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心医国际是专注于医疗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公司致力于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医院临床业务系统软件和医疗信息技术服务。
心医国际目前拥有员工150多人,覆盖了全国80%左右的区域,先后在大连、沈阳、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了营销中心,并在郑州、长沙、成都、西宁等多个地区成立了售后服务分支机构和高效服务团队。目前成功服务于青海省卫生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医学院沈州医院、天津武警总院、天津南开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200余家。
伴随香港世铭投资正式注资,心医国际将全面与国际接轨,公司的目标是五年内努力成为中国数字医疗系统领域最专业和最具价值领军企业,业务规模突破10亿元,客户超3000家,并成功实现上市。心医人怀揣着致力创新、服务医患的坚实信念与您真心相伴,共赢未来!
企业优势和特点
优秀的团队是心医国际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高级管理层与研发团队都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平均拥有15年以上的医疗或IT行业经验,80%以上的团队成员拥有医学学位或相关临床经验。无论从产品的研发还是市场的推广以及相关的服务,都会紧紧贴近客户的需求,以最简洁最实用的方案解决客户的问题,努力成为“您医院的医院”。
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贡献和表现
心医国际自2011年正式进入市场以来,已经成为近年来医疗IT领域成长最为迅猛的公司。从一次性获得IHE全部认证到一年内通过SFDA、ISO9001、ISO13485,从首次参与省级政采项目就顺利中标到两年内迅速覆盖全国范围超过200家以上的二甲级以上医院,心医国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行业和客户的认可,并于2013年初正式获得李嘉诚旗下的香港世铭投资公司的价值注资,成为倍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最具成长性的医疗IT企业。
解决方案简介
青海省“省、县、乡三级远程会诊平台”的运营建设是以中西部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建设连接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远程医学活动,有效提高中西部省(区、市)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该项目目前已经覆盖150家以上的各级医疗机构。
解决方案在获奖领域的优势和特点
由卫生部远程医疗产品标准制定专家主导设计,包括了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监护、区域协作、运营维护等模块内容。该解决方案:
基于B/S架构,客户经安全认证后可参与远程会诊;
支持各种影像格式,支持各种数据采集方式;
支持固定会议室模式的会诊和移动接入的会诊集成语音/视频能力,语音视频数据实时展现;
全面的会诊管理,丰富的统计查询和计费功能;
支持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上下级医院沟通更为顺畅;
支持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多点质控。
典型用户案例及用户反馈
青海省远程会诊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省级医院与各州县医院共开展远程会诊超百例,省级医院面向各州县医院共举办远程医学教育讲座千余人次。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使省级医院与各州县医院加强了医学交流,促进了各州县的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方便了患者的就医,促进了青海省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了省级中心医院与各州县级医院的沟通交流。依托远程会诊系统,各县级医院与省级医院开展了诸多例会诊,和诸多远程教育学习,通过对现实病例或专业讲座的讨论与讲解,加强了各医院间的沟通交流,使县级医院医生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方便患者就医,减轻患者痛苦,极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使患者不用赶路、不用排队即可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临诊,省时省力省财。
系统为数字化的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远程会诊系统项目是青海省数字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它很好解决了相关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应有的功能,是青海医疗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与大通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案例
2012年8月29日,大通县人民医院接待了一名马姓患者,该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曾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术后好转出院,但十天前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明显加重,故来大通县人民医院就诊。
接诊后,大通县人民医院立即对该患者进行拍片检查,以“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待查”收住院。同时,鉴于此患者病情复杂,随即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发出会诊申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到申请后,立即组织专家对该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篇2
关键词:医联体;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分级诊疗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Guangzhou city based on remote med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joine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proposed telemedicine solutions based on conjoined, remote medical service application mode of the conjoined, sharing quality resources to promote regional medical conjoined institution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serious illness in the hospital, minor illness into the commun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masses to solv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problem.
Key words: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s; Telemedicine; Resource Sharing; Tiered Medical Services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1]。远程医疗契合当前医疗模式转变,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未来医疗模式更加强调提高医疗质量、减缓医疗成本增长、改善病人和群众的健康状况水平,而远程医疗是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近年来广州市启动了北部山区医疗帮扶、偏远地区卫生对口帮扶等项目,旨在借力广州在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和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北部山区、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1+3政策文件和市医改工作部署,广州市于2014年正式启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医联体建设要整合大量的医疗资源,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基层医疗发展,远程医疗应用能够帮助医联体探索“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全新模式[1],实现优势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分级诊疗,重新构建医疗体系,平衡医疗资源和患者分布,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1 设计方案
1.1建设目标 广州市区域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旨在通过广州市卫生专网为联网大型医院、中型机构以及基层医院提供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双向转诊、远程护理、远程教育、远程预约、远程资源共享等服务,从而充分利用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同时,为实现远程医疗应用系统的应用和落地,制定了配套的远程医疗业务规范,指导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切实加强及规范了远程医疗的管理。目前,广州市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1.2系统架构 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及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托广州市现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结合区域实际需求,做好医联体信息化顶层设计及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医联体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医联体信息化工作协调发展。系统总体架构,见图1。
1.3配套标准规范 广州市区域医联体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和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连接,可以采用市级平台的相关标准规范,如:数据标准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存储及调用规范等,甚至可以让医联体成员机构直接使用市级平台提供的相关功能组件,如:注册服务、交换服务等。
1.3.1管理机构职责 市卫计委负责市级远程会诊中心以及专家库的建立、运作与管理,负责对全市医疗资源分布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区卫计委负责辖区内远程会诊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负责区内远程会诊业务的指导及考核;具有提供远程会诊资质的医疗机构负责本院远程会诊设备的维护以及专家的管理,指定联系人负责对外院的会诊邀请进行审核并协调院内会诊资源。
