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learning,PBL),是以项目为对象,将学生分组,然后各组学生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项目,教师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
1项目教学起源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16世纪末期的欧洲,是由意大利建筑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的设计教堂、纪念碑、宫殿等建筑的“竞赛”演变而来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改进,到1763年,项目教学观念正式成为学院派的教学方法。1765-1880年,项目教学法成为常规的教学方法,并且由欧洲传入美国,从最初的仅在建筑学中应用发展到在工程学中广泛应用,从而掀起了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次发展浪潮。1880-1915年间,项目教学法在手工培训、工艺美术等学校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学校中,学生必须完成“毕业项目”,并且获得学校教师的认可才可以拿到毕业证书。1915-1965年,美国的教育家Kilpatrick发表了题为《项目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论文,重新定义了项目教学法,引发了世界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掀起了第二次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浪潮。1965年以后,项目教学法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家凯兹与查德撰写了题为《启迪孩童的心智:项目教学法》的专著,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儿童教育领域,掀开了项目教学法第三次研究的浪潮的序幕。在这一时期,项目教学法逐渐完善,成为了一种重要教育模式,并成为一种探究式学习形式被大力推广,其学习理念从大学教育推广到中小学教育。
2项目教学法在国内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比较晚,到本世纪初才开始研究,但是发展及其迅速。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却有很多优点。下面我们以乙醇生产工艺设计为例来讨论项目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发酵法生产乙醇工艺一般包括原料粉碎,糊化,糖化,发酵,蒸馏五个主要工段,我们将每班30个学生分成A~E5组,每个组拿到的设计任务都不相同,比如A组设计以木薯为原料年产10000吨乙醇的工艺,B组设计以玉米为原料年产8000吨乙醇的工艺。每组6名学生,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方案,任务分工,把握工作进度,定期汇报等工作。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按工段分工或按单元操作分工,组长组织组员列出完成本项目所需的所有工作,尽可能列的详细,周全,然后提出任务分配方案供大家讨论,根据组员意见做适当修正,最终确定任务方案,如果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预算外任务,组长负责合理的安排下去。这样的过程可以锻炼组长的领导组织能力,锻炼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在意见不一致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为了分工清晰,学生会选择按工段分配任务,五名学生各负责一个工段,组长负责辅助工段及各个工段直接的衔接工作,鉴于蒸馏工段任务量比较重,一般组长会帮忙做一部分辅助设计工作,比如再沸器,冷凝器的设计选型等。任务分配完毕以后,每个学生花费1天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任务提出设计方案,以及一些自己没法解决或把握不准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第二天开工前组长组织讨论各个工段的设计方案,组员积极参与讨论,找出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有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找老师讨论。经过论证,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后与指导教师讨论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从第三天开始进入常规设计工作状态,按计划2周的课程设计通常有7天处于常规设计工作状态。在这期间,每天开工前组长要组织半小时的开工会,每天工作结束前1小时各组组长向指导老师做当天的工作汇报。开工会时讨论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及头一天遇到的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开工会结束后各成员进入工作状态,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查资料文献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则自由找人讨论,可以找本组成员也可以找其他组成员讨论。到收工前1.5小时仍然没解决的问题组长汇总,在向指导导师做当天组内工作进展报告时提出来。每天设计工作结束后各组组员需要向组长做一个工作进展报告,汇报当天自己所做的工作,包括设计方案,工作进度,遇到的问题,需要提供的帮助等。之后,各组组长需要向指导老师做一个工作报告,汇报整个组的工作进展,那些工作正按计划进行,那些工作已经提前完成,哪些工作遇到问题比预期需要多花费多少时间,明天准备做哪些工作,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等。课程设计的最后一天,各组需要整理计算书、图纸、工艺方案,然后总结本次设计所用到的知识如塔板计算理论,哪些设计理念如精馏塔选型时要综合考虑效率、成本和技术实现难度等问题,秉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对精馏塔选型。最后,各组组长要向指导老师做这两周实习的工作汇报,包括设计成果,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值借鉴推广的处理问题的方案等。
3结束语
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义,以便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同时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利用,融会贯通,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进同学间感情。因每个同学的任务都不同,必须独立完成,所以能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非常适宜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作者:张建峰 朱学军 梁静 张洁婧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Keywords] Networked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Online Course, Design Strategies
[摘要]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在网上远程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体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网上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并藉此提出了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指导性原则。在实践层面上,作者在文章末尾提供了一个课程设计的范例。该范例吸收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网络教育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不但是文中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体现,更为网络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网上课程模型。
[关键词] 网上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教育部正在实施一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0年9月初,本人应邀为项目评审专家做了一次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的讲座,就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发表个人之见,不料受到好评。本文主要是根据此讲座的内容整理而成的,首先从分析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指导性原则,并提供了一个基于这些原则的网络课程设计范例。
一、 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
为了能够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首先应该了解网络教育环境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懂得网络技术能够给学习带来哪些特别便利条件。笔者将网络教育的主要特点归结为四点:
1.资源共享:
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网络教育空间的各种物理器件硬件设备等,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信息资源则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网络人力资源则通常包括具备或开发或建设或应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的个体,如网络硬件结构设计、维修人员、网络系统开发人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员、教育网页开发人员、网络用户等等。在这三部分资源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因为其他两部分资源是为信息资源的建立、传播和利用而服务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是以书籍、报刊、磁带、磁盘、胶片、广播、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
2.时空不限:
网上教育活动可以在个体、群体、众体三个层次上进行,按活动方式可分为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同步教学具有空间上的自由度,异步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下表显示可以用于支持各类教学活动的部分网络信息工具。
网上教育的时空不限性给教学活动带来虚拟性,现在虚拟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指在校园网上开发的各种教育应用,校外模式指网上远程教育。可以把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无缝连接新型教育系统。对于实力较强的学校来说,这种双重办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教育优势,现在国家鼓励重点院校开办网上远程教育是一个明智之举。
3.多向互动:
双向互动曾经是教学系统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网上教学能够做到多向互动。从学生视角来看,他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课件、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生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在线教师、同伴、专家等对话而产生互动。图1显示这种互动模式。
4.便于合作: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带有群件系统的功能,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讯交流、工作空间共享、应用软件共享和协同创作。
二、 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可以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 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3. 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网上教育不应该排斥其他媒体,特别是书本和光盘,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资源。将离线资源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一是可以弥补目前网上中文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三是通过减少在线学习时间而降低费用。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网络、书本、光盘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图2)。
4.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5.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更应应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Internet上有许多专门收集教案的网站(例如:eduniverse.com/edu/lessonp.asp, lessonplanspage.com/,utexas.edu/world/lecture/,teachervision.com/lessonplans/),其中存有成百上千个中小学学科教案,可以优选出许多可供教师培训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
6. 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足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 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 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 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9. 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通常采取客观性评价办法,利用大量选择题型的测试方式。这种基于简单行为反应的测试方式证明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革新的测试理论主张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不但要知道学员做得怎么样,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对于网上教育来说,比较易行的方法是依据学员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称之为量规。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结构分量,并具体规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有了这种量规,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让学员自评和同伴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可以对学生作业起到导向作用。
10. 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等。
三、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为了便于示范如何运用上述原则来设计网络课程,笔者用自己承担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在此展示此课程的基本结构(图3)。本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案吸收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网络教育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主要特点是:
(1) 基于资源库的课程组织:这个课程按内容专题组织成为若干模块:各模块采取网页结构,并且与教学案例库、常见问答库(FAQ)、评价量规库、媒体素材库、参考文献库以及作业工具库相连接。
(2) 基于电子学档的管理:本系统用电子学档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支持面向过程的学习评价。
(3) 开放式信息库结构:系统允许教师将优选的学员优秀电子作品上传至案例库,也可以将学员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加解答后作为新的FAQ存入答问库。
(4) 多向互动与合作学习:允许学员利用网上异步的及实时的通讯工具,与在线同伴合作学习,或者与在线教师和在线专家进行信息交流。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在网络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体会。由于这些研究和实践都属初步阶段,文中观点肯定有许多值得商权之处,仅作引玉之砖而已。
参考资料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何金春(1975-),女,湖南永州人,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晋强(1979-),男,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18-02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中和在从事土木工程的职业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建筑学专业若干主要课程的内容,如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防火;同时,还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1]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认知建筑工程领域的先导。通过对毕业生同学的跟踪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于建筑相关的职业,包括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所有的专业课中,“房屋建筑学”中所涉及的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其他内容无可比拟的。因此,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借鉴其他的先进教学理论和教育模式和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上做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刘玉花老师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情况做问卷调查分析表明:82%学生认为学好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很重要;79%的学生希望加强平时考核;35%的学生觉得越学越有意思,收获很大。[2]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该课程很重要,但只有部分同学收获较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
1.总体感觉枯燥无味,较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房屋建筑学”课程主要分为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两大部分。新的教学计划对课时由68学时减到54学时,课程设计为一周,但教学内容不能删,反而要将不断出现的新的建筑构造技术内容引入课堂。由于我国教育多年的应试体制,许多大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教育应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更习惯于听课的模式。但房屋建筑学课程综合性强,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同学普遍反映上课枯燥乏味,难懂难学。
2.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差
