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师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
幼儿教育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式及相关的教育以及工作中的规律进行研究的课程。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唱、跳、表演、弹奏的能力,学生还应该对幼儿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通过对幼儿的活动与心理情绪的变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掌握,进而为幼儿的教学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1]。因此,这门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与掌握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更好的联系,进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可以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各不相同
幼儿教育学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将育儿的知识通过课堂集中传授给学生。但是随着近年来对生源不断进行扩招,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参差不齐,这给幼儿教育学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的过程中难度越来越大[2]。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好的规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过着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二)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实践
许多学生在进入这一专业的学习之前,对这一专业没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实践的意识与经验,对这一专业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学习中,也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不能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大脑的潜意识中没有清晰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刻,这对学生进行以后的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运用,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而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有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而对案例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凸显。
(二)教学的重点是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则不告诉学生。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较为重视,对学生运用教学知识的能力和对实际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较为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3]。在教学中,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占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这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还可以使案例教学的重点得到展示。
三、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的相关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具有时效性、典型、真实的案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选用自己教学生涯中的案例,既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又可以反映幼儿的真实情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可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地区发生的情况,这样具有普遍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其产生重视,进而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是发生在近期的,尤其是那些可以引起民众积极讨论的话题与案例,时效性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幼儿园每天早上的开园中,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教师可以以这种最为常见的情况作为教学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都可以见到的情况,再加上这是在大多数的幼儿园经常发生的情况,尤其对刚步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极为明显。教师将这个案例作为教学的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兴趣与疑问,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与思考,进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合理安排案例探讨
教学课堂的引入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案例紧密相关的情景,进而通过场景的过渡,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故事结束之后,教师抛出教学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案例教学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再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进而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进行提升。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对案例的理解与分析也不同。学生直接进行探究与讨论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思维发展更加全面,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例如,对于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周边幼儿园的这种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通过多媒体的借助,向学生播放与案例有关的视频或短片,逐渐将课堂教学引入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搭配,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都有安排,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都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落实,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在小组探究、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对探究与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进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三)对教学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对案例进行总结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言的机会,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不能向学生宣布某一个小组或者某一个学生思维是正确的,教师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要对思维有偏差的小组或者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纠正。案例总结中,教师不能只将注意力停留在分析与总结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模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对学习的方式进行改善。例如,在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的案例中,教师在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时,可以运用综合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的评价三者之间的结合,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而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实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全面评价。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有效的弥补,改善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有效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教学中,进而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调动,进而有效促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娟.中职幼师幼儿教育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0(11):43-44.
[2]吴珊琦.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教师,2018(12):112-113.
