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及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案例及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1

一 案例

例1:猜一猜:教师举起右手让学生猜举的是哪只手?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肯定是右手。)

例2:再让学生举起自己的右手。

提问:你们是不是举错了?(学生会发现和老师举的方向不一样,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两个人面对面时,左右刚好相反。)

例3: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常用哪只手。常用右手做什么,常用左手做什么?

学生说后教师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很大,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尤其应该多用用自己的左手,可以开发你的右脑,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提问:再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学生边指边说,师及时补充、纠正。)

板书题目:左、右

例4: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说、学生做)。举右手,举左手;举左手,举右手;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用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肩;用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脸蛋儿;双手在自己的身体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请两人或几人上讲台做此游戏,其他学生监督检查。

例5:在空间中感知左右,建立方位感。

一是指一指,说一说。

坐在第一排中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在第一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三个人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三个人又是谁?(学生说后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数,所在的位置表述方式就有所不同了。)

二是同桌互说,再汇报。

说说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还有哪些同学。

说说从前往后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自己又是第几个。从左往右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右往左数,自己又是第几个。

例6:做游戏,巩固新知识。(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是同桌互伸右手握手;二是把自己的右手放到同桌的右肩上。

例7:学生读书,了解“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定了一些规则,其中按照左右制定规则的事例也很多,谁能说说这样的例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后看书,师小结:上下楼梯、电梯靠右行;在马路上车辆、行人靠右行,这样大家又方便又安全。

例8: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及练的部分习题。

例9:布置家庭作业:完成练的第4题。

二 设计说明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始,既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二,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体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来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第三,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数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主动体会到“左右”的用处。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笔者遵循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游戏和生活实例贯穿全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构建了新知。

篇2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情境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

1.学习内容

小学二年级(水平一)《跳跃》。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有:知道“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做到前脚掌用力蹬地,动作连贯、协调;能积极参与,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充分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同时在锻炼身体、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4.片段介绍

组织:老师事先在地上画好两个大大的同心圆,老师站在圆心,学生成圆形站在外圆。情境设置,小游戏导入。

师问:同学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老师话音刚落,有同学一边“呱、呱”地叫着,一边在原地蹦跳,有的则手舞足蹈的一会儿跳起,一会儿四肢着地趴在地上,气氛非常活跃。

老师又问:如果遇到危险,青蛙还像你们这样跳,行吗?

这时有的学生站在原地一边摇头,一边不知所措的看着老师,有的说快跑。旁边的人马上反驳:“你是青蛙怎么跑啊!”

老师提醒,青蛙遇到危险,只有跳得又高又远来逃跑啊,只有跳到圆内才安全啊!

学生一起站在圆外,随着老师的口令,向内圆跳,再从内圆跳到外圆,如此反复,只有连得强壮、跳得远,才不怕危险。老师把学生带到事先准备好的场地,学生站成田径纵队。

5.做法

情境导入:今天天气很好,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一玩,可是河很宽,小青蛙怎么过河呢?

原来河面有很多美丽的荷叶,小青蛙借助荷叶就能跳到对岸去。老师示范小青蛙过河,从一片片荷叶上跳过起,安全到达对岸,跳得时候要注意做到双脚同时跳起来和同时轻落地的动作。就在老师示范讲解的时候,有个别男生已经抢着跳了起来,因为跳得太急,虽然跳得很好,但还是不小心掉下河,因为不想打乱课的秩序,我装着没看见。

让学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同时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掉到河里,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指导学生四人一组同时过河,边提醒,不要求太快,一定要稳,同时设疑,如果不充分跳起会怎么样?(引出双脚同时跳起,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

组织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老师请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演,进行评价。

集体练习。

三、分析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突出了一下几个特点: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通过“看、试、练、说”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篇3

关键词:分期付款;数列;单利;复利

中国放开商品房买卖后,分期付款渐渐开始流行,2003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增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分期付款问题就是研究性课题之一. 苏教版教材必修5又将分期付款作为背景,将之作为数列部分的一道例题,在研究该例题时,笔者发现该例题具有研究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在本节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课前让他们到相关单位了解、获得分期付款的相关知识,课堂上汇报成果,并用获得成果,解决实际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整理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学生12:每次期末需要付款元.

