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

篇1

[关键词] 学习活动;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将“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后,国内教育技术界的思想观念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将其作为当前进行教学改革及改变教学结构的突破点。然而,无论是在网络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教学策略,还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都未对教师的混合式教学产生推动作用,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侧重学习内容创建、管理与共享的传统网络教学平台仍属于低层面的CMS。这种对基于内容的学习和单个学习者自定步调的学习有很好的支持,但是缺乏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统一设计,对学习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跟踪和支持存在明显缺陷,教师无法及时干预学生的学习,更不能有效地支持课程的教学过程规划。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混合式学习中的课堂讲授和网上学习“两张皮”,教师对混合式的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缺乏有效监控。

目前,教育界已逐渐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学生在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是直接作用于所认识的客体,认知是发生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之中,是通过学习活动这个中介体来完成的。因此无论是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学习还是在线学习,都必须以有效的学习活动为中介,促进知识的内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

就国内而言,诸多网络教学平台大都只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可共享和互操作。学习内容本身是分散的,而且与讨论、答疑、作业等学习活动是相对分离的,这些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承载教学信息,不能代表教学进程,自然也就不能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另外,有针对具体教学策略的学习平台,如协作性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等。但这些平台都只能解决教学中的某些或部分问题,不能在教学进程中动态地调整,这和当前学习策略日趋多元化、混合学习日渐流行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1]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所谓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灵活选择和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学习。不同的活动序列组合很自然地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避免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形式简单的叠加。

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自主研发的4A网络教学平台。①4A网络教学平台既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的生成环境,也提供了学习活动运行管理和实施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非常方便地为某个教学目标创建一组学习活动序列,并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标准,并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快速地进入某个学习活动序列,从而进行高效的个人或小组学习。

二、学习活动序列和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纵观教学模式的各种定义以及一线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无不反映出整个教学系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性和整体性。作为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2]它适当规范了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举例来说,传统授受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可概括为“讲—听—读—记—练”;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其教学进程可概括为“引起学习者注意—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条件—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行为正确性的反馈—评价—促进保持与迁移”;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可概括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探究解决问题—评价和反馈”。

不难看出,不同教学模式往往从不同的教学环节和程序安排上显示其特征,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相对固定的活动逻辑步骤和每一阶段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序列化安排设计,便可形成多种教学模式,甚至还可以生成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序列化教学活动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思想如图 1 所示。

重庆大学吴中福教授的研究团队对现有的两千多门精品课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16种教学模式,分别为单点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辩论式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模式、双语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换位式教学模式、比较式教学模式、主干式教学模式、讲座式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示范式教学模式。钟志贤教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中提出信息化十大教学模式,[3]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序列来呈现,如表 1 所示,这里只作部分展示和说明。

教师要在4A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中设计不同的活动序列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很简单,通过可视化的学习活动管理编辑器,只需将活动工具箱中的活动工具拖拽至编辑区,再通过活动管理栏中的“连线”工具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活动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活动序列(如图 2 所示)。

三、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

篇2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统计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当前社会技术应用的主流,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社会发展都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数据无处不在。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推动企业会计转型,逐步由过去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处理模式发展到基于会计信息、会计数据进行经营管理的业财融合模式,数据分析成为会计人的必备能力[1]。作为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统计学”课程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会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要立足于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2],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借助于媒介环境中多个元素的混合,确保教学模式改革在统计学课程中实现教学效果的高效化和最优化。

1.1闭环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混合式教学设计要以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导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怎么解决”“需要哪些理论知识支撑”“哪些已经具备”“哪些还未知”,引导学生发现“未知”的知识,将其带入课程中去学习。学习完相应的知识后,最后环节要落在“怎么解决”层面,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真正解决问题。

1.2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以任务为驱动安排教学过程。首先任务方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然后任务须在限定时间内以多人协作方式完成,且前后多个任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最后对任务完成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任务驱动式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和互助协作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1.3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原则

根据教学大纲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专业术语、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调查研究五大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计若干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中安排预习资料、自学参考资料、讨论话题和测试题等资源模块。资源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短视频、音频和图片等。

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主要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整合利用超星学习通的通知、签到、分组、讨论、上传下载、作业、投票、互评和统计等交互功能,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形式推送项目任务及测试题,实时记录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及结果,配合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与学生随时交流。

2.1课前先行探索

课前教学阶段主要是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和资源,包括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一是问题导入环节,新知识点引入要结合身边的逸闻趣事或者热点新闻事件,注重知识的前承与传递,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点,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有助于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二是预习环节,学习通平台推送预习课件、短视频、相关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同时布置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在“讨论”模块踊跃发言,以此促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三是先行测试环节,针对每节课教学内容,5―7个客观题形成先行摸底测试题,通过完成先行测试题目,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话题讨论和先行测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发现学习积极性较差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及时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通过课前教学的三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先行探索”进行量化评价,基于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话题留言以及提交测试题目的时间和认真程度,超星学习通能够自动完成对学生预习效果的可视化分析。这些分析结果有助于教师及时修改课中教学设计、调整课堂教学环节设置。

2.2课中协作研讨

课中主要采取的是线下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内容涵盖三方面:重要的知识点、先行探索中出错率高的知识点、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及时跟进随堂练习题。通过学习通平台3―5个限时练习题目,题型一般为客观题。随堂练习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练习结果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利用学习通平台“选人”“抢答”功能加强课堂教学互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提问回答式的互动形式,手机终端开展互动教学可以全体参与,尤其对于胆怯消极、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选人”“抢答”式的教学互动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融于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打造“私人订制”模式[3]。每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应根据专业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区别于财经类专业的通用案例和教学场景。本课程打造的是会计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因此在教学案例和实践运用场景方面均来自会计职业相关领域,基于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用于解决会计职业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针对“统计学”课程特点,有部分教学内容要进行Excel和SPSS软件的实操练习。由于教学大纲没有安排相应的上机实验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笔记本进课堂,教师课堂演示完后要求学生单独或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实操练习选用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多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作为教学数据素材。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统计学方法在会计专业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商业敏感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

2.3课后巩固拓展

课后教学辅助对课程学习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可采用学习通作业与章节测试,学生在学习通平台线上直接完成,系统自动批改,答案及解析均可在系统中查看,学生根据答案解析纠正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对于仍有疑惑的问题或者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实时在微信群里讲解分析,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在QQ群里拓展学习资料,也可以分享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网络阅读链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愿完成。每一模块教学内容完成后,公布各班学习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以此激励同学们找到自身不足,持续保证自身良好的学习状态。课后教学辅导的过程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一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二是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学生学到了什么”可以通过客观性检测和主动性检测得知,客观性检测由教师在学习通平台的测试和作业随时展现,主动性检测由学生在学习通平台的讨论发言主述式反馈。综合两种检测结果,衡量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中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学生希望得到哪些帮助等。基于课后线上学习效果检测、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复盘迭代,促进线上线下教学形成良性闭环。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以前完全线下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上的课件、文档和链接等教学资料进行线上先行探索;教师以课前预习情况为出发点进行课堂讲授,通过学习通APP发起课堂选人、抢答和讨论等环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课后加强线上跟踪,通过布置统计学作业、测验等任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多元化的特征,保证了“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3.2提升学生在会计专业中应用统计学方法的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了师生的在线实时互动,以专业实践应用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方式创建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在会计职业相关领域的应用场景,借助任务驱动将统计学内容与会计案例结合起来,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做中学”的混合式教学效果,沉浸式的课程体验帮助学生成长和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

3.3实时追踪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根据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学情统计发现,学生线上章节学习次数达到2778次;签到9次,平均签到率92%;根据选人、抢答以及学习任务完成等情况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积分,满分50分,积分30分以上的比例超过70%;课后作业及测验共6次,平均完成率94%,平均分为82分。这些统计数据说明学生线上教学参与度较高,任务达成度较好。实时追踪学生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双向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统计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学生互联网原住民的特征,将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与管理中[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建立集体验、互动、考核、评价、反思于一体的学习场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对培养创新型统计人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课程组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实践,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

4.1智慧教学工具很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进行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迫切要求。超星学习通作为一款新型的智慧教学工具,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受到了师生的欢迎。高校应当为智慧教学工具的推广使用提供便利,包括更新课堂教学设备、完善网络配置,通过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吸引更多的教师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2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人

智慧教学工具和环境很重要,但是利用工具和环境的是教师。教师观念不同、能力不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成效也不同。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还运用过去的教学方式肯定是不行的。教师应该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教师优秀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不够,不能完全做到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科学安排线上线下教学任务。

4.3混合式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加强

目前课程组教师以老教师居多、青年教师较少,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较多,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但是对混合式教学实践应用相对比较顺利。在混合式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每位教师的优势和长处,充分发挥课程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力量,形成教师团队的合力,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提升以及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郑峰,朱维维,吴琼.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统计学课程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4):22-24.

[2]李芳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统计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20(36):50-52.

[3]吴佳.线上线下混合式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J].高等教育,2019(13):14-14.

