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教学案例

篇1

摘要:会计信息化既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理论课,同时也是会计专业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课,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尤显重要。如何实现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目前各高校实践教学所用教材、所用财务软件很不统一。针对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成果,本文将以《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的申报来作一个阐述,这也是我院多年研究会计电算化的一项案例成果。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案例成果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与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我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技能学习领域模块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运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进行各种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我院学生在修完《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后开设此课程。本课程安排教学学时为60学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场所设在校内实训基本和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主张有认知实习,课程实训、岗位虚拟实训、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实习。

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岗位任务分析,我院会计专化专业确定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财务、管理、会计中介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和经济政策,掌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账务处理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内部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中介等领域,其中的企业会计岗位群包括出纳、记账员、办税员等岗位,会计中介机构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审计、税务等。

通过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依据进行的课程设计,我们确定了以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成本会计和会计电算化6门课程作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适应主要就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兼顾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前认真听取了姜大源、杨应崧、应德烨等多名职教专家的专题报告,聘请了行业企业一线专家作为课程开发的指导者和项目合作者,在专家团队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我们邀请行业专家一起运用科学的课程开发方法,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对本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高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建设《会计电算化》优质核心课程,实现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与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全面融合,使得课程教学目标与会计核算职业岗位要求、教学内容与会计核算岗位职责、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专业技能与素质教育零距离对接,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高度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设计理念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合作,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会计电算化》这一课程先后得到用友新道、畅捷通,金蝶,新浪潮等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并每一年都对课程的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我们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还聘请了5名企业兼职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并指导实践教学。学生在校内按企业财务和业务部门及外部单位环境和岗位设置组成学习小组。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独立和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和任务。

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以“企业行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快速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大多是要学生学完相关的理论再去实践,这样的结果要不是学生已经忘记所学理论,要不是学生的操作能力总是建立在老师的教学之上,缺少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计电算化课程实现了三个一体化。理论与教学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真正体现工学结合。以“企业行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生也能更快适应不同的业态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会计电算化》课程通过教学团队的深入企业调研,以及实践专家研讨会的讨论,反复论证,对会计职业岗位群各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行动领导。然后对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序化、整合,并注入方法论和教学论。获得了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实现了知识的重构。

四、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根据会计专业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素质要求,重组课程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工程教学过程的载体和实训项目。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针对实际典型工作任务流程中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组织,传授相关课程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实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过程作为教学过程载体,实现实际工作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通过企业调研,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群各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了相关的专业学习领域及学习领域。《会计电算化》学习领导由3个学习情境构建,每个学习情境都来自于企业工作任务。《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选取有如下一个突出特点:

1.学习情境的构建,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

常见企业的业态有工业企业、商贸型企业、服务业、房地产、建筑业、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等,各行业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方面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相应的行业特点?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我们历时几年时间进入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三个最典型的业态(小型企业、中型工业企业、中型商贸企业),以实际企业形态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改造后作为学习任务,将传统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各业态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管理中,有效避免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2.课程内容的选取,符合各中小型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软件要求,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现学生专业知识拓展和未来岗位发展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从业技能,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工作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有利于满足企业多方位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毕业生在相近岗位(群)就业和未来就业岗位能力的提升。

本课程以会计电算化岗位操作流程为主线。以企业应完成的实际任务为主要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内容体系的层次递进关系符合实际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来断完善教学内容中有关新知识,新内容,新技术的更新与应用,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基本上就业于各中小型企业财务部门。就业率达到96%,构成了我院会计专业的办学业特色。

3.本课程内容的选取,紧密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内容相结合。会计专业的的学生,在学业完成的三年内,主要就业岗位是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有上岗的会计岗位。这样才能符合企业会计持证上岗的需要。而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往年要先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才能考试《基础会计》及《财经法规》,今年江西省财政厅的新考试政策出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采用无纸化考试,必须一次性通过三门。其中一门是会计电算化考试,《会计电算化》课程就会计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学证结合,本课程的内容选取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考试科目实现无间缝对接。财政局的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样本如下:

4.部分教学资源,由校企业合作共同完成。

各ERP软件发展很快,软件供应商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新版本软件一般根据市场需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商,使得软件一直得到更新换代。如我院从2004年最初购买的用友U850版本。更新到U851-U852-U861,直到现在使用的U872版本。小型企业软件也从最初的财务通升级到现在的畅捷通T3,金蝶软件升级到KIS专业版。网上记账平台,用友的伟库及金蝶友商在线平台,一直在更新使用当中。操作手册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培训教材或软件说明书。针对具体的ERP软件,学生能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骤,从而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采用的教学也是跟软件相匹配。

小型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软件:畅捷通T3,航天公司A6

篇2

20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形成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使学生方便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高质高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页式课件。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小结练习反馈。通过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谈话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页浏览,自主、主动地参与探究,可以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中产生的,可以把学生引向一个涉及到方法论且充满了探究精神的研究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0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2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上课教室里有什么不一样啊?这么多老师想知道哪位小朋友今天表现最棒呢!想不想好好表现啊?(想)真好。那老师们要先看哪位小朋友坐得最端正,坐姿最美!我们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后面的老师好不好?

