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微课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微课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秀微课教学案例

篇1

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我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里丁大学国家语言和文字中心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课堂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尤其是导师Isabelle的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语用能力,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三个月的课堂给我感受

很深。

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在他看来“教育即生活”,他提倡“做中学”。因此用微课设计符合学情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个性化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理念,把微课和英语课堂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使学生受益。新课改后的英语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使学生获取信息,提高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当前,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活动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因此,利用微课开展高效的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借鉴国内外微课以及与英语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工作室开展了国家级课题的微课研究。我们把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活动更加高效,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课题研究教师通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操作性强,以学生为主题的微课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步,把英语课分为五种类型,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和词汇课。第二步,设计各种课型的教学设计,并制作幻灯片。第三步,反思教学设计并进行微课录制。第四步,把制作的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其次,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感受成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提高学生用英语综合语言应用的能力。

研究过程如下:

1.课题动员、培训、研讨阶段

(1)准备动员阶段:成立工作室课题组,向成员宣传课题的目的、意义,创建良好的研究环境。填写申报书,向中央电教馆上报课题。

(2)课题培训阶段:

①意识培训:学习国内外微课制作和英语课堂活动的研究成果,整理微课教学的优点,从而树立运用微课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意识。

②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讲座、自学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实验教师掌握运用微课教学的使用技能等。

2.初步实践阶段

(1)探究微课支持下的英语课堂活动实施策略。

(2)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每人精心撰写一份教学设计,设计一堂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教学课,参加课题研究。

3.课堂实践阶段

(1)对比微课课堂和常规课堂,通过对比,考查学生在微课课堂的学习效果,做出分析。

(2)开展“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研究”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开展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受益。

4.总结反思,得出策略

课题组成员依据微课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写有分析、有改进策略的教学反思,探究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活动课的案例,写出关于本课题的论文。

5.课题提高阶段

根据课题评课组提出的问题,通过录像课例反思,发现问题修正教学设计,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可操作的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形成优秀教学案例成果。

6.课题评价阶段

总结规律,理论提升。一是专业指导,解决问题。二是专家引领,提升水平。对形成的理论成果、优秀课堂设计方案、优秀微课等进行综合评价。

7.课题的总结及推广阶段

通过微课研究,我们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借助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以课堂活动为切入点,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题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进行探索研究,制作了各个类型(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课堂活动微课课例。学生通过微课开展高质量课堂活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另外,通过微课制作,还能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各项能力。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传统教学,实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我们发现,在英语活动课中,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准备,以及活动的总结。所以,英语活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活、自己动,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发挥主体性,真正成为活动课的

主人。

新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微课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给我们教育深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以其独特的魅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新课程理念下为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搭建了应用平台,为培养学生主体性、合作性、探究性、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使课堂教学走向了现代化。

参考文献:

篇2

一、有关微课的基本认识

微课主要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新式教学方式,它通过运用视频教学的方式来掌握不同的知识点,比如微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等,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对主要教学任务的把握与完成。

二、微课教学的主要特征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视频。时长集中在五到八分钟左右。因此,微课被称为是“微课例”或是“课例片段”。

(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的用时较少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典型性和突出性,更容易凸显出教学内容的“少而精”原则,更容易将某个知识点讲述的更为透彻,所以教学内容更多的体现为精简,因此我们称之为“微”课堂。

(3)Y源容量较小。“微课”教学主要以视频教学的方式呈现,视频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同时支持多种格式;师生可以通过在线观摩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能较好地实现移动学习。

(4)资源构成“情景化”。微课主要以片段教学视频为主线来整理教案或者进行教学设计,多使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资源,构成了主题鲜明、风格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成为视频教学案例的主要特征。

三、微课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1.知识传递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需要,把英语课程中的知识点分为不同类型的层次,对每个层次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再把细化的知识点分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单元。

首先,学习制作并展现。对于一些较为重点的单词,注重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一些难点,运用相应工具进行圈注,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来实现英语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学习。其次,学会共享。学生在制作好自己的英语学习视频、教师在准备好英语教学视频之外,要实现生与生、师与师、师与生之间的互动,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借助网络平台的指挥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知识的网上传递。

2.知识内化

“微课”教学是使知识得以内化的更好教学方式,为更好发挥微课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化与理解。

第一,明晰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确定好本节课所讲的英语教学内容,目标明确之后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讲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被理解。第二,更新教学内容。信息时代的来临加快了知识更新的步伐,尤其是英语语言学科的学习更需要借助不同的英语语境,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第三,树立榜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分组、选组长,由组长负责检查学生对视频的学习情况,定期、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将表现好的学生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学生,共同分享优秀学生学习英语的好方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把握。

3.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是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的主要方法与依据,是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及时有效的反馈有利于构筑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资源;优势;对策

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资源,也是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头疼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微课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利用微课资源的有效性对策。

一、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相比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多鲜明的优势,主要如下:

1.趣味性

对于小W阶段的学生而言,注意力难以持久有效的集中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其本身短小精悍的特点,对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一般而言,微课教学资源都是一事一议,一个微课视频只讲解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微课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重点难点的讲解环节、预习或者是复习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形象性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思维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是阻碍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碰到难题,则常常会有畏难情绪。如何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促进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更加的形象化和生动化,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相比较传统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资源教学的模式,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形象化和生动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微课视频、微课动画,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直观和易懂,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更好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3.灵活性

微课有很多显著的特点,如:短小、内容精简、趣味十足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微课教学资源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灵活多变的。这里的灵活多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可以将微课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不同的教学时段,微课资源都有不同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将微课资源运用到课内,也可以与不用到课外,微课资源的运用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其次,微课教学资源的制作也具有灵活性。在微课教学资源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作微课视频,强化不同教学内容的讲解,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资源的运用浅探

1.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应试化的教育思想,严重了束缚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合理运用微课资源教学,为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从根本上讲,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而只有教师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方能认识到微课资源的优势,并积极地将微课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转变和飞跃。由此可见,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资源教学,需要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教学改革。