1.3.2远程医疗业务的开展原则 ①坚持临床诊治需要的原则。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合理诊治,根据病情需要实施远程会诊,确保医疗安全。②坚持规范会诊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会诊。③会诊医疗机构所出具的会诊报告仅作为邀请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参考。
1.3.3业务审核规则 邀请医疗机构需对患者的会诊申请的完整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于不完整的会诊申请需返回原申请医生进行修改;对于不合理的会诊申请予以驳回,并通知患者本人;通过审核的会诊申请单将发送给会诊医疗机构。会诊医疗机构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原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会诊医疗机构联系人应当及时安排医师进行远程会诊。会诊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会诊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
2 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Y合目前医联体建设的要求,以医联体为枢纽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医联体内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业务指导和远程会诊机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居民群众提供分级、连续、节约、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本文重点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主要包括:
2.1远程会诊 广州市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医联体成员机构之间的院际会诊,是区域医联体医疗资源更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广州市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患者都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造成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纷纷流入市、省级医院,加重了市、省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
远程会诊系统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平台、视频会议子系统、会诊管理子系统三大部分[2]。其中数据交换平台用于传输各种信息。包括采用影像信息和非影像信息。采集影像信息是指通过影像采集设备,将患者有诊断价值的如CT片、ECT片、MRI片、X光片等医学影像文件采集下来,并以DICOM协议或其它协议进行网络传输。采集非影像信息是指把患者以往的非影像信息,如处方、医嘱、检验检查报告单、住院病案、出院小结等采集到中心端或传送到会诊医院。会诊开始前,数据交换平台将患者的基本医疗信息情况(如既往病史、入院原因、各种检验及化验的结果、初步诊断结果、治疗结果及患者医学影像图片等资料)发送到专家所在的医院。在会诊时间,专家可随时调阅的患者的医疗信息情况资料,为远程咨询会诊专家提供诊断依据。会诊结束时,由专家给出书面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并通过资料采集或传递功能把专家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等信息传入中心端。
2.2转诊预约 实现双向转诊预约可以合理利用区域卫生资源,有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积极发挥广州市卫生局所下辖的市级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广州市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型医院,缓解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3]。跨医院转诊将综合解决转诊业务管理、转诊临床信息共享、医生间和医患间信息交流及转诊相关医疗资源管理的问题。
2.3远程监护 远程监护技术是近年来远程医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欧美各国一直致力于对远程监护的研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推动其发展。远程监护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监护中心、远端监护设备和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监护中心可以位于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医院或其它医护人员集中的场所,其功能为接收远端监护设备传送的医学信息,为远地患者提供多种医疗服务。连接远端监护设备和监护中心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程控电话(PSTN)、交互电视、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ASDL)、光纤网(ATM)、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蜂窝通信(移动电话GSM)等。远程监护的支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医学遥测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学等多个方面。
2.4远程科教 远程科教是通过远程通讯网络提供教育材料,根据医学远程教育的要求,支持文档和图像共享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通讯,并具备在线讨论及离线继续教育等功能。在远程会诊中学习、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中提高自我,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使经验、知识积少成多,从而使花山医院的重点科室能力增强,使较弱的基层科室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能够经常与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医技、临床等相互关联、紧密配合的各科室医生能够在知识、经验、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医院内部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提升。原先不认识的疾病、诊断不清的疾病、不会治的疾病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缓和医生们因不能得到更多学习机会而形成的对医院的不满情绪、增强医生们救治疑难、危重病人的信心,提升医生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2.5区域辅助检查应用(区域PACS模式,区域检验、区域心电)
2.5.1区域PACS中心 从全市放射信息整体化出发,为区域内放射数据提供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接口,对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放射数据集中管理[3]。并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通过标准规范逐步整合区域影像诊断资源,消除卫生领域影像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统一构建医联体范围内影像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的平台,全面提升医联体内的影像诊断水平。
2.5.2区域检验中心 在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全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资源整合,建成覆盖全市医疗机构的区域临床检验中心,该中心可以实现检验数据全市共享,检验仪器全市共享,有效开展临检质控。检验标本由物流统一上门收取,检验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实时回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的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实现医联体内检验资源共享。区域检验系统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检验质量,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2.5.3区域心电中心 整个区域心电诊断系统的架构由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移动方案(救护车或上门随诊)构成,各点之间通过区域的高速医疗专网和3G网络(仅在区域中心部署3G网络接入点)进行连接[4]。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市级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区域心电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区域范围内的心电协同诊断服务,包括: ①心电诊断服务:针对一些配备心电图机,但缺乏专业的心电诊断医生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可通过区域心电诊断系统,将心电图自动上传至服务平台,由上级医疗机构心电诊断,给出专业的心电图分析报告,服务平台将诊断结果回传给基层医疗机构。②心电远程会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基层医院有疑难病症可以向上级医院提出会诊申请,并把心电图信息上传区域中心,上级医院可以使用此系统提供会诊服务。③患者心电报告共享服务:数据中心可与所有医疗机构内部的心电信息系统集成,患者在区域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社区服务站、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或医院)做的心电报告都可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共享,方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既往病史,减少重复检查,给出更具准确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
3 结论
医疗机构间远程医疗系统能与区域内其他数字医疗系统整合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要具备适应性强的特点,既可以满足目前医联体信息化需求,在两三家医院之间先进行小规模试点互连进行会诊,也可以由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大规模的远程医疗应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获取市以外其他省市区域远程医疗资源,开展更广领域的会诊[5]。未来将继续探讨和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制机制,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06:1-3.
[2]叶志前,唐保昌,刘进,等.基于B/S模式的远程影像会诊系统设计和开发[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02:120-123.
[3]陈小康,戴春林,鞠鑫.基于混合架构模式的区域医疗影像信息平台技术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04:325-329.
