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建设思路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课程建设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

篇1

【关键词】外贸单证;课程改革;工作过程导向

“外贸单证”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大部分高职高专、中职学校以及部分本科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及其他经管类专业都有开设。由于各种原因,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暴露出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外贸单证”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不合理

1.理论、实践教学失衡

课程发展初期,受教育理念、实训条件等制约,单证理论和实践操作并没有有机融合,实践中往往是先教理论后开展实训;如今重视实践教学,部分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对必要的理论进行压缩甚至删减,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常用的单证惯例和规则不重视。

2.重制单,轻流转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外贸单证”课程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单证的制作和审核上,对单证的传递和流转涉及较少。究其原因,制单环节是静态环节,在教学实施和课堂管理上较易落实;而单证的传递和流转更多体现在过程中,教学中模拟过程较为困难,且难以有效控制和评价

3.过于模式化,缺少灵活应变

不同的贸易国别、贸易术语、结算方式所涉及的单据各不相同。大多数院校的单证教学内容比较模式化,信用证内容基本上像一个模子出来的,单据模板基本由教师提供,学生只要填内容就可以了。实际工作中,外贸单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而外贸单证教学中却往往将其模式化,并用多份合同或信用证反复强化训练,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4.课程结构比较陈旧

部分院校的课程结构比较陈旧,还是建立在以章节为构架的知识体系上,没有向能力本位方向改革。很多院校在“工学结合”思想的指导下,对外贸单证课程做了项目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水平参差不齐。

5.重证书、轻能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都推行“双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在技能证书的选择上,相对于报关员考试、报检员考试较低的通过率,较多院校比较看好容易获得的单证员证书。在实践操作中,有些院校为了提高通过率,增加持证学生数量,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按照应试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忽视了学生单证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外贸单证”课程教学的一个通病。大部分教师没有在企业一线实际操作过,缺乏真实的感性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具体的问题讲深、讲透,不敢在细节上深入引导学生,只能教授学生一些泛泛的知识和流程。

(三)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

由于单证几乎是全英语课程,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还没开始学就有畏难的想法;有部分学生汇款结算方式下制单还可以,但碰到信用证又过不去了。客观来说,英语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个难题,尤其是英语考分较低的专业和中职学校学生,这是外贸单证课程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不够真实、过于平面化

虽然单证教材、数字资源等教学素材在数量上较以前更为丰富,但真实度比较欠缺,相当多的资料还是仿真的,跟实际贴近度不高。部分资料虽然来自于企业,但过于平面化,结汇单据虽比较齐备,但流转性资料大多缺失,更缺乏支撑不显示在单据上的“幕后信息”。

二、“外贸单证”课程的改进思路

(一)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

1.外贸单证“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关于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有很多。就外贸单证课程而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能有效解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工作过程导向”单证课程要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单证制作等静态技能,更强调从整体上培养学生在多变工作环境中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处理事务、承担责任等能力和素质。

2.外贸单证“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一般流程

(1)课程调研,确定教学目标。外贸单证课程调研的目的是通过对单证岗位的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2)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确定。由于调研结果不同、区域差异等因素,各个院校之间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倾向于大项目,工作情境化程度高;有的倾向于小项目,便于教学实施的有效管理;有的则采用折中主义,大项目下分成若干个子项目。(3)教学过程设计。“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要求尽量在课堂上模拟企业真实情境,需要教学素材尽可能来源于企业一线,在保证真实性、典型性的同时,还要经过一定教学化处理,以用于教学。(4)课程实施。由于以学生参与为主,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课程的管理和实施较以前有很大不同。(5)教学评价。评价方法应该多元化,可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依据既有常规的课堂表现、期末期中考核,也有形成性考核,还可以以学生制作的单据成果作为依据。

(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锻炼,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脱产锻炼。另一途径是引进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往往活跃在企业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校内单证教学带来不同的视野和内容。

(三)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强化英语

由于学生个体在英语基础上存在差异,小部分学生因为英语问题对单证课程产生畏难情绪。英语是外贸单证的基础,过不了这个阶梯,就没有所谓的工作型学习。因此,有必要在保证教学过程完整性的同时,适度强化单证英语,以满足单证教学需要。

篇2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也正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精品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认为,当前建设高校思政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紧紧围绕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兴起这一时代背景,在原先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升级,在平台建设、资源使用、教法研究等层面认真探索、创新实践,构建既符合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又体现思政课教学要求的精品资源共享模式。

一、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时代背景——MOOC来袭

MOOC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由很多愿意分享与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组成。虽然目前对MOOC的争论仍在不同层面展开,但无可否认的是,MOOC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MOOC倡导的“关联主义”理念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带来不小的启示。

(一)MOOC的核心——关联主义

关联主义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形成网络,就是在相关的节点(node)间建立有效的连接(connection)。学习的关键在于将相关的节点/信息源连接起来,形成学习网络。这种连接可使学习者学到比现有认知状态或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统合起来,通过“个人--网络--组织”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使学习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与时俱进。在MOOC课程中,教师提供的原始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习者产生的内容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学习者提供的资源,扩展和放大了知识的界限。学习者在作为资源的消费者的同时,也成为资源的生产者,他们在消化、吸收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整理、创新、分享知识,从而形成动态发展的开放式学习资源。

(二)关联主义给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

客观而言,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共建共享仍处于较为粗放的初级阶段,高校共建的动力不足,妨碍了资源共建的深化,高校间的壁垒又使资源的共享障碍重重;而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上的缺失,是导致无法真正形成资源“共建、共享、共赢”局面的重要因素。例如,受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一言堂”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发、建设课程资源时习惯于“单向上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都是由教师事先指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难以掌控。

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思政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观念的引导,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方法理性看待、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思政课追求教学时效性的具体体现。而面对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从中辨别、筛选出有用资源用于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思政课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在这方面,被称为“虚拟的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显然更有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对网络上流行的某件事件或某段视频的看法,却因教师的“无知”而尴尬收场。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资源共建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共建的积极性。通过搭建能实现双向互动功能的平台,让学生也成为学习资源的收集者,在提供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分享着对资源的学习心得;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整理”“二次加工”产生新的课程资源,形成动态发展、良性循环、师生共享互赢的局面,有利于解决原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资源更新率低、受益面窄、关注度低、互动性差等问题,也契合了关联主义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开放、互动、共享。

二、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基础——精品课程

尽管在大数据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原先的精品课程面临着巨大挑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但精品课程建设为共享课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避免重复建设,新一轮共享课建设应在前期精品课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

