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医院 成本核算 方法 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年的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已经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进行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在这场竞争中胜利的必要措施。成本核算是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怎样才能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医院成本核算中,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把一定时间段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记录、汇总、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院在不同时间内对不同范围及不同项目投入的成本来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将一段时间内医院的成本投入进行考核评价,再根据成本的消耗趋势来分配接下来各项经营活动的服务费用。医院的成本核算特点较特殊,首先鉴于医院的社会职能,医疗价格由政府统一控制,而政府对医疗费用的定价往往低于成本,使医院处于亏本状态;第二,由于病人病情及发病的动态变化使医院的医疗成本具有不确定性;第三,医院和各科室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目的不同造成核算数据不对称。由于医院是具有福利政策的公共事业单位,所以一直以来医院都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可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更和发展,医院不得不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成本核算的有效方法
医院的内部组织构成比较庞杂,经济管理体系也相对落后,因此,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需要根据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成本核算,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核算对像选用最恰当的核算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医院可以酌情将成本核算对像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全院级成本核算,是对整个医院所有经营项目的核算,从整体上把握医院的成本情况。第二层是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通过第二层核算可以具体了解每一科室、部门的成本投入状况。因为医院内众多科室的核算项目有所差异,又将科室分为医疗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室、行政后勤科室。
(一)院级成本核算
1、明确各科室的收支项目
细化出各科室的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教学收入,其中医疗收入包括患者入院后享受的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教学收入包括医院开展的各项教育培训课程所获得收入。
详细列出所有的支出项目,包括人力成本、医疗设备及器材成本、后勤服务及行政管理成本、药品成本、教育成本等等一切投入费用的项目。
2、将各项收支项目在每个科室间归集分配
医院在划分收入和支出的过程中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个别医院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实行收付实现制。
在核算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相关规定进行核算,杜绝非医院正常业务支出的费用计入成本,确保核算的客观、真实。
(二)科室级成本核算
1、科室的收入归集分配
科室的收入在原始凭证产生时就在开单和执行科室间加以区分。
按照各科室的工作量大小进行分配收入比例。
2、科室的成本归集
按照每个科室独立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归集,包括人力、医用设备及器材、总务物资等各项成本。
其中医用器材要注意计折旧,物资费用里的固定资源(房屋、管理等)按月计入,而非固定物资(水电费、药品费等)按照当月实际发生情况计入。
(三)成本核算的必要前提
全院各科室清查全部资产,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有效,同时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各科室的固定资产以及变更情况应在台帐上明细化。
所有科室必须将账目的收、发、结各环节的原始记录保持完整,为核算成本提供准确的保证。
对于成本的发生实行事前控制而不是局限于事后记录。
强化各科室的成本核算能力,将其与科室的绩效统一,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们共同参与成本核算。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创新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医疗成本核算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相关部门尝试了多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与探讨。但是由于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起来,医院由原来的宏观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化为微观经济型管理模式已经势在必行。这一管理模式的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成本核算将会逐渐发展为以政府定价为导向而以医疗机构管理为重点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
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可以归结为: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核算等。每一种核算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医院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的经营状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我国医院将项目成本核算作为主要的核算方法,项目核算方法即按照给病人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收费,而国外医院采用的是“预付制”医疗收费方式。项目成本核算使我国的医疗费用过高的同时助长了某些医院的逐利行为,百姓们逐渐形成“吃的起饭,看不起病”的负面心理,这迫使我国医院亟待引进国外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国外比较实用的疾病诊断相关法,它是主要按照疾病种类来进行医疗项目核算的,这种核算方式能够更为精确的计算出病人所应支付的医疗费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收费。我国可以充分借鉴该种成本核算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尝试。
(二)建立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当前,我国还存在很多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实行的是帐外成本测算法,这种方法反映的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医院应该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帐内预算法将会逐渐取代帐外预算法,这一转变会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内容及目标更加具体化、准确化,进而促进医院的经济管理向前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路手段、信息手段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学习中最有力的帮手,医院的成本管理更是要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高效性和精准性,医院要开发出先进的成本核算软件,并将该软件标准化、统一化,虽然我国对于成本核算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还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但是随着该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将会得到普及。
(三)全员参与的全程成本核算
以往医院的成本核算内容只是将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作为主要核算对象,随着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先进方法可以为医院内所有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对于医院内的后勤、行政及其他辅助科室产生的间接成本,可以提供科学的分摊方法及分摊系数。医疗机构将会从过去的局部科室成本核算向全院成本核算转变,医院会越来越重视全程进行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与各项经营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成本核算扩展到整个医院,院内的所有人员都是成本核算的一份子。
四、结束语
成本核算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我国的医院应该充分借鉴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并适当引进国外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结合自己医院的经营状况及组织形式,潜心研究出最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不断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成本核算方法,进而实现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前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江东.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探索 [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 (19)