篇3
关键词: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
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职工医疗远程化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家医疗保险政策与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相关概念
(一)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是一项对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政策实施下,企业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起来的。企业或单位可以建设个人与单位就医保险基金,也就是说,当参保的职员在患病就诊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然后由指定的医疗保险机构对职员进行相应金额的经济补偿。换一句话来说,依法对职工实施职工医疗保险,是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来说,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属于社会保险的一个基本险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因病致贫”。
(二)远程医疗保险
远程医疗,指的是通过网络科技,如是计算机技术,或者遥测、遥控等远程技术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相关技术与优势,如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具有优势的医疗设备,这些技术可以远程操控,在一些医疗基础设施以及就医条件相对差的边远地区,进行医疗服务。远程医疗保险医疗健康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价值为基础的医疗健康作为一种产生额外收入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职工满意度。在过去的十年中,医疗健康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远程医疗正在经历快速增长,并且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职工远程医疗则是指针对于职工建立起的一套服务项目体系。
二、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存在的问题
(一)远程医疗报销不足
远程医疗实施的主要障碍就是医疗报销不足,医疗报销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远程医疗会诊按每小时或每次计费,其报销流程中,经常出现适用范围不明确、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与分级诊疗脱节以及医保支持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职工医疗保险保险不足。
(二)职工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够广
目前来看,职工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够广,尤其从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来看,其覆盖面较窄。而从远程医疗保险这方面来看,我国在这方面有很度欠缺之处。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远程医疗技术并不成熟,而且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我国拥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医院并不是很多,根本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其次,就该系统本身还存在诸多瑕疵有待改进。再来,各个医院对于系统所运行的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进而导致了,各个医院之间以及一些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彼此隔离开来,无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资金不能及时的分配到位,导致该体系不但无法继续向前发展,反而会出现止步不前的现象。相比之下,在发达国家,它们的远程医疗、在线医疗早已凭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得以壮大,并且日趋成熟,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职工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不应该紧紧局限于一般远程医疗服务,也应该提供一些特殊远程医疗服务,为了满足不同病患的多种需要。综上所述,以促进企业员工自身医疗保障的满意度以及远程医疗事业得以发展,应该扩大职工医疗保障覆盖面。
(三)看病贵和看病难
职工医疗保险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明显,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都成了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进行的阻碍。社会大众都在呼吁国家出台新的,进一步自医保制度诞生以来,医保资金如何归集,如何使用,如何避免浪费。例如,有些参保人刷医保卡却刷出电冰箱,造成大量医保资金浪费;有的医院因医保基金不能及时足额结付,不愿接收医保病人;有的大病职工医保费用不够用、又无力自掏腰包,甚至因病致贫返贫,这是在全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解决方案
(一)提升医疗报销比率
随着目前远程医疗不断发展变化,许多医疗机构已经意识到了远程医疗能节约成本、提高职工满意度。从企业机构以及政府来讲,应该将继续扩大远程医疗的覆盖面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报销是远程医疗实施的主要障碍,所以针对远程医疗服务制定完备的新的法律。为此,远程医疗服务供应商应该接受探索支付模型超越费用的服务偿还机制。另外,根据机构之间的合同,提供一些职工愿意支付的方便的、有价值的服务。远程医疗企业为职工提供远程医疗费用的报销,例如,可以增加虚拟远程诊治,让自费的职工客户能够享增值服务。只有提升医疗报销比率,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才能够顺利推进工作。
(二)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
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就需要坚持吸收国外优秀的科研成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在政府方面,应该提倡更多的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保险计划远程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尤其,应该大力引进一些先进的远程技术,来推进职工社会基本保障。在最近的十几年以来,很多医院开始启动网络信息技术,来改善医疗服务。比如,利用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以及通讯等信息技术,不仅更加科学精密而且还运用于远距离的医疗卫生服务。例如现在,很多国家的远程医疗服务技术十分成熟,可以采用远程系统来对病患进行异地专家会诊、异地外科手术、心电监护、家庭护理等诸多方面。而且,也应该扩大职工远程医疗保障范围,丰富类目,清晰明了。所以,可以通过以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来构建职工医疗保障服务功能。在信息高度发展的现今,应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医疗体系相结合,这样的技术革新可以大大改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并且促进我国卫生保险行业革新发展。
(三)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
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就应该规范管理、防止项目滥用、确保基金安全。也就是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应在全省统一的远程医疗专网下,通过省级远程医疗平台开展。二是定点医疗机构提请远程会诊前应首先实施院内会诊,远程会诊服务项目仅限于住院支付,原则上每个住院周期支付一次费用。三是参保职工或家属单方面要求提请的远程会诊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四是各地要结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认真做好项目对应及信息系统数据库更新、医疗费用结算等工作,务必做好及时结付医保基金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的监管和费用审核,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然而,有时候还存在着职工医疗保险隐性债务,隐性债务也就是评价社会保险基金负债规模的重要指标。例如,据调最新的查数据显示,如果在医保制度当中使用“递推”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参加医保改革的人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正在面临的医疗保险资金的缺口,并且,可以有效地缓解新旧医疗保险制度下形成的隐性债务对医保基金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隐性债务的措施。所以,也应该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及其医护协作。综上所述,提高职工医疗报销效率、扩大职工医疗保险保障覆盖面、解决看病难的贵的问题是破不急待的。另外,解决职工医疗保险远程控制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进行,来解决职工看病存在的各方面难题,那么也就从而推动信息化医疗保障发展,进而提升社会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丁冠男,李卉.大庆石化职工医疗保险的远程化管理解决方案[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2,11(4):52-53.
[2]黄思南.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中的作用[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5(2):8-11.
[3]朱小龙,杨鹤标,查杰民.职工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7(1):40-46.
