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
我国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使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并且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然越发完善。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最为关键的联合手段便是契约,当事人以合同的方式来商定双方的权利以及义务,按照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来确保合同可以实现预期的目的和内容。自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建筑行业也随之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便越发凸显了出来。建筑企业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签订质量的优劣以及最终履行效果已经可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兴衰胜败。因此,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的管理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根据现状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相关的有效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制度现状中的常见弊端
1.1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在“前期”出现的常见问题
1.1.1相关信息收集不够完整。对于总承包的合同内容来说,其合同前期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总承包商所处的地位以及社会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这便造成总承包商在合同签订的前期实则存在着极大的信息收集制约性。例如说,虽然总承包商已经明确了工程预付款可能会采用的几种方式,但是,如果总承包商自身对于工程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不够了解的话,便会忽略掉工程本身带来的一些特殊性,前期的施工费用便会因此增加。如此一来,便会出现工程预算的费用额度与实际状况出现金额不对等的情况。
1.1.2承包商与发包人对于合同范本内容不够熟悉。我国建设部所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的合同范本是目前我国国内使用广泛的一种施工合同文本,由于不能全面覆盖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范围,部分行业根据自身的建设特点依此制定了属于自己行业的建设施工合同范本,例如说交通部门其公路工程施工便拥有自己的合同范本,一些其他行业借鉴FIDIC合同制定相关合同范本。
签订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的主体――发包人与承包人的任何一方,都应当对上述合同范本中的具体内容加以详细的理解,这是合同管理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如若双方主体对合同范本内容和规则不够熟悉,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则可能导致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出现很多矛盾和争议,也为后续合同执行埋下隐患。
1.2建设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合同在“执行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
1.2.1对于合同管理的认知意识不够,导致合同的自身作用性得不到发挥。这点问题最为显著的表现便是不按照合同内容办事。就目前现状来看,许多总承包商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如若遇见与利益有关的纠纷问题时,大多不会按照合同中的条款走法律程序,寻求解决。而是借助着各种渠道和关系,甚至是违规途径,以希望问题快速解决。
1.2.2缺乏法律保护意识,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在工程项目的总承包过程中,时常有业主随意的压价、增加范围或提高质量标准、不执行合同中的预付款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相关法规的行为。但是施工承包商一般都缺乏依据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合同意识,大多数都不会去具体追究业主单位的相关法律责任。这些行业现象都证明了我国建筑行业承包企业急需提高合同管理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和保护企业利益。
1.2.3建筑业的市场机制体系还有待完善。在承发包的过程当中,一直存有“阴阳合同”的不良状况,即为非真正的招投标竞争市场。业主单位在进行公开招标或者投标的过程当中,与承包商签订的是一份公开合同,此份合同的内容是合法的,但是这仅仅限于供给相关部门做以备份使用。而在承包商中标同时,业主方面要求就实质性条款与承包商再签订一份后台合同,这份合同才是真正在实际中执行时用的。可是这份“阴”合同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平等要求的内容,但行业内暂时无法杜绝此类现象。
2.加强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的完善策略
2.1建立起有效的合同实施保证制度体系
在建设工程总承包的合同签订以后,具体的合同执行者便是工程项目部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全体人员进行合同宣贯和交底:项目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增进自身对项目合同的认知意识,对合同进行彻底的理解与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细小的偏差。除此之外,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之中,涉及工程项目项目合同管理的细节工作非常多,所以应当组织和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通过规范化且程序化的总承包合同实施制度,保质保量的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2.2及时跟踪掌控工程实际进展,加强对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全程监管
合同管理最终目的要保证合同的有效实施。因此,这个环节乃是合同管理工作当中作为关键的环节。对合同实施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及时掌控工程进展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况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给出解决策略,避免留下后遗症,导致合同争议和纠纷,最终影响合同的执行。
2.3项目合同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索赔管理
工程合同索赔的管理水平是承包商合同管理水平的实质反应。通过索赔事件的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合同条款,提高合同的专业细节能力。因此,承包商的队伍中,一定要通过索赔管理等工作实践,培养一批钻研合同管理细节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项目合理收益的同时,更好地扩大合同管理人力资源能力增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总承包乃是我国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程合同的管理水平已然成为了目前促进工程企业管理水平优良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国内的许多EPC(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商都非常迫切的需要一个综合全面并且素质、技术、能力皆过硬的管理人才队伍,让我们国内的工程企业真正可以走进世界的经济发展轨道,让国内的工程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全球竞争力,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参考文献:
[1]冯违.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05)
[2]盛玉涛.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建筑施工,2010(05)
[3]赵诗涛.浅议大型EPC总承包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05)
篇2
关键词:工程建设;总承包;投资控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EPC总承包模式是指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建设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并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交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通过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解决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转整个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使工程项目实施获得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效果。EPC 总承包模式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模式,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能有效地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深度交叉,能有效地对质量、进度和费用进行综合控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降低成本,增加项目经济效益,加速建设总工期的进度。
2 EPC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程总承包最大的特点是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商可以把资源最佳地配置、结合在工程项目上,减少管理链和管理环节,充分体现总承包协调和整合能力,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对缩短工期、保证质量、控制投资,节约资源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EPC 模式管理在实际工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和体系
工程总承包不仅要求总承包商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采购工作,关键是要求总承包商作为总包方要建立健全系统、完善和科学的总承包组织管理体系,并从企业的经营战略、项目管理理念、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多形式的承包模式等,全面、全方位、全过程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尚没有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开展工程总承包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很多企业在开展EPC总承包时,依然沿用的是以前的施工模式。而且项目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完善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建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总体统一目标和内部运行模式。从组织体系、技术体系、项目管理体系、人才结构等方面为建设项目全过程提供服务,转变总承包商内部原有的运行模式,切实加强内部设计与施工、采购的融合,紧紧抓住通过设计、施工方案等过程优化节约成本的本质要求,这样才能满足进行工程总承包的客观要求,真正实现总承包本来的意图。
