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文化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企业文化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 城市公共交通永远是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城市公交系统则是了解城市的窗口,关系到这个城市的形象所在。一个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达程度。既然人们都习惯的将一个城市的公交看做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那么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利用企业文化发展完善锦州的公共交通事业将成为锦城发展的重要内容。
1.近阶段锦州公交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燃油价格涨幅不定而乘车价格不变对公交造成的困难
国际石油市场近年来强势震荡,国内汽油格也开始上调,并且不断波动。对于公交公司这样的企业而言,涨1毛钱都是不小的负担。而只要油价上涨,诸如油、轮胎、各种橡胶制品等系列产品肯定要随之涨价,而这些也是公司必需的物资。面对巨大的成本支出,如果公司不想办法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锦州公交公司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不断上涨的成本与始终如一的票价之间的矛盾。锦州公交公司总经理将这一难题形象地概括为:市场经济下的成本,计划经济下的票价。面对这种形势,公交企业处于计划经济价格与市场经济成本的夹缝之中,处于社会服务的公益性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矛盾之中,处于城市发展对公套的要求与公交优先政策不能完全落实的困惑之中。
1.2司机工作压力大、工作条件差导致工作热情降温
公交车如同城市的命脉,需要不断的流淌。目前锦州公交司机需要每天工作12小时,才能保证市民通行的畅快。公交司机工作强度高,导致司机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其次,工作压力大饱受职业病困扰。在公交行当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牛晚,腰间盘突出是必然,心理压力无处可言”。另外由于公交司机常年在外工作,很少顾及家务活,导致夫妻经常吵架。公交车司机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按点发车、到站打卡、乘客不理解、家庭不和睦等问题的综合影响,心理压力剧增,这也使得我们坐车时偶尔会遇见满脸怨气或者是脾气大的公交司机。
1.3公交公司改制问题所引起员工不满
锦州公交公司在2007年提出公司改制。企业改制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职工。他们认为改掉国有制,变成产权私有制之后员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的福利待遇下降,公交公司员工普遍惧怕改制,担心成为牺牲品。为拒绝改制的进行,部分司机进行了罢工行为以示抗议。这件事在公交公司内部及其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之后通过领导的细心开导、动员、劝说、保证及实际福利落实下,锦州公交公司才得以施行改制。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部分职工没有深刻体会到改制的含义,并与领导班子发生矛盾,这种矛盾依然成为管理中的障碍。
1.4公交公司企业文化宣传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完善
就目前锦州公交公司具体发展形式观察,公交公司的企业文化宣传力度明显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外部的顾客无法感受到一致的文化氛围。在公交公司外部没有一个鲜明的标榜企业文化的宣传口号或标语;没有有效利用公交车外身这个大的宣传平台宣传其自身的企业文化或宣传标语。其次企业员工不能清晰的说出企业文化的主旨、不能清楚了解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的中心;在公司内部没有人制定具体的企业文化细则。
2.锦州公交事业发展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最根本措施
2.1提高服务意识,打造“优质服务”公交文化品牌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企业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势在必行。由于公交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宣传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够完善,所以公交公司要以建立特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为奋斗目标为核心工作,在企业运营中处处考虑市民的需求,提高服务意识,把建立特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文化品牌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公司可根据城市自身的旅游资源、工商业特色,建立品种多样种类齐全的精品公交路线,并且贯彻“把最优秀的员工吸收进来,把最优质的服务提供出去。”以优秀的员工和优质的服务实现以“优”待客,用别具特色的品牌服务为乘客营造满意之旅,从而创造特色的公交文化品牌。
2.2多渠道宣传和贯彻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需要营造,还要不懈的宣传以深入人心,这就需要做到如下几点要求:
2.2.1强化企业文化的内部学习
对一线的公交公司员工分期分批进行岗位培训,贯彻并宣讲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员工明确自己在宣传企业文化这场战役的重要地位,使他们更好的更全身心的投入到建立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的战役中去。
2.2.2加大宣传,扩展企业文化的外部影响力
公交公司应该大力采用、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来宣传公交公司的精品路线和文明路线,使企业的文明形象深入广大的市民心中。在必要时拿出部分车载广告来宣传精品路线和品牌路线。使职工和市民更深体会到公交公司“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2.3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并监督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推行
公交公司可以在公交车站和办公楼设立投票箱和意见簿,定期对公众意见整理和讨论并及时反馈和整顿。把建立特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如此日积月累必将形成一套看不见的工作制度和企业深厚的工作底蕴,夜以继日必将形成一种文化、一种足以使企业日益强大的品牌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属于自身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品牌。
2.3以文化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有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一种员工都认同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才能凝聚人心,才能让每位员工忠诚企业,以企业为荣,发挥出自己无限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就公交公司的具体情况而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对员工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艺术修养、关心员工的生活质量。
2.4以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公交发展
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进行,企业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以文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总体上体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战略,并从企业目标的复杂性、动态性、现实性上,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规划。其次,培育企业经营哲学,统一员工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作为指导企业一切活动的则。确定和培育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最后,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制订科学合理的以营运服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公交公司应持续重视文化因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能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经济和管理的作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2
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企业强大的竞争实力的推动下,日本经济得到了快速且延续的发展。经济学家在对日本企业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欧美等国家的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人们创造性的发挥。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模式,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企业文化理论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企业文化的内涵,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上来说,是指全部企业职员共同拥有的一系列价值理念、思想意识、言行原则及看法。
二、燃气公司如何构建以客为尊的企业文化体系
(一)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的核心是发展,评判一个企业发展的基本标准是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市场的抢占首先就是要为用户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要转变观念,积极引进和大力倡导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企业文化引领发展,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管理机构,策划、制定、完善企业文化活动项目并规范程序,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实际,健全各种便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将民主管理贯穿于制度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员工能自觉的执行这些制度规定。