[4]杨莹,李超峰,林达峻,等.远程技术对医保结算的优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3):34-37.
[5]顼庆坤,刘彦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2(3):56-57.
篇4
关键词:可视化;数字平台;智慧医院;虚拟现实;物联网
1 概述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创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工业4.0、互联网、虚拟现实、物联网及视联网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并实现成熟的行业应用。
在这样的信息智能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医院的智能化设计显的尤为重要。从医院的战略布局出发,需要“高瞻远瞩”具有一定前瞻性,最终实现区别与传统医院的信息化、智能化。
2 智慧医院可视化数字平台介绍
智慧医院可视化数字平台作为医院流媒体服务的核心平台,采用三网融合技术架构,满足高清视频信号源大规模并发、处理、交换服务的要求,同时为安全防范系统、有线电视、视频会议、ICU探视系统、手术示教系统、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提供的业务管理与视频调度,实现各系统间的互通互联,并可与医院的其他系统,如HIS、排队叫号系统和护理呼叫系统等对接实现更多功能。
智慧医院可视化数字平台采用流媒体传输技术,编码后的视频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存储及分配,视频质量可以达到高清标准。系统平台的所有终端均为双向终端;根据权限设定,终端间可实现共享资源,相互提供服务,可进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互动服务。
3 可视化数字平台在智慧医院的应用
3.1 可视化数字平台与病房有线电视系统联动说明
平台与病房可触控屏幕联动实现的功能:(1)支持视频通信:基于可视化底制教ǖ挠邢叩缡又斩丝墒迪值愣缘愫偷愣远嗟愕氖悠低ㄐ殴δ埽可实现覆盖病房的远程会诊、病房视频探视、视频呼叫等功能。(2)支持信息:传统信息系统只可实现针对医院的公共区域的信息和宣教,而基于可视化数字平台的终端可以医院公共区域和私有区域的全覆盖,如:可以在有线电视终端上实现消息提醒和用药提醒;可以在视频会议终端上实现会议信息和临时通知等。(3)支持与护理呼叫系统对接:实现与护理呼叫系统对接实现病房可视化的呼叫,支持移动的视频呼叫和处理。(4)支持与HIS系统对接:与HIS、排队叫号系统对接实现用药信息查询、住院消费记录查询等数据查询功能。(5)支持与其他数据类系统对接:实现与点餐系统对接,满足在病房中点餐的需要。
3.2 可视化数字平台与护士站医护巡检系统联动功能说明
护士站屏幕可以实现的功能:(1)视频巡房:在护士站可以与病房中的终端建立视频通信,实现视频查房功能。(2)视频探视:针对有一定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当家属来医院进行探视时,可通过护士在的视频终端与病房中的有线电视终端建立视频通信,实现远程的视频探视功能,有效的杜绝交叉感染。(3)可视化护理呼叫:护士站的视频终端可主动向病房中的有线电视终端发起呼叫,建立视频通信;同时当病人通过呼叫器呼叫护士或医生时,护士站视频终端、应答机和移动终端可同时响应,接通后其他设备自动恢复正常状态。(4)远程会诊:视频也支持基于PC和智能终端的软件客户端,可满足在医生办公室的PC上(或条件允许的放置的有线电视终端上)实现远程会诊业务。(5)手术示教功能:可实现在办公室收看、指导手术功能或点播收看以往手术录播的音视频材料,以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
3.3 可视化数字平台与视频会议系统联动说明
与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区别:传统视频会议产品解决方案仅提供单一功能,无法满足医院全视频业务的需要,面对医院手术示教、有线电视等多种视频系统都是单一系统、单一功能,无法真正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而基于可视化数字平台的视频会议功能同时可具备手术示教、远程会诊、有线电视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真正的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同时还支持与医院数据系统实现深度集成融合,满足医院可在OA系统中或远程会诊管理系统中直接预约视频会议资源和实时调度控制。
支持多种终端入会:支持电视入会、支持监控入会、支持手机入会和支持电脑入会。通过视频的建设可实现覆盖全院的视频会议功能,领导办公室、医生办公室、会议室、示教室和病房中均可实现任意终端间的高清视频会议,极大的提高了医院内部协作沟通的效率。
支持终端自主发起会议:基于可视化数字平台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终端可以根据权限自主发起会议,而不需要MCU和会议管理系统协助,简化了视频会议召开流程和方式。
支持跨级多组会议并发的灵活调度:基于可视化数字平台的视频会议系统可实现跨级的多组会议并发时的灵活调度,而不受当前召开会议的影响。
3.4 可视化数字平台与安全防范系统联动说明
多功能优势:视频会议的资源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安防方面,还可以应用于应急指挥、多方会商等功能,实现传统安全防范系统只能提供单向视频业务的不足。
平台应用优势:基于可视化数字平台的平台化多功能性可以在其他系统的终端上可以实现安全防范系统信号的查看。如:具有权限的用户可以在有线电视终端上实现安全防范系统信号的查看,例如:医院领导办公室、护士站和手术控制室等。
结构性安全优势:视频的结构性安全,满足100%的通讯保密性和中央媒体信息资源储存库的安全性。全面杜绝病毒、木马、黑客攻击、匿名访问、恶意篡改、盗播、插播、IP网络故障等隐患。
4 结束语
智慧医院采用可视化数字平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接入医院内所有视频源,采用“高清视频数据池”技术进行大数据计算和高带宽的传输。尽可能做到医院内所有视频信号的接入、共享、不同视频码流的云存储和跨VLAN的调用。
参考文献
[1]赵云达,邵庆东.医疗信息化的“三网融合”实践[J].有线电视技术,2011(11).
篇5
实现以上目标意味着医疗信息化相关厂商必须谋纵深发展战略,选择专业的合作伙伴将是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1月14日,在山西太原晋商国际大酒店举行了惠普与山西导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导通”)的签约仪式。双方的此次合作旨在扩大市场覆盖面,在专业领域谋求纵深的、更长远的发展。
携手惠普共建“瞬捷”医疗
“瞬捷”医疗是惠普公司于2011年提出的愿景,希望通过整合业务、IT和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医疗的业务需求。惠普有服务器、存储、网络、终端设备和相关的管理软件,所有这些整合到一起形成融合式架构,免去了用户花费额外时间整合IT的过程。同时,相关的软件加在硬件的环境上,实现自动化、虚拟化,使得医疗行业用户不需要过度地投资就能享受到虚拟化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每个设备的使用效能。
“导通作为1996年就开始成长的本地专业化的公司,可以向医疗行业用户推荐惠普的产品。随着双方的业务增长,我们希望借此次的战略协议,让惠普能够通过导通更直接地接触到用户。” 中国惠普副总裁、企业业务集团渠道部总经理徐志钧说。
用户需求推动强强联合
导通的用户之一――山西省肿瘤医院一直在使用惠普的产品,该院信息中心主任畅小琴表示,医院从1993年就有了小型局域网,从HIS、LIS到现在的CIS,硬件基础铺设一直在用惠普的产品。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和局域网的扩展,医院又开始使用惠普的服务器。坚持使用惠普产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惠普服务器的稳定性好,另一方面是惠普服务器的性价比高。
太原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立胜说:“山西地区相较于全国落后一些。近两年,在医疗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力气,花了很多钱来走这条路。导通公司在山西作为唯一的医疗软件专业公司,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这次导通和惠普的合作,我觉得是强强联手,将对山西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畅小琴和张立胜也对两家公司提出了期待――我们很认可惠普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希望惠普公司针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未来能够把服务流程的时间缩得更短一些。希望惠普和导通能够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低廉的价格,更稳定的售后服务。
专业发展配合纵深要求
篇6
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
在联影医疗的展台记者看到,通过差分剪影技术,计算机上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两张肺部的胸片影像自动重叠,人工智能自动识别出结节位置,并计算出结节大小、密度等量化数据,供医生直接参考。
众所周知,癌症的早期诊断结果对治愈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越早察觉、治愈率越高。基于上述的智能化技术平台,医院等七家医院共同建立了“肺癌病例数据库”,来协助专家们对正常人群进行筛查。目前做了20多万个个检后,发现了7000余例肺癌的高危人群。
“肺部的医疗影像如果出现光点,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才能判断出是结节还是肿瘤,需不需要下一步检测。几亿人次都筛查完,需要大量人力。”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说,而这一智能化的平台目前已经引入了人工智能,这个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可以通过对医生诊断过程的深度学习,通过影像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目前正在将计算机和专家的筛查结果进行比对,如果相似性很高,未来可能实现计算机的自主判断。
这一人工智能系统能自动精准标识影像中小直径肺部结节,还能基于大数据不断自我优化,提供精准医疗。未来还能通过大数据,制定全国首个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预警标准。
推广全天候无纸化医疗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式、全天候的医疗管护数字平台,病人院前症后的所有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一平接起来,实现真正的全程医疗。”飞利浦医疗信息解决方案大中华区副总裁陈胜裕说。
过去,不仅医院之间的诊疗、影像类的数据是“孤岛”,有时候同一个医院的不同科室,也很难完全互联,医生想要会诊须有大量的时间用于数据的更新和交接,病人出院后的术后跟踪和回访更是“基本靠自己”。