2.合理运用微课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一般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之内,学生们往往都会叽叽喳喳,难以安静下来。而有趣的课堂教学导入,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导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物体形状”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微课教学资源,通过一个简短的动画教学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和变化,引发学生对物体形状的思考。学生们在观察完毕之后,教师再结合视频的内容,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于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合微课视频,突出教学难点

正所谓: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畏难情绪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果一时之间难以消化,将会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最终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制作一些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微课视频,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引入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并将这些微课视频运用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应当有效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将微课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小学 英语 微课程 教学 有效性 词汇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是影响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关键点,也是英语会话交流的起点能力。但在小学阶段基本是脱离音标的辅助来枯燥、机械、抽象地死记硬背词汇,因此,小学生英语词汇学得苦闷,效果不佳。随着微型化在线视频网络课程(以下简称微课程)的实践应用,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突破传统视听模式、突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良好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在家里学习,拓展英语课堂教学空间和容量,让学生理性地掌握英语词汇,并灵活应用,从而在较短周期内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笔者有幸参加英语微课程的开发应用课题研究,并结合多年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有效开发英语微课程,提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与大家共享。

1. 英语词汇微课程体现“短、小、精、活”,能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

1.1英语词汇微课程教学时间要简短

在线微课程教学时间一定要简短,尽可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虽然时间短但教学质量和效果要跟传统的45分钟英语课堂教学相媲美,因此,尽可能缩小英语词汇教学知识点范围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之时掌握词汇并灵活应用,这才是教学“黄金十分钟”。

1.2英语词汇微课程教学内容要小巧

英语词汇微课程教学内容一定要认真分割、归纳、整理,一定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关键点,让微课内容容量更加精简,更加小巧,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体现“以生为本”的微课。这里还要体现微课程的在线存储容量小巧,适合在线传播学习、移动学生,要满足广大学生的微课程软硬件学习环境需求。

1.3英语词汇微课程教学资源要精彩

英语词汇微课程虽然时间短、内容小,但里面包含的教学资源却马虎不得,要精彩纷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能提高微课教学有效性的课件资源一应俱全,必要时可提供学生一个完整的“词汇学习主题资源包”,让学生在课件资源包的辅助指引下快速掌握知识点,完成学习任务。

1.4英语词汇微课程教学情境要灵活

英语词汇微课教学一定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化学习环境,让学生迅速融入到教学环境当中,这其中的教学案例一定要灵活多样、有代表性,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反思总结学习成果,从而提升微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

2. 英语词汇微课程辅助课件要“好用、适用、活用”,能有效辅助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英语词汇微课程的开发应用离不开课件的辅助,这其中微课的课件开发应用一定要体现“好用、适用、活用”原则,能有效辅助词汇微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避免陷入微课课件应用误区。

“好用”是指微课程课件操作灵活、简便,不管是用PPT、flash、AW等软件制作的课件,都要体现“傻瓜式”操作、界面精美、趣味性,在录制微课程时要选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录屏软件,操作灵活,避免细节细微之处有瑕疵。“适用”是指微课件一定要适应微课程内容教学需要,能高效提高微课的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不可花哨滥用,不可陷入课件技巧性的展示误区。“活用”是指微课件要有效拓展微课程内容,能有效补充视频画面和语音的不足,给学生三维立体式的视觉学习感受,形成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内化英语词汇学习任务。

3. 把握好英语词汇微课程开发应用的相关环节,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

开发应用英语词汇微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地配合协调才能完成优秀的英语微课资源,这就需要把握好英语词汇微课程开发应用的相关环节,才能有效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例如,微课讲师既可配合课件出镜话外音也可入镜直接指导解说;微课的在线播放流畅性要保证,满足网络流媒体播放;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巧妙新颖,设计有创意和创新,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点,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要充分体现一对一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微课程成果要善于转化,能多样传播,方便师生交流分享;微课程要配套相关学习材料,有利于学习成果巩固和内化等等,只有把握好英语词汇微课程开发应用的相关细节,才能有效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词汇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为英语教学带来福音,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教学主题鲜明、资源类型多样、微课结构紧凑、教学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1] 徐丽芬. 小学英语“微课”初探[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4(01)

篇5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是整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通过对微课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微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望对以后微课的发展和研究有少许借鉴作用。

关键词 微课;发展现状;策略

0前言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使人们产生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同时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的兴起,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型社交媒体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时间短的微视频、微电影成为普通民众记录生活点滴的新型手段。而随着网络教学、MOOCs的不断兴起,学习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便捷化,教师不再局限于使用教学资源,而是开始尝试自己运用手机、录屏软件等工具以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学过程,成为资源的提供者。为一些无法抽出大段时间进行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便捷,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开始流行。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本文旨在通过对微课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找到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微课发展道路。

1微课的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

微课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逐渐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并开始广泛流行.微课在英文中一般用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Micro-lecture表示,最早的微课被称之为微型课程(Minicourse)是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同时它也被称之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它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同时还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这里的单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的,也称为专题。

紧接着微型课程相继在新加坡和英国得到开展,这一时期的微型课程大都是面向教师针对教师培训而设置,如新加坡和英国分别实施了Micro LESSONS研究项目和教师电视频道。新加坡Micro LESSONS研究项目是1998年由新加坡唯一一所教师培训社会机构NIE(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联合教育部共同实施旨在培训教师可以建构微型课程,从而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到了2000年Edno—vation教育软件公司也参与了此项目,并提供开发微型课程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该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这一项目仍然在参与培训的教师之间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英国的教师电视频道于2004年7月启动,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技能,深化教学实践,通过资源能帮助教师联系更多的同行。英国教师电视频道对于视频资源的开发深入了学校、深入了课堂。这些视频资源能帮助教师获取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教学思想和课堂资源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后来因为金融危机等原因英国教师电视频道被迫于2011年4月关闭。但其给教育视频资源以及微课程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而目前我们所说的微课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所创设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2]目前在国外发展比较好,影响比较大的微课主要有可汗学院以及TED。

