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科学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科学教学案例

篇1

本文旨在通过对探究教学相关方面的总结,结合课程标准,从教学环节、师生关系等各方面出发,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案例,探求适合初中科学教学的探究教学方式,为初中科学教师在课堂中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些建议。

【案例描述】

片段一:

教师: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学生:无色无味气体

教师:既然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么能肯定空气的存在呢?

学生1:空气的流动。

学生2:风吹来头发飘起。

学生3:给轮胎打气轮胎鼓起来了。

学生4:……

教师:那空气里究竟有些什么物质?你的猜测是什么?

学生:氮气,氧气,水蒸汽,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尘埃等。

教师:以你目前所学,哪些事实依据、现象或实验过程能支持你的猜测?要求:尽可能多的记录验证方案,同桌相互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发言人。

小组讨论汇报表

负责人 尤茜茜 小组成员 王佳丽、史益琦、潘树力

空气里究竟有什么?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你的猜测:空气里有氧气

依据:人类只有在含有氧气的环境里才能生存。

学生1:我的猜测是其中含有水,因为有下雨、下雪、下冰雹的天象。

学生2:我的猜测也是水,因为家里的饼干放置的时间长了以后,就变“软”了。

学生3:我的猜测是氧气,因为人呼吸需要氧气,没有氧气人类无法生存。

学生4:我的猜测是二氧化碳,因为人类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排到空气里。

学生5:我的猜测还是水,夏天时冰饮料瓶外出现大量的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等等。

片段二:

活动1: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到石灰水中。

问题: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变浑浊的速度怎么样?

结论: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活动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是否能继续燃烧?

现象:木条继续燃烧,燃烧程度没变化,最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活动3:先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水具有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的性质,再将一些无水硫酸铜放入一装有冰快的烧杯上面的表面皿中。

现象:白色粉末变蓝色

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结论:空气中有水蒸气。

活动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按图把装置连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份。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产生浓重白烟

3.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白烟逐渐消失,瓶内水位升高,消耗的空气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1:4

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比大约为五分之一。

思考:①为什么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到集气瓶内?

②集气瓶内的水面为什么只上升了大约1/5?这说明什么问题?

③在一切正常下,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④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案例反思】

1.主体性教育理论要求在《科学》探究教学实践中应做到在设计探究教学内容和过程时,应积极创设条件和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而为了使科学教育更加贴近现代的科学技术,施瓦布更主张将学生带入实验室。通过实验这种方法,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收集证据,最后为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本节课设计时特别注意突出了实验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这种氛围中,自己去理解和掌握空气的成分和用途,并且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思维、分析能力。在空气用途的教学中,注重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同时又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这一部分内容恰好联系当今社会关心的热点,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同时使得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2.片段一: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这个环节中,学生发言十分积极,也很投入,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让人吃惊。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证据都说明空气的确是混合物,而且物质种类也较多。从此处顺理成章的引入片段二——研究空气中的成分。

3.片段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科学探究,施瓦布认为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为实现科学探究,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带学生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动运用知识,获得成功的乐趣。这节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探究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验,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能够用实验记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学生学会讨论、学会倾听、学会协作,同时学生也能从中体验到从思辩到操作的转化,感受到从理论到实践的愉悦,体会到合作的愉快,领悟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效果肯定会更好。整节课学生思维敏捷、知识面广、表达流畅、情感积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1]卢爱飞,初中科学教学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0/07

篇2

关键词: 初中化学新课程 探究式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1.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科学探究,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笔者身处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以期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以下是笔者在一次校级公开课展示中的一则探究式教学案例的研究。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案例研究

2.1学情分析

因为自己上公开课的班级生源相对来说较好,加上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非常注重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探究式教学,所以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的基础。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了解到碳跟氧气和某些氧化物反应的产物里有二氧化碳,但都不是在化学实验中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简便制取方法。另外,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比较熟悉,所以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设计成探究课会更能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和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交流讨论的能力,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2.2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是:首先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呈现方式是直接以陈述性的知识给出,基本上是平铺直叙;接着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呈现方式是以“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形式给出;最后是总结性的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是以“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的形式给出,教材内容详见图1所示。

2.3教学设计构成

笔者深刻地解读教材,同时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理清教材内容的知识线索和活动线索之后,认为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直接知识呈现的内容部分设计成活动探究的教学活动,这样就将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化为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具体教学设计详见图2。

