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篇1

Hu Yinghong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 621000)

(Miany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Mianyang 621000,China)

摘要: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使课程建设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并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为适应高职教育特色,提出了对“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意义、理念和设计思想、并对项目化教学情境的设计、项目分析和教学方法探讨作了详细说明,通过近2年得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 The ke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s to effectively combin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ost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and 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around the market demand, train talents that adapt to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To adap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meaning, idea and thought of project teach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Practice course, and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context, project analysi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detail. For nearly 2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it has obtained good effect.

关键词: 项目化建设 电子技术工程 教学情景 实践教学

Key words: project construction;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ject;teaching situation;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95-02

0引言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是我院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专业群(通信技术、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等)的优质核心课程之一,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项目化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式,其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岗位工作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各单元电路操作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课程组成员的不断努力探究,该课程已成为我院院级精品课程,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1“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建设的意义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办于1996年,2002年确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未完全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还不能更好适应职业岗位需要。比如先期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采取相对独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使课程建设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更有效地结合。本着“课程教育目标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育目标”和“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强调能力”的原则,2008年10月开始,我们就组织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行业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多次召开专业综合能力与专项技能分析研讨会,经过反复、深入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构建一门以项目为主线的、全新的电子技术课程能更好的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特色要求, 课题组通过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现场讨论会等多种方式,剖析企业中对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力技术、机电技术等行业相关职业岗位人员的技能需求和素质要求,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了《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综合性课程体系,该课程从实用角度出发,集“模拟”与“数字”于一体,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将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课程“项目化建设”教学设计

2.1 设计理念“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针对生产一线的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维修工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强调以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采用项目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际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实用电子电路,使学生真正掌握现代电子技术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在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解析――获得能力目标解析表;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活动;

以业界现行技术规范为参照――制定考核方案。

2.2 设计思想“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设计的核心是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 课程开发组依据行业、企业发展,结合本地区产业布局和职业岗位需求,针对课程目标与特点,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等环节开始,全程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的设计。

2.3 项目化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是一个人人参与的集学习、创作于一体的过程。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法更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较强的学科,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优质核心课程之一。学习本课程,在实际中有何用途,如何应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在课程建设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并设计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项目化课程中每一个子项目的实施过程分四个阶段:

资讯:先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按3~5人一个小组,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

计划、决策: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写出各自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画出方框图,设计原理图、选择元器件、必要时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试验,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交流,最后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实施: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学校提供器材由学生正式实施项目。

检查、评估:项目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要求学生首先以ppt等形式充分展示设计成果和项目的学习心得,然后以五级评分制从学习准备和计划实施的学习效果、作业步骤、项目完成结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分,小组根据其讲述情况和项目完成结果,小组成员讨论后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项目完成结果等方面给出评价和评分,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点评。

2.4 项目化情景教学设计分析传统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技术教学内容,融合现代电子电路分析最新发展,以工学结合的理念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将课程的全部内容设计为若干个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尽量体现工作任务、工作流程,教学氛围尽量模拟企业环境。对“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进行重构,体现了完整性、趣味性、扩展性和适应性的原则。“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选取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和限时抢答器三个项目为主要载体,构建了3个教学情境,10个子学习情境,如图1所示,以实现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社会能力养成的教育功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就每一个学习子情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知识传授和实际应用,让他们对工作的整个程序有所了解,为他们独立完成项目创造条件。通过每个学习情境和子情境(子学习情境)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和造就专门人才的重任,它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以突出能力为本位,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职教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着眼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基于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通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断的优化课程项目、优化项目实施水平,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岗位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已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已由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参考文献:

[1]童乃诚.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2]钟新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以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01).

[3]李仲秋.《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J].机械职业教育,2010,(05).

篇2

关键词:紫外探测器;前置放大器;噪声;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N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011-03

引言

空空导弹系统中多为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随着干扰手段的发展,单一的探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抗干扰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双色探测器等多探测体制,如紫外/红外、紫外/激光、红外/激光等多种复合探测体制。继红外探测技术之后紫外探测技术成为又一重要的军民两用光电探测技术。相较于红外探测系统,紫外探测技术因其独有优势,受到了军方的关注。

正是因为军方的重和紫外探测技术的独特性,本文开展紫外信号检测放大技术的研究,以此来确定一种更适合紫外信号的前放电路结构,并对它的噪声特性及抑制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

1 紫外探测器

紫外探测器件主要分为点探测器和像探测器。半导体紫外探测器件因其体积小、过载高在军事中应用较多。本系统中采用GaN基紫外探测器,光谱响应区间在260~380nm,峰值响应波长为365nm。

在探测器应用中多采用PIN结构[2],I层会加大耗尽层厚度。I层有更高的电阻相对于PN层,这里的反向偏压形成高电场区,加宽了光电转换的有效工作区域,使暗电流有所降低,提高了灵敏度,探测器的电容也有减小。

紫外探测多采取直接探测,所以在光信号功率小时,电信号输出相应也较小。一般在实际探测器的应用中,为了方便后续处理,通常使用前置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紫外探测器中就要设计合理的前置放大电路,以保证探测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输出信噪比下工作。

2 前置放大电路

微弱光电信号前置放大器,信号小,输入信噪比低,在空空导弹系统等军用系统中多有专门的低噪声放大器。

而在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中,噪声水平、放大器的增益和放大器的带宽通常要依据其中的带宽综合考虑。

2.1 光电二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

紫外探测为直接探测方式。光信号功率小,紫外探测器的电信号输出也相应较小,在本设计中所采用的探测器芯片的响应较小,ID约为5nA左右,零偏阻抗100MΩ,结电容CJ≈50pf,等效电路[4]如图1所示。

它包含一个被辐射光激发的电流源,一个理想的二极管,结电容和寄生串联及并联电阻。IL为二极管的漏电流,ISC为二极管光电流,Rpo为寄生电阻,ePD为噪声源,结电容大致为20pf。

在本文的应用中,紫外探测器芯片工作在零偏置即光伏模式下。

在此模式下探测器芯片作为光电二级管可以非常精确的线性工作。零偏置条件下,无暗电流,二极管噪声等同分电路电阻的热噪声;反偏置条件下,则有暗电流产生附加噪声源。本文就要对这种光伏模式进行最优化设计。

2.2 光电检测电路设计

由于探测器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是电流信号,在后续使用中要将它转换为电压信号,主放大器的作用就是对光电流进行I-V转换,并放大到所需要的值。

2.2.1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分析和设计

本文所采用的光电转换电路为高灵敏度的电流-电压转换器,二极管偏执由运算放大器的虚地维持在零电压,短路电流即被转换为电压。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如图2所示。