2.2风险意识
项目风险是一种不确定事件或状况,一旦发生,会对项目目标产生有利或不利后果。未知风险则难于管理,同其他任何一种新的管理创新一样, 作为EPC管理模式下的“意识风险”属可预知风险,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是人为因素,完全可控,只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识别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之应有的预控措施, EPC 管理模式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是完全可能的。
2.3 复合性项目管理人才
人才匮乏影响着我国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和开展。我们缺乏的不仅是大量高素质的能够组织大型工程项目投标工作、合理确定报价、合理承包并商签合同的商业人才,还缺乏能够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标准进行管理,熟悉各种合同文本和各种项目管理软件,能够进行质量、投资、进度、安全、信息控制的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可将企业和各高等院校有机结合起来。在各高等院校有关专业中增加项目管理的课程,普及项目管理知识,抓紧培养后备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培养,更要防止人才流失。
2.4 合同管理
图1-1 图1-2
图1-1与图1-2分别展示了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承包模式间的合同结构差别,通过比较可以得知,EPC总承包模式很好地减轻了业主的管理负担,以工程总承包的方式节约了业主的管理费用和管理难度。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只需加强对EPC承包商的管理,至于相对复杂的技术与施工管理,完全由EPC承包商自己负责。基于管理要求,EPC承包商在项目初期和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影响,避免了设计和采购、施工的矛盾,减少了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引起的变更,可以显著减少项目成本,缩短工期。但是,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一直沿用以前的合同范本,EPC 总承包项目没有出台配套的合同文本,在国际总承包项目中大都沿用 FIDIC 出版的合同范本,这无疑影响了 EPC 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应加快制订配套的合同范本,以满足总承包项目开展的需要。由于市场发展状态,社会文化和我国现阶段建设水平等原因,FIDIC 合同条款包括EPC 在内的总承包合同在我国并不完全适用。因此迫切需要以这些国际通用的合同条件为基础,编制适合我国现阶段需要的合同条件范本。从而使我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工作能以规范的、严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与项目管理合同范本为指导。
3 结论
EPC 总承包作为一种工程项目承包方式,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刚刚才开始实行的。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有利于对水利工程这类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缩短工期,提高效率,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而且合同关系单一,责任明确,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总承包模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固定资产的总投资逐渐增加,但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相关制度建设,始终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资源的浪费以及资金的浪费,不仅仅带给业主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带给建设较大的损失。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同样也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难以体现出造价管理的优越性。工程项目的发展中,项目总承包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一种项目管理,在多环节的应用中,注重工程造价的综合性管理。
一、工程项目总承包
所谓的工程项目总承包,主要是从事现代化工程总承包的一种企业,在业主的委托下,依据于合同的相关约定,在工程项目的勘察过程中,基于一种设计采购和实际的施工过程,结合全过程和相关若干阶段的一种承包。在总承包商的合理负责过程中,基于工程项目的全面进度和费用管理控制中,采取多种工程总承包的基础模式,并将工程的总体设计合理的完成。在实际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基于总承包商的一种业主负责和设计,在施工分包商的合同签订中,有着主要的方式。做好设计采购的过程,将钥匙工程总承包交出,对建造工程总承包的形式进行根本上的设计,对总承包进行综合性的管理,结合BOT承包模式,体现出特有的承包形式。
建设工程总承包的发展中,基于一种简单合同的特点,在简单性的合同结构中,基于一种总承包的一种合同环境。业主通过在规定的额时间中,将项目工程的实施完成,基于设计和施工规划的过程中,保证有着较强的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在工程造价的实际估算过程中,有着相对较难的一种估价,基于承包商的一种经营利润状态,难以做好进度质量综合性控制的过程。这种建设工程总承包的过程,难以体现出优化的设计,并存在相对较高的一种承包商利润,在信任监督的过程中,结合业主的基础信任状态,体现出一种综合性的建设和监理[1]。
二、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关于造价管理的流程,首先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中,做好投资的估算,而基于项目总承包招投标的过程中,做好合同价的合理控制,总承包实施阶段的应用中,基于项目设计和材料采购中,将项目施工的总包以及专业分包的过程合理实现,在项目成本的控制中,体现出的一种造价管理。基于项目竣工和试运行的过程中,注重成本核算的根本应用。而基于项目使用阶段的应用中,基于一种维修费的合理管理。
1、投资决策阶段的管理
投资决策阶段的一种综合性管理过程中,基于一种选择和实际决定的过程中,对行动方案进行综合性的投资,在项目的建设发展中,结合业主造价的全面管理,并本着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实现建设项目的一种基础投资和估算。
2、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总承包招投标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一种工程设计的角度,在总承包的基础设计过程中,对总承包商的一种具体图纸进行根本上的选择,在未来工程项目的全面实施过程中,保证工程项目存在相对较强的一种不确定性。而业主总承包企业的综合性选择过程中,对总承包招投标方案进行合理的设置,在总承包企业的实力评估过程中,对优秀的一种总承包商进行选择,进而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实施。基于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结合施工图的一种合理应用,基于工程总承包招标方案的合理应用,做好综合性的基础评价。总承包企业实力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基于工作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将工程项目运作能力显著提高,在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过程中,保证总承包企业有着相对较强的实力状态,对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评价体系进行根本上的建立[2]。始终坚持评价体系的一种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对建筑企业的生存能力进行判断,并综合性的评估总承包企业的一种发展能力,并做好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从根本上对企业竞争力的相关评价模型进行全面的建立,进而采取合理的指标评估体系。
3、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
工程总承包项目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往往是总承包商之间进行的一种全面造价和管理,基于施工总承包的主要形式,在设计施工采购综合性管理中,做好设计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以及材料采购中的一种控制和管理,基于工程总承包的一种全面优势,实现集成性的综合性管理。设计阶段过程中,总承包企业项目的一种基础承担,在设计阶段中的总造价影响过程中,注重造价项目中主要因素的一种合理控制。总承包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工程原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并结合成本的一种设计,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发展中,对产品功能结构进行确保,并结合客户需求的状况和实际的生产能力,并在市场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一种成本分析,实现产品的基础加工,不能够对工程本质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做好设计人员的一种全面协同和管理,将传统部门的一种部门分隔进行打破。施工阶段中的一种造价管理,主要是结合设计图纸的一种控制过程,基于工程项目的合理价值使用,并在工程造价的基础控制中,将建设项目中的一种全过程综合造价管理进行综合性的实现,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加强,就要做好就爱你舍资金的合理应用,将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全面的提高,并在总承包单位的全面应用中,将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进行全面的加强。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管理,作为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现代化工程管理领域极其关注的一种重要课题。基于固定资产的全面投资发展中,建设项目的合理造价控制,对于工程的腐败和工程的浪费有着积极预防作用。总承包模式作为全新的工程项目承包模式,日益呈现出专业化、系统化及规模化的特点。在总承包模式下应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使施工能够按照施工计划逐一实施,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我国建筑市场目前的发展趋势要求建筑工程项目具备科学的承包管理方式。然而建筑工程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仍较为落后,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低成本竞争,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建筑项目承包管理体系,也是完善我国建筑市场所必须采取的必要手段,更是建筑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础和经济效益的源泉。
