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各种效应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各种效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的各种效应

篇1

关键词:职校英语 七个关系 综合能力 英语应用

一、“听”与“说”、“写”的关系

在英语的学习中,应该注重多方面的结合。而听、说与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英语当然也是如此,将三者有力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将英语学习提升到更上一个阶梯。在英语的长期学习当中,写一直是同学们最擅长的一个环节,而说与听则是很薄弱的一个环节,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培养同学勇敢的说,努力的听。在课下留一些有趣的作业,看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让同学们用英文叙述电影的内容。将听、说、写结合在一起为英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读”与“写”的关系

写是学生在学习中非常适应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很少有人可以勇敢的将自己写的东西流利的用英语朗读出来。而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则是可以与人进行交流,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又如何去与别人交流,写的再多会的再多却无法用语言说出来,只能说把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这也是高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学习英语的要点不仅仅在写上,更多的是将读和写两者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将学到的东西展现出来。为了培养同学们这种能力,学生必须从平时学习中一点一滴的累计,教师能够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大声的读出来,进行对同学们读课文的习惯的培养。

三、“规则”与“语感”的关系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认为只要学习单词、语法与短语就可以将英语学好,然而英语并不是只有短语、单词与语法。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单词、短语与语法的同时,增加我们对英语的感觉,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要掌握其精髓。在英语学习的初期,单词的确是需要我们大量背诵的,短语也需要我们能够扎实的记忆,与此同时还要灵活的运用语法。可是到了英语学习的后期才意识到英语学习中关于这些规则性的东西不是主攻,教师教学的目的更多的是培养我们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的感觉,英语到了后期的学习时期时,语感是非常的重要的。 学生可能对规则性的东西掌握并不牢靠时,教师提问却能够清晰的用口语进行回答,这无非是受环境的影响,不知不觉就对英语有了这样的语感,不但让学生们增强了自信,更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树立起信心。

四、“讲”与“练”的关系

在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背单词,如何记语法,将课堂主体忽略,一味的让自己主导课堂,没有时间给学生讲英语,练英语的时间,导致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的原因之一。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们能够主动去探索,亲身去研究,只有学生在问题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时,才会牢牢的记住。所以在课堂的学习中老师需要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做典型例题来更好的指导学生英语学习,以便老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让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将问题解决,使得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归纳总结出一套所学语言的规则、原理等学习方法,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

五、“语句”与“篇章”的关系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时常积累或背诵些谚语,典型例句等。很多语句的积累是为了在翻译句子或者阅读理解时,能够快速的反映出其含义,不应为看不懂而耽误了答题时间,因为有些句子在不同的文章当中有不同的含义,要让同学们通过理解整篇文章而去理解单独的语句。进行英语课文教学时,应该注重从整篇文章的意义结构出发,指导学生针对话题,获得语篇动机、领会语篇主旨、理顺语篇内在逻辑关系。以使同学对语言输入进行加工处理并消化吸收,从而使词、句、篇的教学系统起来。

六、“重点”与“难点”的关系

在英语的学习中,有很多的语言点需要处理,教师要找出同学们记忆的重点与难点,要帮助学生克服在思维和语言上存在的障碍。重点的地方要特别提出来,让同学们特殊记忆,在脑海中形成重点。而难点的地方要找出到底是什么地方的理解导致成为难点,将难点解析与解剖,将难点化为易懂点。

七、“纲”与“本”的关系

高职英语教学,教师不能仅讲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要培养语言的技能与技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纲为本,除了对教材讲解外,也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与处理,让英语课堂更生动,也要增添适合教学的活动,在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注重语言知识的灵活培养,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加深,使英语成为他们以后工作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 张阿力. 谈英语教学中交际法的应用策略及问题[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8)

篇2

【关键词】性格色彩 学生管理

“性格色彩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科,由心理专家乐嘉创立。主要将人的性格分为红、蓝、黄、绿四种。“性格色彩学”的源头是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在四液学说中,将那些明显乐观、爱玩乐特征的人称为多血质;将那些喜欢成为领导者的人称为胆汁质;将那些循规蹈矩,感情细腻的人称为抑郁质;而将那些乐于旁观,很轻易就会被人所领导的人称为粘液质。中国心理专家乐嘉通过对这一学说的借鉴与改进,进一步发展了个性修炼的有效策略、不同性格产生的行为互动关系及塑造个性的内容,并将其他性格分析系统相互整合,与此同时,赋予了“性格色彩”的概念,将人的性格分为红、蓝、黄、绿四色,红色代表机灵人,这种人头脑灵活,能说会道,但是容易患得患失,情绪波动大;蓝色代表聪明人,这种人思维缜密,才华横溢,但是不善于调节自己,缺少豁达;黄色代表精明人,这种人精于打算,锋芒毕露,但是过于争强,易怒好斗;绿色代表明白人,这种人大智若愚,宠辱不惊,但是行动迟缓,缺少魄力。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性格色彩学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管理。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呈现出的不同性格色彩,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大学生性格色彩管理

1. 大学生性格色彩管理的优势

通过性格色彩分析,首先可以使不同性格的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发展潜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通过性格色彩学习,有利于加强不同性格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其三不同性格色彩的学生间通过加强合作按性格色彩优势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2. 大学生性格色彩管理

(1)红色性格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红色性格的主要优势是积极热心、富有魅力、有说服力和充满热情;他们充满梦想并善于让其他的人也为他们的梦想振奋;他们永远都是富于感召力的乐观主义者;这些特质帮助他们影响人们并建立同盟以达成他们的目标。但同时红色性格也存在弱点:性急、厌恶孤独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红色是新事物的积极尝试者。他们的决定大多都是凭直觉做出的。

针对红色性格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管红色性格的学生产生的各种想法是不是符合实际,都不能急于否定,反而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认可,避免红色性格的学生因想法不被认同而产生怀才不遇的消极感觉;如果教师能够对这部分性格学生的想法予以充分的认同及肯定,这势必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是红色性格的人喜欢追求自由空间,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满足学生对空间的充分追求,可积极引导红色性格的学生参与到各类社团活动策划当中,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激发红色性格学生的热情。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给予红色性格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以彰显红色性格学生在创造力方面的突出优势。三是针对红色性格后劲不足的情况要及时给予监督和鼓励。

