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办法

篇1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金融监管再次成为了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乃至公众关注的焦点。2013 年1 月1 日,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要求农村信用社参照执行,本文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商业银行资本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资本办法;实施

【作者简介】陆蕴苏,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 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农村信用社参照执行。这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笔者就农村信用社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提出一些粗浅见解。

一、实施《资本办法》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信用社实施《资本办法》既是满足中国银监会监管要求的需要,同时也为自身业务调整、战略转型提供了机遇,对于长期稳健运行、接轨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提高风险管控能力。《资本办法》严格了资本的定义,扩大了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范围,构建了更加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增强了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二是有助于引导农村信用社转变发展方式。《资本办法》强化了资本约束机制,能够推动农村信用社从高资本消耗的规模扩张模式向资本节约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三是有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办法》下调了对小微企业贷款、个人贷款的风险权重,降低了相关领域的信贷成本,可以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的信贷支持,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二、农村信用社实施《资本办法》面临的困难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资本管理和计量等精细化管理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投入、人力和精力还远远不够。实施《资本办法》还面临诸多问题,既有底子薄、基础指标差的先天弱势,又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缺乏IT系统支撑,领导层面重视不够,历史数据整理积累困难等后天劣势。

(一) 专业人才培养任务艰巨

近年来,农信社不断优化人员结构,重点吸收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但整体人员素质较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熟练掌握《资本办法》精神和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明显匮乏,这给农村信用社实施《资本办法》带来较大困难。实施《资本办法》既是对农信社经营发展、风险管控能力的挑战,也是对农信社管理能力、员工自身素质的挑战。过渡期资本达标规划制定、评估报告撰写,及新资本报表填报、数据处理、模型搭建等均需业务精通、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员,而农信社员工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缺乏专业型人才。

(二) 缺乏IT系统有效支撑

省级联社成立以后,农信社IT系统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但以往建设的IT系统多属于银行交易或管理类,如核心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资本办法》中涉及到的风险定量评估、数据治理、分析模型等IT系统建设,在农信社尚属于空白和规划起步阶段。对于风险评估高级计量方面,没有有效的系统模型支撑根本无从实现。而配套的IT系统是伴随着高管人员、业务和技术人员对《资本办法》的不断深入实施、理解和反复认知中而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并不能一蹴而就。

(三) 历史数据积累整理任务艰巨

以河北省农信社为例,县级机构数、资产规模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5位,数据庞大。之前,并未进行有效整理和数据清洗,数据质量相对较差。对于需5~7年历史数据才能进行有效分析和测算要求来说,河北农信社历史数据库资料显得严重缺乏,如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中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等不能正常开展。同时,农信社电子化程度、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数据需填报人员分析、提取,相关报表真实性、准确性及最终计算结果正确性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四) 贷款集中度问题进一步突出

因新口径计算的资本净额比旧口径大幅减少,将会导致县级行社存量贷款中最大单户、最大十户贷款超比例现象增加,新投放贷款也将受到限制,单户贷款授信额度下降,无法真正满足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的资金需求,严重影响农信社贷款投放等各项业务发展。

(五) 缺乏明确的风险偏好、风险战略

虽然《资本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行社做了一些工作,董事会(理事会) 和高管层也普遍重视,但是仍停留在《资本办法》实施工作的起步阶段,距离明确的风险偏好、风险战略、精神文化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资本办法》的深入实施以及对《资本办法》的理解和认知加深,明确的风险战略和偏好、科学合理的资本规划机制会在农信系统逐步形成。

(六) 资本管理认知不够、资本管理文化尚未形成

由于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管理思维在农信系统存在多年,无论县级行社高管还是业务人员对风险管理尤其是定量风险计量和评估的认知都非常有限,对《资本办法》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计量技术的理解有待加强。

三、全力推进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工作

农村信用社在实施《资本办法》的初级阶段,一般采用初级计量方法计量各类风险加权资产。具备一定规模和实施能力的商业银行或股份公司,应逐步探索以高级计量方法计量单个或多个风险领域的风险加权资产,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节约资本。

(一) 准确计量各项风险加权资产

1.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在实施《资本办法》初期,县级农村信用社一般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权重法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银行账户表内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与表外项目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之和。在计量各类表内资产的风险加权资产时,应首先从资产账面价值中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然后再乘以相应权重系数。对于风险权重较高尤其是超过400%的资产,县级农村信用社可适当加大此类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通过降低资产基数进而降低风险加权资产。在计量各类表外项目的风险加权资产时,应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按表内资产的处理方式计量风险加权资产。

2.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资本办法》规定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以及商品风险。县级农村信用社在开展相关业务需计量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时,一般采用标准法进行计量。针对不同风险类别,县级农村信用社也可以根据自身风险计量能力和业务实际选择难易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利率风险的“到期日法”和“久期法”,期权风险的“简易法”和“得尔塔法”等。

3.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资本办法》规定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县级农村信用社一般采用基本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规模较大、业务条线种类较多且符合标准法实施条件的商业银行,可逐步探索采用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进行计量,但方法的实施须符合银监会的规定且经中国银监会批准。

(二) 加快转变业务发展模式

《资本办法》将信用风险权重框架由原来的0%、20%、50%、100%四个档次变为从0%~1250%多个层次,提高了权重法的精细化程度和风险敏感度。县级农村信用社应提高资本约束意识,优化资产结构,发展低资本消耗业务,转变业务发展模式,降低加权风险资产。

1.严格控制非自用不动产和工商企业股权投资。《资本办法》规定非自用不动产风险权重为1250%。县级农村信用社应密切关注此类资产的出租或自用情况,对于资产回报率低于平均资本回报率的,应转为自用或尽快处置。县级农村信用社在接收政府捐赠时,应避免接收无法处置的非自用类不动产。《资本办法》规定,银行被动持有的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风险权重为400%,对工商企业其他股权投资风险权重为1250%。县级农村信用社在接收抵债资产时应尽量避免被动持有对工商企业的股权投资,更应严格控制对工商企业的其他股权投资。