2.4本课题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笔者确定本课题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础知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5教学实施过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环节一: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具体内容详见图3。

在这个探究教学环节中,笔者提前一周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即学生按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制取二氧化碳,从而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查找有关资料获得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然后课余时间小组内讨论、课堂上小组间选派一名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交流讨论,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的能力,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笔者认为,进行这样的教学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比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学习,学生能收获更多东西。

环节二: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具体内容详见图4。

在这一探究教学环节中,笔者一改往日大包大揽的做法,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出现,自己独立思考确定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即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考虑,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交流讨论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即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大小和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类比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仪器,这些仪器都是学生在实验室里可以见到和经常使用的简单仪器,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间派学生代表小组间交流和讨论各自设计的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最后选择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具有一定的反思和评价的能力。这样通过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环节三:学生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

在这一探究教学环节中,由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最后确定的最佳装置,合适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快速地收集、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笔者作为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通过亲自动手成功地制取二氧化碳,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技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环节四:归纳总结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完全放开,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这一课题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哪些东西。笔者当时还设计了活动表现评价表,通过上面的思考题的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在这一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的实际落实情况。

环节五:布置课后探究式作业。

这一环节是课堂上探究教学活动的延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各种废旧物品制取二氧化碳。例如:鸡蛋壳和贝壳可以代替大理石,食醋可以代替稀盐酸等,把课堂探究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3.结语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被动消极地学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倡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因此,化学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以科学的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动手和思维。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王磊.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相切;环节说明;分层体现;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教学环境

在全校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分层教学时,我们数学组也毫不示弱,大家齐心协力探索、研究方法,组内各种分层招数可谓是百花齐放,为此我代表数学组上了一节分层教学的展示课,以供同仁观摩点评,为促进数学教学的分层设计向更好的方向前行作贡献。

(二)学生情况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家庭是个体户的或者是农民工的,当地户口的极少,由于小学地域的不同,所以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很多学生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因此这种情况特别适合分层教学。

(三)教材情况

本课是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第24章圆第2节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一个课时:直线和圆相切的情况。学生已经有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的认识,本节课研究直线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相切,将相切从位置到数量的逻辑自然过渡,进而引出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是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是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性质定理证明中反证法的理解。

二、案例内容设计及说明

环节一:复习引入

通过回顾旧知再次加深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全班集体朗读中体会d与r的关系,并顺势将位置关系量化这一问题显化,同时自然引出特殊情况――相切

环节说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数学概念在朗读中更能逐渐理解其本质,因此不光语文需要朗读,数学也要朗读。而且针对我班学困生上课听不懂,不会做的现象,这样来设计复习方式更能调动我班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也是这个环节分层的体现。

环节二:新知探究

活动1、引导学生从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及数量关系上来深入探究,通过动态演示来理解一条直线何时变成圆的切线。

环节说明:上节课得到的圆与直线相切是数量上的关系,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确位置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切线的判定。但是引导很重要,从两个方面去观察:直线经过哪里?与圆的半径有什么位置关系?需要老师点拨。并要等待学生来总结,不能操之过急。分层体现1对观察的结果分别让两位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再让中等程度的学生来总结;体现2对定理的数学表达让全体学生写在练习本上,老师选择展示,并修改;体现3对总结出的判定进行朗读。

活动2、将判定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后的探究。

环节说明:反证法在过三点做圆时已有所涉及,所以在这里用反证法证明切线的性质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就行,不要进行过多的引申,否则淡化了主题。分层体现1讨论交流时采取师傅和徒弟在同一组,师傅负责解释证明的方法;体现2数学语言的书写让学生自己写并派代表写在黑板上。

环节三:巩固和应用

通过判断题加深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解决几何解答证明题,并由学生书写证明步骤。

环节说明:判断题中设置了3到小题,并给出了反例,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定理的意义。这里教学的分层体现在针对反例来问学困生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说出违背了所需条件的哪一条,强化切线判定条件在这部分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例题的分析采取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与环节二中的分组一样,分层体现在“师带徒”弄清解题思路,师傅增强了解题的逻辑性,更严密,徒弟学会了解题的分析,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在有思路的前提下,全班安静书写步骤。还可以展示在投影下,由学生来评判书写的是否清楚。