(一)思政课共享课建设推动了优质资源共享升级

自教育部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作为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初步形成各门类、专业的国家、省级、校级思政课精品课程体系,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精品课程的本质是教育资源库,是静态的,课程建设者和提供者不组织教学,只是展示各项课程资源。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充分整合原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根据时展的需要,在教学理念、共享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强调适合网络传播的资源共享。简单来说,精品课程的网络展示只是把教师的教搬到网上,而共享课程则包含着教学相长的各环节,呈现出教学主客体间的互动。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除了继续做好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工作,还应着力解决原先精品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资源关注度低、共享应用差的问题。

在共享课程建设中,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此外,还应对资源的内容做细化与规范。

(二)思政课共享课建设拓展了原精品课程的服务功能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从原精品课程以服务教师为主,转向服务教师与学生,扩大了课程的受益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服务面向的转变是真正落实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大学精神,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真正目的。与此同 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服务对象从高校师生扩展至社会学习者,它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精神食粮,回馈了社会,有助于改变大学形象,并促进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这是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内在需要,也体现了高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此外,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已经突破了原有范畴,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表达和“角逐”的重要平台,各种参与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和运用的主体都把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理论和政治倾向等“物化”于网络上。目前在网络上大规模传播的国外高校视频公开课,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包括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等近百个人文社会学科,直接、间接地传递着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等意识形态。如何能够在国际文化话语权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一席之地?对此我们应当主动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整合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全面展示,促进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有其特定意识形态功能,担当着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应当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运用互联网彰显和强化自身功能,以精品资源共建共享的形式,在新一轮的社会意识形态“角逐”中争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排头兵”。

三、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创新实践——以上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为例

为了积极应对MOOC带来的挑战,上海市教委于2012年率先布局,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整合上海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创建了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首先开展了线下教学和网络课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继首批成功推出7门课程供全市30多所高校学生选修后,进一步把高校共享课程范围扩大到量大面广的基础课,又推出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模式下的思政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

(一)“思修共享课”依托了全新的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复旦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国希领衔负责,来自复旦、人大、交大、同济、华师大、上理工等9所学校的21位教师,共同打造推出全新教学模式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共享课。

作为全国首个依托中国式MOOC平台建设的思政类共享课程,在整合各方优质资源的基础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已正式上线,首轮开课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五千余名学生选课。

在教学设计环节,“思修共享课”分在线进阶式学习(36学时)、见面课(12学时)、考核三大块。在线课程采用微视频的方式,以15分钟左右的“短、快、精”的视频阐述一二个核心问题,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电脑或移动智能终端自主学习,以满足其碎片化学习的需求。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思修共享课”将课程大纲内容精炼为若干部分,由20多位教学名师分别讲授各自最擅长的内容,浓缩成36学时的在线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为了让追求个性化的“95后”大学生有更好的应用体验,在线学习还植入了“进阶闯关”的游戏元素。例如,微视频中穿插了相关的小问题,学生只有回答对了才能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就像游戏中的通关;学生在学完指定课程内容、做完相关测试后,系统会给予诸如“学习勋章”“在线达人”等奖励,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收获了另一种成就感。见面课则包括了两次大课堂直播互动与四次小课堂小组讨论。大课堂通过“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的技术保障,实现跨校区直播和收视教室间课堂共享,使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在跨校区收视教室看到教师的真实授课场景,同时实现收视教室远程收视、电脑上远程在线收视、移动终端实时在线收视多种听课模式,也支持多种教学互动过程,包括本教室互动、教室间互动、投票表决互动等。小组讨论由教师与助教分工合作,事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若干讨论话题由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则由授课教师和助教组织学生互动讨论。此外,选课学生还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共享课程平台上布置的个人阅读资料、练习、小论文等学习任务。考核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见面课的表现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予以综合评定。

(二)“思修共享课”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

传统“思修课”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单向传输多,学生学习体验不佳,教师大量重复授课难以获得成就感;课后学习则以学生作业为主,重在知识传递,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思修共享课”则“翻转”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在课堂内,教师主动组织学生讨论、答疑互动,在课堂外,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互助讨论;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者,教师则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正如上海市课程中心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教授指出,资源共享课程平台不仅仅解决教学资源的问题,借助网络在线课程风暴席卷全球的契机,探索及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真正受益,这才是这个平台真正存在的意义。依托中国式MOOC平台,“思修共享课”采用网络视频课程学习与线下小组研讨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由在线视频完成知识性、概念性的基础内容传授,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反复播放学习,教师能够从大量重复性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解疑释惑上。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点,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系统知识的传授,在线教学则凭借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各种多媒体手段的有力支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混合式教学体现了不同学习理论、学习者、教师 、学习环境、教学方式等多重要素的结合,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运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同时也对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思修共享课”的完善与展望

“思修共享课”嵌入了MOOC的元素,采用了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经推出即吸引了众多关注,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与传统教学相比,“思修共享课”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如无法有效防止学习者作弊;在线视频课程设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个性化授课与教学内容规范之间的矛盾;进阶式学习模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平台设计的互动性不强、用户的应用体验不足等等。

我们认为,就“思修共享课”的定位而言,它虽有诸多不足,也替代不了传统教学,但面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的局面,“思修共享课”的实践尝试无疑给处于困境中的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共享课程建设为契机,冷静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于这一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包容对待、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为其完善与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George Siemens.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distance learning.2005,2(1).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

[3]陈豪. “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4,(4).

篇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77

课程建设研究是国内教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春,周碧荣教授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计。2009年秋,教育部领导编写和使用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经四次修订,是大学生必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改革上各地均进行了很好探索与研究。学院围绕教材、教法,于建院以来坚持改革与探讨,在各级期刊发表了20余篇教改论文,为进行该课程总体设计改革奠定基础。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加大对教材的教法、考试改革,提高大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修养,必须进行该课教学整体设计。因此,该课程整体设计是呼之而出。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意义阐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生人格、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该“课程设计”把传统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大模块,扣住知识点、加大能力训练,对大学生理论上弄懂、思想上弄通、方法上学会,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此课程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充满生机和活力。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加大教改和教改活动载体的优化,将学生调查、传统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教学实践系统打造了一个平台,使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与感染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此课程设计还加大了考试改革力度,将修养、表现、亮点、考勤、纪律等纳入成绩考核,更加突出个人能力的培养。

完善此课程整体设计,并且实施,能够提升我院课程建设改革的档次。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有力地锤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经验与论文于各级刊物发表,有利于宣传和推销学院改革,扩大学院认知度。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

此课程整体设计解决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观的知识交叉现象,组合知识,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

