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中学:
为进一步推进初、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探索数学新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交流新课程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举行永春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的内容及要求
参评的教学案例要求围绕“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这一主题来撰写,教学案例应包含案例描述和反思与分析两个部分,篇幅控制在2500字以内。参评的案例可以来自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评析别人的教学片断(引用别人的教学片段应注明出处),但必须是自己撰写的。若发现有抄袭的现象,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通报批评。
案例描述:简要叙述实例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内容的选取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先进性;所提供的一个或者一组教学事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真实事件实例;教学事件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教学片断。案例的陈述要求主题鲜明、简洁清晰、生动流畅、有个性特点。
反思与分析:运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审视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发展脉络,捕捉师生的典型行为,评析成功或失误之处,并将其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念、新策略。
二.报送时间
各校应于2010年3月10-11日将参评的教学案例送交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
三.注意事项
1、报送篇数。高中组:一中、侨中、三中、美岭各送交3-4篇,其它完中校各送交1-2篇。初中组:侨中、二中、三中、六中、崇贤、文明、美岭各送交3-4篇,其它学校各送交1-2篇。
2、报送的案例一律用A4纸打印4份。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cm,并于左侧装订;使用字体: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小标题为小四号黑体。首页打印姓名、所在学校、个人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等内容。正文从第二页起打印,不得出现参选者的信息,同时附上电子文档,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用邮件发送到。
3、各校同时应缴交《永春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报送汇总表》(见附件)1份。
4、县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案例进行评选,并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附件:永春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报送汇总表
篇2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中职;案例法
新课改的实施,在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上,许多院校都在寻找和探索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选取适当的案例,在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起主导作用来分析案例,发现问题,讨论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目前的中职财务会计教学课程主要教授企业的收入、支出、资产以及所有者权益等内容,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仅仅注重于对会计核算、企业收益情况等基本的会计原理的分析与研究。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从而,也突出了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课程安排上面要做到详细、全面,当前的教学水平显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规则繁多,所以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中职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1.2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以往的中职财务会计的授课方式仅仅局限于黑板教学,口述教学内容,但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教学内容,尤其是关于财务方面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深刻的理解其意义与作用,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对教学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单一地通过教师讲解所达到的效果有限的,并不能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学生依旧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2.中职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步骤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目的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从而达到学生独立完成财务会计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运用下几个步骤:
2.1制定教学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此次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教学案例,并根据教学案例来对学生提出课程要求和相关的问题,同时,还要突出教学课程的重点、难点,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为了数据等内容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以真实的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加强学生独立研究,并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如何选择教学案例
教师在选择的教学案例的时候首先应该符合其教学目标,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等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案例。由于教学目标是中职的学生,所以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考虑其是否简单并且容易理解。在选择和设计案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且还可以将与案例相关的定理进行整理和总结,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案例的同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也能学到新的知识点,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对案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做好基础。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其趣味性,这种教学案例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达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案例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学以致用是大多数学习者学习的目的,中职学生学习财务会计也是如此,学到的知识能应用于生活,应用于社会。所以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案例的时候应该以实际为出发点,制定一些和学生整体水平较接近,与本地产业相联系的案例,应该具有时代性。
2.3教学案例的讨论
在教师制定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的案例后,可以通过案例讨论来实现案例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协作来对案例进行探讨。通过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小组讨论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是案例讨论中的主要角色,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从不同方向发现问题,组员之间可以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和讨论,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最后大家发挥各自的优点,总结出相对完善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不同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探讨和研究,各抒己见,在相互讨论中完善自己的不足,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当然,在案例学习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任由学生自由阐述,应该适当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学生一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案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进行报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各个小组报告完毕后,教师还需对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其新颖的想法或者优秀的解决办法等也要提出表扬和赞赏。通过教师验收报告,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于会计学习掌握的程度,从而在选择和设计教学案例时有了准确的依据,可以加强案例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拓展思维,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4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
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应结合学习小组的报告对此次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总结,为以后制定教学案例提供了经验。教师应该将教学案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做好归纳总结,还要指出学生在本次案例中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所以,在进行学生课堂分组讨论之前,教师首先要解决与案例相关的基本会计基础和原理,并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做好教学总结。
2.5进行实训
财务会计是一门注重学生实践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之后,通过实训教学会使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训来对学生今后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模拟,验证学生在学习和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3.如何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
许多中职学校在案例更新方面的工作明显存在不足,很多财务案例都与教学目标不相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学校或者教师可以搜集并整理一些具有时代性的财务教学案例。学校也应该建立并完善自身的财务会计案例资源库,从而更好提高财务会计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财务案例教学法,应注意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的积极性。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并要求同学做好预习,对案例有所了解,提高课堂效率,使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总结
案例法教学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财务会计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而案例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合理、科学的运用案例法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自己的知识有效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作者单位:煤炭工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胡德加.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新财经,2012,(2):7-9.
