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本科学历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获得本科学历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本科学历护士; 护理部轮转;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52-01
本科学历护士作为护理专业较高学历水平的人才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护理队伍中,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素质修养,但在临床工作中也遇到很多困惑。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其他护士的工作方式可能使他们只专注于完成工作任务,而影响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1]。医院护理部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后,为了提高本科学历护士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水平,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特意抽调大量人力物力对之加以培训,使本科学历护士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 本科学历护士的收获
1.1 管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得以升华 从开始初步了解护理部管理工作的程序,了解现行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到工作中逐渐理解到这些制度的真正含义,体会到其重要性和一些环节的不完善,到试图制定一些新的制度和规章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达到自我管理,为培养成为管理人员做储备。
1.2 树立了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 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间的关系并非该谁管谁,而应该是相互服务的关系。理解医院需要统筹规划,制定规章制度必须从有利于医院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损害医院的长期利益,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1.3 学会了换位思考,架起临床护士和护理部沟通的桥梁 通过从临床到管理的角色互换,从内心对管理工作有了深入了解,学到了很多管理知识,学会了与人沟通,了解了更多政策,为临床和管理相互沟通起到了桥梁作用[2]。以往临床工作者认为自己为医院创造利润,而行政部门很清闲,喜欢将管理部门统称为后勤,认为这些后勤机构不仅服务差,而且以领导自居。以往管理部门认为临床工作者只顾局部小利,没有全局观念,有时服务态度差,临床操作不规范,结果出现医疗纠纷,使医院处于被动地位,出台的规章制度落实时常遇到抵触。通过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促进医院和谐健康发展。
1.4 临床处置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参与管理工作,护理决策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参与教学工作,对护理技术操作的掌握更加规范熟练,为承担带教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参与质量掌控,护理文件处理能力增强,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出现重复的错误,认识到护理质控的重要性。
1.5 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护理部与医院多个部门间的合作,本科护士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学到了有效的交流技巧和应激事件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临床和管理层也要定期沟通,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光靠书本和课堂所难达到的。
2 对护理部的影响 护理部通过轮转本科护士了解到临床一线的需求,制定出的管理政策也更贴近临床,提高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型护理管理意识,开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如亲情服务、电话随访等[3]。
3 小结 通过护理部轮转,护理本科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和护理管理、教育、科研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对实施整体护理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辰.本科学历护士在护理部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9(7):44.
篇2
高校新生指普通大中专院校刚刚入学的新生。高考完了就去入伍,是要分情况的。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高校新生入伍算大学生_高校新生入伍的好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高校新生入伍算大学生高校新生入伍算是大学生。高校新生入伍指的是高考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入伍,这种情况下,该新生已经有大学生的身份,因此高校新生入伍也属于大学生入伍。大学生入伍能够享受学费减免政策、升学优待政策、考公优惠政策,退伍后还会发各种补贴。
高校新生入伍的好处大学生参军入伍,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而且可以享受到优先选拔使用、考研升学优惠、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就业安置等优惠政策。具备普通本科学历、取得相应学位的高校毕业生士兵,表现优秀、符合总部有关规定的可按计划选拔为军官。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享受加分,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大学生士兵退役后还可以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
大学生参军入伍十大福利政策可以保留学籍
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不影响学业,是可以保留学籍的,退伍后回来可以继续读大学完成学业。
学费补偿
对于大学生参军入伍,国家会给予相应的学费补偿,目前专科生没有,本科生一年差不多8000元,研究生大约12000元,这也是最高数,一般不会超过这个数。
退伍换专业相对容易
很多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原因是想要满足成为军人的梦想,或者是因为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想要转专业。
但是普通学生想要转专业的方法要么复读,要么等到大二,通过转专业的考试才行(仅限本校)。但是参军退伍后回来就可以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继续就读。
在校大学生在部队考军校有优势
对于很多高考没有考上军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在大学参军入伍,获得再次开军饷的机会,从部队考军校,这样更容易。也算是圆了学生一个军校的梦想。
大学毕业生直招士官入伍
大学生如果想要成为军官,但是不想参军,考上士官学校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有专业限制,必须是部队要求的专业并且工作一年以上才有机会。
大学毕业生在部队表现优秀有机会晋升为干部
大学生入伍奖金
大学生参军入伍,如果是本科生参军,一年可以拿到42000元的优待金,两年一共84000元。不同地区发放的奖金也是不同的,如西北地区的会多给。
大学生参军入伍可以从家走也可以从学校走
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可以转士官
专业毕业转士官学历还是专科,本科毕业转士官学历是专科。因此,本科生如果考士官学历上吃亏了。
大学生参军入伍退伍后专升本考研更有优势
对于考研也是一样的,退伍后的大学生在考研笔试上,可以加十分,在与其他考研学生有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
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和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哪个更好?
