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教学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案例教学的优点

篇1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46-02

公共政策学是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设的所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现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四个专业,且公共政策课程均已在上述四个专业开设。

因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唯一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教学研究覆盖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因此本文拟在此学科交叉背景下,针对《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的政策研究还只是附属于经济科学。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ddrow Wilson)提交关于行政研究的论文开始,美国公共行政学科方始建立。因此,公共政策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属于新兴学科,也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中的学科,是指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追溯来看,公共政策学起源于政治学、管理科学等学科。1947年,美国学者西蒙提出“管理即决策”。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维尔共同主编《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发展方向做了详尽的论述,被人们认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中国公共政策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引进西方政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在我国起步和发展均较晚,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总的来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化人才缺口较大,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关注社会公共政策现实、提出政策解决方案等方面较为欠缺,从而使这门课一定程度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在课堂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案例教学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实现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认识转变与政策体验过程,因此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等教育的基本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发展期,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发展程度差别较大。在这样一个时期,北京上海等地已经进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2012年北京经济总量已达17801亿元,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3797美元。但就在北京周围,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还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区域,存在着近200个贫困村、154万贫困人口,被称为“环首都贫困带”。这样的社会现实导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急剧增加,政策问题层出不穷,公共政策分析的案例异常丰富,为公共决策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因此,当前存在的大量丰富生动的公共政策案例完全可以用于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案例加以分析,而这对于拓展并创新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概念界定[1]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得到了迅速传播。案例教学法撇弃了照本宣科的课堂灌输方法,具有开放式、互动性、启发性等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对课堂理论进行实践验证,因此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

所谓教学案例,指的是真实发生过的、和教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事件。小劳伦斯·E·列恩认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则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具体场景,进行后期模拟还原,从中探讨该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理论问题和解决思路。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前期真实生活引入后期学习过程之中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同学们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理论模拟和实践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public policy case),即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公共政策引入课堂教学或学习者思维之中的可操作的应用形态,是对某一公共政策情景(a policy situation)的直观化和具体化的描述。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则是基于丰富鲜活的公共政策现实活动,将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政策具体过程(如制定、执行、评估、终结、分析等)和具体细节的分析来促进公共政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政策解决思路能力的提升。

二、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优点和缺点

通过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在分析具体现实公共政策的基础上,对公共政策的功能、类型、系统等基本概念和价值、环境、体制、工具等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进行“再检验”,并进而深入理解和认识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政策过程,也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不同视角、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比较评估,自觉或不自觉地训练“分析有条不紊、探究坚持不懈、决策当机立断”的政策分析能力。

但综合来看,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也有其明显的优点和欠缺之处。

(一)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优点

优点很明显,主要有:

1.有利于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深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案例教学倡导在教师引导、学生准备、现场讨论、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即时思辨能力和总结提升能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教学环境。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深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2.有利于结合公共政策学科本身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公共政策学融汇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知识,具有较为复杂的系统知识特征。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对政策术语和范畴等这些本来源自生活的理论知识反而感觉理解较为困难,也容易感到枯燥。现实、生动的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能够加深同学们对诸如自由裁量权等公共政策术语、理性决策系统等学科范畴及其他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能够以切入生活的方式,简易而又生动地抓住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公共政策学的兴趣。

3.有利于通过针对性探讨政策分析过程来培养学生公共政策素质和能力。公共政策学本身即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主要的工业国家,其后由于发展的需要迅速扩展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具有彻头彻尾的政府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实践基础。尽管不断有学者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但通过针对性的过程分析,明晰公共政策产生的政策环境、价值内涵、决策体制、制定议程、执行障碍、评估模式、终结策略等分析程式、步骤和方法,从而既着眼于政策问题本身,又能在理论指导下超越政策问题,可以系统、延续、及时地培养学生分析现实公共政策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目前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缺点

尽管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有着显著优点,但限于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史较短,一般同学政策参与不多,当前正处于经济、环境、社会等转型发展过程等因素,目前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学的案例教学也同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1.单一案例分析的灵活性和课程案例分析增加的单调性。无疑案例教学具有生动、现实、互动的教学特点,以启发引导为主,但由于公共政策学涉及到多学科交叉背景知识,从而使单一案例分析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观测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参考结论,这既需要同学们同时具备宽口径知识和专业视角,也加大了问题分析的难度和深度;同时,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因为固定的理论知识总是落后于不断发展的政策实践,也容易使同学们感到总是有一层隔膜的政策体验。并且,分析的案例越多,理论和具体案例之间的差距就越大,最后案例分析就逐渐演变成为对理论知识的另一种叙述方式,从而使人感到别样的单调。