(2)黄色性格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黄色性格最明显的两个特点是控制欲和目标性特别强。黄色性格学生是以目的为导向的野心家,当人们和形势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时,就是他们的内心获得极度的时候;他们想要完成许多事情,因此他们从不把焦点集中在对达成最终目标毫无意义的事上面;黄色性格学生寻求便利并从不害怕改变规则,他们接受挑战、获得威信,并是最先投身于解决问题的领导者,他们步伐迅速、目标明确、并在工作中不断鞭策自己,他们会因为事情耽搁延误而犯愁。黄色性格的缺点是独断专行、固执己见、缺乏耐心、对他人感觉迟钝。

在整个学生群体当中,黄色性格的学生是日常生活中最为活跃的一支代表。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乃至团队活动当中,最善于发表自身见解驳斥他人不同意见的学生,往往多为黄色性格。因此,对这部分性格的学生进行管理时需注意:黄色性格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过于活跃,在各种集体活动当中黄色性格的学生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黄色性格学生很容易成为同龄学生的嫉妒对象,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及时对黄色性格学生的人际关系给予适当的引导,既要锻炼黄色性格学生的组织力,引导他们成为学生中的领导者,又要避免出现因不能达成目标而出现的消极影响。

(3)蓝色性格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蓝色性格是擅长分析、持久稳固、讲求系统性的人群,他们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蓝色以细节为导向,他们对实质的关注胜过形式;蓝色的人喜欢完美的过程并追求切实的结果;蓝色对他们自己和其他人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值,这使他们能够实现自我的超越,他们倾向于完美主义以至于在追求过度完美却无法实现时会导致偏执;蓝色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会慎重地做出决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以上性格特点使得蓝色性格的学生在执行工作计划方面,始终秉承严格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安排,全过程均以所领受的任务作为动作实施的向导。换句话来说,在对蓝色性格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若想要保障任务到期完成的质量与效果,仅需要关注对任务内容以及任务到期日的布置工作。不但如此,蓝色性格的学生在工作过程当中,对于自身以及工作伙伴所提出的要求均比较的严格。因此,在管理这类性格的学生时可以在任务精确度以及任务完成时间方面给予这部分性格学生充分的信任,将工作方法的选取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另外,尽管蓝色性格的学生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优势突出,但对于自我心理的调节不够有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过于拘泥于形式,受到框架限制,因此应引导这部分学生做执行者而非管理者,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绿色性格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绿色性格在四种性格中是最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是优秀的聆听者和忠诚的朋友。他们的不拘小节使他们平易近人并且和蔼可亲,他们发展着能互相帮助和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网络,绿色是绝好的团队成员和合作者。绿色讨厌冒险,相对于尝试冒险所带来的变化他们更愿意处于一个糟糕的环境里。他们愿意维持现状,当变化太大时他们会变得焦虑不安。绿色比其他好强善斗型的人更能保持内心的沉着和平和,能善始善终。他们不喜欢招惹是非,当不同意其他人的想法时他们依旧会去附和。

因此,在管理这类性格的学生时要注意先赢得这部分性格学生的充分信任,支持他们感受,并对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认同。与此同时,绿色性格人群希望在对人处事中尽量地避免矛盾。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周围的学生对这类性格的学生的行为与对人处事的方式给予认同和支持,确保这部分学生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并要积极地引导绿色性格的学生,将低调的处事方式应用于日常学习,乃至后续工作岗位当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辅导员的性格色彩

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对其个人的性格具有特殊的要求。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每一个辅导员都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将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学校的学生工作。大学期间也是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辅导员的性格集中表现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辅导员性格对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伍麒名的色彩理论,可以把辅导员老师的性格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1)蓝色性格是完美型。蓝色性格辅导员的主要特征是:理想主义,追求完美,为人小心谨慎,擅长思考,酷爱理性分析,在乎细节,敏感但喜怒不形于色。喜欢做事有条不紊和讲求章法,遇事遵循原则,但有时也会显得过于死板。

(2)黄色是力量型。黄色性格辅导员的主要特征是:个性固执而刚毅,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勇于挑战,遇事善做决断,果敢而不畏风险。特别能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然而他们最缺乏耐心。心有所动则溢于言表。

(3)红色是活泼型。红色性格辅导员的典型特征是:真诚主动,热情洋溢。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受到学生的喜欢和欢迎;情感丰富而外露。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富有感染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表现力强,极具个人魅力。善于表达,通常是演讲的高手;善于赞美和鼓励,是天生的激励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他们性格的局限是:变化无常,随意性强;粗心大意,杂乱无章;没有焦点,把精力分散在太多不同方向。

(4)绿色是平和型;绿色性格辅导员的主要特征是:平和低调,无异议,少主见。慢性子,不慌不忙,极有耐心,擅长聆听而非表达。诙谐幽默。喜欢平稳的生活而不是冒险。最看重的是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很有人缘,注重合作。不喜欢冲突,总希望面面俱到。有时过于保守,对变革从来都不积极,乐于担当旁观者。而他们的局限性是:容易压抑自己的感受以迁就别人,期待人人满意。

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法能够帮助辅导员找到自己现在的坐标,并了解每个不同色彩性格优缺点的表现形式,从而防止自身偏离正确的航向。不同性格颜色的辅导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性格方向,往往容易走极端。比如:蓝色性格的辅导员容易不断批评让学生有挫败感。红色性格的辅导员,注重追求活跃性而忽略系统性。黄色性格的辅导员,因为需要有掌握一切的感觉,管理学生过程中容易让学生觉得有压迫性。绿色性格的辅导员容易压抑自己以迁就别人,容易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三、结语

性格色彩管理理论认为:一切管理的核心关键在于“人”。所有千变万化的管理技巧,都是建立在对人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不同性格有其各自的优势和过当,管理者在了解不同性格的优势和过当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实施管理。不仅如此,性格色彩强调的不仅是理解性格差异,而是一套完整的四合一的体系――“洞见”“洞察”“修炼”“影响”,所谓“洞见”是指如何发现真正的自我;“洞察”是指当他人身上四种不同的性格特点都很明显且强烈混淆时,如何区分他们真正的性格和表面的假象;而“影响”就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去与他人和谐相处;“修炼”是指如何改掉自己的缺点,拓展自己本身缺少的力量,让自己能做到四色的平衡。也就是上述所说的“洞察”。上述理论对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的辅导员来说也同样适用。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辅导员也应该对自身的性格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自我培养。

做好不同性格学生的管理工作,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有特殊性的问题。在这里,更多地要注意他们的特殊性,要因人而异,同时要与政治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做,管理工作就会有好效果。大学生“性格色彩”管理正符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原则,能更方便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更好地理解关心支持不同性格的学生,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优势,进而更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杨乐.“性格色彩”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J].华章,2013(31):160.