生:展示自己的画画作品。老师边收集,边肯定。并建议自主送给后面的老师。

师:大家画得真棒!你们真是小画家。(边说边板书课题:小画家)

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的说:我是小画家!

老师也想做个画家,想练习画画,可是没有颜料也没有笔。怎么办呢?嗯,办法有了。(老师手蘸白粉在黑板上作画)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挺神奇吧?像不像魔术师啊?

师:(过渡句)孩子们,又一个魔术师来啦!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冬天雪景,一、二、三张。(贴四张动物图片)他们说他们也是小画家,他们在雪地里作画,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雪地里的)齐读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

(课件出示)

这首儿歌好听吗?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的p123页里呢。大家赶紧去找找看!(生找老师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2、我们也想读读它是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注意要读准字音哦。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a小鸡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字词卡呢。我们一起试着认认它们好吗?

课件出示:字词卡

b小狗说:这样还不算识字大王呢,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就送给你神秘的礼物呢。想不想试试?好!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苹果树(读拼音,想记法。)

小鸭说: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去,苹果就给你吃啦!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苹果树(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这样吧,我就请你们这些小画家们一起去欣赏欣赏我们小动物们雪地作画吧!愿意去吗?那好。咱们出发吧!

三、学习课文

1、过渡句:这天我们在动物们的家推开窗户一看:呀----下雪啦!下雪啦!

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抓住朗读指导、感叹号的认识来教学)

学习第二句(出示课件)抓住一群来讲。引出成语三五成群

口头练习: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

后面有一听课的老师。

3、学习第三、四句他们都是谁呀?画了什么画呢?课件出示四种动物在雪地走过的图

4、学习第五句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出示第五句这些小画家真了不起啊!在雪地里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来,它们可开心了。都在互相欣赏着这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呢

5、学习第六、七句

师:呀!突然小狗想起来了:咦!好朋友青蛙去哪了?

课件出示六、七句大屏幕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去叫醒它,让它和小画家们一起画画好吗?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了解冬眠)课件出示冬眠的两幅图

四、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动物们雪地作画,可漂亮了!小画家们不但能画画,还能写诗呢!我们再去读读它,好吗?

课件出示全文的内容。要求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复习巩固: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它们的作品还在呢。可老师忘了谁画什么了。谁愿意上台来帮帮老师啊?(生上台贴画)

2、大屏幕检查是否正确

3、为什么它们能画那些画呢?谁最聪明来告诉大家?

20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篇3

本信息化教学设计呈现的形式是以PPT演示文稿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型教学为中心而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丰富教学内容,辅助教学过程,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

二、教学设计的前置部分

(一)内容分析

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校规划教材《英语》第二册,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内容是该书第八单元的阅读部分,共2课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名称及相关语言点,本课通过语言阅读、自由谈论让学生了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顺利逃生,并转化成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式。

(2)掌握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升学生在地震中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意识。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互相交流促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与地震自救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主要信息,能自如谈论与地震自救相关的措施,并形成文字。

2.教学难点

(1)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提供语境中进行对话和交流。

(四)教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五)学情简析

本案的授课对象是我校旅游班的学生,该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爱表现;但他们的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差,且词汇量有限,知识面狭窄;因此,在教学中应侧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分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指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人人参与活动,掌握表达地震中自救措施的教学目标。

(六)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竞争法。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视听教室、多媒体课件、资源库。

三、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将地震自救资源库、课件和学案,通过网络到学生的邮箱或QQ上,学生可以网上下载,同时上网搜集有关地震自救方面的资料,根据基础,自主预习,遇到疑问可与老师在线交流。

(二)课堂教学

下面将具体说明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案及其设计思想:

步骤一:Pre-task(Pre-reading activities)

贯彻兴趣策略,采用直观教学法,引入话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思路]

1.先播放有关2011年日本海啸地震的可怕视频画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Whatkind of damage can an earthquake cause?”,结合直观可感的地震图片,分组讨论,学生很容易说出地震的灾难性后果。

2.接着呈现图片引入本课主题,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What will you do when the earthquake strikes?”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散思维,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步骤二:Task-cycle(While-reading activities)

利用限时略读,寻读比赛,掌握课文主要信息,解决本课重点之一。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突破难点。

[设计思路]

1.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利用略读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把握文章大意,及时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侧重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理解和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这样,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大意——地震自救。

2.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学生听读课文,理清篇章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3.精读各段,侧重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细节和猜测生词的能力。

[任务分解]依据本文重点是掌握地震自救措施,设计了三个小任务:(1)判断正误;(2)改错;(3)填写缺失信息。

学生查读找出相关信息,尤其是任务三重点考查获取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相关情景和再现重点词汇,有助于学生理清脉络,加深理解,达到掌握文中主要信息的目的,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任务,再用1分钟,小组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促进,得出更全面的信息,基础较差学生也会得到不断的激励。

[拓展讨论]利用拓展讨论How to get ready for the first-aid kit?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拓展知识。

师:(适时点拨、指导)在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知道自我保护和避险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呈现这些物品,同时也就拓宽了学生的词汇量。