篇3

关键词 细胞工程;网络化学习;互动式学习;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88-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cell engineering is very rapid,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emerge in large numbers. The new situation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o the talent training of life science. This require us to reform and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of cell engineering,it mainly include the network learning,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the mixed teaching of classroom and network. Practice teaching showed the timely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is effective. It can not only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more knowledge,but also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in the end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cell engineering;network learning;interactive learning;blending teaching

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利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在细胞、亚细胞或组织水平对生物的遗传特性进行改造,以便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极为迅速,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不断涌现,教学内容量在逐年增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大量知识信息的需求,甚至会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懈怠而降低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2]。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把握最新研究动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对细胞工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借助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对细胞工程进行教学改革。2011年细胞工程被评为“新乡医学院网络课程示范建设项目”,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课程组的成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设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多功能的网络教学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更能使学生对细胞工程的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同时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及时性等优点[3]。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细胞工程又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新的教育环境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细胞工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优化,主要包括网络化学习、互动式学习及课堂加网络的混合式教学。

1 网络化学习

几年来课题组的教师借助校园网的清华在线平台,精心研究并开设了具有细胞工程特色的精品教学网站,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随时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该教学平台为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也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4-5]。目前,我院已经建成了细胞工程的各种资源库,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体系,学生个性化学习得以充分实现,并为信息资源的互利共享创造了条件。

1.1 基本资源

该资源内容丰富,包括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学录像、教案、课件、自测题、演示实验等。

教材内容以电子书的形式向同学展示,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教师将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条理性更强。而且课程组的老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了大量的细胞工程教学资料,并通过软件自己编写创建了大量的精美立体三维动画、图片及英文解说的小电影,从而比课本上的内容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录像直接以视频方式进行,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授课过程,尤其是一些精美的动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录像分章节、按学时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多少,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进度。而且不同的录像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师的职称不同,授课的特色不同,学生学习之后,可以进行网上评教,将评教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自测题按章节进行,试题类型多样,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辨析题、名词解释、设计小课题等,全部采取在线作答,该方式使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又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随时进行网上自测,提交后,系统立即给出结果,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测试反馈的情况,进一步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演示实验主要包括一些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或探索性实验。以视频形式进行,由专门的实验教师在实验室进行录制,不仅可以展示实验的全过程,而且在实验技术的关键部分还配有解说,演示实验包含了该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科研思路,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进一步开展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6-8]。

1.2 拓展资源

该模块属于辅助资源,目前已经上网的主要有教学案例库、动画素材库、图片素材库、专题讲座、学科知识检索系统和相关素材及连接等。尤其是学科知识检索系统按英文字母顺序编目,方便学生检索。该网络课程共收集和制作的教学动画108个、教学案例近100个、学科知识检索名词术语1 000多条,并且有英汉和汉英2种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课余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更增强了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2 互动式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尝试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2.1 课堂讨论

课堂上适时采取案例讨论法进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针对某个知识点,首先由教师提出具体案例,然后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就有关问题进行总结。例如“番茄薯是怎样形成的?”“有性杂交能否实现这一设想?”“体细胞杂交又有哪些优势?”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按4人一组在15 min时间内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向教师汇报,最后教师分析番茄薯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明白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它克服了远源杂交的不亲合性,为遗传物质的广泛重组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要强调它在育种实践中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案例讨论分析,大多数的学生反映印象深刻,并认为所学的内容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知识的理解更容易掌握。

2.2 网络交流

在网络课程上设立师生交流区,如讨论版、E-mail及QQ等。学生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与教师随时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尤其是讨论版是细胞工程课程颇具特色的部分,每个讨论版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讨论,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另外,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随时与教师沟通。该模块学习方式灵活,一直深受学生的好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就是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教学与学生通过网络的在线学习相结合。这也是信息化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尝试在进行细胞工程常规授课的同时,适当结合这种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就某一章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给出该课堂的教学目标,如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融合的方法及原理,熟悉融合产物的鉴定及体细胞杂交的意义,了解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其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然后就重点的知识进行提问,最后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总结,并留出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要求网上作答,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之后由教师进行网上批改。网络作业的成绩计入本课程综合考评,其比例占总成绩的10%。

通过对我院2012级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98名学生做问卷调查,有95%的学生赞同这种混合式教学。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新鲜感,而且可以使其更加轻松地获取知识。

细胞工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不同教学模式的测评结果表明,2011级学生采取课堂教学,其优秀率(≥90分)为8.45%;而2012级学生采取混合式教学,其优秀率高达为38.06%。这也充分证明了混合式教学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具明显的优势。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套适合细胞工程的新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化学习、互动式学习及课堂加网络的混合式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细胞工程的知识,而且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化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时不够、课本内容相对滞后、师生交流少、学生自学难等问题。课堂上的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性和课堂上互动性,并且能将思想教育融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尤其是混合式教学更能实现网络与课堂的优势互补,大大提高细胞工程的教学质量。

5 参考文献

[1] 安利国.细胞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

[2] 张元平.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3):53-56.

[3] 王燕华,武福华,杨建伟.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6):106-108.

[4] 杨保胜,张鑫旺,孙翔,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基础医学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6):129-130.

[5] 许重洁,王红霞,张光谋,等.细胞工程网络课程建设与探索[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6):582-583.

[6] 王红霞,张光谋,杨保胜,等.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24):15-17.

篇4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74-04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切实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担负起高举旗帜、坚守阵地、筑牢防线的重要使命,这是当前高校的极端重要工作,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中心工作。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部信息化试点专题为契机,积极探索基础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混合式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是将传统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二者优势互补,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更佳。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使得混合式教学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f作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学院采用清华教育在线综合教学平台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思政课的教学有幸成为学院首批信息化试点的课程,因此,教学改革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程度,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颇为丰富的效果。

一、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重复教育,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毫无兴趣

笔者曾针对思政课的教学在全学院范围内展开调查。学生的普遍反映是,自小学教育依始,中学、高中的思想教育课程自始至终贯通,思政课程教育对学生来说已经是毫无新鲜感,而青春期的思想教育如果琐碎而重复,会使得这些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孩子们失去兴趣。在他们的眼中,思想道德修养课无非是对他们的说服教育,做人要诚实、要爱国、要有道德等等;而政治课程就更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的政治课无非是历史、党史、革命、改革等词汇的堆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也基本停留在这个层次。

(二)学生普遍对理论学习水平有限、能力不高

高职高专的学生们有着大概类似的学情:他们的高考成绩可能不太理想,所以对于一些理论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会有些欠缺。学生们对于一些专业的动手能力的课程、实践类的课程会更有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就无法接受思想政治这样的理论课程的学习。相反,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对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来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会增加学生的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传统授课形式单一枯燥

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是“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呈现形式也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偶尔有教学实践课程也停留在“学雷锋活动”、“慈善捐赠”等活动。但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加之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每日的信息量,资讯量呈爆炸式增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的工具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时代在发展,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又活跃在时展的前端,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应该停留在原地,“教”与“学”本相长,“学”需求变,则“教”随之变。

二、信息化背景下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一)贴近生活的“九大专题”教学设计

大学生朝气蓬勃,富于创新,批判性思维强烈。要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必须结合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和他们内在的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此,“专题教学式”理论讲授“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搭载信息化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和研讨的热情,变“灌输”为“主动热情地参与教学”。让大学生在愉快和富有成就感的氛围中得到提升。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按照教育部制定教材的教学内容,将原有的三大板块七大章节的内容打乱、整理、揉碎、整合成新的九大专题,分别是:“我的大学”“致我们的理想”“祖国,我想对您说……”“我和电影有个约会”“丑陋的中国人?”“相信奋斗的力量”“团队与个人”“爱工作、爱生活”和“法在我身边”。

专题一“我的大学”,结合大学生刚刚进人大学生活的新状态,调整和适应大学生活为目的,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大学与专业、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就业前景,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专题二“致我们的理想”,该专题名称取自致青春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本专题旨在理解理想也会终将逝去,但大学的时期却是恰逢理想的最佳时期。专题三“祖国,我想对您说”,结合大学生的爱国现状,讨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将爱国情感转化为效国之行。专题四“我和电影有个约会”,该专题看似轻松实则沉重,因为本专题实则讨论大学生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比起教师的说教,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更有说服力。本专题通过大学生喜爱的电影的推荐与介绍,传递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正能力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专题五“丑陋的中国人?”开展一场读书活动,学生阅读台湾作家柏杨颇受争议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以此分析丑陋背后的个人道德原因与社会公德问题的反思。专题六“相信奋斗的力量”,结合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缺乏动力和目标,存在自我放弃和懒惰情绪,介绍俞敏洪、马云等名人的奋斗过程,结合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奋斗案例,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专题七“团队与个人”通过一个团队建设游戏,让大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游戏中感悟与学习,是大学生愿意接受的一种形式。专题八“爱工作、爱生活”将讨论学生们的职业生活和感情生活,旨在让学生们有一种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以及婚姻爱情观。专题九“法在我身边”讲授我国基本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形成正确的法治观。

(二)信息化课程的网络课程设计

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承担着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使命,必须适应社会变化,运用互联网彰显和强化的功能。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表达和角逐的重要平台,各种参与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和运用的主体都致力于将自身的“意识形态”――特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信念等“物化”于网络上。