教师:我们计算等额本息还款的公式出现了. 其实分期付款是一种消费模式,大家课后可以思考这种消费模式利与弊.

教后反思

1. 分期付款问题具有研究性和应用性特点,分期付款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作为一个高中生,有必要了解分期付款模式,研究分析分期付款的计算公式,探索其中的数学奥秘,从而认识到分期付款的实质,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初步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单利、复利、等额本金还款、等额本息还款等概念,并让学生运用数列知识来描述这些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但在用等比数列知识解决问题时,方法比较生硬,学生感觉难以将方法内化为自觉行为,第一次探索分期付款问题只是解决了基本概念,但没有能从数学的角度彻底解决问题,留下悬念. 再次遇到相近知识时,学生的思维进入“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爆发,从而得到第二个方法,这个方法比较自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还是没有能彻底解决问题,如何合理解释第一个方法,仍然是悬念,更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第三次遇到相近知识的时候,思维终于大爆发,提出第三个解法,并通过等式变形很好地解释了第一种方法,同时通过公式变形提出第四种方法,最后得出一般的公式.

篇4

关键词:思品教学;教学案例;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78-1

一、《做情绪的主人》教学描述

1.借助课件,突出教学主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我打开了教学课件的第一个内容: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欢快、流畅的音乐,不断滚动的自然风光图片,抒情尽兴、轻松快意。我认为,要做情绪的主人,就要在一种良好、快乐的情绪中投入学习。

2.创设情境,模拟演讲比赛,让学生自主探究主题。“做情绪的主人”这个探究主题通过一场演讲比赛完成。评委、选手、观众都各自进入角色。屏幕上二十余幅反映自然风光的照片几秒钟变换一次,作为比赛的背景,这使比赛在一种美丽又不失严肃的氛围和情境中进行,突出学生的美学熏陶。同时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我还要求做观众的同学做好记录,等比赛结束以后还要提问,对选手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

3.呈现鲜活的生活素材,从而深化主题。“情绪是可以调节的,但是不好的情绪并不因为我们会调节它就远离我们。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良的情绪无时无处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接着我宣读了一些学生交上来的反映他们烦恼的卡片。有的学生为学习不好烦恼,有的学生为和家长沟通难烦恼,有的学生为普通话说的不好而烦恼,有的学生为自己个子矮烦恼等。

“所以说不良的情绪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它,如何排解它,如何让它不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我让学生表演小品《谁的过错》。现在请同学们就这个案例展开讨论,看看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我在各组之间走动询问和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讨论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得出的结论很多。但离关键的结论还是有距离。这时我抓住时机对各个小组进行引导,这个小品对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什么指导意义。同学们又开始思考。我发现有的小组已经得出了关键的结论。开始小组发言了。同学们踊跃表达观点:

听到有小组表达这个观点,我及时引导:“这个小组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要探究的第二个主题:我们在表达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人的感受,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大屏幕上显示第二个探究主题――“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情绪是奇妙的”我接过学生的话题,对探究的主题进行升华,“我们不仅要学会调节情绪,也要学会适时、适当的表达情绪。良好的情绪来源于我们对美丽自然的亲近和感受,来源于对美好社会的贴近和体验。良好的情绪,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帮助我们培养高雅的情趣,形成高尚的情操。所以在我们的讨论结束的时候,我要给同学们送几句话。”大屏幕上显示:

“亲近自然,感受美丽;深入社会,体验美好;以良好的情绪、丰富的情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为我们的青春添彩。”

学生静静的听着,看着。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打开了一个从网上下载的帖子――“青春的旋律”。欢快的音乐、幽默的情境、欢快的节奏,使沉浸在严肃氛围中的学生一下兴奋了起来。

二、教学反思

1.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课程要求思想品德教学要实现理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自己体验、自己践行。所以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本节课的讲授,我们应该反思教师究竟在道德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基于践行都交给学生自己。而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教材的组织者、引导者。正如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所倡导的“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活化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行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