1. 建筑工程承包项目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包括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管理,项目资源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五部分内容。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是:①相对于其他的项目而言,建筑工程参与人数众多、造价高、复杂程度高,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②项目进行中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变数较大。因此其不确定性程度高、不确定性程度很大,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③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已有一定的时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尚有一定差距。
2. 建筑工程承包项目实施中的组织原则
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组织管理中,项目经理以及其领导下的项目部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选取的项目经理应具有以下素质:具有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具备决策、组织、领导和沟通能力;能正确处理和协调与业主、相关方之间及企业内部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具有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有关项目管理的经济和法律、法规知识;具有类似项目的管理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项目部应根据合同的规定和企业项目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所承担项目的管理程序,进而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并使每一管理过程都体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的持续改进过程,也应体现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发展的规律。项目部要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与企业主管、业主共同合作,制定项目策划、项目管理计划以及项目实施计划。
3. 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基本模式
由于项目的差异性,国际上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模式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讲都基本满足以下七种模式或依据以下七种模式演变而来的:
(1)全过程承包方式:承包方承担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到勘察、设计、施工、交付使用验收为止的项目全过程的承包。
(2)投资、设计、施工、经营一体化总承包:由业主和承包商共同投资,承包商不仅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实行总承包,而且建成后还经营几年或几十年,然后再转让给业主。
(3)投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即建设项目由承包商贷款垫支,并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成后再转让给业主。
(4)由某个承包公司牵头,组织民间财团向政府提出建议和申请,取得建设和经营某个项目的许可,并负责具体实施的模式。
(5)联合承包方式:由几个承包商组成联营体进行工程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
(6)设计、施工总承包:即从勘察、设计开始,进行施工全过程到竣工验收为止的总承包。
(7)施工总承包:承包方只对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总承包。
4. 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
4.1按承包内容的不同划分
按承包内容的不同分为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总承包和对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进行总承包。
发包方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的采购及安装调试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发包给一个具备相应的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向建设单位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后向建设单位交付经验收合格,符合发包方要求的建筑工程的承发包方式。建筑工程的承发包中采用总承包方式,更适用于那些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专门技术力量,难以对建设项目实施具体的组织管理的建设单位。也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科学管理、专业分工的基本要求。
4.2按承包对象的组织形式划分
按承包对象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承包和联合共同承包。
单独承包是指承包方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单独承包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式。这种承包模式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
联合共同承包是指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组成非法人的联合体,以该联合体的名义承包某项建筑工程的承包形式。《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有明确规定:“对于大型或复杂的建筑工程,几个承包商可以组成一个联营体作为承包商。在这种情况下单一承包商的所有原则,同样适用于联营体。”由几个承包方组成联营体进行工程承包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般适用于大型、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对这种利用联合承包的方式进行项目承包有以下几方面优势:①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联合投标可以减弱相互间的竞争,可增加中标的机会;②一方面由于工程标的额大,联合承包可减少承包风险性,为产于承包的承包商都能争取到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联合承包方式也有助于企业彼此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谋取更长远的发展。联合承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一般是大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才采用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承包,避免了杀鸡用宰牛刀的人力、物力、才力的浪费;②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有利于引导共同承包的各方积极地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③企业应当在资质等级范围内承包工程,这也是我国对承包方资质的基本要求。
5. 分承包管理模式的探讨
发包模式就总包方内部而言,按发包方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组织发包两种方式。
5.1公司集权式的发包方式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包发包方式。分包商与总包商都以法人的地位签署分包合同,合同的法律地位自然。由公司的发包职能部门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承揽总包项目的分包工程,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团队管理执行。这种方式,公司掌握着较项目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公司的采购发包管理更为规范和程序化,又有能与承包商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优势,公司集中管理发包,能够在市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性价比最佳)分包价格,有利于公司对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缺点是,项目团队在执行中,存在一些信息不明,形成“难管”局面,但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沟通渠道,这个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5.2项目团队发包这是由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定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包便捷,更贴近实际,项目管理较为有力。
5.3公司发包与项目发包结合式这是上述两项的结合,对大中型的、复杂程度高的、合同额较大的分项由公司集中控制;小型的、简单的、合同额不大的采用项目自行处理,公司审批的方式。
笔者认为,发包方式应以公司集权的方式发包为主,两者相结合的形式,但管理均由项目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这样既能便于宏观控制,又符合分包是项目分项工程的分包,这一事实,调动项目团队的积极性。
6. 分包和转包的管理
6.1分包
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单位,将其总承包的工程项目发包给其他的承包单位,并与其签订分包合同。根据《建筑法》中的相关规定:总承包单位只能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分包必须取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分包的范围必须合法。为避免因层层分包带来的偷工减料,责任不清等现象,减少中间层次,我国《建筑法》规定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6.2转包
建筑工程转包是指承包方不履行承包合同约定的义务,将其承包的建筑工程倒手转让给他人,不对工程承担技术、质量、经济等法律责任的行为。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转给其他承包单位,往往是以牟利为主要目的。但是以赢利为目的并不是构成转包行为的要件。我国《建筑法》中规定:转包往往建立在发包人对承包人工作能力的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特别是采用招标投标方式制定的合同,发包方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一系列严格程序后,择优选定中标人作为承包人,与其订立合同的。
7.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管理过程层层推进、细致复杂,对项目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宏观方面,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建筑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产值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微观方面,建筑工程项目承包影响着人民是否能够获得最经济、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对项目施工总承包和推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促进建设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黄大能,谢尧生.施工总承包的发展思路[J]. 建筑施工,2002,(03).
