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课堂;教学案例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现代地理教师的思想在不断地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在提升。将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引入现代地理课堂,将对传统地理教学产生冲击,进而带来地理课堂教学的一次变革。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作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具备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一个知识点的提出,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同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对质疑解答中,使中学地理课堂具备研究性。
1.研究性
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研究,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提出问题,随后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找出所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2.实践性
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性主要是强调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教学过程,无论是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还是知识的掌握都将得以提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提升。
3.开放性
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是指课堂教学和课后研究,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活力而又不失宽松环境的课堂,营造了一个可以群体交流的活动氛围,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在地理教学之前,学生脑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念,但是这些具备的概念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有一些概念是明显有问题的,这就需要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改变。探究式教学,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学生获取新概念,改变错误的旧概念。
要使学生能够接受新概念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通过对高中学生对地理概念的调查、了解、统计,逐渐整理出学生已经具备的概念,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帮助学生逐渐获取科学概念。
1.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积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一般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概念的情况,例如,问卷调查、座谈或者概念图方式,为以后的探究式教学打下基础。
2.诱发概念矛盾
诱发概念矛盾是让学生对其原有认知结构和现实的现象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概念的时候,一定有原有的认知结构作为基础,学生往往都是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接受新的问题,但很多时候是会产生矛盾的,一旦产生矛盾,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适当时机引入科学概念,产生替代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概念发展、概念更替的过程。当前一个概念无法解释现有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接纳新的概念,纠正以往的认识。
三、教学实例
以高中地理必修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为例进行研究。
1.教材分析:这一节中包含着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大类型。对两种农业类型的比较是这一节的重点。
2.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来说,因为城市学生很少对农业有所接触,对农时、农事、农业等概念非常模糊。一般学生出现的前概念包括:(1)过分强调区域概念,南稻北麦,很多学生认为北方就没有水稻。(2)农时不清。(3)很少接触农业。(4)地域不清,不清楚降水和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3.操作过程
师:同学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在大力发展农业,主要是因为我国日益增长的人口。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逐年升高,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生:小麦和水稻。
师:我们初中地理都学过,小麦和水稻的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什么原因?
生:秦岭―淮河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同时也是1月份0℃等温线。
师:因此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资料1:水稻需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生长?
水稻习性介绍: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长,苗期生长要求10~12℃以上,开花授粉要求18~20℃以上的温度,同时,还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给。
资料2: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从分布的地区而言,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往往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这里人口数量较大,对稻米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生:有利区位条件:(1)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2)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域分布来说首先处于地势平坦地区,需要良好的气温和降水条件,同时人口较为稠密,可以为季风水田农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资料3:南方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0年的南方水灾报道:从6月13日的强降雨至今,南方大部地区频繁遭受强降雨侵袭。当前正值秋收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南方早稻陆续齐穗灌浆,中稻开始分蘖,双季晚稻正在育秧,而近期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雨区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一地区是我国的农业主产区,连续的强降雨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创。
师: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特点:(1)小农经营;(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学生通过一节课的接触,发现与以往学习地理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记忆就可以获得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地探究、思考、提问等方式来获取结果,在获取结果的同时也对以往的概念进行重新的整理,获得正确的信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走进课堂,改变学生惯有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式教学,使得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案例教学 教学质量 方差分析
多媒体课堂教授与案例教学二者并非独立,而是有一定的交叉。本文所说的多媒体课堂讲授包括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案例教授,而本文所说的案例教学指课堂下发案例材料讲授、先前布置学生课外调研资料的讲解与讨论、学生课外实习的针对性讲解与讨论等以案例为基础的传统互动式教学方式。
一、总论
随着我国大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经费日益向教学一线集中,教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与教学层次得到采用。多媒体教学综合影视、声光、图像与文字手段,内容丰富,表现直观,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喜爱,已经成为很多地区与部门评价一个学校硬件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后,学校与教师也发现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对此的反思可以大致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
从教的角度看,片面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强调单纯的技术问题,忽视教育性,忽视教学本身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注重授课信息量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认知心理过程,教师的形体语言少,对讲授内容的整体性与逻辑性把握不够深入(官仕龙,谷平,2006),根据笔者的了解,在个别高校甚至出现上课期间停电,使得一个楼层的教师都提前下课的笑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的不良影响包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侯学萍,李晓爱,2007)。
根据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并探索了有益的改进手段(如李鸿昌等,2004),根据CNKI对“多媒体教学”与“质量”的交叉篇名检索,至少有149篇文章涉及本领域,其中以定性分析与经验总结为主。
本文以作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作者进入高校担任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第一年教授03届本科生,由于课件积累不完善主要案例教学法,经过一年的讲授与资料积累,第二年主要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以学生旅游学概论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两门课程考试成绩的两组数据,忽略其他因素,讨论不同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03、04两届的旅游学概论成绩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成绩。
利用方差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不同教学方式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质量差异,结果见表1与表2:
根据上表利用S-N-K统计的结果,F统计在0.005显著水平上显示03届与04届有差异,根据均值检验04届的成绩要明显低于03届。另一门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考试成绩的方差分析见表3与表4:
两组不同样本的分析都表明,主要采用案例教学的03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主要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的04届学生成绩有明显差异,前者的教学质量要好于后者。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04届学生考试成绩的方差较大,显示出较大的分散性,说明案例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总体的成长,估计这与案例教学中大量采用的分组方式有关,小组成员的分工与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的集体进步。多媒体课堂讲授中学生成绩较大的差异可能来源于缺乏互动环境下好学的学生能主动与教师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协调,而教师对无法主动调整学习状态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关注。
三、结果与讨论
实证分析显示,案例式教学方法,由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采用多媒体课堂教授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固化,难以形成针对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相对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学质量上有所不足,而且多媒体课堂讲授方法容易形成学生的两级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对此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应该说明的是,本文并非否定多媒体教学方式,只根据教学实践说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硬件,加强教学针对性,充分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切忌将其模式化,而根据笔者的观察与实践,以及前文相关文献的总结,对多媒体教学“标准化”、“公式化”的担心并非多余,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保持警惕。
参考文献:
[1]官仕龙,谷平.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当代教育论坛,2006,(2).
