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典型案例

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非典型;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34-02

在学校及广大教师的重视下,常规的教学安全事故虽然说越来越少,但一些“非典型”的安全事故造成的“学校、家长、教师”间的纠纷却越来越多。如何减少“非典型”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非典型”事故成因及案例回放

在体育课上,“典型”安全事故都能够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发生率也逐渐减少,而“非典型”安全事故往往不可预料或因教师忽略某些特殊因素引起。

1.简单的经验判断

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都不能只凭经验来估测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案例一:教学内容:50米测试。测试前已经向学生强调过要跑在自己的跑道里,要跑成直线,但仍有两位女生手臂因不规范的横向摆动超越了分界线,撞到了一起,两位同学在煤渣跑道(多年前,现在已经为塑胶跑道)上严重擦伤,但能自主站起,我也认为只是擦伤而已。在校医务室简单处理好后,两位学生回教室参加了接下来的其他课程学习,其中一位女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觉异样,在班主任的陪同下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脾脏破裂,医生说如果再晚来几个小时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成因分析:虽然规定了学生跑直线,但可能会发生跑偏现象;学生在临近终点为了比拼用尽全力,发生的碰撞应该是很激烈的,虽然学生能自主站起,但有些隐形的伤情可能是看不出来的,切不可只凭经验判断。最好的办法是先交校医处理,并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后期跟踪观察,必要时及时送医院检查。

2.危险预知情况考虑不全

对于高难度或高危险度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更要考虑周到。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加强保护与帮助,做到万无一失。

案例二:教学内容:铅球。一次铅球练习课上,练习前我集中对学生进行了投掷安全教育,学生在练习时也确实很注意,并按要求站在安全区域,有的学生还躲得远远的。谁知有一位男生在滑步时滑偏了方向,使投掷方向大大改变,看着铅球从四处逃窜的学生缝隙中飞过落地,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成因分析:铅球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投掷区域内的危险性是预知的。案例中教师对静态的常规投掷安全考虑得也很充分,集中进行了安全教育,投掷时要求站在安全区域等,但对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动态的安全考虑还不周全。学生投掷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持球姿势不对而脱手、滑步后方向控制不准”等因素,造成危险,因此对此类项目产生的可能“纯属意外”的危险预知还应该充分考虑。比如案例中的学生投掷方向以90°方向改变,教师在教授此类项目的时候要尽可能把危险预知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些,不能仅按照常规设想、布置,尽可能考虑到可能的“意外”情况,预想的越多,风险系数就越低。

3.教学组织严谨性欠缺

在学生分组练习照顾不到位时,教师在课前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安排,还要有具体的安全提示,否则也可能导致安全的失控。

案例三:教学内容:篮球。篮球课上,5~6人一组,每组3个球进行投篮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一组女生的一个篮球滚到了男生的场地边上,一位女生跑过来想捡回这个篮球,一位男生也跑过来想抢捡这个球。两人在追抢球的过程中撞到了一起,在摔倒时,男生压在了女生的身上,造成了女生的锁骨骨折,花了2万多元的医疗费进行锁骨的钢板固定及拆除手术。最后还因为治疗费的支付问题,女生家长还与学校及男生家长打了官司。

成因分析:从案例反映来看,教学组织“5~6人一组,每组3个球进行投篮练习”还算合理,其事故看似纯属意外,但细细分析教学分组的合理性仍有欠缺。首先,中学生练球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手里有球,那么无球的学生应该安排什么任务?是观察本组学生投篮动作还是协助本组学生捡球,还是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的等待?由于无球学生练习中无任务为事故埋下了伏笔。其次,球滚出练习场地谁捡球教师是否有规定安排?再次,两学生尤其是男生试图抢捡球时教师是否看见并加以制止?这都反映了教学组织的严谨性不足。

4.学情定位欠深入

案例四:教学内容:双杠支撑摆动。一名学生(学困生)刚上去轻微地摆了几下,就感觉肩膀疼,到医院一检查是锁骨骨裂。

成因分析:日益繁重的文化学习压力、日益发达的电子科技造就了不少“书呆子、电子游戏宅男、宅女”,所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支撑摆动就造成骨裂似乎也就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谈起“原来的学生怎样怎样,现在的学生怎样怎样”,这也许就是新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所以在教学前我们应该深入分析新生活时代的学情,采取循序渐进的练习手段,可先采取杠下的上肢支撑练习,再进行杠上练习。现在很多教学项目的强度比前些年降低了很多,练习方式手段也做了调整,对新生活时代学生的学情分析应重新定位与审视。

5.课堂常规落实不严

在场地小、器材少或多班上课的情况下,课堂设计上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发生冲突并加强常规教育。

案例五:两个平行班级在操场上课,甲班教学内容是篮球,乙班是足球,乙班的男生在进行足球小组比赛。上课前甲班教师收到一张由体育委员代交的学生A写的请假条,说生病不能参加体育课。谁知课后半段乙班教师告诉甲班教师说甲班有一名学生在他们班级踢足球受伤了,甲班教师很奇怪,跑去一看原来是刚才交请假条的学生A从教室偷偷跑到乙班去踢足球时被绊倒摔伤,后经医院检查为“腓骨开放性骨折”。教师说学生已经请假为自己开脱,但家长说学生受伤发生在学校而且是正常体育课期间。为此教师委屈,家长有理,纠纷不断。