[2] 王欣. 关于建筑工程总承包若干问题的思考[J]. 山西建筑,2011,(06).
篇5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内推行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2日
一、引言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有缩短工期、减少投资、减少业主协调量,业主更有精力做其他业务、采用固定总价可降低业主费用风险、承包商更愿意开展设计优化、利于培育专业化管理团队等的优势。国际上,设计院为主体参与工程总承包的建设模式正逐渐赶超传统的设计招标施工(DBB)模式,成为最主要的建设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内也已推广多年,在石化、核电、火电、水电等行业已普遍应用,然而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内推行中去屡遇障碍,应用领域多限于垄断行业,市场份额也远不如传统DBB模式。
二、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内推行的主要障碍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支撑我国建设工程体系的法律框架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三部法律对规范建设行业的各项活动起到了基础性、原则性的作用。然而,三部法律对工程总承包这一国际通行模式却提之甚少,仅在《建筑法》中提及,且将其定位在“提倡”的地位,其余两部法律则只字未提。《招标投标法》及其支持性文件《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采购等相对独立的环节进行了规范,没有规定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招标方式与实施细则。《合同法》第269条将建设工程合同定义为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导致工程总承包合同只能适用于第124条无名合同的范畴。尽管建设部2003年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意见,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也先后了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管理办法与制度,但是这些文件最多仅为部门规章,尚达不到法规层面,更不用说法律,其执行效力了然可见。此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还导致工程总承包从业人员资质方面的尴尬,出现了没有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从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并且监管着有执业资格证书的施工单位各类人员。综上所述,三部基础性法律对工程总承包法律地位的明确不坚定、不健全,导致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法律层面支撑力度显得十分不足。
(二)建设单位不认可。建设单位的不认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或国有企业作为建设单位的项目,官本位的思想强烈,认为增加工程总承包单位将大大削弱其对项目的控制力,缩减大量利益寻租空间。对于私营企业作为建设单位的项目,没有看到工程总承包模式在缩短工期、优化设计、降低造价方面的优势,认为增加一方的介入必定将攫取企业的利润;二是建设单位对部分法律条款理解有误或不了解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合法性,这在设计院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尤为常见,由于设计院一般没有施工资质,其只能将施工工作全部发包给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招投标法》中规定中标人只“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为理由,拒绝采纳工程总承包发包模式以规避法律风险;三是建设单位对设计院施工管理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设计院的优势在于设计创新技术,施工技术与管理则仅是施工单位的强项。
(三)施工单位极力反对。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总承包一般由设计院(工程公司)开展,这在国内也是如此,设计院在占领设计市场的同时,亦在谋求工程总承包市场的拓展,从而使设计院与施工单位在采购与施工市场中有了竞争,导致工程总承包模式遭到施工单位的极力反对,主要原因有:①设计院作为工程总承包单位使施工单位增加了一个监管单位;②设计院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将剥夺施工单位的利润空间;③工程总承包单位介入后,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仍是施工单位,对其有所不公平;④设计院承担工程总承包后,可以将包括主体工程的全部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而施工单位则不能如此操作,亦然有不公平的成分。
(四)监理制度不适应。《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并明确了必须实行监理的工程范围。然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以监管对象是施工单位为出发点进行编写,忽视了工程总承包模式。于是以设计院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解,部分监理人员认为监理只针对工程总承包单位,因为与建设单位的监理合同明确的监管对象是工程总承包单位;部分监理人员认为监理既针对工程总承包单位,也针对施工单位。第一种情况仅监管工程总承包单位将使监理规范很多内容无法实施;第二种情况不符合监理合同约定,且造成监理单位与工程总承包单位项目管理工作的重叠。在实际工程中,监理也往往是既监管工程总承包单位,又监管施工单位,出现了施工单位受工程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双向监管,而实际上监理单位根据合同理应不监管施工单位的尴尬局面。
(五)工程总承包企业内部问题的制约。尽管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施工管理)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企业战略转型的不坚定却制约了工程总承包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企业组织架构没有实质调整,不适应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②施工单位设计技术实力弱,设计分包后无法把控整体方案,工程总承包优势显不足;③设计院工程总承包优势明显,但设计与施工脱节,未能发挥工程总承包缩短工期、优化设计、节约投资的长处;④企业综合项目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六)工程报建与档案体系不配套。由于各项配套制度没有完善,现行的工程报建与档案管理体系均仅适用于传统的DBB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特别是设计院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碰到诸多盲点,这在工程报建与工程档案管理(包括交验资料、安全资料等)方面尤为突出。工程报建方面,往往出现工程报建无法受理,部分项目报建时将设计院认定为施工单位,部分项目则只能以施工单位的名义报建;交验资料方面,亦没有工程总承包单位签字栏,部分项目整套交验资料没有出现工程总承包单位名称,部分项目设计院在施工单位栏签署,部分项目施工单位栏采用总包单位与施工单位双签的方式解决。工程报建与档案体系的不配套,增加了建设单位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成本,直接挫伤其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积极性。
(七)施工图审查的约束。我国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要求施工图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办理施工许可证并开工。在部分行业,是允许部分工点提前开工并实现设计与施工在时间上的搭接。而在建筑市政行业,施工图审查备案表是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要件,且只有全部完成施工图后,才可以办理备案表,造成建筑市政行业工程总承包模式在缩短工期方面优势全无,十分不利于推广。
三、扩大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内推行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解决基础性问题。国内工程总承包推行的首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解决问题的首要对策也是完善法律法规,从立法上解决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与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议在《建筑法》中将工程总承包发包模式的定义、从业资格、招投标方式、监管方案等进行原则性地规定;在《合同法》中将工程总承包合同明确定义为建设工程合同,并规定工程总承包合同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原则性内容;在《招投标法》中增加工程总承包发包模式招标、投标的工作程序与要求,建立工程总承包招投标机制。
(二)建立适合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各项配套实施细则与制度。法律法规的完善解决的是工程总承包基础性、原则性问题,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工程总承包的实施细则与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工程总承包招投标实施细则、取费标准、合同示范文本、从业人员资质要求、施工图审查制度、报建制度、监理制度、验收档案体系等。这些实施细则与制度需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工程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区别对待,以便为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规定设计院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不使用监理,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基础与主体结构图纸分批次审查通过后可以先行开工等有利于工程总承包推广的配套制度。