篇3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师教育;教师技能
1 教学案例及类型
“教学案例”的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师范生的知识水平,以文字、语言、影像等形式呈现的有典型意义并能促进其分析和讨论的实例描述[1]。
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顺序是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教学实践。三个过程环环紧扣:师范生先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再结合理论进行教师技能的培训,加强每一项技能,逐渐形成综合教学能力;最后展开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本文按照师范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教学案例分为:理论学习型、技能培训型和教学实践型。
2 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在教师教育各理论课程中,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体系,以及在这些理论中论点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联接主义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等,认知主义学习理路中的发现学习论、意义学习论等。教学案例可以把理论课程中抽象的教育理论具体化,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特定教育现象或具体课堂教学实况中,为师范生提供接触课堂的平台,既能升华理论学习,又为教学实践做好铺垫,是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极具价值的财富。下面就以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意义学习理论的学习为例来说明教学案例的应用。
2.1 教学案例聚焦
案例1: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一节的导入中,教师这样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形成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多少个?该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学生回答)我们知道男性体内有很多的,而女性则一般是一个月才能产生并排出一个卵细胞。另外,小,卵细胞大。那么和卵细胞的这种数量和形态上的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哪些异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案例1从表现形式上属于描述型案例,教师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请学生根据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再由两个演绎式的提问自然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复习,学生不仅对已有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而且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2 分析教学案例,链接“最近发展区”理论
案例1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作为新课的支点,这种旧知识导入是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师首先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根据教学内容的内部联系,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并创设了几个最近发展区。在导入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由提问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通过这两个发展区,最终实现知识的同化和思维的发展。在分析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师范生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新、旧知识衔接处通过设疑,可以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从一个“最近发展区”过渡到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最近发展区”。随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发展,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变化,他们所在的最近发展区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预测可能发展水平,将教学准确地指向最近发展区,在最佳时间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教学案例在教师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2]。在教师技能训练中,教学案例几乎涵盖了每一项技能,利用微格教学,师范生通过教学案例的研究、教学案例的获得及讨论、教学案例的修改等环节,可以迅速有效提高教师技能。
3.1 理论学习,小组熟悉
在微格教学前,组织训练者学习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知识。尤其是对教学技能进行全面的学习,分析教学技能的分类、每种技能的定义、作用、运用方法及要领等。一般小组成员在5~10人左右,分好组后每个成员之间要互相尽快了解,利于之后对问题的研讨。
3.2 展示教学案例,示范观摩
针对各项教学技能,提供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示范,这些教学案例以课堂教学片断的录像形式展现,使训练者对这项教学技能的应用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因为选择的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所用的技能单一,所以非常适于师范生进行学习与研究,加深对这一项技能的理解。
3.3 认真备课,编写教案
训练者确定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后,正确分析教材,根据训练的教学技能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实施方式,编写教案。
3.4 角色扮演,进行录像
微型课堂要由扮演的教师、学生和摄像人员组成,教师由参加训练的师范生轮流担任,学生由小组的其他成员扮演,整个实践过程用录像的方法准确记录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虽然这是一个模拟的课堂,但是它改变了传统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师范生有了“上课”的机会,由原来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把教师技能训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5 组织讨论,反馈评议
(1)录像材料作为教学案例
录像真实地记录了“教师”角色的实践表现,把“教师”备课时的设计以及对教学技能的理解直观地展示出来。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很高,其录像可以作为示范观摩的教学案例,循环利用;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加强,那么其录像就是为他自身技能提高而量身定做的教学案例;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较低,则其录像可以作为反面教学案例,为其他师范生的讨论提供材料,通过分析此教学案例的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分析讨论教学案例,进行评议
小组成员通过反复观看、反复比较各个“教师”呈现的录像,以此为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交流、交换意见。
在评议的过程中促进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改进自己的内隐决策,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各项技能。
3.6 修改教案,反复训练
训练者深入研究本人的教学案例,对照评议结果提出的问题,修改完善教案,重新实施教学,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实际情况决定反复训练的次数。在重复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案例的循环利用,快速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
4 教学案例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案例在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促进实践者知识结构的变化——由理论性知识逐渐向实践性知识过渡。于2009年2月~2010年4月在温州市钱库高级中学见习、实习过程中,积累了教学实践的经验,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有效发展了实践性知识。下面具体以在“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章节复习课”中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说明。
4.1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教科书和网络途径,本人研究了大量的关于复习课的现成教学案例,发现在传统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把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概括,列出知识框架,尽管有的教师在其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但都流于形式,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是浙科版教材《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第三章知识,这章内容与人体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了对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教材后,本节复习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美国“泡泡男孩”的生活,把复习的知识点连贯性地加以整合,经过学生对短片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探究、讨论、总结,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转贴于 4.2.教学实践
从网络中下载“泡泡男孩”的视频,结合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将“泡泡男孩”的故事分割成若干片段,由这些片段分别引出知识内容。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协助者”播放“泡泡男孩”的短片,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学生通过观看短片,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科学问题。
4.3 撰写教学案例
综合课堂上教师教学、学生表现以及课后指导老师的评价,本人草拟了教学案例的初稿。而且各教师通过讨论交流,指出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如个别短片内容和知识点联系不大;由于截取的操作问题,部分短片跳跃性过强,应该舍弃;部分短片时间过长,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建议每个短片时间把握在30秒~1分钟等等。本人虚心接受了其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反思分析后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完成定稿。
4.4 教学案例指导教学实践
撰写的“免疫复习课”教学案例以书面的形式反映了本人教学实践经历,对复习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为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为其他同学以及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5 总结与反思