环节四:课堂小结

在小结中,除了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判定和性质外,将相关的判定和性质做一归纳很有必要,“在不断的总结中收获、进步”不是吗?同时提出下节课要学习的相关性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说明:在小结的分层中判定由程度稍差点的学生总结,哪怕照着书上找都行,并进行诵读,使其再次熟知所学知识。在性质的总结中,老师抛出两条本节未涉及的性质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思考证明,在下节课时可由学生简要发表见解并证明。

环节五:拓展练习

通过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点拨学生圆中常用辅助线的做法,分情况添加恰当的辅助线。这两个练习旨在拓展尖子生的思维。

环节六:作业布置

通过分层布置,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巩固练习。

环节说明:作业1、重点面向学困生考察其掌握基础的程度。作业2、针对待优生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提高其运用能力。作业3、是设计的培优计划,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篇4

关键词:中职法律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

基础法律课在中职教育中是合署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的,是作为中职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由于其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因此教学难度较大。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老师在法律课授课时,通过引入具体典型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对之进行思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制度理论和提高法律素养。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法,教师不单单只是起到一个传授者的作用,更要在教学中扮演着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但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还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导者,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职学生,法律课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乏味,以传统的教学法难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教学法导入法律课程,加入生动、真实的案例,能使法律课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加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2.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于边远农村,文化基础较弱,因为生活的环境,对于法律知识得学习和接触比较少,在法律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意,容易让学生一知半解。若教师通过分析案例,概况和总结的方法,对基本法律知识进行讲授,引导参与教学,对所讲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再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又可以达到“教、学、用”为一体的教学目的。[2]

3.培养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3]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法律课中的应用

1.呈现案例,除了口述案例外,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学生表演、观摩庭审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案例。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法制现场》、《庭审现场》、《今日说法》等法制电视栏目中的典型案例,根据具体内容和案件的发展,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即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前准备好以最佳的方式呈现案例。

2.确定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方法

2.1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讲解法律理论时,举例进行阐释。但要注意两点,首先案例要具有典型代表性,不宜过多,也不宜繁杂冗长。其次,教师要紧扣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从典型案例中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2.2讨论法,教师展示案例,并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随着案情的进展进行适时的讨论,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讨论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通过小组互动讨论,理清案件事实,让学生主动探索法律知识,运用正确的法律知识加以分析。除课堂讨论外,课后对课堂讨论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思考。教师将向学生提供案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讨论,等到下节课开课时,教师再请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2.3实践法

联系教学内容,围绕法律这门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邀请警察、检察官或者法官来到校园开展法制讲座;利用班会课、晚自习等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庭审现场》等法制栏目;组织学生参观看管所或进行庭审观摩。通过直接接触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学生会终生难忘,对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制意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2.4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对学生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点评,点明优点,指正缺点,并引入法律条款,分析案例,在为学生解答问题时,须做到有理有据,有法支撑。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中职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点

1.案例的选择,为提升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案例选取时,应符合典型性、可信性、时效性的要求。典型性是指案例应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用真实可信、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件,易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并且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信性是指案例应直观、形象、贴近生活,具有真实的细节,最好选用发生在身边或者同龄人身上的故事,这样才能才能更使学生信服;时效性是指案例应选取近些年发生的案件,我国法律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案例的选取也应适时更新和调整,要与当下的法律制度相结合。

2.教师应发挥引导的作用,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来自于边远农村,文化基础较弱,但这些孩子大多数都非常的质朴,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渴望获取更多新鲜的知识,因为生活的环境,对于法律知识的接触和学习比较少,在法律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作为老师,在讲授基础法学知识课程时,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能够更好的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注意课堂时间合理分配,有别于传统教学,案例教学法更强调案例呈现与课堂互动。但是课堂时间比较有限,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切勿因呈现案例而耗去过多时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的时间也应加以控制,最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讲授知识点。[4]

结语

总之,例教学法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最终提高基础法律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应在中职法律课教学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王玉芬.案例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15):120-121.

[2] 苏兴全.中职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7(23):21-22.

