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篇1

1.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涵义及培养重点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对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其目的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为基础,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条件,以从事研究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为核心。这种研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资料、问题、表达三方面,资料能力包括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五方面的能力;问题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三方面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包括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创新三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是从事教育研究所必须具有的三方面研究能力。同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端于好奇的天性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以实践方式为主导的穷究事理的活动。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过程的本体意义在于它的生成性,是新体验、新认识、新观念、新价值的不断生成;同时必然伴随着“人的生成”,伴随着研究者智慧的积累、视野的拓宽、精神的陶冶、人生境界的提升。[2]故研究必然是一个严谨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与风格、可以促进人类福祉的工作。[3]可见,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他们对研究的兴趣、对教育研究价值的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教育研究兴趣、热爱教育研究的情感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从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范围看,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管理等方面,因而其研究主要包括小学课程、小学教法、小学儿童、自身专业成长等;从小学教师实际所从事的教育研究类型看,主要有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等。由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其一般能力和小学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初步具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思路,即以研究性态度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研究过程,初步具有课题研究能力、教育叙事能力等。

2.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凸显过程性,在“做中学”

以往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活动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过程,其后果出现研究流于形式、理论学习与实际脱离、抄袭等问题,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是什么、研究应该怎么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获得的。而学习教育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做中学”,从做中体验如何做教育研究。因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而忽视教育研究实践的观念,必须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全程实践的机会,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并在实践中使他们受到系统的、持续的训练。

(2)倡导模仿性,提供有效示范

一定意义上讲,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始于模仿,但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模仿意识与能力,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该怎样解决,尽管已有研究成果提供了示范,却不会利用,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来做。所以在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中倡导模仿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育研究示范,以便成为大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提供大学生优秀或不成熟的研究习作作为教学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模仿;引导他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自觉寻找、发现模仿对象,并能在分析、参照模仿对象过程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3)构建系统性,形成培养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中,尽管已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大学生科研活动、毕业论文写作等方式,但因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并没有形成培养合力,其培养效果并不如人意。探索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发、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等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教育研究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教育实习为本科生提供了首次、直接、真正接触小学的机会,为他们观察小学、思考小学问题、反思在校所受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须将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整体设计培养方案。

二、“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设置,形成“123课程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探索的重点。以往小学教育专业只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课,并不能承担起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改革这一课程设置,形成了“123课程模块”,即课程模块由一门必修课“教育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和三次以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组成。课程设置节奏与大学生科研活动过程、毕业论文活动相应,必修课与选修课分设在大三上下两学期,专题讲座由大二开始,贯穿大二至大四年级。整体设计教育研究课程模块内容。其中“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侧重小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性、理论性;“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课程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深层化,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所必须掌握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讲座作为课程的补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活动,如在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前,组织“如何选题、如何写立项申请”的讲座,在科研立项后,组织“如何开题、如何实施”的讲座,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组织“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讲座。

2.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开展教学的方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并不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改变这一教学模式,探索将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与科研活动、毕业论文撰写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行动研究的重点之一。经实践检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依据课题研究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从知识体系入手,而是按照课题研究的逻辑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帮助学生针对小学教育现实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小组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引导他们在自拟课题的引领下,采取合作、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共同完成科研实践系列作业的同时,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知识,形成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有两个重要操作环节。一是搭建互动平台,除了师生课堂上互动、课下辅导外,建立网上资源库和网络课堂,形成网络互动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建立网络资源库,包括主要参考书目以及有关网络资源的链接、教师文献库学生案例库、每一种研究的经典范例等。利用网络学堂上传课程课件、研究文献范例等资料,在网络学堂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课程学习体会等。此外,建立与小学互动平台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学习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改革考试方式,变以往以知识点为主的考试方式为系列实践作业,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践作业主要是根据本科生做教育研究的实习作业,从选题、开题到收集资料,从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具体实施,从文献综述的撰写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中期汇报到期终汇报,设计一系列实践作业,确保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多渠道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探索

1.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是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院课程设置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地位,依托这类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形成了开发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布置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小学德育实践论”课程为例,主要采用了叙事教学法和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的方式。叙事教学法是指以叙事为抓手,通过借助、分析、撰写、分享叙事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教育叙事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利用课上十分钟时间,由二至三位学生讲述德育故事,其他学生评析;二是任课教师以德育故事为抓手,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带入德育理论;三是讲授并指导学生撰写教育叙事,从中训练他们教育叙事能力。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提纲的设计,调研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感兴趣的德育问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课所学知识设计访谈提纲;二是调研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十一假期访谈一位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写出初步的访谈报告;三是调研报告的分享与修改,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之后由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报告,在此过程中指导调研报告的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完成了小学德育问题的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

2.将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本科生接触小学,亲身体验教师职业的开端阶段,对本科生未来的教师生涯具有重要影响。以往教育实习任务主要是教学,并没有教育研究的内容。在教育实习中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新尝试,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实习任务之一,需要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活动,如要求本科生在实习期间注重对小学的观察,尝试发现小学存在的问题,反思小学教育理论在小学实践中应用的状况,并写成实习日志、小学教育问题报告、教育实习故事等;实习结束后,组织他们开展讲述教育实习故事、做教育实习报告、展示教育实习作业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教育实习结合。本科生在大四下学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找工作两项重要任务,由于就业压力,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找工作中。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大四第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期间,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资料收集工作,不仅克服了这一矛盾,而且有助于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篇2

一、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决定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选择。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开展科研与专业研究者研究存在着差别。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决定了他们的研究与专业研究者在研究目的、过程、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其自身特点。

1.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实践反思为主要取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取向是应用知识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以理论研究和系统构建为主的思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是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是改进教学实践。笔者曾经就广西2004—2008年实施第二期“园丁工程”的骨干教师成员为对象展开调研,调查表明,认同“中小学教师搞科研的选题取向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科研来源于实践,最终应用于实践”观念的教师比例达90%。在调查问卷中,骨干教师们对于“您觉得中小学教育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回答的顺序依次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69%),教法和学法(58%),学生厌学、后进生转化、学生辍学(52%),考试制度的改革(42%),如何实施素质教育(22.6%),教材改革(16.6%),减负(5.95%),教学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3.5%)。这表明教师们关注的更多是微观层面的改善,对于宏观层面的改革与发展关注和研究较少,这也符合作为教学一线人员的常规心态。因此,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科研主要是以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来开展研究,研究属于自己的真问题。

2.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中心环节,也是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实验方案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成果都是产生于课堂,各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观点也都会在课堂实践中产生碰撞;各种教育教学的新方案和新设想,也都需要通过课堂来实施、检验和完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和角色置身于教学课堂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审视、体会和探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的教育科研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育科研时,无疑都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最终目的也是将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中。

3.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校本研究为主要内容校本研究既是一种教育研究的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一线教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们在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式选择上,自然就会以反思本校教学实践、教学现象、教学经验为主,通过选择校本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4.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多样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的物化表象形式也正在与时俱进、日渐丰富,这也更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呈现方式,不仅是传统的形式——专著或者论文,还出现了更多地以教育随笔、教育小说、教育叙事以及现代的新传媒方式(如博客)等方式作为教师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从而使得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呈现多样化。