结合清华教育在线的教学平台,使得前述九大专题的设计有了支撑和依托。结合在线教学平台设计每一个细节的教学过程,则是教师需要付出时间、耐心与智慧的过程。

课程设计的模板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混合学习设计工作单元”,一是“二级栏目设置”。混合学习设计单元主要就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评估目标的方法、学习支持、资源准备。首先是学习目标的设定,这个目标不是教材规定的一种模式化的东西,而应该是教师通过几轮教学之后比较务实的一种规划,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个专题的哪些内容是课程讲完之后,学生需要掌握的。这样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才更有针对性。学习活动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部分,有的内容并不适合线上进行,那就没有必要一定要设计线上的部分。也有的内容可能学生通过线上就已经解决了,那也没有必要在课上占用时间。评估目标的方法,也要根据目标的设定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之后,就是学习支持与资源准备。然后就是二级目录的设计,二级目录的设计有的是各个专题都有的内容,也有依据专题的具体情况设计的特殊内容。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一些内容还会微调。

经过一学期的网站建设和教学实践,教学平台的网站已初具特色。主要的一级栏目有“课程介绍”“课程教学”“优秀作业”“你说我说”“资源库”“胸怀天下”“问卷调查”等板块。上课主要用的教学课件、教学资料、音频视频、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主要在“课程教学”的二级栏目中体现,每一个专题下都有“专题导人”“教学课件”“案例分析”“拓展资源”“视频分享”“作业提交”“问卷调查”等栏目,根据每个专题的设计会或多或少有所不同。

课程颇具特色的是每个专题下设有专门的“你说我说”讨论区,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根据课程的进展,会有不同的讨论话题,而且讨论室以每个班级为单位做区分,既条理有序,又能掌握每个班级学生不同的思想动态。

三、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特点

(一)课程颇具特色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来创造个性独特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丰富课程的形式,避免了传统课堂上枯燥的语言讲授,通过案例、视频、讨论等多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所学习知识的内容,引发更多的思考,在教学讨论区可以有师生更充分的交流,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沟通和讲解,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满意度达到了80%以上。

(二)教师教案丰富

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备课教案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教案和文字上。课堂上的学生,对于聆听式的教学已经厌倦,相对于聆听,大学生们更倾向于感知和思考,电子教案是提供丰富感知的一个途径。网络教学平台是提供电子教案的完美的载体,它可以承载文字、声音、视频、动画、测试、讨论等多种形式。当一个立体的教案出现必然带来一个立体的课堂,大学生在课堂上可听、可看、可读、可操作、可感受、可反馈。电子教案资源可持续利用,并随时更新,相比较于纸质教案更加环保、丰富、持久、方便和立体。

(三)学生参与程度高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按照课程设计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分散在各个专题中,知识的学习紧扣专题要求并在专题实施过程中进行,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与学习,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教学平台还可以吸引和督促学生参与。教学平台上可承载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了电子课件、讲义之外,教师还可以上传各种相关的视频,其中包括教师的授课录像、相关纪录片、电影、网络视频片段等,这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样,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过程实施多样的激励措施,课程定期展开评选“在线之星”和“精彩回复”的活动,并占最终考核成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为督促学生平时的课程学习,课程采用全方位的过程考核;利用网络平台的统计功能,每月定期所有学生的在线学习统计,营造学习竞争的氛围。

(四)碎片式学习方式

知识点的碎片化是混合式课堂的另一个特点。在传统课堂里,老师在45分钟或者90分钟内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内容。而在混合式教学课堂,一个章节的内容被“切碎”为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的若干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应对一条7~15分钟的独立微视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反复观看。你可以选择不看,但你所投入的每一分钟都希望能够收获知识。把分散的知识点再在课堂上进行归纳个总结,既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多元的评价标准

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学生也无法实现在考前临时突击来通过考试。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学参与的过程与表现、注重实践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适当降低期末卷面考评的比重,具体见表1。

四、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直是大学教育里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既重要,因为这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两课之一,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建设是全国意义上重要的思想阵地;但它又难讲难学,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老师也难以讲出新意。所以,思政课的教学专题化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才能真正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

在专题化内容设计里也是尽量多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包括学生制定自己的规划、讨论自己曾经的故事、小组合作完成演讲、参加情景游戏等等。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中,更是混合了多种实现的可能,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参与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合。

篇5

关键词:MOOC 混合式;基础力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69-04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可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通常简称“慕课”。斯坦福大学校长则将MOOC的发展比喻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MOOC具有免费开放、大规模、较强的互动性和社会性等优点[1]。而力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数学趣味很浓,需要较强的悟性和接受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照搬MOOC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为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有机融合,是降低成本,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2]。笔者拟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界定为在MOOC环境中,以网络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该模式将有效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MOOC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大多以独立形式存在,是预先录制的、静态的。近些年新兴的微课本质上属于视频公开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教学资源使用。而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除了含有教学资源还必须包含教师、学生以及动态的学习和测试过程。MOOC结合了网络用户的特点,精心制作,不仅提供免费的资源,而且实现教学的全程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进行学习、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考试成绩、拿到证书,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即“慕课”包括活动和资源两部分[3]。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采取模块化微视频的课程呈现方式,通过加强互动与倡导在线学习社区,使学习者在参与过程中产生一种沉浸感和全程参与感[4]。

在MOOC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统一的管理与运作机制,如果单纯的利用MOOC教学效果将有所打折:(1)系统知识碎片化。MOOC短小精悍的课程形式虽然满足了网络移动化学习的需要,但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碎片化、信息割裂化等问题。基础力学的学习非常系统,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该课程会造成知识系统化的丢失,割断了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2)无法做到因材施教。MOOC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源虽然能清晰呈现教学内容,但无法真实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行为。此外,MOOC学习人数众多,除了固定的学习者也有许多临时的学习者,教师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动态,无法做到因材施教。(3)完成率不高。MOOC平台的免费性与开放性特点吸引了学习者的加入,可是由于MOOC学习过程的监督手段有限,往往学习只停留在访问时间的层面上,因此容易造成“账号在学习,学生在游戏”的情况,课程的平均完成率低下。(4)平台功能不稳定。现有技术还不能完全保证在线讨论,在MOOC实践中,许多用户会遇到平台功能失常,造成作业无法提交,甚至电脑无法显示学习记录的情况。选择能够支持大规模互动稳定社交性工具平台非常关键,技术隐患会使MOOC在进阶式课堂、在线作业与测试、在线论坛工具等其他方面的努力成为空谈[5]。

二、MOOC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力学课程中的实践

当传统教学改革成果与MOOC相遇时,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效果的促进和提升,同时也在传播载体选择上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新挑战。MOOC这种新模式给基础力学教学带来了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反过来,力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也对MOOC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MOOC热潮中,基础力学教育如何在网络开放的背景下,更好地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让这一古老的自然科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是值得力学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由于规模和资源的限制,MOOC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实现,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放眼未来,在教学实践中,对比MOOC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长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MOOC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依照MOOC的开放理念逐渐放开网络教学范围。现阶段学校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建设,按照MOOC的思想建立基础力学课程网站,完善基础力学试题库、习题库,设置学生评学、教师评教的数据采集系统和bbs力学交流区,并将基础力学团队中的力学教学视频到力学教学平台。混合式学习是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当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他将传统面授教学和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结合起来,促进传统课堂与网络学堂的深度融合,发挥两者的各自优势。MOOC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法集中在“翻转课堂”这种新方法的实施,它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在MOOC环境下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的课后做作业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一) 查阅资料,深入调研,为教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尽管MOOC的浪潮在国内愈发澎湃,但是MOOC真正的内涵式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每一位MOOC的实践者需要拨开MOOC起步时的“浮躁之气”,深入调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沉淀后的MOOC”。对于国内高校而言,发展MOOC教育是大势所趋,各大高校在MOOC课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行为大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学习行为分析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二)资源整合,为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利用MOOC视频资源改进力学教学方法,拓宽教学内容将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邓宗白教授共享的“材料力学漫谈”已经在Cousera平台上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Wayne.Whiteman教授主讲的“工程力学应用”也即将在该平台上线。此外“爱课程”网站也有多个力学课程视频,这些都为MOOC环境下力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中国名校纷纷加盟MOOC,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盟edx,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sera,同时还积极推出中国本土MOOC,如学堂在线、慕课网、智慧树、MOOC学院等[6]。国防科技大学在2013年自主开发了服务于部队系统的中文MOOC平台“梦想学习平台”,笔者所在学校于2014年加入该平台,为开展MOOC支持下的教学改革创造了便利条件。

MOOC平台中,基础力学资源并不丰富,学校的教学团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录制微视频,编写相关习题测试,搜索与基础力学相关的典型案例。此外,还对已有的良莠不齐的力学视频进行了筛选,选择出了既适用于学校教学需求,又能提高学习效率的视频资源。

(三)“MOOC-面对面”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经过长期的论证,学校基础力学团队将工程力学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试水科目,并选择在拔优班进行改革试点,学时和普通教学班一样。拔优班有20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落实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态度端正。

