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经典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诚信教育经典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贴近小学生生活,挖掘提炼和谐、诚信教育内核,拓展丰富和谐、诚信教育思想
着眼于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及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创设和谐融洽的育人空间,培养谦和诚朴、习惯良好、素质协调的和诚学生。一是突出以“和”促“谐”,倡导教师亲和、学生谦和,促进师生和谐;倡导言语温和、处事平和,促进生生和谐;倡导家长和蔼、家庭和睦,促进亲子和谐;倡导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促进发展和谐;倡导保护环境、绿色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共处和谐。二是引领诚朴之风,强调做人诚信朴实、追求本真,做事踏实用心、工于至诚。
二、和谐诚信价值观教育实践策略
将和谐、诚信价值观培养细化为“和、谐、诚、朴”四大主题,从和谐、诚信的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学生习惯养成三个层面推动教育实践,促进和谐、诚信教育接地生发。
(一)打造和谐、诚信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1.精心选择和设计和谐、诚信文化符号,如:体现和谐、诚信教育理念的校徽、校旗、校歌、校园卡通形象等。通过这些文化元素在各种校园活动和遵德守礼宣传阵地的反复使用,渗透和谐、诚信育人思想,强化学生的和谐、诚信意识,引领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涵养公民道德素养,厚积薄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设立“品和”、“说谐”、“悟诚”、“尚朴”系列宣传栏,通过中外案例故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内容,以小见大,说古论今,深入浅出地解读“和”、“谐”、“诚”、“朴”理念,开辟“和诚”主题空间,引领学生道德风尚。
3.以公民基本素养和行为规范为重点,按一廊一专题的原则建设走廊文化,如:诚信廊、互助感恩廊等。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点和现实需要,不但内容选择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如“怎样和同学交往”、“怎样文明乘车”等,而且以浅显易懂的格言、儿歌、小故事、图片展现,以儿童化的语言表达;不但用丰富的色彩、形象的卡通设计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以别具一格的展板造型冲击学生的视觉,如:将展板设计成文明礼仪花、安全出行小脚丫、诚之心等。同时,将学生制作的各种手抄报布置成走廊专题栏,与学校宣传板面相呼应,使浏览与感悟、学习与创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使学生出入走廊时留得住脚步,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而自觉约束自我言行。
4.结合功能室建设,为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创设育人环境。利用科学、计算机、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墙面、走廊和运动场围墙,提炼各学科文化元素,打造体育、艺术、科学主题廊和运动健身墙,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领悟个人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二)设置和谐、诚信课程,纳入常规德育。
1.突出和谐、诚信教育的指向性,整合设立“和诚综合实践课”。将“和”、“谐”、“诚”、“朴”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各年级德育目标,针对学生品德、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和过程管理。开发“和”、“谐”、“诚”、“朴”教本,开设“和谐、诚信道德讲堂”,通过唱一首道德之歌、你问我答和谐诚信小辩论、演一个和谐的生活场景、评一下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个和谐、诚信承诺等,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结合学生特点制订各年级和谐、诚信道德实践方案,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学生,强化和谐、诚信理念。如:利用寒暑假组织“我爱我家”劳动实践活动,在重阳节开展“我爱爷爷奶奶”感恩送温暖活动,促进亲子和谐、家庭和美;开展儿童节向同学赠送自制友谊卡活动和教师节感恩老师送寄语活动,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和谐;组织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和衣食住行倡节俭实践活动,彰显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针对实际讨论和制订班级学生诚信公约,组织无人作弊诚信考试活动,将守诚信与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丰富多彩的和谐、诚信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向家庭和社区,促进家校互动、课内外联动,在锻炼学生、增强自理自立能力的同时,也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不良德行,促进和谐发展。
2.开设“诗文诵读”校本课,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常规教学计划。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积淀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愫和求真探索的精神。让儿童诵读经典,已成为各界公认的丰富儿童人文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可结合实际制定诵读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原则、各年级教学进度,并根据学生诵读态度、积累数量、兴趣习惯进行师生多元评价。将学生诗文诵读成绩纳入学生素质评价与教师考核,配合诗文诵读教学,组织创编《弟子规》等诗文操,让全体学生在每日阳光体育大课间边聆听边做操,健身之余强化育人功效。将经典诗文及诗词知识设计成各种板面,装点于校园围墙内外,浓郁学校传统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全校经典诗文诵读竞赛,使学生通过活动更深地感受友情、爱国情,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诚信,学会感恩,懂得和睦相处,文明礼让,为形成善的心性、雅的情趣和美的人品奠定基础。
(三)突出日行和谐、诚信,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和谐、诚信教育贵在坚持,重在天天做。为增强可操作性,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编写《和谐诚信三字歌》,作为常规评价标准。如“谦和诚朴”篇为:“和诚人,讲和诚,知谦虚,懂谦让;待人事,须真挚,语温和,心坦荡;相关爱,重合作,讲和谐,气顺畅;说真话,办实事,言必行,行必果;重信义,贵有诚,人朴实,立风尚。”学校据此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管理,开展“和谐、诚信文明班”评比活动,并颁发每周流动红旗。依据和谐、诚信学生培养目标,设计卡通形象大使,明确创星标准,如:“文明之星”标准为“遵守交通法规、公共秩序、校纪校规,举止文雅,诚实守信,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系和谐融洽”。在加强日常考核的基础上,每年“六・一”儿童节表彰“和谐、诚信之星”,并设立专栏,激励学生学榜样、比诚信、讲和谐。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学术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58-02
在高校中开展廉洁诚信教育一直是学者们和有关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2007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诚信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高校是进行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因而学术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术诚信教育,便成为高校廉洁诚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有许多学者对于如何进行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作出过论述。有的学者认为,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和学者个人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等,因此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学者、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有学者指出,新时期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应该正确处理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学术自律与学术他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三组关系。有学者分析了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五个,即:学术制度尚不完善、忽视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评价有失公正、学术管理体制缺陷、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中的缺陷制约了当前我国的学术道德建设,部分学者过度讲求“入世”,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抬头;过度服从权威,导致科学研究中批判精神的缺失。
近年来,高校中学术道德失范、学术失信的事件多有发生,这一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本文将在分析高校学术失信的原因的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提出一些措施,来加强高校学术诚信建设。
1 高校中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原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开展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在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学术研究的主体。他们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学术诚信缺失都会对高校产生危害。学术诚信缺失,主要是指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1 抄袭剽窃严重
对前人结果的适当借鉴是学术创新的基础,但过度的“引用”就有可能成为抄袭剽窃。有些大学生在完成论文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而只是从学术刊物或知网上东拼西凑,移花接木。陈冲和郭琛晖于2010年在16所高校进行了一项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的调查,在754份有效问卷中,有564人表示自己曾在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中的资料而有意没有注明来源;有508人承认自己曾有拼凑作业的行为,占总人数的67.4%。除了学生,有些高校教师也加入到了抄袭行列中,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博士学位论文大段复制他人成果,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1.2 学术交易泛滥
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求上进,不上课也不完成作业,等到要交作业时,就花钱向愿意出卖自己成果的人购买,甚至出现了专业替人考试,替人写论文的“”。校园里、网络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小广告。还有一些学术机构,无视学术规定,以“版面费”为幌子谋取经济利益,使一些学术造假者有机可乘。
1.3 恶意侵占他人成果
在有些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中,常常只有少数几个人认真参与整个过程,但最后获得的成果却被要求和滥竽充数者共同署名,这种署名失范的现象多有发生。有些教师以自己“专家”、“导师”的身份被批准获得科研项目,但却让自己的学生或其他人来做,成果却归自己所有。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们似乎已慢慢习惯这种不成文的规定。
学术诚信缺失对学生、教师、高校甚至是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它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挫伤科研和创新的积极性。
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收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历过一个积累的过程,才能取得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然而有些学者为了评奖评职称,通过不正当手段,可能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同时,部分高校将的数量和科研立项的数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这也会挫伤那部分认真研究学术的人的积极性,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产生影响。
人生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生价值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个人心理活动、群体意识倾向和社会舆论,对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衡量、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但同时也容易走入盲目、偏执的误区。在学校中,看到学术失信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就会把它当做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不正确的人生价值。