四个模块(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为载体)如图1。

具体表现模块是:大学生人生观(含绪论、理想信念、人生目的与态度);大学生价值观(含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传统、创造人生价值);大学生道德观(含道德传统、公德、职德、家庭美德);大学生法制观(含法律意识、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婚姻家庭)等法律规范,贯彻以能力为本位,加大能力训练,实施教学。

此课程设计打破教材为中心教学观,突出能力目标定位,以大学生的这四观教育为基本教学内容,加上所用到的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可以提高学习、交往、自律、心理等素质和能力,适应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能增强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的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示范能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营造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能激发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策划成功人生设计;能学习掌握一般法理和法律规范,遵法守法,做维护法律尊严的模范。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

课程设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的必然,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策略:

第一,?n程内容设计。将该课程分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进行整合。

第二,能力训练设计。根据模块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求,加大和落实能力训练活动设计。

人生观模块:专题研讨“大学变化与适应”,能对大学新生在“转折与适应”中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专题研讨“对德才关系及立德树人看法”,学习“思政”课意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新形象;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学生能分析自身的现状,结合实际设计自己大学发展目标及措施。

价值观模块:“价值”理论学习与训练,一方面是革命传统讲座,提高对“核心价值”的灵魂主题、核心等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老区文化与我成才,使学生对老区文化有一定了解;演讲:“人生的价值”,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选择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提出实现途径。

道德观模块:调查与判断校园中不道德现象,认识功德与个人道德修养关系,提出自身修养打算。还可以请企业家作创业与职业道德修养讲座,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提出建议。

法制观模块:社会调查:调查收集守法违法正反案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组织一组关于“劳动法”、“婚姻法”方面案例,课堂讨论、学法,能掌握《劳动法》《婚姻法》等基本规范。开展“学法律、析案例”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带头学法、守法并运用法理分析一般案例。

第三,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进度表设计”,(于教法、活动等载体予以落实)如表1。

第四,课程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理论素质的高低,通常是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的。他们的整体素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就很难通过考试展现出来,为此一系列考评改革的实施,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考评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

这门课程分为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平时作业、专题调研、汇报材料、学习心得、善行好事。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带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放问卷调查,使教学有针对性;优化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结合有趣的活动完成相关作业,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特色与整体教学效果

本课程设计改革特色鲜明:一是理念富有特色,体现以德为首的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本位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质量观等;二是设计富有特色: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能力目标、模块设计、能力训练设计、进度表设计、考核设计等,将教学做结合。

篇4

[关键词]高职 渗透教育 实践模式

[作者简介]钟庆文(1968- ),男,江西萍乡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高职教学论与教育心理学。(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教学会2011年度科研规划课题“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56024)、江苏省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渗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SJD880027)和江苏省泰州市“311人才工程”资助项目“高职渗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44-03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基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弱、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不强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色培养之路。开展渗透教育是新时期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举,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探索与开拓。

一、高职渗透教育的内涵

高职渗透教育源自“学科中的德育”。本文将渗透教育从思想政治领域的方法论延伸应用于各专业教学,并延伸到全面素质培养,指教师履行教书育人天职,以高尚师德为先导,以显性课程为载体,以间接隐蔽、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将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素质寓于各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活动。

高职渗透教育内涵特征有三:一是高职渗透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要围绕高职培养目标,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心理,实现“企(行)业文化进课堂、职业精神入头脑”;二是强调专业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强化专业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性,并在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体现渗透教育;三是要将全面素质培养渗透到高职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等学校教育各个方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渗透教育体系。

二、高职渗透教育实践体系整体设计

高职渗透教育实践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师德影响力,集校内外资源于一体,在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校园文化等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显性、隐性课程为载体,以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为重点,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如图所示)。

(一)高职渗透教育改革整体思路

1.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目标指向。(1)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立德树人。高职渗透教育应当践行人人可以成才观,激励学生自信自强,实现立德为先与专业、人文、身心素质的齐头并进,使学生又红又专、成人成才。(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高职渗透教育的开展以强化师德为前提,必须强化教师“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意识,强调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师表,影响与感染学生,做学生喜爱的好教师。(3)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质量。高职渗透教育基于教学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规律,根据高职教育与技能学习的特点,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渗透教育。同时,渗透教育实践的成效应当成为当前高职教学改革成效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与方法。高职渗透教育必须依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否则就失去了有效的动力方向和途径。

2.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三重境界构想。第一层次是自发层次。这一层次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偶然性和随机性,教师具备一定的渗透教育意识,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机智,随机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或职业人文素养的教育,注意通过教师的师表风范使学生感受教师治学与做人的教育启迪。第二层次是自觉层次。这一层次教学改革的特点是,教师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渗透教育因素,通过教学活动、课外辅导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渗透教育。其渗透教育设计的内容与过程设计或基于书本内容架构,或基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或基于学生现行素质差异,形成了完整体系并科学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达到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德艺双馨”的效果。第三层次是文化层次。此层次超越了专业教学过程,使育人活动贯穿于学校整体教育实践。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之外,有目的地在高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校园文化建设层面,甚至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感情,对学生学业、思想道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影响。这一层次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广大高职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熏陶,形成教书育人文化理念,以之对人才培养与渗透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教师主客观活动都以培养目标为准绳,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渗透教育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教育形成了鲜明导向性、有效针对性、高度自觉性的特点。只有当渗透教育进入了自觉和文化的层次,教书育人才真正落到了实处,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

1.高职渗透教育的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入手,将渗透教育整体设计融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渗透教育基于深厚的教学基础,并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1)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渗透教育价值取向。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渗透教育目标。其次,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生涯发展能力”设定成人成才的目标指向。(2)依托课程体系体现渗透教育内容架构。将渗透教育方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附件,对渗透教育作出系统设计。一是对课程体系中能力与素质做出逻辑分析,按照年级、内容进行渗透教育目标与任务分解;二是将职业素养、生涯发展能力等渗透目标与内容落实到行业通用能力相关课程中,体现隐蔽性、渗透性;三是围绕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职业人文、行企业文化等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2.高职渗透教育载体搭建。突出专业课程教学,搭建“专业教学、思政教育、校园文化”三大渗透教育平台,将渗透教育载体拓展到隐性与显性课程,使学校各类资源成为渗透载体或途径。(1)思政教育平台――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思政课程始终承担着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渗透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思政教学的德育实效性。思政教育平台上的渗透教育实践重点是推进“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政课”课改方案、落实“思政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与“在学生义务劳动(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等计划。(2)专业教学平台――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融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于一体,增强专业课教学效果。专业教学平台上的渗透教育实践重点是实施“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系列活动计划与方案。其中,基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渗透教育设计步骤主要是按照“三明确、三坚持”进行渗透教育特色课程设计。即明确渗透目标、明确渗透内容、明确渗透教育设计思路;坚持联系学生实际、坚持专业课特点、坚持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同步实施。专业课程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制定、备课上课、辅导等各环节明确渗透教育要求。课标解读:渗透教育目标的设计。在确定课程技术性目标同时,细化渗透目标,形成概要描述。内容挖掘:渗透教育内容的建立。教师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内容,针对性地挖掘渗透教育因素。过程设计:渗透教育过程的优化。依托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合理选择渗透形式与情境。效果评估:渗透教育学情的测评。建立相应课程考核标准。(3)校园文化平台――着力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平台的渗透教育实践重点是实施“地方、企业文化进校园”方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方案、“快乐大学生涯”与第二课堂活动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等。

