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

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航空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69-06

一、引言

美国专业发展工程师会(ECPD,美国工程及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的前身)定义工程学为是有创意的应用科学定律来设计或发展结构物、机器、装置、制造程序、或是利用这些定律而产生的作品,或是在完整了解其设计下建构或设计上述的物品、或是在特定运作条件下预测其行为,所有所做的都是为了其预期的机能、运作的经济性或人员及财产的安全[1]。工程学包括非常多的子学科,然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利用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活动。针对工程学的传授和学习过程,我们称为工程教育,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的特性[2]。目前的大学阶段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教育特别强调工程教育,这类院校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除具备一般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之外需要更加突出工程素质的培养。工程素质既包含技术性素质,也包含非技术性素质[3]。一般来讲,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广博的工程知识、良好的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操作能力、耐心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培养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是中国高等工科教育突出的问题。因此,以现代工程教育为导向,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实践为依托,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突破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形成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它的基本原理是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简单说来就是将学习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前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式学习,而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及解决教师给出的实践性课题等,这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同学交流,随时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工程学科的学习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因为工程类学科的特点是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实践的能力,以至将来能够胜任工程师的角色,也就是在有了想法以后,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工程类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属于过程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不同,过程性知识不能直接陈述,例如可以通过实践作业来获得。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也可得到教师的更多时间的补充指导。

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工程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一种改进的针对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模型,其中融入了任务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优势,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适航与航空安全》课程教授过程。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在工程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本科工科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其具备基本的工程能力,为日后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对未来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表述为三点:(1)具有宽广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2)具有大工程观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3)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知识与能力。简单说来,就是能够做到“在工程中敏锐的发现问题,深入的分析问题,快速的学习知识,准确的解决问题”。事实上,工程类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属于过程性知识,也就是主要用来回答“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与陈述性知识不同,过程性知识不能直接陈述,只能通过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而且也不能像通过记忆来获取陈述性知识那样来获取过程性知识。通常学习过程性知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吸收知识。这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通过感知、理解和记忆过程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即陈述性知识),让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这也是我们古人所谓的“温故而知新”。

第二阶段,转化知识。这是一个深化理解和知识转化的过程,通过各种练习方式,使贮存于知识体系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第三阶段,应用知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取过程性知识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与陈述性知识相比,过程性知识的习得速度较慢,但遗忘也较慢。如果长期运用过程性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会逐渐积累许多经验性知识,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知识,而且还有个人的技巧,是一种个体性知识。

目前我们本科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与概念和基本方法上面(如图1所示,基本属于陈述性知识),对于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属于过程性知识)却重视不够。在这样的教学内容驱动下,我们的授课方式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课堂上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为主,学生们则以听讲和背书为主要学习手段。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内容一天之后就会忘记大约74%的内容。然而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所需要的知识内化过程通常是在课后通过复习和作业来完成,这个环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薄弱点,所以经常导致在学期末课程结束时学生头脑中就已经没有多少知识的储备了,更不要说在毕业之后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了。另外,学生通常认为学习是学校内的事情,毕业之后就是工作,再也不用学习了,由此可见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如图1所示)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而这项能力恰恰是优秀的工程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二)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它的基本原理是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简单说来就是将学习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前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式学习,而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及解决教师给出的实践性课题等,这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同学交流,随时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工程类科目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了课堂上,将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了课前。在工程类学科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可以获得许多优势。

1.有助于延长了课程的有效学习时间。

2.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5.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三、融入任务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的引入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9]。任务型教学法非常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实施,因为在课前学生已经完成了陈述性知识的自主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而在课堂上利用任务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充分的调动自身能力参与和体验实际任务,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过交流与合作,解决任务中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换为过程性知识的过程,而且有趣的课堂氛围还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案例式教学的引入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之后迅速成为一种为全球培训界为全球培训业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案例式教学有效地促进了陈述性知识向过程性知识的转化过程。

任务型教学一样,案例式教学非常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思想。课堂上学生们在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会不断运用课前自主学习的陈述性知识,对案例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不断的将陈述性知识向过程性知识转化,力求解决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与交流。事实证明:案例教学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极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一种适合工程类课程的融合任务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 based on Flipped learning Using Task and Case)。如图2所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将课程的学习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课前自学、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

1.课前自学。课前教学阶段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它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原本一直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授阶段翻转到了课前,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来完成。根据工程类学科的知识构成,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方法,在这个阶段我们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资源、技术支持和学习方法与习惯。(1)学习资源。由于在这个阶段学生采用的是自学方式,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料。①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是课前学习资料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它的形式可以是PPT加音频,也可以是视频短片,还可以选择网络上开放的相关课程视频。教学视频的内容、形式、时长等方面是影响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教学视频在内容上应该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组织,每个知识点录制一段视频,时长一般1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这样既可以保持学习注意力,又不会给学生构成太大的学习负担。另外每个视频还应配有相应的文字副本,方便学生查看,避免观看视频时忙于低头做笔记而使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教学视频通常在课前一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目标是达到对基本概念的熟知以及对基本方法的深度学习。②辅助学习资料。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是工科类学习经常参考的资料之一,另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③课堂任务的准备材料。因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融入了任务型与案例式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以完成特定任务或者自主分析案例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前阶段将课堂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案例提前交代给学生,会让学生的自助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更高。(2)学习方法与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是工科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阶段恰恰是培养工科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和所学课程的自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建立自我学习的方法继而树立自我学习的信心。

2.课堂教学。翻转课堂通过课前阶段的深度学习实现了对课堂活动的时间的延长。由于课前已经把课堂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自主学习,这样也就减少了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所以课堂上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就多了。所以在课堂教学阶段通常会采用合作式和交互式学习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融入了任务型和案例式教学。课堂活动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环节。(1)知识回顾与现场答疑。尽管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自主学习,但是在课堂上我们通常会首先进行本课内容的简单回顾,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疑问与困惑进行答疑。该环节的时间比重应该控制在整堂课的20%以内。(2)任务活动与案例分析。将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总结,形成任务让学生完成,或者将工程中的实际案例提供o学生供其分析,这两种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实现培养工科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素养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贯彻了翻转课堂所提倡的“做中学、用中学、体验中学”的特点。任务活动阶段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课堂任务活动的实施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教师根据本讲的知识点设计出相应的子任务以及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的综合任务,每个任务都要设计明确的任务要求和具体的任务成果;②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进行子任务活动,充分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充当参与者、监督者、指导者、或协调者的角色,实时把握活动的进程,并对活动进行动态调整和指导;③汇报交流。任务活动完成后各个小组选出一名或几名学生进行成果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报告、评审等。

课堂上案例分析活动的实施通常包含以下环节:①教师根据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工程案例,并基于案例提出附加问题;②学生独立对案例进行分析,回答附加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疑惑;③教师随时解决和回答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疑惑,并适当地穿插讲解相关知识和部分提示;④完成案例分析后,教师选择部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结果汇报,并做点评。

3.考核评价。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良好结合。通常我们将对学生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课堂考评,通常采用形成性评价,一个是传统的期末考评,即总结性评价。(1)形成性评价。教师根据各组的汇报情况并结合在任务活动实施过程中观察了解到的各组的整体表现,对汇报的学生及所属小组在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参与度以及协商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意见。(2)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末会通过考试的形式完成本课程的考评,考试内容以课程大纲为主线,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及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实例

