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案例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案例研究

篇1

目前,社会环境的负面作用和家庭教育的失当,造成学龄儿童心理压力过大、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异常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心理异常现象会导致儿童思想情绪的不稳定、学习能力的下降和问题行为的滋生等,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有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呢?我认为音乐和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它独特的功能。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的人格健康、蓬勃而富有朝气。

一、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同学

案例一:“他们笑我唱歌‘跑调’”

2009年,我教授三年级的音乐。班里有个女学生在表演时总是低着头,问及原因,她轻轻地说:“我唱歌跑调,他们说我唱歌难听”。通过了解,原来她在幼儿时由于嗓音很沙哑,唱歌时常被小朋友笑话,不敢开口唱歌。久而久之都认为她是一个“唱歌跑调”的“乐盲”。

其实,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我告诉她一个人嗓音的好坏并不影响她喜欢音乐,唱歌也不是表现音乐的唯一方式;还给她讲述了盲童学钢琴和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创作出不朽名曲的故事,并开始手把手教她竖笛。一次音乐课,我请学生闭上眼睛欣赏一首乐曲并猜猜是谁演奏的。她鼓起勇气为全班同学吹奏一首《十五的月亮》后,其他同学猜了十个名字都没有猜到她。最后当大家睁开眼睛看到演奏者竟然是“乐盲”时,个个惊奇地说不出话,片刻的宁静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从此她迷上了音乐,并成为学校管乐队的优秀队员,她好像变了人似的,后又作为艺术特长生被一所的重点中学录取。

反思:其实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多方面开发学生潜在的音乐本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得到喜悦、乐趣和自信。

二、点燃学生情感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案例二:“我永远都忘不了母校,忘不了老师和同学们”

这是五年级的一节音乐课,我像往常一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但今天有人在传递纸条。我有点疑惑,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王××同学:希望你在美国不要忘了我们,我们会永远想念你的”。原来一位学生即将转学去外国读书。片刻思考后我做出了决定,说:“我们能不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呢?”“能!”学生响亮而整齐地回答。学生争相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最后我建议全班学生再用八孔竖笛合奏《彩云追月》《友谊地久天长》两首乐曲为她送行。演毕,每位学生眼里都闪着泪花。王××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我永远都忘不了母校,忘不了老师和同学们!”我想,此情此曲会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反思:在教学中我随机应变,巧妙改变教学内容。首先把感情的纽带抛向学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引导他们在即兴表演中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使学生之间的友情和对母校、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得到升华!一个健康的人格,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情感。音乐是情感艺术,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

三、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造的天地

案例三:“我们自己可以创编出最精彩的节目”

篇2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逐渐普及,许多一线教师针对相关学科与智慧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针对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徐强认为信息技术应该是提供给一线教师创新支持的重要工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性思维[1];何慧芳则认为,教师应当从教学设计上就融入“智慧”的理念,大胆想象更多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对问题的质疑。[2]针对智慧课堂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内容比较少且不系统,高小红呈现了三个小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评析,表达了智慧课堂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3]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初中地理学科与智慧教育的具体实践内容。

地理教学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1.地理自身特点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了地理学科在此阶段的基本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地理知识,并具备应有的地理背景,为生活所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理解环境与人类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具备地理素养的公民;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但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更多的关注点都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条上。教师一般能够很好地在课堂中完成课标的要求,将基础知识落实到学生个体,但学生在常规的地理课堂中却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这导致了很多知识趋于表面化。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许多的多媒体素材,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形式的实践机会,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义务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相对基础,很多知识点在教师适度引导后,能被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或学科基础理解。传统的课堂往往在基础知识上耗费时间,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师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探讨更多时事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和课后反馈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再次,从地理学科学习内容的特点来看,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元性,主要体现为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度很高,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物理、化学学科基础,人文地理部分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些多元性的要求对学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的学科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2.问题引导式地理课堂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智慧教育本身旨在构建个性化写作、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是其重要的目标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重视同龄人的评价,热衷于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同龄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针对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一线教师将其归纳为“十步走”,具体如下:

①布置:在教师布置任务后,为什么学生探究的质量一般不高?

②引导:教师应该提供什么方面的导向资源提高学生的探究质量?

③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

④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应该如何进行监控,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⑤探究:探究过程的组织形式应该如何进行,以便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⑥归纳:学生归纳的方法应该由教师统一引导还是学生自主进行?

⑦拓展:如何设置问题才能使学生基于思维锻炼进行拓展?

⑧评价:面对信息技术提供的客观数据,教师面对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解读?

⑨测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绕不开选拔的关口,学业成绩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得以保证?

⑩总结:个性化的总结可以有什么呈现的方式?

上述问题来自于真正的地理教学实践,信息技术的支撑并不能为教师代劳,而需要教师有“基于技术,高于技术”的观念,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逐步破解问题。

初中地理智慧教育的整体方法和思路

基于智慧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撑,针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面和环节,我们将从“四个转变”来阐述整体方法和思路。

1.教学功能转变――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要

传统的教学功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但是人贵在创造,利用本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与新的知识产生新的碰撞,并与其他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能提高学习质量。因此,教学的功能应该从学生被动地编织知识网络转变为主动地产生和填充知识网络。

教学功能的转变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开始转变,把课堂作为思维拓展的场所、交流分享的阵地,在有限的时间里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编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分享自己引以为豪的内容,这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教学功能也会变得更加关注个体发展,关注学生思维和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

另外,除了需要改变教师观念,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教师也需要将其进行深度融合,要积极挖掘信息技术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功能。

2.教学方式转变――关注课堂模式探究需要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可分成四个阶段:①事实性知识阶段。②理解性知识阶段。③批判性知识阶段。④创造性知识阶段。传统的地理课堂对事实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都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在对知识的讲解、模拟实验、与生活密切联系等方面也能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但对批判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的培养相对较少。

基于地理课堂的智慧环境构建中应遵循的三个设计理念,即科学的教学方法、递进的教学逻辑和现代的教学媒体,本课在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方面,主要采取了“基础型微课资源+特色型微课资源结合”和“猿题库网络题库+学生督学”的两种方法。

7.教学过程

课前:

在基础型微课资源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学案,夯实基础部分。

课上:

探讨一:计算自然增长率和增长人口数――事实性知识层次。(概念落实+简单计算+应用题计算=夯实基础知识)

(1)请同学们回想预习内容,写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公式。

(2)计算: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1.93‰,人口死亡率为7.14‰,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

(3)思考:若2012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3.5亿,该年度人口增长率为4.8‰,则新增人口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的式子即可。

师:简单的计算是在学习“人口数量”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视频中发现装有七种不同颜色水的玻璃杯里,水量不一,也就是显示七大洲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不一,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呢?

探讨二: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理解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层次。(模拟情境+时事材料+辩论式小组活动=理解和评价知识)

投影:材料一,Jack和Lily是生活在德国慕尼黑的一对新婚夫妇。他们两人都在一家高新技术的企业工作,Lily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5年里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企业管理者。于是,他们暂时决定家庭规划为“丁克家庭”。材料二,中国现在即将实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夫妻两人可以生育两个小孩,此事引起网络热议。网友表示,很多家庭不打算生育“二孩”,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压力太大。

教师活动:请1、2、3小组完成第一个材料,4、5、6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4、5、6小组完成第二个材料,1、2、3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只要想法合理或者发现别人想法有问题并加以改正的都能够得分。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2分钟内汇总出一份小组的辩论材料,协助教师进行小擂台的活动。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反之亦然。那么从上述两个材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会在生育前考虑更多的因素。虽然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步降低,但由于原本的数量太大,所以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也非常庞大。那么,地球能最大限度地养活多少人?如何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

探讨三:如何在未来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创造性知识层次。(拓展社会生活+补充多媒体素材+教师引导=自主延伸创造性知识)

投影:材料一,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存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的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农业生产。为了养活国民,该国引进了以色列的节水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展示沙特阿拉伯圆形灌溉系统图片)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生活在西非城市的人们仍然以本地生产的谷物为主要粮食来源。但到2008年,他们的粮食中有了从泰国或马来西亚进口的大米,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展示亚洲―非洲大宗货物海运航线图)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两个案例,小组内自选其中一个案例,写下小组意见,递交学案并与教师进行答辩,答辩通过则得分。