[2]谢娟,何钦成.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 [J].中国卫生经济. 2009,28(6)
篇2
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应用,能够有效落实成本控制工作,使医院能够通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实际上,医院的收益是很难把握的,因此有必要从成本核算入手,通过对医院成本的细化核算,加强成本管理的水平。同时,全成本核算的应用,能够有效加强医院经营理念,使医院工作人员清楚地意识到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另外,全成本核算的结果,将会为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
二、全成本核算系统的应用措施
(一)实施院科二级成本核算
相较于一级核算方法,二级成本核算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并能实现一体化管理,为核算人员减轻了不少工作负担。就目前情况来看,二级成本核算的应用最为广泛。有鉴于此,选择正确的全成本核算对象,是充分发挥出全成本核算应用价值的关键。院科二级成本核算的主要对象包括:临床、科室、管理部门、行政部门、后勤部门等。
(二)明确核算成本的基本属性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在过去,多数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通常只会对固定成本进行计算,忽略了变动成本,或是在计算变动成本时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因此导致成本核算结果和实际医院成本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医院全成本核算务必要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核算工作落实到位,结合各科室部门的特点,明确其成本属性,使用相对应的成本核算方法。
(三)实施清产核资
清产核资是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透过这一环节,管理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医院各项财产与各部门财务情况,同时,清产核资的结果,对医疗服务成本的评估以及其他各类成本费用的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清产核资的结果能够使医院资产成本更加细化,医疗服务成本评估结果的准确率更高,有利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控制其他成本费用的支出。
(四)构建全成本核算评估体系
管理者可结合成本核算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融合各科室经济效益与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并按照评估指标的结果,合理分配科室利益。这种按劳分配的方式,不但能有效激发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医院成本核算有更深刻的认识,还能培养工作人员增收节支的意识,有利于促进良好管理制度与工作氛围的形成。
三、如何充分发挥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应用价值
(一)不断改良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
管理人员首先自身要明确医院全成本管理的功能与意义,并通过不断研究,积极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通过对实践经验的分析与总结,不断完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与模式,并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改良医院全成本的核算方法,使成本核算的方式更加科学,所得结果更为准确,为医院实现科学化现代话管理奠定良好基石。
(二)杜绝医院全成本管理中的短期行为
医院各科室往往会出现按照成本支出做出系列短期行为,其中包括:忽视收益差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对效益好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医护人员在向患者推荐医疗服务项目时,也往往会侧重于收费较高的医疗服务项目,要求患者取做非必要的项目检查或住院治疗。全成本核算的应用,能在某种程度上遏制这一类行为的发生,减少医院全成本管理中的短期行为。
(三)落实好成本差异分析工作
篇3
摘要:医院是一种跟大众息息相关的典型的事业单位主体,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和卫生行业的迅速发展,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诸多方面弊端,而将全成本思想应用到医院的成本核算可以全面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成本核算的现状与问题入手,对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提出建议,为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院;全成本核算;事业单位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
1.医院成本核算的项目多,核算的难度大。医院服务项目较多、技术更新快、成本复杂,医院成本核算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成本核算复杂。而大型医院多数为公立的非营利性医院,由于历史原因,医院一般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财务缺乏统一而科学的管理,因此医院的成本信息、核算方法的基础比较薄弱,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
2.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复杂。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它由不同的科室和相关单位构成,每一个科室或相关单位都因其业务的不同使得成本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方式不同,多样的成本形态和分类造成了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复杂化。
3.医院成本项目的不可比性。医院的业务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具有个性化的不确定性。每一所医院提供的服务,都会因不同医院具体情况、医生水平、病人需求等的不同而使其成本的内容及表现方式各异,即便是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病人来说,因其治疗方法、实际病情不同,也使得成本发生变化。此外,医生的诊疗方式或新技术的应用也可能改变成本的结构。
二、某人民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该医院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医院总成本由直接医疗成本、直接药品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构成,为了将成本核算更细致,又将直接医疗成本划分为直接医疗成本和技术成本两大类。
1.直接医疗成本核算。各个核算单位为进行医疗服务活动而直接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计入直接成本,如科室的工作人员发生的各类支出,可按照费用发生的明细项目及本期所有成本的总支出进行重新分配,而涉及到一人多职又或一人多部的工作人员发生的费用,则可按工时、考勤等方法直接计入或分摊进入相应的成本核算单元。
2.药品成本分摊。按各医疗科室实际发生的药品收入占总药品收入的百分比分摊至相应的医疗科室,计算医疗科室的医药总成本、诊疗成本、床位成本等相关明细成本项目。
3.医疗技术成本分摊。将实际发生的各项医疗技术服务成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摊至各医疗科室的明细核算单元,从而可得出直接医疗科室的总成本、诊疗成本、床位成本等各明细成本项目。
4.管理成本分摊。管理类科室工作人员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可根据人员数量比例分摊到相应的医疗类科室。
5.间接成本分摊。将医疗辅助科室的成本费用按照服务对象和一定的比例分摊至对应的医疗科室和药品供应科室。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经营和成本意识不强。医院在开展新项目和新技术时,往往只注重医疗质量及未来收益,对于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却并不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医院本身事业单位的性质,造成医院各单位只重视医疗服务本身而忽略成本的控制,并且职工也都缺乏控制成本的意识。医院管理层往往只重业务科室的成本管理,轻职能部门的成本管理;重直接成本的管理,轻间接成本的管理;重事后成本的核算,轻事前成本的分析等理念。
2.成本核算的管理方式和实际实施的多样性。目前,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方法只是简易的将科室的支出项目直接计入到对应科室的医疗成本,通过将其与收入的对比来核算科室的经营业绩,并以此作为奖励的依据。这并不属于全成本核算,还有很多应计未计的项目,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核算方法下的成本数据归类并不准确,不能完整的反映各科室在医疗服务中的准确消耗,也不能真实的反映科室的收益状况,而各科室也只注重与自身奖金挂钩的那部分支出的成本控制,对其他与奖金发放无关的成本损耗不予关注,不利于全面成本控制的实施。同时,该成本管理模式属于事后计量,虽然可以让管理层了解医院的一些成本耗费状况,但耗费是否合理,能否在耗费发生时或发生之前对该项成本进行控制,缺少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3.全成本核算缺乏整体性及科学的方法。全成本核算涉及到医院的各个方位和所有过程,涉及到各科室间的协调与配合、医院信息化的统一规划以及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计量方法的完善等。目前,各医院实施的全成本核算中,并没有统一的方法。
(二)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对策