2.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贷和个人业务。《资本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债权由100%的风险权重下调至75%,县级农村信用社将信贷资产投放小微企业时,应符合《资本办法》规定的小微企业界定标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较原办法保持了50%的风险权重,此项低风险权重业务仍然应作为县级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重点。另外,个人其他债权由原来的100%风险权重下调至75%,县级农村信用社应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此类个人业务。农信社应细化信贷结构的分析,着力开展风险权重较低的信贷业务。

3.加强短期同业业务的资本占用管理。《资本办法》将原来对其他商业银行原始期限四个月以内0%的风险权重改为3个月以下风险权重为20%,3个月以上为25%,即短期同业债权业务风险权重至少为20%。县级农村信用社应加强短期同业业务的资本占用管理,预测发展此类业务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另外,县级农村信用社应关注隔夜拆借业务,隔夜拆借等短期限资产的收益有限,但此类资产在资本充足率计算时点存在,须按20%的风险权重计入加权风险资产,因此,县级农村信用社应控制跨资本充足率报送时点的短期同业交易。

4.修订贷款承诺合同,降低资本占用。《资本办法》规定,原始期限不超过1年和1年以上的贷款承诺的信用转换系数分别为20%和50%;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贷款承诺的信用转换系数为0%。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贷款承诺不占用资本,因此,县级农村信用社在签订贷款承诺合同时,应赋予自身可随时无条件撤销贷款承诺的权利,对于已签订的合同,应尽量对其进行修订。

5.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息差是目前银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息差将进一步缩小。从高资本消耗业务向低资本消耗业务和中间业务转型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县级农村信用社应加快各类金融产品的开发推广,大力拓展不占用资本的中间业务,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降低资本消耗。

(三)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缺乏专业实施人员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实施《资本办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后备骨干力量,对于农村信用社有效实施《资本办法》至关重要。农村信用社应制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优化人员结构,重点吸收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逐渐形成一支业务精通、专业对口、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总结

随着农村信用社深入改革发展,农村信用社逐渐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将是必然结果。《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监管者的监管意图,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和推动农村信用社进行业务整合、资产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和流程的重组再造,对于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勇等.巴塞尔III 资本监管改革及其可能影响[EB/OL].中国金融40 人论坛.2010-10-15.

[2]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Z].2005.

篇2

网上支付作为一项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相应的政策与法规的出台明显滞后于市场的发展,这成为企业进入该领域的最大风险。近年来,我国虽已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法律法规,但在网上支付领域,相关政策与法律还存在空白以及需完善之处。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笔者认为,在网上支付工具方面,立法的重点应明确利用网上支付工具进行违法交易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法定的电子货币发行人、合理的货币识别制度以及电子货币使用中各方隐私权保护制度等法律问题。而作为金融监管机构的中央银行则要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严格技术标准,强化业务监管。同时,针对在网上支付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与新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规定或出台新的制度,弥补旧制度的不足之处,确保我国电子商务良性发展。

二、建立富有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

网上支付是基于Internet的一种结算方式,不同于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物品交易,由于网上交易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信用问题成为网上交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产生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信用问题决定着网上支付的发展。在今年3月份,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颁布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诚信基本规范》。虽然这类信用体系的出现,对于加强我国整体的信用建设是有建设性的作用。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还较低,社会化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信用心理不健康,在我国还未形成一种“违规失信,处处制约;诚实守信,路路畅通”的社会氛围。笔者认为要促进网上支付的发展需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该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信用数据的开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使用信用的规范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等。在目前,我国需要尽快完善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健全个人资信档案,不仅包括个人的银行信用信息,还应包括个人支付电话、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建立与整合各个省份的企业征信系统,并将企业征信系统进行全国联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都可以共享这些信息;实施资信评估制度,增强社会信用力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服务;建立惩罚制度,通过立法来警示、阻吓一些信用缺失行为。三、建立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

作为网上支付的主力军,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并提供具有支付功能的网上银行业务。但这些网上银行互不相连,缺乏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技术不统一问题。我国大部分的网上银行是采用SSL(安全套阶层)协议进行安全控制;但也有些银行则采用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这种缺乏统一规划的先天不足,给未来的网上银行整合增加难度,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第二,跨行支付问题。目前各开办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均只接受自己银行提供的支付工具,这就使得在不同银行开户的收付双方无法完成跨行的网上支付。第三,统一身份认证工作问题。为了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各商业银行推出了电子证书以便交易时进行安全认证。在1999年建立CFCA(中国金融论证中心)时,央行就对各商业银行表达了统一电子证书的意愿,但直到现在,真正使用CFCA证书的商业银行屈指可数。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保证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建立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己成当务之急。各方的认证机构必须统一技术标准,还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网上支付资金清算中心,主要承担跨行之间的网上支付信息的交换和网上支付资金清算的职能,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跨行支付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信息共享,节约社会资源。只有国家出面建设统一公用的认证中心,才能起到认证中心公正、权威的作用,才能避免各方各自为政造成市场的混乱。在目前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可以先由CFCA牵头,让现有各商业银行的数字证书可以相互通用,相互认可。同时逐渐整合各大商业银行的数字证书,逐步达到统一数字证书的目标,并通过加强我国CFCA的身份认证的技术和后台管理,进一步方便各商业银行统一证书的维护与管理。

四、实现网上支付工具多样化

作为网上支付业务载体的网上支付工具,是网上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网上支付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的银行支付结算中,具有各种多样的支付结算工具如支票、汇票、本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银行卡等,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互联网上的支付系统应是对现有支付手段的模仿。而在目前我国的网上支付业务中,主要支付工具是银行卡与邮局汇款。在国外还常用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其他各种电子货币作为网上支付工具。但在我国电子支票基本上还是处于空白,对于电子现金以及其他各种电子货币,由于没有相应的立法保证以及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是无从谈起。

理想的支付系统要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它应该在不同的支付条件下支持不同的支付模型。逐步丰富网支付工具,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方便地使用网上支付业务,从而有力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按照我国目前的信用状况,可在网上推行电子保付支票、电子商业汇票等,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结合起来。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电话支付等支付工具,扩大用户基础,满足个性化要求。在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成熟后,再推出如电子现金、电子支票以及其他形式的网上支付工具,方便网上交易,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摘要]我国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网上支付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解决网上支付问题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环节。这一问题应从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银行系统、网上支付工具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现状及对策

参考文献:

[1]姜永波等.电子商务中的网上支付问题讨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5,(8).