教师总结:在沙特阿拉伯的案例中,为了克服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灌溉系统,使生产出的粮食尽可能地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而在西非国家,由于人们的生产效率较低,无法保证迅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所以他们依靠自己临海的优势,进口价格相对较低的亚洲粮食。

课后:

教师运用多功能课后作业反馈APP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入“普通群”或“高级群”,巩固课上的学习内容。

智慧反思

1.针对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学习,夯实基础部分知识的落实情况较好。

根据学情,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时,注意使用了不同方面的材料和案例,如政策性材料、虚拟的故事材料、简化过的科研材料等,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基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

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一定预设,问题的提出既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所提出的挑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基本能够感受到人口数量需要适中、环境问题需要被重视。

2.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注意选取了新颖的案例,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留足了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网络题库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督导,让学生自行管理课后练习,由于是直接显示每位学生的正确率,因此学生们基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将微课资源设置在基础知识学习部分,能让更多的学生逐步适应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在课前、课上和课后都有所体现:一是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内容,了解课文基本知识。二是课上,三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留有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任务,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三是课后,在练习时,通过作业群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监督。

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使用到Office 2016的PowerPoint录制视频技术,完成了微课的录制;使用到“猿题库”移动终端APP进行课后练习和学习情况的统计;使用到一般教室里的多媒体投影以支撑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强.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读书文摘,2015(22):259.

[2]何慧芳.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J].教学实践,2013(10):103.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

幼儿教育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式及相关的教育以及工作中的规律进行研究的课程。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唱、跳、表演、弹奏的能力,学生还应该对幼儿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通过对幼儿的活动与心理情绪的变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掌握,进而为幼儿的教学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1]。因此,这门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与掌握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更好的联系,进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可以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各不相同

幼儿教育学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将育儿的知识通过课堂集中传授给学生。但是随着近年来对生源不断进行扩招,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参差不齐,这给幼儿教育学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的过程中难度越来越大[2]。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好的规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过着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二)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实践

许多学生在进入这一专业的学习之前,对这一专业没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实践的意识与经验,对这一专业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学习中,也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不能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大脑的潜意识中没有清晰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刻,这对学生进行以后的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运用,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而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有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而对案例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凸显。

(二)教学的重点是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则不告诉学生。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较为重视,对学生运用教学知识的能力和对实际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较为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3]。在教学中,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占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这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还可以使案例教学的重点得到展示。

三、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的相关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具有时效性、典型、真实的案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选用自己教学生涯中的案例,既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又可以反映幼儿的真实情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可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地区发生的情况,这样具有普遍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其产生重视,进而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是发生在近期的,尤其是那些可以引起民众积极讨论的话题与案例,时效性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幼儿园每天早上的开园中,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教师可以以这种最为常见的情况作为教学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都可以见到的情况,再加上这是在大多数的幼儿园经常发生的情况,尤其对刚步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极为明显。教师将这个案例作为教学的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兴趣与疑问,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与思考,进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合理安排案例探讨

教学课堂的引入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案例紧密相关的情景,进而通过场景的过渡,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故事结束之后,教师抛出教学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案例教学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再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进而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进行提升。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对案例的理解与分析也不同。学生直接进行探究与讨论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思维发展更加全面,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例如,对于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周边幼儿园的这种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通过多媒体的借助,向学生播放与案例有关的视频或短片,逐渐将课堂教学引入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搭配,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都有安排,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都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落实,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在小组探究、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对探究与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进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三)对教学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对案例进行总结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言的机会,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不能向学生宣布某一个小组或者某一个学生思维是正确的,教师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要对思维有偏差的小组或者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纠正。案例总结中,教师不能只将注意力停留在分析与总结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模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对学习的方式进行改善。例如,在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的案例中,教师在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时,可以运用综合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的评价三者之间的结合,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而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实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全面评价。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有效的弥补,改善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有效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教学中,进而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调动,进而有效促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娟.中职幼师幼儿教育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0(11):43-44.

[2]吴珊琦.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教师,2018(12):112-113.

篇4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案例教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31-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范院校不仅成为重要的教育基地,更成为培育下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摇篮。师范教育学课堂,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场所。用案例教学法优化教育学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能提升教师的素养。用真实的案例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关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以及使用关键,才能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的效率。教育学课程是教育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从事教育行业所必修的课程之一。只有掌握了专业的教育学知识,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才能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最近几年得到了提升,但教学中产生的新问题仍不容忽视。巧用案例教学法,弥补教育学课程的不足,对于大学生成长与进步均有益处。

二、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中巧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

1. 教学案例真实可信

教学案例的真实性,影响着教学案例的教学价值以及权威性。所谓真实案例,是指案例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一件真实事件的描述。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中所用的案例应当是系统且全面的,案例中不能只有事情的结果,还要有来龙去脉,有充足的论据。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应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去搜集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学。选入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的教学案例,应当来自于真实的教育活动之中,是真实存在的事情。在使用教学案例时,教师也应当真实地讲述,不能夸大其词或者有意隐藏。只有这样,师范院校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有真实、全面的感受,理解案例中所蕴含的教育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之处,感受到教育学课程学习的益处。

2. 教学案例具有矛盾冲突

具有矛盾冲突的教学案例,才能促进师生在课堂中积极讨论,积极思考。具有矛盾冲突的教学案例,可以给师生制造一个两难的教学情境,无论是选择还是处理方法都是未定的,师生可以利用课堂实践去寻求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具有矛盾冲突,就等于给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师生不需要参与到教育实践或者社会实践中去,就可以接触真实的教育事件,在案例中快速成长起来,了解更多的实践教育问题。利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组织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质疑,是必要的环节。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是实现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

3. 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

典型性也就是代表性,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价值,就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教学案例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矛盾与冲突,从而揭示教育工作的本质。典型教学案例中的各类关系更加全面,对应的教育学知识点较多,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利用一个教学案例复习与强化多个知识点,得出最科学的教育结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面,尽可能选择与教学情境、事件相符的教学案例,给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去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案例问题结合在一起。典型性案例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发现教育学规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中巧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

1.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准备环节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保证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点都是学生已经学会或者即将学习的。这样的案例,才能促进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强化已学知识、了解未学知识。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用多媒体展示案例。而适合于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的案例难度不宜过大,案例中的矛盾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答案进行预设,从而在教学中把握好案例分析活动的方向。教师对案例本身有全面且正确的认识,才能让学生利用案例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案例教学前,教师要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在教授新生时,鉴于其刚刚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热情高,但没有完全适应师范院校的教育模式,教师应该多多参与学生的案例学习,并积极帮助学生选择与分析案例材料,降低案例分析的难度。到高年级时,教师则要选择相信学生的专业素质,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只在学生有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2.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小组讨论环节

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小组。结合学生的教育学素养以及性格特点,分成实力均衡的小组,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像《人民教育》中的“蚂蚁唱歌”是教育学的一个经典案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首先,在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自信心。其次,当发现一些小组偏题或者跑题时,教师给予引导,让学生讨论与教学案例相关的问题。最后,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各个小组对于同一教学案例的不同看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与他人进行有理性的讨论。

3.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全班讨论环节

巧用案例教学法实施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但要重视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环节。让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肯定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各小组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推动案例分析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4.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总结环节

在案例教学法模式中,从学生的自主分析、小组讨论,到班级讨论,学生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分析思路、学习习惯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总结环节的内容。当班级范围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对整个案例分析活动进行总结,向学生公布案例中所涉及的全部教育学知识点以及其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充分思考之后获取全部知识点,会给学生“柳暗花明”的感觉,在豁然开朗的情绪中感受到教育学知识的深奥以及学习的乐趣。在总结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在未来的案例分析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以此提高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与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需要教师花时间去思考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中积极创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方法,让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才能给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借案例教学之风,给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创新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推动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师范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2).

[2]刘建银.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与反思.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

[3]李砾.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学中的实际运用[J].亚太教育,2015(09).