(3)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一片净土,而教师也被当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频频发生学术失信的事件,会让公众改变对高校的看法,而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弱化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真理的追求。同时,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他们将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学术诚信的缺失也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高校学术诚信缺失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体行为,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会导致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利益常常被用来衡量学术的水准和价值。因此,学术界中的有些人急于追求功利,迫切地想要获得成果,忘记了科学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学术失信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学术失信者也许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而使得这种行为有机可乘。
②学校因素。
当前高校里的道德观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而忽视了学术道德教育。“在高校的德育中,对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还是个盲点,学校和导师更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术道德的教育。”另外,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文件来规范学术研究,但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没有很系统地学习,导致他们因为缺乏认识而出现失信行为。
2 儒家文化对高校学术诚信的启示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道德教育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这种观念的合理性,只能在一定的文化母体中找到根据。”儒家文化倡导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是儒家文化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诚信思想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加强高校的诚信教育有积极地启示。
第一,要做到学术诚信,首先要做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人事诚信做学问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诚信问题实质上是道德诚信问题。诚信既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的基础,也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论语》中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哉。”也就是说车无r、不能行走,人无诚信则难以立足。《中庸》中有这么一段话:“诚信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了真诚就没有了事物,所以君子以真诚为贵。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即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只有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才能取信于人。高校师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才能在学术和研究上自觉践行诚信。
其次,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环境状况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认为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荀子在《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也就是说人能被环境所熏染、所同化。无论是社会、校园还是家庭的环境、风气,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清正廉洁的环境更易使大学生受到感染,不断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想要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加强高校学术诚信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必不可少。首先要重视和增强学术诚信教育工作。高校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讲座、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引起大家的关注。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人文、社科、工学、医学等不同领域的学术规范,并且要详细说明和切实可行。再次,要做到奖惩分明,对于认真研究,遵守学术规范的要鼓励,而对于失信者则要依据条例进行处罚教育。
再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诚信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放在高校的环境中也就是说,当教师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学生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不端正,那么纵使三令五申,学生也不会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术诚信的观点和态度,更要自身作出表率,不抄袭剽窃,反对学术失信。
参考文献
[1]李广文.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2):85-86.
[2]郝俊杰.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透析及防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54-56.
[3]许远远.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1,(05):94-96.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到我们的教学中,可以联系现实生活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或将实际问题经过加工处理成具体的数学问题,设立数学情境,让学生针对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的概率统计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自己的见解或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进一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讨论小组,使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通过不同思维碰撞,最终形成一致的解决方案。教师的作用是创造自由讨论的气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间题展开,根据各小组讨论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班内交流,实现学生间知识共享,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适时的点评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遗漏的关键问题进行适时的点评,有助于引导学生对于案例事件分析的深人化,同时对于不同学生的表现,给予适时鼓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案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系统完整的知识总结,对于学生们尚未深人分析探讨的间题,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具系统性和条理性。
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法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通过案例掌握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案例是广泛而丰富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学其它基础课程相比,公式和理论,逻辑和符号相对少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条件、有精力进行案例教学。现代教学理念提倡的是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好的案例也给学生提供了模板,更能将理论联系实际,甚至在实际中完善理论,创造理论。最后,案例教学法相对于直白的讲述法更易使学生产生兴趣,使用案例教学法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为深刻,更易理解和接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好比是鱼,而案例教学法好比是水,鱼离不开水,而水有了鱼才有生气,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促进。
二、案例教学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实施案例教学,本文以对典型知识点构建经典案例为基础,以学生独立分析、分组讨论、教师引导为教学手段,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为教学目的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面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教师如何构建出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课程案例。2.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提出案例,启发式教学,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化的激发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其不仅在课堂上,更能够在课后时间积极主动的通过相关参考资料,自发性的学习。3.改变以往教学模式,重引导,重讨论,轻灌输式教育,如何以高效的分组讨论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总结与评析,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在讲授概率论中的贝叶斯公式时,可以选用的大家熟知的“狼来了”的故事进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分小组布置任务:1.了解“狼来了”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2.预习贝叶斯公式的内容,3.思考,为什么村民不再相信这个小孩,是否可以定量刻画信任程度?上课时,首先让一位同学复述该案例的内容,然后教师将相关内容用文本、图形、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做到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过渡,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实际问题,分析故事中村民对这个小孩的可信程度是如何下降,也就是计算和比较事件在新的信息下的概率的变化,即条件概率。让学生自己利用公式计算小孩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说谎后村民对他的可信程度。这个故事学生都比较熟悉,但贝叶斯公式初次接触,把这两者通过案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间接渗透诚信教育,可谓一举多得。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分组调研,学生不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还学会设计问卷建立模型,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国内外案例教学法体系的比较研究,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做到 1.对教学案例的统筹设计。教学设计应从整个课程体系层次进行统筹规划,案例教学实施前,必须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计划,合理地设计出该教学的实施方案,设计配套的多元考核方式。2.加大对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解决问题为口标”的理念,筛选出典型的案例。同时在设计案例时,要强调案例与所学知识的相关性、案例素材的典型性和案例的时效性。3.加强对指导方法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前期准备、课堂中的积极思考和分析论证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高的程度则依赖于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与总结,所以,加强对指导方法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束语
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使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也能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对案例搜集及后期对例子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和课后对相关案例进行的修正和更新,提高了教师在概率统计及其相关课程中的教学及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佑清,吴琼.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59-62.
[2]王玮明,连新泽等.数学类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1):123-125.
[3]林娟.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40-43.