篇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案例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分析、讨论、解决案例问题(或情境),通过探究案例来学习、掌握课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参与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分为五个步骤:

一、案例选取

案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收集的与课本理论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典型人物、事件或热点的时政问题,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精心选择适合的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它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选择的案例要 “例”“理”“德”相结合,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案例要尽量涵盖教材的概念和理论。案例教学法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掌握、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案例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应尽可能多地涵盖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过程中掌握全面的、更多的知识。

2.案例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或至少和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相类似,又与课本理论知识有着密切联系。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才有真实性更有说服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教学效果。

3.案例要新颖、典型,要有时代性、代表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案例要和国家当前的时政热点有关,或是大家共同关注感兴趣的或是体现健康思想有教育意义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实施智育和德育并举,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增强教学效果。

二、案例展示

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的大门。

教师在展示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做好展示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要吃透教材和案例,设计好案例展示的方式,确定案例的焦点或争论主题,以便上课时能详尽描述给学生。有的案例复杂要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先阅读思考或提出问题,或写出分析提纲和思路或就案例自发进行初步讨论。

2.课前教师要根据案例和教材内容,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或是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去感悟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设置的问题(或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难度题量适中,有针对性,寓“理”于“题”、寓“理”“情境”之中。

三、理论学习

学生带着初探案例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师可把书本的理论知识问题化提纲化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解决简单的知识点,记录好个人学习的疑难点,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进行互学探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把疑难理论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深入学生随时掌握学生自学互学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并面向全班学生精讲讨论存在的疑难点及重点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解决案例问题(或情境)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四、案例讨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概念或是其他课外的知识对案例展开讨论。组织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一般4-6人一组,小组讨论时学生相互发表各自的见解,设有小组发言人,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及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作好小组发言的准备并积极发言。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或是反对意见,也可从其他方面另行分析 。然后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总结,针对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全班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行智育的同时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老师点评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律基础;结婚程序

中图分类号:G642.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93-02

一、案例教学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所谓案例,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1.案例教学可以发展被培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

2.被培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

3.可以帮助被培训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

4.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5.案例的运用也可以促使被培训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

(三)怎样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1.案例引入。教师培训中所用的案例,从其来源讲,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自己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前者,教师可介绍一些有关写作案例的感受、趣闻、轶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后者,教师可运用其他一些手段来提醒学生予以注意的必要性。

2.案例讨论。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总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至关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应制定怎样的实施计划?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3.概括总结。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

二、关于结婚程序的知识点掌握

(一)结婚程序的概念

结婚的程序亦称结婚的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规定的缔结婚姻必须经历的过程要求。在通常情况下,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当事人,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结婚程序,其婚姻关系才会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才会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结婚程序的类型

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看,结婚程序可分为仪式制、登记制和登记与仪式结合制三种类型。

1.仪式制。仪式制指以举行结婚仪式为婚姻成立形式要件的结婚程序。仪式制是一种古老的结婚制度,产生于个体婚制出现之初并且长期沿袭下来。仪式制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宗教仪式、世俗仪式和法律仪式。

2.登记制。登记制指以依法进行结婚登记为婚姻成立唯一形式要件的结婚程序。在这种制度下,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必须首先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结婚申请,接受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履行登记手续,婚姻即告成立,而不必再举行结婚仪式。

3.登记与仪式结合制。登记与仪式结合制——指登记和仪式同为婚姻成立形式要件的结婚程序。这种制度的特点,在于将现代结婚程序和传统结婚程序加以结合。既能实现国家监督,又能满足当事人仪式隆重热烈的愿望。采用这一制度的国家包括法国、美国多数州、罗马尼亚等。

(三)我国的结婚登记制度

我国实行结婚登记制度。按照《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这一法律规定说明,在我国确立婚姻关系的唯一法定手续就是办理结婚登记。

(四)结婚登记的目的和意义

1.规范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是一种法律行为,法律要求在操作上必须规范,要做到有法可依,严格依法办事。

2.保障国家婚姻制度的实施。国家通过结婚登记,可以对婚姻的建立进行监督。它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防止包办、买卖婚姻、早婚和重婚纳妾事件的发生,以国家的强制力确保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巩固。

3.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实行结婚登记制度,不仅可以使合法婚姻及时地得到承认和保护,给予争取婚姻自主的男女及时的法律援助,避免各种违法婚姻和预防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还可以帮助、指导婚姻当事人,避免某些人因无知或受骗而在婚姻问题上陷入不幸。

(五)结婚登记的法律特征

1.结婚登记是一种法律行为。即当事人必须依法而为之。既然是法律行为,便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这种后果是依法产生的,即法定的,不依任何一方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2.结婚登记是确立有效婚姻的必经程序。结婚登记是确立合法有效婚姻的一个必经的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和其他要件一起,共同构成了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