3.高职渗透教育机制创新。以形成渗透教育范式为目标,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机制。其中的关键是围绕工作推进制度建设。“全员”指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与强化激励手段,使全体教职工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做学生成人成才的导师。“全方位”指制定操作标准,建立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化渗透教育体系,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活动中,以显性课程为平台,集校内外资源共同育人。“全过程”指制定评估指标,确保渗透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单元教学、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全过程。

三、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一)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

1.以大爱育人理念践行渗透教育。大爱育人就是要根据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力实践职业素质教育。高职教育在现实的大环境下,很难自主选择教育对象,但高职院校有责任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的教育。大爱育人就是要求高职教职员工爱生如子,把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基本价值需求,将高度责任感渗透于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大爱育人就是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扬长避短,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之路。

2.正确处理教学与德育相互关系。高职院校必须处理好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与德育主渠道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教学为主与德育为首的统一。教学为主是德育为首的基础,德育为首是教学为主的前提,提高师生思想道德水平能够巩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效益。

3.基于工学结合改革开展渗透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实施渗透教育的基础。没有基于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能力观实践的渗透教育必然没有实质内涵,没有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渗透教育必然没有生命力。因此, 渗透教育必须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在高职课程改革中体现,要在教学内容、方法中挖掘渗透教育因素,找准渗透点,科学设计渗透教育情境,使专业教学与渗透教育水融。

4.建立科学管理体制与“三全”机制。体制建设重点是渗透教育的组织保障。高职院校要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指导教务处、各院系等分支机构共同实施渗透教育;核心是制度保障。通过制定《渗透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严格过程检查与监控,完善渗透教育反馈机制。同时,必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机制。“全员”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唤起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全方位”是形成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渗透教育体系,涵盖学生素质成长各方面;“全过程”是贯穿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全程,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开展渗透教育,使渗透教育富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

(二)高职渗透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1.系统科学性原则。渗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全局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开展渗透教育要构建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展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机制等。渗透教育的科学性指教师要有科学的态度,研究并掌握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教育规律,使渗透教育卓有成效,形成能共同接受的评价标准和科学评价方法。

2.主体发展性原则。主体发展性原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强化教书育人意识,主动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规律,促进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步提高。渗透教育要有成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尤其是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突破口在于教师摆脱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3.内容关联性原则。内容关联性指渗透教育内容要与专业教学内容、教学阶段性特点相联系,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想的渗透教育内容应当自成逻辑体系,如同有“明线”“暗线”的文学作品一样,实现渗透教育内容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渗透内容还与社会政治经济相联系,代表一定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教学的价值观、政治观导向,使渗透教育内容既体现社会性,又不脱离教学体系。

4.方法多样性原则。渗透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加之教学历来都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之说,因此,基于专业教学、德育方法及其他教育实践方式方法的渗透教育方法更体现多样有效的特点。渗透教育的成效与其方法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只有走近学生,贴近学生,才能做到教学活动中渗透教育有的放矢,还要寓理于学、寓教于乐,提高渗透教育的情感性。

5.活动实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坚持教育教学实践效果与德育等素质教育效果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严格要求避免负面影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有效的渗透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效益观上,即“成功教学上的有效渗透”,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内容切入点,选择好渗透时机和方法,为渗透教育系统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富文.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2]刘富文.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高职教育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0).

[3]刘富文,唐靖辉,倪亚兰,等.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4]田力.探索渗透教育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J].科技信息,2010(21).

[5]王会平.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8.

[6]熊伟.对高校渗透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湖北教育,2003(16).

篇5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新一轮中学思想教育课程改革、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探究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合理的一面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状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直接目的在于走入课堂、深入学生头脑,进而不断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此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成效固然是显而易见。然而,有些弊端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典型的表现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这就对要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教育效果的转变提出了挑战。然而,教师如此称职,学生又为何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呢?根本症结在哪里?

问卷调查结果值得关注,从调查问卷的报告中,总结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如今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能力的培养。8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最需要加强的是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71%的学生认为还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最后,有52.9%的学生认为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强计算机和外语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以及54.9%的学生认为还应加强专业理论素质的教育。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知识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且已经阻碍了学生获取知识、独立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2)理论课多实践课少,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有效培训。调查中中发现:只有9.8%的学生认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技能,而分别有30.2%和53.3%的学生认为基本能和一般能。而在问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却有高达96.5%学生认为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其次才是课程内容陈旧、学科课程多综合课程少。这就表明,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所突破和创新。

(3)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未来就业存在相脱节的一面。调查中发现:11.4%的人认为现有的思政课程设置益于就业,而只有34.1%的学生认为是比较有益的,可却有48.6%的学生处于不清楚的状态,远远高于有清楚意识状态的学生的比例。同时,有83.1%的学生认为,理应依据就业形势确定课程设置。70.6%的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是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这就表明,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觉悟,达到学生自主明确自身的目标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就需要与时俱进改革课程设置,主动与社会要求接轨,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

(4)忽视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调查中有大部分学生认为,除去必修的专业课程,可供选修的课程太少,尤其是一些社科类型的课程。社科类型的课程诸如:历史、宗教、古籍、军事等课程,目前不论在主修课还是选修课程中,都极少涉及。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着力加强对民族院校思政专业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同时多增开一些如:法律、历史、社交礼仪等方面的人文知识课程。以此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