由于在最高灵敏度时该放大电路[5]必须能检测1nA的二极管电流,采用普通结构的电流电压转换器会使反馈电阻非常大,例如对于1nA的二极管电流,要求输出0.1V的电压,则需要100MΩ的偏置电阻,而电阻是对总输出噪声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这对系统噪声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该主放大器的输出VO=-k1Rfid

k1=1+R1/R2+R1/Rf

可见这个电路是靠倍乘因子k来增加R的,于是我们基于一个合理的R值,依靠倍乘因子k来提高灵敏度。

针对本电路为了实现0.1nV/nA的灵敏度,由式可知k1Rf=0.1/10-9=100M?赘,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值,为了不至产生太大噪声,由Rf=1M?赘出发,然后乘以100以满足技术指标,因此,1+R1/R2+R1/106=100。在采用R2=1k?赘时,可得R1≈99k?赘(用最接近标准值的100kΩ)

2.2.2 前置放大电路的噪声分析

外部噪声(系统的外界干扰)和内部噪声(光电系统本身产生的噪声,是光电检测器件和检测电路的器件固有噪声)为光电检测电路的主要噪声来源。

外部噪声要通过外部手段控制,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通过选择电路元件和合理的电路设计来减小内部噪声,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

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电路构成了光电检测电路,它的噪声模型如图3所示:

Isc: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Ins:光电二极管的散粒噪声电流;Ind:光电二极管内阻产生的热噪声电流;Cd:光电二极管的结电容;En、In:放大器的等效输入噪声电压和等效输入噪声;Unf:反馈电阻Rf和R1产生的热噪声电压。其中:

I2ns=2eIscf,f为电路的通频带;

I2nd=4kTf/Rd

U2nf=4kTRff

由此:

由上面的公式[6]得出,反馈电阻Rf和R1和输出信噪比成正比。要想提高输出信噪比和信号增益,需要提高Rf和R1的阻值。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阻值大、噪音小的金属膜电阻。

此外,输出信号电压幅度的也限制Rf和R1的选择,还应根据光电流的最大值来确定Rf的大小。

电路的通频带f和输出信噪比成反比。电容Cs与Rf并联就是为减小电路的通频带。它们构成一个高频截止频率为1/2?仔RfCs的滤波电路。直流和低频,信号增益不变;频率超过1/2?仔RfCs时,信号增益下降信号幅度线性失真,因此电路的通频带f=1/2?仔RfCs。

Rf和Cs和通频带也成反比。如果电路的通频带太小会造成输出信号频率失真;如果Cs太大,系统响应会变慢;Cs也有消除自激震荡的作用。

2.2.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用

考虑集成运放的等效输入噪声电压En和等效输入噪声电流In,同输出信噪比成反比。故应选用En和In小的低噪声和低偏置电流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场效应管为输入级的运放具有开环输入阻抗高、输入偏置电流小和不随温度变化的优点,适合选用。同时,提高_环放大倍数,使光电二极管在无偏压状态工作;其次,选用的集成运放的失调电压和电流应较小。

由于要精确测量纳安级的光电流,运算放大器的偏执电流不应该大于数纳安,并且放大器本身引入的噪声要非常小,这就大大缩小了选择的余地。

我们最终采用了噪声低,精密,输入为FET的AD795k型运算放大器。它具有两种优势:(1)双极型输入运算放大器的低电压噪声和低失调漂移;(2)FET输入器件的极低偏置电流。

其性能参数为:

失调电压:在25°C时,最大为250uv,

失调电压漂移:最大为3uV/°C

输入偏置电流:在25°C时,最大为1PA

0.1~10HZ 电压噪声2.5uVp-p

1/f转折频率12Hz

电压噪声:在100Hz处为10nV/√Hz

电流噪声:在100Hz处为0.6fA/√Hz

在±15V时的功耗为40mW

增益带宽乘积1MHz

2.2.4 前置放大器稳定性分析

考虑光电二极管小信号模型后,完整的前置放大电路如图4:

该系统的传输函数[7]为:

其中,Aol(j?棕)为放大器开环环路增益;?茁为反馈系数,即1/(1+Zf/Zin);Zin为分布式输入阻抗

展开后可得:

式中

由于Rd远大于Rf,故fz

图中显示了Aol(j?棕)曲线与1/?茁曲线在fx处相交,且在交点处|Aol?茁|=1。放大器需在工作中不振荡、稳定。工程应用上,要求相位裕度?准m>>4/?仔,当?准m=4/?仔时,fp=fx。放大器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要得到最大带宽,可令:

式中:可以求得GBW为运放的增益带宽积。最终可求得:

对于更大的相位裕度,这个电容值还会增大,但也会降低I-V转换器的带宽。

3 电路仿真计算

利用multisim10 软件[8]对图5所示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交流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噪声分析如图7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推出了光电检测电路信噪比的公式,并对光电转换电路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了设计低噪声光电检测电路的方法。

某预研项目中,根据本文讨论的方法设计的前置放大器已有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实际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所以此设计方案可行。不足之处在于,本设计中印刷板本身带来的寄生电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小心布线以控制寄生电容;另外,可在输出端增加滤波器,以减小系统噪声。

参考文献:

[1]Gil Tidhar, Raanan Schlisselberg. Evolution Path of MWS technolo

gies: RF, IR and UV[J]. Proceedings of SPIE,2005,5 783:6622673.

[2]Degnan J J. Theory of op timally coup led Q2switched laser 220. [J]. IEEE J. Quantum Electron., 1989,25(2):2142.

[3]孙培懋,刘正飞.光电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4]何俄章.线性测量系统中光电探测电路的设计[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0(2):109-111.

[5]赛尔吉欧・弗朗哥.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王立刚.低噪声光电检测电路的研究与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7(8):63-65.

篇3

【关键词】Multisim 电路分析 仿真

引言

随着近十几年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高等院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扩招,造成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同时,其办学规模、设施水平、师资力量等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造成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需求,使得部分家长和用人单位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很多质疑。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这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一、电路分析实验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对于工科学生非常重要,实验对于培养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实验过程中,需要配置的仪器种类较多,通常需要制作一块试验板或在面包板上进行模拟试验,以测试是否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并且需要反复实验、调试,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同时也提高了设计成本,另外,因受工作场所、仪器设备等因素的限制,许多试验不能进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错误操作导致元件或仪器损坏,维修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提高电路分析实验教学的质量,需要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将Multisim10仿真软件应用于电路分析实验教学变得势在必行。