篇3

洪艳: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通讯作者:周文胜

洪艳 周文胜

摘要目的:探讨质控表格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带教老师和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带教老师和护生设为对照组,2012年4月~2013年4月带教老师和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带教,观察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16项教学质控表格,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学质控表格能提高教学质量、护生学习效果以及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教学管理中推广。

关键词 质控表格;教学管理;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55

The effect analysis of quality control forms in clin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HONG Yan,ZHOU Wen-sheng(Mawangdui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410016)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forms in clinical teaching management.Methods: Chose our courtyard teachers and nursing students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eachers and nursing students in March 2011 to March 2012 as control group,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3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teach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use of 16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char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specialized theory exam pass rate, the practice examination pass rate, nursing students on teacher satisfaction rat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specialized theory exam pass rate, the practice examination pass rate, nursing students on teacher satisfa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forms c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study effect, which were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form;Teaching management;Effect

教学过程管理是确保教育质量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建立完善的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确保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有效运作的关键[1]。围绕教学过程质量控制,2012年我们制定并使用了16项教学质量控制表格,借助各种表格,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使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护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按照《临床带教老师遴选制度》,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带教老师和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遴选带教老师264名设为对照组,男78名,女186名。年龄23~58岁,平均38.60岁。职称:高级职称81名,中级职称77名,初级职称106名。学历:博、硕士研究生45名,本科学历179名,专科学历40名。教龄3~15年,平均6.10年。护生164名,男32名,女132名。年龄18~24岁,平均21.60岁。本科生64名,专科生100名。以2012年4月~2013年4月带教老师278名为观察组,男83名,女195名。年龄22~56岁,平均36.80岁。职称:高级职称89名,中级职称90名,初级职称99名。学历:博、硕士研究生58名,本科学历189,专科学历31名。教龄3~16年,平均5.9年。招收护生168名,男29名,女139名。年龄17~24岁,平均21.20岁。本科生67名,专科生101名。两组带教老师、护生在性别、年龄、职称、人数、学历、教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常规带教护生入院后进行岗前教育, 然后由教学干事、临床教学秘书负责护生的日常管理如爱岗教育、风险教育、纪律考勤、寝室管理等,实习期间各科带教老师根据情况开展教学查房、讲课等教学活动,出科时完成出科鉴定及考核工作。对所有的教学活动记录未做规定和统一。

1.2.2观察组按照护生入院-实习-结束实习的管理过程,根据医院教学管理制度并借鉴其他附属医院做法,针对护生入院开展的工作设计16项质控表格:岗前培训记录表、护生基本信息记录表、临床科室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评价表、日常教学工作检查记录表、教学查房安排及记录表、疑难或典型病例讨论安排及记录表、小讲课安排及记录表、护生综合情况评价表、护生操作考核记录表、护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表、护生考勤记录表、评教评学记录表、师生座谈会记录表、结束实习时完成护生出科考核鉴定表、护生综合情况评价表,见表1、表2、表3。

1.2.3推进表格实施加强宣教,介绍表格设计的背景及应用优点,增强全院带教老师对使用整套教学质控表格的积极性。通过2 d的集体培训,详细讲解质控表格的使用方法和填写要求,然后下发表格到各临床科室使用,并根据PDCA循环管理方法[2],不断对教学质控表格进行改进。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统一专科理论考试试卷、统一实践操作考核标准和项目(标准分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由科教处统一制定满意率调查表并向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标准分100分,≥95分为满意,<95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生实践操作及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比较(表4)

2.2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情况比较(表5)

3讨论

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3]。2011年由于缺乏质量控制的评分细则,教学质量凭印象,学习效果模糊不清,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由于没有统一格式的记录表格,临床科室的教学资料五花八门、记录不齐全、项目不分明,导致教学档案不整洁、不规范,领导、同事和护生对教学质量及教师满意率不高。教学质量控制,首要任务就是制定质量标准[4],围绕教学过程的每一道“工序”,2012年我们设计并使用了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记录表等16项质量控制表格,应用PDCA循环[5]对表格进行规范管理,对遗留的问题重新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转入下一循环加以解决。统一使用记录表格后,使各问题都得到解决。同时,通过进行质量控制表格的培训,使临床带教老师对质量控制有了新的认识,质量控制意识增强了,质量控制再也不是流于形式,由于老师严格、认真地带教,护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保证,表1可见,观察组的实践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

质量控制表格按照护生入院-实习-结束实习的过程为整套教学质控表格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护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定位,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6],调动护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护生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和时间。表2可见,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各教学环节有了质量控制表格后,既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了具体的管理工具,使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和直观,教学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表格在使用中遵循PDCA循环管理方法,使表格不断完善,也使教学质量呈螺旋上升的状态,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又提高了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主悔.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3):105-108.

[2]朱玉霞,王汝雯,吴亚丽,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成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11:1083-1085.

[3]李蔚,高进,张振涛,等.普通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4):635-637.

[4]涂蓉,张志远,陈志斌,等.以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61-62.

[5]陶华明,殷勇冠,朱全红.PDCA循环在《中药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4,117.

[6]刘军.护生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J].职业时空,2013,9(4):60-61,68.