目前,“房屋建筑学”的考试采用期末完全闭卷的方式进行,重点放在学生对建筑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的掌握上,考查学生设计动手能力的试题较少,主要是考试时间短,不易完成。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部熟记是难以做到的,任课老师一般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无意中助长了部分学生不深入学习的浮躁情绪。学生也热衷于“快餐式”的学习方法,平时不用心,临考前根据提纲找答案,背题目,不能深入、综合地进行复习,造成高分低能的后果。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反映明显,部分同学考试分数高,但课程设计动手能力差。
二、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专业兴趣和学习效率。
1.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造成为有机整体
针对大部分同学认为教学内容零碎缺乏系统性的现象,笔者将建筑设计大作业为课程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使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造成为有机整体。在建筑设计原理部分授课结束后布置设计大作业,题目为6班幼儿园建筑设计、12班小学建筑设计,根据学号单双号选择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在掌握“房屋建筑学”设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栋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并绘制成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结合建筑构造部分的课外作业如墙脚设计、楼梯设计、屋面构造及排水设计、变形缝构造等,让学生直接在自己所做建筑方案的基础上来完成。这样安排的好处:第一,建筑构造设计本身就是建筑方案设计的深入、延续和完善,与建筑设计的规律完全吻合;第二,建筑构造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错误和不合理的地方;第三,学生对自己的建筑方案有一种作为自己的设计成果的亲切感和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第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课程设计,不仅更深层次理解、掌握了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同时独立的设计过程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2.教学以原理为主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与教材内容的陈旧产生了矛盾。要想把这些新的东西都在大学期间灌输给学生,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3]“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坚持以建筑构造原理作为教学的主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里强调的是原理学习的主导作用,重点讲清楚每一种建筑构造做法的基本原理,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指出其所在最新的规范和图集出处,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3.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参与互动的机会
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不便进入工程实体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视屏或图片资料等更直接观察建筑构造的具体做法,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发现学生有只用眼睛,不动大脑,不动手等不利于学习的行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适当结合建筑案例进行教学。在使用图片资料时可以准备一些校园内的某些建筑物作为教学案例,这样既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又可以让同学养成平时留意观察的习惯。比如在讲变形缝构造时,笔者准备了多个教学楼和实验楼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析辨别可能是哪一种形式的变形缝,这些建筑都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建筑,那么当他们下次再经过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
4.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动手能力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学生接触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很多数据、专业名词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从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笔者主要采取实物测绘、现场调研的方式。建筑构造部分讲授结束后,分组对校内不同时期建造、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进行调研,布置了调研任务,带着问题去现场。主要调研内容为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承重方式;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细部构造;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建筑的楼梯的位置、数量,测量楼梯各部分的尺寸;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材料及构造等。现场要进行测量、记录和拍照,结束后制作PPT,随机找调研组同学进行汇报,计入平时成绩。汇报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课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老师的引导,对学过的知识更加深人全面,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辩论,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5.考试阶段化,考核方式多样化
以上通过各种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和实践动手能力,但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专业名词、常用数据和一些标准、规范等记忆性的内容。笔者采取了分时段考核改革试点。考核时段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确定,进行了五次小测验,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通过平时小测验,弱化学生对期末考试的依赖,减轻学生考前压力,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不利影响。最终考核成绩中平时测验占40%,大作业20%,期末考试40%。
三、实施的效果分析
“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方案在土木2011级本科学生中实施,为方便对比期末考试与以往相同。与未实施改革的土木2010级期末成绩对比,结果发现,通过改革学生成绩有较大提高。改革前:优秀率4.8%,良好率28.6%,平均成绩75.4分;改革后:优秀率17.1%,良好率34.2%,平均成绩79.6分。效果对比图见图1、表1。
四、结论
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保证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量大大增加,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由学生参与每次测验改卷和大作业的批改工作。以上教学改革和探索希望能对相关课程教学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篇4
【关键字】主题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59―03
一 主题学习模式
主题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模式,它是以较大的主题作为整合课程的设计出发点,围绕主题设计跨学科的、由多样性活动组成的课程单元,在这些多样性活动组成的课程单元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独立或者合作地开展学习活动,获取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或者开展超越学科的探索活动,发展获取信息的技能,以及高级思维能力[1]。主题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式,将课程内容以主题或者专题的形式进行有机的组织,并以课堂讲授、操练与练习、探究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以资源和工具的形式为主题学习单元的各类活动提供支持。
主题学习模式汇集了革新教学模式的许多优点,概括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 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课堂讲授,技能类的教学以教师演示加上机实验的形式开展,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对教学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评价以书面考试为主,辅之以教师对学生平时的考察,难以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
采用信息技术支持的主题学习模式开展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特点,克服课堂教学受客观教学条件限制较大的局限性,通过以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以活动化和基于资源的形式进行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开展自主探究式、协作式等多种模式的学习。主题学习模式支持信息化教学评价,运用量规、电子学档、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表现进行全面的考察。
2 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题模式的学习中,学习目标关注体验知识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题学习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特别是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媒体形式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以及网络上丰富的信息,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2]。
二 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这对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质和技能,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师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开展情况不理想。综合笔者主讲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现状和国内文献研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教学条件严重不足“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技能,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开发等。但近年来高校扩招,在校生激增,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对公共课性质的“现代教育技术”更是无法开设上机实验教学,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培训。对技能类的教学只能采取课堂上教师演示甚至黑板板书讲解,课后由学生自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教学内容繁杂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浓缩,知识范围大而全,教学重点不突出[3]。
3 教学方法僵化授课对象是全校师范生,学生众多,教学多采取传统的集体课堂讲授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僵化。
4 教学评价过于片面[4]课程采取的考核方法大多是“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期末理论考试往往占有较大比重,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拟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进行基于主题学习的课程设计,期望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入手探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技能在师范生中的普及和提高。
三 基于主题学习的课程设计
面向高师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相关技能,其中许多内容涉及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按照主题学习的要求,在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划分出若干主题单元,分别开展主题学习。
1 主题单元设计
笔者使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的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世伟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该教材在介绍了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CAI课件、网络教育应用的几个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理论和相关技术。开展主题学习模式的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主题单元,确定各单元的教学内容,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表1为以《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蓝本设计的基于主题学习的单元设计。
2 学习过程设计
主题学习强调学习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基于资源的主动探究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主题学习采用课堂教学加网络学习的形式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主题学习的过程设计如图1所示。
学习过程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板块,总共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展示学习范例,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接受学习任务。第二阶段,教师创设网络学习环境,包括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和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和自己搜集的资源开展主动探究式学习,也可通过平台与其他学生开展协作学习。第三阶段,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或者课堂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完成作品后上传网络教学平台。第四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总结学习的情况。
3 教学评价设计
传统的评价方式采取期末考试加平时考察的方式,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主观随意性强,又往往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难以真实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开展以学生为本位、与教学结合紧密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基础。笔者拟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主题学习开展信息化评价:制定评价量规,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开展学习评价。
(1) 评价量规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它通常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5]。采用评价量规可以避免评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能够从多重视角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图2所示为“多媒体课件开发”主题单元评价量规的一部分。
(2)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也称为同侪评价,允许学习者(包括自己)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将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有效改进和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也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有效的考核作用。
图2所示为笔者采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开展自评互评加教师评价的教学评价结果示意图。评价流程为:1)学生上传作品。2)学生对作品(包括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3)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4)系统将综合评分与评语展示出来。5)学生依据评语来修改作品。6)再重复上面1-5 步。7)完成,得到最终评价。评价分值包括三部分:“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其中教师评价可设置权重值,最后总计成绩由这三部分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而成。
以上设计方案在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中试行。在教学开始前,由笔者构建Moodle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创建课程。教学开始后,按照教学计划分主题开展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与学习。所有的主题教学结束后,统计学生所有作品的得分,得到平均值,结合课堂考勤就是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一道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为了解方案的效果,在教学结束后笔者利用Moodle平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88.2%的同学认同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有90.5%的同学认为采取传统教学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比传统教学更能够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且能对学习效果起到很好的监督与促进作用。
四 总结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之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本应走在其它学科的前列,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本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用甚少。笔者希望通过这方面的尝试能够为推动相关研究,并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案例。相信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将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发展而更加广泛的开展开来。
参考文献
[1] 顾小清.主题学习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用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2:30.