看学生的个人规划和发展
如果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换专业学习或者是,那么在校大学生去参军更好。如果是想要在部队长期发展或者考军校,那么大学毕业后去更好。
想在部队长期发展得到晋升,那么学历是一个很关键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本科学历就比专科学历有优势。
同样的,如果想要考军校,也是大学毕业后更有优势,因为,在部队考军校也是有学历限制,大专和本科学历可以考军校。
如果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大学没有毕业,不算大学学历,所以是没有办法考军校的,如果要考,只能考士官学校。
看学生参军入伍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就业或者锻炼自己,那么什么时间去都可以了。因为这种情况下,最多也是服役2年,就是义务兵,也不想留队,所以,什么时间去没有什么标准。
只不过,在学费补偿方面会有所差别。也就是退役的时候拿到的钱多少的问题了。学费补助是针对本科以上的学生参军入伍的补助,如果是专科生,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而对于退役军人就业的问题上,也是相同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国家会给退役军人安排工作,如果不要工作,自己找工作,国家的相关行业也会优先录取军人。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本衔接;高职;应用型本科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层次提高,并且由于社会上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存在偏见,不少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拔高学历要求,着重招聘本科层次的人才,当前高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意愿也更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教发〔2014〕6号)》指出“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自2010年开展中高比衔接以来,广东省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收到较好效果,而高职本科衔接刚开始进行探索。为做好高本衔接的教育改革,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高本衔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给高职学生提供更多向上成长的机会。
一、高本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积极探索高本衔接的模式
当前,各地在积极探索高本衔接模式,广东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入本科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三二分段,专升本,专接本。其中“三二分段”培养模式采用高职学习三年、本科学习两年的“3+2”培养模式,学生在高职阶段的第六学期参加对口本科院校组织的高职升为本科的转段选拔考核,达到要求者将进入本科院校继续2年的本科阶段学习,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本科院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升本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专接本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全省统一的专接本考试,然后大专还没毕业或即将毕业时进入本科学校学习,最后获得本科学历。专升本与专接本是传统的获得本科学历的方式,竞争激烈,有求学意愿的学生中只有少部分能获得本科学历机会。“三二分段”是近年来试点实施的新模式,也是当前进行高本衔接改革的主要模式,目前处于试点改革阶段,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广东目前的做法主要是由高职院校自主与有关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本科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为高职学生提供“三二分段”的学习机会。“三二分段”模式将是高本衔接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试点开展高本衔接专业,要求应用型本科学校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为构建职业教育的学历体系,职业教育要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历架构。目前中职到高职的学历晋升得到较好的开展,为做好高本衔接工作,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每年有部分本科学校试点实施高本衔接,试点的院校和专业都很有限。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的培养理念存在较大差异。高职阶段经过多年职业教育的改革,办学特征明显,而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改革才刚刚开始。长期以来,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以“学术型”为主,根据国家关于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工作要求,绝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要逐步转型为应用型本科学校,转向职业教育。因此,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科院校应转换办学理念,向高职院校“学习”,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开始注重高本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
学生的专业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的学习上,经过多年的改革,高职学校建立了自身的专业课程体系,但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学校办学理念不同,专本学校之间各自独立办学,过去缺少沟通衔接,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同一专业的课程不可避免出现重复设置。为做好专业课程的高本衔接,有必要对高职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进行梳理和重新合理地设计,按照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从低到高的人才分级培养目标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在这方面,当前试点招生的对口学校已经开始积极进行探索,构建高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但由于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脱节,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要实现有效的课程衔接还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
二、高本衔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培养定位的问题
培养定位决定了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的层次、培养的要求。因此,要解决高本衔接的问题,首先要明确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按“打基础、重应用、强实践,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来培养人才。应用型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学生能处理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学校按“课程重实践和理论结合,强化学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培养工程师。高职学生和应用型本科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的要求是不同的,面向的岗位也有区别。因此,在高职和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职业岗位的分层要求。
(二)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
课程设计是培养定位的具体落实,高本衔接要根据高职和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设计课程体系。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应对应职业发展从低到高的能力要求,体现不同阶段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工,实现二者课程相互衔接、相互分工、不重复浪费。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进行充分的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和本科毕业学生所从事岗位的能力要求,为高职和本科阶段的课程设计打下基础,避免高职和本科的课程设置混乱,做到架构清晰。
(三)本科院校师资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年来的改革探索,高职教育已取得较大的成果,做好“高本衔接”的关键是传统本科院校要进行大胆的改革。过去,本科学校的教师重点在于科研,教学方式偏重理论化。应用型本科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要转型,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要进行转型。作为人才培养教育的实施者,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师只有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四)应用型本科对高职学生招生的问题
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使高职学生升入应用型本科学校,这涉及高职学生的招生选拔问题。就当前的招生方式下,希望提升学历层次的高职学生中只有很少数有机会升入本科学校,要有效开展高本衔接,应建立应用型本科对高职学生的招生制度,提高高职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的机会。
三、做好高本衔接的对策
(一)积极做好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落实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职业教育从低到高的有效衔接。当前,国家已出台了不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但政策的具体落实还需要省市积极出台相关办法,为高本有效衔接开绿灯。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主体是中职和高职,高职学生的上升通道狭窄。要做好高本衔接,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可扩大高本衔接的招生规模,如应用型本科学校在每年的招生计划中给出较大的比例给高职学校,给高职学生更多的学历上升机会。此外,政府还可出台具体操作措施,如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密切高本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鼓励高职学校与本科学校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共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构建区域职教集团,在区域职教集团内有效开展高本衔接
职教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特别是地方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主要是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长期以来,高职、本科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在当前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的背景下,要求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打破界限,在区域职教集团内合作开展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可由政策牵头,吸纳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企业共同组建区域职教集团,在集团框架内积极开展合作,扎实开展中高本衔接的问题,深入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转化为对高职学生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要求,从而构建高本衔接的课程体系。针对区域内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接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形成产业导向型的高本衔接职业教育贯通体系。建立区域职教集团运作机制,在区域职教集团内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三)科学设计高本衔接的课程体系