(二)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员工是企业的形象大使,员工的素质水映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影响着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因此燃气公司要以人为本,要关怀员工,尊重员工,关心困难员工,完善长效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党团群工、各类文体协会组织作用,搞好活动文化建设,以活动文化陶冶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使员工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增进沟通和了解,融洽感情,融洽企业内部各种关系,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企业氛围,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把员工的心拢在一起,增强公司的凝集力,树立公司形象。公司要抓好知识文化建设,做好员工培训,建立涵盖整个公司员工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制定员工成长成才规划,建立和完善“传、帮、带”制度,不断加大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快员工成长成才步伐,以知识文化提高人,以员工岗位学习活动为载体,搞好员工在职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职工技术业务水准,开展各类业务技能比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岗位竞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企业才能更健康的发展。
(三)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全员绩效管理,对考核内容设置具体的量化指标,使考核内容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严格奖惩机制,配置意见箱、设立客户接待室、张贴客户服务指南,并公示客户服务热线,让客户给员工打分,并将分数与员工的工资、晋升相挂钩,使企业员工了解到自己的言行与利益息息相关,促使员工用心做事,不断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聆听客户通过电话、信件、邮件、传真、来访等方式反馈的服务需求,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客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专业、高效、准确、友善为客户提供服务,自觉维护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倡导公司与员工共同持续发展理念,将公司利益、管理层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有效调动管理者和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员工的凝聚力,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高速、长远发展。
(四)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文化网络。
建设企业文化传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等宣传企业文化,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企业文化,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引导员工在思想观念、学习意识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转变。加强对企业先进人物的宣传,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的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三、结语:
篇3
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为企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书呆子才会相信那些贴在门上、写在墙上、印在纸上、说在嘴上的豪言壮语都是真的。“企业文化不是贴上去的,也不是喊出来的”。同样优秀的企业可能拥有截然不同的理念,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企业。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理念一旦确立,公司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在关键时刻企业能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
这些对于企业文化有着曲解而不能用辩证的思想观与方法论去理解、培养和执行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令人感到可悲的。一家本身效益不错的企业,自从导入ci后,企业的老板一下子觉得不得了,企业脱离了象游击队一样的“市民经济”运作模式,而步入到了正规军的“规模营”的行列里了。于是,企业老板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种思路,来填充企业文化上的先天不足。本身这家企业就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他生搬硬套的来捣腾企业文化,结果适得其反:员工阳奉阴违,部门间、员工间、上下级间不配合,相互拆台现象严重,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口号式的企业文化,成为了没有深入员工内心深处的虚假文化、表象文化和无用文化。这样,使企业员工把时间都花费在这些表象文化上,加上企业本身就起步晚、底子薄、人员不稳定,导致企业效益不断的下滑,生存受到了威胁,只得使这一幕草草收场。
其实,只要是企业都会存在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就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的。企业文化需要经过企业的酝酿、积累、认可、信赖然后才会释放。企业的发展不光是依靠企业文化活着的,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才会造就出较为细腻、完整与成熟的企业文化,这时才会使企业文化成为发挥出其内在的价值深入人心和薪火相传的作用。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这些精神文化来自何处?来自长期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家所倡导的文化不一定是企业真正的文化,只有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在员工中形成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才是企业真正的文化。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抛弃不利于企业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才能形成企业真正的文化。
篇4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企业文化建设会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同时也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的方式来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帮助企业思想工作不断创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如何妥善的处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便成为保证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文化载体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翻天覆地的边化社会的经济成分以及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分配等都与改革开放之前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导致当前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难做。但是因为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较乏味,形式单一,实用性不强,导致其不能满足当前时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所以必须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要将工作内容与时展相结合,完善工作制度,提升工作内容的实效性。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涵义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以及工作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代表可以承载并传递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一种政工载体,政工载体可以有效的帮助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传播[1]。
2.将企业文化作为载体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2.1通过动态模式的企业文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讨论、科技讲座、技能比武、文体娱乐、参观学习等文化活动,可以从我国各种大型节日入手,开展一些以XX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或者是一些仪式,将企业的思想文化工作全方位的渗透到类似的活动当中,让员工可以在节假日的活动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对自己的身心进行充实,升华道德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的向员工传输企业可新理念,宣传企业精神,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构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的企业大环境背景,将人才培训作为企业文化的构成因素,完善培训机制,构建制度化、常规化的培训模式。培训的方向要涉及到在岗技术、员工职业操守以及员工为人准则等诸多方面。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方式让员工养成奉献观念、服务观念以及良好的职业观念[2]。