篇4

【关键词】高效性课堂四个因素六种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31-01

简单的理解课堂教学,一是学生怎么学,另一个是教师怎么教。而高效性课堂就是避免低效和无效,关键是找到最佳切入点。现在很多教师找不到这个最佳切入点,处理不好教与学的关系,导致了走极端,不是忽略教、重视学,就是重视教、忽略学。怎样完美的结合至关重要。本人认为:应多一点中庸思想。圆融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正是课堂的缺失。师生要千锤百炼外在素质,才能内化为心性相容、融会贯通,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才能实现高效性课堂。

一、要处理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要想从根本上弄清楚师生关系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谁是教育的主体?古今中外哲学界和教育界为此争论了几千年。我们知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十分明显的。没有学生,教师不复存在;没有教师,学生也不复存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健康的教学活动,才利于教学已知和未知的矛盾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有时老师是主体,有时学生是主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转化关系,是一种复合关系,也是一种互为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业务关系。即:教学交往。教学交往涉及到的四个方面,即:对话、互动、合作、理解。(略)

二、要处理好学生和方法的关系

关于学生和方法的关系,主要想论述学习方法,简称为“学法”,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突显出来。人们对学生学会学习的认识越来越高。所以学法研究越来越深入,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就是学习策略的研究。(略)

三、要处理好教师和方法的关系

这里主要指教学方法。一般地讲,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的具体办法是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操作手段、实施路径。它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的协调――致活动。通常大班额教学常采取讲解教学法的言语讲授。

言语讲授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高成效教师课堂观察后,专家也发现了类似结果,讲述平均占课堂时间的65%左右,所以对各位教师来说,掌握言语讲授至关重要,应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人民教育》给教师的五条建议中提到:“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就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也同时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教师教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其实传达的是一种趣味和境界。”

此外还要研究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内容。

四、要处理好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侧重谈吃透教材,研究讲授内容。这个讲授内容不仅仅是教科书,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课程、教材、教科书。研究透彻这些再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是不是教材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教师来“讲”,并且要讲深、讲透呢?未必。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哪些是核心与关键,哪里是精髓与“文眼”,哪里有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发散点,何处更能落实方法与价值目标,哪些学生已经了然,哪里是学生的盲点,哪些必须付诸实践,哪些需要肯綮地点拨,哪些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做中学”,哪些用普遍性提示,哪些该多层次指导。总之,凡是能由学生自学与合作解决的,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去解决,凡是课堂中难以了断、难于容纳的内容,就指导学生去寻觅信息资源,在探究中获取,凡是可以用实践操作的或通过活动完成的就组织学生在参与中完成,凡是产生的新问题或新看法,就通过对话与交流形成共识。所以教学内容的研究程度是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

五、要处理好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我们要弄清教材改革的学生观,改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可能,走出那种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引导的传统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技能、澄清和反思自我的能力、与别人交流看法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对事实的尊重、会批评的思考等等。这样针对教材改革的学生观,教师必须打破教材本位,应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教师。学生必须打破教材本位,思维多变,对教材深入挖掘拓展。

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其中最重要的教材是教科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静态表达形式,教学内容既是学生要吸取的营养,又是学生到达彼岸的船桨。

六、要处理好教材和方法的关系

篇5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80-02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特点的新兴学科,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以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等复杂环境条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学科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学科,发展时间还很短,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还不成熟,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稚嫩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既要有效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又要积极因应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的迅速发展,面临着种种困惑和挑战。只有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其未来发展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变化,确保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来指导。[1]所以,研究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系统,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走战略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任务,其目标就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必然包括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而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必然能引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

二、学科概述

(一)产生及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高等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迫切需要通过管理职能和方式来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为迎接挑战、创造机遇,世界上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着眼全局与未来,积极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问题,以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国家利益。[4]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呈现出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的大趋势,不断催生新的学科。而高等教育管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高等教育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分化、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二)发展及特点

从时间维度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准备期、初创期、发展期。[3]

准备期(1949年-1977年)。我国正处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高等教育管理“全面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及政策、措施等基本是照搬照用,难以深入探讨。但也有一些研究试图从高校工作特点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学问题,如《大学的改造》、《学校工作必须以教育为中心》等,虽然研究成果少,未能形成整体研究局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初创期(1978年-1983年)。这个时期“”刚结束,全国都处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以各高校管理实践经验积累为主,缺乏深入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但也有一些学者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进行多方面探讨,如李冀主编的《普通高校管理》、朱九思等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等,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发展期(1984年至今)。这个时期开始从实践经验积累逐渐向学科理论研究转变。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会成立,1987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已经开始向学科理论体系形成转变。[3]

(三)成就及问题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起步较晚,发展中还有许多困惑,但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学科建设得到更多关注,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学科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一些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学科研究成果剧增,特别是在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很多研究仍停留在经验分析或描述阶段,一些概念和理论直接从相关学科移植、套用,而未经严密实验或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派系、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多派系、多范式的反思与批判,等等。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很多研究以思辨、经验逻辑推演方法进行,实验或实证研究很少,缺少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基础上专有概念、理论和研究范式,在指导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问题方面水平不高;而一些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也还未能提升到理论层面。三是学术地位作用还不够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还处在一种边缘的地位,还没有进入国际主流学术区。[1]

三、发展战略思考

(一)服务实践,引领学科深入发展

一是以实践需求引领学科发展。即坚持“实践需求指向”发展,而不是纯粹的“学科发展指向”。无论是学科体系建设,还是学科发展,均应立足于实践,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需求牵引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是坚持服务于实践和决策。即坚持用“学科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以学科发展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管理决策和实践,积极运用学科发展成果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三是在服务实践中不断丰富学科体系。即坚持学科理论源于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学科研究由注重理性思辨转向关注高教管理实验和实证研究,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验证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学科体系。

(二)多元开放,推动学科繁荣发展

一是充分汲取多学科优秀成果。高等教育管理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构建和发展需要以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必须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学科意识,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

二是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剧,高等教育管理不但要面向国内,而且要面向国外,所以要以“兼容并包”、“洋为中用”的战略姿态,重视多学科研究领域和国际化研究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学科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化。

三是鼓励多派系、多模式发展。一门成熟学科的标志之一是具有多种体系与多样化的范式,所以应当提倡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多种体系与多样化范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不唯我独尊,鼓励多观点、多派系、多模式共存,在相互批判与反思中实现学科的繁荣发展。

(三)追求卓越,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一是注重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积极汲取其他学科成果时,要在概念体系、研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增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互异性程度,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在汲取世界优秀成果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各国之间的差异及文化的“适应性”,又要处理好借鉴与依附的关系;要尽量独立于世俗的权力和政治、经济、社会的干预,不盲目跟风,致力于学科求真的理论体系。

二是创建中国特色学科理论体系。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审视和反思学科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并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

三是确立我国国际学术地位作用。不仅要在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要更新思维观念,运用战略管理技术,优化资源、规避风险、应对挑战,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科发展战略,赢取竞争优势,把学科理论体系推向国际学术舞台,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世界主流学术地位,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增添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继兵.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与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4.