篇4
关键词:德育;微课;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095-02
“德育微课”的定义
微课程,最早是美国人戴维・彭罗斯提出来的,有人将这种课程称之为“知识脉冲”,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将教育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其核心是“微视频”,因此也称“微型视频课程”。
“德育微课”主要是以“微课”的形式为基础,但承载的内容则是关乎学生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成长的德育元素。它围绕某个德育主题,通过情境陈述、诠释分析、点评反思等手段,把德育主题中的教育观点正确地归纳并展现出来,供学生学习与思考。比如,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微课,主讲人以“卧冰求鲤”的典故为情境进行陈述,配以画面、音效等。引用经典国学《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的故事将感恩孝顺这一主题凸显出来,能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感悟“感恩”教育的内涵所在。
因此,“德育微课”也可以说是专题微课,是将德育内容以主题形式融入“微课”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式。
“德育微课”的特点优势
“德育微课”基于“微课”的形式进行设计,所以具备“微课”的特点。同时,在制作和应用上又不同于专业学科,它的特点和优势更明显。
“德育微课”以音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易操作、易传播的特点。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基本已覆盖数字化载体。将德育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听化处理,学生既可以在家中观看,也可以在校园里集体学习,只要通过视频、网络等数字化载体都可以进行观看学习,十分便捷。
“德育微课”时间短、篇幅小,符合学生观看学习的特点。一般认为中小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约在10~15分钟左右。精短的“德育微课”能在这一时间段内完成情境展示,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接收教育资讯。另外,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对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接受程度明显强于传统说教的特点,“德育微课”是通过精心剪辑设计而成的德育视频,能很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德育微课”内容丰富,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德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在此背景下,凡是有利于学生提升品质和正确引导价值观的人物事件都可以成为“德育微课”的重要题材,并且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更能够引起思想启示和共鸣。
“德育微课”的开发具有广泛的社会资源。不局限于教师讲课,主讲人也可以是警察、法官甚至普通人。主要的是其能够把自己的观点通过情境展示出来,对学生的成长给以启迪。听不同的人讲述道理是“德育微课”的重要特点,也说明了德育不仅仅在学校课堂,也在社会各个阶层;不仅仅存在于大是大非的大道理中,也存在于生活的细微处。
“德育微课”的设计开发
高品质的“德育微课”,应在吸引学生关注微课视频的同时,使德育影响渗透于欣赏观看的过程之中,它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对于“德育微课”的开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题和脚本设计,二是微课的制作。
首先“德育微课”的选题和脚本设计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用素材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要从中小学生的视角来选择他们可以理解的实际典型案例。比如,关于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的主题,在案例中最好能针对青少年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普法教育,这样更有角色渗透感,能更好地引起中小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主题鲜明,适于中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既然是“微课”,就要求主题不宜太大,要求精心解读一个问题。例如,“文明礼仪”作为微课主题就显得太大了,可以用更小些的“语言文明”这一主题来代替,这样在设计和解读上也有利于更清晰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同时,在分析解读时要注意符合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切忌“高、大、深”,否则学生难以理解。
归纳分析正确,要形成正确的教育引导。这是“德育微课”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对于开发者来说,要反复斟酌和思考,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方向把握其“德育微课”的真正内涵和用意。
其次,从“德育微课”制作要求上来讲大致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德育微课”在制作模块上应该具备四个步骤:①情境创设。就是德育微课主题涉及范围,该模块中要点明微课的德育元素的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主题的引入部分。②主题呈现。微课所涉及的典型案例或者主讲人对情境完整的叙述,是整个微课的核心内容,也是主题展现的重要承载体。③分析点评。主讲人对该微课情境的理解,并从德育角度的解读分析。④启迪引导。总结微课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点,并结合联系学生群体和实际背景,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微课本身内容精悍,因此在叙述解读时要在文字措辞上多下点功夫,通俗易懂,能够让学生理解。
视频画面清晰。在选择制作工具或软件上尽可能考虑到画面质量。清晰的画面展现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更能增加感官冲击力,增强德育微课的效果。
“德育微课”的应用价值与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始了“德育微课”的开发规划和试点,它的应用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和突破,总结“德育微课”在应用中的作用,可以概述为:
“德育微课”制作成形后,它的教育实效性长,可以循环利用,只要它的核心价值体现符合现代道德教育,那么“德育微课”可以成为高效的教育资源。
“德育微课”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无疑将会成为德育教师上好德育课的“利器”,结合教学引入德育微课,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活力和德育渗透力。
篇5
一、建设美雅和谐的生态花园――优美雅致和谐的生态校园
学校文化可分环境-符号、组织-制度、人际-心理和理念-价值四个层面,呈现形态有静态的和动态的、物化的和精神的,区分为可感知的、外显的和需感悟的、隐形的。校园物化环境及其设施、制度等都是显性的、静态的学校文化的表现,是首先可知的文化的营建。学校文化应富于教育性,学校教育当道法自然,春风化雨,教化若水,重视柔和的力量、无声的启迪。根据《“美丽文园”学校文化建设行动纲要》的总体要求,学校把校园设施和制度的建设、教辅、后勤工作放在文化的视野中思考,于要件铸造、细节雕琢之中见育人涵养,努力让校园的设施、粉墙、花树都“自己说话”。建筑、植物以及所构成的环境无声表达教育意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它们说话”。解读校园设施和花木的教育内涵,以及与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关系;“供师生说话”。廊间柱面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展现教师的教育思考和情趣,呈现学校发展的历史和追求。
走进文园,都会感慨这是座花园,虽没有古建筑,但有园林的雅致美。学校立了亦兰亭、品竹轩和文魁阁,一副对联表达出教育情怀:承香山文脉亦兰亭雅聚虚怀若竹,耕英才园圃续杏坛故事桃李芬芳。走进文园,会见到楼梯旁、走廊间悬挂每届学生的毕业照、师生书画手工作品;会见到廊柱上有学生书写的、教师们的教育感言;会见到学校专设教师“悦读空间”和廊间休闲式“悦读空间”书柜书桌、学生习作展示;会见到红继木Y成的硕大的一颗“心”――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还会见到巨幅的“笑脸墙”:展示了全校师生的笑脸,每位师生的笑脸,笑脸中用红色勾勒出大“爱”字,分别出自苏轼和欧阳中石两位今名家手笔,笑脸中镶嵌有“爱上微笑的文园”和“爱在微笑的文园”中英文句子、和以“文园”二字合成的篆刻印章,它和“爱”墙一道彰显着学校“爱的教育”理念。课间,假日经常看到学生驻足图前,兴奋地寻找往日的自己、同学和老师的笑脸。
学校设计了“品格人生”文化墙,在连廊横柱上序列化展示50种品格核心词、名言及其中英文解读,为学校增添了一道丰富内涵的风景线。为了“笑脸图”和“品格人生”文化墙的释义和翻译,语文、英语科组以此作为学科校本研究,字斟句酌,发挥着学科优势和集体力量。学校搭建平台,每学期语文学科活动周都有百人现场书法大赛,有书法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负责誊写老师所撰写的教育感言等,还有校园的宣传、提示用语。
公共场所湿度点缀的花卉盆景、教室里的黑板报、读书角,教室外的班级铭牌,每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所有这些既改变了空间、色彩的单调,更营造了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常常有松弛的片刻、常常有随目视而达致的审美,情感的触动、心灵的净化。所有这些构成了校园美雅的风景线。用意至深、内涵致美,期待长期美雅的熏陶、浸润,经年呼吸着充满文化的空气,会有越来越多的文明文雅文质彬彬的文园新人。
在学校管理中发扬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教育教学氛围,建立宽松、高洁、清新、富于人文关怀的文明环境;在组织-制度层面,学校倡导严谨的教师文化、自主的学生文化;树立微笑快乐,昂扬明快的生活情怀;以三理(讲情理循法理有条理)两化(规范化、精细化)来追求高效卓越。
二、打造读书求知的优质学园――建设学风浓郁,追求卓越的校园
课程和课堂、教与学重重地承载着学校文化。教师文化、教风学风是优质教育的关键。在每一堂课里,教师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
对于教育质量文园教师有着共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对于教风,文园教师有着的“严谨负责高效协作”的传统。学校实施校本研修,体现“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学习引领”:继续教育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文园大讲坛――专家培训”、“同伴互动,共同提高”、“校际教研节”、撰写教育案例、“教育教学大家谈”、“教师阅读”等活动,以德艺双馨鞭策教师的精进发展,要求在教学中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相长。
学校重视课堂,聚焦课堂,紧抓教学常规,规范有效开展集体备课、阶段检测和学情分析,规范课堂行为,课程、课堂组织管理精细化,转变讲授灌输大量练习密集考试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磨课赛课、打造规范有效―合作对话―自主探究--互动高效的课堂;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起始年级)、方法的指导;“考后100分”,强调过程和方法,重视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教学相长、追求卓越!