1.1.1可汗学院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其是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可汗学院模式是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微课形式,他的课程每节课大约十分钟,目标明确,图文并茂,讲解清晰,一些国家已经将此课程引入教学,中国部分学校也仿照此课程自己设计并录制后让学生自己自学,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上课的时间就是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培优补差。可汗学院的这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更被誉为代表了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1.1.2TED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并在YouTube上推出了针对于教育的TEDEd频道。这些短于18分钟的TED演讲已经吸引了五亿多的播放次数,通过使用TED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涉足教育领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TED演讲的特点是毫无繁杂冗长的专业讲座,观点响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更能够吸引学习者学习兴趣,其在全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1.2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和实践最早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2]而目前我国对于微课的实际应用最主要的是佛山微课,凤凰微课以及各种形式的微课大赛。

1.2.1佛山微课

从2010年11月起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后,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每一届都吸引了大量的教师参与此项活动。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微课最为丰富的一个微课网络平台,也是我国最早的微课平台之一。

1.2.2凤凰微课

2012年12月28日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共同推出凤凰微课,通过联合高校、出版社和电视台对教育文化视频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小专题、小模块、小学分,专题丰富的海量微型课程。凤凰微课是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这一平台上的微课以弘扬闽南文化为主,内容丰富,制作水平和质量相对来说比较高。[3]

1.2.3微课大赛

微课大赛是现下我国国内有关微课的最火的活动,各种形式的微课大赛不断出现,各地方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含金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携手北大未名集团于2012年9月—2013年6月举办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该大赛主要是以中小教师为主。

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的省级赛事组织单位已经确定,各省级赛事组织工作将陆续启动。

2微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微课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不管是国外的可汗学院,TED还是国内最早的佛山微课,凤凰微课以及现在正在如火如荼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微课大赛,都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微课的追崇,以及微课的火热发展。我国对于微课的研究自2010年开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教学设计,课程制作以及应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教学设计

目前,我国国内的微课包括一些商业微课网站(如微课网)以及一些微课大赛的参赛平台上的参赛作品。商业微课网站上的微课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针对中考,高考等一些专题性的知识讲座,这些微课的特点就是画面简洁清晰,但在教学设计上缺乏情境性,缺少互动。而通过观看微课大赛上的作品以及对相关参赛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很多教师对于微课本身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她们大都单纯的认为微课只是指课程时间的减少,并没有在教学设计上与传统的课程设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是没有对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思考。极少有教师愿意把微课程作为自己的事业,更多的是为了参赛而录制微课,只是单纯的一个知识点,一个章节,不去反思学科中每一个知识点更深地关系,微课整体的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没有一个连贯的条理性。

2.2制作方面

微课是以微视频的形式来记录教师的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者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来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因此对于微课的制作录制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之高。而纵观目前微课平台上展出的微课可以看出,制作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的微课画面不清晰,声音收录不清楚,画面布局不合理等等。有些微课制作后的画面布局并不能很好的传达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反而给观看者一种视觉上的负担,没有很好的视觉体验。这些在制作上的不足很容易降低微课本身的价值。

2.3应用方面

从目前国内微课的发展情况来看,微课不能得以更加广泛的发展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虽然现在微课热很火,微课大赛也举办的如火如荼。但并没有过多的运用到实处,没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所以就很难发挥微课的学习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微课应用方面是我国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根据现状问题的解决策略

面对微课的快速发展,我们在紧跟潮流的同时还要认清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出现问题及时反思,找到对策,以此来促进微课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根据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后,列出如下几点对策:

3.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合理

一门课程的好坏与其是否有着合理的教学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可以说好的教学设计是一门课的灵魂之所在,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更加专注于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课程的选题上要选择那些适合于利用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有利于学生学习需要的内容,要能够在十分钟内讲解透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设计好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互动行为。有效组织信息资源,合理的安排教学信息,这样更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扩大学生视野。[4]

3.2制作要精细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微电影的不断发展,微课的制作也变得越来越简易与快速,要想制作具有专业水平的微课可以用摄像机与电子白板相结合,这样制作出来的微课画面将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好。而简单一点的微课可以用普通的数码相机,摄像头,手机或者是使用录屏软件进行制作,然后用会声会影等简单的影片剪辑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要合理安排信息量更好的传递教学信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整体要更容易操作,画面布局要更加合理符合人的注视习惯,注重课件的制作更加方便学生使用和学习。

3.3创设高质量的微课平台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就要将更多好的微课,名师的微课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微课平台,方便学习者以及教师都能够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将自己的微课视频放到平台上,形成一个课程系列利用平台进行上课辅导考核。对于学生来说,登录平台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利用平台和老师以及学习者进行交流,进行个性化学习。

4总结

微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和课后反馈将更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学习者利用微课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学习者更加希望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微课以它短小精悍的有点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好微课,利用微课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微课”的参评项目及相关要求[DB/OL].cnweike.cn/?c=main&a=newsdetail&id=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凤凰微课”启动新闻会隆重举行[DB/OL]. 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1/04/20769994_0.shtml.

篇6

关键词:动物病理解剖学;慕课;在线学习;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线视频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依托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慕课在线学习课程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得到快速普及。慕课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所打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受益面,正在力促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1]

一、“慕课”概述

“慕课”是在线开放视频课程的一种独特模式,英语简称为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该教学模式兴起于美国,并在随后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向全球拓展,是一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全新模式。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立足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将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学资源汇集于某一在线开放学习平台,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进行共享学习。这种全新的在线教育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教育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全新模式的转变,打破了大学围墙式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为了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慕课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早在2005年,国家就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目前联盟中已经有4000多所学校,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盟内很多优秀的学校都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慕课平台的网站上,供联盟内其他相关学校来共享,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大学专业学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动物病理解剖学慕课的建设过程