[2]孟凡.从学科属性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契机[J].江苏高教,2010(1):29-32.

篇6

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在我国经历的时间不长,各学派和各高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别。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有一定的分歧,原因之一是,按照我国目前研究生专业目录(1997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则是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4个二级学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设置10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等。在10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三级学科的研究方向。[3]这两个专业目录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其差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感到上述专业目录没有能全面、准确地覆盖公共管理领域。有学者在宏观视野中阐述了公共管理应涵盖的学科范围,公共管理领域可以对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管理等,依此来设置二级学科。[4]有的学者站在更高的视野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公共绩效应该成为公共管理的目标导向,成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架基石。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加凸显管理性色彩,在运作机制方面,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重视管理方法与技术,其二是突出应用性和回应性。学科设置应遵循此方向去设置。[5]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其研究对象和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公共政策和管制);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如学校和医院的内部管理)。……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四个学科上。这些学科划分的基础是横向的领域分工,相互之间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且原来就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6]有学者则认为,不应仅从管理学视角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更应从源头去探讨,因为管理学是从经济学分离出去的,所以,应该双管齐下,从管理学与经济学两维视角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7]争论的存在说明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和理论支撑需要厘清,这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政府工作绩效的提升。中国行政学及公共管理学在其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于当代国外的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成就跟踪不够,对国外这一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亟待加强;国内现有的行政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特别是教学体系)较为陈旧、单一和狭窄,大部分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及内容基本上停留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水平上,未能充分体现和吸收当代国外公共管理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二是行政学的研究缺乏开阔的视野,学术基础不牢,既未能反映政府管理领域的新变化,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共管理活动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又未能顺应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交叉、综合和整体化趋势,充分吸收相近学科尤其是当代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政治学和政策分析等学科的新理论和方法成果。它不能突破以往的眼界,在主题上创新,在范围上拓宽和在基础上打牢。三是行政学的理论研究落后于现实的政府管理实践,尤其是缺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重大实践问题以及当代国外公共管理的实践加以深入的研究,行政学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生命力不强。[8]受单一行政学的影响,我国公共管理学未能跟踪西方学术前沿,也没有如实反映国内政府运作现状,更没有与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因此,应借助新公共管理思想,探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设置及其相互间的支撑机制。

二、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实践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公共管理运动。这种运动的目标是以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各种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创立一个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者来自于行政学、经济学、政策分析、组织与管理理论(管理学)等各个学科。公共管理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2]86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渊源来自于政治学、法学和财政学等学科,其思想基础则是由伍德罗•威尔逊和马克斯•韦伯等人所奠定的。[9]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将管理从混乱和狭隘经验主义的现状中解救出来,使之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之上。[10]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影响之下,学术界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知经历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8]73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首先,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最后,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12]新公共管理理念转向的改变,要求公共管理学科设置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管理学唯“行政学化”需要加以改变。政府不再是官僚机构,政府变成了顾客导向的政府;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预防在先、治疗为辅的有预见与前瞻思维的政府;从官僚层级制到参与及团队合作的分权的政府;通过市场杠杆进行改革的市场导向的政府。[13]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政府部门产生、存在和运转的唯一理由,就在于它要生产或提供通过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得不能令人满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兴起,智识群体已经意识到了公共管理学科设置需要加以改变,需要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局限,借助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拓宽学科视域,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

篇7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194-02

瑞士经济学家肯德讲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19世纪是工业世纪,20世纪则作为管理世纪载人史册”。当20世纪悄然逝去,管理哲学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有学者甚至断言:管理哲学的崛起,把管理从“科学”引向了“哲学”。尽管这一论断还有待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管理哲学在今日的兴盛,绝非人为操作的学术泡沫,是有其深刻的社会与历史根源的。

一、哲学与管理学融合的必然性

从现代管理思想的历史来看,管理学的研究就一直处于一种发散式的发展状态: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缺乏统一的解释。在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上,现代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仍显得杂乱无章。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学者孔茨对“现代管理学丛林”先后进行的两次综合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与组合,而非建立于坚实哲学基础上的统一与整合。这种哲学基础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作为一种世界观,它首先构成了知识的基础,并为各门具体科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前提和思维方法。毕竟,管理学虽然主要是一门经验科学,但它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属于超越经验的哲学研究对象。因此,哲学对于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二、管理学是科学性、艺术性和哲学性的统一

人们对管理哲学的认识,虽然充满了意见纷争,但也达成了部分共识,即管理哲学处于管理学和哲学的交叉领域,属于一种部门哲学。当然,这种交叉不是管理学与哲学的简单叠加,也并非简单地将哲学推演到管理学之中的结果,因为哲学本来就是管理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当今那种将管理学定位于“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做法,正好忽略了作为其理论基石的哲学层面的问题。哲学并不独立存在,而是深深渗透在一切具体科学之中,它们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结的知识总体。而在这一知识总体中,哲学处于深层地位,它所关注的是各种知识领域中的深层理念,如各种具体学科研究的前提假设、基本原则、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等。对于管理研究而言,它既可以是一门科学,又可以是一门哲学,而二者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就会形成所谓的管理艺术。因此,从更全面的意义上讲,管理应该是科学、哲学和艺术的“三位一体”。

三、哲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管理模式构建

纵观管理科学发展史,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中国式管理该何去何从?是实现管理的跨越,还是跟随西方的发展,还是创造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管理模式。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创新、文化、可持续”三者的统一,其中,创新是驱动、文化是内核、可持续是目的。