课程是学校的构成要素。文园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坚持学科周活动;文园将校园环境美化与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社团活动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两个校区分别正建设成开放的植物园。生物科组发挥学科优势,全程参与系列建设活动,为植物挂说明标牌、绘制校园植物地图等。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生态资源,设计具有探索和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如《文园的四季花卉》、《本土的药用草本植物》、《你认识吗?――校园里可见到的鸟类》等。学校进行《美丽文园植物知多少》的课题研究,在师生参与下,开展 “我是校园植物小导游”和“爱心种植区”的种植、标牌设计、管理等系列实践活动。
三、构建自主锻炼的成长乐园――学生自主活动丰富、愉悦的校园
校园活动是外显的、动态的学校文化,其中隐含的是品格人生、生命教育,个性特长综合素养的发展提高。公民的养成、英才的奠基都与校园氛围息息相关。
学校文化有怎样的品味,也意味着将有怎样气质和品格的师生。校园应最富有理想,应该是文明高雅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读书思考没有文化就会很粗俗,只注重仪表,就会显得虚浮。文园以文化人,夯实人文根基,坚持书香校园建设,设立“悦读空间”、进行图书漂流;举办经典诵读、欣赏“三名”(名著名曲名画)讲堂传递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国家认同、体验生命价值、学会理解包容。 “志远行近”,“行胜于言”,把握好知与行,培养文明文雅好习惯,快乐阳光好心态,有责任感、有想象力、有高远追求的健康优雅、知书达理、文质彬彬的文园学子。
文园视课程为学生的一种生存和成长方式,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考虑到是学生综合素养、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社团活动创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开放的校本课程体系:涵盖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8个领域的50多门选修课;以学科周活动延伸拓展课堂,营建能力锻炼体系,还建立了以学生命名的“李晨天工作室”,让“信息技术社团”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李晨天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高士其”专项奖,并和一批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类青少年科技发明竞赛中获奖。
篇6
关键词: 新形势 创业教育 有效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如何应对新世纪教育归纳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信息传播技术和知识得到全社会的使用。从世界教育趋势来看,培养适应21世纪的变革及把握变革机会所需要的能力已成为一个核心,因此引发了创业教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趋势。所谓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开发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在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创业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职业教育界的高度关注。高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是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18―29岁的青年其创造力是最活跃的,高职学生群体正处于创新意识最强、创业动力最足的时期。高职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力求使高职毕业生从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以创业带动就业,而且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办小企业的精神、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创业教育究竟该如何实施,怎样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这是摆在高职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高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有以下几个有效途径。
一、加强创业素质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
高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未来的企业家或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职毕业生是充满激情的群体,在社会现实中,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很多人都会有创业的激情,但创业仅有激情不够,还得有很多的准备,包括个人条件(如健全的人格特征、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等)、资金条件、团队合作精神等。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独立自主、创新致胜的创业素质是成功创业的必备条件。因此,创业素质的养成是高职学校必须实施的课题。
1.树立学生良好的创业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业动机要注重内外结合,即利用外部条件激发创业动机,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使之转化为创业动机。这包括帮助学生选定学习目标,创设创业情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创业兴趣,强化创业动机,培养学生的创业情感,等等。
2.提高学生的诚信合作意识。
创业教育必须对高职学生进行诚信合作意识教育。现在一些年轻人在创业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急功近利,为了取得成绩走歪门邪道,所以对于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重要,诚信是学生创业的财富和力量,是创业的基础。在科技信息时代,不会合作就不会赢得成功的机遇,因此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他人、尊重他人,要善于平等对话、互相支持、协商解决、宽容理解,因而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不断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创业。高职院校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如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热爱所学的专业。为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使学生参与教学,如让学生自学部分课程,这样可调动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并要增设文体、科技、劳动等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思考、创造的机会和空间,如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时,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外,更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编排节目;又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学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不畏艰辛的顽强意志。
成功的秘诀有三:明确的目标、不懈的努力和耐心的等待。在创业过程中,从无人走过的荆途中开创出一条新路,肯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创业者具有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而急功近利的思想须早弃。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是不畏创业之艰的顽强意志的核心,遇到各类困难都能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是勇往直前的法宝,为远大的目标努力、脚踏实地是创业者的基本品质。所以,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的顽强意志尤为重要。
5.提高学生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
经验表明,在创业过程中,经营管理综合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关键。例如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制度,掌握员工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经济策略和营销策略,学会利用信息为决策服务,掌握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认清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了解国家鼓励扶持小企业的法规、政策,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掌握筹办企业的运作程序和方法,懂得创办和经营小企业的有关法律知识,了解企业构思决策、创业筹备、创业启动的企业经营管理各个阶段的合法和非法的界限等。
二、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我国,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当前社会创业需求和创业实践的研究,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纳入到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
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四类,即创业意识类、创业个性类、创业能力类和创业知识类。创业教育的课程方式也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创业实践活动。
构建学科课程: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学科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创业教育课程要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
开设活动课程:创业教育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计划渗透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校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组织开展一些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如“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为高职学生提供借鉴,引导广大学生理性创业,增强创业自信心。
创设环境课程:环境创设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一系列活动都呈现出来,使环境与主题活动互动起来。为给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可印发成功人士创业案例,定期举办创业报告,结合创业者、优秀毕业生的创业经历、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创业教育活动,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熏陶,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增强创业能力,引导高职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组织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创业模拟实战活动,如“创业大赛”、“创业经验交流”、“淘宝网店经营”等。在不影响校园环境和学校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在校园内开办公司或经营店铺;教师指导学生校内孵化创业,也可以尝试搞推广、营销、竞技类的实践活动,为日后校外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整合资源,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据了解,目前在学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二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而这两类师资自身缺乏创业经历,难免会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我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品德高尚,心理素质好,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因此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构成应当多元化,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培训现有创业骨干教师,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应聘任社会上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为创业导师。学校要把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作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把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高职学生树立自主创业、基层创业的观念。
四、倡导校企联合办学,重视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
实施创业教育不能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必须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道路,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创业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实习创业基地,让高职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为日后成功创业积累经验。
1.加强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和工学结合等活动,把教学和科研活动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锻炼,体会成功,体验失败,积累经验。如可以结合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在校内举办各种培训班,或开发、设计新产品,等等。
2.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进行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应积极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企业创业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如与物业管理公司合办物业管理专业,与旅游行业公司合办旅游专业,与美容美发公司合办形象设计专业,与影业有限公司合办影视艺术专业,等等。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基地企业实习,亲身体验和经历创业的真实过程,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以政府的相关政策为保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开展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鼓励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通过学生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不仅对于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义,而且对于政府化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困境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加大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工商总局和各级人民政府出台了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的优惠政策。不难看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其着眼点是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它需要来自社会、政府、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创业教育将有利于高职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面对高职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及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强烈影响,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探索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应对危机背景下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而且是高职院校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的重要出路。
参考文献:
[1]侯金柱,张骥飞.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索[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王家瑞,彭钢.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及评价[J].教育评论,1992,(1):15.