5.1结论
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在高校的课堂、教师技能的训练、中学的实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案例应用的优势,教学案例对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教学案例是教师提高教师技能的有效媒体。虽然教师的切身经验很重要,但是教学案例呈现的情境为师范生进行了其它教师的技能展示,提供了成为优秀教师的参考点和共享经验,使知识不断交融与延伸,教师技能共同提高。
(3)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在记忆中不断扩展解决具体问题的案例库,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根据他们从以往案例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来采取行动,从而提升教师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
5.2 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中应用的不足
尽管教学案例的应用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教学实际,当每位教师在编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自身的一些偏见,造成教学案例的不客观性,阻碍学习者正确认识和把握问题。其次,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标、录像等,它们在教师教育中应用时必定会使师范生在课堂上引起头脑风暴,通过课堂的互动,促进师范生的讨论交流,这就要利用课堂上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教学案例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教师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
[4]Towl, A.R. etal. ASCI case collection.1963:293.
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师范生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应用
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我国教育活动的一大优势,但实践教育却相对显得十分薄弱。随着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培养出既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又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师范生来适应时展的要求。师范生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许多高师院校中,师范生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仍然延续习惯了的、陈旧的教学方式: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采用上课记笔记、下课做作业、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针对师范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教学经验,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则可以处理好师范生在学习教育原则和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生搬硬套教育教学原则的现象,使训练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并拉近训练课堂和实际教学的距离。
一、案例教学在师范生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能促进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案例教学的模拟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准实践的机会,由于教学案例提供的是真实的、生动的、典型的教学事件,因此师范生在学习这些教学案例的过程中,能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从专业的角度思考案例中的教学问题,并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讨论中的反馈信息,对案例作全面透彻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探索和讨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攻关意识,使他们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整合和理解教育学与教学法中有关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师范生通过对教学案例中示范老师各种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和体会,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逐步学会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并在以后的试教或教学中,知道从何处着手进行教学,逐步形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进行实际课堂教学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实际教学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缩短教学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另外,借助于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从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而且为学生创造了表达自我观点并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使他们的口头表达技能、讨论的技能、人际交往的技能及合作的技能等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2.案例教学能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更好地掌握理论。
不少人认为教学案例是特殊的典型,表现为某时某地的教学情景,不能传递理论知识。事实上,研究案例会促进学生对理论运用的方式、原因等作深入的思考。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的,这些知识、才干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案例讨论后,学生从案例教学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就会慢慢地与原有的知识融合,成为已有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
3.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
十全十美的教学是不存在的,由于教学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总是处于两难之中,常常是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成人的利益,就多少忽视了学生的要求及儿童世界的特殊性。并且学生从书本上了解到的有关内容,常是以理论分析的面目出现的,难以有切身的体会,而案例教学就把两难状况相当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学生通过讨论案例中涉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逐渐学会如何分析问题,遇到类似的情境或问题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同时也就掌握了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举一反三。这样学生就逐渐养成分析问题和反思的习惯,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感悟,成为自己的认识和素质。
二、应用案例教学培养师范生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基本途径
1.以教学录像作为教学案例。
教学录像是音像案例,它既生动、真实,又可以回放、重现。在观看教学录像前,可要求每个学生先试着按自己的思考设计教案,在看完录像之后,对比分析讨论,看谁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录像中用了哪些教学原则和方法,通过哪些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思考,在教学中采取哪些手段和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讨论完后按自己的体会重新写教案,并请设计较好的同学登台试教,使整个过程在“诱思、体验、讨论、体悟、实践”等环节中进行。
2.以实际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案例。
充分利用我们的实验基地,让学生进行教学见习,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帮助老师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等。这样做能让他们逐步学会了解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就此商讨各种解决办法;体会教师对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讨论教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否恰当有效。
3.以学生在试讲中出现的真实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技能是以知识为基础,经过有步骤的练习而形成的。从一节课的进程来看,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大体包括组织教学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在学生掌握技能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并亲自试讲,然后利用微格教学对学生试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自评、他评、讨论的方式反复进行训练。
4.以在网络和书刊中收集到的教学范例作为案例。
这些案例一般都是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优秀案例,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启发学生,体会这些案例所反映出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教师对教学的创新设计。讨论该案例是通过哪些手段和方法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思考的,是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指导,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等。
在进行案例教学中,教学双方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有责任从大量案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适当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组织讨论,一改以往的权威形象,做促进学生讨论及反思实践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地收集与案例有关的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确定案例中的问题所在,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参与课堂中的讨论,负责地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在讨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宝臣.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实施原则.黑龙江高考研究,2002,(6).