(一)创新是中国式管理模式的驱动力

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由于不加分析地照搬西方管理模式,常常造成两方面的不好影响:一是由于西方管理多重管理技艺而不重管理哲学,把管理简单化、定量化、制度化、忽略了人的内在因素;二是由于我国在建立管理学学科的初期,其内容大多是照搬西方而来,因为其构建都是属于西方管理学的内容,案例上也更多引用西方的案例,对中国的管理学思想忽略非常严重,一旦单纯的将这些西方知识用于东方社会的管理实践,就会出现不小的问题。

因此,走“综合创新”的管理科学之路,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模式,在丰富的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找寻东西方文化和中国现代管理的结合点,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创新是管理过程和一切经营活动的最根本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口,循规蹈矩的习惯和势力就不能够被打破。

1.创新的动力来源。创新的压力有多方面,有来自竞争对手、有来自顾客的需求、有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有来自企业自发的需求,任何被动的创新,都不足以引领一个企业或者行业的发展,只有来自企业自身的、自发的需求,才能够真正的推动创新,向前发展才能够真正的产生巨大的乘法和示范效应。

2.创新的内容。创新的内容包括企业管理观念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3.创新的流程。创新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但是从流程上就可以归纳为三个流程:思想上产生冲突、制度是实现突破、方法上产生替代,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创新的流程,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无到有,从认识到认知,从认知到创新的过程,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企业原有管理模式的不满或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使认识上与原有管理理论思想的冲突;第二阶段是因为认识到企业现有管理手段、方法的落后,而对新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主动去认知,有借鉴和学习的意愿;第三阶段是创新过程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是将企业之中不满的因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成功的创新案例组合到一起,加以总结、提炼、加工,在重复、渐进的不断尝试中寻求一个最佳创新方案;第四阶段是创新后的管理体系要得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一致认可,包括对创新内容的适应过程;创新过程中消极因素的规避问题;创新收益的评价等各方面有利,不利因素的综合分析、认可过程。

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首先要得到组织内部的一致认可,这是管理创新得以执行的基本前提,创新的管理需要拥护者,并且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成果来证明创新的有效性。即使有些创新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有理论认证的创新也能增加创新者和支持者的信心。

(二)文化是中国式管理模式的内核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发展中人才的要素影响,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十世纪八十年中后期企业文化理论被引进中国,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开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情对企业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尽管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企业文化理论认识加深,企业文化的研究也从定性研究到重视定量研究,从多个角度建立了企业文化及其测评的模型,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的企业文化基础理论和企业文化建设模型几乎都是舶来品,还没形成适合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企业文化理论及基础模型。企业文化建设与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先比也有很大差距,除了少数企业文化己经到了深化提高阶段外,大多数企业文化仍处于基本形成和探索时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认识不足;2.企业文化功利性太强;3.将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娱活动等;4.企业文化建设模仿性严重,缺乏企业个性与创新;5.企业文化与经营实际言行不一。究其原因,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1.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的经济职能也有待转变,使得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撑,对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形成制约;2.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内涵认识不够透彻。部分企业经营者都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将企业文化片面的当做是思想政治建设、文娱活动或是制度建设;3.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人情关系等思想在企业中盛行,使得企业规章制度的力量得不到发挥,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4.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够,缺乏对企业经营的正确认识。我国大部分经营者都是在被生活逼迫无路可走之下选择经商的,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企业仅是他们获取财富的工具,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缺乏对企业经营本质和目的的正确认识。企业经营获取利润是没有错的,但是企业经营获利的本质、目的、正确手段应该是什么?我国大部分经营者都没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在这种功利性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么体现出极强的功利性,要么就是空谈美好的文化理念而无法将其付诸于实践。甚至有少部分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只要搞好产品、制定好制度及目标、计划等能获取利润就可以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没太大关联,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为了顺应潮流,给企业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虽然是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与国外成熟、优秀的管理哲学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相比较,我国企业经营者管理哲学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不明显。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缺乏正确的、优秀的管理哲学以及将正确的管理哲学转化为企业文化的能力,对企业文化及企业经营的本质、目的、理念、方法等认识不够全面、透彻,提炼不出既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又能符合企业实际,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很好的处理好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得不到企业内部成员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认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出现各种问题,最终使得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对企业经营实际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现代企业处于复杂、变换的环境中经营,需要处理好企业内外各种关系,而且从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来看,知识的作用越加明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注重社会责任、创新和诚信的企业文化。没有优秀的管理哲学为指导,是不可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我国企业经营者优秀管理哲学的缺失将成为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从管理哲学这一视角来研究企业文化,并对通过稻盛和夫优秀的管理哲学及其在企业文化中作用的案列研究,分析我国企业文化问题的原因,探讨培育我国企业经营者优秀管理哲学,有效建设我国企业文化的途径。

(三)可持续实施目的

管理模式的建立要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不能脱离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同时,又必须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相结合,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尽可能多地吸收先进的、代表前沿动向的管理理念、手段与方法。在理念上应当保持以代表时展和民族文化核心为基础,在手段与方法上应当吸取最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比如创新理念、知识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理念、管理终极目标理念、组织学习及社会学习理念、组织结构倒置理念、跨文化管理理念、虚拟企业、动态联盟、企业再造等一系列理论和理念。贯通运用能大大提高管理操作模式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使其具有较长的寿命周期,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8

一、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 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2]加雷斯·D·迈尔斯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张 馨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4]高培勇 “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J] 财贸经济,2002,(12):33-36 .

[5]王世运,周巧红 建立财政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的新思路[J] 财政研究,1996,(3):17-19 .

[7]李樱木大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财政学科建设的思考[J] 辽宁财专学报,2003,(1):59-61 .