篇7
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更要把学生塑造成有益于社会和谐的人才,以胜任和创新未来的职业工作和生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重点不仅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德育教育同样是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发掘和大有可为的教育领域。
那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该如何具体开展?本期特推出一组相关的文章,以飨读者。
尊重教育规律,
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功能最大化
文/吴维煊
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其行为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既难教又难管的现实。文化课,他们不易学好;专业课,他们也较难学会。相对而言,他们缺乏应对问题的能力、担负责任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毅力。在这样的现实处境下,机械说教、高压看管皆非良策,其结果是治标不治本。要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想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和谐的人,就要通过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他们从所学专业出发,学会生存、努力发展和奋发向上。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极其重视德育教育,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成长,有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存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1.校规不成体系,临时校规层出不穷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对可能发生问题的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是发现一个问题出台一个规定,各种临时校规你方唱罢我登场般地铺展开来,虽然动静很大,但是效果不佳,管理者深感无奈与困惑。更有甚者,在学校接受检查和评估期间,为了让检查者看到最好的面貌,一些学校制定临时校规,不仅干扰正常教学秩序,而且对学校的诚信教育造成巨大冲击。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各类校规校纪没能竞相补充、完善出台;二是德育教育管理上的某种缺失。
2.德育教育体制上重视分工,忽视合作
学校的政教处、教务处、共青团组织、系部和学生会等组织机构,虽然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承载着德育教育的任务。虽然很多学校都采用日碰头、周例会和月诊断的方式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但在管理体制上的缺憾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条块分割不均、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和合作不足,等等。有些部门的管理者擅长出台一些奇特的规定以展示管理上的创新,却忽视了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系统。此外,由于各管理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目标各忙各的事,忽视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出现工作目标太多、教育活动相互重复等现象,使教育陷入繁琐主义的泥潭。
3.缺少切合学校实际的校训,口号型、标签型校训较多
校训,对学校而言不是一个精神符号,而是德育支撑体系的脊柱。不少学校青睐那些雷同的或政治口号型校训。例如,“做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内涵远大”等。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定位应是:做和谐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再如,“培养高技能人才”等。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合格的产业工人,并非高技能人才。类似这些被许多学校使用的校训,背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甚至有些学校的校训名不符实,有悖于学校的文化内涵。总之,校训不是一个口号或标签,而是学校培养目标的经典概括,能让师生们在校训中找到精神支撑,形成前进动力。据笔者所知,江苏北部某职业学校的校训是“习惯良好”。这个校训非常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问题是,使用合乎实际并具有良好引导作用的校训的学校较少,而使用目标太大、内涵过大的校训的学校较多。
4.把学生看得太紧,学生没有自我空间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怕学生出事,就竭尽全力把所有学生都看在眼皮底下,连吃饭睡觉都不例外,给学生自我安排的时间和空间非常少,学生整天处于“被教育”“被活动”的圈养状态。这种治理思维,即希望学生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让学生循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行。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抓得太死、管得太多、看得太严,不仅让学生丧失了主动性,也丧失了活力,容易造成秩序的失范、掌控的失效和前行的暂时停顿。缺少自我时间和空间的管理模式,如同画画失去留白一样(留白是一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留白的画就是一幅失败的作品。因此,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之内,按照自己的个性特征茁壮成长,是德育教育的必须。
5.德育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需求相距较远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材的征订有两种模式:一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征订,二是征订学校自己选择教材。无论哪种征订模式,均缺乏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加之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大多数学校不具备开发本校德育教材的能力,因此,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要么讲一些远离学生实际的大道理,让学生云里雾里;要么讲一些与学生需要的德育教育联系不大的东西,让德育课形同虚设。另外,有的学校使用10多年前的教材,有的学校占用德育课时段讲解经济学原理,有的学校在德育课堂上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当德育课的内容对学生成长没有实质性帮助的时候,学生便体会不到德育课的快乐,感受不到德育课的教育作用,甚至对德育课缺乏兴趣。教师面对学生没有表情的面孔,教学热情自然一落千丈。
二、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德育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在升学考试中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升学而言,他们的价值无法体现,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和长处,只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将其挖掘出来,只是片面地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只能学点简单技能,做产业低端的劳动者,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德育教育。
1.帮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每个学生找出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应该注重细节教育、案例教育,减少和淡化理论型、口号型的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的人生必修课。
2.切忌副作用的产生
学生需要适合他们成长需求的、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如果学校出于某种需要,让学生参与弄虚作假,这对学生人生观造成的影响是多少节德育课都挽救不了的。例如,原本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校园不够整洁,但为了接受检查和进行评估,学校倾全体学生之力打扫卫生、规范环境,这样做确实无可厚非,毕竟谁都想把最好的面貌展现出来,但是,在检查过后,学校又回到脏、乱、差的状态且无人问津,这就太不应该了。总之,教育的目的再崇高、再伟大,其手段都不能违背教育情理,基于此,实施德育教育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让教育产生副作用,在关注教育感染力的同时,切忌让教育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教育”必须与“训练”区别开来
“教育”必须与“训练”区别开来。“训练”可以针对人,也可以针对动物,而接受“教育”是人所独有的能力。如果学校德育教育只是对学生进行机械说教和训练,缺乏解释与引导,学生即使记住了教师的说教,但也很可能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其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需要的德育教育应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巧妙渗透在一切细节之中的。例如,德育教育应渗透在学校每个教育活动的实施、教师的言行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又如,学校规范学生着装时,往往以纸质文件的形式校规,明确规定学生不允许穿什么样的服饰,在要求学生的时候,如果女性教职工或女教师着装不严肃,穿无领、无袖或低胸服饰,那么学校对学生的种种规定又有何意义?即使学生按照校规要求着装,但他们是否知道如何在不同场合有品位地着装?总之,德育教育不是说教性的训练,而是渗透在一切细节中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只有这样的德育教育才具有感召力和扎实效果。
4.注意学生的禁果心理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不要吃禁果,他们却偏要吃。天神让潘多拉不要打开魔盒,他偏偏忍不住。导致这些行为的,就是禁果心理。其实,禁果心理差不多人人都有。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禁果心理更加严重。校规校纪明令规定不可以如何如何,他就非要去闯这个红灯。出现这个状况,教育工作者不必大惊小怪,漫漫人生路,谁不错几步。如果学校教育把错误拒在门外,真理也就被关在了门外。通过苛刻的管理剥夺学生犯错的机会,学生便没有犯错、知错、认错和改错的经历,这样的德育教育是不切实际的。要允许学生犯错,珍惜学生的知错和改错过程,肯定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学生需要的德育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是通过对具体的犯错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辨是非,让学生通过知错和改错的过程提升自我修养、培养良好品德,把犯错误的经历当成一次人生的契机。