3.结婚登记是婚姻关系获得法律保护的前提基础。一经登记,双方即确立夫妻身份,产生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其合法有效的证明,就是一经登记取得的结婚证。

三、通过案例教学来深化学生对结婚程序的理解

案例一:广西一青年张某先后与两个女孩相识并相爱,且这两个女孩都非他不嫁。张某左思右想,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他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与两个女孩都不拿结婚证,在同一天结婚。于是他按照广西的风俗,选了一个日子,把所有的亲朋好友邀到一起,大摆宴席,按照当地结婚的仪式同时与两个女孩举行了“结婚”典礼,并且三人开始在一起共同生活。问:①张某的婚姻是不是合法有效的婚姻?②对张某的行为如何认定?③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

案例分析:对于此案例,有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

1.关于民间仪式结婚的问题。在我们国家一些地区至今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不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按照民间的结婚习俗,只是举行一个所谓的结婚仪式就宣布结婚了。这种行为不是我国《婚姻法》上规定的结婚行为,不受法律的保护。也不是传统上我们所说的“事实婚姻”,而只能认定是同居行为。张某与两个女人都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履行结婚登记手续,所以他们所谓的“结婚”行为不是法律上规定的结婚行为,只是一种与两个女人同居的行为。

2.对张某的行为如何认定?首先让同学们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激发同学们的讨论热情,可以分组展开讨论。分析:张某的行为没有履行《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显然不是合法有效的婚姻,不受法律的保护。1994年2月1日民政部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3.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让同学们先分组讨论,然后叫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老师总结。分析:关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首先要准确把握重婚的含义。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构成重婚罪。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本罪显然侵犯了重婚罪的客体即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但问题是上述行为在客观方面是否成立重婚罪就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张某是在同一天与两个女人结婚,在这一天之前,他没有配偶,那么他以前是没有婚姻的。如果单从重婚罪的含义来看,似乎张某的行为没有构成重婚罪。

上述案例中三人的行为,却违反了现代法律的一项重要原则——公序良俗,破坏了以一夫一妻制为核心的婚姻制度与秩序,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三人应以重婚罪定罪处罚。

案例二:刘三与张艳相识并相爱,2001年10月,两人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按照当地的结婚仪式举行了结婚典礼。第二年生育一女刘丹。2005年9月,刘三在车祸中死亡,刘三在银行有存款60万元,房屋三套。刘三的父母亲尚在。问:刘三的60万存款和三套房屋如何分割?让同学们先分组讨论,然后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老师总结。

分析:这个案例涉及到《婚姻法》、《继承法》的有关内容。刘三去世,他留下的遗产如何分配,首先要确定他的继承人问题。在继承人中,张艳是否是合法的继承人,就是对《婚姻法》中关于结婚的程序知识点的掌握。刘三与张艳并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违背了《婚姻法》关于结婚程序的规定,显然他们之间的婚姻不是合法有效的婚姻,不受法律的保护。聚焦到这个案例上,也就是说张艳不是刘三的合法配偶,因此,张艳不是其继承人。刘三与张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同居关系。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提炼出一个关于结婚程序的法律后果问题。这个问题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因为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这种不履行结婚登记手续,而在一起同居生活的现象。有的在一起同居生活时间较长,而且还生育有子女。一旦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有关继承问题,或是两人分手涉及到子女抚养问题时,就会引起法律纠纷,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掌握并理解结婚的程序问题,特别是对于不履行结婚登记手续所带来的严重法律后果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是结婚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要面对的问题;二是当大学生看到周围有人做出这样的行为时,他就会向其宣讲这样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起到很好的法律宣传教育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如果不引用案例,而仅仅是枯燥地讲解结婚的法律程序问题,不会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当他们看到周围人有这样的行为时,也不会对他们加以法律上的讲解、宣传,就起不到法律宣传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自己掌握知识,不做违法的事情,更为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今后成为法律的宣传教育者,为全社会公民普法、学法做出他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黎峰,万里生.关于高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浅见[J].科技信息.2008,(36).

[2]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99.

[3]赖传祥.论重婚的若干基础性法律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2002,(3).

[4]李军.浅论重婚罪之存废[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5]谈强.从一起重婚案谈重婚罪司法认定[EB/OL].中国法院网.

