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1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典型的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53―03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提出“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1],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必将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如,它能供学生网上自学,可辅助实验课堂导学等。但总结先前制作的一些视频案例,要么是对整个实验课堂的写实性的笼统记录,缺少选择性;要么是注重表演式的小品,教学性不强,多数都是制作时对教学设计环节把握的不够。如何从教学设计角度规范与优化一般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的制作,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概念的界定
信息化教学案例,一种通过高效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信息化方式的呈现,含有丰富信息资源的教学案例。而应用最广泛的是通过视、听觉共同刺激,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的视频案例。它可以提供较书面叙述型案例更多的背景信息和资料来源,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可信度。通过整合图文声像等素材的视频案例,可把大量的、多样性的数据采用非线性方式编辑组合,拓展了传统文本案例在教育中的功能[2]。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作为信息化教学案例的一种,其源于教学实验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实验活动实录。一个好的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除了把试图要反映的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还要使得教学案例的描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真实、直观地再现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问题性的实验教学过程,为学习者接受先进理念、掌握实践技能提供真实学习情境[3]。今天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是培养和塑造“知识人”成为根深蒂固的理念。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必要的,但为思维而教则应得到更多的关注[4]。一般教学专题片侧重让学生掌握已有的程序性知识,而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是课程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内容,更强调让学生探究思考丰富的策略性知识。
2 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制作中的教学设计
任何一种教学都必须进行教学设计,虽然有时教学设计不需要写成文字,但在实际操作中都在无形使用。笔者已有不少信息化教学案例的制作经历,通常给视频制作过程带来最大影响的不是现场拍摄,不是后期编辑,而是对于整个教学案例的系统设计。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把教学设计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案例教学的制作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实验教学设计与视频制作设计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完成的系统设计。目前影响范围最广的系统化设计模式有循序操作、层层落实的迪克¬-凯里模式和统揽全局、着眼整体的肯普模式两种。对于具体的设计模式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确立[5]。结合视频案例要按照录制的顺序播放的总体的特点,本研究主要参考迪克-凯里模式。为阐述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学设计过程,我们以《有机化学》的典型实验教学视频“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为例(210.45.16.10/vod/4452599.wmv)。
二 实验视频案例的前端分析
1 视频呈现内容分析
无论哪一门学科,都存在一些典型的事例。究竟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合研制成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是进行案例研制的首要任务。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包括教师的讲解的陈述性知识;实验教学基本操作的程序性知识;表现探究活动的过程的策略性知识。有时视频效果的美感、教学过程人物对待实验的态度等情感方面的内容,都能通过视频表现,也须引起重视。作为视频案例还要注意做到客观真实,当然根据高斯曼和史地佛二人的观点,案例可不必将真实的事件做完全的描述[6]。换言之,为了教学目的或是当事人的隐私,除主要的操作过程、数据必须真实外,可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饰。另外案例要具有复杂、冲突的元素,产生有待解决的议题,驱动学习者的讨论。至于视频案例具有针对性、适度性以及启发性等也都是需要注意的原则。“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装置的搭置,乙酰水杨酸的合成,生成物的提纯,产品的检验,以及整个操作过程的演示与改进合成方案的探究等。