(三)政府引导市场,宣传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的市场引导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将十分有效,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度、补贴制度等措施进行市场引导,也可以在政府投资项目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加大工程总承包发包模式的应用范围与频次,并对项目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宣传应用经验,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带来的效益,引导更多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以及私营企业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四)提高工程总承包企业综合实力。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关注内部问题,通过改革与调整,全面提高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适应工程总承包、高决策与执行效率的事业部制架构;②通过引进成熟项目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后备力量、转型设计或施工单一技术水平人员为工程总承包综合管理人才等多方面进行人才队伍建设;③设计院要追求技术突破,推动专利技术的生产力转化,提高设计技术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培养施工技术人才,掌握施工方案审查实力。施工单位要发展设计力量,掌握把控全局设计方案的能力;④要培养融资人才,掌握融资能力,以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参与项目。
四、结语
不管是企业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原因,不管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意识,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内的推广都障碍重重,企业面临拓国外市场风险多,推国内业务难度大的窘境。只有全方位地进行法律法规顶层设计并细化配套制度,才能创造发展条件,只有掌握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的综合实力,才能融入工程总承包市场。相信,通过政府层和企业层的一致努力,国内工程总承包模式必将与传统的DBB模式并驾齐驱,并逐步成为主流的建设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永新.完善工程总承包立法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0.7.
[2]邵辉,龚靖川,应杰,张世和.完善我国工程总承包之孔见[J].建筑施工,2011.8.
[3]付建华.工程总承包市场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J].建筑,2011.21.
[4]徐晓东.发展工程总承包的困局及对策研究[J].建筑,2011.9.
[5]潘小颖.对设计院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7.12.
篇6
一个全过程的代建制合同涵盖从可行性研究至工程竣工验收之间的代建管理,实质上是项目管理工作。目前对总承包与代建制之间的区别存在着界定不清的问题,这显然对代建制和总承包理论的发展不利。例如:上海市重大项目“大连路越江隧道工程”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和上海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委托上海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建通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为代建方组成项目管理部,实施项目管理,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进行设计。施工总承包(DB模式)实施完成。在同时实施了代建管理与总承包的情况下,进行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对组织间的责权分析和界面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以EPC为例,与代建制进行理论上的比较研究。
1、EPC总承包和代建制的起源
如何管好政府投资工程,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规范建设市场,防止腐败,是困扰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大问题。此时,代建制应运而生。
对于EPC总承包的缘起,许多文章的观点是:EPC这种承包模式给业主带来优化设计的经济利益,是业主推行EPC总承包的根本动力。作者认为:EPC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私人业主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特别是大型项目中。EPC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业主对工程关注重点的排序由传统的c(成本)、P(质量、性能、功能)、T(时间)变为T(时间)、P(质量、性能、功能)、c(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业主投资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更关注项目的运营阶段。因此业主希望承包商以一个固定的包干总价承包工程,以此将工程中的多数IT/risk/Index.html“ target=”_blank“>风险让承包商承担,使得EPC总承包模式u J在实践中逐渐出现。简单的说,业主不是工程方面的专家,不会主动认识到EPC总承包的优点。业主考虑更多的是工程运行所带来的效益,而不是优化设计带来的效益。
2、EPC总承包和代建制的理论分析
代建制的理论分析是比较复杂的。在代建制提出之后,许多文章都提到一点:代建制是一种委托关系。代建单位根据业主的委托(通常是政府投资部门),依据代建合同,对代建工程进行管理。在整个代建工程合同体系中,可认为代建单位的地位是“代甲方”,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乙方”。所以,把代建制看成是一种委托关系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有人提出了以下不同的意见:在民法中,“”是指人在范围内,以被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进行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间接归属被人的法律制度。民法所解释的的特征之一是:所产生的法律效果是由委托方承担的。而在代建制中,代建人接受业主即投资方的委托,承担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民事责任是由代建方承担的,这与民法中规定的的含义相违背,因此“代”解释为“”是不合理的。
作者认为,虽然代建机构作为项目法人的制度设计与现行的法律环境还存在一定矛盾,但是代建制还是应该属于委托范畴的。原因如下:
①代建制是一种管理模式。具体说来就是由谁来管理工程。建国以来,经历了4种管理模式:业主自管、监理、项目管理、代建制。从这个层面上分析,代建制是现阶段最高级的工程管理模式,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所涉及的合同内容和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但针对具体的代建合同而言,业主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委托给代建单位,代建单位完成委托任务,并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委托;
②对代建制是否属于委托关系的争论焦点在于:代建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承担风险。委托的特征之一是人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工作并且不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而现在为了保证投资效果,对代建人责任赔偿有具体的规定:如果代建人在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致使工程延长、投资增加或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或投资增加额一律从代建人的银行履约保函中补偿;履约保函金额不足的,相应扣减项目代建管理费;项目代建管理费不足的,由建设实施单位用自有资金支付;同时,该代建人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参与当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人投标。二者的本质是冲突的。但是按照委托理论,在委托人缺乏监督或委托人无力监督的情况下,人都可能发生追求自身利益而背离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引发委托问题。为了取得效果,都将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即解决非对称信息下的人激励问题和制约问题。结合工程的特点和惯例,可将代建人的风险问题看作是对委托问题的解决手段。或者可将代建人风险问题看作是代建人的违约处理。就代建合同本身的风险而言,代建制还是可以看作是委托范畴的。
相对与代建制而言,EPC总承包的理论定位很简单。EPC总承包是承发包模式的其中一种,可以认为 EPC总承包是与传统平行分包相对应的一种模式,是直接的任务委托。在EPC总承包合同中,总承包商就是传统的“乙方”,它承担着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
3、EPC总承包与代建制的合同内容差异
一个完整的全过程代建管理合同,代建单位一般要履行以下职责:
①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内容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组织开展工程勘察、规划设计等招标活动;
③组织开展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修改工作;
④办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保、消防等有关手续的报批工作;
⑤组织施工图设计;
⑥组织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选购的招标活动;
⑦负责或协助办理开工报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和消防、园林绿化、市政等工程实施中有关的手续;
