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阅读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笔者撷取了几个案例,就初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做一简析。
案例1:《摆渡》教学片断
师:刚才大家经过自读或合作学习,已对《摆渡》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熟悉。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概括这篇故事的梗概。谁先来?
生1:这篇语言故事讲了有钱人、大力士、掌权者和作家四个人过河的故事。
师:虽然生1讲得有些简练了,但万事开头难,生1同学凭借他的勇气和胆量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首先老师真诚的谢谢你为我们开了头,谁还能接着汇报?
生2: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过河摆渡的故事,主要人物有摆渡人,还有过河的人——有钱人、大力士、掌权者和作家。他们都凭借着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上了船。有钱人用钱来买通,大力士以武力相威胁,掌权者利用职权行方便,作家用真情实意打动了摆渡人。这样四个过河人都通过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上船且过了河。
师:生2能用自己的语言非常准确简练地概括文章的故事梗概。非常好!有其他形式吗?
生3:我和同学共同完成五幅漫画。
师:请生3同学到讲台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的作品。(生3依次展示5副图)
师:生3等几位同学的漫画太精彩了,用他们的绘画能展示这则寓言故事的情景。
评析:案例1反映的是评价标准多维的案例。本例中,教师从不同方面去评价每个学生。当生1对这篇寓言故事回答得有些简单时,教师鼓励说:万事开头难,生1同学凭借他的勇气和胆量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首先老师真诚的谢谢生1给我们开了头,老师对他的学习态度给予高度评价,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生2能用自己的语言非常准确地概括文章的故事梗概时,老师是从言语/语言智能方面比较强方面给予了评价。当生3和同学共同完成五副漫画时,教师是从视觉/空间智力方面给予较高评价的。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完全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案例2:《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在教学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她设计了3个层次的目标。
目标l:找出文中描写“烈日”和“暴雨”的语句,并理解描写方法的运用。
目标2: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任务的烘托作用。
目标3:模仿课文,试以《在雨中走路的感觉》为题尝试口头作文。
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对上面的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思考,因为,只要回答出某一个问题,就说明你已经理解了“景物描写”的作用。
师:这三个目标,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
师:同学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后,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活动。一会,老师要检查你们是否达到了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性,有针对性地提问,并作出了相应评价。
评析: 案例2是一个评价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案例。本例中教师确定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目标1是学困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2是中等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三是优等生达到的评价目标。这种做法使评价具有了层次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发展,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弹性化的特点。
案例3:一次考试后的反思
某教师在一次期中考试后安排了一节反思课。
师:我们今天打算对这次考试进行总结,这个总结与以往不同,我不想对你们的试卷进行分析,也不想评价你们的考分,而是想让你们自己谈一谈个人的想法,从3个方面来谈:1.考前的复习应该怎么做更好?2.考试中你有什么感受?3.考试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教训?
对于不足,应该如何补救?(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l:我在考试之前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认真的复习,在考试过程中,我对于现代文的阅读部分答的不顺手。在考试结束后,我觉得有一些遗憾,就是有些试题的答案搞不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大量的阅读现代文。
生2:我在考试之前进行了充分的休息,使自己完全放松,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的成绩,我对自己的这次考试很满意。因此,我觉得考试前不要过多地关注考试的成绩和在班级的名次,使自己完全放松下来没有思想负担,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 教学方式 策略研究
前言
“任务型” 教学 (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重点在于任务型,主要是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利用这样的教学策略,能更直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任务下达给学生,学生带着明确目的在讨论合作中去探究、寻求答案,这个过程能积极调动课堂的趣味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文的课程教学案例9A Unit2 Colours and Moods(Reading)中就是采用的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第一,教学内容分析:样本案例中的课文主题是“颜色和心情”,就是通过不同颜色表达的不同情绪。第二,教学目标设计:(1)基本知识目标:掌握和熟识课文中的新单词、新词组等。(2)基础延伸目标:锻炼学生的整句翻译能力。(3)课文分析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讨论,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第三,教学重难点:怎样让学生自行对全文的整体内容理解,而不是由教师片段式的步步引导。第四,教学方法与设备:任务型阅读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多媒体教室。第五,教学形式:集体预习――明确任务――小组讨论――代表交流――总结纠正――温故知新。
二、课堂教学具体任务设计
1.集体预习。任务设计Make a survey of your favourite colour.