2 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对象是进行实验视频案例教学的主体,视频教学案例能否被学习者接受与理解,是研制实验教学案例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即将参与拍摄“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已学完本章节理论课的药学专业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但为了顺利完成该实验的摄制,需要这些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大部分仪器的使用达到熟练程度。而制作完成的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将适用于高校所有要求学习实验化学的学生,但不强调普通学生也要达到参与实验拍摄过程学生的熟练水平。
3 其他相关准备
首先是相关人员的准备,如教师的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前的交代、视频制作人员对案例的熟悉等等。教师不光做好平时实验课的教学备课,更要考虑到教学录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免现场摄像时出现怯场或者不连贯等问题。拍摄导演或摄像编辑要对实验课程有整体的把握,各方面人员要提前做好交流沟通。再者是物质方面的准备,如实验场所的选定、实验设备仪器的准备、教室拍摄环境的布置等等。“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安排在学校实验教学大楼的有机化学实验室,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主讲。
三 实验视频案例目标的阐明
根据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的特点,“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视频案例其教学性目标可表示为:通过学习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初步了解有机合成中乙酰化反应原理及方法;进一步熟悉减压过滤、重结晶操作技术。通过该案例学习,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运用典型事例的分析来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并在以后遇到了相同或者类似情况的时候加以采纳。实验案例需完成的任务要求只围绕一个重点问题展开,但是难点可能会很多,有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有些需要学生自己领悟和掌握。该案例的技术性目标要求:制作完成的视频案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能实现基本的教学功能;它可以在学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多媒体系统中播放使用,还可以放在学校的网路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学。通过本视频案例的学习,即使学生不听教师的实验讲解,也能通过案例对所学内容达到基本掌握,甚至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反复观看范例,辅导其完成实验。因此,视频中有关实验的操作性内容必须丰富,对实验常见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有充分的说明和演示。
四 实验视频案例的过程设计
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可短于一个标准教学课时长,一般在15分钟左右。根据前面已经确定好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现在以系统教学设计的原理来不断完善教学的实施。“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大体分为内容导言、演示操作、学生实验(可结合探究性学习同步展开)、实验总结。详细设计如下:
1教学安排:教师介绍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的主要原理。本实验的原理是将水杨酸与乙酐作用,通过乙酰化反应,使水杨酸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生成乙酰水杨酸。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其作用是破坏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酚羟基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酰化反应容易完成。
技术方案:拍摄内容包括实验室的环境、写好的板书内容、教师的实验内容讲授(图1的①)等,实际拍摄的影像时间比后期编辑所得的影像时间要稍长(后面操作类似)。预完成的视频的时长3分钟左右。
2教学安排:介绍实验要用到的主要仪器和试剂,仪器有大试管、水浴锅、温度计、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水泵、量筒、安全瓶、表面皿等;试剂有水杨酸、乙酐、浓硫酸、95%乙醇、0.06mol/L三氯化铁。
技术方案:拍摄时,要将实验中的重要仪器(图1的②)和试剂特写列出。预完成的视频的时长不超过1分钟。
3 教学安排:此阶段是实验的重点部分(图2),包括介绍实验装置的搭置和实验的进行过程。实验具体过程首先是对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包括对混合溶液水浴加热,搅拌器搅拌,冷却结晶,几次抽滤,直到烘干得到白色的乙酰水杨酸粗品;然后对粗产品进行重结晶,包括溶解、冷却结晶,抽滤及烘干获得纯乙酰水杨酸;最后对合成产品进行定性检验,主要是利用FeCl3对少许的乙酰水杨酸溶液反应的颜色变化来判断产品的质量。
技术方案:整个实验要保证记录一个完整实验需要经过的各步操作。主线是教师的实验操作(图1的③),重点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记录(图1的④),平均每个步骤有两三个不同学生操作的画面,拍摄过程中要充分捕捉拍摄主体,尤其注意重要环节的特写,有的部分还要实验后适当的补拍。实验的制取环节,要以最佳的角度对操作过程全程记录,宁可多拍也不能缺少重要场景的画面(图1的⑤)。实验等待时段,如水浴加热预计要20分钟,期间可穿插介绍实验环节中要注意的事项。实验的注意事项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记录,如抽滤时候应该先开真空泵,再倒滤液,可适当捕获个别学生在此环节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滤纸的剪裁、放置到布氏漏斗过程的特写,能感性直白地解释这是需要注意的环节,等等。实验提纯阶段,除了重点记录实验的过程外,也穿插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检验部分对试管溶液的拍摄最好用特写表现,因为该过程是通过比较颜色的变化来判定实验产品质量的(图1的⑥)。整个实验过程最后编辑好后的视频时长预计在8分钟左右。