[2] 余小爱.主题学习模式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小学电教,2007,1:66-68.
[3] 李明扬.《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9:64.
篇5
(一)学员对培训目标不明确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有不少学员并没有真正从观念上认识其重要意义,没有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甚至有不少人把教学能力的培训当作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培训或认为就是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完成每年的培训学习任务,拿到相应的培训学分。
(二)学员的能力、环境差异大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大,良莠不齐。如有一些教师教学水平低、技术落伍,而有一些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建设城域网,而有些地区电力问题都无法解决;有些地区教学资源充足,但有些地区教学资源匮乏;有些地区统一的标准对加快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有些地区统一的标准却制约了建设与应用;有些地区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而有些地区管理体制不完善。现实情况复杂多样,而培训却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全部受训者接受相同的内容,理想化地认为所有受训者在同一起点上,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
(三)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不能学以致用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偏离教师需求。中小学一线教师一般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他们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日常教学实践中能够应用的理论和技术,而当前的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没有注重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性。大多数教师参加培训之后,虽然掌握了教育教学的理论,但仍不能充分地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
(四)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方式仍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或以“机灌”代替“人灌”的方式。以前的教师培训大多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而现在上课期间也要培训,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学校比较散,教师少,往往是一位老师去参加培训,就没有人上课,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五)培训中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培训机构只关注培训的经济效益,忽视培训的社会效益。教学能力的培训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技术支持,同时要求培训机构具有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及相关资源,这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条件。但当前的低水平重复培训、杂拼任课教师、随意设置教学内容、蜻蜓点水式教学方式、欠佳的培训环境,仅仅保证了培训组织单位的经济效益,却浪费了参训教师的时间与精力。
(六)后续跟踪指导和支持比较薄弱
参训教师数量多,培训周期长、任务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培训都是“一次终结式”培训,没有建立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运用的长效机制,后续的跟踪指导和支持服务比较薄弱。
二、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认识,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必须学习和掌握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这样才能指导课堂教学,肩负起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二)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良好的信息技术培训环境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各级中小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硬件投入力度,同时注重软件建设,建立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库。要重点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和有效应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信息技术培训应从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培训内容要符合教师的学习规律,包括受训者的基础知识、记忆能力,还要考虑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年龄特点等循序渐进;要因地制宜,不必要求完全相同,应侧重适用性。
培训内容的确立应突出教学设计的核心地位。进行教学设计培训,首先要依据需求确定培训内容,比如是对一个单元的设计还是对一节课的设计,抑或是对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然后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单一的讲授式培训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培训需求。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机构应在教学硬件条件和受训教师的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远程培训、校本培训、课程进修、短期培训、自主研修等,努力实现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此外,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基础的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培训的目标和方法上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得到提高。
(五)学以致用,做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教师参加培训,只是教师教学能力建设项目的开始,更重要的应该是教师接受培训后,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培训,回到教学实践中,要能担负起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把教育教学能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六)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训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能力,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可以有意识地从课程设计、内容传递、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尝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打破固有课程、学时、课堂内外的界限,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学。
(七)培训的后续支持
提供培训后在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支持,这种支持和帮助既来自于同事之间的合作与支持,也来自于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来自于高校、教师培训机构的后续支持。这是巩固和延续教师教学能力建设项目成效的有效保障。不同地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行集中、分批、必要、实时的跟踪、培训、指导,建立教师的终身学习体系,建立相应的远程教育培训网站,提供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视频教学片段,让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自主地去学习。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为解决地方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的人才供需矛盾问题,文章研究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针对加强重视、完善体系、优化实验课管理、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及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改革毕业设计、规范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框架。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1 地方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现状
目前许多与计算机相关的用人单位都要求毕业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项目训练、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开展工作,互相促进。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步骤,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文献的统计,我国各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剧增。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计算机或相关专业。由前程无忧招聘网站统计的数据看,近年IT行业招聘的职位需求均排在各个行业的前列。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全国各专业的就业数和就业率统计表明,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都是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只有70%左右,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学生从事的是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的工作。对于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就业所出现的人才供需矛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经研究发现,地方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观念,或者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依然存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作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但是一般教师都认为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完成后,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实践教学不好把握效果,常被置于次要地位。此外,学校管理部门的考核也更加看重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和要求都相对较低,因此学校各级都有待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
(2)专业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地方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是参照了重点高校的课程体系,缺乏自己的特色,对于实验和实践的环节也大多是单个课程的实验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不够紧密。
(3)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就业需求不符。目前,一般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授课教师确定的,但由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对实际就业需求不够清楚,对各种招聘单位的最新业务要求不够熟悉,只是习惯性地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造成教学跟不上实际的用人需求。
(4)学生不够注重实践学习。学生在实践实习的学习环节中,由于受学校的统一安排,自己对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导致实践实习的过程多数流于形式,对实习报告等很多人也是敷衍应付了事,以至于最后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真正提高。毕业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次全面而系统的综合实践训练。但由于临近毕业,找工作或考研等事情也迫在眉睫,很多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得过且过,并且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陈旧、简单,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
(5)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地方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或实践课一般是随理论课同步开设的,实验类型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一般会在实验课前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以致学生较被动地参与实验实践,而且主要是以批阅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定量考核,考核制度欠科学性与全面性,这样难免会有学生抄袭或编造数据,效果堪忧。
2 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框架
(1)从上至下加强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从主管领导开始,定下相关制度来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积极推广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定期举行专业实践技能竞赛,加大奖励力度。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和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通常一刀切的做法,会让水平低的学生感到恐惧,水平高的学生却觉得没有挑战性,浪费时间,因此计算机实践教学必须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正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差异,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符合认知规律,从低到高逐步提升,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步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的3个层次是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其中,观测验证性实验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实验内容,以加深和巩固课堂的学习。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一般可以分组进行,组员可担当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方面的内容,共同完成实验。实验完成后每个小组内各成员要进行实验总结的书面和口头陈述演示,每个小组组长也要代表该组进行各小组实验总结的书面和口头陈述演示,以此评定各人实验成绩。研究创新性实验则是在提供给学生选题后,由指导教师指导分工、合作完成,如创新设计的竞赛题目、科研项目子课题等,最后也要做出实验总结的书面和口头陈述演示。严格地考核评比,让每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参与实际的研究体验,了解各种综合应用的实践过程,并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优化对学生实验课的管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自主实施实验过程。教师为主导,要注意及时给予启发和指导,使学生能真正体验自主实验带来的成功与失败,锻炼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并注意总结,提高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课中能积极主动地专心投入做实验,课前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布置实验任务时要充分准备,布置的内容和表达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实验课进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监管,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要进行评比,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比,促进学生间积极的学习竞争,建立奖优罚劣、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学习氛围。