篇7

【关键词】微课 初中化学 教学 作用 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3-01

引言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常常以较为短小的教学视频为教学方式,讲述的内容较为短小精简,不论移动观看还是在线观看,均可以方便学习者进行学习,在很多方面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初中化学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弥补了传统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1.微课的含义及其特点

1.1微课的含义

2008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戴维-彭罗斯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其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针对性开发了对应的教学视频,实现了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微课的具体含义为:教师以教学微视频为载体,充分的借助视频、音频课程资源将自身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某个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还能够较好的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知识点学习的需求。

1.2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教学目标较为明确、容量少、规模小、导向性较强、适应性较强,具体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所用时间较短,微课的一般时长在5min到10min左右。初中化学微课主要研究的对象为化学反应机理、物质性质、化学实验等方面,与传统的初中化学45min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

其次,微课所含内容短小精简,在微课视频设置时,从教材所含重点知识为出发点,根据学习难点针对性选取微课内容,虽然其中所含的教学内容较少,但是总体的导向性、目的性较强,所以,更能够将主题突出,内容也更加的精简。

第三,所含的资源容量非常小,微课视频所占空间多数均为几十兆,格式可以转变为各种媒体播放格式,不论下载到MP4、电脑还是在线观看均是非常便捷的,非常适合教师观摩、学习者学习。

第四,微课所含内容较为实用,其构思往往为教学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在化学微课中也通常包含一些探究性试验问题,可较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资源,可将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导入到化学课堂中,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微课使用到初中化学课前的探究环节中,帮助学生实现对本节化学课程所含知识点的“深度”探究。微课作为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可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带来较多的便利,特别是微课可以进行无数次的播放,可以帮助一些掌握知识点较慢的学生课下进行独自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习自主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也必然得到有效的提升。

2.2多种媒体进行配合,实现对初中化学课堂的优化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其中包含有很多探究性试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入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为初中化学提供出有效安全的试验素材,同时教师可充分的利用微课实现对学生学习化学思路的引导,特别是一些有危险性的试验、试验现象较为模糊的试验,教师可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展示,既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优化整个初中化学课堂,增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3化难为简,突破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化学知识整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包含有较多的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可将传统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点形象化,以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效的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的突破。

3.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3.1初中化学教学微课应用的原则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微课应用时首先必须将微课的特点突出,这就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重点应当突出,内容应当精简,保证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其次,微课的应用必须保证实用性与多样性,这就需要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不同的方面与不同的角度创设化学教学的情景,既保证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又保证化学课程的生动性。

3.2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中的燃烧的条件为案例分析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实际应用。

结合初中化学燃烧的原理,确立微课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首先认识燃烧的特征,其次,可根据燃烧的特征对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第三,掌握燃烧的条件之间的关系。

了解了需要掌握的目标之后,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微课设计的内容为:首先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的现象将初中阶段燃烧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其次,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借助微课视频的方式将燃烧的条件中具体的对应关系找出,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将何种物种在燃烧的条件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进行生动形成的讲解,从而有效的将燃烧的条件从新纳入到对应的认识结构中,从而实现燃烧的条件的网络化与系统化。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制作工作,首先在时间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微课时间控制在6min左右。其次,在进行声音的录制时,应当保证声音的抑扬顿挫。第三,在进行画面的选择时,应当保证选择的画面生活形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强化学知识点表达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增强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应对微课视频进行进一步的后期完善处理,使微课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需求。

结束语

当前微课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已经开始了应用,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演示、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总体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微课成为了简单的片段教学,并没有将微课所包含的微评价、微策略、微内容及微目标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将微课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的理解微课的精髓,掌握微课应用的要点,使微课教学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初中化学教学,不断的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君芳,贺俊崎. “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4,11:71-73.

[2]王同聚.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3]刘赣洪,袁文珍,宋江雪. 中小学教师微课偏好内容分析研究――以江西教师网点击率前500名的微课为研究对象[J]. 上海教育科研,2015,08:38-42.