4 教学安排:在大多数学生实验操作完成后,适时要求停止实验。教师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点评,如重结晶的原理是什么;前后两次用三氯化铁溶液检查,其结果说明了什么?然后,提出一些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如催化剂能否用碳酸钠代替了浓硫酸或磷酸,甚至是路易斯酸改进产品的合成方法[7],等等。
技术方案:扫描学生实验的各个过程,列举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常见问题,重放实验过程的重难点操作。影像画面采用对不同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与正确解决的视频为主。有些如涉及到原理的知识,可结合图示、动画的演示给予解答。预计完成视频时长3分钟左右。
5 教学安排:小结实验,拆卸装置,整理实验台,实验结束。
技术方案:完成拍摄,整理素材,以备后期编辑。
五 实验视频案例的评价与反思
作为视频教学案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它缺乏实时性,因此要求成品能经得起反复的观看和研究。在正式生成作品前要有相当严格的评价阶段,坚决杜绝技术性的偏差和缺点。如老师演示实验的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不能出现一些平时的不良习惯,更不可是错误操作。拍摄人员的技术也相当重要,减少和杜绝各种拍摄缺憾。编辑过程中,由学科专家与编辑人员统一合作,仔细审片,保证质量。对于因非技术原因导致的不足,能补拍的尽可能弥补,及时汲取经验教训。生成影片后,可将视频文件以完整的形式,如利用索尼DSR-1800AP编辑机、DPS Velocity全实时非线性编辑系统,输出到磁带上或者以质量最佳的视频格式输出(如mpeg格式)刻录保存,以便于今后再次修改利用。
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只有经过认真细致地教学设计,才能为后面的分镜头脚本的编写,直到成品的完成提供可能。有时候这种教学设计拍摄的成本会相应较高,但为实现教育改革和质量工程的建设却意义重大。对于本次制作的“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视频案例,虽然完成了预期的计划,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如,有些实验教师的教学有些拘谨,且对教学录像认识有限,导致实验过程中对一些需要连贯操作的环节出现间断,今后可以对那些没有拍摄经历的教师开展微格培训;实验室的通风橱过于紧凑,使得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经常被一些障碍物遮挡,画面显得有些凌乱;最后对于声音的录制欠仔细,有时因与拍摄主体距离太远声音捕捉不够,或周围的杂音过大导致部分片段声音嘈杂不清等。总之,典型实验教学视频案例的制作,是综合教学内容的实验设计和外在载体的视频制作设计,形成二者有机结合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DB/OL].
[2] 牟书,曾美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视频案例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7):67-69.
[3] 高素敏.试论教学案例电视教材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电化教育,2006,(5):83-85.
[4] 郅庭瑾.为思维而教[J].教育研究,2007,(10):44-48.
[5] (美)R.M.加涅等著,王小明等译.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篇2
【关键词】ABB式词语;词性特点;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01.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8-01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和语文试卷里,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是一块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从课堂实践来看,ABB式词语的教与学有时显得并不那么通畅。ABB式词语的教与学到底有多难?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分析,笔者发现:教师对ABB式词语词性及特点的了解与把握,会直接影响到ABB式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一:二年级语文课“红艳艳的苹果”,我们教什么?
执教此课时,一位教师花了不少时间,出示水果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么颜色?并不断重复:同学们想想,“红艳艳”有多红啊!“红”这个颜色,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孩子们七嘴八舌:特别特别红,粉红、大红……听了这些答案,教师不禁皱起了眉头,接着“启发”:比如“白”,还可以怎么说?有一位男生大声回答:亮白。老师没有理会,接着重复问话:再想想,“白”还可以怎么说?此时,教师面露倦容,孩子们一脸茫然。不少孩子开始坐立不安,个别孩子干脆趴在了桌子上,课堂陷入“涣散”状态。没办法,老师只好自己说:白花花,可以吗?
我们不禁要反思: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思考过教学内容的问题,还是随意而为?教师不了解学情,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压根儿没有考虑过?这大概又要回归到教师的PCK(学科教学知识)问题上了,即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及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困难,还有帮助学生学习的特定教学策略等。
案例二: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ABB式词语真的很难吗?