[2]季诚均.高等教育学教学中案例方法的运用.课程教材教法,1998,(7).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师范生的音乐课堂教学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区别于其他综合类高校的一个显著特点。案例教学在高师音教专业中对培养师范生适应音乐教育实习和满足将来进行的音乐教学工作需要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一、案例教学是连系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桥梁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验对基础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思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是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协调衔接好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如何能够使高师的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服务,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通过案例教学搭建起连系中小学校音乐教学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有关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丰富信息,使学生能够在高等院校学习期间,即可对将要接触的基础音乐教育实际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及时调整音乐教育学习方式和策略,以适应未来的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需要。例如,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通过对“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的优秀教学案例获奖案例进行分析,师范生能够获得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信息,是帮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校音乐教学现状的有利渠道。
二、案例教学是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互联系的有效方式
笔者在师范生实习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在中小学校实习中感到:“站在音乐课堂中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设计一堂音乐课,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如何管理好学生”,出现不能将在高校中所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如何运用到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践中,造成了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脱轨”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是一种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它从鲜活的案例出发,要求学生综合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相关的理论与原理,对案例进行具体的实践实例的诊断与分析,最终形成结论或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2]。例如,笔者在音乐教育学课堂中讲到音乐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时,通过借助“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永远的莫扎特》这一优秀教学案例,要求师范生仔细观察并分析授课教师的设计理念与意图,研究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师范生学习音乐教育的兴趣
笔者身为高师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学的教师,在课程讲授中感到师范生学习音乐教育积极主动性严重欠缺,缺乏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音乐院校的大部分师范生在其主观态度上偏重于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于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主观认识上比较欠缺,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主要是以专业技能练习为主,缺乏音乐教育学习的兴趣。 通过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甚至可以模仿教学案例中教师的上课方式,深入到案例中体验教学实践,使师范生对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真正掌握形成的自我实现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师范生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中与同学、教师产生思维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有效提高师范生学习音乐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目前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会计教学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详细的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
一、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瓶颈
(一)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并没有结合市场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来更新学校的教学理念,这样就造成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发展需求不符合,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时候,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则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使得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二)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教学管理体制是规范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管理制度,但是从目前的实际调查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例如,教学管理在对教师的考核方面,并没有按照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师的工作懈怠,不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的开展,阻碍了会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的重要指导者,如果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缺乏,这将会严重阻碍会计人才的教学,不利于会计人才的科学培养。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一些实际案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会计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四)教学案例选择不科学在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把握并不是非常的准确,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不科学的问题。因为教师对案例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把握,并且对这些案例内容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就会选择这些案例进行课堂引入和讲解。而学生也学习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识。这就说明,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如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就会出现课堂逻辑混乱或者是讲解无效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源头改革,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首先,学校要进一步搜集市场有关会计人才需求的就业信息,然后根据就业要求,改革学校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理念更好地与社会市场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既要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学理念的改革,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根据新的市场需求来改革基本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就业的实现。