三、如何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功能最大化
不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难教,只是我们尚在探索适当的教育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太过理想化的愿景难以实现,相反各种新问题会层出不穷,因此,很多教育行为值得我们研究,很多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为了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有这样一些方法不妨采用。
1.以“活动德育”替代“课本德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模式应从呆板的课本德育中走出来,用“活动德育”替代“课本德育”。
活动的德育也是行动的德育,知行合一,以行为主,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学校教育场域内,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把道德观教育与学生成长联系起来,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关注每个焦点、热点问题,抓住每个教育契机,摒弃口号式、标语式的德育教育,以活动德育、过程德育为主要的德育教育方式,坚持落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符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特征的德育教育。
2.实施让学生有“感觉”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形同虚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内容空洞、教育形式僵化,虽然德育教育被各个学校高高挂起,但却严重缺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没有受教育的感觉。德育教育一定要脱离形式主义和机械照搬,开展身边的德育教育、动态的德育教育、过程的德育教育和开放的德育教育,尊重学生,以高站位思考、低角度切入的方式,不苛求、不热烈和不醉人,在平淡中注重实效。让学生产生感觉,产生指导人生的穿透力,并将这种感觉与穿透力融入到人生旅途中。
3.勿从功利角度量化德育教育
从功利角度对德育教育进行量化,以期提高德育教育水平,这是行政化的教育思维,是美好而愚蠢的愿望,是不靠谱的希望,最终导致德育教育的消极、被动和虚设,甚至走上包装与作秀的歧途。勿从功利角度量化德育教育,不去打扰德育教育,不去擅自出台违背教育规律的离奇的德育教育实施与考核方案。让德育教育慢慢地渗透进学生的心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他们实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目标、每一个大目标,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取消作秀式的德育教育
作秀式的德育教育,是一种教育泡沫,吹得越大,越容易破裂。通过展示实施德育教育,这个愿景不仅过于理想化,而且有悖于教育发展的规律。真正好的教育是不露痕迹、默默进行的。要坚决取消形式化的作秀式的德育教育,不故弄玄虚,不标新立异,不做无用功。要心怀对教育的敬畏,按教育规律办事;要心怀对社会的责任感,扎实提高教育质量;要心怀对学生的爱心,通过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
5.让德育教育缓慢而自然地进行
学生成长,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多些理性的思考,要多些耐心的等待,既要规划森林,又要让每一棵树自由生长。面对各类棘手的教育问题,德育教育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要有对教育规律的坚守,不受非教育因素的干扰,不急躁、不功利,让德育教育缓慢而自然地进行,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成就学生健全的人格,鼓舞学生奋发向上,挖掘学生的独特能力。
6.开展增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德育教育
一个人缺失自我意识,就会缺失责任意识;没有责任意识,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要通过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追求,让学生有个性、有特色,有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篇8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教学质量;学科知识;研究经验;学生成功体验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我国高校持续扩招、科研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研究型大学应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使其培养的人才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模式的革新无疑是解决该问题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和创新型的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learning)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研究型大学包括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近年来纷纷致力于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过近20年探索和实践,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成功个案。事实证明,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符合我国具体国情,教学效果显著,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为了进一步总结和挖掘卢德馨教授研究性教学模式背后的教育思想,课题组分别于2006年6月和12月对其进行了访谈。笔者在两次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卢德馨教授在多篇论文中阐发的观点和思想,对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认识,以期对我国高校推广研究性教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一、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1985年,卢德馨教授在南京大学上“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时已经采用了一些蕴含研究性思想的举措,后经不断改进一直沿用至今。1987年,卢德馨教授开始讲授“大学物理学”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两年后,随着我国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南京大学响应当时国家教委要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的号召,成立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以下简称为强化部)。强化部率先提出了学科群基础课的概念,作为最重要的学科群基础课之一,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课程面向包括物理在内6个学科方向的40名学生。为适应新的形势,卢德馨教授正式开始了以研究性教学为目标的大学物理学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其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1993年,卢德馨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由于强化部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成功,学校决定开始新一轮的试验。1998年,南京大学成立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在对全院九个学科超过300学生的大学物理学大班教学中,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同年,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项目的成果之一,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教材出版发行。1999年,该教材英文版UniversityPhysics由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向国外出版发行。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现代教育技术部召开工作会议,公布首批七个示范性的“名教授、名课程、名教材网上工作室”,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课程名列其中。2002年,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荣获“全国普通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年9月,卢德馨教授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在2006年南京大学纪念冯端院士从教60周年的座谈会上,卢德馨教授做了研究性教学的专题发言。他表示,近一年多来又有很多新体验,研究性教学的全国性研讨会将再次召开。研究性教学的研究已经不只是方式方法问题,而已经深入到学科的科学内容、内在逻辑性、内容的结构和表述等等。破规范、立规范问题,增强可操作性问题也已被列入议事日程。
二、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和其他许多教育学科概念一样,当今国际高等教育界对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尚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国内对研究性教学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在其《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关于研究性教学的概念,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提出自己的基本看法:“其实一句话,就要把研究所需要的很多元素,都融入到教学里去,用科学研究的要求组织教学。”因此,与传统的传授性教学相比,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1.整体研究性特点