2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探究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成分,对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政专业课程向合理、科学化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是思政专业学生树立现代科学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从对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政专业的学生问卷中调查得知:有近96.5%的学生认为,如今思想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多于实践,课程陈旧。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是要在结合当前教育现状下开设的,是为向思政专业师范生传授现代科学教育理念,这对民族地区思政专业师范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在面对思政专业课程设置表现出来的这一弊端的情况下,这就不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且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其课程的科学设置,就成为了树立学生现代科学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是提高民族师范生职业教育技能的重要途径。在问卷调查的数据中显示,目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还存在课程需求与就业相互脱节的一面。面对此问题,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其课程设置中也存有系统提高师范生技能的方法。例如:说课的技能、编写教案的技能、教学的艺术、评课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安排一些实践环节促使民族师范生获得相应的职业教育技能。而作为富有时代性、前瞻性的专业,更应该适时不断地调整课程内容的设置,这才能为提高师范生技能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保障。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的科学设置是民族师范生养成高尚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思政政治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培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绝大部分奔赴民族地区的各个岗位,对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部分成为民族地区抑或是边远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基层乡镇干部的重要力量。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学习并了解一些典范教育思想家、优秀教师的成长成才故事,从中领悟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并不断向高尚的职业道德靠拢。

3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内容的设置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主干课程有:政治学、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在关注主干课程的同时,我们理应注重学生对其它性质科学的需求。因而,调整的课程内容可设置为:

(1)增加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在调查中发现,有42%的学生要求要开设相关的法律知识课程。而目前我们开设的相关法律课程就只有法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需要法律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有限,仅仅是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法律知识匮乏,不能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所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理应增加对法律知识课程的开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对于民族地区师范生了解当前就业概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对学院思政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中得知:有近55%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岗位选择表示迷茫。即使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在选任教师上,他们大多是年轻的老师,缺乏一定的经验,致使教师大多只是做理论的指导,缺乏实践指导,这使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缺乏信心和正确的就业观。而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使得作为具有较强时代性的思政专业,理应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每学期不断地开设就业指导课。

(3)开设民族特色课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民族院校,如何展现本地区民族性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而,思政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一些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显得格外重要。利用宣传本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和人文优势,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也体现我院校具有民族性、创新性的高品质办学特点。如:自编教材,增开一些关于展现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具体自编教材可设有花山文化映象、骆越民族的发展史等课程。这些颇具人文色彩和民族特色的课程,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的眼球,这就为思政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增添了极富新意的一笔。

4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分析

4.1 深化理论课程建设,开拓实践课程新局面

在新形势下,只懂理论的人才已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要优化思政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兼顾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让学生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巧、基本方法;又要科学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丰富理论,加深对社会的认识。”①获得实践能力就如获得了“点金术”,“在高校里,社会实践要与专业教育活动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只有与专业相结合,才能使广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②才能使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并服务社会。因此,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课堂设计以及教学方法上,都不应忽视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4.2 深化职业技能和创新课程的设置

面对知识、科技快速更新换代,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类院校,应更着重培养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对学生进行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或大学生科技报告会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从而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善于学习和富有创造精神。

4.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地方性

篇6

关键词:活力课程 理念 实施策略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的核心供给力。”当今时代,什么样的课程,决定学校什么样的品质。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让学生找回七彩童年,充满生命活力,这是上虞实验小学在内的所有教育者共同的教育梦想。近年来,实验小学以“活力课程开发”为切入口,赋予“生活力教育”新内涵,积极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阳光大道”。

一、“活力课程”构建的理念与目标

教育的使命是人的成长。我们把让每一位儿童充满“生活力”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统称为“活力课程”。将“以生为本、让个性充分发展,享受成长、让儿童充满生活力”作为活力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从课堂、教师、学生这几个教育的最主要层面落实活力课程建设。具体可以概括为“131”建设目标: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位儿童充满生活力为宗旨,坚守生本需求,坚持个性化课程建设方向。着力“三线并进”,即体艺特色课程开发、体验活动课程建设和基础性课程改革齐头并进。最终打造“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力教育文化”,奏响“生活力教育”品牌。

二、“活力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整合多方力量,明确课程目标

学校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还召集部分社会人士、家长代表,提建议,理思路,并形成一个共识,尝试着以教师自身专长和儿童的不同禀赋为起点,赋权于教师、放权到年段,让每位教师研究“选材”,研究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怎样的内容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整合学科课程、拓宽活动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努力体现四个协同:教师与学生协同、教学与科研协同、教学与思政协同、学校与社会协同。确保每类课程都能滋养孩子的心灵,促进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注重整体设计,搭建课程结构

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搭建课程结构,推进课程变革。做到三点:一是确保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二是系统设计学校课程框架,研究并制定《实验小学“活力课程”建设整体规划》,规划中明确科目设置和授课形式。三是以“让教师资源有效利用与整合”为原则,配备好年级组分管行政和年级主任,以优化组合的原则,选调好各年级组教师。

(三)改进课时设置,灵活地安排课程时间

按照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落实4个时间段的课程。

35分钟基础课时。将传统习惯上的每节40分钟改为35分钟,主要安排语言类、数学、科学、体育类学科。要求教师实践“以生为本、任务驱动、轻负高质”的活力课堂理念,精讲精练,确保35分钟学科质量。

30分钟自主活动课时。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每天中午30分钟的自主体验活动,内容包括:午间阅读、音乐欣赏、主题活动体验、生活指导、道德礼仪等内容,由班主任教师和特色学科教师协同教学。

70分钟“快乐周五”。社团选修课程安排在周五下午1:15―2:25,全校3000多名学生自主参加“以年段为主体,教师走班为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自主选择的特色社团课程,让学生学会选择,更好地培养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200分钟“七彩活动节”。每个月安排一次大型的主题活动,给学生展示成果,体验生活的大舞台,邀请部分家长、社会人士参与活动。

(四)组建活力团队,协同推进课程改革

1.教研组。开展以“活力课堂”研究为内容的学科教研活动,并利用开放教室中的录播设备,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要精心开发、录制2节以上示范课,重点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网管中心建立“活力课堂”资源库,供相互学习借鉴。

2.教育论坛组。全体教师自主学习为先,深化课堂实践,积极写作与讲述。利用周一教师会议,有计划地举办“班主任沙龙”“上德论坛”“师者的绝活儿讲述”等推介草根教师践行活力课程理念的实践成果。

3.课题研究核心小组。搭建面向省内外的教育教学交流及示范辐射平台,将高质量地承办浙江省、绍兴市级的活力课堂、活力课程开发的主题教研活动,落实精品示范录像课的拍摄、学科微课的制作任务。以招标的形式,让教师参与微课题的研究,构建课题研究层级体系,通过课题组例会、研究课观摩等形式,展示体艺特色课程建设成果与研讨学科综合性学习策略。

