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融合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课程融合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课程融合教学案例

篇1

关键字 : 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职业技术学校中,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不像是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研究一样的重视,很多职业技术院校对语文课程的开设甚至存在疑虑,认为在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完全没有看得见的操作性技能的语文科目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持这样意见的人是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不了解,也有很多在语文教学中片面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职业院校,在这里需要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职校中语文教学存在的认识片面的问题

(一)对语文工具性的刻板教学

职业技术院校的老师很多认为只有那些专门教授学生职业技能的老师才称得上有权威,所以对语文课程的教授老师要求很低,认为老师可以把书本上的东西交给学生就可以了,所以“言传身教”根本做不到完美的境界,有很多老师会盲目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他们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语文这门专业的本身,语文教学包括了很多,比如遣词造句、日常的人文地理的知识了解、百科知识的历史和前沿、我们的传统文化、修辞鉴赏、阅读理解与写作等等,在实际的职业及教学中,还会很多的涉及到说明书、通知书、文秘知识、统计知识、批注评语等一系列的知识的基础和拓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顿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等等,所以教师们认识到这种工具性,就有些极端的教学案例,比如写一封自荐信或者是文秘文档,老师会把格式、要求、内容以举例的形式去讲授给学生,告诉他们该这么这么做,所以很多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会照搬那些知识,照搬内容,一切都是摸索着“影子”,这样当换了一个“背影”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无从下手了,当考题不再是要求也一封文秘信件,变成一封社会调查函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去下笔了,会找个借口就是“老师课上没教这个”,如此看来,工具仅仅是传递过去的一件工具,没有做得到灵活应变,也没有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工具,也是腐朽的工具,是形式上的一种外力。

(二)对语文人文性的盲目追崇

很多老师的确含有很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基础,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也会存在对人文精神的偏激性认识的问题,老师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的底子薄,素质不够,人文情怀淡薄,对人文精神和文化的理解不够,所以他们会把人文元素加入课堂,但是幅度稍显过大,很多老师领学生看电影,看一次两次可以,但是几乎变成经常的电影课,没有对学生教授任何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人文情怀也放弃了,老师是“看不起”他们的文化底子的,所以,老师的榜样作用没有做得到,学生对自己也失去了自信心,在语文课上带学生阅读,或者互动都要有一定的度,带他们鉴赏古诗词也要去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学科的深层次认识,要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要这么做,主动性的去做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只要他们是主动性的去做、去参与的,那么他们一定能够切身认识的到,原来在课堂上欣赏古老的历史故事和英雄风采也是对他们全面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的培养,而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却在这一个点上做的很欠缺,原因是“精力不够”,因为要忙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去服务社会,殊不知,学生的素质不全面发展的话,是无法满足社会的高速度发展需求的,也是无法让学生体现自身在实践中的价值的,对社会的贡献就停留在未知了。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中和才是艺术

要想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中和,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学院要努力提高整体认识,老师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和对教学科目的重视,同时学生也要配合教学,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心思应当细腻,应当对工具性的深入理解之后,认识到人文性的树立应该与语文的工具性相互融合,避免走极端,如何做到更好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学的技巧性和选课题材的新颖性,比如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在讲授一种民族文化的同时,比如民族的忌讳和服装,就可以把服装的式样显示在多媒体上给同学们视觉效果,或者有条件的可以把民族服饰带到课堂上,给同学们立体的效果,这样就会很少看到教室里哈欠连天的状况,也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把课堂气氛提到,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工具性的基础上不断的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认识到老师这样教授课程的目的,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工具性的语文知识在以后的运用中如果融入到血液和大脑是很有帮助的,意识到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样是学生,是国家致力于培养的栋梁,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去渗透、去传递知识和能力,树立学生的职业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使得他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更好的贡献,这也是我们的院校和老师以及家人所希望达到的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进步,社会在不断的衍生需求和供给的循环往复,在职业技术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同样不可小觑,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起来运用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是为社会和我们的国家建设积攒出色人才的一种辅助方式,需要所有人共同的探索、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改革的精神内核,教师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中应将人文教育作为其精神主旨,重新定位其课程性质,构建其课程内容,调整其教学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性质、内容及课程论、教学论等几方面均体现出其精神主旨——人文教育。在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中,由于片面强调教育目标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从而将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致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受到扭曲。