2.2通过静态模式的企业文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的景观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物质性文化的构建情况,如果景观整洁美观,可以潜移默化给职工带来一种道德上的约束力以及感染力,让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接触社会的主流道德观念,并对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必须完善厂区内部规划工作,让内部环境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化。要格外注重绿化构建,配合诸多净化模式,让厂区内部的山水园林以及景观路发挥应有的作用,保持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互交融。在企业的公共场所中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企业文化特征的文艺作品,作品的选择可以从企业精神文化标语、企业精神雕塑以及企业在职员工个人作品中来判定,主要侧重于作品的教育意义及其文化内涵。通过构建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方式来打造科学的育人氛围,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用性[3]。
2.3实行品牌战略
企业形象塑造是许多元素共同构成的工程,可以通过实行名牌战略、全方位宣扬企业标识等方式来实现。企业品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必须要持之以恒的宣传企业品牌,通过该方式来提升职工大局观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培养员工的爱国精神以及团队精神,全方位凝聚人心,积攒力量。宣扬品牌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也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实行社区文化建设
将社区文化建设和企业日常精神文明建设相互结合,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文明社区创建评比活动等方式,来提升社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度。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须要和企业职工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相互结合,为职工的日常生活服务。将贴近职工日常生活实况与满足职工日常生活的基本追求作为基础,寻找切入点和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将职工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保证其建设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职工。当前社会发展节奏较快,职工的工作比较累,所以必须让职工的工作之余有机会补充自身能量。企业方面可以打造多样化的业务休闲方式来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可以让职工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脱离出来,解放身心,同时也可以在娱乐的过程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陶冶情操。
结束语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发展的虚拟化动力,并且企业文化可以完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其科学性与实效性。随着市场竞争逐渐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较大,所以通过企业文化这一载体,不断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进行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本文从目前企业文化发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的载体功能进行分析,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旨在完善企业文化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构成情况,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燕斌.新时期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究[J].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22):111-113.
[2]侯亚军,徐铎.以企业文化引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35):222-224.
[3]权小龙,权炳钧.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0,06(14):189-190.
篇5
关键字:文化建设;员工积极性;措施;企业管理
引言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同时,企业的优秀文化还可以是帮助企业加快发展的最经济的战略资源。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合作性、自觉性等。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随之提高,最终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动力。因此,一个生命力强大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套同样生命力强大的文化体系,只有这样,企业内部才会团结,企业才会走的更远。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的文化可以熏陶员工的思想,感染员工,并指导员工的思想,所以企业文化间接地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企业内部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共同思想,员工只有在这种氛围之中才能有归属感、集体感。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在工作时会自觉以企业的共同价值和行为准则为标准,去学习新知识,为企业创造新财富。这种文化层面来带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难以想象和估价的。
其次,企业的文化还是一种信仰。优秀的企业文化经常会成为员工的信念力量、道德力量和心理力量。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独有的优势。当企业面临困难时,企业文化便可以发挥其无形的力量,帮助企业取得战略决策的胜利。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足够强大和雄厚,那么就会产生较为强大有力的经营结果。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帮助企业找到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此,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顺利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发展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另外,企业的文化建设好了,还可以给企业内部带来更多的利益,如:
(1)企业的文化可以促进民主管理,使企业做到维护员工的利益。
(2)企业文化内容形式多样,可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调节企业氛围。
(3)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员工的积极学习,为企业培养创造型人才。
(4)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企业的经营,为员工提供思想保证。
二.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性
员工是企业进步的动力。一个企业内部,如果员工懒散,积极性低,就会使工作效率降低,给企业的长远发展拖后腿。相反,如果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高,那么创造的业绩就会高,对企业的全面发展就能带来无限利益。总的来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有以下几点意义:
(1)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就会在工作上充满活力,并自觉地完成任务量,保证业绩,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
(2)员工的积极性可以提升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为企业的发展积蓄力量,使企业经久不衰。
(3)有利于员工之间向心力的凝聚,可以提高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4)员工的积极性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也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使企业的口碑得到提升。
三.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
1加强创新文化的建设
1.1制度的创新
企业的发展是细水长流型的发展,然而,企业如果想要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和时代接轨,不断创新自己的制度,不断为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转变经营方式,创新经营机制,全力构建发展格局,掌握经营自。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一种柔性的管理方式,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管理的创新,必须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将文化和企业的管理融合到一起,将员工的行为意志都纳入管理中。企业文化可以成为内在控制,主要是提高员工的思想,使员工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制度管理则可以视为外在控制,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来实现的。企业应该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在体系中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滋润制度中的强硬部分,使制度更得人心,更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更有帮助。