(五)搭建展示“平台”,监控课程实施成效

儿童喜欢玩,喜欢探究,喜欢自由,从儿童出发的高度,才是教育的高度。学校积极搭建学生发展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落实“活力课程”的监控与管理。学校每月举行一项校园“七彩节”系列活动,如“轻舞飞扬”风筝节、“通古博今”读书节、“乡风・童年・稻草人”文化节、“雏鹰展翅”体育节等,近200分钟的活动时间,侧重于某几项课程内容,并赋予活动主题,创新形式,使舞台属于每一个学生。通过“七彩节”为载体的汇报展示,如艺术特长生个人专场,“小雪花”艺术节“声乐秀”“器乐秀”……一方面是对“活力课程”实施成果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状况的检测;另一方面,扎扎实实地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提升,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励学生互相学习,不断进步。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情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44 ― 0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是能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中国文化。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正是与它的教育任务相一致的必然之举。因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将高职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正义感有、担当意识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做人做事的重要内容。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而且能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一、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情况的现状

2013年课题组成员对学院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状况进行调查, 面向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随机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35份。其中汉族200名,维吾尔族100名,蒙古族20名,回族5名,哈萨克族8名,其他民族2名。经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通过被调查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中国的优秀传统著作有所了解,但了解的比例不高。有民族传统文化特长的同学比例只有31.6%,没有,但想学的比例为56.7%。学生对当下传统节日看法不一,依然能保留对传统节日热情度的学生占66.6%,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们认为科学类和文艺类,饮食类和服饰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较能吸引自己,认为“节日都已经商业化了,成了很多的商家作秀的舞台”的学生占16.9%。

(二)高职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通过被调查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来看,有46.8%的学生愿意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看好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有70%,当然也有30%的学生比较悲观。认为“纯属封建毒瘤,当弃之”的占14%,“大多数是腐朽的,要舍弃多数”的占20.6%,“大多数都是好的,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占37%,“喜忧参半,于己没有多大影响”占15.5%,“无论有点多还是缺点多,都应该结合时代来改进”占12.9%。

(三)高职生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通过被调查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来看,位居前三的方式是新闻报道,学术文章和娱乐八卦;对仁孝忠等传统文化41.8%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38.5%是自小耳濡目染学到的。认为有必要开设中国传统课程兴趣班的同学占61.7%,认为在有必要在思政理论课中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学生占了48.6%。

二、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情况的原因

通过对高职生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高职教育导向有偏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主张提供以自然科学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的技能教育,学校课程开设方面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不断地受到削弱和贬低。虽然目前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并将素质教育引入高职课堂,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但收效甚微。尤其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高职生更愿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英语、计算机和驾照的学习上,高职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求学阶段高职生根本没把时间放在传统文化的接受上,对于人文、历史、哲学等传统文化课程更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二)西方文化冲击比较大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西方文化不断的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在饮食、服饰、影视和文学等等方面,西方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的影响着高职生的生活和学习,表现非常明显的就是,对于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要远远高于任何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甚至是春节。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高职生对西方文化的大力迎合,而缺乏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了解和追随,更谈不上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传统文化传播有偏差

当今的社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知识多是新闻时事、现代科技知识和娱乐新闻之类的。而拍的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本来是高职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很好渠道,但是其中的内容又充斥反映当前社会政治和非正史的题材,又不适宜当作历史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能推介给高职生的剧作是比较少的。但是目前我们也看到一些品牌节目,诸如 “开心辞典”、“文化视点”等也起到很好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作用,但依然更受欢迎的是一些娱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梦想秀”等。

(四)思政课作用不到位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但是,实际上这一任务并没有很好的完成。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具体说来,在目前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大学生生涯发展与职业指导》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内容中,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内容大都很难有新意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本身大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其的认识也都是非常有限的。目前的思政课教师大都是80后,学习的知识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已经被部分西式的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同时受教材限制,他们能有意识的在授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件很难的事。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生思政课的思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粹,它能为高职思政课提供更符合中国情感的教学内容。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政课的改革。

(一) 改革思政课内容

在研究和分析思政课的具体上课内容后,开展模块式教学或专题化教学,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据教学的具体模块或专题,有机的融入其中,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引导学生用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院校学生的校辅教材。如可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成八个专题,分别是实事求是篇、解放思想篇、艰苦奋斗篇、集体主义篇、民主自由篇、诚实守信篇、爱国主义篇和平等正义篇,根据不同的专题,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节日风俗和相关历史故事等融入其中,形成有寓意、有深度和贴近生活的中国风教材。

(二) 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要组织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使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使教师主动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的基本前提。只有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思政课教师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要自觉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契合点。

(三) 创新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演练、演讲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特别是要大力开展思政实践课教学,有机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活动中,体现寓教于行的教育理念,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改变。同时要大力倡导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加入其中,一方面,思政教师引导高职生阅读相关的传统文化读物、观看反映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宣传部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院团委定期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信息处在建立国学网站、在校报上开辟国学专栏等,借助这些途径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而提高职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总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载体引入到高职生思政课教学中,既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又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各高职院校应搭建思政课教师提升传统文化修养的平台,努力使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积极引导高职生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最后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自觉意识,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参 考 文 献〕

〔1〕蔡文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的根〔J〕.政工研究动态,2008,(01).

〔2〕曲洪志.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2006,(04).

〔3〕赵刚.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2013,(02)

篇8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颓势,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形式也日趋下滑。针对行业现行趋势,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形式,就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首要依据,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才能彰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点

1、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实行学分制教学,精炼公共基础课、优化专业基础课、丰富专业拓展课、突出核心专业技能课,合理细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改革,使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达到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构建本科“基本理论满足+技能专长突出+成长空间大”和专科“人文素养较高+技能够用+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改革创新;(2)紧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3)紧跟国家、襄阳地方经济发展布局;(4)体现差异化,体现人才培养结果导向;

(5)突显产教融合

3、具体要求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切实鲜明,明确学生在行业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学生将来在产业链的定位来确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2)各层次理论课与实践课比

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须强化职业核心技能,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实践性训练。按我院人才培养实际,本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6:4,专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4:6。

(3)研究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社会需求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要贴近地方人才市场需求,深入分析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要特别关注国家、本省、本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新趋势,合理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使我院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适应性、创新性。

(4)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强化基础素质,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扎实专业通用技能基础,打造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平台

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形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

(5)主动深化校企合作 ,探索产教融合机制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群)的作用,探索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有效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地柔性调整教学进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探索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模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弱化原有的以纸面考核、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和方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多维化、多介质化、多情景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紧紧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德育”为中心,突显学生思想品德、身体基本素质、职业核心能力。

1、探索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考核模式,重能力弱分数,尝试实操考核、项目考核、答辩考核、设计考核、作品考核、企业实习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

2、实行学分互换和学分J定,探索以技能考核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水平、竞赛能力、企业实习经历、发明创造、项目课题等大胆认可,可置换成相应课程或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学生各项职业技能。