可借鉴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尤其是课程衔接制度,如德国的核心阶梯式综合课程衔接法、英国的教学单元衔接制度、澳大利亚的教学内容“培训包”资格证书制度、美国的综合课程教学大纲衔接法及法国的课程标准分类衔接法等,这些国家都通过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实现职业教育的贯通培养。在具体实施上,可由高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共同成立高本衔接的专业实施团队,按照“社会需求调研—职业方向归纳—专业技能点提炼—人才层次划分—高本人才培养界定—学习内容归纳”的六步开发模式搭建人才培养框架。通过调研企业从事专业相关岗位从低到高的岗位需求,进行典型岗位职业活动与能力结构分析,科学设计高本两个阶段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系统设计高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分阶段设计高本衔接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既避免知识的重复,又兼顾课程的深化和拓展。如高职阶段可采取金字塔形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应用型本科阶段采取“倒三角”型的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阶段的课程基础上进行扩展、延伸与深化。如可以采取“3+2”“2+1+1”的模式来设计“高本衔接一体化”课程。其中“3+2”模式,是高职阶段3年,本科阶段2年;“2+1+1”模式是高职阶段2年,本科阶段1年,在企业实践1年。
(四)建立高本衔接的考核招生制度
省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放宽应用型本科学校对高职学生的招生渠道,建立常规的向高职学生录取的招生制度,保持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人才上升的畅通渠道,实现高本的良好衔接。在招生选拔方面改革传统的以理论文化考试为主的考试选拔方式,具体的招生模式可借鉴当前中高衔接的方式,如采取自主招生,通过文化考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应用型本科学校自主决定招生考核的方法,选拔高职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学校学习。或者是采取保送方式,对获得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优秀的高职学生推荐入读应用型本科学校。可以在高职学生的第四个学期末进行学生分流、转段升级考核,对于选拔上应用型本科学校的高职学生,可不参加顶岗实习,而是参加由高职学校安排的本科阶段衔接课程的学习。此外,还可考虑高本学习的“学分银行”制度,使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学生可以实现学分互认或学分转换,高职学生在应用型本科学校免修部分高职阶段已学过的课程学分。
篇4
[关键词]科研管理 分层管理 优势发展 互利合作 新建本科
[作者简介]周琼(1977- ),女,四川宜宾人,内江师范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四川 内江 641100)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36-02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21世纪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高校结构调整,由一所所专科学校升级或者几所专科学校合并升级而成的本科院校。这类学校在新时期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新增力量,由于其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区域性人才的重要任务,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虽然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和21世纪初开始的本科评估,这类院校已基本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轨,但由于长期受专科办学的影响,这类学校在转型后仍然带有专科学校办学观念和办学模式的深刻烙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得到了全世界办学者的公认,因此,要想完全消除专科办学的烙印,新建本科高校必须在这三大功能方面得到提升,其中科学研究功能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转型期间所应考虑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
1.教师科研理念有很大差距。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主要由两部分教师构成,一部分是原来在专科院校从事教学的教师,而另外一部分教师是新进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由于专科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培养专门型人才为主,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等。很多原来在专科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在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后,普遍认为科研工作是额外的工作,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与教学无关,与培养人才无关,以为新建本科院校被认定为教学型大学后,其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甚至认为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就导致这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不重视,甚至抵制做科研。但是有少部分原来在专科院校从事教学的教师,由于有对科研的兴趣和先进的理念,通过进修和攻读学位的方式,已经在自己的方向上作出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对于新进的年轻教师而言,部分教师停留在“读研究生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进入单位后做好教学工作就行了”的理念上,因而科研兴趣不浓厚;而另外一部分新进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由于受到过一定的科研训练和熏陶,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新建本科院校中教师的科研理念有明显的差距。
2.学历不均衡。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主要由原来专科院校的教师和新进的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构成,但是由于原来专科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本科学历,这种构成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学历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本科学历教师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次较多的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少部分教师是博士研究生学历或专科学历。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存在学历极不均衡的问题。
3.科研实力不均衡。虽然原来进入专科院校的本科学历教师当时是非常优秀的,但是随着自身的发展,只有极少数教师通过短期进修、访问、自学、攻读学位等方式进入了科研行列,并且在自己方向上作出了一些研究成果,晋升了职称,成为各自方向的专家。另外大多数本科学历教师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极少进行科研,甚至对于怎样写论文等都不是很清楚。还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虽然进入了新建本科院校,而且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也受过科研训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部分教师平淡于教学工作,不太重视科研,因此,这部分教师科研实力不强。当然另外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由于对科研认识到位,加上自身的努力,科研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由于受到了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学术熏陶,这部分教师科研实力较强。所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实力参差不齐。
(二)科研环境
1.软件差。高质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队伍是高校科研赖以持续发展的保证,但是除此之外,科研环境也是科研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师想作出高水平的成果,必须关注其研究方向的科研动态,关注其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等,这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查阅资料是做科研最关键的前期工作,所以好的数据库是做科研不可缺少的软件。虽然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也买了一些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但是这些数据库只能反映一些学科国内的研究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做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而目前很多高质量文章所在的数据库如爱思维尔、Springer等,都是要收费的,而且费用不菲。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不会花钱买这样的数据库,这样就导致在查阅资料方面极不方便。另外,鉴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历、观念,以及学校的性质等导致科研氛围不容乐观,没有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
2.硬件差。好的数据库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国内外科研现状,另外,实验设备也是教师们做科研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需要做实验的物理、化工等专业,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做好科研的一个关键要素。但是多数专科学校转型过来的新建本科院校本身实验设备差,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但却很难买上先进设备,这就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实验环境差,制约了教师进行科研。
(三)管理观念
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大多数来自原来专科学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意识到本科院校科研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还是抱着“作为教学型大学,搞好教学就行了,科研作为附带品能做就做,做不好也没关系”的理念,认为教师们将心思花在做科研上会降低大学的教学质量,科研与教学无关等。由此在政策上倾向于教学,在科研上并没有下工夫,这样就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
二、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的思考
(一)分层管理,各尽所能