篇5

学校里的一个花坛,周长是50.2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上课时,我用电子白板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轻声读题,然后列式计算。接着就走到学生中巡视,检查他们完成此题的情况,可转了两三分钟后发现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没有一位学生列出算式,这只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呀,列个算式有那么难吗?我正想提示大家,这时班上的“小淘气”小×嘟噜了一句:“这题目是不是有问题呀?”马上有好几个学生也应声:“是呀,好像题目差一个条件,没法做。”“差什么条件,那你们想一想,这题少了一个什么条件?”小×说:“花坛的形状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添上圆形这两个字就可以做出来了。”我如释重负,总算是又回到我的教学设计上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说得对吗?”

我正想等学生回答出“对”就可以继续下面的环节了,这时一位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我认为花坛不一定是圆形的,我们学校的花坛有的就是长方形啊!”

对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成点,我刚才怎么没想到呢?我马上问学生:“你们还见到过什么样的花坛?”脑子里想着怎么让学生自己补上这个条件,使这道题成为一道开放型的题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一问使刚才还死气沉沉的气氛变得活跃了。好多学生纷纷举手,有的不等点名就喊了出来,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跑到黑板上画出了图形。看得出来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题目还是周长是50.2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花坛的面积,行吗?

学生:行!

师:小组合作设计,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形多。

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生1:我们小组设计的花坛是一个圆形的。

生2:我们小组设计的花坛是一个正方形的。

生3:我们小组的设计方案和第一组差不多,不过我们的设计图案是双环形的。

生4:我们设计的是三个正方形连在一起的。

生5:……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了不起的小小设计师,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花坛,下面就请你们任意选择喜欢的一个设计方案列式,然后计算。如果有需要老师帮忙的可以举手问老师。”

学生开始津津有味地尝试练习,同桌之间交流讨论着。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性很高。

小组汇报:计算结果。

学生:我们小组分别计算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

圆的面积:(50.24÷3.14÷2)=8(m) S=3.14×8×8=200.96m2

正方形的面积:50.24÷4=12.56(m) S=12.56×12.56=157.57m2

长方形的面积有好多,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种,10×15.12=151.2m2

并且我们发现这三个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第二大,长方形的面积我们算了几个,都是最小的。

师:你们小组的同学真棒,你们的发现很有意义,也就是说,当周长相等时这几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学生:圆的面积>正方形>长方形。

下课了,有一位学生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您今天是不是故意考我们的?”

我拍拍他的小脑袋神秘地笑笑说:“你觉得呢?”

【教学反思】

将例题隐去了一个条件――“圆形花坛”,却自然地把学生推到了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以主体的态度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参与问题思路的设计过程中,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独特性都得到了充分锻炼,良好的情感态度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验。

这一课堂案例引起我深深的思索,给我提出了关于课堂生成的问题。在本案例中,教师因为少写了一个条件,反而使学生主动认真地读题、审题。经过读题,学生发现原来是少了一个条件,没法列式。接着教师顺势问“题中缺少的是什么条件?”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活了,脑子里马上出现在校园里、公园里、小区内看到的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花坛。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最后教师再提出一个要求:“这街心花坛的形状您将如何设计呢?要求周长还是50.2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花坛的面积,行吗?”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这样,由于教师的一个失误,使原本一道死的题目变活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校园里的某一个地方,能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在做题目时,脑子里一定再现“花坛”这一真实的物体。

同时,由于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了起来,

设计了许多方案,而这些设计中几乎包括我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所有平面图形。学生在计算时,将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一次回顾,可以说本节课不但巩固了圆面积的计算,

更由于课堂的生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将各种几何图形知识进行了一次巩固,达到了我没有预料到的效果。如果课前教师没有设疑,学生完全不用仔细读题就能把算式列出来,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学生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如果当学生发现少了一个条件,老师马上把缺少的条件补上,教师就没有捕捉到课堂上的“非预设生成”,课堂也就没有后面的精彩了。

篇6

(上海市嘉定一中,201808)

