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篇1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自信心;贫困大学生;干预

Effect of the Group Counsell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lf-confidence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Ni Shiguang, Zhang Buxian, Zhao Guoli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 Shandong 26420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mproving the Self-confidence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Methods Through a serious selective procedure of publicizing, recruiting and interviewing, a self-made group counseling plan is adopted to train ten members (non-self-confident group) who lack self-confidence in a period of six weeks, which a comparison made of the effects on the subj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same time, an uncontrolled group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a self-confidence one. Results ①The controlled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 differs significantly in scores of ASLEC(P<0.01). However, it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core from the uncontrolled group; ②As for the controlled group, its score in subjective assessment after the train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training(P<0.01), but it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is respect from the uncontrolled group. Conclusion ①Group counseling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helping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overcome the sense of inferiority and establish self-confidence. ②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ssessment of long-term effect in group counseling.

【Key Words】 Group Counseling; Self-confidence;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Intervention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关大学生自信人格发展趋势与特点、教育干预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1]。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资助和精神帮助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共识。大量研究集中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成因以及基本对策的描述和建议等方面[2],但鲜有从教育干预的操作层面促进其成长的实证研究。众多调查报告指出,自卑是部分贫困大学生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3]。我们将其定位为其特殊时期的必然问题,帮助部分贫困大学生合理认识自卑,建立自信是我们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责。团体心理辅导已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取得一定的成果,辅导方向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 比如考试焦虑[4]、网络依赖[5]等障碍性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6,7]、自信心[8]、生涯规划[9]、自我肯定[10]等发展性问题。有关贫困生自信心培养的团体辅导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因此选取高校贫困生对其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成为我们的当前的研究重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建立“贫困大学生自强团体塑造营”,其性质为封闭成长式团体。经过宣传、招募、面谈、筛选,从报名者中确定10位贫困本科生(3位女生,7位男生)为成员,平均年龄20.4±1.24岁,其中6位大二同学,4位大三同学。成员的选择标准为自述需要提升自信、克服自卑的贫困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者。

让每位成员从所在班级中选取一位最自信的同学作为控制组成员(选取标准依照成员的生活经验),共10位同学(4位女生,6位男生),平均年龄20.3±1.30岁。

1.2 方法 采用实验组(非控制组)的前测后测设计,并设立控制组(控制组)作为实验参照。研究工具采取客观测量与主观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自信作为一种复杂的自我评价体验,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故依照“三角测量”的原理选取多种量表来揭示其特点[11]。

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1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2]、抑郁自评量表(SDS)[12]、焦虑自评量表(SAS)[12]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12]等量表对研究对象的自信心状况进行测量,作为客观性测量指标;同时编写了半开放式问卷,请成员在1~10(1代表最差,10代表最好)维度里,对自己的自信心、自卑感、人际交往、当众发言、同学相聚、学习状况、生活积极度等7个方面作出评定,作为主观性测量指标。

1.3 干预方法 正式进行团体辅导前的集中面谈时,请成员填写相关问卷,作为前测数据,并同时布置任务:请每位成员在本班级中寻找一位你认为最自信的同学,客观认真的填写问卷,作为控制组(控制组)的成员。

实验组成员进入名为“贫困大学生自强团体塑造营”的团体心理辅导阶段,共包括“你我的团体”、“镜子中的你”、“生活的支点”、“重塑的力量”、“迈过这道坡”和“走了,就不回头”等6个单元。每周进行1个单元,每次3个小时,共历时1.5个月。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是通过团体塑造营的生活,让成员理性认识贫穷,摆脱自卑的束缚,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我们期望成员能够将团体中的感悟和认识带入到实际的生活中,获得质的行动改变。每个单元的认知目标、活动内容、家庭作业、评价体系等具体事务不再赘述。

团体活动结束后1周,将问卷寄送每位成员,进行后测,作为实验结果。控制组成员由高自信的大学生组成,就不需要后测。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相关的描述性统计以及组间组内的t检验。

2 结 果

2.1 团体心理辅导前的成员状况 在正式进入团体辅导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结果表明,成员的自我评价状况要远低于控制组的同学,在总应激、焦虑自评上无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成员在社会支持、社会回避及痛苦、抑郁自评等得分显著性高于控制组的同学。在表2的自我评价中,特别是自信和自卑上,实验组成员显著性低于控制组同学,且在人际交往、同学相聚、生活积极度等群体活动上有显著性差异,即自我评价要显著低于他们心目中自信同学。

实验组成员在自信项上的平均得分为5.10,在进入团体的筛选面谈中都对自己因贫困而带来的不自信而表示不满意,渴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这也表明贫困问题对于他们来讲是暂时性的发展性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努力而解决。控制组的同学在自信心的平均评价为8.50,由此可见实验组成员能够意识到与自信同学的差距。

2.2 实验组团体辅导前后结果比较 经过近2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后,我们看到了以下的结果:前测、后测结果相比较,社会支持、社会回避及苦恼、抑郁、焦虑等得分都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数据显示都向好的方向转变。在表4的主观评价中,在自信、人际交往、当众发言、同学相聚、学习、生活积极度等6个方面都有显著性的增加。在自卑上的评价从4.30下降到2.50,没有显著性差异,有可能是由于题项设置、有个别极端数据存在等原因导致。

3.3 实验组团体辅导后结果与控制组的比较 控制组的同学是由实验组的成员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出的最自信的个体,也是成员实际生活和学习的榜样与标杆,无形中起到行为示范和目标的作用;自信的同学其认知和思维等都有着相对稳定和一致的行动和评价体系,故我们并没有对其进行后测。如果实验组后测的结果能够与控制组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则表明团体辅导可能对成员的自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成员的表现和控制组的日常生活表现应该相差无异。如表5所示,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与控制组的结果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反映在成员的主观评价上(表6所示),在自信、自卑、人际交往、当众发言、学习、生活积极度等6个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同学相聚一项上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3.1 团体心理辅导能否帮助贫困大学生提升自信心 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估我们采取了参与者的主观评价(包括家庭作业反馈)和心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而并没有采用实验者的观察报告等方式,这主要是出于避免实验者效应等对团体过程的影响。2个月的时间已经是半个学期,成员的自然成熟、经验积累、环境等因素是否有影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在主观评价中有一项“团体辅导在您的自信心提升中起到多大的作用”的题目,有9位同学选择了“占到了90%~100%的作用”,1位选择了“占到了75%~89%的作用”。从此可以看到,一个设置合理规范、操作科学规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在成员的心路历程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能够促进他们转变认知、理性认识非理性信念,规划生活,寻求现实的生活动力和行为。