1.2思维的创新
面对复杂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确保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观念。企业的发展应该永远不满足与现状,不怕输、不服服的竞争意识之上,企业更应该需找新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和创新思维一起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在创新中发展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企业在思维创新中,应该把高层观念、信誉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等贯穿到一起,把眼光放到全世界。经营理念不可以一尘不变,必须及时地进行创新和完善,保持企业的活力,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扩大规模,在创新中不断空库自己的地位。
1.3市场的创新
市场竞争的主题是各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淘的法则会淘汰很多企业。相比之下,越是竞争手段灵活,开拓挖掘市场广阔的企业越是能长久的生存。为了在竞争中打败对手,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以创新市场、满足用户目标的服务意识,并引入现代营销理念。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内外影响力,通过广告宣传策略、公共关系策略等,挖掘市场。企业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占据市场最大份额,以创新夺市场。
2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员工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的体现,其主要是帮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可以在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可以凝聚人心,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2.1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素质体现在企业精神、经营思想等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之中,并且对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然后是队伍的建设,使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一致,自觉约束自己,与他人合作。
2.2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企业精神
企业的精神体系包括了价值观、世界观、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等等,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员工群体,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同样也是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聚合。
企业的精神是企业内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现的是企业自身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企业员工精神面貌的体现。企业的精神应该是从企业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精华部分,它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使员工和企业一致向前发展。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也是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帮助员工爱岗敬业。
2.3价值观的塑造
在如今价值体系多元化的社会,企业要想坚持自己的道路和特色,就必须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企业才可以树立强大的竞争意识,去拼搏未来。企业应该把员工的自我实现价值融入到发展目标之中,使员工学会奉献,做到言行一致,有一套共同的价值体系,从而启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还可以包括各种奖惩制度,通过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整合,让员工认识到企业的利益就是自身的利益,这样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动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企业文化的发展,不仅对员工有思想上的陶冶,更能切实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增长做出贡献。但现实中,很多企业只重视经济利益的追求,在精神文化方面很欠缺,不仅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更没有自己的文化信念。真正立足于市场竞争并不倒的企业,都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做到内外兼修。
参考文献
[1]蔡德平:弘扬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6期.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融合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1-01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导,结合企业现有实际而形成,在国有企业管理同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1世纪,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期间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思想形态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的接踵而来的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也给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双重考验。该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该如何保持与时俱进,进而确保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呢?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对该问题展开探讨。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同一性
同一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一致。二者尽管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他们研究的最想都是人,都是在研究如何做好人的思想层面的激励工作,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为提高经济效益、为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研究方向一样。作为意识形态,二者都是在我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三是内容互相渗透。无论是统一思想、激励员工,还是品德培养、贯彻方针等,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四是发展环境相似。二者都是处于同一个环境(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中发展,即都在某一特定的企业。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
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隶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内容;而企业文化则隶属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二是内涵不一样。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它是一种理性文化;而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种理性概念(如思想、行为规律等),又是一种实践性概念(如思想教育活动)。三是内容不一致。企业文化彰显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与全党保持一致,凸显共性特征。四是运作方式有差异。企业文化是文化大环境的潜移默化,个人努力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是统一领导,系统集成。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现存问题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存问题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存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现有价值观念滞后于企业发展。企业价值观念应有利于企业确保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现有价值观念还存在平均主义以及大锅饭思想,不利于企业的机制建设和文化、技创新。二是内容八股,流于形式。当前部分企业仍然认为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导致文化建设不被重视,阻碍了企业的运作速率和健康发展。三是文化趋同化,没有自我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和形式;但就现实来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企业不能根据自我发展状况和企业环境探索特有的文化。因而,脱离实践的文化建设也就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四是弱化“人”的作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不够重视。以人为本的明显特征是通过教育、沟通以及激励方法,使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存问题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存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工作难度大。由于国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国外文化的渗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不好做。二是工作方法落后。表现如: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工作机制滞后等。三是定位不准确。当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不准(如无用论、附庸论等形式的影响),导致该工作难以向前推进。四是队伍整体素养不是很高。这一点最终还是要归因于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层面不够重视,导致该工作没有人乐意去做。