动物病理解剖学在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该学科作为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动物病理解剖和动物疾病临床诊断的实践操作能力,所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对从事动物疾病临床诊断、疾病预防等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该学科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课程的受众面会受到授课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慕课的高度开放性和共享性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系列难题。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主动地致力于慕课建设并将其用于本科乃至硕博教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病理解剖学“慕课”是在建立在学校省级动物病理解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将学科主讲教师的教学视频制作成一个个简短的小视频上传到慕课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借助于日常应用的移动客户端就可进行在线观看、下载、学习和测试。通过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适应网络环境大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对相关知识学习的便捷性,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进行片段化学习,极大提高了学生对该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慕课的建设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病理解剖学教学团队成员认识梳理学科理论知识点,并再次对该学科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仔细划分,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进行全新讲解,在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注重慕课共性与个性的平衡性设计,结合当下动物流行病的流行特点,在明确动物病理剖检目的的前提下,进一步区分地域动物流行病的病理剖检差异,从不同层次对某些常见动物流行病病理剖检特征进行认真仔细的讲解,丰富了教学内容,细化了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差异化教学[3],同时慕课的学习者也由单一的学生向社会人员拓展,满足了众多如宠物爱好者、养殖从业者以及疾病监测工作人员等与兽医行业相关从业者的需求,促进了该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慕课的共建共享。在慕课教学平台上,将课程设置为讲解视频、知识点考核、在线问题答疑和意见建议四大模块。针对各知识点的讲解,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病理剖检特征的流行病教学案例,每个讲解视频时间约为15分钟,每个视频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集中,知识点讲解更具针对性,并在慕课建设过程中积极同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交流沟通,获取真实、及时的病理剖检案例;分清不同学生的知识学习层次,知识点的讲解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每个知识点讲解视频之后会有针对性的知识点精准考核题目,学生只有答对所有的考核题目才可进行下一知识点的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线问题答疑模块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实时在线互动交流,从总体上实现了在线信息化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讲解视频设置为新手、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不同的层次,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四个级别的知识点讲解深度依次加深,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用荧光笔勾过重点,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学习,最终找到解决答案,从而使学习者拥有一种成就感与幸福感,使学生了解到学习的外延,而并只是课堂本身[4][5]。意见建议模块接受学生在慕课的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课程改进意见与建议,力求把该学科慕课打造成兽医专业的特色课程。慕课打破了以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系中单向的视频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推进自己的学习进度,并配合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在线检测及教师指导等流程推动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实现全方位的互动学习。在该学科的慕课平台上,教学内容是动态汇集的,通过与国内多所农业院校合作,将众多优质教学资源线上“慕课开讲”,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多样性,又增强了该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辐射。在慕课的建设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病理解剖学教学团队将传统教学优势与时代接轨,重构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完成由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主导者,学生是听众向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老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的转变,实现了师生关系的“翻转”。在此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等环节,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与老师的合作沟通渠道[6]。在慕课建设前期,教师们通过深入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期望目标和现阶段所具备的实际学科理论知识情况,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注意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细分实践教学案例,主动创设课程交互环境,构建碎片化的学习氛围,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参与课程交流互动,并积极支持学习者通过博客、QQ、微信及其他交互性软件进行学习[7]。学生通过课前的慕课学习,对相关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就相关疑问做出标记,在传统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的讨论,主动学习和探讨相关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识点、知识单元的运用能力,基于问题的探究与求解学习的能力。借鉴国外许多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成绩互认等经验,在努力建设动物病理解剖学慕课的过程中,力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成绩互认、课程转换等环节的实践。针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轻车熟路,面对摄像机镜头试讲显得不够从容,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习惯性肢体语言经过镜头后会被放大、习惯式的口头禅更为显现等现象[8],通过慕课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和反思在自己的教学及其成效,加快教学团队成员观念向慕课教学背景下的转变,有效切分知识点,明确知识点教授深度和确立知识点的慕课展现方式,加强慕课教学团队与其他相关学科团队成员的交流沟通,给同学们呈现一个多形式、全方位的慕课教学内容,活跃大学课堂的学习气氛,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慕课建设的前景展望

传统的动物病理解剖学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方式的结合是新生事物,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建好动物病理解剖学慕课资源,作为老师,深切领悟到从传统的教学状态转变为适合慕课教学的状态尤为重要。要紧紧抓住慕课建设的发展机遇,充分落实大学教学个性化发展的培养目标,发挥慕课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优势,优化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设置,大力推进课程、专业实践能力层面的建设与改革[9]。针对学生在慕课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努力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降低课程建设共享成本,给学习者提供诸如移动客户端、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的学习途径;引进一定的监督管理和评估机制确保慕课学习学分真实可信,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积极与校企单位交流取经,强化学科实践性教学的办校宗旨,从而不断提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2]柯蒂斯•J•邦克.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邓宏钟,李孟军,迟妍,等.“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12-215.

[4]赵晓霞.MOOC冲击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不留学能享受国外名校课程[J].教书育人,2013(8):5.

[5]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6]陈敏,余胜泉,杨现民,黄昆.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1(6):13-18.

[7]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8]丘东晓,刘楚佳.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及培养[J].教育导刊月刊,2011(05).

篇7

【关键词】案例设计 护理技能 情景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56-02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需要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无论是针对护理学生,还是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护士,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护理基础、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等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案例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能将认知与情绪、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情景案例,在教学活动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的缩短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从护理教育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起,其有效情景案例的设计理念、实施方式及判定标准始终为诸多学者所关注。在国外由于其医疗体制的特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层次丰富,其案例设计更侧重于培养护士应具有可分析复杂临床问题、广博理论知识,并能恰当应用,预见护理措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的能力。所以在情景教学中其案例设计多以院前急救、危重病人病情观察、急危重症抢救等为主。在国内其研究的范围也主要以内、外、妇、儿、急诊、ICU等专科临床护理的教学为主,关于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训练方面的案例设计却少有报道。本文将从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案例设计出发,浅析在护理技能训练方面案例设计的几个要点。