⑧负责工程合同的洽谈与签订工作,对施工和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管理;
⑨审核、鉴证工程进度报表及提出进度拨款意见,提出对签证或索赔的处理意见;
⑩按项目进度要求上报年度资金计划,并按月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上报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组织工程中间验收和交工验收,按照国家规定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编制工程决算报告,负责项目竣工及有关技术资料的整理汇编。从上面可以看出,代建单位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代建单位并不承担任何工程实体的建设任务。
相对于代建合同而言,EPC总承包合同是比较复杂的。总承包商的工程应完全符合合同要求和合同规定的目的。总承包商的工程范围应包括为满足业主要求,并为承包商的建议书及资料表所必需的,或合同隐含,或由承包商的义务而产生的任何工作,以及合同中虽未提及但按照推论对工程的稳定、完整、安全、可靠及有效运行所必需的全部工作。简单的说,总承包商需要对工程设计、采购与施51232作负责和对工程负有保修责任,以及包括工程建设中的多数项目管理工作。所以从合同内容分析看,EPC总承包合同的工作范围要比代建制大得多。
风险分析从目前代建制的实施情况上看,代建制的风险分配是不均衡的。代建单位的风险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1)收益与责任赔偿代建人收益来自代建管理费和项目投资节余奖励。代建制采取经济合同监督制,代建人的收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招投标中确定代建单位管理费,一般不超过财务规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的70%。而且多数地方在实施代建制的相关文件中没有明确设置代建费取费下限和严格的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代建单位在投标中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导致代建管理费用一降再降;二是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并经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批准后,如决算投资比合同约定投资有节余,建设实施代建单位可参与分成,通常认为其中不低于30%的政府投资节余资金可作为对建设实施代建单位的奖励。但是,目标成本如何合理确定也成为一个难点。另外,代建制管理要求代建人提供项目投资额10%~50%的履约保函,并对责任赔偿约定。如果代建人在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致使工程延长、投资增加或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或投资增加额一律从代建人的银行履约保函中补偿;履约保函金额不足的,相应扣减项目代建管理费;项目代建管理费不足的,由建设实施单位用自有资金支付。同时,该代建人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参与当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人投标。根据以上对代建单位的收益和责任赔偿的分析可以看出:代建单位的风险是不均衡的。
2)制度风险实践过程中代建人在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没有授予认可的法律地位。因此,客观上无法得到各级政府和建设相关管理、备案部门等方面的认可,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从贵州省的代建制实施情况上看,虽然各方面已经给予了一些变通和相应处理方式,但实际上仍必须使用人即传统上的建设方出面进行各项手续办理。客观上降低了代建单位的工作效率,并增加了代建单位在协调管理上的风险。
与代建单位相比,EPC总承包商需要承担的风险显然大得多。虽然代建单位的风险分配不均衡,但根据对政府、投资公司、代建公司三方职责分析,代建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是仅限于代建合同的工作内容。在 EPC总承包合同中,业主仅仅承担自然条件(有经验的承包商也不能合理预见)和不可抗力的风险,其余的风险全部由总承包商承担。但是,总承包合同的利润空间是很大的,风险分配较代建合同而言是均衡的。
篇7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活动,实施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施工分包,是指建筑业企业将其所承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
第五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
本办法所称专业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以下简称专业分包工程发包人)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完成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发包人)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承包人)完成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分包工程发包人包括本条第二款、第三款中的专业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劳务作业发包人;分包工程承包人包括本条第二款、第三款中的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和劳务作业承包人。
第六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鼓励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提倡分包活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公开交易,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的分包工程交易功能。
第七条建设单位不得直接指定分包工程承包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实施的分包活动进行干预。
第八条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
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
第九条专业工程分包除在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自行完成所承包的工程。
劳务作业分包由劳务作业发包人与劳务作业承包人通过劳务合同约定。劳务作业承包人必须自行完成所承包的任务。
第十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分包工程承包人应当依法签订分包合同,并按照合同履行约定的义务。分包合同必须明确约定支付工程款和劳务工资的时间、结算方式以及保证按期支付的相应措施,确保工程款和劳务工资的支付。
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在订立分包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送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分包合同发生重大变更的,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自变更后7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协议送原备案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设立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所承包工程的施工活动。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承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的人员。具体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前款所指本单位人员,是指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或者劳动合同、工资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
第十二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可以就分包合同的履行,要求分包工程承包人提供分包工程履约担保;分包工程承包人在提供担保后,要求分包工程发包人同时提供分包工程付款担保的,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提供。
第十三条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不履行合同约定,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发包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发包给他人的,属于转包行为。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分包工程发包人将工程分包后,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和派驻相应人员,并未对该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视同转包行为。
第十四条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下列行为,属于违法分包:
(一)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的;
(二)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分包工程发包人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他人的。
第十五条禁止转让、出借企业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分包工程发包人没有将其承包的工程进行分包,在施工现场所设项目管理机构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是工程承包人本单位人员的,视同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第十六条分包工程承包人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承包的工程向分包工程发包人负责。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分包工程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七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对施工现场安全负责,并对分包工程承包人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应当将其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方案报分包工程发包人备案,专业分包工程发包人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作出处理。