由于教师科研理念的差距,对科研的认识不同,更关键的是部分教师对科研不感兴趣,也没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要让这样的教师去做科研,那就等于赶鸭子上架,适得其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师的科研考核不能一刀切,而应实行分层管理,各尽所能,优势发展,以人为本。即根据教师的科研能力,结合科研可持续发展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科研标准,以期达到每个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愉悦科研的目的。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能力,结合科研意愿、学历等把教师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科研能力强并且对科研感兴趣的教师,通过激励措施、目标驱动等方式鼓励其进行科学研究,使其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根据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关于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的公平理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因此,对这部分教师,只要其达到学校规定的科研标准,就应获得比其他没达到此标准的教师更高的科研奖酬,这样就可以激发这些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其次,对于具有博士学历但科研有所倦怠的教师,除了激励措施外,还应有在科研工作量上的绩效考核,以多管齐下的方式促进其进行科学研究。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教师是科研的主体,高质量、稳定的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赖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于其在攻读博士期间受过严格的科研训练,有扎实的科研基础,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抓好这部分教师的科研工作可以带动其他教师的科研,辐射全校。
最后,对于教学能力比较强、教学水平高、科研意识相对较差的教师,鼓励其在教学中做科研。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学与科研既不相互矛盾,也不能相互代替,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不是高等学校中的科研。因此,这部分教师不能完全放弃科研工作,但是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学校在考核这部分教师的时候主要以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同时,考核教学方面的创新。事实上科研的灵魂是创新,而高质量的教学同样需要创新。如果教师对所授课程中的内容和重点问题能进行系统地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再把其运用于课堂授课中,那么讲授起来就能史料翔实、有广度、有深度、有说服力,就能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所以这部分教师的科研考核主要考核教学方面的文章,这样的科研考核不但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设计新教学模式,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互利合作,资源共享
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在高校中进行科研的关键是教师。通过上面的分层管理的措施后,科研的主体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仅有科研的主体教师是不能保证其做好科研的,还要有科研环境。第一个环境就是要有追踪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背景的平台,这就是数据库。根据前面的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经费的原因,很难把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数据库都买下,因此,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做好科研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一种方式就是在需要查阅文献时,不定时地到附近数据库比较齐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查阅文献;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个人从附近数据库比较齐全的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开通个人账号的方式进行文献查阅。这两种方式都有优缺点,第一种方式虽然可以节约费用,但是使用不方便,因为文献的查阅,对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的关注几乎是连续性的,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注不够,不了解一定做不出高质量的成果;第二种方法对于个人来说就如学校买了数据库一样,使用非常方便,但是费用相对于第一种方式偏高。笔者偏向于第二种方式,因为对于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国内外数据的教师数量不是很多,可以通过科研经费的形式对这部分教师进行补偿。第二个科研环境就是实验设备。工科专业的许多成果都和实验设备有关,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很难作出高质量的成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数据库解决的第一种方法类似,可以通过和附近实验设备比较先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合作,到该院校或者科研院所进行实验、测试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做到互利合作、资源共享,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科研条件。
(三)改变观念,提升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虽然学校领导对本科院校的科研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一部分领导认识却不够,因为在新时期下对科研的要求更高,这部分领导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如果和老本科院校的教师相比不会作出什么特色的科研成果,所以就不怎么重视科研。殊不知新时期下,许多博士已经进入新建本科院校工作,而这部分教师由于受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学术思维比较活跃,而且不乏部分优秀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通过进修、访问等方式,科研水平已经很高,因此,我们完全相信这部分教师可以在他们相应的方向作出一些成果来。因此,学院领导要认识到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是统一体,是高校的两个中心,重视科研工作,加强科研意识,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科研考核标准等。
[参考文献]
[1]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余桂秋,李华良.高等学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9).
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师 专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Xinjiang Minor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Maliyamu·Yusufujiang
(The Branch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in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Urumqi,Xinjiang 830043)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Xinjiang, Xinjiang national minor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nters into a key period. Minor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has achieved very good result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romo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of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 policy.
Key words minor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在新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部分地区中小学,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严重滞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涉及到教师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因素和促进教师自专业发展的手段与途径等几大问题。为了准确把握新疆地区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现状,加快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课题组在2012年底对新疆喀什地区中小学维吾尔族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制定更为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师资培训模式。
1 调查概况
数据来源:调查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11BJYX140)。课题组针对新疆喀什地区174名中小学维吾尔族教师进行了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任教学课覆盖中小学开设的各门学科。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教师总计174名,其中男性教师35名,女性教师139名。从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中,大体可以看出新疆喀什地区中小学维吾尔族教师师资队伍的构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从年龄而言,师资队伍接轨基本合理,老、中、青年教师的梯队建设合理。30岁以下人数占25.86%,31~40岁人数占42.53% ,41~50岁人数占27.01% ,50岁以上人数占4.60% ,也就是说,师资队伍中68.39%以上的教师是年轻人。
(2)学历而言,教师学历明显提高,大学本科学历是当前教师学历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学历来看,中专以下学历占11.49%,大专学历占34.48%,本科学历占50.57% 。可以看出来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占85.05% 。
(3)从性别来讲,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男性教师占20.11% , 女性教师占79.89% ,男女比例大约1:3.9 。
(4)从教龄来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规律可循,1~5年教龄的教师占20.69%,6~10年教龄的教师占11.49%,11~15年教龄的教师占22.41%,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43.68%。
2.2 少数民族教师当前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1)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接受专业教育以师范类大专学历为主。从学历层次来看,虽然本科学历教师占50.57%,但是大部分教师原学历还是专科,绝大多数教师经过读函授本科、电大等获得本科学历。目前本科学历虽然占的比例比较高,但是远远低于全国水平。这里最主要的问题还有有的教师现在任职的专业和上学时的专业不同,还承担两个以上的学科的教学任务。
造成新疆喀什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不太理想的原因是:由于待遇偏低、学校条件差、专业发展机会非常少等原因,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和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不愿意到这些学校任教,有些有经验的教师流动性比较大等情况较为普遍。