一、明确教学内容,确定情景模拟教学案例的设计类型

在情景案例设计时,教学的要求、实验条件、设备条件、实验对象是设计考虑的因素,这也是案例设计能够按照预期执行的关键因素,案例设计的类型也可以分为导引式案例、讨论式案例、任务式案例、依托高端模拟设备的互动式案例等。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选择适合的设计类型,在设计时做到“扬长避短”。如果授课内容是在理论教学中反复强调,且学生有过临床见习基础的,对实践内容有过初步了解的,如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等操作,就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任务式模拟教学,进一步帮助护理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对于虽然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强调过,但在见习中较少见到或病例不典型的,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可以通过导引式病例或依托高端模拟设备的互动式病例等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加深印象,为以后在工作中面对真实病例发生时,能做出基本应对和处理。

二、设置情景模拟教学的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情景案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场景下护理技能操作的应用和应变,在护理技能实践案例的设计中教学目标和理论教学目标必须是一致的,实践教学中应体现理论教学的重点知识。案例设计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在设计前都应按照所规定的教学大纲先设定教学目标,再进行病理的收集和信息的采集。

三、案例设计

(一)引导案例设计部分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情景,如青霉素皮试过敏性休克病例中,病史摘要是:“男童,6岁,因肺炎球菌肺炎入院,医生欲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以病史摘要为引,主要训练学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判断处置、医生配合三个方面的能力,设计时每个情景都有医嘱,病人有相应的生命体征变化、皮肤改变、病情变化以及对话设计,使学生能够对病人在进行青霉素皮试时各个时期所会发生的改变和可能性得到充分的认识,使学生在本项护理操作中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发展程序设计部分

根据学生的操作进展情况还需要进行发展程序设计部分的开发,如学生在操作时按照操作规程,达到有效皮试计量,发展程序设计是:结局一,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全身无自觉症状。结局二,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痒感,病人感觉头晕、心慌、恶心。学生在操作时未按操作规程大于或少于有效皮试计量,发展程序设计是:结局一,病人诉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查BP80/60mmHg,P120/分,R26次/分。结局二,皮丘无改变,病人无不适,青霉素皮试(-),肌注青霉素80万U,5min后病人突感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寒颤,随即跌倒在地。体检:T35.8℃,P100次/min,律齐,R 32次/min,BP80/55mmHg,神志恍惚,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大小便失禁。发展设计程序时情景的变化必须满足病情变化的发展趋势,在设计中还可以加入拍摄的图片、录像、声音等,尽量高度模仿真实的工作场景。

四、情景模拟教学中案例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训练

在学校实验场地所进行的场景模拟训练与真正的临床病人护理相比,存在一些差异,编写案例时要尽量加入对话、场景的沟通和解释的场景。设计中,教师可以扮演病人,向护生表达病情、情感或者发出质疑,询问不同的问题,指导护生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学会沟通,养成在护理操作中与病人沟通的习惯。

(二)注重营造真实情景

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模拟情景教学与临床工作实际越接近,护生在练习中所获得的体验价值就越高。因此病例设计时要使用真实的病例与护理记录,不能凭空臆造,在模拟训练时,护理文件应该与医院的实际文件相符合。护生在模拟场景中必须会处理医嘱,遵医嘱执行治疗,操作后准确书写护理记录单,做到认真、负责、遵守职业规范;在扮演角色上也可以有所分工,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在护理操作执行中的责任。

(三)注重不同工作情景下的训练

案例设计前,教师有必要先明确教学大纲针对于某一项护理技能操作项目的教学要求,结合特定的临床情境,设置操作的不同场景中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操作与疾病治疗结果的密切关系,做到多学科的相互融合。

总之,在编制病例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将其思想、知识、学识等融入其中,因此教师若想编写出优秀的案例,必须自己参与到实际临床工作当中,在工作中收集典型病例,在工作中采集适用于情景模拟案例的图片、音频、视频。这样既提升了教师的个人工作经验,提高教师对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熟悉和再创新,也有利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由于场景模拟的疾病变化与真实的工作场景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模拟情景案例教学法并不能完全取代临床的见习和实习,它只能作为提高护生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方法,其目的是更好的引导学生适应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马伟光,梁涛,陈京立等.规范化病例编制在护理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

[2]赵鑫,王海芳,钮美娥等.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专业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1,8(2)

[3]沈玲,赵爱平,郑微艳等.应用于危重症护理实训高级模拟人临床情景案例的设计[J].护理杂志,2013,30(6)

[4]李歆,席淑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聘护士长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1,11(3)

篇8

【关键词】高中 化学课堂 多元互动教学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40-02

新课标提出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指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一线教师如何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多元互动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此探讨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运用多元互动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高中化学课堂多元互动教学设计的原则

三维教学目标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终极追求,如何在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的思维育人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到位,需要一堂堂的教学作为基石。运用多元互动教学,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遵循多元互动教学的构建原则。

1.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标要求,人才培养的原则就是要重视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结合起来,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开展多元互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抛弃传统的满堂灌思想,舍得放手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积极性;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据的是辅助作用,辅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达成三维教学教育目标。

2.遵循引导式教学原则

新世纪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自主创新,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个只会学习记忆的“机器人”。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层面上,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而是应该要更重视学生的技能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进行多元互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侧重选择引导式教学;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辅助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能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这样既满足学生在知识层面上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遵循“多元”整合原则

多元教学设计需要研究如何将与学习有关的各个要素(包括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显性互动、隐性互动,教材的信息整合,教学的环境与条件,学生的学情等)进行整合再次开发利用。多元互动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等实际灵活运用”。教师在进行每一节课堂内容教学设计时,要注重研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说在平时教学设计中要摸清楚学生的学情。基于学生的不同学情,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与学法的时候要考虑多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情,设计具有层次差异性的导学案,选择不同的教学与学法。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生生之间的显性互动和隐性互动,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并从中获取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解决。教师可以邀请其他教师过来听课,这涌梢苑奖憧魏笃渌教师指出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过程中不足的问题,相互学习。

二、合理地运用各种素材,造就高效的多元互动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如何突破各种知识难点的问题,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三维目标与四维育人目的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各种素材。只有将各种教学素材充分利用好,才能造就高效的多元互动课堂教学。如何运用各种素材完成高效多元互动教学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个词”。