(一)《适航与航空安全》课程背景

《适航与航空安全》是系统安全性工程里面的一门典型工科类课程,该课程以系统安全性理论为基础,主要讲授飞行器的适航性与航空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航空安全的基本知识框架,掌握适航性与飞行安全相关的技术手段,了解相关的标准与法规,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的简单问题。

如图3所示,该课程内容围绕航空安全的核心展开,包括针对飞行器的适航和安全管理两个主要内容。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上述的课程知识体系,并结合航空安全工程的实际工作,制定出该课程的授课大纲,讲全部课程内容分为13讲,每次授课3个学时,共计3时。

根据3.3节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我们以“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这一讲来说明我们的课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航空安全的人为因素”这一讲的翻转课堂教学主要须做到安排课前自学和案例式课堂教学。

1.课前自学,教师通过在公共邮箱或者是课程中心中上传航空安全人为因素讲义及相关案例视频,并给学生提供查找相关知识的资源,鼓励去寻找讲义中没有的知识,如查找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案例或补充讲义中覆盖不全及不详细的知识点,同时接受学生的咨询;

2.课堂教学先要回顾这一讲的知识,并解决学生仍存有的疑问,接着给出一到两个相关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案例,让学生分组根据目标任务分析,最后进行分析情况汇报。

对于课程教授完成时的考核评价是对整个课程而言的,因此在图4中并未体现考核评价这一部分;考核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和总结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各组的整体表现,对汇报的学生及所属小组在逻辑思维、任务分析程度、活动参与度以及协商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意见,并放入学习档案袋中;总结性评价是通过期末考试的来考核,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及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

五、结论与展望

在本科工程类科目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势,不仅符合工程类学科的学习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是一种值得研究与推广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工程类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尚有以下方面需要继续探讨与研究。

1.授课教师的思维转换与能力提高,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在课前阶段教师要录制授课视频,使得教师的授课方式需要有很大的改变,在课上阶段,教师与学生需要合作式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交流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教学方式的技术化支持,目前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先进,如何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网络工具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领域。

3.评价考核方式的改变,翻转课堂的教学特色在于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强化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而传统的依靠考试分数来评价和考核的方式显然不在适用,我们需要新的方式与内容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评价考核。

4.教学效果的长期观察与改善,翻转课堂的提出和使用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将其真正的应用于工程类科目的教学中还缺少案例研究与长期的使用观察,只有在长期(一个或两个学期以上)的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才能通过收集数据并加以分析,来进行效果的评估和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1]https:///wiki/工程学.

[2]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6.

[3]张晓东.简论机电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培养途径[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

[4]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3-41.

[5]邱然锋,陈拂晓,张柯柯,郭俊卿.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R怠白吭焦こ淌ε嘌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C].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ASSR 2014) Shanghai,China 2014.

[6]李燕.基于任盏某跫逗河锟谟锓转课堂教学模式[J].数字化汉语教学,2014.

[7]张永华.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1):106-109.

[8]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9]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10]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11]https:///wiki/%E8%BF%87%E7%A8%8B%E6%80%A7%E7%9F%A5%E8%AF%86.

[12]https:///wiki/%E9%81%97%E5%BF%98%E6%9B%B2%E7%BA%BF.

[13]J.L.Bishop,M.A.Verleger.The flipped classroom:A survey of the research[J].2013.

[14]Bates S.The inverted classroom in a large enrolment introductory physics course:a case study.[C]// HEA STEM Conference.2012.

篇2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除了要传授历史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挖掘高中历史教学中强烈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成为很多高中历史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色彩十分浓郁的学科,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既是新时期历史教学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强调人文精神教育,在推动历史教学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的发展形势、未来的发展前途等都充满了变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思想道德,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新时期人才提出的重要要求。其次,历史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人文特性,这是历史学科在新时期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历史学科教育基本属性的根本要求。因此,应当从多个方面创新和改革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人文精神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内心感受、社会思维体系的综合。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史,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价值评判、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准则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要对历史事件产生的文化背景、涉及到的人文情感以及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等进行充分的挖掘,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刻内涵,强化历史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熏陶。以人文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例,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刺激仍然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方面。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民族自豪感进行刺激,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唐宋时期民族大融合和繁荣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之后的中国近代史则会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强烈的刺激,中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都应当是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关注、深挖的重点。

(二)大胆革新历史教学的手段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除了要做好教材内容深挖以外,还要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革新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最主要的就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等融入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知识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递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进行情感冲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以林则徐虎门硝烟这则历史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当时鸦片对中国百姓、中国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图片、视频,然后营造林则徐硝烟的背景、导火索以及硝烟的场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氛围中感受林则徐当时的心境,冲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鸦片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伤痛,进而能够切身体会到这则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无奈、悲哀、激愤、慷慨等情感,感受历史环境,在牢记历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

(三)切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例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关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材中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着十分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屈原、范仲淹等等,以屈原为例,与屈原相关的现代社会实际就是端午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将与屈原有关的历史知识与现在的端午节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我国的传统文化来源和相关知识、历史人物的气节等等,从而对学生的道德操守、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进行培养。需要注意的是,与实际结合的例子也可以是负面的例子,如历史中的负面人物,如秦桧、严嵩等这些奸臣,这些负面教学案例的应用也可以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负面人物身上那种与社会道德和社会正义背道而驰造成的后果,引导学生充分认知社会规范,构建自身的道德规范,这对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既是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毛琳琳 单位:沛县歌风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崇海.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高考(综合版),2015(1):142

[2]陈婕.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新课程(中),2015(5):8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有效性 案例教学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20-01

1 选择案例研究教学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典型案例,加强案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本次案例研究是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高中综合探究课,在校本课程中体现高中新课改的核心精神,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以地方特色为依托,融合地方史,以加强学生的熟悉度和研究兴趣,从而进一步树立学生爱乡爱家的情感。依据具体的学生学情和地方实情,以研究案例为契机寻找科学的方式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1)选择案例研究主题。根据各种实际需要,本案例选择的探究内容是《地方人物记——李贽》。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讲求史论结合,通过文字、图片、影像、文物等形式用史实、史料来说话,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创设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史料,并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通过史料来解释历史现象。在本案例中,将就如何收集材料,运用材料,调用有效材料,分析理解材料,辨别比较材料,总结归纳提炼观点等方面来加强历史综合探究课的趣味与魅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兴趣,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

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一方面李贽的一生丰富多彩、迭荡起伏,可供查寻的史料极其丰富,网络,报刊、书籍上都有介绍,易于学生收集;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泉州地区的历史人物,可能会比较感兴趣,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对家乡人文风貌的认识。

(2)在收集资料的初期,经过教师引导,在学生详细感知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关于李贽的介绍和评述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有专题地去进一步收集资料。在收集史料过程中把关于李贽的研究分成几个主题:李贽的生平,李贽的成长,李贽的思想,李贽的学术影响等,也可结合李贽的一些趣闻轶事来更全面的认识李贽丰富的内涵等。因此,大家根据自己意愿,自由结合成组,各小组都确定了自己的主题,组内分工合作,使收集资料工作进入了正规。