篇2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法;旅游市场营销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学和营销学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运用营销专业知识分析旅游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我国目前的旅游教育来看,旅游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各大院校应旅游发展的需要,旅游专业学生开了一定的实践教学课程,但由于实践课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实践教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课堂教学还是旅游教育的主阵地。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在这种大背景下也沿用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绝对权威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得不到培养,这与旅游市场营销学的特点不相符合,也与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合。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这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营销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乃至造就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应用人才意义重大。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一词的英语为case,可译为医学术语“病例”,法律术语“判例”。可见,案例具有个案、实例的特征。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从旅游市场营销学角度来理解:案例教学是根据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通过精选旅游市场营销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资料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种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功能。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过程,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二、旅游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对于教师而言,有效利用案例教学这一教学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案例教学需要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总体上讲,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教学准备。这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选择恰当的案例、拟订讨论题、确定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案例。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供学生分析研究,总结普遍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选择案例或编写案例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编写内容与所学知识相关、难易程度与学习知识的深浅度相关、篇幅大小与教学时间相适应的案例,不能简单地把一些资料取来就作为案例来使用,要进行筛选和精心的编排,力争做到选材得当、描述真实、语言生动;其次,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案例的内容确定思考题或讨论题。一个完整的案例要在正文的后面提出几个问题,以供学生讨论之用。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诱导性、可争辩性,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讨论、争辩进一步深化所学理论知识;第三,确定案例教学组织形式。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讨论。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以个人独立思考为主的小型分析讨论会,适用于案例内容较少,相关知识较简单的情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静思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分组集体讨论,适用于案情内容复杂,涉及的营销知识繁杂,信息容量大时,主要培养学生的研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现场考查或情景模拟,对实践性较强的营销案例,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准现场情景模拟,可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型辩论会,对于具有开放性的案例,结论可能不唯一,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去伪存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的思维速度、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但不管以哪种形式开展案例教学,教师都必须先根据教学目标、案例案情、学生人数、教学环境等确定具体采取的组织形式,设计、布置好案例教学环境。
2、组织案例讨论。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教师这时充当主持人、评委、教练、旁观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案例教学课开始,教师用几分钟简要介绍一下案情,布置讨论思考题。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对照讨论题,反复思考,推敲案情,待学生基本熟悉案情,得出基本结论时,再组织讨论。案例教学法是要让学生成为讨论中的主角,但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监控下有秩序地进行。在讨论中,教师不要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但教师要控制讨论中的方向问题,不能让学生在讨论中跑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自觉加以修正,必要时,也可向学生直接阐述某些营销概念和基本原则。教师还要防止讨论中一些学生过激语行的出现,如有出现要及时制止。教师在讨论中还需适时地作相应的穿插和总结,以活跃课堂讨论气氛,避免出现冷场。总之,每个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应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
3、案例讨论后的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确定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不能确定标准答案,应确定倾向性的意见,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明确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其依据是什么,通过讨论受到哪些启发,讨论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对学生的表现也加以总结评价,主要总结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等,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旅游营销案例涉及旅游营销实务中的问题,许多教师因未从事过旅游营销实务方面的工作,教学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花更多时间去备课或者去从事一些旅游营销实践工作。具有旅游实务工作经历和经验的教师应首先采用这种案例教学法教学。
2、应配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和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效率,因为许多案例材料的演示和检索都需借助多媒体系统。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篇3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高中 哲学教学 优势 运用
哲学是一门高度概括、理论性强的学科,也是高中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文综(政治部分)高考中都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中学生社会阅历浅,他们普遍认为哲学语言晦涩难懂、哲学理论枯燥乏味、哲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因此,学习哲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教师选择哪种教法能改变教学中低效的问题呢?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适合高中哲学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思考、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高中哲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运用案例教学法,可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在具体的情境中渗透深奥的哲学理论,将理论学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哲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反映的是
事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性认识。但人们的认识总是从具体、个别事物开始的。因此,教学应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带有哲理性认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深入浅出地阐述原理,使哲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例如,在讲“必须按规律办事”时,引用寓言“挤牛奶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积攒一些牛奶招待客人。但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不如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起来,临到请客时一次性挤出,那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到了请客的日子,主人去挤奶,却怎么也挤不出来。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牛的奶没有给小牛吃,这段时间也没有挤它,怎么会自然没了呢?通过思考、议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母牛造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要每天挤,才能促使其新陈代谢,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奶产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样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
2.运用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进行典型示范引导、现实模拟训练、自我研究、开展小组讨论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可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学生对案例分析、交流,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相互交流;学生被推到了“主体”位置上,虽然对他们不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有所提高。例如,在讲述“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时,可应用《马谡失街亭》一例: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到了祁山,司马懿引兵迎战,诸葛亮要派重兵驻守街亭。参军马谡主动请战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甘当斩首”。马谡自恃熟读兵书、知兵法,既没有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也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他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到山上屯兵。他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结果被魏兵杀得大败,街亭失守,马谡因此被斩首。通过师生交流和探讨得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作教条,而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1.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精选案例时要求做到:
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其次,案例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另外,案例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案例尽可能贴近现实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科特点。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哲学知识有用,激发他们自主学习。
2.呈现案例
一般在理论知识讲解前,把案例呈现给学生,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呈现的方式有:印发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要求从典型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
3.分析、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习进行讨论,进行探索实践。要求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哲学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哲学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哲学教学实践。
4.评价与总结
可先由学生陈述讨论结果,提出有疑难的问题,或在教师指引下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进行案例评价,其形式有:学生自由发言点评、教师抽查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点评。要求学生把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教师点评时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把一般的观点进一步深化、拓展,或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四、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以正面案例为主。那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知识掌握的案例不宜采用。
第二,案例宜精不宜多。要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
篇4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89-01
新课程实施以来,怎样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成了改革关注的焦点。我校自从2009年实施新课改以来,"导学案"教学模式成为我们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途径。
在历史课堂教学试验过程中,我认为利用"导学案"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突出"学"和"导"--即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单向联系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变低效的学习知识为高效地获取知识。
通过三年来初中历史导学案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历史课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即在有限的40分钟内,通过历史导学案这一桥梁,实现了师生真情的互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愉悦了师生的情感,真正地提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我品尝到了"历史导学案"给我的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的喜人变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以前空前高涨,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现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如何才能合理利用好历史导学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紧扣历史新课程标准,用心备好每一节历史课
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每上一节课,好比带领学生攻占一个知识高地。俗话说的好:"打仗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教师要想带领学生攻占知识高地,教师就必须充分备好课。教师要向备好一堂课,应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家长。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把书本上那些抽象疑难的知识转化成通俗直观的语言或表象。更为重要的是,在备好历史课的基础上,我们历史教师特别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设计独特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比如我们历史课就要广泛搜集生动的图片资料、相关的历史故事,发人深省的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能开阔学生视野的材料,设计出各种有趣的问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想学""乐学",而不觉得历史枯燥,从而使学生们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乐于接受历史,渴望学习历史,甚至每天期盼着历史课的到来,想想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例如:在讲述"帝国主义的狂潮"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扼要归纳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方式和危害;第二步.分别请学生把代表英、俄、德、法、日的虎、 熊、肠、蛙、太阳等符号,插画在"帝国主义示意图"上作为课堂练习;第三步.再挂出《时局图》烘托出 当时中国的危急局势,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提出:"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 族危机,怎样才能挽救祖国被人宰割的民族危机呢?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苦苦探索着,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结果怎样?启发学生思考,为讲好后面的新课埋下"伏笔",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2.注重导入,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
历史课时少,中考时仅50分的分值,初中的学生平时非常不重视历史学科。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我们历史老师要做一个智者,必须好好研究: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历史学习情境中去呢?我个人认为:"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把一节课比喻是响鼓,那么历史课的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激越浑厚,槌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我从教十六年来,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几乎每节课的导入都经过自己的精心设计。比如我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时曾这样设计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们回答:喜欢)?现在我出一个谜语"和老爷爷赛跑"请打出中国一古代数学家的姓名(祖冲之)。课堂随时火爆起来了,学生们兴致勃勃的猜起古代历史上的人物。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以趣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关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自从去年我校开展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历史组的老师热情很高,积极投入课堂研究,逐渐形成了历史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历史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的流程是:首先,课前老师编好导学活动案,让学生们事先完成知识梳理;然后,围绕历史导学案上的探究题,展开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展示系列活动,教师点评时能再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得到特别的发展;最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反馈练习,及时检测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努力做到当堂及时反馈。我个人认为,历史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学生则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个人认为,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流程过程中,"学案导学",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但又不等于"放羊式",更不是教师当"甩手掌柜"。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布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巡视,及时参与,了解情况,掌握全局,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地 "动"了起来,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无谓的指导,既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效率。
新课程呼唤新理念,课程改革呼唤教法的创新,更呼唤教学模式的创新。只要我们历史组所有教师团结一心,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集体备课,始终坚持主动学习、主动改革、主动实践,在课改中积极的反思总结,在课改中不断提升自己,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促进课堂建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就一定能实现我校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总之,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是在充分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教育》
[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篇5