(2)被调查的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很高。调查显示,有98.28%的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很重要。同时调查还显示,教师们的进修精神和学习欲望很高。比如,关于“在每进行3~5年的教学实践后,教师就应该脱产进高校学习1~2年,这样才能更新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这个问题, 40.23%的教师表示十分赞同, 45.89%教师表示比较赞同。虽然绝大部分教师很赞成通过进修,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但是各种客观原因他们无法达到自己的愿望。原因之一,由于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女教师占的比例比较高,这些女教师除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外还在家庭方面需要她们付出许多精力,压力很大,因此她们无法脱产进高校学习1~2年,达不到通过进修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目的。
(3)调查显示,十分赞同和比较赞同“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比继续教育或培训更有助于自身专业的成长”的教师占25.29%和55.75%。同时调查还显示,48.28%的教师十分赞同“讲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和经验与同事相互讨论、共同分享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赞同个人经验教学反思及与同事相互讨论经验等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但由于学校不重视不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经验讨论,或者没有给教师创造交流经验的条件环境。因此教师们无法和同事交流经验、无法总结个人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导致没有很好地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
(4)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教师不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汉语水平比较差,无法很好地利用网上资源,总觉得教学资源欠缺。语言的关系,教师们无法与其它地区的教师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共享经验与心得,也无法像其它地区的教师一样,接受教学名师以及教研专家的指导。
3 建议与对策
(1)由于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女教师占的比例比较高,这些女教师除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外还有照顾家庭,因此她们无法脱产进高校学习1~2年,达不到通过进修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目的。因此建议请专家到学校,定期地开展讲座、座谈等各种手段对这些老师创造学习条件。或者选派几位老师出去参加培训(培训者的培训),等他们结束培训回到学校后,他们以专家的身份再给其他老师进行培训,这样既可以省钱,又可以为因有些实际困难无法出去参加培训进修的老师创造很好的学习条件。
(2)调研发现有些老师教学任务重(授课的班级多、课时多、批改的作业多)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建议学校减轻教师的负担,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的时间、改善老师们的工作环境,并给教师的学习明确要求,并搭建平台,开展优质课、说课、论文、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强调让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同事们多交流。
(3)大部分老师们虽然hsk已过关,不过看汉语资料等方面还是有困难。教育观念滞后,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组织力量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翻译、宣传,增强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要进一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供交流平台。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教改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给予教师相互学习、切磋、共同提高的机会。要加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扩大教师交流空间,把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放在平台给老师们使用,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途径。
(4)要进一步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上要注重教师个体的学科性与差异性,比如实行分层培训,对于教龄段、教学经验贫乏的青年教师采取集中培训,提供更多观察名师、听取专家报告的机会;而对于已经形成一定经验和风格的教师则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等校本培训方式。
4 结束语
总之,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内涵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掌握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认识到教育的发展创新必须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并进,才能不断发现并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只有学校及有关部门很好地支持教师、减轻教师的负担、给教师提供发展自身专业的条件及机会,才能真正推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全面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师的整体水平。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11BJYX14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瑾瑜.新课程与教师教育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孙钰华.民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07(4):18-20.
篇6
Abstract: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xi provin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aculty research sit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ulty of record of formal schooling and title, highly educated, low loss, high professional teachers more young teachers, No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ports.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江西 调查
Key words:craz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teaching; Jiangxi, Surveys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49-0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招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到2008年,江西省有省属高校71所,其中高职院校51所,占71.8%,比2003年净增42所。高职院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上都占据了江西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对本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2008年江西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省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不容乐观,51所高职院校中合格院校数5所,基本合格院校数39所,黄牌预警院校数5所,红牌预警院校数2所。高职院校多数是通过升格、合并或新建而成的,其师资队伍、教学等方面都和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不相吻合。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随机选择了15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学校体育的师资队伍、教学等现状进行了调查,揭示了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索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为促进江西省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学校体育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51所高职院校中分层随机抽取15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育部(组)负责人和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全国和江西省教育年鉴和教育统计,了解全国及江西省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通过江西省教育厅计财处查阅本省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2)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了封闭式和开放式回答。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请对本课题有关的体育方面的专家全面审核、评价问卷的内容、结构与整体设计,进行逻辑有效性分析。采用了“再测法”以求得问卷的稳定性。15所高职院校体育部负责人各发放一份问卷表,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体育教师95份,回收91份,回收率95.8%,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96.7%。
(3)专家访谈法
向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江西省普通高校的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改革情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材和项目设置以“三基”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导致多数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师生来说,当务之急,要改变对体育课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下表可知:大一男生、女生在每周平均活动时间6、3小时,加上体育课的时间90分钟,每周活动时间与教育部要求相比,男生几乎相当,女生偏低;大二男生、女生每周活动时间平均为4、2小时,加上体育课的时间90分钟,每周活动时间都偏低。从感觉上体育课吃力、认为通过大学体育可取的进步的人数来看, 学生并非不喜欢上体育课,然而活动时间相对比较少,同时发现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上体育课的一种矛盾心情。针对这样的现状,不利于从体育课角度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不利。