三、机制研究
就笔者研究分析,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才能有效改变上述现状,进而有助于企业发展。根据本人从业经验,认为要做好有机融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作用的协调性
实践中,要充分挖掘、提炼、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将这种优势变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力。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优化相关途径,进而将工作内容渗透到企业管理和生产中。可以通过塑造品牌的塑造、观念的强化等优势[1],与企业文化融合。
(二)功能的切入性
功能的融合要做到:第一,要切入二者都为同一主体服务,具有相同导向;第二,二者都具有协调的功能,以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念为切入点;第三,以激励机制为切入点,无论是对员工的思想教育,还是职业生涯机会、人才培训等,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所实施的激励手段。
此外,凝聚力以及教育功能等方面都可以作为任何的切入点。
(三)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首先,二者融合中,要处理好互补与互渗、指导与促进、融合与替代的关系[2];其次,避免无用论、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以及全盘西化等形式或言论的滋养。
作者单位: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建设工程部
参考文献:
篇7
一、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理念教育
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的灵魂,这个灵魂如果能永远不衰、永远常青,企业就会永远存在。目前,我们应该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抓好职工队伍的思想教育,强化创新思维,培养锤炼市场意识,确立自强、开放、创新、追求的企业精神;追求卓越、平庸非我的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企业宗旨。
要在全体员工中强化四个意识。一是竞争意识。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还体现在经营管理上。产品质量、人员素质、内控机制、配套措施等,无一不是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二是服务意识。用户就是上帝,要坚持全心全意为拥护服务,提倡文明用语,礼貌待客,周到服务。三是人才意识。要形成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风气,积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造就环境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氛围,使企业知识层次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推动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四是创业意识。要树立自立、自强、自谋发展,二次创业的新观念。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乘势而上,学会在困境下求进,在无热点下发展,在微利下生存,创最佳经营效果。 中心 htt
二、注重培育新世纪职工新形象
培育和树立新世纪职工新形象是企业的重要工作。应充分运用各种板报、会议、宣传专栏、标语等形式宣传厂规厂纪,传播新思想、新风尚、好人好事。打击不良风气,营造有利于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的舆论氛围,培育以“八有“为标准的新世纪职工新形象。即:有爱国家爱企业的思想境界;有与时惧进的道德理念;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有熟练过硬的业务素质;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文明向上的交际形象;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
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用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影响和带动企业,推动企业先进文化发展和职工整体形象的不断提高。
三、注重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建设
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宗旨教育,使领导干部牢记五个宗旨。即:位为民心,淡泊名利;权为民用,清正廉洁;利为民谋,克己奉公;欲为民节,艰苦创业;情为民系,热爱职工。二是树立全新的道德楷模。思想作风突出一个“实”字,即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突出一个“勤”字,即勤奋尽职;生活作风突出一个“廉”字,即清正廉洁;处理问题牢记一个“公”字,即公道正派。三是增强自身修养,培养蓬勃向上的形象气质。各级干部都应做到待人真诚,言谈不俗,举止高雅,彬彬有礼;要具有博大的胸怀,不计较个人名利恩怨;要努力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欲”、“慎终”;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本单位的各项工作。认真落实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干部制度,逐步实现企业干部由职工直选,有效体现职工的民主权利,使企业干部成为职工拥护、信赖的带头人。 转贴于
四、注重提高全体员工的技能和业务素质
企业要善于发挥传统优势,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和群众性学习培训活动,引导职工培养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技能,鼓励他们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一是针对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教育职工要适应新的形势,能自觉、自主地设计自己的知识,技能提升方案。二是组织重要岗位,技术工种知识技能学习培训,采取业余和脱产相结合,导师带徒弟和互帮互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职工可送到专业学校短期培训。掀起学技术、学业务热潮,使全体员工技术业务知识在短期内有明显提高。三是开展以“创新”为主题的大练兵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涉外业务水平、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尤其是企业机关干部更要熟悉掌握业务范围、职责内容相关知识和政策、规定、办事规则及程序。要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教育培训活动,寓教于乐,引导职工在实践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五、注重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
篇8
关键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035-02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历程,“服务与业务领先”,“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创造了移动通信事业大发展的辉煌。2005年中国移动公司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
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主要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等。
(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发展历史概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通信企业,公司成立于2000年,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以其出色的业绩和实力成为世界五百强。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地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01年,根据当时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就确立了以“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企业理念体系。2002年,又下发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同时,整个公司以围绕企业理念体系进行宣传为核心,开展了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建设和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结合与融合、企业形象塑造和提升等各个层面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集团取得辉煌成绩、实现“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战略目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和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三)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的构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括:企业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四)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对企业及员工在工作中有极强的引导作用,企业文化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有着约束行为的作用,它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衡量企业及与员工行为的标尺,是非常清楚、黑白分明的,对错一目了然。