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案例

近期,国内某名牌大学的MBA学生反映:案例教学仅是听到了一个故事;案例教学中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更有人认为案例讨论简直是浪费时间;等等。这就意味着,对于缺乏工作经历的本科生而言,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更不是个简单问题,尽管案例教学法作为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不容置疑。

说起案例教学,必提及哈佛大学,他们90%的课程使用案例教学,并取得极大成功。哈佛大学在应用案例教学中,教师理论讲授的时间平均只有几学时,绝大多数课程时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形成了以案例为平台、以讨论交流为手段,老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的教学场景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再是中心,不再是权威,真正的权威是知识、智慧,谁能在课堂上以清晰简洁、逻辑一致的语言将案例的疑点、难点层层剖开,找出最优的答案,谁就是课堂的主角,是英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展示,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技巧、语言表达、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综合能力,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应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但落实到应用,还需分析前提条件,而且,制约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案例或案例库、教师、班级规模及学习习惯。如果我们不顾约束条件就简单移植他人做法,不仅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丢失了演绎法教学模式所固有的成效。

一、实施案例教学法所应具备的条件

(一)科学合理的案例或案例库案例即“case”,指事件、事例,在案例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案例也就无所谓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科学合理性。哈佛大学最初实施案例教学时是请企业界人士到课堂,给学生讲述他们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学生们对此进行分析讨论,寻找解决问题良方。后来,老师们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可以重复使用的案例。随着案例教学的普及推广,所需案例的数量日益增多,质量要求也更高,便渐渐地成立专门的案例编写组,直接深入工商企业,为发现经营管理问题,从企业管理视角收集、整理案例资料。因此,这就注定案例具有也应该具有真实性特征。而我国案例教学中所用的案例来自企业主动提供或教师亲自调研的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涉及企业经营秘密等原因不愿意提供这种便利,另一方面各高校也没有这方面的投入。这就导致国内使用的案例大多是从报刊、杂志等二手资料中整理而得,而报刊、杂志的报道通常不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出发的,这就使案例偏离相关性、代表性及综合性要求,并可能偏离真实性需要,有的案例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现象。可见,目前国内不少案例从原始材料的选取就偏离了企业管理视角,缺乏对企业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也难以让人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

(二)优秀的教师从类型来说,哈佛案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问题评审型,就是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决策型,就是没有给出方案,需要学生讨论分析,提出决策方案;三是发展理论型,就是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这三种类型的案例对教师的要求都很高。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使其能准确引导、启发学生思路,在案例讨论中控制节奏、范围、时间,做到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收放有度、统领全局,既避免学生不着边际地发挥,也防止思路狭隘,钻牛角尖。因此,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相当于旅游团队中的导游或领队,而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游客。就像导游要对旅游线路、游览景点及各景点的旅游安全状况了如指掌一样,案例教学也要求老师对案例内容、背景、分析线路、疑难点十分熟悉,甚至对学生可能的想法或辩论的可能程度相当了解,这样才能合理掌握每个案例讨论的节奏、时间。在课堂讨论中,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倾听各小组及每个学生的发言,观察他们的思辨、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应变等方面能力,并对此进行考评评价,形成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生的课堂发言及案例分析报告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成绩,这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AccountingEducationChangeCommission)所倡导的思想,“学生必须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应能应用多种信息资源识别并解决问题”[2](1:‘204。

总之,与传统的演绎教学法相比,体现归纳思想的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及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案例教学对我国教师是一个挑战。

(三)小班上课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讨论,需要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对案例中所给出的方案进行各具特色而又逻辑严密的分析评价,或针对案例资料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是发现原有理论缺陷,提出修正理论。因此,小组数量不宜太多,每个小组人数也不宜多,这就要求班级规模小。西方国家的班级人数通常在25人左右,而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在1999年扩招后,班级规模都很大,人数过百的班级不在少数,分组的结果是,组数高达2O~3O组,要么,每组人数高达十几、二十人,这就根本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首先,一个案例所给出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可能也不应当有十几、二十个,有限的话题让过多的人回答,就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其次,课堂讨论时,就是让每个小组轮流阐述观点可能就需要几节课,更不用说相互讨论了,这必然影响课程教学进度。同时,由于人数过多,老师难以控制发言时间、讨论节奏、分歧意见的沟通等问题。最后,班级人数过多,会导致案例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法更差,因为它既无法实现案例教学在讨论中进发智慧火花,也无法通过聆听老师讲解系统地接受知识。因此,班级规模是制约案例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外在条件,这在我国当前是个严峻问题。

(四)自主学习习惯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提出了挑战。它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凡事敢于询问为什么,并具有说服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勇气与强烈愿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学、自律及独立思考能力都要很强,因为该课课前课后要查阅、思考大量与案例有关的知识,有的甚至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或向相关专业人士咨询,才能在讨论时提出独到见解,获取高分。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对话、发育的习惯与意识,教师也应允许并鼓励学生课堂提问、表达看法。应当说美国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与其国家或民族信仰、行为习惯等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而我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提倡“尊师重放”,但过于强调“师道尊严”。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运用演绎法从假设、原理开始,层次推演,得出权威性结论或观点;学生则被动地听、记、写,不需、不敢也不习惯质问其合理性,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有的同学一言不发,或还是习惯聆听他人观点,默记知识。这种由各方面因素引起、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对开展案例教学很不利。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对策分析

工商管理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适合应用案例教学法。但我国目前实施案例教学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受企业热情及高校投人不足的双重约束,科学合理的本土化案例或案例库短期内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教育资源希缺,我们还无法承受小班上课所带来的高额成本;此外,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都还有个适应过程。尽管如此,我们不可能等所有条件都成熟了再开展案例教学,而应该走边摸索边完善的改革道路。因此,对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工商管理教育中的实施,本文提出如下阶段性意见。

(一)邀请工商管理界人士走进课堂,提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管理难题,作为案例来源为了保守公司经营秘密,我国企业普遍不欢迎外人入驻企业调研,也不愿意提供公司经营资料,成功的企业怕“枪打出头鸟”,经营困难的企业则“家丑不可外扬”。对学校而言,由于长期师质紧张、经费不足,往往限制或不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也无法专门派出教师进行案例收集、编写、设计,更难以轮流让教师脱产到企业实习或采风。这样,案例教学所需的案例库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认为短期内较好的方式是邀请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到课堂,给学生讲述他们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上让每组同学陈述方案,最后提交分析报告,并可以反馈给企业。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真实的管理问题,增强专业认同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二)积极地利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收集、整理并编制案例上文的校企合作模式固然好,但无法普遍实行,因为企业目标与高校不同,难以长期大力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利用二手资料编写案例,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就是个良好选择。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年报、中期报告及种种不定期披露中隐含着丰富的经营管理信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成功的、失败的案例,也可以总结出各行业的案例。应该说,利用类似上市公司披露这种二手资料编制案例可能是我们今后要走得较长的一段路。

(三)选择示例型、技能型案例,缓解大班上课难以开展课堂讨论问题与哈佛的问题评审型、分析决策型及发展理论型案例相比,示例型和技能型案例显得较为简单,更适合我国现阶段使用。示例型案例指借助某一事例演示特定的管理理论或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巩固该理论和方法[3]。技能型案例通过事例中提供的资料,要求学生运用某种或某些方法寻找最优方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经济生活中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如,在成本控制中,通过提供某一企业的材料、人工、产量等相关基础数据,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建立成本方程,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发现成本差异,提出成本控制方案,帮助学生掌握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技能。

(四)整合院级师资及课程,建立全院乃至全校共享的教学案例库,实现资源互补目前不少教师在努力尝试案例教学法,积极收集、整理各种案例,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交流和互通有无。实际上,由于企业管理知识相互交织、管理问题相互牵连,许多案例可以适用不同课程,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在目前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当整合全单位教师手上的案例,建立共享案例库,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单干”现象。

篇6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项目工作室是一种以企业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形式。通过对北京市一所中职学校项目工作室进行的个案研究,发现项目工作室由于师资和企业支持不足,对项目掌控能力欠缺,从而导致开发新项目和对项目的教学转化比较困难,学生参与率和参与度较低等问题。项目工作室教育功能的发挥要充分利用项目的教育功能:开放运行,鼓励在校生参与新项目的开发,并将成熟项目改造成教学项目系统地用于项目教学改革。