1.学习方式:小组讨论,主动式学习

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小组学习。各小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学习资源、作业、讨论以及学习成绩。授课教师把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挖掘出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创新项目到力学网站平台,把任务布置给不同的小组。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的任务初步分为四类:一是角色扮演。即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利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力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收集教学资源,团队指派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团队成果。教改实践过程中,学生在物体系统的平衡、扭转切应力、弯曲正应力、第三强度理论等主题中完成了角色扮演,且效果良好。二是资源收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课程教学有关的网站、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成PPT并配上简短的文字,上传至力学平台,供其他学生学习。比如:在讲压杆稳定的细长压杆临界力公式时,第一组的任务是搜集稳定性有关的工程案例;第二组结合课程内容分析相关案例的力学原理;第三组比较稳定性与强度问题的区别;第四组思考欧拉公式的适用条件。三是互学互助,突破小组的局限,在交流区发起与课程相关的讨论,或者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实践过程中授课教师引入竞争和加分机制,激励小组间开展“比学赶超”的学习竞赛,提高学生在线提问或者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四是竞赛活动。该项为选修任务。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并每年组织师生参加“卓越杯创新大赛”。课程组依托创新平台和校内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利用力学知识,建立力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会给于适当的加分。

2.教学方式:在线与课堂混合

开课前授课教师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至力学网站,方便学生按照计划在线学习知识点。教学模式借鉴Robert Ta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模型。课前学生在线上观看教学视频或根据分配任务搜集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完成平台上的课程练习,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有了解,形成知识节点。课堂中师生面对面交流,授课教师根据课前线上反映的问题,对重点难点答疑解惑,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课后教师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沟通和分享课程中的疑问和收获。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探究对知识进行内化。MOOC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在课堂中有由“主演”变成了“导演”,教师根据预期培养目标,给学生布置高质量的教学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对各小组和小组成员的表现要及时记录,方便教学管理。这种管理包括学习计划管理、学习任务管理、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进度跟踪、学习效果评估和学习能力评测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7],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全程教学活动。

3.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估

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一卷定终生的考核方式忽视了过程性评估。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在线学习进度、在线阶段性测试、线上分享问题、线上解答问题及正确率等情况有完整的综合性记录,教师能够

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面对面教学时,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小论文、小组汇报等也归入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按照多因子加权综合评测法,注重平时学习效果,避免考前突击。最终成绩由线上学习30%,互动、讨论、小论文20%,期末卷面50%组成。曾公开发表与力学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者、在力学竞赛获奖者、在综合试验或者力学发明中有创新者适当加分,估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4.教学效果分析

课程考核结束,学生从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线上预习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但线上答疑效果不如面对面授课效果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总体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上效果较好,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显著减少,学生更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但在基础知识考核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三、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否有能力应对新的挑战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的基础力学教学团队有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借助学校、力学学会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团队每位青年教师均在江苏省或者全国青年教师基础力学讲课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具备主讲力学课程的资格,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有助于教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的落实。

(二)多并措举,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大多数中国学生习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的学习模式。新的自主学习自我掌控学习进度,对已有的认知习惯冲击巨大。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中,许多学生表示不适应,在初期学生互动讨论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不断推动。授课教师在备课时要走近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利用积分形式量化奖励学生听课、讨论、测试、在线答疑表现情况,学生通过数值的变化获得成就感;借助科技创新平台、第二课堂等开展优秀学生、优秀作品评选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竞赛,争取获奖,以赛促学。通过课题组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比以前更自律,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大的提升。

(三)加强平台建设

在混合教学实践过程中,平台功能不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技术隐患将会使MOOC在其他方面的努力――线上课堂、在线作业与测试、在线论坛工具成为空谈,甚至会消磨学生的热情。后期问卷显示:学生对课程视频满意度不高。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由于初次尝试,受时间、精力、经验的限制,团队还没有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视频,有的视频显得呆板无趣,有的甚至是原先PPT的简单堆砌。在后期的视频制作我们将总结前期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建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库,增强平台的趣味性。

四、结语

力学素质是土木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利用MOOC实现基础力学大规模、开放和共享这一终极目标很有必要。对于大多数传统高校,想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作为力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根本,吸收MOOC的精华,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逐渐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MOOC教学不是传统教育的替代品,而应该是传统教育的优质合作者[8]。课程组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符合基础力学教学特征的,是MOOC环境下基础力学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课程组也试图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为MOOC的真正本土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陈积常.MOOC:一种课程学习新的互动模式[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143-145.

[2]杜芳.教育技术学[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曼丽,张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30-05-23(3).

[4]兰国帅,王岚,李慧娟,等.“MOOCs”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高教探索.2015(2):20-25.

篇6

关键词: MOOCs;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C语言;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62-03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fac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passive study and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Teachers p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who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Once the study difficulties that students me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can not be overcome, study enthusiasm of students will be slowly decreased, so do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s a new form of teaching, MOOC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nitiativ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eeking knowledge desire. In this paper, a C language hybrid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MOOCs is proposed. This C language online teaching system provides teaching, students' self-study,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line test for the modern way of learning. The system can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ith the help of the C Languag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MOOCs, the passive study of learners can be changed. In the learning system, learners will pay main roles for their learning activity, they can learn what they want to learn,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can improve can monito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end, the level of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can be increased.

Key words: MOOCs; blended-learning; teaching design; C language; quality of teaching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高校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使得网上授课变得可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及其在其他课程中的应用贯穿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C语言》课程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学生毕业后能否独立编程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美国计算机学会制定的CC2001教程和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程CC2002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相关的教学学时数都多达90个核心学时,由此可见程序设计课程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其重要性。

但是针对《C语言》这门课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其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只处于从属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计划,教学进程,然而,实际情况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他们对《C语言》这门课程的知识的领悟能力也是有差异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一位老师去讲授一个或多个教学班级的《C语言》课程,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特性得不到体现,每次授课总是在学期初时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比较高,随着教学进程的进行,有些学生一旦不能理解领悟课上老师讲授的《C语言》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课下也不能消化所学知识,完成不了相关的实验任务,其学习热情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减退,学习也变得消极,最终成为应付期末考试,而不是学好课程的知识。进而影响到整个大学过程中后续其他以《C语言》课程为基础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一系列相关课程由于《C语言》课程知识掌握不全面而受影响,进而影响到软件工程等培养编写程序等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2 教学现状

现阶段,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不断涌现,对高等教育界的现有教学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没有传统课堂式教W的引领作用,学生的自主型学习的效率,会打折扣,因为,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主轴,MOOCs教学系统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两者的融合,可以促进资源共享,降低教育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

这种结合MOOCs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可以在二者之间取长补短,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吸收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而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和MOOCs教学过程中进行相互转换,如此,师生均可以通过从他人的经验中,改进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方式,提高效率,轻松完成目标,形成自我激励 [2]。何克抗教授认为,基于MOOCs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可以吸收两者的优点[3]。李克东专家则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兴的网络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 [4]。

针对这种情况,《C语言》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要相对进行改变,并对实践教学进行加强,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如此《C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在融合MOOC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在MOOCs教学和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多种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布局,在讲解案例时,强化对语法知识的讲解[6]。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多种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模式,可以基于MOOCs的教学平台[7-9],也可以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社区空间。

3 《C语言》教学系统基本功能

3.1 《C语言》混合式教学设计

根据目前MOOCs教学发展的趋势和《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情况,先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1)新形势下MOOC作为课堂教学补充的教学过程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过程规划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在混搭MOOC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讲解、编程、归纳、课外的教学模式;

2)结合程序案例展现知识点的重要性,并在讲解案例时,对陌生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重新建立基于任务驱动型的小微MOOC教学内容的组织方法;为了组织好教学过程,需要足够的案例与项目来展现基础知识点,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3)运用案例将知识点串起来,协调MOOC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密切关注IT行业应用,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 选取IT公司的一些基本项目带入课堂, 加深同学们对各小微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及知识点间联系及应用的理解。

4)注重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同时要把实例项目带人课堂,并以该项目进行实验性教学的讲解内容, 进行现场演示项目的生命周期, 让学生亲临其境的观看如何用学会的基本知识变成程序,并协同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随后惊醒实践。这样在实践性教学中,让学生一目了然,如何把教材中的各知识点,应用到项目实现的实践过程中。所以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要认真讲解教材各理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并演示如何利用编程技能把相关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实验案例, 并使学生参与到案例的编写过程中, 提高其实践编程的能力。通过实验案例的演示,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5)通过《C语言》课程设计融会贯通整门课程。 在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树立全局问题观念, 对整个问题进行算法分析,编写流程图。根据流程图,把课程设计这个大问题分解成许多小问题, 每个小问题单独编程实验, 实验内容逻辑联系紧密, 层层相扣,用IT公司的项目管理方式来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

3.2 《C语言》混合式教学系统

通过对《C语言》课程各章节知识的基本特点,以及师生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对相关教学需求信息的收集与汇总,了解师生对混合式网上教学系统的基本需求,确定该网上教学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

系统允许学生,教师等普通用户,以及教务管理员在主界面进行注册和登录,这些个体在登录系统时,教学系统在后台数据库进行信息校验,核验信息正确后进入各个个体用户所拥有的权限的主页面。