3.2 实验组控制组能否选取“同质”的个体 很多的研究报告在实验设计时,一般是通过招募一定数量的成员,然后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控制组,然后对实验组的成员进行团体辅导,而控制组的同学将没有“享受”团体的权力。实际上,设置控制组本无可厚非,但是团体辅导招募成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自愿性和“有需”性,成员满怀热情地参加团体辅导,而我们却将其放在控制组里作为活动的参照群体,这有悖于职业精神[13];另外,即使选择了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个体作为控制组,也很难形成理论上的对等组。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设置控制组,请实验组的成员选择了一位他(她)心目中最自信的同学作为榜样,这样既可以将控制组的同学作为成员的日常行为示范榜样,另一方面也没有脱离了成员的实际生活,可以有效的作为成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能否提升自信的参照。所以,我们并没有安排控制组的同学进行后测,毕竟他们都是“榜样式”的自信者。

在成员的家庭作业中,类似于“这次活动给予我刻骨铭心的成长,让我受益很深”、“我得到了自信的感悟,我会像同学那样好好干的”等思想流露溢于言表。

3.3 团体心理辅导能否取得长效影响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创建良好的团体氛围,通过团体动力的作用,使团体成员获得情感支持,促进成员的有效成长。前文数据表明,在团体结束后1周成员的自信行为改变结果让我们感到欣喜,但我们担忧的情况是团体心理辅导的整体运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专业要求,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长效影响应该引起注意。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14],对成员行为改变效果的评估以及辅导效果的后继管理与评价尤为重要。自信的提高则涉及人格问题,影响因素较复杂,其中包括成员的自我反思与成长,其改善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成长效果相对缓慢些[15]。所以,我们也应当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考虑行为改变长效行为评估上。

4 参考文献

[1]车丽萍.大学生自信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2]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40-44

[3]杨韶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3):191-194

[4]杨眉.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认知-行为-情绪管理小组治疗.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3):193-195

[5]梁祝平.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其团体咨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101-105

[6]官锐园.1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测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7(16):483-484

[7]裴利华.人际关系团体咨询对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干预探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71-373

[8]王瑶,李永鑫.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实验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35

[9]徐畅.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设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78-80

[10]黄小忠,徐儿,徐芸.大学生自我肯定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410

[11]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789-791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特刊):106-108,127-130,194-196,235-237,241-243

[13]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05-314

[14]邢秀茶,王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长期效果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2):74-80

篇2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04-02

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相对于非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对于高校资助工作来讲,经济资助和心理辅导应同样重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的帮扶还停留在经济资助方面,而不太重视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帮扶。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达到了较好的资助育人效果。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如何运用团体辅导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建立起普遍适用的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体系,是每所高校需要研究的问题。

1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兴起于西方欧美国家,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被我国学者重视,进而引入高校资助体系。由于贫困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和高校教书育人目的的一致性,因此,广泛被各个高校采用,帮助贫困学生剖析真实的自己、制定详细可行的职业规划、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群体动力学是高校开展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一个良好运转的团体,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参与者对团体活动内部规章制度的遵从,让每个参与者的需求与团体目标达成一致,紧密联系,进而促使团体活动参与者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整体比部分重要,群体作为一种内在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孤立的个体。”因为参与者在进行的团体活动中,容易受到群体心理的制约,所以,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比个别心理辅导更有影响力。

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问接经验学习的综合,实验表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有替代强化的作用。”每个人一出生就处于不断自我成长过程,通过有目的的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发展潜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高校开展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情景活动,可以通过经典团体辅导的案例,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除此以外,卡尔・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柏恩的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也是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情景活动中,大家本着真诚、友善的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在帮助者和受助者两种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在这样的心理辅导活动中可以使参与者更好地展现自己,增进与其他人的了解,并在交流活动中取长补短,进而解决心理问题。

2 贫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

2.1 自尊与自卑

自尊是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人的正常需求。许多贫困生虽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但因肩负着父母长辈的厚望,希望通过自己的不解努力,从而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外在表现,争强好胜,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强烈的自尊心容易让他们产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态,也就形成了一种经不起挫折的脆弱的自尊心。许多贫困生在校期间生活十分拮据,由于担心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自认为“矮”了其他同学一等,自我评价低,寡言少语,部分贫困生由于害怕其他同学歧视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差,从而刻意隐瞒自己家庭实际情况,不参加学校的贫困生认定,拒绝接受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予的资助,从而产生过于自卑的心态。

2.2 交流与封闭

人际交往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贫困生都能够主动参加高校的各项社团活动、主题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自己的阅历,培养自己的爱好,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达到与其他同学平等交流的目的。部分贫困生由于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虽然渴望交流,但又害怕受到歧视,从而沉默寡言,遇事退缩,不敢承担责任。这种渴望交流但又封闭自我的心理状况极易给贫困生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他们感情淡泊、心理抑郁、性格扭曲。如果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时还处于这种心态,也会让其他同学感到厌烦,乃至疏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3 自强与消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于每一位贫困生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生活阅历不同,使得他们对待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态。许多贫困生都会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勇于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努力,积极争取学校的各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通过勤工俭学和社会兼职来减轻自己在校期间学业、生活上的负担。少部分贫困生则会产生自暴自弃、自我消沉的心态,没有自己合理的人生规划,过度依赖国家、社会、学校物质方面的救助,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他们在思想上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学习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生活上缺乏自我肯定的信心,这种消沉心态严重影响他们成长成才。

3 开展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意义

3.1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个别辅导是高校辅导员与贫困生之间直接沟通的过程,而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咨询师通过特定的团体情景,面向多个贫困生进行沟通的过程。由于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有利于吸引贫困生积极投入。在团体活动中,对每一位贫困生来说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在团体心理活动中,贫困生可以通过模仿其他学生的行为,进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影响或改变自己的某些错误观念或想法,还可以协助解决他人所存在问题。

3.2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比于个别辅导,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不但可以大大增加了辅导的贫困生人数,而且节约了辅导的时间与人力。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优势还体现在防患于未然,避免贫困生观察问题的片面性,利用集思广益的团体活动,让所有贫困生共同讨论贫困生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让贫困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更好地解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3.3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具有可持续的效果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情景是对一次社会活动的重现,为参与者提供了一次人际交往的机会,力求真实地表现自己,倡导用积极的心态和方式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适用于一些过度自尊、自卑,人际关系较差的贫困生。在充满信任,具有良好气氛的团体情景中,通过演示、模仿、帮助、被帮助等方法,发现自己缺乏对他人的信任、过于贬低自己、人际交往差等缺点,从而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而与其他参加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种改变也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即团体辅导的作用迁移到日常生活中,逐步改变自己的心理缺点,使得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管秀雪.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效性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5):135-137.

[2] 仲稳山.基于高校贫困生人格重塑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8):81-83.