目的及意义:让学生以各自喜欢的颜色为主题做调查,让他们各自先尝试用新词汇来表达本单元课文的最基础词汇――颜色。这也是一个口语练习的好机会,良好的口语环境能更快让学生进入角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明确任务。任务设计:In the world,we can know some different colours and can you divide them into 2 parts?
目的及意义:学生通过对冷暖色调的区分,又能接触更多的新词汇。
3.小组讨论。任务设计:Scan the reading,and try to match the colours with what they represent.
目的及意义:针对课本文章的进一步学习,对课文主题有所认识,然后小组讨论加深印象。从颜色的表面深层才到情感表达,从单个词汇认知到进一步带入课文整体理解。
4.代表交流。任务设计:Help students revise all the information together.
目的及意义:能及时对新接触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增强记忆。
5.总结纠正。任务设计: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性语言概括:
(1)What colour can make you feel relaxed? (blue)
(2)Does white create a feeling of harmony? (No,blue creates a feeling of harmony.)
三、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分析
任务型阅读教学不是指要一味的去安排学生,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机械的去一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自我认知的能力,敢于选择和推论,发展学生多面性的创造性思维。他们可以选用任何自己擅长的自己喜欢的语言形式或者表达方式来互相沟通、交流和讨论等等。不是要学生单纯的完成一个考核目标或者是一个单元累计词汇,而是将书面的词汇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对话交谈中,在其中我们会安排很多的自由讨论环节。很明显任务模式跟机械练习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发散思维的空间,调整个人组织语言的能力,让课堂的互动性更强。
曾经说教师是世界上最爱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人,而在任务型阅读中老师的角色就有了很大的转变,除了从主要演员转化成导演的方向来看,在现在教学中的多媒体设备也是有了很大戏份。最早的英语课堂用的最多的就是录音机,那时候的老师就像一个播放员一样,按下播放键报听写就结束了。而在现在的课堂中,则一切是由老师控制,无论是课前故事引导,还是课间游戏材料这些都是要由老师调动,所以在新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中老师既是学生课堂任务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成果的评估者、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促进者、更是任务进行时知识的引导者。
总之,思想上的停留已经不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真正的新式英语课堂中任务型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就是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不应仅仅运用自己的个人知识来引导学生,而是要摒弃死记硬背的模式,将更多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来,给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的语境,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个人观点的阐述能力。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能让新型的初中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是极具趣味性。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任务型教学还属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都是没有经验教师在摸索中进步。但是相信在国家积极推行新课程标准的环境下,又有这么多热爱教育事业的专家们积极响应,任务型教学模式一定能逐步成熟并普及到各个地区。相信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一定能让英语教学有一个新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篇3
一“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背景及价值、主要观点和创新处
中学作文教学长期处于无效、无序、无趣、无法的状态,而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最能反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传统的作文教学研究主要有三种序列设计:一是以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序,二是以知识(按字词句篇编列训练内容)为序,三是以能力(或“观察、分析、表达”三阶段训练;或“收集材料、整理材料、书面表达、文章修改”四阶段体系;或“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等多阶段训练体系)为序,都因为脱离教材、设计繁杂、耗时过多、序列没计仅强渊作文教学的某一方面,缺乏与作文教学相关的文体、知识、能力等各闻素的整合而不能被大面积范围的师生所接受。
“三位一体”作文研究避免了传统作文教学研究序列将文体、写作知识、写作能力割裂开来、各自为阵的弊端,极富整合力、创新力的提山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使学生的作义能力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三位”指经典文学篇目、思维、生活,“一体”指生命体。“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以“发掘生活素材、开展趣味活动、借鉴经典篇日、引导写作思路、美化文章语言、提升人生境界”为理念,是与经典文学篇目相结合、与思维方法相结合、与生活现实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生命体发展、提升学生生命境界为最终日的的全新作文教学。
二“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项目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一)“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1经典文学篇目与作文 中学语文没有专门的写作课及写作教材,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理清教材中经典文学篇目在文体、文章格局、语言运用、写作手法等方而的知识点。把教材中的文学经典作为写作的范文,同时推荐相关的课外文学名篇辅助阅读,增强学生对文章、文体知识、语言表达的感受力。
作文教学与经典文学篇目结合有几点好处:(1)学有所州:让学生能从课文学习中得到模仿的范本。(2)学以致用:将教材巾的知识现学现用到习作中。(3)课外名篇能拓展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2思维与作文好作文必须有好思路:七至九年级,教师应在日常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课}=多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生活与作文 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头,无论是讲读课文、写作指导,都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对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让学生亲近作文、愿意作文、喜爱作文。
4生命体与作文阅读和写作都能提升人的生命境界。阅读滋养人,写作让人学会思考和表达。作文能展示生命体成长发展的轨迹,作文能让生命体不断在反思中提升。
(二)“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方法
1理论方法:文献法(我们查阅近十年的作文教学研究内容,并有文献综述)
调查法(我们有初一新生的作文调查问卷和分析)
2实践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我们有近60节作文教学案例)、归纳法(我们有总结作文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论文)、纵向比较(期中、期末考、初三月考中作文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统计数据)