教师是构成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在教学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虽然拥有了一支素质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担负起本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但调查结果与高校体育师资评估体系指导大纲对比,当前仍存在不足之处。(1)教师的编制。教师的编制按照在校人数的多少,分班多少而定。为确保体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以30人左右为宜。体育教师工作量周学时一般为10-12学时。调查数据显示,实际班人数达到40-55人,实际工作量达到12-18学时。其原因:近几年来,各院校均扩大招生,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增长不成比例,导致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为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而疲劳不堪。 (2)学历结构。我省地方高校现任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严重偏低,由调查结果可知;仅9人是近两年引进硕士研究生,博士为零。甚至个别高校硕士为零,本科学历占主要,并且多数函授本科学历,45%的教师没有进修过硕士研究生课程,但这些教师仍是这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国家规定到2000年高校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数要达到40%,但实际情况与国家要求相比差距较大。
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的为依据,充分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更应体现教材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特征,从调查情况看,多数院校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三大球、田径、武术、健美操、乒乓球、舞蹈等项目,并且田径项目相对减少。但教学内容对体现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特征不太充分。主要体现在:一是竞技运动项目的内容比较多,健身娱乐项目相对比较少;二是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角度来看,体现时代气息的运动,如网球、游泳、羽毛球等项目开设比较少。
四、建议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教学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改革是创新的过程,转变观念才能使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高职体育教育的改革应树立 “健康第一”和 “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
篇7
一、农村初中课改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1.教师思想观念与课标要求存在差距。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动的工作中心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没有树立起来,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结论,忽视学生思维能力与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从而出现满堂灌的局面,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教师业务素质与课标要求存在差距。教师既然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就必须担负起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的责任。由此可见,教师素质决定课改成败。就目前农村初中教师而言,表现为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从学历层面看,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工作后通过在职进修而获得本科学历,所学专业知识体系不全,对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有限。从专业结构来看,由于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紧缺,专业不配套,因而导致部分学科教师素质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质量的提升。
3.学校教学资源与课标要求存在差距。在新课程实施中,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都需要一定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来实现,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严重缺乏,教材配套的挂图不全,陈旧不堪,教师上课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给正常的教学活动带来许多不便。同时,诸如校园占地面积小,各种功能室不全,图书陈旧,且数量严重不足,运动场地狭小等问题导致教学中实验做不全,信息技术课程难以正常开展,课外活动受场地限制等问题的产生。
4.评价机制与课标要求存在差距。多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家长甚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评价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因而导致学校评价教师也主要是根据教学业绩来衡量,这在导向上就无形地引导教师搞题海战术,抓知识点的落实,以小考应对大考,走上了应试教育的回头路。同时,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史、地、生等科目自然沦为副科,失去了作为一个学科需引起的重视和学习,极大地阻碍了这些科目的建设。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抑制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
二、解决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新课程要求学生要体现时代特征,树立健康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教学中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结合为一个整体,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知识传授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综合发展的人。
2.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课改实施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教师在课改实施中能够把握课改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全面贯彻课改精神,推进课改的顺利实施。为此,着力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工作。如何尽快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素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继续强化在职进修培训,一方面对未达到本科学历的年轻教师提出提高学历层次要求,让他们通过在职进修的方式达到相应专业的本科学历。另一方面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课程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注重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运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对教师的操作技能、网络信息检索知识,常用软件的运用及课件的制作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教师对计算机和多媒体的运用技术,使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教学。
(3)重视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教研与教学息息相关,教学是为教研积累经验,而教研成果又反作用于教学工作。通过教研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促进教师增加思维空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解决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园长;教师素质;期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1-0029-04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力量,是幼儿园高品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幼儿园一切先进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者。考察幼儿园园长对教师素质的期望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按比例随机抽取深圳和珠海两个城市九个城区中的483名幼儿园园长,其中86.5%的园长来自民办幼儿园,4%的园长来自公立企业单位附属幼儿园,9.5%的园长来自公立事业单位附属幼儿园。调查分别考察了园长对教师专业技能、特长、相关素质、教育观念、学历以及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的期望。
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每个问题提供若干选项,包括开放式选项“其他”,由样本园长根据自己的认识在选项中进行多项选择或在“其他”选项中填写内容。
二、调查结果
(一)园长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期望
教师的专业技能就是教师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幼儿园教师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创设安全、卫生、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和制订教育计划的技能;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指导和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技能;观察、记录、测查和评价幼儿发展的技能;参与幼儿园管理和与家长沟通的技能,等等。
调查显示。大多数园长都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教育技能分别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技能、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认同率分别为88.5%、87.8%、85.5%;而对于科研能力,舞蹈、戏剧、文学创编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以及教具功能认识制作技能重要性的认同人数都不足30%。少数园长重视组织各种大型活动的能力(12.4%)、文字能力(5.3%)。
设计教学活动的技能、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必需的技能。这些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以及幼儿在园的收获。因此,这些基本的日常教育教学技能深受大多数园长重视。同时,数据显示,多数园长对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是很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幼儿园园长还缺乏持续发展的意识。
对幼儿园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学前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些与日常工作相关的能力。如英语、音乐等方面的能力。就教师的这类能力对样本园长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最希望教师具备英语方面的特长,其次是音乐舞蹈特长(见表1)。
相对英语等特长而言,园长们不太重视科研能力和文字总结能力,其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园长希望教师能够承担英语教学任务,或者是在英语教师教学时,带班教师能够从旁辅导。第二,不少园长表示,在科研方面,除了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难以掌握之外,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还要受到文献、时间、精力、经费等条件的限制。
(二)园长对教师职业相关素质的期望
教师除需具备专业理论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一些其他素质。