[3] 桂莉娜,金俊彤.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3):86-88.

篇3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心的对象,每年各高校都采取多种形式来给予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如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冬令补助、路费补贴等。这些经济援助,是否对贫困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产生影响呢?贫困生在面临消费支出困境时的救助对象有哪些呢?贫困生的消费支出和消费心理如何?本文将针对疑问点,通过大量调查数据作出分析。本文所调研学生的主体是上海某高校的贫困生,此处的贫困生是指已参与国家贫困生认定的学生,其中外地生源占调查总人数的98%,说明贫困生主要来自非上海生源地区;所调查学生基本为1990年左右出生;年级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其中95%的贫困生被认定为特别困难,即家庭人均月收入在640元以下。

一、贫困生受资助情况统计

根据现有贫困生资助政策,只要成功完成贫困生认定的同学,每年可获得国家助学金2600元左右,覆盖率达100%;此外,除大一年级外,大二到大四年级的贫困生中,每年有三分之一左右比例的贫困生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校还提供减免学费、冬令补助、路费补贴等资助。一些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贫困生,一年可获得资助8000元左右,极大地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在调查中,针对“你如何看待国家或社会每年给予资助金额”,有20%的贫困生认为给予的资助较少,45.3%的贫困生认为资助金额一般、凑合,23.8%的贫困生认为资助金额足够,仅有6%的贫困生认为资助金额太少。尽管此题测试的是贫困生主观上对资助的看法,但能反映出国家或学校的资助已能满足大部分贫困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针对“你合理使用了国家、学校或社会上的资助吗”,有40%的贫困生认为自己很合理地使用了资助,55.2%的贫困生认为比较合理地使用了资助,仅有3.8%的贫困生认为没有合理使用这部分资助。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珍惜和理智地使用资助。调查中显示,女性贫困生中,100%认为自己很合理或较合理地使用了资助。

二、贫困生消费状况统计与分析

表1 贫困生每月平均开支

从表1中可以看出,贫困生每月开支主要集中在伙食、购书、服装上,伙食比重最大;电脑、MP3等产品和人情开销也占不小比重;贫困生用在学习培训方面的开支仅占6%,主要原因在于校外培训班,如语言类、计算机类、考研类等培训费用较高,都得上千元以上,超过他们的经济承受力。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也仅能解决生活上的基本困难。

表2 贫困生拥有以下物品(多项选择)

表2显示,99%贫困生已经拥有手机,说明手机已经在贫困生当中普及,因而要改变传统观念,认为贫困生是没有钱买手机的。中国目前手机用户已达到8.3亿,这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不能再用几年之前衡量贫困生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贫困生。其次拥有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的贫困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也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有电脑的学生不能认定为贫困生,这也许在几年之前还能作为衡量标准,如今多重因素促使电脑逐渐成为贫困生的必需品:其一,电脑网络是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途径之一。比如在一些沿海城市,贫困生也必须通过网络进行贷款申请、贫困生认定信息的申报、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等;其二,高校环境促使贫困生电脑普及化。课程作业的上交需采用电子版本,学校通知公告等无纸化的信息,促使贫困生不得不去买电脑,否则无法获知学校信息或完成作业;其三,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来找兼职、投简历。统计中显示电脑拥有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年递增。

表3-1 每月平均开支情况

表3-2 每月平均开支不同年级纵向比较情况

从表3-1中可以看出,70%的贫困生每月开支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开支在500元以下的占24.8%,而开支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很小,在5%左右。说明绝大多数贫困生是属于理性开支、理性消费的。在表3-2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月开支在500元以下的比例呈递减趋势,而每月在500-1000元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尤其大三年级比大二年级高出23%,主要由于随着步入高年级,学生在服装、求职、学业培训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变大,开支也逐步增加。

表4 当钱不够用,采取的求助方式

从表4来看,当钱不够用的时候,46%的贫困生选择自己打工来赚钱养活自己。这表明近50%的贫困生,愿意自食其力,独立自主地解决自身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有超出一半的贫困生倾向于依赖社会支持系统来解决,如父母、同学或朋友、学校等,表明一部分贫困生的心理依赖性还很强,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引导和教育,而不能仅仅在金钱和物质上给予他们帮助。

三、贫困生的消费心理状况与分析

表5 同学消费水平对您的影响程度

表5表明,近57%的贫困生的消费心理或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他人消费水平对贫困生自身消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也是一种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贫困生作为学校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容易受到非贫困生群体压力的影响,产生一些从众、模仿的心理现象。近50%的贫困生受到较小的影响,说明贫困生抵抗非理性因素能力还较强,能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心态。

表6 看到别的同学超前消费,自身态度

从表6来看,51.2%的贫困生保持了理性的态度,虽然心动,但是并没有采取行动;另有31.1%的贫困生,对于他人超前消费视而不见,这样就有80%以上的贫困生没有超前消费的行为。

表7-1 是否嫉妒过家庭条件好的同学

表7-2 是否害怕与家庭经济好的同学交往

表7-1和7-2反映的是贫困生面对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时所产生的社交情绪。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表7-1要检测的是嫉妒情绪,嫉妒情绪是社交情绪中的一种,是人类普遍存在。表中显示42.5%的贫困生有过或偶尔有过嫉妒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的情绪反映,一半以上的同学未产生嫉妒情绪,整体情况良好。表7-2测试的是贫困生的社交焦虑情绪,对象是针对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30%左右的贫困生有社交焦虑情绪。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贫困生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受挫、自卑或者缺少社会支持的话,则有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四、分析总结

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贫困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故针对以上分析做如下总结。

(一)贫困生很少将钱用于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学校应拓展资助平台。

贫困生每月的开支主要花费在伙食费上,调查显示仅有6%的贫困生将钱花在学习培训上。但学习培训又是至关重要的,大多与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成功考研相关联。比如考研类、语言类、计算机类的培训,费用往往比较高,贫困生没有经济承受力,若不参加这些培训,比起其他有能力承担费用的同学,他们有可能丧失一些机会。有1.9%的贫困生每月开支集中在恋爱方面,1.4%的贫困生每月开支花费在旅游上。究其原因,一方面,贫困生具有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另一方面,经济条件不允许。贫困生获得资助、家庭供给或打工赚钱等达不到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水准。

对此,我认为,高校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帮助贫困生:(1)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校外公司、机构或个人资助的平台,而不是局限于国家或学校的资助。学校负责贫困生工作的教师,应加强与校外联系,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经济资助;(2)发挥资助公司与受资助生之间的纽带作用,让资助制度化、规范化。可采取如下途径:让资助公司和受资助贫困生签订一定的合同,双方合意,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可以双赢,贫困生在校期间可获得该公司的资助,毕业后在公司工作为公司效力;(3)建立优秀贫困生档案数据库。学校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组织能力强等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贫困生,除设专项资助奖学金外,还可让他们享受资助优先、就业优先的政策。