2.凝聚作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语言、统一行动,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从而在工作中形成极强的统一性,更好更快地达到预期工作效果。
3.规范作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性规范、一种心理约束、一种心灵契约。它具有一种磁场效应:就是让员工置身其间,不知不觉融入到团队当中,从而更好地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
4.激励作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主管理”: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激励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激励”:不是“要”,而是“我要干”,这样做什么事情都凭自觉性,而不是强制性,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5.辐射作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辐射作用,使企业和员工内外兼修:做到对内增强素质培养,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如今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及落实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宣传不到位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虽然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员工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就由培训师进行讲解及宣传,但也仅限于初期培训课堂上的短时间普及,在工作中很少被提及,并且工作后的培训课中都为业务知识培训,脱离了企业文化的巩固。对外在媒体上也很少提及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的作用。
像大家在电视或路边的广告牌上看到的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宣传广告,都是新业务的、或者新活动的宣传,没有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有力宣传,社会影响就相对小很多。
(二)缺少专门的企业文化培训师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虽然内涵深刻,但光是靠员工入职初期的几天企业文化的培训讲解是不够的。公司的业务培训师虽然不少,但是缺乏专门的企业文化培训师来针对企业文化进行定期员工培训,也没有即时更新的企业文化宣传课件,没有结合员工实际情况来宣传和加深企业文化。
(三)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贯彻不到位
员工工作期间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大多数不懂得企业文化的深刻含义和在工作中、团队中的诸多作用,致使中国移动公司自己的员工都不清楚、不明白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从而使中国移动公司的企业文化贯彻不到位。
(四)团队与服务文化建设不到位
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3
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关注的问题很多,“毒奶粉”,“毒馒头”等等表面看是政府监管不力,企业唯利是图,但是追根究底是社会文明和文化缺失的问题。企业缺失诚信,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事情,企业很可能失去信誉、失去客户,倒闭破产,造成沉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才能让企业生存发展,让老百姓放心购买商品,作者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监督,企业改革的方式,即企业构建新的商业精神和新的价值体系,发展企业的同时树立现代企业新文化,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顺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需要建立创新型竞争机制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自身固有文化的审视和调查,发掘不足,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文化建设建议,为企业向更远的目标发展提供保障。
企业为当今社会主要的组织,面临外部压力与内部人员管理的问题,企业要发展,需要清楚:企业有什么,企业缺什么,企业变什么,需要通过文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前进。现代企业以创新机制为手段,以承担社会责任为条件,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采取个性化管理的新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这是当代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思路。
国资委这样定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灵魂,引导企业运行、发展,贯穿着整个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的理想信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期望等微妙的心理沟通,使员工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观念,改变员工原来只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行为意识,使他们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使自己的行为更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员工将自己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的分支,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是企业文化具有它特定的内涵,企业所在的行业,地域不同,文化就不会相同,同时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都将影响各自企业的文化形成和发展。因此建立适合企业自身行业特点、带有自己个性的企业文化是建立企业文化的立足点。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
企业文化发展至今,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发展,伴随着企业的成长,需求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也出现新的特点。比原来更加注重人的需要,更加注重信息交流,更加注重品牌发展等等。
1.理念文化
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产品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企业从“生产”、“行销”逐渐发展到“形象”的层次,也就是说从抓生产到注重营销慢慢过渡到现在开始重视品牌服务,从单一的终端为王的营销模式到终端与产品、品牌的互动有效协同。“如家酒店连锁”创立于2002年,始终以顾客满意为基础,以“宾至如归”的家文化服务理念和民族品牌形象向世界展示。如家已在全国200多主要城市,以直营和特许保存的模式经营酒店1000多家,形成业内最大的连锁酒店网络体系。凭借标准化、干净、温馨、舒适、贴心的酒店住宿产品,如家为八方来客提供安心、便捷的住宿服务,传递着“适度舒服,自然自在”的简约生活理念。
2.创新文化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企业要生存必须要学会创新,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要开拓市场必须要拥有自己的、与其它产品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开发新产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大胆加入创新元素,为的是企业能立足生存。为此许多企业都设有新产品研发机构,特别是消费行业,新产品的开发就有很多。杭州知味观是大型餐饮企业,这几年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因为每年都有新的菜肴开发出来。例如有主打“养生菜系”,有主打“时令菜系”的。根据天气的变化,融合保健养生学,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和主妇的青睐。文化与产品结合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3.虚拟文化
虚拟文化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知识型产品和产业。企业经营的虚拟化表现在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操作系统整合有效资源,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具有灵活、合作、共享、快速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优点。出现了“BTB”、“BTC”等形式的电子商务,取代了传统的店铺,运营商在网上设置网店进行交易。阿里巴巴、淘宝网、卓越网等等还有各大银行网上银行系统。新的信息传媒使得文化隔离消失了,把相隔遥远的地域的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消除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时空障碍,推动了全球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同时也加剧了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4.融合文化
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被兼并。企业合并,各种人才集聚、各类资源共享,出现企业文化融合的情况,融合文化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优于竞争,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重组等多方面的盈利,这是对融合文化充分利用的结果,但是如果不能够合理整合多种文化,利用融合的优势为企业核心价值服务,那融合文化也会带来负面的效益,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xx建设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调查