二、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科研选题的实践针对性不强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的选题来源,通常来源于两大渠道: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课题申报,二是教师所在学校自行设立的科研课题。无论是哪一种渠道,在目前的科研活动体现中,都还是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缺乏针对性,有的与研究者本人条件不符,有的选题还是仅从教师的兴趣出发,缺乏连续性和规划性,与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的问题需求联系不紧密。

2.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失范现象较多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一系列完整的环节:确定选题、论证、立项、实施、鉴定和结题等环节,这个过程是研究的过程,也是提高中小学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素质的过程。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教育科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开题热,过程冷,结题延期”的现象,研究过程中还存在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的规范性不足、随意性较大等失范现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没能形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习惯,临时突击的现象还比较多,使得研究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调研不充分,资料不全面,在结题前不顾质量匆忙赶“成果”的现象还是存在不少。

3.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较少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所在。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呈现出的最终成果形式还是以论文居多,研究成果的形式比较单一,研究的无效性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主要表现在:有的成果过于浅显,没有理论深度,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有些理论成果已明显落后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一些已成定论的或已失去现实意义的、过时的理论细节仍在进行不厌其烦的论证;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观念是口号式的,缺乏学术水准,缺少学术厚重感;有不少研究成果是借鉴他人的成果,缺乏新意,只可谓是“新瓶装旧酒”,成果体现出较大程度的“基本雷同”“如出一辙”。上述表现,使得教师们的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教育实践的接受和应用,也就导致了科研成果无法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转化,更谈不上指导教学实践。

4.教育科研活动缺乏团队合作在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形式上,以教师个人研究的形式居多,团队实质合作不多,难以形成多学科“兵团作战”的联合攻关局面,课题组团还有很多“假团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学教师职业具有“分科进行、单科独进和单兵作战”的特点,致使教师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彼此孤立封闭,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其次,不少教师出于工作业绩或者职称评定等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对科研的合作采取抵制或冷漠的消极态度。这样的现象,不能适应新课改目标的实现,阻碍着中小学新课程开发,也阻碍着教师教育科研的发展。

三、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中小学教师的主业是教学,加之待遇并不高,致使他们已往的学习热情与研究意识都不强,再加上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缺少教师平时的积累,问题意识比较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长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反思教学行为,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以便更敏锐、更准确地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对策。研究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有较深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豁然开朗、水到渠成。

2.强化教师科研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1)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分析,透过现象进行归纳、提炼,挖掘本质,从而形成独到见解。(2)鼓励教师撰写原生态的随笔。所谓原生态的随笔,就是鼓励教师把工作中一些对自己有所触动的、认为有记录价值的事件随手记下,没有格式上的要求,也不用顾及逻辑层次,篇幅可长可短。记录原生态的随笔,目的是积累研究材料,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敏感度,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1)加强科研选题的指导。选题决定着教育科研的方向和水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现象和过程更为复杂,提出的问题更多:如何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如何转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针对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如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避免以下问题的出现:避免“求大求全”、“求新求洋”,内容空洞,不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倾向;避免课程的“时髦化”倾向,不盲目追随热点问题,重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避免重复研究和低层次研究。有了长远的科学的选题思路,教师才能够持续地进行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2)加强行动研究的指导。骨干教师们都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的经验和机会,要使教育研究的思想、观念及成果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以实施,必须要加强专业理论者的指导力度,以确保实践的针对性。在行动研究中的指导可以做到分层次指导:针对年轻教师,以学习或模仿学科领域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积累教学理论和实践为主,促使其尽快在教学上入门;已有一定实践经验积累的中年教师,主要以引导围绕学科建立,开展小课题研究为主,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针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骨干教师,着重帮助其总结教学经验,归纳、反思、凝练自身的教学特色。(3)充分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科研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搜集、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弥补区域科研活动的局限,更好的凸显教师个性化特征。博客网络体系的建立,更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体会、启示以及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方法、措施、方案等提炼出来,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以课堂教学点评、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方式付诸博客平台,让同行专家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启迪,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网络互动平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张扬教师个性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空间。

篇3

表现

中小学教育科研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起到先导、引领和服务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教学科研的这些功能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第一,教育科研对素质教育的助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总体上层次较低,水平不高;二是中小学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提高自身素质的系统研究。这使得教育科研对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非常有限,教育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

第二,教育科研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教育科研应当为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有效指导;但在实践中,教育科研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比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这一理念在不同学科中又该如何体现?这需要教师通过科研的方式,研究如何解读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的教学基本问题。但是,当前中小学有关课程改革的课题,不是题目太大、笼统抽象,就是缺乏学科特点和针对性,不能有效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教学矛盾和问题。

第三,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教育科研的宗旨是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但真正倾情教育科研、用心研究教育问题的学校和教师并不多。一方面,许多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科研成为装点学校门面的“花瓶”;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参与科研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把科研简单地看作是晋级评优的工具,忽视了科研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这就使得科研和教学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两张皮”现象:科研是科研,教学是教学。这样的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太大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教育科研对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彰显出来。教育科研在本质上具有求真、求善的功能。但许多教师对参与科研缺乏足够的热情,他们虽然具有“埋头拉车”的黄牛精神,却缺少“抬头看路”的反思意识,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点灯”,缺少智慧工作的职业境界和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则更小。

第五,教育科研对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独特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教育科研始终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的,学校要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就要倚重于教育科研,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和办学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牌。但许多学校只把科研当作一种摆设,既不通过科研的途径去深入挖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和办学优势,也不通过科研的渠道去系统地思考学校发展的未来。因此,尽管许多学校课题甚多,却始终未能找到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

第六,教育科研对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既是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科研的价值和生命力之所在。然而,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每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可谓成千上万,围绕各类课题撰写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更是不计其数,但真正属于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并不多,能转化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更少,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悲哀。

原因

一是认识问题。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教育科研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产生了无用论、万能论、应付论、神秘论、花瓶论、包装论等诸多怪论。这些怪论要么彻底否认教育科研的作用,要么无限夸大教育科研的作用;要么完全被动应付,要么太过重视以至作假;要么把教育科研当负担或娱乐,要么把教育科研当作追逐名利的跳板和方式。这些错误认识,既忽略了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又忽视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条件,反映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浮躁风气和学术腐败,严重偏离了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产生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而且产生了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

二是能力问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最基本的要求有两条:一要有问题,二要懂方法。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不熟悉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这使得他们参与教育科研遭遇知识和方法的“瓶颈”。同时,还有许多教师对参与教育科研缺乏信心和热情,认为搞科研是专业机构或专家的事情,自己充其量是个“教书匠”,搞科研搞不出什么名堂,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科研的关注和投入。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教研员都是“半路出家”,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际研究能力也非常有限,其对科研的实际指导能力还比较欠缺,这也严重影响了教育科研的实际成效。

三是管理问题。当前中小学科研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作为科研管理起始环节的立项管理,存在把关不严、指导不力、立项失范等基本问题;其次,作为科研管理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存在过程缺失、跟踪不力、监管失度等主要问题;再者,作为科研管理保障环节的组织管理,存在科研制度不健全、人员更换频繁、引导教师不够、科研规划不准、经费投入不足、成果缺乏转化、“包工头”现象日趋严重等实际问题。可见,管理问题是导致教育科研成效低下的最重要原因,并体现在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之中。