[Language points]通过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词汇情境,来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完成四个小任务,对易混易错词汇及重要语言点进行学习突破,解决本课重点之二。

此外,在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而非停下阅读去查找单词表。

篇4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高等学校

一、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高校数量、学生及教职员工人数都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的教学档案工作是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要使其更具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就必须从档案管理人员及管理部门的整体素质、硬件设备(电子化)等方面进行提高。

根据2008年9月1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记载着学校的教育历史,更是全校师生员工德、能、勤、绩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价值,这体现了档案管理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地看,全国高校档案管理现状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中某些部门甚至是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机构设置到人员配置,再到经济投入,硬件建设上,难以满足高校档案工作发展所需条件。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范围扩招,国家的投入增加又相当有限的情况下,不少高校只把资源用在与办学直接相关的项目上,而对教学档案和学生档案管理难以做到按需足额投入。 其次是档案管理工作量大。由于高校的特点,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教职员工的档案数据变动,录入或者迁出,全国每年变动的各类档案都是以千万计,加上就业、继续深造等各种情况,档案的变化呈现数量大、变动频繁、跨区域调度等特点,加上其他档案的维护、保存,都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巨大挑战。

第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部分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管理人员不能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未能严格按法规管理档案,档案管理混乱、不规范,导致部分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收集归档;或者临时收集的材料类别混杂,需要时难以发挥档案服务作用。其次是电子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最有效工具,但是目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优势。高校档案主要还是以纸质档案作为保存媒介,电子信息管理只是起到检索、交换、备份等辅助功能。电子化档案的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远距离传递频繁。由于学生入学、转学、毕业以及就业等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学生的流动性强,所以档案也经常需要远距离传递,跨省市、跨地区甚至跨国调用都是时常出现的情况。

第四,教学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结构亟待调整。多数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意识较薄弱,队伍结构亟待调整。教学档案管理队伍中,真正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十分缺乏,大多数来自于学校其他专业的老师,部分人员甚至是兼职管理档案。 他们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 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对档案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而进行改革缺乏思考。

再就是档案管理操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由于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所设定的制度、规范存在差异,导致各高校之间对于档案管理操作的要求、步调不够一致,甚至存在一些相互抵触的情况,这就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障碍。

以上是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特点,也是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瓶颈所在,实行电子化档案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利弊

1.电子档案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优越性

首先,依靠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的抄写、用笔用字的规范、统计、存储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同时还容易疏漏出错。采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文件资料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环节变得十分方便,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其次,通过电子文档的方式存储文件档案,可以实现档案的充分交流与共享。传统的纸质档案调档搜索繁琐,对于远距离共享或调度也十分不利,信息更新效率极低,文件信息查找困难等。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可以实现档案的体系管理,索引更灵活,搜索查找更快速便利。还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实现分类、搜索、排序、过滤等操作,使文档的管理和调度更便捷。信息化的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便人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利用网络传输,实现资源共享。比起传统的手工传输或者是交通工具辅助传输,它所起到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此外,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的档案文件,其保存方式和对环境的要求较传统纸质文档要低。由于传统档案存储媒质为纸张,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微生物环境都可能影响其存储寿命,所以在存放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防潮防虫防老化等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大量的数据消耗纸张,不利于环境保护。而现代的电子文档的存储方式多样,DVD光碟、闪存U盘和硬盘,存储量大,1GB的存储卡就可以存储5亿字,相当于近1000套《三国演义》;且储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最后,采用信息技术还能提高文件传递速度和安全性。普通闪存的读写速度是传统书写无法比拟的;存储卡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极为方便,如果传递记录着5亿文字的纸质档案,这是无法想象的。在安全性方面,高校档案经常涉及异地传递等远距离传送,文件在邮递过程中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一些重要文件的遗失,信息在调用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误,都给档案人员归档和其他人员检索利用造成很大不便。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共享传递,能够有效提高文件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2.电子档案在应用中的风险

当然,电子档案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事实上,电子档案在存储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1)电子档案存储的安全性。由于电子存储设备具有的特点,倘若被损坏,损失的程度将远大于传统媒质。另外,由于信息化手段采用统一字体、统一标识,丧失了手写汉字的特征性,不利于真假鉴别,受侵害的文件不易被发现;由于网络的风险性存在,通过网络的远距离调用存在信息被修改、被盗用等风险;由于高校保存的档案多是学生、教职工的关键信息,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2)电子档案数据的完整性。对于传统的手工文件,一次的笔误或处理失误,其影响范围有限,而且容易在后面的录入过程中被发现。而批量处理的文件,一次处理的文件量极大,一次误操作就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结果受影响。此外,文件多处于开放状态,更新不及时,便可能造成信息丢失。另外电子文件结构复杂,存储方式多样,在各种方式转换中也容易造成信息的缺失。