篇3
上述众多的研究都提出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在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采用的案例零散、相互间无联系,导致各课程各环节各自为政,不利于学生整体设计思维的建立和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且大多数教材所提供的工程案例,直接采用结构软件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和施工图简略,无法为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需进行手工计算的学生提供有效参考,不利于学生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将对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及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一、案例设计
(一)案例的设计原则
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中,案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在进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首先要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基本涵盖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其次,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每个案例要向学生传授哪些理论知识、能解决哪些实际工程问题、能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和考虑[3]。
2.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就能进行常规钢结构项目的结构设计。而不同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及适用规范都会有所不同,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通常只能对常见结构体系的设计进行讲授。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应结合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和代表性的案例。
3.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选案例首先在内容上应具有完整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整体设计思维意识。其次,所选案例在难度上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开始课程学习之前,对钢结构一无所知。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往往较复杂,不仅包含大量的背景信息和前提条件,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过于繁杂庞大的项目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方向和重点,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应符合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适当简化后作为教学案例。
(二)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
以笔者所在学校(应用型本科)为例,钢结构理论课程主要开设钢结构设计原理(32学时)、钢结构设计(32学时),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1周)和毕业设计。设计原理课程内容重点是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压弯和拉弯)设计、焊缝连接设计和螺栓连接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内容重点是普通钢屋架单层厂房设计、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榀钢桁架的设计;毕业设计选题为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或多层钢框架结构。
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案例所肩负的任务是要将钢结构所有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绝大部分知识点串连起来,使各课程间相互联系和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过渡得更加自然,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各课程各自为政、例题零散相互间无联系、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现状。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工程实际应用的广泛性,确定三大案例,如表1所示。表1钢结构课程案例案例名称案例内容案例1:某钢屋架设计(角钢桁架)基本资料;支撑布置;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杆件设计;节点设计;施工图案例2:某单层仓库设计(门式刚架结构)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围护结构设计;抗风柱设计;支撑设计;檩条设计;墙梁设计;刚架设计;施工图案例3:某多层试验楼设计(多层钢框架)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及材料选择;构件截面初选;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构件截面设计;节点连接设计;施工图案例的编写应注意:(1)计算过程要详细。在实际工作中,结构设计计算通常由软件完成。但为加强学生对基本设计理论的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中,一般要求学生手算为主、软件计算为辅。案例的计算过程应尽可能的详细,尤其在荷载取值、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方面,这样才能给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提供有效参考。(2)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钢结构施工图具有符号多、标注多、节点详图多等特点,与之前学生熟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在表达方式、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与案例配套的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以便于学生在识读、模仿绘图的过程中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内容及常规表达方法。
二、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一体化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赫尔巴特说:“如果缺乏背景经验,任何新的感知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在对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案例这条主线,把钢结构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主要理论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处于真实问题的情境之中,并带着问题设身处地地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在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职业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钢桁架、门式刚架、多层钢框架三大案例为载体,开展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由于同一案例往往涉及不同章节甚至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把握主线、实现课程间的融合衔接是关键。同一案例用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原理课程关注的是案例中单一构件、节点在内力已知情况下的截面设计和连接设计;设计课程则侧重于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完成整体设计思路的构建;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参考、模仿案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对前两门课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案例为主线的教学实践
以案例为主线开展理论教学,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单独的案例教学活动。由于受学时限制,传统案例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很难充分的开展。如何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把握好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节奏,达到理论知识实现应用转化的最终目标就成为关键。基本思路是:基于案例中呈现的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指向完成理论教学。主要过程是:(1)问题铺垫:基于案例背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需解决的问题(做什么);(2)理论讲解:针对案例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基本设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怎么做);(3)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案例相关问题(怎么用)。
通过案例构建真实的实践氛围进行基本理论的讲授,以案例阐述理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学了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体验到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减少了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和迷茫感。
(三)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依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对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最有发言权。根据教学改革拟达成的目标,对学院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不具名问卷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调查问卷结果实践证明,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的收获在于,学生在“提出问题”与“寻求解答”的交互中完成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案例”与“理论”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换。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将零散知识逐渐系统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应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案例预设、教学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也不断成长,实现了教学相长。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52
1 引言
当前,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类课程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在《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高职,2009)》中,其二级指标“教学方法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居于首位。
高职类课程在推进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案例的来源、质量和数量成了难题。一方面,编写一个高质量的案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需要丰富的案例。仅靠教师一人搜集、整理、积累教学所需要的案例存在很大的困难。