四是评价问题。评价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如何评价课题设计、进行结题鉴定、评选研究成果等,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科研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会直接影响到科研的实际成效。目前,教育科研在评价方面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立项认定存在把关不严、管理不善、指导不力等基本问题;二是结题鉴定存在指导不力、检测粗糙、结题走过场、结题方式欠妥等不良现象;三是成果认定存在重认定轻导向、重形式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厚度”轻“深度”、重人缘、轻实效等错误倾向。

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转变观念是提高科研成效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坚持“唱响一个主题,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三个结合”的科研指导思想。“一个主题”即教育科研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两个转变”即由重理论向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转变,由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教育科研与日常教研教学相结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须端正科研态度。我们既要关注立项课题的研究,更要关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常态研究,把科研当成一种教育生活,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问题,从学生那里获取研究动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积极实践,有效推广,教育科研的成效终会得到体现。

第二,准确定位,正确导向。准确定位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不是指向新规律的发现、新理论的生成,而是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技能,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应倡导求实、求真、求新、求善的科研价值取向。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是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找准问题,科学选题。只有找准有意义的问题,才能形成有价值的课题。如何找准有意义问题呢?问题必须是自己的、确实存在的、目前尚不知道答案且有重大科研价值和教改意义的。找准问题只是科学选题的第一步。要做到科学选题,必须注意课题研究要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要小、切口要小、步子要小,课题研究能够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选题有一定新意。

第四,确立标准,完善评价。衡量教育科研成效,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把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发展作为衡量教师教育科研的最终标准”,引导教师把“改进工作”和“提高自我”作为参与科研的现实追求目标。

第五,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加强科研规划,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方向性保证。基层科研规划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依据学校的工作现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根据区域教育发展需求,拟定指向区域教育重点和难点的重大课题,进行招标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强化科研管理,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根本保障。从管理角度讲,学校既要从组织领导、人员经费、制度措施等各方面为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又要加强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过程监控,从立项申请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评审都必须全程跟踪和指导。

第六,加强培训,优化策略。加强科研培训,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核心环节。在教师培训的思路、内容、方式与层次上,都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同时,应注重研究策略的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策略在本质上是校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研究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第七,改进方式,改善文风。在优化研究策略的同时,我们还应倡导科研方式的多元化。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中最常见、最规范的一种形式。而根据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基础和教学实际,采用课堂观察、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经验总结、教学后记、教育BLOG 等更为灵活有效的形式,往往更能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而文风也是影响科研成效的一个客观因素,提高科研成效,我们应倡导朴实的文风。

第八,甄别成果,积极推广。衡量科研成效大小,关键要看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只有那些能够改善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研成果,才应该受到肯定和表彰,才需要进行推而广之。如果研究成果仅仅局限于结集论文、获得奖项,而不能够推广成一种经验和有效做法,那么这种研究应该说是失败的,没有实际价值。”因此,我们要善于甄别科研成果,尤其要注重科研对实践的改进和指导功能。当教育科研确实取得较大成效后,应当在一定范围内积极推广。

篇4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区自“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启动以来,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并重新调整科研工作思路与做法。重点加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船营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增设了船营区教育科研办公室;2.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营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评选办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组织管理制度》;3.加强规范化管理。编制下发了《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目录》、《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4.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立项课题必须是围绕我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避免课题求大、求多等弊端;5.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对各项研究课题的开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研究材料的积累进行全面监控管理;6.加强调研指导。深入基层一线,真正沉下去,了解课题进展现状,提出改进措施;7.加强研究成果的征集、评选及转化。以上这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及各种措施的保障,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为我区科研工作整体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通过调研指导,我们欣慰地看到各校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完善。

全区各中小学校(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船营区教育科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校校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下设专、兼职科研主任,并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教育科研各项工作制度。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逐渐形成。多数学校还专门设置了科研办公室,做到制度上墙,“十一五”立项课题及校本重点研究课题上墙。从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上给予学校科研工作以充分保障。

2.科研工作走下神坛,群众性科研活动蓬勃展开。

通过调研我们欣喜的发现,多数学校淡化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神秘感,能够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科研理念与学校的具体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以行动研究(关注问题→拟定策略→采取行动→反省评析→再度关注)为手段的螺旋式上升的研究模式。

群众性校本科研活动蓬勃展开。各校积极开展以学年、学科等不同形式的小组为单位,组成校本小课题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各自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困惑及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确立研究课题,极大地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走出了科研是少数教师的事情,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的,仅限于有经验,有兴趣的教师,把教科研看成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事情的误区。

多数领导与教师已经尝到了教育科研带来的甜头,有的校长提出“科研是太阳”,“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科研实践中他们逐渐感觉到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二者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侧面:教学是做的过程,科研是反思的过程。科学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有研究的教学,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不是任凭经验和惯性的教学,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视觉效果上,或者是简单的经验上,而是能够上升到抽象升华、揭示教学规律的理论层面上,进而再次指导教学。

3.课题管理过程规范,确保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

课题的过程管理问题,是确保我区“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各校都能按《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规范课题开题,积累课题研究过程材料,认真、详细填写统一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按时进行形式多样的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交流活动等。由于加强了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从扎实搞科研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彻底克服了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科研课题证书,而不注重扎实搞课题研究的务虚倾向。

各校都能按区里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内容要求,建立起富有本校特点的形式多样的科研档案。从调研的情况看,有80%以上的学校达到科研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提升了我区科研工作管理水平。

4.评价激励机制健全,教师交流与展示平台宽广。

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能够形成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如,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论坛活动,在研讨与争鸣中碰撞教育思想的火花,从而出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通过让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深度叙事、经验论文等形式,为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如推荐期刊发表,为教师出集子,出版教育教学专着等,实现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多数学校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措施,调动并保护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如:目标激励,奖励激励,成就激励等。定期评比教育科研成果,把教师的科研绩效与评优晋升挂钩,设立教师科研奖,形成制度规范化,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5.阶段研究成果显着,内容丰富与呈现形式多样。

多数学校无论是立项课题还是校本小课题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了显着的研究成果。成果内涵丰富,有分量,比以往任何时期阶段成果都显得厚重。成果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及案例集;教育教学深度叙事及叙事集;课题研究经验论文;阶段研究报告;课件、教案、教材及专着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从调研的整体情况看,目前我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小学好于中学。但小学中也存在严重失衡现象,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课题,即没有立项课题也没有校本课题,教育科研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似乎教育科研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不发生任何关系。

2.个别校长还没有走出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误区。

部分校长对教育科研存在认识偏差,有主观认识障碍。尤其在中学,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制约,致使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还存在认识误区,感到教育科研十分深奥、神秘莫测、对教师来说高不可攀、深不可测,望尘莫及;教育科研是专业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依然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的,无暇去考虑如何搞教育科研的问题。“科研兴教”与“科研兴校”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其重要性还没有转化为广大领导和教师自觉的行动要求。

3.科研主任素质亟待提高。

有些学校对科研工作不重视,为了应付了事临时抓人,没有固定的科研主任负责此项工作;个别科研主任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对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敷衍了事。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得不到原汁原味的落实,给全区整体教育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在某种程度上科研主任应该是基层学校的主要培训者,承担着对广大教师的科研培训任务。因此,基层学校应当选拔具有一定工作热情、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培训能力的人做科研主任,进而使基层学校的科研工作较顺畅地展开。

4.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我区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虽然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了,但整体看来,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教师选题盲目,问题过大,选点不准,还不能完全把教育科研与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合紧密起来,使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小课题研究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个别学校还是处于松散型管理。这些都有待于逐渐规范管理、培训提高,使教师逐渐走上教育科研的科学轨道。