篇5

关键词 高校教学档案 信息化管理 规范化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是一种重要的学校教学工作记录,在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高校教学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从实体向信息化的转变。2008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于第三十八条对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行规定,指出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经费,配置专门的教学档案信息管理所需的设备,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在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方式,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高校教学档案的内涵和特点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记载, 主要包括各类教学管理材料、教师的业务类材料、学校专业、学科和课程的建设类材料以及学生的学籍类材料等内容。高校教学档案主要通过立卷,以文字材料、照片、录像带、软盘、图片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保存,具有非常可观的保存价值。通过高校教学档案,有助于了解学校的历史、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等,有助于高校对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高校教学档案具有知识密集、内容广泛、信息集中性等特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高校教学档案具有延续性,如教学计划和学生成绩具有延续性的特点。其次,高校教学档案具有时间性,如教学安排及教学工作计划都与时间有密切关系。再次,高校教学档案具有制约性,如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之间存在相互制约性,即教学大纲决定教材的选择和编码,而教学计划又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主要依据。最后,高校教学档案具有分散性,如教学档案形成于教学业务部门和个人的教学活动中,并且大多数是由个人来保管的,因此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2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教学档案较难统一、规范化管理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进行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大量信息教学档案还没有进行统一的系统化处理,各高校中尚未引入有效的管理制度、适用的管理软件,从而使得高校的信息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导致很多宝贵的资源流失。同时,与原先的纸质档案相比,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形式也有多种类型,不仅有文字材料、表格图片等类型,还有声音、影视等形式,因此,在对高校教学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具有较大的难度,会遇到一些纸质档案管理时不存在的技术问题。怎样对高校电子文档进行规范化管理,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标准,需要我们继续进一步探索。

2.2 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档案管理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保密问题都是我们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上进行的,需要将很多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信息安全,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但是,由于高校在内网和外网之间没有做好相关的逻辑隔离和物理隔离,使得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在对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进行查询时,很可能会因为安全保护措施的应用(下转第226页)(上接第166页)不当而使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造成计算机中的电子文档遭到破坏,造成档案数据的丢失。

3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在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信息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在强化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方面,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强化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要强化对教学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之作为发扬教学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优良传统作风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要将档案信息的价值和教职工的利益联系起来,并将档案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建设和管理过程,做到真正为老师、学生和教学服务。其次,要对教学档案的信息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档案的信息化不仅要强调一种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而且更强调的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的再造,能对档案管理手段进行革新。最后,在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要注重对软硬件设施的强化。所谓的硬件设施就是计算机的硬件配备、计算机的安全性能等,软件设施最主要是人对计算机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只有具备足够的软硬件设施,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2 实现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对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切实有效实施需要学校进行正式印发,然后在学校的各个科室、部门等进行贯彻落实。如高校可以将教学文件的形成、整理归档和积累等相关制度与文件的保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紧密联系,通过合理有效的人员考核、晋升和工资等来实现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其次,实现对教学档案的电子文档分类管理。根据教学档案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电子文档进行不同的分类,如可以分为教学管理类档案文档、师资队伍建设类档案文档、学科建设类档案文档、课堂教学类档案文档以及实践教学类档案文档等多种类型。

3.3 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

信息网络的安全是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信息化作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各类教学文件、信息和数据等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化的管理必然会面临网络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高校对档案的信息安全进行有效防范和管理,以确保教学档案信息的安全。首先,要对教学档案的电子文档进行有效保存和安全保护。如高校可以建立教学档案电子文档的异地安全保管体系,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又如,还可以建立融合网络传递和介质传递两种方式的电子文档归档系统,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其次,要建立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一致性保障。

3.4 加强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需要较强技术的工作,对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学档案工作者掌握相关的档案学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并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熟练运用。因此,需要高校加强对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有效和健康的发展。

篇6

【关键词】排座位;自主选择;心理健康;自我意识

新学期开始,作为班主任,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就是给学生排座位。在小学里,通常的做法是男女生从矮到高站成两队,然后由老师做主,按男女生搭配原则,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个别特殊情况的适当再做调整。教师考虑最多的是男女生同桌可避免学生课堂上讲话,能更专心听讲。这种排座位法是相对公平的,但不是最科学的。因为这样的做法老师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的需要和感受,也忽视了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我在学生的座位安排上,打破以往的方式,做了一个新的尝试,让学生自己找同桌。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相应的择同桌标准,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小学中高年级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桌是能促进学生心理更健康地发展的。

一、自主选择同桌,能促进自我意识和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座位是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安排座位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头高矮、视力好坏、自控能力强弱、互助能力的高低等个性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从小学中年级起,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其辩证思维也得到初步发展,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以来,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此时把选择座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他们表现出了慎重。他们慎重考虑老师的要求,也认真考虑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所以自己选的同桌相对比较满意。于是以往的那些被动、冷漠、势不两立的同桌状况自然消失了,更多的是帮助和监督、与同桌友好合作,因而心情愉快。通过排座位我做到了对学生上进愿望的最大信任,更是促进和激发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在五年级阶段要求优秀生主动找一个后进生同桌时,一个比较内向的男生蔡**找不到同桌孤立在一旁,我过去一打听,他说自己属于后进生,没有优秀生找他同桌,于是我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他的情况,同学们帮他指出了他的很多优势,说得他自信心倍增,很高兴地去找了一个后进生坐在一起。这样排座位,让这位男生找到了自信,而且培养了正确的自我概念。