全面而深入地推进案例教学,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的、有组织和系统化的教学案例库。
为了使案例库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我们将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作为研究与实践对象。C#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它不仅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被许多有程序设计技能要求的其它专业所选开。
综合所述,基于案例教学法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被提出。
本课题以“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为研究目标,在案例教学法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研究程序设计类教学案例的结构及要素,程序设计类教学案例选编的原则、组织方法,并设计出一种适于教师和学生利用的教学案例库系统,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丰富案例,完善案例库。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 计算机类案例库建设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案例库建设研究中,医卫类、管理类课程案例库研究相对成熟,而计算机类案例库建设不少,但关于案例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偏少,能够有意识地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案例库几乎没有。[1][2][3]
第一,关于案例的来源认定大体是一致的。认定案例的来源有自编、教材或网站、课程应用行业等。
第二,对案例的特征还存在不一致的方法,但一般认为案例应具备典型性、目的性。
第三,案例库建设基本流程已明确。徐拥军、宋扬撰文指出,案例库建设流程包括总体规划、收集素材、撰写案例、维护开发和总结反馈等五个阶段。
第四,针对计算机类课程案例库研究少,而且也不够深入。寇从芝对.NET课程案例库建设作了研究。她对案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但她没有研究上述各类案例的结构和形式,更未提及如何组织案例成案例库。
第五,在这些案例库的建设中,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2.2 纵观“C#程序设计”各级精品课程,缺乏有规模的案例库及应用研究[4]
由宋国明副教授领衔的省级C#精品课程则使用了四个大型实训项目代替案例库,这些项目综合性很强,适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综合应用训练,但缺乏针对每个知识技能单元用于教学或学习的案例。其余省市院级的精品课程与此相类似,所不同的是有的提供了详尽不一的实验指导书。由梁曦教授领衔的国家级C#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在其课程学习网站中,提供了较丰富的与案例相关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由知识技能点实例、单元实训、项目实战组成。但是,这些案例资源散落在课程申报网站和课程学习网中,没有系统化地组成案例库,在案例数目上也还是不够丰富,课程团队也没有关于案例资源建设的研究。
总之,在各级C#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大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教学资源中多采用几个项目作为综合性案例,而用于解决知识技能单元的案例较少,有意识地建立案例库的还没有,案例库建设研究更为滞后。
2.3 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已日益重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5年,上海金融大学杜鹃、陈玲、徐爱荣老师专门撰文《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建设》,提出了要推广案例教学除了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外,更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的观点。[5]
2006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模财经分院黄春雷则提出了“学习案例的多与少、优与劣,是决定一门课程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以围绕课程以及相关任务要求,建设一个能够长期使用的、资源共享的学习案例库是一项紧迫的工作”,指出了建设高质量案例库的重要性紧迫性。
2009年,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潇、张贝克、马昕等人则针对化工安全问题,设计开发了应用于化工事故推理的案例库系统。该案例库系统中的案例库的系统结构、案例的表达方式、案例库系统检索系统值得借鉴。[6]
在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案例教学法列在了首位;二级指标“教材及相关资料”,就明确要求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建立案例库,但是强调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及案例相关资源完备的必要性。[7]
要提高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库的利用效果,就要优化教学资源库中案例学习库。案例库必须要保持有机的联系,体现教学规律。
3 课题研究意义和价值
3.1 以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为中心,研究其建设方法,全面、深入推广案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法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它有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建构,有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有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案例库的建立,按照认知规律,以科学的方式来精选案例,以系统的方法组织案例,避免了案例的零散、无序状态,使课程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成功建设教学案例库,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全面推进案例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案例库进行教学,是一种科学系统化的案例法教学行为,带来了整个课程的革新。
建设好案例库,为课程资源共享库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3.2 研究价值
对案例库的建设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案例结构要素,制订采编、组织原则,可以提高案例及案例库的质量。
设计并创建教学案例库系统,可以方便案例的使用,提高案例利用率。
教学案例库的建设、组织方法等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其他课程案例库的建设。
4 课题理论依据
关于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8]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由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案例“情境”中,在老师的辅助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资料搜集、分析验证等“协作”学习,通过平等的“会话”和讨论,根据自身经验建构出有关知识的意义。因此,案例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案例教学法存在的理论基础。
案例库系统的建设则对“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等建构主义学习要素进行了系统化,使其具有了系统性、层次性、多样性、关联性,学习者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并进而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案例库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层次以及设定目标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构成了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的另一个理论依据。
5 课题研究内容及案例库系统构想
课题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研究基于乐学教学思想指导的案例的结构及组成要素。
第二,研究案例的选编与组织原则。
第三,研究案例库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方法。即如何将已经选编并组织有序的、大量的案例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使之检索快捷,学习和使用方便。考虑采用基于Visual Studio Web开发技术,创建案例库系统。
经过对案例库建设现状研究,也为了充分发挥案例库系统的作用,满足案例库教学使用的便利,本案例库系统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乐学教学思想指导,所选案例力求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案例库系统,简洁明了,安装使用方便。案例库系统拟以Web应用系统软件提供给师生,简洁明了,容易上手,而且可以脱离互联网络环境使用。
第三,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理论知识教学为辅”、“理论知识够用”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案例库系统中,案例是为操作技能单元服务,知识点是为解决案例问题而设。
建设具有以上特色的教学案例库系统,是案例库建设的创新。
6 研究思路、方法、实施步骤等
6.1 研究思路
从调查出发,即调查师生使用案例教学法的现状,收集现有的案例资源,依托原有的本课程课件开发基础,分析成熟案例的结构和特征,开发案例模板,组织编写案例,根据教学规律组织案例,进而完成案例库的建设。
6.2 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采用个案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等三种研究方法。
个案法: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个案,总结出案例库建设与应用的规律与方法。
网站系统设计法:采用基于WEB的网站构建技术和开发流程,完成案例库系统开发。
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借鉴已有的案例库的建设方法,用于指导本课题案例库的建设。
调查法:调查教师和学生对案例及案例实施方法的要求。
实验法:将案例库用于真实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然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丰富。
6.3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文献资料,剖析现有成熟案例的基础上,明确案例的结构和要素,编写本课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案例模板。
第二阶段: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探索案例选取及编写的方法,并完成一定数量的案例。
第三阶段:将案例用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检验,积极获获取师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完善案例,完成案例库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邵谨荣.高职院校教学案例库的创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寇从芝.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NET案例库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5).
[3]周梅妮,张振威.高校案例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
[4]国家精品课程网. http://course. [DB/OL].
[5]杜鹃,陈玲,徐爱荣.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3).
[6]李潇,张贝克,马昕.应用于化工事故推理的案例库系统[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2).
[7]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Z].2010.