5.教育科研经费短缺。

多数学校提到教育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开展科研活动或者派教师外出学习有很大困难。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1.继续提高认识,避免科研工作出现失衡现象。

各中小学校长应该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母机,是培养教师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领导和教师应形成共识,没有学术性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性的领导;仅仅会教课而不会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合格的教师。营造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定会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部分领导消除教育科研惯有的四种错误观念:恐惧感、神秘感、名利观、无用观;要树立四种新的教育科研观念:科研兴教;科研提质;科研促改;科研兴师。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培树一批科研骨干力量。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是振兴船营基础教育的百年大计。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建设,加大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实行市、区、校三级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有效培训模式。努力通过科研活动聚合一批人、引领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提高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3.加强对全区教育科研的调研指导工作。

进修学校教育科研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与指导工作。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基层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排疑解惑。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培训会议或撰写调研报告的形式认真加以总结分析,从而不断推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4.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评估中的权重。

虽然教育科研工作早已纳入到我区教育督导检查的范畴,但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检查中的权重,以便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5.建议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篇5

关键字:德育教育 小学教育 老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一、德育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现代教育中,德育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素质教育直到关键的基础作用,而且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德育教育不仅针对学生,同样针对教师队伍,教师的德育化专业水平决定了学生德育教育的水平,具有良好德育水平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起到榜样与激励的作用,将对学生的认知、体验与实践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队伍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更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整体国民素质,对德育的倡导与实施将不再是个体教师的任务,更是学校与整个学校所共同实施的庞大课题。

二、小学德育专业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领导管理

学校领导应该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专业化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一些学校的领导对德育教育的工作往往并没有给予过高的重视,并且在开展相关德育活动的时候也停留在重形式轻过程忽视德育效果的层面。因此要深入开展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实现专业化管理,学校的领导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其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德育内容和德育功能;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小学生年龄比较低,学习模仿比较强,所以老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学校的领导需要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给学生做表率,开展全方位、多方面、立体化的德育教育活动。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开展,制度上有保证,真正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培养教师德育能力

德育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包括传授知识与道德讲义,还包括都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组织、参与、交流、示范等的综合能力。这种表率性的意识,由教师展现给学生,将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意义。小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展开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亲身传授学生德育文本知识,构建学生未知的道德体验,创设一个个熟悉的道德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体验,使得学生可以从对话与交流中感知道德的魅力,获得对于道德的美好体验。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单方面的,课堂式的,叙事形式的,而新时代信息科技下的德育教育突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采用多元化的、创新性的方法实施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小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道德教育方式有所创新,通过网络教育、情境教育、课堂互动、案例教育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于道德的思考,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理念。

(三)注重德育实践基地的管理扎实做好每一步

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思想品德课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学校的课堂是开展德育实践的重要基地,可是课堂之外的德育教育也是不能够忽略的。学校应该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育特征,开展校园德育活动。有效的组织学校开展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积极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以及文化知识的娱乐活动,使得小学生在学校中在接受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培养自己的情操。进而在学校创建一种高雅、自由、优美的德育文化氛围。

(四)加强学生德育评定管理

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所以,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德育评定的管理。首先,要对学生每个学期的德育操作展开评分。做到科学性以及可持续性。其次,根据指导性文件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全校所有师生共同配合发展下,德育教育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且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化管理。可是德育教育管理,需要始终坚持,不断的突破和发展,不断的进行经验的总结以及探索和创新,加快发展的步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结论

德育是一个人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尤其小学学生,智力与德育尚处于发展之中,良好的德育环境对个人成长⑵鸬胶芎玫拇俳作用。德育为育人之本,无论时代与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丢掉德育这面大旗,德育的倡导与实施是终身性的,是每一个都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张茂松.浅谈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

[2]秦文娟,李巍,张立冬.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爱心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

篇6

【关 键 词】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31-04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简言之,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以及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其主体是广大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科研人员,只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

一、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科研的本质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都在发生变化。在这种变革中,使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衡量教师专业素养高低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或方法,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和批判反思能力,是教师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能力的前提与核心是教师应具备教育科研素养。这样,教师才能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计划、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性质需要他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实践者自觉地将经验反思和理论探索在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推动力来自教师的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

基于科研定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是实现教师人生和职业价值的基本途径。首先,教育科研能够确立教师的主体价值。教师具有科研素养,就能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人,把自己从经验、权威中解放出来,探索适应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主动参与和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中;这样,教师在体验教育探索、创新甘苦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来自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幸福和快乐,自然就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升华自己的主体人生。其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能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科研素养,教师才能通过活动、探索、研究,创新、发展课程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同时,只有具备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师,才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职业道德,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推动教师职业专业化,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然,这里所讲的教育科研不是那种“四无”,即 “无精力”、“无理论”、“无方法”、“无实效”科研,而是实实在在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效、真正有利于教师发展提高的科研。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重建研究观念,树立科学的研究态度,使自己的工作具有研究的性质,把教育、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将自发的科学研究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行为。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也就是说,教育科研要让教师在周而复始、单调枯燥的职业生活中找到工作的创意、生活的新意、事业的成功、职业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其次,需要明确的是,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科研,它更多的是研究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工作。教师研究的根本结果是了解自己,改变自己;了解学生,改变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因此,这种实践研究就要坚持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本体取向,以教师发展为目的,以研究实践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反思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式,真正体现教师的工作智慧。第三,在研究方式的选择上,也可以是多样化的,不一定要局限于做课题,还可以搞专题讲座,做学术报告,进行理论学习,开展教研活动,组织专题研讨,开办教育论坛,组织论文交流、评比,编辑文集、出版刊物等,关键在于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在学校中形成教师崇尚科研的氛围,因而科研与教研的结合应是教师研究的首当追求。第四,在研究方法的使用方面,教师的教育科研也与专门的科学研究不尽相同。教师的研究更适合采用情境主义研究,因为教育具有情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教育结论的应用要特别考虑教育情境的特殊性,研究结果不一定要追求绝对的精确,只要适用、有效,同样是可取的。当然,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是必要和必需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习得研究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五,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表达方式方面,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除了运用学术论文的形式表达以外,还可以采用更自然、更朴素的表达方式,即针对具体教育场景中具体的学生情况、具体的内容、具体的教育思路及其他相关资源的综合运用,表达作为教师的“我”的所思所想、“我”的所作所为、“我”的调整变革……关键是要用书面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思想,并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解,从而个性化地表达自己。

二、教育科研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

教育科研型教师能把教育实践作为观察与思考的对象,并且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然后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说明教育问题的本质,从而按照客观规律指导教育活动。

首先,教育科研型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要有新的认识和定位。

教育科研不仅有力和迅速地推进了教学的技术,而且使教师工作获得了生命力与威严,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科研是解放教师的武器,可以指导他们工作,可以使他们从无效的知识中解放出来。教育科研对教师而言,意味着确信自己有能力构建知识和改进他们的实践,采取研究的态度,能够从一个否认个人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制度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形象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树立科研的意识与态度,积极参与到教育科学研究中来,才能成为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其次,教育科研型教师要有较强的内省和自律意识。