三、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公共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英语、数学、体育、思政、计算机等类的公共课的改革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课改革要依据“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因专施教,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点强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公共基础类课程要突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理念。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构建适应性的内容,以培养目标为准绳,应用且实用,实施灵活教学。

高度注重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尝试建设一批内容优良、品类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探索“思政课程、国学国粹、学生管理、体育”的协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公共课程的网络视频课,创新基础素质的特色培养。

根据学科特点、专业特点,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逐步突破循序渐进的推进公共课改革。

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充分体现改革的总体要求。(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特色、学生层次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状况,因材施教;(2)课程设置要体现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3)课程设置要尽可能的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相匹配。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学院公共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要体现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否事关学院各项事业成败之根本,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学生培养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求使学院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储备充分、体系完善、扩展性强”,确保师资队伍为学院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对于紧缺型教师,一方面学院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可适当给予一定特殊待遇,保证基础的教学任务落实;另一方面,可对现有教师有选择的“送出去”,到其他高校、企业等进行学习培训,并签订相关协议。

2、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组建工作室、进入企业挂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也可探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协同培养扩展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培养,打造适应学院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鼓励老师们利用假期或教学任务少的时间外出充电,通过短期培训、专项学习、访问学者等形式,打造一批能适应未来新的人才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

篇9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政课;高职院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61-03

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省级示范院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该校已与130多家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把工学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是各专业课程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改革[1]。在此背景下,高职思政课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难得的机遇。如何在严格执行“05新方案”的前提下,顺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挑战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 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2]。其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的一种紧密结合,是学校为主体, 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一种现代育人模式。工学结合要求高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教育教学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目前,从面上看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至少带来以下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实践、实训环节进一步强化,学时进一步增加。从各大高职院校的实际看,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时数超过了总时数的50%。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专业甚至达到70%以上。二是一些工学结合式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教材纷纷出现。“十一五”期间,国家就启动了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高职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转变教学理念

工学结合新模式首先给思政课带来的是教学理念上的挑战。思政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独特地位。2005年教育部通知实施新课程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统一课程,启用材。思政课的这一特殊性是不是也意味着要游离在工学结合的理念之外,还是也要契合这一理念?这是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从思政课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目标来看,与工学结合的理念完全一致,因为任何素质都必须通过“行”表现出来和实施出来,思想政治素质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是书本上,而是要实实在在体现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因此,思政课也必须工学结合。

(二)创新教学方式

因学校每个专业安排工学结合的时间各不相同,教学进度的不一致给思政课的合班教学形式带来冲击;而同一个班级分批式的工学结合更使教学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这两种情况无疑对思政课教学安排、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目前思政课仍以校内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学方式上仍然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改革措施也大多局限于课堂内教学方法的革新,属于以教师为主体、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工学结合所主张的工作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相去甚远。

(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工学结合背景下学生的职业技能意识进一步增强,会更加重视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则进一步降低,思政课边缘化倾向加剧。同时,实训、实习、顶岗工作等形式实践课时的增加,使得思政课课时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如该院某专业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虽然计划学时68,但实际学时30不到,势必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

同时,工学结合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这显然有别于相对封闭和简单的学校环境。在社会复杂的环境里,曾经在思政课上接受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教育都会面临全面挑战,尤其是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有可能抵消学校的正面教育,使教学实效性降低。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思政课学习成绩的评定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传统教学侧重知识的考察,应试特征明显,容易造成学生表里不一、知行分离。工学结合使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员参与相应的生产工作活动,其生产劳动过程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自然也是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一环。所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在考核主体、内容、程序等评价方式作相应调整,突出学生行为和过程的考核。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

常言道,机遇与挑战并存,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好时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将成为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推手。

(一)拓宽教学平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突出和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这与思政课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武装人与实践过程锻炼人相结合的理念和原则,与强调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养成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等教学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为思政课教学如何落实以知识教育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供了借鉴模式和新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借鉴这种教学改革模式,利用这个新的平台,在提高实效性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

(二)提供锻炼舞台,有利于学生才能的施展

工学结合给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能力锻炼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还可以学到企业的管理经验,为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工学结合过程中,企业一般都付给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可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大大减轻家里负担,甚至反过来贴补家用。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获得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满足和成就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观念、脚踏实地的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些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无疑也是思政课的教学任务。

(三)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人才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环境,环境在学生思想成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所谓“环境造就人”“环境塑造人”就是这样的道理。相对于学校环境的简单和封闭,工学结合创建了真实的物化环境和人际环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事实证明,学生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更加独立、成熟,更加具有吃苦精神,更加认真学习,更加体谅父母,与人交流沟通也更畅通。这种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是课堂里教师苦口婆心的灌输所无法比拟的。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创新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首先带动了高职学院专业课程的变革。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新教学体系纷纷建立;教学场所从学校延伸到校外工厂车间;教学方式超越了简单的模拟,取而代之是各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这与思政课以课堂灌输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谁优谁劣显而易见。因此,思政课必须契合工学结合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学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等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比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教学中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设定某一学习研究主题或任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调查、讨论、多媒体制作、展示、答辩等研究性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参与、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共同学习中促进自身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托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新空间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05新方案”中明确了实践教学占1个学分。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常态化的重要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众多,思政课除了建立具有鲜明课程特色的教学实践基地外,还可以利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来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渠道。比如把思政课的部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专业实践或工作实习的教学计划,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专用课时、教学任务目标及考核方法,不仅实现了基地资源的共享,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渗透,以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校外开展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因受到交通安全、学时、经费等问题的限制,学生参与面还远远不够。因此充分利用校内实践资源,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中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该实验区包括四个基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基地为其中的一个,下设两个中心即思想道德教育与传播中心和思想道德感悟与实践中心。前者以校史馆、广播站、橱窗、海报、校报等为载体,及时传播思想道德教育的各类信息。后者包括设立思想道德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室,定期布展全国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现场参观感悟;举办思想道德类学生社团和建立情景教学实训室,尝试人机游戏互动式等实践性教学。从而使思政课走出沉闷的小课堂,走向丰富的校园大课堂。

(三)加强校企联系,开启校企思政教育合作新途径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两端分别是学校和企业,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学校与企业不是两个相互割裂的独立体,而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关联方。既然专业技能的学习、专业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校企合作,那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必须有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参与。为契合工学结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思政课教学在内容和形式、时间和空间上要有所突破。教学内容上要增加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职业素养方面内容,把它融入学生的工作过程;把行业前景、发展理念、企业精神等植入到学生的社会调查、专题研讨等学习任务中。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租用企业场地,利用学生工作空余时间开展教学活动。