(三)“三位一体”作文研究序列及过程(见文后附表)
(四)“三位一体”作文教学实施步骤、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酝酿(2007/10―2008/7)教师了解学生现有写作水平,做好数据统计、原始资料的积累,纵向比较,分析总结。2008年4-5月,请相关实验教师上公开展示课,课题小组成员评课、交流心得。2008年6月,收集实验教师论文、教学案例,做好阶段性小结。
第二阶段:实施(2008/9―2009/7)实验教师在上一年实验的基础上,反思作文教学中的得失,相应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验教师通过写作专题讲座、公开课展示、学习交流写作教学心得等方式不断提升写作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课型,积累典型教学案例,通过公开课、集体交流评课、小组交流、外出考察学习、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法。2009年6月,进一步收集实验教师论文及案例,做好第二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结题(2009/9―2010/6)首先,在前两年实验的基础上,实验教师能总结出自己在“三位一体”作文教学方面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课型。然后,完成专题研究报告,接受相关部门评审。
三“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项目的成果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 (从2007年10月至今)
1学生习作发表: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导报》 《红树林》 《蛇口消息报》等多个报刊上发表习作多篇。
2 学生习作获奖: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在“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南山区现场作文竞赛、“红树林”杂志征文比赛中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
3 实验班的作文成绩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深圳市中考作文满分为40分)。
4 作文教学案例:课题组负责人陈芳老师在2009年7月“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年会全国中学作文教学现场课上获得二等奖;课题组有4位教师、共6节作文教学录像课获得“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全国作文教学录像课比赛一、二等奖。
5 作文教学论文:课题组8位教师在“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全国作文教学论文评比中多次获一、二等奖。在南山区语文教师论文评比中多次获特等、一、二等奖。
(二)成果的影响和贡献:
从2007年起, “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组已经积累了近60节作文指导课课例,形成了以“发掘生活素材、开展趣味活动、借鉴经典篇目、引导写作思路、美化文章语言、提升人生境界”为理念的作文教学新模式。让荔香中学更多的学生勤于写作、乐于表达,提升了学生的生命境界。
在2008年中学生学习水平测试中,荔香中学学生作文能力居南山区各校前列。
2007、2008、2009年,荔香中学语文成绩较以往有所提高,是课题组老师们齐心协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成果。
课题组教师们的作文教学录像课、现场课,在全国作文教学录像课比赛、现场课比赛、南山区作文教学录像课比赛中屡获佳绩。
篇4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新课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46-01
阅读是英语教学工作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初中生正处于英语知识广泛汲取与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幅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方向。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本身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是初中生提高英语认知与学习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英语学习中应重点、长期进行的一个项目。笔者根据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初中生成长特点,将学生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建立师生平等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互动阅读、联想阅读,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带动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升。
1 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改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真正将英语阅读作为一项语言技能和英语学习项目融入到当代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阅读由一项教学工具向教学项目和能力指标的转变,使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与新课改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极易影响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中的学习模式与思维方式会逐渐趋同、固定化,逐渐适应教师的教学思维,出现“一换教师学生就不适应”的尴尬状况。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主体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缺乏。英语阅读教学相较其他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教学工作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充分结合新课改下的初中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班级学生成长特点和英语阅读学习现状调整和完善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框架,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支撑。
2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途径
2.1 调整教学主体,完善教学内容
英语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思维,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深入分析班级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通过个性化的讲授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原先单一、固定化的学习思维,通过多元化的阅读内容的引入与应用,引导学生独立在阅读中独立思考,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及思维习惯在阅读中得到发展,并带动其他几项语言技能的共同发展。
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是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理念与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借鉴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案例,打破传统的、落后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入全新的、多元化的、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将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划分为时事阅读、生活阅读、娱乐资讯阅读、艺术类阅读等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既定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模块。