而记者在飞利浦的展台看到,从手术前的诊断、图像引导治疗;到手术中意外情况的出现和处置;再到术后的体征监测等,都可以在一个数字平台上实现。而且这一平台也是开放式的,不仅是飞利浦的数据,其他检查数据都可以直接接入,实现数据的完全互联。
陈胜裕说,通过数据的共享和平台的开放,早期的慢性病管理阶段,通过先进的体征监测,可以预警、跟踪疾病的发生;在急症发生时,提高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优选治疗方案的能力,改善检查、诊断和决策结果;在院后的协作护理中,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直接监测病人术后的康复状态。“相当于把医生从病历纸中解放出来,打造一种‘无纸化’的医疗。”
云端诊疗破除基层瓶颈
在联影医疗的展台记者看到,一副VR眼镜就能实现远程会诊。带上眼镜后轻轻点击屏幕,屏幕上心脏、神经等的三维图像动态立体、大小方向随意调节,还可以查看病灶和截面,让影像能远程“说话”。通过这一屏幕,老医生就能远程指导新医生看到CT影像中的“关键点”。
这只是联影医疗“U+互联网战略”的一部分。记者通过宣传片看到,在建立了“区域影像中心”的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医院拍好了CT,成片第一时间就能全部传到二级的中心医院,电脑对所有成片进行自动排序,专业的影像判断人员按照病痛缓急进行诊断,急诊病人半小时就能拿到诊断报告。
“这就好比所有基层的患者开了VIP绿色通道,既不需要过来挂号,也不需要等待,直接就能出片。”薛敏说,嘉定区的居民在社区医院就可以享受基于影像设备的体检、孕检、慢性病随诊、心血管等常见病、老年病随诊及相关的影像诊断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在区级医院,居民即可完成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大病不用出区”。
篇7
前几年出现的“SARS”的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每个人都是惶惶不可终日,对于在医院里被隔离的医生、病人他们的家人多么希望能在远程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此外对一些疑难疾病多家医院也需要远程会诊来确定治疗方法,对于一些高危病房也需要进行远程监看。另外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看病就医每个人都经历过,哪家医院无不是人满为患。医院又是庞大的机构下设很多科室、地域广、人员杂,因此医院本身的防火、防盗、应急突发事件都需要监控有一套完备的监控系统。因为医疗行业的自身特点要求在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方面时刻要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他们往往能够成为最新技术的应用者。医院是在早期对网络的投资巨大,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很成熟的。因此,医院的远距离网络监控是行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可能手段。传统的监控一般不能满足远程监控需求或者应为必须采用光纤或微波进行传输,这样容易受到地形等方面的限制,且造价极高,用户难以承受。
随着安全防范体制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得医疗行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应用最新的高新科技成果,带领全行业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提供最先进最及时的医疗服务,树立自己的行业形象,并能够高效的为用户服务。为促进医院实现现代化、高效管理的具体要求,现提出结合现今行业发展水平,利用先进技术,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监控解决方案,将监控系统“集成化,网络化”是符合医院保卫工作发展需要的。
2.概述
随着各种新型安保观念的引入,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及居民小区纷纷建立起了各自独立的监控系统或报警系统。建立和不断完善安防系统,对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预防和制止犯罪、维护社会经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防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产品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视频图像,为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另外,宽带技术与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为远程监控提供了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网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为远程监控提供了全新的观念和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基于流媒体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编码组播(广播)和监控、远程遥控摄像机的功能。
网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为远程监控提供了全新的观念和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基于流媒体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编码组播(广播)和监控、远程遥控摄像机的功能。网眼视频监控系统拥有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良好的兼容性、方便的可扩展性、分布式管理等众多优点,完全能够替代传统的模拟CCTV系统和数字DVR系统,并且在更多、更大的范围内创建并激发全新的行业应用模式。
3.用户需求
*医院系统分布较广,科室较多,所以要求新一代监控系统分为总院、分院、构建一个集中管理的安全、高效、先进的远程网络监控体系。
*系统可以连接大量报警设备,配合当地的安防系统,例如门磁,红外,烟感,玻璃破碎器等,捕获到异常信号,系统能联动报警,上传报警信息。
*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画面质量,并能和DVR联合使用,保证录像的实时性。
*通过音监控使机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看到各个分行或支行的画面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管理的互动性。
4.系统功能
*对视频服务器、镜头等设备分组管理
*用户资料、控制权限等资料集中管理
*多画面显示/全屏显示,支持摄像机、预置位轮巡
*用户可根据优先级别控制摄像机、云台动作
*图像移动侦测报警、录像
*支持自动、手动录像,屏幕抓拍
*支持远程报警、报警策略及联动控制
5.系统特点
与传统的闭路电视和数字监控系统相比,网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完全网络化监控
让您在任何可以接入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实现远程监控的需求;
*网络化存储
系统可以实现本地、远程的录像存储及录像查询和回放;
*图像质量
系统所采用的自适应高性能网络服务器设备,图像清晰可达640X480、实时性好,根据网络情况,传输速率可以在1-25帧/秒间自适应调整;
*方便使用、操作管理简单
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直接通过WEB方式进行远程监控和远程管理;
*安全控制管理
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图像监视选择权,对镜头的焦距、倍数和光圈进行控制,还有云台的转动,以及实现报警和安全策略、可实现电子地图控制,实现联动报警功能;
*用户的分组权限管理
可对监控管理者进行分组和权限控制,实现高效的管理;
*安全可靠
利用网络安全技术使信息更安全、可靠,支持网络VPN隧道的加密数据传输,使得视频图像在远程监控时更加安全;
*组网方便
根据网络带宽视频流可自动调节,系统可以在现有的任何网络中完成各种监控功能;
*可扩展
能够持续平滑升级和扩展,降低对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和其他管理控制兼容。
6.系统组成
网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监控前端、网络通信平台、监控服务器系统组成。网眼网络监控系统是一套完全基于IP网络,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设计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代表了目前国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先进水平。
监控前端包括模拟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网络摄像机、报警输入设备等。可以依据用户及环境的不同需求,另外加配护罩、云台、雨刷、避雷器等。网眼监控系统可以支持多种云台编码协议,支持多厂商云台解码器。
篇8
人民网讯:无锡市区首家“医联体”―无锡二院-崇安区域医疗联合体1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旨在纠正错位的就医秩序,形成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全新诊疗格局。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病患需求和医疗资源安排严重错位,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联体”的出现或可改变这一现状。
无锡市区首家“医联体”――无锡二院-崇安区域医疗联合体1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旨在纠正错位的就医秩序,形成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全新诊疗格局。
“医联体”就是将同一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三级医院联合若干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形成医疗资源纵向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无锡二院将向崇安区所有6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各派一位科主任“常驻”基层工作,担当社区的临床业务总负责人,并派出骨干医生、护士到社区轮值。该院还将在社区建医生工作站平台,患者可以在社区预约挂二院的专家号,影像诊断、检验检测结果互阅互认,一些只有大医院才有的常用非基本药物也将“搬”到社区,方便患者在社区就诊用药。
2、日本商场与医疗机构合作吸引游客