成因分析:该案例中有两个课堂常规问题值得叩问。一是课堂常规中的请假手续、程序问题。该学生一张由别人带来的请假条即可成为体育课不参加的理由实在不妥,首先其请假理由的真实性无法核实,是真生病还是逃避体育课无法知晓;二是请假学生该如何安排的问题,是在教室自由复习还是在操场上“自由活动”,这点教师应该有明确规定。从该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甲对课堂常规落实不严,是造成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教师乙也存在课堂常规问题:一个外班学生到自己班级踢球,是否问明缘由?是否加以制止?看似委屈,其实都存在着前因后果。所以,课堂常规细节必须严格落实。

二、对策与建议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反思;六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19-02

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技能。科学可行的教学反思方法有助于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研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快速的提高体育教学技能和体育课堂教学水平。笔者经研究分析和总结,提出以下几种教学反思方法,以供同仁们参考和借鉴。

一、“撰写日常教学日记”提升法

撰写教学日记是体育教师利用平实的文字把体育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受、体会、疑惑、酸甜苦辣和得失利弊等典型事例详细的记录下来,在课后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反思方法。如,体育教师可在一节体育课,一周、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的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翻阅已撰写的教学日记,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并一起与同组的体育教师展开讨论,谈谈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办法、补救措施和启发,今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争取达成共识。[1]同时与大家讨论共同关心的难点或热点问题,从大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吸取精华,取长补短,以获取教育教学经验或得到启迪。

又如可通过翻阅教学日记,认真总结和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安排是否恰当,教学方法选用或运用是否得当,学生的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有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和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正确和妥当,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和改进,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成败得失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困惑等等。[2]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思纠正,成功的方面继续要加以改进和发扬,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请教给予解决。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学习、总结、反思和积累,必将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撰写典型教学案例”提升法

撰写教学案例是体育教师把平时值得研究的典型问题或事例进行归纳总结,并用精炼的文字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为自己今后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提供可借鉴的典型案例。如,体育教师可对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典型的教学案例或非预设生成的突发事例采用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评析与反思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这些值得研究的教学典型案例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既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也有反映一个案例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有助于体育教师把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养,外化为教学技能或教学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钻研、理解和运用。[3]通过撰写值得研究的典型教学案例,再经过总结、反思和分析研究,把解决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和非预设生成等典型教学案例的经验、方法和手段,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供同仁们共同学习借鉴或参考。

三、“参与集体备课”提升法

集体备课是体育教师借助于他人的评判, 特别是同事的建议(或意见)和帮助,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总结和反思,借众人之力,集思广益使问题和不足得到解决和纠正的一种重要途径。[4]如,体育教师可根据学校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可具体到周、月和每学期定期进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内容包含学期初同组的体育教师在一起研究教学进度、教学实施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以及学期中期汇总阶段性的问题并讨论或商议应对的策略,并在学期末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方案。[5]集体备课的形式很多,如校内同组体育教师集体备课,县内外体育教师的跨区域集体备课,通过网络教研开展的跨市和省的集体备课,都是目前教研成本比较低,且高效、实用和具有新意的集体备课形式。如,可在体育论坛、QQ群和博客圈针对某个教材,大家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或课题,通过网络协调实现跨市和省的集体备课。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或教案,并发送到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并由全国优秀的体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家进行“剥皮式”的修改,指导和点评,以鞭策上传者根据反馈意见或建议进行及时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不仅充实了网络教学资源,还为体育教师提供了网络教研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共同提高的目的,采用此种教学反思的网络教研形式可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篇3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体育教师不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能掌握好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隐患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相互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文章引进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就此什么是案例教学,它同其它类型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优点;如何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等情况展开研究。以此,为体育技能的学习提供借鉴,为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技能 综合式案例 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62—03

作者简介:孙建鹏(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研究目的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制定的,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这个教育目标要通过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大领域来实现。[1]从这个教育目标可以看出: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角色转换、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培养,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皆有所获。这无疑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真正充分认识了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可以把握教学,做到角色定位。因此,对于目前培养体育教师的高校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一个关键点。本论文依据案例教学的本质,试述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此为教师的发展和培养提供有力的依据。

2 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特点

从运动生理学方面来说,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皮层建立巩固与恢复活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大脑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也是条件反射建立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甚至会影响条件反射的建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在每一教学阶段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理解与形成都有密切的联系。[3]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都应遵循其生理机制, 而开启学生思维之锁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与运用也必须符合和依据其生理机制。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技能不仅要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和记忆,还要通过积极思维。要唤起学生思维的灵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欲望,为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品质创造条件,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中, 案例式教学就是使启发式教学体现在每一教学段落与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

3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课堂案例教学是一定案例在特定教学背景下以一定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反映。[4]综合式案例教学就是师生运用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事例。综合式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三个特点[5]:(1)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为基础的多种学习方式是一个整体。(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它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认识情感态度上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新的发现。(3)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对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都有重要作用。

4 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案例进行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运用案例教学推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达到案例教学的预定效果和目的, 必须先了解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

从体育教学内容来说,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对于体育类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记忆再现, 而难以真正理解掌握住知识。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在学生的亲自思考、口述的分析、讨论中将新的复杂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构建新知识结构,以促进综合知识的储备。

