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应急方案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设备应急方案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医院;手术室;电气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R8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100-01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医院的电气使用也日益增加,而电气事故的发生频率也逐年增加,在国外一些医院已经制定出相应的电气安全标准,但是在国内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并且国内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不过现在国内医院正在努力打造一个高水准的电气安全设计方案,来适应飞速发展的医学。
1 基本状况
1.1 现状
我国医院电气安全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因为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对其的重视性也取决于这个医院领导的觉悟性。而我国的电气安全措施几乎在每个医院都是缺失的,虽然安装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给医生的治愈带来便利于更大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安全措施的落后,给治疗又添上了隐患,因此急需一些跪安的措施来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问题与设计方向
电气医疗设备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用途的电气,有着很重要的责任在身上。其金属部分不仅会与人的身体直接接触,有时甚至会与心脏等重要器官直接接触;医院如果发生火灾许多病人是没有逃跑能力的;医院突然停电也会使得许多病人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对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要求要比平时高出许多才可以达到要求。下文从如何不断电、如何不漏电、如何防止火灾发生等方向进行论述具体操作方案,作为以后的发展目标。
2 具体设计方案
2.1 电源不间断问题
在《医院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一书中规定了:手术室必须保证用电的可靠性,应当在断电事故发生时半分钟以内自动切换应急方案至备用电源上。备用电源有不止一种的选择,首先可以是双路电源,在一条路中断时可以从另一条路达到目的地,使得电源保持通畅。另一种便是切换到柴油发电机上作为暂时应急的电源设备。最快捷先进的技术设备便是EPS技术,它可以在瞬间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使得间断间隔达到最短。而仅仅供电还不是符合条件的,供电设备必修符合设备需要的电压、频率以及线路抗阻等,才能使得电气正常运转而不产生问题。
电源转换的方式分为自动与手动两类。具体方式分为三类――自动切换开关(ATSE),手动转换开关(MTSE),遥控转换开关(RTSE)。医院不同地方的应急程度是不同的,所要求的最长间断间隔也是不一样的,而相同地方如果处在不同状态下,所要求的时间也会有差异。例如:抢救室(门诊手术室)在照明及生命支持电气设备中自动恢复时间为不超过0.5秒,而在相同地方,如果不作为手术使用,则要求在0.5秒至15秒范围内启动即可;而贵重药品冷藏室则要求恢复供电时间可在15秒以上,但是需要持续3―24小时的长时间持续供电;而医用气体供应系统在要求了不仅仅是时间,在患者2..5米的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都要在瞬间被供应。不同的仪器设备又有着不同的电源切换方式。对于非常重要的大型功率设备,一般采用双电源供电;而在医用电梯、手术室空调、重症监护室内的通风系统等还可以采用末端切换方式;手术室照明灯、小功率电气医疗设备可以使用树干式供电方式;应急照明配电箱除了使用双路电源供电外,在末端还应加入EPS技术。
每个手术室都应有独立的设置配电箱,且设置在手术室外的长廊上以便维修人员对其常规的检修与检测,并可以避免外尘与细菌对手术室的污染。因此位置选择也是有科学性存在的。
2.2 电源不漏电防电击问题
大地是最好的绝缘体,因此在漏电时接地系统是最方便且最实用的方式。其有TN-C、TN-S、TT等方式,然而TN-C并不适用于医疗场所,因其系统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不平稳,还会在电线上产生电压降,使得电气设备外壳带电,从而增加隐患,因此不适用于医疗设备的接地。TN-S系统应应用于医疗场所和与其有关的地点还有临近的非医疗场所,是一种在医疗场所广泛应用的系统。
因为医疗设备大多是金属组成的,且这些金属组成又是对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而目前我国的防电击实施方案原理均为利用建筑物金属体作为防雷接地体,因此建筑物内部的金属不可避免的与防雷系统混为一体了,病人周围的金属成分(例如水管、金属门窗等)与建筑物金属体连接,在雷电情况下也会出现触电危险,因此此类与人体接触的医疗设备不能单独接地,应有规范的漏电保护器设备来避免危险的发生。
2.3 电源防火防爆问题
医院虽然并没有许多危险易燃易爆危险品,但是一旦发生火灾,病人的逃生能力低下,也会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在医疗场所内除了该场地本身的线路外,其他无关的电气设备是不允许擅自带入场所的,如电饭锅等不太合格的电气,都会增加火灾与爆炸事件的发生。柴油发电机、蓄电池以及充电设备之间应设置过流保护措施,在线路上应定期多频率的检查以免线―地之间发生短路现象。
医院的许多药品试剂都不允许接触明火甚至火星与静电,例如手术室麻醉剂,当其与水蒸气和空气结合时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危险品,因此不应大量存放与使用,在使用时也应注意通风,使得爆炸物空气浓度不超过安全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医院的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已经被广泛关注,这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与发展前景,群众口碑是一个医院存在下去的动力,不能使在医院就医的病人与家属一个放心的手术环境,就无法使医院有长远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的电气安全还存在问题,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制定相关政策,但是在不久的未来,电气安全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完善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气安全措施,使得医院给病人带来更多的放心与信任。
参考文献
[1] 洪宾.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研讨[j].中国建筑电气设备选型年鉴2003―2004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300-306.