1.提高成本意识,加强管理建设。医院应将实施全成本核算作为医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机构,指定具备相关知识、经验和管理才能的人来开展工作。并首先加强医院各级管理层及各级人员全成本核算理论的学习,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逐步提高全成本核算在医院整体活动中的地位。医院的管理层要用全成本控制的眼光,依靠准确的数据决策,做到科学管理,正确处理医院发展规模与医疗资源的关系,合理优化和整合现有各种资源,适度发展,统筹发展,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规范管理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是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必备要素,而简单高效的数据处理流程又是规范流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必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全成本核算的自动化、整体化、科学化,从而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的数字化采集、储存、传输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成本管理和控制能力。为此,医院要建立一套与全成本核算相匹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保证全成本核算的顺利开展,更能促进整个医院建立高效的管理流程。信息系统建设至少应明确两点:首先,将信息系统覆盖到全院的各个业务科室的检查、治疗室、各个实物管理库、各个收费点等基层成本点,实现全系统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收集、存储、分析和共享;其次,应设置详细且严谨的人员操作权限,只能在对应的权限操作范围内进行数据处理,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篇4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90-02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种会计专门方法,是对医院经营、服务和管理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和资产损耗的一种会计制度。医院的成本核算不仅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正常运转和管理中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成本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成本对象的变化情况,是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保证。纵观历史,众多学者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开展了广泛地研究,但在成本核算对象的确认、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等,特别是医院成本核算指标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实务中,医院管理人员由于没有较完善的理论为指导,导致成本核算粗化,浪费严重,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仪器设备闲置,无法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无法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本文在卫生经济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确认及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和指标进行了探讨。
一、医院成本核算对象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于疾病的复杂,诊断治疗技术的多样,涉及学科的广泛,使医院的成本核算较企业更加复杂。在医院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和经济实体中,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手段或方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划分和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问题。只有确定了成本核算对象,才能针对核算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更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要求和更有效地实行成本管理。
在医院这个复杂的经济实体大系统中进行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即根据不同的管理目的,从不同角度对医院成本进行分类。从整体上看,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可分为三个层次[1]:(1)医院级。医院级成本核算是以医院为成本核算单位,其核算的目的主要是反映整个医院的经济运营状况,其核算结果主要向医院的外部投资人、医院决策者和主管人员反馈,也可用于医院间效益的比较和评估;(2)部门级。部门级成本核算是以部门、科室或班组为成本归集和核算的单位,其核算目的是区分并反映医院内部各个科室或各个部门的成本效益情况,其结果需要分别反馈至医院的各级领导和有关员工,主要用于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控制;(3)服务项目级。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单个服务项目或一组服务项目为核算单位,如单个服务项目、单个成本项目、单机设备、某个病种或诊次和床日,其核算目的多用于服务定价、投资论证、付费偿还或效益评估等,其核算结果反馈至指定的核算要求者或医院相应的管理人员。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
医院成本核算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管理体制。在强化医院经济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的前提下,按不同的医院成本核算对象,以医院、部门科室和班组服务项目为核算单位,按不同的费用归集、分配明细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医院成本必须正确反映医院前一时间段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耗费,成本计算应当按实际发生额核算成本,而不能以估价成本、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二,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医院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即医院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选择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指标编报,以便不同的医院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使医院间的对比分析能够有效地判断医院经营的优劣,据此作出有效的决策。
第三,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就是指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成本核算中各种成本费用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等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前后会计期间必须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期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但在必要时医院也可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的修改。
第四,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本期已经决定并应列支的成本,不论本期实际是否已经支付都应列入本期。本期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人本期和以后各期;本期尚未支付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应当预提计入本期,进入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科目核算。
第五,分期分别核算原则。医院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消耗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管理服务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此外,合理划分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是医院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原则。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应分别设置有关的账户,归集、核算和反映不同活动的资金耗用情况。这样可以正确反映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过程中,不同经济用途的实际耗费水平,有利于更加精细地实施医院成本管理。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指标
由于医院各部门的业务性质、服务方式不同,故对不同的核算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2],如单位法、项目法、病种法等[3]。无论采用哪种核算方法,均应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确定其核算内容和指标(见表1)。
四、结语
随着医院成本管理的深入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成本核算将逐步由院、部(科)两级核算向医疗服务项目核算发展。由于受医院信息数字化技术以及医学、财务等专业知识的影响,加之病种复杂多变,医疗项目种类繁多、计算烦琐。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公认的核算方法体系。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借助医院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建立一套科学、标准,既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符合价值规律、保证服务公平”,又能“明确发展战略、挖掘资源潜力、便于量化考评、利于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快速发展”的成本管理软件来推动医院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亓麟.试论医院成本核算[D].福州:福州大学,2002.