教育科研型教师具有积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向,能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进行教育科研的强烈愿望,有对教育科研的成就需要,有发表科研成果的需求,有进行教育科研的动机和意向,能积极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教师通过教育科研,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到了自己同时代的差距,看到了自己与同行的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必然会努力学习与思考,在知识积累、理论素养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力求完善,在实践中认真锻炼,逐步成长以至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内省和自律的过程,也就是反躬自问。而这种内省和自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教师达到自觉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三,教育科研型教师要在专业成长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

从事教育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结果的一种活动。对一个教师来说,每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就是确立并实现一个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每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就是在不断地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掌握新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新飞跃。在不断的科研中,教师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理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自己在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这是一种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的状态,他们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教师的创造思想就是在从事一个又一个的课题研究中得到充分发挥,一次又一次地开拓自身前进的道路,这样就能不断地“运用所有的才能、潜力、技能,努力发展潜能至极限”,从而不断出成绩、出成果、有成就,得到自身的发展和精神的满足。因此,从事教育科研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从自觉走向自为的标志。

三、通过教育科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智能和智慧。而专业化发展又要求教师主动学习,与外界优质资源实现良性互动,开展合作研究、自我反思与独立研究。因此,通过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其实质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写成叙事研究报告。它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对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涌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反思,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不仅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适时的总结,同时还可以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经验,而且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且能够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解答面临的教育教学困惑,从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将教育实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它强调教师以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教师行动的意义探索为目的,以教师自己的故事构建为手段,因而能够有效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在相互交流中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的全面进步与全面提升。

因此,写教育叙事就要求有真实的内容、新颖的理念、精彩的情节、深刻的感悟、鲜明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在平淡中发现问题、细化问题、追问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和读懂学生学习生活中迸发的迷人火花与精彩细节,并勤于积累、及时捕捉下来,从理性角度进行分析、顿悟,从中体会、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善于共享,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都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把对自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公布出来,让教育同行、专家、学者去评说、讨论;善于思考和反思,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二)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它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开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议课的全过程。课例研究是真正属于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

课例研究注意真实情景的再现, 有较强的针对性。 随着课堂片段出现的问题而转换研究中心,参与的主体是多元的。首先,教师要善于从课例中发现问题。自己的、同事的、书里的课例比比皆是,搜集起来很容易,关键是看我们能否从中发现问题。当教师发现课例中蕴含着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对其关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效果时,才踏上“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研究旅程。其次,教师要善于自我反思,尝试重新设计:在进行课例研究中,当教师发现某个教学问题值得追究、追踪时,就应该运用换位思考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如果是我上这节课,我会用什么方法设计?我的设计和他的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我怎样借鉴他的优点弥补我的不足?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吗?”“我以前是怎么做的?”“如何做才最符合新的理念?”久而久之,就会始终保持与最前沿、最深刻的教育思想接轨,就会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第三,教师要善于与人合作,增强交流意识:针对某个课例,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问题,有时甚至持有完全相左的意见。这样的讨论,对问题看得更深,探索得更广,评析得更全面。这时,教师特别需要注意倾听、思考,从相互碰撞的思维中获得真知。对于自己的家常课,可以把教学设计说给同事听,倾听他们的看法,还可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访一下他们课后的感受和收获。结合不同的层面、不同群体的反馈意见,形成自己对课例的点评,这样会更客观、公正,也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第四,教师要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课例研究需要教师具有打破理论权威和经验权威的勇气,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体验、敢于说自己的一家之言。惟有这样,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扎根性理论,才会在专业发展的征程中有所作为。

(三)科研沙龙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科研沙龙是教师在自愿组合基础上对某一个教育、教学共性问题进行自由研讨和漫谈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习理论、互相研讨、寻求共识、探索规律、共同提高。在科研沙龙中,教师的智慧与思想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现亲切的交融。因此,科研沙龙既是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学术论坛,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科研沙龙因其吸引力和开放性的特点,符合现代人强烈渴望自主、开放的心理特点,能深入教师的内心世界。因此,它深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喜爱和欢迎。开展科研沙龙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使教师在思想碰撞和交锋中得到专业提升。

开展科研沙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科研沙龙要坚持教师自主、自愿和自发的原则,这是科研沙龙的基本特征。二是每次沙龙要有1~2个中心主题,这些主题一定要从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土壤之中提炼出来,它既是教师所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也是教师体验过的问题。三是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围绕主题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摆出问题、总结过去、理清思路、形成体会、提出困惑、寻求对策。四是沙龙的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把讨论和交流引向深入。沙龙开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掌握研讨主题的有关材料,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寻找研讨主题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联系点和结合点;沙龙开展时,要注意引导和点拨,使沙龙始终围绕主题展开;沙龙结束前,要进行精辟的归纳和总结。五是在沙龙进行时,要认真做好记录,以便沙龙结束后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四)反思性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反思性教学研究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研究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这一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它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因而其本身具有创新性、情景性、过程性、评价性和反馈校正性等特征。反思性教学研究开拓了教师培养的新思路,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它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反思总结法、对话反思法、录像反思法、行动研究法和档案袋法。反思总结法重在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对话反思法则主要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录像反思法是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过程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针对教学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档案袋法则侧重教师自我的积累以及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整理和系统化。

总之,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教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途径,都可以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陆爱桢.研究是一种责任——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进步与成长的案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7.

[2]尤俊英,于忠海.教师继续教育的突破口:提高教育科研素养[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3.

[3]孙向阳.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4]肖晓玛,肖贻晃.略论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特殊价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5.

[5]何兴明.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J].教育论坛,2009.6.

[6]边玉芳,钟惊雷.述说教师自己的故事——教育科研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17.

[7]耿帅.课例研究:备受教师关注的教育科研形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6.

篇7

关键词 名师 教研 模式 团队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推进“以名师为主导的贴近教学的教学教研一体化研修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推进林芝地区教育教研活动的良好开展,推进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开制约我区教育发展的瓶颈,探讨和研究名师为主导的贴近教学的一体化教研模式的开展,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研究人员在地区几所学校策划、组织、实施教研活动现状调研。本次调研采用的主要方法:问卷、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现场考察学校。

1以名师为主导的教研与教学一体化、校本化的管理策略

(1)利用集体备课、听评课或教研时间,以名师为主导开展教研活动。建立以名师为主导的好的教育教学教研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教研中存在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2)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教师共同互相探讨,资源共享。普通教师可以参与团队式研究,在合作中得到提高。团队研究的智慧和力量总是大于个人,因此我们倡导团队式协作研究。总体上讲,以名师为主导的团队教育教研在宏观视角下进行微观研究,以小见大,积少成多,不断累积,厚积薄发,是本课题研究的发展走向。

(3)从研究内容角度考虑,“众星拱月,主辅相衬”。名师为主导的团队教研选择本学科教育教学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确定研究对象,全员参与,形成一股研究合力,如众星拱月般造就教研阵势、强势,使研究快速、高效。

(4)从研究方法角度考虑,“既重理论,更重实践”。选择适合教师自己的方式、贴近教学实际的内容开展研讨,可以提高教研、教学的实效。从方法上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教研团队要注重实践研究。要注重叙事研究,让自己在“讲自己的故事”中获得经验的积累、智慧的沉淀和思想的丰满;注重案例研究,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反思能力;注重微格研究,聚焦课堂,立足于课堂,站在教研的高度,进行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同步发展。唯有这样的研究,才能让教师有“根”,才能让教师“接了地气”,才能让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研究能力得以提高。