2.现实政策的演变过程映衬出案例教学分析的过去式。分析公共政策为的是解决公共问题。但公共政策学的案例分析,往往是以过去式的公共政策问题为分析对象。即使对于曾经发生的某一公共政策问题的结论是永远不变从而使具体分析可以绝对正确,但这种分析对于正在发生和尚未发生的公共政策现实仅仅具有借鉴参考作用和理论指导意义,学生只能“横看成岭侧成峰”却难以“身在此山中”以便去识得“庐山真面目”。这种现实政策的演变过程映衬出案例教学分析的过去式,就使得案例教学分析大部分时间、大多数场景仅仅停留在了课堂,实际指导意义较为欠缺。

基于以上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分析的优缺点,笔者力图跳出一般案例教学的窠臼,提出了“摸底—点题—仿真—实践”的四步案例教学法,力图凸显政策实践中的理论脉络,注重理论讲解中的实践能力,通过“实时新闻、现场分析、政策把关、实践验证”的教学思路来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把握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关内容,将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思路创新研究》一文中进行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6).

篇2

[关键词] 电子邮件;健康宣教;老年血透患者;压力;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b)-0136-03

Study effect of E-mai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improving of stress and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LI Hongya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the First Hospital of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Zhuzhou 4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mai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of stress and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thods 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were divided into E-mai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 cases. E-mail group was educated by E-mail,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E-mail group received E-mail for health education twice a week for 10 weeks. Stress scores were measured by a stress questionnaire that was developed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by our hospital. Results In E-mail group, stress score was decreased from (55.08±7.69) scores to (43.29±6.52) scores (P = 0.031), serum cortisol was decreased from (11.18±4.23) μg/dL to (9.01±3.52) μg/dL (P = 0.039), epinephrine was decrease from (23.35±24.25) μg/dL to (18.38±18.01) ng/dL (P = 0.046), and 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was decreased from (2.58±0.75) kg to (1.96±0.78) kg (P = 0.036). Conclusion E-mail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tress and compliance.

[Key words] E-mail; Health education; Elderly hemodialysis; Stress; Compliance

血液透析是许多老年终末端肾衰患者赖以维持生命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随着现代社会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老年透析患者的比例不断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透析相关技术的发展,血透患者的生命得以有效地延长,老年患者依赖血透机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另一方面老年血透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血透也要不断承受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老年血透患者减轻压力并延长其生命活动是现代护理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电子邮件对老年血透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发现电子邮件宣教可以有效减轻老年血透患者的压力并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透析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选取我院透析治疗1年以上的年龄在60~70岁的终末期肾衰血透患者40例(这些患者均每周接受3次透析治疗),将其随机分成电子邮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会上网并有电子邮箱。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例)

篇3

关键词:国际金融;案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44-02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国际金融领域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型方向发展的特征明显,这就决定了国际金融学科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是通过教材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能从特殊归纳一般,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其最大优点是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各种类型的经济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判断并作出决策,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案例教学具有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和学生主体性等特点和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好的优点,近年来其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美国、英国、法国和挪威等西方国家,案例教学被广泛地运用于金融学课程教学中。

一、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教学中运用的关键环节

(一)完善推广案例教学的制度保证

案例教学成功运用的一个关键点是案例的收集和编制,由于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仅靠个人力量很难收集和编制出众多适合教学需要的案例。这就需要学院或系里教研组集体编制案例库,学院应当拨出适当经费支持案例库的建立。此外,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倾注大量的心血,因此需将案例教学效果与教师评估制度相结合,在对教师各项工作进行评价的规则中加入对教师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内容,并与教师的考核和晋升挂钩,从制度上保证案例教学的推进。所以,引入案例教学需要对与教师业绩相关的一些制度进行相应调整,使案例教学制度与其他制度协调,以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和持续性。

(二)选取合适的案例

选择适当的案例材料、以精选的案例为材料是成功案例教学的前提基础。在案例教学中容易出现为案例而案例的情况,一定要注意选取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案例。国际金融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体现典型性和启发性。在案例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关系,选用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案例的选择和编写还应尽量与当前的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相结合。同时,要准备与案例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原理、原则等理论框架。国际金融案例本身既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又不是简单的事例,它包含着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越能引人深思的国际金融案例,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考空间,教学效果就越好。此外,要把握好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太难,学生可能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只有消极等待课堂上的灌输;案例过易也达不到教学目标,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根据教学内容来编制案例。教师平时要注意从多渠道多途径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案例,比如从各大财经报刊杂志、网站及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多留意与国际金融市场有关的资料。此外,教师要注意不断更新旧的案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目的。