篇3

[关健词]信用卡 信用风险 额度 金融机构 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的信用卡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国内第一张信用卡到今年(2007年)年底,根据首届中国信用卡调查报告预测,我国信用卡发行量将突破6000万张。

但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扩大,信用卡的信用风险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如何认识、防范信用卡的信用风险 ,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果不对信用卡信用风险防范加以高度重视 ,很容易爆发信用卡危机。

一、信用风险的类型

1.资信风险。现在信用卡推广的范围非常广泛;办卡要求也很低。在各个高校,对那些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的要求条件十分的简单,就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及个人填的一张表格。就可以轻松拿到在读本科生的额度为3千元、硕士生为5千元、博士生为8千元的信用卡。在社会上,申请人提供仅身份证件和房产证明或购房贷款合同或大额存单即可办卡。如果申请人提供的资料是虚假的,办了卡把卡上额度全消费了,则造成了银行的损失。

2.商户风险。由于商户的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核对持卡人的签名、身份证和银行的止付名单,造成某些不法人士由于签名不符拒绝还账,或者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从而造成的风险损失。

3.欺诈风险。包括蓄意欺诈、冒用他人信用卡风险和伪造涂改进行作案造成的风险。主要是伪造他人资料申请信用卡欺诈银行资金。例如,曾报道过的一则案例为,曾有一个团伙,在某国外银行先申请一张信用卡,然后把信用卡寄回国内或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伪造多张信用卡分给多人在国内消费,这段时间申请人在国外居住,无回国记录而到对账日后和还款日前向银行提出本人在国外而不在国内无法在国内消费的理由拒绝还款,从而造成国外银行的资金损失。

4.套现风险。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与不良商户串通,利用虚假交易及银行透支资金的免息期限,信用卡持卡人通过不正常手续提取现金,违反与发卡机构的约定,通过不法商户以刷卡消费的名义或网上购物消费的名义将信用卡中的透支额度,通过POS终端或其他方式全部或部分地直接转换成现金,巧妙套取资金的行为。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1.完善共享的个人资信档案。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是开展个人信用业务活动的基础。在开展信用卡业务过程中,如何简便而又准确地掌握持卡人的资信情况,是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关键。那么,完善共享的个人资信档案势在必行。通过涵盖全国每个企业、每个成人经济活动、资信情况的电子信息系统,可以随时为各金融机构提供即时的、历史的和全面的资料并迅速确定能否给持卡人授信及授信额度。这样,个人在申办信用卡时,就可以清楚申办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

2.设立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信用卡持卡消费,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规范。由于目前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低,法律级别低,对银联公司、信用卡专业化服务公司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未做明确的规定,给监管带来不便,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也给信用卡消费带来了障碍。因此应修订我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概念、认定的标准、风险防范的措施、责任的承担等方面的内容。在不远的将来,应参照国际惯例,将分散在我国刑法、民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以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法律或规定加以整理,形成一部规范信用卡行为的专门法律。

3.构建统一的授信制度和审慎的监管机制。建立良好的明确定义的授信标准和审慎的监管机制,以安全和稳健的方式审批授信,对防范信用风险至关重要。因为授信标准规定了借款人的资格和授信额度、可提供的授信类型以及授信的条款和条件,能够保持适当的授信管理,可确保对信用风险的控制。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采集持卡人的声音、指纹等在全国各指纹验证挂失等方法为持卡人资金安全提供更好的保证。将恶意持卡人、特约商户的负面信息记入个人资信档案,及时与司法机关联系。同时,持卡消费者也应注意了解信用卡使用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4.建立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信用卡业务的统一管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政府为了协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控制风险,应制定与信用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还应依法与信用卡申请人订立严密的契约。金融机构凭该契约对信用卡持卡人的各类消费、经营活动都可以进行监督,一旦发生违约现象可以及时止付及追索欠款,必要时可以诉诸法律。

其次,银行应完善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各银行都应对信用卡的审批标准、审批过程以及各级部门授信权限有着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各管理委员会对银行信用卡进行科学动态管理来化解风险,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银行对自身信用风险实行系统管理,并可以经常做一些非正常事件的调查,时刻注意信用风险制度的完善。

再次,要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统一技术规范。应尽快制定与我国金融电子化总体规划相协调的信用卡发展规划和政策,在技术上制定一整套信用卡技术规范,打破目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而造成的政策各行其是,技术规范各异,设备重复投资的局面。

5.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发卡金融机构在拓展特约商户时应认真审查其资质条件,并加强对已有的特约商户的交易监督。在各发卡金融机构中推广并加强对已有特约商户交易监督。在各发卡行中推广“商户风险监控系统”、“风险事件报告和管理系统”、“在线交易监控系统”等若干风险管理系统为各发卡行提供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系统支持和服务手段,协助成员银行防范、降低银行卡欺诈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晶,张晓民.关于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思考[M].金融管理,2005.

[2]杜建芳.我国信用卡消费的“短板”问题及对策[J].财经视线,2006.

[3]杨端.美国信用卡信用风险防范立法及其启示[M].河北法学,2007.

[4]张祯.浅谈信用卡套现存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M]. 2007.107-155.