学生所收集的资料来源十分广泛,既有报刊、书籍,又有因特网,也实地走访。同时大家对信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的丰富,更要求信息的特色,所收集资料涉及的内容,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料。

(3)面对收集到的大量材料,如何处理,是学生要面对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强调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要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处理,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有自己的观点。例如:有的小组在介绍李贽的思想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真正的去图书馆查阅李贽的代表作《焚书》《藏书》等,以此来更好的把握李贽的思想观点,同事也要求学生在查阅原著的同时能不时的请教语文老师关于古文的阅读与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各方面的阅读材料,提炼材料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求学生能把史料的重点、自己的观点,用不同的颜色标了出来,使大家一目了然。有一组同学,在各个分组收集整理了各方面文字、图表、视频等资料之后,着手进行史料的分析甄别和评述。其中关于李贽之所以自称为异端,以及李贽被封建卫道士迫害等做了非常详细的评述,从而加强了对李贽这个非常有特色的历史人物的立体认识,并更好的理解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明清时期批判君主专制和抨击程朱理学的相关内容,由此也更好的认识李贽思想观点的人文价值和现代意义。

(4)最后对学生通过收集、整理、组织材料后得到的探究成果,通过互相展示、交流,使全班同学对李贽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展示、交流的形式采用各小组把探究成果用文字归纳图片穿插的方式制作,形成了既突出主题,又各具特色的专题。在全班交流时,各小组的主题、内容、观点等胸有成竹,介绍时,个个投入,表现不凡,有的生动诙谐,有的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展示李贽的生平和思想精髓的材料中,也以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展示了古老的泉州港繁荣的海外贸易和泉州地区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爱乡乐土的情感。

(5)教学效果本案例的实施,取得了比传统的教学形式多的多的效果。

首先,由于上课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以很大的热情投入其中,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增强了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开始感受和体验到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范,并且感悟到应如何发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的探究、建构知识。

其次,学生开始体会到如何根据需要去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网络搜索、软件操作等为学习目的服务,对自己所不熟悉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自己探索或互相交流去领会和掌握,并真正成为改进自己学习方式的有力工具。

第三,由于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始终以小组形式完成,而整个项目的最终完成又是全班各小组合作下形成的,因此,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初步认识了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所起的作用和集体融合的关系,班组的实力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体现出来。

2 教后的反思与启示

本节课李贽的生平为线索,串联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如程朱理学、李贽的异端思想等,把史料引进课堂,让学生全面,真实的了解历史,培养他们求真的史学意识,训练他们的理解、分析能力,作为拓展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举措。

篇4

一、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史研究是在一定时空坐标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以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中心南移问题。所谓经济中心南移,是指唐宋以来全国经济中心自北向南的转移,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这个论题最初由张家驹先生在40年代提出,并由他本人在50年代进一步扩充(注:张家驹:1942年,《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上)》,商务印书馆;1957年,《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70年代末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一定发展,郑学檬的著作可为代表(注:郑学檬:1995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近来有关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诸如经济中心南移的阶段性以及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等问题。(2)地区性的个案综合研究。地区性个案研究自80年代起进入,选题范围多集中在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杨德泉、荀西平对北宋关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专门论述(注:杨德泉、荀西平:1987年,《北宋关中社会经济试探》,《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斯波义信对宋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对高技术与高生产、高技术的传播对生产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注:斯波义信:1988年,《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以及对不同经济部门的个案研究,如关履权的《宋代广州香药贸易史述》,指出宋代广州的香药贸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贩运性的商业活动,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是变态的繁荣(注:关履权:1982年,《宋代广州香药贸易述论》,《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认为在宋代两浙区域市场,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商品生产比重小,区域内的专业分工,更多地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与外地市场的联系稀疏,缺乏全国性市场的配合(注:龙登高:1988年,《宋代东南市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旭霞的《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认为宋代江西农村中农作物大量投入市场,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注:吴旭霞:《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韩茂莉的《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通过对宋代川峡地区人口密度和土地垦殖率两项指标的考察,指出宋代是川峡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注:韩茂莉:《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有关论著数量不少。(3)对全国经济区域性不平衡现象的分析。80年代,漆侠最早通过对宋代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考察,得出“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的结论(注:漆侠:1987、1988年,《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程民生的《宋代地域经济研究》具体阐述了漆侠的这一论述。包伟民的《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则从宋代国家财政制度存在的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来分析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注:包伟民:2000年,《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张其凡编等《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上述学者都对宋代区域经济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大大超迈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史识上的独具慧眼,但也应该看到,在区域经济史领域仍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可供拓展。在新世纪之初,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内容进行反思与改进是必要的,尽可能地拓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领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

如何划分区域经济史的“区域”,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是从事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此,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分别立足于自己的学科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各自的划分标准。归纳而言,经济史学界曾提出了三种不同意见:(1)传统上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理由主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便于使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得到发挥。”(2)按自然经济条件划分,“因为经济的发展往往不是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区域硬性划分所能割裂开的”。如冀朝鼎在其著作《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依据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条件的优劣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施坚雅在《的城市发展》一文中,按分水岭将中国划分为地区,颇有见地,但此说的着眼点是市场系统理论(市场系统与河川流域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市场系统相对成熟的清代中国来说,比较适宜,但对于处在10至13世纪的宋代而言,情况就未必如此了。(3)80年代开始,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多元标准,既可以按行政区划,也可以按山脉走向、江河流域、市场网络和人文风俗的不同来确定(注:以上参见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9页。

关于冀朝鼎的论述,参见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关于施竖雅的论述,参见李伯重《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8页。)。如:粟冠昌的《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注:粟冠昌:《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陈伟民的《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注:陈伟民:《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雷家宏的《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注:雷家宏:《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注:程民生:《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等论著,都持这种观点。另外,80年代末,斯波义信在施坚雅“地文地域”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文—生态地域”新说,即将生态环境的概念纳入中国古代经济区域划分工作之中,使之更为全面。当然,区域的划分也是与不同社会的不同背景相适应的。原始社会以山川自然的形势进行划分:夏商周时期,总体上按民族分布和自然区域进行划分;秦代以后的帝制时期,在中原以郡县(后为州县)划分,并逐渐地推广到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划分的内容越来越充实。

区域经济史研究应关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问题。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都应予吸收。这种跨学科的新史学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法国史学家H·贝尔在1900年创办的《综合历史评论》。但使这一方法赢得学术声望的是L·费弗尔和M·布洛赫1929年共同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和由此得名的“年鉴”学派。他们反对西方传统史学专注于政治史的作法,提倡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总体历史”;反对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张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发是应该从多个角度、立体地考察区域经济。