(4)改进实验、实践课的教学方式。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实践课要针对实际情况,改进实验教学方式。例如: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观测验证性实验,地方高校一般会让学生照着课本中的代码输入,然后调试修改,验证程序输出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样会让程序设计实验变成打字练习,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其实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这种输代码的实验方法,因为学生调试修改程序的能力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而且要多次进行以真正熟练掌握观测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强化调试修改程序的技能,但是当学生具备了调试修改能力后,就可以减少这种花时间在打字上的训练了,更多地应该让学生投入时间到掌握编程思想以及算法设计方面,并鼓励学生在完成了观测验证的任务后,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争取改进或研究出更好的设计。
对于综合设计性实验,可以参考美国的顶峰体验课程(Capstone Experience Course),如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训等初步的项目研究体验。主要的环节包括实际案例分析、项目计划方案设计、团队合作交流、开发实践、书面和口头交流沟通以及撰写总结等。整合各交叉学科知识,针对社会的需要,集中时间积极开展开发研究,有助于优化我国地方高校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体验;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相互协助和交流促进中实现知识的整合;优化课程计划与培养过程,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实际的工程开发应用技能、初步的文档书写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对于研究创新性实验,可以借鉴近年发展起来的CDIO教育模式,参照工程项目从构思、研发改进到运作实施的整个过程,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4大步来组织实验实践教学。首先,建立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备选课题库。鼓励学生自定课题,每年也向教师们征集课题名,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审核,从中选出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入备选课题库。其次,经常邀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资深工程师来校作技术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加深学生对各种课题的相关技术背景和实际研况的了解。然后,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报选已入库的课题,选了同一课题的学生形成项目组,再在指导教师的召集和指导下,进行任务分解,按兴趣和能力分工,确定研究组长。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组织书写研究开发的计划和设计方案,定期集中了解实践研究学习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协助排解疑难。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考察研究项目的需求和可行性,自主学习相关技术,进行实验测试,拟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反复验证和改进。各项目组中的每个学生成员在实施各自研究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积极实践,经常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最后,将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各种不足与改进意见等撰写成项目总结报告,以项目结题汇报演讲和组织竞赛评比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奖励,推荐参加各种相关竞赛。
学生在积极参与这种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主动学习,系统地掌握与项目相关的大量知识,且印象深刻。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文档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5)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平台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计算机的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产学研合作可以为高校、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一种良性的互补互利机制,充分地发挥各方优势,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结合,缩小学校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接近科学技术前沿,主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地方高校应该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积极建立各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健全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与制度的保障,以各种形式鼓励师生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研究,激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让学生尽快地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投入应用,体验理论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做出深入研究,不但有效地巩固了课内理论,还学会了大量的课外知识,积累了实际的工程实践经验,培养了创新思维,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
(6)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最综合的检验。毕业设计的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实践教学的优劣。为了避免大部分学生到四年级时,不得不因为要面对各种紧张的找工作和考研复习备考等压力,而无法集中精力专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实践中,以至于不少的毕业设计最终未能全部按计划完成预定的任务,甚至出现最后临时、马虎、勉强应付等更差的情形,应该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准备最后的毕业设计,尽早地培养学生探索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让学生早日参与项目研究,体验团队开发过程。争取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实习前就基本完成毕业设计的初步作品,。在毕业设计开展期间,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总结成毕业论文后参加答辩,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让学生尽可能亲自专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实践中去。
以毕业设计作为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最终检验目标,建立图2所示的层次递进结构的毕业设计培养体系,对一年级的学生就要开始加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的学习训练,鼓励学生加入计算机专业各种技术型的学生社团,学习相关实践技术。二年级学生则提倡加入学生的项目开发组,进行团队项目开发的锻炼。三年级则尽可能参加各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或参加学科竞赛,进行创新设计研究。到了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基本上都能够并且已经可以独立地做出一些实用创新的作品,再进一步完善总结之后就可以成为一个较成功的毕业设计了。
(7)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规范实践技能水平的考核。尽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为了促进良性的学习竞争,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公平的评价,还是要以较统一并且可信实用的评价方式来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主要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尤其是观测验证性实验,由于考核的次数多、量大,难以对每人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等进行评价,所以除了参考实验报告和考勤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最后教师也应对一部分学生抽样进行实际评价,以了解实情。
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既获得了反馈信息、吸取教训,便于反思与改进未来的实践学习,在对学生评价之后又提升了自身的认知水平。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及研究创新性实验,要以多个相关学生和指导教师等的评价来综合评定,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套B/S架构的实践教学评价在线管理系统软件,由参与评分的学生和教师根据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学生某次实验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可以录入定量的评价成绩,还可以录入定性的评价描述。对定量评价,系统可以自动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计算出最终得分。对定性评价,能够记录下每位评分者对被评价学生的定性评价意见。每一次的评价数据都记录下来后,师生可以随时列表查询,实现了较好的过程性评价,便于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实践学习的历史情况,也方便教师监控追踪实践教学开展过程的情况,以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这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并综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实现较全面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湛江师范学院在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基地,对实践实验学时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提高了很多实验内容在各课程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还注重不同课程之间实验的联系,在完成规定每人必做的基础实验外,增设了选做实验和自拟实验,在课外选修课、技术型学生社团或竞赛组中开设了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2007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举办历时半年、形式多样、多学科并举,集专业性、创新性于一体的“IT科技节”,而且得到了多家IT企业的大力赞助,学生热情高涨。2012年的第6届IT科技节,学院仅二、三年级学生中就平均有一半以上参加了“IT科技节”中的各项比赛。2008年年底开始建立了校园智能OA系统,推进了学院的实践教学、学生导师管理、毕业设计全程在线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活动,在近5年的实践教学评价和毕业设计考核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各类计算机相关的比赛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比改革前增加了6倍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明显提高。
4 结语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笔者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地方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研究了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完善情况,提倡对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锻炼,从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开展、评价等各方面,提出应用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框架,以抛砖引玉,下一步希望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探索出更科学完善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爱民,谷川.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43-145.
[2]赵丙辰.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就业竞争力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179-180.
[3]王兴玲,李春荣,焦玲.高校计算机基础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05(6):34-36.
[4]张晓琴.建立实践教学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转换机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16-117.
[5]何静媛,朱征宇.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5-27,46.
[6]周启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5):74-76.
[7]张美平.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l,27(3):10-13.
[8]李文敬,刘之家,闭应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1(2):103-107.
[9]殷明,朱昌平.从众心理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7):128-130.
[10]那景芳,徐小平,段建民.多层次内容循环渐进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07-109.
[11]刘义良.计算机实验教学课堂行为管理的实践及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170-172.
[12]李作主,熊伟.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3):695-696.
[13]江捷,冯士维.美国顶峰体验课程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84-187.
[14]张璇,李彤.结合CDIO教育理念与案例教学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4):155-157.