从体育教学本质目标来看, 案例教学适宜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目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模拟于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自学独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利用自己的综合知识分析决策的能力等等,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从案例教学对象来看, 案例教学适用于高校学生的某些课程的学习,例如体育技能技术的学习。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分析, 要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生要从各种观点建构关于案例出现的新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一定的归纳思维能力,使案例教学获得成功。因此案例教学适用于的教学对象是认知发展进入了意识成熟阶段的学生。

5 在体育技能中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三个构成要素

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可以界定为, 师生围绕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展开相互作用, 共同对学生技术动作表现出的技术动作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 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需有三个构成要素[6]

5.1 案例教学目的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目的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种教学方法把关注的中心放在具体知识内容的获得上,那么,仅仅运用讲授法就足够了。但它的意义是仅仅限于那些稳定客观的知识信息的学习, 一旦学习的目的转向科研能力的培养时,讲授法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

5.2 案例的载体

在进行综合式案例教学时必须有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在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综合式案例教学所展现的本质是真实生活的,通常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情景中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 通常包含着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某种困境或疑难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的问题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3 教学过程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主要对象是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这与以演讲、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它将学生置于决策者的位置,要求学生在观察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把握重要的技术动作信息,确定关键的问题,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及策略,或者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既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也不是一个单个个体孤立地从事学习的过程, 而是一个学生之间相互系统学习和共同分享的过程。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既可以丰富和拓展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也可以相互检验和修正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分析,促进学生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教学适应和发展。

6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的开展

综合式案例教学无疑包括学生的“学”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二者是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7]。因此,综合式案例教学从这两个方面开展。

6.1 学生对综合式案例的学习

课前,学生对所要学的技术动作要领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为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据。在综合式案例的分析中要仔细,不能随意,识别错误技术动作时要阐明其表现、影响及性质。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对技术动作进行合理分析,用合理的论证和定量的数据支持你的见解,见解要基于事实,合乎逻辑、清晰而连贯。

6.2 教师如何教案例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学生的技术动作充当载体;(2)指导学生为这节课的案例做好准备;(3)主持课堂上的案例讨论;(4)布置作业,就课堂上的案例情况撰写一份(几个案例几份)报告是关于正确技术动作的获得与错误动作的改正。在案例谈论中,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识别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谈论开始阶段,教师不要怎么干预学生的讨论,教师从事一个促进者角色,提供适当的引言,对学生指导有方向但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突出核心问题,提供总结。

7 综合式案例教学独特的功能特征

7.1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目的

前面已提到,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判断力,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才是学习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这种知识很容易忘记和过时,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却可以延续。判断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同真正的问题打交道,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艰苦搏斗中逐渐养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可是一种独特的学习经验,即在课堂情况下,学习如何应对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 这种学习经验无疑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最需要的一种经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及的[8]。此外,良好的综合式案例教学还给学生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如,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识别问题,学会分析与理解,学会讨论与交流,学会指导和说服别人,学会向别人学习,这里的每一点对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7.2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方式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同传统的听课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以相对被动的方式从事学习,仅仅从教师所讲的、课本所写的来学习。相比之下,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它要求学生课前首先预习好课本中的技术要领,并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技术动作讨论活动,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说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比过去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其次,综合式案例教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团体性的、社会性的相互活动,而不只是学生孤立地从事自学活动。第三,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并不把技术动作的错误以及怎样改动先告诉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地相互协作化地去探索。这意味着,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的意向,或者说,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总之,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三个基本点,即“参与性”、“协作型”与“研究性”[9]。

8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优点、局限性及其建议

8.1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优点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具有以下优点:(1)在参与技术动作分析与讨论中,激发和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2)增进学生对学习的责任;(3)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教学的技能;(5)创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6)为缩短真实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的差距架起一座桥梁。

8.2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有以下几点:(1) 比较耗时费力,常常给人一种投入时间长,技术动作练习少的感觉;(2)综合式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老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3)教师在上课中未必有足够的多方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4)不是所有的学生对综合式案例教学有兴趣。

8.3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有以下几点:(1)事先制订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与预测;(2)为学生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做好准备;(3) 教师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认识的角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把握技术动作有效的有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观,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观,树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观,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观。

参考文献:

[1]何丰译.浅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

[2]梁勇.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87-88.

[3]体育运动技术(总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01).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学理论与研究,2002(7):36.

[6]孙建鹏,王生有,郭素艳.在体育技能教学中运用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37.

[7]徐春景.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当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70-171.

篇4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自身学习的实践体会,对学校体育教师校本研究作初步的探索,总结得出体育教师校本研究的内容、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新课程 校本研究

一、体育教师校本研究的现状

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其实,校本研究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与探索。“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所谓“校本研究”就是以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和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分析、进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这种研究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规律的探索。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校本研究具有下列特点:一是体育教师个人自主研究的多,学校体育教研组团队研究的少;二是经验总结式的研究多,课题式的行动研究少;三是理论研究多,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研究少;四是随大流、赶时髦的研究多,联系本校体育教学实际的研究少;五是缺少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士的引导。

作为体育教师,校本研究究竟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二、新课改给体育教学校本研究带来了新的选题

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也给体育教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即对体育教育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历次教育改革所缺少的实质性内容;其次,新课程改革是把课程放在一个充分自由、开放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去实施,打破了过去相对封闭的课程体制;第三,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在体育教育中关注人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教师的发展,突出人文性是研究工作的一个新变化。