首先是“网罗”。教师需要明确课堂教学需要满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个方面的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教师在进行多元互动教学设计时,需要搜罗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各种素材,包括史实、本节课重难点等有关的微课视频、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需要用到的实验视频、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有关本内容的各种难度的练习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世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不出门也可尽知天下事,网络可以给我们教师提供所需要的很多资源。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如向自己的同事、同学、朋友交流学习,获取各种教学素材。

其次是“筛选”。教师在进行多元互动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等,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如何筛选,除了要遵循多元互动教学设计原则(学生为主体、引导式教学、“多元”整合),还要注意素材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便协调好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在筛选素材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看能否引导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最后是“整合”。合理运用各种素材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因此要对已经筛选好的素材进行整合,将课堂教学需要用到的素材,整合到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合适的环节。常规建议:史实、科学前沿、精美图片等内容新颖的素材可以选择用于课堂导入环节;探究型的化学实验研究、教师演示实验视频等素材可以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课题小论文、探究型课题研究等可以留到课后作业或课堂展示中使用。此外,教师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难以一次攻克的重难点,选择微课视频等方式进行处理。

三、高中化学课堂多元互动教学实施的教学片断分析

笔者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片断设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如何进行多元互动教学设计。首先要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三维教学要求,然后根据多元互动教学的策略开展一堂高效的化学课堂。具体如下:

上述流程中,收集各种教学素材,认真研究整合是关键。完成教学素材的收集之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收集的各种素材进行筛选,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和导学案,根据设计的教案开展多元互动课堂教学。笔者在此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多元互动课堂教学片断,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笔者在研究了本内容的教学目标之后,多方面收集和整合各种教学素材,完成课堂教学,并布置学生完成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后小专题。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与相互转换等内容。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多元互动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归纳总结、思考问题、敢于质疑等科学研究需要的品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徐 军.高中化学新课标下的思索[J].教学改革广角, 2010(24)

[2]王功生.激趣・情感・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新理念[J].中小学电教(下),2010(10)

[3]侯宝力.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篇9

 

互联网、移动通讯的发展在不断挑战教育本身。新型媒介形式在传递信息方面呈现出不受空间、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同样也为网络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平等、交流、分享是网络学习的基本特征,在线学习者凸显在平等分享的基础上习得知识和技能,他们反对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群体大多为95后学生,他们在与互联网相融合的环境中成长,其网络应用能力较强,信息收集、知识加工与认知方式已发生了巨大转变,职业教育在与互联网应用紧密融合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当今职业教育,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信息化教学应用中,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一、“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电子商务适合互联网学习的专业特征

 

电子商务是伴随互联网共同成长的新兴产业,网络营销与商业运营模式对网络环境和平台服务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社会化营销、O2O营销模式已成为推动粉丝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行业发展要求电商从业人员知识更新快速,能适应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营销模式变化,具备较强的网络学习能力。

 

互联网搜索引擎能帮助学习者快速找到需要的学习资源。无论百度百科、网易云课堂、淘宝大学网络学院、京东商学院在线公开课,还是基于淘宝平台的开放式卖家后台,都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了所需即所得的学习资源,内容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参与在线学习,不仅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的选择性学习,也可以在注册网站或论坛中,随时与业内人士进行交流互动,甚至应用移动端各类APP接受专业人士点对点的教授与辅导,互联网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资源环境。

 

2.中职电商专业学生网络学习中的问题

 

互联网学习资源丰富,开放式资源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在线学习也对学习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互联网在线学习因资源范围广,内容碎片化程度高,要求学习者要有较强的网络学习意愿和学习的自觉性;面对电商企业制作的网络公开课,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理解视频课程精髓;一线从业人员网络的微课质量良莠不均,许多课程是面向有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的学习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学习意识不足,大多从兴趣出发选择学习内容,且专业基础薄弱,运营经验匮乏,很难适应互联网泛资源的学习,在缺乏指导的条件下学习效率不高。

 

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造成各地电商教育质量悬殊

 

北、上、广特别是江浙地区电商环境好,本地电商教育拥有优质社会资源,院校师资力量雄厚,电商专业校企合作深入,人才培养质量较高;院校不断向企业输送新生力量,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电商经济发展;但我国中西部地区,电商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职业院校优秀师资短缺、课程建设和实训条件不足,急需引入优质教学资源支撑专业建设。

 

教育部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经3年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适合我国中职电商职业教育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电商职教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及媒体资源成果,在推广应用中逐步解决我国职业教育不公平问题。

 

二、共享中职电商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电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在校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开展课程内容建设,发挥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优势,开发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数字化资源建设符合专业课程逻辑,递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建共享项目——电子商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旨在汇聚国内优秀教育资源,协作开发服务于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专业教学资源。课题组在全国示范校电商专业中遴选优秀骨干教师参与建设,聘请业内职业教育专家、电商企业一线运营专家参与开发指导,组建全国电子商务专业联盟。开发团队依据《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分析专业核心课能力培养框架(参见图1核心课内容),借鉴教学标准开发过程中,收集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和典型职业活动,确定每门课程开发内容、学习重难点、资源组织形式、实训项目内容,编制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参见图2),并在专家组中进行反复论证,确保大纲中规定的学习内容贴近岗位能力标准,课程逻辑符合职业能力递进成长规律。

 

2.数字资源可重组特性,为网络教学提供多种可能

 