[2] 王厚余.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与检验[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三甲大型医院;门诊;系统异地容灾
1 背景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上线全就医流程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然而,HIS在就医高峰时面对全院范围使用,能否持续提供稳定的服务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1]。同时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医疗环境。建立能保证医院数据安全及业务系统不间断的容灾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需求,从医院信息工程人员角度出发,结合我院现有门诊系统架构和业务特点,从技术和管理上探讨应如何建立一个HIS应用的灾备环境,给管理者提供一套关于HIS容灾的参考方案。
我院HIS建成于2003年,经过多年发展和升级实现大规模集成化医疗信息平台,获得国家倍增优秀项目奖,实现了50多个子系统对接。HIS覆盖患者就诊排队、医生开药写病历、护士医技确认、药师配药发药等整个门诊就医流程。
2 容灾概念
容灾就是通过一定的设备、技术和机制,在灾害情况发生后,还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企业与信息部门业务连续性。通常的容灾技术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或多个备份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2]。
3 容灾方案设计及实施
3.1原系统容灾方式 我院HIS服务器采用了Windows SQL Server2008群集双机互备架构。先由一台主机提供应用服务,当主机出现故障宕机时,群集服务能立刻做出判断并由备机接管服务。同时,使用多台中间层提供Webservices服务,有效地负载均衡和隐藏后台数据库,提高整个系统性能和安全性(如图1)。
若发生全院性系统故障,则启用单机版的收费程序,收费员凭医生手写处方在单机收费程序中录入收费,最低限度地保障了业务运作。但随着医院业务增长和系统规模扩大,旧的应急方案的缺陷也逐渐曝露:①群集模式中磁盘阵列成系统的一个单点故障,一旦阵列发生故障,则整个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停机;②核心交换机、机房供电等大范围故障均能导致群集服务的中断;③医护人员长期依赖网络信息系统,一旦应用单机系统则出现手工处方不会看药品规格记不清等情况,所以单机方式已不再适合实际应急情况的使用。
针对以上情况要求门诊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持续性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
3.2实施异地容灾方案 我院的门诊容灾方案是建立群集异地备份的模式:一份为业务中心群集模式,支持正常业务运转;一份为灾备中心,当群集无法响应故障时切换使用。两套系统分布于不用的物理位置,做到整体冗余,去除单点故障,增大了容灾半径的效果[3]。如下图2。
3.2.1网络搭建 门诊系统群集和网络核心交换机同置于中心机房,为实施异地容灾兼顾网络瘫痪的情况,我们选择医院的另一栋大楼内建立容灾机房[4-5]。
容灾机房建立容灾系统:一台应急门诊服务器、中间层以及备用高性能交换机,并将网络从备用交换机铺至各门诊楼层的管井内。当应急情况出现,中心机房的主核心交换机会被备用交换机接管,容灾系统就与整个门诊楼的工作站又重新形成一套独立的网络,能够自主的进行数据传输处理。
3.2.2系统配置 ①中心机房的HIS设置作业,每天业务闲时(凌晨某固定时刻)把有关业务数据库通过网络传送到异地容灾机房的应急服务器上;②容灾系统上也设置作业,对传送过来的业务数据库进行还原并初始化。此时,只有按照一定格式初始化后的业务数据才能提供容灾情况的使用。这里需指出初始化的工作要与定义启用容灾环境的假设适应。我院的方案建立假设是核心机房出现严重故障,导致全门诊业务中断。异地系统的设计是基于能保障门诊基本业务运作,因此数据初始化仅包括数据库连接串、业务数据序列号等(发票号、就诊序列号),相关系统接口(住院系统、影像系统、检验系统等)则停用。③数据合并: 为避免合并后患者数据出现就诊次数或ID号重复,我们采用脚本模拟患者完整的就诊流程插入数据:按照建档-->就诊-->缴费-->发药四个模块编写脚本[6]。