教务管理员职责:教学公告,对教师及学生的教学课件、学籍信息进行管理;修改,增加系统中的教师以及学生等用户;对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进行维护。

教师用户的主要权限:教师的主要权限为和修改《C语言》课程的相关教学信息,MOOCs教学小视频。公布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加入试题,试卷等到系统,及时对题库中得题目进行增删。维护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上的信息,实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

学生用户的主要权限:学生可以在系统上通过观看MOOCs教学视频,进行在线学习、在线查看《C语言》课程的各项教学信息,查看教学系统的教学公告,如考试消息,教学异动计划等;可以在系统中,对章节知识点,可以选择自测题进行自测,在系统学习交流平台中,自己学习的疑难问题,并向师生请教,并实时地与教师学生进行学习互动交流。

4 基于MOOCs的《C语言》教学系统设计

《C语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面向教师与学生的,学生是网上教学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因此,学生作为实体,其主要的目的是在系统中进喜学习,因而,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多对一的映射关系,而学生与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间存在也存在多对一的关系,而学生与他提出疑难问题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学生每次在师生互动平台进行问题提问,教师或其他学生对该问题的回答都会与提问题的学生建立一个关系。

教师负责教学系统中学生的学习,作为除了学生之外的另一个主要实体,教师负责建立章节自测题题库,平衡题目的难易度,实时对题目进行增删,学生做完自测题后对学生的成绩信息进行分析,调整题目的种类,和难易程度,对于课程测试,教师要负责动态生成的试卷满足考核大纲的要求,并覆盖整个《C语言》课程教材的知识面,试题在各章节的分布要均衡。

答疑室模K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教师与学生在课下进行互动,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系统地师生交互平台,提出自己的问题,该模块只要是注册的师生均可访问。教师或其他学生在登录系统后可在答疑室实时回复学生。

在答疑室提问,问题可以是公开的,面向系统中所有用户提问,也可以是指向的,只面向教师或某位学生提问,这样该问题会有用户身份限制,教师和特定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答疑室,看到该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回复。这样设置限定用户回答问题的学生,除了提问的学生和回答问题的学生外,其他用户均不能看见该问题,对问题的回复如果不理解,可以追加提问,直到高清该问题为止。

5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MOOCs的混合式《C语言》课程网上教学系统,该教学系统,集在线学习,在线自测,师生互动答疑等功能与一体,为对《C语言》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有兴趣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途径。该系统有助于教师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学习借鉴好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对本校学生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督促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 融合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形成优质课程市场化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弥补高校优质课程与师资力量不足,推动其从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汪云云.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2(4).

[2] 柳世玉,温恒福.在MOOCs与讨论式教学的融合中推进大学教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7):107-110.

[3]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上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育,2003(3).

[4] 邹景平.E-learning将成为大学教师不可或缺的舞台[J].远程教育,2004(2).

[5] 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2001.

[6] 孙万银.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7,19-21.

[7] 谭佐军,肖湘平. 理解课程――MOOC教学设计的内在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3),29-33.

篇7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混合教学模式

1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大多数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有少数院校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但也只是单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签到、作业以及一些教学资源,并未实现真正的混合式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灌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导致了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灌输式课堂”“学习兴趣不高”“低到课率”和“高挂科率”等现象。线上教学虽然在教学资源、形式、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存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不能进行面对面交流、民办本科院校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弱和线上不能有效实施监控等问题,使得该教学模式下存在“低完成率”“应付式学习”和“教学有效性低”等困局。

2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2.1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奠

定了基础《基础会计》是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知识理论性和政策性过强,且概念多、业务性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且学生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督促,一旦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效率低。且一旦学习中遇到困难,习惯依赖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学习主动性差。

2.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超星、蓝墨云班课、MOOC、腾讯课堂和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进行融合,根据学生学习特性,制定层次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大数据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3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空间限制,主张以学生为主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学生学习自由。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知识点视频预习和复习重点难点,也可以随时随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测。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的优势融入线下教学中,二者形成互补式发展,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与《基础会计》课程特点和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特点相适应。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深度挖掘学生学习潜能,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生成整个班级或者单个学生的学习报表,再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3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BOPPPS”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路径之一。BOPPPS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交际法为理论依据的闭环式课程教学模型,主要包括:课堂引入(B)、学习目标(O)、前测(P)、参与式学习(P)、后测(P)和课堂总结(S)六个环节的设计与衔接[2]。“网络教学平台+BOPPPS”教学模式是将课堂引入、学习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前,线下课程先通过课前测评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随后通过参与式学习讲解重点难点,最后根据课后测评掌握学生课堂接受情况,并对课程进行小结,课后根据课程教学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渐进式、层次化的练习和知识拓展资源,课程考核评价方面则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的多指标、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3.1线上课程设计

①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有超星、蓝墨云班课、腾讯课堂、MOOC和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供教师进行线上直播或录播授课。每个网络教学平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教师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特性和课堂组织形式等选择合适的平台,通知学生提前下载、注册并加入对应的班级。同时,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QQ或微信等软件建立学习交流群进行辅助。②教学资源的搭建。在开课前,教师需要将《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大纲、排期、课件、习题和拓展资料等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同时,根据自己各章节设计的教学方法,搭建课程章节目录,将各章节学习目标、任务和课堂引入以文档、PPT或视频的形式提前准备好并上传至章节目录中。此外,如果有设计线上分组任务的,还需要提前将班级学生分组情况录入平台。③课堂引入和学习目标的推送。上课前几天,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推送给学生,同时将课堂引入的案例、视频、阅读材料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帮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快速进入学习情境。④课后巩固与拓展。根据线下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自测的结果,设计不同难度、“通关式”练习题,便于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课堂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实现分层化、渐进式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习交流群,对学生在练习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答疑解惑。此外,教师还可搜集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相关知识拓展案例、资料,录制习题解析视频和知识拓展视频等,将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3.2线下课堂设计

在正式授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学习交流群的签到功能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①课前测评。教师可在教学PPT或网络教学平台上四至五道习题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测试,再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本次线下授课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②参与式学习。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对本章节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快速熟悉章节的知识结构,然后对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为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案例式、情景式、小组讨论、辩论和操作仿真等“参与式”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探索者和实践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③课后自测和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前用三、四道习题检测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统计结果设计课后任务,必要时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对本堂课内容进行一个小结。

3.3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侧重结果的考评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3]。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多维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时,可采用线上、线下各占50%的方式。线上成绩由学生考勤、视频学习、课间访问、测验、作业、分组任务、互动和讨论等部分构成,这部分成绩网络教学平台会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自动生成;线下成绩由学生课堂表现、上机实训、参与式学习情况和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这部分成绩需由教师根据平时记录,汇总生成。这种考核评价体系评定指标多样且细化,涵盖了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部分,能够真实地、完整地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积极性与主动性、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等,考核评价更为合理、全面、客观、公正和有效。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教学平台+BOPPPS”的混合教学模式下,首先,通过线上课堂引入和学习目标完成课前预习;其次,根据“课前测评”结果以及章节内容特点,合理设计线下授课内容和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通过“课后自测”了解学生课堂内容掌握情况,并根据“课后自测”的结果,设计分层次、渐进式线上练习和作业,深度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2]张锦,杜尚荣.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09):11-13.

篇8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目标;考试安排;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将两种语言进行结合的授课方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学课程,但是,由于受到师资、教材、设备、学生自身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实践课程领域,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大于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在实践授课过程中融入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是“双语”教学的目标。Premiere是专业的视频剪辑工具,在新闻制作领域的普及程度较高,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较多新闻工作者都将Premiere视为首选的剪辑工具,利用Pre⁃miere对拍摄好的新闻素材进行排版、视音频转场特效添加、叠加合成、色彩调节、输出等操作,《视音频编辑》课程由此得以开设。Premiere软件的大部分说明文字为英文,对学生的英文阅读、中英翻译能力要求较高,导致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在下载软件时,不得不求助其他专业人员,从而导致失去耐心,对剪辑课程的兴趣也越来越低。英文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可以吸取国内各大权威新闻网站的知识,还会不定时登录境外专业新闻网站,参考一些国外记者制作的优秀新闻稿件和新闻视频,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缩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差距,提升学生剪辑水平,对“双语”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就《视音频编辑》课程本身的知识学习而言,不仅需要学生熟知非线性编辑的系统概念和系统构成,也需要学生对数字视音频的相关参数有详细的了解,并掌握Premiere的剪辑流程。在外语方面,不仅要能够读懂Premiere配置的相关外文词汇并理解其内涵,也要能够看得懂无中文翻译的新闻视频。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能够运用非线性编辑编软件完成细致的剪辑与完整的视频输出,并熟练掌握基础特效的添加与特效参数的修改。例如,国内外视频运用比较经典的转场特效———无缝转场,要求学生能够对外文视频进行准确的翻译,并且做成双语字幕添加在视频中。

(三)思想目标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视音频编辑》双语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学习一门外语,属于双重知识的积累。该课程要求学生有认真钻研、积极寻找创新思路的精神,鼓励学生迎难而上、攻破难题,做一名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新青年。