本章内容是在学完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后设置的,是学习下一章《设计图样的绘制》的基础。本章延续上一章的项目载体“课桌椅的改进”,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主要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运用构思方法对可升降课桌椅的改进方案进行分析及比较权衡,从而完成对课桌椅的改进。第二单元是“方案的交流与评价”, 分析比较出来的课桌椅方案,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之更加完善,为后续的设计图样绘制做好教学准备。

一、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本单元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这章的学习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进行设计分析、方案构思和方案的比较与权衡。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演示课桌椅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已有的“可升降课桌椅的改进”实例,让学生知道方案构思的方法,初步掌握方案的比较和权衡。本单元的重点是运用方案的构思方法,难点是方案的比较和权衡。建议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道设计分析、方案构思的方法,初步掌握方案的比较和权衡;通过“课桌椅的改进”实践,学会运用方案的构思方法及方案的比较和权衡;养成交流与协作的行为。

(二)教学流程

(三)教学建议

【活动1】引导学生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分析。

此项活动教师应从设计的三因素来分析,即产品、人、环境。如产品可从功能、造型、材料、结构等来考虑,人可从年龄或者弱式群体等来考虑,环境可从环保、可回收等来考虑。在课桌椅的设计分析中,学生能初步学会设计分析。

【活动2】运用方案构思方法分析可升降课桌椅。

此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小组可以交流讨论,用刚学习的构思方法来分析可升降课桌椅。通过此次活动,学生能运用方案构思方法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活动3】交流讨论可升降课桌椅学习单。

此项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本次活动,学生逐步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讨论交流中学会了方案的构思以及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活动4】填写课桌椅的改进学习单。

二、方案的交流与评价

本单元组织学生对“课桌椅的改进方案”进行交流与评价,采用小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对已完成的设计作出评价。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辅助设备图文并茂地将各组的方案和构思进行展示,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种课桌椅改进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初步评价已完成的课桌椅的设计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创新。

本单元的重点是初步学会评价已完成的设计方案,难点是方案的创新。学生在参与评价课桌椅的改进方案的活动中体验设计的方法,感受设计的魅力。建议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评价已完成的设计方案,能根据方案评价进行具体的课桌椅改进创新;通过对课桌椅的改进的交流与评价,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评价已完成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课桌椅的改进的交流与评价, 增强创新意识、审美意识、节能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流程

(三)活动建议

【活动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讨论,完成课桌椅的改进学习单(如下表)。

此项活动中,各小组将已制作完成的课桌椅改进方案进行展示和交流,每组完成展示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建议。活动过程中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并执笔完成课桌椅的改进学习单,初步学会评价已完成的平面设计。教师要作好相应的点拔,引导学生提出课桌椅改进的优点和建议,最好能提出创新的想法。

【活动2】填写课桌椅的改进评价表(如下表),评选最佳单项奖。

每位学生填写课桌椅改进评价表并评选最佳单项奖,从而达到能根据方案评价结果对课桌椅进行改进的目的。

征稿启事

2014 年是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第十年, 为了回顾十年来我国课程改革实验省区开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 总结经验, 寻找问题,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确定方向,我编辑部拟从2014 年开始以“我的通用技术教育之路”为主题开展征稿活动,诚邀一线教师、教研员、教材编写者、教育研究者以及关注这方面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一、征稿范围

来稿应以参与通用技术教育实际工作经验的反思与总结为主, 介绍各地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展示优秀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案例等。可以围绕以下内容自拟题目进行论述: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目标是否达成;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论建构和实施意义;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政策保障; 各地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情况;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与落实情况; 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情况、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技术素养提升情况; 通用技术教材的追求与实施建议; 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二、投稿要求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预习;导入;问题设置;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6

一、问题设置如何有效

问题的设置要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例题和课堂练习题选择是否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到自己预设的教学目的,即例题选择的有效性。通过做这个题目,学生是不是能够总结出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所使用的数学思想,布置作业是否注重了作业的梯度和层次性,即是否满足了不同胃口的学生,所以作业的布置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或者要有基础过关型的题和深化提高型的题,或者设计出尖子生挑战性的题等。比如一节课所选择的例题或习题有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题目类型完全相同,所考的知识点或者解题思路或解题方法完全相同,那么这种例题的选择就是无效的,就是只注重了题目的数量,而没有注重题目的质量。