2名师为主导教学研团队行动路径

(1)抓备课的策略性。备课直接是为上课做准备的,一切应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考虑,所以备课应该基于教材,依托课堂、着眼于学生,备课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为了评比、为了眼前几堂课,而是着眼于未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因此,强调要有自己的思考、有价值的训练、有目的的教学,必须讲究以下三条策略: 目标性与可行性统一的策略,既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又要切合实际地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方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主体性与主导性统一的策略,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不包办、不替代、不告诉、不一言堂、不一问到底等,同时也不能撒手不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启发、点拨、引导等工作; 预设与生成统一的策略,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备课再认真,也不可能在课堂上不发生预料之外的东西,因此既要认真预设,又要积极生成,既要重点预设,又要适当生成,预设中为生成留有余地,生成又为预设预定之目标服务,做到收放自如,心中有数。

(2)抓案例分析。抓住自己或他人的某一典型的课堂教学或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深入地评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解剖,正反两方面总结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这种方法对于解决已确立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是可贵的地方作为经验总结提炼,是失败之处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剖析,对病态病情病理病因病根病源等一一分析确诊,使得课堂教学水平差的教师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冲出课堂教学低谷。

(3)抓听课的比较性。时常开展同课异构对比课、一课多上反复磨课等对照性研究活动。经常开展同课异构对比,目标一致内容一致但方法不同,比较谁的更恰当、更有效,可鉴性强。开展“一课多上”反复磨课,就是同一节课进行先后多次备课、多次研改,多次上课。通过比较,不断跟进研讨,打磨出精品课、优质课。这两种课型重在“比课不比人”,尊重和呵护每个上课教师的自尊,目的只有一个,激励教师,增强自信,磨练意志,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抓评课的诊断性。名师点评要言不烦,对点评对象施行点化,使上课者参禅悟道,得到教学的真经。诊断不是让点评对象出丑,而是真正做到“治病救人”,目的是为了教师的发展,激励教师知不足而弥补,知错误而改进,知失误而改正,达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及有效教研 “一箭双雕”之成效。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心理;剖析;矫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45-03

尽管当前中小学教师研究工作已经广泛开展,但我们在基层教育科研管理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疏于研究或研究不深入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这固然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科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更与他们在研究心理上的偏差直接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几种典型的消极研究心理的描述和案例剖析,提出一些矫正方法,借此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的价值、特点、方法、成效、精神等方面作一些诠释。

一、怠惰心理

教师囿于自己的经验与惯性进行教育教学,面对新的问题不求甚解、更不想通过探索和创新改变工作现状,追求卓越,对科研工作没有热情,甚至漠视。如余老师,工作10年,为评职称,偶有县级教学比赛获奖,主持县级课题已结题,县级论文也有获奖。但是,前后跨度几年的课题和论文都是同类内容,且同一主题前后两篇论文,无论新度、广度、深度都无太大差别,获奖等次不高。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还未达到把自己作为教育实践研究主体的境界,对研究的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小学教师研究意识上,普遍存在3种偏差:①唯功利性。如余老师为了比赛和评职称而申报课题,一旦课题结题,论文过关,对研究就开始产生惰性,思维定式,陷入“被动研究”的泥潭。②成果意识错位。把课题、论文的获奖当作科研的唯一成果,而忽视了研究主要成果――教师实践行动的改善及在研究过程中的专业成长。③研教不相融。如余老师满足于凭借积累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却不能直面自身工作的新问题而开展能动研究。即使有研究,也只是在同类内容、同一水平上打转,难以产生好的实践成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会越来越缺乏研究的动力。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呢?

(1)教师要激活从事实践研究的主体意识。爱因斯坦说:“全部的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独特价值,以及对于教育生活的意义,使自己不至于在日复一日的单纯教学中日渐懈怠。实际上,只要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研究,就会明白“我要研”的真正意义。表面上看过程很辛苦,实际上享受了思考的乐趣、成功的愉悦,还有那种油然而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工作激情。这与职称、荣誉无关,而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这种释放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强。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研究获得成果时,则超越了外部物质奖励,得到了精神激励(效能感和成就感),这恰是人的高层次需要。

(2)要拟订循序渐进的长期科研规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科研工作。在研究中,教师修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从而为创新工作、提高教学效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恐惧心理

教师把科研神秘化,对完成研究工作表现出畏难情绪;或者对于自己、他人的点滴成果不屑一顾,盲目攀高,眼高手低,导致研究的自信心不足。如新手教师毛老师,刚毕业三年,热情、开朗、深得学生喜欢。但如果让他申报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他会说:“课题啊,这么难,那是专家学者们所做的事。”跟他同一办公室的李老师也会说“我都教了很多年了,还没有做过一个课题研究,要做就做个像模像样的,过几年再说吧。”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在入职起始阶段,对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具体表现为:①无科研入门动机。如毛老师毕业头三年忙着“适应”教育教学生活,也缺乏科研操作的基本知识,说是做课题研究与己无关,其实是心里胆怯。他若让这种畏难情绪蔓延下去,必定会影响其专业成长。②科研意识偏颇。在新手教师看来,科研是高大上的。课题研究要经过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提炼、结题鉴定等环节,整个是“像模像样”的,而自己所做的日常工作则极其普通,跟研究划不起等号,于是自然地把教学与研究割裂成两张皮。若不从日常实际教学生活入手,而想以凭空臆想的研究改变教学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对科研的偏见必然会影响研究工作的自信心。这样,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很难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呢?

(1)教师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特点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布克汉姆说:“教育工作是一门研究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化程度很高的作业。”教师基于对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思考、探究和改进,生成教育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既是一种工作,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的研究不仅能深化教育教学,还能增强自信和力量,并且教师对自身的研究实践具有独特的优势。知道这一点,教师就不会排斥研究,也不会把研究神秘化。

(2)要努力提高自己会“成为一个研究者”的信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达成“教”与“研”的融合:一是学中做。教师研究除做课题外,还包括诸如理论学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等)、经验交流、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教育论坛、成果展示、文集编印等,每一次完成“作业”,都可看作是教师的实践研究过程。而教师最主要的研究应是课堂研究,如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某一教育理论、反思内化,并将其运用于课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收集反映有关教学效果的数据,与以往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把教学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做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的《帕夫雷什中学》被世人奉为教学的经典之作,而他称该书是“根据我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确实,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花3个小时,记录平时点点滴滴体会的结果。事实上,研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可以在做中研。只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养成一种事事观察、思考、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他就是一个研究者。

三、盲从心理

教师未能把教育理论本土化、个性化处理,只是照本宣科、依样画瓢地进行研究,导致研究与实践对接不上,收效甚微。如擅长声乐的黄老师,自己及所带的合唱团曾在省市许多歌唱比赛中获奖。当她得知她在外省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个关于校园舞台剧的课题,曾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时,她想,自己与这位同学水平不相上下,同学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于是,借鉴同学的研究课题,她也去申报校园舞台剧的研究课题,结果没有立项。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科研方法素养的欠缺。如黄老师对她的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课题获大奖比较迷信,且归因单一。其实这一课题获奖肯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与她的同学的素质特点(擅长舞蹈)和良好的研究品质直接相关,而且与其所在学校浓厚的舞台剧研究氛围和组建的研究团队等因素分不开。黄老师认为同学在做课题,她也要做一个,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直接进行“借鉴研究”,申报了课题,这样生搬硬套,只能是“形”似“神”伤。做课题研究不仅需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更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体悟,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方法。黄老师若能借鉴她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的成功经验,然后再在自己擅长的合唱团建设问题上展开研究,那是可取的。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呢?