对xx建设公司企业文化的调查基本从企业文化的四分结构理论展开,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资料收集三种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企业内部观念要素现状信息收集,为企业文化现状分析提供定量数据。访谈调查与资料收集主要完成企业内外部环境与具体文化信息的收集,为企业文化环境要素分析以及对企业文化现状分析提供定性资料。
1.调查的原则:为了使企业文化调查更加科学,收集信息更加准确,作者明确了以下几条应遵循的原则:
a.客观性原则
企业文化调查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以主观意见代替事实,客观性原则要求调查中注意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臆想。
b.全面性原则
企业文化调查时要涉及各个层面的员工,各级管理部门,反映群体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不能以偏概全,用科学方法全面收集资料,以保证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c.时效性原则
企业文化调查涉及一个时间段,在此期间调查的结论有个有效期,因为物质文化会发生变化,制度文化也在慢慢改变,因此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要求企业文化调查讲究时效性,能及时反映企业文化变化的现实状况。
d.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表现在:调查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调查分析方式是否符合伦理规范。
2.调查内容:根据xx建设公司成立的时间、公司的规模,考虑企业文化调查的可行性,作者将公司企业文化调查的主要内容界定有: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经营发展现状;企业员工素质状况;企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企业现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调查等。
3.工具设计:对xx建设公司企业文化的调查基本从企业文化的四分结构理论展开,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资料收集三种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企业内部观念要素现状信息收集,为企业文化现状分析提供定量数据。访谈调查与资料收集主要完成企业内外部环境与具体文化信息的收集,为企业文化环境要素分析以及对企业文化现状分析提供定性资料。
测量问卷包括受调人员的背景情况调查、理念体系调查和行为体系指标调查三部分。
a.背景情况调查问卷
具体项目包括受调人员工作年限、最高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和工作职务四个项目。
b.理念体系问卷部分
本问卷理念体系部分包括经营性理念、管理性理念和体制性理念三部分。经营性理念测量共设10个项目,管理性理念共14个项目,体制性理念共分为11个项目,表按五点记分,正向记分。
c.行为体系问卷部分
非观念问卷体系部分包括领导层行为、管理者行为和员工行为三部分。领导层行为共设8个项目,管理者行为9个项目,员工行为8个项目。表按五点计分,正向计分。
四、xx建设公司企业文化面临的问题
xx建设公司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受内部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体系,经过前文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对xx建设公司企业文化现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1.公司经营目标不够明确,缺少相关经营发展目标的文化
从xx建设公司企业文化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企业文化建设很弱,许多文化内容是空白,实际上根本原因是公司经营目标不够明确。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工程建设项目成绩有目共睹,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城市阳台、农贸市场、中小学,还是住宅项目如安置房、商品房等等,都积累了一定的实力。近几年公司先后成立广告公司、物业公司、商业公司,业务范围拓展到园林绿化、商铺租赁、广告等方面,收入也有较大增长。但是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公司有必要进行战略规划,结合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明确公司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如盘活现有资产、拿工程项目等,要有重点,项目不能都上,否则资金链会断,企业蒙受损失。明确开发项目之后,考虑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考虑具体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公司搞代建工程,需要做精做强工程管理,考虑与相关的建筑公司之间的竞争优势,下属园林、物业、广告公司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2.公司管理不够给力,缺少管理理念相关的文化
中层管理者中有部分资历高的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不强、开拓创新不足、缺乏先进的管理知识,依旧使用老的管理方法,行为侧重自己所在部门的发展与运作,形成部门工作推诿的现象,缺乏团队精神。公司拥有创业初期招募的老员工和管理人员,这部分人逐渐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对企业有很深的感情,是伴随企业的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这部分的管理人员需要照顾也需要不断地培训,以利于公司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
3.公司企业内部制度存在缺陷,反馈渠道不够多
公司企业内部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如考核制度、晋升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自己的规章制度。现在公司已经有制度,问题是现有的制度有缺陷,没有及时修改。原因在于反馈的渠道不多,员工不知道如何做。如果企业员工了解制度,并认可就会自觉遵守,面对不合理的制度就会提出来,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或者不修改,并反馈给员工。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制度就会更加完善,员工就会愿意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公司可以在明确现阶段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制度,使薪酬体系与考核体制挂钩,岗位职责与岗位薪酬挂钩,让员工参与到目标的制定、实施、考核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利益,奖罚分明,让员工愿意干、敢于干、乐于干,切实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篇10
(一)企业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系统
关于企业文化的范畴,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已经基本成形,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威廉•大内(1981)提出了Z理论,并最早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将其研究的内容界定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特伦斯•E•迪尔和艾伦•A•肯尼迪(1982)认为,根深蒂固的传统和广为接纳与共享的信念支配着当代的企业组织,这些传统和信念叫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构成的主要要素有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1992)认为,企业文化由共同价值观和部门行为规范组成,在深层次不易察觉的层面上,企业文化代表着拥有这种文化的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在容易察觉的层面上,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艾德佳•沙因在《组织文化与领导》(1992)将组织文化定义为由人工制品(物质形态层次)、信奉的价值观和基本隐性假设三个层次组成的系统。而在管理实践领域,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更加强调价值观对行为的指导作用。
曾经长期任麦肯锡公司总经理的马文•鲍尔将企业文化更为通俗地定义“我们做事的方式”。概括起来,本文认为:企业文化可以看作一个“以人为本”的系统,由企业环境、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构成。其中,企业环境指公司所处的社会、经济和市场环境,是对企业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人是系统的根本,是价值观和行为的载体,人分为群体和个体并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价值观和行为是系统的核心内容,两者间存在着激励、约束和反作用的关系;在系统中,存在着个体与群体、行为与价值观的融合或冲突,这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大量研究表明,当企业文化在个体与群体和价值观与行为两个维度都达到较高的一致性时,企业呈现强文化,从而具备了成为优秀企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即拥有更好的绩效的企业一般拥有强文化。企业从价值观到行为的作用结果最终决定了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企业在产业保持竞争力的根本。
(二)企业文化的定位