例如,当学生阅读阅读“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这样简单的诗句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理解,在“Sometimes silence can seem so loud/ 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I must achieve”两句诗的阅读中,可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和想象,不必过分要求“标准”。
2.2 建立高效的自主、互动阅读平台
英语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应用技能,其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积极地互动探讨。教师应将学生看作英语阅读知识的自主构建者,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和思考中的自主地位,教师仅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者地作用,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自主形成阅读思维及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独有的知识背景,依照自身特点和喜好相应地扩展某一方面的阅读,积累自身阅读经验。同时,也要着重引入讲授教学之外的对话教学、交流活动,使讲授、对话、提问、交流有效衔接,进而建立起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自主、互动平台。
例如,在生活类阅读教学模块中,可常常引入歌曲阅读,引导学生共同阅读《I Believe I Can Fly》这首歌,提议学生首先将歌词作为一首美妙的诗来阅读:I used to think that I could not go on?/And life was nothing but an awful song/But now I know the meaning of true love/?I'm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If I can see it, then I can do it?.歌曲阅读既能在富有节奏感的理解和阅读中锻炼学生词句灵活应用能力,又能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3 建立科学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评判性阅读教学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强制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更像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在课堂上主体参与性不高,整体学习氛围不高,教学成效偏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下,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基于此,通过评判性阅读,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一个更具判断能力的读者,深刻感悟和理解文章内涵,对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其研究,有助于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引导和帮助。
一、评判性阅读概述
评判性阅读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在国外广泛流行和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是遵循认知的阅读理念。以往的阅读观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自上而下阅读观念,认知阅读观念是基于知识的阅读。而元认知的阅读观念则是结合实际情况,对读者自身阅读的调节,主要是强调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实现对自我意识的控制。读者在阅读中并非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中,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有效性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评判性阅读教学的尝试
就评判性阅读本质来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展现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改变以往单纯的教,突出学生的学。评判性阅读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在阅读过程中不再被动式的记忆学习,而是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深入分析和思考,从被动式的学习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读者,引导学生深入的开展英语阅读学习活动。
1.阅读前。在英语评判性阅读阅读前,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介绍文章内容,学生很少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效果偏低。而评判性阅读教学则是强调积极方法组织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主动参与其中。诸如,在讲解奥黛丽・赫本时,从文章的出处、体裁和段落等信息,判断文章内容。部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认为文章中充斥着对赫本的欣赏和喜爱,奠定了文章的褒奖格调。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文章不过是讲述了奥黛丽・赫本的生平简介,并未着重突出她的与众不同。而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会带着交稿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为后续深入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阅读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深入阅读中同作者建立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观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成效。例如,注释作为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中如果存在不了解的内容,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记录下来,为后续的阅读提供参考和帮助。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关键点,不断延伸和拓展阅读空间,实现对阅读内容的二次创作。
学生在积极阅读过程中,敢于大胆猜测和验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果学生的猜测结果和文章内容不相符合,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析和论证,寻找差异的原因,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文章时和语态着手,感悟作者不同时代表达的不同信息,理解不同的行文方式。
3.阅读后。在英语阅读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敢于表达自身的看法。在大量时间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充分发挥评判性阅读作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在提出批判的同时,还可以提出质疑,从多种角度去分析文章的框架和风格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下适当的提出改善建议,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评判性阅读,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一个更具判断能力的读者,深刻感悟和理解文章内涵,对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M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苓.基于评判性阅读技能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以Go For It八上Unit 4 Period 4 Reading Who’s Got Talent?为例[J].校园英语,2016,12(27):146-147.