二、自主选择同桌,锻炼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是愿意向大人们表示出自己长大了。当老师把选择同桌的权力交给他们时,他们无疑是兴奋的。一方面他们会从好朋友里面考虑自己的选择对象,另一方面也会重视老师的要求。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去评价自己和他人,从中年级起,学生已不再将教师或家长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的尺度,而是已学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并以对别人的评价为依据独立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表现出最初的批判性,此时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且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并试图去改掉它。在这些阶段,提出相应的条件让学生自主选同桌,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发展。如四年级时,我提的标准是:你找同桌时要考虑他是否能与你友好合作又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其次适当注意高矮的搭配,不至于坐下来后高的挡住了后面矮的。第二年我又根据班级学习需要,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主动找一个后进生,与之同桌并结对。毕业班这一年,我提的要求是四人前后桌组合,注意不同能力的学生科学搭配,以方便于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我发现他们在互相认定为做同桌后搂着肩膀或者拉着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今后要友好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哦。当班级里的调皮生陈*拉着体育委员黄**来到我面前时,我不免露出担心的神情,因为体育委员在课堂上也是比较多话的一个学生。他们很认真地向我保证会认真听讲的。这样激发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无形中,课堂上的纪律好了。个别做得不够好,有时犯了老毛病,如陈*和黄**等的组合,只要我稍加提醒,他们就马上改过来了。当遇到需要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时,表现出来的氛围是友好而热烈的。以前不愿意与同桌交流的几位比较内向的应**、林**、陈*等,现在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三、自主选择同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一个好的班集体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团结合作,和谐发展的。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可分为三种类型:“面交”型、“知交”型、“至交”型。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因为要一起学习、活动,所以形成了一般性的同学关系,这样的交往在一般层面上,呈“知人知面不知心”状态,有些同学甚至同窗几年一直处于这种一般性的“面交”型状态。在学校里,因为学习仍是主要的活动,成绩还是奋斗的目标,所以成绩较差的同学希望通过与好同学的交往,得到帮助;成绩好的同学也希望通过联手,形成强强组合。同班同学间在学习求知上目标一致,相互交流,以期获得知识上的增益,能力上的提高,于是排座位就大有文章可做。第一年,我让学生自己找友好合作的同桌,有的找成绩相当的坐;有的找左邻右舍的坐;于是我提出了同桌之间的共同进步目标:你要找出同桌的一个有别与你的优点,向他学习,同时帮助他改掉一个缺点。两人互相明确目标,互相监督。第二学期,要另找一个同桌,学习另一个同学的优点,帮助另一个同学改正一个缺点,并特别强调优秀生主动找一个相对后进生进行结对同桌。这样促使学生去发现他人的优点。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个别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个性方面的其他优点,帮助后进生消除自卑心理,鼓起勇气与大家一起激流勇进。这样六学期下来,同桌过的同学基本上能从“面交型”转向“知交型”,更有些达到“至交型”,同时同学间的交错交往,使得这种友好的人际关系呈网状的发射性发展,逐渐在班级里形成了一股友好团结的集体氛围。

篇7

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网络信息;管理

1.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是实现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顺应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室的时代要求,同时教育教学档案信息化也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纸质档案数字化,才能克服传统的保管难题,实现教育教学研究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2.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益处

首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研究信息是由学校各部门共同配合输入,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劳动,为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其次,可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动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对症下药,制定好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研究计划,教科处能迅速了解各科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成为教师教学评估和考核的依据,教师能掌握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资料,可以对自己晋升职称、年度履职考核、评优推先得心应手的开展工作。

3.教育教学研究及实绩考核记入教师档案办法

教研组、年级组活动每次参加,发言积极记1分。承担研究课或专题讲座记1分(1分封顶)。研究课或专题讲座指由教研组申报,教务处批准安排的带有研究性质的课、专题或由政教处安排的观摩主题班会。完成听课任务记1分。承担教改,管理实验课题,有计划、过程纪录、实施小结的组长记2分,组员记1分;有物化成果者,获国家奖励或认定的加3分,省级的加2分,州级的加1.5分,县级的加1分,校级的加0.5分。撰写论文获奖或刊载:获奖论文按下表记分。刊载论文(必须是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按相应级别中的一条奖得分基础上加分,具体是县级加0.5分,州级加1分,省级加1.5分,国家级加2分(同篇论文以最高档次记分,不重复记分;不同论文可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各级各类竞赛、比赛成绩。经学校批准参加的各级各类正规部门组织的教学大奖赛、课件比赛、高考模拟题征集赛、辅导学生参加国家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奖,根据成绩按下表对应计分。(此项最高分不超过5分)

4.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使档案工作的技术环境发生质变,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领导应该切实抓好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开展自学和继续教育,以适应网络信息化的要求。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教学研究档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照片、成绩和其他活动的资料,也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中阶段尤其是重点高中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各种信息量大幅度增长,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就必须通过网络信息化的渠道,使之在便捷、准确、高效方面产生质的变化和提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就推进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网络信息化的若干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5.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是实现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学校建设数字化档案室的时代要求。档案的数量总是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增长的。当前,档案产生的领域越来越广,档案的分类越来越细,档案所包涵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技术性强的特征。面对日积月累的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用传统手工目录去查询资料,显然难以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新形势,纵使具备了完整的索引检阅工具,查全年和查准率也是比较低下的,而且耗时费劲。