检讨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区域经济史研究,本文以为一个显著的弱点是缺少概念的创新。相比之下,西方学者在研究中的“概念化”或“模式化”倾向明显。从表面上看,“社会科学化”色彩过于强烈,大量的相关社科词汇的借用,似乎给人以流行时尚的感觉。但新概念的提出极有可能标志着一次方法论转换的完成,并为下一步的转换积累了讨论的前提,尽管这种转换和积累的幅度不尽相同(注:参见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历史学》,2001年第3期。)。任何研究都须时刻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它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同时还需要信心和勇气。如在研究区域经济史的过程中,可引入经济学中用以描述区域间的经济扩散和极化效应问题的“发展极理论”(注:参见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用以研究区域专业化问题的“禀赋优势理论”(注:参见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以及像“专业化产业区”、“集聚效应”(注:“专业化产业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区域。“集聚效应”指由于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而产生的联合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中介组织的兴起。)等一系列在区域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新概念,有助于更加富有逻辑性地分析区域经济变化进程。当然,新概念的提出有时可以带来深入探讨之效,有时却未必,只是产生新瓶装旧酒式的作品。故新概念的出现,决非易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应该说,迄今为止的区域经济史研究基本上以对大量史实的考察作为依据,就不同经济类型的个案研究结论而言,有相当的科学性。但大多数学者或是仅仅停留在个案结论的阶段,或是在试图将其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时往往出现一个逻辑断档,即在由个别到普遍的扩展过程中,缺乏逻辑的必然性。如施坚雅根据中心地理论,在其对长江上游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中提出,由于商业竞争、运输效能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各商业中心互相间处于相对均衡的距离中,因而形成一个近似六角形的市场结构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六角形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向我们展示了理论模式与历史实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注:包伟民:1998年,《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第44页。)。

要切实把握区域特征,勾勒区域经济发展概貌,需要进行不同区域间广泛的互比,即通过横的观照与纵的比较两条线索的梳理。前者是基于各地因自然气候、物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差异,造成地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对地方经济的区域性显著特点有相互比较的研究需要。如斯波义信的《末代商业史研究》(注:斯波义信:1968年,《宋代商业史研究》,(日)风间书房。),通过对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市场的经济的详细比较,说明两宋商业发展的层次性。后者是由于时段不同,区域经济具体的发展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时段愈短,区域经济变化就愈小:时段愈长,区域经济变化愈大,所呈现的“历史学”的特征更为浓厚。如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各章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上限,远者上溯至秦汉,近者亦至唐代;下限则近者及于明代,远者延至民国,在这样的时间范围里,宋代的特点才显现得比较清楚(注:参见前引李伯重文第150页。)。当然比较研究要注意客观与辩证性的统一,防止扬此抑彼。

目前,对区域特征动因的分析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难点、热点。它包括经济的,也包括超经济的因素,如地理、人文因素等等。前者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而且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因为地理、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运动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如斯波义信的论文《宁波及其腹地》注意到由于钱塘江河口航道恶化对于宁波港所起的影响,并指出这是在地理环境上宁波港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性条件之一(注:参见斯波又信:2000年,《宁波及其腹地》,《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第470页。)。后者包括家族关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历史上长期起作用的要素,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个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地理空间内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交互影响的总体认识。另外,区域经济特别是小区域经济,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最多只能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认识”。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以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描述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动因。但是,这种尝试可否用来体现分化鲜明、类型多样的社会经济,引人深思。

二、关于方法论

任何科学的研究都涉及方法论问题,可惜在区域经济史的分析框架中,关于方法论问题的学术积累显然不够丰富。

目前看来,至少就宋代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而言,虽然其研究对象是跨学科的,但是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历史学的框架里面,主要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叙事与论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白描,试图复原历史,理论创新不多,而且即使有所谓的“理论”也只是在一系列的现象陈述之后的归纳与总结,缺少逻辑的检验。如漆侠的《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在精耕细作的地区几乎达到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在这些地区脱颖而出是完全可能的。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以河北与陕西两地经济顽强的发展为例及人口增长率高的现象,试图说明该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南方,因此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这些都只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某一侧面的叙述,从而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却缺乏整体的逻辑检验。例如对应该如何界定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并未见有理论性的讨论:又程民生的论说,显然只是就北方而论北方,未能从南北方整体比较出发来看问题。(2)具体与一般。没有抽象就没有科学,任何历史首先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历史科学,在力图描述历史的具体性的同时,必须要有一般的抽象含义,否则,历史分析将永远沉沦于叙述过去的陷阱中。尤其是区域经济史,其研究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重新展示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更要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现实启示以及在更大区域范围上的解释能力。(3)假设与实证。历史学的研究传统一直排斥假设,直至20世纪初,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开始青睐于实用主义。从一定的假设条件出发构建逻辑自洽的理论,再从历史中寻找实证,比起在没有任何框架下只作对历史时间的复原性描述而言更显理论的魅力。在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中,应该通过借鉴实用主义方法论,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克服因史实的具体性而无法一般化阐述比较的困境。

在具体的研究方式上,近年来由于受新经济史学的影响,为摆脱旧史学模式的束缚,区域经济史研究开始主张用科学主义来规范史学的分析。如区域人口消长、生产增减、税赋变化等许多问题,可采用数理统计,抛弃举例式研究,以提高历史结论的科学性、说服力。然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这种计量史学的方法并不能包罗一切,尽管在形式上由于数理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摆脱历史分析中的过分主观的判断,但事实上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统计通常很难达到高度精确的水平,只能对历史运动做出粗略的度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的考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过分依赖统计数字的误区,忽略了对历史本身演进逻辑的思考,以至认识上有失偏颇。新经济史家要想尽可能掌握历史复杂的真实情况,就不能过份依赖他们的几何学。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实际上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法学、政治学和史学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引导人们将制度因素作为考察经济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变量。如新经济史学家R·托玛斯和D·诺斯在研究欧洲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四百多年兴盛史时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面对相同的经济问题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制度而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最为典型的是当面对战争所需的财政问题时,英国、荷兰采取了不同于法国、西班牙的制度而导致了后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兴盛。制度经济学的从制度层面寻找经济发展根源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研究区域经济史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较好的结合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具体分析和一般抽象分析,而这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中所缺乏的。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是寻找“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同时也是历史学所要完成的事。而在理解和解释“真实世界”的时候,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和解释,并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可检验的理论来(注:参见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就是要在历史的“真实世界”中寻找研究素材,并在充分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事实作一般化的抽象,由此提出可检验的理论来。

三、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区域经济史的学科性质,涉及到区域经济史与区域经济学、历史学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理应具有区域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双重特征,即把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共时态”与历史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历时态”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应是机械地拼凑,必须根据学科的根本属性有所侧重,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区域经济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只能立足于历史学,着眼于从历史看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史与单纯的地方经济史研究不同。地方经济史一般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而区域经济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特色,而是经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因为即使在前近代时期,一个区域内的经济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或多或少交织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之中。前人的一些研究,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画地为牢”,就地方谈地方经济,视野集中于一处,围绕该区域的内部发展进行研究,这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区域经济史研究类似于自然科学,只是寻找一个实验室(区域),据此去研究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具体到宋代区域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较成功的典范,如张熙惟的《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作者在对唐宋间山东经济发展概述及水平评估基础上,指出学界提出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五代基本完成’,‘南方的经济全面超过北方’以及宋代已是‘北不如南’”等观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注:参见张熙惟:《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84-90页。)。这种通过区域“小经济”窥视社会“大经济”的研究方法,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所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施坚雅(C.W.Skinner)指出不管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小到何种程度,它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在空间上永远存在中心地和区的差异。他的“区域——中心”研究理论,宣称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研究,可以中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观点,在史学界一度引起巨大反响。当然,一个区域性的范式可否在不同区域反复运用,进而推广为普遍性的范式,仍需要认真推敲。