案例一:如在学习完《余弦定理》(必修五第二章《解三角形》第2节)这节内容后,教师展示问题:

例1. 已知在ABC中,a=2,b=1,C=60°求c;

例2. 已知在ABC中,sinA∶sinB∶sinC=3∶5∶7,(1)求cosA;(2)判断ABC的形状。

我们分析以上两个例题,其中例1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纯粹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就是直接套余弦定理即可获解,这种问题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例题去讲解,因为对于这种直接套公式的问题,学生在初中做过很多,只要学生知道公式这种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没有任何知识和思路的障碍,完全可以作为课后的练习让学生课后独立解决。例2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此题设置了两小问,其中第一问为学生做第二问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因为锐角的余弦值是正数,钝角的余弦值是负数,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求角的余弦值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此题能够让学生体会余弦定理的本质(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的长度和角的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和应用(可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而且能够对上节课所学习的正弦定理知识进行应用。

二、课前预习如何高效

案例二: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这节课的时候,就不需要让学生预习。教师设置问题: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数列,观察每一个数列有什么规律?你如何描述它们的共同特点?(1)1,3,5,7,9,11(2)某班有35名同学,从第一个同学开始报数,当所报的数是3或3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请问报哪些数的同学起立?并把这些数写出来(3)100,90,80,70,60,50,40,30,

20,10;学生思考总结与同桌交流,然后归纳后,教师提问,然后教师点评得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监视学生不许看书,自己动脑子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结论;这样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即给学生渗透了归纳推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很好地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也使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好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案例三: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单调性》这节课的时候,如果学生提前预习了,那么教师在设置问题后让学生回答时,学生可能就直接按照书上所说的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回答,这种结果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思考,没有经过探究的过程,这样掌握的概念只是皮毛、只是表面的东西。如果学生没有预习,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特征,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再根据初中所学习的一次函数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

对于比较难的或者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课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适当的时候可以列出预习提纲,就像“导学案”中那样设置的内容。比如下一节课讲的是概念性的知识点,如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这节课,课前可以让学生预习,因为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来思考比较困难,很多知识点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学生预习了教师在讲解时或者设置问题引导时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去思考。

对于下一节要讲解的内容与上一节课或与初中学习过的内容有联系时,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得到新的知识或结论,这也是正迁移的一种体现;对于这样的内容笔者不主张让学生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概念、结论和性质已经知道了,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总结新结论时学生就不用去思考了,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了。如果学生事先没有预习,那么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学生就会去认真思考,经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在总结出结论,这样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也是有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过程“活动”如何实效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把握住活动的度,造成了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表面上看似开展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些学生的活动不是有效地活樱只注重了过程的轰轰烈烈,而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各种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交流课等一些比赛的教学活动中,这种现象更突出。

案例四:利用单位圆知识证明当x∈(0,■),sinx

学生甲:根据题目的提示,画出单位圆,然后利用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取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sinx=ν,tanx=■,然后可以求出sinx=ν,tanx=■,但是下面不知道如何证明其大小;

学生乙:角α的正弦和正切可以表示出来比较,但是角x怎么与它们比较,不知道如何证明,等待教师讲解………

我们可以想象肯定有一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有关不等式的证明学生接触的不是很多,学生掌握的就是作差证明,而且这个题目当中既有角又有三角函数式,对于刚刚接触到弧度制的学生来说这个题目应该很难。他们根本不知道构造图形面积进行证明或者不知道利用三角函数函数线来证明。我们发现当时课堂上很多学生也讨论了,但最后能做出来的没有几个。

教师的目的想让学生利用单位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弧度制下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知识点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来证明此题,但是如果教师不去适当地引导学生,尤其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达到这一点太难了,也就是说只凭学生的思考不可能会做这个题目的。所以,我们感觉这个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失败的,是无效的,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真正的发挥,所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就不是高效的,这样的问题就不是有效的。