3.2.3应用范围 根据我院建立容灾系统目的,我们认为只需保证门诊基本业务即可:因此系统流程只包括开药,收费,发药。其中,社保业务的结算不作考虑。由于我院检验和影像系统结构复杂,容灾方案中并没有纳入考虑,因此对检查和检验的需求,由医生手写申请单给患者,由收费员将申请单录入收费系统收费,患者凭发票和申请单到相应的检查检验科室进行处理。
4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问题 异地容灾方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医院当前的信息化水平、人员技术、方案适用范围、投资规模等。在建立本院的门诊异地容灾系统时就遇到以下问题。
①重新搭建网络耗时长成本高。异地容灾机房需要具有独立的网络系统与门诊各楼层终端设备相连接。②容灾范围和系统现状的矛盾。容灾的系统希望尽可能多,但各系统运行均有特定条件,因此很容易陷入繁多的系统梳理,造成越实施越困难的局面。例如,对分诊系统容灾需另配服务器且同步网上、手机及现场预约数据。对医保结算容灾需异备社保前置机,且后期数据合并涉及社保、医院和银行,三方的结算程序也需修改。这些都投入大且影响项目进度。③实施方案过程中,人员有抵触情绪。④容灾方案的测试和演习较困难,需要调动各部门人员紧密配合。⑤异地备份时的数据库状态往往与真正启动容灾系统时的数据库状态存在时间差,这样会造成系统数据业务序列号重叠,数据不一致。⑥客户端连接数据库的连接配置保存在本地,由于客户端数量庞大,当启动容灾系统,各客户端需手工修改连接配置,工作量大且响应效率低。⑦持续投入。除了在项目建立时需一次性投入软硬件设备外,以后每年要多维护一套门诊系统,并需定期切换使用以确保可靠性,还要根据医院规模和业务量的增加,与中心机房的系统设备一并进行升级和优化。
4.2解决办法
①选择门诊大楼建立异地容灾机房,通过建筑群子系统连接中心机房,实现异地数据库备份。同时铺设网络从容灾机房到门诊各楼层的网络管理子系统,再重用各楼层已有的水平网络子系统连接电脑终端,铺设方便耗时短。②项目人员希望用较小的投入能达到充分的容灾效果,对于分诊及医保系统的容灾要求,投入巨大,可实施性差。最后,我们重新审慎地定义了项目目标和范围,只实现门诊基本流程的容灾:写病历、开处方、收费、发药,检验和检查用手写申请单,只实现自费方式收费。自明确目标后,各部门沟通和技术修改都能在医院内进行协调,可操作性高,实施顺利。③做好人员解释工作,通过多种手段消除人员对容灾项目的抵触情绪。例如,通过院内公告、培训班等介绍项目进度、重要性。④演习前做好宣传工作。将演习的流程,出现问题的应急措施,演习负责人联系电话,分工等工作行程文档发给相关部门前期知悉。⑤为了避免业务数据流水号重复,我们根据历史数据的增量,在每天晚上恢复完容灾库后进行流水号初始化,将其增加一天半的量。
例如,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每天我院门诊的新患者约1600人次,每一新增人次系统就会从patient_id序列号自增加一,于是我们在初始化patient_id序列号时会增加2500,表示极端情况下容灾时间点发生在下一次凌晨异地备份作业启动前。如下语句。max_id表示当前异地备份时系统使用到的流水号。
⑥建立容灾中间层服务器,并映射成原中心机房的中间层服务器IP,客户端就不需修改获取服务的中间层IP,即可自动连接后台数据库。⑦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要保证医院门诊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医院领导对异地容灾的认识,重视并支持这方面工作[7]。
5 效果与总结
总的来说,门诊系统采用容灾方案后,达到高可用性、安全性高效率高可扩展性、高可管理性的目的。从业务和应用层面而言,关键业务确保24h不间断,提高服务保障性,增加用户满意度和医院竞争力。从人员素质角度说,周期性的演习容灾方案,便于多方面检查硬件设备,同时促进技术人员培训提升技术,增进医护人员和工程人员的交流和互相理解。
系统容灾不限于技术,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目前很多单位还停留在对容灾技术的关注上,而对容灾的流程、规范、人员配备,及其具体措施还不太关注。另外实现容灾恢复方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管生产系统与备份系统有什么变化,必须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需要通过维护,测试来检查容灾恢复计划的实现。而现实操作中,要达到百分百的系统容灾,其边际成本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容灾规划时,需要在成本和效果中找到平衡点。
参考文献:
[1]潘林.医院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立数据容灾系统[J].福建电脑,2010,7.