[5]杨子健.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刘戒骄.个人信用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接二连三的事件勾勒出了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带来的影响,然而,这些大事件并不是次贷危机的全部。据报道,曾经只限于高风险抵押贷款借款人的信贷问题,正向个人消费者领域扩散。

经过对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公司的调查,美联社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发现,美国消费者的信用卡违约率正以两位数的速度迅速攀升,其中拖欠还款90天以上的账户增幅最大,这部分信用卡账户金额比一年前增长了50%。次贷给美国信用卡业务带来的影响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长期看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并且信用卡危机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生过,例如,在韩国,消费者过度负债就曾引发严重的信用卡危机,由于当时很多消费者盲目透支,到2003年底韩国家庭负债率达80%。其中韩国最大信用卡公司LG信用卡公司经营亏损达1.4万亿韩元,累计信用卡坏帐近10万亿韩元。在台湾地区,同样因消费者无力偿还信用卡欠债而爆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我国此时信用卡正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9026万张,较06年同期增长82%,其中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以2300万张和2068万张占据信用卡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其他银行信用卡数量也较同期增长显著。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经历的信用卡发展历史和他们所面对的种种危机,我们不得不思考信用卡的爆发性发展背后所隐藏的潜在问题。

一、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仍然属于“非征信”国家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常被分为两类,即“征信国家”和“非征信国家”。征信国家具备较为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讲信誉且客观公正的征信中介服务在全国普及,信用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在市场交易中可以快速取得资本市场、商业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真实资信背景报告。而我国目前还属于非征信国家,信用环境较差,国内信用秩序混乱将恶化我国信用市场,直接影响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2.大量睡眠卡存在

大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便在信用卡市场占有有利地位,从而不断增加硬性发卡量任务,而部分发卡机构为了完成任务而突击发卡,如一人重复发卡,在持卡人不知情况下增发卡,或忙于发卡疏于服务,造成大量的睡眠卡,还容易造成客户信息泄露,客户对银行信任度降低。据央行的统计,至2007年下半年,在已发的4千多万张信用卡中已经有8成左右为“睡眠卡”。睡眠卡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也不利于管理,不利于银行卡的健康发展。

3.恶性竞争导致成本上升,抗风险能力降低。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部分银行不惜成本,采取免年费、办卡送礼品、返现金等形式进行营销,以业务亏损来换取市场份额。当持卡人已经习惯了信用卡免年费后,银行若想对信用卡再次收取费用何其难也,待到那时,银行面临的将是大量持卡人销户局面。所以不仅给信用卡行业带来负面效应,由于恶性竞争降低了准入门槛,甚至到了“呼吸就能办卡”的地步,致使许多不良客户持有信用卡,容易诱发道德风险,从而为发卡机构埋下风险隐患,而且对于以后信用卡市场规范和使其步入正轨增大难度。

4.客户服务

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将客户服务视为客户服务部一个部门的事,往往设一个客户服务部负责其具体工作。但客户服务绝非仅仅是客户服务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商业银行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的事。因为信用卡提供的是综合,客服能力也是一个商业银行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任何一个部门的差错或一个流程的不畅必然影响到客服效率和效果。对于一些大银行,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新客户进来的不多,而是老客户的持续流失,其大部分原因也就是客户服务发展的疏忽和速度的滞后。

5.信用卡消费所依靠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信用卡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联公司、信用卡专业化服务公司、特约客户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都未明确规定,相对于信用卡的发展,已远远滞后于其后,已完全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同时,由于缺少一定的制约机制,也造成在信用卡市场不规范的竞争行为。

6.“卡奴”现象

据国外经验,一般信用卡客户条件是:拥有稳定的职业或收入、爱好消费并可以接受负债消费、愿意并能够支付透支带来的利息,但由于之前提到的在信用卡市场上存在的恶性竞争情况,致使客户准入门槛降低,并且我国信用卡信用额度并非根据个人情况而设定,存在额度普遍偏高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追求奢侈生活而超过自身经济能力的消费行为,不仅不能减轻生活负担,甚至成为导致个人破产祸根。

有发卡机构人士说:“卡奴”现象不是银行责任,内地并不存在真正的“卡奴”。此言差矣,“卡奴”现象事发于持卡人,但根源还是在于发卡机构。深受其害不仅是持卡人本人,还有他们的家庭,这将引发巨大的社会局面,如此恶性循环,信用卡业务怎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

二、我国信用卡市场进一步发展建议

1.尽可能尽快的建立比较完善的“征信”体系

实现统一规范的信息共享,在透明信息的同时也需要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加快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为能提供客观全面的个人信用报告做好准备。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主要掌握在银行、公安、电信、法院、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因此可由国家牵头,制定统一标准,各职能部门配合,按统一标准格式对信息进行整理,纳入征信系统。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整、合理、具体的信用评估或风险预测报告。2.注重发卡质量

改变由原来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粗圹型”转变为以质量和客户为中心兼顾发卡数量的“品质型”发展,规范发卡机构之间不正当竞争,对授信客户应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要求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不能实行统一模式。

3.树立自己的信用卡品牌

由于不同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产品往往同质化程度较高,差异性很低,这就决定了品牌建立的重要性。品牌就是一种独特性,是一种为市场所广泛认识、接受和赞誉的独特性。比如光大银行所推出的“福卡”,传递着中国古老的福文化,更多的体现了中华文化,是对国学的一种传承,也预示着信用卡品牌经营已经进入到文化营销的新阶段。同时,在品牌建设中应重视客户服务,在宣传时切勿将信用卡品牌建设误以为只是广告活动,并且管理人员应经常去第一线亲身体验服务工作,聘用高素质人才充当一线服务人员并赋予他们以较高权限处理事务。

4.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保障

与信用卡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市场和业务的发展,尽快出台《信用卡管理条例》,通过立法手段,对信用卡业务涉及的法律问题予以解决,实现管理的法制化。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要由“非征信国家”发展到“征信国家”不可能一蹴而就,配套的过渡时期相关法律法规也应出台,以解决在过渡时期出现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

5.提倡和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作为烟草企业应尽的一项义务就是必须在烟盒上注明:吸烟危害健康。信用卡是否可以以此为鉴?建议发卡机构在每发一张信用卡的同时,能否附上一份提醒书或宣言或在信用卡上也注明:正确用卡,健康消费等字样,引导消费者正确适度消费,只有让持卡人正确的使用信用卡,正确感受到信用卡带来的快捷、便利和安全,信用卡市场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银行才能从中受益。