[8]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刘柱鸿(1972-),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从事计算机职业教育工作,研究方向为课程建设与教育技术,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湖南长沙 410151
篇5
[关键词]西部 校本研究 农村 中小学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28-04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教育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教师,教师是教育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力量和主要参与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推手。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教学的成效,关系到学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能熟练、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教师的专业要持续发展,就要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寻找各种条件和机遇,探索发展的途径。西部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使用于教育的经费受到限制,这给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教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研究,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开展校本研究,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能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往前发展。
一、校本研究的含义
所谓的校本,源自英语的“school-base”,意思是“以学校为根本”或“以学校为基础”。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探索解决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改革从最初一些学校的“小打小闹”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校本研究指以学校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基础,以学校主要负责人、教学人员为研究主体力量,针对学校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具体问题而开展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其主要含义涉及for school(为了学校)、in school(在学校中)及based on school(基于学校)等三个层面。“为了学校”,指的是研究的目的旨在解决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改革中所碰到的问题和挑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双重发展。“改进”是校本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既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各类问题,也要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校本研究的问题一般不涉及宏观问题,而是涉及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把具体问题的解决放在首位。强调从具体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把决策和理论体现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在学校中”指学校自身的问题由学校的人解决,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构成解决问题的主体力量,他们组成研究共同体,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因,寻求问题解决的渠道。学校领导和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体验和观察研究活动的变化情况,以实践的方式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效度。“基于学校”的意思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切都以解决学校的问题为核心,围绕学校具体问题开展,“组织的各种培训、开展的各种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的种种潜力,让学校的资源能被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彻底”。(许伟等,2009:34-35)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自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是一种以学校管理者、教师为研究核心力量,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发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学校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为研究主体力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的以学校和教师问题为研究基础的教育研究模式有着与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研究不同的本质和特征。
二、校本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促进
教师发展也称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所从事的学科及其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方面的发展,即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成长过程。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界加大了对教师发展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话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中小学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所需的素质已不再是传统上学历层次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获取,而是教学能力与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实现的是由“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问题解决的一种校级课题研究活动,对促使学校问题的解决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一)促使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包括教学监控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方法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师激励评价能力、分析反馈能力,等等。”(贺永旺等,2011:15)校本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反思、研究和总结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提高的过程。在研究中教师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按新一轮课改要求,用新的理念和理论观点审视、评价和分析自己教学行为,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探索问题解决的策略。
(二)促使教师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校本研究要求教师带着有关案例问题,深入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理论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的理论学习旨在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学习的目的比较明确,学习愿望强烈,往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研究学习,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成效。
(三)促使教师研究解决问题,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校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及课题研究材料的撰写,这些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论文是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成果最好的表现形式,课题研究材料是教育教学案例的一种升华,案例研究能给论文和课题研究提供翔实的材料。校本研究使教师把教育教学行为与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育教学做到有机结合,促使教师拓宽研究的思路,开阔研究的视野,扩大研究的渠道,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解析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要素包括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评价能力及交往能力等,核心要素是教学实施能力。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大都位于偏僻的乡镇,办学经费紧缺,教育发展困难,教学实施能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整体不高。不少教师教学思想保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安于现状。面对新课改,教学方法简单,没有创新精神。教学手段落后,无法较好地利用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能效。他们不写论文,不做课题研究,不知什么是科研,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总体说来,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体现在施教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技术手段运用能力等方面。
(一)教学能力整体不高
教师的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受办学经费的限制,个人专业长期得不到发展,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主要表现为:教学选择能力不高,教学设计能力低下,教学实施能力不足,教学评价能力不强,教学创新能力不够。教师教学选择能力不高指的是在选择用于教学的资源时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选择教学的目标、合适的教材、有用的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计能力低下指教师不能根据选择的资源及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采用有效的策略,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学实施能力不足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高,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能力,缺乏课堂协调能力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不强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有限,评价方法较为简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够客观和恰当。教学创新能力不够指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保守,教学没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热衷使用老的方法,采用 “灌输式”、“教条式”等方式教学。
(二)反思和研究能力不足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精神较弱,不少教师的反思限于教育教学问题,方式较为简单。邓泽军教授做的调查发现,“53.7%的教师在遇到教育问题时趋向于与同事讨论,而查阅书籍报刊以及自己摸索这种内省式反思方式仅占14.4%和3.5%。”(邓泽军,2013:40-41)大多数教师不做教育教学研究,缺乏科研成果。邓泽军教授的调查还表明, “从未发表过论文和著作的教师比例占到了49.4%,其中38.8%的教师写过论文但未发表。”(邓泽军,2013:40-41)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强