关键词:幼儿师范 案例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教学基础的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设置一个具体的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探究,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幼儿师范学校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增强课堂趣味性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比较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为学生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感性认识,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堂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或是模拟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根据案例素材提供的相关信息,学生直接参与到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把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拿到课堂教学上,在真实的案例面前让学生融入到案例的情境中,体验角色,利用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分析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大脑思维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加地深刻、记忆牢固。
三、幼师学校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1、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教师在精选案例过程应注意:(1)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要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2)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包含一定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3)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要求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政治学科特点。
2、呈现案例
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政治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热情,学生身临其境后,教师及时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从情境材料中去感悟、探究、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
3、分析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打破几个学生包场的现象,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不同观点展开争论、辩论,变“几言堂”为“群言堂”,使学生在互相启迪中、师生多边互动中达到以“例”析“理”,用“理”解“疑”的目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政治案例教学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践。
4、总结评述
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是案例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政治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政治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2
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拥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有效的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变得积极活跃。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无法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只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以及信心的丧失,新时代的背景下强调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灌输式的机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了教学工作的被动者,无法积极的投身到学习过程当中,更加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首先应该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创新意识,积极的利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手段,比如说多媒体辅助设备和网络等等,针对当前所关心的社会问题,结合物理知识讨论,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和实践活动,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另外一个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加以培养和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营造一个质疑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会质疑,才能够有新的领悟,才能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物理学习氛围,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之下学生才会细心的发现自己的疑问,勇敢的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并且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决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应该要鼓励班级内的学生勇敢的挑战教师的错误,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质疑,在不违背事实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标新立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发掘和提升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想象和思考创造的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有些学生提出,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如果离镜子的距离越近是否在镜子上面呈现的图像就会越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讨论,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发现最终的图像是会变大的,这个时候又有另外一个同学提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实际上是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是一样的,既然像已经放大了,那么我们自己是否也已经变大?这个问题引发了班级内学生的对概念共同思考,最后教师得出结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远小近大的透视现象,通过营造一个充满质疑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面积极的思考和发言,一方面对于学生的个人情感,逻辑思维方面的培养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另外一个方面对于以后的物理知识学习也有好处,让学生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将来无论是对于理论的再创造还是科技发明都打下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我们还应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实际上拥有许多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开放性和广阔性,这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言的,但是不同点在于其站的角度和立场的不同,通过不同侧面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拥有许多种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方案。根据多年的时间工作经验发现,在物理的教学过程当中,围绕着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是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一方面他有利于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另外一个方面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而言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散思维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言拥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应该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具体的我们可以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答等方式,如:针对国家公路治理超载这一个事实,分别从压强、摩擦力、惯性、能量转化等方面讨论,这样,同一个事实,通过变化某一个具体的条件和角度最终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在物理的学习过程当中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想象有道理和有依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异想天开,比如说当学习完重力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视节目当中观看到的宇航员在太空翱翔的景象,对这种失重现象作出分析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达到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当中要求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思维能力的扩散也得到有效的发挥。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总会出现学生的说法不一的情况,因此教师对于那些拥有道理的看法应该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观点不正确的学生,则应耐心的分析其知识盲点在哪,为什么会错;与此同时应该要适当的放宽时间的限制,最大程度的调动全班同学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发挥学生想象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的讨论以及想象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巩固的同时可以学以致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法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此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无形当中学生(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65页)的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营造创新空间,培养创新理念