二、Multisim10的优点

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10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于2007 年推出的,是目前最新版本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这也是交互式SPICE仿真和电路分析软件的最新版本,专用于原理图捕获、交互式仿真、电路板设计和集成测试。是EWB(Electrical Workbench)电子工作台的一个部分,其余三个部分是PCB 设计、软件Ultiboard、布线引擎Uhiroute及通信线路分析和设计模块Commsim。四个模块相互独立,并且每个模块又有增强专业版、专业版、个人版、教育版、学生版、演示版等多个版本。有庞大的元件数据库、完备的实验仪器库、完整的分析方法,界面易懂直观,操作容易。可对电工电子类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完整的仿真。并可在电路中设置短路、断路等多种故障,可以模拟电路运行时的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并能减少学校实验经费的支出,从技术层面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电路分析实验教学仿真实例——戴维宁定理的验证

1. 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宁定理,加深对等效概念的理解。

2. 实验原理:戴维宁定理定义任何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UO与内阻RO的串联等效代替,等效电压源UO等于网络的开路电压,内阻RO等于网络除源后的输入端电阻。

含源一端口网络开路电压的求法:当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入端电阻(即RO)与电压表内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测量其端口开路电压UO。

一端口网络等效电阻的求法:将一端口网络除源(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用欧姆表直接测量。

3. 实验过程: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分别测量流过R4的电流和R4两端的电压,用万用表显示,结果如图2所示IR4=16.667 mA,UR4=3.333 V。

图1 戴维宁定理仿真电路

图2 戴维宁定理仿真结果1

断开负载R4,测量原来R4的电压为6V,如图3所示。

图3 戴维宁定理仿真结果2

将直流电压源用导线替换掉,测原R4两端的电阻,测量结果为160?,如图4所示。

图4 戴维宁定理仿真结果3

R4左边的电路等效为原R4两端电压和电阻串联形式,再与R4相连接。这时测量R4流过的电流和R4两端的电压分别为IR4’=16.667 mA,UR4’=3.333 V,如图5所示。

图5 戴维宁定理仿真结果4

结果显示,前后步骤测量的两组数字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

总结

由上面的例子可见,用Multisim10分析电路,节省了大量繁琐的计算,结果准确,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计算复杂的电路时,其优点更加显露无遗。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技工;电子工艺;实训;兴趣教学

一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助推剂,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汲取知识。还有位名人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也体现了兴趣导学和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技工院校学生个性鲜明、兴趣广泛,怎样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技工教师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电子工艺实训课入手,研究适合技工院校电子类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兴趣导学模式。

1、电子工艺实训的课程定位与内容设计

1.1课程定位

电子工艺实训课在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技术专业链路中处于基础课地位,是在学生刚进入学校第一学期先要接触的一项集中实训课程。设置此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因此课程开设在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电子相关专业课程链路中处在较底层,是把学生引入电子专业领域的第一座桥梁,所以,它的教学效果对调动学生后续的学习能动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由于它位于教学链路的较底层,学生仅掌握了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还未开始学习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多,在设计实训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它与专业知识的依赖性不可过强,而一定是本专业知识的典型范例。

1.2电子工艺实训课的实训内容设计

按照图1所示的课程链路能看出,电子工艺实训课是在学生学了电路分析基础后及把要学习模电数电课程前开设的,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所以,在实训内容的设计上不可单纯只涉及电路分析基础知识,还应适度加入后续课程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学探知欲。在学生完成此实训课后,必然产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强烈求知欲的效果,使后续专业课程顺利开展。

通过调研和前期准备,把实训内容确定为“电子琴制作”。此电路原理图简单易读,综合应用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等专业知识,同时采用了喇叭发声方式,能够直观验证学生的实训成果,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制作兴趣。

2、兴趣一效果导学模式在电子工艺实训课中的实践

我们把兴趣一效果导学模式应用于电子工艺实训实践课中,对其中两个授课单元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兴趣、导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并把考核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检验该模式的可行性。

先挑选电子工艺实训课的两个授课单元作为实践对象,分别为基础焊接工艺训练和喇叭发声原理及频率分析。授课单元基础焊接工艺训练中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电路板的结构、基木焊接要领、元器件识别。授课单元喇叭发音原理及频率分析中包括的知识点有喇叭发声原理、频率与声调的关系、负载电阻与频率的关系。前者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依次讲解每个知识点,不同知识点间不采用兴趣导学方式发生关联。后者中则采用兴趣效果导学模式,挖掘不同知识的兴趣点,同时使各个兴趣点之间出现关联,并引导学生在对这个兴趣点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对其他兴趣点产生兴趣,在学会这个知识点的同时也把握了其他知识点。喇叭发声原理及频率分析中挖掘的兴趣点有:一是喇叭发声是由什么控制的?二是频率的高低对喇叭发声声调有什么影响?三是怎样改变输入到喇叭中频率?三者之间都有着密切联系。对第一个兴趣点感兴趣的学生能掌握喇叭发声原理,即喇叭发声是由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控制的,能引导该学生对第二个兴趣点产生兴趣,把握了第二个知识点,即频率与声调的关系。

通过教学实践,对两个授课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考核,发现学生对授课单元喇叭发音原理及频率分析中涉及的知识要点掌握的情况应比授课单元基础焊接工艺训练中的要好,能够看出兴趣一效果导学模式对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改善作用,在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可行。

3、兴趣、效果导学模式对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对兴趣、效果导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电子工艺实训课的授课单元中进行了局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兴趣、效果导学模式下,教师在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挖掘兴趣点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兴趣点并不是越多越好;二是兴趣点要辐射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知识点,不可有盲点;三是兴趣点间要存在丰富的联系,使学生对一个兴趣点感兴趣的同时能关联地对其他多个兴趣点发生兴趣,直接和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从技工电子工艺实训实践类课程中的兴趣导学问题切入,分析了兴趣点挖掘和教学效果间的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间的关系给出了依据。以电子工艺实训课程为实践对象,把兴趣、效果导学模式应用在该课程的典型授课单元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要理论联系实际地总结教师在课程兴趣点挖掘方面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把以此作为科学依据,挖掘和设计兴趣点,注重增强兴趣点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兴趣反馈进行收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最终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周林等.浅谈终身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的生态意识.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3

[2]董迪.浅谈电子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与管理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0.5

篇5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策略 单元电路

[中图分类号] TN7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20-04

一、引言

电子技术是研究用电子电路对各种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应用面极其广泛,具有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作为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类等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模拟电路及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由于半导体器件和模拟电路种类繁多,性能复杂,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因此初学者往往感到这门课程很难学,戏称“模电”为“魔电”。

究竟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在哪?在教学中如何化解这些难点问题,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讨。

二、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学习难点

(一)元器件特性难理解

电子电路是由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组成的实用电路,包含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类。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学习模拟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运用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求解电路中电压、电流等物理量,来分析模拟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或确定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值。由电路理论我们知道: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KVL、KCL)和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关系(VAR)是求解电压、电流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因此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首先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及VAR。