面对这些挑战,研究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应作相应的调整,新的课程改革使体育教学校本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是体育校本研究永恒的主题。这些研究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媒体使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导入技巧、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教学效率、学生活动、课堂管理与调控、教学评价,教学总结等等。当前,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尤其需要特别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深切研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把握职校体育教学的内涵与实质,突出职业特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及时的、合理的有序推进学校体育模块化选项教学工作;综合规划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近期与远期目标,制定详细的可执行的工作计划。

2.要认真研究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层层统领,但又不是硬性制约,其内涵及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3.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规律,以及在教学中怎样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4.要认真研究如何实施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新课堂类型;要从更实际和更广阔的角度去研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改革的立体化、教学技术的信息化,都将带来体育教研工作的根本性变革。

5.认真研究适应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模式对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要防止教学模式化,要研究如何从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使体育教师树立特色(个性化)教学意识。

(二)以体育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分析研究为重点,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讨、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体育新教材是在统一标准下所编制的“一纲多本”的“产物”。因而教材分析研究从属于课程标准。在坚持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哪些地方是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纲要与体育课程标准精神的,探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策略。教材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体育教师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研究如何“用教材”,而非如何“教教材”。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其范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而不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体育备课、说课研究

体育备课与说课研究易被忽视,备课与说课是大家常做的教研活动,但研究备课、说课的较少。如教学目标的表达、功能、分类、教案的写作,教学后记与教师的成长,如何进行集体备课,说课说什么,说课的评价,说课与教师的教学能力,说课与教师的教研能力等等。

(四)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新课程赋予广大教师极大的自主性,由对课程被动、忠实的执行者将变为主动、积极的创造者,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设计者。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体系之中的三大课程模块之一,体育校本课程可开发的领域广,实用性强,体育教师大有作为。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可以做的研究如校本体育教材的选题与编写,课程的设置、性质、宗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课程的评估,课程的实施对策等。

(五)体育教学评价研究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突破传统的评价观和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而阶段性评价如何操作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如何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使之成为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体育课程建设评价,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这些都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体育教学校本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一)确立多角度,多层次的体育主题教研内容,重点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同课异构”活动

主题式体育教研活动就是教研活动围绕一定主题进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主题的选取要结合本校教学的现状,做到有的放矢。如课堂教学“同课异构”,单元教学层次设计,教师基本功训练,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现状研究,学校体育制度研究等等。新课程强调,体育教材不是唯一课程资源,教材仅是文本载体之一,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组织教师开展同一主题不同处理的体育教学观摩,不固定模式,鼓励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开展互动式诊评,进行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将工作中有创新、效果好的教学方法进行“辐射”,并以分组参与式讨论等方式共同研究成功、不足及建议,使教师逐步改变“唯教材、唯教参”的思想,将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立足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

(二)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研组体育教师群体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这次课程改革给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教研组教师的参与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计划、系统地研究,才有可能在教研组教师群体层面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体育教师个体化的自主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它不是一个把现成的某种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学会之后应用于体育教育实践的简单过程,而且蕴含了教师将一般理论个性化并与个人的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场景相融合的过程。如何融合?这就要靠教师自主的研究,选择那些对体育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有影响的“关键事件”进行研究与反思。教师在反思“关键事件”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超越。而个人的自我超越则是整个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三)案例式研究

案例式校本研究就是运用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蕴涵其中的教育教学原理。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的事件,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有利于教师的分析与反思。体育教师除了自己编写案例外,还要注意研究他人编写的案例,或者是观看自己的、他人的体育课堂教学录像或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示范课后进行案例分析研讨。开展教研活动时,各位教师展开交互式讨论和开放式探究,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编写和研究案例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分享同伴的经验。通过这种案例研究的手段指导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搭起了一座桥梁,是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自修-反思与专家指导相结合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共识。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认真学习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诱发质疑、思考、批判教学行为与策略,寻觅教学理论支撑的方式。“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教师要有效的开展反思要善于掌握反思的策略。

1.学习反思。要求体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学习专家学者的论著或体育教学类的报刊杂志;既可以是体育教学理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是教学思想。

2.观摩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摩他人的体育教学并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研究他人的成功与失误,去除糟粕,吸取精华,则能更多地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3.教学绩效反思。针对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或是对某项运动技能的测试成绩进行反思,分析、比较,可以为下一步调节教学过程、修正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4.交流反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个体单独进行反思时,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毕竟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是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且容易囿于自我。交流反思可以是同事之间的交流分析,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还可以上专业的体育教学网站、论坛进行交流学习。

四、结语

体育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理论和经验难以解决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考地将这些成果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只有校本教研才能使教师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研究者,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才能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形成自身教学与研究特色,才是为教学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才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对症下药研究,才能真正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由教书匠转为“教育家”,教师才能够持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从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

[2]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Z].2009.3.