西部农村学校由于信息技术建设起步较晚,硬件设施配套不足,很多学校只配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极低,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识比较淡薄,有效运用能力普遍偏低,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邓泽军教授的调查表明,“西部农村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电教设备的较少,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7.9%,而不太会用、从来不用、很少使用及学校没有的比例则高达54.5%。” (邓泽军,2013:41-42)
四、开展校本研究的策略
西部中小学教师能力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研究方式,梳理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难题,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研究论题,探究问题解决的路径,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开展基于本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使自身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研究的方向和合适的研究方式。
(一)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把教育行动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的一项研究活动,可以用“观察”、“反思”和“运用”等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研究的特点包括“为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和“由行动者研究”三个方面。“为行动研究”指的是研究的目的旨在解决教学的实践者及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建构新的学术理论,其具有实用性和即时性。“在行动中研究”指的是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研究的环境就是研究者即教师所处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研究过程就是研究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研究者行动的表现。“由行动者研究”指的是研究的主体力量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不是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研究的问题是学校特有的问题,属于个案研究。研究结果是解决问题,在小范围内有效,不值得推广运用。教师是行动研究的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面临许多问题,应认真梳理,从中选择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 (确定问题)、分析问题 (界定并诊断问题的初步原因)、拟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与实施计划、检验措施的有效性、依据效果修正原始计划、整理研究成果。行动研究能使教师能自觉地从事研究,培养教师感知问题的敏锐性,增强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关注,随时收集资料并思考其意义,发展其在教育活动情景中分析、反思和决策的能力。
(二)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者既是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记述者。如果叙述的内容是叙述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那么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就可以被看作是叙事行动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旨在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者只是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者,而事件的记述者由其他教师或教育研究者承担。这种研究方式常被专职的教育研究者所采用,通常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从教师的叙述中,或从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如备课本或工作日志)中分析和归纳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解释或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叙事研究的过程通常是: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故事―确定个体故事包含的主题或类属―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
(三)教学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case)指的是已发生的、真实的、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包含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教学案例则是对教学活动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教学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其一般是课堂教学发生的真实故事,是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困惑所做的真实记录。其内涵包含五个层次:1.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不是虚构的。案例的撰写者为当事人或者直接的旁观者,其亲历事件的发生过程。2.所描述的事件或情境中包含有矛盾冲突和普遍性的疑难问题。3.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典型性与普遍性问题。4.案例所描述的事件以及所反映的主题能给人们带来思考,给其他教师带来借鉴。5.案例的叙事性。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出来,或以理论逻辑的方式将事件概括出来。教学案例的结构: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教学中的某一现象即教学案例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讨论、查阅文献等分析和研究,以一定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是教师提升教学成效的一种方式,在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他人的教育教学进行剖析,也可以以“当事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享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析诊断问题并寻求对策,自觉调整、改进、完善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案例研究的步骤是:明确案例主题―精心设计―进入教学―反思教学―撰写案例―形成案例。
(四)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属于校级课题研究的范畴,与“学术派”的教育理论层面研究不同,它“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可以直接被应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并取得实效”(徐世贵等,2011:25)。小课题的显著特点是研究的范围小,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短,用于研究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其研究的问题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在教学实践遇到的,可以是某个单元、某个环节的问题,也可以是某些现象、案例。课题的研究形式多样化,可以申报立项,也可以不申报立项。研究的内容和时间自主,研究什么、何时研究、如何研究由教师自主决定。研究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小组行为。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反思自身教学行为,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各种疑惑进行研究。
小课题的研究方案:问题现状―成因解析―研究目的、内容与对象―研究时间―采取措施―成果预测―研究成员。
五、结束语
教育要发展,其根在改革。改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没有改革,教育的发展就会停滞。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方面遇到不少困难,应在现有有限的条件下,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根据新一轮课改要求,立足本校问题实际,开展校本研究,以科研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施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许伟,胡庆芳,等.校本培训创新:青年教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贺永旺,等.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篇6
摘 要 本文从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等方面讲述了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课课练” 研究目标
一、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校园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先后出现了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被采纳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习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者一段时间内,而是以发展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的观念为主。如今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所提倡的主流教育理念,故要求学科教学必定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主旨,并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微型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落实学科教学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四能”发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媒介有了新的改观,从传统的教室、黑板中解放出来,电脑,手机等一切移动设备进入课堂,出现了移动学习、微型课程等新的学习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为微课程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微型课程的出现并推广是符合信息化时代对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要求的。
(二)“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微型课程是近几年随着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理论发展而逐步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与热议,在教育教学范畴内掀起了一股对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热潮。微课程之所以受到追捧,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微课程具有容量小、时间短、便于传播的特点,而且由于微课程时间较短,信息含量少,学生一次记忆或者学习会非常简单,不易产生疲惫感,符合学习规律。微课程和传统的课堂实录有很大的区别:传统课堂看不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程的出现则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微型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老师的任务,让学习者学习到相关的课程,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亟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下,“课课练”再次被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通过坚持不懈的“课课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这对加深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课练”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创新“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当前,“课课练”内容以田径辅助项目为主,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为此,通过本课题在中学体育课“课课练”的创新实践,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体育人的创新精神,创编出具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的微型课程,能激发学生参与“课课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寻求能够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直观、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二、子课题研究目标及设计