常用的半导体元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等。对器件工作特性的理解,涉及到半导体PN结微观机理、器件端口非线性VAR、电容效应、主要参数和温度特性等诸多内容,尤其是三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是三端元件,端与端之间的VAR更加复杂。这些半导体元器件表现出的非线性VAR的复杂性及温度特性让初学者感到头绪乱、难理解。

(二)工程近似方法难适应

在接触模拟电子技术之前,学生被训练成的思维模式是习惯用精确计算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而在模拟电子技术中,常采用工程近似方法,即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简化方法分析各种电子电路。近似体现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突出主要矛盾,简化电路的分析计算模型,这种近似虽然会造成计算精度上的误差,但可以大大地简化分析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而且也完全符合实际电子电路的精度要求。在模拟电路的分析计算中,有多种近似处理方法,如基本放大电路的交直流分析,对三极管采用不同的近似模型;运放应用电路的分析,对运放采用理想化的近似;功放电路的功率计算,采用大信号图解分析对功率管做有效的近似,等等。学生头脑中本来还没有这种工程近似分析的思维方式,一下子面对这么多近似化简的具体情况,容易不知所措,难适应。

(三)交直流的作用和相互影响难想象

最基本的模拟电路是放大电路,即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放大电路也是构成各种功能模拟电路的基本电路。在分析放大电路时,一般用正弦波表示输入的模拟信号,而电路要起到正常的放大作用,需要加直流电源,以保证电路中的三极管处于放大的状态,同时还需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能对输入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因此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直流电源的作用和交流信号的作用总是共存的,但在分析计算时,往往采用分别计算方式,即在直流等效电路中计算静态工作点,在交流等效电路中计算动态参数。在这些分析计算中,交直流电压电流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何处体现出了这种影响?对用图解法定性分析这种影响,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

另外模拟电路都是反馈电路,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以改善电路的性能,信号产生器电路引入正反馈以实现振荡。由于反馈作用,输出端的电压电流会影响输入端的电压电流,有的只有交流影响,有的只有直流影响,有的交直流影响共存,这种电压电流相互影响关系使得电路分析计算更加复杂,学生更是难以想象这种作用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四)基本单元电路种类繁多性能各异难掌握

尽管当今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电路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全,但是构成这些电路系统核心的基本单元电路基本上没有变化。掌握这些基本单元电路的电路结构,学会分析计算这些电路的性能指标,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

模拟电路系统的基本单元电路包括低频电子电路和高频电子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涉及低频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其中包含了许多基本单元电路,如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功率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差分式放大电路;电流源电路;反馈电路;集成运放电路及应用电路;稳压电路等等。这些单元电路各有其基本的电路结构和性能特点,在分析计算时,考虑的细节问题不同,采用的近似方法也不同。如基本放大电路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微小的输入信号,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而功率放大电路的作用是输出大功率,即在电路的输出端得到尽量大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常采用图解法分析电路的功率问题;为了克服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问题,采用差分电路结构,等等。这么多的基本电路结构,在分析计算时要考虑的细节和方法,都是与实际需求相关,没有统一的规律和方法可循,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觉很凌乱,摸不着头绪,不容易掌握其核心思想方法,碰到一些实际电路问题就容易不知所措。由于缺乏对实际电路的了解和见识,即便是照葫芦画瓢会计算各种电路的性能指标,但还是难以想象这些单元电路究竟是如何体现它的功能的。

三、化解难点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利用简单二极管电路,引入非线性电路近似处理方法

目前许多的模拟电子技术教材,在关于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器件介绍这部分内容中,花了相当的篇幅描述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而在放大电路分析时才引入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模型方法。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是教学难点,学生往往对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不清楚。

其实图解法是线性和非线性电阻电路的一种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在分析简单二极管电路时,引入图解法和一般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近似处理方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的一般思路。

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基本依据仍然是KVL、KCL和元件的伏安关系。对如图1所示的二极管串联电路(a)及二极管特性曲线(b),应用KVL可以得出电路方程:

图1

E=VD+ID R (1)

此方程中的VD和ID也要符合二极管的伏安关系,因为电路中的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偏置,其伏安关系曲线如图1(b)所示,关系式为

联立求解式(1)、(2),可以得到此电路中的电压VDQ和电流IDQ,在特性曲线上表现为一个点Q,称为静态工作点(简称Q点),此时电路中的二极管相当于一个VDQ / IDQ的直流电阻。由于(2)式是非线性方程,求解这个方程组是十分困难的,这就是非线性电路计算的难处所在,为此在实际中常采用图解法、近似处理法来解决此问题。

在(ID,VD)坐标系中,(1)式是一条直线,如图2所示,它与纵轴的交点由负载电阻R所决定,因而这条直线也称为负载线,它反映了VD和ID受电路制约的关系。同时VD和ID又要符合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关系,因此这两条曲线的交点Q所对应的就是VDQ和IDQ,即为以上方程组的解,这就是图解法。图解法的精度取决于坐标系的刻度,往往不是很精确,但是理解了用图解法表示电压电流关系,就容易理解交流信号作用的分析过程及二极管交流电阻的意义。

图2 图3

在电路中加上一个幅度很小的正弦波信号电压vi,其幅度远远小于直流电源E的幅值,如图3(a)所示,用图解容易得到电路中电流ID和电压VD的变化规律曲线,如图3(b)所示,用该图形可以说明以下3个问题:

(1)VD和ID相当于在Q点叠加了一个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输入vi的幅度越小,这个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的波形越接近正弦波;vi的幅度越大,由于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对应的电压、电流波形上下半周将不对称,称为非线性失真。

(2)当输入vi幅度很小时,在Q点附近,可以用很小的线段代替Q点附近的曲线,该线段的斜率为rd=Vd /Id,作为二极管的交流电阻。显然,Q在曲线不同的位置,小线段的斜率不同,即rd不同,说明rd的大小与Q点电压VDQ和电流IDQ有关。这就是对非线性曲线的一种分段线性化近似处理方法。

同样,将二极管特性曲线用图4所示模型等效,也是一种线性化近似处理方法。

图4

(3)在图5所示电路中,假设单独分析正弦交流小信号作用于电路,可以将二极管等效为一个交流小电阻rd,(2)由式可得,rd=Vd /Id=dVd /dId≈26mV / IDQ,这就是正偏二极管或正偏pn结的微变等效电路模型。

图5

用简单二极管电路说明图解法、线性化近似处理方法和小信号微变等效电路模型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也能建立非线性电路分析的基本思路。在学习三极管放大电路时,再进一步运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模型方法分析计算,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模型的意义,从而化解对放大电路放大过程分析不清这个难点。

(二)强调单元电路分析的基本步骤,引导分析思路和方法

前面提到,基本单元电路是构成各种实际电子系统的基石,掌握了基本单元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就容易分析和设计具有实际功能的各种电子系统。面对众多的结构和性能各异的基本单元电路,我们采用所谓“五步教学法”,即固定的5个步骤讲解基本单元电路:

(1)电路功能和电路结构

以实际功能需求为先导,或是在总结已学单元电路不足的基础上,引出要学习的单元电路,强调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和特点,使学生在认识电路同时,也能对电路构成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例如在学习功率放大电路时,一般的教学策略就是,先简单说明单管甲类功放电路的效率低的原因,提高效率的途径,从而引出互补对称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结构。然后说明构成电路的结构要素和关键元件,以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

(2)工作原理分析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定性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电路的工作过程,从而说明电路的功能。有些单元电路的学习,以定性分析为主,如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类判断,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等。反馈电路的分析和判断,可以说是模拟电子技术学习的难中之难,针对具体电路进行判断的过程是,首先要正确辨识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然后判断反馈网络与输入信号的位置关系,从而判断是串联或并联反馈,再根据反馈量和输出量的关系,判断是电压或电流反馈,最后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以上判断过程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都适用,应该强调反馈量仅仅取决于输出量,与输入量无关这个基本出发点。

(3)主要参数分析计算

在单元电路的学习中,有些电路要求掌握一些性能参数的计算,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的计算、功放电路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计算,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计算等等。这些计算中都采用了工程近似方法,不同的电路分析采用不一样的近似方法,如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在直流通路中进行,三极管的发射极正偏时,采用0.7V模型近似,而在求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动态参数时,三极管采用的是微变等效电路模型,这些问题,与前面讨论的非线性电路近似处理方法联系起来,就好理解啦。讨论这些电路的计算问题时,一定要强调说明不同电路计算的近似方法和手段,学生才会有的放矢地加以运用。

(4)应用及注意事项

单元电路都是构成实际电子产品的基本电路。为了加深学生对模拟电路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在讲授一些单元电路时,可以适当举例,说明这些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学习功放电路时,可以扩音器电路示例,在学习直流稳压电源时,可以一个实际稳压器电路为例,还有集成运放构成的各种应用电路等等。有两种教学策略说明单元电路的应用,一是从引入实际电路开始进入单元电路的学习,在实际电路图中框出单元电路;二是在学完后举例说明单元电路的实际应用,这时应从应用的角度说明应用电路的构成原则、元器件参数的选择、应用条件等注意事项,有条件的话,可在课堂上做实物演示或仿真演示。

(5)归纳小结

对于每个单元电路讲解的最后,都应该按照以上4个步骤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对该单元电路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加深认识、对该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加深印象。再通过例题讲解或练习,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应用。

我们强调对单元电路结构的认识,这样在分析一个具体的、复杂的实际电路图时,就容易从中划分出一个个的单元电路,然后根据单元电路的功能和连接关系,推测出该实际电路的功能,这也是分析实用电子系统的基本方法。

(三)仿真和实物实验相配合,提高认知和动手能力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模拟电子技术,离不开配套的课后实验环节。通过实物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会使用常用电路测试仪表,了解电路测试技术,提高动手能力。但以往的课后实验都是在单元电路学完后才开展的,在学习时仍然存在不好理解等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已成为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的主要工具,EDA系统中所包含的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作为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实现对单元电路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Electronics Workbench(EWB)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基本放大电路、功放电路、振荡电路等单元电路的功能,能够形象地看到一些电路现象,如输出波形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等。

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越来越软化,甚至全部用EDA软件仿真替代实物实验,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一定要仿真和实物实验相配合。在讲授元器件时,把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放芯片等拿到课堂上展示。通过在面包板上搭建一个个实物电路,并通过实际仪器仪表对其进行测试和观察,学生才能感受真实单元电路的魅力,提高认知和动手能力。

四、结束语

学会用工程近似方法处理问题,认识各种常用单元电路,学会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和实际电路测试,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的诸多难点问题,以上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地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学好模拟电子技术的信心,激发进一步钻研电子技术的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篇6

关键词:电子应用;电子电路;仿真技术

1电子电路仿真技术

1.1电子电路仿真技术的内涵

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就是在电子电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电子电路的工作状态,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从而能够真实的、准确的模拟出电子电路的工作状态,能有效的帮助电路设计人员来分析电路的功能与基本特征。从工作原理上分析,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就是利用数字模拟的方法对电子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与模块进行组合测试,分析新设计的电路工作状态,并将其应用于电子电路的开发与设计中。电子电路仿真技术通过对设计的电子电路进行集成化的建模模拟,可以对电子电路的设计进行全局统筹管理,在电子电路的测试还是在研发上,都具有优势,由于电子电路的设计需要集自动化、电气、机电于一体的工作模式,为了控制产品设计的达标和质量的准确性,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对其进行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1.2常见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及功能

(1)OrCADPSpice软件。该软件是一种针对元件级别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主要是采用Spice通用语言进行编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模块,具有较强的移植性,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具有较好的性能。该软件主要由电路仿真、元器件编辑以及原理图编辑等模块构成,利用电路元件模型编程设计,可以对元器件的真实特性进行模拟,在模拟时,可以利用电路方程进行计算,分析电子电路的细节特性,OrCADPSpice软件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复杂电路的特性分析,能对元件级别的电子电路进行模拟,还能对数模混合的电子电路进行仿真模拟,在电子电路设计时,该软件能够提高电路的集成效果。OrCADPSpice软件的缺点是不适合电路功率比较大的电子电路,对分析计算时间比较长的电路分析也缺乏灵敏性,对于仿真收敛性差的电子电路也不能有效的模拟。(2)Saber软件。该软件是功能比较强大,适应比较强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应用于电力电子、机械、光电等不同类型电路的模拟仿真,而且还具有兼容混合仿真的功能,能从不同的层面分析电子电路的测试与特性,它能对原理图的电路进行输入性的模拟仿真,对电路中的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建模,该软件的主要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而且模拟仿真的原理图效率较低。

2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在电子电路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2.1促进集成电路的开发与设计

电子电路是集成电路的设计的关键,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对集成电路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集成电路的设计,才能提高集成电路的性能,利用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电子电路进行设计,并可以对复杂的集成电路性能进行分析,从而能方便的将集成电路进行压缩,从而形成芯片级的集成电路,这样不仅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开发,还能增强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及美观性,还能提高电子产品的芯片性能与工作效率,利用仿真技术对集成电路的性能、参数等分析计算,利用仿真电路的虚拟化测试,优化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案,以不断的优化集成电路的性能。因此,在集成电路的开发与设计,需要灵活的运用芯片系统思想进行常开发,不断利用仿真技术对电子电路的性能进行分析计算,来验证芯片性能,分析其是否满足电子产品的要求,同时可以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对集成电路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从而保障电路设计的准确性,从而不断的促进电子电路的发展。