篇5

一、体育课堂安全教育的必要

1、安全教育是学生健康必须

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第一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如编写安全教育口诀:“安全记心间,帮护少不了,严格听指挥、嬉戏不安全”。通过口诀经常不断地灌输和提醒学生,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教育是学校发展必要

教学安全是创设和谐校园的最根本要求,频发的安全事故会给学校带来繁琐的法律纠纷,既严重影响学校管理,又给学校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学校要深刻认识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善于维护教学安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安全教育是学科生存必然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我们再好的体育教学,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都是失败的。体育教师应注意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搞好体育教学安全,上好体育课,是关系到我们体育学科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体育教学的长治久安的必然规律。

4、安全教育是教师道德成熟必修

教学安全要求体育教师既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既应对特殊体质学生作好详细的病史记录,做到心中有数,更要时时、处处、事事以安全为标尺,对教学安全进行精细地预设、周全地考量、精巧地生成,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安全教育案例的典型性

强化课堂安全教育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多看,准备一个安全手册,随时收集素材,精心筛选、分类整理,为安全教育提供生动、典型的安全案例,提高安全教育的说服性、针对性。

案例1:某中学初一男生张某学习跨越式跳高,不按教师要求认真做准备活动、不按轮换顺序,抢先进场地练习,结果造成踝关节骨裂,休学半年;某中学一名初一男生,在教师组织学习接力跑时,私自进行单杠练习,从单杠跌落下来,造成左手腕脱臼、右手桡骨轻微骨裂,既造成身体伤害,又影响学习。

案例2:某中学的体育课上,一男生在自由活动时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小石子投向他们一起追逐的伙伴,正中其伙伴的左眼造成左眼失明,给同学的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案例3:某中学一名高一女生在体育课进行前滚翻练习时,裤兜中装有的钩针扎入小腹,造成重伤。经查,学生没有按教师要求,私自携带物品进行活动;某中学一名初一男生在耐久跑练习中,从前面同学左侧身体超越,同学被绊倒,造成手掌、膝盖不同程度擦伤。

案例4: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张某在200米跑测试中突然倒地,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后查明,张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顺利被该中学录取,家长、学生故意隐瞒了病情,结果给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

三、安全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化,必然导致学生对安全学习兴趣的不浓,安全教育应注意形式新颖,主线清晰,围绕安全操作中心,多渠道进行安全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1、安全教育内容的专题化

安全教育中应根据模块教学、运动竞赛等需要进行专题化(如跑、跳、、投、跨、球类、游戏教学、武术、器械体操、运动创伤急救等)安全教育。辅导学生充分运用学校的宣传橱窗、阅览室、校园网、校内小报、体育运动图片展等宣传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2、安全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为了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应注意进行多样化的安全宣传、教育。如通过法律专家讲座让家长明确校园意外事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鼓励家长给学生购买保险;请保健医生为家长进行系列化的安全保健讲座;发放告家长安全倡议书,开展“小手牵大手,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

3、安全教育过程的生成化

安全教育既要高度重视预设化教育与指导,更要注重实践中的生成化管理与应急。教师既要高度关注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异常表现,及时发现,及早处理。要对正在进行的跨栏、投掷、器械体操、跳跃活动,支撑跳跃、滚翻等有一定危险性练习,学生不按要求练习等可能出现损伤时,教师应果断地进行“爆炸式”处理,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学生之间的冲突应“热处理与冷处理”相结合,以免引起连锁反应或诱发新的安全事件;教师要善于把违纪处理作为安全教育学生的一个时机。

4、安全教育手段的趣味化

全校性、趣味性的体育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紧急救护(如运动中暑、脱臼、急性挫伤、扭伤、骨折)等应急活动,比空洞的说教宣传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满足了个人表现欲望,又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更使学生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创设“平安校园”。

四、安全教育考核的灵活性

为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要创设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在形式上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方法上要坚持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在考核内容上要注意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典型性、实效性,要把对学生考核或考查的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并作为体育操作技能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1、不定期验收

每节体育课前或课中上用几分钟进行安全演讲、课堂提问或以默写等方式进行。

2、定期验收

体育单元教学或模块教学后,对所学所掌握的技术、技能教学中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验收考核,还可以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期末考试范围或进行材料分析说明等。

3、专题验收

围绕安全专题活动进行拓宽或延深,以加深对某个安全主题或中心的认识理解。如对单杠(双杠)、支撑跳跃教学的技术考核、安全要求及帮助与保护的安全教育与操作考核。

五、安全教育质量的实效性

体育安全教育中应坚持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集中性的安全教育统一起来,把课内教育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防范经常化、制度化,精心维护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抓切入点

教师应结合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来渗透安全教育,结合项目特点抓准安全教育的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严肃对待、严格遵守相关教学规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该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都必须严格控制,为教学安全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2、严格要求

安全教育应注意加强针对性,加强纪律教育,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安份守已”。教师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要注重把纪律要求和安全要求、规定进行制度化、规范化,一严到底,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确保教学进程的安全。

3、强化管理

分组练习是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通过多了解、多检查、多观察、多督促、多保护,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既要关注新授内容、难度较大内容的小组,还要兼顾其他小组。要发动小组长协助教师作好分组教学的组织、指挥,维护好学练秩序及纪律,师生共同建构学练的安全屏障。如在双杠、跳马、山羊练习中当出现危险时,师生应共同行动把其抱住、抱稳,避免其受伤。