篇5
摘要:新的医改政策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符合现在相关政策的要求,随着医保制度的广泛推行,以工作量为关键考核指标的绩效核算方法受到众多公立医院的肯定。本文介绍了医保制度下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方案的新思路———以医保病种分值作为重要核算因子的工作量核算方法。
关键词 :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医保病种分值
新的医改政策要求我们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这就意味着成本核算方法(即收入减支出乘以提成比例)已不符合现在相关政策的要求,催生了以工作量为关键考核指标的绩效分配方法,如服务人次法,引入RVRBS(相对价值比率)、护理时数的工作量考核方法等。工作量考核方法受到众多公立医院的肯定,但是随着医保制度的广泛推行,笔者认为仅仅通过工作量来进行绩效分配的做法是不全面的,还应将医保结算作为绩效分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成本核算方法运行已久,完全使用工作量核算方法虽然更为合理,但从医院运行的稳定性来看,还是应有过渡阶段。
经过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分析归纳以及前期测算,形成了一套以医保病种分值作为重要核算因子的工作量核算方法。本方案坚持以工作效率(工作量)为核算基础,以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等指标为考核重点,以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为分配原则。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该方案在医保控制以及激励员工积极性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临床科室(诊疗组)绩效分配方法介绍
本方法以工作效率(工作量)为核算基础,结合医保分值进行核算,以医疗质量、中医特色、合理用药、医保(新农合)管理、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等主要指标为考核重点。工作效率绩效作为医生绩效核算的基础,包括两个方面,即门诊效率绩效和住院效率绩效。根据门诊、住院各自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核算方法,将门诊、住院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分别核算。
1.门诊效率绩效
门诊效率绩效一方面通过门诊成本核算来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同时,以门诊人次绩效来核算工作量,鼓励多劳多得,提高工作效率。
①成本核算绩效
科室(诊疗组)“门诊成本核算绩效”=该科室(诊疗组)[每月门诊医疗总收入(不含药品收入)-该科室(诊疗组)门诊主要成本支出]×a%
②门诊人次绩效
科室(诊疗组)“门诊人次绩效”=该科室(诊疗组)每月挂号人次数×每人次挂号收费标准×b%
2.住院效率绩效
①出院人次绩效
通过核算各科室(诊疗组)的收支结余率,结合医保病种分值以及出院病人数进行绩效核算,从而达到合理医疗、控制成本、提高病床周转率的目的。
以各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病人数为基础,结合各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病人病种分值数和收支节余率等因素计算各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人次绩效。病种分值结算办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不同疾病所需的不同医疗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给每一病种确定相应的分值,大病重病分值高,小病轻病分值低,各定点医院以出院病人累计的分值与医保经办机构按照预算的可分配基金结算费用。由此可见,病种分值数可以用来衡量所诊治疾病的难易程度和风险大小。该核算方法体现以实际工作量为主的核算导向,引导临床科室适应医保病种分值结算政策,增强成本控制意识,促进合理诊疗,提高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
科室(诊疗组)“出院人次绩效”= 该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病人总数×该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病人病种分值系数×当月全院出院病人平均每人次绩效额“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病人病种分值系数”=[该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病人平均病种分值数×该科室(诊疗组)每月病区收支节余率]÷[当月全院出院病人平均病种分值数×当月全院病区收支节余率]
“每月全院出院病人平均每人次绩效额”= [每月全院病区医疗总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每月全院病区主要成本支出] ×c%÷每月全院出院病人总数
“科室(诊疗组)每月病区收支节余率”=[该科室(诊疗组)每月病区业务收入-该科室(诊疗组)每月病区成本支出] ÷该科室(诊疗组)每月病区业务收入×100%
②入院人次绩效
鼓励各科室(诊疗组)提高工作效率,多收治重症病人,提高医疗技术;科室(诊疗组)每月新入院病人,按人次计为该科室(诊疗组)入院人次绩效。
③收治病人数增长奖励
以此来促进各科室(诊疗组)不断提高诊疗技术,不断扩大业务规模,从而带动医院不断向前发展。科室(诊疗组)每月收治病人数与上年度同期收治病人基数相比每增加1人次给予增长奖(具体奖励额度根据每年业务发展情况定)。
科室(诊疗组)“工作效率绩效”=“门诊效率绩效”+“住院效率绩效”
二、结合医保病种分值的工作量核算方法的优点
1.促进规范医疗,合理诊疗,促使医院回归公益性
本核算方法最大的亮点在于创新性地将医保病种分值因素融合到绩效考核方案中,促进合理诊疗的同时,保证医保方针政策的妥善落实,进而使得医院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化。在病种分值结算体系下,当医疗机构(或诊疗组)间存在合理治疗或过度治疗的差异时,其产生的医疗成本(费用)也会有高有低。合理治疗的,可以获得比实际成本相对多的分配;过度治疗的,只能获得比实际成本相对少的分配,体现了对合理治疗的激励和对过度治疗的约束。将病种分值因子纳入医院的绩效核算方案中,将个人利益与医保政策紧密结合,将合理治疗的观念深入到日常医疗中,鼓励医生提高医疗技术,反对以药养医,尽量花最少的钱为病人解除病痛,保证医院的公益性本质。
2.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医保病种分值的绩效核算方案将临床诊疗组工作效率绩效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分为门诊效率绩效和住院效率绩效。门诊效率绩效鼓励职工增加门诊工作量,住院效率绩效则激励医生多收治重症病人,合理治疗,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床位使用率,同时要强化成本意识,开源节流,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本方法关键考核指标明确,职工工作重点清晰具体,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鼓励职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强调团队意识
本文阐述的绩效核算方法既鼓励职工个人能力的发展,如门诊效率绩效中的门诊人次绩效,按医生个人的门诊工作量进行核算,又强调各科室(诊疗组)发挥团队优势,如住院效率绩效中以科室(诊疗组)为核算单元。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新兴技术,善于思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各科室医务人员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不断提高壮大团队力量,将科室建设成为诊疗技术高、临床科研成果丰硕的高质量团队。
4.解决了亏损科室绩效核算的问题。
亏损科室绩效如何核算一直是绩效核算的一个难题,本核算方法将科室基础绩效分为门诊效率绩效和住院效率绩效,门诊效率绩效按成本核算方法显示结余或亏损,住院效率绩效通过科室(诊疗组)收支结余率反映科室盈亏,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科室亏损的问题所在,能够帮助科室查找出问题,以便后期做整改。
三、本方法待改进之处
本核算方案中的临床科室(诊疗组)核算单元不包括急诊科和ICU(重症监护室)这两个科室,由于他们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未能以工作量的方法与其他科室一起核算,依然按成本核算方法和医院扶持政策核算绩效。
2.核算方案中门诊效率绩效核算方法有待完善
本核算方案中,门诊效率绩效由成本核算绩效和门诊人次绩效两部分构成,其中成本核算绩效属于粗放式的收减支乘以提成比例。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支出乘以提成比例后金额大大减少,并不能引起对成本的足够重视。引入RVRBS(相对价值比率)、护理时数的工作量考核方法中提到工作量核算细化到每个医疗收费项目,每个收费项目设定相应的RVRBS(相对价值比率),即绩效费率,将可控成本全额从绩效中扣除,让临床医务人员积极主动控制成本,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笔者认为可借鉴这种方法,这样门诊效率绩效核算更精细,更能激励医生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3.病种分值系数的参照标准有待商榷
本核算方法里,科室(诊疗组)每月出院病人病种分值系数作为住院效率绩效中出院人次绩效的一个因子,是以当月全院出院病人平均病种分值数乘以当月全院病区收支节余率为参照,这种做法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还有待考证。笔者认为病种分值系数其实是用来衡量各科室贡献大小、价值多少、风险大小的系数,而统一按照全院的平均水平作为参照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医疗 设备 核算 成本
在医院行医的过程中,成本的核算,在对医院投入成本进行调查分析的过程中,要医院管理成本中的各种优势决定着医疗成本的核算与运行基础,而大型的医疗设备核算是医院必定要涉及的核算项目。病种医疗成本核算与药品成本核算来说,医院的总体成本核算更有着相对综合的整体性与整合性。当医院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与成本评价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医院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的制度性质医保改革。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下,中国的医疗费用增长已经严重超过了普通民众的基础性收入,医院的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医院的药品价格居高不下,最终让政府与参与医药卫生的企业不堪重负,也让民众对医院的信任率直线下降,当前的形式下,只有实现中国的医药卫生改革,才能实现医疗的规范化发展。