电商行业发展体现在信息技术更新迭代快,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营销方法与营销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学习内容开发成为最具挑战的工作任务,课程内涵与外延界定是否合理,是适应中职阶段学习以及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关键。梯度式构建课程资源内容,可以为资源共享学校提供更多教学选择,实现分层教学目标。资源建设全部以任务引导方式组织学习内容,既要考虑内容的通用性,也要引入行业最新的实用技术进行学习补充,形成大于课程本身的“教学库”,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充分支撑。如《网络营销实务》课程建设中,开发了包括认识网络营销和推广、淘宝推广、网站推广、全网营销四个部分。其中认识网络营销和推广部分是网络营销实务的入门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消费行为特点、网络营销推广基本原理、网络营销术语和网络营销推广工具的分类,网络营销推广方案的格式内容及网络营销策划步骤等,适用所有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而淘宝推广、网站推广、全网营销三部分内容一共介绍了26种常用网络营销推广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最新的移动营销方法和组合技巧,这部分内容大于实际教学需求,形成了一个网络营销工具库,配套提供网络实战项目和工作任务,各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需求进行网络课程内容重组,利用远程教学平台拆解知识点,灵活构建本校自有的网络营销课程。资源开发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引领,工作标准明确,提供各类营销工具的适用领域及案例分析,充分满足教师备课、学生网络学习需求。

 

3.互联网+数字资源服务专业教学,促进学习方法转变

 

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着重体现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的变革,教师教学设计思路已发生根本转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将已有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与互联网公共资源灵活地相结合,穿插在信息化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不仅是课堂参与式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网络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服务者。

 

近年我国电子商务运营大赛涵盖了包括店铺装修、运营推广、客户服务等三项关键任务,对学生美工设计、营销推广、软文写作、销售技巧与客户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其背后显示了未来的电商人才需求更加强调跨领域、综合性的素质和技能;此外,员工的通用能力更为企业所看重,如个人学习能力、信息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工作责任意识等,这些能力培养都要有机融入到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团队开展网络学习,及时分享经验与成果;利用网络平台助学系统提供学习支持,鼓励学生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网络资源学习中的随学随测功能优势,缩短知识学习周期,在完成资源库实训任务中逐步形成工作思路,积累工作经验,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自信与成就感;利用移动终端组织课外微课学习、建立本专业微信讨论群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在群中提前分享学习要点、视频资源,组织反转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发挥互联网助学优势,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习惯。

 

三、互联网+资源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1.电子商务专业联盟校,教学方法改革卓有成效

 

全国46所共享校在应用资源过程中,学校网络课程建设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普遍提升,多所学校教师在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信息化教学实录比赛、微课比赛中获奖。开发团队教师在与企业专家交流、学习、实践中,专业能力快速提升,逐步掌握利用资源灵活组织网络学习与分享的方法,通过应用通用主题素材中的教学案例、实训方案、微课和仿真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大大降低了备课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

 

2.辐射带动东、西部电商职业教育发展

 

全国共享的电子商务数字化资源,融合了大量企业专家运营经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成果应用在电商相对落后的东、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提升了当地专业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缩短区域间职教差距。教育部“手拉手滇西扶贫项目”,我校与云南保山地区多所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促进西部地区电商教育发展。

 

3.形成示范全国的教学成果

 

经过多年努力,电商专业联盟先后开发了《全国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编制了全部核心课教学大纲,在校企行三方联动机制保障下,完成了28G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任务,为深入开展中高本衔接的中职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2014年《中高本衔接框架下电子商务中职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建设经验辐射全国。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催生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程。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程不仅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料,还加快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促进了教师的团队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微课程掌握的有关技术和理论还不完善,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为了推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改革进程,要结合外国对于微课程的先进研究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对我国微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改革的路径进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改革;路径

近几年来,我国涌现出了很多“微”事物,比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等信息传播的媒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系统内涵盖了大量地微型学习资源,微学习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的主要方式。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效率,还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团队的建设,同时还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开辟了多种途径,从而可以及时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因此,要加快推进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改革的进程,在为学生进行减负的同时还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微课程的简介

“微课程”最早是在2008年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的,他认为微课程是将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内容压缩成在60秒内的知识,并对此进行研究。而最近几年,微课程在我国也有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最先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将45分钟的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基础点分类进行视频播放,不仅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个性化要求,还是对传统课程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此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李玉平老师也是较早对微课程进行相关研究的,推动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在中国开展的进程。

(一)微课程的定义

目前,在我国不同的研究学者对微课程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总体而言,从广义的教学资源上来讲,微课程也就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在微型学习的相关理论的引导中,微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作为载体,对课堂内容上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实验、活动等为基础,开发的一种多种学习方式的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另外,在微课堂中还涉及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微反馈等辅助教学的相关材料,辅助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点进行了解和掌握,为以后学习和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基于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进行学习,不仅能将文字和图片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还能将隐性知识点显性化,避免对重要知识点的遗漏。基于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学时间非常短。微课程的一节内容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短小精悍,可以使学生一直保持注意听讲的状态,提高听讲的效率;在对知识点进行听讲后,还可以有精力去做对应的习题,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第二,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程内容更加简洁,主题鲜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精力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第三,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堂移动开放灵活,学生可以提前将微视频下载到移动客户端上,以便随时进行观看,大大地提高了业余时间的利用效率。第四,教学资源环境微型化。微课程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所有资料微型化,例如课件、笔记、习题、反思、反馈等等,将传统课堂微型化,为学生进行学习创造了一个方便、灵活的学习途径,方便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反思,弥补传统课堂内容的不足,营造了一个主题鲜明、教学方式多样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第五,适用范围广,微课程虽然是针对学生设计的,但是同样适用于非学习领域,例如教师进行深造、备课,工作者进行深造等同样适用。第六,草根创作,微课程短小精悍,涉及的知识点仅仅只有一个,这促使了很多普通人成为课题的研发者。第七,及时进行反馈,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在微课程上教师可以及时地听到对自己的评价,以便及时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学生可以根据系统反馈,巩固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等。

二、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作用

(一)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改革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程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学生对不同内容的个性化需求。微课程这一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变成了学生的朋友,可以使学生随时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师设计和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可以对学生的练习内容进行记录,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使得学生可以据此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另外,微课程对学生所学过的内容是进行永久保存的,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复习和查看。

(二)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微课程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第一,课题的选择,微课程的课题仅仅是针对课堂内容的某一点作为知识点进行展开教学的,例如课前导入、重点、难点、课后延伸等角度。通过对微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加深教师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第二,内容设计,教师在对微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还可以提高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熟练度。第三,可以提高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与概括能力,开阔教师的视野。第四,通过微课程的评级系统,教师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现状