关键词 :职业院校;项目工作室;教育功能;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05-05

为了解职业院校项目工作室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我们对北京市某中职学校A动漫工作室进行了案例研究。

该校S教师同时负责动漫和影视两个专业的日常工作。2009年,他主持开办了A动漫项目工作室,以某动漫公司为支持企业,开始了动漫项目工作室的运作。目前,A动漫项目工作室有三位专职运营专员,都是本校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工作室开办的初衷是通过工作室吸引企业项目,进而借助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展项目教学;再基于大范围的项目教学全面推动本校动漫和影视两个专业的教学改革,实现两个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样,理想中的项目工作室运作如图1所示。

图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显示了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两项主要工作:一是开拓项目,不断承接或自主开发有市场价值的新项目;二是对已有的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建设多个适合教学使用的、有利于学生参与并能提高学生复合职业能力的教学项目。要做好第一项工作,动漫项目工作室就要搞好项目的“生产”活动;要做好第二项工作,就要搞好项目教学,体现出教育性,即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两项工作分别对应着生产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这两项功能对立统一于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项目,关键在于动漫项目工作室的运作和发展,要求动漫项目工作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A动漫项目工作室当前做得怎么样呢?

一、有企业支持

在现场访谈中,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指导教师说:“我们工作室有企业支持,从成立到现在,Y动漫公司一直是我们的合作企业。我们现在正做的项目就是Y动漫公司的委托项目。”“也尝试过与其他企业合作,但都不太成功。”“北京地区我们这种工作室模式还比较少。企业中的工作室有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这么多的动漫公司(工作室)做出的东西却看不到,企业和学校还是没有真正来做这个(项目工作室)。”“Y公司对我们的支持包括技术、项目规划、业务水平的提高,会定期来做培训,并且开会沟通,尤其是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点。”“项目利润发给学生作为实习工资,留一些在账户里运营工作室。学校投入人员开支、设备维护等。”

二、新项目开发是关键

项目工作室的重要责任之一是为项目教学提供项目来源。如果找不到项目,项目工作室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因此,开拓新项目,无论对于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生存而言,还是对本校项目化教学改革而言,都是关键工作,要求A动漫项目工作室必须紧抓不放。

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新项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承接企业项目,二是自主开发有市场价值的项目。“Y公司会不定期把需要我们合作的项目交给我们,并经常派人员过来做技术指导和协调项目进度。”“我们自己通过‘猪八戒’网等项目招投标网站进行项目投标,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我们还自己设计了多个体现现代文化形象的文化衫、公仔等项目。”研究者在A动漫项目工作室现场见到的其自主开发的典型产品如图2所示。

一定数量的项目积累是成功地选取教学项目、推进项目教学的必要基础。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和三位工作人员着实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

三、学生参与项目了吗

项目用于教学后,项目产品的市场收益归学校和从事项目的学生所有,这种实实在在的收益更能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学生一般有很大的热情参与项目,期待完成好各项任务,把产品做得更好。因此,学生通常会积极克服困难,主动学好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达到了利用项目促进教学的目的。

(一)学生参与率

参与项目的学生越多,项目的影响力和教学效能就发挥得越大。如果仅是个别优秀学生参与,这种项目教学是没多大效益的。

对于那些确定可用于教学的项目,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开展项目前应开展一定的动员工作,让学生初步了解项目、有心理准备、提高参与积极性。

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明显问题是一学期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名学生参与项目。正如其指导教师S所说:“工作室有一种像血液更替的感觉,工作室人员最多的时候有七八个人,学生在工作室中实现提升之后,有的有更高的要求,就会到公司中去,离开工作室进入职场。这样,我们就从高二年级再选进来学生。”“有具体任务的时候团队就会壮大,甚至会带到课堂上。”而事实上,项目工作室总有大量的项目和项目任务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网络商店所售产品的样式还很不丰富,限制了顾客的选择面,其中公仔的造型、衬衫的图案等完全都可以作为一个小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去完成。

(二)学生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指学生对项目的参与深度。一个大的项目用于教学时又可以划分出企划、内容设计、生产、质检、营销等小项目。这些小项目经过合理的教学转化就可以成为学习领域课程所用的教学项目。因此,学生对项目的参与程度可大可小。可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进度,让学生逐步完成各个教学项目,最终掌握大项目的全程运作。参与得越深入,参与度就越大,学生对项目的了解就越多,掌控能力也会越大。如能全程掌握,学生毕业后运行类似项目就不再是难题,这样就可为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合理安排不同年级学生参与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本身并不大,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项目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单一技能。全程深度参与的优势还表现在学生能在参与中注重前后各个环节的需要,更好地以整体视野审视自己每个时刻所做的具体工作。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培养节约与环境保护等人文方面的意识。

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参与度太低。只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人力不足时才会找学生帮忙,而不是把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教学转化,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分派给学生完成。另外,新项目学生也是可以参与的,如果说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项目开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那么处于实习阶段的三年级学生参与进来还是可行的。而该校三年级学生都去校外企业实习了,研究者现场观察期间,未见有三年级学生在A动漫项目工作室实习。如果工作室有能力接收学生实习,进行新项目开发,对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教育性还要不要

我们都希望项目工作室的探索能够达到“教学工厂”的效果,使之成为校企融合点,充分取得校企合作的理想收获。

但问题是,我国职业院校的项目工作室有可能办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那样的“教学工厂”吗?实事求是地说,这很难做到。一方面,国内大多数职业院校缺少实力雄厚企业的大力支持,项目来源有限,企业资深专家任兼职教师有限;另一方面,我国职业院校师资和设备都相对不足,办学条件上的劣势导致既没有充足师资用于项目工作室运作,也缺乏工作室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各专业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也无暇参与项目工作室的工作。

在这种资源不足、难以进行跨越式发展的情况下,项目工作室要想为职业教育做出贡献,只能通过自身艰苦奋斗,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开发新项目并对成熟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来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这也是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指导教师付出大量心血于项目开发的原因之一。项目工作室成立5年来,对学生参与率低的事实,工作室指导教师开始深入思考:工作室并非一个项目没有,工作室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是不是工作室建设的失误?是完成项目要紧,还是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要紧?工作室发展的方向到底该如何抉择?

五、教育性与生产性如何协调

(一)工作室对项目的掌控能力

首先,教师要确保项目是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生完成项目后,产品应能带来商业价值,以便使项目在校内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低年级学生对参与项目产生向往。相比模拟实践,学生更希望参与实际有用的项目。这也是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关注的重点。已有的教训是最初好多做失败了,(产品)只能做练习使用,没有达到商业目的。同时,抓新项目能创收,弥补工作室的经营成本,减轻学校的负担,从而提升项目工作室的生存能力。

其次,教师应明确项目的全面运作流程,包括各个环节的运行及对项目整体的作用。只有这样,教师的精力才能放在怎样把项目与教学更好地结合,即怎样将项目应用于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不是把精力放在项目本身如何运作上。

再次,教师与项目涉及的各方人员应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在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教师能调动相关参与方,包括企业、学校教职工,而不仅仅是学生,全面参与到项目中来,保证项目完成。如南洋理工学院综合科技实验室负责人均为企业工程项目经验任职五年以上,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经过教师专向能力培训的合格教师,他们与学院项目部的项目经理一起承担学生项目教学及专向教学的重任。比较而言,我国职业院校项目工作室的师资配置鲜有达到这种水平的,造成工作室对项目的掌控力度和教学转化能力明显不足,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

最后,对项目的全面掌控还体现在:如果学生参与项目的结果不理想,教师应知道该如何进行补救,使得项目仍能继续完成。

如果项目工作室的运营成员有企业资深专家、院校专业教师以及项目课程开发专家,那么对企业的各类项目就有比较好的掌控能力,同时对项目如何用于教学也能很好地运作。但大多数职业院校项目工作室没有这种实力,而是像A动漫项目工作室一样主要由一两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和若干实习生组成。他们对新项目的掌控能力有限,对如何将项目用于教学也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A动漫项目工作室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用在项目运行本身。指导教师和运营专员不断地寻找新项目和完成新项目。新项目能不能成功完成,产品有没有市场竞争力,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自身都不明确,更遑论项目的教学价值。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分出一部分项目工作给学生。这当然不是工作室的过失,对教师难以掌控的项目不用于教学是无可厚非的。这种摸索正如指导教师S所言:“这是一个慢慢把握度的过程,原来觉得高二学生才能参与,但现在看来高一学生也可以进入工作室学习。”