医疗制度改革不光是要让医院是现在市场化竞争管理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医院不光要调整自身的营销策略,在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新环境下实现自身作为福利机构的正确转型。
成本核算时医院医疗成本核算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医院成本核算的规范化与深度直接决定着医院成本管理的综合成效。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概念与基础工作
医疗成本分为物化劳动与物资消耗,是由劳务费用,业务费用,公务费用,原材料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与管理费用所有费用的总和。成本核算制度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相关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劳务与物资的消耗,所支出的物质消耗与劳务报酬具有一定的数额,最后由支出的物资与劳务数额构成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水平。
在医院医疗服务进行的过程中,医疗服务,药品销售与制剂生产形成相关系统的成本核算,医疗成本的核算既可以真实反映医院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也可以反映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果。
二、医疗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规律
医疗成本的核算主要内容是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医院会把各个科室划分为项目科室与非项目可科室,医疗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成本归集与间接成本分摊。
三、直接成本归集
作为医疗成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医院行医过程中的劳务费用,公务费用和物业费用按实际发生的数量计算,或者按照医院收入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直接影响着医疗成本的投入,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医疗器械的统一折旧标准,每个医院对旧医疗企业的折旧做法也各不相同。
(一)医疗器械平均年限折旧法
医疗器械平均年限的折旧方法也叫直线折旧方法,是将医院的固定资产按照资产价值使用的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时期的医疗成本计算方法。这样的核算方法适合应用于房屋,图书与被服等耐用品的折旧。
(二)加速折旧法
固定资产每一个时期计算出的具体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折旧的具体数额相对较多,在使用后期折旧的数额相对较少,这样的折旧方法不光实现了医院设备的新陈代谢加快,也让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加速折旧法的方式共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与折旧年限积数法。
加速折旧法适用于中等价值折旧的年限较短的医疗设备与医疗用品。
(三)单位工时数法
固定资产的基础性概念要在设备的寿命范围之内完成相关的工作,由此也就由设备决定了医院成本核算单位时间的工作总量,大多数医院按照工作时数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周期,此类核算方法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医院设备的使用程度与磨损情况。
在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下,为数不少的医院为建立品牌科室而投入不少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在促进医疗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医院科研人员在
院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实现医院设备的加速新陈代谢。
四、间接成本分摊
但医院成本核算的直接成本实现分摊时,医院按照具体的收益将非项目的科研室与其他费用的项目科研室进行规范的分摊。
常用的分摊方法有直接分摊,阶梯分配分摊,双重分配分摊与联立方程分摊的分摊方法。
联立方程分摊这种分摊方法方法虽然结果精确,但是由于操作复杂,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医院,解题分配法可以清楚地表明间间接成本的构成模式,双重分配法核算医疗成本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医院。
在当今的市场发展状况下,医疗成本的核算方法已经有完全成本控制法向制造成本控制法进行转变。
完全成本控制是把一定时间内的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变动项目中所发生的费用与相关的固定成本都计入医疗成本的核算中。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大医院运用完全成本法编制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用制造成本的法则预测保本点,最后进行短期的决策。
上述控制成本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由于双轨制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绝大多数的医院并不采用双轨制的成本核算方法,日常的成本核算在绝大多数的医院看来应该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所发生的具体费用。
五、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也成为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一)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测费用是医院主要的收入来源,大型医疗设备的是否先进不光关系到医院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医疗发展水平。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二)病种医疗成本核算
为数不少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成本的估算方法,即是成本相对值法,利用已经核算的一部分参数按照项目的实际成本与未核算的成本的相对值对核算所有未核算项目的实际成本,最终实现精确地核算。
(三)药品成本核算
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大多数医院的经济收入依赖于药品收入,最后导致了药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为数不少的意愿在药品价格还在持续上涨的时候依旧虚高药品价格,由此也助长了医院高额回扣的发生,最终导致了医院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让广大民众为医院药品价格的虚高买单。
对大多数医院核算药品成本有差价律法与药品加成指数法。其中差价律法更适合医院财务工作的具体程序,最终分开处理各种药品的价格,最后实现药品价格的下调。
现阶段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决定着药品价格需要低进低出,在医疗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制度改革,让医院的暴利时代结束。
只有肯定医院成本核算才能让医院的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医院作为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实体,同样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难题。在当今的医疗制度改革发展下,控制相关的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与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医院决策者和财务管理部门对医院成本核算概念的新认识,在科学的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与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的情况下,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成本属于价值范围,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是将劳动物化为货币的具体表现。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进行分析,是医院在经营服务中耗资的资金总和。从医院管理的角度分析,是依据管理决策的不同要求,采取相关的成本信息与成本类型。
医院成本核算应该遵循一定的成本核算标准,在有效配置有限卫生资源的过程中,最终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成本核算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办法,财务工作最终从关心数字转化为关注经营,在医疗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在不断改革与完善预算的过程中,最终让医院的运作在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当好福利机构的角色。妇幼保健医院作为相对特殊的医院,承担着温暖双重生命的重要任务。
参考资料:
[1]谢娟,何钦成.《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经济》,2009,(06)
[2]周珠芳.《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分析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5(
篇7
[关键词]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
1. 医院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规范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构成要素、成本资料收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等,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都与经典理论不相符,从而导致了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差很远,成本核算结果说服力并不强。
1.2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财务部门) 与新成立的部门(成本核算部门)基本没有大的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就自然会产生。成本核算部门已经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都已被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