中国新闻网讯:最近,受到日元贬值以及日本面向外国人扩大免税商品对象范围影响,日本各大百货店外国客人消费额大幅增加。瞄准外国游客市场,日本各大商家纷纷“出招”争夺外国顾客。近日,日本相关百货店将与医疗机构合作,向赴日医疗观光旅行的外国人提供商品和服务信息。据悉,近日,日本百货店高岛屋为吸引访日外国游客将与医疗机构展开合作。高岛屋将向接受短期综合体检等医疗观光旅行的利用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由于2014年10月开始,该百货店店面几乎全部商品成为免税对象,相关销售额增至上一年的2-3倍。在争夺访日外国游客需求激烈的形势下,该百货店考虑通过此举能够领先一步获取海外富裕阶层。
3、青岛去年新增民营医院17家
青岛日报讯:近年来,青岛市一直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医,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为社会办医疗机构留足发展空间。同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确保社会办医疗机构在科研立项、人才待遇、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平等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有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3000多个。记者从青岛市卫计委获悉,2014年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设置申报明显增加,市卫计委审批的医疗机构达17家,同比上年增长54.5%,新增床位1016张,其中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8家。
4、重庆:最大特许经营康复医院开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讯: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宽仁康复医院(下称“宽仁康复”)在繁华的渝中区开业,这家据称重庆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齐全的康复医院,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近300张、90%设备由国外进口,并按照三级康复医院的标准建设而成。在出任宽仁康复院长之前,张庆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的业务院长,他同时曾兼任该院的骨科主任、康复部主任,是中国最早一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与其他医院院长调任不同,在体制内工作了25年的张庆民,于2014年5月以辞职的方式彻底告别了体制,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并由此开始了创业生涯。
5、乌鲁木齐:新建医院名字将由市民来定
乌鲁木齐晚报讯: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和会展片区两家新建的医院已于去年开建。1月4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的名字将由市民来定。“这两所医院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2016年。”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所医院均为二级综合医院。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和会展片区两家新建的医院已于去年开建。1月4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的名字将由市民来定。“这两所医院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2016年。”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所医院均为二级综合医院。高铁片区医院位于乌市新医路西延与莲湖路交叉口的东西两侧,占地规模约800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515.44平方米。设计床位数450张。
6、湖北省首家胸痛中心在亚心医院正式成立
凤凰湖北讯:借助远程会诊平台,就省去了这些麻烦,而且还可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基层医院进行共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提升基层医院的心血管病诊断水平,能有效缓解部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今年1月,湖北省首家胸痛中心在亚心医院正式成立。
“苏教授,您好!我这里是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余先生,今年43岁,胸闷痛一月余……”“您好!我们已经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下面,我们咨询患者几个问题。”透过一台电脑、电视屏幕和远程会诊系统,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专家和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患者,实现了“面对面”的远程会诊。据悉,依托胸痛中心的急救网络平台,开展心脏病患者远程会诊,亚心医院是省内首家。
7、中英医疗信息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数字医疗网讯:1月19日,主题为“数字医疗--应对21世纪健康挑战”的中英卫生信息化研讨会暨数字医疗展示活动(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逸夫教学楼二楼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端对话平台,邀请中英两国卫生信息化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分享两国信息化发展经验与挑战,探讨合作。附设数字医疗示范体验展示区,涵盖医疗健康软件、健康与社会保障数据服务、大数据处理系统、老年失智症诊疗解决方案、临床支持系统以及移动医疗方案等多个领域。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公使衔参赞兼首席运营官博睿思先生(James Bryce)、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高卫中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郭莉萍教授致欢迎辞。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雷海潮副主任、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梁铭会所长等出席活动并做演讲。
8、全国首家网络医院日接诊已达600人次
医药医疗研究网讯: 作为首家获得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网络医院上线以来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观明在一次交流会上表示,网络医院的接诊点每天有十几家的增长,去年年底已完成200个网络接诊点的目标,计划2015年上半年建成10000个网络接诊点。李观明称,网络医院和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健康服务平台、医药电商包括连锁药店等都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这些企业也非常积极的想和我们合作,现在主要还是和连锁药店”。
广东省网络医院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依托,由深圳友德医科技公司提供网络平台,采取在社区医疗中心、农村卫生室、大型连锁药店等地建立网络就诊点的运行模式。网络医院目前有50名医生,每天接诊600人次,处方200张。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在50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A股也有数家上市公司涉足网络医院模式。宜华地产上月公告收购深圳友德医20%股权,表示看好网络医院领域;九州通好药师也将布局网络医院纳入公司2015年重点发展方向,计划打造互联网医师多点执业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九州通网络医院可能会参照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模式。
9、北大医院大兴南院将动工 预计三年建成
北京晚报讯:刘玉村说,大兴南院区的位置位于大兴,医疗资源可以辐射城南地区的市民,避开拥堵的城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区压力。“如果坐火车,从北京南站坐上地铁就到了;第二机场建成后坐飞机下了飞机就能到,真的是一拐弯就能到,交通太方便了,不用进城就能享受跟北大第一医院同等的优质医疗资源。”近日,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会,记者从西城团的小组讨论中了解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大兴南院区今年即将开工,预计三年建成。该医院借助自身儿科、妇产优质医疗资源,将设立600个儿科妇产床位,占总床位一半,该医院的妇儿床位数配比在北京市综合医院首屈一指。
10、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落成
篇9
【关键词】 医院 微信 公众号
看病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传统的医院看诊过程耗时长且极为不便,随着移动医疗的崛起,从2011年的春雨医生APP,到如今的微信智慧医院,患者已可足不出户就通过手机实现挂号、看病预约、缴费甚至个人健康管理等服务。
一、微信及微信智慧医院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从腾讯公布的业绩报告来看,2015年中期月活跃用户已达6亿,品牌公众号已超过840万家,支付用户达4亿左右。而相较2014年同期报告活跃用户4亿、公众号580万家而言,微信用户及公众号服务发展迅猛。[1]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众多企业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订制化和创新的服务体验。[2]
微信因其庞大的用户群和相对完善的应用功能备受医疗行业的欢迎。2014年,腾讯推出了微信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信智慧医院”,可完成导诊、挂号、支付、候诊查询、导航、查看报告、扫码缴费、费用管理等功能,改善患者流管理;医院借助大数据工具与交互活动,可以挖掘目标用户增加医院营收。该方案上线仅一年的时间里,已超过1200家医院打通了“微信就诊”全程服务,目前,全国每天有超过十万人在使用微信智慧医疗服务。
二、微信在医院中的应用
2.1微站推送,提升医院品牌