良好的创新素质离不开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强烈的动力,而这些动力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知识性,抑制性和情感性等等方面。在物理的实际教学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学习故事,比如说介绍伽利略勇敢的向权威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盲从不屈服,还可以向学生讲解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勇敢的专研于实践当中,用惊人的毅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契机,另外还可以介绍我国当代优秀的物理学家是如何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当中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鼓励和激发学生对实践和对知识的不断探索,勇敢的面对失败但是却依然坚定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勇敢的接受新鲜事物和观点的同时敢于向旧的观念挑战,并使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时能够独立的思考、深入求证、细心作答,并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团队合作的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效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发现,初中学生正处于热情奔放的年龄,他们对于世界和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广阔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有效的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当好学生的引路者,指导者。
五、开展创造活动,发展创造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与学都应该以做为中心。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要兼顾手与脑的并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物理学习的创新,给学生增添一片广阔的天地。比如说可以在班级内举办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兴趣小组内开展各种各样的小制作和发明,还可以通过举办物理知识竞赛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学习完电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电力发动机,具体的可以将现有的发电机零件进行重新组装,再加上磁铁和线圈等制作成简易的风力发电机,还可以让学生制作风轮,通过这样的制作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当中,更深一步的对于知识原理应用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懂得微量电流的测量等等,最后将学生的制作作品在班级内部进行展示,比较谁的发电流较大,并给预适当的奖励。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实践方案展开探讨,得出五个方面的结论,分别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空间,培养创新理念;开展创造活动,发展创造能力。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马淑美,邢蕙兰.关于初中物理第一册的改编[J].安徽教育,1982,(6).
[2]马人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安徽教育,1985,(1).
篇7
启示(投树)
在一次篮球课中,我安排了男女生各一组进行半场的篮球赛;另两组进行篮球游戏活动。在游戏进行中,我发现有组男生在一棵树下进行活动。他们分成两队,兴致盎然地以树干作篮圈在打篮球;投中树干即得2分,然后由另一队发球进攻。真是个好办法!如何才能既结合教学内容,又符合教材的技术规格,让学生痛痛快快地玩起来呢?
思考(竞争与趣味)
美国橄榄球赛为什么有成千上万的观众,而中国的武术比赛则观众了了。尤其是单人武术套路,几分钟一个人在表演,缺乏竞争性,而散打相对观众要多得多。而去年在浙江省进行的散打赛,因为把散打台摆到了水面上,运动员落水即为负。由于竞争性、趣味性大大增强,现场座无虚席,观者如堵,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来讲,基本的身体活动能力是他们需要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少年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基本素质正处于敏感期,用体育游戏将他们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游戏消除了学习中的疲劳,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从而更喜爱体育运动。而体育游戏的简便易行、形式多样、趣味无穷,更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忘却精神上的烦恼,加速疲劳的消除。
行动(创设教学游戏)
进入中学后,学生对小学经常玩的一些游戏已逐渐减少了兴趣,而更喜欢竞争性强,趣味性强的球类游戏。由于场地少、班级多的矛盾,学生不可能经常有机会在正式场地上进行球类活动,而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及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创设富有竞争性、趣味性的球类游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以树为篮圈的启示,可引伸出更多的游戏。我在教学中经常因地制宜地创设不同的游戏。在缺乏篮球场的情况下,将装球的箩筐绑在主席台的护栏上及看台的护栏上,大约2米高,当篮球筐。可进行运球上篮、半场篮球、投篮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自定规则,只要能充分的活动都可以。也可把箩筐放在看台上,由一人捡球,其余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比赛,无边界,投中后由失球队发球即可继续比赛。由于箩筐口大,且又较低,投篮命中率高,绑在主席台的护栏上的箩筐甚至还能进行扣球,因此,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也可在做俯卧撑的时候,二人一组,猜拳进行练习,负者做两个。因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练习时又有对方监督,学生不仅做得非常认真,也十分开心,比老师逼着做的效果好得多。
在教学中,我把一些比较实用,锻炼价值较大,学生兴趣较浓的游戏经过整理,定出一定规则,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示例如下:
一、 看台:
篮球1个。设1人或2人为接球员。其他人分为实力均等的两队,按篮球规则进行比赛。可共向1名接球员投篮或各向1名接球员投篮。接球员接到球后,投篮队得2分;由失分队发球继续比赛。接球员与比赛队员可互换。
二、看台:
将箩筐放置在看台上。学生分为实力均等的两队,两队按篮球规则进行比赛,投中箩筐得2分。另设一捡球员,将投中的球交由失球队发球;或将在看台上的球捡起任意扔回继续比赛。
三、 树干作篮筐
两队以一棵树或两棵树为篮筐,各投各的树(篮筐)或共投一棵树(篮筐)。投中树干(篮筐)即得2分。
四、足球
两队各以一棵树空为球门,设守门员各一人。约定边界,两队各踢各的球门。守门员与踢球员可相互交换,或进球后交换。
五、箩筐球
目标:
发展快速、灵敏等素质;提高传、接球技术。培养机智、灵活和合作精神。
准备:
在直径约2—3米的圆圈内放箩筐一只(箩筐直径约1米左右)。篮球或足球一只。
方法:
5—6人一组。一人进入圈中进行防守,其他人进攻。进攻队员在传接球的过程中想法将球投入箩筐中,防守队员可用各种姿势将球挡出,但不得移动箩筐。进攻队员必须在圈外投篮,不得进入圈内。
规则:
1、 防守队员直接接到进攻队员的球(包括从箩筐上反弹出来的球),则与进攻队员交换位置。反弹球或接球后脱手不能交换。
2、 防守队员连续被投中三球,则被罚绕圆圈外跑三圈;跑完三圈后,由被罚队员指定下一人进入圈内进行防守,游戏继续进行。(也可另定罚则)。
教学建议:本游戏室内外皆宜,趣味性强,活动量不大。尤其适合女生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游戏连续性强,学生能自主活动较长时间。
注意事项:进攻队员不得猛力将球打到防守队员身上,以免出现意外。
六、无框篮球
目标:
发展快速、灵敏等素质,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了解篮球的简单战术、规则;在活动中获得运动愉;能与伙伴合理分配角色。
准备:
设一长约12米—16米、宽约6米—8米的场地。篮球一只。
方法:
每队5—6人。设接球队员1人,防守队员1人。两队经猜拳决定谁先发球。进攻队员在本方防守区内发球进攻。可用运球、传球等方法,最后将球传给本方接手。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规则:
1、 进攻队员进攻时不得进入防守区,防守队员只能有1人在防守区内进行防守,阻止接手或干扰接手接球,其他队员不得进入防守区内防守,只可在其他区域进行防守。
2、 接球手在接球区内接到球,本方得1分;接球后球脱手或接球手接球后出界均不得分。本方得分后由另一方在防守区内开球。
3、 其他按篮球规则进行比赛。
教学建议:本游戏适合于无篮球场或缺乏篮球场的学校。
注意事项:为使比赛更加紧张、剌激;对部分女生可允许用拉、抱动作;但不得绊人、推人。
改变(进步 团队 认识 天使)
体育游戏的采用,改变了过去分组练习时学生易聚堆、聊天的现象。现在上课的前半部分采用集体练习,后半部分则进行体育游戏。学生对于竞争性强的游戏非常有兴趣,一上课,就急切地要投入到游戏和比赛中去。
体育游戏的采用,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了起来,玩了起来,开心起来。在课中既学习到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又让学生活动得心情舒畅。使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而且盼着上体育课。
学生的体育成绩有了进步
姚琦(女)
令我开心的是这学期我的体育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王琪圆(女)
通过体育课,我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得到了锻炼,它还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在这个学期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会了运球与投篮,不是以前那个什么都不会,看别人打球的女生了。上了体育课,虽然还不是很能打,但起码懂得如何运球与投篮,让我增长知识的同时又享受篮球给我带来的乐趣,真是两全其美。但在快乐中,也有过痛处,上体育课难免有些伤,我在打篮球时,一会儿手出血了,一会儿手指扭伤了,一会儿头被球砸了,但这些虽然痛,但也被体育的快乐所摭挡过去了。
金明利(女)
我学会了很多,如在课上学会了打篮球的基本的简单动作,我也更加体会到了合作的精神。当然更加重要的是这学期中,我的体育成绩明显地提高了许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单莉莉(女)
我学会了几种打篮球的姿势,也知道了许多关于足球比赛的规则
沈蕾(女)
在许多体育方面都得到提高,还掌握了一些新技能。比如打篮球最基本的运球,平日里总看见男生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根本看不到女孩的影子。现在可好,我们学会了基本的运球和三步上篮,虽然充其量不大,但也会一些三脚猫的功夫。
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
周美玲(女)
这学期的体育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趣的,同学们在上课时都能组织活动而且也很认真,虽然每个同学都是满头大汗,但是都很开心,因为从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汪君
我觉得上体育课很有意思,在我们焦躁的时候,使我们紧张的情绪松弛,让我在与同学的游戏中找到快乐,体育课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也暴露了我们的一些不足。
顾军
通过与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和打篮球,我们培养了团队精神,从中我们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感受到了快乐。
吴姝(女)
特别是打篮球,我们每个人都玩得很投入。虽然姿势不太正确,但是每个人的热情都很高涨,这些知识我们虽然只是略懂皮毛,但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学生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
韩时明
其实体育重在参与,只要你认认真真参加了,开开心心玩过了。胜败、有名次无名次根本不重要,只要参加,你的身体就上了一层楼,体质更加强壮。多做体育运动,就少了许多毛病,这不是非常好的吗!