篇6
基于以上思考,我县初中语文课题组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并于2014年3月立项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文试图就“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整体设计思路及目标指向做一阐述,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探索。
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标”指201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于课标”是指本课题研究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的理论支点、行动准则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都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写作教学要求去设计实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指课程标准规定的第四学段的写作教学(7-9年级)。“教学设计与实践”指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基于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是想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和实验,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整体设计思路为:一是课标与写作教学模块纲要的对接;二是写作教学模块纲要与单元写作教学设计的对接;三是写作教学设计和导学案的对接。
具体操作步骤和目标指向如下:
1.从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入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块纲要,实现了由随意性、无序性教学向目的性、有序性教学的转变。以往我县作文教学呈现出无序而低效的状态,大多数老师学期之初并无完善的写作教学计划,作文的布置随意性很大,常常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篇目而随意布置几篇作文,课前缺乏系统的指导,大多是选几篇优秀的范文读一读就代替了课前的指导;课后评价时也只是单一地选几篇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作为范文读一读了事。这样的教学方式古板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课题的研究,根据崔永t博士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及《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求”,认真研读和梳理初中语文每册各单元写作教学部分,从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实施对策、有效评价四个方面编写了《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写作教学模块纲要》,使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写作教学的目标及整体教学脉络,能有计划地设计写作教学内容,力求体现整个学段写作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各年级的层递性,并以此设计每学期写作教学的训练目标,增强了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和有序性。
2.从打磨写作教学设计入手,形成了融“目标、实施、评价”为一体的学案导学写作教学模式,实现了由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的整体优化模式的转变。根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块纲要》,设计研磨了初中语文每册六个单元的写作教学导学案,从写作教学总目标、阶段目标出发,把这些大目标落实到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中,设计出了切实可行的导学案。在课堂实践中,形成了“预习导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归纳写法――分享师文、内化写法――运用写法、妙笔成文”的写作教学导学模式,把目标、实施(行为)、评价、反馈调节等几个环节有机交融在一起,改变了学生只能服从教师的被动关系,建立了师生、生生互动的民主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案导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生成过程、写作方法的掌握,课前只需要完成预习导学部分,不需要其他太多的准备,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方法,基本的写作思路,当堂完成,学生在课外不再感到写作文是种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观察和阅读,拓展思维,提高素质。
3.遵循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的教学原则,实现了由单一写作教学向多方位写作教学的转变。在写作教学设计时,遵循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课本及课外资源,既不脱离文本,又超越文本,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课本中的范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最好典范,教师恰当利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综合性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自身实践活动及社会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讨论、交谈,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来,促使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4.贯彻以评促行、评价先于教学设计的理念,形成了写作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课堂观察、学生评价等一系列评价量规,实现了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以评促行、评价先于教学设计、评价贯穿始终的理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用评价规范和引领教师的写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获得和情感体验,给学生尽量多的表现机会和交流平台,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过程性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篇7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导入众所周知: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是一门艺术,把好课堂导入关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导入能渲染情境,和谐氛围;有效的导入能启迪智慧,导出精彩。有效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投石问路。因此,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本着趣味性、导向性、刺激性的原则,设计新颖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环节,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学习兴趣,点燃求知的火焰。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很多学生会表现出木讷、迟钝、发呆,甚至厌学的情绪。课堂效果也是天壤之别。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有“起调”扣人心弦,才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阅读欲望;只有“起调”萦绕于心,才能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心理期待;只有“起调”引人入胜,才能切实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一、利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入
问题是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精心预设教学问题引领学生阅读导向。教学实践证明:利用预设的问题导入,既可以为即将学习的内容定向,还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定向。师生以疑促思,各抒己见,共同享受学习英语的无穷乐趣。
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是谈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话题。为了能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机器人的一些资料、图片等,然后Show some pictures of robots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if they know something about robots.课上交流。这样的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将学生带入有关“机器人”学习的特定语言情境之中。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谈及“机器人”的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能展开想象预测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此时,教师再出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有效问题:What can robots do now?What will robots be able to do in the future?学生在对“机器人”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带着问题“fast reading”全文,迫切想要了解全文的主旨大意,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