二、教材

《视音频编辑》课程的主要教材是马克西姆·亚戈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AdobePremiereProCC2019经典教程》。该教材通过多个案例,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Premiere的参数配置以及具体步骤,并且给予学生大量的提示,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打开Premiere软件时,会发现界面的很多功能都有英文标注,英语较差的学生就需要大花费量的时间去认识这些英文词汇,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学生也会参考其他专业教材进行辅助学习,例如,李延周、王小飞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新印象PremiereProCC短视频剪辑/拍摄/特效制作实战教程》,将PremiereProCC的各项重要功能与短视频中的各类型技巧性效果相结合,通过实战案例的形式来展开讲解。该教材并不是偏理论化的讲解,而是偏实际操作的技术讲解。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视音频编辑》课程包含的主要方法有:1.讲授法。讲师通过讲解非线性编辑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字幕设计”章节时,还会讲解关于“符号学”和“设计美学”的相关知识。2.讨论法。关于非线性编辑的操作有多种选择,教师会组织学生对多种操作步骤进行讨论,并选择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操作步骤进行分析。例如调整视频速度的方式,教师会讲解四种操作方式,由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最高效、最方便的一种操作方式来进行讨论。3.实训法。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开始进行实际操作。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剪辑的素材与案例,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制作并上交作品,之后,教师会对其作品进行打分。双语教学方面,会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以及教师师资力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英语水平较高、听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采取英文“浸泡”式教学,即教师全程进行英语授课,营造出一种全英文收听的氛围;针对英语水平欠佳,尤其是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可采取中英文混合式教学,即教师授课时使用英文与中文同时进行教学。当前,山西传媒学院2019级新闻专业学生总人数为98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有35人,占总人数的36%,说明学生英语水平有所欠缺。若采取全英文的授课方法,就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无法听懂,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此,采用中英文混合式教学较为稳妥。对一些重难点理论知识的解释,教师可以先用中文进行梳理,再用英文进行二次讲解。在给学生展示的课件中,对基本参数,可采用英文进行标识;较为高深的专业性词汇,可采用中英文进行注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Premiere分别有海外英文版和中文版两种,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进行选择安装,一般建议学生优先安装英文版Premiere,以便提前进入英语环境,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课堂讨论方面,一般的日常简单交流,可要求学生选择英语进行沟通,遇到晦涩难懂的英文词汇可选择中文进行辅助交流;实训方面,教师可经常提供英文版视频素材,并用英语进行特效操作教学。

四、考试安排

《视音频编辑》课程考试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采用实训方式进行考核。课程学习结束以后,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剪辑作业,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剪辑要求完成作品,并刻盘上交。剪辑要求包括:输出格式为MOV或者MP4、每个成片时长为5~10分钟左右、添加转场特效与素材内特效、添加字幕并利用抠像技术消除原素材的水印、音量大小稳定在正常分贝数等。通过这些要求,能够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视音频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软件运用原理以及该软件在新闻领域职场当中的运用。视频制作方面,不仅要鼓励学生运用英文版Premiere来完成作业,还要鼓励学生多在网站上收集一些相关的英文无字幕原视频进行编辑。此外,学生自己也可以积极面对镜头,用一段流畅的英文,完成新闻采访或新闻访谈类的视频拍摄。

五、教学效果

笔者曾教授山西传媒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视音频编辑》课程,并且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基础的技术知识,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能力。有学生表示,双语教学的精髓不在于两种语言,而在于两种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思想,将两种方法结合,能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扎实,专业素养更具国际化视野;也有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自己学到了很多专业词汇,比如,Add/Removekeyframes是“添加/删除关键帧”、AdditiveDissolve是“附加溶解”……这类词汇在学生的日常英语学习中很少涉及。关于对《视音频编辑》课程未来授课的建议,有学生表示,教师上课前可以将主要词汇表发给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生涩的单词,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也有学生表示,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要求更高。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因为听不懂专业词汇或者专业理论知识而丧失了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控好中英文输出比例,时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在关键知识点的教学上还是要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确保学生能够学懂,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六、结语

《视音频编辑》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又融合了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进行相关技术或合作的对外交流提供了学习渠道。近年来,以英语进行各种学术交流的活动越来越普遍,双语教学能够促进我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出更具国际视野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安冬敏.浅谈《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双语课程本科教学[J].教育现代化,2020,7(51):138-140.

[2]常幸,余东升,贾润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双语课程教学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0,15(47):230-231.

[3]李丽.流体力学双语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实施[J].经济师,2021(8):194-196.

[4]张杰.互联网+双语导游词讲解精品课程建设[J].语言艺术研究,2021(11):85-86.

[5]刘羽.非线性编辑实务教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6]韩卓,李慧,李作美,马龙,李砚,曹珂珂.混合式教学在《食品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初探[J].广州化工,2021,19(49):153-155.

[7]王莉玮,方润,高仁金,张于弛.混合式教学在双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21(31):113-116.

篇9

【关键词】 财务管理;混合学习;二元语义

财务管理专业因其知识的可实验性较弱,一般容易导致学习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加上相同的知识由于个体和环境差异的影响,因此在本科教育中一直面临如何将理论与实践、获得知识与提高综合能力融合的问题。文章拟从混合学习理念出发,探讨财务管理专业混合学习系统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混合学习研究背景

密歇根大学商学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在2001年提出了一套基于混合学习概念的平台技术以增强学习成效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实践证实了这套教学方式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C・K・Prahalad教授发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已由传统教室学习的听述者,转换成知识的共同创造者,课后网络发展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内的学习活动同等重要。2003年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介绍Blending learning(混合学习)概念,触发了我国学者对混合学习的研究。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对混合学习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清华大学率先在工科本科生教学活动中使用混合学习理念指导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政策引导方面,教育部从2003年开展的高等教育1 500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提供一流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以上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政策的导向为混合学习系统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动力。

二、混合学习研究意义

(一)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

由于知识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习者很难在学习实践中全面体会所学知识,导致多数学习者出现学前不明白,学后更模糊的感觉。构建混合学习系统,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师面授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前、课后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最终效果。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变革: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和扩展知识的混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每个学科都有快速发展和新的应用,一本教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可能将本学科所有新进展囊括在内。如果课堂教学强调基础结构与基本知识,网络课程强调扩展知识,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

(三)实现学习模式的创新: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

自主学习质量直接决定学习的质量。网络课程中提供的自测、交流、辅导功能,以及针对具体项目,如案例等形成的小组协作学习(包括课堂讨论、在线讨论等)将直接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现教学结构的演进:主导与主体的混合

单纯的主导(教师为中心)和主体(学生为中心)都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主导的教学结构以理性主义为基础,主体式教学结构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事实上,个人的知识既与事实的客观性有关,又与个人的主观经验有关。因此,混合学习倡导的“主导――主体混合”的教学结构方式更合理。

三、混合学习及其评价的相关文献回顾

大多数文献对混合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远程教育角度进行,探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交互、多媒体组合以及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相关问题。有关混合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

(一)国外关于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现状

Margaret Driscoll(2002)首次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Harvi Singh and Chris Reed(2004)认为,混合学习关注的是通过在恰当的时间对合适的人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来满足不同的人(或学习团体)的学习风格,以使他们掌握适当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Donald Clark(2005)将混合式学习分为两个部分,即脱机学习部分和在线学习部分。Wenli Chen 和Chee-Kit Looi(2007)通过大量研究表明,有必要将混合学习理念引入讨论教学设计,即将传统讨论与在线讨论相混合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国内关于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现状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Face to Face(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形式上是在线学习(Online)与面对面学习(Offline)的混合,但其更深层次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等。黎加厚教授把Blending Learning翻译成“融合性学习”,指的是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袁南辉对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传统课堂和虚拟仿真环境的教学模式。潘文涛针对行动研究的四个环节:方案设计、教学试验、过程记录和阶段总结设计了三轮混合教学模式。李新根据五个思维过程单元:思维起点、思维材料、思维方向、思维形式和思维结果提出了包括十个步骤的研究性混合型自主学习过程模式。

综观国内外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对混合学习(B-Learning)理论内涵的界定比较清楚和统一,即混合学习是将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结合的一种学习理论;第二,将混合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进行了实验,得出了混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结论;第三,对混合学习系统的设计尚处于萌芽阶段。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非验证性特点,设计基于E-Learning(网络化学习)与Face to Face(面对面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学习(B-Learning)系统,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三项目标:第一,财务管理混合学习资源库设计:包括“面对面”讲授课程内容设计、网络课程资源体系设计、在线学习电子档案袋设计;第二,财务管理混合讨论设计:包括混合讨论环境与资源建设、混合讨论主题与分组设计、混合讨论过程设计;第三,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包括课堂教学评价设计、虚拟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和混合讨论评价设计。