2.2优化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案

在电子电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电子电路器件的性能,如温度敏感性等,一旦电子元器件外界的稳定发生变化,或者环境发生改变,外界的温度就会对电子元器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电路的稳定性,利用仿真软件对电子电路的长时间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及时发现电子电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案,才能总体提高电子电路的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将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子应用开发中,对电路运行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模拟,达到总体优化电路的设计方案。采用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可以对不同温度状态下的电路特征情况进行分析,便于为设计人员提出电路的设计方案,进而整体改善电子电路元器件的温度敏感性,打的优化电路设计的目标。

2.3提供新的电子开发方式

电子电路新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电子系列服务,在开发新的电子产品时,需要注重电子电路的创新设计,才能提高电子系列产品的开发效率,采用仿真技术可以快速的多电子电路的相关功能、参数等进行设计分析,达到优化电子电路的目的。在传统的电子应用开发工程中,由于元器件比较复杂,电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子电路设计与开发的时间过长,技术也比较漫长,在仿真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利用模拟仿真可以对电子电路的设计进行调整,也就提供了新的电子电路开发方式,利用模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对电子电路的环境进行模拟、实验与调试,改善了电子产品的设计效果,极大地优化了电子产品调整效果,采用电子电路仿真技术,使得电子产品的开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为电子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2.4有效验证电路设计的功能

对于电子电路的开发设计只是电子产品开发的第一步,如何有效的验证电子电路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保证电子电路功能、参数的稳定,成为电子产品开发的关键,这就需要采用仿真技术对电子电路的功能进行模拟,对电路的功能进行多重验证,以保证电子电路应用的稳定性、合理性、科学性与安全性。电子电路的设计人员可以将仿真技术的模拟分析功能与电路设计的可行性结合在一起,全面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模拟仿真的参数来分析电路存的误差,以及电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与实际预期不符合的情况,从而能有效的降低电路功能的误差,或者存在着不能使用的情况,真正实现对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的功能进行验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电子产品的功能能。

2.5在电子电路的虚拟测试中的应用

电子电路的设计要能合理根据各个电器元件的功能,详细地对各个参数进行设计,才能保证电子电路的高精密性的要求,如果电路的稳定性不强,精密性不高,就会影响着电子电路的稳定性,利用仿真软件的功能,可以对电子电路的运行情况进行虚拟性的测试,从而能够对电子电路的功能、参数进行有效的设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电子产品开发与应用时,针对电子产品应用的环境,保证电子产品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发挥稳定的功能,就需要设计特色的环境,对电子电路的运用进行进行分析,采用仿真技能,可以展开特殊环境在电路运行状态的模拟分析,测试电路运行的极限值,保证电路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参数、特性保持稳定,通过仿真技术的虚拟测试,及时发现电路中的问题,可以提高电子产品应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结束语

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在电子电路开发中的应用,可以快速的、有效的对电子电路的性能进行模拟测试,便于设计者能快速、准确地发现电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电子电路的设计效率,也为电子电路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提供了基础,从而也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子产品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电子产品的应用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苏青霄.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在电子应用开发中的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2):142-143.

[2]蒋昌太.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在电子应用开发中的运用[J].电子世界,2019(24):173-174.

篇7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环节;电子信息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l 引言

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科学技术的面貌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在50年代以前是以电子管为核心器件,60-70年代逐步由晶体管代替,80-90年代则是以集成电路为主,并由全模拟电路转为兼有模拟、数字信号电路且以数字信号电路为主的信号系统。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及其广泛应用深人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哪个行业有电子工业这么快速的惊人变化。为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形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转变我们过去在计划经济休制下形成的教育思想,使教育真正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

2 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及必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

2.1 专业教育培养目标

面对当前这一新的形势,新的教学改革大潮,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工程教育不可能什么都学,也不可能学得太专,工程教育只能是基础性教育,培养通用的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国家教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电子信息工程类核心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3大模块,即:①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②线性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工学、电子学技术中已经成熟的并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它提供了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人员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这些课程的内容是今后学习专业课的基本知识。

2.2.1 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模块

①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工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核心技术的基础与核心。电路分析基本内容是:电路与磁路、交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等。参考学时为90-100学时。

信号与系统基本内容是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线性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随机过程和信号处理等。参考学时为80-90学时。

②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核心技术课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一些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是:电磁场、电磁波、传输线和天线等。参考学时为80-100学时。

2.2.2 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逻样电路模块

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教育中重要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半导体器件、放大器、信号波形变换、功率电路、频率变换等。参考学时为150-160学时。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逻辑门电路、数字电子学理论基础、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模一数接口电路等。参考学时为70-80学时。

2.2.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模块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蓬勃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计算机系列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93大纲”的规定,它包括9个领域、3个进程、12个基本概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认为包含以下基本内容:计算机数据录入技术、编程语言和基本算法、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与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

2.3 实践环节的改革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在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特别重要意义。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综合专题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实验是实践的主要环节之一,实验课是综合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的联合体,它为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提供了最佳条件,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动手能力、思维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基本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探索精神、坚强毅力和求实作风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综合专题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建立正确的工程设计观点和经济观点。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和考查,是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工程师素养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最重要的环节,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一环节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

3 改革实践环节的方案

3.1 基础实验教学应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① 熟悉常用的元器件的性能及使用。

② 熟悉各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测试方法。

③ 能设计、组装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 检查和排除常见故障。

④ 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 建立正确的工程观点和经济观点。

⑤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进行误差分析和撰写科学实验报告。

⑥ 能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 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分析等。

3.2 关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初步设想

3.2.1 体系结构框图

根据原来按技术基础课分别开设实验课所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能力结构,设想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基础实验部分合并开设一门“基础电工实验”,内容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覆盖整个电子技术基础学科的前两个模块。再开设一门课程设计性质的综合实验与综合实习,突出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将计算机能力的训练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并与有关学科的教学环节相结合。考虑到计算机学科能为其它学科提供非常先进的工具,计算机学科的成果能为其它学科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在综合实习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要尽可能地运用计算机学科的成果。

3.2.2 关于各实验模块的说明

(1) 课程设计性质的电路综合实验

电路综合实验要求设计、安装和调试一个电子电路或一个简单装置,检查并排除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设计题目有:多级放大器、OTL功放、直流稳压电源、调制器、解调器、计数器、分频器及数字钟等。本实验安排在3年级分段进行。参考学时为60-70学时。

(2) 综合专题实习

综合专题实习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中的方案论证、工程计算、安装调试及撰写论文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综合专题实习应是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的一个分机,或一个较小的设备,在技术上已较成熟,在设计与调试方面有典型性与先进性。例如:电视机安装与调试、音响系统安装与调试、数字调谐器、各类报警系统、电子裁判系统、家用电器的电脑控制等。本实验可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工厂进行,可与生产实习、勤工俭学结合起来,实习期约为3-4周。