(三)注意案例教学环节的衔接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提出。可以尝试由学生自己提出课堂上进行讨论的案例。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力,学生的积极参与就变得更为重要。由教师选择案例的优点是可以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便于教师课前设计教案,更好的把握教学过程。但学生的关注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精心挑选的案例有可能学生并没有兴趣讨论。因此,可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安排不同的时间由学生自己选择讨论的案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班上学生的关注点。其步骤是:第一,准备演讲的小组自由选题,完成选题后需与教师沟通并为正式的案例分析题目。第二,学生在选题基础上制作案例资料。第三,课堂上安排该组学生配合PPT 资料进行演讲,如果案例比较复杂可以先将演讲资料发给其他小组的学生。第四,学生讲演完毕,可由其他组的学生提问,讲演的学生来回答。第五,教师进行及时的总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并对小组成绩进行评定,通常可以从选题的价值、演讲水平、同学的反应等方面给予评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决策能力,而且通过上课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国际金融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一个主要缺陷是时间往往占用过长,特别是讨论热烈时往往时间难以控制,这无疑会挤掉了传统理论教学的时间。传统的教师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概念理论都没有掌握的话,是不可能结合基本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协调好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时间分配,考虑到本科教学及金融市场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还是应在传统教学上分配较多的时间,尽量避免案例教学占用过多的时间。这一方面当然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比如应事先把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先作准备,或者在案例讨论时事先明确规定讨论的时间(一般在下课前留20~30分钟,这样时间易于控制),在讨论时能恰当的引导学生,对于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发言应及时打断,引导学生回到讨论的内容上来,最后适时进行收尾总结。

(二)案例与理论阐述并重

在国际金融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将理论、案例和案例点评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链接有关理论。这样,既便于学生对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的掌握,也便于在国际金融的研究和实际操作中更加方便地运用案例。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而是要确定让学生掌握哪些国际金融基本原理,然后,再选择出能够说明这些原理和理论的案例。案例材料需要重新进行组织编排。一个好的国际金融案例不是简单机械的课堂陈述,它应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环境,使学生能在一定的研究框架内就现实国际金融问题和原理作出判断。因此国际金融案例最好不要拿来就用,而要围绕一个理论主题、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一定的编排、剪裁和加工,使其更具针对性,更加紧密地结合当前的现实国际金融环境、理论命题和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从而更有助于国际金融案例教学的开展。

(三)注重案例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若使用一些近似案例的国际金融现象或设计的案例与客观现实情况相距较远,就会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因为学生不可能积极地为一个虚假的案例作充分的准备。案例所引用的数据必须有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掌握获取国际金融数据的方法。此外,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如果选用时间跨度长的案例,内容可能会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色,也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国际金融案例教学中,要求教师也要随时关注最新的理论和时事,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更广范围的问题。由于案例教学的推广,有不少案例集相继出版,同时有些教材里也包括了案例资料。但选择案例一定要新,最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种案例更容易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因为事情正在发生,会有许多新闻报道,学生处于事件环境中,感觉更真实。如,200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就是一个很好的国际金融教学案例。另外,新事件的发生和结果的时间差便于学生验证自己结果或推论的正确性,从而更好的关心国际国内的新闻事件。

(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能动性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理论性和实践性俱强的特点决定了在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十分必要。哈佛大学的教授认为,使用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而不是为了让教师教,教师的职责是把学生的思想都激发出来。成功使用案例的关键是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为了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优点和调动学生参与的能动性,教师在上课前需要作以下准备:(1)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把握教材内容。在设计教案时,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部分一定要全面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对国际金融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案例教学;(2)把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划分到学习小组里,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所在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小组的划分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自由组合为主。教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通常喜欢同质倾向的组合,要调动班委的积极性来调配小组成员;(3)精选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首先要选择最新发生的事件制作成案例;其次要考虑案例的难易程度,过难或过于简单的案例都不适合。最后要注意案例讨论的频率,在哪个章节进行案例讨论,案例讨论应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焦继军.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

[2]朱文案.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独立学院

0. 引言

独立学院的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把学生培养成务实性的一线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定位,然而独立学院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并未充分体现这一理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它是高等院校理工、经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为了解决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相关的问题而产生的,因此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其应用特色,其理论与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的可靠性度量、金融风险、保险精算、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且其内容与方法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科研、工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状况令人担忧,许多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理论的讲解、逻辑的推导以及运算能力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缺乏兴趣。另外,教师常常忽略了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想和应用的讲授,致使学生虽然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概率统计知识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误使学生以为“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此,为增强学生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实际案例是解决当前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形象地解释抽象的理论与知识的要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那么,怎样才能将案例成功的运用于教学中呢?