医院的宣传工作是提升医院知名度,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促进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3]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融入移动生活中,将微信公众号打造为微门户,从用户体验及品牌塑造效果来说,医院可以利用微信主动向关注用户推送信息。如果再结合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各类用户有针对性的推送内容,或者紧跟当前社会热点健康事件,结合医院自身的专家探讨来推送内容,这类信息更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共鸣和信任。
2.2就诊服务,改善患者流管理
微信可以实现医院挂号预约、号源查询、报告查询、交互咨询等基础功能,仅仅这些便可以为患者流管理提供有效支持。[4]而借助外包商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微信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实现患者的就诊一条龙服务:分诊及挂号服务:患者可以通过就医导航、智能问诊等方式确定看诊科室,选择科室(专家)及时段,预约挂号,或者微信支付完成挂号。如果患者是第一次使用,微信可引导患者建立或绑定就诊卡。候诊查询服务:提醒患者挂号时间、注意事项、交通路线、当前诊室排队情况。检查及缴费服务:推送检查单,在线支付检查费用,缴费成功后导航到诊室,刷卡就诊。电子报告服务:推送电子报告,并可通过微信自助申请打印报告。缴费取药服务:推送药单,在线支付后微信导航到药房,刷卡取药。账单查询及医保服务:微信账单自动包含医保和自费明细,患者只需要支付自费部分,社保医保部分则记账结算。
2.3数据CRM化,维持和挖掘有效用户
微信运营中积累的客户数据需要分门别类进行CRM化管理,了解其关注动态、诊疗特征,以便推送与其需求更为契合的健康知识、专家信息。既对患者表现得更加人性化,而且如果数据量足够,还可以结合医院的临床诊疗活动推出各种有针对性的互动增值服务。对于医院来说,任何的服务行为最后都会与医院业绩挂钩。互动服务是将微信关注度转化为门诊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对于已出院的患者,医院可持续推送相应的康复保养信息;对于关注但仅信息查询的用户有针对性发送服务咨询乃至线下讲座邀请等活动。持续的互动必然会导致部分用户浮出水面而产生新的门诊量。
三、微信智慧医院发展趋势
针对患者,除了越来越流畅的就医体验之外,还可通过微信的健康自我评估、结合第三方健康监测管理工具的数据共享、慢性疾病病情随访和健康指标的监控,实现微信的自我健康管理;在不远的将来,还可通过微信智能分级诊疗,实现微信多媒体远程会诊。针对医院,可实行微信考勤、排班,院内事务的微信审批、通知,排班提醒,实现院内管理办公移动化;分析社交大数据,通过数据云计算,可实现疾病预警。
四、结束语
医院在改善自身服务体系的同时缺乏一个及时有效的患者流管理和病患信息反馈机制,微信公众平台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作为医院的服务增值工具,微信对于医院的移动推广、改善医患关系和业务拓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微信公众号在医院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参 考 文 献
[1]数据来源于腾讯业绩报告http:///zh-cn/ir/reports.shtml
[2]腾讯网.业务体系http:///zh-cn/ps/weixin.shtml
篇10
医疗信息化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中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
2010年末,财政部又新增11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医改,其中27亿元直接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80%以上的亿元采用了HIS系统,95%以上的医院采用财务管理系统,至少13个以上的地市开始调研或正在筹建区域医疗信息化,全国提供医疗软件的厂家不少于500家。中国目前每年的医疗IT消费约为150亿元,并保持25%的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290亿元的规模。
同时也应该看到,各医疗机构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以眼前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系统选型和建设,导致系统功能单一、应用独立、布局分散。这样的建设格局很难满足医疗发展的需要,维护系统升级,安全难以保障,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的问题日益严重。
抓好标准化工作是医疗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医疗协同和医疗资源整合的前提。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制定。卫生部自2011年起修订了超过120条标准,正式的接近80项,内容包括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区域卫生平台、医院信息平台等技术标准,为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但是,目前的医疗标准体系还不够全面,仍有空白的领域,比如与医疗通信有关的标准就较欠缺,医疗标准体系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还有待观察和完善。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医疗机构和IT厂商对医疗标准的重视程度和应用程度较低,没有很好地贯彻和执行,这种现象在前几年尤为明显。
构建以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医疗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从2009年开始,国家选定了13个地区作为区域医疗试点,这13个地区大部分正在论证或已经启动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然而,在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中尚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投入不足、新一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够、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技术和人才匮乏等众多问题。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医疗体制、IT安全和标准化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撑。
我国政府已经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药物配给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医保制度等为医疗改革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分配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明确,不然“看病贵”、医生拿回扣等问题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在应用安全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需要新一代的安全手段或措施来保障,如云安全等,这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
目前的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大型医疗机构和城市的医疗机构在设备、人才、技术等各个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然而规模较小和地区偏远的医院机构留不住人才,无力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导致医疗资源严重失衡,这种现象是造成目前大型医疗机构人满为患、挂不上号,小型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少人问诊的根本原因。因此,构建区域性的医疗信息化大平台,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初诊在社区,看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以及“双向转诊”等新型医疗模式是未来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智能和高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趋势。例如,突发疾病自动报警、药品运输自动跟踪、医疗数据自动获取等,都需要智能化设备和软件来完成。此外,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医疗效率,使卫生机构在固定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比如在挂号、建立病例、化验、诊断、配药、缴费等环节采用信息化技术,医疗效率较传统做法将有革命性提高。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一直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心之一。我国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形势并不令人乐观,近期社会上医疗投诉和医疗事故频发就说明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迫切性。未来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将更多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在医生行为管理、卫材管理、医药管理、临床化验等方面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和透明化,减少人为失误,大幅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IT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的医疗事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比如移动医疗、家庭智能保健和远程医疗等,这些新型的医疗形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1.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是基于移动计算、智能识别和无线网络等新一代IT技术及通信技术,实现移动查房、移动护理、药品及标本智能识别、人员和设备实时定位、病人呼叫无线传达等功能。
2.家庭智能保健