语文教材里有一首儿歌《冬天里的大菜棚》,前四句的结尾分别是“冷冰冰”“暖融融”“一层层”“绿生生”,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儿歌句式齐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教师也关注到了这首儿歌当中ABB式词语的运用,并让孩子仿造举例,做一些相关练习。学生表现得很活跃,纷纷举手回答问题,但让人未曾料到的是:6名学生中有5名仿造了这样的词语:一棵棵、一个个、一年年、一双双、一排排,仅有一名学生很小声地说了“绿油油”。这和教师预想的“圆溜溜、红艳艳、水灵灵”的答案偏离,教师看起来也有些慌了手脚,因为接下来她让学生再想、再说的时候,孩子们的答案依然集中在“数词加量词”上,教师最后不得已,很被动地出示了“绿油油、圆溜溜、红艳艳、水灵灵”几个ABB式词语,然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和相应的果蔬一一对应起来。课堂随即也陷入了沉闷。我们不禁要思、要问,课堂为什么会由活跃陷入沉闷?究其原因,大概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课文中出现了“一层层”这样的词语,在老师没有辨析的情况下,它自然是ABB式词语的示例之一。第二,从口语积累、生活经验来看,这种数词加量词的叠词,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脱口而出。第三,学生回答“绿油油”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和生成,错失了教学的机会。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课文中的“冷冰冰、暖融融、绿生生”与“一层层”都是ABB式词语,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们的词性不同。
也有教师质疑:是不是这个ABB式的词语,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真的太难了吗?其实不然。我们将该版教材的前后内容“勾连”后发现,这样的ABB式词语在此课之前已多次出现,虽然那是在拼音板块出现的,但并不妨碍我们“温故而知新”。ABB式词语多出现在儿歌里,会使儿歌看起来句式整齐,读起来合口押韵、易记易唱。这与低年级孩子对语言的声音、节奏较为敏感的学习特点契合。如:“一颗星,冷清清,两颗星,亮晶晶,三颗四颗五颗星,夜空闪闪放光明。”再如:“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不能当伞用,做菜顶呱呱。”
当孩子再读曾经学过的儿歌、再看那些读过的词语时,无形中就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热情;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曾经学过的“顶呱呱、冷清清、喜洋洋、亮晶晶、水灵灵”和那些易记易唱的儿歌时,ABB式的词语就不再那么难以企及了。
案例三:“喜羊羊”与“喜洋洋”——一次词语教学的启示。
这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正上到“我的发现”这一个环节。学生们似乎对ABB形式的词语早已胸有成竹,个个都踊跃举手发言。
“绿油油、红彤彤、乐呵呵、笑眯眯、喜滋滋……”说着说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学生没举手就说了起来。
其中有个学生一下子说了好几个:“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这个学生说完很得意。
我把他说的几个词写在黑板上,而其他学生听了有的笑着,有的小声起哄:“这是《喜羊羊和灰太狼》里面的……”还有的则在观察我的反应。
此时,一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喊:“老师,他说得不对。”
我心里暗自高兴,赶紧引导他说:“每个词都符合ABB的形式,第一个字为‘A’,后两个字重叠都是‘B’。”
他又说:“‘喜洋洋’和‘懒洋洋’的‘洋’应该是带三点水的。”
有些学生不服气:“那么‘美羊羊’‘沸羊羊’为什么不行?”
那个男生又答道:“因为‘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都是动画片中(角色)的名字,不能算ABB词。《语文园地八》里举例的‘绿油油、乐呵呵……’是表示样子的,‘喜洋洋’是喜气洋洋的样子,‘懒洋洋’是看上去很懒的样子。”
看来这个学生已经明白ABB形式的叠词是用来状物的,我听完后心里激动不已,其他学生听了也略有所思。
正当我想做个总结时,学习委员又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如果照刚才所说的,那么ABB形式的词语不光在音节上要符合ABB的这种规律,还要能用来表示事物的颜色、样子或某一种状态。我这样说,对吗?”