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独立学院学生来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逻辑性强、理论抽象、枯燥难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尽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理论分析与定理证明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被枯燥的理论所消磨殆尽。教师经常在教学中大力宣扬这门课来源于生活,并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学生始终不明白这些理论到底能用到哪里?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成功地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把书本上不变的知识应用到了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中,既能加强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中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讲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从不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能体现其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案例教学中,在教师给出问题的引导思路后,学生要各抒已见,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胆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案例讨论结束后,学生需要写案例分析报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转换。教师不再是讲授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主要负责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课、记笔记,而是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案例讨论中,学生需要与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5)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导,担负着把握教学进度、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任务;同时在共同讨论中,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还能发现学生知识的薄弱之处,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并且教学更有针对性。由于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容易开阔思路,实现教学相长。

(6) 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通过案例教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后的关系非常融洽,学生愿意向教师请教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也会给与一定的帮助,这样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2. 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在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大量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公式的推导会让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结合案例教学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使教学内容生动化。案例教学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1.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案例的选择是否合适。案例不同于一般的例题,必须有产生问题的实际背景,并且为学生所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或编制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要能够从这个典型案例的解决过程中得出一种分析、处理类似案例的一般性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其次,案例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再次,案例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尽量由简入难。在教学中,需要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案例来实现教学目的,比如教学初期由于掌握的理论知识相对单薄,就选择分析已解决的简单案例,等到知识达到一定量时就可过渡到分析决策型案例,这类案例应作为案例分析的重点。最后,案例的选择要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教师应选择紧扣时代热点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案例,这样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才会提高,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2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提供给学生以后,以方便讨论为原则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在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后,即可进入案例讨论阶段。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出讲台,更要做好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开展案例讨论时,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把握好案例讨论的方向和进展,保证案例教学的重点突出,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案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讨论中,如何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师要研究的重点。首先,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学生的表情中捕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其次,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如何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如何理解并借鉴他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需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思维,比起结果,更看重的是分析问题的过程。

2.3案例的总结和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讨论的思路是否清晰,分析的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等进行总结。总结阶段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堂该课的,教师要综合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点评,但不进行优先排序,以免使有些同学对自己的方法失去信心。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要给予正确的心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对于案例讨论过程中好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和独特的见解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一次案例分析课的全面总结,一方面可以巩固案例讨论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回顾案例分析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写作水平。

3. 案例教学法在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也逐步在各类法学与金融课程中广泛应用。但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案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因此,在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适应于教材内容的案例。案例教学法的支持系统是案例,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就需要有大量的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案例。目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案例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案例教材明显不足,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搜集资料,围绕教学内容精心编制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教材,为实施案例教学奠定基础。

(2)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但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结构相对复杂,除了外聘教师外,自由专职教师都是近几年参加工作的,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对案例教学更加缺乏经验,所以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案例教学,不能全面地对案例进行启发,也不能对案例进行深入、透彻地点评,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所以,要在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就必须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3)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方法不当。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要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广泛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对于长期接受“填鸭式”教学的学生来说,案例教学尽管让他们有了新鲜感,并且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对于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导致学生不能全部参与其中,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4. 结语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其优点在于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入课堂,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法中教师在唱“独角戏”的不足。案例教学法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中错综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但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思考、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傅文.案例教学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2-74.

【2】阮曙芬.独立学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11,13.

【3】赵姝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 1):49-52.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肿瘤学留学生

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留学生数量增长迅速,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反映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此外,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和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医学留学生成为来华留学生中一个日渐壮大的群体。留学生教学也成了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肿瘤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多以“教”为主、学为“辅”,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行的留学生肿瘤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探索一种符合留学生肿瘤学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对于医学留学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将真实的临床案例和重点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近年来,案例教学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中逐渐流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分医学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留学生中开展了案例式教学,效果显著[3-4]。本文结合留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肿瘤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案例教学在留学生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留学生教学的特点

大部分留学生英语水平较高,但汉语水平较差,在实际的临床教学中存在语言交流障碍,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医患之间的沟通,对他们获取临床相关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留学生性格比较外向,充满热情;上课喜欢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大多乐于接受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5]。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多以“教”为主、“学”为辅,更多的是注重教师“教”的过程。此外,大多数教师都毕业于国内院校,虽然英语发音以美式英语为主,但存在发音不标准的情况,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5]。由于文化背景、教育模式、语言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已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留学生肿瘤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影响了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2.肿瘤学教学的特点

肿瘤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基本内容涵盖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课是留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肿瘤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实践课是留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内容扩展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3]。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使留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为以后从事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由于留学生语言沟通的障碍和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实践环节的教学,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势必影响留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总体把握。因此,必须从教学方式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3.案例教学的优点

传统的教學方式是教师结合课件讲授学习内容,但是课件所涵盖的信息量有限。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色彩、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表达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针对留学生,可以引用一些英文原版的与医学相关的电影素材,这样可以让留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获取知识。所以,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优点:首先,能够使学生从多元化渠道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能够将临床的真实病例搬到课堂上,有利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4]。

4.案例教学法在留学生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对策

4.1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可以来源于报纸、杂志、期刊或教师本身在门诊遇到的病例,真实的案例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案例的选择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全面反映教学内容;所选案例要能够调动留学生的积极性,引起留学生的积极思考;所选案例要难易适中,贴近生活,易于被留学生理解;最后,案例的语言描述用词要准确恰当,逻辑和语法要合乎英语的规范。