(二)体认新旧项目的不同教育价值

所谓新项目,是指工作室新承接或新开发的项目,而旧项目则是过去完成的项目。一些旧项目是企业委托项目,项目完成后工作室获得一定的收益,教师就不再考虑这些项目了。另一些旧项目是工作室可以反复或持续运营的,一般是教师自己开发的、能够带来持续盈利的项目。

但项目的新旧也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在教师眼中,过去完成的项目就是旧项目,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所参与的任何项目几乎都是新项目,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从未经历的新体验和新思考。旧项目培养新生创新能力之“新”作用体现在:

第一,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项目的全程运作,能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生对项目的一些环节会提出新想法和新设计,达到促进项目流程改进和局部创新。流程创新体现在设计流程、生产操作流程、销售流程等多个方面。设计创新体现在产品内容新设计、产品形式新设计等方面。这些创新都能增加项目产品的价值。

第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学生参与到项目的不同环节或项目的不同方面,就需要掌握项目涉及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复合能力的项目教学目标。这种复合能力对学生毕业后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至关重要。

第四,培养学生的绿色技术理念。通过全面、深入地参与项目,学生能够养成全局意识。项目教学以此将学生的学习与生产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技术理念:提高学生成本意识,教会学生减少浪费材料;提高学生的绿色理念,鼓励学生提出使项目更环保的创意;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修养,鼓励学生开发出更人性化的项目设计;提高学生的技术品德,鼓励学生对项目涉及的技术进行绿色化改进。

结果是,同一个项目,每一届学生都会对其有改进和提升,从而使项目产品逐渐丰富,质量逐年提升,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以此观之,该工作室的若干比较成熟的项目,如公仔、文化衫的设计产销,完全可以进行教学化改造。可以把款式设计、图案设计、生产流程设计、销售策划、网店维护等作为一个个教学项目让学生参与。

总体看,适用于项目教学的工作室项目是那些教师能充分掌控的项目。这样,旧项目的教学价值就非常突出,对指导教师而言,不必把精力放在这些项目本身能否成功上,因为这些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点自己都已经明了。一般来说,这些项目是项目工作室的成熟项目。工作室教师的精力应放在对这些成熟项目的教学化改造上,放在通过项目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上。

六、出路在何方

(一)有市场价值的旧项目

对一些仍有市场价值的旧项目,由于项目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已有掌控能力,能够顺利地改造成教学项目,应将其充分地用于教学,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对于比较成熟的项目,可以主要由学生来运作,无须耗费项目工作室太多的人力资源,工作室只需负责协调和整体管理。对于这些项目本身而言,学生的参与会投入大量的智力和精力,从而完善项目产品,提升其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其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二)没有市场价值但有教育价值的旧项目

职业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包括知识、技术、技能、责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等。项目教学就是要借助项目中的职业活动来提升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有些项目似乎已经被确认为不再有多大的市场价值,但如果其包含的教育元素对于职业人才培养非常有用,它就仍有教育功能和价值。比如,有些教学项目的完成能促进学生行业基础能力和素质的形成,因此,这类旧项目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适于尖子生参与的新项目

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进度大体是呈正态分布的。那些基础好、领悟力强、学习进度快的学生最有可能为新项目的完成贡献力量。因此,项目工作室在做新项目的时候至少要保证给这部分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对此,A动漫项目工作室做得比较好,其制度文本显示:“学生从高二年级各班选拔,经家长和学生本人同意后进入工作室工作。”

(四)所有的新项目都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参与

项目工作室应有自己的网络平台,作为信息渠道,让学生了解最新的项目信息。保持开放性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参与的时间和项目环节。这种网络平台可以是校园网的网页,也可以是自己的官网,或其他适合的网络支持。

在项目工作室外设立展板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方便本专业师生在课间过来查看。

这种开放性还有利于本专业教师提取与专业知识对应的实践素材。正如S教师所言:“以前的教学,不管是分组学习,还是任务学习,都有局限性,都停留在教学人员的认知上,当教学人员真正地进行教学开发了,参与商业活动的整个制作过程了,再回到课堂,并把这个项目回炉,你甚至能预知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因为自己都已经经历了。这才能实现真正的项目教学。”

总之,当前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实践重心是开发新项目,而无精力对成熟项目的教学化改造。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创造力是工作室发展的不竭动力。事实上,在工作室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都可以设计学生参与的方式,项目工作室可以为学生的广泛参与、深度参与项目实践提供大量机会。

宏观上看,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大多数职业院校缺乏规模企业的深度参与。在没有能力实施全面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院校,借助项目工作室的运作逐步实现传统教学向项目教学的过渡,不失为理性选择之一。该校目前还没有普遍开展项目教学,依然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但包括A动漫项目工作室在内的几个工作室都在良好地运行着,这就为各专业的教学项目化改革提供了项目源。A动漫项目工作室的负责人也是相关专业的负责人,更为工作室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提供了管理上的方便。因此,建议A动漫项目工作室以此为契机,从多种途径将自己的项目充分用于教学,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更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项目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90-93.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11,27.

[3]石中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实践智慧[J].人民教育,2014(2):1.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刘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工作室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88-89.

篇7

关键词:远程教育 财经类案例 案例库使用 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05

1 当前我国高校财经类案例库使用现状

1987年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大连理工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管理案例库。2000年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2001年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成立[1]。之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也成立了财经管理案例中心。目前多数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财经类案例库,但在使用案例库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高校库中的案例散落在教师手中,简单地提供教师面授所用,有的高校案例库成为一个死库,没有信息更新,无人维护。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谈到目前中国的案例库案例质量和使用效率低,案例由于得不到及时更新而逐渐失去其实用价值等问题[2]。大连理工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淑娟指出,中国商学院案例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先期投入可观,但后续发展却疲软[3]。为充分发挥已建案例资源的价值,在不断推广案例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案例库的使用与质量监控。

2 问题的界定

“案例库使用”是指案例库建成后投入到教学中使用,包括个案使用和总库使用。“个案”不是以文字或其他媒体展现出来的单个原始案例,而是通过标准化和个性化加工后形成的“个案综合体”,具有学习、教学与质量监控功能,通过软件形式体现出来。标准化加工是将原始个案加工成“引言、案例背景、主体内容和结尾”等标准模块[4],将答案加工成有关键词匹配的标准答案,将学习过程设计为“预习、复习、交流、讨论、答问提问、报告”的标准流程,实现教学的标准化管理;个性化加工是指将标准化加工后个案设计出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任务、时间、指导教师及小组成员的功能,目的是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对学习行为的激励。总库使用包括原始个案的筛选优化和分类入库,库源、库类的维护与推广等。“质量监控”主要是指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同时监控个案质量,评价个案是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师教学需求,并进行调整修正。案例库使用与质量监控,是实施与监督案例教学,检测教学效果的过程,是检查案例质量,提升案例品质的过程,更是推广案例教学,发挥已有资源最大价值的过程。

3 远程教育财经类案例库的使用

3.1 以资源共享为前提

首先,开展实践教学应共享案例库资源。实践教学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去,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具有一定情境并呈现真实性的案例,能帮助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理论的实践性。从教与学的成本角度来说,不能通过实践教学来巩固所有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与实践教学桥梁的案例教学可以代替实践教学部分功能来完成理论的升华。其次,开发精品课程也应共享已有的案例库资源。当前,从事远程教育的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电大正在组织教学团队全面开发精品课程,并取得了成效。但是在精品课程开发时,缺乏对已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有限的人力财力基础上,没有形成资源的有效共享优化配置。建设精品课程时,虽然针对不同的课程,需要个性化开发,但是不能忽略对已有的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同类课程的共性,财经类课程的共性是:培养对象主要在企业,课程内容涉及到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外部运营各个环节,因此应考虑将已有的案例库资源应用到财经类精品课程建设中去。