梳理国内学者关于“课课练”专题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的相关研究,整理归纳“课课练”专题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制作有关课课练的系列微型课程,收集整理专题相关的练习手段并将这些素材系统化。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13-15岁)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并将数据与省市均数比较,分析六合区中学生体质与省市平均总体水平差距的规律与取向,将影响因素的调查与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同步进行并多方面、准确、客观地进行研究、评价,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一)课课练微课程中有关校本教材的研发
结合初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把“课课练”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整合体育学科多项体育运动知识,创编教材,通过部分运动项目作为载体,充分应用运动项目的器材、场地等开展各种身体素质练习的课课练,使“课课练”走向“校本课程”,创编成“微课程”形式呈现。本课题将从足球、武术、体操等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器材、场地开展相关的“课课练”练习,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足球课的“课课练”的成功经验,创新“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课课练”提供教学理论和方法依据。
(二)“课课练”对体育器材的研发
体育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以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而场器材资源是体育课程资源中很重要的一大资源,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课程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构建体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其意义不言而喻。“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明确地指向有效率的身体锻炼,操作规范,锻炼效果很好,但是比较缺乏新奇性和趣味性,一味强调负荷曲线达成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讨厌和反感。因此本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开发体育器材,利用器械等手段提高学生“课课练”的运动兴趣。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课课练”中将栏架、弹力带、软梯等器材作为课课练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最后让学生在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促进课堂的高效。
(三)“课课练”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案例教学过程、实施环节及教材分析等方面,对体育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较少。且多数案例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所有地区学生对案例多样化、本土化的需要。而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他们最了解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本课题基于教学一线,所搜集的有关课课练的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反应目前课课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子课题针对初中体育教师设计有关课课练教学案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为他们提供设计课课练教学案例的思路指导。根据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内容,在体育常态教学实践中教师安排几分钟的“课课练”时间,并进行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课题组成员收集各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四)“课课练”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篇7
0引言
本文所指的模块案例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围绕一个教育主题设计与总结出来的系列性教学实例。“做中学”科学教育主题模块案例,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科学知识起点水平等,结合“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选取接近学生生活的科学教育主题,开发成的主题模块教学案例。
宝山区在2005年加入了上海市“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试点与推广的行列。几年来,在“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的引领与市科协的指导下,一直积极探索适合本区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发展之路,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总觉上不了一定的高度。2009年,在深度反思与透析项目组运转情况后,我们发现“项目组教师学科出身多样化;科学知识结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教学内容开发、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合理解决及课题研究等教学创造力”是使宝山区 “做中学”科学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为此,我们希望以“做中学”科学教育模块案例开发为途径,丰富科学教育专业知识、夯实 “做中学”科教理念、激发教师教学创造力,同时也在区域内积累与共享教学资源。
1模块案例开发的目标
给教师搭建一个专业发展的推动平台,合作舞台、与学习梯台。即通过模块案例开发激发与培养教师 “发现与挖掘生活化教育主题、设计合理有序的教学环节、随机应变的课堂管理艺术与精深的课题研究”等教学创造力。
2模块案例开发的内容
依据国家制定的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教育要求,遴选幼儿园中、大班与小学低年级儿童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现象、物品等蕴涵科技因素值得深入探究的主题,结合“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开发成一个个能培养学生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方法与科学思维的原创模块教学案例(内含主题介绍、教学活动内容、实验材料、学生前测卷、后测卷、学习任务单、实验记录单、形成性评价、相关课件等)。
3 模块案例开发的要求
3.1 教学内容方面
(1)一份模块案例应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且有相应的系列课时组成部分。
(2)模块案例的主题要符合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接近学生生活。
3.2 教学活动设计方面
(1)引入科学探究过程时注重了解学生已有的想法,即前概念,搭建的“脚手架”能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究。
(2)安排足够的实验环节,观察和讨论的机会,以逐步加深学生对核心的科学概念的理解。
(3)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结论和使用推理模型
(4)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记录方式。
3.3 对教学过程的支持方面
(1)给教师提供明晰和足够的背景信息、相关课件及实验材料等。
(2)有明晰和足够的支持教学各个环节的指导内容,包括教师的关键问语。
(3)对有关的安全和卫生问题能提出预警。
3.4 课程的扩展方面
(1)为学生进一步扩展探究和阅读提供资源(书籍名单、参考资料、网站等)
(2)为学生提供和语文、数学、艺术等其他课程相联系的机会。
4模块案例开发的准备
4.1 开展教师培训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教师培训(走出去、请进来;案例学习、实验室参观、示范课录像观摩与评课等),一方面让老师们进一步加深对“做中学”的理解、感悟,熟悉“做中学”模块案例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让教师们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评价,获得真实和灵感,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产生新的工作激情,实现自我提高。
4.2 给教师提供在开发过程中需思考和研究的内容
(1)案例主题:怎样发现适合孩子探究的科学教育主题?
(2)教学目的:希望孩子们从这个主题的科学体验中获得什么?
(3)科学活动:孩子们在学习时适合做哪些活动?
(4)科学概念:这次科学体验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5)操作技巧:孩子们将应用哪些操作技巧?
(6)材料:将需要哪些材料来组织这个活动?
(7)建立联系:怎样将该活动同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联系起来?怎样将它同孩子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8)教师作用:做些什么来辅导学生的这次科学经历?
(9)课堂总结: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并把整节课贯穿在一起?
(10)课后评估:怎样知道学生学到了些什么?
5模块案例开发的步骤
5.1 讨论
探讨并确立计划开发的模块案例的主题及课时设置与内容安排,咨询相关学科专家关科学知识点的精准度。
5.2 设计
讨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安排与分配编写任务。咨询相关专家主题模块的教学点与实验点,通过交流、讨论、修改、整合,完成第一稿的方案设计。
5.3 实践
配备实验材料,完成第一轮的试点教学,并组织组内教师共同评课,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
5.4 修改
修改案例,进行第二、第三轮的试点教学,交流、讨论、再修改等。
5.5 分享
整理多次实践修改后的模块案例,与其他教师分享,并收集其他教师的教学反馈,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及下阶段的课堂实践、模块案例开发提供支持。
6教师在模块案例开发中教学创造力的体现
6.1 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案例
通过实践,教师亲身体会开发出一个原创的经得起推敲的模块案例的基本环节和步骤:确定主题——预设活动方案——付诸实践——反思和调整——再实践(多次)——整理成案例;感受到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的趣味性与成就感。两年来经过大家的合作努力,开发出了《纸》、《水》、《走近叶子》、《万花筒》、《玩具车动起来》、《我们周围的材料》等六个“做中学”主题模块案例。
虽然这些主题模块教学案例还不够精细、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实践、讨论、修改,但教师们已逐步进入了关注学生生活、创造性的引导学生开展系统探究活动的模块案例开发、推广、积累的良性轨道中。
6.2 能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