4.2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师在进行相应内容的案例教学前,将涉及的基础知识讲授完毕,然后根据本次案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将问题设计在案例中,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内容有机结合。课前,将案例分发给每组学生(3-5人/组),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习案例内容。课上,教师根据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中患者的病史、观察体征、辅助检查资料,如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教师汇总每组的讨论结果,评价各个小组的综合表现。课后,教师带领学生见习门诊上出现的同种病例,做好留学生的“翻译”助手使他们能够与患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加深留学生对同种病例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案例内容,认真讲解本次案例中留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

4.3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是连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纽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自我总结,然后将所学知识应于临床实践,由教师讲评、总结,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所选案例要真实可信,要贴近留学生的真实生活;其次,所选案例要客观生动,带有趣味性和故事性,不能是一堆症状、数据的简单罗列;再次,案例提问要有层次性,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认知顺序;最后,教师要侧重于引导留学生回答问题,尽量让留学生自己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此外,教师还要及时总结,认真评价每一位留学生的表现,吸引所有留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案例教学的意义。

篇6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案例教学 反思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很密切,有利于教师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案例进行教学,再加上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枯燥无味、新课改的实施等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所以,案例教学成为近年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虽然广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经常使用案例教学,但是笔者在平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使用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教师有必要进行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新课改真正取得成效。

1.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反思

笔者在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并不明白什么是案例教学,其中绝大多数不知道案例教学的定义是什么,甚至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应用举例形式教学阶段。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给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举例是一种比较单纯而直接地提取信息的辅助教学形式,其作用是通过举例来说明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通过案例开展“研究式”学习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从两者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比举例更高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明白案例教学的真实含义,其次还要明白案例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案例教学的关键是真实性,把真实典型的案例结合教材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2.对案例选择的反思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要想让课堂生动有趣,案例的选择与编写非常重要。只有选择好的案例,才能让学生感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这一点在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教学中很少看到。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所使用的案例僵化,结果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不明白,出现了课堂教学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最终教师被迫舍弃了案例教学,重新走上了传统教学的老路。

还有的教师所选案例针对性不强,达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那些具有针对性、广泛性、真实性、实践性、启发性强的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生活有趣的,没有那么多的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而更多是人物、环境等合理情境牵挂着每一位学生的案例。同时,案例还要符合实际,发人深思,内容不要过长,要简明扼要,以达到使学生合作研究、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适时适量地讨论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发现选择案例的时候还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选择案例。

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与社会现实相近的特点,其教材内容大都来自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因此,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要选择那些有利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案例,从而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乐意学习、自主学习。案例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合作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案例教学要求把学习的知识置于鲜活具体的案例情境中,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的理解和扩展,让学生能从以往的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从而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其次,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担负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重任。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能够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的案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三维目标”。

另外,教师还要对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与修饰,将一些案例进行一些简单的修饰,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在调查的基础上精心加工、编写,以达到传承知识和训练思维的育人功能。

3.对案例作用的反思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临床医学 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14-01

在我国临床医学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通过单一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差。而案例教学法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的案例运用课堂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将学生引用到真实情境中,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使教学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的优点

1.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思想,学生被动的机械记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一味的记忆,产生消极情绪。开展案例教学可以从具体的案例入手,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分析,将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到理论高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讨论,查找相关资料,提前准备自己的相关方案,运用以前所学知识,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启示,学生主动判断疾病的可能性,促使他们勤思考,善解决。

2.对学生可以进行全面的培养

临床教学法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在校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是很少的,学生不可能接触到很多实际的病人学生对临床医学只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案例教学法将医院临床的实际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一位50多岁的男性在晨跑时出现呕吐,出冷汗,胸闷等症状,可以将护理资料给学生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分析心急梗死的临床诊断。可以对病人在休息、心电监控、检查尿量、意识变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给学生留出分析病情的空间,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利用所学的临床知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学生可以集体讨论出治疗方案。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师生互相交流,互相增长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学讨论的组织者,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教师要结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根据学生的反映就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讨论。通过案例学生可以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处理问题上优点和缺点,通过讨论掌握正确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是教师单向的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师生在双向交流中,学生掌握专业医学知识,处理医学问题的方法,提高专业技术,教师可以在案例教学法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新,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1.举证案例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时,举出的案例要能够引导学生更全面的理解、讨论、解决这个方案,从而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方法。若案例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案例的选择要遵守三个要求。第一目的性,案例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把教材理论知识转换成学生公开讨论的启发点。第二综合性,案例要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三真实性。临床案例要以真实案例进行编辑,不加杂个人观点,准确的反应显示问题。临床案例要以教师实际观察获得。第四典型性,教师应用的案例要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代表性,对同类病情的诊断启到示范和导向的作用。典型案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引起学生在学习上的共鸣。