3.2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任何教学手段都服务于教学目标,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在案例库中选择契合教学目标的案例供学生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背离了这一根本,案例教学将失出真正意义[5]。我们要实现“能够利用SWOT工具分析企业内外环境”这一教学目标时,就须在案例库中选择战略管理类案例中具有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相关信息的中、小型案例来供学生学习,但要实现“能够利用SWOT工具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并选择企业发展战略”这一教学目标时,就应选择那种有行业背景介绍、市场竞争状况等相关信息的大、中型案例来供学生学习讨论,如何错位选择,就可能增加学习时间成本或达不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案例库中的个案,单凭案例所属于某一知识大类就选其用于教学,所选案例与教学目标不匹配,导致教学目标难实现,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应以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来检测案例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案例库中选择一个与教学用案例相类似的另一个案例来检测案例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3.3 以教学模式为驱动

早在2009年我们就构建了“自主协作、虚实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自主”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协作”是指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虚实结合”是指依托案例教学平台和系统办学来组织教学,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组织与监控。这种模式解决了满足成人学生自主协作学习需求与远程教育组织教学需求两个问题。成人学生相对于全日制学生更具有独立性且已有工作经验,自主学习的需求更强烈,条件更成熟;另外成人学生由于集中学习机会少易产生学习孤独,需要与其他同学一起协作学习增强学习积极性。在使用案例库时,应以模式为驱动,考虑学生的自主协作性与组织教学的虚拟性。如果单纯从案例库中抽取某个案例用于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而淡化自主协作学习等因素,就会违背成人学习者需求的特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使用案例库时,应综合考虑模式的驱动作用来全面提高案例库的使用效率。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处于过渡阶段的高职学生来说,庞大的词汇量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以问卷调查和测试为研究方法,对西部一所全日制大专的100名新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调查,旨在发现高职高专学生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词汇 高职学生 问卷调查 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14

1 引言

词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 A. Wilkins (1972)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很好地表达,但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学习词汇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研究者主要是发现并列出二语学习者所采用的策略(Naiman,1978);在第二阶段,研究人员试图根据词汇学习策略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Oxford,1996);第三时期的研究者则集中于通过比较其它词汇学习策略来评价特定词汇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如何在学生完成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后,在高职衔接阶段充满信心并继续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显然,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成为英语教师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处于过渡期的高职新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想通过本研究来回答以上问题,相信会给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2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调查和分析

2.1 调查目的

基于以上研究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从一年级起便调整词汇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笔者参照《英语词汇学习策略问卷》(马广惠),编制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及词汇学习现状调查表。

2.2 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中国西部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本研究主要在笔者教授的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两次各向学生发放100份,各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和测试。问卷调查分为A、B份:A问卷是关于学生词汇学习的细节问题,有十一个问题需要学生回答,而每个问题有三到四个答案供学生选择。这些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你学了多少单词?怎样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在词汇学习中你遇到什么问题? 怎样提高词汇学习的策略?B问卷讨论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新单词及怎样加强词汇学习的策略。要求学生划“Y”(表示同意)或“N”(表示不同意)。B问卷设置十三个问题。笔者分别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将A、B问卷发入研究对象手中进行调查。所有的100个学生都参加了三次测试,分别是在学期开始、学期中和学期结束的时候。

2.4 研究过程

在上学期开学时,100份A问卷被发到学生手中(控制班和实验班各50份);学期结束时,100份B问卷也被发放到学生手中。在每次问卷调查前,研究者都会告知研究对象是完全匿名的,除非他们自己选择公开;此外,研究对象被要求独自完成问卷调查表。

笔者教授两个高职班的英语课程。她选择一个班为控制班,在控制班用传统的方法教英语单词,不对词汇策略进行特别的训练。另一个班为实验班:在实验班,笔者训练学生学习和使用词汇学习策略。在学习课文之前,她会给学生介绍一些词汇学习的策略,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学习策略与课文里的单词结合起来,教学生怎样学习单词、怎样记忆及怎样使用单词。每个单元学完后,她会通过听写和用本单元所学单词造句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两个班在上学期开学时处于用样的水平。他们的教材一样,学习时间一样。学生有三次考试:开学时、期中及期末。研究者收集100份试卷以分析试卷的得分,尤其是词汇部分的得分,并比较失分率。

2.5 调查结果分析

2.5.1 问卷调查

问卷A主要用在开学时以了解学生的词汇学习基本状况;通过A问卷的调查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个问题是:进大学时你学了多少单词?

70%的学生认为刚进大学时他们学了2000-3000的词汇;12%的学生给的答案是1000-2000个单词;14%的同学给的答案是3000-4000,仅有4%的学生学了超过4000的单词。

第二个问题:词汇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69%的学生花时间进行词汇学习;40%的学生认为词汇学习在英语中是最困难的;20%的学生甚至在词典的帮助下也不知道怎样拼读单词;88%的学生只知道部分语音学的知识,而几乎没有系统地学习语音;48%的学生认为英语词汇有很多意思而他们不可能记得所有的意思;26%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运用词汇。

第三个问题:你在词汇学习中使用什么策略?

61%的学生通过读和写记忆单词;9%的学生根据音标学习词汇;11%的学生根据语境学习词汇;另外19%则根据其它词汇学习策略学习词汇。

第四个问题:你怎样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

85%的学生都希望教师能教给他们词汇学习策略、语音学及词汇学的基本知识。

B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新单词及加强词汇学习所使用的策略。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学习,研究者要求学生完成问卷B。

篇8

案例教学又叫实例教学或个案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能使得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对于面授课占时较少的电大开放教育课程来说,是一种多快好省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专科的必修课。长期以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基础概念和原理的讲授,忽视对学员兴趣的培养。加之,该门课程的有些概念、理论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以致于学习积极性不高,面授课到课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曾连续两个学期对浙江电大萧山学院10春、10秋开放教育会计专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83%左右的学员觉得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一些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75%认为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不强,学了也没什么意义。不少学员迫切希望能将政治经济学的讲授与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而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政治经济学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有利于学员接受和理解。

一基于开放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的优势

电大开放教育集中面授时间较少,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一学期安排3次面授课。由于面授课安排较少,而案例教学又比较耗时,因此利用开放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与传统面授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相比,基于开放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参与率。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员都是成年人,他们大多是在职学习,工作、学习和家庭压力较大,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上面授课(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本院从2010年春季、秋季两个学期《政治经济学》面授课程的平均到课率为37%)。而通过开放教育网络平台,如利用BBS讨论区等进行案例教学,突破了授课时间的限制,学员只需在规定的期限内把自己的观点发到讨论区即可,因此学员的参与率自然就会提高。

第二,有利于启发学员的思维。利用开放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由于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员有更充分的时间思考分析案例,同时由于讨论的内容都会保留在网上,便于学员反复观摩,启发思维,有利于案例的更深入探讨。

第三,有利于资源共享,扩大教学规模。传统面授环境下进行案例教学,由于受课堂环境的限制,教学规模不宜过大。基于开放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师生交流突破时空限制,可以方便地进行较大规模的教学。

第四,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开放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教师通过实时讨论和非实时讨论,回答每位学员的问题,还能及时得到学员对案例课效果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通过开放教育平台,教师与学员可以在课后继续开展互动教学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加大。

二基于开放教育平台进行案例教学的方式

(一)远程非实时讨论

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案例挂在电大在线平台的课程讨论区上,让学员在规定时间内上网查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既可以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中的问题,也可以针对同学的观点,之后教师适当进行点评。

(二)远程实时讨论

教师事先通知学员预习相关知识点和理论,然后在学校安排的网络授课时间段,把某个特定案例挂在网上,教师在网上主持讨论,点评,这种教学方式现场感比较强。

(三)远程讨论和面授课讨论相结合

教师事先把案例挂在电大在线平台的课程讨论区上,让学员充分思考。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先充分讨论案例,总结出本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在面授课时进行课堂讨论,即让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由于学员事先有了充分准备,学员在课堂上讨论比较充分,分析也较为深入。