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整体性地渗透着研究的精神。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用科学研究的素养和要求去设计整个教学才是要点。”卢德馨研究性教学中的研究性特点主要体现为强调探究,强调创新,强调规范。卢德馨教授说,“探究贯穿课堂教学、讨论课、习题、论文、课外学习等等(教学环节)。”笔者认为,习题环节最能反映卢德馨教授对探究的强调。习题环节本来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题海战术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认为凡是题目都有答案,对错由老师说了算。实际上,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学生可能所处的领域恰是本学科中已知与未知交界的边缘状态,不总是存在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是,要想扭转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是很不易的。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学生]要题目做得多,跟我的观念完全不一样,上个学期整个斗了一个学期……”卢德馨教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行使“解题者的权利”:质疑题目的正确性、科学性,做必要的赋值,讨论结果的扩大或变化可能。[1]根据这一理念,卢德馨教授提出精品习题概念,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精品习题旨在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特别强调物理思想。
卢德馨教授说:“……论文环节更多的是创新精神和学术规范。”很多人意想不到,卢德馨教授在本科生一年级刚入门时就引入课程论文,尽管论文质量并不一定达到发表水平。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卢德馨教授建立了一整套包括论题展示、立题咨询、讨论、写作指导、评阅、论文评价、论文报告会等系列性的举措。学生通过这一系列过程,熟悉了从寻找课题、查找文献到专题研究、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卢德馨教授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惊人的创新精神。规范性主要是论文环节中文献的引用和标注、诚信教育(伪科学、
病态科学、民间科学家等等)。
卢德馨教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回到现实世界”、“逆向思维”、改变维度、组合、移植、基于实验、根据学生的业余爱好等方法形成论文选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发现学科知识的深层含义,创造新的“知识产品”,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一个杰出的例子是,一位学生把开普勒问题和“相互作用以有限速度传播”组合在一起,卢德馨教授把这一思想引入教学,起到了对经典问题进行现代评论的作用。
2.思想统摄性特点
卢德馨教授强调对思想对教学内容的统摄,即其所谓的“集成教学”。他说:“集成教学的目的或要义是以知识为载体传递一定的思想。”他不以知识点的多寡为教学内容优劣的判据,而是适当地整合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案例,完整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关于穆斯堡尔效应的整合案例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通过共振吸收由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转化,表达了“事物的数量方面是重要的”这一思想。这些思想是学生难以从书本获得、是当知识已经遗忘而仍然能够留存下来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案例学习,学生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从相关学科借鉴、移植或自己创造。为达到这个目的,卢德馨教授更多地从文献而不是从同类教材中取材。卢德馨教授深知,如何安排知识点和集成后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层次。但是,他认为整合时如果拘泥于集成度的大小或集成模块的多少而对思想挖掘不够,则是舍本逐末。卢德馨教授对前沿内容与传统内容也进行了整合。对于有些前沿内容,卢德馨教授可以做到从经典内容中寻其“根”,例如他成功地从耦合振动的简正模式推出准粒子的概念。
卢德馨教授充分考虑到当前科学研究综合、交叉和渗透的发展趋势,将物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在“大学物理学”中,不少相关学科的内容都与物理学的内容成功地整合在一起。这些相关学科内容包括:天文学中的潮汐与潮汐撕裂、反康普顿效应、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和宇宙学,地质学中的地震波及地震造成岩石、地磁,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化学键和氢键、分子、不对称性合成,生物学中的生物大分子、生物力学,材料科学中的电介质、磁性材料、团簇、C60、液晶、准晶、分形、扫描隧道显微镜、核磁共振、质谱等。
3.师生互动性特点
卢德馨教授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本科是对年轻人的培养,我觉得这既是责任,又是一种乐趣。”“……本科教学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乐趣,主要是跟年轻人打交道,看着他成长,我的教学特点就是这个。”他鼓励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质疑、讨论,非常理解学生出现的幼稚、错误,并设计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案,还特别鼓励学生的超常发挥。对于互动过程中自己出现的错误,卢德馨教授均会主动更正。在卢德馨教授眼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卢德馨教授还认为教师同时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东西,教学本来就是相长的。
卢德馨教授经常组织一些讨论课,这是“学生一学生”互动的形式。他在其间进行引导,控制节奏,讨论层层深入,效果很好。例如学生在运动学阶段讨论上抛物体落点时,就把科里奥利力讨论得趣味盎然、清清楚楚。除了按照惯性力的理解外,学生还根据其本质是运动学效应这一点,通过地道的运动学方法得到非常清晰直观的答案。讨论时,学生可以质疑、批判书上的现有结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此时,讨论往往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发现自己居然能对常用的判据提出质疑,酣畅淋漓,得到一种全新体验。
4.资源开放性特点
卢德馨教授突破教室和课本的限制,将外部世界作为教学的场所和内容,从而教学资源呈现出开放的特点。卢德馨教授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就阅读原始文献。在他的大学物理课上,有两百多种文献,其中有参考书56本之多。这些文献分为经典、专业和通俗三个层次,另外卢德馨教授还在其开发的教学辅助软件中列出段文献作为开始。
网络资源受到卢德馨教授极大地重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数以万计的结果。网络世界对于师生都是平等的,面对众多的网络资源,只要在某个专题上认真探索,就会知道得比教师还多。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削弱甚至取消了千百年来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学生开始进入可以和教师一起探索知识的新时代。
卢德馨教授对于国内外发行的有意义的科技新闻都会及时向学生通报并予以评论。最典型的是,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卢德馨教授更是第一时间通报给学生。卢德馨教授通报的科技新闻不仅仅是科技界的理论和技术上的新发展新突破,更有科技界人物的新闻事件,并从中进行引申,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卢德馨教授曾介绍过美国著名科学家舍恩因为捏造和篡改数据而被朗讯公司贝尔试验室开除的轰动性事件,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受到科学道德的深刻教育。
三、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2]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Bruner)也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3]兴趣具有始动的作用,具有定向的作用,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他发展方向,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可是,随着社会生活中高强度诱因刺激的增加,学习越来越被大学生视为一件艰苦枯燥的事情,从而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他说:“其实现在大家很困惑,到底怎么样让学生对你这个学科感兴趣。因为有的时候,可能是社会的影响或其他因素使学生厌学。也确实是。”
但是,访谈中他同时又指出:“老师自己对学科的魅力,到底把握得怎么样,我觉得这也是个问题。”卢德馨教授指出了一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与布鲁纳强调学生对教材本身的兴趣不同,卢德馨教授强调学生对整个学科的兴趣。进一步说,就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知识认知和情感体验方面,依靠卓有成效的智力激励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本学科具有的迷人魅力,并在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中形成积极的体验,从而产生对于学习本身的巨大乐趣。卢德馨教授曾强调,学生是修读一门课还是学习一门学科;只是修读物理课还是学习物理学,这是完全不同层次的事。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学科发生兴趣,从而超越课堂、教材的约束,那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也许这是研究性教学的最高境界。[4]
实际上,这样的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因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已经具备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条件。潘懋元教授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年龄在20岁左右的青年,处于青年的中、晚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已经具备了从事艰巨的抽象
思维活动的能力。同时,他们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能力水平。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创造性思维活动正处于活跃的时期。[5]
由此可现,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就是在于,高质量探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又反过来推动更高质量探究,两者互相促进,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其中,高质量探究是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所在。高质量探究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质疑、批判、发现和创造的方式进行的,而所有这些方式最终都是指向学科知识的本质的,并在此过程中推动了学生包括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在内的多种素质的发展。