2.案例教学要做好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者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是问题的准备,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不止是一个,第一个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的提出要有浅入深,由表及里,根据问题的主次确定时间安排。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思路和观点,针对不同的问题,积极引导、点拨学生,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理清学生的思路,这也是教师要具有的理论技能。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解决医学中出现的问题。

3.案例教学法中正确引导学生讨论

实施案例教学法,最主要的是要有学生积极的讨论。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在讲台上讲知识,自己在课堂上被动的死板记忆。案例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求把基础知识融合在讨论发言中,教师引导学生把知识点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思想闪光点,及时调整课堂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讨论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归纳总结出解决案例中出现问题的方法。

三、总结

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影响下,案例教学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只是充当一个“配角”辅助学生。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同学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同时它能够增强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减少高分低能的学生,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从事临床医学工作。案例教学法中的讨论会使枯燥的医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便于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互相探讨,归纳总结等多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思考动脑的能力,也增强了同学们的信心。案例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医生的诊断思路,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临床诊断思维,为将来走向临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一鸣,张婷.病例联合 PBL 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J] . 新课程研究,2012( 4) : 65-66.

篇8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us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ase teaching and the advantages, the key ring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the three foundation experimental courses of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Experiment of Material Mechanics, an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 are carried out. Taking the Experiment of Material Mechan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the case teaching.

关键词: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基础实验;案例教学

Key words: demonstration center;connotation construction;basic experiment;ca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81-03

0 引言

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下设的基础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中心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以及承担《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内实验,此外还承担物理专业《基础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除课内实验外,其他全部为独立设课的课程。几年来,经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开展一体化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得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三大基础实验,唤起了崇尚科学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学到的知识丰富,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物理、力学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但随着黑龙江科技大学新型科技大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同时基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对基础实验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学改革内容之一,2014年以来,在原有教学改革基础上,进一步从提高服务专业能力上全面挖掘课程内涵,将人文背景和工程应用案例引入实验教学,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为该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 开展案例教学的出发点

案例式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早期主要应用在法学、医学和商学的教学过程中[2]。由于案例式教学法的具体、直观、真实等特点,使学生对知识能够更好的理解并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十几年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中逐渐开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显著地提升教学效果,近几年在理工科专业中的应用更是大幅提升[3-6]。

《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院校中所有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材料力学》或《工程力学》以及《电工与电子技术》和相应实验也都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都要学习与进行的课程。其中的理论课由于其基础地位,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实证性,很多理论来源于实验,经典或著名实验还有其人文背景;无论理论还是实验与生产、生活以及工程实际紧密联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基本属于公共基础平台及专业基础平台中,在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课是理论课所无法替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上述实验课程能再现某些原理、定理的发现过程,验证某些理论的正确性,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理论内容,领略美妙的自然现象所揭示的深刻原理和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技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但目前的实验教学方式,更多还是延续传统,即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课前预习,有的要完成预习报告;上课时教师对实验原理进行集中讲解并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最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就实验讲实验的现象,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会模仿教师演示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缺乏深入的思考、联系和拓展,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在相应的理论课教学中,常常引入一些工程实例或案例进行剖析,以求能将一些枯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实体化,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如果只是验证相应理论或揭示某些现象,并不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显然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主动服务专业的最好体现。

2 案例教学的优点

案例式教学法之所以逐渐被重视以及越来越多的在理工科课程中被应用,主要源于以下优点或特点。

2.1 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

对于理工科专业的某些课程来说,由于内容抽象或理论性较强,不仅枯燥还难于理解,如能将合适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去,则能将难于理解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实体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2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理论教学,应用案例的引入,或是将一些学科的前沿技术引入,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能使学生首先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对于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背后的故事、隐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思想及其巧妙之处,了解其原理、手段、测试技术或实验本身在生活或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体验其匠心所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3 有助于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的开展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启发、有互动和有思考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收到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而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的“包袱”,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情绪、引起学生共鸣并进而开展讨论,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达到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3 基础实验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

对于三门基础实验课程来说,进行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尤其是物理学和力学学科发展历史比较长并且与生活和工程紧密联系,因此案例的选取范围非常广泛,经典的、前沿的、来自大自然现象的、与生活相关的、来自工程实际的、简单的、复杂的,等等。在众多可选取的案例中,怎样选择一个适合教学的、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并启发学生思考的案例,还需要教师多揣摩、多研究,一个合适的案例能够有助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那些无法案例的实验,则需要挖掘其背后的科学家故事及隐含的人文精神来代替案例。这里需要明确和强调的是:①实验课程不同,案例的应用不同;②实验性质不同,案例的选择和设置不同;③案例应该尽量结合学生专业;④不能为了案例而生搬硬套案例。如何巧妙地通过案例来引出实验内容,如何通过实验来解释和回答案例提出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人文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需要精心的选择和设计。