篇7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微课;应用效果
随着国家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传统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近些年来,以“微”字作为标签的微信、微博、微广告、微电影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由此,微课程逐渐受到了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微课程展开深入研究的对象以小学教育和初高中教育为主,关于高职教育的微课程研究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能力较差,更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方法改变其落后的学习方式,因此,微课程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更大。本文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微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程案例的设计方案,对微课程应用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教学的有效应用需要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拥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据调查研究现实,除了在学校接受课堂教育之外,学生在课外生活环境中获取的知识占到了个人掌握知识的70%以上,而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却较少。因此,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足够强大。微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水平,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内容的不断扩充,微课程的诞生使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实现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交流问题,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微课程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了教材资源与课外资源,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等设计制作微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微课程向学生呈现的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微课程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能重新观看教学过程,微课程的出现使学生可以反复研究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个人特征,以及内容知识的连贯性等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二、微课程的案例设计
本文选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2014级(1)班和(2)班作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教学内容,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以微课程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两个班级属于平行班级,学生人数相同,综合能力相近,实验数据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对比性,更能凸显微课程在教学中的明显优势。
(一)微课程设计分析
1.教学内容:本文选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中的“搜索引擎信息检索”作为教学内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通过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深入探索新知识的习惯。
2.学生现状: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一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操作使用搜索引擎,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学生操作过程缺乏条理性。
3.教学目标:掌握搜索引擎相关知识内容,学会操作使用搜索引擎,理解关键字搜索要领,熟练正确地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了解网络对信息检索强大的支持功能;体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
4.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基础知识及操作使用技巧。
5.教学难点:关键字提取。
(二)微课程设计
微课程案例设计包括微视频设计和微课程画面设计两个部分。如表1所示,通过对微课程的设计可以明确教学环节和详细步骤,以及教学用时分配等。如表2所示,完成微视频设计之后,需要进行微课程画面设计,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画面布局,以及相应的媒体支持素材。
(三)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再以分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沟通讨论,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组间评价。学生在观看微视频课程之后,主动完成课后习题,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三、微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
(一)微课程应用情况本文将微课程应用于北京市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一年级(1)班,(2)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1)班和(2)班的学生基础水平相同,学生人数均为45人,实验数据真实有效。
(二)微课程应用
1.应用对象
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班级人数为45人,课时为45分钟。
2.观看微视频
教师提前到计算机实验机房做好课前相关准备工作,当学生陆续来到机房后开始组织实施微课程教学。教师将制作完成的微视频通过相关软件传到学生计算机客户端,学生接收到之后检查微视频是否可以正常观看。微视频共计8分钟左右,该教学过程用时10分钟。
3.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观看微视频之后,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整个过程用时约20分钟。部分学生提前完成任务,课堂气氛良好。教师在该教学过程中主要承担引导者的任务,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解决,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三)传统教学模式应用
1.应用对象
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2)班,班级人数为45人,课时为90分钟。
2.教学过程
由教师在教学初期导入新课,向学生讲解新知识内容,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对学生做出评价总结。
(四)微课程应用效果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将两节课程安排在一起,第一节课由教师向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并向学生讲述操作原理和技巧,对于较难的操作部分教师要反复讲述,学生在第二节课进行实践操作。因此,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学生通过记忆和模仿教师的操作理解新知识,虽然课堂教学过程安排得井然有序,但忽略了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由于学生个人认知和基础水平不同,对于相同的学习任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微课程的有效应用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对表3和表4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新知识的渴望”进行对比分析,微课程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微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微视频结合,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微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水平,能够及时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对于理论知识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对同一知识点利用不同方式设计微课程,再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本文对微课程在《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应用效果证明了微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针对微课程的研究目前仍然属于一个崭新的领域,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对微课程应用效果有着较高期待。但是,由于微课程的应用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建设方案。本文将微课程应用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证实了微课程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更深层次的微课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参考文献:
篇8
前言:没想到,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深度学习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组”)成立后的第一项服务对接的是一所学校,而打动专家们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李海林教授真诚且诚恳的一句话:“请各位专家为我们学校设计一个契合现代教学生态和宽松创学氛围的整体实验成长浸润环境。”这就与我们所倡导的“深度学习”形成了深度对接。
关于实验生态需求的初步调研考证
李海林教授带着他一贯的严谨治学风格,谦虚地说,他是一位语文教师,对实验教育的理解更多的是源于自己海外学习体验和海外研修观察;然后他递给我们一本书,即他的最新著作《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翻看这本书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外教育比较的痕迹贯穿了全书,而细致的课堂记录印证了这位校长对影响教学的印象因子几乎所有的关照和思考,自然也包括了对教学实验环境的留意。不仅如此,李海林校长还特别向我们强调了另外三个维度:第一,这是一所全新的国际双语学校。第二,希望专家们能兼顾实验教学在社会教学变革大环境下学校学科发展的小气候营造。第三,要求专家们给出的设计方案能够响应学校的办学规划。
对于第一个维度,我们似乎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国际双语学校并不独此一家,既有的经典案例也不只是一两个。但当我们来到这所位于崇明县的学校时,面对完全英式的校园建筑风格,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学校,并且是一所12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全学段寄宿制学校。因此,无怪乎李海林校长强调“实验生态系统”了。
李海林校长这里提出的“学校学科发展的小气候”,是建构在社会教学变革大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新常态,这恰好对应了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和信息化教育装备处正在思考的课题:教育装备如何走出“保障”的思维定势,借力潜在的众多现代教育技术嫁接元素,实现“教育技术改变教育生态”的快速迭代成长需求。
为了响应李海林校长办学规划的要求,我们系统地分析、解读了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发展规划(2015年9月―2018年9月),这份规划开宗明义地确立了新纪元学校在三年内达成的目标是“践行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规划指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关键是坚持新视野、高起点、大作为的追求,坚持既立足实际又着眼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重在实效的思路。无疑,规划的相关定义和具体目标,包括实现的时间节点,都成了我们为之设计的重要参照。
有一点很明确,新纪元学校对教学实验生态的需求,一定找不到现成(甚或是相近)的一体化方案提供商。我们必须量身定制,站在全新的视角,以教育变革参与者的身份去体悟像李海林校长这样的办学管理者具有超前意识的愿望和期待;我们为通过新纪元方案,可能实现“教育技术改变教育生态”的共同展望而兴奋。
关于实验生态预期的整体定位
就新纪元这所特定学校而言,实验生态的营造可以采取“5+2”的模式。“5”是5个互动维度,分别是国际学校的教室基础实验环境与专用实验环境、学科实验与大学科成长、理科STEAM实验与人文科学实验、教师实验教学沙龙与学生实验创新沙龙,以及创客车间与自然生态实验田。“2”是两个延伸维度,分别是校外实验环境迭代保障和成长梯次孵化系统,以及国际游学访学延伸系统。
①关于国际学校的教室基础实验环境与专用实验环境。李海林教授强调指出,实验环境不是传统的纯粹实验楼风格,而是希望实验楼的布局,一要贴近教学区,二要兼顾动静线的潜在影响,三要与国际部教室做无缝包容。尤其是这第三点,李校长要求国际部教室与实验室能做到最大限度的一致性和一体化。鉴于此,专家组给出的对策是将实验环境分解成多个层面,这样既能保留现有学科教学传统实验的一席之地,又能更多地兼容教学大实验与随时随地的小实验、演绎验证实验与检验探究实验、自主发现实验与课题项目引领实验等多个维度的关照。
②关于学科实验与大学科成长。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确立学科文化这一理念,指导我们的学科发展,有必要从教学文化的视角拓展教学边界,以及与边界相邻的学科文化呼应。这应成为新实验生态不可或缺的有机脉动核心。因此,我们在设计稿中有意识地结合了尽可能多的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之间的交叉分布,不再人为割裂这种只存在于概念的人为分割;并且预留了学科成长沙龙的交流空间,以方便学科教研特别是相近学科的互动和整合。