如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所强调的“以文教化”一样,企业文化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即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企业文化系统,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要服务什么、或者说要从解决哪些核心问题,从此入手塑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定位。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成功的前提,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集中表现。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准确的定位,才能从中发掘出自身最具价值的文化要素,最终构建出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正确的文化定位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定位不准,那么企业文化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反而会将企业引入经营误区,削弱竞争优势。
二、保险公司的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保险公司作为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经营的组织,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风险,这也从跟本上决定了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紧密关系。同其他企业一样,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系统可以定义为由企业环境、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应该定位在那里?这也是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沙因的企业文化理论强调在梳理考察企业的外部适应性和内部融合性的基础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所谓外部适应性主要指企业对外部的企业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而内部融合性主要指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组织,为了应对外部的企业环境变化,而对内部价值观、资源、制度、流程等的整合过程。实际上,对外部适应性的梳理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因素进行认识的过程,而内部融合性梳理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运用这一方法对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系统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识别其外部的环境驱动因素和内部融合因素,从而发现保险公司核心价值观和行为的关键所在,明确企业文化的定位。
(一)外部环境变化对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系统存在风险管理适应性的要求
企业文化必须与外部的企业环境相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强烈的驱动作用,促使其文化与环境相适应。作为保险公司,影响企业环境的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因素、气候变化和技术创新等因素。近些年来,保险公司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一是经济环境方面,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动荡,宏观经济的波动性和复杂性明显增强,经济运行风险逐步加大,对保险的需求和所承担的风险影响显著。二是政策环境方面,保险监管在三支柱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强化了对风险管理的关注,制定了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指标体系,采取更加保守而准确地进行风险估计正在成为监管趋势。三是市场环境方面,无论在保险市场还是证券市场,投保人和投资者都对所承担风险的信息披露有着强烈的需求,保险公司面临着提高风险信息透明度的挑战。四是社会因素方面,保险公司面临的老龄化和长寿风险带来的挑战,老年人的抚养比率逐年上升和个性化需求日渐增强的趋势给人身保险和年金业务带来挑战。五是气候变化方面,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日益频繁,社会经济损失金额不断加大,造成的保险损失相应日益增长,保险公司面临的累积责任和赔付压力不断增高。六是技术创新方面,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联系性和联动性日趋紧密的背景下,金融创新呈现多样化和灵活化的特点,由此产生的风险不断涌现,风险的传递更加复杂,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连结型产品和投资业务带来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上述外部环境的变化表明,保险公司当前经营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加大,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促使保险公司的文化系统在坚持盈利导向的同时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导向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健经营,增强企业文化与风险日增的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二)风险管理是保险公司文化系统实现内部要素融合的最佳路径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从价值观到行为、从群体到个体的有机统一的内在要求。要实现系统内部的价值观、资源、制度、行为等各种要素的内在统一,必须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着不同选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风险管理是其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而风险管理的范畴又完全覆盖了保险公司文企业化系统中价值观、行为方式、人力资源配置等核心领域,因此,风险管理为企业文化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最佳的路径。
一是价值观层面,保险作为一种契约化的金融产品,提供的是一种经济补偿或保障,既体现了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习俗和态度,也体现了人们愿意通过购买保险来对付风险的行为方式,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一种最大诚信原则,受道德、习俗、传统、民族、地域等文化特征的影响明显。保险公司的价值观建立在以大数法则和道德法律约束为条件形成的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可承受风险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
二是行为层面,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行为主要包括产品开发、核保、理赔、营销、再保险转分、财务管理、投资、审计等一系列活动,实际上就是对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分散、控制、监督等系列风险处理过程,目的在于保证自上而下的业务决策行为和执行以及前、中、后台的业务操作与企业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不同层面的制度、流程相一致,实现对风险的及时有效控制。
三是资源配置层面,人力资源是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系统中最主要的资源,保险公司的人才队伍以拥有风险识别、计量等方面专业才能的精算师、核保师、理赔师等为核心构建,组织架构中既有横向以企业风险管理架构为基础构建的相互独立的风险管控的三道防线,又有纵向由高级管理层、职能部门层和员工操作层三个层面构成的风险决策、建议、操作的治理架构和管理机制,因此,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系统中资源层面对风险管理存在刚性需求。此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保险与风险管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决定了风险管理对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的影响。一方面,风险管理学起源于保险学,保险学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风险管理领域最早形成系统理论并反复实践的,对风险管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架构、工具的发展对保险公司实施风险管理都产生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保险与风险管理无论在理论基础上、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外部企业环境因素的变化促使保险公司有必要不断加强风险管理,而内部要素分析则表明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对保险企业文化内部要素进行整合是可行的,并且是理想路径。因此,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系统的构建应基于风险管理为核心,定位于服务风险管理。
三、结论与建议
作为企业的“血型”,企业文化展示了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的范畴虽然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核心内容是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人的因素,企业文化可以看作一个受企业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系统。企业文化定位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前提,也指明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方向。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外部环境适应性分析和内部融合性的结果都表明,风险管理作为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系统的定位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风险管理应是贯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系统中从价值观到行为的主线索。中国保险业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所形成的结构问题、合规风险、诚信缺失等突出的问题,与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着注重规模和盈利而忽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