6.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给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益处

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无疑给浩瀚的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福音。首先,实行网络化管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是档案工作步入现代化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之一,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网络信息化则是一项可由多部门协作、多台计算机同时操作的系统工程。这些信息由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配合完成,同时也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其次,实行网络化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动态。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的利用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利用者可以超越时空和机构,在任一地点,任一时间用任一联网的电脑,自如地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查询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教师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办公室,都能通过计算机,快速查询到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种种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成长过程。十分有利于教师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制定好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研究计划。

7.教育教学研究及实绩考核记入教师档案办法

通过考核办法把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物化成果输入计算机,譬如在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档案中,有承担研究课或专题讲座记录,政教处安排的观摩主题班会,完成听课任务,承担教改,管理实验课题,有计划、过程记录,实施小结,撰写论文获奖或刊载,各级各类竞赛、比赛成绩等等,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档案信息输入数据库中,建立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就能够快速查询、浏览所有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档案了。教育教学研究档案信息化也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资源只有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和作用。教育教学研究档案的利用率正在不断提高,是研究学校发展轨迹的重要参考资料,只有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才能克服传统纸质、照片本身属性所造成的保管难题,实现教育教学研究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篇8

1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概念分析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种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与规划的情况下,各个行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整理与收集,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体系,进而达到现代化档案信息化管理目的。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引进计算机设备与软硬件设备,保证可以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网络技术应用质量。第二,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建设数字档案信息系统,保证可以提升数字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质量,逐步优化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体系。第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第四,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阶段性地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第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加强监督与指导工作力度,进而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效率与质量。

2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分析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中等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难以优化其管理体系。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观念。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还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思想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不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期间,也没有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的,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法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相互合作,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降低。

第二,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国部分中等

教育学校的计算机设备较为老旧,缺乏专业的硬件与软件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建设的真正需求,无法提升信息化建设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的电子数据库,不能提升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很容易出现电子文件丢失等现象。

3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分析对于中等教育学校而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较为必要,管理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可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满足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需求。传统的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是档案管理人员利用手工操作方式开展管理工作,难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后,可以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方式,提升中等教育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逐渐创新档案管理体系,满足中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信息数据共享,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第二,中等教育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满足学校各类事业改革需求。在中等教育学校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之后,可以应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建设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进而增强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第三,中等教育学校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会将重要资料等保存在数据库中,不仅可以方便查找档案信息,还能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增强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4 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在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管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4.1 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观念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首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打破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听取相关部门给予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见与建议,进而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最后,中等学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保证学校中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为其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可以提升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一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安装质量,保证可以支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中等教育学校需要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增强其发展效果。

4.3 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

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管理问题,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在宏观调控方面,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原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上,加强规范与标准的建设力度,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人员有章可循,进而提升其工作质量。其次,中等教育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部门需要对内部进行协调,建设电子数据库,并且在电子数据库中安装各类病毒防控软件,进而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安全性。最后,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利用网络积极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提升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效率与质量。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实践

今天以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伴随全球化经济、自由化贸易、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进,电子商务让传统商业告别了传统的刀枪棍棒,甚至飞机大炮竞争格局,进入了激光核武乃至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无论你是生活在大都市,还是生活在乡村;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事业,电子商务无处不在。企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作为电子商务教育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改变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开放的、共享的互联网为电子商务教师的在线模拟案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在线模拟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实现在线模拟案例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优化每个教学环节。

1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经济学、物流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同时具有高度的商业实践化。虽然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师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所以讲授的内容多有纸上谈兵的感觉。(2)学生能力。由于招生扩大,尤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升高,招收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空间想象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专业教学实验过程中出现与模糊的理论知识不一致的情形,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脱节。(3)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普及,互联网上实时性、现实性的案例大量涌现,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资源的利用。(4)实习基地。电子商务专家、电子商务从业者和电子商务教育者都认识到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学生只靠书本知识,不能从一线电子商务活动中学到东西,这样是不足的。有人提出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固然很好,但是实现起来,很不容易。

2传统案例教学与在线模拟案例教学

以往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书上教学案例为内容,这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现在随着网络普及,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案例资源,可以实现在线模拟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即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传统的教学案例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有时候书面上的教学案例与实际不符,实效和现实性差,无法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性较差,缺乏职业成就感。利用网络在线案例资源,实时、动态、互动的教学案例是传统案例教学的突破。与传统教学案例相比,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1)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通过访问知名、特点鲜明的网站,结合网站实际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活动。(2)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更新快,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动态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为电子商务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可以利用网络公司提供的案例模拟平台,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进行仿真模拟学习。(4)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登录国内外网站,随时收集大量真实的案例素材,激发学生思考、引起争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教学结果。