4 具体应用实例及效果――以《材料力学实验》为例

《材料力学实验》课的内容大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实验:如拉伸实验、压缩实验、冲击实验、扭转实验、G值测定实验等,主要测定材料的一些强度指标或弹性常数,这些指标或常数在结构或零件的设计、制造、使用过程及破坏分析中都有使用或涉及,同时这类实验也是新材料性能测试的必要手段,这类实验虽简单但极具意义,在一些专业中的毕业设计或以后的工作中都可能会用到,因此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②验证材料力学理论的实验:如纯弯曲梁正应力的测定实验,是对材料力学中的纯弯曲理论进行验证,这类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③应力分析型实验:如主应力测定实验、叠梁正应力分析实验等,这类实验主要通过主应力的测定,来对构件或结构进行应力分析,进而来分析其受力特点或结构的优缺点。

4.1 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实验

这类实验由于其原理相对简单,学生往往不重视或不感兴趣,如何使学生感兴趣进而重视起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这类实验,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力学性能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一些钢结构或机械结构由于材料强度不足而造成的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或视频来达到此目的,进而基于材料力学理论课的内容提出具体案例[3]。例如,通过学生在材料力学理论课中设计的投影仪吊杆进一步提出问题,假设学生设计的投影仪吊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断裂,而设计方案无问题,怀疑吊杆所使用的材料被以次充好,存在质量问题,请学生设计方案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材料指出应测试哪些具体数值?

这个案例是学生在材料力学理论课“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部分接触到的,并且由学生独立画图并设计完成,学生的印象深刻,而“拉伸实验”在这个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的联系起来,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再这个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重温理论课堂上的内容,在对吊杆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出材料的抗拉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对材料的抗拉强度进行测定。首先考虑试件的形状问题来引出试件制作标准,进而根据所用材料考虑在测试过程中具体测定的载荷值及具体对应的指标,如铸铁等脆性材料只能测定强度载荷而低碳钢等塑性材料则需测定屈服载荷和强度载荷,以及对破坏后的试件是否还需处理或测量来引出断口移中以及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等内容。教师通过合理、巧妙、无痕的案例完成拉伸实验的讲授和启发,学生则通过案例主动思考、互助研讨,愉快地完成实验内容。

通过与材料力学理论课进行案例共享及案例演化,不但使学生提高了兴趣,也对这部分的内容印象更深刻,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不仅更好的掌握传统拉伸实验的各个环节,对于测定出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也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对接下来的压缩实验、冲击实验、剪切实验、扭转实验等也能有更好的掌握。

4.2 分析型实验

在讲授纯弯曲叠梁正应力分析实验时,与之前的纯弯曲单梁正应力测定实验进行对比,叠梁的总横截面积与之前单梁的横截面积相等,所受的外载荷完全一样,但所选取的叠梁分相同材质和不同材质两种,两个单梁自由叠合在一起,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以及不同组合方式梁的实验结果对比,来分析叠梁的应力特点,并通过此实验来拓展分析在建筑工程上、机械结构中以及水工建筑中常用叠梁形式的优点。

这一案例分析是在实验之后进行。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采用叠梁与之前采用单梁相比,虽然所受的外力一样,但是采用叠梁后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应力降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在相同承载能力下,采用叠梁则可以减小梁的横截面积,进而可以减轻梁的重量,达到节约材料、对于大型结构还起到节约吊装费用和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通过实验对比来进行总结,如本实验的案例分析就加深了学生对叠梁在工程中使用的理解,通过真实的案例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工程结构的认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通过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将某些实验所用案例与相应理论课进行共享与扩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入人文背景知识,或无痕地通过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工程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构建起理论、实验、应用三者的有机联系,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更为以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示范中心内涵建设而实施的教学改革内容之一,基础实验课程案例教学切实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基础实验课程服务专业的能力,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文娟,韩仁学,杨德生,等.基础实验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85-86,131.

[2]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01):22-24.

[3]赵春香,于月民,盖芳芳.材料力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5(10):148-149.

[4]朱学兵.案例教学法在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26(02):101-105.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 细节 关键

“微”就是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说:“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和细胞,细节成就成功,细节成就完美。”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来说,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道德就渗透在这些许多细节之中。

一、案例片断(《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我也棒》)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击鼓传花话优点”的游戏。在游戏中,鼓声停的时候花落在谁手中,就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大声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点。而其他同学呢?请你们都当一回小评委,你们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介绍得优点真是很出色,就请你们用热烈的掌声告诉他,真棒!准备好了吗?游戏现在开始。(鼓声停止,花传到刘江手上)

师:好,我们现在请刘江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点吧!

生:(停了好久,小脸儿涨得通红)老

师,我……我……没有优点……

师:(顿了一下,然后转向大家)你们觉得刘江同学的身上没有优点吗?