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未形成多数史学家认可的一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首先,学科体系的指导思想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国内史学工作者,包括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内,不少人习惯于把马克思从西欧经济史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奉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种歪曲历史和把马克思理论庸俗化的主观主义倾向,曾使区域经济史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使得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无法弥补。以宋代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就有许多学者按照马克思描述的西欧社会演变历程,坚持“资本主义萌芽”的传统理论框架,并殚精竭虑地阐述我国古代经济“典型”如何在宋生“变态”。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仍未能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工场手工业和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几乎出现于中国每一王朝的商业繁荣时期。

其次,学科渗透的困境。不同学科理论的引进往往会带来一场变革,但是由于理论来源复杂多样,也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理论尚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法,与传统理论不能相互衔接等。因为在相关学科尚没有很好沟通的情况下,对问题的理解、研究思路甚至阐释语言,都往往难以提供很好的可对话的渠道。经济学家热衷于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模型框架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历史学家则沉迷于对史料考证的精雕细啄。目前,离跨学科的融合仍然相距甚远。

再次,学科发展的盲目性,这些年来,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研究得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研究得少;乡村经济研究得多,城镇经济研究得少;自然经济研究得多,交换经济研究得少;生产领域研究得多,流通领域研究得少;发达地区、汉族经济研究得多,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得少;古代及近代前期研究得多,近代后期和现代经济研究得少等等,学科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常常使得对区域经济作出科学的理论归纳的努力,得不到成功。

最后,区域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应承担一般历史学所具有的为后人提供资政经验的功能。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经济问题的描述,而应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总结历史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史研究者而言,有意义的论题不是历史上经济区域社会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认识经济区域实际社会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如朱瑞熙、徐建华的《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在肯定湖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上,对湘北、湘中、湘南、湘西四个地理区的开发水平作了具体分析与比较,并客观地指出:“与全国发达经济区相比,这一时期湖南的开发程度还不可过高估计,但毕竟为十三世纪以后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注:朱瑞熙、徐建华:1995年,《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类似的着眼点,的确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四、现实意义

作为历史学发展趋向的一种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史的兴起决不是学者在史学探寻之路上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代史家在史学绝路上的刻意追求。区域经济史源于时代的需求,源于史学本身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虽然纯粹是一个历史课题,但在当前却富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多样化已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必然,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根据“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现代人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意识形态状况去“写历史”时可能会面临一种困境,即理性解释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使得我们研究历史十分注意典型学方法,避免追求普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多数历史工作者重视的原因。一个自称普遍性的模式,如无法在一个简单的个案中得以证实,便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区域经济虽不能称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但它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且是现实关怀的投影。

篇5

在传统观念中,只要谈及实验室与实验教学,人们就会首先想到理化生等学科,实际上在文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从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入手,改善硬件装备条件,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努力建设“涵盖多科类、多专业的跨学科、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面向北京联合大学全校及北京市学院路19所院校共同体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程,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了贡献。、

利文科实践教学之器 善首都文化建设之事

—专访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韩建业教授

韩建业,博士,教授。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校考古学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被选拔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先秦时期考古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主讲的考古学通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使高校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您认为贵校在实验教育理念方面有哪些转变?

答:自2009年我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在实验场所、建设经费、人员编制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虽然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了档案保护、物证技术等文科实验室,2000年又陆续建设了新闻传播、广告设计、公共事业管理、模拟法庭、大学生英语体验中心等文科类实验室,但不少教师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深刻认识,多数人认为实验室在文科人才培养中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004年,我校成立了应用文科实验教学中心,特别是2009年我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较大转变,认识到实验室可以为文科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本的条件和环境保障,提出“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并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第二,充分认识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价值。

虽然学校之前也建设一些文科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互不融通”,不仅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也使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82号)中,对文科综合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进行了特别补充说明,要求把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中心建成“涵盖多科类、多专业的跨学科、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成为“全校人文社科类实验教学的综合型基地”,强调将不同学科门类和专业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融合。但在实践中,不少高校对如何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认为只须把各学科专业的实验室拼凑在一起即可。

我校在领会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人文综合、文理交融,学以致用、实践育人”的中心建设理念,充分认识到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价值。“人文综合、文理交融”是指依托中心这个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多个人文社科类专业之间及其与之相关的理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互动、集成融合的实验,不仅打破人文社科类专业之间的传统藩篱,让人文社科类专业走向综合,而且为实现文理交融、协同创新提供机会与途径;“学以致用、实践育人”是指以应用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文科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文社科类复合型应用人才。

:贵中心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也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所配备的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请您从现有仪器设备中选取2~3件高端仪器设备,并介绍它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功用。

答:我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

现代服务业机构模拟仿真平台—跨专业实习平台:为所有本科学生提供就业前创业模拟训练。通过该平台,学生掌握和了解了创建企业的流程和具体步骤,并体验了从申请营业执照到办理银行税务等各项手续的流程和方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综合能力。

新闻采编及报纸排版系统:主要服务于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教学和各文科、理工科学生参加的电视台和报纸出版等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实验教学与行业的接轨,使学生适应报刊制作等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模拟法庭教学平台:该平台是根据司法审判同步录音录像的需要,对学生模拟审判活动和评价进行记录,为模拟审判活动和案例教学提供技术支撑,为多个模拟审判实践课程提供仿真庭审环境,并且引入实际案件在模拟法庭开展真实的观摩审判活动。

:请问贵中心在提高设备使用率,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第一,把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单位,直接由学校管理。所有的文科实验室归实验教学中心集中管理,实验室资源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放使用。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对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集中管理,从而提高效益,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闲置。

第二,中心设有专职实验教师,分别负责历史文博类、新闻传播类、法学类、外语类、档案类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平台实验室的整体设计、课程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并承担相应的实验教学任务。专职实验教师的设立,为维护和保障实验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人员保障。

第三,中心每年都开展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工作,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面向全校开展各种文科类学科竞赛。获得中心立项的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还可申请免费使用中心实验室和设备。

第四,中心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中心每学期为全校和北京市学院路19所院校共同体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大都含有实验学时,需要使用中心的实验室和设备。如中国古代玉器鉴定课程的学习,需要在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使用玉器标本和显微镜,摄影与摄像课程需要在摄影工作室、多功能演播室和录音室进行,企业文档管理实践课程需要在档案保护与管理综合实验室进行。

第五,中心通过向周边社区居民、中小学开放实验室以及为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开展培训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中心多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吸引了周边大量社区居民前来参观。每学期接待来自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的中小学生来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为北京市和各区县档案局工作人员开展档案保护方面的技能培训。

:我们了解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地区特色、学校实际与院系学科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请问贵中心在建设和评审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答: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个特色。

特色之一:服务首都,应用性强。

中心贯彻落实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依托应用性学科专业,密切结合首都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为首都培养了大量具备基本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精神的人文社科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学校的人文社科类生源90%以上来自北京,毕业生90%以上在北京就业,服务于首都各行各业。我校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产学研结合,各实验室和各专业集成协作,5年来完成了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旅游资源开发、档案管理与保护、社区服务、法制建设等方面的50多项应用性课题,为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心还承担了公关员、秘书、NVQ企业行政管理师、物业管理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校内培训考评任务。

特色之二:集成融合,综合度高。

中心建立了跨专业综合集成实验模式,即多个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一个实验,或多个实验室协作完成一个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例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综合实践”是由历史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旅游景点规划设计、营销策划、宣传报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模拟审判综合实践”是由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档案学专业学生在同一案件、同一场景下共同完成模拟法庭、专业评议、新闻采编、档案管理为一体的多专业集成式综合实验。

特色之三:人文化成,受益面广。

“人文化成”源自《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心以人为本,通过人文实践,体验人文氛围,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中心主要服务于我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含留学生和港澳台学历生),并通过选修课程,对理工科学生开放;同时,通过对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学生开放选修课,将辐射面扩展到学院路地区其他院校。10年来为共同体开设22门文科类课程,大部分包含实验教学内容,共有外校学生3 000多人次选修,其中实验室教学人时数达30 000。中心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改革开放30年北京社会生活变化的回顾”等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大量的人文实践,使我校及北京市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院校学生及周边社区居民广泛受益,从而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贵中心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建设成果吗?