3电子商务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学方法

(1)必要条件: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电子商务教师熟悉在线教学案例资源并熟练掌握这些在线教学案例资源。(2)教学方法:在线模拟电子商务职业每个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采用过程式和体验式的学习和考核。(3)具体措施:①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在线案例,进行分析配合理论知识讲解。②大量、集中、归类、分层、递进地进行案例教学,分批分次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③要求学生在每次课在线模拟下的信息化教学探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杨丽丽马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软件分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时代已经到了。作为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工作者,需要为企业培养出商业化实践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人才。该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引入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102-02程结束后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且作为平时成绩。(4)教学形式:互联网上教学资源丰富,都以虚拟的形式展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形式进行分析、教学、讨论和评价。①课堂对话式。老师讲授基本知识,留时间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老师解答,进行双方互动对话,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②项目小组形式。把当堂课程的教学案例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模拟企业工作方式,把学生分小组,并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为若干小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或者把相同的项目作为工作任务让每个小组尽心分析策划实践,进行竞争,最后各小组把完成作业展示给大家,进行评比。③辩论活动式。老师主持答辩,把学生分组,找出案例分为正反两个论点,让每组抽签、准备资料、进行辩论比赛。通过辩论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以上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可以模拟企业中电子商务岗位工作分配任务,老师把自己作为企业负责人,小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把每次课堂的学习当作真实的职业工作,塑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知识,也能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组织、交流、评价等职业素质。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形式丰富多样、课堂气氛活泼,但是老师在实施操作中是存在很大难度的,要引导得当需要老师精心备课,老师无疑要熟练掌握将要进行的在线教学案例,对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有较强的评价归纳能力。切忌讲解过度,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多想、多说、多探讨、多操作,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宽海,张靖.第三方支付的分析研究[J].中国信用卡,2006(14):58-62.

[2]孟洪兵.高校数字化电子商务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5-57.

[3]董仁涛.支付宝:从淘宝网看电子商务支付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6(2):133.

篇10

一直以来,校本研修被看做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更是职前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加快自身成长、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是以教学视频案例为载体,通过视频标识工具来完成的。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在现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省时省力,是职前教师非常受欢迎的校本研修模式。

【关键词】 视频标识技术;职前教师;教学视频案例;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7—0056—04

一、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

内涵、目标和意义

所谓校本研修,“研”是指教学研究,“修”是指教师进修。校本研修主要是指以学校为基本的各种教研、学习和进修活动,是校本教研的拓展与延伸,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1]。

职前教师是指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毕业生,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从事的各项教研学习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完善职前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加快自身成长、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职前教师必须重视并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开展校本研修。职前教师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国家未来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很有必要,也有其实际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也就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这种模式也符合当今学校的现实条件,且不论是在本地环境下还是在远程环境下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节省时间。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这是当今比较受欢迎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模式。

二、视频标识技术和教学视频案例介绍

所谓标识,一般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材料时做出标记,把相关信息增加到已有的材料上,这种行为能引起阅读者对标识内容的深度思考,从而促进有效学习和自我反思的发生。在传统的教与学环境中,学习者会在教科书和讲义上做笔记来帮助深度理解文本资源,如突出强调某些词与句、基于上下文进行组织总结、画概念图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传统标识行为。 视频标识是指用户在观看视频获取信息时,伴随的对视频片段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评论发言等一系列操作行为。笔者所指的视频标识区别于传统的视频点播技术的评论方式。传统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评论是针对整个视频而言,用户在观摩整个视频后,对视频的一种整体评论。这里的视频标识技术采用的是片段注释,即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随时对视频片段进行标识,可以自主选择一定时间片段的视频进行标识。视频标识技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软件来完成。

教学视频案例的定义有多种,笔者选择比较符合本文实际的定义,即教学视频案例是以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为目的, 以视频为主要形式, 全程记录某一真实教学活动, 并利用网页技术制作的集成了教学案例各类材料( 主要包括文本、图片及视频材料) 的超媒体教学案例[2]。从这一定义也可以看出,教学视频案例不再是简单的课堂录像,而是案例设计、教学研究、课堂互动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以这样的教学视频案例为基本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所提供的技术原理,实现对职前教师教学研修的目的。

三、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

(一)职前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校本研修

教学设计是一名职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对于一名职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是职前教师获得教师资格必备的能力。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师范院校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等类似的相关课程,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课程仅仅提倡技能培养,而忽视或者淡化了对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3]。怎样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最为直接和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就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可以让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开展各种实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些高校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预设一些助研助教的岗位,提供给职前教师进行训练培养,让他们自主设计教学,自主开展教学研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2. 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要求校本研修

具备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并不能有效说明职前教师能够从容地胜任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强调传统课堂的教学基本功,似乎在信息时代下忽略了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忽略,反而信息时代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要求更高[4]。信息时代下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这些来看,信息时代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比传统课堂要求还要高很多,因此也对职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可以通过校本研修来实现。基于学校的教学实习可以让职前教师充分体验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情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3. 职前教师实现自我完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要求校本研修

职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完善。成为合格的教师后,在职业生涯中还要有自己的规划,即迈进专家型教师的行列。在这种变化的征程中,职前教师必须尽早规划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职前教师自身能力的完善、专业化的发展同样要求校本研修,并贯穿于职前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综合素质永远保持前列。