一、从两个教学案例说起: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案例1:在讲授《人生三步骤》这篇课文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人生不外乎就是取乐,天天在网吧呆着,吃好睡好就可以了,不理解什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懂什么叫做“德性”。

案例2: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白毛女》后,有些学生不仅不对被压迫被剥削者杨白劳表示同情,反而为恶贯满盈的黄世仁辩护,认为杨白劳理亏,这些学生认为“借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觉得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像杨白劳那样借债到期不还,那谁还愿意借贷呢?

由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目前一部分学生变得没有理想,道德判断出现了偏差,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针对我国道德滑坡的现象,许多教育家发出“人不见了”的疾呼。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介绍说,在美国一些华人曾关切地向他谈起祖国大陆教育的缺陷:留学生ABC(外语)好,就是不知道长江黄河;XYZ(数理化)好,就是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懂得美元英镑(经济),就是不了解《史记》《左传》。教育忽视的不仅仅只是一门语文,而是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中文水平低,事实上也是爱国主义意识弱化的一种表现。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路、有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

二、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透视

1. 脱离现实生活的教材内容不利于培养人。

从本质上说,人文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就必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目前,人文教育课程教材建设陈旧,与此要求相去甚远。美国教育学家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一是广泛地阅读;二是经常接触生活。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文本应该关注生活,而关注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关注学生,因为学生存在于社会中,只有让文本与生活接轨,让心界与世界沟通,让文本真善美的阳光照亮现实的黑暗,那么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成为孕育情感、生成智慧、享受生命的过程,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就马上生动活泼起来。因此,语文学科要走出困境,必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健康发展的营养。

2. 以认知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违背了人文教育的规律。

长期以来,以语文教学为核心的人文学科,存在着用理科教学的方法进行人文学科的教学倾向,条分缕析地讲解把生动形象的人文教育变成僵死的教条。用西方语言分析的科学传统取代语文的人文传统;用冷漠的知识灌输取代真切的语言感受;用语言训练的“点”统辖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谁要想语文过关就要掌握这些点,教师和学生围绕着这些点兜圈子、苦熬斗,语言文字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把学校课程中最有情有意有趣有味的课程变成了最枯燥无味可厌可烦的课程。

3. 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沉闷的课堂教学,剥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语文课看成单独传授知识的课,以语文教师的讲授为主,而且过于追求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错误地认为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就能形成语文能力。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情感体验,离不开沸腾的现实生活。这种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生活,不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著名学者杨东平指出,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强烈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训练。

4. 中职生语文基本能力的现状,致使许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目前,不少学生认为来中职学校只是为了学技术,学专业,其他可以忽视,他们有很多成绩不太好,存在的现状是“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语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状况。学生从内心排斥语文教育,认为学了没有作用。

三、语文教学中应遵循“人文优先”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三维价值目标,即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人文价值。课程的处理与生成若以此为目标,符合这些目标,则课程的处理与生成就是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我们在具体运作的时候,能够做到三者统一当然最好,当三者不能统一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课程预设式生成往往容易把握,可对于随机式生成就不那么好把握了。对于后者,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追求来加以取舍?笔者认为,应该确立“人文优先”的原则,即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就是正确的价值选择,那样的课程生成就是有价值的。

1. “人文优先”的原则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而教书只是手段而已,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道德思想问题是属于德育课的任务。因此在处理教材和利用课程生成式资源的时候,往往将知识能力与人文素质对立起来或者割裂开来。当三维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采取知识优先的原则,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视而不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只教书不育人,这恰恰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特别强调指出:“当前,特别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 “人文优先”的原则符合教育的未来属性。