③关于理科STEAM实验与人文科学实验。这是专家组有意安排的另一个实验教学维度。与学科实验要求不同,它更多地兼容了项目实验和课题实验的学术探究,帮助学生(首先是教师)淡化学科壁垒,在学能兼顾的交集点位上有与之匹配的实验环境和实验导引;尤其是专门辟出了人文实验的概念和方案,就是想帮助学校实现教学产出的学术化追求,实现边际学科融合之后更大范围内的学科渗透;同时,也便于进一步打开实验室的有形之门,让实验室不再是学科的辅助,而是站到前台,成为学科发展的发力点和学教一体化终极目标的孵化器。
④关于教师实验教学沙龙与学生实验创新沙龙。实验教学是一种远未普及的新认知,它与关于实验的教学研究有着本质的提升,它不再着力于现有教科书对实验环节教学手段的描述,而是更直接地切入到教学倚重、教学演绎和教学整体的变革之中,呈现出与传统的陈述性、总结性和概念性知识教学不一样的学教新维度探究。我们期待教师实验教学沙龙能成为学校教研、教科研的根据地,也同样期待学生实验创新沙龙不仅能成为学生社团活动的交流场所,更能成为学生关于学习实践的头脑风暴气场,成为检验学生独立思维(包括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见证者和呵护者,进而成为师生平等互动、共同研讨教学变革试验与成果的策源地。
⑤关于创客车间与自然生态实验田。创客教育现在是一个时尚概念,但在构建实验生态的过程中,如何定位创客教育以一席之地,让专家们颇费心思。首先是创客教育是否能兼容现有的学科属性。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完全可以考虑与已有的通用技术课程形成广义对接,再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纪元学校的特色定位,与包括美术、艺术学科在内的众多学科形成有机互动。针对学校原先提出的工坊一条街的位置,专家们进行了考察。他们考虑到创客教育的动手实践特质,以及学校布局、学校周边环境等客观条件,再加上工坊一条街的地理位置贴近教学区,所以建议工坊定位为以美学为教学核心的拓展后的美术学科基地,大力发展新美术特色,如陶艺等;与此同时,大家也同时把视角锁定在远离教学区和居民区的学校操场远端裙房,利用其建筑外形颇似车库的建筑风格,把通用技术实验室和学生的创客空间安排于此,再配套裙房上端所独有的钟楼设计,一个惟妙惟肖的美式车间式的教学空间将很可能成为这所国际学校的标志性结构体。再辅之以学校专门租用的紧邻农田,一个全生态、全科综合且自然天成的试验模块就呼之欲出了。
⑥关于校外实验环境迭代保障和成长梯次孵化系统。在新纪元学校的特色定位过程中,各种观点轮番亮相,彼此争艳:有观点锁定在新崇明,特别是毗邻的东滩湿地生态;有建议兼顾一江之隔(处于上海大陆与崇明本岛之间)的长兴岛造船基地;有人注意到同样与崇明另一边,也是一江之隔的广大苏北平原(被称之为上海的后花园)。专家们经过走访、了解、调研之后,排出一个优先级顺序:首先,对接长兴造船基地,因为这里汇集的上海最现代化的造船产业,乃至于远洋和航母优势,不仅契合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而且与经典的三模活动形成了校内外的实验活动响应;其次,有机地打造出一个符合园区教育特色的学校特定园区教学社会响应基地和生源孵化,乃至于学生、家庭、社会联动基地。
⑦关于国际游学访学延伸系统。这是国际学校最具活力也最能凸显办学品位的地方。专家们同意校方对国际游学的预设,并进一步建议以访学的形式来相对凸显海外交流的学术内涵,提升作为国际学校在办学、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独到思考和策略实施;还建议学校适时推进与之配套的国际课程引进和国际课程交流工作,在课程实验的硬件环境等方面给予倾斜。而学校地处东滩湿地这一自身优势,又可为学校进一步扩展三模之外的第四个模型特色――航天小卫星奠定最便利的时空优势。同时,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小卫星工程中心相结合的保留项目中的太空观察也奠定了最前沿的专业保证。在此基础上,再有序发展与之相关的特色课程,以便国际视野下的外延和内化同步成长。
关于实验生态设计必须兼顾的干预指征
要想让一所新建的民办学校,能够在上海全市现有的150所民办学校中站稳脚跟,就要建起一个经得起时代和实践考验的实验环境,并且同步思考软硬件匹配的课程生态。《规划》指出:学校需要突破以应试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束缚,在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点上做实、做强、做亮。满足一部分家长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是其基本取向,“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是其行动纲领,学生多元评价标准的落实是其操作点。从“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提供可能性”的立场出发,着眼于学校培养目标,设置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适应性强、新鲜活泼的课程体系。李海林校长特别说明,“适应学生”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发展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学校要按学生的发展可能性来教育学生,不能用统一的模子来教育;另一方面是指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学校永远不要“看死”学生。一所学校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其实质就是是否能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
设计实验生态,必须兼顾的干预指征至少包括了以下视角:
①国际视野引领。设计国际学校的实验环境,不仅事关技术,还包括与之相匹配的内涵、外延的总和,甚至还要兼顾日后加入国际教育组织、参与国际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课程和其他教育资源的接口适应,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批判思维等特色课程的项目响应。其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②数字化媒介支撑。这在大实验的框架内,囊括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四个方面。其最终目的是创建以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为主体、以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培养21世纪学习能力为宗旨的开放性学校实验格局。
③实验生态和谐。这包括实验的生态化环境调试、生活主题课程体系支撑、灵活又不失规范的管理机制、学生主体性价值发挥等四大板块。其最终目的是构建以人与自然相适应、学校与社会互动为特征的学校实验文化体系。
④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这包括以运用为核心,精心打造信息技术环境,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阅、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等)、学生行为规范、德育活动、教师专业发展、家校结合等方面。在课程建设、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建立全国的典范,形成全国性经验。
⑤以课程发展为要义。这包括“以课程建设见长”(建设个性化的课程体系、高质量的课程开发、规范的课程实施和强大的课程资源库为基本载体)和“以课程体系取胜”(一是指学校课程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关系,它回答了学校为什么需要这些课程的问题;二是指学校所有课程的结构,即课程与课程的关系,它回答了学校是如何将这些课程组织在一起的问题;三是指每门课程内部的构成要素,它回答了课程有什么内容的问题)。
⑥STEAM课程特色倾斜。这包括以工程教育为核心,以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课程为主体,全面推进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成立学校工程教育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设计素养和动手能力;以作品为导向,围绕工程设计和工程制作开展工程教育;力争成为上海市中小学中系统、正规、富有成效的工程教育实验学校,并建成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STEAM)课程体系。
⑦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的入出口预留。这包括思考实验课程运作中低结构与高结构的兼顾,引进课程的消化与再开发施力点,课程教研与课程成长的实验保障,课程间内部衔接与评价指标系统的综合协调,软性(隐性)指标透过实验所呈现出来的过程性观察考量,大数据支撑下对学生个性、特质等方面的趋势性预判,以及事关潜质发展的师生情绪化管理在实验体系中的导入和预防。
⑧教学、研究、培训一体化。其基本特征是以教学为主线、以研究为有效教学的支持、以培训为有效研究的支持。其核心是对教学做专业化的提升。为了保证这种专业提升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并在研究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利用专业化的培训克服困难。这种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保证了教学作为教师本分的基本规定性,使研究工作和培训工作有了实际的需要和准确的指向。
⑨安全保障的三级维护。这既是实验生态中必须强调的维度,又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刚性指标保障。它包括了操作规范强制、管理规范强制、意外伤害预防备案等,也把在实验设计、实验组合过程中的种种可能做出了充分的预估和防范,同时还包括了对有机实验材质,特别是动物性材质的实验后有尊严的处置流程。考虑到学校的实验环境有不少与教学区,甚至是教室直接兼容和互通互用,所以有些方面要提升,如化学实验室要通风、通气,废水、废液的无害化、无味化处理等。
⑩成长全过程监控。专家们建议,联动心理咨询、医务保健、运动处方、身心监控等环节率先导入,这对12年一贯制学校尤为重要(事实上,这在不少海外教育中,几乎成为标配)。建议学校能最大限度地放大实验生态资源,为集团所辖的所有学校共享。
提前与国际青少年活动(尤其是能力检验类的)和赛事的评估平台对接。努力在设计校本课程的同时,兼顾课程出口的对接,使课程效益最大化。
鼓励和保护师生在开发课程、自制教具等方面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之最直接的响应就是采购实验教具与自制实验教具互为补充,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措施和保护。
探索实验管理模式的改良。鼓励学科教师兼管实验室,把专职的实验管理员人数减少到最低水平,且明确工作边界。强化实验器材的安全系数保障,不使用过期的、不符合标准的实验器材。
关于新纪元学校的实验生态方案框架
按照学校规划,预计到2018年9月,递次实现学校设施功能到位并投入运行。因此,专家组给出的学校实验特色发展目标响应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鉴于学校目前尚处于基建施工的现实状态,专家组确认优先国家课程规定实验项目的上马,优先学校小学科拓展实验方案的落地,优先学生自主动手创新空间的部署,优先学校农庄等需要长期培育的个性基地依季节开垦。视学校建筑工程进度,先行启动数字化实验项目的优化、数字化实验方案的遴选、数字化实验师资的储备和培训;待论证跨学科的数字化实验布局后,再推进相关实验空间建设。
同时,专家组建议学校把握几个优先原则:紧扣国际学校的定位,做到课程建构的表里合一;先行启动基于网络的实验课程平台(在共享实验课程的同时,凝聚更多集团校内外有意愿人群共同研讨);及早布局学校所在区位周边课程资源,实验课程资源乃至课程开发团队的社群化支撑;在落实学校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优先启动大课程全员师训,形成教师共同愿景的合力;积极参与课程再开发行列,发挥急速制学校的时间优势,适时推进与之匹配的长、中、短线学术(大学科综合)访学、游学等体验式学习。
篇9
1.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组织与实施者主要来自学校、政府和民间组织三个层面。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首先来源于学校,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研究机会项目”(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Program,简称UROP)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开端。UROP计划面向MIT全体本科学生,主要对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给予资金支持。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生命与物质科学领域设立了两个本科生研究中心。199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立了“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Apprentice Program,简称URAP),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的本科生均可申请做教师研究工作中的“学徒”。自1998年“博耶报告”发表以来,美国大部分研究型大学都相继成立了本科生科研办公室等机构,以此来组织全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美国联邦政府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推动主要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宇航局、国家天文台等机构来实施。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立了本科生研究经验项目(ResearchExperiences for Undergraduates,简称REU),为全国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和经费支持。目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已成为对本科生科研资助人数最多、资助范围最广的机构。美国民间组织在统筹全国本科生科研活动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民间组织包括慈善机构(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企业或校友捐赠基金)、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ational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NCUR)、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 on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CUR)以及各类研究机构(如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等等。在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资助下,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简称“博耶委员会”)于1998年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简称《博耶报告》)及2001年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的标志性文件。在美国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影响下,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也相继开展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1995年,清华大学在已有的课外科技活动基础上,提出了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并与次年开始实施。1998年,复旦大学搭建起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平台——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同年,浙江大学开始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Program,简称SRTP)。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提出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Program,简称URP)等。随着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范围的扩大,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国家层面上,2007年初,教育部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科研立项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这一计划的引导下,研究型大学逐步建立起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创新性实验项目。