老人是容易患病的高危人群,再加上居民对疾病预防和日常养护的重视,家庭保健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家庭智能保健就是利用物联网的相关技术,通过感应装置、监测装置、报警装置、求助系统等便携式医疗设备,不仅可以使居民能够实时获取本人的健康指数,而且远在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居民的保健和护理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3.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就是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发挥大型医学中心(比如三甲医院)的人才、设备、技术优势,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医疗机构(比如社区医院)或处于特殊环境下的患者提供远程医疗诊断、专家会诊、医疗咨询、培训和其他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总体架构
智慧医疗体系有应用层、云计算平台层、数据层、物联网技术层和保障层。
1.应用层
智慧医疗应用层主要包括门户类和业务类两类系统。
医疗门户应用系统通过Web方式,使医疗事物的参与者,比如患者、医生、护士和行政监管人员等,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参与医疗事务,真正达到了应用网络化、应用终端化、应用实时化,最大限度地将智慧医疗的效果落到实处。这类应用通过自助服务类门户、医疗业务类门户、医疗监管类门户三类典型的门户网站来实现。
自助服务类门户系统。居民通过登录自助服务门户网站,可以实现网上健康信息查询、网上医保信息查询、网上购药、网上挂号、网上健康咨询、网上培训等。
医疗业务类门户系统。医护人员通过登录医疗业务类的门户网站,一方面,可以调取和查阅病人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实现与病人的互动;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可以登录相关的业务系统,完成日常医疗工作,比如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典型的应用。
医疗监管类门户系统。医疗监管人员通过登录医疗监管类门户网站,可以及时对医疗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例如,对于院长等医院管理者来说,可以及时监管到医生的出诊情况、床位使用情况、挂号情况和收费情况等;对于卫生局局长等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可以了解全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患者的投诉情况、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医疗业务类应用系统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医生、护士、急救人员、医疗监管者等如何为患者提供智能、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主线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安排的。覆盖公共卫生业务、医疗服务业务、医疗保障业务、医药供应业务四大方面,以及行政监管和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
2.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网络化存储和系统快速部署,能够根据客户或业务的需要按需定制,投资回报率高、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低。这些特点刚好为智慧医疗平台的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平台层是整个智慧医疗体系运行的心脏,能够根据需要向不同的应用主体,和不同的业务系统提供可定制的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网络服务。
3.数据层
数据是智慧医疗的核心,整个体系就是围绕着如何获取医疗数据,如何加工医疗数据和如何使用医疗数据展开的。
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规划医疗数据,在规划时要严格遵守标准化的原则,这是整个平台能否成功的关键。
此外,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要对医疗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安全策略,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隐私。
4.物联网技术层
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实时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满足智慧医疗体系对医疗数据的获取、传输、应用的需要。
对智慧医疗来说,就是通过智能内衣、智能胶囊、测量设备、成像设备、RFID设备、扫描设备、GPS跟踪仪等实时获取与医疗有关的数据和参数,为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
智慧医疗所采用的网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网络方式和手段,而是广泛采用了三网融合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医疗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个网络内流通,而是可以在三个网络之间跨网流通。
智慧医疗的典型应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智慧型区域医疗是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缓解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点已经得到社会的广发共识。
正是在政策引导和现实需要的双重推动下,全国各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势头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0个以上的地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型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区域医疗建设广泛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区域医疗大平台”,通过平台向区域内各医疗机构提供“公共云”服务。
区域医疗的业务涵盖了居民医疗自助服务、医院医疗业务及管理、其他机构医疗服务及监管三个方面,主要功能和目的是实现医疗协同。
医疗协同主要包括一卡通系统、转诊系统、区域PACS、区域LIS、远程会诊、疾病预防、区域临床路径等。该业务需要在卫生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下,各医疗组织共同参与,协同配合,行动一致。
居民医疗自助服务是指通过自助服务门户,居民可方便快捷地获取医疗服务。
医院医疗业务及管理主要体现在医院管理和临床管理两个方面。
其他机构医疗服务及监管主要指卫生厅、药监、血液中心、急救中心和疾控等部门通过监管系统、急救系统、血液系统、药品流通系统等开展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智慧型医疗服务,从其应用的形态来看有两个显著的标志:一是将以物理形态存在的“物”自动转化为医疗信息;二是这些医疗信息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传递给医疗事务参与者。从这个角度讲,物联网、三网融合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在医疗业务中广泛采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例来说,在联合会诊中,通过医疗成像设备、电子感应设备和检验检疫设备,能够将病人的体征参数、血液/尿液的化验结果、医学图像等数据,通过网络传递和移动终端设备,传递给每个参与会诊的医生,医生据此会诊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通过信息化能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
(本文摘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未来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将更多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减少人为失误,大幅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范。
智慧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大多数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仅侧重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面向临床应用为目标,比较侧重于医护人员日常的医疗文书处理等工作;而与医院临床业务密切相关的,更为专业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比如在护理信息管理、多媒体智能化的电子病历、患者生命指征监护、手术室监控、临床实验室检查报告、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处理、功能检查信息管理、病理图片及报告、血库管理、营养配餐管理、临床用药咨询等系统的建设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
■信息孤岛
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和生产厂商各自为政,很少考虑到用户集成的需要,有些子系统集成困难,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医院内部存在着各种信息孤岛。
■集团化管理和区域医疗建设问题
怎样实现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和跨医疗机构之间的临床信息共享和交换,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统一管理?已建成的大量电子病历信息可利用性低,无法很好地支持病历数据科研分析与临床质量控制,成为困扰医院科研及管理部门的难题。
■标准不统一
智慧医疗被广泛应用于急救医疗调度体系中。看似简单的无线解决方案,实现了急救调度的流程再造,使各方得以协同工作。
实际上,各医院间也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欧美医疗信息化遵循相对统一的HL7卫生信息交换标准,但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不同医院的HIS、PACS系统由不同的方案商开发、实施,标准、接口并不统一。
因此,如果想建设一套联接急救中心和各大医院的应急指挥和救治体系,各大医院如何开放其信息接口?通过何种方案实现无统一标准的接口信息交互?这些都是对医疗方案商的挑战。
■如何盈利
以智慧医疗在急救体系的应用为例。按传统买卖的模式,方案商将解决方案销售给用户,并实现盈利。在智慧医疗体系下,这种方式还可延续,但也会有方案商希望探索联合运营模式,改变盈利方式。
- 上一篇:即时通信能力
- 下一篇:对机械原理课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