(1)教师在实践研究中要有所突破,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可能做好的研究主题,不盲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之高,需要更广阔的思考,不能局限于狭隘。研究,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背景分析和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切口,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在研究实施中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直至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认真、谦逊和独立思考都是必需的,不应采取简单化的态度。

(2)重视掌握、运用科研方法。适合教师实践研究的常用方法有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观察、访谈、叙事等是常用手段。重要的是,各种方法运用要适宜。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同一个问题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学生身上,其处理方法也会不一样。作为一种实践研究,必须以实践为导向,要选择适合研究主题又适合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在研究中若发现方法选择不当,要及时调整,在失败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方法论素养,最终实现教育研究的个性化。

四、敷衍心理

教师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对于研究任务,应付了事。甚至有时为了粉饰,投机取巧,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挪为己用。如有这样一些老师,从教多年,教学成绩还不错,但搞起研究,就是藏着力气使不出。还有一些老师,虽然教学成绩平平,在课题申报时,却未见用力就拿出“漂亮”的研究方案。一问,是“借”的,只是稍稍改动了其中几个字而已。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研究的任务和功效没有强烈的认同,还没有把研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客观上看,大致有3种情况:①研究任务与工作时间相矛盾。一线教师,工作具体繁杂,不愿花更多的时间搞“耗时巨大”的研究,能应付即是。②研究任务与工作实际脱钩。有时学校为了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要求教师参与研究,而非教师实际所需,教师往往是被动应付。③研究任务与现成资料相重合。偶尔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成资料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时就虚化研究过程、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当然,“外向型”任务强制教师研究已经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应予以纠正。但从主观上看,教师还没有感受到研究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力量,缺乏研究所需的内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抄袭则暴露了某些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呢?

(1)教师要增强“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认同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应借助研究力量推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度、思路和方法。“高瞻”才能“远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是长流水”。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在忙碌中拥有这份高远,永葆教育教学的热情,享受学生成长和智慧传递的幸福。

(2)学校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推进器”。科研兴校,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在把科研作为教师任务规定下来的同时,还要注重科研的专业引领。树立科研典型,培养科研骨干,引领教师找到研究的正确方向。合理安排教师的研训工作,不做伪培训、伪研修、伪学习。建立科研诚信责任制,以避免教师胡乱应付、投机抄袭等不良行为,增强科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五、浮躁心理

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但不能静心,缺乏毅力,对研究或浅尝辄止,或在“瓶颈”前泄气,或在“高原”中倦怠,最终不能形成好的成果。如时常可见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有能力,但研究水平起伏很大。有时选题精准,但缺乏事实分析;有时数据充足,但缺乏严密逻辑;有时方案堪称完美,但操作不够详实;有时成果有特色,但统而概之、人云亦云。很少做到真问题,真研究,真问题,深研究。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偏低和对实践研究缺乏钻研精神。没有高远的目标追求,成就水平偏低,在研究上就会缺乏“挖深井”的韧性,也很难有所建树。实践研究如西天取经,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教师可能面临的困难有:①缺一双“火眼金睛”。“跟风”选题,缺乏个性,跟着感觉走,也鲜有科学性。②缺一场“面壁参禅”。教师不能静心潜沉下来,阅读源头性书籍和材料,从大量源头信息中分析、筛选、厘清问题,从表面深入到本质,悟出禅意。③缺一副“三头六臂”。因大量的繁杂事务需要处理,对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调查、个案收集、数据整理、改进讨论等各个环节难以顾全。④缺一次“打坐诵经”。清静内心,将研究手稿中浅层经验、个案特色进行理性提升,提炼成可诵读可推广的“经文”。研究缺少以上任何一项磨难,哪怕你是“科研骨干”,也只能草就成果,难得“真经”。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呢?

(1)教师要从不辱育人使命的高度提升精神气质,使自己保持激情不老的心态。教育是一种慢的生活,教育研究更是一种慢的艺术。开展实践研究,应有长远的眼界,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找自己在实践中有深刻体悟的专题突破,做到从真问题出发、长期性跟踪、严谨性收集、规律性探索,取得成果必定是水到渠成。有人说:能够在一个行业做出点名堂的人,往往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做下去的人。只有树立教育研究有所作为的境界,才能摒弃浮躁。

(2)加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同伴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开拓研究的信息源,更新理念,打破思维“瓶颈”;也有利于共享研究智慧和乐趣,形成“共振”效应,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瑛.教师排斥课题研究的原因分析[J].宁夏教育,2014,(2).

[2] 戴建国.理性看待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倦怠症”[J].校长参考,2014,(2).

[3] 刘永和.教育研究不能缺失科学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3-9-13.

篇9

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机制亟需重新构建,越快越好,越早越好。政府是办好教育、推行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自然更是培养合格师资的第一责任人,而且后者要比前者的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为此,国家要出政策,各级政府要有所作为,高师院校要倾力上进,三者共同努力,把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水平,尽快摘掉我们高师院校“制造”“半成品”的帽子,培养造就适应时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

一、招生和聘任制度的改革

历史上我国的师范教育曾经获得过一些政策的倾斜,如免费制、第一志愿降分制、毕业生统一分配制等,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也为整个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些曾经“风光”的“优惠”性政策基本取消了。实践已证明,这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培养的质量。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并取得了共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是高素质、高规格的人才才能担当。因此,我们更应制定积极有效的规划和政策,吸引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来师范院校学习深造。

1.教育部直属高师院校已经做出了改革,实行了“免费生”政策。这一政策自实行以来,已凸显出它的积极意义和历史意义,其隐性价值更大。这是一步好棋,所有的教师教育专业也都应全面推行“免费制”。教育需要投入,教师教育更需要投入。

2.要摒弃不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基础教育师资的需求正在日益向“量少”“质优”迅速发展,高师院校应统筹规划,适当控制好招生数量。可采取小班教学、教徒授业和导师制培养模式。

3.紧紧抓住“谁赢得了教师谁就赢得了21世纪教育的契机”,大力宣传,让献身教育深入人心,并采取“分数+面试”的招生策略。高师院校要成为那些真正具有“人师”潜质的求学者的天堂。因为未来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并不是说谁想要当教师就能当。提高“门槛”,正是新时期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迫切诉求。

4.师范生毕业后从教予以优先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这不失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好措施;教师子女进高师院校学习并毕业后从教,应优先录取和优先聘用,这是拯救我国“教育世家”这一灿烂的教育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

二、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需重新定位和重立标杆。其落脚点必须对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及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重新审视和变革。根据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设立课程。本着学以致用和时代的需求,开放性地、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以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框架,以教师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专业功底为主线;以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通识知识、人文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学科专业能力、教育专业能力,包括学术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能力、反思能力为基本点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起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能力为核心、专业精神为灵魂,又具有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我的四个维度的新课程结构。