1.3缺乏医院成本会计制度的支撑
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成本核算项目众多,难度较大,过程繁多,并且这是手工操作不可能进行的。此外,成本核算所需数据只能从财务账目及报表上间接获取,甚至需要建立新帐、从头统计才能获得,这也恰是不利于成本核算在医院应用的重要因素。
2、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2.1医疗收入主要是指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
由于医疗服务项目的特殊性,有些病种的诊疗需要多个医疗科室相互合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病人及时、准确地治疗,所以最终出现收入成果的分成,按一定的比例分别计入相关科室。直接收入是执行科室直接为病人服务所收取的挂号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材料费、床位费等 。间接收入是科室为临床科室病人提供的各项检查、治疗按一定的比例分成的收入。因为医疗服务不可能由一个科室单独完成,所以势必会出现最终分成问题。因此,检验、放射、b超、病理、手术和麻醉等科室的业务收入,按一定比例计入各科室收入。
2.2医疗成本主要是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是科室自身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直接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是临床科室接受其他科室分摊的费用,按受益的原则,将行政、后勤等部门发生的费用向临床、医技科室分摊。
2.3成本核算原则
一贯性原则: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成本核算方法一经采用, 中间不得变更。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1)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均按实际成本计价。 (2)对制剂室加工的产品按实际成本计算。(3)固定资产折旧按历史成本和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
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期发生的收入和支出确认是否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
成本分期原则:按月、季、年核算。
配比性原则: (1)某科室收入必须与该科室成本费用相配比。 (2)某会计期间收人必须与该期成本费用相配比。
3、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和对策
3.1前期调研阶段
首先医院成立成本核算实施小组,着手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对全院主要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从中我们应该了解到医院各科室的管理现状,对实施成本核算的想法以及医院开展成本核算所面临的基础环境,然后召集物资、供应、采购、人事和财务科人员召开成本核算动员大会、接下来召开成本核算总结会议和成本核算工作的汇报会议,确立出成本核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
3.2成立工作小组
为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核算系统,由财务科长、核算会计人员组成成本核算工作小组。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工资、资金、物资、药材、低值易耗品、房屋设备折旧、维修、运输、差旅费和办公费用等进行全成本核算。医院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做好全员宣传动员工作,使成本管理工作成为广大职工的一种良好习惯。
3.3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建立和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是医院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的保障。制定房屋设备折旧、药品试剂的使用、材料水电消耗和人员工资、奖金等一系列制度, 并制定具体的成本管理实施办法和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便在具体实践中有据可依,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核算科室的统计汇总工作,根据汇总的基础资料,归集、计算、分析各科室的成本,每月产生各类成本报表,并进行成本分析。编制成本核算分析报告,找出专项治理的问题的在,制定专项管理考核制度,真正起到成本核算的作用。
3.4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体系
篇8
【关键词】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医疗项目;成本核算
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必须注重成本、投入和工作效率与效益的统一,随着医改的推进,医院进行科室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管理将是一种趋势[1]。现行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难以准确反映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信息[2],无法满足医院成本管理的需要。目前有学者将作业成本法用于项目成本核算,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是成本数据资料的收集需要机构严格的内部管理规范作为支撑,以及作业成本法繁杂的操作过程带来的测算难度和测算成本的增加[3]。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直接将时间作为资源成本分配动因,容易实施,能够以简单的方法计算出复杂的工序成本,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本信息,国外已有研究显示该方法用于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取得了显著效果[4]。因此,本研究将引入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医疗项目成本,以期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1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
1.1模型构建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卡普兰教授等人在对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于2004年提出的[5],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作业成本法的缺点,以时间作为成本动因,直接将资源耗费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等成本对象上。本研究在医院现行全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原理,建立项目成本核算模型,计算项目成本,其核算过程如图1所示。
1.2研究指标
本研究确定六个指标:产能成本,即某类作业中心的总成本,本研究中指经二级分摊后的科室全成本;实际产能,是指理论性工作时间扣除休息、设备必要停工等无生产力的时间后实际工作的时间,本研究采用理论作业时间的80%作为实际产能;每单位作业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实地调研与咨询专家后估算得出;产能成本率,即单位产能所耗用的成本,通过计算产能成本与实际产能的比值即可得到;单位作业成本,产能成本率与每单位作业所需时间的乘积;项目成本,每项医疗项目所消耗的作业成本之和。
2以某医院病理科为例计算项目成本
2.1梳理流程、划分作业
本研究以某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病理科开展的医疗项目为研究对象,依托该医院财务核算及成本管理系统,并结合其他统计资料。收集整理医院2015年度运营的相关数据,包括科室收支情况、科室人数、房屋面积、门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床日等。在研究过程中,对病理科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实地调研。病理科共开展13项医疗项目,可以分为三大类:活检项目、细胞学诊断项目、其他项目。每一大类项目工作流程相似,但不同的项目所耗用的时间不同,因此本研究按照项目大类来进行作业划分。作业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重要活动和行为,本研究按病理科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工作环节来划分作业,病理科的工作从接收标本开始,然后对标本进行不同的处理(不同大类项目处理的环节有简有繁),对标本处理后即进行诊断并出具报告,活检项目及细胞学诊断项目两类的作业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其他项目类涉及的内容较少,流程相对简单,对标本进行检测后即进行诊断并出具报告。
2.2计算产能成本
利用2015年度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数据,根据不同的科室性质及成本性质,分别采用科室人数、房屋面积、门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床日等参数对行政后勤类、医辅类科室成本进行分摊,最终得到病理科的全成本,病理科的产能成本为5714478元。
2.3计算产能成本率
病理科共有18人,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全年实际产能为1824768分钟(18×8×60×22×12×80%),产能成本率为3.13元/分(5714478/1824768)。
2.4计算项目成本
经过询问病理科经验丰富的专家并实地进行计时验证,确定了病理科所开展项目的单位耗时,以此计算项目成本及收益,计算结果见表3。病理科开展的13个项目中有9个项目亏损,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现有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影响,目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该医院采用的收费标准是该省物价部门2003年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13年一直未变,但是医院的运行成本却随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导致亏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亏损运营的现状,亟需解决.