工学结合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往往不到位,而企业则更关心学生工作任务能否完成,从而造成学生思想教育的真空和缺位,因此企业和学校要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固定的联系通道。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全程介入到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相关人员可以充当思政课的校外兼职教师,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合作开发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课程,以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实现优势互补,共培共育。

(四)引入多元主体,构建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

工学结合背景下必须引入多元主体的课程考核机制。考核主体包括学生自身(自评)、同学之间(互评)、任课教师(课程考试的评分)、辅导员、班主任(日常行为表现评价)以及实习单位主管或师傅(职业道德、纪律、礼仪、规范等评价)。这种考核机制绝对不是以往的一张试卷完事,而是考核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全过程的思想行为表现,把对学生的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思想考核与行为考核结合起来,科学、客观、全面、公正,大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就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成绩考核中,以四分之一的比例计入平时成绩,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通过内培外聘,打造思政课教学新团队

内培是指学校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指出,要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师队伍。一般说来,思政课教师习惯和熟悉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欠缺的是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但思政课教师就很少有机会或被要求到企业锻炼,他们对工学结合的相关企业知之甚少,接触就更少,指导学生也就力不从心。因此从学校内部而言,要加大对思政课师资实践能力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做到常态化、制度化。为加大校内培养力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江苏省思政课教师暑期培训、省党校骨干教师培训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课程培训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境外海外的教学理念培训等。还鼓励和支持教师学历提升,目前该校思政课专任教师中在读博士比例占30%。

外聘是指聘请校外人员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也不是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就能做好的,工学结合为思政课兼职教师的聘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定期聘请相关企业领导、专家、优秀员工、劳动模范等来校开展讲座、课程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形成思想教育的合力。

总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社会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工学结合背景下思政课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顺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思政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学生成才和企业发展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

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职业技术

教育,2008,(7).

[3]梁英平,唐晶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思想政

治理论课实效性教改模式探索[C]//工学结合模式下

篇10

随着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进,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是高职高专开展信息化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我校通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在线教学资源的实效性、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深入研究《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构建思路,阐述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设计方法,使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学生探究通信知识的出发点,学习者通过在线课程资源编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可以在线分享新资源、新观点、新见解,以供其他学习者进行学习和讨论,这样的动态资源汇集,使得资源库的内容变得十分丰富。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能够实现知识的创造和分享,推进我校“通信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开放课程;教学资源;通信技术

0引言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有限地课堂教学不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1,2]可以作为延伸课堂教学的工具,通过课后的在线学习,有效减轻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而导致教学深度不足的压力,分层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可以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让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因此,研究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开始研究建设开放教学资源的时间比较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哈弗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也组建“公开教育资源图书馆”。在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C和BryanA提出了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的课程模式[3-5],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同年9月,加拿大学者GeorgeS和StephenD应用这个概念开设了第一门真正的MOOC课程。近年来,国内高效的资源库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2013年我国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正式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6-8],同年5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加入了MOOC在线教育平台edX平台,并分别推出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课程。随着“国家高职示范性建设”项目、“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国家资源库建设”项目等专项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的投入、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牵头启动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9-10]等,为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条件,进而大大的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校园网络建设,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课程资源,上传和更新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实现在校师生共享优质资源的目的,从而很好的促进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制作技术含量不高,资源库维护措施不够完善等。因此,本文以《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在线资源的建设思路。在线资源建设从传统的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学习,体现着学习中心的转移,关注学习者兴趣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在线开放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从兴趣和需求出发,在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和先进的学习工具支持下,将获取知识的学习欲望转化为主动汲取并同化知识的学习行为,按需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自发组织学习圈,随时随地展开学习。

1在线开放课程的平台框架

本文所构建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框架如图1所示。教师通过网络提供教学资源,并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在线课程上的知识,并通过作业进行自评,教师和学生可以约定好某一个时间进行在线实时互动交流,学生也可在其他时间里给教师留言反馈,同时,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协作互动。学期结束,教师将根据制定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2在线开放课程的模块

2.1课程建设团队

团队成员要求分工明确,任务明确,完成的时间节点明确,团队成员分为三个小组:课程设计小组主要负责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导和监督微课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课程开发小组主要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微课资源的开发以及辅助资源的开发;技术支持小组主要负责微课的录制、教学资源的上线、美工设计等。

2.2课程整体设计

在进行合理的课程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拆分知识点,知识点以微课的方式展示。本文首先分析学习者基础知识,针对学习对象分析授课内容并进行课程结构设计;其次将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分解,并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方便学生了解知识结构;再将知识点关联起来,组成一项教学任务。具体的课程整体设计框架如图3所示。

2.3教学单元的设计

本文以“射频拉远单元”教学单元为例进行教学单元的设计。首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情景式教学及理实一体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讲授教学单元中的知识点,知识点素材包括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和虚拟仿真类等,并科学标注资源属性,以便于资源重组和检索,实现智能化推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得知识点的讲解变得有趣而易于学习。

2.4教学活动的设计

本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环环相扣,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丰富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本文主要设计的教学活动包括:任务的、课题提问、练习测试、讨论互动、知识拓展等。

3结语

在线开放课程的构建能给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需内容进行学习,由于平台互动功能的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求助老师、同学,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学生将有机会学习到在线课程资源以外的知识。而且学习者可以自由安排学习任务的时间和地点,方便了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而且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节约了成本,使得优秀的资源实现网络共享。本文系统化分析碎片知识,并建立碎片资源库,使学员掌握用碎片化学习补充和强化解决单个问题的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在线开放课程通过提供资源智能搜索和信息自动推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面向教师提供在线备课、在线上课和网上技能测评等教学辅助支持,面向学生提供在线上课、在线技能测评、项目实训等多种学习辅助支持,这将给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推动通信相关领域的人才培训培养的实践改革,提高通信类专业课程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有效的推进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谭园园,吕国瑛,孙迦,等.在线开放课课程设计研究[J].信息技术,2014(23):26-27.

[2]王友富.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5(7):56-59.

[3]郑勤华,陈悦,陈丽.中国MOOCs学习者学习素养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2):38-45.

[4]王伟,段明义.浅析在线开放式教育新模式—MOOC[J].无线互联科技,2014:235.

[5]袁莉,StephenPowell,马红亮.MOOC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5.

[6]李海峰.中美在线开放课程的对比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1):58-78.

[7]封莎,王平.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1):59-62.

[8]邓永霞.基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体验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5年.

[9]沈丽燕,赵爱军,董榕.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看中国开放教育新阶段[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