(二)贫困生自主能力相对较弱,依赖性比较强,应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调查显示,当钱不够用时,有46%的贫困生选择打工,自己来解决问题;有54%的贫困生选择倾向于依赖社会支持系统来解决。

学校应重视学生自立自强的教育,如可采取以下途径:(1)开展自强教育,激发贫困生的成才意识。主要通过树立典型、报告会形式,大力宣传优秀贫困生的事迹,通过这种方式来感染其他贫困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2)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给贫困生创造锻炼的机会。通过勤工助学,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品质,帮助他们提高付出与收获的体验度;(3)加大优秀贫困生的宣传力度。在学校网站中设专栏,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有更大的感染力。

(三)认定贫困生的传统观念需改变,根据消费行为,建立贫困生认定督查制度。

在几年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有手机或者电脑的学生,家里肯定条件不错,不可能是贫困生。而目前调查显示,99%的贫困生有手机,50%以上的贫困生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而且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价格与台式电脑逐渐持平,拥有笔记本电脑的贫困生也在逐步上升。

以上现象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与此同时,各高校参与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教师就要及时改变观念,不能循规蹈矩,固守不变。在进行贫困生认定民主评议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陈旧性观念的转变,以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贫困生认定后,应制定相应督查制度,如在督查期,可以观察贫困生的消费行为,作为衡量贫困生诚信与否的手段之一(因有不少非贫困生假冒贫困生),发现有贫困生频换手机、频换笔记本电脑、频买名牌用品等现象,取消其贫困生认定资格,取消其经济补助等。

(四)贫困生总体消费心理健康,社交情绪稳定,加强团体咨询,进行团队心理辅导。

调查显示,贫困生整体消费比较理性,出现盲目跟风、超前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较少,在社交情绪上,不良的嫉妒情绪、社交焦虑情绪也只发生在一小部分同学当中。

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往往比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承受更多的压力、挫折,自尊心也更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学校应对贫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篇4

关键词:资助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学的比例逐年提高,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在关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更要充分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

一、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从总体上看具有优于其他学生的品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心理表现。这些消极心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1.自卑心理

由于经济原因,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投资都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由于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生常会感觉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其他同学差,缺乏自信。物质生活的窘迫、贫寒的家境影响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使他们逐渐产生自卑心理,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待事物采取逃避退缩的方式,性格上内向敏感,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

2.焦虑心理

贫困生往往承载了家人改变命运的期望,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常使他们处于焦虑状态。引发贫困生焦虑心理的原因有多种:每年高昂的教育费用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对父母辛苦劳作供自己上学而感到内疚和不安;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打工,却挤占了学习时间,出现了较高学习目标与较少学习时间的矛盾等。贫困生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

3.虚荣心理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许多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和非贫困生相比有一定差距。有些贫困生对自己拮据的经济情况和寒酸的外表感到羞愧,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实际不相符的举动,用高档手机、穿名牌衣服,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后另眼看待。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融入他们的社交圈。这种通过节衣缩食来顾全面子的行为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往往会导致更大的内心压力和痛苦。

4.潜在的不公平心理

多数贫困生来自偏远落后的地区,来到大学校园后,目睹其他家境富裕学生的消费水平和生活环境,反观自己,却为学费和衣食奔波,心中会有不平衡感。于是部分贫困生内心开始抱怨家庭的贫穷,父母的无能,对社会和富人有抵触和仇恨心理。据相关统计,4.1%的贫困大学生表示“我怨恨这个世界,它太不公平”。

二、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1.健全资助体系

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首先要从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入手,切实为贫困生减轻经济负担,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有助学金、奖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减免缓交学费、助学贷款以及勤工俭学等途径,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解决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规范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只有准确认定贫困生身份才能使有限的资源惠及更多的贫困生。其次,要建立贫困生的动态数据库。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更新相关信息。最后,拓宽勤工助学渠道。现有的勤工助学岗位远少于贫困生的需求量,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与贫困生专业不挂钩。这种岗位对贫困生专业能力的锻炼起不到明显作用。学校应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与贫困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多元化岗位,使他们在劳动的同时,不仅能获得较丰厚的报酬,并且能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2.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力度的增大,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教师,但基础还相对薄弱,尤其是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开展的还不够深入。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应划拨专项经费,设立办公场所,以便于工作的开展。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引进吸收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的教师,充实心理健康师资队伍。通过强化培训,使现有师资队伍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时有更专业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其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以选修课、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保证每个贫困生都能够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再次,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通过多种咨询方式为贫困生排解心理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经常性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要以发展性辅导或咨询为主,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辅导或咨询机构要科学地把握高等学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严格区分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所承担工作的性质、任务。在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将他们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贫困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关系到贫困生自身的生活、学习状况和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兴衰和民族富强。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现状,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篇5

【关键词】高职生 贫困 人际敏感

一、高职贫困生人际敏感问题的表现

1、交往频率低、交际范围小。他们容易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灵贫困”。表现为人际交流自卑,他们会尽可能地缩小自己的交友圈,常常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回避一切可有可无的交往。

2、缺乏交往动机。表现出较低的交往欲望,一方面由于不自信而害怕在交往中暴露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低层次的温饱、物质需要都无法满足时,贫困生很难产生较高层次的交往需要。

3、交往目的单一。主要依托于现实的需要,高职贫困学生中的多数只进行一些必要的社交,如因学习而产生的交流、舍友间的对话等,而精神层次的交往需要却常常被忽略,很少主动参与班级、社团以及学生会的活动。

二、贫困高职生人际交往敏感的教育对策

1、塑造互助、和谐的宿舍氛围

宿舍是高职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建立团结、互助的寝室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寝室氛围,有利于及时地调节和宣泄高职生的消极情绪,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宿舍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质量。高校学生工作要转换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把单纯注重宿舍卫生转化为宿舍人际环境和卫生环境并重。通过辅导员、学生干部进宿舍。举办丰富的寝室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寝室长和宿舍学生干部的作用,切实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将有突出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及时反馈到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2、构建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贫困生人际交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个性心理和班级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调节作用。友好互助、活泼向上的班级氛围对有交往困惑的贫困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人际支持。辅导员和班委要在广泛征求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积极向上的班级发展目标,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增进同学感情、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调节的能力。另外辅导员要引导贫困高职生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帮助他们减轻和消除诸如自卑、自我封闭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能够以开阔的胸怀参与到班级生活中来。