答:中心在不断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推进了文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综合集成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资源共享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

第一,中心教学团队水平获得很大提升。2010~2011年,中心教师队伍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第二,文科类学科竞赛获得多项市级以上奖励。2010~2011年,在由中心组织或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近20项。

第三,文科系列实验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中心于2010年开展了文科系列实验教材立项工作,目前已出版了7本实验教材,还有10余本实验教材将于2012年陆续出版。

第四,实验教学研究成果突出。2011年,中心获批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和北京市高教学会课题各1项;组织相关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实验教学论文10余篇。

第五,带动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2010年,紧密依托文科中心建设的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与文科中心密切合作的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第六,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大量专业服务。中心历来提倡“真题真做”,开展了大量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如中心多次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到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开展文化遗产调研,拍摄与制作胜芳镇旅游宣传片和宣传手册,制订胜芳旅游规划,为胜芳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再如,近期完成的《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影响广泛,《北京日报》对此做了整版报道,北京市也因此启动了制订地下文物保护法规的工作。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文历史;知识渗透;策略

高中地理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历史、自然、政治、人文等,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人文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许多其他交叉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精心备课,提高人文历史知识水平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渗透人文历史知识,就要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历史知识水平。教师既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收集相关人文历史资料并进行研究整理,将地理知识与人文历史知识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对人文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世界主要航线时,教师可结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从刘家港起锚,带领2.7万多人和200多艘船只远航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拜访爪哇、苏门答腊、彭亨、古里、天方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可能到过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等。郑和下西洋加深了明朝与南洋诸国及东非的联系。”通过讲解这样的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将人文历史知识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机结合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将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知识与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既讲解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又联系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认真收集选择,并巧妙运用于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中东政治地图变化时,教师可联系的史实: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手段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沙俄更是多次对我国进行侵略,通过一些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及新疆等大片领土,直到1991年,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解散才改变了中东版图……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树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志向。

三、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渗透人文历史知识

高中生的思想较为独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强行向学生灌输人文历史知识,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因此教师需要巧妙地将人文历史知识渗透于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对相关联学科知识有深入了解,并从中开阔视野。

例如,学习洋流时,教师可以讲解关于人口迁徙的历史故事,如著名的“三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利用洋流的特点将黑人贩卖至美洲并顺利返航。又如,学习地球公转和自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人们是如何发现地球不停地公转和自转的故事,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背景,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合教材学习当代人文历史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渗透古代人文历史知识,还要向学生介绍当代人文历史发展情况,使学生对当代人文历史知识有一定了解。

例如,在学习地域类型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我国各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进行分析,根据作物习性判断当地气候,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了解西方国家的农业类型,如东南亚、南亚、东亚等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乌克兰等国主要以商品谷物种植为主,而混合农业大部分分布在北美、新西兰、南非等国。根据农业种植特点,让学生判断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分析当地文化及生产类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五、以人文历史知识导入新课

通过课堂内外历史知识的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及史学修养,如果结合教学内容再精选一些历史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新课导入环节,就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与人口迁徙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先将历史学家伯赞的简介及照片展示给学生,再让学生对其名族进行猜测。从伯赞的照片、姓名及生平看,学生可能推测其为汉族人,可实际上其为世代居住于湖南的维吾尔族人。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发问:“通常维吾尔族人世代生活于新疆地区,可为什么在湖南地区有维吾尔族人?”之后教师再对居住在湖南的维吾尔族人的来历进行简要说明,并借此引出有关人口迁徙的知识。这样的新课导入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对历史学家伯赞充满好奇,而且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充满渴望。

六、以人文历史知识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人文历史知识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中国政区时,教师可以对西周分封制的史实进行简要讲述:西周时期,周武王将今天的山东西南的部分地区分给其弟周公姬旦,其弟之子后来建立鲁国;周成王将今天山西西南的部分地区分给其弟叔虞,其弟后来建立晋国。因此后人将山东简称为鲁,将山西简称为晋。介绍这些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记住相关省份的简称。又如,学习德国的地理环境及工业区位时,教师可以对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的恩怨进行简要讲述:在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为此被迫把铁矿资源较丰富的洛林与阿尔萨斯让给德国,但在随后的一战中,却是德国战败,此时德国不但将洛林与阿尔萨斯归还,而且把本国的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以上历史案例的讲解有利于学生记忆法国多铁和德国多煤的特点。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人文历史知识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时差、时区及日界线时,教师可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在1915年,麦哲伦领导船队由西班牙出发开始向西航行,在航海的途中麦哲伦因与菲律宾的土著居民产生纠纷而死,剩余船员经过千辛万苦在1522年的9月7日再次返回西班牙,船员在兴奋之余也惊讶地发现,在航海日志处记载的日期为9月6日。他们一路坚持记录日志,并没有记错时间,但最终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少了一天。探究原因主要是当时人们没有时差、时区及日界线的概念,不知向西航行时每经过一个时区需减去一小时,且向西通过日界线时需加一天。这样通过学习人文历史知识可以强化学生对时差、时区及日界线的理解。又如,学习有关地转偏向力时,教师可对学生讲述:德国在一战发明射程高达100多公里的远程大炮,但是每次发射之后炮弹多向右偏离目标高达一公里。这一史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涉及很多人文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认真研究相关人文历史知识,并将人文历史知识与地理教学巧妙融合,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学到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施隽.历史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4):97-98.

[2]王淑艳.中学地理课堂人文历史知识渗透策略[J].好家长,2014,12(24):191.

[3]游龙香.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2,(11):25-26.

[4]孔德芹.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人文历史知识渗透策略[J].都市家教,2014,(3):23-24.

[5]冯英.浅析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现[J].科教文汇,2012,(7):18.

[6]侯福海,苗天青.试论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历史地理观的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2,(24):69-62.