二、组织学生言谈、表演、活动导入
初中阶段是发展个性、张扬个性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好表演、想成功、易满足,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采用自由式谈话(Free talk)、演讲(Speech)、表演(Act)等方式导入新课,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们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不知不觉地陶醉到英语学习中去。
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功能语言交流度假方式。我组织学生看动画片《快乐的暑假》回答“What can you see?”来进入本课时的主题谈论。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运用句型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Did you go with anyone?谈论周末做了些什么事情,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有的小组演讲,有的小组表演,有的编对话。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们加强了对anyone,everyone,anywhere,quite a few,most,something,nothing,myself,yourself等重点词语的用法。这样的导入,激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为课堂教学赢得了主动。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必备的教学资源。它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课堂效果。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全面清晰的阅读信息资源,如图片资源,视听资料,英文电影等,利用这些资源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状态。
如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8关于“成为志愿者”的话题,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Would you like to be a person who can help others?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enough time at weekends的话题,然后播放有关志愿者的视频资料,播放过程中,通过特写展示志愿者图标,着装以及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述志愿者工作,为了能够准确表达,学生产生了主动阅读“Being a volunteer is great”的心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出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导入是否有效,取决于导入的内容和形式。实践证明,有效的导入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迅速步入特定的情境教学之中,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因材施导,因人而入,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激发兴趣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初中阶段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因
对分校学生英语有效教学的思考
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
如何把教变为不需要教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学习中的记忆力
也说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数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堂,新文化——论英语课堂的文化渗透
怎样提高历史课的趣味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
程序设计第一课案例启示与分析
浅议探究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离骚》教案的几种实用性课堂结束语模式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浅谈
信息技术课程领域中课堂教学和师生研究——《初识操作系统》教学案例
谈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怎样产生科学课的探究问题
论自学能力培养在中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刍议信息技术与中职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音乐教学的新法宝——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
游戏进课堂 教学添生机——小学数学扑克游戏进课堂的探索和实践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初探
张扬个性,创建绿色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正确认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功能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
动感网络 随我“心”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思考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正确定位、用之有度——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
如何使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教学网站 服务课堂教学
高效语文课堂的助推器——信息化技术
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例谈《作文编辑》学生评价方案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谨防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进行校本化研究之我见
我眼中的《弟子规》
素质教育中教育者的价值取向
关注细节 育人无痕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矫正偏差,追求科学——当前家庭教育之所见
让美育渗入英语课堂
新课改下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探讨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成长:专业成长过程中如何进行同伴互助——浙江省苍南新教育实验区的优秀教师赖联群成长启示
我因网络而深邃
缘结网络,快乐成长
徜徉在网络的阳光里
牵手网络 幸福一生
一个老教师初走网络的故事
博客引领我前行
激励使语文课堂神采飞扬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法制观念培养
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高中音乐的歌唱教学
发散思维与写作
搞好预习方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课改,浅谈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模式初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CAI应注意防止的几个误区
浅论苏轼的文学散文艺术美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析农村美术课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趣浓情深 提高复习课效率——导学法给我的启示
让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情境中飞扬——教学《童话故事配画》有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瓣生的创新思维
实施有效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试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试论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的研究
数学课堂如何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小学数学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作文教学浅见
小学思想品德课片段设计的尝试
小议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写好读后感之我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问题
学习策略与生物学习
语文教学应做好“三多”
再谈新课改下的英语素质教育