教师教育专业是双专业,“两只翅膀都要硬”。学科专业课程应占50分,教育专业课程应占50分。至于教师专业化究竟应开设什么课程?到底需要教学哪些内容?都值得认真研究。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的课程必须调整、整合、变革,对有的传统课程要进行“大手术”,更重要的是需要创新,设置一些新的课程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是要重新审视和重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实践、学科研究、教育实习等内容。要求教学内容多样化、动态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注重学术性实用、师范性够用,达到有效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兼备。如课程与教学论应注重培养学生教学基本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教学过程中可见缝插针,将教育故事、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教育人生等引入到教学中;教学内容注意不断地更新,而且与基础教育改革连动,有前瞻性、引领性并以广阔的视野、审视的眼光着力进行教学实践。教育实习必须改革,延长长度、拓展宽度。如备课、听课、讲课、说课、评课等不仅要强化训练,而且要上水平、上高度。要突出对教师专业技术、专业精神、专业热情的培养,为师范生奠定一抹明亮的教师专业底色和一份为人师表的厚重。

三、教育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1.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实行分级互通、分层次的模式。针对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各自的培养目标确立方案,在这些方案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虽有区分而又可互相转化。只要修习一些各自必需的课程,学生就可以申请他所需要的教师资格。确立强调教师专业素养并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立体教学模式。把教育教学空间观扩展至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中小学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到中小学实习相结合;大学教师的指导、评价与中小学教师的指导、评价相结合;考试评价与实践性评价相结合;显性与隐性兼顾。既强调教师现实能力,又强调培养发展后进,即进入教师岗位的创造性、发展性教育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热情、动手能力、创新品质、自学能力和反思能力等真正落到实处。

2.改革教学方法。改变只重知识传授为传授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真正确立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参与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力。注重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和直接分析、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阶段性地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

3.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中要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不放。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大学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中小学骨干教师来校指导和任教学科研究和课程与教学论。注意将教师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抓住随机教育机会,见缝插针地进行教态、敬业、合作、职责、师德、动手、研究、反思、管理、创造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根据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相应的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适时进行改革。评价考试的改革应立足于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立足于知识的应用、整合与创新。采用书面考试和教育实习、教学设计、讲课与论文相结合,并且测评能力的项目应占50%。教育教学能力评价中,校内指导老师的评价要与校外指导老师的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量化与不可量化、显性与隐性、当前与发展相结合等。不仅要注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教学的基本功,更看重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整合、学习和研究能力。把笔试、口试、动手操作、基本功演示、教育技术能力比试等方式联合起来进行细化考核;对学生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的听课、观课、备课、讲课等表现,请中小学一线教师予以评价。还要有社会评价和毕业生从教后的跟踪评价。所有这些评价,从大一到毕业都要纳入“档案袋”制度管理,每一步历程、成长、成效都记录在案。

五、实践和教育实习的改革

教师专业化和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决定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有效的教育实习。创设多维、立体、实践性和有效性教育实习机制。摈弃大而全的体系化演说语式与形式化的不良风气,直面实践教学和教育实习中的基本问题,扎扎实实地从原点做起,针对当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的教与学分离、脱节、时间短和实习内容单薄,组织指导不力,甚至形式化、走过场的种种问题作出积极的变革。

一是用四年的时间,采取见缝插针式和名师传、帮、带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情感、技术等方面的培养熏陶。如奉献精神和孜孜以求精神的培养,就要靠大学教师的垂范和教育生活的感染,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培育学生。

二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安排教育实习。根据教育实习标准,每个学期都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幼儿园向骨干教师学习。通过深入课堂去听课、观课、说课、讲课和评课,在观摩、交流、模仿、学习中造就素质。

三是大力创建教学实习基地,并安排学生在大四进行顶岗实习,也请中小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来大学讲学执教。以破解学生的“失语症”和“眼高手低”的难题。搭建训练学生“上手快”“出手准”的平台。

四是三笔一话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这是教师教育专业技能的基本要素,要将它们纳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如我们每天早晨安排学普通话10分钟,下午练习“三笔字”半小时,每周两个半小时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实践训练,同时强调教师的指导和评定,效果很好。

篇10

洛川县北关小学的前身是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清乾隆年间的朝阳书院,目前是洛川县规模最大的一所现代化完全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20人,设有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80名。近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引领教学,追求素质教育的新境界,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育人理念,把教科研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符合校情实际的教科研运行机制,教科研工作已驶入平稳、有序的发展轨道,特色效应不断彰显。

一、确立科研兴校思想,优化教研工作机制

“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教师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经。多年来,我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教战略,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教科研为抓手,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开创了“以研带教,以研促教,以研兴校”的新局面。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挂帅,分管副校长把关,教科室策划,教研组、备课组落实的四级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健全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做到了计划、实施、内容、人员、检查、反馈、总结、推广八落实,使教科研工作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学校还设立了教科研专项经费,对教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并把教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

二、狠抓科研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教研效率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研素养

掌握教科研方法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我校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过规范的教科研培训,搞教科研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几年,我们始终把教师的教科研业务培训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是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以对教师进行教科研理论和技能培训,促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帮助教师揭开教育科研的神圣面纱,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二是创设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扩大视野,在具体的环境中理解和感悟新课程改革,提升个人教科研素养,增强参与教科研的主动性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责任意识。三年来,全校各科教师平均参加省、市培训2次,有的还多达3至4次。三是强化校际之间学术交流和研讨,近年来在与多所学校教育科研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今年又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结为友好学校。两校联谊举办了2011“金秋洛川”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学术交流,观摩实践,主题讲座等形式推进了我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何艳老师《秋天的雨》观摩课受到首都师大附小领导及教师的高度赞扬。四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培训、学历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历层次,促进了队伍素质的协调发展。

2、强化自我学习,提升理论修养

构建学习型学校,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坚持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策略,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把握课改内涵,坚持做到读书活动常态化,重视教师信息量的获得,学校订有一百多种报刊、杂志。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周不少于五小时的自学时间,讲究学习实效,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坚持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以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自我学习的监控,定期检查学习情况,确保学习效果,使教师日积月累中逐步提高,逐步成为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

3、重视课堂改革,锻炼培养新人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研教改的主旋律。学校非常重视骨干队伍的培养,依据学校教师研训规划,为了给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每学期都坚持多层面的讲课活动,如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展示课、同伴间的异构课等,让教师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县组织的各类教学练兵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我校先后有郭小丽《七步诗》一课在全县远程教育现场会上观摩,并参加省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潘娟、蒋小莉、王慧霞、杜娟等教师在洛川县“阳光师训”活动中承担研讨课;李焕平、冯霞、郭小丽、赵芳等老师在市上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在“陕西省农村初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活动(录像课)”课堂实录大赛中,我校19节参评课,有18节课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这些活动的开展,让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县小学教育的骨干和名师。

三、注重教研项目设计,抓好教研过程管理

1、实施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为使课题研究更贴近课堂,贴近教学实践,我校实施了行动研究。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定活动时间、内容,设计《学科教研行动研究手册》,开展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按照“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程序,在教学课例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行动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教研效果大大提高。一是把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在研究基础上,使教学研究扎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究直接指向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学效率的提高。二是教师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进程中,加深了对实践过程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得新知,既达到发展自我,又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养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品质,促进了专业发展。

2、发挥群体效应,增强工作实效

为使教研活动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我们要求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按照“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四个步骤,逐层推出全校性的示范展示课,这种以教学实践为载体的一体化活动聚合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出了一批人,形成了全校群众性参与教科研的格局,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课题研究是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难点,是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形成特色教学和特色教育的切入点。

一是严格课题全程管理。在申请立项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论证研究方法,使各种计划、实施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以课题为依托,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借助课题研究推动课改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