这下子,根本就不用我总结了。我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大大肯定了一番后,又请学生对表示颜色、样子或某种状态的ABB词分别作了举例,这个环节的教学就算是很完整了。
篇3
根据高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议论文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
议论文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确定学习议论文的具体目标。按系统论整体化的原则,议论文教学应确立整体学习目标和阶段学习目标。整体目标是指整个高中阶段学习议论文的总目标,阶段目标是指整册教材、单元、课文的目标。阶段目标的有机组合便是整体目标。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一进入高中,就应把三年学习议论文的目标告诉
他们,包括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发展目标、思想情感目标等。以后再把每册书、每单元以及具体课文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目标既要符合大纲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
目标明确后,备课时就要突破单篇教材备课的框框,把每篇课文都放在整个单元、整
册教材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宏观角度去考虑,从而确定讲什么,怎么讲,一方面要把握好每篇议论文各项训练之间的横向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其共性的规律;另一方面是纵向把握训练序列,坚持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层次性,使学生不断增加新鲜感。如此纵横交错、新旧沟通,就会使教学活动获得整体效应。
把具体的议论文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就开辟了一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强化学习意志的途径。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者;把学生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需要的具体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
二、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是由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议论文教学担负有提高学生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任务所决定的。例如,教学《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两篇杂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讨论两文在批驳敌论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深入钻研课文,分析比较,设法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选择表述自己观点的最佳论证方法,智力活动异常活跃。大家畅所欲言,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讨论,轻易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学生喜欢讨论,讨论能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满足其表现欲,保特愉悦的智力情绪,讨论能使学生观点与观点、知识与知识在语言上交锋,在思想上造成碰撞,因此他们的心理始终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状态。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高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强烈要求自主,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正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
具体做法如下:
(1)生疑。教学议论文,我把预习引进课堂,通过课堂预习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生疑”。(2)激疑。就是开启学生的疑窦,激发其探究精神。(3)释疑。这是关键一环。首先要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准确抓住应发现的问题。为使学生容易掌握问题的线索,老师必须提供若干资料、知识;其次是鼓励学生提出假说,在学生发现问题后,可要求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这是通向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再次是验证总结,使问题得到解决。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对事物认识的两次飞跃必须由认识者去实现,学习议论文也是如此。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老师讲是外因,学生质疑问难是内因,只有内因真正起作用,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应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学生实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意见,哪怕有一点点正确的地方都应肯定,因为学生的看法并非科学发明,他们善于动脑,大胆质疑问难,这其中便包含着可贵的探索精神。
四、启发学生举一反三。高中学生学习议论文,不满足于只学懂课文,老师应启发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1)不断刺激学生的求成心理。这是向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挑战。给学生的刺激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增加新的刺激时必须将新知与旧知加以联系,并提供必要的例子,让学生从中悟出一般道理,此外还应突出重点。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的学习内容,也便于使所学内容系统化。例如《讲讲实事求是》的演绎法和归纳法的论证方法,既是新知,又难掌握,老师就结合学生易理解的生活实例,结合学过的课文实例让学生分辨,并补充课外的有关练习。由于求成心理的驱使,学生想方设法弄懂这两种论证方法的差异,并用来解决这课的思考题。学生运用这两种论证方法解决问题遇到阻碍时,老师适时点拨。这样多次反复,学生逐步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以后遇着其他用到这两种论证方法的议论文,也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了。
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电子技术课程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也叫实例教学或个案教学,就是以实际项目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的方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决定了这门课是否达到授课的目的。与传统的教学体系不同的是,案例教学以探讨分析,解决具体案例为主,更倾向于让学生经历该案例。区别于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案例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在教师启发式的教学中,深入了解案例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教师交流得出结论。这样课堂信息由以往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递转变成教师启发学生探讨的双向交流过程,使学生在对案例的认知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学生做相关案例的实验,在完成相关案例的过程中,既能复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又能增强动手能力。我国案例教学在法律经济等课程应用比较多,而在工科课程方面应用较少。本文就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加以探讨。