(3) 计算机能力训练

计算机能力训练包括计算机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计算机接口实验等。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全面贯彻中国计算机学会“93大纲”的要求,根据目前大多数高中毕业生的现状,可在第一学期安排计算机操作训练,然后是计算机编程训练;在此基础上可在数学、物理、电路与信号、电子线路等课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和设计。另一方面,在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计算机接口实验,从而为利用计算机开发产品,进行综合专题实习作好准备。

围绕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而进行的综合专题实习应在计算机应用的典型系统选题,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多路自动监测系统、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通信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等。上机时数为150-200小时。

4 结束语

本文在东南大学教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践环节教改的实施方案它将国内外教改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可以为绝大多数院校所接受。写作本文目的也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加快教改的步伐。

参考文献

篇8

顾玲芙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214153

【文章摘要】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软件

的开发与应用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在电子线路设计领域中,软件应

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电路

设计提供更为高效的参数优选方案,

其在当下社会应用和教学中所占比

重也日渐增加。在电路研究与设计过

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利用电

脑仿真技术对电路设计进行分析与

调试,计算机软件的应用逐渐成为当

下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工具。本文

从电子电路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质量,

设计周期及成本计算角度出发,对电

子电路设计教学中的软件应用进行

分析,并通过探讨不同类软件在电子

电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特点,为电子

电路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依据。

【关键词】

软件应用;电子电路设计;设计教学

1 电子电路设计教学发展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软件的

开发与利用日渐成为当下社会各领域发

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电子电路

设计中,各类软件的应用在为电路设计提

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电子线路连接及

功能的验证提供了有效途径。各类软件在

日渐普及和广泛应用中得以不断完善,这

也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软件在电子电路

设计中的应用。在电子电路的实际设计应

用中,由于电子电路结构设计和线路搭建

涉及到了多个电子领域,如电路图绘制,

电路设计,元件设计及结构调动等,都需

要不同类型的软件进行应用设计。在当下

我国电子电路的设计与教学中,理论课程

与课程实验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电路学

习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计算机软

件的应用教学,使得学生在掌握了软件应

用的基础上,能够以软件工具开展电子电

阻的设计,搭建和线路调试。在计算机软

件的电子电路教学设计与应用中,模拟电

子技术实验教学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实

例,学生在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的课程中,

能够在课程内容中学习到电路技术和计

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课堂练习和

课程实践不断加深对计算机软件应用和

电子电路设计的认知,在课程教学后期的

课程实践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开展电路

设计实践,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软件知识和

电子电路知识的有机融合。电子电路教学

的开展,为计算机软件和电路设计应用的

结合提供了发展前提,这也为我国电子电

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各类软件在电子电路

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顾玲芙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214153

2 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软件应用意

义探讨

在电子电路的实际设计与开发中,

电路结构的软件设计仿真测试已成为当

下最具有效性的技术,加之越来越多的电

子电路设计者选择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电

子电路设计进行研究,这就使计算机软件

应用在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计算机软件提供的软件仿真功能

为电子电路的方案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参

考,学生能够利用软件进行对预先设计好

的电路方案进行仿真,并通过对比方案设

计与当真结果对具体内容进行改进,这在

帮助学生完善仿真方案的同时,也进一步

巩固了其对知识的掌握,提升了电路设计

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与传统形

式的电路测量检验方式不同,计算机软件

的应用仅需要将电路接口连接到实验箱,

通过程序调试模拟实际应用环境,以更为

高效率的检测出电路系统的设计错误。软

件应用在为电子电路设计提供仿真环境

的同时,也能够在学生的电子理论学习中

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在电子电路教学开

展过程中,课程理论和实验设计的有机结

合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

性认知,而在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检测过程

中,由于校园客观环境的限制,电路的检

验与应用通常无法得到充分开展,而利用

计算机软件设计则能够有效实现对电路

设计的检验和校正,使得学生能够在真正

意义上掌握电子电路设计课程中的研究

方法。

3 各类软件在电子电路教学中的具

体运用

3.1 CAD 软件在电子电路教学中的

应用

CAD 软件系统是当下电路设计软件

中图形设计功能作为全面的应用软件,其

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也十分广

泛。在电路设计教学的开展中,CAD 软

件为课程开展提供了绘图,几何造型以及

特征计算等功能,在进行电路设计过程

中,教师能够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元件设

计,是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同电路元件的功

能,并以此为基础,使学生利用不同元件

的特性进行电路的功能设计。CAD 软件

在为电路教学设置元件设计功能的同时,

也自带有元件库,电路的实际设计可以直

接对元件进行调用,这也能够有效节约电

路原理图设计时间。在利用该软件开展教

学时,教师还要强调实际元件和虚拟元件

的区别,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

以保证学生实际电路连接的准确性和安

全性。

3.2 EWB 软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分析

EWB 计算机软件是一种用于电路设

计与仿真的EDA 工具软件,与CAD 软件

不同,EWB 软件中包含更多的高品质模

拟电路元件和组件模型。教师在开展电子

电路设计教学时能够在元件调用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多种功能仿

真,如对以连接的电路结构进行交流频

率特性分析,静态分析和参数扫描分析

等。EWB 软件主要结构包括函数信号发

生器和仿真电路模板等,学生能够在课程

设计中通过元件调用和参数整合,完成电

路设计,并通过将电路系统调用与仿真模

板中,对其进行功能测试。在电路仿真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开展信号发生器教

学,使得学生能够依据实际电路结构设计

选定对应的激励信号,以此保证电子电路

结构仿真结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3 PSPICE 仿真软件在电路设计教

学中的应用

作为现阶段不同类型电路分析与设

计仿真软件之一,PSPICE 软件具有十分

优越的实用性能。该软件主要包括电子线

路仿真,图形方式输出,模拟计算电路功

能和网表生成等功能,不仅能够对模拟电

子线路进行仿真与模式实验,也能够与实

体电路结构进行连接并开展模拟仿真。在

电子电路的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将课程演

示重点放在利用 PSPICE 软件模拟连接

电路上,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元件参数的基

础上,更为全面的掌握电路波形和电压电

流值的检测方法。PSPICE 仿真软件的应

用,也为电路设计教学中元件参数的优化

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途经,教师通过对比软

件中不同模拟元件的功能,以选择灵敏度

高和容差关系稳定的软件开展教学,这能

够极大的优化电路设计中的元件参数,并

使得电子电路设计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

提升。

4 结束语

不同类型计算机软件在电子电路教

学中的应用,为电路设计与功能检测提供

了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

过对比不同电路软件的应用特点,并选取

更具教学价值的应用软件开展电子电路

教学,能够更为全面的对电路参数进行讲

解,进而培养学生电路工程设计的眼光,

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

【参考文献】

[1] 周长森. 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技

术的实际应用探究[J]. 山东科学

技术出版社.2011(6):6-14.