朱敏(女)
虽然曾抱怨烈日的酷热,曾抱怨无止境的长跑,但体育课还是为生活增添一分色彩,使学习少了一分忧伤。当整天的学习、一大堆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时,体育课给了我无穷的欢乐及十分及时地休息。
郑高非
虽然这学期的体育场地比较少,但我们上得还是开心。以前的体育课比较单调,我们只是随心所欲的活动,不按照老师安排的活动。现在的体育课内容充实,我们上得很开心,不仅在放松自己,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苏毓琼
使我们在运动中学到那种坚持不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在学习上的帮助也不小。这使我在学习上运用了从体育中所得的经验,使学习也变得轻松了。不仅如此,体育运动让我们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杨涛
我们的体育课丰富多彩,有时打篮球、有时踢足球,还有的时候在教室内下棋(雨天),很舒服的。我有点觉得我的体能明显比上学期好得多了,连生病的次数都少了。在这个学期,老师让我们自由组成六人小组,每次搞活动都要整个小组参加。开始的时候,有些不怎么习惯,因为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可是后来我们慢慢地习惯了,团队精神也加强了。
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陈义立
体育课一到,我们仿佛步入了快乐的天堂,每位同学都象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高兴地、轻松地进行着身心的放松。体育课能锻炼我们的体格,增强我们的体质,虽然有些运动很累,可在运动后,我们更棒了,这点苦、这点累也是值得的。
以前我体质差,时常会感冒,上课时难过极了,还总想睡觉,极大地影响了我听课的质量。可现在不同了,我的抵抗能力上来了,这可全得归功于体育运动,没有它哪有现在神采奕奕的我。没有鼻涕的影响,呼吸畅通无阻,我能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了,我真高兴。
王心培同学:“每堂体育课,我都过得很愉快,因为它能释放我压抑了很久的情绪。我最喜欢足球和篮球。”
沈笠同学说:“每次上体育课时,我都感到很快乐,老师让我们做了很多有趣的体育活动,让我在快乐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很喜欢上体育课,每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就可以得到放松,劳逸结合。”
陈一婷(女)
“体育课分组玩篮球时,我们组实属最疯狂,开始还讲个规则,最后竟然连抱的,抓的都有,也挺疯狂的。我也挺佩服自己的,竟然可以这样玩?有时无意中做出个标准动作......总之,我们的热情是任何事物都抵挡不了的。”
周美琴(女)
“觉得现在的体育课越来越有劲了,而且经常觉得上体育课的时间太短,而感到一些失落。”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格式工具栏为文本设置字体、字号和字形;初步学会工具栏的设置。
2.能够根据页面设置的需要,熟练、巧妙地设计自己的文档。
3.通过Word文章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情境创设:灰太狼和喜羊羊进行多次的斗智斗勇,都处于下风,于是它想联合其他狼群对羊村进行攻击。它给几个狼群写去了机密文件。但其中一封被喜羊羊他们捡到了……
师:大家想看看机密文件的真面目吗?
教师展示喜羊羊拿到的机密文件,并问学生看到文件的感受?
预设:文字太小,看不清楚。
师:同学们想解开这份机密文件吗?
揭题: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解密机密文件
【设计意图】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定位于我要帮助喜羊羊解开机密文件的任务上,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进行本堂课的学习。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解密“机密文件”
通过“机密文件”的查看,学习第一个重点:改变字体大小。
(学生打开机密文件。同桌讨论,汇报交流,自主尝试)
教师和学生一起查看机密文件,说明灰太狼的来势汹汹,如何打败灰太狼?如何通知?
【预设】设计陷阱(教师引导,让全村人一起设计陷阱)。
2.设置“紧急通知”
师: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喜羊羊写的一份紧急通知,喜羊羊想让羊群们一下子就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你能帮助他吗?