(二)研究操作措施及具体做法

1.研究操作措施

本课题设计了三轮研究行动、四项研究操作措施。三轮研究行动目标分别为:第一轮研究行动目标是探索构建财务管理混合学习系统的可行性;第二轮研究行动目标是通过对第一轮行动的反思,构建财务管理混合学习系统;第三轮研究行动目标是探索混合学习系统的效果。根据第二轮反思结果进行修正调整,看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四项操作措施分别是方案设计(计划)、教学试验(行动)、过程记录(观察)和阶段总结(反思),在三轮研究行动中都包括这四个环节。

2.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方案设计、教学试验、过程记录和阶段总结。

(1)方案设计。第一轮研究行动――了解学习者对混合学习的兴趣和要求(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第二轮研究行动――通过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学及教师课堂讲授,有意识提高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三轮研究行动

――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学习者在上课前通过网站及相关的资源库,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收集的问题进行归纳,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本课的学习任务,与重点、难点内容一起,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课堂讲授。

(2)教学试验。第一轮研究行动――任课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对识记性和部分理解层次的内容以任务驱动方式安排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并形成小组作品。教师和学习者分别对其作品给予评价。对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及重点难点内容,由教师及技术工作人员建立网页和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网络资源,在课堂讲解时引用。在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进行网上讨论,教师则进行在线答疑。在这部分行动中应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习者对这种教学模式、活动安排、学习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的看法。第二轮研究行动――教师布置有关习题,并提供部分网络资源指导学习者进行学习,寻找答案。学习者在线学习,教师在线答疑。对于课程的核心及重点难点和在线讨论比较集中的问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讲授、分析和总结。第三轮研究行动――要求学习者自主利用搜索引擎寻找网络资源,并据此在课前提出问题供教师归纳。对学习者所提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学习者网上完成作业上传,教师评阅,优秀作业网上交流。

(3)过程记录。第一轮研究行动――观察学习者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他们在混合教学系统中的适应性;第二轮研究行动――观察“混合教学系统”的实施细节和各要素之间的配合、观察学习者运用网络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研究行动――观察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的变化,评价混合学习系统对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结果。

(4)阶段总结。第一轮研究行动――根据在线观察、学习者作品、成绩和问卷调查,对试验进行反思;第二轮研究行动――对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的熟练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者知识面扩大与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进行反思;第三轮研究行动――对学习主动性、提出问题的代表性进行反思。

3.验证分析

选择一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定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平行班作为控制组。实验组的学生按照混合学习系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控制组的学生按照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期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或者专门设计的综合能力考试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按照“财务管理混合学习系统”进行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五、研究过程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嘉兴学院优秀课程《企业筹资财务》为例,该门课程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经在嘉兴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2000级至2006级实施了7轮教学,从设立之初即秉承混合学习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教学实践。目前该课程已经采用了混合学习系统配套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网络课程资源体系以及混合讨论与实验结合的教学设计,建立了初步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一)《企业筹资财务》混合学习资源库

《企业筹资财务》混合学习资源库包括三个部分:“面对面”课程内容体系、网络课程资源体系和在线学习电子档案袋。根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按照“学习的普适性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简称UDL)观念,设计了平台加模块的《企业筹资财务》课程内容体系①。《企业筹资财务》的网络课程体系主要由BB平台内容呈现。《企业筹资财务》课程自2004年开始使用BB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已经5年②,经过5轮实践,目前的网络课程资源体系包括:备注性资源(课程简介、课程规划、师资队伍和教研活动)、主体资源(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课件、实验资料、习题集、参考资料和课堂录像)以及互动延伸资源(讨论版、外部链接)。在《企业筹资财务》BB平台的测验模块中,包括测试管理器、题库管理器、调查管理器、成绩簿和课程统计等。每个学习者登陆次数、各版块点击次数以及完成测试成绩等都可以进行在线实时统计,便于师生共同掌握学习进度。

(二)《企业筹资财务》混合讨论设计

《企业筹资财务》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了一次正式的混合讨论任务:“杜邦公司目标负债政策”案例。为保证讨论的效率,分别从线上和线下两个维度设计了保障措施。在线讨论通过“讨论版”进行,离线讨论通过学习者自主结合,10名左右的同学成为一组,由成员自己选定负责人,进行分工合作,同时讨论小组除了完成最后的小组汇报所需PPT等资料外,必须对本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评分,该分数将构成学期末总成绩的20%,为避免出现人情分,要求每组必须给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时注明理由。根据财务2006级提交的小组汇报和工作总结,不仅有对成员具体分工的介绍,包括每次讨论的时间地点以及照片、每位成员的评分及具体理由,如高分同学的理由有“积极搜集资料、发表意见、制作PPT”等。分工方式也有不同,有组长分配的,有自己挑选的,还有抓阄决定的,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意识。

(三)《企业筹资财务》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混合式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三项内容:课堂教学评价设计、虚拟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和混合讨论评价设计。课堂教学评价属于传统教学评价领域,各高校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本文主要研究虚拟课堂教学评价和混合讨论评价。

1.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解学习者对混合学习虚拟课堂和混合讨论的要求,设计了由4大部分共18题构成的“混合学习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学习者基本情况,由6个指标构成,分别是教材的依赖度、图书馆资源利用度、WEB资源利用度、创新的勇气、宽松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动机等;第二部分,对BB平台资源的要求,由三个指标构成,分别是BB平台资源的丰富程度、BB平台资源的相关程度、BB平台资源分布的合理性等;第三部分,对混合学习讨论版中交互行为的要求,由三个指标构成,分别是教师回答的及时性、教师回答的准确性、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第四部分,混合讨论评价标准,由六个指标构成,分别是相关资料准备程度是否丰富与切题、小组汇报内容主题突出与条理清晰度、小组成员参与口头讨论的频率、对问题分析准确与深入度、发帖与回帖频率、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等。本次调查共发放了400份问卷,回收400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主要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

2.调查问卷数据处理方法

3.调查问卷数据处理结果

笔者用二元语义对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四部分的权值计算以及虚拟课堂教学评价和混合讨论评价体系的权值计算,计算结果如下。教材的依赖度、图书馆资源利用度、WEB资源利用度、创新的勇气、宽松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动机等指标的权重为:(0.13,0.12,0.13,0.20,0.20,0.21);指标的统计结果用二元语义表示为:(s2,0.184),(s2,-0.02),(s2,0.215),(s3,0.22),(s3,0.233),(s3,0.405);BB平台资源的丰富程度、BB平台资源的相关程度、BB平台资源分布的合理性等指标的权值为:(0.37,0.34,0.29);用二元语义来表示模糊术语并进行算术平均得到的结果为:(s3,0.058)(s3,-0.127)(s2,0.459);教师回答的及时性、教师回答的准确性、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指标的权值为(0.33,0.38,0.29)用二元语义表示:(s3,-0.046),(s3,0.316),(s3,-0.413);相关资料准备程度是否丰富与切题、小组汇报内容主题突出与条理清晰度、小组成员参与口头讨论的频率、对问题分析准确与深入度、发帖与回帖频率、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等指标的权值为:(0.22,0.20, 0.14,0.19,0.09,0.16)。综合结果为:(s3,0.3),(s3,-0.332),(s2,-0.115),(s3,0.092),(s1,0.233),(s2,0.244)。对BB平台资源、BB平台的交互、混合讨论评价等3个一级指标的权值为(0.35,0.37,0.28)。

(四)对比验证分析

在2008―200年教学过程中,对财务管理061和062班实施了较完整的混合教学,对财务管理N061和N062没有实施主动的混合教学,根据学习者BB平台使用情况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前者比后者平均分高1.91分,标准差也高5.75,反映学习者在使用混合学习系统时由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尽管会提高学习成绩,但是仍然有较大差别。根据每位学生成绩与BB平台点击率统计数据进行了皮尔生系数分析,发现相关性为0.13,表明使用虚拟课堂的程度与成绩呈现了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Prof. Prahalad, Case stud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Using PRAJA. Technology to Enhance Learn-ing,2002.

[2] 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DB/OL]./20011225/3015160.shtml.

[3]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4] Driscoll・M. 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novations[R].2002.

[5] Harvi・Singh and Chris・Reed.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DB/OL].省略/downloa whitepapers/ blended learning. pdf. 2004-1-30.

[6] Donald Clark(2003), “Whitepaper: Blended Learning”,[DB/OL]. epic.co.uk/content/resources/white_papers/blended.htm(21 March 2005).

[7] Wenli Chen and Chee-Kit Looi. Incorporating online discussion in face to face classroom learning:A new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7,23(3):307-326.

[8] 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DB/OL]. 省略/jia-hou/archives/000618.htm.

[9] 袁南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探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135-137.