三基于开放教育平台实施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的案例必须适宜

案例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收集和选择好案例是关键。好的案例必须要符合以下几方面:

第一,案例要能激发学员兴趣。要激发学员对案例的兴趣,必须要选择适合学员的案例。不同年龄、职业、知识结构的学员,兴趣爱好有所不同,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每学期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开课前,笔者首先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员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据问卷调查显示,近两年学习该门课程的学员主要在20—35岁之间,以年轻学员为主。他们大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正处于人生的奋斗期,因此在设计案例时多以励志、能激发学员的奋斗精神的话题为主,这种案例不仅能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第二,案例要有针对性。好的案例除了要符合学员的视界外,还要能满足教学需要,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蕴涵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而且,案例所要讨论的问题的难度应在学员的能力范围内,否则学员无法对案例进行正确的理解。

第三,案例要有实际意义。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案例应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要有典型性。同时,案例背景材料的选择必须具有时效性,尽量选择最近最新的材料,特别是当年的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相关材料,这样才能更接近生活。案例还必须生动,语言应通俗易懂。只有来自于生活,与学员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才能激起学员的兴趣,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使其能进一步理解和探究相关内容,主动参与,其对案例的理解也才会较为深刻。

比如讲到宏观调控时,就针对这两年的热点话题“房地产问题”,在电大在线平台的课程讨论区布置了一些问题:你是怎样看待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如果房地产市场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会怎么样?是否需要政府进行调控?……由于学员对房价问题比较关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非常热烈。不少学员,甚至通过国家的调控措施来说明如果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房价在开发商和炒房者的操控下,会不停上涨,使真正有需求者无力购买。通过讨论不仅使学员真正理解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调控的手段,同时也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案例教学互动关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远程非实时讨论时,教师应每天查看在线平台课程讨论区中学员的讨论情况,及时回复评价学员的观点。在远程实时讨论中,教师应循循善诱,对学员进行必要的引导,适时提出一些引导学员深入分析的问题,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案例讨论时间结束时,教师应对学员提出的观点、看法、决策方案进行总体讲评。教师的讲评要以个人看法的形式出现,而不是权威性的下结论。此外,还应简单讲评学员的表现,对积极参加讨论的学员给予奖励。

案例讨论的实质是通过不同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碰撞、冲突,探讨事物的本源。因此,在讨论中要允许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有时不同意见的交锋往往能对问题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促使学员积极参与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少学员应试心理比较重,不大愿意参与网上案例讨论。因此,为了督促学员主动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还必须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当前,电大开放教育课程的总成绩是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笔者认为,应将学员在电大在线平台中课程讨论区里的案例讨论表现纳入学员的形成性考核范围,并适当提高其在形成性考核中的比例。目前,本院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成绩是根据学员的平时作业和案例讨论的参与情况来评定,其中案例讨论占70%。案例讨论的评分则是根据学员的发言次数,发表新帖的数量,及学员对案例分析的准确度来确定。如学员没有一次参加案例讨论的,案例讨论部分成绩为零;学员在案例讨论中发帖数量少于5篇的,则只能得到案例讨论部分成绩的30%;发帖量在6~10篇的学员,能得到案例讨论部分成绩的50%;发帖量大于10篇且发言内容与论题有关的学员,案例讨论部分的成绩才能合格;如果学员案例分析准确,观点新颖,则能加分。这种考核机制,会促使学员注重并认真参与网上案例的讨论。

案例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案例教学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方法,进行案例教学不能摒弃系统理论的学习和讲授。

参考文献

[1]陈芳.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0-71.

[2]吴结.基于网络的电大开放教育分类案例教学实践探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49-51.

篇9

世界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势头最强劲、服务特色最明显的产业之一。据 WTO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因此,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在就业形式多元化、供需市场不断调整、行业人才要求高标准的背景下,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就业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状况:基于2个案例分析

(一)访谈对象

分别选取1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和1名在校生进行访谈和分析。

某高校2012届旅游管理毕业生小嘉(女生),广州人,现在某美容美发公司做助理(半年)。曾在某国企做过后勤服务(1年)、某房地产公司担任办公室助理(1年半),毕业三年跳槽2次,皆因企业经营困难结构性辞退员工。三份工作按月薪酬(含各类福利)分别是3000、5000、4000。

某高校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小张(女生),韶关人,现在大二第二学期,在学校期间曾获得三等奖学金1次,担任班长,学生会秘书部副部长,已考取导游证,有1次带团经历;参加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马”比赛志愿者。

(二)访谈内容

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质量的相关问题展开访谈。

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小嘉毕业临近三年,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三个行业,可以看出职业选择不太稳定,当被问及本人时,也承认“大学期间有做过一些职业规划,但就业时受到挫败就很快就被,然后现在陷入了没有规划,迷茫的状况”;小张大一期间上过职业规划课程,也参加过职业规划大赛,因此她“准备以后从事与旅游管理有关的电子商务行业”,目前也朝着这一方向在学习充电,不过小张也坦言“不清楚目前的规划到毕业时能否找预期的工作”。

关于专业认同感的问题。小嘉和小张高考填写志愿时“旅游管理专业”都不是第一选择,但对这一专业也不反感,随着大学期间学习的深入,逐渐对专业有所了解,认同感也不断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成绩也不断提高。

关于就业与实习的问题。小嘉毕业后,没有选择酒店或旅行社等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和职业,原因是“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不广以及对专业能力要求不明显”,因此,她情愿选择办公室、后勤等对专业要求不高的行业和职业。小张也曾到旅行社带团实习,发现旅行社和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很严重,旅游从业者门槛低等问题也很突出,影响她今后的职业选择。

关于未来发展的问题。小嘉目前从事美容业,她认为这是权宜之计,今后还是希望考取公务员,但不考虑旅游管理相关行业,认为这一专业和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并且薪酬不够吸引人。同时,通过小嘉了解其同班同宿舍同学,发现该班级30人,从事与旅游管理有关的仅5人,大部分都所学非所用。经随机调研,部分毕业生也认同小嘉的说法,认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不突出,且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随快,但市场不完善,准入条件不明确,影响了就业信心。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从微观角度来看,小嘉对自身职业能力、就业目标存在不自信的现象,认为求学期间对专业既能掌握不够熟练,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毕业时对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和就业认知度也不够,导致就业质量不高。而小张也认为目前参与到旅游管理的实习体验还不多,对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今后是否在本专业发展信心不足。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和人才培养反而有所下降(具体见表1、表2),表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间存在严重错位。

因此,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旅游业的广袤发展空间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与适应意识;而另一方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注重理论教学,毕业生缺乏行业和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这种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间的严重错位,导致了旅游管理缺乏高素质人才,也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从而造成结构性失业以及行业发展不健康这两类“双输”局面。如何让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求,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

二、脱离市场需求: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相脱轨

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设置时,主动性、创新性和时代性不够,更多是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较少考虑市场发展的新变化,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诉求和职业期望关注不够,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轨,与就业市场脱轨,也与学生发展期望值相脱轨,当学生毕业就业后,未能顺利从事本专业职业。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就业相脱轨

旅游行业的应用性、广泛性和特色性,要求从事旅游管理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综合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然而,受到学时的限制、教学条件的制约等,高校每学期对旅游管理相关课程的开设的课程数量、学分数、教学形式都过于理论化、大班教学化、应试化,无法针对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其培养方案与企业以及行业的实际要求不相吻合,导致学生走出社会后难以学以致用,屡遭挫折。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就业相脱轨

当前,不少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未摆上重要议程,简单的一日游、一周实习以及在学校周边地区简单参观作为实践教学,导致原本设定较为合理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究其根源,在于一些高校受到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局限,有些高校尚未建起酒店管理模式实验室、旅游讲解实操室,也较少组织学生到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等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导致培养的学生更趋向理论型、知识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较少,由于实践能力的薄弱,导致部分学生未能成为高素质的旅游行业人才,因而脱离旅游行业从事其他行业,导致旅游业的巨大损失。