课是“做中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所在,也是模块案例的实践平台。在模块案例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们对案例开发者即上课教师要求:课要充分体现“做中学”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改进提问方法、创新引导策略,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对听课教师要求:听课时要深层思考;评课时要解剖到深处,消化优点,针对不足的地方要找出病因,开出药方。如好在哪个环节?不足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你会怎么组织?怎么引导?怎么提问?理由是什么?等等。
如虎林路小学陈颖老师执教的《水》模块案例《谁不见了?》一课中,通过上课与评课使老师们就 “做中学”课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幼儿的能力培养为宗旨,给予幼儿充足的科学探索时间并及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思路、提问方法等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通过模块案例的教学实践与研讨不仅开发了执教教师的潜能,更汇聚出了所有参与设计、听课、评课教师们的智慧。我们从课的质量提升中看到了老师的创造与改变。
6.3 能创造性地实施课题研究
“做中学”模块案例设计与课堂实践这两个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归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申报与系统有效地研究。2010年教师们申报了18个课题,有从解决“做中学”课中生成性问题方面进行研究的课题、也有如何把握学生前概念,提升“做中学”科学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等。在模块案例开发过程中教师们带着课题听课、积累教学实例;带着课题讨论,寻求解决方法;带着课题上课,验证实施效果;带着课题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在2009、2010年上海国际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论坛中宝山区“做中学”项目组教师论文累计获市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成绩名列全市各试点区前列。
7实践后的反思
组织教师进行“做中学”模块案例的开发就如同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一样,期间会有很多生成性的问题出现。如提炼出了主题模块中的科学概念却设计不出适合学生探究的实验方案、设计中觉得很完美的一个教学环节到课堂教学中却实施不下去了、费了很多心思设计好的案例却遭到了组内教师的批判与质疑------所以想要通过模块案例的开发最大化地激发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关键要保证教师参与模块案例开发的积极性,不要因失败因困难而气馁,要推动教师迎难而上,不断开拓与创新。
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需保持的是:
(1)一个模块案例的开发必须通过一个开发团队共同完成,既能迸发出集体的创造智慧,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案例的质量。
(2)在实践中给予教师必要的支持,如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诊断概念准确性,当大家意见分歧时请“做中学”科学教育专家进行必要的分析引导。
需改进的是:
(1)把模块案例开发设为一个项目,使教师有项目归属感与责任感。
(2)建立网络案例资源库,把教师的开发成果更大化的共享,也利于教师接收到更多的意见建议。
“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为了实现理想的教育,就要努力造就理想的教师”,而教师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它是润物细无声,慢慢开花、慢慢结果的。通过宝山区“做中学”科学教育模块案例开发的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模块案例开发是帮助教师更深的领悟科学教育的魅力,更好的提升教学创造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美] Gary R .Morrison 等. 严玉萍译.设计有效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 [美] Robert A .Williams等. 朴玉译.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篇8
一“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背景及价值、主要观点和创新处
中学作文教学长期处于无效、无序、无趣、无法的状态,而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最能反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传统的作文教学研究主要有三种序列设计:一是以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序,二是以知识(按字词句篇编列训练内容)为序,三是以能力(或“观察、分析、表达”三阶段训练;或“收集材料、整理材料、书面表达、文章修改”四阶段体系;或“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等多阶段训练体系)为序,都因为脱离教材、设计繁杂、耗时过多、序列没计仅强渊作文教学的某一方面,缺乏与作文教学相关的文体、知识、能力等各闻素的整合而不能被大面积范围的师生所接受。
“三位一体”作文研究避免了传统作文教学研究序列将文体、写作知识、写作能力割裂开来、各自为阵的弊端,极富整合力、创新力的提山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使学生的作义能力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三位”指经典文学篇目、思维、生活,“一体”指生命体。“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以“发掘生活素材、开展趣味活动、借鉴经典篇日、引导写作思路、美化文章语言、提升人生境界”为理念,是与经典文学篇目相结合、与思维方法相结合、与生活现实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生命体发展、提升学生生命境界为最终日的的全新作文教学。
二“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项目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一)“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1经典文学篇目与作文 中学语文没有专门的写作课及写作教材,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理清教材中经典文学篇目在文体、文章格局、语言运用、写作手法等方而的知识点。把教材中的文学经典作为写作的范文,同时推荐相关的课外文学名篇辅助阅读,增强学生对文章、文体知识、语言表达的感受力。
作文教学与经典文学篇目结合有几点好处:(1)学有所州:让学生能从课文学习中得到模仿的范本。(2)学以致用:将教材巾的知识现学现用到习作中。(3)课外名篇能拓展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2思维与作文好作文必须有好思路:七至九年级,教师应在日常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课}=多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生活与作文 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头,无论是讲读课文、写作指导,都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对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让学生亲近作文、愿意作文、喜爱作文。
4生命体与作文阅读和写作都能提升人的生命境界。阅读滋养人,写作让人学会思考和表达。作文能展示生命体成长发展的轨迹,作文能让生命体不断在反思中提升。
(二)“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方法
1理论方法:文献法(我们查阅近十年的作文教学研究内容,并有文献综述)
调查法(我们有初一新生的作文调查问卷和分析)
2实践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我们有近60节作文教学案例)、归纳法(我们有总结作文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论文)、纵向比较(期中、期末考、初三月考中作文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统计数据)
(三)“三位一体”作文研究序列及过程(见文后附表)
(四)“三位一体”作文教学实施步骤、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酝酿(2007/10―2008/7)教师了解学生现有写作水平,做好数据统计、原始资料的积累,纵向比较,分析总结。2008年4-5月,请相关实验教师上公开展示课,课题小组成员评课、交流心得。2008年6月,收集实验教师论文、教学案例,做好阶段性小结。
第二阶段:实施(2008/9―2009/7)实验教师在上一年实验的基础上,反思作文教学中的得失,相应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验教师通过写作专题讲座、公开课展示、学习交流写作教学心得等方式不断提升写作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课型,积累典型教学案例,通过公开课、集体交流评课、小组交流、外出考察学习、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法。2009年6月,进一步收集实验教师论文及案例,做好第二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结题(2009/9―2010/6)首先,在前两年实验的基础上,实验教师能总结出自己在“三位一体”作文教学方面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课型。然后,完成专题研究报告,接受相关部门评审。
三“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项目的成果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 (从2007年10月至今)
1学生习作发表: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导报》 《红树林》 《蛇口消息报》等多个报刊上发表习作多篇。
2 学生习作获奖: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在“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南山区现场作文竞赛、“红树林”杂志征文比赛中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
3 实验班的作文成绩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深圳市中考作文满分为40分)。
4 作文教学案例:课题组负责人陈芳老师在2009年7月“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年会全国中学作文教学现场课上获得二等奖;课题组有4位教师、共6节作文教学录像课获得“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全国作文教学录像课比赛一、二等奖。
5 作文教学论文:课题组8位教师在“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全国作文教学论文评比中多次获一、二等奖。在南山区语文教师论文评比中多次获特等、一、二等奖。
(二)成果的影响和贡献:
从2007年起, “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组已经积累了近60节作文指导课课例,形成了以“发掘生活素材、开展趣味活动、借鉴经典篇目、引导写作思路、美化文章语言、提升人生境界”为理念的作文教学新模式。让荔香中学更多的学生勤于写作、乐于表达,提升了学生的生命境界。
在2008年中学生学习水平测试中,荔香中学学生作文能力居南山区各校前列。
2007、2008、2009年,荔香中学语文成绩较以往有所提高,是课题组老师们齐心协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成果。
课题组教师们的作文教学录像课、现场课,在全国作文教学录像课比赛、现场课比赛、南山区作文教学录像课比赛中屡获佳绩。
篇9
郝巧芳
一、课题的产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语文课前预习一直是个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由于学生来源的家庭和环境的因素,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七年级学生,课前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即使预习也草草浏览教材,或对字词做一些简单预习,直接导致课堂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学互动难以展开,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的学先于教师的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利用教材工具书及其他辅导资料,自己去感知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可见,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研究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视角,在调查基础上,重新审视传统教学中的预习环节,剖析传统学习方式下预习环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挖掘预习环节中可能实现的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空间。预习不能老一套,要不断反思预习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反思预习要求与学生的预习的兴趣、学生的差异性等之间的联系,预习的效果与预习的时间之间的有效性等,从而使得此课题的研究更具有前瞻性与必要性。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落实预习环节,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具体策略做出归纳和总结,基于此,我想探讨这一课题—-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会促使教师深入学习理论,以研促教、以研助学,教、学、研相互融合,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怎样选择有效的预习方法是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关键。