教育是一项指向未来的事业,因而教育必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元素有多种,其中最关键的应该是人的健康人格,包括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情感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就业工作以致终身发展而服务。

3. “人文优先”的原则也符合中职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我们不能想象,当语文离开了人文特性的时候,语文会成为什么。应该说,语文与人文是高度融合的统一体,离开了人文,语文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利用课程生成资源的时候,应反对那种脱离文本的无限性拓展。但是,当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时,我们就不应该用相对稳定的文本来限制我们的手脚,这同样会陷入一种文本的过分崇拜误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赞成文本主体的原则,反对漫无边际的拓展。那种随心所欲的课程生成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只是涉及到学生人生观的问题时,最好能结合文本来澄清学生发生的思想偏差问题,毕竟课程生成应该追求教育的最大值或教育的根本价值。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改革与创新

1.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正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而“主动学习”课堂模式就是注重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化被动为主动。它要求将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能动的活动,让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内化、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例如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中职语文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让他们了解语文对于他们专业以及以后就业的重要性,让他们从心里先接纳语文。同时,上课的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让学生参与,多让学生去说话,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以鼓励为主。在上阅读与欣赏《壶口瀑布》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一下理由,没有正确的答案,允许畅所欲言。学生兴趣颇浓,一位看起来非常傲气,平常话不多的同学,大气凛然地冲上讲台大声说:“我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狭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而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活,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我觉得这句话像我,我希望我做这样的人。”班里掌声如雷,学生们兴致盎然。接着一位学生又说:“我喜欢‘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压迫就会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我盼望我做这样的人。”谁说学生不懂欣赏?谁说学生不会说话?他们有着自己的各种情感,只要教师懂得放飞他们的思绪,他们就会在美文中体会那浓浓的人文精神,并进一步健全自己的人格。

2. 引入时代活水,激活课堂教学。

语文新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的,更是艺术的;不仅是知识的,更是人文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是生命交融的情景。当教育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呼唤人文关怀,唤醒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人文素质的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否则学生就不能通过人文教育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就不能从富有现实气息的教育中获得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和生活美的教育。例如与学生共同欣赏老舍《我的母亲》的时候,笔者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亲人,许多学生都在课堂哭了,他们说起父母养育他们的辛劳,谈到可以入读中职重新回到校园的幸福,因此也充分理解了老舍的语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生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他们知道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课堂的泪水,课堂上每个孩子的精神抖擞,这难道不是活水吗?他们打开了心扉,懂得了欣赏,懂得了感恩,这一切又有什么能比呢?

3. 布置开放性作业。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然而,现在的语文作业是一种封闭性的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导致学生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开放性作业则强调了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创造性的作业中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开放性作业主张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去感受鲜活的语文信息,培养语文意识,形成语文能力。例如上口语交际《推销》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寻找要推销的东西,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商店、市场等场所,观察销售员的言语行为,看有没有好的可以借鉴的地方。到上课的时候,笔者先给每位学生1到3分钟的时间推销自己的产品,学生带回的产品各种各样,有汽车模型、有女孩的护肤品,有推销自己等等。例如有3位女生上台推销爽肤水的时候,说得言语流畅,态度亲切,而且产品吸引人,同时她们的脸色皮肤又好,作为教师的笔者也来了兴趣,问“多少钱?” “6块。” “哈哈,我买了!”同学们都笑了!整个课堂和谐又开心,学生在欢快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懂得怎样去与人说话和沟通。这就是人文性的体现!

总之,语文人文教育观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人格,成就健全的精神世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自身价值和精神表现。学生在充满人文性的语文课堂上,才能够有自己的追求与感受,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并且获得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杨东平.语文课:我们丢失了什么[J].北京文学,1998,(3).

[3]刘毅.语文教改新趋势[M].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鱼霞.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仇忠海.“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罗利建.人本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7]陈晓平.面对道德冲突——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2.

[8]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