2.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参与形式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科研项目立项主体的不同,可大体分为教师主导型和学生主导型两种形式。在中美本科生科研活动中,教师主导型本科生科研训练形式是比较常见的,如MIT最早创立的UROP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的URAP计划、清华大学SRT计划、浙江大学SRTP计划等,均是学生以初级研究者或学徒的身份参与到教师的科研立项项目中。美国的许多研究型大学也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项目并设计研究方案,如MIT实施的“独立活动期计划”(Independent Activities Period,IAP),该计划从一月份的第一周持续到月末,主要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研究和从事其他活动的机会[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的“校长本科生研究奖学金”,主要资助优秀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原创性研究,不支持学生参与教师已立项的研究项目。按照本科生科研训练开展的时间可分为学年(或学期)内的科研训练和暑期科研训练。学年内的科研训练包括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办公室或系所、政府和民间组织等提供的学年内进行的研究机会项目,还包括研究型大学开设的与本科生科研相关的各类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与补习课、研究方法论课程、研究技巧、学术研讨班以及诸多引入科研模式的课程等。如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为学生参与科研做准备的“斯坦福导读”(StanfordIntroductory Studie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生讨论课项目”(Freshman Seminar Program),中佛罗里达大学“机器学课程”(MachineLeaning Curriculum)[2],清华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等等。相比之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还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暑期科研训练机会。这些暑期研究机会有的由研究型大学内部提供,有的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的面向全国本科生的REU项目,还有的来自企业、私人基金会等的赞助项目等。除了以上几种本科生科研参与形式外,针对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未参加过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学生等,美国研究型大学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如哈佛大学等美国研究型大学设立的专门针对优异学生培养的“荣誉学生计划”[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出的旨在鼓励和资助特别优秀的本科生从事化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研究的“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门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本科生科研的“迈克奈尔学者计划”,MIT针对从未参加过UROP的学生设立的“良师益友计划”等。
3.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覆盖面
从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型大学来看,根据2001年《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中的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近100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大概60%的学校已全面开展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设立了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办公室,33%的院校在部分系组织开展了本科生科研活动,7%的院校还未形成规模开展本科生科研[1]。随着研究型大学对本科生科研认识程度的逐步加深,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相对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目前我国大规模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型大学还仅限于国内少数重点学校。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比例来看,2001年《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中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学生参与程度在75%以上的约占16%,参与程度在一半左右的约占26%[1]。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科研受到美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逐渐扩大。而以我国开展科研训练较好的复旦大学为例,每年能够获得“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资助计划”的学生人数在300人左右,仅占每届本科生人数的10%左右[4]。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研究型大学参与科研训练的本科生无论是在总人数上还是在比例上都与美国相差较远。从研究型大学开设与本科生科研相关的课程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不仅重视非正式课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也重视正式课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具体的实施方式就是将科研与课程相结合。以布朗大学为例,本科生科研已经纳入该大学的课程设计,许多本科生通过选修课程的方式参与研究。布朗大学为本科生提供了院系独立研究、非院系独立研究计划、研究实习、团体独立研究计划、团体研究计划等5种研究课程,参与这些研究课程的学生均可获得学分[5]。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也开始探索科研与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如清华大学2007年开设了全校“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但是,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科研与课程相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还仅限于少数大学或某些大学的少数专业。
4.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逐步建立了成熟的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模式和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培育了较为浓厚的本科生科研文化,给大学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一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逐步摆脱滑坡的状态和公众的质疑,本科教育重新步入正轨。另一方面,本科生科研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科研项目成果丰硕,本科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以来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科生科研训练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成为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与美国相比,由于开展时间较短、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活动收效尚不明显,在科研项目开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例,教学管理教条化严重、指导教师素质和认识欠缺、参与项目目的功利化趋向、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和反思[6]。
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若干思考
从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都认识到本科生科研训练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并且都在努力为本科生科研提供更多机会。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本科生科研组织力度不够,本科生科研机会相对较少。借鉴美国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成功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以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发展。
1.进一步明确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科学研究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不可或缺的载体,科研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为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进一步明确本科生科研的价值和地位,让本科生科研成为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中。为调动师生从事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科研项目的实施效果,我国研究型大学还应不断加强和完善本科生科研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如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教师激励制度、本科生科研学分制、科研项目监督和评价制度等等。
2.积极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支持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建设,也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在美国本科生科研发展的历程中,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支持却显得尤为弱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尚难建立博耶委员会式的独立机构推进全国本科生科研发展,但高校却可以积极争取社会资金、项目等资源,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科研机会和经费支持。而当前,除了国家给予部分高校的创新性实验计划经费资助外,我国大学的本科生科研经费大多是自行解决,只有少数高校可以争取到一定的私人或企业捐赠。
3.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科研素养的养成
研究型大学为本科生设置的课程应注重选择性、灵活性和综合性。高校应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更多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赋予学生更多学术探索的机会和时间。我国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营造自由讨论、民主探究的学术氛围,还应将本科生科研列入课程设计中,有规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
教师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直接影响到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质量。为此,研究型大学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通过教师进修和学历培养制度,改善教师科研队伍的学历结构;通过国内和国际合作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为教师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熟练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的能力,能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创新。
5.提高暑期科研训练计划质量,丰富本科生科研活动形式
暑假是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好时机,学生可以利用这段集中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借鉴美国经验,开设了暑期学校(俗称“小学期”),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接触学术研究前沿,但在实施效果上与预期相差较远[7]。为此,我国高校应认真总结美国暑期科研训练活动的成功经验,分析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暑期科研训练计划质量,增加暑期科研项目机会,丰富本科生科研训练形式。
篇10
一、理论基础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发展理论扩展了