3、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咨询的作用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考虑到贫困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尊重、温暖、信任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提供心理的指导和援助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新生心理普查是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步,对于有阳性心理症状的贫困生要及时予以关注,并进行后续追踪。通过开设心理讲座,培养贫困生的健康人格。通过F体心理辅导如人际交往训练小组,在同质团体的动力作用下,使个体发挥成长的潜能,提升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结合个别心理咨询,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

4、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交往能力

(1)、改变错误人际认知

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大多源于其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系统,比如认为贫困就低人一等。他们给自己贴上了“贫困”的心理标签,导致在言行上也无形中被染上了“贫困”的色彩,致使周围人很难不用另类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辅导员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着一样的发展平台和均等的人生机遇,逐步转变对贫困的错误认知,把对经济问题的关注转移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上来,积极悦纳自己,最终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

(2)努力完善自身人格

在长期的、强大的外界压力下,贫困生的性格往往显得较为内向、压抑、敏感、自卑。内向和敏感让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难以健全,而同时他们又会以自傲、孤僻来掩饰内心的自卑,进而被误解为不好相处的人群。拥有良好的性格是幸福生活的前提,这需要高职中的贫困生提高交往的主动意识、不卑不亢,主动融入集体,参与各项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娱乐休闲生活,拓展生活圈,形成乐观、开朗、自信的个性品质。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贫困生由于长期的人际敏感,导致交往能力的不足,而交往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更多的交往经验中培养,需要拓宽原先的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活动范围。首先,外在着装不需追逐潮流,但要得体整洁,给别人留下好映像,也增加自己人际交往的自信。其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和不同人群有一定的共同语言。此外,言谈中增加幽默感能进一步增加人际吸引力。

5、增进家校交流,完善家庭教育方式

贫困高职生人际敏感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极易导致子女在心理和人格发展的障碍,导致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不能够正确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对于高职贫困学生来说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难以处理好师生、同学和室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应该利用辅导员这一家校联系的纽带。通过辅导员与家长的交流中让父母意识到,无论工作再忙也要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作风有着隐性的关键作用。所以包括父母在内的家庭成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活泼开朗、自强自立、善于交流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甘良梅.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

[2]马少荣,张丽霞,赵西敏.高职新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3(4).

篇6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难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使命的成败,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观念的偏差,择业地区较为集中

观念决定行动。贫困大学生由于求学给家里带来的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债务,导致其对就业地域和待遇看得过重,往往抱着希望去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希望去收入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生活舒适一点的单位工作。“三大”“三个一点”的观念,使得他们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去就业。

贫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呈现此特点,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市场经济社会的世俗化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希望名利双收,即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想获得更多的东西。其次,来自家庭不合理的期望值。许多贫困家庭把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改变家庭现状的重要投资,导致贫困大学生把薪酬待遇作为就业考虑的首要因素。再次,个人虚荣心作祟。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是“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欠发达地区考出来就是为了就业时找个“体面”的好去处。

(二)缺乏一定的社会资源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生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据2003 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父母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其子女求学和就业的机遇就越多。北大的调查还显示,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当前,国内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面临着求学、就业的双重压力,亟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贫困生求学就业“两难”问题。

(三)经济资源匮乏

近年来,因为高校的收费制度变革,学生多是交费上学,因此家庭经济负担更重,这也是高校贫困生情况加剧的重要原因。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关心下,通过完备的“奖、贷、补、助、免、减”体系帮扶,家长和学生已经不必为入学难、读书难担心。但是,即便如此,很多贫困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能再承受任何风险。害怕经济上受挫,在择业心态上就表现为求地位、保稳定,在择业范围、择业方向上就必然受到这个束缚。求职成本的高昂,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些贫困生为考虑费用的支出只能坐失良机,望职兴叹。

(四)综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区的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许多变化,贫困生在饱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重新适应环境的任务,诸多心理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有的贫困生在高中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学习成绩一般者较多。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特长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差。尤其像计算机这样需要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贫困生往往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际操作的时间少,又不擅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而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在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之间往往更注重后者。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距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五)弱者心理常见,挫折体验明显

不少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和沟通,直接影响其全面发展。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对家庭的困境没有正确的认识,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等待救助的弱者,没有勇气去参加社会的筛选和与其他人的竞争,常常因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抱怨社会的不公。另外,贫困大学生求职时想一步到位、一次成功,容易因为遇到一点挫折便产生悲观情绪;贫困大学生容易满足,偶有所获就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和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学生擦肩而过。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原因,可以看到,经济困难依然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对他们的择业心态、职业取向、求职消费和还贷信用等方面有较深的影响,缓解与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础。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涉及自身心理问题、求职方法与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此,只有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合力机制,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校本身,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积极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一)做好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择业思想矛盾,引导他们改变以往不正确的“三大”“三个一点”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贫困大学生应该着眼于能够发挥自身才华,能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国家早已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省市自治区近几年开始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均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各类专业人才的匮乏为祖国西部、各基层地区的开发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那里正需要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还应当明确大学生成长的价值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贫困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学会正确地看待社会主流和阴暗面,全面认识和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参与到社会竞争中,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二)做好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现今的就业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选过程。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成为用人单位聘用的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整体着眼,以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为工作目标,特别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技能比拼类竞赛,充分调动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成就感的增强,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大学生,以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促进他们就业。

(三)做好心理辅导,树立必胜信心

作为心理障碍高发人群的贫困大学生,在择业阶段爆发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其一,建立健全完备的心理问题研究与反馈制度,加强对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查研究。通过行为观察、个人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困扰表现和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拟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其二,注意提高贫困大学生与就业心理辅导的互动性。丰富心理辅导的内容与方式,避免说教,提高辅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贫困生参与心理辅导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心理辅导的信任感,启发他们说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鼓励他们战胜自我,积极应对挑战。其三,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自卫方法。要正确运用激励原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求职挫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其四,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我们要对辅导后大学生的表现进行追踪,并据此及时调整辅导方式和方法,增强辅导工作的时效性,提高辅导的效果。

篇7

民办高校开设贫困生食堂可以有效减轻贫困生负担,具有推广价值。在开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感受,真正关心、关爱并尊重贫困生,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将贫困生食堂打造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民办学校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确保贫困生资助体系常态化。

【关键词】

民办高校;贫困生;食堂;学生管理

伴随着食用农副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为确保学校餐饮部门正常运转,各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纷纷应声涨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尤其是家庭贫困学生带来了额外经济负担,为切实减轻贫困生负担,维护校园稳定,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西京学院自2010年3月起在学校食堂专门成立了供贫困生就餐的“经济餐厅”,通过学校政策性补助,提供经济实惠的餐食,这一举措实行三年来,人们由当初的质疑到如今的赞誉,由感觉奇怪到如今的坦然接受,得到了师生及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作为一种尝试,民办高校为贫困生开设专门食堂的做法值得普及推广,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值得总结借鉴。