[2]章志华.有效的数据容灾建设对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J].中国数字医学;2008年06期
[3]汤建忠,潘民,沈瑾,等.烟草异地数据灾备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年第19卷第2期
[4]陈筠.图书馆数据容灾备份系统的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3).
[5]谢长生,韩德志,李小玉.高可用的网络备份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科学,2004,31(12).
篇3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认真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监测、药物和公共卫生干预等准备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甲型h1n1流感在我州的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充分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积极组织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坚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和应急处理工作。
加强能力,提高水平。加强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主要依靠省及本州力量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预警,有效应对。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及时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工作。
(三)编制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青海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急预案(试行)》》。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的应对准备工作及流行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
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特点,将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
甲型h1n1流感流行各阶段由州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判定。州卫生局就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州政府提出建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就当地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本级政府提出建议。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生前的阶段。由于其潜在的流行威胁,必需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应对流行的准备阶段包括下列几种情况及应急反应级别。
(1)无应急反应阶段: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
(2)蓝色预警——ⅳ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标本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检测到抗体,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3)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病例。
(4)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反应阶段: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2、大流行阶段,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阶段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卫生部宣布发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或省卫生厅宣布我省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
3、结束阶段
全州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州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论证,结合省级专家组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甲型h1n1流感流行准备工作
(一)由州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负责流行准备工作的日常事务。其职责为:
1、领导、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
(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年度准备工作计划;
(3)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
(4)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
(5)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分析、评估甲型h1n1流感疫情;
(6)定期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
3、根据上级部门授权,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二)职责分工
1、共同职责
(1)准备阶段
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流感应急方案,做好各部门准备工作,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疫情监测信息。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阻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非必要的旅行。
(2)流感大流行阶段
各部门按照本部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职责、确保流感大流行阶段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不延误工作的开展。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与卫生部门合作,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部门间应及时相互沟通、交换信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部门具体职责
为保证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的衔接、协调、有序进行,成立“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州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州政府办公室、州卫生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员会、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农牧局、州交通局领导任副组长,州旅游局、州民宗局、州科技局、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妇联、州监察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建设局、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州食品药品监管局、武警人民政府支队、德令哈车务段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
各成员部门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应对准备,明确相关职责,落实防范措施,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各部门方案。落实相关防范措施,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各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州卫生局组织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和监测系统建设,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研判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州委宣传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单位,及时报道州卫生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防病知识普及。
州发改委负责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
州经贸委负责组织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组织做好参加外经贸活动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外经贸活动期间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公安局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做好突发应急处理的涉外事务,协助卫生等部门对曾往返流行地区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州财政局负责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捐赠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州交通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乘坐公路交通工具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公路等交通管理工作。
州农牧局负责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对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切实履行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职责。
州教育局和州妇联组织实施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内发生,做好在校(园)学生、儿童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州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技术研究方案,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药物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州民宗局会配合有关部门在主体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员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处理防控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州监察局负责落实防控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防控工作各环节的监察,依法查处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行为。
州民政局组织和动员社区村委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控。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州司法局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制定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伤待遇政策。