(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与规范,是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问题解决的重要制度保证,只有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才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一个科学的指导。建立健全考务体系与成绩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学籍管理体系等,将对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落实到实处,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推进财务会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对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问题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第一,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教师开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教法等理论知识的培训,让教师充分掌握教学所用的基本知识以及方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第二,学校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财务会计教师,尤其是应聘一些具备丰富的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会计实践教学,巩固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面对市场就业。
(四)提高教学案例的适用性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还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案例的适用性。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在选择实际案例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实际理解力和学习力进行一个基本的测评,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案例学习的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备选案例进行科学地筛选,使教学案例与课堂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地对应性,促进教学案例使用效果的进一步加强。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文中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发展动态,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的发展,培养更多的财务会计人才。
作者:赵爱霞 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旅游专业;应用研究
在新的教育理念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进度。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旅游专业课堂教学应该具备研究性教学内容,而案例教学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案例教学法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探究的愿望,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探究很好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1 当前旅游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生在入学开始时的旅游专业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氛围不高,最终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旅游专业水平较低的局面。传统的旅游专业教学注重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养,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有很多的学校旅游专业课程的课时很紧张,为了应对考核就会放弃开展案例教学;缺乏相关的硬件设施,阻碍学校开展案例教学。
2 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1 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又被称为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将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讲解案例,让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解决实践中的一些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2.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案例教学的材料具有独特性。
将现实中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从而更为便利的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中的概念和原理等。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教学案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
进入课堂环节的教学案例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其中并不参杂着任何的个人评论或者是分析性的内容。学生通过参与到案例教学的真实情景中,能够有效的将课堂理论转变为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转换。
(3)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案例教学作为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的重要线索,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并且结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互相的讨论和问答,从而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之一。
(4)案例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从学生层面来讲能够鼓励学生探究和发现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从教师的层面来讲,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案例和授课准备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综上,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双方都是有益的。
3 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1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的引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案例及时的进行补充和更新,更要求教师要时刻的关注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并据此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为此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3.2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而是主动者,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使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拓展学生只是的广度和宽度,通过对案例的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有利于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在分析和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起指导作用。从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 实施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的不同环节,选择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
需要对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时,只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促进理解和加深认识即可。当基础理论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学习专业的技能课程时,则应该选择较多的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一起进行讲解,既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正确处理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应该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采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案例教学的内容应该与理论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4.3 选择案例教学要适量适度,有针对性。