篇5

关键词:消费金融公司;金融机构

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10年1月6日,经我国银监会批复,北京、上海、成都成立了北银、中银与四川锦程三家消费金融公司,其发起人分别是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和成都银行。随后,由PPF集团(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和投资集团之一)全资建立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四百多年的金融业态在中国“破冰”。截至2012年10月底,北京、上海、成都和天津的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已达40.16亿元,贷款余额为37.09亿元,客户总户数达19万多人,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运行良好,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有三家公司实现盈利。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特点主要如下:

(一)消费金融公司设立门槛高

参考其他非银行机构的注册资本要求,《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应该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兑换自由货币,其主要出资人最近一年末资产总额不低于600亿元,并且具备五年以上的消费金融从业经验。目前来看,符合这样条件的设立机构大多是商业银行。

(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单一

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主要是用于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的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主要是用于个人及家庭教育、旅游、婚庆等的贷款。与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不同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不包括车贷和房贷,这使其较商业银行没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客户第一笔贷款必须是耐用消费品贷款,之后才能申请一般用途个人贷款。

(三)贷款额度及利率灵活变动

试点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这项规定可以有效规避信用风险,防止贷款额度较高出现借款人不能偿付的情况。贷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基准利率的四倍,实行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如果客户信用状况良好,可以适当地降低贷款利率。

(四)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更容易申请

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以“快捷,无抵押担保”为特点,只要客户的信用记录良好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申请成功,与银行无担保产品复杂的业务办理手续相比,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流程更加方便快捷。

(五)消费金融公司倾向于与企业互惠合作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贷款,所以其选择与生产耐用消费品的企业和零售商进行合作以使两方都受益。从企业和零售商的角度看,与消费金融的互助合作可以增加其销售量;从消费金融公司的角度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直接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服务。例如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塔、团结湖、马甸、洋桥等六家大中电器商场设立了“个人耐用消费品”支付方式。

消费金融公司在国际发展来看,最早在欧洲产生,在欧盟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在业务开展、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而美国的消费金融服务也有80多年的历史,其运营管理也相对成熟。与欧盟、美国的消费金融公司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设立主体单一,营销模式不成熟,加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行业监管不足,消费信贷立法较少,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较国外尚不成熟,为了促进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二、发展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有利外部环境分析

(一)经济转型成为发展金融消费公司的良好契机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投资和消费驱动。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是有其合理性的,有效地解决了短缺经济的问题,但是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国有企业投资致使投资过剩,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低端产业等。而消费主导型的发展方式关注国民的实际需求,注重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强调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动力,我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转向消费领域,为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良好的机遇。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提高

从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基础,只有收入增加了,人们才有消费的动力。我国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为消费注入了新的动力,城镇居民较农村居民有更多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持续流入城市势必会增加整个市场的消费需求。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模式正从生存型向基本需求型转变,对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以及对汽车、住房等大额消费品的需求明显上升,这些都表明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从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消费贷款集中于房屋和汽车贷款,其他种类的耐用消费品、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产品较少,消费金融公司简便灵活的服务方式以及广泛的分销网络可以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为金融市场增加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为消费金融注入新鲜的血液,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三、当前我国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金融公司缺乏资金来源

试点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初期资金都来源于自有资本,不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此外还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向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增加资金来源。但是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还不完善,同业拆解期限也较短,外来资金的来源不足,不能够满足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需求。

(二)居民消费习惯制约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居民“量入为出”的消费思想一时无法改变,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房屋、教育、医疗费用使人们普遍进行预防性储蓄,这进一步抑制了消费信贷的发展,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的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包含了电子、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由于此类消费品的价格下跌较快,人们会普遍持观望心理,导致短时期内很难引起人们的贷款欲望。

(三)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力不强

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业务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具有较强的重叠性。信用卡业务相对来说更有优势,信用卡具有免息期,并不指定购物商城,而且可以用于网上支付,快捷方便。试点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贷款的最高额度不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而商业银行是根据借款人的基本信用情况、抵押担保情况测算贷款额度,一些信用卡的金卡额度高达百万元,其上限远远超过消费金融公司的额度。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业务并不涉及房屋贷款和汽车贷款,而在我国这两项贷款占据了消费贷款的主要部分,这使得消费金融公司较银行失去比较优势,最后,小额信贷公司在我国发展迅速,其贷款对象范围较广,这使得消费金融公司面临更多的竞争与挑战。

(四)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风险大

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以“快捷、无抵押担保”为特点,没有担保、完全靠个人信用势必会增加贷款风险,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有可能出现贷款人不能偿付的情况。由于我国收入机制尚不完善,收入造假情况时有发生,可能会出现借款人夸大收入状况的情况,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与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相比,针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指标较少,这进一步增加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风险。

四、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从社会环境层面来看

1、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征信体系的法律框架,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另外在征信信息收集、使用上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居民消费习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城镇非就业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发展补充性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改善社会保障工作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应该关注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个性化特征,分层次引导居民消费,对于高层次消费者应该引导其进行大额消费,对于中等层次的消费者,应该鼓励其进行即期消费,对于低层次消费者引导其进行日常消费。特别地,针对农村居民消费偏低的情况,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通过宣传引导农民改善消费习惯。

(二)从政府层面来看

1、加强消费信贷立法。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消费信贷行为的全国性法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设立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但是还存在法律关系没有明确规范的问题。为此,我国应该加强消费信贷立法,明确消费信贷经营主体、借款人以及信用评估机构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防止出现违规行为,对于违法行为应该施以严惩,防止信用评估机构上报虚假信息,出卖个人隐私的情况。同时,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丰富设立主体,促进相互竞争,使整个消费信贷市场充满活力,在条件成熟时推出更多有竞争优势的业务。