篇7

教学人教版必修三《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这一子目时,笔者在简要分析这几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近代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有个学生发言说:“老师,据我所知,后来外国人利用火药,制造大炮,侵略中国还抢走了很多、很多的宝贝,大量的东西现在还存放在他们的博物馆里呢。”

随着这一观点的抛出,全班一下子进入了亢奋的状态。我就索性开展全班大讨论。班级内的观点越来越多,最后都集中到这样两个问题上:(1)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讨论。(2)有关科学发明是双刃剑的观点。尤其是对于第一个问题,班级里似乎出现了两个派别,男生好战派和女生的主和派,两派你来我往,针锋相对。

“我觉得不该有战争,一旦打仗就会有很多人伤亡,他们的家庭就会破灭。”

“我觉得有时战争也不可避免。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为的就是通过战争让以后没有战争。”

“但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是一种杀戮,是对人生命的不尊重。”

“不,有时战争也是维护和平的手段。”

“我们完全可以像原始社会那样,人和人之间平等相处,没有战争,没有杀戮。”

……

临近下课之前,我作了总结: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不虚度,让自己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意外的论证了和平与战争,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们说和平是人类所向往的,和平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和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希望大家珍惜和平、珍爱生命。

今天的课堂讨论远远超出了我的设计和预料,而且今天原本制订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是我还是感到很高兴、很有收获。因为,当学生如此积极踊跃地表达观点的时候,如果强压下去,继续我的教学过程,这没有丝毫的问题。但是抹杀这些思维火花和思想观点是非常可惜的,学生思想火花的碰撞是我们教师非常希望看到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遇到了,那么应该让它体现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而且很多的观点能从学生口中说出,感觉非常了不起。

历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命教育的课堂。对于生命的思考,还远没有结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课堂的教育效果,加强生命教育。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每当读到这段文章的时候,不由地使人产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人的生命是一切的缘起,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没有生命,自然无教育可言。教育因生命而发生,教育是生命的需要。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任何无视生命、偏离生命、摧残生命的教育都是教育的“异化”,因而也是“反教育”的。可见,教育的起点就是“人”,而“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作为教育的一门学科――历史,在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势必渗透着“生命教育”的内容。如今,面对着“以人为本”的《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历史教师更应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生命教育。

在历史课堂彰显生命的价值,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一、教学内容的“生命化”

在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生命”的例子。教师可以加以利用,正面和反面的案例皆可。

正面的案例有:

1.韩信。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帮助刘邦得天下。那么教师在此基础上应该注意加强总结性的语句,要求学生分析韩信的性格、品质,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2.司马迁。在秦汉文化中,讲起司马迁与《史记》,教师可以引用《报任安书》中的这样一段文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那么这段话其中的重要含义,应该让学生细细地体会,要学习珍惜生命,体会到生命的不易。

3.勾践。在第一章第五节中,讲到吴越争霸,肯定要讲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h里,晋重耳翟,齐小白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反面案例有:

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他不善于用人,刚愎自用,烧杀抢掠,失去民心,最终公元前202年,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在乌江前自刎。当时他完全有机会“东山再起”,但他却放弃了并自刎于乌江。

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这些案例,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多一些让学生思考,让他们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就像每当读到这段文章的时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不由地使人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

二、教学方式的“生命化”

既然教学内容是“生命化”的,那么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生命化”的。因为充分感受、深刻理解、全面认识“生命化”的历史需要这些充满活力,洋溢朝气的年轻的生命。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他们在与前人切磋认知、交流思想、交融情感,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思想洗礼、品质塑造的过程。因此,历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蓬勃朝气和生命活力的课堂。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有效性 学习兴趣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的学科地位边缘化,经常被学生忽视。学生整体学习状态不佳,课堂参与意识差,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我们顺应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从三方面对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1.结合专业特色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体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动漫游戏专业学习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时,我向学生展示事先搜集到的一些动漫人物、场景的图片,让他们从专业角度分析作品的技巧、画法等,在学生回答后,我提出“我们不仅在动漫领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古代我国的绘画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作品”来导入新课。这样在课前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来创设历史情境,贴近他们的专业学习,使学生更易拉近和历史课堂的距离。

2.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方法

虽然我们提倡教学方法的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然放弃传统教学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某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关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我们都可以选择讲授法。例如我在讲述汉字的演变脉络时,运用了这一方法,采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并辅助以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注意语音语速的变化,同时适当的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互动。

3.运用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非常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如在商务助理专业学习中国古代的发明时,我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首先,提出任务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每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方面。其次,布置任务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资料,展示学习成果,并提出要求。再次,每个学习小组内部进行明确分工,由组长具体安排,按照搜集整理资料,撰写文字,制作课件,成果展示的程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进程,提出建议,学生也不时会就一些问题来向我请教。第四,四个学习小组综合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在这个环节,各组展现了不同的风格。最后,我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奖励。同时也提醒学生在完成本小组任务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其他内容的学习。

4.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直观性强,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一些漫画和动画也可以合理的利用,但注意对内容的选择。我们还鼓励学生亲手制作一些教学图片、图示,如学习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画出各种形式的示意图,有的学生画出有层层分支的大树,有的学生画出有脉络的叶片,等等。

二、围绕专业组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学习动机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会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所学专业来设计课内外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其情景应该以社会生活、职业情景为主,注意知识、技能的融合。”职业情境是职业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由于具体条件所限,我们不能把活动搬到企业中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封闭的课堂中,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创设特定的职业场景,达到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又锻炼了职业技能的效果。如介绍古代印刷术这一内容时,我在工艺美术专业讲到唐朝的雕版印刷,将课堂移到学生的专业实训室,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制作简易的雕版,学生在边学边做中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也锻炼、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选择活动的主题课程时,我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考虑:一是考虑课程的适性。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来进行调整,不是硬性地在所有班级开展相同的活动。如在学习古代社会风俗这一内容时,在服装设计专业,我模拟举办了一场历代服饰特点研讨会,学生站在专业角度,讨论、分析汉朝、唐朝、宋朝、清朝等朝代服饰的特点,延伸至形成各自特点的社会原因。既考查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渗透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

历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通过挖掘其中丰富的精神内涵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人物的言行,逐步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如在讲述二战后世界经济的相关内容时,简单介绍了一些知名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和成功案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言行,向学生渗透诸如诚信、敬业、合作等职业意识。

在教学中结合历史事件来激励学生。在回顾中国古代文明时,通过介绍众多学生已知的或未知的“世界之最”,以及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将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的国家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学习目标。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校的历史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发生显著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以往相比,变得更加主动积极;认为学习历史对于专业发展、自身发展有很大帮助等方面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怎样让历史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发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防止学科性过分淡化,是需要我们继续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篇9

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注重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创造性和开放性,让历史作业与新课改理念互动融合。但是,从作业设计的内涵上看,不少教师还没有形成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的开阔视野,答案的设定也以标准性为特征,挑战性、综合性明显不足。

目前,作业设计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第一,作业内容大量重复。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点简单诵记,练习也是不加选择,每题必做。第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完全一样的作业内容。第三,作业形式简单机械、缺乏弹性,过分注重书面作业,忽视布置其他形式的作业。第四,作业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枯燥乏味,因循守旧,不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

例1:“近代列强侵华”学习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课外作业:

1.分条目整理出《》《》和《》的主要内容。

2.熟练记忆《》《》和《》的主要内容,并找出记忆方法。

3.用图示表示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

例1中的作业,只是在做中练,单纯记忆主干知识点。无可否认,追求“记忆”的作业对历史学科有其积极意义。但久而久之,这种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变得枯燥乏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历史作业的布置,不能单一地注重“记”的作业,而应力求体现考查能力的多元化,设计要新颖,形式要多样,使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

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作业呢?