二.案例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在工科很多专业中,电子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学好电子技术课程一方面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做好毕业设计,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和以后的相关研发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主要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形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由于理论性较强,因此电子技术成了学生们怕学、难学好的一门课。而对于电子技术,传统实验只是依照实验指导书按步骤接线、运行即可,学生做完就忘,达不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如何能够做到让学生学得轻松,用得自如?在该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把枯燥抽象的东西生动化、形象化,同时利用实践使之更具体,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1.在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授课,学生仅从课本了解相关知识,很难树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不会增强。而在理论教学中,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在验证前人的结论的基础上,自己想、自己做,学生不仅会对整个案例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会加深对相关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讲解555定时器电路时,由于555定时器本身电路结构中包含了电压比较器、触发器、晶体管、分压器等相关电子技术的前期知识,而且它的内部电路比较复杂,如果只是一味从理论上面讲解它的功能,学生很难理解脉冲宽度、单稳态等概念,以及定时时间算法。而如果引入相关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前期知识。在讲解555定时器时,我采用的案例是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闪光灯电路。如图1所示。
电路接成典型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利用EWB软件仿真,当OUT端为高电平时,L2亮,L1灭;当OUT端为低电平时,L1亮,L2灭。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闪光的频率。学生利用这个案例结合仿真电路图,通过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来改变闪光的频率,从而直观地了解多谐振荡器的原理,理解脉冲宽带的含义,以及555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对于学生对555定时器基本电路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555定时器应用广泛,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后,可以由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分析较复杂的555定时器,而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验证案例
在以往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仅仅做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利用实验箱依照指导书所讲的步骤机械地接线。由于实验箱的限制,可做实验较少。而且由于电子技术课程本身比较抽象,对于一些原理学生很难理解。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相关的设计与实验案例,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模拟电路时,对于三极管放大状态、饱和状态、截止状态的理解,仅仅通过书本上的介绍和简单的图解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可以采用三极管作为开关电路的案例,由学生做相关实验,来更好地理解三极管三个状态的属性。如图2所示。
使三极管工作在正常放大工作状态,学生可以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量其基极、集电极的电压值、电流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分析其放大电路的工作条件。分析完后,在此的实验基础上稍作修改,就可以利用三级管电子开关控制电动机,验证其工作在饱和及截止状态的条件。见图3。
如图3,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为250,电动机启动时启动电流及集电极电流IC应为1.5A,而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最大放大电流也不能达到1.5A。此时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基极电流,使三极管工作在截止、饱和状态,此时三极管作为开关使用。通过计算可知当基极电流IB大于12mA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三极管导通,电动机启动。在该案例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及理论指导,具体实际电路的连接、分析,计算,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完成实验后,通过实际实验数据与理论饱和值比较,分析出三极管工作在截止、饱和状态的条件。这样通过具体案例实验来解决具体问题,可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将案例应用在教学与实验中,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等案例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近日,切合主题教育之机,本人学习了该警示教育读本,书中鲜活的各类腐败案例一一展现在我面前。除位高权重的原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副处长王忆穷、甘孜州原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昂波、德阳市原规划局局长钟建川等的案例外,特别是书中最后乡镇国土所的案例,让我对警示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这些案件的依法惩处,再次展现了我国中央到地方,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一、重新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
腐败产生的根源并不是高级别干部的专属问题,根源不在干部级别,而在是否有权力。乡镇国土所的干部级别非常小,但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就连一个司机,如果不能正确运用权力,也会偷公家油往自己包里塞。权力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腐败之所以产生,在于拥有了权力。如果正确运用权力,可以用来有序控制和科学管理社会,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相反,如果权力被滥用,就可以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社会,贻害于人民。由于权力的双重作用,它既可以为社会公众服务,也可以成为权力占有者谋取私利的工具;既可以使人大有作为,也可以诱使人走向堕落。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懂得权力的双重性,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分清私人利益和公共权力的界限,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要时刻思贪欲之祸,时刻除非分之想。
二、权力必须要有制衡
权力不能没有制衡,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组织,失去监督。一切权力的运作都需要监督,一切权力的运作也都离不开监督。我们党员领导们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乡镇国土所在农房修建审核,违法用地巡查方面拥有审批和管理权,看似级别小,但权力没有约束,非常容易被滥用,从小恩小惠到吃拿卡要,都是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越是基层,越是前线,越要加强监管,权力需要制衡。
篇6
近来学校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黄海潮的要求写教育教学案例,尤其是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案例。看了部分教师的教学案例之后,发现有一些案例的写作方法还没有掌握,有必要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题:
较多教师的教学案例就是教案加分析。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个案。是对单一的,典型的对象进行非完全的解剖分析。
特性是什么?