(二)当今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教学变革的要求

当今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变革,同时也引起了校本研修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研修方式一般是观摩讨论和文本案例分析,观摩讨论不便于记录,而且教学的过程转瞬即逝,中间夹杂的师生的情感交互都无从体现,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传统的文本案例虽然内容丰富具体,但是无法掺入教学情境,显得枯燥,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5]。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作为一种再现事物全过程的良好手段已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频案例能够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包含文本案例的一些特性,又掺入了教学情境,显得更加逼真。笔者开发的视频标识系统还能够对视频案例进行片段标识,实时再现教学过程。这一切都说明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具有其他研修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可行性分析

(一)职前教师的积极性

职前教师的积极性是顺利进行校本研修的先决条件。职前教师怀着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梦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同时传统的校本研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感到厌倦,对新型技术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方式充满了好奇,他们自身的内驱力会让其积极投身到教研中去,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职前教师的积极性还体现在可以调动集体的力量来促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职前教师的校本研修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的力量。在一般学校中,职前教师可以利用的人员主要包括职前教师本身、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他们的分工主要体现在表1中。

表1 职前教师校本研修队伍人员分工

[人员分类\&职前教师\&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主要任务\&试讲课堂,提供原始素材,自身学习训练\&案例评价、引导、分析、推广、应用等\&提供技术支持,如获取教学视频\&]

(二)技术上的可实施性

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校本研修平台即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

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设计案例,根据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将体现教学核心价值的典型案例有机地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二是由职前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并指定一些学生和教研专家听课,技术人员全程拍摄录制教学视频,这是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环节。

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目前已基本完成,核心是实现对教学视频的片段标识。系统含有大量的教学视频案例,并拥有按视频形式和案例形式组织分类、标识的搜索查询功能、标识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功能。视频标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和教学视频案例库效果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三)设备资源的可靠性

利用视频标识技术来进行校本研修需要设备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硬盘,大量的视频资源存储在服务器的硬盘上,客户端通过访问存储在数据库的视频地址来读取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访问的速度。技术在发展,这些硬件在教育方面应用越来越普及,性能越来越可靠。软件方面核心是视频标识系统,可以说硬件和软件的可靠使用有效保证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顺利进行。

(四)经济上的可支撑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电子产品的性能,批量生产后价格越来越便宜,这对于学校购买各种设备不再是天方夜谭。另外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教学,鼓励教师利用新设备新思维新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投入也在加大,可以说经济已不再成为教学研究的拦路虎了。

五、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方式

(一)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

职前教师通过观摩已经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案例来加强学习和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注意到的细节在视频上却能看得一清二楚,通过观摩自身的教学视频,职前教师能有效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优势之处加以强化发扬,对不足之处加以反思并促进改进,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可通过图3来表示。

图3 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

(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他们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策略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能够将经验策略总结与教学视频案例相结合起来给予职前教师最有效的指导[6]。这种指导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给予恰到好处的评论,评论之后再给出实质性的建议。这样的研修方式无疑大大提升职前教师成长的速度。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的研修方式可以用下面的四部曲来进行,如图4所示。

图4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方式

(三)学科同行讨论交流

与自行观摩反思研修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相比,学科同行讨论交流研修方式来得更加直接。学科同行对教学的熟悉程度应该更加深刻,他们通过对比能够很快发现教学上和技能上的缺点,从而能够很直接地点出要害,这对于职前教师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召集同行进行访谈座谈,针对某一教学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邮箱、QQ、MSN、微博等多种方式互动,这种校本研修方式也是很多职前教师优先考虑的。

(四)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

前三种方式均是基于观摩方面的研修,虽然也是利用视频技术,但更多的采用的是视频标识系统中教学案例库的功能,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的研修方式则是深入到教学视频内部去剖析职前教师的教学。

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就是学生根据教学视频,任意选取时间段对视频进行标记,标记的时候给出自己的一些注释评论,提交以后即保存在数据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任意地对每个视频的任意片段进行标记。当所有学生对一个视频全部标识完毕后,职前教师可以搜索到该视频的全部注释,这样就能够全面具体地掌握学生对视频片段的评论与看法,找到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出反思。这种来自学生标识的研修方式无疑也是职前教师所需要的,因为教学的最终效果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来自学生标识的方式更贴近一线课堂,更具有参考价值。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研修方式的情况如图5所示、职前教师查看学生标识信息如图6所示。

图5 视频标识

图6 职前教师搜索视频标识列表

六、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分析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证了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几种方式。这些方式为职前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给了良好的途径。视频标识系统为研修提供了大量规范可操作的教学视频案例资源库,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下的校本研修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再深造、再培训和再完善的平台。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的指导、同行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标识为职前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舞台,它必将对职前教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牛冬梅. 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2] 谯小兵. 对教学视频案例定义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

[3] 张豪锋,王娟. 基于概念图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J]. 理论探讨,2008,(4).

[4] 孙众. 职前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能力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1,(7).

[5] 齐振国,荆永君.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

[6] 齐振国. 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学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85-88.

[7] 吴郑红. 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1,(4).

[8] 周勇. 校本研修现状观察与视频案例研究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

收稿日期: 2013-02-25

作者简介:王会霞,硕士,副教授,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4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