一、民办高校开设贫困生食堂的可行性

从必要性角度讲,饭菜价格的持续攀升已经给贫困学生就餐造成负担。据统计,从2010年到1012年的三年间,食堂饭菜价格普遍累计上调20%―50%,学生日均伙食支出由12元上涨到16元,加之其他行业物价指数的普遍上扬,已经给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造成了影响。从维护学生利益,确保学生吃饱饭的角度出发,开设贫困生食堂势在必行。而在具体实施方面,也具备可操作性,一般以高校原有食堂为基础,无需额外另建,只需要将原有食堂个别窗口加以改造,即可变身为贫困生专用食堂。经营模式上,可采取学校自主经营或承包经营,为确保餐食质优价廉,应采取通过大宗采购、成本控制、学校补贴等方式,实行保本微利经营。从开设贫困生食堂意义角度来讲,既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也提高了学校美誉度,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彰显了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亦从正面宣传了学校,凝聚了人心,有利于生源的巩固和聚集。以日均500人次就餐规模为例,学校人均日补助1元,年补助额在15万左右,投入和产出比相当可观。

二、开设贫困生食堂要将学生感受放在首位,关心、关爱并尊重贫困生

民办高校由于学费普遍较高,一般本科生年学费10000元以上,专科在8000元左右,社会上有种误区,认为民办高校是“贵族学校”,误将民办高校学生等同于富家子弟或者高消费群体。事实上,由于生源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较大。通过调查,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多数在中等水平,高收入家庭只有极少数,贫困生仍然占有一定比例。以西京学院为例,在贫困生摸底调查中,家庭特别贫困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6%,比较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这部分学生由于高额学费负担,相比较同类公办院校而言,往往给家庭带来更大经济负担。

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自尊心极强,心理落差较大,自卑、仇富、失落等心理问题相对比较严重,故应该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让贫困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如在食堂主题设计上,要体现出温馨、素雅,避免出现“贫困”等刺痛学生的字样,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是在被施舍。在饮食服务方面,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加温情周到的服务,让学生感觉到平等,自然。

三、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食堂运行过程中,少数贫困学生会因各种心理顾虑而不去就餐。对于这种情况,可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组织的作用加以引导。目前各高校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充分发挥好这些课程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任课教师应当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全面掌握所带班级学生状况,重点对贫困生进行自立自强教育。另一方面,任课教师通过对班级学生心理情况的摸排,进一步掌握心理异常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思想动向,给予主动引导。还可以发挥高校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作用,班级辅导员要对贫困生做好心理排查,通过谈心,摸清学生心理动态,掌握学生思想动向,使学生能够坦然面对存在的困难并努力克服,避免一些错误做法,如盲目攀比、自惭形秽、自我封闭,对于一些心理负担仍然过重的学生要通过系级心理辅导站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个别心理异常学生,要通过校级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积极干预。

四、将贫困生食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高校贫困生食堂,不仅仅能够让贫困生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其设立和存在还能让贫困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培养他们的爱校意识。在食堂就餐的贫困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帮助,从而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积淀了回报母校、感恩社会的想法。有的学生将这种感动内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也有学生在这种关爱的感召下做出了许多好人好事,有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从事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以回报社会。对于大多数非贫困学生来讲,贫困生食堂也让他们意识到了勤俭和自强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包容和关爱,有利于学生培养比较健全的人格。故新形势下,应该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贫困生食堂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学生管理部门可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争取通过这一实实在在的典型案例让更多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

五、国家和社会应该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给予更多关爱

篇8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 扶贫

高校思政辅导员的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新的形势下,还需要开展其他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既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也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表现,在此,本研究将探索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扶贫工作的意义和相关措施。

一、高校思政辅导员开展心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心理扶贫是指对高校贫困生因贫而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关辅导,保证其心理健康、精神面貌良好的相关工作。目前高校思政辅导员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报告说,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为贫困受到打击;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同时,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也不断发现有贫困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对社会的危害和自身的毁灭。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贫困生马加爵杀害四位同学;同年,东北林业大学贫困生付新彬因找不到工作而在毕业前夕自杀。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必须关注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并不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但相比起非贫困生,贫困生更容易具有以下心理问题:受挫感、自卑感、畸形自尊、抑郁、交际障碍、盲目攀比、不安全感、偏激和心态等。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来自其贫困家庭的影响、贫困生源地的影响、学生群体的影响、高校改革的影响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

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各项工作,要注意两个重点:一是解决其经济贫困问题,二是解决其精神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同等重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政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高校思政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应该承担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工作。辅导员需要指导大学生成才,保护大学生权益,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大学生的生活。其中,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1)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如果不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思政工作者不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就业、经济困难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则思政工作会被学生误认为是讲大话、讲空话、讲假话,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泛泛说教,则不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实质上的建设性影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者,如果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则起不到应有的模范作用,思政工作就无从谈起。在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思政辅导员要认真对待这一挑战,将其视为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近的。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绝不是简单之事,但其解决途径恰如思政工作,都是心灵与思想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不涉及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恰似政治工作中思想疙瘩的解决,思政工作的开展本质上就类似于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生不可能具有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树立了良好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贫困生也不会因贫困而滋生心理问题。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既是相关的,其工作方式也是相近的。解决贫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们的应尽义务。

(3)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和培养其人格。在新形势下,将大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是思政工作的切实目标。如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带着心理疾病和思想问题离开学校走进社会,则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就是失败的、无效的。所以,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两者都属于辅导员工作的范畴。

3、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职责由高校思政辅导员承担

如果说对贫困生的经济扶贫需要靠政府、社会、校方和思政辅导员的多方努力的话,那么对贫困生的心理扶贫则主要是辅导员的职责。

(1)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其中也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可以说,如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最大的功劳应归于其思政辅导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最大的责任也应归于其思政辅导员。

(2)辅导员的工作条件。就工作条件而言,辅导员与学生是直接联系、密切联系的。大学生集体住宿、远离家庭,很大程度上也与社会有一定距离,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大学教师和同学们。由于工作安排不同,专业课教师一般与学生直接接触少,更不会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是内在的,而贫困生的心理倾向也偏于自闭,所以专业课教师一般难于接触到贫困生的心理隐私。而其他同学与贫困生年龄相仿、阅历不足,难以承担心理辅导的重任。所以最能了解和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只能是其思政辅导员。