以往发展心理学的认知发展观,强调在研究儿童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研究儿童发展中的非普遍性问题。普遍性领域的发展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而在非普遍性领域,就并非人人都能达到相同的发展,因为这需要个体特殊的条件和持续的外部支持(如教育)。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智力观念,指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生产和创造成果所需的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Il]共有七种或更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语言智能(un,istieIntelli罗nee)、逻辑一数理智能(肠gieal一mathematiealIntelli-罗nee)、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罗nee)、身体一动觉智能(Bodily一kinesthetieInrelli罗nee)、音乐智能(MusiealIntelli罗nee)、内省智能ontrapersonalIn-telligene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音乐智能是一种独特的智能。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一,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帮助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多样化地观察、了解儿童的智能结构特征和强项,如对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方案打下基础。”第二,多元智能理论以一视同仁的方式看待“七智”,把长期以来相对不受重视的音乐教育提到应有的位置,而不仅仅是以往所认为的那种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第三,多种智力是相对独立的,但不是孤立的,“几乎每一种文化角色或任何尖端产品的产生都需要各种智能和技能的结合。”因此,音乐教育需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各种智力,而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也离不开音乐智能的辅助。第四,加德纳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被摆在重要位置。因此,音乐教育中,不能只是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的模式化教学,还应注重审美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艺术的生活”。以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多彩光谱项目研究始于1984年,分别从多元智能的各个领域出发,给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发了一套新的课程和评价方法,并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点调整课程和活动设计。在多年的实践中,多彩光谱项目被广泛应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多彩光谱项目中的音乐活动
多彩光谱项目按多元智能理论把智能分为八个领域,根据八个领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学习和评价活动。在音乐领域中,多彩光谱同样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现从目标、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对多彩光谱中的音乐活动作简要阐述。
(一)明确的目标
多彩光谱项目认为,学校音乐活动的目标在于培养三种能力—演奏、音乐感知、作曲,这三种能力是决定成功的“关键能力”。
1.音乐感知:包括培养“对音乐变化的敏锐性”、“对速度和节奏类型的敏锐性”、“分辨音高”、“辨认音乐及音乐家的风格”、“辨认不同的乐器和声音”。
2.音乐演奏、演唱:‘能保持准确的音高”、“能保持准确的速度和节奏”、“演唱和演奏乐器时富有表现力”、“能再认和再现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音乐特性”。
3.音乐创作:“创造出有开端、、结尾的音乐作品”、“创造简单的记谱体系”。l3]
(二)丰富的学习内容
根据以上目标,多彩光谱项目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内容:音乐感知方面,有“音筒配对”、“‘画’音乐”、“探究乐器的音乐”等;演奏音乐方面,有“梳子和纸雷”、“韵律诗”、“五音阶合奏”等;作曲方面,有记谱、节奏型、为电影配乐等。还有一个特别的项目—“带回家的活动”,有“我听到火车开来的声音”、“家庭音乐”等内容。I4J
(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为适应不同儿童的不同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多彩光谱项目探索出多种音乐教学手段:
1.个别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幼儿在音乐方面的个别差异,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其所需的教材、教法、评价,促进其音乐智能的提升。
2.“搭建桥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而多元智力之问虽是相互独立的,但并不彼此孤立。因此,可以建立儿童智能强项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问的联系,以强项带动弱项。这样,我们首先要找出儿童的智能强项;然后,一方面进一步发展其智能强项,另一方面“搭建桥梁”,即“利用儿童在其强项领域的经验,引导他进人其他广泛的学习活动中”。例如,可以利用儿童对节奏的敏感性,使其在跟随音乐的运动中锻炼身体。而目_,这不是单方向的,如果一个儿童的强项在其他领域,就可以通过那个领域的成功体验“搭建桥梁”,使其进人音乐领域的学习。
3.“带回家的活动”。它强调儿童与家长共享有关儿童智能强项的信息和培养的方法,提出一起活动的建议。如“家庭音乐”这个活动,让孩子对自己家里和别人家里的各类歌曲进行收集和比较,学习和感受各类音乐,可拓展孩子的知识和兴趣。另外,在活动方式上,多彩光谱项目既有自由游戏,又有结构性活动;既有儿童为主的小组活动、大组活动,又有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大组活动等。
(四)客观准确的评价活动
1.两个评佑方面—创作性刚量、感知测量
根据所要求的“关键能力”,多彩光谱项目进行相应的“关键能力鉴别”。创作性测量利用专门设计的活动深人考察,更全面地挖掘儿童音乐创作中所需的各种能力。活动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先获得对儿童的总体印象,再对其表演逐乐句地评价,寻找其音乐智能的个别差异;第二时段,专门针对音乐智能强项的儿童进行,进一步发现其潜能。感知测量通过音乐感知活动进行,旨在评价儿童辨别音乐差异的能力,分为五个部分:“歌曲识别”、“错误识别”、“敲击匹配”、“听音匹配”、“自由敲击”。‘“以上测量都使用观察表及录音,以便评价更客观准确。
2.多彩光谱文件夹
多彩光谱项目为每个儿童创制一个文件夹或档案袋,里面可以装有关于这个儿童的各方面信息。而对于音乐活动,我们可以收集关于这个儿童的录音带、录像带、音乐活动的照片、作品以及教师记录等,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智能强项,有效地对孩子进行评价。多彩光谱项目在儿童学习及评价方面,都体现出与以往学习、评价不同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独到之处,它给美国教育带来了活力,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不少启示。它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也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幼儿园的教学与评价。
三、多彩光谱项目对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必须更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
每一种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所确定的目标是否适合儿童并最终得以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实施,幼教改革的进行,推动了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问题:反复批判“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却导致部分教师忽视儿童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另一极端;一直呼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却往往进行单纯的模仿和训练—“所谓创造,只能停留在说的层面上”。原因很多,但我们必须达成共识,即教育目标应当更加明确具体,学习内容必须适应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使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有的放矢,避免误解;相应的丰富的学习内容才能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多彩光谱项目明确制定了感知、演奏(唱)、创作方面的目标,并依此设计相应的培养感知、演奏(唱)、创作能力的教学内容,努力将目标落到实处。它不仅立足于当前,更立足于每一位孩子的长远发展,进行切实有效的音乐教育。我们有必要为孩子今后学习、欣赏音乐创造必要条件,使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因此,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的更新尤为重要。
(二)习应丰富音乐教育手段和途径
在教学手段方面,多彩光谱项目也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在“搭建桥梁”、“带回家的活动”以及录音机、录音带的使用等方面。“搭建桥梁”实际上就是建立儿童智能强项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问的关系,以至各学科之间可以互相促进,用强项带动弱项。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够找出智能强项,但在用强项带动弱项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学科化”带来的不良后果—“学科之问壁垒森严,缺乏有机联系,把儿童心智结构分割成许多支离破碎的部分,不能融合和迁移,不仅艺术、科学、社会几大领域存在分裂,即使是艺术学科门类之间(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学科结构之问(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也存在难以弥合的鸿沟。”171现在,新大纲强调“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2002年6月18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今日之儿童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也大力呼吁“学科生态”,要使“不同学科之问互生互补、相互融合、平衡和谐”。‘8J而如果要达到“相互渗透”,实现“学科生态”,我们可以“搭建桥梁”:一方面,看到“音乐教育对多元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多学科的结合促进音乐智能的发展”。l9]在课程设计中,同样可以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学科教学相结合,设计发展学生多方面智力的综合课程,以利于学生从智力强项出发,带动弱项发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带回家的活动”其实是一种家园联系,但却是多彩光谱项目的特色。家园联系虽是我国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家长的力量却少之又少。多彩光谱项目的这种作法,使家庭、学校共同担负起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和音乐熏陶的责任。音乐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音乐教育带回家,会使学习更丰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从幼儿园带回的歌,跳在幼儿园里学会的舞,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园多开展“带回家的活动”,不仅对促进幼儿园教学、更对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通常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音乐是感性的,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习音乐的人自己去体会与感悟。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想像力的发挥。选择多种音乐风格的唱片放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每种音乐的情境,大胆地想像,将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画”音乐这个活动,就是极好的从欣赏到想像、让孩子去体验的例子。
(三)应探索更佳的评价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评估面单一,以儿童在某一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来衡量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单纯重视表现或音乐活动技能或音乐活动结果。它忽视儿童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评估,也不能体现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水平提高的要求,评估十分片面。多彩光谱项目倡导从多方面评价儿童的学习,也注重音乐创造、感知方面的评价。它的评价理念是“尽量扩展儿童智能概念的范围,提供一个在广阔领域内评价智能的实用技术,改变那种不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总是孤立地与人所从事的实际社会活动相分离地进行评价的方法”,为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参照。一种评价手段如果合适,将大大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设置多彩光谱文件夹,注重对孩子的形成性评价,模糊了课程和评价的界限。评价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评价的结果也更加真实客观。录音带和录音机的使用也提高了评价的效度。例如,在唱歌活动中将儿童唱的歌录下,不仅减轻了评价过程中的负担,还可以为活动之后进行评价提供依据。评价是为找到智能强项,为个别教育做准备,而非为评价而评价,更不是为了鉴别音乐天才或音乐低能儿。多彩光谱项目的评价做法理清了评价的观念,为因材施教做准备,同样值得借鉴。
(四)要摆正音乐教育在整个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位置
- 上一篇: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
- 下一篇:医疗基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