分包工程承包人就施工现场安全向分包工程发包人负责,并应当服从分包工程发包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篇8
关键词: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7-0103-02
EPC是英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缩写,是指一个总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与业主签订承揽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试车)等工作进行承包,实现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融合,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全面负责,工程验收合格后向业主移交完整的可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业主或业主代表管理工程实施的一种工程总承包模式。成功地运用这种模式能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的目的。
1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征
(1)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业主)不应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如发包人(业主)不应审核大部分的施工图纸,不应检查每一个施工工序。发包人(业主)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结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规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2)发包人对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过程控制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聘请监理工程师监督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并签发证书。发包人(业主)通过监理工程师各个环节的监督,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3)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
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也就是说,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在传统的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即发包人则是建设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 EPC总承包的优势
2.1 充分体现了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在项目建设中,设计方案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是决定性因素,同时,设计院在其专业领域有着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技术咨询力量,这就决定了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2.2 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
专业设计院对项目前期的各项基础资料的分析整理较其他单位更为全面、具体、深入和细致,对项目的认识更加充分,因此也就为项目的建设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前期保证。
项目的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这在以工艺技术为核心的大型项目中尤为明显。专业设计院可在设计中统筹考虑设备选型采购、施工工艺水平,系统优化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准确采购符合要求的工艺设备,从而在技术层面上保证项目质量。
2.3 有利于项目投资控制
项目的建设投资水平主要取决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对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程度,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项目产品成本的80%~90%是约束性成本,并且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已确定;而在工程实施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只有10%~20%。
在EPC项目投标过程中,专业设计院采取的设计方案既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标价低,以满足竞标的需要。这就使专业设计院从设计方案着手降低工程造价。这不仅是投标让利的问题,还是从源头上去挖掘潜力,因此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2.4 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
项目的建设周期包括前期阶段、设计阶段、设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试运行阶段等,而设计咨询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专业设计院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设备的选型采购,缩短设备的采购周期;可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的同时,根据施工工艺水平考虑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缩短项目的施工周期;可以在施工的同时提前考虑进行设备的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缩短项目的试运行周期。因此,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可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的进度深度交叉,在确保各阶段合理周期的前提下缩短总建设周期。
2.5 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采用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项目建设由过去传统模式下的业主分阶段管理变为专业设计院统筹考虑,减少了管理环节,专业设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无缝”介入也使项目建设过程更加专业化,项目管理更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在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只需签订一个EPC总承包合同。传统模式中的设计委托合同、设备采购合同、施工合同等均纳入EPC总承包合同,合同关系简单明确,有利于项目的组织与协调。
3 EPC总承包模式的相关建议
3.1 业主观念
业主的观念和行为影响制约着我国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在我国目前体制下,业主类型较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业主还不能接受EPC总承包的概念和模式。在很多业主单位内,仍保留着规模庞大的基建部门,并习惯于把项目分解,让基建部门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等阶段的招标、发包和管理工作。对EPC总承包模式,部分业主甚至认为这种模式下的设计院扮演了“皮包公司”的角色。这种陈旧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
另一方面,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是“交钥匙”式的服务,设计院承担了绝大部分工程风险。同时,只要满足业主约定的功能标准,设计院也具有设计优化和设计变更的空间。然而,在一些已开始实行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中,由于业主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组织和安排数量众多的业主代表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对于项目的运作过程管得过多、过细,限制了专业设计院的主观能动性和拥有的正当权利,不能真正实现“责任与权利的统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EPC项目的正常开展。
篇9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ystem in construction, gradually carry out the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services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o continue.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积极加以引导和支持,建设部也正在努力培育房屋建设项目的代建市场.开展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试点工作。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党的十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实施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给监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助于监理企业走出困境拓展业务空间。我们监理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向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延伸。