案例教学法不用在每一个章节中都引入,应该根据需要有所侧重。比如在讲解旅游者或者旅游资源等原理时就不要要应用案例进行讲解,一般的基础理论就能够完全理解。选择案例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的不同进行安排,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用较为简单的一些案例,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用较为复杂的一些案例。
5 总结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在步入社会之际是很难的,只有经过了科学系统的实践培养,才能最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具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俊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2,15(24):67-68.
篇8
关键词:校企协同;案例教学;长效机制;双赢
一、校企合作的高校案例教学模式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一)校企合作的高校案例教学模式产生的研究背景
我国高校施行案例教学的时间较晚,在1980年首次运用获得成功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发展至今,案例教学现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想要高效推进案例教学,优质的教学案例必不可少。就目前我国案例现状来说,案例库更新速度慢、资源匮乏,不能及时反映我国企业现实问题,远远跟不上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时需要。而且我国案例库中大多数案例是从国外编译过来的,自编和本土案例所占比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推广,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发迫在眉睫。如今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校企合作在教育界引起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包括教学案例模式的开发、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案例,无论从企业还是从学校的角度考虑,合作共建案例教学模式都是双赢的,双方都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所以应多鼓励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方法,在实现共赢的前提下促进教学案例模式的进步。
(二)校企合作探究高校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有效填充教学案例库资源。目前我国高校或有关机构案例库情况不容乐观,即便案例库在不断补充完善新资源,但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案例资源的更新速度都无法满足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从案例结构看,我国案例库以西方编译的二手案例或旧案例为主,西方与我国企业背景和条件存在差异,教学使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代沟。从案例来源看,教学案例来源开发渠道少,例如MPAcc使用的案例多来自教指委案例库,院校自建案例库为辅,剩下的来源渠道所占比重偏小,且由于这些案例资源分属不同的组织,案例提取、使用的共享性和可获取性较差。[1]从案例内容看,普遍缺乏与教学专业知识及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优质案例,更新调整也难以紧贴行业新动向,无法及时与教学内容衔接,教学使用效果差。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目前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受人员、资金、技术、隐私等各方面限制,案例资源匮乏,阻碍了案例教学的推广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教学案例编写,缓解案例贫乏的窘境,为教学案例注入新鲜的血液,有效补充教学案例资源,为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快高校案例教学进程夯实了基础。
2.校企合作开发案例具备相对优势。案例开发形式多样,例如建立案例库、举行教学案例大赛、组织社会编撰等,相较于这些开发模式,以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建设教学案例库是最有效且切实可行的办法。实践基地的校企合作关系保证了案例数据的真实有效,对企业实时追踪、反馈有利于案例的及时更新。同时,校企现有条件下共建实践基地为案例开发提供了平台,学生、教师甚至企业管理人员都能参与到讨论、整理、建设案例的过程中来,增强了对案例教学内容的理解。
3.体现校企双赢的思想。校企合作的教学案例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校企双赢。对学生而言,其打破了听、学、练一贯的上课模式,实践基地的实习经历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能够更清晰地建立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对案例的体验和理解也更透彻,进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的案例教学模式实现了把企业搬到课堂上来的教学效果,同时给了学校教师一个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有助于提高校内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对企业而言,教学案例研究成果为企业脱离困境、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在此基础上可以改善自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水平,丰富自身创新机制和水平,实现校企案例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因此,在当前教学背景下,校企应该主动加强合作,积极探索教学案例的新模式,通过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等方式实现校企间真正的案例教学双赢。
二、校企双赢的案例教学模式建设思路
1.建设校企案例教学合作的长效机制。首先校企合作要以校外实践基地作为依托,就目标企业的选择来看,学校应该选择能长期且有诚意合作的企业,最好选择当地企业。实践基地是学生、教师参与开发案例的首要环境,学校将具体教学案例项目的开发作为驱动力,动员学生利用寒暑期或毕业实习等时间参加企业实习调研,搜集案例相关资料和数据,加强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沟通,分析企业相关经济业务,将企业重难点问题拟定案例方案后交由案例审核团审查。[2]学校成立的案例审核团队由专业优秀教师、领域专家、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对案例选题、整理过程、成果展示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管,对学生提交的案例拟定方案筛选评定,对于合格可用的案例结合教学目标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以规范统一标准整理成原创高质量的案例,同时建立校企案例池,将整理后的案例收入案例池中供教学使用、企业后期借鉴。除此之外,为了保障校企案例教学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还可以设置“方向导向”的课程模块和大讲堂制度。由于不同的案例在教学目标上有各自的侧重点,所以设置“方向导向”的课程模块,将案例教学课程在方向化、系统化原则的指导下分为不同的模块,将入选的案例素材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科学地组合成不同的案例集合,使案例得到针对性和覆盖性的方向化管理,在教师使用时可以快速调取所需方向案例,增强了案例使用的灵活性。大讲堂制度则是邀请参与案例教学的教师或企业项目负责人开展讲堂授课,可以实行按月或按周讲解制度,定期向学生讲解教学案例,具体的情况应视学校而定,可以采取面授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服务等方式实现,这样扩大了案例教学传授的面积,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学习、运用案例。
2.加强政企协同、政校协同。校企合作的案例教学虽然以校企协同为重点,但也要关注政府和企业、学校的协同关系,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将案例搜集任务派发到各个企事业单位,使企业经营中遇到重难点问题以科研项目或咨询的方式呈送相关部门,部门负责人与高校教师对呈报项目共同协调整理,结合教学侧重点设计教学案例,投放到案例池中,保证案例池与时俱进。政府在校企合作探索教学案例模式的作用是推动式的,也是指导监督式的,要监督学校正确使用案例数据,要求学校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保密处理,除教学外不得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时机成熟也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编写案例,召集业界专家对编写的案例评论筛选,剔除不合格的,将符合条件的收入高校案例池,以这种方式开发的案例具有权威性、贴合实际,是最有价值的案例开发途径之一。[3]
3.打造“骨干型”案例教学团队。案例教学是一项复杂持续的工程,一支优秀的案例教学队伍可以使案例教学成功开展。教师长期从事专业理论研究,如“空中花园”缺乏实践经验作为根基,因此高校要培养学校优秀教师到目标企业亲身实践,深入参与到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中去,或在进行案例教学前与高校负责人进行充分沟通,“近距离”接触企业。高校也可以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对教师、学生进行大讲堂授课,从业界的视角剖析典型案例,拓宽教师的专业视角,培养一批真正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骨干型”教学案例团队,为学校案例教学提供支撑。[4]培养“骨干型”案例教学团队不仅锻炼了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高校教师整体的实践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案例教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让学生真正从案例中学到东西,发现问题,从而提高高校的案例教学水平。