4、关注细节

单、双杠活动时要教育学生养成“没帮护不练习”、“杠上意外不撒手”的习惯。参加篮球、足球等摔倒时应快速抱头团身乘势倒地缓冲,但要避免后脑碰地损伤。跑动中学生要超越前面的学生,一定要从前面学生身体的右侧超越,同时还要严密注意是否有同学还想超越自己,成功超越后要与被超越的同学保持相应的距离后才能插入内道,避免相互碰撞。终点冲刺时千万不能跳过终点或跨一大步跨过终点,否则最容易造成摔伤或扭伤。集体性跑时速度不能太快,学生前后之间的间隔应相隔4-5米左右,几路纵队跑进,纵队学生之间应相隔1米左右,否则发生挤撞而出现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于素梅主编.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4

[2] 杜艳美.中小学体育课堂安全问题策略谈[J].体育教

篇6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安全问题 困惑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9-01

一、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中安全事故的困惑

有些教学安全事故确实是我们体育老师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但更多的时候,一些体育教学安全事故不是我们体育老师所能控制的。

先从一个案例说起,一次体育课中,正好有2个平行班级同是体育课,由于2个班级平时都很喜欢踢足球,学生提出2个班级踢足球友谊比赛,2位体育教师也同意了学生的要求。上课老师点名时发现其中一个班级有一个男生由于生病请假不能来参加体育课,所以老师也没有多在意,随后就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后开始了足球友谊赛。老师在旁边观看学生的比赛。大半节课过去了,场地中间有一名学生倒地了,老师走过去一看,学生很痛苦,看来情况不太好,一边把学生送往医院,一边和学生家长联系。教师一问学生名字才知道受伤的是那个生病请假的学生,他在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同意下,擅自走进场地随意的抢断足球,不慎被同班同学绊倒受伤。该学生通过医院检查,结果是上臂骨折,并了解到该学生没有上保险。事后一万多元的医药费该生无从着落,家长就三天两头往学校里跑,要碰倒他儿子的学生和学校赔偿医药费。而碰伤他儿子的学生家长也因在学校里发生事件和正常的教学比赛为由不愿意承担责任。最终也是学校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

现在很多体育教师上课时压力很大,上课时经常担心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生“意外”而承担责任,所以难以大胆开展体育活动。一些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把体育教学内容中那些竞争激烈、部分有危险的项目统统砍掉,能不练的就不练,能少练的就少练,专捡轻松安全的练,稍有危险的动作决不练。现代的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容易发生事故,体育教师总想把学生控制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来预防意外,但这恰恰与教学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并使学生情绪抵触;教师也无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学质量就大打折扣。势必造成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然而事实上几乎每个学校的体育成绩却依然“居高不下”,不得不让我们怀疑质量分析的真实性,而失去真实性的体育成绩,又如何去谈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练习密度与保护密度和保护质量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目前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的上课,体育教师不得不以降低练习密度来保证保护密度和提高保护的质量,这样一来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运动和“伤害”有时就会联系在一起,在他们面前,我们体育教师大多采取因噎废食式的教学方式。

现在,很多体育教师最为担心的就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伤害事件的发生。说明校园内的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时刻影响着体育教师的正常教学。

中小学学生基本上都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类似摔伤、碰伤、相互抓伤、运动中损伤的事太多也是很平常的。但意外事故已经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也不愿意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热情,这不利于学生体质的提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校园伤害事故已成为体育教学的瓶颈。

二、对于体育安全事故的建议

1. 建立学校和体育教师的安全保障举措。首先,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上好“学生意外”保险,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参保。实际上,在出现“安全问题”的学生中,这种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是很高的。其次,每个学校要给每个学生上“校园责任保险”,只有这样,当校园内出现“安全事故”与学校或教师有责任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我们最棘手的经济问题,从而极大的减少给学校和教师带来的麻烦。再有,我们要大力呼吁让每一位教师参与类似“教师过失”的保险。因为在漫漫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难免没有一时的过失,在教师犯错误的时候有所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位教师才会大胆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我们的学生“更快、更高、更强!”

2. 大力宣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部分省市出台的《中小学校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明确校园意外事故的责任与权利,让学生家长、学校、教师都清楚的认识到他们在意外伤害事故中自己应站的立场。只有这样责任和权利明确后,孩子们就好管理了,也有利于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好孩子。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并不是很难,作为学校和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借家长会的机会、在学校宣传窗张贴《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校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展示典型的“安全”事故的案例等宣传方式,让家长了解和明确自己在学校“安全”问题中的责任和权利。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师;反思;条件;阶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56-01

新时期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应具有学科教学的反思能力,作为肩负学校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自然也不例外。体育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制约的,不仅需要教师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体育学科的教学,形成反思的意识和态度,还要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保障,并通过合理的反思路径得以实现。

一、体育教师反思的条件

(一)体育教师的反思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反思意识,那行为上只靠入职前所学的一些动作技能作为支撑,思想也容易固步自封,对问题缺少分析,教学实践趋于简单化、形式化,课堂缺乏活力与生机。

(二)体育教师的反思态度。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一位有道德责任感的体育教师会把体育教学当作一种使命,会主动关注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随时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探讨,寻求解决方法。其次,教师要具备开放的思想。教学反思需要多方智慧的参与,教师只有具备开放的思想,才能够广博众家教学之长,弥补自身教学之短,才能够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敢于质疑别人的理论观点,从而不断内化、吸收,建构新的思想。

(三)体育教师的知识基础。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因为教师的教学是不断创造性运用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然这是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判断的。体育教师还要具备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指导教学实践,并成为反思教学实践的理论支撑,为提高体育教师的理性认识提供基础。