第一,任务活动型作业

“任务型活动”是以“任务”为指向,以“活动”为载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具有任务的目标性、活动的开放性等特点。在任务型活动中,学是做的前提,做是学的目的,“做”促进“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设计任务型课外作业,要紧扣教材又形式多样,这些作业的策略要求有:其一,在实践学习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外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如: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信息,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

例2:揭秘“都江堰”之旅

作业的设计思路:

1.通过都江堰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尝试不同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2.通过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参与调查等活动,学会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都江堰工程历史遗迹资料的研习,认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初步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4.简述你对都江堰工程社会调查活动的研究计划和具体方法。

例2说明历史作业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活动型的。有的教师觉得课外活动型作业的目标不好操作,担心重视“开放”,就会淡化了知识基础,使学生学不到东西,因而在作业的设计中有意忽视“开放”性。忽略了课外“开放”的活动,学生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在课外任务型目标的具体落实时,必须解决好问题的指向目标和过程的评价性,即学生的参与过程中,既要有肢体(眼、耳、口、手)的参与,思维的参与,还要有情感的参与,更要有策略指导。案例2中的作业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任务型作业的落实还要讲究效率,避免形式化,走过场,要关注过程参与,追求过程价值。

第二,体验型作业

“体验型作业”是以课堂教学为本,教学目标为载体,基于教材知识进行设计的作业。把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体验不断凸显教学价值,以作业巩固、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提升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体验型作业设计既是一个教学环节,又是一个教学系统,它涵盖设计、布置、练习、反馈多个层面。体验型作业应遵循的原则:其一,可体验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参与;其二,质疑性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质疑,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来;其三,反馈、回授原则,在体验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回授和小结,使学生能全面地在深层上获得一次系统的提高。某教师在讲授《夏商周政治制度》时,以宗法制为切入,较为成功地布置了角色体验式作业。

例3:师:为了理解宗族的性质,请同学们观赏一个继承财产的小品。

(说明:学生甲为一位族长,学生乙扮演本族一富家的女儿,学生丙扮演妾氏之长子,学生丁扮演妻之独子。家主去世,请当地族长,判决遗产继承。以下为小品的台词。)

学生甲(族长):把本家所生的三个儿女带上来!(三个角色人物上场)

学生乙(女儿):太老爷,家父病故,留下家产百万。父亲生前对我最疼爱,理应由我继承家业。

学生甲(族长):闭嘴!不知羞耻的东西。你眼里还有没有祖宗、家规。女子怎么能有资格继承家业!退到一边去!

学生丙(妾氏之长子):太老爷英明!我是家父的大儿子,年龄最大,应该继承家业!

学生甲(族长):胡说!难道你不知道宗法的规定吗?正妻所生的长子才能继承家业。

学生丁(妻氏之独子):太老爷!我虽年龄小,但是我为嫡长子。我应该继承家业呀!

学生甲(族长):按照家规,的确如此。来人!财产凭据给他!(手指向学生丁)

(退场,小品完。)

从案例3看,体验式的作业,把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体验,从而产生明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知识和价值取向。通过体验,在情感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并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协作型作业

深化、提高、发展是协作型作业的重要特征。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重在实践和互助。协作型作业的原则有:其一,目标明确化,协作型作业要体现历史课程的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而不是只图新颖。其二,个体分层化,由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学习习惯等不同,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协作型作业要注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使作业适合于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参与其中。其三,开放创新化,设计的作业要给学生拓展延伸的空间。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可根据学生的历史知识、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寻找合作伙伴,完成作业。

例4:访乡情,感真知——走近苏州“昆曲”

背景资料: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列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赏析——表演——宣传”亲近乡土系列活动

主要活动内容有:

①昆曲发源大揭秘:宣布昆曲的研究过程;

②争当昆曲光荣传承人:小昆班昆剧表演;

③我当“昆曲解说员”。在学生对昆曲有了一个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我当昆曲解说员”活动,组织队员带领游客参观昆曲博物馆,讲解昆曲的形成与发展。

走近苏州“昆曲”协作任务分工表:

①文献资料查阅:视野开阔,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组内协作分工。

②学习昆剧表演:表演才能强、具有一定艺术天赋的学生,组内形成汇报演出。

③昆曲的解说员: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旅游实践活动。

作业效果(见下表):

案例4说明,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作业设计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协作作业的素材。此外,家庭也是协作型作业的一种资源。家谱、族谱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作业资料,不同时代的老照片、实物、长辈的回忆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历史作业的资源。从活动方式上,家庭资源采用了以调查、整理为主的研究活动,这类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相互间的配合,求得父母长辈的协助,通过对家庭资料的考察,求教历史专家或教师的经验,与历史见证者(家长)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或近乎第一手的材料,在协作的基础上分析直接经验和间接材料,得出相应的结论。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教育 人文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技工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但随着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得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难免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学生品德的教育。本文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级技工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以“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题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他还指出,未来的职业教育要“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提升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由此可见,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必然会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视人文教育,完善人文课程体系无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人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人文”一词由来已久。宋代学者程颐在《伊川易传》中对其作了解释:“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表,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愤之道也。”由此可见,“人文”学科的含义是相当丰富的,它涵盖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弹性制教学和学分制教育,使得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普遍的认同。一些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并将其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在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的成因

1.高职生生源质量偏低,对人文课程普遍兴趣不高。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来就不高,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来学校学习只要学好专业、学好技能就足够了。这往往导致学生对人文课程普遍比较排斥,即使选修了某些人文课程也大多是从功利主义出发,为了完成学分“不得已而为之”。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盲目性较大,这间接地导致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较低。

2.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大多数考虑的是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基本不在计划之类。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的教师严重不足,难以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开设人文课程,只根据本校现有教师的能力和意愿,适当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开设课程。这就使得人文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以我院为例,《影视文学欣赏》、《法律与生活》、《公共关系》等少数几门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每学期基本上都有500―600人选修。由于缺乏相应师资,艺术、历史学、哲学方面的人文选修课程无法开出,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和积极性。

3.人文课程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院对人文课程课不够重视,严重压缩课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按照教学计划的有关规定开设人文类课程。在投入的经费、课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严重不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开设时间共计一年,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周2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周4学时。为加强专业课,很多高职院校人为地将其缩减为每周仅为2学时,而且大多数是大班教学。选修课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省情教育》等基本没有开设。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规范。由于大多数人文课程是大班制教学,通常一个班有100人左右,再加上课时的压缩,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势必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往往又会过多地停留在卷面成绩上,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专业教学。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上适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来进行。其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要适当开设相应的专业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如我院汽车类专业就开设了汽车文化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课程一般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我们认为要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就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加强必修课教学。必修课程对完善学生品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当摒弃“功利主义”思想,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加强人文类必修课教学。其次,完善选修课体系。选修课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各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并结合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开设实用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人文选修课。(见下表)

3.完善人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人文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我院为例,我院近期对人文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试成绩由两大块组成,即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比例分别为40%、60%。其中平时成绩又包含了平时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环节。当然,这种评价体系是否已经非常完善还有待检验。

4.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

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做到每位师生人手一本,能够更好地结合各学院的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体现各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特色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能够在高职院校形成“人人学科学、人人讲人文”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健主编.综合人文学科课程设计、教学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康乐林.我院人文课程设置及教学亟待改革[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李云恒.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叶方石.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8).

[5]唐志红.浅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9,(6).

[6]梁胜,龚文斌.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XJG-0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