案例五:本节课讲的是选修1-1中圆锥曲线及其方程这一章的椭圆这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师通过自己制作的教具给学生进行了演示,就是教师在一块塑料板上钉了两个钉子,用一根线的两头拴在两个钉子上,用一支铅笔拉直这根绳子,然后移动在塑料板上画出了一个曲线,然后分析讲解了椭圆的定义,就是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一个常数就是绳子的长度记作2a,且绳子的长度大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2c。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求曲线方程的知识求椭圆的方程,思考后师生共同建立了适当的坐标系,设出两个定点为F1(-c,0),F2(c,0),动点为P(x,y),然后根据题意列出等式为■+■=2a,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化简,并且在化简后把c换掉,换成c2=a2-b2,化好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彼此所化简的结果。

课堂实录:

学生甲:

x2+c2+2xc+y2+x2+c2-2xc+y2+2■■=4a2

2x2+2c2+2y2+2■■=4a2 ………(没有画出来)

学生乙:先移项在平方做的,最后没有化简出来,直至教师讲解时也没有化出来………

很多学生都是像学生甲所做的直接两边平方:我们当时看到只有不到1/5的学生化简出来了,其余的学生根本没有化简出来,而且他这个班是高二的平行班。没有化简出来的原因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先进行移项后在平方,而是直接平方,所以化简的过程十分的繁琐,最后干脆不做了等着教师讲解。所以,我们说这个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失败的、无效的,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没有充分地备学生,没有充分地对学情进行了解和分析,所以造成了学生活动的开展是无效的局面。

三个常见的问题、五个案例的剖析,说明注重挖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设计出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蒋 婷.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篇8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反思;探索

经济法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法律法规的科学,是国家调整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经济法的研究主要通过观察研究大量的经济法规现象,掌握经济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经济法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但是,由于经济法基本理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对经济法理解的偏差,使得经济法的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经济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满足于经济法律知识的简单介绍。很多教师满足于简单介绍经济法律知识,而未能适当地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从而帮助和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提高其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或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僵化地套用法律规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复杂的经济纠纷的要求。(2)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受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习中学生内在智力的开发以及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而缺乏思考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又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为美国哈佛法学院首先采纳。主要表现为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引入典型案例,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辅教学方法。(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在经济法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经济案例,或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经济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使广大学生认真参与案例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经济法学原理。有时,在学习、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到经济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这些都对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要求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效结合。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例,或者是在真实案例的基础进行部分情节的虚构和改造,作为案例教学主角的学生,通过分析、探讨、辩论,提高了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类似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经济法案例的来源与选择要具有典型性、相关性和针对性。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要为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服务,其选择十分重要。因此,应该选择真实的、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能够应用学过的或即将要学的经济法理论来分析的案例,通过学习,消化巩固经济法理论知识,实现经济法教学目的,完成经济法教学任务。(2)控制与调整经济法案例讨论的过程。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各种观点、理由及其论据才能得到充分表述,使大家对相应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刻,从而加强对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各类信息双向互动。实践经验缺乏是年轻教师共同的弱点,而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弱点,教师指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启发。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目的。(3)注意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相配合及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推理过程。案例教学并不是要抛弃理论讲解而走另一个极端。如果一味只注重案例,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案例的内容,可是却无法找到分析案例的切入点。甚至不能用经济法术语或一般的法律语言去表达对案例的思考过程。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推理过程,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推理手段之后,才能真正掌握法律思维的式。

参 考 文 献

[1]秦丽桦.试论法学案例教学模式革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篇9

关键词:劳动法案例 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技工学校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该方法对案例进行解剖,能够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更加简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中存在的轻实践重理论现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法案例教学能将单向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促进知识的有效反馈。

二、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学素材。当前,我国的劳动法教学缺乏有价值的教学素材,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动关系契约化时间相对较短,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劳动判例的个性化不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的司法判决书内容过于简练,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正当性的阐述,导致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机械而又俗套的判决。