2、加强监管。目前《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对投资主体的准入条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要求其最近一年末资产总额不低于600亿元。同时监管层对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也做了较高的要求,制定了不低于10%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不低于100%的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以及不高于资本总额100%的同业拆借资金比例。但是目前这些监管还是不够的,应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与使用上的监管,防止违规放贷,严禁投资股市、房市。同时应该将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资产率限制在一定的标准,如果出现不良资产率超过标准要求的情况,则使其自动退出市场。

(三)从消费金融公司自身层面来看

1、明确市场定位。在客户定位上,应该将有稳定收入的年轻家庭、年轻人群作为主要客户,而不是只注重发展高收入人群。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使业务流程更加方便快捷,树立以客户为本的理念,加强客户忠诚度。在服务区域上应该注重开发农村市场,增加农村的金融服务类别,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2、改善营销模式。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模式主要依靠放松信贷约束条件来刺激消费,借鉴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我国应该建立基于消费的信贷模式,利用新产品推广来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加强与商户的合作,拓宽营销渠道,借鉴其他国家信贷产品开发的经验,积极开发个性化产品,增加附加服务。

3、加强风险控制。首先要在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对客户的收入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能力以及信用状况进行合理评估,以减低贷款风险。建立完善贷款的自动审批系统,严格规定审批条件。根据客户信用程度的不同以及承担贷款能力的不同将客户分为不同级别,实行差别化的贷款额度与贷款利率制度,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适当降低利率,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而且能够促进消费金融公司扩大业务来源,增强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明明.欧盟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市场,2010,(5):43-45。

[2]宁静,薛畅,李一维.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7):46-47。

[3]谢世清.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金融,2010,(4):82-85。

[4]徐金伟.消费金融公司的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1,(3):31-35。

[5]张卫彬.消费金融公司立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16):69-73。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Finance Companies in China

YOU Chun 1 SHANG Fei 2

(1Zhen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Shanghai 200040

2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46)

篇6

关键词:战略投资者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一、战略投资者可极大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一)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消除体制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聚却无法得到消解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性因素,即银行的行政性治理结构。产权基本上属于各级政府的商业银行兼具商业功能和财政功能,承担了较多的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成本。另外,商业银行本身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不用独立承担风险责任,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严重以及违规违纪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大大增加。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商业银行基本上已构建起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但远远不够完善,加上缺乏制衡的力量和管理层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董事会仅仅成为政府行政干预的工具而已。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稀释国有股权,形成稳定集中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有利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治理效率的提高。首先,深谙银行运作之道、具有丰富的大型银行管理经验的外资股东必然会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精髓、成熟的经验和文化引入银行,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运行的现代化银行制度。其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外资股东将通过派出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的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外资方将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排除一切非生产经营因素干扰,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有利于形成以经济利润、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源泉一方面,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治理企业,政府作为投资者之一,接受《公司法》约束,从而消除权利经济和关系经济袖以生存的土壤,有效抑制由行政过度干预造成的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的渠道;另一方面,权责分明的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既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既充分激励、又硬性约束,有效避免因激励与约束机制弱化带来的机会主义倾向以及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完全混为一谈,政府完全承担了本应由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这种单一的损失弥补机制导致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机构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淡薄。随着商业银行向自负盈亏市场主体转变,对风险管理逐渐重视起来。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相比,风险管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显得非常落后。正是由于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在这方面的薄弱和巨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几乎都与外资银行签定了在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合作的协议。在外资银行的帮助下,商业银行将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1.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改变只单纯注重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要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且对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管理。

2.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变总分行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全面领导的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由于银行风险的多发性、复杂性和隐蔽性,需要大批具有特殊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风险经理人才专司银行风险管理。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商业银行后,一方面,可直接输送一些索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训帮助提高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从事风险管理的专家,实现由感性、经验型、操作型的风险管理向理性、知识型、专家型的风险管理转变。

4.规范管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有效规范运作的制度保证。在外资方帮助下,我国商业银行将补充和完善风险管理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银行风险管理程序和行为,避免风险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造成判定结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5.改进管理方法。引进外资方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督手段,设计和建立风险计量指标和模型,更多地应用量化分析工具;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积累和丰富业务信息,为风险计量提供足够、准确和及时的数据信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充实资本金,增强自主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2005年1O月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约为4.5%。即使资本充足率达8%的银行,大部分也刚好超过8%,超过10%的很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比较弱。依靠自身利润、增加留存收益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继续依赖财政注资和政策剥离不太现实。年年给予银行免费“午餐”,政府有限的财力将不堪重负和显得效益低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由于银行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必将不断扩张规模,资本充足率问题将更为严峻。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首先可以直接引进境外资本,增加资本金规模,改善资本金结构。直接提高资本金充足水平。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市场价值和证实银行发展前景,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利用发行股票,包括首发、增发、配股等手段募集资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资本补充机制。持续不断补充资本,增强银行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业务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推动业务经营模式转变和国际化战略实施,降低和分散风险

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和实施国际化战略,从而降低和分散风险。

1.推进业务经营模式转变,降低和分散风险。现在,商业银行业务中传统存贷业务仍高达约90%,并且基本上依靠利差来实行盈利。传统存贷业务属于加权风险系数高的业务,并且,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间接融资将被赢接融资分流,传统存贷业务的市场占比将不断减少。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以及银行竞争加剧,利差将不断收窄,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而国外先进银行已经实行了综合经营,特别是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极好。如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整个银行业务收入的40%一50%,高的甚至到80%以上。

2.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借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实施业务经营国际化战略,有利于风险在地域和业务种类上进行分散。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商业银行可利用外资银行良好的国际声誉、广泛的国际业务网点、灵敏的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和强大的人才优势,更加快捷地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扩大自己的服务地域和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

二、战略投资者作用的局限性

(一)外费方的保守

外资方目标在于追求利澜,抢占巾市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改进作用只是实现其目标的一个副产品。根据弗农(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为了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外资方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东道国;外资方所在国政府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也会阻止外资银行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另外。由于外资银行在并购行中处于次要地位。会进一步降低其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吸收消化能力