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一次次地指导学生进行高质量探究实现的。当教师结合某种学习情境,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高质量探究,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就被强有力地激发出来,就会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努力将探究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并期待下一次的高质量探究。实际上,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有效增长,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而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自身的眼界和学识也得到一定增长。所谓“教学相长”,在研究性教学中表现得格外显著。当教师和学生开始下一次探究时,双方已经位于一个更高的起点。
四、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需具备的条件
教师在任何教学改革中的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相关教育学概念和理论,可以初步认为,教师进行有效的研究性教学必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对学科知识的本质具有深刻理解
这一条件是高质量探究的根基。通观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处处可感受到学科知识本质的力量。如果将学科知识本质理解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概念,就会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深刻认识学科知识本质。布鲁纳(J.Bruner)认为,掌握了学科结构,就能理解该学科,就能把学科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就能更有助于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就能缩小低级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6]
美国著名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斯达克(J.S.Stark)也认为,大学教师应该精通本学科的核心概念(coreconcept),清晰地注意到核心概念间的联系,只有将核心概念与学习心理学的原理相联系,才能从一系列教学策略中做出正确选择。[7]对学科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最好的教学方式。卢德馨教授认为,任何有碍于对本质理解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热闹的场面、不恰当的比喻、肤浅的形象化、牵强附会不着边际的类比往往都是对本质的损害。[8]其实,那些“巧夺天工”的教案往往是教师积数年之功才得到的结果,没有长期甚至毕生的学术积累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的。这些教案是一位教师学术造诣的集中体现。
2.亲自参与研究,将研究经验引入教学
这一条件是高质量探究的生长点。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教师]本身要有比较强的研究背景,本身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所以这就比研究人员要求还高。”卢德馨教授本人是极具研究能力和学术思想的。在强化部进行教学改革前,卢德馨教授多年进行出色的科研工作,从而其对教师参与科研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如何将科研引入教学,将二者有机融合?他认为,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展示研究工作的思路、语言和方法,比如在研究工作中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处理好物理和数学的关系、不断调整研究步骤、深入理解结果的意义、扩大成果等等,而这些正是初学者很难接触到的。他还认为,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建构模拟的科研过程、展示有典型意义的科学发现的典型事件,展示有基础意义的当前科学研究进展,甚至有所前瞻。[9]
如果教师将科研作为教学过程的先导,就会使得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后劲,而且教学改革就能得以突破,就容易深入下去,就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的发生过程,使教学活动沿着科学化的轨道进行。[10]虽然个人的经验和成果非常有限,但它是有生命力的教材。往往起到“一滴水可以见太阳”的作用。通过认真备课,教师可以将研究方法、研究的实际组织过程、与社会的需求关系、在科学发现中的的激情和其他感受等有机地溶入这“一滴水”中。[11]亲自参与研究的教师,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经验,学生会从中不断汲取营养,获得持续发展。
3.具备促成学生的成功体验的方法和手段
这一条件是高质量探究的着力点。高质量探究正是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有一种求得才能、挑战自身能力的内在动机,这样才能有助于其自觉主动地探究知识。已有调查显示,[10]现在不少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促成成功体验无疑是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从被动到互动、由依赖到自主、从接受性到创造性地体验成功,发展、享受和利用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
卢德馨教授善于通过高质量探究促成多种成功体验。通过对题目的质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不唯书,不唯上”,位于和老师平等的位置;通过对前沿问题以及科学新闻事件的学习,学生看问题的敏锐性得到提高,也接触到一些诸如科学道德等的教育:通过知识点的整合,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本质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通过课程论文,学生更是体会到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喜悦。体验这些来自于知识本身的真正魅力,无疑会深深打动学生的内心,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冲动。国外有一种高峰体验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可以思考并写出几组学科课程中各观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课程明显地挑战了以往的核心课程计划,因为较之吸收那些已经被发现并以写明的知识,其更主张学生发现并建构自己的知识。[13]博耶委员会的报告号召,要以一个高峰体验课程来完成对大学本科生教育的终结。
五、结论
综上所述,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成功个案,其具有四个鲜明特点:整体研究性、思想统摄性、师生互动性和资源开放性。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在于,高质量探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反过来推动更高质量探究,两者互相促进,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高质量探究是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之核心所在。要实现高质量探究,教师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对学科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理解;亲自参与研究,将研究经验引入教学;具备促成学生成功体验的方法和手段。
博耶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三年后,为了解报告中所提
出的改进本科教学十项建议(十项建议为:①使基于研究的学习成为标准:②建立研究性学习的“大一”经历;③在“大一”经验上的发展;④打破学科界限;⑤将交流与沟通技能融入课程之中;⑥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⑦塑造“顶峰体验”;⑧培养研究生成为实习教师;⑨改革教师奖励机制:⑩培养共同体归属感)的影响效果,2001年博伊委员会的派生机构“重建中心”对全美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一”阶段进行研究性教学、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建议,是普遍受欢迎的建议之一。目前,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和借鉴,比如清华大学邀请卢德馨教授任教,兰州大学更是积极推广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地,由于其对大班教学的有效性,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对我国扩招背景下的高校更具有特殊的推广意义。
但是,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建立于南大强化部这一特殊平台,借助于南京大学这所著名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资源,得益于教学与科研要素的长期磨合,其目标定位于优秀的新型理科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这说明其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其一定的产生条件与适用范围,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国内其它大学尤其是非研究型大学,在借鉴卢德馨研究型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在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具体校情做合理调整,也就是说,有一个“本土化”的再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
[1]卢德馨.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J].物理与工程,2004(1).
[2]转引自陈重艺,黄成蕙主编.大学生心理学[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220.
[3]转引自阴国恩著.浅谈非智力因素[M].天津:新蕾出版社,1990:64.
[2][8]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思考[J].物理与工程.2005(1).
[5]潘懋元,王伟廉.高等学校文理基础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155~156.
[6]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3~64.
[7][13]Stark,J.S.& Lauuca,L.R.Shaping the College Curric-ulum:Academic Plans in Action[M].Massachusetts:Allyn andIscan,1997.211,201.
[9]贺定修.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6).
[10]卢德馨.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10).
[11]张红霞,高抒.科研成果转化为大学教学内容的一种模式[J].江苏高教,2002(1).
[12]谢安邦,韩映雄,荀渊,罗尧成,王道红.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