教学案例的第一个特性是具有典型性,是对个别的教学情节或者教学的事件或者教学的行为的剖析,需要剖析教师,剖析学生,剖析环境,剖析方法,剖析问题,剖析行为,剖析理念,剖析影响。是解剖“麻雀”式的,因为案例虽小,但也五脏俱全,案例就是这样。
教学案例的第二个特性是分析性。分析与反思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不同点是反思的角度常常单一化,甚至狭隘化,而分析要求将典型性的特性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
第三点,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所谓真实,就是教学案例不是假想,不是预设,而是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可以是实录,可以是回忆,但不能假设。既然是真实的,所以教学案例是优缺点的共同体,不一定是一堂有效教学的成功案例。尤其是有成功又有失败的案例,分析的可能性才更强。所以,案例的基本特性是以事实说话。
第四点,教学案例具有深入性。教学研究需要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我在暑期培训讲座中提出的由“想”到“法”的过程,我认为就是案例的深入性过程。对自己的一个案例能深入地去“想”,在“想”之后产生了“法”,这样就能真切的进行分析。
第五点,教学案例具有多样性。所谓的多样性,一是分析的多样性,二是形式的多样性。分析的多样性,是指教学对象和被教育对象的不同,所以,案例的分析是多样的。形式的多样性,是我认为怎样写的关键。
怎么写?
一,叙事追踪法
叙事是这类案例的基本行文格式,追踪是案例叙事的一个过程性,资料性的再现。对一个学生,一种课型,一种文体,一种学法进行系列追踪。假期中在培训中听到的李迪就是这样的成功者。
二,课题研究法
确立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的统一引领下进行案例的筛选,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有效提问中可以对课堂问题的确立数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提出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主次问题进行研究。 三,夹叙夹议法
案例分析在课堂案例的叙事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插入性反思分析,一边叙述案例,一边进行理性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在课堂实录性案例中。
四,实录反思法
首先进行教学案例实录,在实录过程的最后进行理性反思。注意,不能变成教案加反思这样的形式。应该是课堂教学案例实录,然后进行教学案例的反思。 五,问题引入法
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思维的基本模式来进行写作。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思维的迟缓或者思维注意力的涣散等为问题,然后再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探索,最后寻找出有效提问的基本路径。
篇7
教育案例一般由背景、案例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案例问题几部分构成。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景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特征
教学案例包含着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景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从总体上看,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典型性
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
指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他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三、教育案例及分析举例
[案例一]
我班有个叫黄继承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诈等,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首先要了解后进生转化方面的知识:
一、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二、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理论支持: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三、可以从如何对待和转化这样的学生进行分析记录:(1)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2)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黄继承坏习惯形成的原因;(3)“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说明,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后进生,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案例二]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从教也十多年了,教学中也时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可是有时候事与愿违,因为感觉课堂过于吵闹了。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有学生不时插话进来或是在下面小声说话;在自习或做题时,也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课堂讨论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争论不休;课间休息时更是乱成一团糟……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在课改的今天,针对课堂吵闹的现象,你该是什么态度和做法呢?