4.开展校企案例教学共享计划。高校或企业单独开发案例的成本有多高可想而知,若开展校企案例教学共享计划,分享高校之间的案例,整合高校之间的资源,收纳更多富有特点且贴合实际的案例到案例池中,不仅降低了自身的案例开发成本,又能把本校教学案例的教学成果及亮点呈现出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认可度的同时,也能够刺激更多企业与自己形成合作关系。在云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共享理念不断深化,技术手段也为共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共享成为各个行业难以避免的趋势。高校通过邀请其他高校或者企业负责人参加案例教学共享座谈会、联合建立共享案例服务中心等多种方式实现案例教学共享。[5]资源共享不仅加强了校企、校校之间的交流,为更多的企业和高校带来了实际便利,同时也推广了案例教学的进程,提高了地方相关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准。
三、校企共赢的案例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
1.企业参与度不高。校企教学案例成功合作的关键是企业参与度,但从高校和企业合作现状来看,企业参与案例教学的热情偏低,造成案例质量和数量远远达不到高校案例教学使用水准。所以,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是校企成功开展案例教学合作的必要需求。企业参与度低的制约因素是由于高校编写案例主要以教学为主,可能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不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缺乏对目标企业的吸引力。而企业得不到直接效益,便会消极对待或单方面终止合作。此外,企业担心案例编写使用的数据或资料被泄露或用作他途,进而威胁企业利益,所以对此不愿意公开,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
2.学生、教师缺乏积极性和能力。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对教师来说,其教学任务繁重,热衷科研成果评定职称,且案例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精力花在案例教学模式上看起来并“不划算”。对学生来说,沉重的课业负担、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尚浅导致的抵触心理,认为无法为自己带来切实利益,缺乏参与案例教学的动力,且大多数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难以满足案例建设要求。
3.案例教学缺乏资金支持。案例教学的展开从案例池建设到案例教学日常活动不仅需要耗时、耗力,也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成功开展和推广就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支持。反观我国案例教学的资金现状,政府部门和高校对案例教学的资金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高校的需求,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经费开展案例开发和教学。缺乏经费保障,使得案例教学各项事务的实施迟迟无法进行。可见,缺乏经费已经成为阻碍校企合作探索案例教学模式的一大难题,所以落实经费来源成为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
四、解决校企案例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政府、学校“双管齐下”。解决企业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政府的激励作用不容小觑。政府可以根据参与合作程度对目标企业分级别表彰和优惠;为刺激企业参与案例教学,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成本补偿,弥补企业的成本付出;此外,政府还可以构建案例教学服务平台,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强化校企合作意识和责任。出于企业的顾虑,学校可以提前选送专业能力和素养较高的学生进行真实项目训练,减少企业的压力和成本损失。同时,学校和企业针对案例使用数据签订保密协议、对案例使用进行加密处理等方法来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
2.建立案例教学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建立案例教学教师档案,将案例建设成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成果,跟踪观察教师参与教学案例建设的进度。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奖励基金,对参与案例开发的教师和集体给予奖励,激发教师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制定考评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制度,例如建立累积学分制、实践基地反馈制和奖学金制度等,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参与到案例教学的实践工作中收集资料、拟定案例,进而提高案例开发效率,保障实践基地长效运行发展。
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高校应单独设立专门的案例教学基金,将案例教学列为高校的重点课程改革项目,最大程度地利用教改项目和课程建设的经费,保证经费资源利用最优化。同时还可以以科研立项的形式向政府申请专项资金资助。其次,校企合作的教学案例是以企业真实经营活动为背景,为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因此,高校要鼓励企业资金的介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强化校企合作的力度。为了弥补案例开发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可以积极拓宽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如采用教学案例共享中心“冠名”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
篇9
关键词:初中科学;反思性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69-01
在科学课堂中构建“反思性实践”策略,成了每一个初中科学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教学案例反思研究
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研究是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践者,我们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对于教育教学有着许多真切的体验和生动的故事,如果做个有心人,用笔写下来便是一个个孕育理论生命的案例。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在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中“优秀”起来的。教学案例反思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教学反思案例成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
案例:原来遥控器不对着VCD也有用
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节时,为了自然地从光的直线传播过渡到光的反射,可以进行如下引入:
教师搬了一台VCD进教室,举起手中的遥控器。
师:它为什么能遥控VCD呢?
生:它是通过红外线来控制VCD工作的。
请一位同学上台,在离VCD5米处向同学们示范遥控器是如何对VCD进行控制的。
同学们发现遥控器在控制VCD时是正对VCD的。
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当遥控器不对准VCD,比如说朝相反方向按,它也能控制VCD吗?
一学生尝试几次并且成功了。
……
教师:科学家们发现,光在另一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现象,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经过反思分析,有许多科学教学内容总体上适合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用讲授的方法或者学生用自学的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学生会感觉枯燥,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挣脱“枯燥的单纯的书本内容讲解”的枷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情境,发展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实践、探索求新知的能力,让学习的内容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建立非人为、实质性、有机的联系,从而实现意义的建构。在传授知识中,渗透探究的思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它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科学教学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是对教学、教育研究工作和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必须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在写反思日记之前,下面这些问题可能会有所启发,这些问题代表着不同的教学要素,请你仔细回想:你在教学之前的计划或期望是什么?实际的教学情景又是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为什么存在差距?对你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作用?