2、研究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
3、语文教师课前预习指导研究。根据课文特点,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指导。
4、探索适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体系,打造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
四、课题研究思路
先了解学生语文的预习习惯、预习能力、预习效果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制定出可行的培养预案;其次,选择七年级四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兴趣、教会方法等方面入手,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一方面要注重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勤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有效策略;然后,对这个班学生再次实施调查,并于前次调查进行对比,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研究结论;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1、教育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有关课前预习人数、课前预习兴趣等方面的调查问卷,经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或结论。如此实证分析,一方面,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为研究的结果提供支撑性材料。
2、文献研究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促进研究的深入。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与不足,撰写阶段性小结和有关教学案例。
4、案例研究法:教学中以初一语文课本教学作为案例研究,辅助课题研究。
六、研究过程设想
准备阶段 (2014.12月—-2015.1月)
1.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教科研前沿动向。
2.设计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通过调查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措施。
实施阶段 (2015.1月——2015.5月)
1、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实证性研究。重点在初一年级四班进行实验。
2、请本学科教师配合听课评课,听取教师对课的评价,特别是对课堂预习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3、指导预习方法,下发预习方法的指导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预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因文因人而异,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
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改进语文预习方法的策略
5、布置预习内容任务,分阶段分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训练巩固。初步打算定为课外自主预习与课内自主预习。
总结阶段(2015.5月DD2015.6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实施第二次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对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撰写研究报告,书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形式
课题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完善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探究创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忽了知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从现状出发,从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入手,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以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
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打造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
(二)研究内容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率。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正确定位教学起点,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效。
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模式是: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总结延伸。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健全研究网络。课题组邀请北师大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市教研员为课题成员作专题辅导,确立了以特级老师、名教师为中坚力量,以优秀的一线教师为先锋的研究队伍。围绕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分解、设定了十多个子课题,由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主持一项子课题,建立和健全了县、镇、学校三级课题研究网络,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2.培训、指导,夯实研究基础。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学习了《模式与方法概论》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题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广州、东莞等地听专家讲座和名师授课。在学校学科教研活动中,我们努力让科组活动包含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使课题研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定向、交流,强化过程管理。关注常态课。课题组成员对近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围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用常态化的手段和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常态化的校本研训方式优选教学程序。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常态化的展示活动,呈现出精彩纷呈、简洁高效的常态的“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构建“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本阶段教师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恰当地设问,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如临其境,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很快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自主探索。本阶段关注学生独立思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方面的状况,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自己发现规律。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问、猜测、看法,把握时机提出富有探索性的指导,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的失误偏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合作交流。首先,应当让学生唱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思考、探索、交流。其次是要创设合作情境,把握合作动机。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领略到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不断地反思、吸纳,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4.自主构建。在此阶段,教师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练习分层,变换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交流,鼓励求异思维,一题多解,及时检查教学效果,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反馈新知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延伸。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说出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和探究,自己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收获体验。教师必须注重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再现,随时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掌握新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运用合理的措施予以补救或提高。学生则在总结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验成功的欢乐。
五、研究成效
1.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通过课题的实施,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能在亲切、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课题的实施,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更畅通、方法更灵活、很有深度,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教师的数学教学科研素养显著提升。在实验中,教师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能处处体现学生的自学学习、自主探究,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三年来,课题组成员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有论文有25篇,有6位老师在省、市优质课、说课评比中获奖。三年来课题组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大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发展自我。
主要成果有:结题报告1份;经典教学案例集1本;优秀论文集1本;课堂教学录像16盘、小学数学课件59课时;课题研究专辑15期。
六、课题实验后的思考
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单一,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此,学校尽快建立健全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评价机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