由表2可见,多数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敬业精神,其次分别是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园长认为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服务意识、合作意识都很重要;二是教师的这些素质还有待提高。园长之所以特别关注这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素质,是因为实际表现更为直接地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影响到幼儿园的生源。
(三)园长对教师所持教育观念的期望
所谓教育观念,就是对教育总的观点和看法。其中儿童观和教学观是核心内容。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其教育行为,又通过教育行为得以体现。考察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反观其教育观念,而转变教育观念又能改善其教育行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有合理、进步的教育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行为。调查显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并未将其落实到教育行为上,出现了说是说、做是做,会说不会做的现象。园长的评价是影响教师教育观念及其能力发展,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重要因素,所以了解园长对教师所持教育观念的态度非常必要。
1 儿童观
儿童观是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是一个需要照顾关心的个体,是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生存权、发展权。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儿童,尊重其人格、独特需要及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就“当教师不满幼儿园管理致使心情不好怎么办”这一问题调查发现,不足1%的园长认为教师可以向家长发脾气,没有园长希望教师向幼儿发脾气。此外,有63.9%的园长认为“幼儿园有必要将幼儿厕所按性别进行区分”,这反映出多数园长都认识到尊重儿童人格的必要。
调查还发现,很少有园长重视有特殊情况的儿童的需要。对于“如果有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幼儿来幼儿园报名,不会说、听不懂中国话,而且要求幼儿园为其单独开伙食”这一问题,54.2%的园长表示会给他推荐更合适的幼儿园,32.4%的园长表示会接纳,8.2%的园长表示会委婉拒绝。事实上,多数园长采取推荐更合适幼儿园的方式其实是委婉拒绝,真正能够接纳特殊情况儿童的园长只占极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怕麻烦。为了避免麻烦,不少园长认为幼儿园或教师可以选择拒绝有特殊情况的儿童。应该说,向特殊情况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不可避免会耗费不少人力物力,但选择拒绝无疑是置特殊情况儿童的受教育权于不顾,拒绝特殊情况儿童实际上也错过了向普通儿童进行爱心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良好机会。调查发现,有些园长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提供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却在实际的教育行为中不愿履行对特珠情况儿童教育的义务。实际上这正是不少园长忽视特殊教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表现。
众所周知,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水平上有听发展,而不是优差均一。对于“教材中含有认识蔬菜的内容,班级中一半幼儿在家中认识了这些蔬菜,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58.2%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实施该教学内容,以便不懂的幼儿能够学到这些内容;20.3%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只教不会的幼儿;1.5%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让不
会的幼儿问家长;不足1%的园长认为应该删除这部分内容。对于“当班级里幼儿语言发展差异较大时,如果教师使用分组教学,应当按什么标准分组”这一问题。38.4%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以好带差分组:35.4%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能力分组;26.8%的园长认为应根据兴趣分组;20.3%的园长认为可以随机分组。这表明,目前幼儿园园长对因人施教这一理念的认识不太统一。在教育行为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儿童个体差异问题,多数园长认为教师应该照顾差的、发展慢的幼儿,而往往忽视了那些发展快的幼儿。当然,在大容量的班级中完全做到因人施教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这就更要求教师具备高素质,及时发现幼儿的差异,并使用恰当的方法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
2 教学观
教学观是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是教师确立目标,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对于如何安排和落实教学计划,82.4%的园长希望教师自己制订教学计划,因为那样可能更适合孩子;8.8%的园长则赞成教师采用现成的教学计划,因为那样可能既科学又省时省力:77.5%的园长认为教师需要制订一个独特的、结构完善的年度教学计划;13.6%的园长则认为不需要制订长期教学计划。在教师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如果发现“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幼儿对原订计划不感兴趣”时,75.3%的园长希望教师想办法使不感兴趣的幼儿产生兴趣,而26.8%的园长则希望教师改变计划,重新选定一项所有儿童都感兴趣的内容。众所周知,教学要有计划性和准备性,但又不能刻板地照搬教学计划。调查显示。多数园长希望教师能够制订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并希望教师能够坚持实施这一计划。当计划与一部分幼儿的需要产生矛盾时,园长们希望教师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要研究课程,将课程建立在研究幼儿的基础之上,而且要能够灵活地根据当前教育情境来调整课程或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教育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半数以上的园长希望教师能发掘儿童的潜力,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增长知识。在“进行数的教学”时,85.1%的园长希望教师能使用激励幼儿探索的教学方法,14.5%的园长希望教师使用示范的方法,13.7%的园长则希望教师使用讲解的方法;在“进行折飞机教学”时,57.5%的园长希望让幼儿自主探索,44.4%的园长则希望教师示范,只有11.9%的园长希望教师使用讲解的方法;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62.6%的园长希望教师先让幼儿想象再进行讲解,27.2%的园长希望教师不讲解让幼儿自己展开想象,18.7%的园长希望教师先讲解再让幼儿想象,只有2.3%的园长希望教师用讲解的方法。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园长希望教师能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当然,还有不少园长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比如,在回答“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对识字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快速认识很多字,希望幼儿园能教孩子认字,这时教师该怎么办”这一问题时,44%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开展识字教学,只有25.5%的园长认为教师应该告诉家长幼儿不宜大量识字的道理。
(四)园长对教师学历的期望
20世纪末。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我国师范教育开始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各幼儿师范学校或独立升格为专科,或与高师合并升格为专科或本科。招生由原来的初中毕业上三年幼儿师范学校转变为高中毕业后上四年本科幼儿师范学院。教师学历已经成为评估幼儿园等级以及收费的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目前幼教界对教师的需求仍以专科为主。60%以上的幼儿园都希望引进具有大专学历的幼儿园教师,74.6%的园长希望带班教师最好是大专学历,只有17%的园长希望带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在被调查的483名幼儿园园长中,有87.9%的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最好接受过3-4年的专业教育,这也比较符合园长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当前大专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更受欢迎的原因如下。
首先,从幼教年龄和受教育水平两个因素考虑,大多数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职前最好接受3-4年的教育,这恰恰就是专科和本科的教育年限。其次,可能是出于对工资待遇与工作胜任度的考虑,园长更倾向于选择专科学历的教师,而非本科学历的教师。调查发现,多数园长认为本科学历的教师每月收入至少要比专科层次的教师高出500元,同时,他们认为大专学历目前足以胜任幼儿教育的日常工作,没必要用较高工资聘用更高学历的教师。此外,在不少幼儿园本科学历的教师所占比率还较小,在与其他学历教师合作时还存在一定的不和谐,这使园长感觉难以管理。
三、给园长的意见和建议
综观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当前幼儿园园长具有下列倾向:比较重视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技能,重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但忽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计划,而对于教师要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课程内容的意识不够强;重视课堂教学,但忽视教学的情境性;忽视个体差异,缺乏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所以,我们希望园长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正确认识幼儿学习的性质和特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重视教师理论素养、研究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成长。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可以使教师在多变的教学情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教师具备了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可能进行深入反思,发现具有价值的教育生长点,才能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园长应该注重教师科研理论的学习,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思维方式,从而辩证、系统、动态地来看待幼儿发展。
(二)更新知识,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学习的性质,减少教育要求的强制性,增强教育的随机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同时取决于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㈨因此,强加的学习是无效的。学前儿童的学习是非义务的,幼儿园的课程具有非义务性。所以,当面临儿童和教材之间的冲突时,园长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儿童本身,是儿童的兴趣、需要,然后再考虑教材所载知识对于儿童的价值,不能要求教师照搬教材内容,更不能认为忽略教材就是教师的失职。
篇9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诊科;实习护士;临床研究