(3)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党、政府、社会和校方无疑都是关心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但最终落实这些关怀只能是通过学生的思政辅导员。没有常年工作在第一线、与贫困生直接频繁接触的辅导员,一切关心都难以落实。经济上扶贫相对较容易,这一点银行和政府就可以联手办到,社会其他各界也可以做很多工作,但心理扶贫却是极其艰巨而又极其细致的工作。笔者担任辅导员工作五年来,挽回过8个试图自杀的贫困生,其自杀倾向往往是日积月累、突然爆发,如果没有长期干预和快速反应,如果不能把握其心路、不能及时发现苗头,则8个宝贵的年轻生命就会无奈消逝。所以,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思政辅导员才能得到最终完成。

二、如何开展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心理扶贫工作

1、建立心理扶贫工作的目标管理机制

心理扶贫是高校思政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应被纳入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中。应在各高校推广专项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目标管理机制,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设定来整合相关工作。该目标管理机制应明确贫困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目标、手段、方式和奖惩等,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按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持续监控、预防为主,有效消除和减少贫困生的不良心理,确保其心理安全。

2、为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扶贫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高校思政辅导员肩负着贫困生心理扶贫的最主要责任,但是该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辅导员创造良好条件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提。

(1)各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正规化和科学化,保证经费和办公条件。

(2)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专项课程,系统而全面地提高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要为贫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有必要为贫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防患于未然;针对贫困生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做好预防、干预、救助工作,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专门化。

3、辅导员相关素质的培养

思政辅导员自身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毕竟大部分并非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而且心理扶贫只是辅导员众多工作任务中的一项,其前期的知识结构、能力储备、技能培养也许并不能使之马上胜任相关工作。因此,素质培训就是思政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一个必要准备,而且应该贯穿其工作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心理扶贫既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学习型、研究型的工作。辅导员既要以高度的热情、爱心、政治觉悟和责任感来开展心理扶贫,又要做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辅导员相关素质的培训和相关科研的探索,将是心理扶贫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目前必须高度重视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解决相关问题的责任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基层思政辅导员的肩上。相信在党、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之下,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能够得到逐步改善,使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得到推动。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心理扶贫目标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培养相关的素质和能力,会使思政辅导员的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柳君:贫困生更需心理扶贫[N].北京青年报,2007-4-28.

篇9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承担学费和日常的生活费用。因为经济困难、心理自卑、压力增大、交往障碍、兴趣不广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不强。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占到在校生的30%,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更高,特困生的比例也在20%左右,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接近40%,至于内地和边远地区农业院校的贫困大学生比例更是高达50%。据甘肃农业大学资助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8864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6.91%。其中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学生4526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9.81%;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433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10%。这些贫困学生中,80%来自农村家庭,这些学生兄弟姐妹多,家中不止一个孩子在上大学;很多农村家庭虽然比较贫困,但都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倾其所有也要供子女上大学,这就使得家庭负担更加沉重。

2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内有学者将高校的贫困生群体分为生存型贫困、生活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笔者认为这种分法符合各高校实际。近年来,虽然笔者所在学校贯彻落实了国家建立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以实现“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校贫困生的生存问题,但是经济困难事实上已经造成贫困生心理失衡,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帮助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应该在做好贫困生经济脱困工作的同时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培养,推行贫困生自强教育,让“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

3农业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原因

要真正帮助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对本校贫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校贫困生有以下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

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与个别城市学生相比,经济上的差异较大,时间久了会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另外,受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的制约,大部分贫困生没有特殊才能,艺术素养不高、眼界不宽,没有城市学生的优越感和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上感到自卑,这使得他们多疑、伤感和敏感。

(2)自闭心理。

由于经济困难,许多贫困生在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时缺乏自信和勇气,部分贫困生在与人交往时常采取躲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不能自然地融入集体。如不和同学一起吃饭,不愿意参加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不热衷于学校、学院的社团活动,不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也不轻易和他们说话。贫困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境贫寒,宁可节衣缩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怕受同学歧视。这部分学生往往独来独往、自我封闭,不愿参与班集体活动,其他学生也缺少对他们的了解,造成其他学生认为他们不合群、难以相处。

(3)焦虑心理。

贫困生需要面对的困难是很直接和现实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都是问题,再加上未来的就业问题,使得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当中。

(4)依赖心理。

助学金和各类资助都是国家、学校和企业无偿资助的,不需要学生立刻回报,因此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宁愿伸手要补助也不愿去勤工助学,有着强烈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抱着这样的心理,这些学生只想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不思进取,成了经济贫困和思想贫困的“双困生”。在以上这些心理的影响下,一些贫困生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提及经济,多疑敏感,遇到困难不愿轻易求助他人。

4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除完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外,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如给大一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1建立班级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和心理档案

每个班级都应该为贫困生建立两个档案:一个是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以客观准确地把握他们的经济情况,有助于相对公平地发放助学金,保证贫困生的生活需要;另一个是贫困生心理档案,选择在每年10月份新生基本度过大学适应期时对贫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访谈,以确定测评结果的真实可信度。对确有因贫困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对其进行专门及长期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提升心理调适能力、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健康成长。这两个针对贫困生的档案库要根据情况及时管理和维护,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贫困生的生活、思想和心理动态,及时做出反应。

4.2利用成长小组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

一种是由心理辅导专业教师带领,对象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找出具有共性问题的贫困生,开展提升自信、改善人际交往状况、改进学习方法、进行人生规划等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成员间的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贫困生认识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共同商讨、训练、引导中解决贫困生的共性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维护心理健康、克服困难和障碍,实现自我价值。另一种是由班主任或志愿者带领,对象是有志于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贫困生。通过成长小组帮助贫困生树立自我意识,认知真实自我。效果比较好的成长小组有新生交友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力量意识唤醒小组等,它们在帮助贫困生了解大学生活、认识自我、制订学习目标、顺利度过大学生活、适应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3营造关爱、尊重、悦纳贫困生的校园氛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这说明好的环境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发展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相对孤僻和敏感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仅仅靠做贫困生本人的工作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贫困生周围学生的共同努力。对此,每年学校结合新生入学适应、毕业生离校等时段大范围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奔跑吧,农大”、“超级越野”、“心理趣味运动”、“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一方面促进贫困生融入集体,展示自我;另一方面引导普通学生关注弱势群体,互助友爱。

4.4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养

心理情景剧是一种以团体形式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浓缩了部分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恐惧、自卑、焦虑等现象。学校在贫困生中组建剧团并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和表演活动,通过扮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角色”,使他们把平时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同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人的感受,为贫困生提供一个解读自己、解读生活、促进心理健康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5结合创业就业平台,鼓励贫困生创办自强团队

