾病谱科学规范制定并实施本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本科室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及常用中药方剂等)熟练运用本科室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4)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不少于60种。

5)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中医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平均住院日低于卫生部门公布的县内平均住院日。

6)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和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门诊处方中,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处方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常年应用的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不少于20种。

2.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门诊至少设立1个中医综合诊室,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的中医药服务。

2)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本科室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70%中医临床科室日均门诊人次占全院日均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5%中医病房病床使用率不低于80%

3)每个西医临床科室至少有1个中医优势病种或2个病种的中医优势治疗环节,严格执行有关中医药诊疗规范,治疗过程能体现辨证施治。

4)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平均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不少于每月10次。申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不小于80%要在急诊科、ICU开展中西医结合急救工作。

5)中医药管理科对全院临床科室中医药服务比例、中药使用比例、中医药特色三级医师查房、中医医师会诊、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治疗人次等中医药服务内容建立考核体系,有考核分析记录,有改进建议,有激励措施。

3.提高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1)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站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2)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结合当地疾病谱排序,至少确立3个以上重点发展的中医优势病种。优势病种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不低于80%

3)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4)村卫生所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50%

4.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县级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5名、每个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医生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2)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基层配备必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设备,配备的必要设备不少于5种。

3)建立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

4)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①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②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蜡疗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③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

5.积极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

县级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骨科术后功能障碍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五)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1.健全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中医科,配备中医药人员,研究运用中医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2)卫生监督所成立中医药监督科,负责监督检查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对中医药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考核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医药工作量,净化中医药服务市场。

3)县级中医医院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中心)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对基层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2.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中中医药内容不少于30%

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每年提供不少于10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设有固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3)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城乡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4)每个村卫生所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

4.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6.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5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干预。

7.卫生行政部门应将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并及时总结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工作经验与成果。

六)促进中医中药的协调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出台当地的实施方案,投入一定资金,扶持地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积极开展当地中药资源调查,择优确定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优良中药材品种,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广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

3.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关机构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研发院内中药制剂、中药新药、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和中间提取物。

4.支持有关企业研发中医诊疗新设备,并积极引导我县医疗机构优先使用省级招标目录中的地产药品和医疗器械。

5.集中农林、旅游、中医药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能够以艺术形势传播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七)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不低于90%对当地能够提供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辖区内的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95%

四、职能分工

发改局:积极争取项目,统筹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卫生局: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要对中医药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经常性开展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和考核;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创建经费的测算工作。

财政局: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县级中医药投入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不少于20%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比例不少于1/5要保证中医事业费和各项专项经费及创建经费及时到位。

人社局:优先解决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及人才引进工作,落实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负责人待遇。

工信局:按照《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出台我县的实施方案,促进地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局:学校宣传中医药文化,努力提高老师、学生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

农牧局:集中林业、旅游、中医药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林业局:积极开展我县中药资源调查,择优确定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优良中药材品种,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广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

药监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关机构以我县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研发院内中药制剂、中药新药、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和中间提取物。

文体局:以艺术形势传播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广电局: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

五、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由县政府召开创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营造创建氛围,研究制定创建具体工作方案。

二)自查评估阶段:对照《省中医药先进和示范市(州)县(市、区)建设标准》进行自查评估和经验总结,形成书面申报材料,积极创建全省(农村)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三)巩固提高阶段: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全力巩固创建成果,完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任务,建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四)建设验收阶段:由县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完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申报工作。进一步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全力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上评审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工信、教育、农牧、林业、食药、文体广电等部门为成员的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领导,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中医药事业发展。县上每年将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向相关部门分解发展中医药的工作任务,落实人、财、物等各项基础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日常事务工作。

二)密切配合,协同实施。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严格执行创建内容,共同推进创建工作,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共同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三)完善网络,全面监管。卫生部门要转变管理职能,实行中医药工作全行业管理。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的职能,制定中医药事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建立和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从业人员的行业准入制度,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中医服务机构和中医医疗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完善中医药行业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承担中医药工作的业务指导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