2.5服务效率分析
根据各项目实际服务的例数与每单位服务所需时间,能够计算出病理科2015年实际服务的总时间,如表4所示,实际服务的总时间与实际产能的比值即为病理科的服务效率,病理科的服务效率为109.02%(1989437/1824768)。说明病理科在超负荷工作,医院管理者应分析其原因,必要时可以增加病理科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过度劳累而影响医疗质量的现象。
3讨论
本研究应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建立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模型,并对某医院病理科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了核算,取得了一些经验做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3.1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用于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适用性
相对于其他成本核算方法而言,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更适用于间接成本占比较高、品种多样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核算,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符合这些特点,医疗服务项目种类繁多,有的多达数千种,而且在服务过程中很多项目需要多个科室间的相互协作,操作过程复杂,产生了大量的间接成本,使得医院间接成本所占比重较大[6],为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核算医疗项目成本奠定了基础。
3.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特性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作业成本法实施成本高、难度大等缺点,利用医院现有的财务核算、成本管理数据,就能及时准确的计算出医疗项目成本。而且模型容易维护,该方法能够很容易更新模型以反映经营情况变化,当单位所需时间发生变化或者有新增作业时,只需调整或加入新的工时数据即可,并不影响整个模型结构[7]。
3.3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能够为管理人员对科室
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当前阶段,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公立医院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挖掘内部管理潜力已成为众多医院管理者的共识[8]。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用于项目成本核算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科室服务效率分析,使管理人员能够清晰的了解科室产能利用情况,发现低效及无效作业,从而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及合理调配资源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3.4应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该方法的应用需要有大量的财务核算、成本核算、人员、工作量等数据支撑,并且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医院首先应具备相关数据基础;第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仔细梳理科室的服务流程,实施人员要进行大量的走访和调研,不仅耗时,而且也需要临床、医技等相关科室的配合,因此在实施之前应在医院层面进行动员,并建立协作机制,以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实施初期,部分科室或人员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在应用该方法时应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可先在部分科室应用,效果显现后再全面推开。
参考文献
[1]郑大喜.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9):35-38.
[2]宣嘉.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4):251-254.
[3]徐力新,梁允萍,娄兴汉.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现状研究[J].现代医院,2014,14(5):6-8.
[4]DONOVANCJ,HOPKINSM,KIMMELBM,etal.HowCleve-landclinicusedTDABCtoimprovevalue[J].JournaloftheHealthcareFinancialManagementAssociation,2014,68(6):84-88.
[5]KAPLANRS,ANDERSONSR.Time-drivenactivity-basedcosting[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4,82(11):131-138.
[6]宋喜国,姚丽平,王海燕,等.基于TDABC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9):82-84.
[7]王洁,郭玉海,戴智敏.估时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10):90-92.
篇9
关键词:科级核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医院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81-02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逐步推向市场,医院运营成本已成为影响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科级核算作为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科级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对加强医院财经管理,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级成本核算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科级成本核算的含义
科级核算是指以部门、科室或班组为核算单元,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其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以考核其成本效益的一种核算方法。它是在院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院收支进行再归集、再分配、再计算,是考核科室经济状况和成本水平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要合理划分核算单元,全面界定成本核算项目
为准确计算和考核科室收入和成本,医院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将经济或专业相对独立的科室与单位,不受行政划分限制,设为独立成本核算单元。把全院划分为门急诊、临床科室、辅诊科室、机关几大类核算单元,再细分为多个二级核算单元,必要时可以进一步进行划分。核算单元越细化,越有利于分清责任,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成本控制和考核。
成本是指科室或核算单元开展医疗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是由科室直接消耗、能直接计入科室成本的项目;间接成本是指虽不是科室直接消耗,但因其直接或间接收益而应该分摊的分摊成本或由其他科室转移来的转移成本。我们必须要摸清所有成本的来源,全面界定成本核算项目。
2.要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合理归集科室收入和成本
科室收入按照开单、执行科室和工作量的大小,在一个100%比例内按照一个合理的分摊比例分配到各科室,不能重复分配。医疗机构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是本着“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的原理,由科室直接消耗的直接计入科室成本,对确实无法明确到具体科室的间接成本,必须充分结合实际,灵活采用多种估算方法,制定各项成本的分摊比例,分摊到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
3.要科学制定内部服务价格,算全、算实、算准成本
内部服务价格必须具备合理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学习研究,反复论证,积极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对保洁、维修、被服洗涤等医疗和后勤技术保障部门提供的医院内部服务制定内部价格,使各项成本数据计算做到标准公开,口径一致。通过定价,可防止医院内部成本转移,使每个单元的成本核算更准确合理,将内部服务的实物或技术保障科室的成本直接分摊到接受服务的科室中[1]。主要有市场价格法,即按同类服务的市场价格确定内部服务定价;协商价格,即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后确定价格;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法,即以全部成本或全部成本加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2]。
4.要积极完善成本核算信息平台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的保障和手段[3]。成本核算管理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收入成本数据采集点遍布医院各个角落,以往主要依靠手工核算的工作模式已经失效,需建立集“核算、分析、考评”为一体的科级成本核算平台。各项收支数据都以信息化为依托,能通过网络自动采集、分摊和核算。设置好核算项目和科室收入分配比例,各科收入自动生成。科室成本的采集一部分由系统自动生成,例如药品,一部分由职能科室和职能部门采集审核后直接录入,实现了科级成本核算的公开化、透明化,使管理层和科室随时能掌握和评价经济运营情况。因此,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类系统基础数据库的维护,从源头保证网络数据的全面、真实与准确。
5.要配套健全成本核算规章制度
科级成本核算的组织实施必须有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着眼专人专职,责任到人。制定完善成本录入员、成本核算员、成本管控员等一系列的岗位职责。还有考评制度,包括对成本管理各个作业环节、每项具体程序制定考评的内容、指标体系、奖惩办法等,确保各项业务开展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二、科级成本控制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一)把握好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让医院各级领导准确知道医院实际所耗费的资源,从而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来源。可以说,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是依据科级核算的结果。通过成本核算,运用经济管理的杠杆作用强化成本意识、经营意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自觉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科级成本核算。同时,成本控制的结果是检验成本核算方法的依据,透过成本控制的效果可以检验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完善,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措施。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起到真正控制成本的作用。通常医院在核算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在成本管控上的方法措施不够多,或者监控落实不到位,实际的管理还是比较粗放,质量效益提升还不够明显。