篇9

[关键词] 劳动边际产品 经济学 管理学

一、劳动边际产品递减规律构成末位淘汰制的经济学基础

劳动边际产品MPL(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是指在一定劳动投入量的基础上,资本投入不变,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产品数量。劳动边际产品递减规律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规律,主要用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分析。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绩效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评议,按照一定的比率淘汰处于末位的员工,旨在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有力的竞争使组织处于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

劳动边际产品递减规律构成了末位淘汰制的经济学基础。对于一个在竞争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它每雇用一个劳动力必然要权衡这一劳动力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如果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雇用,反之则不雇用。企业当然希望它所雇用的每一个劳动力都带来最大的边际产量,但是,由于劳动边际产品递减规律的存在,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受到了约束,企业雇用量是以雇佣劳动力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支出为条件的。现实生活中企业是否每次在招聘员工时都是以雇用条件作为衡量标准呢?有许多例子表明并非如此,企业无法准确得知它将雇用员工的边际产量。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如果企业在计算成本和收益中漫不经心,那么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规律可能把它清除出经济舞台。生存竞争的必然性始终是支配市场经济中厂商行为的规律。在实践中企业创造了许多管理方法来尽量避免MPL小于成本支出的情况。末位淘汰制就是其中一种管理方法,它把经绩效考核后,处于末位的一定比率的员工淘汰,这些员工的MPL最低,因此最有可能是MPL小于其成本支出的员工。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的作用就是这样体现的。

劳动边际产品递减规律与末位淘汰制除存在上述逻辑关系外,还有以下共同之处:首先,对人性的假设相同。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想方设法实现自己的利益。末位淘汰制的基本假设是:员工是不自觉的、天性懒惰的,好逸恶劳的,如果不以辞退为威胁,员工就不会努力工作,两种假设本质上相同。第二,两者都是通过量化指标,根据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来确定企业的雇用量。末位淘汰制的前提是确定末位人员,要确定谁是末位,就必然要以一定的考核结果作为依据。末位淘汰制主要采取以排名定末位的方式,这就要求考核标准与结果必须是量化的,否则只凭定性的考核无法排出具体的名次。第三,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末位淘汰制是假设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表现符合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大多数人表现中等,表现很好和表现不好的人都是少数,抛物线型的劳动边际产品曲线正好可以用来表示上述关系。最后,两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劳动边际产品是在达到一定劳动力数量以后才递减的,末位淘汰制同样也有一个适度范围,在范围内它是有效的,反之,不仅无效还会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效应。

二、末位淘汰制的适用范围分析

任何一种管理制度都有其优点和弊端,为了有效地推行末位淘汰制,我们需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其适用范围。

1.从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复杂性上来看

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它不仅要研究多数人的一般行为,还要研究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关键人物的特殊行为可能对组织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的假设时,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人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管理学无法像经济学那样假设一个经济人就可以了,而是在多层次、多环境、多时空来研究人性。这一点决定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末位淘汰制在实施中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对员工管理的不同阶段

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人力成本阶段、人力资源阶段和人力资本阶段。企业认识到要把人当作资产,实现资产增值,这时员工的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末位淘汰制假定员工是不自觉的、无责任心,必须采用威胁手段才能强迫他们努力工作。它隐含着对员工的不信任,把员工仅仅当作成本,从而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致。这是企业对员工管理的人力成本阶段。这一阶段中,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员过剩、人浮于事的局面。末位淘汰制在一定时期的流行就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施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使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大量过剩人员,企业缺乏合理有效的员工辞退机制,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采取末位淘汰制这种变形的辞退机制,以求加速人员流动,改善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因此当企业处于员工管理的第一阶段时,实施末位淘汰制有利于精简机构,有效分流,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2.员工的各方面承受能力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森・卡尼曼提出:在可以计算的情况下,人们对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的两倍。据此,我们得出威胁激励可以使组织在不花费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更为有效、持久的激励效果,因为这时人们对意外损失的关注程度大大超过意外收益。末位淘汰制即威胁激励的形式之一。但是,管理学指出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安全需求划分为第二层次,属较低需求。末位淘汰制引进淘汰机制,使员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安全感,虽然一定的压力能促使员工高效率工作,但是,过大的压力容易造成企业内部普遍的心理恐慌,员工心理敏感度上升,残酷的竞争使员工间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即使企业处于人力成本管理阶段,实施末位淘汰制也要把握好威胁激励的度,不能超过员工的承受能力。

3.重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上世纪初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就认识到尊重员工的重要性。美国弗兰克・汤尼伯把心理学知识引入劳工运动分析中,得出雇员的人格降低使劳资冲突加剧的结论,强调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日本人事管理学派认为雇主与雇员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劳资矛盾在于思想上的冲突,建议管理者对雇员给予尊重,在某些方面努力达成共识。所谓的达成共识就是要建立一定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由于末位淘汰制容易影响人际关系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上述理念在实施末位淘汰制的企业更应该得到重视。

2.从经济学抽象分析与管理现实的矛盾来看

经济学是用抽象分析方法揭示经济生活的必然性和一般规律,而现实生活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构成的,要复杂得多。劳动边际产品递减规律抽象掉了劳动者之间的差异,认为劳动者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是同质的。末位淘汰制是典型的量化指标,它把员工一段时期内的表现通过不同的指标加以量化,用数字体现出员工间的差异,然后再进行比较和排序。我们知道员工间的差异多种多样,有些甚至是无形的,因此,必须深入探讨末位淘汰制采取的量化考核指标是否科学合理。

(1)不同性质岗位的可比性。在一个企业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目标和难易程度都不同,高绩效与低绩效者同时存在,但低绩效者未必是不合格人员,低绩效可能由于其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因此,企业应以是否达到目标作为判定员工是否胜任工作的标准,即用员工绩效与员工所处岗位最优绩效间的标准差而不是绝对数来衡量。

(2)考核指标易采用客观指标。末位淘汰制涉及员工的就业岗位,对员工影响大,如果采用主观评价指标,员工可能为了自身利益给同事打低分,引发大家之间彼此猜疑和恶性竞争。这样一来,不仅绩效管理的开发功能无法体现,甚至连基本的管理功能也无法正常实现。

(3)常规参照与效标参照相结合。末位淘汰制是按全体员工的一定比率淘汰处于末位的员工,是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比较即常规参照。常规参照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被淘汰的员工比同类企业优秀的员工相比还具有竞争性,被淘汰员工造成的职位空缺不易从劳动力市场得到补充,再加上招聘成本,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在企业人员过剩时,我们可以单纯依靠常规参照指标,但是,当企业淘汰一批员工又需要招用一批时,就应采用效标参照与常规参照相结合,注重自有员工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4)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均衡理论在管理学上没有占据指导地位,管理上的快与慢、先与后、上与下、强与弱都是相对的,且不断变化,应用讲求艺术性。一种激励方法的运用其效应也是递减的,开始时,随着新激励方法的使用,激励效果明显增加,到达一定点时,如果继续使用这一方法就会出现效果递减的趋势。一旦进入此种状态,企业就已丧失了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管理上任何单一技术都不可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