篇10

[关键词]特殊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教育;混合式教学

2020年初特殊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由于口腔门诊诊疗情况特殊,需要长时间医患近距离接触,口腔涡轮手机等专业设备在工作时也会产生大量水雾飞沫及气溶胶,常用的防护措施不足以有效地阻止特殊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若患者隐瞒病情或者潜伏期患者在未确诊的情况下到口腔科门诊进行治疗操作,将导致特殊公共卫生事件蔓延,所以口腔科成为特殊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高危学科[1]。中南大学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20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全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尤其是临床见习线上带教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为了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及最好的教学效果,口腔教研室全体教职工积极行动,针对口腔科学教学特殊性,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及学习监督管理三个主要过程着手,探索线上教学模式,保障本学期口腔科学教学的顺利开展。随着特殊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化不断发展和网络时代的进步,线上线下联合教学将会成为主流,本文将口腔科学线上教学过程经验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医学历史与理论知识点的融合

本次线上理论课教学以医学史为切入点,挖掘医学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比如20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暴发的鼠疫夺去了6万多人生命。对于那次的鼠疫,伍连德深入一线疫区,亲自诊查病患,从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的情况判断,推断极有可能是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呼吸传播,他驳斥外国专家的偏见同时发明了加厚口罩,解剖患者遗体,开展细菌培养试验,锁定鼠疫杆菌,进而发现了通过呼吸和唾液的渠道传播,通过游说铁路部门的当地官员,借调来1300节火车车皮隔离患者和正常人,切断疫情蔓延的途径;通过焚烧疫尸,彻底扑灭传染源……科学的抗击疫情理念使年轻的伍连德初露锋芒[3]。还有俄罗斯骨科医生伊里扎罗夫,他治疗了大量骨折不愈合的病例,传统的治疗方法会有骨断端愈合后缩短的弊端。但是在一次骨折不愈合病例治疗中,他的治疗团队使用了一种外固定加压促进断端愈合支架,他的助手想增加骨折端的压力,使骨断面接触更好,调紧了外固定支架上螺丝,但是把调整螺丝的旋转方向搞错了,骨折断端非但没有贴紧,反而更加分开了。后期X片显示,分开的骨折断端之间却显示有新生骨痂形成,伊里扎罗夫没有放过这一“反常”现象,对这一“失败”手术进行了严密观察和科学思考,并利用动物进行了后续截骨牵引成骨的相关研究,最终发现了“牵张成骨”技术[4],最终使其在骨科和口腔外科大放异彩。融合医学历史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学生从重复乏味的知识点背诵中解脱出来,摄取更充裕的医学历史同时寓教于乐。同时,通过深入探索医学历史,学习医学史不断完善的发展道路,我们适当地启迪学生以史为鉴,培养学生探索医学的创新思维。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教授

教师在整个线上授课过程中注重医学人文精神的输入和渗透,且输入和渗透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5]。既往医学人文精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只是把医学生誓词强加给学生,学生可能劳而无功,并不能身临其境。目前,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研究中确有偏离,在医学教学过程中推动其回归是十分必要的。相比线下教学,医学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整个线上授课过程中更具有挑战性。例如,口腔外科手术时间长、风险极大但是收益低,年轻医学生不愿意选择从事口腔外科,口腔外科面临年轻医师培养接班的困局。“树立献身医学科学”这一医学人文精神,在特殊公共卫生事件时代的口腔外科线上教学活动中,将树立献身医学科学人文精神融入口腔医学的外科知识点中讲授,不失时机地结合医护抗疫的视频片段,全国各地数百支医疗队,4万余名医务人员不畏艰险,支援湖北及武汉一线;武汉一位医生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上病毒,却依然以顽强意志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医护们奋力投身一线,脸上被口罩勒出醒目的血痕、手指被汗水浸泡得发白发皱[6],从而激发学生荣誉感和责任感,启发其对生命意义和医学人文精神的思索。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医者的仁心和责任心,提醒医学生不要在物质世界里迷失自我,树立救死扶伤的工作理想,在工作中最大程度上减少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的并发症,培养出对生命的热爱、不屈不挠地进行医学科学实验和研究,以他们的医学实践和创新精神贡献给人类健康事业。

三、制作优秀线上教学课件

由于线上教学依赖多媒体展示,均需通过电脑或手机屏幕展现,手机屏幕展示效果与投影仪不同,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长时间使用也容易眼疲劳,进而导致教学效果打折;课件字体和版面设计不合理导致学生上课易疲惫。教师在设计线上教学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合理安排多媒体的字体格式和字体大小,排版布局适合手机和电脑观看[7],教师在授课前都应该在教研室进行课件网络试课,提前进行在线教学演练,授课教师之间相互进行听课和课件批改。我们应该采用多姿多彩的课件形式展现我们的内容,避免过多的文字堆积,因此,更多采用动画演示、操作手术视频和流程图等手段就非常有必要,这样能使多媒体课件更加丰富多彩,适时变换教学课件模板使线上教学效果更佳,课堂讲解中变换语调、语气和停顿从而调节课堂气氛,最终规避线上授课的缺点,取得线上线下同样的学习效果[8]。

四、课堂语言要求有特色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时,教师可以运用眼神、面部神情、肢体及语言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教师线上教学的表达受到了网络的限制,教师主要靠语言来表达自己,教师需要挖掘更多的语言特色。因此,教师在线上授课过程中,尽量使用具有流利的和充满趣味的语言。教师能够采用有声有色的语言,风趣幽默的用词,结合网络流行段子语录和新词汇,或发挥教师个人特长,激励能够带动课堂氛围的讲授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取得线上线下同样的教学效果。

五、确保线上授课平台运行平稳

线上教学活动依靠教学平台和完备的各种设备和软件的支撑。我们教研室群策群力,开展众多网络教学平台的试课,如畅课、腾讯会议、钉钉等,教师在授课前都应该在教研室进行多平台提前试课,熟悉教学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年轻和年长教师一对一合作帮扶,保证年级较大的教师软件正确使用,教研室能够保证多台教学设备同时正常运行,提前进行教学平台故障演练。在实际教学时,保证充裕的时间,稳定的网络信号,安静的教学空间,如有干扰和网络故障需备有其他空间和网络,这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空间。同时,教学秘书课前还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学生听课设备和网络通畅情况,在出现个别学生出现困难时,准备好弥补方案,如备有课堂录像等,确保学生们都能够加入线上教学中来[9]。

六、医学创新科研思维的导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医学知识的灌输和技巧的传授,学生容易走神,参与度低。而我们在这次线上教学中,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发放教学大纲,提供讨论案例和学习文献,同时预留一个交流讨论区,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向教师提问或学生之间讨论,教授学生们开始查阅专业文献,学生查阅大量文献的过程就是学会思索的过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得知识,避免了在日复一日的“填鸭式”教学中失去学习兴趣。学生们阅读、归纳和总结文献后,对一些医学知识和问题,学生们会慢慢形成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中央,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激起他们自主探索的氛围,教师再加以指引,他们创新精神的科研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七、课前课中课后同步管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仅仅注重课堂的教授,特殊公共卫生事件时代,变更教授模式势在必行,线上线下混合制教学模式迎来了成长机遇,课前学习和课后复习的落实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非常重要。我们提前5~10天布置教学任务,将同学们相应分组,向同学们发放教学大纲、教学视频和讨论临床案例,鼓励同学们进行课前学习,针对不懂的问题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学习;课前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并向教师请教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学习。课堂上我们将不再讲授提前布置学习的内容,只回答学生课前学习的难点、讨论中提出和存在的疑问,对教学大纲快速总结和概括,进一步强调重点,对课前学习中未涉及的问题进一步讲授。课堂学习讨论是重点,我们精心设计和实施课堂互动内容,采用多样化互动形式,如分组讨论、提问互答和课堂测验等。在课堂互动后,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总结和讨论内容指导。在课后阶段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开阔学生眼界,同时开展相关测试检测学习效果,并及时了解学生课后阅读情况,通过单独交流、成绩总结、课后线上讨论等形式对整体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八、反馈和改进并举

2020年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任务下达后,由于是首次线上教学,教师和学生们并无相关经验和设备,我们在线上立刻对学生的网络设备、学习工具和网络教学要求进行了统计调查,做到了有的放矢,部分学生家庭网络信号不佳、流量不足或者线上设备显示效果不佳,经协调后解决问题[9]。教学开始后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单独交流访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感受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同学们反馈的视频缺乏的缺点,购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相关视频,并拍摄了部分简短教学小视频;教学完成后再次进行调查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可以满足临床理论课的要求,部分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无法满足讨论型教学的要求,大部分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无法替代操作等实践教学,线上教学要求学生有更好的自主性和可拓展空间,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后期线下教学进一步补充,医学线上虚拟操作平台的建设也是今后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方向,包括拔牙、麻醉、切开缝合和小手术等[10]。

九、线上考试和考核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仅仅注重课堂后的书面考试,特殊公共卫生事件时代,变更考核模式势在必行,线上教学考核模式迎来了机遇,在本次线上教学中我们改进了我们的考核模式,本课程总成绩由理论考试+实验考核+综合评价三部分组成,具体测评指标如下:一是理论考试:严格按照口腔科学的教学大纲的核心,通过挑选各章节核心来配比题目数,以确保试题覆盖口腔科学学科的重点和难点,以期全面而透彻地考核学生们的掌握情况;二是实验考核:以操作视频截图和结构图片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确保同学们能够知晓口腔科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其他医学桥梁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三是综合评价:评价包括课前学习知识掌握情况、线上课程基本情况、线上讨论参与率、线下讨论参与率和课后作业完成质量[11]。根据学期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价对比表明,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的支持下,线上教学改革能够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我们在线上教学变革初步摸索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反馈,将根据反馈进一步挖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