外资银行的溢出能否在商业银行产生良好效应.还取决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吸收消化能力。如果商业银行不识“货”或学习吸收能力比较差,将丧失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外资银行无法解决产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环境

中国金融部门质量之优劣70%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的赢接干预。引进外资后,大部分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仍然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由于政府行为目标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业绩目标,政府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直接干预将为银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二是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大批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企业经营风险向金融业转移,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三是社会信用环境羞。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较差,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法律意识淡薄,银行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社会信用意识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的评价和记录系统。

(四)金融监管不当和不力

金融监管重点不明确、风险识别严重滞后以及手段不充分,严重制约了监管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活动没有被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以致酿成大患。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和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管理层要加强对外资并购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审核把关,督促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严格执行银监会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人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和规定,坚持银监会提出的五项原则和五项标准,真正与外资方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的“互赢”的利益共同体。

(二)商业银行提高学习吸收能力

对外资银行提供的经验、制度和技术,我国商业银行要虚心接受和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和业务经营中。同时还要加强研究分析,掌握吸收本质和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模仿创新,逐渐培育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三)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

一是加快政府改革进程,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使政府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杜绝政府对银行管理和日常经营直接行政干预情况的发生;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减少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创造平稳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严惩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规范化、法制化环境。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单位及个人信用信息登记系统。

(四)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建立起比较全面的、持续的、动态的风险监管控制机制,注重监管的全方位和多角度。建立系统性的风险指标统计制度,既要全面收集银行内部运行数据,严密监控金融内生性风险,又要加强收集经济社会中可能对金融运行环境产生影响的数据和信息,以监控外生性风险和突发性风险。

篇7

【摘要】相对于美国评级市场的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起步较缓,发展较为滞后,信用评级机构缺乏行业自律、债券定价无法实现信用价差等弊端明显。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信用评级;现状分析;发展建议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信用报告机构对债务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与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字母和数字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广义的信用评级则是对各类市场参与者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进行的评价。

信用评级起源于美国,1909年John Moody在《穆迪铁路投资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证券评级方法,并对当时发行的各种铁路债券进行分析,利用A、B、C等简单符号,把铁路债券划分成不同的信用等级。从那时至今,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9年-20世纪30年代,是信用评级的起始阶段。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陆续成立并了其首份债券评级报告。这一阶段的信用评级为主动评级,评级机构主要依赖其出版物的销售获取收入。

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美国的资本市场,使得投资者和政府意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促进了信用评级的发展。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带来了企业发行短期商业票据热,投资风险加大,其间发生了一些美国金融史上著名的债券倒券事件,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更加依赖信用评级的指导,对投资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评级公司的收入来源转为向证券发行人收取评级费用。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金融衍生产品不断产生,信用评级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金融计量分析方法的改进,为信用评级的急速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同时,三大评级机构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发展为全球性的信用评级公司,垄断地位日益巩固。

信用评级制度在推动美国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提高证券投资和交易质量,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证券筹资成本,并且有效扩大了证券交易主体的范围。

我国的信用评级起步较晚,1992年10月成立的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为我国第一家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而设立的信用评级机构。从1992年至今的20余年间,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创阶段,1992-1994年。1992年10月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中诚信成立之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陆续成立了多家信用评级机构,并均以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形式走向市场。

第二阶段为调整阶段,1995-2004年。1995年后,随着各地附属于银行系统的信誉评级委员会纷纷改制,一度使中国信用评级机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很多评级机构发展面临困局,使得我国整个评级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评级业在调整中缓慢发展。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之后陆续颁布实施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业务指引》,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信用评级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评级行业在这几年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到目前为止,获得监管机构认定资格,可在全国范围从事债券市场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主要有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上海远东和上海新世纪,这5家机构基本承担了我国大部分债券评级业务,相互之间形成了较为健康有序的竞争关系,奠定了我国当今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格局。

通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品种逐步丰富,市场日益完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广泛调动了各类投资者的参与度。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11年度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收入规模超过8亿元,但需要关注的是,中国信用产业占GDP总规模仍然非常小。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在近20年的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债企业对信用评级的认识偏差,导致不切实际的追求高信用等级。在目前在评级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拟发债企业向评级机构索要高等信用等级,并以撤换评级机构来要挟评级机构。这将导致坚持评级原则的机构要么放弃评级客户,要么评级机构违背评级的公正性而迁就客户的等级要求。长此以往,一方面,使得一部分坚持评级原则的评级机构业务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市场对评级结果的质疑和评级机构公信力的降低。

二、信用评级机构缺乏行业自律性,评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在发债企业对信用评级存在认识偏差的同时,评级机构本身的行为缺乏规范和行业自律性差也导致了信用评级市场的混乱,主要表现为信用评级机构的无序竞争:一是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二是信用等级竞争,使得评级机构公信力降低。上述低价竞争和级别竞争导致信用评级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造成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的不规范和恶性发展。

三、信用评级行业缺乏科学的评级指标和方法。目前在我国信用评级领域没有统一的业务规范和评级内容,评级标准也不统一、不全面,评级方法缺乏科学性,从而使得评级的结果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四、利率市场化制约,债券定价无法实现信用价差,存在信用等级定价缺失。国外的研究表明,信用等级的高低与债券发行利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信用等级越高,发行利率越低。但是,在当前国内短期融资券市场大型国有企业居多、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条件下,利率并不是影响债券发行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利率与信用等级间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相关关系,从而也就失去了信用评级机构揭示信用风险并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的基本作用。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经验和做法看,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加强对评级收费的价格指导,杜绝评级机构的低价竞争和评级主体的恶意压价,完善信用评级工作的备案制度,杜绝评级机构的等级竞争,抑制发行人恶意更换评级机构。应当对我国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中立性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评级机构应该在业务上独立,享有自主研究评级方法,自主评级结果的权力,其评级方法的优劣应主要由市场评价。

二、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技术交流,提高国内评级机构的评级水平。推动国内评级机构与国外著名评级公司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风险分析技术和评级技术,并根据我国实际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加快培养信用评级人才,既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分析能力,评级人员又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操守。

三、加速制定证券信用评级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级的相关制度和行业规范,创造利于评级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理顺管理体制,改变目前按评级业务种类多头审批的做法,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业的法规体系,建立有关信用评级行业的行业准则和规范,成立信用评级业的行业协会,通过有效监管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玫.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毛振华,阎衍.信用评级前沿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9.