生:不是的。我觉得他的作业每天都是按时完成的。

生:我觉得他做值日也很好的,因为我和他是一个小组的。

师:哦,那么我们一起再来帮刘江找找优点。我还要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五角星,每说一个优点,我们就给刘江画上一颗星。

生:我觉得他虽然不爱讲话,但心中还是很喜欢大家的。

生:我知道他经常帮奶奶做事情的。

二、简要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教师对那些弱势学生的特别关注,让同学们帮他一起找优点,使他们也同样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刘江是班级中的一个单亲孩子,父亲早逝,母亲也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很少回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这个孩子平时比较孤单,大家在一起玩时,他总是站在一边看,自己却很少主动去参与,但是从内心来说他是希望与大家一起的。

“我……我……没有优点……”,这是孩子自卑心理的具体体现,也是课堂中出现的一个细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碰到。老师在这里没有轻易地放弃,没有以“请你再想一想”、“我想你有很多优点的,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这类语言来搪塞,而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细节,通过全班的努力,硬是从刘江的身上找到十一处优点。尽管这是一个细节,但他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也必定是成功的教师。 转贴于

三、解决策略:关注完美的“细节”

细节,体现的是课堂的真实,我们关注细节,实际上就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对于品德学科来说,这种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往往在这些细小的地方得以体现,因此,发现细节就是发现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灵魂,把握细节就是把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1.关注细节、人性课堂  “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外显”表明细节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它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也可能是不闻不问、视而不见、漠然处之……关注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这样,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成就人生,成就完美。 上面这个案例中的老师就是很好的一例,他对细节的处理充分展示了他对弱势学生的关爱,在课堂上,既见课,又见人,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

2.关注细节、抓住关键

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生成,什么都去解决,那样的话,课堂就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成为细节的堆砌,但是要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槌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就到哪儿”的自流式生成。

那些关键性的细节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抓住它,并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去充分地发挥它,那么,细节必定会影响整体,影响教育,影响孩子漫长的一生。上面这个案例中的孩子,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有如此多的优点,在他人,特别是伙伴的眼中,他是如此地受人欢迎。我想,一个细节可能会让这个孩子从此走出孤独的阴影,走向灿烂的明天!

3.关注细节、寻求无痕

记得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关于不露痕迹的教育,特别是品德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我想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做出最好的诠释。其实,真正的教育不是反复“叫育”,而是点到为止,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

篇10

一、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食品化学关乎大众的生命健康,所以食品化学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化学反应的作用机理,明确食品化学反应对食品产生的影响。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案例中的食品加工、涉及的化学反应、制造的食品成果以及对人健康的影响等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食品化学中则不仅要注意化学实验,还要对化学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所以,案例教学法是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学生要在案例中知道目标结果是什么,然后根据结果导向来调整实验方法,这样能够保证食品化学研究工作质量。

二、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浅析

1.以负面案例分析引起学生的责任感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制品中添加这种物质能增加聚合物的塑性,改善加工性能,赋予制品柔韧性等,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上使用最多的一类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由于该类化合物具有毒性,欧盟和美国等已经限制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使用。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一时引起轰动。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可能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并有诱发癌症的潜在风险。

通过DOP的合成案例,可以向学生系统讲述有机化学中羰基化反应、羟醛缩合反应、加氢还原和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原料和反应机理,并让学生了解烯烃、醇、醛和酸酐等物质的结构特点与化学特性。学生在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必备知识之外,还对食品化学中的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这类药品。通常情况下,食品化学教学中会针对有害身体健康的化学制剂进行统一学习,但是这种统一学习的方式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通过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和食品化学安全同时有效进行。

2.以案例分析来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能够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然而,受到影视教育的长期影响,当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由于食品化学的安全问题非常严肃,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比较谨慎。这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了影响。

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来了解食品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中国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长期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就会受到影响和熏陶,逐渐形成一实验探究的思维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实验套路和实验方法,可以在具体的食谱化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之初,要运用演绎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演绎教学法的优点是环环相扣,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让案例教学鲜活起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溜号。第二,当学生已经接受了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案例教学法的侧重点,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在案例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了解食品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3.以正面案例分析来指导学生收获科研成果

食品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食品化学领域每年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将这些研究成为作?榘咐?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前沿性。食品化学专业的学生将来也会从事食品科研活动,通过正面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些案例教学,学生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自己行业的最新信息,这就为其创新和发展食品化学技术做好了铺垫。

4.成果导向教学法在食品化学中的应用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应用是中国教育的一场改革,这种模式重视学生学习成果,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学校则成为为学生找到成功方法的机构。传统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显然不符合这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教育者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上植入新的方式方法,教师将成为一位真正的引领者,而非主导者。食品化学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将自己的学习任务制作成一个自学案例,然后让学生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由于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