二、体育教学反思的阶段

(一)自我认知阶段。自我认知阶段主要是意识到自己现有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经验,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教学能力、教学意识等在现实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在此过程中,他人的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等信息对教师产生影响,教师会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或提升的问题,并努力试图改变这种现象,反思环节也就在此时形成。

(二)观察与分析阶段。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或途径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并随时用批判的思维进行分析和思考,包括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和实践行为,对体育教学的价值、目的的认识,也包括教育信念、教育情感以及责任与道德观等。体育教师通过这些信息的获得和分析,积极与新的教育思想或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比较,看存在多少的一致性,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从而明晰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重新归纳阶段。针对教学定问题的产生与理解,教师对搜集的新信息进行重新定向归纳和概括,成为有待内化的新思想、新知识。这些信息可以来源于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

(四)积极验证阶段。通过自我认知、观察分析以及过程归纳,形成一定的行为指向与假设,需要去验证才能得到真正的结论,因此,此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尝试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对以上阶段所形成的行为指向或假设进行主动检验。

三、体育教师反思的途径

(一)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教学案例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是把这些发生的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或事件重新记录和再现,然后进行有价值的分析与思考。无论是何种教学案例,其反思最终都要归结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上。

(二)教学日记撰写。教学日记的撰写主要是针对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情境、活动细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教学组织的成功与不足、解决问题的方法、典型的活动事例等信息进行重新选择和加工,整理成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思考,既可以是个体思考,也可以是多人讨论。

篇8

关键词: 安全意识 中职体育教学 安全教育

如今社会中安全事故频发,学校安全事故不断,“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安全教育更是迫切且重要的。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养,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掌握一定的基本安全知识,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隐患,让学生更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安全地工作。体育工作者要从体育教学方面对安全教育加以深思。

一、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我们看发生的部分安全事故。

1.各种矿难、爆炸、有毒气体和液体泄漏等安全事故。

2.1999年1月广东省河源市蓝口镇,初三年级六少女游玩水塘时沉船丧生。船严重超载而且不会游泳致使全部丧生。

3.1999年11月23日两头种猪格斗,老汉劝架丧命。腿部动脉破裂出血而围观者不会止血,失血过多丧命。

4.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

5.中职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淡薄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6.各种诈骗、绑架及交通事故等。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安全事故覆盖整个社会,危及各种人群,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不少。一次次事故、一次次悲剧,血的教训不应当仅仅是震撼,更应当是一次次警钟:安全教育不可少。这应当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从学校教育抓起。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安全教育

现在安全教育教材不多,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从学生活动的范围可分为家庭安全、户外安全和学校安全。家庭安全和户外安全需要多在理论课上进行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主要是在实践课上进行。

1.家庭安全。家庭安全是孩子平安、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中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火灾、触电、煤气中毒等方面。教育学生什么事有危险,什么事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否则后果会怎样。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该及时处理,危及人身安全时及时脱离危险。

2.户外安全。近几年学生发生的户外意外事故较多,主要表现为交通事故、溺水、被人抢劫、敲诈和绑架、恶劣环境下的事故等。

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有意识地识别危险,及时正确地防范与自护自救。

3.学校安全问题。学校发生的安全问题除了用电、火灾、劳动、食物中毒等安全问题外,大部分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安全问题。体育实践课主要是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并通过体育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纪律是群体安全的最有效保障,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纪律性教育,让学生做到令行禁止,服从指挥,确保教学有序进行,防止意外发生。通过“集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纪律性,严格要求做到“快、静、齐”。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老师应注意让学生参与到安全防范的行动中。在每学期开学初,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体检,让师生了解自身的基本情况,防止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事故。并让学生知道哪些疾病适宜什么样的运动或是禁止哪些运动,如心脏病不能参加剧烈的运动和体育竞赛,在近几年的初三体育考试中,已发生多次学生意外死亡事故,都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淡薄,隐瞒病情以参加考试,造成悲剧的发生。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不少,使用危险性较高的体育器械时,老师除了检查器械是否完好外,还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观察器械是否有隐患存在,及时排除隐患,这样师生共同防范,才能有效确保学生的安全。

在体育教学中和社会生活中发生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知道并熟练掌握扭伤、挫伤、骨折、出血等损伤的处理方法。严重损伤时会简单地处理并及时送医院医治。着重掌握一些危及生命的处理方法,如止血方法、心肺复苏术等。因不会止血和不会简单抢救而发生的丧命惨剧并不少见。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经常进行分组活动、外出越野及外出参加集体活动等,这样虽然学生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却给老师的管理带来不便,学生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老师不仅要制定有关的纪律和强调安全事项,还要选出各组组长负责安全,时刻注意安全。对于外出的集体活动,更应当首先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强调安全事项,严密组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重视途中的交通安全,尽可能地缩小活动范围,外出时不可单独活动,防止人员失散。出发前要讲清失散后的联络方法,确保学生快速安全地归队。

事故发生后,教导学生学会报警,熟练使用四种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110匪警电话,120急救电话,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不同的电话叙述的要点是不同的,要求加以区别。