(教师进行引导,对文章标题或正文进行放大字体、加粗、斜体、下划线等处理,并说明如何进行处理)
布置任务:
(1)标题“紧急通知”字体设置为“隶书”“三号”“加粗”
(2)正文内容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小四”
(3)正文中“灰太狼”“今天晚上九点”“准备一个火把”三个词设置格式为“下划线”“斜体”
让学生在教师机上进行演示操作。
【设计意图】帮助喜羊羊解决难题,这能够较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更有兴趣地进行下面的操作。让学生通过自行尝试,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更好地掌握并巩固技能,并突破教学重点。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完成“我想对灰太狼说”
任务布置:
1.“我想对灰太狼说:”后面写上你想说的一句话
2.对全文进行字体、字形、字号的设置
让学生在“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的音乐声中完成作品
四、总结评价,课堂延伸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评价,最好能够寻找
出一些特例(改变字体的颜色)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篇9
[摘 要]: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体会,总结了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五个部分。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编制学案 实效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时虽然大幅度减少,但是教学的内容没有减少。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容量?如何推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学习呢?我认为,科学地编制学案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帮助。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一、明确课标、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非常明确的知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例如,我在编制《近代科技革命》学案时首先列明课标:(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
学生通过阅读明确了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预习学案:把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重点探究的问题都详细列出,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先有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的组长发表讨论的结果,最后由老师集思广益,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升华总结。
思考: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材料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运动和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20多年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三次:第一次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和“计划经济崇拜”,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次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和“所有制经济崇拜”,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自《文化艺术报》
思考: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三、课堂检测
围绕课标编制一些基础习题下课前当堂检测以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例如,我在编制《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设计了以下的课堂检测题:
1.我国古代农书中,把生产工具改革放在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B.元政府主持编篡的《农桑辑要》
C.王祯的《农书》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古典文化B.造纸术C.印刷术D.儒家学说
3.“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
5.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着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发明并使用雕版印刷术②发明地动仪
③实测地球子午线④编著《本草纲目》
⑤祖冲之精确推算圆周率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④
四、课后拓展(课后作业)
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本节的重点知识,通过进一步的练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编制《近代科技革命》学案时设计下列作业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证据。
2.乙组同学认为:“科技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研制电灯的关键是找灯丝。据说,爱迪生实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都没成功。1879年,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碱丝制成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的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爱迪生自己说:“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
3.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
篇10
导学案 合作探究 高中地理 有效
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逐渐代替以教室为阵地、以教材为载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则主要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引导。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如何才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笔者结合“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的教学实践及对桂林某中学400多名师生的调查结果,探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编制优质导学案
能否编制适用于课堂合作探究的导学案,是课堂能否实现高效的前提。优质的导学案应体现策略“优”、程序“优”、内容“优”。
1.策略“优”
调查结果显示:91%的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应以学生需要为中心,遵循适量性原则,知识难度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题量适当;体现整体性,备课组是一个整体,导学案各部分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突出图表结合,加强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重视探究价值,将知识点转化为梯度性的开放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2.程序“优”
80%的教师认为,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大了备课量。因此,优质导学案需要融汇教师集体智慧,便于全面分析学情,实现资源共享、减轻负担。集体备课流程为:具体分工(落实每节课主备教师)――首次研讨(研透课标、教材、教参、学情、配套练习)――个人主备(精心设计导学案初稿)――二次研讨(备课组集体研究初稿、修改、定稿)――因材施教(适当补充、调整)――反思改进。
3.内容“优”
调查中,学生认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分析同等重要,分别占38%和33%,两者比例约为1:1。而实际编写时只有20%的教师以学习目标为主,60%的教师设计导学案时以重难点分析为主,两者比例3:1。这说明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更加突出学习目标。
导学案没有固定的模式,经笔者实践发现,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应包括以下部分: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温馨链接、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小结、反思提升。其中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的编制是关键,其内容选择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最大限度实现导学案的有效性。
二、有效利用导学案
在精心编写导学案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导学案“导”的作用,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导学案利用的有效性。
1.课前以案导学的有效性
课前预习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90%的学生认为导学案辅助预习使学习思路更清晰,87%的学生能基本完成预习内容,这说明导学案达到了以案导学的目的。教师提前1~2天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法指导完成预习案的内容。要重视导学案的批阅,导学案可由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互批,教师则进行抽样批阅。课前批阅可以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便于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节奏。
2.课内以案论学的有效性
(1)有趣的情境导入
富有情趣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结合贴近生活的素材导入,既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背景与意义,又能密切学科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力环流”一节中,通过播放“热气球和孔明灯上升”的音频导入,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频走进课堂,日常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上升的原理,从而自然过渡到主题内容。