在2013年7月3日,国家开放大学正式启用了“五分钟课程网”,这是我国微课程在开放教育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推动了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进程。近几年来,我国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领域内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教师参与微课程的积极性高涨,微课程涵盖的教师、课程内容也越来越多。虽然从全国的整体角度来看,微课程的发展状况良好,教师整体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但是由于没有先例可以追寻,在微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形式单一。目前,在微课程中绝大部分视频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形式,没有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中国微课大赛”中,参赛的教学案例的教学形式几乎雷同,没有新意。又比如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参赛对象虽然改变了教学模式,开放了学习途径,但是他们仅仅是把传统课堂上的内容全盘接受放在微课程中,从真人讲解变成了视频播放,缩短了教学时间,却没有改变最根本教学方法,达不到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改革的目的。因此,要完善微课程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效率。第二,微课程选题偏大。微课程最关键的就是选题的“微”,只有“微”选题,才能精准地把握主题,用最精短的语言概括选题所包含的内容,引起学生对选题内容的兴趣,进而对此选题进行学习。但是如果微课程选题过大的话,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需要用非常复杂、繁琐的语言对选题进行讲解、举例,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对福建电大首届微课程大赛进行观看和研究后,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选题的过程中过大,严重影响了后面的发挥,导致教师不能发挥正常的教学水平的能力,影响比赛结果。因此,为了微课程的成功,必须对微课程的选题进行深思熟虑,不要求选题含义深刻,只求“微”。只有“微”选题,才能用最短的时间通过短小精悍的语言讲解清楚,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对微课程没有清晰的认识。微课程作为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生模式,并没有在很多领域进行大面积的实施,很多人,其中也包括教师都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就会在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进入很多误区,严重地影响到微课程的推广和实践,不利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在微课程方向的改革。例如,在福建电大首届微课程教学大赛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很多参赛的对象对微课程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导致参赛者未能发挥出平常水平的一半。因此,教师和其他人都要提高对微课程的认识,了解微课程的范围、内容和特点,从而可以使投入到微课程的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改革的路径

目前,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形式进行授课。微课程主要以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设备为载体对具有特定主题的微视频进行播放,还包含有与视频内容有关的微型课件、笔记、习题、反思、反馈等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模块,此外,在微课堂上还可以与教师、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及时解决在视频、习题等遇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效率。为了提高学习资料的真实、完整,微课程不但是一段微型视频,更要具备一套对教学进行分析、设计、开发、评价等过程的完整系统,使教师可以不断地对自己研发的微视频进行完善,提高视频内容的趣味性、真实性、丰富性。因此,为了提高微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步伐的速度,必须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改革路径进行创新。

(一)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与现实课堂进行结合

为了推进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改革进程,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微课程与现实课程二者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微课程的实际性和有效性。微课程必须来源于现实课堂,将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考虑进来,不断地对课堂所包含的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调整,不断地进行完善,从而可以更好地为现实课堂进行补充和拓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微课程的学习者,有效地提高微学习者的积极性和效率。微课程作为最新的教学形式,在现实课堂中不仅可以对课程进行引入,还可以讲述核心的概念,演示探究过程,演算课后习题等等,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对实验结果的认识。但是,在与现实课堂进行结合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设计,力求使用最短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精炼的讲解。另外微课程根据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例如,经济学科的学习内容的课程设计就要更偏重于趣味性,理科学习内容的课程设计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压力,适当地增加一些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元素,使微课程可以真正地做到辅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二)完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系

作为开放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微课程不仅仅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程内容用视频呈现出来,而是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进行呈现的。因此,微课程要具备一套完整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体系。为了满足不同的微学习者对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微课程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结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做到因材施教,大大地提高微学习者学习的效率。例如焦建利教授曾经提过的“ADDIE”教学设计模式,这一教学设计模式涵盖从分析到设计,最后到评估的各个环节,能更好地满足微课程对教学设计的个性化要求。此外,在做好教学设计后,还要注意微课程中的教学支持体系的构建。教学支持体系的构建不仅能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还能对学生做过的微习题进行反馈,提醒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重视度,避免以后再次出现类似错误,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与此同时,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现实课堂与微课程之间的联系,使现实课堂与微课程实现统一,便于学生进行连续的学习。

(三)加强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推广与应用

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进行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微课程的应用。为了实现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应用的目的,就必须对微课程进行推广。目前,大多数人都对微课程的认识微乎其微,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程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微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此,要加强对微课程的推广,提高人们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的认识度,扩大微课程在我国的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使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可以利用微课程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比如,可以对微课程进行集中的宣传,提高宣传的力度和效率;可以通过共享交流进行推广,提高师生和其他学习者对微课程的认识;可以通过专家点评进行推广,提高微课程在人们中的知名度;对优秀的获奖微课程向人们进行展示和推荐,加深人们对微课程的认识;另外,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对“微课程”进行观摩、学习、评价,以提高教师设计微课程的能力,从而可以对微课程进行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与当前应用广泛的社交软件一样,微课程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建设开放大学的过程中,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从教师角度来看,微课程改变了教师备课的形式,将纸质备课变成电子备课,易于保存,使用方便;而且对传统的教学和教研方式进行了创新,打破了教师进行听评课的传统模式,使得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微课程上面的评价系统对自己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提高专业水平。从学生角度来看,微课程为学生进行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对传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加深学生对课堂所讲内容的理解。随着开放教育改革步伐地不断深入,以及电子设备和无线网络的广泛普及,极大地加强了对微课程的推广与应用,使得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在微课程上进行学习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最终使得微课程成为开放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模式和学习途径,拓宽了人们进行学习的渠道,提高了人们进行学习的效率。

作者:姜坫淮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沙县工作站

参考文献

[1]余亮,黄荣怀,杨俊锋.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

[2]索姆•奈杜,肖俊洪.开放教育实践再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4(2).

[3]王鹏,边琦,肖凤艳.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工作的回顾[J].现代教育技术,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