篇8

关键词:管理 自我管理 心理需要 育人育心

案例:

杨扬在初中一年级时对数学很感兴趣,成绩优良。可是升入初二后数学成绩急转而下,找他谈话他说:“我讨厌数学课”。原来他不喜欢新的数学老师,一上数学课就不愉快。

为什么?经过我一再询问他诉说出他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原来在一次数学课当数学老师讲解时杨扬情不自禁的插了嘴。引的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同时班里的调皮男生也插科打诨的说了几句,数学老师批评他,杨扬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说话的又不是我一个,为什么单批评我”。数学老师当下就火了:“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做错事情还挺有理,这样的态度以后的数学课就别上”。杨扬一扭脖说:“不上就不上,有什么了不起”。我虽然事后做了不少协调工作,但杨扬后来上数学课一直打不起精神来。由此对数学课失去兴趣。

案例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管”学生,如何进行纪律管理,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下面我们从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及基本原则两方面谈一下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分析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许多老师认为,课堂上主要是教师管理学生。其实,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素是教师的自我管理。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管理水平制约着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清醒自觉的进行自我管理,就不可能管理好学生。

(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的心态特点和教育科学理论,组织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控教学过程,组织互动合作学习,维护课堂纪律,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学生的自我管理

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教师管理学生,要通过学生的内因,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与集体的自我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去加强学生的个体自我管理。

(四)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配合。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容易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其实,教的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改进教学,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课堂上无意教和学的东西,很可能长期保持在学生的头脑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真正在学习什么,学到了什么,从而将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

(五)教学环境管理

即使同一课堂上的学生,同一教师上课时,他所感受到的人际关系环境、心理环境也可能有所不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受表扬,另一学生受训斥,他俩所感受到的心理环境是有所不同的。差生和优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环境往往不同,他们实际受教育的机会往往是不均等的,他们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大不相同。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

传统的课堂管理强调管学生的行为,重视强制性管理,对学生进行“管、卡、压”,往往忽视学生的“心”一个学生破坏了课堂纪律,简单的行为控制、说教与惩罚,不仅很难真正奏效,而且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因为学生的纪律表现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涉及认识、情感态度、意志行为、需要、动机等各种心理因素。因此,课堂上,既要管学生的行,更要重视其心。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只有当严格管理和尊重学生人格、研究学生心理相结合时,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通过关心学生的需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行为。研究与实践表明,学生的消极违规行为,往往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关心满足的反应,学生的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便会行为得当,学习有效。

合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营造健康课堂的前提。”“忽视或贬低这些需求,整个课堂体系将出现紊乱、无理要求、报复、放弃、反抗、恐惧和自我怀疑等”“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时时关注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需要得不到合理的满足,是学生不良表现的重要原因,任何忽视学生需要的教学必定要失败。

(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活生生的人际关系。“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首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良好心理环境与激励因素;恶劣的人际关系环境则会使教学活动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其次,人际关系和谐,课堂上才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关系紧张,在教师压力训斥下,课堂上就会出现对立、不安、压制的心理气氛,影响学生的理智活动,机械、重复、混乱反应增多。

再次,课堂生活是学生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课堂上人际关系的性质与水平,会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制定课堂规则管理学生

制订并实施课堂规则,既是课堂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又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必须用课堂规则去管理学生。课堂规则一经制定,教师也必须遵守执行。

课堂规则应由师生共同讨论制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规则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师生共同认可。制定与实施课堂规则,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促进学生乐于接受和自觉遵守。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外部行为遵守的“纪律”,内化为主动遵守的“自律”,当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时,良好的班风便会逐渐形成。

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要科学有效的组织与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功效,

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心理学》 陈安福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育人三部曲》 B . A 苏霍姆林斯基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中心理教育指导》 陈家麟 郭亨捷 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与学的心理学》 邵瑞珍等译 江西教育出版社

篇9

一、丰富准备,教学前引导学生思考

课本知识的了解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在案例探究之前学生对教学内容充分预习,在案例探讨的过程中才能有理可依。而在这个阶段,老师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除了比学生更完整充分地解读分析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不是给学生既定的答案和方向,而是通过问题等形式指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完善学生的准备工作,有质有量地完成课前准备。

如在苏教版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为人正直》这一课就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一天课上,教师先出示案例:

名剑由于看见朋友被殴打,上前帮忙,将对方打伤。他也曾多次因为此类事情被警方拘留。王同学们认为,名剑是出于朋友和义气,如果他不管不问,朋友可能会被打得更惨,所以他没有错。

教师出示案例后可以提出疑问:

1.这个青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王同学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个青年,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教师请同学回家后结合课本知识,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及时解决,为学生课前准备做好方向性指导。