(四)高校旅游管理学生职业期望与就业相脱轨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求学学生中,相当比例是被调剂到该专业,并非第一志愿选择旅游管理专业,自身专业认同感和学习动力不够强。此外,社会和媒体一些关于旅游业、旅游导游的一些负面新闻媒体等对学生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从求学开始就存在消极、抵触甚至消极情绪,要么寻求转专业,要么学习不主动。还有部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不够,认为旅游管理就是做导游、在旅行社或酒店工作,就是负责吃喝玩乐,或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面广、专业性和应用性不强,进入门槛低、晋升渠道少,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决策。事实上,这些肤浅活片面认识都与旅游管理就业不相符合的。旅游行业、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等问题,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接触,都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期望有所差异,因此,部分学生就业后的不适应性由此而生。

(五)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活动与就业相脱轨

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更多通识教育和校园活动,如“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等,这固然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与旅游行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偏少,覆盖面不广,参与度不高,活动质量不高,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理论,缺少机会运用理论,对专业的认知仅仅来源于课堂,第二课程较为乏力。例如,模拟导游、旅游管理突发事件技能大赛、旅游文化战略调研、旅游规划调研等创新创业类主题实践活动,都有利于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更与就业相结合,这些偏偏是高校目前所缺乏的。

(六)高校旅游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与就业相脱轨

师资队伍是教育的重要保障。我国旅游管理教育起步较晚,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很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或转行而来,并且高学历高素质的旅游管理教师和专家较少。部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学历与科研,不注重教学或实践,导致教师难以胜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旅游教育。例如,有些高校专业教师从来没有考取导游证也没有从事过旅游管理的实践实务,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理念、制度、机制到教学实践等,都要进行改革创新,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个案访谈,以及结合当前教育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进行以下方面的创新。

(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决定着决定行动,针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病,当务之急是要从深层次的理念分析,以就业为导向,以旅游管理职业技能为主线,开展教育模式理论创新。换言之,要改变学科型、纯理论的人才观,树立以行业为先导、满足旅行社、新型旅游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观;改变以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旅游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新型人才质量观;改变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课堂与职场相结合、以旅游管理实践为特色、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切勿把旅游管理等同于一般的管理专业,缺乏特色化,也切勿把旅游管理打造成旅游专业,缺乏高端化。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实践型极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也需要足够的实践平台和资源。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可采取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内基础阶段、课外强化阶段、校外深化阶段“三位一体”。课内基础实践阶段主要包括旅游管理知识课程演示、课堂体验、课堂互动,主要在课堂和校内实训基地开展;课外实践强化主要包括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专业竞赛、课堂作业课外化等,此阶段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园文化基地进行;校外实践深化阶段主要包括日常外派服务、校外技能培训、假期社会实践、定期见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主要在校企合作基地和企业、用人单位进行。“三段渐进式”实践环节紧密,学分互通、学时互用、学习互动,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要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动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畅通互惠互利的渠道,引导企业支持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高校可依托校友资源和合作企业资源,建设一批常态化的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总之,要以就业为导向,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按照旅游行业内在规律,为学生提供在设备设施、经营环境、消费需求等方面与真实企业相一致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真正在实践教学中增强见识,提高职能,整体上形成就业竞争力。

(三)优化校企合作方式,订单式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协同创新培育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共赢目标。要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遴选一批优质企业,通过订单式的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作为培养主体,共同选派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进行素质培养,通过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为引导,以行业为引领,确保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人才适应性强,用得上、留得住,也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人力资源,更为缓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提供突破口。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尤为注重的是标准要高,资源要好,切勿把学生当作企业的实习生和临时工,否则,培养的人才只打上某个企业的烙印,而并非旅游行业优秀人才的标签。例如,暨南大学中旅学院依托深圳华侨城集团(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中旅学院院长)的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让学生在4年大学学习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到各个部门顶岗操作,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的潮流。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极强,旅游行业大有作为,因此,要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结合社会和国家政策,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和体验。要立足大学的学校特色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以创新引领大学生创业、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从组织动员、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氛围营造等方面出发,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一是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开设《创业基础》《创业概论》《商业计划》等选修课,开展创业大讲堂、创新与创业论坛、创业咖啡沙龙,对旅游创业理论进行全方位、系统的介绍;二是培育创业竞赛文化,在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时,鼓励学生结合旅游行业新常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精英训练营,举办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优秀项目要进行一对一导师制的培育。三是推广创新创业实训,为有意向落地、创新特色较为明显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要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发挥“互联网+”的时代特色,鼓励旅游管理学生开展新型旅游方式创新,打造新的旅游行业模式。

(五)加强师资建设,建设“双师型”的旅游管理教师队伍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能力;预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91-02

1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分析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学院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虽然此方法当时颇有绩效,但是指导20世纪80年代此特殊的教学方式才受到重视。1986年美卡内基小组发表的文章《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理特别推崇了案例教学法。但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直到1990年之后才开始探索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学习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法所没有的好处。另一方面,其生动形象的教学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

C语言程序设计是面向过程的语言,是面向对象的c++和java的基石。只有打好基石,上层建筑才能够牢固。但是C语言程序设计对很多初学它的人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老师只停留在书本的框架上讲问题,而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差。如果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去,那么原来枯燥、单调的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用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同时注意理论和上机实际操作。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奠定好良好的理论基础,又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教育方式的革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2 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1)书本对知识的容纳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学生的知识面必将得到较大的扩展。

2)把学生从单一的课本中解放从来,增强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他现在也变成了知识的探索者。

3)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法都是先教会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再进行简单例子的分析。这种学习方式是枯燥的甚至是被学生所厌恶的。而将学生带入到实例的这一过程是生动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4)大大缩小了情景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

5)案例的应用也促使很好的掌握理论,学生参与到案例中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白理论。

3 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3.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教学法里面学生只是单方面的接受知识而没有主动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就算学生发现了问题,但是也没有老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解决的时间。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定没有得到较好的锻炼。但是在案例教学法中,老师不再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学生要做的就是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使学生更注意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最在乎的还是最后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的一个体现,但这并不能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挂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候更在意的不是你现在获得知识的多少而是你获得知识的一种能力。通过转换教学方式,学生将更好的意识到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3.3 增强学生和老师的双向联系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都只停留在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对老师的反馈。但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提前拿到案例,自己主动查找和学习他觉得他所应该学习的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要求老师给予指导,老师也将加深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下,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生缺乏把理论扩展为实际实际的能力。而通过新型教育方式,学生这一扩展理论的能力必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4 研究的预期效果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搜寻资料、获取帮助、沟通、合作等多方面能力。学生在案例教学后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

5 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案例要生动形象。不生动形象的案例就和枯燥乏味的课本一样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案例教学法中,老师要摆脱教程书的限制,充分利用身边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避免案例出现单一化。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案例的提出者,而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用什么方法解决、解决后的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都该由学生去完成。如果老师对案例有了太多限制,则无法充分发挥案例的价值也无法实现案例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一个案例定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6 课题的预期成果形式

1)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订和重写。

2)分组来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案例。

3)对本课题进行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

4)发表有关文章1~2篇。

7 课题的预期效益

通过上诉陈述,我们可以知道案例教学法不仅包含了传统教学法的优点而且改正了传统教学法的一些明显缺点,是值得推广的课题。

通过案例来达到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学习,通过案例来巩固学习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提升学习对知识的获取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知识在学生脑海中中的稳固程度。

本课题的实施范围是在江西省内的普通独立本科院校,受益范围则可以扩展到全国各大院校。

8 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8.1 特色

能够加深老师对教学的理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及时的辅导者,这样老师就更能够明白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向,增对学生薄弱的地方多加训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形象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教材背后的知识,达到巩固与灵活应用的效果。

能够集思广益。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达到个人智慧的增长。

8.2 创新点

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老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

8.3 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案例教学方法针对传统教学的缺点出发并对之进行了改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日后的实际操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案例教学法提升了老师教学的认识,在老师的充分准备下,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大的可发展空间。

9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老师对学生的每一阶段都做好细心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

2)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掌握案例所需要的条件来编出更好的案例。

3)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最后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

4)比较法:比较一个学生的不同阶段,比较不同学生的同一个阶段。把这些比较应用到之后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