每个医学院校的学生都要经历从学校学习到进入临床的实习阶段,合理的护理管理对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有重要作用。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循证护理理论逐渐应运而生,其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和模式,通过在最佳证据形式下,在遵循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的护理行为,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现将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诊实习护士进行循证护理管理,就其在业务水平和实习质量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诊实习的4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到急诊科报道的时间先后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名。对照组中,男6名,女18名,年龄17~21岁,平均年龄(22.6±1.3)岁;本科学历9名,专科学历15名;急\工作时间1~6个月,平均(3.2±0.6)个月。实验组中,男5名,女19名,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19.5±0.9)岁;本科学历7名,专科学历17名;急诊工作时间1~7个月,平均(3.6±0.4)个月。所有患者实习期间均未接受过循证护理。
1.2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当实习护士进入急诊科后,为每护士安排带教老师,向其介绍科室的规章制度,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工作流程等。按学校的需求对护士进行指导。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管理方式,在完成学校对护士的任务同时,还要组织实习护士定期进行讲座和培训,使护士对循证护理知识有全面了解,根据循证护理方法给每位护士安排2~3名患者。患者来到急诊后安排实习护士进行护理,首先需要对患者病情完全掌握,对患者病因、症状、查体、诊断都要掌握,抓住护理重点的同时,使用循证护理方法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在循证问题提出后,安排实习护士到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查询,通过查询大量的临床资料,找到本病例的支持证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获得理论支持;对特殊病例进行个性化护理,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并逐步完成能够独自完成。每日下班后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的可取和失误情况,从而提高自己。
1.3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实习生护士进行数据总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计数资料就性别、年龄、学历、工作时间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生护士管理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护士就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实习后显著高于实习前及对照组实习后(P
3 讨论
1992年加拿大人David教授等提出了循证医学,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循证护理应运而生。所谓循证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有计划的护理方式,同时需要将临床实践理论和科研成果结论相结合,得到临床证据,进而以后护理决策的依据。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各国,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都按照循证护理观念进行护理。1996年,英国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1998年,英国创办了《循证护理》杂志。目前在我国,华西医院和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都成立了循证护理培训中心,为推动我国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循证护理通过科研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其通过根据护士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患者的病情情况相结合起来,将得到的研究理论应用到临床,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护患满意度。孙文娟等[1]通过对70名实习护士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后者采用传统模式带教,经过对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
在我科的临床研究中,实验组的24名实习生护士在急诊科实习期间使用循证护理管理方法,专业理论知识为(92.16±3.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3±2.96)分;实践操作为(93.06±3.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8±3.16)分。以往对实习护士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带教老师对入科护士介绍本科基本情况,完成带教任务,对实习护士的教学比较单一,经过研究,虽然实习前后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都有提高,但是对最新的护理信息和护理理论不能及时应用到临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2],同时实习护士对在临床只是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学习能力,缺乏临床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饶艳等[3]通过三甲医院163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护士循证护理素质初步具备,临床中要重视护士循证素质教育,优化课程。通过循证护理管理实习生,在其进入急诊科时就进行培训,使其对循证护理有基本了解,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在学校学习的护理知识,对明显提高实习护士的整体水平,例如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联系对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还可锻炼其创新能力。胡静等[4]对2008级护士生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循证护理带教的观察组明显高对传统护理带教的对照组,能够提高护士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循证护理还可以提高护士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刘玲只[5]对224名实习护士研究指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对急诊实习护士施行循证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文娟,夏瑜青,王莉.循证护理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业务技能及实习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3):130-132.
[2]蔡鹏.运用教育心理学培养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J].贵州医药,2013,37(10):957-958.
[3]饶艳,黄丽华,张玲芝,等.实习护生循证护理素质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572-3575.
篇10
近年来,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经济逐年增长,__年畜牧业产值实现41.9亿,占农业总产值的65%,畜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技术人才储备严重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县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已刻不容缓。现针对我县畜牧兽医技术人才引进方面特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人才现状
(一)人员分布基本情况。平昌县畜牧食品局成立于1981年5月,现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内设8个股室,直属站所5个,共有干部职工348人。人员分布情况为机关管理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工勤人员25人。
(二)人员文化程度情况。在文化程度上,现有硕士生1人,本科14人,专科学历34人,中专(高中)学历216人;在专业技术职称上,有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2人,初级职称190人。
(三)人员年龄结构情况。年龄35岁以下91人,36-54岁的190人,46—54岁以上的30人,55岁以上的8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龄日趋老龄化。据调查,局属4个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在56岁以上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36-55岁的占66.4%,而35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才仅占28%,人员呈现老年化;另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4%,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40.8%,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58%,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偏低。
(二)专业知识陈旧老化。进年来,由于经费等方面因素制约,我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从未安排过脱产10天以上专业技术培训学习,现有专业技术知识基本上都是干部职工参加工作前在学校获得的,少量零碎的则是通过网络和报刊杂志自学获取,专业技术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知识陈旧老化,对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掌握较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动物防疫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专业知识更新迫在眉睫。
(三)直属单位人才短缺。局属4个单位现有编制76人,实有编制61人,空缺编制15个,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所现有编制23人,实有人数19人,空缺编制4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编制23名,实有人数15人,空缺编制8个;品种改良站现有编制14人,实有人数13人,空缺编制1个;饲草饲料站现有编制16人,实有人数14人,空缺编制2个。
(四)人才引进渠道呈短板。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对畜牧行业偏见,导致畜牧工作人员身价受损,社会知名度较低,许多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畜牧系统从事工作,然而现行招录政策门槛也较高,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加之待遇较低,不利于人才引进。
三、对策和建议
(一)适当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建议组织、人社部门适度放宽人才引进范围。根据需要,从招录本科学历降至专科,采取多渠道引进人才,尽可能从基层选调优秀的技术人才到相关单位,也可以跨行业引进人才,已便夯实人才队伍。
(二)准确建立人才信息库。建议主管部门应摸清现有人才情况,对现有的技术人才专门建立档案,并对他们的专业特长、专业爱好、工作成绩做详细的调查了解,然后根据他们的专业技能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使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磨炼自己、提高自己,最终学有所成。
- 上一篇:建筑会计做账实操
- 下一篇:项目资金分配管理办法