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这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孩子的不同个性。孩子的动作和声音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孩子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孩子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和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的结构转变。
[案例三]
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二)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与此种情境有关教育理论知识为:新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略。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①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
②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
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七字诀: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可以从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来进行有效分析:(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实际上,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说明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说明:角色要轮换担任;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探索
我国重视教学改革问题,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中的数学学科来说,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结合典型的例题,提高学生对数学公式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认真分析,明确当前教学案例设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一、当前我国整体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案例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案例的内容落后,已经不适合再作为典型例题来讲解,而且大部分的数学教师依赖所谓的“名家老师”,学习他们的方法,照搬照抄案例的内容与讲解的方式,导致很多内容不符合本地区教学的实际情况;其次,当前数学学科的教学案例形式过于单一,很多老师不愿意在这个方面花费时间,而且也没有相应的能力做好案例的设计工作;最后,高中校长没有做好教学案例的评价工作,导致相应的工作停滞不前,而且数学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也不强,导致学科的教学效果不高[1]。
二、做好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案例的设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高中数学教师做好教学案例的设计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为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在网络上和书籍中查询资料,钻研如何进行实际的讲解,这就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课堂上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认真设计教学案例的内容,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转换,用更直观的形式讲解出来,使内容更便于高中生理解和应用,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地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提高设计教学案例水平的几点思考
1.高中数学教师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整合学科的知识
首先,高中教师要做好学科的研究,明确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案例内容既具有时代性,又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其次,数学教师整合学科的知识,将需要运用案例的知识总结出来,便于有针对性地设计案例;最后,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能照搬照抄网络上的资源,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思考选用哪一种案例,如何将案例引出[2]。
2.注意学生的能动性,合理设计案例的内容
一方面,做好上一c内容之后,高中教师就需要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遵循尊重学生能动性的原则,避免“A或B”选择教学方式,设计开放性的案例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保证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分析教学案例的构成要素,为实际的教学应用做好准备,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教学情境的选择、案例教学的目标、讲解的过程设想、实际讲解的效果和总结不足,使设计的教学案例具有完备性,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案例设计的结构,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结构。如讲解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内容时,在设计案例的时候,需要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且采用循环结构,复习之前学过的平行的概念,然后讲解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平行关系,设计学生自我学习的板块,完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要做好教学的总结,在讲解之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找到不足,便于日后改进。
3.高中数学教师提高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保证应用案例的效果
高中教师提高自身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及时在网络上找到可以借鉴的内容,既保证案例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在浏览的过程中,扩大自身知识的掌握范围。另外,数学教师在应用案例之前,还要在数学教研组中进行探讨,综合组内各位数学教师的意见,对设计的案例进行改进,保证应用案例的效果。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提高设计和应用教学案例的能力,对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正面的影响,高中校长和数学教师需要重点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设立数学教育专业的学校还要提高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对教学案例的理解和设计的能力,为我国高中数学学科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沈 澄.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课堂教学实践――以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数学课件获奖作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50-54.
篇10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根据教学经验设计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案例的内容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的常见问题。使得教学案例有较好的针对性,能更好的贴近教学实际。基于会计行业标准的会计教学案例或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问题紧密相连,或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益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案例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对教学理论的讲解,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在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2、优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体现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内在统一性,使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会计工作必须依据其行业的规范和准则,然而单纯的讲解规范和准则会比较枯燥,而将会计准则与相关案例相结合则可以使案例教学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项目导向,课岗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案例教学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案例讨论,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还可以用后续课程的知识对案例进一步分析,不断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使学习更具有连续性。
二、基于行业准则的基础会计教学案例的研究内容
1、教学案例符合当前教学实践的需要
案例包含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能够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或容易产生疑惑的事情和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明确该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通过将会计行业准则与案例相结合,借助一个故事,列举数据资料,说明道理,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确会计相关准则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运用,使理论不是凌驾于教学知识体系之上而是具体化的融入学习和工作中。
2、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
案例不应该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准确的、纪实性的,案例编写持客观的态度。目前的很多会计教学案例为了体现真实性的效果,往往会采用真实案例。但是学习基础会计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深入的会计知识,往往还不能深入分析案例。因此建议针对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应更注重对于准则和规范的渗透,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但是,这并不是说适用于基础会计的教学案例一定是浅显的、虚构的案例。在教学案例的运用上还应注重案例分析的延续性和综合性。社会工作生活中存在很多真实的案例,这些案例中也会包含着基本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内容,虽然只学过基础会计的学生不能深入展开讨论,但是他们可以在大学一年级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准则和规范,随着后续课程的学习,逐步运用所学知识挖掘案例中深层次的会计体系内容。同一案例可以在不同课程中运用不同层面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有效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也使学生的会计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准确。
3、案例的分析提示明确
教学案例应附有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师引导,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案例既能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分析方法或者经验,又能通过讨论和思维启发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作为案例分析的引导者应该保持客观的角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4、案例编写符合行业标准和执业规范
- 上一篇:常见皮肤病中医疗方法
- 下一篇:医疗机构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