[3]蒙肖莲.杜宽旗.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识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民间借贷;农村金融;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雪10-0070-02

一、赤峰地区民间借贷的新变化

(一)融资结构、主体、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融资结构从过去单纯的自然人之间婚丧嫁娶、看病买药等简单事项的借贷发展到目前的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不同融资形式。

1.个人之间的融资。一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临时调剂一般不计利息。二是熟人之间的互助会,带有合作、互质的借贷,利率一般与商业贷款利率相近。2.企业之间的融资。主要是相互有业务往来或具有关联的企业间的资金借贷,个别实力雄厚的企业,除了凭自己的信用向银行贷款满足自身需求外,同时向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或提供担保,以收取手续费。3.企业向个人融资。主要表现为企业向内部职工集资或向社会公众集资,利率一般略高于银行借贷利率。4.个人向企业融资。主要是个人向“寄售”、“寄卖”或“典当”行融资,期限短,一般几天或几个月,利率高。

(二)利率水平的差异化和利率结构多层次性

1.借贷利率差异性表现。一是供给亲友、同事,是出于帮助和扶持而发生的借贷关系,一般不用支付利息或象征性的支付少量的利息。二是为谋取高利而发生的借贷关系,一般利率很高。三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融资,利率水平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或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相当。

2.借贷利率的多层次性。一是生活类借贷,大部分为临时借款,如农牧区的婚丧嫁娶、求医问药、盖房购屋等, 这部分利率较固定,一般比银行贷款利率略高,大致在12%--14%之间。二是生产经营类借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内部集资,一般期限较长,利率在15%左右,可根据企业实力上下浮动。二是企业之间的民间融资,呈现出期限越短,利率越高的趋势,一般一年期融资利率在15%以内,半年以内融资利率更高达30%。

(三)融资规模和分布发生变化

赤峰市融资规模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2006年为15至20亿元,2009年三季度末可达到20至30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5%至9%。从赤峰市民间融资的区域分布上看,生活类民间借贷,经济落后的北部牧业地区高于经济较发达的南部农业地区;生产类民间借贷表现为经济较发达的南部地区高于经济落后的北部地区;从行业投向看,民间融资已覆盖至生产制造、房地产、农副产品加工贩运、规模养殖和农村消费等领域。

(四)民间借贷的方式逐步规范

1.从以信用贷款方式向有担保、保证的方面发展。目前赤峰市的民间借贷基本上以保证人和财产担保为主,无担保的借贷方式逐步减少。2.从口头约定向借贷双方签定书面合同转变。随着农牧民风险意识的增强和法制意识的提高,民间借贷大多要求贷款人提供有担保能力的保证人给予担保,或用房屋等有效资产进行抵押。目前,赤峰地区90%以上的民间借贷都签定书面合同,约定借款的金额、利息、期限、担保物或保证人,有的还填加违约条款,有一些还进行了公证。合同文本较为规范,无凭据的口头约定逐渐减少。

(五)借贷期限结构发生变化

目前,赤峰市民间借贷的期限随着工商业和农牧业生产周期的波动,期限结构呈现出由长变短的变化趋势。民间借贷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如一些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因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资金供需比较集中,期限在半年左右,甚至更短。也有些借贷可以随借随还。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个人或企业偿债能力增强,也缩短了偿债周期。

二、赤峰地区民间借贷日益活跃的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及信贷政策的影响

由于赤峰地区经济基础差,高成长性、科技含量高、具有创新意识的绿色中小企业很少。本地成立和引进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企业在国家限制政策和绿色信贷的约束下,生产周转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这些企业为了生存,为了保证资金的链条不断,纷纷转向民间借贷。一些民营的小钢铁厂、小水泥厂等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盈利思想的驱动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成为高回报的行业,造就了一批有钱人和富裕企业。他们为了获取高额的收益,以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价格进行民间借贷。在缓解部分个人或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资金紧张的同时,推动了民间借贷的发展。

(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手续复杂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发展的策略,使赤峰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变的更加窄小。同时,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程序复杂、审批环节多、所需时间长等特点与中小企业所需资金时间紧、较频繁的特点相矛盾,促使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

(四)中小企业与银行贷款条件不匹配

由于赤峰地区经济落后,中小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有效资产少,其经营与资产状况与银行对客户的资产评估、资产抵押、担保等要求相差甚远,无法得到银行资金支持,而转向民间借贷。

(五)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相对滞后

一是贷款的覆盖面局限于少数龙头企业和评定了信用等级的农牧户,众多中小企业和未能评定信用等级的农牧户被拒之门外,要想贷款只有依靠民间借贷。二是信用社单笔贷款限额小,难以满足规模种养户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引导民间融资良性发展的思路

(一)加快立法,明确民间借贷法律地位

民间借贷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四倍以内的贷款债权人的利益受法律保护,说明民间借贷有合法性。因此应尽快出台《民间借贷法》,明确民间借贷是金融生态自我调节的产物,是资金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方式,最重要的是我国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同时,应制定出具体的操作细则,明确利率区间、合同文本、借贷方式、风险控制、债务追索等条款,为民间借贷提供法律保障。

(二)搭建多种形式的民间融资平台

一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快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的建设步伐,同时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尝试发展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二是各级政府及执法部门要正确对待民间融资对辖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地方经济建设,使民间资本进入的投资领域范围扩大,激活当地民间资本,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三)设立民间借贷监管组织,规范融资行为

根据民间信用发育程度和民间融资情况,应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民间融资活动进行管理和服务,其中包括金融、法律知识的宣传,对中小企业融资公司培训管理人员,引导其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等,促进民间融资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