篇1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教育,“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部联合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中西部21个省市开办宏志班,从中央文化事业建设费中,为宏志班每位学生统一支出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共21300元,以保证贫困学子不因家庭经济原因失学。贫困生在物质得到保障的同时,因特殊的地域环境、贫困的成长环境,承担着比一般高中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其心理障碍,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当前贫困学生教育过程中关键而紧要的任务。湘西州民族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了心理帮扶制度,为贫困生心理发展全程护航,促进了民族地区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一、加强湘西州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经济文化不发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民族贫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民族贫困学生心理现状尤其令人担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总人口290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是典型的“老、少、边、山、苦、穷”地区。湘西州民族中学是湘西州唯一一所州直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来自全州七县一市。目前,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8%,寄宿生占学生总数的54.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在入学、分科、学考和高考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厌学、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及行为问题比一般学生严重,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以致于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使湘西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迎头赶上,有效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湘西州民族中学从建立心理帮扶制度入手,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程护航。

二、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予以全程指导

学生心理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原因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湘西州民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了“心理帮扶” 的概念。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由学校带动家庭、社会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学校心理帮扶制度、家庭心理帮扶制度、社会力量帮扶制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思想政治工作又不等同于心理治疗,营造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全程关注和指导。

(一)家庭心理帮扶制度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贫困学生来源于贫困家庭,家庭的物质贫乏使家长无暇顾及必要的家庭教育,任由孩子发展。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根本无从了解孩子的情感活动,无法保证对子女进行正常的教育,还有些贫困家庭,家长不具备教育指导子女成长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让贫困生产生偏激、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贫困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只有做好家庭心理帮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建立家庭心理帮扶制度、改善家庭教育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步。首先,为有预约的家长开放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利用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温馨的环境感染来访家长,与家长共享心理学知识,为家长提供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以提高家长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其次,为家长提供心理帮扶平台。建立家长QQ群,开通热线电话,利用家校通信息平台,每周给学生家长一条消息,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与家长共享心理保健知识,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与心理行为的矫正,通过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帮扶,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开辟校园网“家教指导”“子女心理” 专栏,通过网络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向孩子不在身边的家长传授心理教育方法,指导家庭以正确的内容、良好的行为、恰当的方法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社会力量帮扶制度

社会环境因素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因素。全州各县市优秀学子由民族聚集地转到州府非民族聚居地学习与生活,现实生活环境与原有生活环境的强烈反差,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学生少与他人往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遇矛盾冲突,便可能出现交往障碍,导致性格越来越封闭、孤僻、偏激,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倡导“全民健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用人单位、各类各级学校、媒体、社区、家庭都要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湘西州民中向湖南省文明办、湘西州文明办汇报湘西州民族中学创建湘西州中小学校首个心理访谈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取得了政府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重视,以奖代拨,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学校主动争取关工委、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等人士的支持,除了在经济上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还对贫困学生及其家长施以心理帮扶。不定期邀请关工委、文明办、妇联举行讲座,通过谈心、通信,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借助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湘西自治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湘西心理QQ群等平台,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热心于心理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帮扶活动,保证了心理帮扶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利用校园网、湘西教育E网、全民健心网,团结报、地区电视台,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学校心理帮扶制度

如前所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问题,仅凭教师个人或者学校是无力解决的。但在现实中,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任,却天然地落在了学校的肩上。对教育工作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中,唯有学校因素最为可控。我校硬软件配套,高标准打造专业辅导中心,专门安排300平方米的场地,投入资金40余万元,建成“六室一网一线”,由湘西州教育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工作。2013年8月,“湘西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立,研讨、指导、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展的心理帮扶包括团体辅导、班级辅导、个别辅导三个层次。按教育、预防在先,疏导、矫正在后的原则,进行知识教育、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以调整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心理行为为辅导目标。

1.团体心理疏导

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性强,辅导面广,效果理想,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以专家讲座集中疏导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实自己,培养高中生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美好的人生。高一年级举办“扬起自信的风帆”“从民中走向成功”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高二年级举行“换位思考轻松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团体辅导,对学生作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整;高三备考,举办“开心快乐好人缘,幸福生活每一天”“展开腾飞的翅膀”等专题,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对学生考试焦虑进行调适,调整高考心态。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全面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自信心。

善抓契机进行团体辅导,高考百日誓师、学生成人礼、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以及每年5月的心理健康月,都是教育的契机。每年对参加清华北大推荐面试的贫困生做面试辅导,帮助学生轻松应试。满足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如对突发死亡事件恐惧的应急心理干预。高三某班一女生在家因煤气中毒不幸身亡,另有一男生暑假溺水身亡,因遭受死亡事件冲击,部分同班学生表现出情绪受挫、恐惧独行、睡眠障碍等现象。及时运用叙事谈话和“突发事件应急会谈”(CISD)法进行团体疏导,引导学生宣泄,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撑,帮助学生勇敢坚强地走出了事件的阴影,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维护了其身心健康。

2.班集体疏导

州民中宏志班学生均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心理健康问题相对集中,因此学校对宏志生从高一入校至高三毕业予以全程关注,每学期进行两次班级辅导。宏志班学生高一入校,即全体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心理测量档案。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自信心,进行“树立自信迈步成功”的班级辅导;指导高二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分科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做个秀外慧中的人”“认识自我幸福生活”是为高二学子专门准备的辅导内容;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来临时,“放飞梦想自由翱翔”专题辅导以消除学习焦虑、调整心态为心理帮扶目标。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心理放松效果。将苗族拳术等民间体育项目与心理学放松术结合起来,将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与营造快乐心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自助,效果显著。利用班集体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举办 “师生一家亲”等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诵读竞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等,使学生学会团体合作、友爱互助,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之后,对进行过心理辅导的宏志班学生进行效果评估及去向跟踪。

3.个体心理辅导

针对个体进行差异化研究。在“湘西州民族中学贫困学生焦虑、厌学心理疏导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设定焦虑一测、二测量表,编制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量表,对全校贫困生进行测查;进行湘西州民中学生价值观调查、女生生活调查。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个体心理档案,采用“随机有目的性抽样”方法从研究对象中确定最终的研究个体,进行统计与分析。把课题研究目标“消除焦虑情绪、矫正厌学行为”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目标结合在一起,心理健康活动开展以学生为本,个体咨询时间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一般定在中午或者课外活动时间。同时,运用“生―家―生―校”心理疏导方式,“情景假设―体验顿悟―行为指导―行为改变”(知情意行)策略,充分借助沙盘游戏室、心理访谈室、心理宣泄室、个体咨询测量室、音乐放松阅读室等功能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学生焦虑情绪,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持。

同时,学生会成立心理健康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制订心理健康部的工作总则和宗旨,规定其中一名副部长必须由宏志生担任,以进一步增强对贫困生心理辅导的实效性,促进朋辈心理咨询的开展。

湘西州民中注重个别疏导,培养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强调班级辅导以点带面,利用周末讲座和晚自习时间,以主题讲座的形式面向州民中全体学生推广实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