一般来说.由于监理企业集合了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工程经济,又懂管理和法律的优秀人才,并在多年的监理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现场管理经验和大量信息资源及社会资源,熟悉市场、熟悉行业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建立了较为完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实施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已有部分实力较强的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开展了此项业务。根据建设部确定的今后2O年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和建设建设监理行业的实际情况.监理协会在2004年也确定了实现建设建设监理继续发展的奋斗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到2010年能基本适应建设建设任务的需要,形成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监理企业,部分监理企业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跨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承接咨询监理业务:到2020年.建设建设监理队伍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适应建设建设任务的需要并基本与国际接轨.适应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的国际合作和竞争,形成一批公信力强的品牌监理企业。根据这一奋斗目标.监理工作如何合理定位.如何与国际接轨,业务范围如何向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拓展,向国外拓展以及如何推进监理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发展.对于一些大型综合类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发展成为能代表行业水平和实力的、能与国际咨询公司抗衡的品牌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逐步转型为建设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多数专业化中小型企业如何做精做专.发展成为独具特色、规模适度、专业性强、机制灵活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监理企业.成为开展施工监理服务的重要力量.这些问题还有待认真研究
篇10
【关键词】工业项目;单位工程划分
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snctl),是迄今为止全球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815.67公顷,其中厂区占地面积334.4公顷,投资估算为550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工艺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服务性工程、厂外工程等6部分组成。
该项目建设初期,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成立了神华宁煤集团煤制油项目建设指挥部。此外,建设单位聘请了项目管理公司,由项目管理公司和业主共同组成了管理团队,该团队以业主为主体,业主人员担任部门经理或项目组经理,项目管理公司人员进入到职能管理部门或项目组的管理机构中,通过组织内部的职权分工来划分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
该建设指挥部分三级管理模式,其中执行层中的各项目组(各项目组负责人为项目经理)具有独立组织审核本项目组工作范围内初步设计文件、组织设备选型、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招标的工作权限。而且各项目组还要要在管理层的总体协调下对自己所管辖的子项目工程进行单位工程划分、编号;便于各管理层管理各项目组的工程建设规模和投资额;此外该问题还影响到工程验收时单位工程的核对。这时我建议我们共同探讨以下超大型项目的单位工程的划分的问题。
众所周知,单位工程的划分原则是:
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如一个学校中的一栋教学楼,某城市的广播电视塔等。
2.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3.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按下表划分
国家已经有单位工程划分的标准了,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对snctl这种新建超大型工业生产项目而言,因其投资额巨大,项目构成复杂,生产线长,某一套设备穿越多个建筑物,土建工程较好确定单位工程,但设备安装工程的单位工程不好界定,此外土建和安装工程又不容易发包给同一施工单位,但同一设备安装与土建工程应合并才为一个单位工程,这就造成了超大型工业项目需要划分单位工程。
对于这种子项目、单位工程内容众多,设计和建设周期较长,设计和施工均不能由一家单位来完成的工程,工程设计仅有设计方案,许多细小的配套功能尚不确定,在项目设计阶段仅能确定子项目工程的超大型工业项目。其单位工程划分由何方来组织,就曾经出现过业主方要求监理单位来组织单位工程划分的情况;对此情况我们先探讨一下该工作应在何时来划分的问题,再确定由谁来完成单位工程划分的问题。
我国的建设工程投资对于业主方来说,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需要确定项目编号,单位工程编号和工程投资估算;便于业主方编制投资计划(投资概算或投资估算),此时的投资计划也是要依据设计文件来编制,而投资计划也需要按项目工程、单位工程来编制,同时也要对应项目编号和单位工程编号。对于煤炭间接液化这种超大型项目其设计、施工周期长,很多设计完成后立即进入施工阶段,很多招标工作是依据投资概算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管理者可依据该投资计划初步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开展完善了工程预算,再转入到依据工程预算控制工程造价。到了竣工验收阶段各级管理部门依据投资计划来核对工程建设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便于控制建设过程中的超标准建设,或多建少建;在工程资料的移交时也将要求各单位工程的名称和编号与投资计划对应。此时若多一个单位工程或少一个单位工程均将影响工程竣工验收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单位工程的划分应在工程设计阶段完成。
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对建设工程监理的定义是工程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质量、造价、进度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从其定义上就可看出我国的工程监理单位就是施工阶段的监理服务工作。从其定位上就可看出监理方不可能完全掌握初步设计等文件,这也就决定了单位工程的划分,和工程编号的确定由其来组织完成很不合理。若由其来组织容易出现工程完工后,固定资产清点或按投资计划核验工程时发现投资计划中的工程消失不见了。这种消失不见主要是因为其不了解初步设计文件和投资概算的内容所造成监理方将部分应划分为多个单位工程的工程合并为一个工程。
我国的工程建设很少出现项目总承包的模式,甚至施工总承包的模式都不多见,甚至于在神华宁夏煤业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这种超大型项目上也未采用项目总承包或施工总承包的模式,而是在其某一子项目上采用了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在这种承包模式下,若要求施工单位将一个项目或子项目划分出单位工程也容易出现上述错误,即便不出现上述错误也容易出现项目编号出错的问题。为此这种新建大型/超大型工业项目不适合由施工承包方来划分单位工程,确定单位工程编号。
工程总承包是项目业主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承发包方式,具体是指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从决策、设计到试运行的建设项目发展周期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由以上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单位工程的划分应由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方来划分较为合理,主要理由有下:
1. 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方是从决策、设计到试运行的主要管理方,其工作贯穿整个工程的建设,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都很了解,熟悉工程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最终还要参与竣工后的工程资料的档案验收。在最终的竣工验收和档案验收中将反映出单位工程划分是否合理,是否与设计文件、投资控制文件是否对应。
2. 对于这种超大型工业项目,其组织结构形式决定了其各项目组所管辖的工程(子项目)采用全部土建工程发包给甲施工单位,全部设备安装工程发包给乙施工单位,而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再发包给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也出现过一个子项目中有三家监理单位共同参与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若要求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完成单位工程划分或建立单位工程编码,很容易出现划分混乱,工程名称或编码重复的情形;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还是由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方来组织完成较为合理。待单位工程划分完成后通告各参建单位,明确各工程(土建、安装)资料的整理和组卷要求,便于工程资料的管理和最终档案资料的验收通过。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19-2013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