(二)把握好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搞好医院成本控制必须要以保证医疗质量为前提,要从实际出发合理控制成本,不能只为控制成本而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活动。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成本越小,科室效益越高。因而会出现在在医院建设中,舍不得投入,在医疗活动中偷工减料,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现象。因此,必须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着眼前沿技术,围绕特色整合技术,强化科研开发技术,加大监控力度,完善考评机制,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合理控制成本,防止一味过度控制成本的现象。
三、做好医院科级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意义
(一)实行科级成本核算,为医院核算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数据的质量。科级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核算的组成部分,通过核算能够计量出科室的医疗收入、成本费用和收益情况,为医院的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科级成本核算,对每一个核算单元所发生的各项收入支出进行分类核算、汇总和比较,以便为医院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供具体的资料。通过提供经济核算的基础数据,有利于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展开。
(二)实行科级成本核算,能够有效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医院实行科级成本核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经济管理效率。通过科级成本核算,对科室各项成本进行计量,综合反映科室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管理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影响管理水平的因素,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控制成本的重点和方法,科室根据这些改进措施,对管理方式进行调节,有效地提高科室的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率。
(三)实行科级成本核算,有利于明确科室权、责、利,便于医院宏观调控
权、责、利的有机结合是经济管理的最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成本控制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科室的收入、支出必须要让科室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每月列表通报科室,科室对收支一目了然,增加了管理的透明透。科室对成本的发生可在事先预测制定目标,在事中实施管控落实责任,在事后可进行考核按绩效奖惩,便于医院时时宏观调控,以保证医院经济管理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蒋华.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实用医药杂志,2005,(5).
篇10
医院新会计制度下,为了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与准确度,要求医院的各个科室都应积极参与成本核算工作,细化自己科室的各个成本项目的使用说明,确保医院成本投入的合理性。医院应避免财务收支的总账概念,要求每一个科室都应关注和细化本科室的收入与支出,保证医院有效的控制成本,有针对性的避免资源浪费。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不足
医院新会计制度不但能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改善医疗服务和增加社会效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目前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核算意识还不够强
由于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营长期都是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所以成本核算意识薄弱,没有对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工作引起重视。医院的管理人员将关注点放在了医院的整体效益和短期发展,注重医疗服务的深入改革,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却忽略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工作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意识不强,所以常常导致重复投资和浪费资源的想象,这样必然严重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成本核算方法制度未得到全面的完善
由于成本核算意识有待加强,因此造成成本核算方法制度也不够完善。医院往往是事后再进行成本核算,使得成本核算工作具有滞后性,其收集的资料也不够全面、科学。医院也未对成本核算的数据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仅仅把它当作一项任务完成,没有为医院长远的发展进行筹谋。
(三)实物的资产核算不到位
目前,新会计制度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维护以及核算物资占用资金工作还不够到位,仅仅做一些固定资产日常拆旧与清理工作,因此造成医院实物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的后果。
(四)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需要财务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里系统,不但能精确的进行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还能通过一定的数据对比得出管理成本的好方案。
(五)未与绩效考核紧密相联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的积极参与,共同为创造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做出贡献。虽然如此,但是由于成本核算尚未与各部门、各科室的绩效考核相关联,使得员工参与成本核算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三、加强医院新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工作
(一)提高医院的成本核算意识
要想更佳准确和快速的进行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就必须先提高医院全体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所有医务人员应坚持医疗服务的成本效益原则,积极参与成本核算工作,为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做出贡献。根据医院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医院应该从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制定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与成本控制目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规范化、科学化医院相关成本核算流程,提高员工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做到有效的控制成本,促进医院医疗改革。
(二)深化医院内部成本核算方法与制度建设
为了更好的促进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发展,医院应该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各科室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组织结构,并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准确核算各个科室的收支项目。同时,医院还应制定严格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明确约定成本核算方法、流程以及各科室职责,并要求各科室人员严格履行此制度约定。
(三)健全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医院新会计制度下,应健全医院内部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完善的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产出分析以及投入分析,新会计制度下的投入分析应从劳务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三方面考虑,而产出指标主要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健全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不但可以强化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管理工作,还能使成本核算体系规范化与高效化。
(四)善于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成本核算工作及分析
医院新会计制度下,必须要依靠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对成本核算进行管理,还应严格其使用流程及使用规范,对于医院中所有的支出与收入都应该准确填入其中,以便定期对收入支出进行分析匹配,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成本核算的全程控制
准确的成本核算对于日常工作起着良好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因此医院在事前应加强事前预算,细化具体项目成本,还要加强事中控制,进而根据预算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事后也要具体对预算与实际支出是否匹配进行具体分析,分析结果既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数据,又可以作为经验指导下一个相关项目的成本预算工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