州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做好建设工地农民工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州质监局负责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涉及的防护用品、器械等物品的生产企业实行严格质量监管。
州旅游局组织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州内外团队中发生和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生产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武警海西支队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行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现场的控制工作。
德令哈车务段负责组织对进出火车站和乘坐火车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移交指定的医疗机构处理,防止传染病通过铁路运输的环节传播。确保铁路安全畅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
(三)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全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方案,保持方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组织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措施;
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并确保信息和政令的畅通。
(四)应急指挥组织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州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向州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准备工作
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地区会处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因此,准备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并贯穿于应对工作的始终。
(一)监测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预警。
1、监测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要按有关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标本及时按要求运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检测和病毒分离,并报告结果。
2、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青海省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方案进行报告。
3、信息交流
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利用“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定期分析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收集分析全国、全省流感监测信息,报告州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医疗机构。
州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甲型h1n1流感监测相关信息。
(二)医疗救治机构准备
州卫生局指定州人民医院和格尔木市、天峻县、都兰县、乌兰县、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人民医院为集中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并制定启动临时医疗救治点的工作预案。在省卫生厅确定格尔木市人民医院为省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基础上,确定州人民医院为州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两家医院按照《流感监测方案》,做好监测、报告、分析等有关工作。
疫情应对处置中,对德令哈地区有关人员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的情况,10人以下人员在州人民医院隔离观察,10-18人在州蒙藏医院隔离观察,18人以上的请示州政府确定在相对偏远、独立的宾馆隔离观察。各地自行确定隔离观察场所。
(三)人员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和以临床医学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辖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定点医疗救治机构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病人的救治。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流行病学、消毒、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疫情应急调查处理小分队。
(五)技术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业人员熟悉并掌握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技术要求。各级举办相应的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应急演练,总结提高应急实战能力。为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多部门参与协调处置能力,适时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应急演练。
(六)经费和物资准备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安排落实本级防治专业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病人救治、应急疫情调查处理等工作所需经费,保障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急反应和结束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本方案应急反应级别,根据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落实相应的防控应对措施。
(一)ⅳ级应急反应
发生地将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的人员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学观察、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采集密切接触人员标本进行分离,进行医学观察,采取防控措施。
(二)ⅲ级应急反应
1、病人救治和密切接触者处理
列为医学观察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疑似、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确诊病例要按诊疗方案规范管理。
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具体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执行。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进行判定和管理。
2、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附件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
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
3、监测和报告
全州各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设立发热及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或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对所有流感样病例及时报告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疑难病例要按照转诊、会诊程序,严格执行医治要求,实行“首诊负责制”。
医疗机构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流感样病例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病人立即隔离、报告、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流感分离鉴定。
卫生、农牧、公安、质监、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机构应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
4、疫情、信息
州卫生局经省卫生厅授权、州政府同意,负责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州卫生局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1)消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和指导做好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和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的消毒工作。
(2)健康教育与咨询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众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
(三)ⅱ级应急反应
在ⅲ级应急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检疫
疫情发生地区对外出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测量体温,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
未发生疫情地区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对可疑病人,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未发生疫情地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实行健康随访制度,要求每日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健康状况,出现症状者,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查。
2、紧急措施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3、病例转运
医疗救治病例收治到定点医院,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承担,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四)ⅰ级应急反应
大流行期间,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1、医疗救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调动一切医疗资源,加强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时,建立和启用临时医疗救治点。
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须佩戴口罩。
2、监测策略调整
监测重点为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和严重病例、死亡病例情况,病人药品使用和耐药情况、其他物品的使用情况,为掌握疫情进展、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医疗救治、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3、药物和防护用品