怎样上好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
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
篇9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内容;方法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认识上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素质的提升,可以有效帮助中学语文教师自觉地接收并学习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理论知识,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反思性教学,体验反思性教学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魅力。那如何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呢?
一、丰富反思的内容
除了对中学语文教学中以心得体悟为内容的反思外,还应该在以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为内容的方面进行反思。(1)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标准,在实施教学之前,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能清晰准确的把握,可以保证在教学具体实施之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否则,教学目标错误,导致教学活动方向的转向,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不到完整的提高。(2)反思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组织策略和恰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反思教学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会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和心理产生影响。比如在表扬与批评教育中,要更偏向于表扬教育,使用批评教育时一定要斟酌合适。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利用学生与教师对话进行口头评价,在书面交流中如作文批改可以进行文字评价,还可以具体结合学生朗诵能力、阅读能力等语文能力培养中进行评价。
二、选择多样化的方法
1.教育随笔。这种方法主要记录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由于其只需要纸和笔或者其他进行文字记录与保存的媒介,没有严格的格式、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方便易行,是目前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这里就不加赘述。
2.教育后记。教育后记是指在教育事件或行为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及自身感悟的方法。具体操作上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中学语文教学课后反思记录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具体的教学活动与设计情况,学生的反映情况,师生关系的表现以及其他一些预期之外的事件总结与处理情况等。
3.专题报告。专题报告,顾名思义,就是总结专题性质的教学事件及行为进行反思的一种方法。语文教学中按照文章教学来分,可以分为诗歌教学、小说教学、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等;按照能力培养来分,可以分为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语文学科教学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划分许多教学分类,针对某一分类专门进行反思实践,可以使中学语文教师更具体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专题报告可以是一次就结束的,也可以是进行连续多次后结束的。案例:初中作文教学的三次改进第一次尝试:让学生掌握作文讲评四步骤。布置作文,写作前的指导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作文的评改更重要。既然作文本上的评语作用不大,那么干脆就“权力下放”,把作文批改放进课堂,设法引起学生对修改作文的兴趣。我设计了作文讲评课的四个步骤:(1)复习写作基础知识,回忆作文训练目标和作文指导要点;(2)习作展示;(3)学生讨论,指导优点,并提出修改意见;(4)作文修改。第二次尝试:让学生书面记录评改意见。尝试结果,学生反应热烈。他们在讨论中发现了不少优缺点,并能针对作文的不足提出许多较有价值的修改意见。被展示的习作通过修改,作文出色了许多。但经过几次讲评讨论课后,我发现: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但对自己的作文,除了订正错别字之外,基本上不作改动。其中主要原因是,除了被展示的习作之外,大多数学生没有书面记录,课后就忘了修改要求,难以下笔修改。为此,我调整了作文讲评课的操作要求,让学生把对展示习作的意见记录下来,并对照自己的作文,及时记录课堂上提出的修改参考意见。被展示作文的习作者可以作自我辩护或说明,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确写作要领。第三次尝试:让学生编好写作提纲。指导策略的调整,在一些学生身上奏效,但还有不少学生只稍作改动,改观不大。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照写作要求,觉得相距甚远,修改等于重写,太麻烦。确实,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写一次已是不容易,重写更是头痛。为此,我开始强调写作前要精思,编好写作提纲。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作文前没有计划,提笔就写,一气呵成,写到哪里算哪里。凭感觉写出来的作文,能勉强凑足篇幅,但很难写出好文章。起初,学生虽然编写了写作提纲,但作文的随意性还是很强。原因是多数学生的写作提纲是为了应付老师。为此,我把提纲的讲评与修改引入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内修改作文提纲,检查提纲与题目是否吻合,并把提纲写具体。教师巡视。挑出较好的提纲作示范。经过几次训练。学生作文偏题情况大大减少,作文讲评讨论后的“修改工程量”大为减轻。学生变得乐于动手修改作文了。上述案例就是围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这一特点环节而进行的反思,前后进行三次,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当然,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合作反思实践,还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研究语文教学问题,集体听课评课,撰写语文教学案例,研究教学案例等方法来实现。
作者:楼越 单位:义乌市春晗学校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吕达,刘立德,邹海燕主编.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篇10
【关键词】文言 释词 方法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言文考查必不可少。从分值来看共有10分,占了整张试卷的1/12,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朗读节奏的划分、文言字词的理解、关键语句的翻译、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写作特色的领悟与欣赏、思想与内涵的借鉴与感悟。笔者认为文言考查内容的重中之重是结合具体语境释词,只有理解了文言当中的字词,才能读懂文本,读出韵味,领悟文言的精华,真正达到古为今用,弘扬国学。释词,即将句中某个关键字词解释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在阅读考查中,这些词对理解句意至关重要,多为文言中的常见词,故释词教学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而言,释词是他们的盲点和难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怎样突破释词难关?初中各年级、各册,语文教师又将怎样引领他们学习文言?
眼下,在初中语文教育界,存在这样一些现象:众多学生对学好文言失去了信心与趣味。语文老师难辞其咎。文言教学只是老师一味课堂理解、翻译,学生一律课外背诵、记忆,或者学生课后对照翻译资料自学、复习巩固。这样弊端多多,尤为在解释字词方面出现许多谛笑皆非的故事。记得有一次,笔者在布置文言文练习《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如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这样一道字词解释,请学生们解释文中“辄以水沃面”一句中的“沃”是什么意思。一学生解释为“泡”。当时,我估计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有吃泡面的经历。再想想范仲淹昼夜苦读,饿了自然需要吃点夜宵――泡面。这样解释理所当然,似乎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再说,当时,初一学生懂得了运用组词法去解释,也相当不错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轻而易举就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1)生活阅历缺乏,体会不到穷孩子读书的艰辛。(2)学生前后结合理解,整体把握能力偏差。只看到了:范仲淹读书至深夜。忽略了“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一句。(3)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能力不够。若学生想象在当时背诵社会有方便面之类的速食吗?再说,那时的食品加工技术也没有达到。基于这样的教学案例,笔者在字词解释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