参考文献:

[1](美)伊兰伯格・史密斯著:现代劳动经济学(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管理学 教学模式 建构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对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①由于它所要求的学习环境与情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作为传业授道解惑的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激发学生兴趣,既能使其掌握基本理论,且不断拓展知识面,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进而迸发创新意识。需要指出的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明确定位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然而,却不包括具体的教学措施。如何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并形成有学校特色的、真正能促成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将是今后本科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

2 管理学教学模式的四大建构体系

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形式和系统,即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水平与质量。②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更符合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要求,应包括概念、情景、知识及能量建构四个部分,详见表1所示。

3 管理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为实现教学模式建构,主要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1 分异性的快乐体验型教学模式

从微观角度来看,学生并非完全同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有学者将管理学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就业导向性的偏重于实践性的教学,一类是继续深造导向性的凸显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③借鉴之,围绕不同学习者的关注点,给予侧重点不同的教学实践。

首先,针对初级学习者:(1)针对不同授课对象,兼顾一定的差异性设计案例,能够反映学生相关素质的层次,更强调实战效应。(2)引入经典管理培训游戏,如创新主题的小游戏,令学生能够多视角地看待并解决问题,对于其活跃的思维、开放的态度以及迅速开拓思维大有裨益。(3)构建模拟环境,直探问题的本源,如通过沙盘模拟方法来模拟企业的决策动作,使学生担负着企业面临困境决策的挑战,将抽象复杂的决策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融入到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中,事半功倍。(4)选择合适的受访企业带领学生参观访问,邀请富有经验的管理者与学生座谈,鼓励学生多提问,共同探讨企业面临的问题,利于所学为其诊脉,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针对发展级学习者,(1)吸纳头脑灵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横向课题;吸纳理论知识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纵向研究课题,进入青年骨干教师的研究团队;举办本科生论坛,鼓励学生将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从中评优汇编成集或向学术期刊推荐,为其后续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夯实基础。(2)积极鼓励与组织优秀学生参与案例分析、高校市场营销、大学生物流设计等各种相关竞赛,使学生在实战中迅速提升管理素质及综合能力。

3.2 互动双赢型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师生、生生建立更为合作与协调的关系;所谓“双赢”,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均能从中获益。如讲授“控制”章节时,重点学习三个问题:即控制是什么;为什么要控制; 如何控制。(1)以描述型案例切入,在“抛球式”的问答中,使学生明晰控制的概念和作用;(2)选择问题型案例或综合性的复杂案例,由学生扮演特定的管理角色,通过参与演示和揣摩体悟来加深对常见的控制障碍及原因的理解;(3)让学生自由结合,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创设任务,分工合作,通过对图文音像资料的自主学习,促使个体进行问题导向式的思考,径小组充分讨论,各个小组推举发言人汇报,形成辩论的氛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讨论主题应呈中性,内容避免过偏或过于专业化,以使非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有开口的机会。

3.3 课程知识拓展型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模式

创办以“耕读会”命名的实践教学平台,旨在将教学经常化、全程化和立体化。将相关书籍发放给管理专业大一到大三的每位同学,定期轮换;学生每半月撰写读书笔记和实践笔记,每月上交;从中筛选优秀稿件编撰《耕读汇》(半月刊)。同时,每半月在专业教师主持下举办经典阅读或管理问题研讨会。为使这一平台能够长期有效运行建构长效机制:(1)成立“《耕读汇》编辑部”、“组织部”和“宣传部”,其中“编辑部”负责读书笔记的收放、统计、筛选和出刊;“组织部”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宣传部”负责活动的报道及书籍的管理工作。(2)为调动学生参与及其为组织服务工作的热情,将实践教学环节成绩拆分为集中实习成绩(70%)和分散实习成绩(30%)。集中实习内容主要指列入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实习,分散实习就是指耕读会活动。学生在《耕读汇》发表文章,在成绩上予以奖励,并评选“读书之星”,颁发证书以资鼓励读书笔记质量高和刊登文章多的同学;对于为耕读会服务的同学,也从成绩上予以一定的加分奖励。(3)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将“耕读会”的工作量计入实习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将“耕读会”纳入到管理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活动系列,争取到相关的资金支持。

4 必不可少的教辅支持体系

4.1 技术支持

在管理学教学中,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与手段与之相辅相成。(1)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制作高信息量的管理学课件,图文声像并举,加大信息量的输出,通过感官的综合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依托IT技术强大的支撑,通过管理学网站、教学论坛、教学资源库、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知识,实现在线实即时指导。(3)借助专业的模拟沙盘教具及各类管理教学软件,让学生开展模拟商战演习,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4)给师生搭建能够及时接收前沿信息及最新资讯的平台,使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与时代、社会保持亲密接触。

4.2 伦理支持

防范师生学术失范,其核心在于学术诚信教育。学术诚信是指即使在逆境中也必须对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这五种基本价值观做出的一种承诺。④对于学生而言,学术规范意识薄弱是导致其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在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前期指导时,特别加入两项内容:(1)围绕学术活动的约束规则,从阅指导读学术论文入手,使学生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明确认知。(2)进行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水准,克服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自觉杜绝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从而使得学生能力构建真正落在实处。

4.3 教学保障

主要包括:(1)师资队伍的保障。针对高校师资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实际,①组建教学团队,吸收一些校外学者和企管人员进来,实行“理论教师+实践教师”双轨制;②参照西方的茶歇制度,利于老师间正向思想与经验共享;③努力促成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汲取“营养”。(2)课程考核体系的保障。①除试卷外,还包括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提纲、课程小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②考核机制方面尽量避免单纯应试教学的弊端,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应涵盖学习态度、掌握知识的程度、课外拓展 、创新能力与发展潜能等多个方面。(3)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①逐步提高教学绩效的比重,着眼于激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角色定位方面大胆革新,将更多心力投入到教学中;②鼓励教(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36页)师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去企业兼职,一方面,将研究成果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丰富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注释

① 符太胜,李东斌,王陪芳.教师教育有效性问题的再思考――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讨论[J].教育探索,2008(3):81-82.

② 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