(二)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两级化严重。当前的劳动法案例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承担着案例筛选和问题提出的职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我国的案例法教学中,讨论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造成该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较大,我国的技校学生大多都是初中、高中升入过来的,对劳动法内容不理解,并且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法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相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批判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规范。当前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结合技校当前的发展情况,依据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程度进行探索,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化的标准,没有统一化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导致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我们在课堂引用的案例通常是通过启动仲裁或者诉讼救济的形式,使案例获得裁决,来以判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在我国的技校中也缺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建设,甚至有些学校减少开设相关课程的课时,导致技工学校的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制定合理化的纲要和标准,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三、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确保案例认知与选定的合理性

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受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要想确保案例法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范围,对案例做好认识和界定。其中,狭义的案例主要是指存在权益纠纷的案例,需要对案例与判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将判例归纳为案例的范围内,将其作为案例教学素材来使用,充分的展现出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为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需要对案例教学的范围进行拓展,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对案例进行合理的搜寻和筛选,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劳动法理念和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合理选择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

要想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正确选择教学对象,解决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案例教学法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W,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合理性。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是从事实践性的工作,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劳动法,甚至劳动法使用不当会造成劳动纠纷事件的产生,掌握劳动法,有助于强化学生择业和维权权利,充分发挥了案例法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选择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将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贯穿于案例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对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准确把握劳动案例法教学内容

第一,对劳动关系进行定位,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分为应否适用劳动法和如何适用劳动法两种。其中应否适用主要是指对劳动关系进行判定和定位,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劳务关系,需要确保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去实施,防止由于法律适用不当造成的法律制度混淆。但是如果作为劳动关系,则需要对适用民法进行调整,需要正确适用法律规则,对社会关系进行准确定位。第二,对适用管制规范和自治规范进行合理调整。劳动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脱离于司法框架而使用,确保劳动法在工时、工资和安全卫生方面的基准化,使劳动法向着公法化方向发展。需要将劳动契约中只能适用于劳动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整,确保契约规定和选择行为是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实现的。

四、结语

案例法教学是当前技工学校实践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克服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的弊端。在技工学校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多种案例教学法的正确合理运用,确保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令仙,刘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法案例教学理念的改革[J].鸡西大学学报,2013,(11).

[2]张静.案例教学法在劳动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5).

篇10

一、师幼互动要“引导教”

案例一: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子豪小朋友来到科学区域中活动,他发现了今天柜子中投放的新材料是几个镜子,他就拿出镜子照了照,接着又摆弄了几下,觉得没有什么好玩的,就放下了手中的镜子准备离开科学区域,我轻轻对他耳语:“子豪,我们到阳光下玩镜子怎么样?”他就高兴地把镜子拿到阳光下照来照去,突然,他发现了镜子能反射太阳光,还能把光斑投射到墙壁或天花板上:“看,太阳的影子照到墙上啦,还会动呢!”兴奋的声音吸引了不少的同伴一起玩起了镜子。过了一会儿,幼儿们的兴奋劲过了,有的幼儿准备放下镜子,我思索片刻,用脸盆装了一盆水端到阳台上,并故作神秘地说:“我们把镜子放到水盆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子豪小朋友最先把镜子放在水盆里:“哇!天花板上有光斑在动。”“快看,我的这个光斑变成了彩虹啦,真神奇。”“我也来试试!”幼儿们的探索欲望再次被激发了,我打来一盆盆的水让他们动手尝试,“哈,我也发现彩虹了!我成功了!”“奇怪,为什么我的镜子照不出彩虹呢?”他们边探索边讨论,“是啊,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镜子照不出彩虹呢?”顺着幼儿们的问题,我把“球”又抛给了他们,于是他们纷纷寻找原因,“是镜子的问题吗?换个镜子试试。”“把水盆移动一下试试。”“我知道啦,”枋枋小朋友大声说道:“刚才是邹勇把太阳的光线挡住了,所以天花板上的彩虹就不会出现了。”我说:“那大家别把太阳光遮住,再试试看吧。”

反思: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的是幼儿的“无知”和“不足”,因此更强调教师的“教”,区域活动则更强调通过个人的体验和经历来学习,它给了幼儿一个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机会。幼儿不仅能真正做到“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还能在一个相对悠闲的、而不是追求当前学习结果的探究过程中得到满足,从而尽享学习的乐趣。因而,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选择恰当的机会与幼儿共同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从而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师幼互动要“慢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