三、进行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

1.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讨论和讲解安全知识。

2.充分利用体育教师的绘画艺术,画一些与安全有关的漫画进行安全教育。漫画可使用Flash制作成动漫或PPT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教师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不是有了安全意识就保护好生命和财产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自我保护的基础,往往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才能发现,因此要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在培养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体育项目如何在自我保护中进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现举一例:游戏球击圈内人,此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准确性和判断力等。在生活中遇到歹徒时,就可以用物体攻击歹徒,使其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安全教育”为主题,创编游戏,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安全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多举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共同讨论正确的自防自救方法。安全教育应以启其心智,能自觉独立地思考、识别危险为原则。在生命和财产之中,要注意救命在先,其次才是保护财产。

篇9

关键词:教学分组 合作分组 形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不断改革,如今的体育课堂和二十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学的目的,使体育课切实增进学生的健康。“新课标”提出:体育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分组合作学习是体育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之一,合理有效地分组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以及学生有效利用教学空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总结经验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种合作学习分组形式及案例。

1.同质合作分组

(1)同质分组是把体能、技能等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起,尽量缩小组内差别,以实现在同一组内按统一的进度和方法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这种分组形式称之为同质分组。同质分组的方法在教学中常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常常会很自然地形成水平高的学生在一个篮球架下活动,水平差的学生在另一个篮球架下进行练习。在快速跑练习中,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跑有利用共同提高速度等。

(2)个案分析

笔者发现初中男生跳绳水平差异很大,初中是男生的身体发育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为了在教学中更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组织力求流畅、灵活、紧凑,提高教学效率,我采用同质分组,如让1分钟跳绳在120-140次之间的学生分为一组,他们之间差异很小,大家在同一起点上,相互合作,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激励学生。

2.异质合作分组

(1)是有意识地扩大组内差别,以便于同一组内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例如,在小组之间进行接力跑比赛,教师可以把跑得较快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平均分配在各个小组里,这时候组成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

(2)个案分析

在教授武术教学中,例如五步拳,有的学生掌握较快,技术动作到位,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去纠正动作路线,比较浪费时间,教师有意识地扩大组内差别,将好的学生分为一组,较差的学生分为另一组,采取互帮互学,能者为师,好的学生指导另一组较差学生,促成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辅导兴趣,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教师采用评价不光要自己评价,还要当小师傅的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3.友伴合作分组

(1)是指关系较好的同伴的分组形式。只有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协调和目标一致时才能很好地组成的一种教学形式。优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发挥学生潜能。有的时候教师在教学某一技术动作时,无论如何示范讲解,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者学生在教师面前进行练习时,总会产生一些畏惧心理、紧张心理,导致动作僵硬,但在自己的同伴面前则表现出适宜的放松,利于动作的掌握。

(2)个案分析

例如笔者在教授行进间两大步投篮时,这一技术动作比较复杂,有一少部分学生总是不能理解动作的要点。教师就让他们自己的同伴去单独指导,在经过几次练习动作巩固之后,这部分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一技术动作。

4.体能合作分组。

一般可分为ABC三组,或AB两组,这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分组形式,目的是“抓两头,促中间”,面向全体学生,如根据中长跑的项目特点,在同一组内安排两个跑得快的,安排两个中等的,再安排两个较慢的学生,这样练习起来可以使快的学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较慢的学生,对于相互促进学生的练习效果有很大作用。

四、结语

体育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各种体育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场地器材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地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效的体育分组合作学习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分组教学还要选择适当的评价相结合,评价要全面,对小组要进行评价,对小组的个人也要评价。另外,体育教学分组只是体育教学手段方法之一,与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学的目标、方法以及评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在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其他多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及其优劣,动态地选择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分组形式。这样才能在体育课中有效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分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朱为民,窦可顺.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分组形式的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

篇10

坚持锻炼可以让人的身体始终处于较好的状态,对于青少年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一方面缺乏健康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时间、场地等诸多因素也没有创造出相应的条件。体育教学要针对学生这一状况深入研究,首先要强化锻炼意识,要牢记生命在于运动。笔者向学生列举了通过运动保持身体良好状态而长寿的许多典型案例,让学生对健康运动的好处具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让他们从内心树立起乐于运动的理念。其次,笔者自身带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住校生坚持早上起来跑步,走读生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坚持步行、小跑上学,通过平时不间断地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另外,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简单易行的锻炼动作,虽然没有场地,不能进行室外锻炼,但是在教室里、宿舍内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一些其他方式的运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等。这些简单的锻炼日积月累下来,对增强体质也是大有好处。在笔者的要求下,所任教班级的学生都逐步养成了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体育教学要强化顽强意志培育

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是许多学生的真实表现。一到800米,1000米长跑,许多学生纷纷败下阵来,这是当代青少年的一大悲哀。除了部分学生确实因体质较差无法完成任务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吃不了苦,自己没有耐力而中途退却,这就属于心理范畴的问题。笔者在这些项目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他们要顽强拼搏,不能向目前面临的困难屈服。人生之路还有很长,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难道在跑步这一项小小的困难面前就屈服吗?在笔者的鼓励下,许多学生重新调整心态加入到跑步的行列之中,虽然跑得慢一点,时间长一点,但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训练任务,在以后的训练中逐步提高。通过这样的顽强意志教育,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基本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进步。顽强的意志不仅表现在体育训练的体能坚持上,还会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产生影响,让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思想上藐视困难,在行动上勇于克服困难,这些方面都是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出来的品质。许多家长也深有感触,学生变得更加坚强了,遇到困难也不再是惊慌退缩了,而是勇敢面对、细心克服,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体育教学要强化自护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