案例: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师:当你提着细绳吊着的石块慢慢浸入烧杯的水中时,手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手会有一种变轻的了感觉,烧杯中的水面会上升。
师:我们的手为什么会有轻松的感觉?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1:……
生2:手有轻松的感觉是因为吊着的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水面上升是因为石块浸入水中后,占了一部分位置。
师:对,你们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师:你们可以利用台上的实验器材马上定性检验一下你们的猜想。
生:开始实验、讨论……
师:请你们把检验的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师:非常好!能否简要地介绍一下实验过程。
生:描述
师:同学们完成实验测量后,分析一下实验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1:……
生2:……
师:回答的很好!物体受到的浮力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
生:讨论、交流汇报
反思:
1.演示浮沉条件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但加深学生对浮沉条件的认识,须由学生自己实验探究。
2.实验的成败,取决于教师课前的准备。鸡蛋应选新鲜的,放在清水中要能下沉;如不新鲜,在清水中也不会下沉。带塞小瓶中的装沙量,课前要称好、核准。盐水的浓度要根据鸡蛋的新鲜程度决定,只要鸡蛋放入盐水中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就可以了,量筒里装的盐水多少也要合适,否则,注入清水,鸡蛋不会下沉。
这节探究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探究实验求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之间的规律。教师注重了学生探求未知知识的认知过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很自然地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避免了照搬结果,死记硬背。
反思性实践教学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设计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在教学后反思。它能帮助我们从压抑的、常规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我们教师如果掌握了反思的方法,就多了一份研究的自主,多了一份摆脱机械劳动的可能。
参考文献
[1]Karen F.Osterman,Robert B.Kottkamp.教育者的反思实践――通过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10
思考之一:从课堂教学反馈的主体出发,织好教师讲解与学生感悟的关系网。
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认识系统,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是教师一人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能动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反馈,把信息反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学案例一】“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有教师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相汇报活动情况,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但到第五小组汇报时,出现了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但该组学生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的情况,因此该组学生坚决不同意“袋里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的说法。于是教师反复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力求以理服人,使学生认同自己的看法。但教师费了不少口舌,学生却拒不接受。教师最终无奈地说了句“以后你会明白老师说的是正确的”,然后继续后面的教学……
【剖析】
对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知识,本身就容易受到样本的多少以及实验操作规范方面的影响。第五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中出现摸出的白球次数比摸出的黄球次数多的情况,有可能是黄球和白球的数量之间相差不大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实验操作时,摸出一个球后没有摇匀造成的。对于这样的结果,光靠教师讲解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学生实验的结果就是这样,此时教师的苦口婆心往往会适得其反。
【对策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出现了和正确的知识点相悖的反馈信息时,教师首先应弄清出现这样错误信息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个信息得到的过程和细节,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和回答判断他们有可能是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还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结论的理解,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引导产生错误论点的学生自主修正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是适时的引导,而非灌输式的传递。在经历了这样的修正、感悟的过程之后,有收获的将不止是产生错误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而言,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头脑中认知结构会更合理。总之,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心智尚未成熟,受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反馈,理解学生在反馈中所包含的信息,剖析学生产生这一信息的思维过程,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也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把握。
思考之二:从课堂反馈的目的出发,织好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关系网。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教学活动的结果的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织好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关系网。
【教学案例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
师:今天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请同学们翻开书。你能从书上学到什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生1:我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底×高÷2。
生2:我知道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S=ah÷2。
生3:我知道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
师:下面我们利用所学的公式来求三角形面积。
【剖析】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片面地认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殊不知,学生只知道公式推导出来的最终结果,只了解其中直观的部分。如果教师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吗?估计会回答的学生就很少了。这就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推导公式的过程是很难通过静态的课本来理解的,而是要经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逐渐内化。
【对策建议】
面积公式不难理解,学生通过记忆面积公式也会进行面积计算。但是这样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只会生搬硬套,题目稍有变化就会束手无策。因此,笔者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来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图形的联系和变化的同时,促进智慧的生成;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动手、动脑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为此,笔者建议“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应先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转化思想方法,再根据本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通过动手实际、自主探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组织学生反馈。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反馈中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操作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及时了解学生得出结果的过程及其使用的策略,并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即课堂教学反馈要处理好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关系。
思考之三:从课堂反馈的范围出发,织好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的关系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关注全体与个体共同发展的教学。
【教学案例三】“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师:你还能念下去吗?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来表示吗?(让学生写在草稿本上)
教师让四位学生板演反馈。
生1: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
生2: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
生3: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
生4: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师:同学们能用2a、4a表示眼睛和腿,这种方法很好!
此时,还有学生举手要发表意见,但教师视而不见,开始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剖析】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对于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没有加以分析,没有弄清每个出现的信息中所蕴含的思路,对于很多学生反馈的信息,尤其是与自己预设的思路不符合的信息重视不够,没有引导学生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沟通,比如生2、生3的信息有可取的一面,能想到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青蛙眼睛的只数和腿的条数,教师要通过分析比较,用字母表示眼睛和腿的时候究竟是用多个字母还是一个字母来表示更能看出眼睛和腿的数量与青蛙只数的关系,让学生对信息进行比较,弄清这些信息之间的异同点。
【对策建议】
上述案例所呈现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十分普遍的,当有学生给出了教师所预设的正确答案后,课堂交流就匆匆收场,而且反馈信息的只局限于个别优秀学生,没有给其他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学生的个性思维无法得到展示。这样反馈的信息容易失真,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存在的问题不清楚,反馈的学习情况高于班级的整体水平。教师如果只重视优秀生的反馈,无视后进生反馈的信息,会使后进生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大,造成这类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影响班级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上文案例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反馈,学生互相传递信息、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弄清楚字母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应回避问题,而应顺着学生的思路来随时调整教学,反馈的学生人数多,反馈面较广,“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才会水到渠成。让课堂教学反馈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于好、中、差每个层次学生的整体情况都要有全面了解,才能依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在反馈信息尽量全面的基础上,要重视对后进学生的关注,在他们知识探索获得成功后,将他们的成果反馈给全班同学,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课堂反馈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的关系。
- 上一篇:煤矿企业文化
- 下一篇:医药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