(2)高效的合作探究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可适当进行指导。课堂讨论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讨论时课堂比较“混乱”,教师则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荐一名代表将本组探讨的思路、证据、结论向全班同学汇报。要实现课堂的高效性,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导学案与多媒体有效结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导学案教学效果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多媒体的应用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纸质导学案只能提供有限的图表、文字,而对于动态图片、动画、音频等是受限的,因此导学案应与多媒体相结合以提高有效性。在“热力环流”一节中,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玻璃缸内热水盆和冰块盆的环流实验、海边拍照站位错误的动态图片、“军港之夜”歌曲、海陆与城郊热力环流的形成动画等,冲击学生视觉,直观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②有的放矢,让学生自己讲。高中生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学生去探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的交往为同伴提供了易于接受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热力环流”一节中,海陆、城郊、谷顶的热力环流形成具有相通性,只须选取其中一种进行较详细的讲解,给学生指明方法和思路,学生便可结合导学案提供的材料和梯度性问题,将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地讲解,其他小组可以纠错、补充,竞相发言,不断完善。
③活用导学案,体现课堂生成性。对于导学案的使用,60%的教师全部按导学案的思路讲解,而66%的学生希望必要时教师引导利用,而不是完全按照导学案教学。说明教师不能被一案所“困”,在活的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地理的生活性。精心选择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课堂变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在“热力环流”一节中,结合学生的亲身体会,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析学校(位于山谷)晚上为什么比较冷。
④有效控制学生的讨论时间,适时进行引导。42%的教师认为,目前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展探究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课时紧张。课堂一旦放开,就可能出现易放难收的局面。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调节者、引导者的作用。备课时要根据探究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张弛有度、放收自如,不能完全放开给学生自己讨论,也不要矫枉过正,限制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课上适时地进行点拨,既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又防止部分学生在讨论时偏离主题。在学生对质疑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小组内部进行诱导和点拨,对于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如“工业区和绿化带的修建”,应引导学生厘清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对于重点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则需要精讲,如“气压值的比较及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应讲清垂直和水平比较的思路。
⑤关注学生动态,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进步的动力。调查中,50%的学生在展示环节不敢发言,这说明学生缺乏自信心。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动态,包括眼神、情绪、举止等。探究的课堂不是几名优秀的学生配合教师表演的过程,教师要特别关注跃跃欲试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踏出一步。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及时强化,对学生及时赞扬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念。
“热力环流”教学中融入了实验、动态图片、声音、诗文,结合了热点问题、学校地理位置,根据导学案设计的梯度性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事物的运动规律,当学生有一定程度的疲倦时引入一段动听的音乐或诗文朗诵再次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投入到讨论中来,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及时的能力检测
通过讨论、点拨、精讲后,可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检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有两种检测方式:一是回到预习案处,看学生是否能解决课前疑问;二是做训练案相关练习,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在“热力环流”一节中,通过编写导学案时的学情分析,知道学生对“气压的比较”有困难,因此在预习案和训练案都设计了难度不同的题,通过检测看是否已突破这一难点;还通过让学生根据设计好的Flas在电脑上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课后以案促学的有效性
81%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对复习有较大帮助,这与前面调查的约90%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可以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相对应。课堂上没有完成的训练案可在课后完成,同时学生课后的反馈信息可优化教学。导学案使用后教师应收上来批改再发给学生,课后批阅可以反馈矫正,及时落实对教学过程的诊断,从而提高“教”与“学”环节的有效性。导学案涵盖了学习要点、重难点分析、典型例题,因此要注重课后的有效利用,定期装订成册,便于回顾知识,易于复习。
三、导学案的使用效果
1.整体效果
70%的学生认为,实施导学案教学对地理学习有一定帮助;60%的教师认为实施导学案教学对三年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这说明学生和教师对于导学案教学的效果是肯定的。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在重点班和普通班显著性水平差别不大,说明导学案对于不同层次学生使用效果差异不显著,具有广泛适用性。
2.能力提升
与传统教学相比,82%的教师认为导学案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90%的教师认为导学案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73%的学生对采用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好评,60%的学生认为地理导学案的使用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说明导学案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一节中,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合作探究式地理教学实现了其有效性。一是教学有效果,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的材料情境及梯度性问题,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绘制热力环流图,解答生产、生活的局部环流问题。在实验、多媒体演示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城市风等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实现三维目标。二是教学有效率,以导学案为载体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三是教学有效益,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地理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分析、推理、归纳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3.制约因素
调查发现,目前制约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的因素很多,其中50%认为是课时紧张,20%认为是学生基础差讨论不起来,20%认为是学校教学设备跟不上,10%认为是该模式学习不到位。53%的学生认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课前预习时间不足,29%的学生认为是学校教学条件的制约,信息获取困难。这说明在引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学校应当重新调整时间安排,如增加学生自学的时间、加强校际合作以减轻教师负担;应完善图书阅览室,增进多媒体设备,便于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总之,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合作探究式地理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在编制优质导学案的基础上,“有效”体现在效果、效率、效益上,具体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与问题、讨论的时间控制、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评价方式等,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索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持久的学习内驱力。为提高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门应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强校际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教师应自觉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和专业素养;学生应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大胆融入合作探究中,减少依赖性,认识自身的主人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亚婷.导学案编制有效性研究初探.基础教育研究,2012(9).
[2]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幼师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