[2] 胡晓云,邓肖月.EDA 技术在电

子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与探

索.2012

[3] 胡卫平.CAISD 软件包的研制及其

在逆变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北

京电子教育出版社.2009,9-15

[4] 周淑芳. 柔性电路板在电子电路

篇9

关键词:NI Multisim10;EDA;仿真;单管放大电路

中图分类号:TN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2

Single-tube Amplification Circuit Simulation Based on NI Multisim10

Yu Jianyong

(Changj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ji831100,China)

Abstract:Use NI Multisim 10 can realize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design and virtual experiment,experiment,don't consume the actual components required components and type of experiment,experiment unlimited number of low cost,experimental speed,high efficiency;Experimental data accuracy.Design and successful experiment circuit can directly use it in production.

Keywords:NI Multisim 10;EDA;Simulation;Single-pipe amplifying circuit

NI Multisim10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作为Windows下运行的个人桌面电子设计工具,NI Multisim10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NI Multisim10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这一问题。使学习者可以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的再现出来,并且可以用虚拟仪器技术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仪表。NI Multisim10具有较为详细的电路分析功能,可以完成电路的瞬态分析和稳态分析、时域和频域分析、器件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电路的噪声分析和失真分析、离散傅里叶分析、电路零极点分析、交直流灵敏度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以帮助学习人员分析电路的性能。

下面就以单管放大电路的实验为例,利用NI Multisim10来完成整个实验,并且得出实验结论。就实验过程作详细说明,这一实例足以说明NI Multisim10仿真软件在教学环节中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一、NI Multisim10软件概述

如图(1)所示,NI Multisim10启动欢迎界面:

图(1)

如图(2)所示,NI Multisim10操作界面:

图(2)

二、实验原理

在本实验中,应该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测定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与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测量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测量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测定负载电阻对电压增益的影响;测定无旁路电容时发射极电阻对共射极放大器电压增益的影响。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u,可用交流输出电压峰值Uop除以输入电压峰值Uip来计算

Au=Uop/Uip

在单级共射极放大器中,集电极等效交流负载电阻为

//=

晶体管的输入电阻可估算为

300+(1+)

式中,为静态发射极电流,也可用静态集电极电流来代替。

当发射极旁路电容的容量足够大时,的容抗近似于零,与发射极电阻的并联总阻抗也近似于零,晶体管的发射极相当于交流接地,则电压增益的计算公式为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分压电阻、及晶体管输入电阻三者的并联值,即

=////

输出电阻近似于等于集电极负载电阻,即

=

当发射极旁路电容断开时,在发射极电阻上产生串联电流负反馈,则电压增益为

=-

当>>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

这时输入电阻为、和[]的并联值,即

=////[]

输出电阻仍近似等于集电极负载电阻。

三、电路实验原理图

如图(3)所示

四、在NI Multisim10搭建实验电路

建立如图(4)所示的单管放大电路,连接仪器仪表,并进行设置,双击函数信号发生器―XFG1,参数设置如图(5)所示。

图(4)

图(5)

单击仿真电源开关,激活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电路达到稳态后,波形如示波器―XSC1如图(6)所示。

图(6)

由图(6)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Uip Uop T

-19.991mV 4.616V 1.004mS

建立如图(7)所示电路,并如图所示,放置相应仪器仪表,在此实验电路中测量出的、值计算晶体管输入电阻。

图(7)

由实验仪器仪表测量静态工作点及β的测量值,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IBQ(U5) ICQ(U4) IEQ(U1) UBQ(U3) UCEQ(U2)

0.044mA 3.716mA 3.760mA 3.255V 10.011V

由表(2)中数据以及结合实验原理得出:

300+(1+)=300+(1+84)=888

由图(6)、图(7)、表(1)、表(2)以及结合实验原理得出结论如表(3)所示。

表(3)(负载RL为200KΩ电阻的情况)

Uip Uop (测量值) Au(理论值)

-19.991mV 4.616V -230 -187

(断开时)

1.98K 888 579 2K -2.83

参考文献:

[1]付植桐.电子技术(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李新平,郭勇.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张新喜.Multisim10电路仿真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篇10

1.1课程体系开发理念与思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以应用技能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人才需求,服务现代制造行业(企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完成机械加工、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工作的能力;主要从事机械零部件简单设计、加工与工艺编制、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操作与维修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的开发思路见图1。①通过企业调研,网上招聘调查及召开研讨会等方式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②对机电专业的职业岗位及岗位所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③结合机电企业、行业生产任务和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条件,提炼典型工作任务;④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即所学课程。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机电技术领域和机电行业(企业)的工作任务的要求,参照机电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机电职业岗位的学习领域,确定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工作任务,设计若干教学项目,将相关知识、技能、素质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融于各教学项目,通过对各教学项目的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素质同步提高,培养学生相关专业技能。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1.2课程体系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是综合的,课程设置应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以就业为主导,设置六门左右的的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能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向,形成有特点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其中,一般专业课为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须、够用的理论基础。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技能课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通过《焊接与万用表组装实训》课程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焊接技能,又可以让学生熟悉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的过程。通过顶岗实习,帮助学生将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素质拓展课主要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为职业能力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主要抓机电专业的特点,理论以够用为标准,少讲原理等枯燥的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且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更接近企业的实际操作标准。例如将《电气控制技术》、《电力拖动基础》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整合为《单元电气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精讲常用的理论知识,以实践操作为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进行整合为《机械制图及CAD》,让学生在手工绘图的同时,学会计算机辅助绘图,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绘图更好地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将《电工电子技术》拆分为《电工基础》和《单元电子电路分析与调试》,不但加大课程实践操作课时,而且增加了学生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使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2.2.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单元电气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的电气控制电路设计能力、电气接线能力与电气线路故障查找能力,此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法来教学。例如: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老师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工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学生根据基本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单相运转控制电路”来设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老师然后完善电路,学生根据设计出的电路现场实际接线,最后通过同组互检,没问题可以通电,检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变化情况。

2.2.2项目式教学方法[3]《械制图及CAD》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机械样图的绘制和识图能力,也是企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可以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把课程内容拆分为几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可以有几个子项目———任务,主要项目见表3,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项目的合理性决定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效果。

2.2.3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了配合机电专业课改革,学校为专业课改革建立专业化教室,专业化教室的布置与传统教室不同,采用六边形课桌,每6个人一组。老师讲述基本理论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提交小组讨论结果,让全体同学再进行讨论,最后选定出优质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