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评估、预测药物和防护用品需求量,最大程度地满足防控工作的需求。
4、州卫生局定期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说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的旅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交通检疫、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和投诉。
(五)甲型h1n1流感流行结束
1、评估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后,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现场调查处理、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2、善后处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补偿。
3、疫情常规监测系统的建立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总结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治应对和防控工作的经验教训,建立我州甲型h1n1流感常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保证其监测敏感性。
五、督导
(一)准备工作的督导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准备情况进行督查,各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的建立和行动机制,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药物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健康教育等。督查组成员包括卫生行政领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调查真实的准备工作情况,并做到调查与指导相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篇4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目前大部分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主要从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维护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谈一下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维护工作。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卫生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深入到医院日常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医院的计算机系统一旦崩溃,将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因此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设备安全
(一) 硬件设置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1. 网络布线
医院主干线以及各大楼之间采用多模光纤,并留有备份。光纤到机器端采用屏蔽双绞线,线路之间避免交叉缠绕,并与强电保持30CM 以上距离,以减少相互干扰。新增网点,距离交换机尽可能短,以减少信号衰减。平时做好跳线备份,以备急用。
2. 中心机房
综合考虑供电、场地、温湿度、防水、防鼠、电磁环境以及接地防雷。
3. 服务器
对最上层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来说如何保证所提供服务的可靠性和不间断性以及数据存储的安全是决定一个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首先必须使用不间断电源(UPS),保证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工作,防止停电造成的数据库损坏。对于中心服务器,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的是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柜的模式,当一个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在十几秒的时间内进行切换,启动数据库,一般能在2~3 分钟内恢复业务处理。这样只做到了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能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阵列出现故障, 整个系统仍要停止运行,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备有应急服务器。应急服务器在日常工作时,通过数据库的备份服务实时地进行异地备份,保证数据与中心服务器的同步,当双机服务器或阵列出现故障时,系统能顺利转移到应急服务器上运行,所有用户的使用方法保持不变,患者数据信息连续,不仅方便了操作人员,而且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4. 边界安全
内外网物理断开,这样彻底消灭外网黑客的入侵,内外网需要交换信息时采用U盘或移动硬盘作为中介,并做好防病毒工作。
(二)外界环境对网络设备安全的影响
1. 温度会导致逻辑电路产生逻辑错误,技术参数偏离,还会导致系统内部电源烧毁或烧坏某些元器件,影响机器运转和导致一些热敏器件内部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
2. 湿度过高,会使接插件和集成电路的引线等结合部氧化、生绣、霉烂,造成接触不良、开路或短路;湿度过低,会吸附灰尘,加剧噪声。
3. 对于机器内部的电路板上的双列直插或组件的接线器,灰尘的阻塞会形成错误的运行结果。过多的尘埃可造成绝缘电阻减小、泄漏电流增加,机器出现错误动作,如果空气潮湿会引起元器件间放电、打火,从而损坏设备,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
4. 静电是网络使用中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以上谈到的温度、湿度、尘埃等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静电。计算机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对静电非常敏感,它的破坏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5. 靠近网络的计算机、大型医疗设备和网络设备自身等,都能产生电磁辐射,通过辐射、传导等方式对网络系统形成干扰。他们造成的问题是:设备的一些部件会失效,但那些部件的失效看起来又是由于其他部件引起的,像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被忽略,而且很难诊断,需要专门的诊断软件和硬件来检测。
二、计算机软件的安全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
目前一般医院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操作系统多采用微软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这要求对计算机使用的帐号、用户权限、网络访问以及文件访问等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定期做好监视、审计和事件日志记录和分析,一方面减少各类违规访问,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日志记下来的警告和报错信息,很容易发现相关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下载和打好系统补丁,尽可能关闭不需要的端口,以弥补系统漏洞 带来的各类隐患。对各类工作站和服务器的CMOS设置密码,取消不必要的光驱、软驱,屏蔽USB接口,以防止外来光盘、软盘和U盘的使用。对关键数据实行加密存储并分布于多台计算机。
(二)数据库的安全
数据库的选择和备份是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就要求24小时不间断,而一旦发生中断,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在开发系统软件时,数据库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将数据恢复到断点,确保数据库的完整。目前现有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数据库的选择上多采用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医院的数据库记录时刻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网管人员定时异地备份是不够的,因为一旦系统崩溃,势必存在部分数据的丢失。所以建立一套实时备份系统,这对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医院采用磁盘阵列的方式进行对数据的实时备份,但是成本比较大,安全系数也不是很高。根据医院这个特殊的网络系统,可建议设计数据保护计划来实现文件系统和网络数据全脱机备份。例如,采用多个低价位的服务器分片负责,如门诊收费系统采用一台服务器,住院部系统采用另一台服务器,同时再增设总服务器,在总服务器中全套备份所有医院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软件,每日往总服务器中备份各个管理系统中产生的数据,与此同时也做好磁带、光盘的备份,若有一台分服务器出现异常,该系统就转总服务器进行。这种运行机制,在一些医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病毒防范与入侵检测
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上分别安装相应版本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和杀毒引擎,在服务器上编写网络登陆脚本,实现客户端病毒库和杀毒软件引擎的自动派送安装。在服务器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机器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内各类入侵、违规和破坏行为。
三、人为因素对网络设备安全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某医院三年内局部网络设备非正常断电所引起的故障中,有16起为施工断电引起网络设备意外断电,有130起为医务人员不小心碰断HUB电源导致计算机不能联网,而仅有5起为网络设备自身不正常掉电或自动重启,占因断电所引起的网络故障总数的3.2%,其余96.8%都是人为因素导致。这充分说明,人为因素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网络故障率。具体措施包:
1. 对全院职工,特别是对管理人员进行有关教育,让他们树立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了解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新业务模式和流程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求准确、熟练。
2. 尽量不要在临床科室使用带电源适配器的小型集线器(HUB) 。这也是局部网络极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有时维护人员要反复到现场数次解决此类问题。
3. 施工前加强施工单位与网络维护人员的协调, 断电前制定详细的切换方案和应急方案。
4. 合理规划配线间和机柜位置,远离人群,避免噪音。
5. 分置配线间内的强电电源和断电频繁的照明电,争取单独供电,和供电部门协调保证24小时不断电。
6. 加强内部人员管理,要注意随时观察,尽量避免因此产生的网络故障。
四、小结
随着医院计算机网络的逐步发展,它渐渐成为一个医院关键的、不可缺少的资源。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利用各种手段管理网络、诊断问题、防患于未然,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销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 下一篇:小学教育管理案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