二、知识碰撞,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

世界因为有千万种不同的花儿而美丽多姿。对于同样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读思路,有不同的思想或想法。也因为“不同”,才有了思维碰撞,有了进步和发展。

如苏教版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为人正直》这一课青年打架的案例。

青少年叛逆期小孩儿想法多样,对于青年和王同学的做法都有各自的想法,在各自提出不同观点的前提下互相讨论交流,也互相质疑。对于“如果我遇到这个情景”的假设题,同学们肯定更是花招百出,形态各异。在课堂上,同龄人互相交换观点,使课堂氛围开放活泼,对于青年的不同看法,也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角度,这是一种思维的碰撞,也是一种知识的分享和累积。

案例“在线”,学生阐述自己想法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再一次累积和梳理。同时,在分享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对此提出的疑问和建议,可以引发这个同学的二次思考,更完整、更全面地去完善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可能自己的不成熟观点,重新来过。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知识累积,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为学生打开更多扇门和窗,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指导,引发学生质疑、思考。更重要的一点,教师要起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作用,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使学生在活跃思维的同时保证不走弯路。

三、反思总结,教学后升华学生领悟

总结是案例教学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丰富的课前准备,激烈的知识碰撞,思维拓展以后,学生更应该学会反思总结。

篇10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将鲜活的教学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时代气息,使课堂接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生活化课堂,对学生而言充满着诱惑,有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善和丰富了原有的教学方式。

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将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在对案例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过程中,自主生成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交流与分享对案例的理解过程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

育德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说教,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创设了各类真实情感体验的教学情境,例如奉献、诚信、尊师、孝老、遵纪、守法等。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自主探究,形成觉悟,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的设计

1.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

第一,教学案例要具有思想性。即要让教学案例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具有一定的思想引领和导向作用。

第二,教学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即教学案例要紧跟时代性节奏与步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过时的、落后的教学案例缺乏良好的教育性。

第三,教学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意识水平、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各类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第四,教学案例要具有可信性。即教学案例的信息真实可靠、公正全面,符合客观实际,不允许弄虚作假、吹牛撒谎。

2.教学案例素材的来源

教学案例的素材来源很多,教材、教参中可直接选用,文献资源中可查找,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上可选择。特别是当今处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特别发达,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今日说法等,提供的素材既典型,又生动,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当然,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泥沙俱在,良莠不齐,因此,在查找素材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识别虚假信息,不能让谣言进入课堂,让虚假信息编辑的教学案例,会对学生认为教师为了说明教材道理,骗自己,会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3.教学案例呈现的形式

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视频、音频、图表、表格、漫画等,可以根据素材本身的属性,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制作,根据不同的教学时机加以呈现。每种形式有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需要加以合理设计,相时呈现,才能使教学案例的功效发挥最大。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

1.教学案例的展示与呈现

基于教学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的出场方式是必经的、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何种方式出场,事关能否引起学生的关注,能否激发学生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所需要的,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如文字材料,可以教师朗读或学生朗读,视频或音频提醒学生注意观看或聆听,图表、表格、漫画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只有在现实世界的具体情景中,才会变得有效。因此,教学案例的展示,实质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事关教学问题的解决。

2.教学案例的阅读与分析

教学案例的信息点一般比较丰富,阅读的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要根据课标、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等情况,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学案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有目的地从教学案例中寻找、发现、分析相关信息,提高教学案例阅读和分析的效率。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对案例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和推理,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案例的讨论与交流奠定基础。

3.教学案例的讨论与交流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个体经过思考与分析不能解决或不能够完全解决的,必须要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来解决。讨论与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经验分享的过程,也是合作探究、深入研究的过程。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对教学案例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去,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讨论的进度、问题解决的程度。同时,教师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当学生的讨论出现偏差或陷入瓶颈时,为了使讨论能够继续或深入,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绝不能出放任不管或越俎代庖。只有这样,学生群体的潜能才能得发展,合作精神才能得到培养。交流是讨论之后,小组在全班展示小组交流成果的过程。小组代表对本组讨论的情况对全班进行小结性发言,这一环节,可能会出现小组之间意见不一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充分说明小组意见的时间和机会,甚至可以开展小组间的辩论,目的是问题越辩越清楚。交流过程中,教师不得“打压”某一方,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的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教师也必须做好调控,防止辩论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